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鼎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三国鼎立》课件(共36张PPT)精编版

《三国鼎立》课件(共36张PPT)精编版
—曹操《龟虽寿》
要统一天下,主要对手是谁?
再现“三国”风云——剑指天下
曹操统一北方后天下形势
曹操
“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生子当如孙仲谋”
刘备
孙权
再现“三国”风云——赤壁之战
曹 二十多万人
赤壁 大战 刘
五万人
孙、刘联军 孙
再现“三国”风云——赤壁之战
看图说史
再现“三国”风云——赤壁之战
曹操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 而在赤壁之战中却以强而失败, 你能分析原因吗?
5万
局面的形成 以少胜多 奠定基础
启示:骄兵必败,战争需要天时、地利、 人和及正确的战略战术等。
再现“三国”风云——曹操
★ 曹操眼中的曹操 ★ 百姓眼中的曹操 ★ 名家眼中的曹操
★ 你 眼中的曹操
曹操眼中的曹操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 《龟虽寿》
曹操说:……设使国家无有孤, 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感悟“三国”情怀
《三国演义》虽是文学作品,但大多取材于史料与传 说,可谓“七分虚,三分实”,对我们研究那段历史 以及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作用。《三国演义》毕 竟是一部小说,我们切不可将里面所描述的故事当作 历史史实来对待,这是一定要明确的。
《三国志》是研究三国历史最重要的史料。但同时, 《三国志》文辞简约,也造成了史料不足的缺点。况 且,陈寿是晋国人,晋是承魏而有天下的,《三国志》 便尊曹魏为正统。他所修的《三国志》在当时属于现 代史,但因为时代近,有许多史料还没有披露出来; 同时,因为恩怨还没有消除,褒贬很难公允,也给材 料的选用和我们认识三国真相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吴国造船业发达,促进了海上交通的发展。
图示小结

2024年《三国鼎立》ppt课件

2024年《三国鼎立》ppt课件

2024/2/29
三国时期的政治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明清时 期的内阁制等都可以看到三国时期政治制度的影子。
31
三国故事在后世文学艺术中的传承和发展
三国故事在后世文学艺术中得到 了广泛的传承和发展,如小说《 三国演义》、京剧《三国戏》等

这些作品在传承三国故事的同时 ,也进行了艺术加工和再创作, 使得三国故事更加生动、形象、
12
03
重要战役与战略决策解读
2024/2/29
13
官渡之战:曹操统一北方关键战役
战役背景
袁绍与曹操争夺北方统治权,袁 绍兵力强大但指挥不当,曹操兵
力较弱但善于谋略。
战役过程
曹操利用奇袭战术,烧毁袁绍粮 草,使其军心大乱,最终曹操以
少胜多,赢得官渡之战。
战役意义
官渡之战是曹操统一北方的关键 战役,奠定了其在中国历史上的
城市的兴起
城市生活的丰富多彩
三国时期,许多城市兴起并得到了发展, 如建业(今南京)、洛阳、成都等,成为 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2024/2/29
城市中的市民生活丰富多彩,有各种娱乐活 动,如戏曲、杂技等,也有各种宗教信仰和 风俗习惯。
25
民间信仰与风俗习惯传承
2024/2/29
道教的兴起
道教在三国时期逐渐兴起,并得到了广泛传播。道教追求长生不老和 超脱尘世,对民间信仰产生了深远影响。
士人流动的原因
政治动荡、战争频繁、自然灾害等导致士人背井 离乡,寻求新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士人流动的路线
从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等地迁徙,同 时也有向西北、西南等地区流动的。
士人流动的影响
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推动了各地文化的融 合和发展。

4.16三国鼎立(课件)2024--2025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

4.16三国鼎立(课件)2024--2025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

第 一 部 分 单元导言篇
单元内容概述:
东汉末年的农民起义和军阀割据,结束了两汉大一统的局面。魏、蜀、吴三国的鼎立 ,使分裂的中国走向局部的统一。随后西晋虽统一了全国,但不久又陷入分裂的局面 。此后的东晋、南北朝时期,多个政权并立,政局纷乱复杂。但正是在魏晋南北朝时 期,各民族之间加强了交往、交流与交融,区域的开发尤其是南方经济得到发展,科 技文化有着显著的进步,这些都为新的统一局面的出现奠立了基础。
2、三国鼎立的形成:
220年曹操去世后,曹丕 废汉献帝自称皇帝,建立魏国—
—东汉灭亡。

222年,孙权称 吴王,229年称帝, 国号吴,定都建业。

221年,刘备称 帝,国号汉,史称蜀
汉,定都成都。

三方都不具备 统一天下的条件
叁·三国的建立及发展
3、三国经济的发展:
(1)曹魏:220年,洛阳,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
屯田
三国中以曹魏人口最多、垦田面积最广,实力
最强。曹操和他的后继者一直重视屯田,发展
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保护农桑。北方出现
翻车
“家家丰足,仓库盈溢”的景象。
叁·三国的建立及发展
3、三国经济的发展:
(2)孙吴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发展了海外贸易。
吴国船只
吴国船只
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领万人船队 到达夷洲,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
——《三国志·周瑜传》
①官兵来自北方,不习水战,水土 不服,瘟疫横行。
②孙刘联军制定了正确的战术。
③曹操骄傲轻敌。
材料二 曹操之众,远来疲敝,闻追豫州,轻骑
“操军破,必北还;如此,
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 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

《三国鼎立》课件(共36张PPT)

《三国鼎立》课件(共36张PPT)
屯田

曹操和他的后继者一 直重视屯田,发展农 业生产,大力兴修水 利,注意兴修水利, 保护农桑。
翻 车
再现“三国”风云——三国鼎立 蜀国的治理与开发

蜀国的丝织业兴旺,蜀锦行销三国。
再现“三国”风云——三国鼎立
孙吴开发江南

230年,孙权派 卫温率船队到 达夷洲,这是 大陆与台湾联 系的最早记录。
以少胜多 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再现“三国”风云——北方统一

曹操能够以较少的兵力战胜袁 绍,您能分析一下胜利的原因 吗?
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重用人才 经济上,实行屯田,重视农业 军事上,战术得当 发言人:曹操 袁绍不善用人,骄傲轻敌
再现“三国”风云——剑指天下 老骥伏枥, 《龟虽寿》提到“…志在千 志在千里。 里,…壮心不已”,那么统一北 烈士暮年, 方后,他又有怎样的雄心壮志? 壮心不已。
吴国造船业发达,促进了海上交通的发展。
图示小结
东 汉 末 年
军 阀 混 战
曹操(官渡之战
统一北方)
魏 西 晋
刘备
赤壁之战 ( 208年)
联合抗曹


孙权
辨认“三国”真假
辨认“三国”场景
辨认“三国”事件
三顾茅庐
草船借箭
辨认“三国”真假——三顾茅庐
《三国演义》里是如何 描述“三顾茅庐”的?
《三国演义》的描述: 第三十六回 玄德用计袭樊城 元直走马荐诸葛 第三十七回 司马徽再荐名士 刘玄德三顾茅庐 第三十八回 定三分隆中决策 战长江孙氏报仇
感悟“三国”情怀
感悟“三国”情怀
《三国志》——陈寿的三国 《三国演义》——罗贯中的三国 《易中天品三国》——易中天的三国 我的三国……

《三国鼎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PPT课件

《三国鼎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PPT课件

官渡之战后形势图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
结束分裂局面,消除军阀割据,使国家统一
?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曹操的志在哪里? 一 统 天 下
4、如果视力不良,只能进到某一层时,不要立 即停止远眺,应多看一会儿,将此层看清楚后, 再向内看一层,如此耐心努力争取尽量向内看, 才能使眼的睫状肌放松。
5、双眼视力相近的,两眼可同时远眺;双眼视 力相差大的、将左右眼轮流遮盖,单眼远眺,视 力差的一只眼睛,其远眺时间要延长。
远眺图使用方法
第一步、首先在能把远眺图都看清的位置,熟悉 一下最远处几个框细微的纹路,
赤壁之战
南方势力分布图
长江上、 中、 下游三州地 图
刘璋据长江上 游益州地区暗 弱
刘表据长江中游荆 州地区死后外戚夺 权
兵败投奔刘表
孙权继父兄事 业据长江中下 游扬州地区
三顾茅庐
名功 成盖 八三 阵分 图国 。,
南方势力分布图
长江上、 中、 下游三州地 图
刘璋据长江上 游益州地区暗 弱
刘表据长江中游荆 州地区死后外戚夺 权
兵败投奔刘表
孙权继父兄事 业据长江中下 游扬州地区
曹 刘

208年
刘 刘
赤壁 大孙战、刘联军 孙
二、赤壁之战
时间 交战双方
208年 曹操和孙刘联军
战争特点
以少胜多
结果
曹操失败
作用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根底
赤壁之战中军事上居于优势的曹操为何会失败?

4.16《三国鼎立》课件精品-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4.16《三国鼎立》课件精品-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208年 229年
280年
317年
420年
439年
494年
赤壁 三国 之战 鼎立
西晋统一 全国
东晋建立
南朝开始
北魏统一 北方
孝文帝 迁都洛阳
第16课和赤壁之战的经过及作用,分析曹操能够统一北方 的原因。 2.分析曹操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中一胜一败的原因。 3.掌握魏、蜀、吴三国建立的时间、都城及建立者,分析三国鼎立 局面形成的原因及进步性。 4.正确评价曹操、诸葛亮等历史人物,认识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 必然趋势。
孙吴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 人船队到达夷洲(今台
发展海外贸易。
湾)这是大陆与台湾联 系的最早记录。
蜀汉丞相诸葛亮重视发展 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 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合作探究:根据图一到图二的变化,并结合所学,说说三国鼎立局面 的形成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有何历史意义?
政权 由多到少
用曹操人成上就:大招业揽。人才
屯田制指的是利用士兵和农民垦
3
材料三:曹操在北方实行屯田招募农种民荒垦地荒,,以取组得织军兵队士供耕养田和,税既粮保,战 证了军粮又赢得了民心,实力不断增强。
时为兵,不战为民,自立更生,保障
经济上:实行屯田,重视农业
军队所需供给,解决长途遥远所带来
4 材料四:曹操采取声东击西各个击破的战术,偷袭袁军乌巢,烧掉粮草。
221年,刘备在 成都称帝,国号 汉,史称蜀汉
三国鼎立 局面形成
曹操死。220年,曹 丕废汉自立,称帝, 建立魏国,定都洛阳。
229年,孙权称帝, 建立吴国,定都 建业(今南京)。
三、鼎立局面之势——三国鼎立
◐结合教材,概括三国采取哪些巩固统治措施

三国鼎立ppt课件

三国鼎立ppt课件

视频
观看视频,再了解赤壁之战,知道孙刘联军胜利 的原因
要点三 魏蜀吴的建立及发展
1.三国的建立
1.国号:魏
2.时间:220年
3.人物:曹丕
4.都城:洛阳
材料:曹丕于诗、赋、文学皆有成就,擅长于 五言诗,与其父曹操和弟曹植并称“建安三 曹”,今存《魏文帝集》二卷。著有《典论》, 当中的《论文》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有系统 的文学批评专论作品。
新课导入
捉放曹剧照
京剧《捉放曹》是根据小说《三 国演义》创作的剧目,讲述了曹 操在逃亡中杀死无辜老汉吕伯奢 一家的故事。剧中的曹操是一个 疑心极重、冷酷无情的白脸奸臣。 然而,这是经过艺术加工的形象, 不是历史上曹操的全貌。史书中 记载的曹操是什么样子?他和三 国鼎立的形成有什么关系?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第16课 三国鼎立
魏蜀吴的建立 与发展
1.魏:220年,曹丕,重视农业发展 2.蜀汉:221年,刘备,西南地区的开发 3.吴:229年,孙权,开发江东
课堂小结
1.第一手史料是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 研究东汉末年到三国鼎立时期的第一手资料是() A.小说《三国演义》B.诸葛亮的《隆中对》 C.三顾茅庐的故事D.三国鼎立形势图
发展的必然趋势,知道杰出人物对历史进步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1.官渡之战 要
点 精2.赤壁Βιβλιοθήκη 战讲 3.魏蜀吴的建立及发展
要点一 官渡之战
1.双方情况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图
1.局势:东汉末期,天下分崩离析, 军阀割据混战。 2.曹操方强大原因:(1)政治上: 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了政治主动 权(2)人才:招揽各种人才;收 编黄巾军精锐(3)经济上,实行 屯田 3.袁绍方:占据黄河以北,地广人 众,兵多粮足

第16课 三国鼎立 课件(共27张PPT)

第16课 三国鼎立  课件(共27张PPT)

赤壁之战过程
战役 时间 作战双方 力量对比 战争特点 战术 结果 影响
赤壁之战
公元208年
曹军
孙刘联军
兵力20余万
兵力约5万
以少胜多,以弱胜强
不习水战,连接船舰 黄盖诈降,借东风,火烧赤壁
孙刘联军以少胜多,曹操败兵北撤。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阅读材料,结合教材,思考在赤壁之战中居于优势的曹操为 何会战败?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军阀混
战的局面,实现了较大范围的局部统一,有利于社会的
安定与发展,而且三国都注重发展经济,促进了生产力
的发展,为后来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因此是历史的进步。
而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和发展常态。
图一: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
图二:三国鼎立形势图
课堂小结
为曹操统 一北方奠
孙刘联军,战略得当
孙刘联军采用火攻, 战术得当
官兵来自北方,不习 水战,水土不服 曹操实力强大而骄傲 自满轻敌
三、三分天下谋发展——三国鼎立
三国鼎立形成背景
刘备占领荆州南 部以后,又向西 南发展,占取益 州。(巩固和发 展西南)
曹操转而经营关中, 扫平割据势力,完成 了北方的统一。(占 领北方,无力南下)
16 三国鼎立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料实证,能够说出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的基本史实。提升 运用表格整理、归纳历史事件的能力。(史料实证)
2 . 立足历史解释,通过史料分析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能够理 解三国鼎立局面形成,认识三国鼎立局面的进步性。(历史解释)
(结合教材97、98页回答)
魏 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
曹操和他的后继者一直重视屯田,发展农业生 产,大力兴修水利,保护农桑。北方出现“家 家丰足,仓库盈溢”的景象。

人教(部编版)版七年级历史 上册 第16课 三国鼎立(共26张PPT)

人教(部编版)版七年级历史 上册  第16课  三国鼎立(共26张PPT)

三、三国鼎立
1、背景:
(1)赤壁之战后,曹操转而经营关中,扫平关中的割据势 力,完成了北方的统一。
(2)刘备占领了湖南湖北的大部分以后,又向西南发展, 占取四川、云贵地区。
(3)孙权一边把他的统治范围延伸到福建、广东,一边又抢 夺了刘备在湖北、湖南的势力范围。
三国鼎立形成于: 229年
220年,曹丕自称 皇帝,国号魏,定 都洛阳。
课堂练习:
1、“北平袁绍,南拒孙刘,青梅煮酒间,问天下英雄有几?因事设 奇,唯才是举,铁槊赋诗处,笑人间霸业如何!”这段材料称道的
人物应是( D )
A.刘备 B.孙权 C.诸葛亮 D.曹操
2、我国古代不乏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其中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
定基础的是( A )
A.赤壁之战 B.巨鹿之战 C.官渡之战 D.淝水之战
建安十三年(208年),北方曹操南下,黄盖跟随周瑜跟曹军于赤壁作战,两军对峙, 黄盖提出火攻战术,并亲往诈降,周瑜认为可行。 交战之日,黄盖准备了几十艘蒙冲、斗舰,满载薪草膏油,外用赤幔伪装,上插牙旗 ,在船后系上走舸。黄盖先向曹操投书通报投降,使曹军看见黄盖船只前来而毫无戒 备。黄盖遂令燃点柴草,同时发火,火乘风势波及曹军岸上的军营。
经济:屯田,组织军队和流亡的民众从事农业生产
好提议!你 来负责屯田 制度实行
将无主农田收归国家 所有,让流民、士兵开 垦耕种,由国家和屯田
的农民按比例分收成,
这样可以解决粮食问题

汉献帝建安元年(196年),曹操击败了颍
川汝南的黄巾军,夺得了一大批耕牛、
农具和劳动力。枣祗就建议曹操利用这
些农具,在许昌一带开垦土地,实行屯 田,以解决粮食问题。曹操采纳了他的
蜀汉在丞相诸受葛任亮于的治败理军下之,发际展, 经济,改善民族关 (2)蜀汉 系,加速了西奉南命地于区的危开难发之。间

《三国鼎立》PPT优秀课件

《三国鼎立》PPT优秀课件

( B ) 5. 公元3世纪,西域商人只有得到魏国敦煌太守仓慈发给 的专门许可证,才可以去洛阳从事商业贸易。这种现 象说明 A. 西北地区民族关系紧张 B. 丝绸之路仍在发挥作用 C. 中外文化交流基本中断 D. 政权分立影响经济发展
材料 曹操……挟胜利之余威,准备一鼓作气下江南,消灭南 方的孙权和刘备,完成“统一天下”之梦,殊不知天时 不到,地利没有,人也不和,最终“烈火张天照云 海”“赤壁楼船扫地空”。战后,曹操看看手下的残兵 败将,也只能望“南”兴叹,南方的孙刘两家趁此机会 扩大地盘、称王称帝,至此天下三分矣。 ——《笑谈三国》
D. 安阳的悠久历史
16. 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大分裂、大动荡的 时期,这段时间里,社会生产遭到巨大破坏,人民流离失 所,但这一时期在政治和经济方面也存在许多有利于重新 走向统一的积极因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 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 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 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 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 可图也。 ——《隆中对》
(3)材料三中的A、B、C分别指的是哪个政权?其中,今广东地 区在三国时期属于哪个政权统治?→侧重考查时空观念
A是魏国;B是蜀汉;C是吴国。 政权:吴国。
▶知识点二:赤壁之战 ( B ) 3. “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交兵不假挥长剑,
已挫英雄百万师。”这首诗描述的是
A. 官渡之战
B. 赤壁之战
C. 淝水之战
D. 澶州之战
( A ) 4. 第一手史料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和 记录的原始资料。以下用于研究三国历史的第一手史 料是 A. 诸葛亮的《出师表》 B.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C. 历史剧《三国演义》 D.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第16课 三国鼎立(共42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第16课   三国鼎立(共42张PPT)

隋 朝

必分。 南朝
统 一
部 统 一
统 一
——《三国演义》第一回
分裂
统 一
如何评价历史人物曹操?
▪ 首先,一分为二,从其功、过两方面去评价 。要看他一生的主流是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和历史的发展。
界功 定过
是否有利于促进国家统一、维护民族团结。 是否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是否有利于文化的繁荣发展
肃鲁
瑜周
赤 壁 之 战
公元208年,曹 军南下。
刘备不敌,撤军南逃, 欲往存有物资的江陵。
曹刘军备在率长兵坂东追逃上, 刘败曹备退操。至前樊往口江。
陵。
最终曹军败退,孙 刘联军乘胜追击。
5万孙刘联军行至 赤壁,与正在渡江 刘备派诸葛亮 的曹操水军相遇。 前周往瑜联率合3万孙权。
兵马沿江西 进。
赤壁初战,曹操水军失 败,退至乌林,会合陆 军,隔江与孙刘联军对 峙。
为东其汉中镇末,压年“起,黄朝巾义廷起,腐义汉败”,规灵天模帝灾最允频大发许,各各州地起郡义自不行断…招… 募兵马……
2021/2/3
东汉袁末绍年出军身于阀世割家据大形族,势图
在军阀混战中,利用自己的
在地镇位压和黄势巾力起,成为当时最大 义的的军过阀程。中占,有今河北、山西 形和成山群东雄东并部起,兵多粮足,有 的局面,在10这万兵力 些割据势力的 连年征战中, 袁绍、曹操两 大集团逐步壮曹操在镇压黄巾 大起来。起 己义的中力,量不,断曹发操展占自据
赤壁之战以后,曹操转而经营关中, 扫平关中的割据势力,完成了北方的统 一;刘备得到两湖大部分地区,又占取 四川、云贵地区:孙权把他的统治范围 延伸到福建、广东、胡南、湖北。这样, 三个军阀的势力相当,但任何一方又都 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

三国鼎立PPT课件(2024)

三国鼎立PPT课件(2024)
战术运用
14
2024/1/30
04
CHAPTER
文化交流与思想碰撞
15
2024/1/30
1
2
3
三国时期,儒家思想得到广泛传播,成为主流意识形态,对政治、文化、教育等领域产生深远影响。
儒家思想的传承
众多学者致力于儒家经典的研究与传播,如郑玄、王肃等,他们的注解和阐发进一步丰富了儒家思想的内涵。
儒家经典的研究与传播
重视农业,兴修水利,推行屯田制,促进农业生产恢复与发展;同时发展手工业和商业,加强与其他地区的贸易往来。
经济发展
8
2024/1/30
刘备以汉朝宗室身份建立蜀汉政权,实行仁政,注重选拔人才,强化皇权。
蜀汉地处西南,以山地农业为主,发展特色农业如茶叶、蜀锦等;同时利用水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水利灌溉和航运。
道教的兴起与流传
在三国时期,儒家、佛教、道教之间开始相互融合,形成了独特的三教合一的文化现象。
儒释道三教融合
17
2024/1/30
文学繁荣
01
三国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个重要阶段,出现了众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和文学家。如曹操、曹丕、曹植等人的诗歌散文,以及《三国演义》等历史小说。
艺术成就
02
在书法、绘画、音乐等领域也取得了显著成就。如钟繇、王羲之的书法艺术,顾恺之的绘画艺术等。
重要人物
曹操、刘备、孙权等政治家和军事家;诸葛亮、周瑜、司马懿等谋士和将领;关羽、张飞、赵云等勇猛善战的武将。这些人物在三国时期的历史舞台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6
2024/1/30
02
CHAPTER
各国政治与经济状况
7
2024/1/30
曹操掌权,实行世袭制与官僚制相结合的统治方式,加强中央集权。

4.16 三国鼎立 课件 统编版2024七年级历史上册

4.16 三国鼎立 课件  统编版2024七年级历史上册

蜀锦
孙吴 开拓江东 农业生产:推行屯田,兴修水
利、开凿运河
赋税征收:宽赋息税,崇尚节
建业 俭,放宽催收农夫所欠租税
航海事业:吴国造船业发达, 促进了海上交通的发展
夷洲
230年,孙权派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这是大陆与台湾联系的最早记录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从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
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历史的倒退呢?
4.积极练兵,战术奇巧、指挥合 理,军事策略得当
5.人心所向,渴望统一
龟虽寿
曹操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统一全国
官渡之战后的天下形势
刘备,字玄德。
汉朝中山王刘靖的 后代。东汉末年起 兵,参加镇压黄巾 起义军的战争。在 军阀混战中,曾先 后投奔公孙瓒 (zàn) 、陶谦、曹 操、袁绍、刘表。
成袁军,直
鉴 于达敌乌强巢我 ,弱 ,烧
曹 操毁只袁能军撤粮退草至。
官渡一线设防。
思 考 曹操能够以少胜多、崛起的原因?
读一读课本第80页第一段
政治:
用人: 经济:
1.“ 挟 天 子 以 令 诸 侯 ” , 获 得 政 治主动权
2.重视人才,招揽各路谋臣能将
3. 采 用 屯 田 制 , 重 视 农 业 生 产 , 提高经济实力
史书里的曹操
阴险狡诈、凶暴多疑的奸臣
名为汉相,实为汉贼。
——《三国演义》
多谋善断、有帝王之才
曹操是个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 也是个了不起的诗人。
——《毛泽东对历代帝王的评说》
时间范围
阶段特征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东汉末年的农民起义和军阀割据,结束了两汉大一统的局面。 魏、蜀、吴三国的鼎立,使分裂的中国走向局部的统一。随后西晋 虽统一了全国,但不久又陷入分裂的局面。此后的东晋、南北朝时 期,多个政权并立,政局纷乱复杂。但正 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各 民族之间加强了交往、 交流与交融,区域的开发尤其是南方经济得 到发展,科技文化有着显著的进步,这些都为新的统 一局面的出现 奠立了基础。

4.16《三国鼎立》课件精品-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4.16《三国鼎立》课件精品-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16课 三国鼎立
2022年版课程标准: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
1.东汉末年军阀混战使社会生产力遭到巨大破坏,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实现了局部统一,使中国历史从动乱走向新的安定。2.曹操是东汉末年的人物而不是三国时期的人物。在他死后,他的儿子曹丕于220年建立魏国,东汉灭亡。
(1)材料一中毛玠提出的这个建议使曹操获得了怎样的优势?曹操后来在哪次战役中以少胜多打败了袁绍?(2分)
[答案] 优势:①曹操可以借皇帝的名义号令天下,取得了政治主动权。②注重发展生产使曹操的势力壮大。(答出一点即可,1分)战役:官渡之战。(1分)
材料二:战前曹操的优势是非常大的。第一,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其他诸侯自然在政治正确性上难以争锋;第二,曹操以新胜之军南下,其气自盛;第三,曹操兵力数倍于孙、刘两家。不过曹操却因……兵败……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曹操在两次战役中的不同结局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2分)
[答案] ①战略战术要运用得当;②不能骄傲轻敌;③要适时出击;等等。(言之有理即可,2分)
诗中所描绘的是怎样的景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课后活动”)
[答案] 参考答案:景象:人民生活困苦,社会混乱。原因:东汉末期军阀割据混战。
1.曹操曾写诗言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当时的曹操“志”在( )
D
A. 消灭袁绍 B. 称雄北方 C. 废汉建魏 D. 统一全国
A
A. 为以后全国统一奠定基础 B. 避免出现军阀割据混战的状况C. 促进三国疆土的继续扩展 D. 南北社会经济的同步发展
7.三国时期是一个风云变幻、英雄辈出的时代。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材料一:毛玠对曹操说,我们现在应当尊奉天子,并打着天子的旗号来命令那些不肯臣服的人,同时要注意发展生产,积蓄军事力量,这样就可以实现称霸天下的大业。曹操能接纳能人之言……袁绍兵多也不足为惧,正所谓兵不在多,在乎能否调遣。

《三国鼎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精品ppt课件2

《三国鼎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精品ppt课件2

生白铠淮势军初关 民骨甲南利合期东 百露生弟使力会有
蒿 遗 于 虮 称 人 不 盟 义
一野虱号争齐津士
里 , , , , , , , ,
念千万刻嗣踌乃兴 曹
行 之 里 姓 玺 还 躇 心 兵 操
断无以于自而在讨 人鸡死北相雁咸群 肠鸣亡方戕行阳凶 。。。。。。。。
——
曹操《蒿里行》诗,描述了东汉末年群雄互相争权 夺利、彼此争战,造成民不聊生的社会惨状。
三国鼎立
导入新课
三国鼎立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 是哪三国?三国形成的历史与 大家所熟知的哪些历史人物有 关?
活动一 北方走向统一
在当时北方有两个最主要的军事势力,其中实力 最雄厚的是袁绍,其次是曹操。但随着时间的发 展,曹操的实力不断发展壮大。你知道曹操是如 何发展起来的是什么?
东汉末年,中央政权名存实亡,众多军阀各据一方,互相兼并,连年混战。在军阀中, 著名的有袁绍、曹操、孙权和刘备等。
【译文】 关东的仗义之士都起兵讨伐那些凶
残的人。最初约会各路将领订盟,同心 讨伐长安董卓。讨伐董卓的各路军队汇 合以后,因为各有自己的打算,力不齐 一,互相观望,谁也不肯率先前进。势 利二字引起了诸路军的争夺,随后各路 军队之间就自相残杀起来。袁绍的堂弟 袁术在淮南称帝号,袁绍谋立傀儡皇帝 在北方刻了皇帝印玺。由于战争连续不 断,士兵长期脱不下战衣,铠甲上生满 了虮虱,众多的百姓也因连年战乱而大 批死亡。尸骨曝露于野地里无人收埋, 千里之间没有人烟,听不到鸡鸣。一百 个老百姓当中只不过剩下一个还活着, 想到这里令人极度哀伤。
曹操 胜
分析官渡之战
①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获得政 治上的主动权。 ②经济上:开荒屯田,发展生产。 ③军事上:收编黄巾军精锐。 ④重视人才,唯才是举。 袁绍 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荆州
夷陵之战
白帝托孤,平定南中,北上伐魏
以少胜多的战役
• 巨鹿之战
• 官渡之战 • 赤壁之战
项羽和秦军主力
曹操和袁绍 孙刘联军和曹操
秦末
200年 208年
课堂小结 东 汉 末 年 军 阀 混 战
曹操(官渡之战
统一北方)
魏 吴
孙权
刘备
赤壁之战 ( 208年) 联合抗曹

随堂训练
1.下列人物不是三国时期人物的是: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三国鼎立
东汉末年董卓入京:废少帝、立献帝,专擅朝政。 关东军的成立:以袁绍为盟主,“名豪大侠,富室强族, 飘扬云会,万里相赴。”(《三国志· 文帝纪》注引《典 论· 自叙》)
消灭董卓以后,各诸侯相互发动兼并战争,连年混战。东汉名 存实亡。
一、北方走向统一
官渡之战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袁绍 马腾 曹操 张鲁
刘璋
袁术 刘表 孙策
一、北方走向统一
北方二雄
曹操势力日益壮大 东汉名门“汝南袁氏” ,自袁 绍曾祖父起,袁氏四代有五人位居三 公,他自己也居三公之上,其家族也 因此有“四世三公”之称。
在汉末群雄割据的过程中,袁绍先 占据冀州,又先后夺青、并二州,并于 建安四年(199年)的易京之战中击败 了割据幽州的军阀公孙瓒,统一河北, 势力达到顶点。
政治上: (1)“挟天子以令诸侯”,迁都 许昌 (2)重视人才,“唯才是举” 经济上: (1)招募流民垦荒 (2)组织兵士耕田 曹操个人杰出的军事才能
一山不容二虎
匈 奴
袁绍
200年 官渡之战
曹操
刘璋 刘表 袁术
袁 绍
官 渡 之 战 经 过
公元200年
十万人
延津
乌巢
夜袭乌巢,烧 毁袁军粮草

三四 万人
袁绍
骄傲轻敌,听不进正确意见
骄兵必败! 天下统一条件不成熟。启示:脚踏实地,戒骄戒躁
三、三国鼎 立
220年,曹 丕自称皇 帝,国号 魏,定都 洛阳。
221年,刘备 称帝,国号 汉,史称蜀 汉,定都成 都。
229年, 孙权称 帝,国 号吴, 定都建 业。
三国鼎立
政权名称
曹操是东汉末 年丞相
时间
创建者
A.曹丕
B.孙权
C.曹操 D.刘备 2.三国政权建立的先后顺序是: A.魏、蜀、吴 B.蜀、吴、魏 C.吴、蜀、魏 D.魏、吴、蜀
3.寒假时请同学们阅读名著《三国演义》。
学习测评
1.填写下表。
战争名称
巨鹿之战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交战双方
项羽、秦军 袁绍、曹操 曹操、孙刘联军
共同特点
以少胜多
2.为什么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大获全胜,在赤壁之战中却惨遭失败?这留 给后人哪些经验教训?
为什么在赤壁之战中曹操以多败于少,而之前的官渡之战中又 能以少胜多呢?这段历史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哪些启迪呢?
官渡之战
曹操
政治:挟天子以令诸侯 招贤纳士 经济:实行屯田,奖励农耕
赤壁之战
曹操 1.官兵来自北方,不习水战,水土 不服, 2.因实力强大而骄傲自满,轻敌, 战术失误。 孙刘联军 1.组成联军,战略得当 2.采用火攻,战术得当 3.利用气候,地理条件
定都
魏 蜀 吴
220年
221年
曹丕 刘备 孙权
洛阳
成都
建业
229年
三、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鼎立
220年,曹丕自称皇帝, 国号魏,定都洛阳。
221年,刘备在成都称 皇,国号汉,史称蜀。
229年,孙权称帝,国 号吴,定都建业。
魏蜀吴的建立,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三国间关系
曹魏蜀汉孙吴,三足鼎立之势,一强二弱,吴蜀连横可抗魏。可惜吴蜀各怀鬼 胎,更因关羽之死成水火之势,曹魏拣了便宜。
南方势力分布图
长江上、 图
中、
下游三州地
刘表据长江中游荆 州地区死后外戚夺 权
刘璋据长江上 游益州地区暗 弱
兵败投奔刘表
孙权继父兄事 业据长江中下 游扬州地区
三顾茅庐
名 成 八 阵 图 。
功 盖 三 分 国 ,
南方势力分布图
长江上、 图
中、
下游三州地
刘表据长江中游荆 州地区死后外戚夺 权
刘璋据长江上 游益州地区暗 弱
孙权继父兄事 业据长江中下 游扬州地区
兵败投奔刘表
曹 刘 刘 刘
208年

赤壁
孙、刘联军 孙 大战
二、赤壁之战
时间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结果 作用
208年
曹操和孙刘联军
以少胜多 曹操失败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
赤壁之战中军事上居于优势的曹操为何会失败?
赤壁之战曹操战败的原因?
孙刘联军 1.组成联军,战略得当 2.采用火攻,战术得当 3.利用气候,地理条件 曹操 1.官兵来自北方,不习水 战,水土不服, 2.因实力强大而骄傲自满, 轻敌,战术失误。
刘备、诸葛亮、庞统、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姜维
梦想的力量 当我充满自信地,朝着梦想的方向迈进
并且毫不畏惧地,过着我理想中的生活 成功,会在不期然间忽然降临!
1、与雄心壮志相伴而来的,应老老实实循环渐进 的学习方法。——华罗庚 2、惟有学习,不断地学习,才能使人聪明,惟有 努力,不断地努力,才会出现才能。——华罗庚 3、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4、应当随时学习,学习一切;应该集中全力,以 求知道得更多,知道一切。——高尔基 5、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官渡之战后形势图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结束分裂局面,消除军阀割据,使国家统一
《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曹操的志在哪里? 一 统 天 下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赤壁之战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曹操
东汉末年政局形式:东汉末年,中央政权名存实亡,众多军阀各 据一方,互相兼并,连年混战。著名的有袁绍、曹操等。
至199年,主要军阀有袁绍(占青、冀、幽、并四州)、曹操(
豫、兖二州)、孙策(据江东)、刘表(占荆州)、刘璋(据益州)、 韩遂与马腾(占有凉州)、公孙度(盘踞辽东)等。
①组成联军,战略得当 孙、刘 失败原因 曹操 ②采用火攻,战术得当 ③利用气候、地理条件 客观:官兵来自北方,不习水战,水土不服 主观:因实力强大而骄傲自满;松懈、轻敌;战术失误
教训:①应随时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骄傲必然失败;②重视合理利用自
然条件;③培养善于观察、思考的好习惯;④团结可以战胜强大敌人等。

以少胜多
一、北方走向统一 1.东汉末年政局状况:军阀混战 2.官渡之战 时间 交战双方
200年
袁绍和曹操
以少胜多
战争特点
结果 作用
曹操胜利
几年之后,曹操基本统一北方
思考:曹操为什么能打败袁绍统一北方? 1.政治:谋略得当,挟天之以令诸侯. 重视人才,“唯才是举”. 2.经济:开垦荒地,实行屯田. 3.军事:战略战术得当. 4.袁绍不善用人,骄傲轻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