八年级美术《石窟艺术的宝库—敦煌莫高窟》教案
石窟艺术的宝库——敦煌莫高窟
![石窟艺术的宝库——敦煌莫高窟](https://img.taocdn.com/s3/m/d80f122b43323968001c9211.png)
• 建筑(洞窟形制):禅窟 • 早期的洞窟形制:禅窟和中心塔柱窟。 禅窟:是供僧人坐禅修行 的洞窟。 • 第285窟主室为方形,正壁开龛塑像,供修行者关像之用,左右两侧 壁各开两个或四个仅能容身的斗室,修行者在内坐禅修行。壁画中绘 有持矩的伏羲、持规的女娲和擂鼓的雷公等传说中的人物。该窟南壁 的画面上,沿垂帐纹 下画有12个飞天形象。飞天的下面是 《五百强盗成佛图》,形象的反映了当时的战争、刑罚、兵甲、服饰 等方面情况,有着丰富的社会内容。 西魏:共开7窟。洞窟壁画满布四壁和窟顶。 • 在壁面中间位置或窟顶“人”字披处及覆斗顶四面披上,以单幅构图 或横卷式连环画构画方式,绘制着佛教故事的画面,其中包括佛陀生 平事迹、本生故事与姻缘故事等。在壁面的上方绘有天宫伎乐,中部 空隙处则布满小千佛,下方画供养人和药叉(或金刚力士)行列。
敦 煌 莫 高 窟 窟 作 战 图
12
敦 煌 莫 高 窟 23 窟 雨 中 耕 作
敦 煌 莫 高 窟 35 窟 天 王 菩 萨
敦煌莫高窟45窟 胡商遇盗
盛唐
西 方 净 土 变 之 舞 乐
佛陀生平事迹
本生故事
姻 缘 故 事
窟萨垂太子舍身饲虎428窟(北周)
敦煌壁画被誉为“人类艺术的灵宫”、“中国古代的美术 馆”,西方学者称它为“墙壁上的图书馆”。该画描绘一个 王子舍身喂饥饿的雌虎、救小虎,而后上天界的故事。
特别是唐代的飞天,她们面型丰韵,体态婀娜多姿,临风起舞,自由自 在地轻轻飘浮于天空云彩间,真是优美之极!值得注意的是飞天的” 飞”并不是靠身上的翅膀而是仅靠她们身上几条临风飞舞的彩带, 不论平驰、斜趋、仰升还是俯降都如同游鱼戏水、飞鸟当空,显 得那样自在,轻盈而以非常美妙,这是世界绘画史是最巧妙而又 优美的艺术形象之一。
敦煌莫高窟美术教学设计2篇
![敦煌莫高窟美术教学设计2篇](https://img.taocdn.com/s3/m/22bb3447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a4.png)
敦煌莫高窟美术教学设计敦煌莫高窟美术教学设计精选2篇(一)敦煌莫高窟是中国著名的石窟艺术宝库,其壁画和雕塑作品具有丰富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在美术教学设计中,可以通过敦煌莫高窟的艺术作品来引导学生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艺术,并启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以下是一个敦煌莫高窟美术教学设计的示例:主题:敦煌莫高窟壁画的艺术表现年级:初中课时:2-3课时材料和资源:- 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图片和介绍资料- 画纸和绘画工具- 色彩材料(水彩、彩铅等)教学步骤:1. 导入:首先展示敦煌莫高窟的图片和介绍资料,让学生了解其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
引发学生对敦煌莫高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学习壁画的构图和线条:让学生观察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了解其中的构图和线条运用。
解释敦煌莫高窟壁画中使用的几何图形、植物和动物图案的含义和表达方式。
3. 学习壁画的色彩运用:介绍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的色彩运用及其象征意义。
可以通过展示不同色彩在壁画中的运用来激发学生对色彩的感受和表达。
4. 画画实践: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敦煌莫高窟壁画图案或元素,并在画纸上复制和表达。
可以让学生用铅笔先画出轮廓,再用彩铅或者水彩填充颜色。
通过实践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体验敦煌莫高窟艺术的魅力。
5. 分享和展示:让学生展示他们的作品,并给予互相欣赏和评价。
可以让学生分享他们对敦煌莫高窟艺术的观点和感受,并讨论其中的艺术表现和创作技巧。
6. 总结:通过本次教学,让学生从敦煌莫高窟壁画中领略到了中国传统艺术的风采,并了解到艺术创作的无限可能性。
鼓励学生多样化的表达方式,培养他们的艺术兴趣和创作能力。
教学评估:- 学生对敦煌莫高窟的了解程度:通过学生对敦煌莫高窟的解读和分享来评估他们对敦煌莫高窟的理解和认知。
- 学生在画画实践中的表现:观察学生的绘画作品,评估他们对于敦煌莫高窟艺术表达的理解和创作能力。
通过敦煌莫高窟美术教学设计,可以让学生更亲近中国传统艺术,提高他们对艺术的欣赏与理解能力,并激发他们的艺术创作潜能。
初中美术莫高窟教案
![初中美术莫高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01ba379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b3.png)
初中美术莫高窟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敦煌莫高窟的艺术特色,学会欣赏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和彩塑,分析其艺术价值。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对敦煌莫高窟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艺术的尊重和热爱,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教学重点:了解敦煌莫高窟的艺术特色,学会欣赏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和彩塑。
教学难点:分析敦煌莫高窟艺术的价值,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欣赏能力。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敦煌莫高窟的PPT、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敦煌莫高窟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敦煌莫高窟是我国著名的石窟艺术之一,它位于甘肃省敦煌市,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敦煌莫高窟的历史背景,如佛教的传入、石窟的兴建等。
2.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和彩塑,讲解其艺术特点,如线条流畅、色彩鲜艳等。
3. 教师通过PPT展示敦煌莫高窟的代表作品,如《九色鹿》、《飞天》等,引导学生分析其艺术价值。
三、课堂讨论(10分钟)1. 教师提出问题:“你们认为敦煌莫高窟的艺术价值在哪里?它对后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3. 教师总结讨论结果,强调敦煌莫高窟在我国艺术史上的重要地位。
四、实践环节(10分钟)1. 教师发放彩泥材料,引导学生动手制作敦煌莫高窟的壁画或彩塑。
2. 学生动手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3.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评价。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敦煌莫高窟的艺术特色和价值。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受。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敦煌莫高窟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其艺术特点和价值,通过讨论和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动手能力。
石窟艺术的宝库(自学)示范教案
![石窟艺术的宝库(自学)示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12dd8f0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7d.png)
《石窟艺术的宝库——敦煌莫高窟》教学方案教材分析本课以敦煌莫高窟为重点,了解和学习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和壁画,从对雕塑、壁画艺术的欣赏,引申到对当时社会历史、文化的了解,对宗教文化的了解;懂得艺术珍品的价值。
把敦煌放在特定的文化情境中,以便更好的理解敦煌艺术,同时对当时社会的文化产生认识,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认识和学习石窟艺术。
教学目标1.了解敦煌艺术及敦煌不同时期壁画、彩塑、建筑方面艺术特点和历史价值。
2.赏析敦煌艺术作品,能作出简单评述,提高审美文化修养。
3.珍惜文化遗产,培养文物保护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对敦煌莫高窟彩塑和壁画的主要艺术成就的认识。
教学难点对石窟艺术作品所传达的审美理想与情感的感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活动设计一、导入首先请同学们欣赏图片,让我们在充满异域风情的图画中跟随驼队的脚步,走进沙漠深处去领略敦煌莫高窟的艺术魅力。
板书《石窟艺术的宝库——敦煌莫高窟》。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动机、愿望、需要,形成强大的内驱力,对敦煌总体有初步认识。
二、自学探究1.请同学们看书思考下列问题:(1)莫高窟的位置、开凿年代,主要包括哪些艺术作品?莫高窟的位置:敦煌位于河西走廊的西段,是我国通往西方的唯一路上通道。
莫高窟开凿在敦煌鸣沙山的峭壁上之上。
莫高窟开凿时间,历经年代:前秦建元二年,经北梁、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代。
建筑、雕塑、壁画735个洞窟、3000余身彩塑、45000多平方米壁画。
(2)你听过莫高窟的藏经洞吗?战乱年代,和尚们为逃避战火,将大批文书集中秘密地贮藏在一洞中,并砌墙密封洞口,巧妙伪装,使得藏经洞中的秘密长期无人知晓。
藏经洞:1900年,在莫高窟居住的道士王圆箓为了将已被遗弃许久的部分洞窟改建为道观,而进行大规模的清扫。
当他在为第16窟(现编号)清除淤沙时,偶然发现了北侧甬道壁上的一个小门,打开后,出现一个长宽各2.6米、高3米的方形窟室(现编号为第17窟),内有从4世纪到11世纪(即十六国到北宋)的历代文书和纸画、绢画、刺绣等文物5万多件,这就是著名的“藏经洞”。
石窟艺术的宝库教学设计
![石窟艺术的宝库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73533042f60ddccda38a08e.png)
《石窟艺术的宝库——敦煌莫高窟》模拟课堂教学设计宁安市海浪中学刘娟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对敦煌莫高窟的艺术成就和历史价值有初步了解。
尝试运用美术欣赏的方法,对莫高窟的彩塑和壁画进行赏析,并作出简要评述。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启发、演示、观察、比较、情景创设等方法认识敦煌彩塑、壁画的艺术特点。
在查找相关资料的过程中,对我国的石窟艺术有初步了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我国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认识到艺术品的珍贵,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和继承传统美术文化的责任感。
体会与感悟石窟艺术作品所传达的审美理想与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对敦煌莫高窟的主要艺术成就的认识。
2、教学难点:对敦煌莫高窟彩塑与壁画的分析及对其艺术特征的认知。
教学过程:一、导入(2分钟)各位同学大家好,首先欢迎大家来参加敦煌莫高窟文化之旅,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叫刘娟,来自宁安市海浪中学,大家可以叫我“刘导”。
希望本次旅行能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文化体验。
(老师身穿自制的有敦煌特色的文化衫,手里拿自制的导游旗)首先,我们放松一下,看一段舞蹈表演。
(播放《千手观音》舞蹈视频)大家还记得这段美轮美奂的舞蹈叫什么名字吗?(千手观音)大家说的对,这是在2005年春节晚会上由残疾人艺术团表演的,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大家知道千手观音的这个形象源自哪吗?(创作灵感来自敦煌莫高窟第三窟中的"千手千眼佛")为什么艺术家在这里撷取一个舞姿一个形象,就能引起全国性的狂热?就能风靡世界?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佛教圣地——敦煌莫高窟,去领略敦煌艺术的博大精深。
(板书课题:石窟艺术的宝库——敦煌莫高窟)二、新课(10分钟)在参加本次活动之前,同学们都搜集了一些关于莫高窟的资料,下面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跟大家分享一下你们的成果。
(各组学生派代表到前面利用图片、文字、视频等方式按以下内容分别为大家介绍,其他成员可以给予补充。
)小组一:概况(位置、气候、历史、概述)小组二:彩塑小组三:壁画(飞天)小组四:藏经洞和四大石窟(一)建筑首先有请第一组的同学为大家介绍。
石窟艺术的宝库——敦煌莫高窟教案
![石窟艺术的宝库——敦煌莫高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f81d614c281e53a5802ffdf.png)
课题石窟艺术的宝库——敦煌莫高窟教材版本人民美术出版社第13册年级七年级单位伊旗四中授课教师赵也课型鉴赏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a.敦煌艺术由石窟建筑、彩塑、壁画共同组成的艺术宝库。
b.敦煌彩塑和壁画艺术是人类四大文明交汇的产物,是中外文化交流的见证。
c.对石窟艺术几个主要时期彩塑及壁画的特点有所了解。
d.对佛教传入我国及四大洞窟艺术概况有初步的认识。
过程与方法 a.通过讲解、视频、讨论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基本了解佛教的传入与敦煌石窟的兴建过程。
b.能对敦煌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彩塑与壁画的形象与艺术效果进行分析。
情感与态度、价值观a.了解敦煌莫高窟彩塑与壁画艺术的伟大成就。
b.了解藏经洞的发现与敦煌文物的散失过程,汲取历史教训,体会到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使命感。
教学重点分析敦煌莫高窟彩塑和壁画的主要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对不同时期莫高窟佛教艺术与时代之间的联系,佛教的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教学顺序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思想教具时间教学法一播放《九色鹿》动画片。
观看动画片稳定学生情绪,逐步导向课题内容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提高他们的兴趣,营造好的课堂氛围。
多媒体课件3分钟创设情境法分层教学法谈话法二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看过这部动画片吗?2、你知道这部片子中的故事是来自哪里?3、播放《九色鹿本生》视频。
4、敦煌最有名的是什么?看过。
《九色鹿》。
根据敦煌莫高窟佛教壁画故事改编的。
教导人们要诚信、向善。
学生谈对敦煌的了解。
壁画,彩塑、藏经洞、王道士。
学生的回答不足的地方教师予以补充。
学生对佛教中的一些故事已经有一些了解,教师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展开教学,做到有的放矢。
3分钟程设计三敦煌的历史通过同学们得发言,看来大家对敦煌有一定的了解,但是信息有些零碎,片面。
今天老师就当一回导游,带领同学们进行一次敦煌之旅。
看看我们有哪些收获呢?1、板书:《敦煌莫高窟——石窟艺术的宝库》引用佛教的术语,我们今天就来了解敦煌的前世、今生。
八年级册美术教案
![八年级册美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cfc551e03d8ce2f00662394.png)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欣赏课石窟艺术的宝库——敦煌莫高窟一.教学目标:1.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赏读、积累介绍莫高窟的优美句段,综合音乐、美术等多种网络资源,深切感受敦煌艺术的灿烂辉煌,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杰出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2.借助网络,创设自主学习、交流、合作空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体会敦煌文化艺术的博大,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对象分析及方法:本课教学对象为有一定电脑操作能力的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的主要方法就是使用网络进行自主探究,包括在网上阅读有关文字图片资料并自学课文,在网上交流讨论,有目的地搜集并灵活运用自己所需要的资料。
四.网络教学环境设计:本课学习环境为校园网、局域网和Internet交替。
学习资源类型:专题学习网站和Internet。
教学所用媒体主要为我们自己所建的莫高窟的网站,在网站内容的设计上,作了以下几方面的思考和努力。
1.大容量的信息对同一主题领域的素材宽泛的阅读,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助于他们建构属于自己的意义。
由于书本教材是有限的,必须有更多的相关知识来补充。
网络的无限容量,使得语文教学所需要的资料可大量储存。
而面对大量的原始材料,必须通过归类整理、抽提内核才能真正获取所需要的意义,所以在本网站中,教师输入了大量经过加工整理的资料,加大了课堂的信息量,使学生可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遨游,在信息的沃土上自由耕耘。
2.图文并茂的网页莫高窟以精妙绝伦的彩塑和宏伟瑰丽的壁画闻名于世,要让学生充分领略莫高窟的艺术魅力,当然离不开生动精美的图片,而要让学生对莫高窟形成较全面的认知,当然也离不开相关文字资料的补充介绍。
因此在网站建设中,教师将美伦美奂的图片、录像资料和生动详实的文字资料有机结合,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庞大实用的信息资源库,同时有意识地将页面设计得富有美感,以此来迎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敦煌莫高窟
![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敦煌莫高窟](https://img.taocdn.com/s3/m/acb4295b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ca.png)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敦煌莫高窟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价值,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2. 通过学习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和彩塑,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热爱和自豪感。
3. 引导学生运用绘画和制作技巧,创作出具有敦煌风格的作品,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敦煌莫高窟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2. 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和彩塑欣赏3. 敦煌莫高窟的绘画和制作技巧三、教学重点1. 敦煌莫高窟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2. 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和彩塑欣赏3. 敦煌莫高窟的绘画和制作技巧四、教学难点1. 敦煌莫高窟的艺术特点和价值2. 敦煌莫高窟的绘画和制作技巧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敦煌莫高窟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价值。
2. 欣赏法:欣赏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和彩塑,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3. 实践法:引导学生动手绘画和制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 讨论法:分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六、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敦煌莫高窟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壁画和彩塑图片等。
2. 准备绘画和制作所需的材料,如画纸、颜料、画笔、泥塑等。
七、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敦煌莫高窟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敦煌莫高窟的艺术特点和价值,引导学生欣赏壁画和彩塑。
3. 示范:教师示范敦煌莫高窟的绘画和制作技巧,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创作过程。
4. 实践:学生动手绘画和制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5.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共同欣赏、评价。
八、课堂小结2. 强调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掌握的绘画和制作技巧。
3. 鼓励学生继续关注中国传统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九、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查阅资料,了解敦煌莫高窟的更多知识。
2. 完成一幅敦煌莫高窟主题的绘画或制作作品,下节课展示。
十、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学生对敦煌莫高窟的了解程度。
2. 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如讲解是否清晰、实践环节是否充分等。
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敦煌莫高窟
![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敦煌莫高窟](https://img.taocdn.com/s3/m/b0882b43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4b.png)
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敦煌莫高窟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敦煌莫高窟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壁画、彩塑等艺术形式。
2. 培养学生对敦煌莫高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
3. 引导学生关注和保护文化遗产,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敦煌莫高窟的历史背景2. 敦煌莫高窟的艺术特点3. 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彩塑等艺术形式4. 敦煌莫高窟的保护与传承5. 欣赏敦煌莫高窟的艺术作品三、教学重点1. 敦煌莫高窟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
2. 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彩塑等艺术形式。
3. 培养学生对敦煌莫高窟的审美鉴赏能力。
四、教学难点1. 敦煌莫高窟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
2. 敦煌莫高窟的保护与传承。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敦煌莫高窟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壁画、彩塑等艺术形式。
2. 展示法:展示敦煌莫高窟的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艺术作品。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敦煌莫高窟艺术作品的欣赏和感悟。
4. 实践法:引导学生动手绘制敦煌莫高窟的艺术作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敦煌莫高窟的历史背景,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艺术特点:分析敦煌莫高窟的艺术风格,引导学生了解壁画、彩塑等艺术形式。
3. 欣赏艺术作品:展示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彩塑等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艺术魅力。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敦煌莫高窟艺术作品的欣赏和感悟。
5. 实践环节:引导学生动手绘制敦煌莫高窟的艺术作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七、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敦煌莫高窟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壁画、彩塑等艺术形式。
2. 强调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关注和保护敦煌莫高窟。
八、作业布置1. 让学生收集有关敦煌莫高窟的资料,了解其保护与传承情况。
2. 绘制一幅敦煌莫高窟的艺术作品,展示对敦煌莫高窟的感悟。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敦煌莫高窟初中美术教案
![敦煌莫高窟初中美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2e91656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a2.png)
教案:敦煌莫高窟课程类型:美术欣赏课课时:1课时年级:初中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敦煌莫高窟的艺术特点,学会欣赏敦煌壁画和彩塑,了解其历史价值。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讨论、分析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水平。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文物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敦煌莫高窟的艺术特点和历史价值。
教学难点:敦煌壁画和彩塑的审美特点和文化内涵。
教学准备:教材、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敦煌莫高窟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谁能介绍一下敦煌莫高窟?”2. 学生回答后,教师简要介绍敦煌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和基本情况。
二、欣赏与讨论(15分钟)1. 教师出示敦煌壁画和彩塑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并提问:“你们觉得这些壁画和彩塑有什么特点?它们美在哪里?”2.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从线条、色彩、造型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敦煌艺术的特点。
三、深入学习(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敦煌莫高窟的历史背景,讲解壁画和彩塑的创作年代及特点。
2. 学生通过教材和教师的讲解,深入了解敦煌莫高窟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四、实践与探究(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组敦煌壁画的线稿,引导学生进行临摹练习,感受敦煌艺术的魅力。
2. 学生临摹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提问:“你们觉得敦煌莫高窟有哪些值得学习的地方?”2. 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总结,强调敦煌莫高窟在我国艺术史上的重要地位。
六、拓展延伸(5分钟)1. 教师出示其他石窟艺术的图片,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和比较,了解不同石窟艺术的特点。
2. 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深入了解石窟艺术的多样性。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欣赏、讨论、实践等环节,使学生了解了敦煌莫高窟的艺术特点和历史价值,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水平。
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敦煌莫高窟
![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敦煌莫高窟](https://img.taocdn.com/s3/m/e7b5cb32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e5.png)
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敦煌莫高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敦煌莫高窟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壁画、彩塑等艺术形式。
2. 培养学生对敦煌莫高窟艺术的欣赏能力和文化自信。
3. 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1. 敦煌莫高窟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
2. 敦煌莫高窟壁画、彩塑等艺术形式的欣赏。
教学难点:1. 敦煌莫高窟艺术特点的深入理解。
2. 学生创作实践能力的提升。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敦煌莫高窟的相关资料、图片和视频。
2. 学生准备画纸、画笔、彩泥等绘画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敦煌莫高窟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谁能告诉我敦煌莫高窟的特点?”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导入本课。
二、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敦煌莫高窟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壁画、彩塑等艺术形式。
2. 教师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彩塑等艺术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其艺术特点。
三、示范(5分钟)1. 教师选择一幅敦煌莫高窟的壁画或彩塑作品,进行示范创作。
2. 教师讲解创作过程和技巧,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和表现细节。
四、学生创作(10分钟)1. 学生根据对敦煌莫高窟艺术的理解和欣赏,选择一种艺术形式进行创作。
2. 学生可以选用绘画、彩泥等方式,表现自己对敦煌莫高窟艺术的感悟。
五、展示和评价(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了解了敦煌莫高窟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壁画、彩塑等艺术形式。
在学生创作环节,给予了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自由发挥,表现自己对敦煌莫高窟艺术的理解和感悟。
通过展示和评价,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审美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对敦煌莫高窟艺术特点的讲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
六、探索与讨论(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观看敦煌莫高窟的纪录片或图片,提出问题:“敦煌莫高窟的艺术作品展现了哪些佛教故事或神话传说?”“这些艺术作品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有何意义?”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理解。
莫高窟初中美术教案
![莫高窟初中美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6092271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56.png)
莫高窟初中美术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敦煌莫高窟的艺术背景和历史文化价值。
2. 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提高学生对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1. 敦煌莫高窟的艺术特点和历史价值。
2. 学生对敦煌艺术的欣赏和评述能力。
教学难点:1. 敦煌莫高窟艺术特征的认知。
2. 学生对敦煌壁画和彩塑的分析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敦煌莫高窟的介绍、艺术作品展示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彩笔,用于记录和绘制。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敦煌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背景。
2. 引导学生关注敦煌莫高窟的艺术价值。
二、欣赏敦煌莫高窟艺术作品(15分钟)1. 教师展示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和彩塑作品,引导学生欣赏。
2. 学生通过观察,了解敦煌艺术的特点和风格。
三、分析敦煌莫高窟的艺术特征(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敦煌壁画和彩塑的艺术特征,如线条、色彩、造型等。
2. 学生通过讨论,总结敦煌莫高窟的艺术特点。
四、学生创作(20分钟)1. 学生根据对敦煌艺术的欣赏和分析,进行创作。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创作问题。
五、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和体验。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在家中搜索更多关于敦煌莫高窟的艺术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
2. 学生可以参观当地的博物馆或艺术展览,了解更多的传统艺术。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欣赏敦煌莫高窟的艺术作品,让学生了解我国传统艺术的魅力。
在分析敦煌艺术特征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在创作环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敦煌艺术特点进行创作,培养了自己的艺术表达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保护意识得到了提高。
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和教学计划(人教课标版全册)
![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和教学计划(人教课标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1266d0d6a58da0116c174950.png)
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教案石窟艺术的宝库——敦煌莫高窟课型:欣赏、评述教学内容与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1)认识敦煌艺术是由石窟建筑、彩塑艺术和壁画艺术共同组成的佛教艺术的宝库。
过欣赏敦煌石窟的彩塑,认识敦煌彩塑是我国数千年艺术传统基础上,吸收和融合外来艺术而发展起来的具有中国风格的彩塑,注重对石窟艺术作品所传达的审美理想与情感的感悟。
2、隐性内容与目标:通过欣赏敦煌莫高窟艺术,充分认识我国石窟艺术的伟大成就,感受我国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
通过了解敦煌藏经洞的发现与敦煌散失的过程,了解勤劳智慧的先民们为人类做出的巨大贡献,认识敦煌作为石窟艺术宝库的价值,认识到艺术品的珍贵。
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和传承美术文化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对敦煌莫高窟彩塑和壁画的欣赏和理解。
教学难点:对石窟艺术作品所传达的审美理想与情感的感悟。
教学准备:师:多媒体课件生:《中国地图册》、《历史与社会》教材等《敦煌莫高窟》思考题123、藏经洞遭受的劫难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如果你意外的发现了文物,你会怎么做?谈谈我们该怎样尽到保护文物、爱护文物的义务?一课艺术与科学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能够联系生活,了解艺术与科学的结合对人类生活的促进作用,认识到现代科技对艺术发展的重要影响。
2、过程与方法:运用已有的知识,分析生活中各种物品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艺术的性质。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设计对人们生活中的影响,增强学习科学的热情和对艺术的热爱,了解著名科学家和艺术家的工作经历,认识到将艺术和科学进行有机结合是成功者必备的素质。
教学重点:艺术与科学的相互关系;分析艺术与科学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如何在生活用品设计中体现的。
教学难点:艺术对科学的促进作用。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收集一些与课程相关的物品和图片。
教学过程:1、导入:我们看到雨过天气晴后出现的虹和霓,小时候看到虹和霓都会说它太美了,等长大以后如果你会做实验,那么你就可以测量出那个虹和霓是多少度,量了以后发现虹是42度,而霓是50度。
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敦煌莫高窟
![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敦煌莫高窟](https://img.taocdn.com/s3/m/91580d20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e.png)
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敦煌莫高窟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4个生字,理解28个词语的意思。
2.能找出重点词句;正确理解第t、2、3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3.照样子,用不仅还造句,能抓住重点词语,缩写句子,能按照课文给句子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4.能背诵课文第4、1自然段。
5.知道敦煌莫高窟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更加热爱我国民族文化。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学会14个生字,理解28个词语的意思;能找出重点词句,正确理解第1、2、3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教学难点:能抓住重点词语,缩写句子。
第1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2.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第1、2、3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教学过程1.揭示课题。
解题。
莫高窟在我国甘肃省敦煌县东南。
它与河南省龙门石窟、山西省云岗石窟,并誉为我国石窟艺术的三大宝库。
在3华里长的鸣沙山壁上密密层层地凿建了近500个洞窟,每个洞窟内部都有*塑的佛像和艳丽多姿的壁画。
课文作了形象、生动的介绍。
2.自学课文。
(1)默读课文,思考:①这篇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敦煌莫高窟?②你对敦煌莫高窟留下了什么印象?(2)自学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薪词。
3.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说说对两个思考题是怎样理解的。
(2)指名朗读课文,正音。
(3)检查生字的掌握情况。
4.指导阅读第1自然段。
(1)齐读。
(2)讨论:①这个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找出这段的重点词句)②为什么说它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划出表示数量的词语)③想一想这几个句子与重点词句有什么关系?(3)指名读课文,让学生根据重点词句说说本段的主要意思。
5.指导阅读第2自然段。
(1)默读课文,找出重点词语:精美的艺术晶。
(2)思考:为什么说千佛洞的塑像,每一尊都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读读第2个句子。
(3)讨论这两个句子的关系。
(第1句概括地说,第2句具体地说。
从最大的佛像和最小的菩萨的对比中,说明工艺的精美。
)6.指导阅读第3自然段。
初中美术莫高窟教学设计
![初中美术莫高窟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db8e326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50.png)
初中美术莫高窟教学设计一、引言莫高窟位于中国甘肃省敦煌市境内,是中国古代石窟艺术的宝库,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佛教艺术宝库之一。
它不仅保存了丰富多样的壁画、彩塑,还有大量的石刻和碑文。
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关键时期,通过将莫高窟艺术纳入美术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中国传统艺术,同时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创作水平。
二、教学目标1.了解莫高窟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2.熟悉莫高窟中的壁画、彩塑、石刻等艺术形式;3.培养学生借鉴莫高窟艺术创作的能力;4.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表现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教学内容(1)莫高窟的历史背景和地理位置;(2)莫高窟的艺术特点和表现形式;(3)莫高窟中的壁画、彩塑、石刻等艺术作品的欣赏;(4)通过模仿和创作,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
2.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述莫高窟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作品欣赏,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莫高窟艺术;(2)观摩法:组织学生到博物馆或使用多媒体工具观赏莫高窟的壁画、彩塑等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3)实践法:通过模仿莫高窟的艺术形式和创作自己的作品,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4)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促进合作和思考。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莫高窟的壁画、彩塑等艺术作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2.了解莫高窟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通过讲授、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了解莫高窟建造的背景和佛教文化对其艺术表现的影响。
3.欣赏莫高窟的艺术作品:带领学生观摩莫高窟的壁画、彩塑等作品,引导学生注意其中的色彩运用、题材内容和表现技法,以及艺术作品所传达的思想和情感。
4.模仿创作莫高窟的作品:向学生介绍莫高窟中的艺术形式,并组织学生分组模仿莫高窟的壁画、彩塑等作品进行创作,可以使用不同的材料和工具,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5.作品展示和讨论: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讨论和评价,让学生分享创作的过程和体会,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观察力。
敦煌莫高窟美术教案
![敦煌莫高窟美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c72bacc551810a6f52486a6.png)
敦煌莫高窟美术教案【篇一:第1课敦煌莫高窟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敦煌莫高窟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欣赏敦煌莫高窟的艺术,了解他们的艺术特色和发展概况, 并能对石窟有代表性的作品的形象塑造与艺术效果进行分析。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莫高窟的彩塑与壁画艺术,提高学生对敦煌艺术的欣赏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我国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认识到艺术品的珍贵,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和传承美术文化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用具:教学过程:1、导入同学们,在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获得舞蹈组第一名的作品是什么?生:《千手观音》。
师:让我们再次回顾一下舞蹈艺术的魅力。
(放《千手观音》)哪位同学能谈谈这个舞蹈是根据什么人物创作的?生:《千手观音》这个舞蹈是根据敦煌佛教人物创作的古典舞蹈。
师:能谈谈你欣赏后的感受吗?生:把敦煌的艺术魅力发挥的淋漓尽致等。
师:好,现在就让我们的思绪回到两千多年前的汉代,领略敦煌艺术的博大精深。
由提问导入,播放《千手观音》的录像,启发学生的兴趣。
学生观看录像。
2、新课1、教师演示课件第257窟壁画《九色鹿王本生》师:哪位同学给大家讲一讲《九色鹿》的美丽传说。
生:一位同学讲述《九色鹿》的美丽传说。
师:这是敦煌莫高窟中的一幅壁画,现在让我们一同来回顾敦煌的历史。
对敦煌莫高窟彩塑和壁画的主要艺术成就的认识。
对石窟艺术作品所传达的审美理想与情感的感悟。
启发法演示法观察法情景创设法教学课件(放课件[昔日繁华])生:介绍收集的汉代丝绸之路的资料,结合地图发表见解。
2、播放课件[佛的世界]教师简述佛教的传入和石窟艺术。
课件演示北朝、隋唐、五代时期的彩塑、壁画作品各1~2幅。
例如:彩塑年代图片北凉第275窟交脚弥勒隋第419窟菩萨阿难像唐第158窟涅盘像壁画佛传故事第329窟乘象入胎本生故事第257窟鹿王本生、尸毗王本生因缘故事第285窟五百强盗成佛经变故事第148窟弥勒下生第217窟观无量寿佛学生回答问题,比较后讲讲各个时期的艺术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疆石河子市第十六中学八年级美术《石窟艺术的宝库—敦煌莫高
窟》教案新人教版
教学目标:
1.应知:认识敦煌艺术是由石窟建筑、彩塑艺术和壁画艺术共同组成的佛教艺术的宝库,这三者之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补充。
2.应会:通过查找资料,了解佛教传入与敦煌石窟的兴建。
对敦煌石窟有代表性的造像的形象塑造与艺术效果进行分析。
3.充分感受我国石窟艺术的伟大成就,感受我国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
认识敦煌作为石窟艺术宝库的价值,认识到艺术品的珍贵。
重点与难点:
(1)重点:对敦煌莫高窟彩塑和壁画的主要艺术成就的认识。
(2)难点:对石窟艺术作品所传达的审美理想与情感的感悟。
课前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授,课题出示。
二、“石窟艺术的构成”知识点解疑:
1、请说说石窟建筑的特点。
(1)请学生发表意见。
(2)师生共同探讨:依山而建、挖窟为房、木构窟檐……
莫高窟的主体建筑为二层平顶楼房,该建筑约一半隐蔽在丘陵中,外部只露出上层窗户及宽阔的屋檐,与莫高窟的环境相协调。
莫高窟的石窟建筑,由于时代不同,石窟形制呈现不同的特色,主要有5种:1.禅窟(即僧房)。
2.塔庙窟(即中心窟)。
3.殿堂窟。
4.佛坛窟。
5.大佛窟(即涅磐窟)。
2、不同朝代,彩塑艺术特点有否区别?试举例说一说你的理由。
(1)不同时期的塑像各有特点。
(2)北魏到北周是彩塑艺术发展的第一个时期,佛像的形象受南朝人物形象的影响,塑像显得骨骼洁秀。
例:259窟禅定佛北魏
(3)隋窟的雕塑、壁画都带有明显的由六朝向唐朝过渡的特征。
雕像一般是头大身短,动态比较平板。
例:427窟佛·菩萨隋
(4)隋唐时期:隋唐是莫高窟彩塑艺术发展的高峰时期。
佛教形象普遍世俗化,成为隋唐石窟艺术的主要特征,神性的削弱和人性的增长,使得佛的形象更富亲切感。
3、你知道敦煌莫高窟壁画主要表现什么题材吗?
主要有故事画,如佛传故事画、本生故事画、因缘故事画等,以及尊像画、经变画、神话题材画、供养人画像、社会生活、民风民俗、历史故事、神话题材画、装饰图案画……等等。
四、活动:我来当导游
(一)课件展示三幅莫高窟壁画,请一学生选取一幅,为全体游客讲解该幅壁画作品及艺术表现的魅力。
1、重点分析:《尸毗(pí)王本生》(第254窟北魏)
1
2 单幅组合图,构图完整,全部情节组合在一图中,以尸毗王割肉为中心,恶鹰追鸽,
王妃阻拦,群臣哀怨,尸毗王自持无畏,全部用人物表情显示故事情节,是莫高窟早期壁画中艺术性很高的一幅。
这幅画的构图表现出高超的结构才能,把不同时空范围内发生的故事情节有机地结合到一个画面上,使画面中心突出,容量增大,有条不紊。
2、第285窟《五百强盗成佛故事》
3、第428窟北周《萨埵(sà duǒ)太子舍身饲虎》
(二)故事接龙
《鹿王本生》(莫高窟第257窟北魏)(局部)
课件播放动画片《九色鹿》片段,请学生接下文,说故事结局。
(描述的故事是由佛化身的九色鹿救起来一个不慎落水的人,溺水的人要答谢恩情,当九色神鹿的奴仆。
神鹿对他说只要不告诉别人自己的所在就行。
溺水者发誓不说,否则就长满身的疥疮。
王后在梦里梦见九色鹿后,想取鹿皮做一件美丽的衣服,于是国王下令悬赏捕杀九色鹿。
溺水人看到告示后背信弃义,带人去指认九色神鹿。
九色神鹿当面指出溺水者的忘恩负义,国王为之震动,不再猎杀九色鹿。
其结果就像壁画上描绘的那样,溺水人满身长出了疥疮。
此幅壁画以山峦、树石为构图上的自然分割物,故事情节按横向顺序延展,每一段的情节都有说明文字。
该幅壁画在构图、色彩处理、造型上具有高度的艺术技巧和浓郁的装饰趣味,是经典的壁画作品。
)
五、请谈谈你所了解的敦煌文物失窃的情况。
敦煌石窟藏经洞遭遇外国所谓探险家的掠夺,致使大批国宝四处流散,你有何看法?
六、敦煌石窟艺术为研究中国古代的哪些领域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形象资料?
敦煌莫高窟壁画不仅是一座艺术宝库,还是一本记录千年历史的百科全书。
许多早已尘封千百年的历史细节,依然真实地记录在敦煌4万多平方米的壁画中:各式各样的农耕工具、舟船车舆、民族服饰,还原出一幅幅多彩、神秘、富于创造的生活图景。
敦煌石窟艺术为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地理、交通、社会生活、民族关系、宗教史、艺术史、中外友好往来、文化交流史等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形象资料,是非常宝贵的古典艺术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