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单元复习: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共21张PPT)
人,亦无千金之家。 ( ——《史记·货殖列传》)
手工业:纺织、 矿冶、陶瓷、造
(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 船、造纸等有了
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明显进步。
……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扬
州)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
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 商业:长江沿岸
,覆衣天下。
最为活跃,外贸
——《宋书·列传第十四》)
重点3:民族融合
东晋统治南方的时候,北方先后出现了一批割据政权 ,合称“十六国”。大多由内迁少数民族建立的割据政权 采取中原模式的国号、典章制度等打乱原有族群布局,缩 小民族差异前秦一度统一,经淝水之战迅速崩溃。
重点3:民族融合
淝水之战 ( 383年)
草木 风声 投鞭 东山
4世纪下半叶,氐族建立 皆兵 鹤唳 断流 再起
西晋末年,晋元帝(司马睿)率 中原汉族臣民从京师洛阳南渡,后在 建康(今南京)定都,史称东晋。
二、政治:偏安一隅
3、南朝的更替
420年,出身 低级士族的武将 刘裕篡夺皇位, 国号宋。此后 170年间,南方 先后经历了宋、 齐、梁、陈4个 王朝,合称“南 朝”。
四、政治:天下归一
东魏、西魏、北齐、北周
一、政治:短暂统一
2、西晋(265-316年)的短暂统一 司马氏代魏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266年,司马炎代魏称帝,国号晋。司马炎即晋武帝。
一、政治:短暂统一
2、西晋( 265-316年 )的短暂统一
八王之乱 (291年—306年,历时16年) 自永熙以来,十有一载,人不见 德,惟戮是闻。公族构篡夺之祸,骨 肉遭枭夷之刑,群王被囚槛之困,妃 主有离绝之哀。历观前代,国家之祸, 至亲之乱,未有今日之甚者也。
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件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隋 灭
隋 朝 统 一
结合时间轴和地图思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有哪些特点?
西晋形势图
东晋与十六国形势图
东晋与前秦形势图
➢ 政权更迭频繁,分裂为主,但分裂中孕育统一的因素 ➢ 北方战乱不休,南方相对稳定; ➢ 北宋方与以北少魏形数势民图族政权为齐主与,北魏南形方势政图权以汉梁族与东政魏权、西为魏形主势。图Βιβλιοθήκη 魏晋穿汉族服装的 少数民族贵族
彰显中华一统意识
【总结】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关系的发展
三国:蜀、吴两国加强了对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 东晋至南朝:在江南开发的过程中,许多山区的少数民族也逐步与汉族相交融 十六国政权中:大多采用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频繁
接触、通婚杂居。 北朝政权中:北魏孝文帝改革,大力推动民族交融(典型代表)
三国(220-280)
(前秦统一北方)
十六国 西
北 魏
东
晋 383年淝水之战
东魏 西魏
北齐 灭
北周
隋隋 朝
汉
吴蜀魏
( --236166)(31东7-4晋20)
南朝(420-589) 宋齐梁
灭统 一
陈
政权更迭 区域开发 民族交融
政治新回归 经济新发展 民族新动向
从三国鼎立走向隋代大统一 从北方为重心走向南北平衡 从地理杂局走向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东汉 豪强地主 三国 九品中正制 东晋 南朝 低级士族刘裕夺权
源头 形成 鼎盛 衰落
隋唐 科举制,均田制
逐渐消失
知识拓展:民族交融
民族交融:指不同民族之间不同生产方式、风俗 习惯、文化心理特征等方面的相互影响和渗透,既包 括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又有汉族对少数民族优秀文 化的吸收。
人教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二单元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教学课件
经济
南方经济发展,经济格局发生 重大变化
民族融合
背景
大抵东晋时之侨民半因不屑服属于胡族,半因于避 兵祸及北人之酷虐,故由淮北而淮南,由淮南而江 南,当其相率而来也。
——《南朝境内之各种人及政府对待之政策》
民族融合
少数 游牧 民族 内迁
魏晋之际,内迁的民族主要包括匈奴、羯、 鲜卑、氐、羌等。
在晋惠帝时期的八王之乱以后,晋室分裂, 国力空虚,中原汉族的军事力量迅速衰退。 胡人趁机起兵南下争夺中原地区的控制权, 于是中原大乱。
——《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
九品中正制选拔人才的标准是什么?
九品中正制
这些州郡县的大小中正官大都由世家担任,他们的阶级 本性决定了他们在品评人物时不看才德,主要看出身门第, 他们甚至根据族谱决定取舍,而对寒门庶族则百般挑剔, 拒之门外,以至使官僚队伍里“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
——《中国文化史》
儒学不适应当时形势,魏晋玄学出现
糅合儒、道形成的一种唯心主义思想
刘伶恒纵酒放达,或脱衣裸形在屋中, 人见讥之。伶曰:“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 为裈衣,诸君何为入我裈中!”
——《世说新语》
放荡不羁、展示个性、摒弃礼法
思想
儒道佛三教并行,形 成魏晋玄学
民族融合
政治
三国两晋 南北朝
1.封建国家分裂,政权交替频繁 2.士族门阀制度→九品中正制
余头,旋又颁布占田制,推动农业复兴,然而不久政
局动荡,内乱频仍,胡变蜂起,晋室被迫南渡,此后
即以江南为立国根本。北人相继南移,同时携来高级
栽培技术,南方灌溉、防洪、运河等水利工程不断修
筑,富源也不断开发,始终江南的经济力量趋于壮胜。
南方经济发展,经济格局发生 重大变化
民族融合
背景
大抵东晋时之侨民半因不屑服属于胡族,半因于避 兵祸及北人之酷虐,故由淮北而淮南,由淮南而江 南,当其相率而来也。
——《南朝境内之各种人及政府对待之政策》
民族融合
少数 游牧 民族 内迁
魏晋之际,内迁的民族主要包括匈奴、羯、 鲜卑、氐、羌等。
在晋惠帝时期的八王之乱以后,晋室分裂, 国力空虚,中原汉族的军事力量迅速衰退。 胡人趁机起兵南下争夺中原地区的控制权, 于是中原大乱。
——《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
九品中正制选拔人才的标准是什么?
九品中正制
这些州郡县的大小中正官大都由世家担任,他们的阶级 本性决定了他们在品评人物时不看才德,主要看出身门第, 他们甚至根据族谱决定取舍,而对寒门庶族则百般挑剔, 拒之门外,以至使官僚队伍里“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
——《中国文化史》
儒学不适应当时形势,魏晋玄学出现
糅合儒、道形成的一种唯心主义思想
刘伶恒纵酒放达,或脱衣裸形在屋中, 人见讥之。伶曰:“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 为裈衣,诸君何为入我裈中!”
——《世说新语》
放荡不羁、展示个性、摒弃礼法
思想
儒道佛三教并行,形 成魏晋玄学
民族融合
政治
三国两晋 南北朝
1.封建国家分裂,政权交替频繁 2.士族门阀制度→九品中正制
余头,旋又颁布占田制,推动农业复兴,然而不久政
局动荡,内乱频仍,胡变蜂起,晋室被迫南渡,此后
即以江南为立国根本。北人相继南移,同时携来高级
栽培技术,南方灌溉、防洪、运河等水利工程不断修
筑,富源也不断开发,始终江南的经济力量趋于壮胜。
第5讲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件(共27张PPT)—高三历史统编版一轮复习
①北民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也充实了劳动力资源; ②南方相对安定③自然条件优越 ④南北方劳动人民的辛勤努力
影响 江南的开发促进了山区的少数民族与汉族的逐步交融 选必回顾: 1、冶炼:南北朝时期,已经出现灌钢法;
2、陶瓷:南朝时,工艺上为了防止在烧制过程中气体和 有害物质污染坯件,工匠把坯件放在耐火泥制的匣钵中;
2、西晋短暂统一(280-316)
(1)统一进程:263年,曹魏权臣司马 昭发兵灭蜀;266年,司马炎代魏称帝 (晋武帝),国号晋,史称西晋。280 年,西晋灭吴,完成统一。 (2)灭亡:316年,西晋被内迁匈奴贵 族所灭
思考:西晋建立后,实现了短期统一, 但很快灭亡,其速亡的原因是什么?
(1)西晋王朝统治腐朽。 (2)统治集团发生内乱(八王之乱)。 (3)民族矛盾激化(五胡内迁)。
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通史复习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5讲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隋唐时期封建社会 课程标准 的高度繁荣,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
民族交融、区域开发和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 1.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的更迭。 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与江南开发。 重点难点 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士族势力的发展。 4.北魏孝文帝改革。
魏晋时期,魏明帝设律博士,用儒家思想来解释律令,进一 步推动律令的儒家化;此后,法律以亲属之间的尊卑亲疏作 为量刑的重要原则之一;目的在于维护儒家提倡的三纲五常;
二、东晋与南朝(南方)
3、江南的开发
表现 农业
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
原因
手工业 纺织、矿冶、陶瓷、造船、造纸等行业都有明显进步。
影响 江南的开发促进了山区的少数民族与汉族的逐步交融 选必回顾: 1、冶炼:南北朝时期,已经出现灌钢法;
2、陶瓷:南朝时,工艺上为了防止在烧制过程中气体和 有害物质污染坯件,工匠把坯件放在耐火泥制的匣钵中;
2、西晋短暂统一(280-316)
(1)统一进程:263年,曹魏权臣司马 昭发兵灭蜀;266年,司马炎代魏称帝 (晋武帝),国号晋,史称西晋。280 年,西晋灭吴,完成统一。 (2)灭亡:316年,西晋被内迁匈奴贵 族所灭
思考:西晋建立后,实现了短期统一, 但很快灭亡,其速亡的原因是什么?
(1)西晋王朝统治腐朽。 (2)统治集团发生内乱(八王之乱)。 (3)民族矛盾激化(五胡内迁)。
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通史复习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5讲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隋唐时期封建社会 课程标准 的高度繁荣,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
民族交融、区域开发和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 1.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的更迭。 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与江南开发。 重点难点 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士族势力的发展。 4.北魏孝文帝改革。
魏晋时期,魏明帝设律博士,用儒家思想来解释律令,进一 步推动律令的儒家化;此后,法律以亲属之间的尊卑亲疏作 为量刑的重要原则之一;目的在于维护儒家提倡的三纲五常;
二、东晋与南朝(南方)
3、江南的开发
表现 农业
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
原因
手工业 纺织、矿冶、陶瓷、造船、造纸等行业都有明显进步。
【统编版】高中历史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精品PPT1
人教版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拓展作业
征镇驱使,但为虞候白直,一生推迁,不过军主。然其往世房分留居京者得 上品通官,在镇者便为清途所隔。……少年不得从师,长者不得游宦,独为匪人, 言者流涕。
——《魏书》卷一八《元渊传》
东魏、北齐重新使用鲜卑语,还出现了“鲜卑共轻中华朝士”的情况。 北魏孝文帝改鲜卑姓为汉姓,而西魏宇文泰反其道而行之,不但恢复了胡族 诸将的胡姓,还向汉人广赐胡姓。
7.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第 一个阶 段,也 是人类 历史中 最为漫 长的一 个时期 。由于 生产力 水平低 下,劳 动产品 十分有 限。
•
8.另一方面由于生产工具的简陋,人 类抵御 自然能 力较低 ,在大 型食肉 动物面 前,原 始人更 多的时 候充当 了猎物 而不是 猎人, 因而人 类与自 然界的 斗争主 要采取 集体劳 作的形 式。
人教版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大河 流域人 类文明 的历史 。包括 埃及、 巴比伦 、印度 等文明 古国的 相关历 史知识 。
•
2.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索金字塔的 建筑历 史,认 识古代 人民的 聪明才 智,培 养学生 的科学 探究精 神和创 造能力 ,确立 马克思 主义的 唯物史 观。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 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陈寅恪《李唐氏族之推测后记》
根据上述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在中华民族 文明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人教版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单元复习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精品课件
C、如何消除分裂割据:开展商品经济形成统一市场、完 成政治统一、保持中央政权的强大和政令的畅通、防止地 方割据势力抬头等。
了重要影响,丰富了中国人民的精神文化。
2、也给社会带来严重的危害。
3、使佞佛与反佛的斗争剧烈。(实践上与理论上)
承上启下的文学
诗歌 完成了古诗从四言、五言、骚体到七言诗的过渡。 建安文学:建安时期,曹操父子等诗人写出的内容 充实、风格苍凉而又富有生气的诗赋。曹操?蒿里行?
王粲?七哀诗?、蔡文姬?悲愤诗?。 陶渊明田园诗:向往农村生活,内容清新自然,风格朴 实恬淡。?归园田居?、?桃花源诗?。
AD220-AD581
三国
两晋
魏〔220—265〕
蜀〔221—263〕 吴〔222—280〕
建立〔265—316〕
西晋
统一〔280—316〕
十六国
〔304—439〕
东晋
〔317—420〕
南北朝
建立:386
东魏
北齐
十六国
北魏
统一:439
西魏
北周
隋
东晋
宋420
齐
梁
陈 589
思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阶段特征?
A.人的精神随肉体消亡而消亡
B.批判迷信鬼神的思想 C
C.雷雨风是正常的自然现象
D.揭露佛教对人民的欺骗作用
B
三、专题:
1、关于国家的统一与分裂:
〔1〕概括:古代史三次大分裂——春秋战国、三 国两晋南北朝、五代辽宋夏金;四次大统一—— 秦、西晋、隋、元;三次大一统——秦汉时期、 隋唐时期、元明清时期,形成分合交替的政治局 面,但本质上是中国古代历史开展的总趋势是国 家统一的不断加强和稳固
B、原因:北民南迁带去先进生产工具技术和劳动力、北 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农作物新品种的引进和对外贸易的 开展、政治中心南移统治者重视生产开展、民族融合促进 了生产的开展、优越的地理环境等。南移趋势往往在国家 分裂或战乱时最突出、政治中心南移对经济重心的南移的 一定的影响。
了重要影响,丰富了中国人民的精神文化。
2、也给社会带来严重的危害。
3、使佞佛与反佛的斗争剧烈。(实践上与理论上)
承上启下的文学
诗歌 完成了古诗从四言、五言、骚体到七言诗的过渡。 建安文学:建安时期,曹操父子等诗人写出的内容 充实、风格苍凉而又富有生气的诗赋。曹操?蒿里行?
王粲?七哀诗?、蔡文姬?悲愤诗?。 陶渊明田园诗:向往农村生活,内容清新自然,风格朴 实恬淡。?归园田居?、?桃花源诗?。
AD220-AD581
三国
两晋
魏〔220—265〕
蜀〔221—263〕 吴〔222—280〕
建立〔265—316〕
西晋
统一〔280—316〕
十六国
〔304—439〕
东晋
〔317—420〕
南北朝
建立:386
东魏
北齐
十六国
北魏
统一:439
西魏
北周
隋
东晋
宋420
齐
梁
陈 589
思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阶段特征?
A.人的精神随肉体消亡而消亡
B.批判迷信鬼神的思想 C
C.雷雨风是正常的自然现象
D.揭露佛教对人民的欺骗作用
B
三、专题:
1、关于国家的统一与分裂:
〔1〕概括:古代史三次大分裂——春秋战国、三 国两晋南北朝、五代辽宋夏金;四次大统一—— 秦、西晋、隋、元;三次大一统——秦汉时期、 隋唐时期、元明清时期,形成分合交替的政治局 面,但本质上是中国古代历史开展的总趋势是国 家统一的不断加强和稳固
B、原因:北民南迁带去先进生产工具技术和劳动力、北 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农作物新品种的引进和对外贸易的 开展、政治中心南移统治者重视生产开展、民族融合促进 了生产的开展、优越的地理环境等。南移趋势往往在国家 分裂或战乱时最突出、政治中心南移对经济重心的南移的 一定的影响。
第06讲 三国两晋南北朝-2024年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统编版 中国古代史)
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坞堡除军事作用外,也带有庄园经济的色彩。
当铺兴起于南北朝。
东晋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记载了青蒿对疟疾的治疗作用。
03 文 化
魏晋南北朝时期,东汉末兴起的中国本土宗教道教在民间广为传播,并 受到儒学的影响,主张“贵儒”和“尊道”。佛教在中国盛行,也吸收儒、 道的思想,渐趋本土化。作为主流统治思想的儒学,自身开始吸收佛教 和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
充实了劳动力资源。)
03 士 族
自三国、西晋以来,一些声明显赫的士大夫家族世代把持官位,享受 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特权,形成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称为士族。
士族的萌芽:东汉政权是在豪强地主支持下建立起来的,因此,豪强地主在 东汉王朝享有政治上经济上的特权。他们在政治上把持中央和地方政权,经 济上兼并土地,经营庄园,渐成割据,逐渐成为名门大族。 士族的形成:三国、西晋 士族的鼎盛:东晋 士族的渐衰:南朝 士族的消亡:隋唐时期
称为“状”。获得资品的士人,由吏
儒的家雄提心倡壮的志三纲五常。
部授官。
01 三 国
九品中正制的背景: (1)东汉末年政治与社会秩序大乱 (2)察举制所依赖的乡里清议失去了社会基础。 (3)豪强大族控制了地方选人权,严重干扰了人才选拔 (4)曹操开始尝试新的选人方法 (5)曹丕采纳礼部尚书陈群的建议
03 南北朝
PART ONE
01
南朝
4南建2方康0年先,,后 加出经 上身历 先低了 前级宋 在士中质、 此族国污齐定的南损、都武朝坯梁的将时件、吴刘,,陈和裕为工四东夺了匠个晋取防把,王皇止 坯又朝位在 件统,,烧 放称合改制 在为称国过 耐六南号程 火朝朝宋中 泥。。。气 支四此体 撑个后和 的王1有 匣朝70害 钵均年物 中定间都,
当铺兴起于南北朝。
东晋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记载了青蒿对疟疾的治疗作用。
03 文 化
魏晋南北朝时期,东汉末兴起的中国本土宗教道教在民间广为传播,并 受到儒学的影响,主张“贵儒”和“尊道”。佛教在中国盛行,也吸收儒、 道的思想,渐趋本土化。作为主流统治思想的儒学,自身开始吸收佛教 和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
充实了劳动力资源。)
03 士 族
自三国、西晋以来,一些声明显赫的士大夫家族世代把持官位,享受 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特权,形成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称为士族。
士族的萌芽:东汉政权是在豪强地主支持下建立起来的,因此,豪强地主在 东汉王朝享有政治上经济上的特权。他们在政治上把持中央和地方政权,经 济上兼并土地,经营庄园,渐成割据,逐渐成为名门大族。 士族的形成:三国、西晋 士族的鼎盛:东晋 士族的渐衰:南朝 士族的消亡:隋唐时期
称为“状”。获得资品的士人,由吏
儒的家雄提心倡壮的志三纲五常。
部授官。
01 三 国
九品中正制的背景: (1)东汉末年政治与社会秩序大乱 (2)察举制所依赖的乡里清议失去了社会基础。 (3)豪强大族控制了地方选人权,严重干扰了人才选拔 (4)曹操开始尝试新的选人方法 (5)曹丕采纳礼部尚书陈群的建议
03 南北朝
PART ONE
01
南朝
4南建2方康0年先,,后 加出经 上身历 先低了 前级宋 在士中质、 此族国污齐定的南损、都武朝坯梁的将时件、吴刘,,陈和裕为工四东夺了匠个晋取防把,王皇止 坯又朝位在 件统,,烧 放称合改制 在为称国过 耐六南号程 火朝朝宋中 泥。。。气 支四此体 撑个后和 的王1有 匣朝70害 钵均年物 中定间都,
第05讲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新教材)
建立
317年,司马睿在 建康 重建晋朝,史称东晋
①自三国、西晋以来,一些声名显赫的 士大夫家族 世代把持官位,享受政治、经济等方面特权,形成一个 士族的崛起 特殊的社会阶层,称为士族。 ②逃到南方的几家北方高门士族先后执掌朝政,成为东 晋政权的主要支柱
概念阐释
门阀士族
士族又称门第、衣冠、世族、势族、世家、巨室等。门阀,是门第 和阀阅的合称,指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门阀士族是以宗族为纽带 所形成的封建贵族特权集团,形成于魏晋之际,鼎盛于东晋,从东 晋末至南朝逐渐衰落。
十六国与北朝的政权更 迭和民族交融
主题二
梳理 夯实必备知识
1.十六国 西晋末年到东晋时期,北方先后出现了一批割据政权。最
主要政权 主要的有15个,加上西南地区的 成汉 ,合称“十六国 ”
北方的民族 少数民族政权学习汉族的 典章制度;各族之间频繁接 交融 触,差异慢慢缩小 4世纪下半叶,氐族建立的前秦统一北方;随后,前秦大
拓展深化
(4)主要形式 ①民族迁徙:魏晋以来,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大批内迁, 他们在北方各地和汉族人民杂居相处。 ②联合斗争:西晋末年统治者对各族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十六国时期 的连年战乱、北方经济破坏、人民生活困苦,迫使各族人民联合起来,共 同斗争,从而使各民族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 ③友好往来:魏晋以来,我国北方出现过几次统一局面,在和平的环境中, 各族人民频繁交往,民族交融进程进一步加快;在战乱期间,这种交往也 始终延续。 ④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
这一交融进程的迅速发展。这一时期的民族交融,从方式上看,既有各
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又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还有在血与
火的民族斗争中的附带同化。在内容上,汉族影响少数民族是主流,但
第四单元复习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孕育统一和民族交融 单元复习课件(39张PPT)
和 (3)北方内迁民族出现民族交融趋势,北魏治理出现困难。
北 方
2.措施
民 (1)迁都_洛__阳__;(2)官员在朝廷上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族 (3)以汉服代替鲜卑服;(4)改鲜卑姓为汉姓;(5)鼓励鲜卑贵族
大 与汉人贵族通婚。
交 3.影响 融 改善和巩固了鲜卑拓跋部与汉人的关系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东晋 1.原因
南朝 的治
(1)自然条件: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和江 (2)社会环境:东晋、南朝时社会相对安定;
南地 (3)生产条件:北人大规模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
区开 发
也带来了先进的_生__产__工__具__和生产技术;
(4)其他:①统治者的重视;②南北方劳动人民的共同努力。
民 2.过程
族 大
383年,前秦君主__苻__坚__出动约90万大军,发动了旨在统一全国的战争
交。
融 3.结果
东晋军队打败前秦军队,苻坚逃回北方。
北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朝 1.背景
政 (1)4世纪后期,鲜卑拓跋部建立北魏。
治 (2)__4_3_9_年,北魏统一了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
2.表现
(一)东晋的兴亡 1.东晋的建立
东晋 317年,司马睿重建晋王朝,以_建__康__为都,史称东晋。
南朝 2.政权特点
的治 王与马,共天下。
和江 南地
3.北伐
区开 东晋初期,南北政权对峙。东晋朝廷多次北伐,在__祖__逖__等人的努力
发 下,曾收复黄河以南的部分地区。东晋也曾与北方政权多次交战,抵
越八王争夺皇位,在洛阳一带相互攻杀,战乱历时16年,史称“八王
高中学考历史精品课件 第2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解析 根据材料“为君之道,必须首先安养百姓”表明唐太宗以民为本,故D项 正确;A、B、C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典例7 下图中的会盟碑立于西藏拉萨大昭寺门前,为唐穆宗时唐朝与某一 少数民族会盟的遗物。该少数民族是( A ) A.吐蕃 B.突厥 C.靺鞨 D.回纥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穆宗长庆年间,唐朝与吐蕃订立友好盟约,立“唐 蕃会盟碑”,此碑至今仍屹立在拉萨大昭寺门前,该少数民族是吐蕃,故A项 正确。
三省的职权分工明确,又彼此制约;三省长官共议国事,执宰 相之职,有利于加强皇权,减少决策失误
唐太宗时常给品位较低的官员以宰相名号,扩大任用宰相 的范围;宰相议事的地方叫政事堂,后改称中书门下。政事 堂的设立,提高了工作效率,三省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
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使得中央决策和行政体系日臻 完备,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对此后历朝产生了深远 影响
富,冯天府之险阻,以此成业。”“乘间阻远,保据庸蜀,遂使西隅殊封,方外壅
隔。”据此判断,这一人物是( A )
A.刘备
B.孙权
C.曹操
D.刘秀
解析 根据材料时间“汉末”“资益州(今四川成都)”“保据庸蜀”,并结合刘备
称帝,定都成都,史称蜀汉可知,A项正确。孙权定都建业,割据东吴,排除B
项;曹操割据北方,排除C项;刘秀是东汉的建立者,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
江南 开发
表现
农业: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手工业:纺织、 矿冶、陶瓷等行业明显进步
影响
许多山区的少数民族逐步与汉族交融;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 了基础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三、十六国与北朝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典例7 下图中的会盟碑立于西藏拉萨大昭寺门前,为唐穆宗时唐朝与某一 少数民族会盟的遗物。该少数民族是( A ) A.吐蕃 B.突厥 C.靺鞨 D.回纥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穆宗长庆年间,唐朝与吐蕃订立友好盟约,立“唐 蕃会盟碑”,此碑至今仍屹立在拉萨大昭寺门前,该少数民族是吐蕃,故A项 正确。
三省的职权分工明确,又彼此制约;三省长官共议国事,执宰 相之职,有利于加强皇权,减少决策失误
唐太宗时常给品位较低的官员以宰相名号,扩大任用宰相 的范围;宰相议事的地方叫政事堂,后改称中书门下。政事 堂的设立,提高了工作效率,三省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
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使得中央决策和行政体系日臻 完备,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对此后历朝产生了深远 影响
富,冯天府之险阻,以此成业。”“乘间阻远,保据庸蜀,遂使西隅殊封,方外壅
隔。”据此判断,这一人物是( A )
A.刘备
B.孙权
C.曹操
D.刘秀
解析 根据材料时间“汉末”“资益州(今四川成都)”“保据庸蜀”,并结合刘备
称帝,定都成都,史称蜀汉可知,A项正确。孙权定都建业,割据东吴,排除B
项;曹操割据北方,排除C项;刘秀是东汉的建立者,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
江南 开发
表现
农业: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手工业:纺织、 矿冶、陶瓷等行业明显进步
影响
许多山区的少数民族逐步与汉族交融;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 了基础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三、十六国与北朝
三国两晋南北朝复习PPT课件
200年 208年 383年
曹操军队 袁军大败 袁绍军队
为曹操统 一北方奠 定了基础
曹操军队 孙刘联军
曹军大败
为三国鼎立 局面的形成 奠定了基础
以 少 胜
多 南方取得暂时
前秦军队 东晋军队
前秦大败
稳定,为经济 发展提供了有 利条件
巨在此鹿以之前历战史上还有哪. 次战役是以少胜多的?15
单元总结四
三国
因接受先进文化而迁都的是( C)
A、周平王迁都
B、盘庚迁都
C、北魏孝文帝迁都 D、明成祖迁都
12.东晋南朝时,江南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C)
A、南方生产工具先进
B、南方自然条件好
C、北方农民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
D、南方统治者实行仁政
13.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以下哪一现象的结果(A )
A、民族融合 B、长期分裂 C、连年战争 D、民族矛盾
三
政权分立 两 晋
国
政治
两
南北朝
晋
民族融合——北魏孝文帝改革
南
北
朝
经济—江南地区的开发
时
官渡之战
期
军事 赤壁之战
淝水之战 .
16
1.北魏孝文帝把都城从平城迁到( C)
A、长安 B、许 C、洛阳 D、殷
2. 一位同学参加《幸运52》节目,有道题目是“三国时的
第一位皇帝是谁”,她应选择的正确答案是(C )
.
19
材料一
司马迁在《史记》里是这样描述江南的:地
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
还可以从山泽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
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
常富裕的人。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复习课件】
(2)影响: ①同佛教和道教有关的建筑和艺术得到迅速发展。 ②使人民甘心忍受剥削压迫,安于现状,但没有解脱人民的灾难,反而 大大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③寺院经济发展,与官府争夺劳动力和税收,威胁封建统治。 ④出现了反佛教的斗争,以范缜最为突出。范缜的《神灭论》揭穿了统 治阶级利用佛教进行的欺骗。 ⑤道教一度成为农民阶级斗争的武器。 ⑥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同时又使儒学吸收了佛、道精神,得到新发 展。
魏晋至隋唐时期,制度不断创新发展
(1)选官制度方面,曹魏创立九品中正制,选官标准开始看家世和德才,两晋时期 主要看家世门第;隋朝建立后创立科举制,隋炀帝时创立进士科,唐太宗时以进士 和明经科为主,武则天时首创武举和殿试,唐玄宗时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 考试的地位。北宋时,重文轻武,增加科举取士人数。科举制使选官标准由重门第 转向重才能,进一步打击了没落士族,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加 强了中央集权。 (2)中枢机构方面,隋文帝时确立三省六部制,三省职责分明,彼此制约,提高了 办事效率,分割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3)赋役制度方面,魏晋实行按户征收的租调制;北魏孝文帝时实行均田制,受田 农民承担租调和徭役;唐初实行租庸调制(纳绢布代役为庸),纳庸代役保证了农 民生产时间,提高了政府收入;唐玄宗后期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无法推行,实行两税 法,规定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分夏秋两次征税,简化了税目, 保证了国家收入,减轻了政府的人身控制(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佛教、道教盛行的原因和影响 (1)原因: ①社会动荡不安,长期的战乱给人民带来无穷灾难,为佛教、道教的流 行提供了土壤,人民容易接受宗教。 ②当时佛教、道教都讲究人生的终极关怀,对普通民众有很强的吸引力。 佛教所宣传的“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的思想,把人们的眼光从痛苦 的现实转移到来世幸福上;道教提倡互助互利,关爱穷苦人群,很容易 得到广大劳动人民的信任,得到下层民众的支持。 ③统治阶级的提倡与支持。为维护统治,当时统治阶级大力提倡佛教和 道教,尤其是唐朝统治者为用神权强化李唐政权的合法性,以老子后裔 自居,更是大力提倡道教。
三国两晋南北朝PPT课件2 川教版
农业:江南的耕地面积扩大,耕作技术改进,农 业迅速发展。 手工业:织锦,制瓷,造纸技术有很大提高。 商业的兴旺和城市的繁荣:建康是南朝的经济中 心和最大的都会,它的变化可以说是江南地区开 发的一个缩影。
11、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目的、原因、内容和 意义是什么?
目的:巩固北魏对黄河流域的统治。 原因:北魏统一北方后,鲜卑族用落后的方 式统治各族人民,激化社会矛盾,北魏政权 面临着危机。
(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人们更加注意历法的利 用。 书法艺术成就:
三国时期,魏国书法家钟繇的《贺捷表》被称之为 “正书之祖”。 西晋书法家卫瓘既善篆字,又善草书。
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王 羲之被称为书圣。
【重难点突破】
复习指导一: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1、完成表格。
战役 时间 双方 结果你能特想点到哪些影与响赤 性质
•
5、心情就像衣服,脏了就拿去洗洗,晒晒,阳光自然就会蔓延开来。阳光那么好,何必自寻烦恼,过好每一个当下,一万个美丽的未来抵不过一个温暖的现在。
•
6、无论你正遭遇着什么,你都要从落魄中站起来重振旗鼓,要继续保持热忱,要继续保持微笑,就像从未受伤过一样。
3、思考:什么原因促进下面现象的变化?
史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
水耨……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司马迁《史记》
史料二:“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物产丰富),
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
——《
宋书》
1、说一说江南经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由穷变富 2、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取胜原因:曹操在经济上实行屯田;政治上 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主动权;善于用人。 战败原因:曹操骄傲轻敌;曹军不习水战; 孙刘联军策略得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rock music is Ok, and so is skiing.
在肯定句后,加另一分句,表示某人,某 事与刚才提到的情况相同时,常用so 引 导该分句,且该分句用倒装语序。
6. be into ……对…深感兴趣,对…着迷 7. be fond of sth./v-ing …
喜欢(习惯性的爱好),通常不用于否定句。 我父亲很喜欢钓鱼。
Likes I like/love/enjoy… I’m fond of ……
Dislikes I don’t enjoy/like…… I think …… is terrible/boring I hate……
My favourite hobbies are…… My intere因是什么?
2.John 很喜欢帮助他人。
3.我对古典音乐没有太大的兴趣,Joe
也没什么兴趣。
4.尽管他不是很机敏,但他很忠于自己
的国家。
Vocabulary:
1.A _______ hammer is a tool that you use for hitting things. 2.Someone who is brave ______ is willing to do something dangerous.
By Zhang Min
Discussion:
What do you think a friend should be like? In my opinion, a friend should be honest ( never tell lies). brave: can face difficulties and dangers with courage and confidence. loyal: not goes against one’s friend.
My father is very fond of fishing.
1).He is fond of going to the cinema this afternoon. 2).I’m not fond of ice-cream because it’s too sweet. 8.rock music 9.classical music
3. A ______ mirror is a piece of glass in which you can see yourself.
4.A man who is good-looking is _________. handsome honest 5.Someone who is _____ about something is completely truthful about it and does not hide anything.
wise:of much experience, can make right decisions and give suggestions. Handsome: (esp. of man)good-looking Smart: well dressed,fashionable, quick in thinking etc. humorous generous honest brave loyal wise handsome smart
Homework:
1.警方没有发现失火的原因。 The police haven’t found out the reason for the fire. 2. Steve 不喜欢滑雪,也不喜欢溜冰。 Steven doesn’t like skiing, nor does he enjoy skating. 3. 很多学生迷恋周杰伦。 Many students are into Zhoujielun. 4. 中国的每个人都喜欢上网。 Everyone in China is fond of surfing the internet.
这顿饭不太贵,也不太好吃。
The meal didn’t cost much, nor was it very delicious.
我不想去,也不会去。
I don’t want to go, nor will I.
我没有迟到的理由,他也没有。
I have no excuse for being late, nor does he.
I’m into……
I’m not into
Language points: 反义 dishonest 1. honest a. an honest man ______ 2. loyal a. be loyal to sb./sth.
每个人都应忠诚于自己的国家。
Everyone should be loyal to their countries.
3. reason for…… ……的原因 The reason for the flood was all that heavy rain.
他缺席的原因是因为他病了。
The reason for his absence is that he is ill.
The reason why he is absent is that he is ill.
The reason why he died was lack of food.
The reason for his death was lack of food. 4. I don’t enjoy singing, nor do I like computers.
在否定句后,加另一分句,表示某人某 事与刚才提到的情况相同时,常用 neither / nor引起该分句,且该句用倒 装语序。(nor 更正式)
Discussion: 1.Have you ever lived a life without friends at all? 2.Suppose you have to live in a small room alone for about 90 days , what will you take with you ?W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