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手术后低心排的诊断与治疗教程文件

合集下载

心脏手术后低心排综合征的护理PPT课件

心脏手术后低心排综合征的护理PPT课件
果进行综合评估
2
监测与观察
监测生命体征:包 括心率、血压、呼
吸、体温等
观察患者症状:包 括胸闷、气短、头
晕、乏力等
观察药物反应:包 括药物副作用、药
物剂量调整等
观察饮食情况:包 括饮食量、饮食结
构、饮食时间等
观察心理状态:包 括焦虑、抑郁、恐
惧等情绪变化
药物治疗
利尿剂: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功能 血管扩张剂:改善心肌供血,减轻心脏负荷 正性肌力药物: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功能 抗凝血药物:预防血栓形成,降低并发症风险 抗心律失常药物:预防心律失常,降低并发症风险
非药物治疗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 A
戒烟、限酒、规律作息等
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 C
散步、慢跑、游泳等
保持良好的社交关系, E
避免孤独和社交隔离
B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
免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D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如
低盐、低脂、高纤维等
3
预防并发症
01
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患 者的心率、血压、呼吸等指 标,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05
运动过程中,注意监测心率、血压等指标, 如有不适,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寻求医生帮助
定期复查
出院后1个月内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 出院后3个月内复查心脏功能 出院后6个月内复查心脏彩超 出院后1年内复查心脏彩超和心电图 出院后2年内复查心脏彩超和心电图 出院后3年内复查心脏彩超和心电图
x
01
02
03
04
1概念及病因1Fra bibliotek概念:心脏手术后低 心排综合征是指心脏 手术后由于多种原因 导致的心排血量减少, 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 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CABG术后低心排

CABG术后低心排

CABG术后低心排的处理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作者:许卫江冠心病(coronaryheart disease,CHD)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m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是治疗CHD最有效、最主要的方法之一。

由于心内科介入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致使目前外科CABG的大多是重症冠心病患者,围术期的并发症也随之增多,而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low cardiac output syndrome,LCOS)是导致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冠心病(coronaryheart disease,CHD)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mn 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是治疗CHD最有效、最主要的方法之一。

由于心内科介入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致使目前外科CABG的大多是重症冠心病患者,围术期的并发症也随之增多,而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low cardiac output syndrome,LCOS)是导致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1 LCOS的定义:正常成年人安静时心输出量(CO)为4-6L/min,心指数(CI)为2.5-4L/(min•m2)。

临床通常把CO<3.0L/min或CI<2.0L/min•m2称为低心排血量。

低心排血量不等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

反之,低心排血量综合征不一定全部都是低心排血量,少部分具有正常心排量。

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是否发生,取决于心排血量与末梢循环必需量之间的关系。

末梢循环需要量正常,心排血量减低,当然可以引起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如果心排血量“正常”,而末梢循环必须量增加,同样可以引起低心排血量综合征;若既有低心排血量,又有末梢循环需要量增加,则可造成严重的低心排血量综合征。

综上所述,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是指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末梢循环必需量,而造成组织灌注不足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与体征之综合病症。

2024年法洛四联症术后低心排综合征的诊治

2024年法洛四联症术后低心排综合征的诊治

2024年法洛四联症术后低心排综合征的诊治法洛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ot,TOF)是一种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畸形,包括肺动脉口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和右心室肥厚四种病理改变。

法洛四联症术后低心排综合征是术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其发病原因复杂多样,主要与以下因素密切相关:手术操作复杂:法洛四联症的手术涉及心脏多个部位的修复和重建,手术操作复杂,对心肌的损伤较大,易导致术后心肌功能受损,从而引发低心排综合征。

心肌缺血与再灌注损伤:手术过程中,心脏需要暂时停止跳动,这会导致心肌缺血。

手术完成后,心脏重新恢复跳动,心肌缺血后再灌注,可能会引发心肌细胞损伤和炎症反应,进一步影响心肌功能。

术前心功能不全:部分法洛四联症患者术前已存在心功能不全,对手术的耐受能力较差,术后更易发生低心排综合征。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法洛四联症术后低心排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多样,主要包括低血压、低心输出量、心率增快、末梢循环差、尿量减少等。

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血气分析及血流动力学监测等结果综合判断。

临床表现:患者术后出现持续性低血压,需使用大剂量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心输出量明显降低,心率增快;末梢循环差,皮肤苍白、湿冷;尿量减少,甚至出现肾功能障碍。

心电图:可出现窦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律失常等心电图改变。

超声心动图:可显示心脏结构异常、室壁运动减弱等改变,有助于评估心肌功能。

血气分析及血流动力学监测:可了解患者酸碱平衡状态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对低心排综合征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三、术后监测与评估术后对法洛四联症患者进行密切的监测与评估是预防和处理低心排综合征的关键。

主要监测内容包括:心电监护:持续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心律失常。

血流动力学监测:通过有创血压监测、中心静脉压监测等手段,了解患者血压、心输出量等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

尿量监测:观察患者尿量变化,评估肾脏功能及全身循环状态。

末梢循环观察:观察患者末梢循环情况,如皮肤颜色、温度等,以评估组织灌注情况。

心脏手术后低心排的诊断与治疗

心脏手术后低心排的诊断与治疗

在复杂心脏手术中,为了更好的保护心肌,还需要在心
脏表面放置碎冰进行降温。(图为升主动脉及主动脉弓 置换,术中需要深低温停循环)
术中预防措施三: 满意的手术矫正!
手术操作的满意程度对患者恢复尤为重要,满意的手术治疗包括 以下几点:
第一:良好的无血手术视野,可以减少手术操作时间,提高速度,减少心 肌缺血缺氧时间,最终减少低心排的发生。 第二:术者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丰富的手术经验,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在 突发情况下临危不乱,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问题,丰富的手术经验更是不 可或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以达到完美的手术效果,最大限度的预防低心排。 第三:团队的良好配合,完成一台心外手术需要术者、体外循环师、麻醉 师、器械护士的共同努力,术后还需要重症监护医师的看护,组建一个配 合默契的团队尤为重要。
细胞膜钠泵 的功能发生 障碍,大量 钠离子滞留 在细胞内造 成心肌水肿
无氧代谢终 产物乳酸增 多引起细胞 内酸中毒
最终使心肌 细胞受损害, 可能诱发低 心排。
低心排的临床诊断
①收缩压下降超过术前基础血压20%,持续2 h或以上。 ②尿量每小时<0.5ml/kg,持续2 h或2 h以上。 ③中心静脉压>1.73kPa(17.3厘米水柱),持续2 h或2 h以上。 ④中心体温与体表体温之差>5℃,持续2 h或2 h以上,导致四肢发凉。 ⑤心脏指数(CI)<2.5ml/m2。 我们将发生上述两项或两项以上事件时,诊断为术后低心排。
在成人患者中,一旦出现术后低心排,病死率同样较高。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报道重症 风湿性瓣膜患者126 例,出 现低心排患者29例,发病率 18.25%,其中5例死亡,病死率: 17.24%,2例患者自动出院。 (图2)

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的治疗指南(全文)

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的治疗指南(全文)

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的治疗指南(全文)低心排血量(CO)综合征(简称低心排)是一个广义概念,临床上有很多相似术语,如术后心功能障碍、术后心功能不全、术后急性心力衰竭、术后心源性休克、心脏切开后休克等。

低心排的病因、病理生理学改变、临床表现等与内科急性心力衰竭有所不同,与心源性休克有相似的病因及血流动力学特点,但又有所区别。

目前欧美、我国均有针对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指南,但这些指南对于低心排患者并不完全适用。

有鉴于此,2017年,中国医师协会心脏重症专家委员会特别制定了一份共识文件。

通过文献复习结合临床经验,统一了低心排的临床概念,针对低心排的病因、监测、治疗等方面做出了相应推荐。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该共识基于大部分心脏外科相关研究及经验,但其应用不仅限于心脏外科人群,心脏重症范畴内患者均可适用。

在上一篇中,我们总结了低心排的诊断、监测与评估要点(【指南】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的诊断评估,我国共识这么说),本篇针对低心排的治疗,让我们先睹为快。

1 积极纠正导致低心排的可逆因素(IC)低心排患者血流动力学支持至关重要,但要从根本上解决导致低心排的原因(图1),如心肌缺血患者,要积极再血管化治疗;心包填塞,要积极行心包穿刺或心包开窗,减轻梗阻;心律失常,要积极复律治疗等。

2 选择以维护氧供需平衡为目标导向的血流动力学管理策略(IC)无论是针对心脏本身的处理,还是心脏和外周器官之间的处理,都应当尽量以维持氧供需平衡为准则,以增加氧供及降低氧耗为目的,在设定血流动力学目标、药物选择、机械循环辅助装置的应用、机械通气、镇静、营养支持等方面充分体现氧供需平衡理念,既要避免氧耗大于氧供造成组织器官缺血缺氧,也要避免以增加心脏做功为代价造成不必要的氧供大于氧耗(图2)。

3 优化容量状态,维持前负荷处于最佳水平(IC)全面复习心脏外科患者术前和术中血流动力学资料,分析患者心脏的病理生理状态,心脏结构改变,如左心室扩大、左心室肥厚患者充盈压力与容量状态的相关性,取决于心脏顺应性的改变,综合结构改变,判断出理想的左心充盈压力,并在达到目标充盈压的过程中加强监测,综合其他血流动力学参数及时调整。

心脏术后低心排出量综合征PPT课件

心脏术后低心排出量综合征PPT课件
3. Withdrawal of inotropic support in the hypertensive patient should be considered only after a satisfactory cardiac output has been documented, othervise , acute deterioration may ensue
可逆性休克
难治性休克
DIC
?
MOF
Death
不可逆性休克
7
2.休克的临床表现及机制
休克早期微循环缺血期
致休克的动因
心率加快 心收缩力
加强
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
腹腔内脏、 皮肤等小血 管收缩,内
脏缺血
儿茶酚胺分泌
皮肤缺血
汗腺 分泌 增加
CNS 高级部 位兴奋
脉搏细速 脉压减少
尿量减少 肛温降低
脸色苍白 四肢冰冷
临床表现: 心泵功能障碍→血压下降、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搏细弱、少尿、 神志淡漠、甚至昏迷等。 特点:心脏排血量低、动脉血压下降、外周阻力高 (低排高阻型)
6
1. 休克按病程和预后分期
I期(微循环缺血期)
II.期(微循环淤滞期) III.期(微循环衰竭期)
Pathogenesis
Low Cardiac Output or Vasodilatation
出汗
烦躁 不安
8
II期微循环淤血期
大量
血浆
微循环淤血
渗出
肾淤血
静脉回血↓ 心输出量↓
静脉塌陷
肾血流量↓
动脉血压↓
脑缺血
少尿无尿
神志淡 漠昏迷
皮肤淤血

低心排

低心排

扩血管药物应用
米力农:↑心肌收舒功能,↓肺循环及体循环阻力 扩张外周血管并降低心室充盈压
前列腺素E1:
选择性作用于肺血管床 扩张肺血管 ↓PAP和PAR,改善肺微循环、扩张冠脉、 抵制肾小管对钠离子的吸收、↑心肌收缩力 用法:10-30ng/kg/min 对肺血管直接扩张作用,效果显著 可用于术后反应性肺高压或伴有肺血管阻力增高
中心静脉压
取决于 增高因素
右心室收缩功能↓ 右室舒张末压力↑及容量↑ TS TI PAP↑或残余RVOTS PI 心包积液或填塞 胸内压增高:血气胸、呼气未正压↑ 液体输入过多 右心室功能、三尖瓣功能、右室流出道梗阻 肺动脉压力与阻力
CVP、BP及尿量对循环功能评估
————————————————————————— BP CVP 尿量 评估 处理 ————————————————————————— ↓ ↓ ↓ 血容量↓ 补胶体液体 ↓ 正常或稍↑ ↓ 左心功能↓ 强心+扩血管 正常 ↑ ↓ 右心功能↓ 强心+利尿+扩血管 ↓ ↑ ↓ 全心功能↓ 强心+利尿+扩血管 ↑ ↑ ↑ 血容量↑ 利尿+扩血管 ↓ ↑↑ ↓ 心包填塞 开胸探查 —————————————————————————
监测指标
一般状况 神智、瞳孔、唇粘膜 甲床、肢皮温与颜色 心电图监测: 频率、节律、心律 失常特点ST段变化
BP CVP LAP PAP
尿量监测
一、心功能评估
1 ABP、LAP、 RAP、 CVP、PAP、
2
PiCCO、NiCO
3
SvO2、Lac
动脉血压


脉压差增宽(动脉导管未闭、主肺动脉窗、 主动脉返流、B-T分流) 动脉搏动减弱(血管收缩或低心排) 低血压通常是病理性的(低平波、不规则波、 圆钝波)

心脏手术后低心排处理课件

心脏手术后低心排处理课件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概念
术后低心排综合征是指术后心脏指数低于 2.0L/min.m2而出现的外周脏器有效灌注 不足,它是持续一段时间的并达到一定 标准的低心排出量引起的的一系列病理 生理过程。
心脏手术后处理及并发症的治疗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心脏手术后处理及并发症的治疗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低心排常见原因
快速或缓慢心律失常
室上性心动过速 >140/min
பைடு நூலகம்
心室充盈时间减少
心动过缓
<60次/分
房性心律失常(AF) 心房收缩消失
室性心律失常
心脏手术后处理及并发症的治疗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低心排常见原因 后负荷增加
血管收缩 液体过多 左、右心功能不全
心脏手术后处理及并发症的治疗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低心排常见原因
心血管不稳定合并低血压综合症
脓毒血症(SVR降低) 过敏性反应(血制品、鱼精蛋白、药物等)
心脏手术后处理及并发症的治疗
心脏手术后处理及并发症的治疗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低心排治疗
减低后负荷 (一)
降低周围血管阻力 扩血管药物应用
➢磷酸=脂酶抑制剂:轻度 ➢硝酸甘油:冠心病、心肌缺血
心脏手术后处理及并发症的治疗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心脏手术后低心排综合征个案护理

心脏手术后低心排综合征个案护理

04
护理过程中的问题 及处理方法
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低心排综合征:术后可能出现心排血量减少,导致血压下 降、心率加快等症状
呼吸困难:术后可能出现呼吸困难,需要及时处理
心律失常:术后可能出现心律失常,需要及时处理
感染:术后可能出现感染,需要及时处理
出血:术后可能出现出血,需要及时处理
血栓:术后可能出现血栓,需要及时处理
心理护理:关心患者的心理状况,给予适当的 心理支持和安慰,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 合治疗。
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低心排综合征 的相关知识,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护理效果
监测生命体 征:密切观 察患者的心 率、血压、 呼吸等生命 体征,及时 发现异常情
况。
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的 病情和医生 的建议,给 予适当的药 物治疗,如 强心苷、利
对患者的建议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 息、合理饮食等
遵医嘱服药,不要擅自增减药量 或停药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了解身 体状况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焦虑、紧 张等负面情绪
对护理工作的建议
加强术后监测,及时发现低心 排综合征的症状
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根据 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心脏手术后低心 排综合征的相关知识,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处理效果
01
监测生命体征: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率、血压、 呼吸等指标,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03
加强营养支持:给予患者充足的营养支持, 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恢复能力
05
康复训练: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 促进心脏功能的恢复和改善

心外科术后低心排综合征的监护

心外科术后低心排综合征的监护
手术前和手术中控制 感染和炎症反应,防 止心肌损伤。
总结和建议
术后低心排综合征是心脏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监护和评估指标、常见的监测方法以及药物 治疗方案等都是我们应该重点关注和采取的措施。
心外科术后低心排综合征 的监护
术后低心排综合征是指心脏手术后心排出量降低,导致体循环不稳定的病情。
术后低心排综合征的定义
术后低心排综合征是指心脏手术后心排出量降低,导致体循环不稳定的病情。主要表现为低血压、 组织低灌注、多器官功能障碍等。
术后低心排综合征的病因
1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手术过程中,心脏血液供应不足或再 灌注损伤会导致心肌功能受损。
2 炎症反应
手术后的炎症反应可能导致血管扩张、 血管渗透性增加,从而影响心脏功能。
3 过度液体负荷
过度的液体负荷会增加心脏负担,导致心脏功能下降。
监护和评估指标
1 血流动力学监测
2 尿量监测
包括血压、心率、中心静脉压等指标 的监测,以评估心脏功能和循环状态。
尿量的变化可以反映肾脏灌注和排尿 功能是否正常。
3 动脉血气分析
通过检测动脉血气指标,评估酸碱平衡和氧合状态。
常见的监测方法
中心静脉压监测
通过导管插入中心静脉, 监测中心静脉压力的变化。
动脉压力监测
通过导管插入动脉,监测 动脉压力的波形和数值。
肺动脉压力监测
通过导管插入肺动脉,监 测肺动脉压力的变化。
药物治疗方案
1
血管活性药物
如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可增加心
利尿剂
2
脏收缩力和心排出量。
如呋塞米、托拉塞米,可减轻液体
负荷,改善心脏负荷。
3
抗炎药物
如甲泼尼龙、氢化可的松,可减轻 术后炎症反应,保护心肌功能。

心外科术后低心排综合征的监护

心外科术后低心排综合征的监护

2 血压监测
依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 血压监测方法,确保血压 稳定。
3 中心静脉压监测
观察中心静脉压变化,评 估血容量与心功能。
4 尿量监测
持续监测尿量,作为肾脏功能和循环状态的 指标。
5 血流动力学监测
包括DO2、VO2和SVR等参数,评估组织血 流灌注情况。
治疗策略
液体管理
根据患者需要调整液体量, 维持循环稳定。
血压控制
采取合理的药物调整,维持 血压在目标范围内。
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 的药物治疗,如正性肌力药 物等。
预后评估
预后因素
年龄、基础疾病、手术类型和早期干预等 都会影响低心排综合征的预后。
预后评估工具
利用评分系统,如应用APACHE II、 SOFA等评估患者的预后风险。
结论
心外科术后低心排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但通过恰当的监护、治疗和 预后评估,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预后。
心外科术后低心排综合征 的监护
心外科术后低心排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需要细心监护。本演示将介 绍相应的监护措施、治疗策略以及预后评估。
术后低排出量降低 导致组织血流供应不足。监测与评估至关重要。
监护措施
1 心率监测
连续监测心率,及时发现 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

术后低心排综合征

术后低心排综合征

什么是术后低心排综合征?术后低心排综合征(LCOS)是指术后心脏指数(CI)低于 2.0 L/min/m2而出现的外周脏器有效灌注不足,它是持续一段时间的并达到一定标准的低心排出量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并不完全同于心力衰竭。

低血容量、心肌功能损害、心脏压塞、血管舒缩功能失常、电解质酸碱紊乱等都可以成为LCOS的原因;对于二尖瓣成形术后患者来说,虽然是否使用成形瓣环、使用硬质成形环还是弹性成形环都有可能影响二尖瓣瓣环在心动周期中的舒缩变形而对血流动力学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其临床意义有限。

LCOS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末稍灌注不良、肢端冷和冷汗、肺淤血和低氧合状态、肾灌注不良和少尿、代谢性酸中毒。

在处理上仍是以去除诱因为主,同时辅以相应的药物或机械辅助。

在治疗过程中,有效的镇静、适当的降温、准确的机械通气辅助可以保证肌体足够氧供的前提下降低氧耗。

在改善心脏功能治疗中,优化心率是首要前提。

无论心脏有效排血量降低的原因如何,心脏本身首先的代偿机制就是加快心率。

术后心率一般应维持在70~120次/分(儿童应更高),而冠心病患者应维持在70~90次/分左右,以维持必要的每分钟心排量。

需要注意的是应该个体化的“优化心率”,所有药物治疗、起搏器治疗的目的是获得良好的血流动力学状况,不是为了调整心率而去治疗。

若联合使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米力农、肾上腺素等药物仍不能缓解LCOS,则可考虑进行IABP甚至心室辅助治疗。

低心排综合征低心排是术后棘手的并发症,低心排定义:“机体容量、阻力都正常或作了较大代偿情况下,心脏泵血功能依然不能满足机体循环的需要,这时的心脏功能就属于低心排”。

一、原因:低心排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有:①术前心功能就很差,术后改观不大;②手术本身、体外循环影响和缺血再灌注等因素使它功能变得更差;③术中心肌保护不满意,尤其体外循环时间较长;④搭桥血管重建后,发生新的心肌缺血;⑤先天性心脏病畸性矫治不满意;⑥先心病,肺血管发育差,术后右心功能低下;⑦手术适应症太勉强或手术适应症选择不当;⑧术中冠状动脉有微栓或气栓;⑨术中损伤心脏传导束或窦房结,造成术后各种心律异常;⑩容量过多或过少。

应用体外膜肺氧合治疗心脏手术后出现低心排的观察与护理

应用体外膜肺氧合治疗心脏手术后出现低心排的观察与护理

应用体外膜肺氧合治疗心脏手术后出现低心排的观察与护理摘要:目的总结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并发低心排的病人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的支持治疗的经验和护理要点。

方法回顾分析10例病人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并发低心排应用ECMO救治时,通过实施严格的病房管理、严密的血流动力学及灌注流量的监测、严防并发症的发生等一系列护理措施。

结果10例病例ECMO辅助时间4~124.5 h,平均38 h,其中8人顺利撤离ECMO,1例死亡,1例放弃治疗。

结论对于体外循环心脏术后并发低心排的病人应用ECMO支持为患者提供最快的心肺功能支持,也为抢救赢得了时机,而严密的监测和有效的护理是保证ECMO治疗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体外膜肺氧合,低心排,护理1 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0例患者中男7例,女3例,年龄18~60岁,原发诊断为:左心房贯通伤1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3例,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2例,法乐氏四联症2例,心脏移植1例,心脏贯通伤1例。

1.2方法10例病例均在体外循环(CPB)下行心脏手术后低心排综合征体,不能脱离体外循环机,在手术室采用Medtronic提供的Cameda肝素涂抹ECMO套装,Medtronic Biopum离心泵,StockerⅢ变温水箱等设备装置建立ECMO辅助治疗,运送ICU 监护。

1.3结果10例病例ECMO辅助时间4~124.5 h,平均38 h,其中8人顺利撤离ECMO,1例死亡,1例放弃治疗。

2.术后护理2.1病房管理:负压隔离病房是控制呼吸道传染病和切断空气、飞沫传播途径有效的医疗隔离设施。

由于负压隔离病房室内空气压力低于室外并形成病房内负压梯度, 因此可以控制外界的污染空气对室内的影响,而应用ECMO支持的患者,创伤大、管道多、介入性操作频繁、抵抗力低,为了减少由于污染空气而造成感染,我们常规置ECMO支持的患者在负压隔离病房隔离。

同时也控制人员的进出,做好细菌定植的监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若应用心室辅助效果仍不理想,可考虑心脏移植。
对于出现肾衰竭的病人予以超滤治疗。
Summary of the consensus document: ‘‘Clinical practice guide for the management of low cardiac output syndrome in the postoperative period of heart surgery’’Med Intensiva. 2012;36(4):277---287
低心排的术后治疗策略:
引自:Summary of the consensus document: ‘‘Clinical practice guide for the management of low cardiac output syndrome in the postoperative period of heart surgery
3、心脏移植
4、心室机械辅助装置
低心排经常规药物治疗无明显改善,有条件的可应用该技术,尤其适用于体外循环 术后无法脱离体外循环机的患者。此类装置有体外模式人工肺氧合器 ( ECMO)、心室 辅助泵(如可置入式电动左心辅助泵、全人工心脏)。 ECMO可以部分或全部代替心肺 功能。临床研究表明,短期循环呼吸支持(如应用ECMO)可明显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
严密监测患者血压,血氧及心排量,及时发现低心排
吸氧,镇静,若患者容量超负荷,予以应用利尿剂降低心脏负荷
对于血压维持较好,但四肢末梢循环不好的患 者予以应用血管扩张药物,改善微循环。
对于出现低血压、低灌住的患者 应用正性肌力药物
仍显著低血压,予以应用血管收缩药物
判断血压,血氧,尿量情况
仍出现低血压:予以调整血管活性药物,应用IABP 。若仍不缓解,可考虑心室辅助装置,如:ECMO。
低心排的药物治疗: 正性肌力药物
1、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可有效改善心肌灌注,又降低心肌耗氧量和 增加心输出量主要应用于以下几种情况:①急性心肌梗死或严重心肌缺血并 发心原性休克,且不能由药物纠正;②伴血液动力学障碍的严重冠心病(如急 性心肌梗死伴机械并发症);③心肌缺血或急性重症心肌炎伴顽固性肺水肿; ④作为左心室辅助装置 (LVAD) 或心脏移植前的过渡治疗。
(Bridge-to-Recovery)
心脏移植前的过渡治疗:B-to-T (Bridge-to-Transplantation)
作者 Magovern Muehrcke Smith Smedira Doll Wagner Bakhtiary 阜外医院 意大利 罗马 德国科隆
年代 1994 1996 2001 2001 2003 2007 2008 2011 2010 2012 2012
病人情况 心脏术后 心脏术后 心脏术后 各种病因 心脏术后 各种病因 心脏术后 各种病因 各种病因 各种病因 各种病因
术中预防措施二:体外循环降温
※人体体温每降 低7 ℃,组织代 谢率降低50%
心脏外科手术体外循环的降温策略:
在复杂心脏手术中,为了更好的保护心肌,还需要在心 脏表面放置碎冰进行降温。(图为升主动脉及主动脉弓 置换,术中需要深低温停循环)
术中预防措施三: 满意的手术矫正!
手术操作的满意程度对患者恢复尤为重要,满意的手术治疗包括 以下几点:
重庆医学2015 年12 月
引起低心排的常见原因:
外科引起低心排的原因(一)
外科引起低心排病因(二)
心脏体外循环术后心肌损伤形成机制
正常大鼠心肌细胞,结构紧密,无水肿
体外循环术后大鼠心肌细胞,结构紊乱 ,细胞内及细胞间质水肿明显,细胞受损。
低心排的预防与治疗:术前预防
低心排的预防与治疗 术中预防(一):应用心肌停跳液
例数 23
102 112 80 45 121 42 73 77
脱机率
65%
60% 63% 55.6%
67% 69% 60.2% 62%
存活率 55% 30.4% 41% 38% 24% 56% 29% 63% 38.1% 45.2% 30%
4.2 心室辅助——人工心脏
心室机械辅助临床适用范围 心功能恢复前的辅助治疗:B-to-R
ECMO
BVS5000 Impella Pump
4.1 ECMO
• 两类ECMO均是从静脉系统 引出血流(蓝线所示)
• VA-ECMO 是将氧合血泵回 动脉系统(左图红线所示)
• VV-ECMO 将氧合血仍泵回 静脉系统(右图红线所示)
4.1 ECOMO的效果
上世纪九十年代后,VA-ECMO用于心脏辅助的报道增多
心脏手术后低心排的诊断与治疗
解放军306医院、北京军区总 医院和武警总医院报道小儿复 杂先天性心脏病手术468例, 其中术后发生低心排24例,发 病率5.13%,死亡4例,病死率 16.7%。(图1)
Med JChin PAPF,VoI.23,No.6,June,2012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报道重症 风湿性瓣膜患者126 例,出 现低心排患者29例,发病率 18.25%,其中5例死亡,病死率: 17.24%,2例患者自动出院。 (图2)
心室机械辅助装置 目前全世界有30余种机械循环辅助装置:
终末替代
பைடு நூலகம்
机械循环辅助装置
中长期辅助
短期过渡 ECMO是其中一种短期心、肺辅助技术!
Aibcor TAH
CardioWest TAH
Everheart HeartMate I & II AB5000 Novacor LVAS Jarvik 2000 BerlinHeart VentrAssist Thoratec VAD
2:机械辅助通气治疗
低心排合并低氧血症的机械辅助通气治疗:机械通气治疗低氧血症必须 在补足血容量、增强心肌收缩力和降低外周血管阻力的基础上进行。
在保证回心血量不减少的条件下,尽量给予大潮气量 12~15ml/kg、高浓 度氧(>45%)、低频率 12~14 次/min、长吸气1.5~2.0 s 的通气值。对部分主 要因肺功能差(中~重度肺动脉高压、呼吸衰竭、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等)所致 顽固性低氧血症的 低心排患者,可在严密监护下给予适当压力与时间的呼气 末正压通气(PEEP)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