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先进校材料

合集下载

“课堂教学改革先进单位”申报材料

“课堂教学改革先进单位”申报材料

课堂教学改革先进单位申报材料一、基本情况本单位成立于XX年,是一所XX级别的学校,拥有XX名教职员工和XX名学生。

多年来,本单位一直致力于课堂教学改革工作,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积极推动学校的发展。

二、教育改革成果1. 课程设置与改革本单位针对学生的实际需求,结合社会需求,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实行课程互相渗透、互相联系。

实现课内外一体化、跨学科、协作式教学,最大程度地拓宽学生知识面和视野。

同时,本单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扩大学生能力培养的广度和深度。

2. 教学模式的创新本单位采取多元化的教育教学形式和方式创新,减缓单一单向的讲授方式,带动学生的问题解决、实践操作、协同探究。

并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断调整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开展个性化教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3. 教学资源的共用本单位组建了教学资源共享组,推行了教育资源的开放共享和共建体系,大大提高了教育教学效率。

通过教学资源的共用,不但提升了效益和水平,也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

三、教育改革创新案例1. 建设“院士工作室”项目本单位成立了“院士工作室”项目,邀请知名学者与强优教师在学校内设立研究基地,探索教育教学新的思路与方法,帮助学生开阔眼界,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该项目已经成功举办多次,受到广泛关注和赞誉。

2. 建立慕课平台本单位开发了慕课平台,让学生线上学习的效率得到了极大提升。

学生可以在家通过慕课学习,降低学习难度,提升效率,进一步锻炼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教改成果显示本单位教育改革在教育教学成果与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其中优良的教育教学质量获得高校和行业协会的好评。

近年来,我单位获得省级和市级以上荣誉称号,充分证明了我们改革的成果和发展的潜力。

五、未来的发展计划为深入推进学校改革创新工作,本单位将进一步扩大教育创新与实践的广度和深度,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推动教育培训和课堂教学改革的深耕,加大对教育教学研究的资金投入,使之形成教学创新的鲜明特色。

课改先进单位材料

课改先进单位材料

课改先进单位材料黑龙潭初级中学我校近几年以来,坚持以课程改革工作为中心,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新课程改革的工作部署,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认真落实课程计划,落实教学常规,落实改革措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不断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现作如下总结:1、提高认识,加强对课改工作的领导为了带领教师走进新课程,保证课改工作的顺利进行,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教务主任为副组长的课改领导小组,并组建了由教研组长、骨干教师组成的课改指导小组。

以此来研究课改问题,确定课改方向,部署课改工作,加强课改管理。

2、促进教师加强学习,树立新理念要求全体教师必须学习新课程,构建新课程,尝试新教法的目标,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注重把学习新课程标准与构造新理念有机的结合起来,将理论联系到实际教学工作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能力,来迎接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挑战。

树立“以人为本,育人为本”的思想。

树立学生主体观,贯彻民主教学思想,构建一种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观点,承认学生个性差异,相信学生都存在发展潜能,积极创造和提供满足不同学生学习成长的条件。

树立学生发展观,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关注学生情感的体验,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等非智力因素,重视了学生独立性,自主性的培养与发挥,使获取知识,学会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成为学生丰富情感完善自我,学会合作,学会做人的过程。

3、对教师加强培训,提高自身素质。

在总结反思的基础上,加强案例分析,参与教学诊断,使教师在做中学,在实践中悟,与课改同成长。

让教师切实有效的由新课程的旁观者,变成课改的组织者、参与者,积极投身到新课程中的改革中,并在实践中找出其中最关键、最困惑、最有价值的问题。

针对自己的实际状况,制订出阶段性学习目标,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案,让老师在自修自研的基础上对照自我发展目标,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总结,提高反思能力,自觉调整教与学的行为,提高课堂的教学效能。

Xx中学先进材料、先进事迹、课程改革事迹(先进材料)

Xx中学先进材料、先进事迹、课程改革事迹(先进材料)

Xx中学先进材料、先进事迹、课程改革事迹实施减负增效构建和谐课堂——xx一中新课程改革工作回眸xx县第一初级中学xx一中是“河南省文明单位”,是全市首批进入新课改实验的示范学校。

几年来,我校本着“以课改促发展,以发展促提升”的课改理念,大力探索,扎实推进,实现了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全面提升。

现将我校近年来实施新课程的一些做法汇报如下,恳诚同行们提出宝贵意见。

一.探索构建课改模式实施新课程,提高教师素质是关键。

为此,我校首先成立了新课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上蔡一中新课程教学实施方案》等管理规章。

学校为教职工先后配发了《素质教育读本》、《九年制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明明白白搞课改知识问答》、《中国新教育风暴》等学习读本。

同时还邀请王敏勤、高艳春、赵俊锋、孙艳霞等专家来校讲学和培训,派骨干教师赴江苏洋思、南京东庐、溧阳后六、山东杜郎口、焦作永威中学观摩学习。

我们对教师课改知识学习坚持“两查两考”:教师月阅读笔记定时查阅,教师每周填写的《课改实验周报表》,专人查阅;每学期末对教师学习课改知识进行考试,对教师学期学习情况进行考核。

第二,加强课题的研究。

从2001年至今,我校先后承担了“和谐教育”创始人,天津教育科学研究院王敏勤教授立项的三个国家级教育科研实验课题的研究。

一是“主体和谐教育教学研究”(2001-2004);二是“培养学生四会能力的教育教学研究”(2004-2007);三是“减负增效,整体构建和谐课堂教学研究”(2008——2011)。

为把课题研究落到实处,我们坚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加强微型课题的申报与管理。

要求教师在总课题下结合学科特点、学情特点和自身实际,化大为小,确定自己研究的子课题和微型课题(课题包括教育教学与班级管理)。

二是坚持业务学习专题化研究。

教务处常规教学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以及深入课堂师生反映的问题,经过提炼整理,在业务研究时,依次下发给教研组、备课组,一次研讨解决一两个专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措施。

建民初中课改先进校申报材料

建民初中课改先进校申报材料

持续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全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乘着汉滨区课堂改革的东风,在区教研室的大力指导、支持下,建民初中在以“大胸怀、大智慧、大信心”为核心的建中精神指引下,团结务实、开拓创新,扎实、持续推进课堂改革,着力构建高效课堂。

回首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历程,我们有艰辛的探索,有深层的思考,有创意的行动,更有收获的喜悦。

一、学习领会新课程改革理念,形成“339大循环”教学模式。

学习教育理论知识,借鉴名校改革成功经验,结合我校实际,把握学科特点,认真总结经验,以教改入手,从教师的思想入手,召开专题研讨会,逐渐统一思想,改变教师理念。

在探索中逐步形成339大循环”教学模式。

一是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新教育》、《致教师》、《第56号教室》等教育论著,更新教师观念,提高教师理论水平。

二是组织教师赴宜川中学学习、赴海门学习新教育;积极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课堂改革培训会、交流会、推进会。

三是研究学生,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乐于学习。

让学生在课堂获得成功体验,从而激发和保持学生学科学习兴趣,这样所取得的成效远大于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和丰富多彩教学内容的感染。

四是研究教育教学规律,根据教学规律,结合我校实情、学生特点,将学习环节、流程规范化。

让教师明确如何教,学生指导怎么学。

五是在学习先进理念、借鉴优秀学校的基础上,自主创新,探索完善形成具有建民初中特色的“339大循环”教学模式。

二、组建课堂教学改革推进团队一是成立建民初中课堂改革领导小组,周章群校长任组长,校委会成员为领导小组成员。

制定《建民初中课程改革方案》,目标明确、分解任务、责任到人,上下联动全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二是组建优秀的教研组长团队。

学校采取级组负责制,每个年级组配备语文、数学、英语、理化、政史教研组长各一名,负责课程改革推进中日常业务性工作。

各教研组对本科进行专题研究,今年,我校已有语文、数学、英语三个学科申报区级优秀优秀团队。

三是成立名师工作室。

为了持续推进我校课改向纵深进展,学校研究决定成立语文、数学、英语三个名师工作室,旨在打造名师团队,以名师为引领、推动教师业务水平再提升,以新教育种子教师为榜样,促进“339大循环”教学模式的纵深推进。

小学课改先进单位申报汇报材料

小学课改先进单位申报汇报材料

小学课改先进单位申报汇报材料小学课改先进单位申报汇报材料自2004年9月起,面对新课程改革,我校将课程改革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来抓,全体教师豪情满怀,信心十足,以与时俱进的开阔胸襟和敢为人先的工作热情,聚焦新课程改革,以机制创新为依托,以师资培训为基础,以教研活动为重点,使课改实验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通过近几年来的实践、摸索,课改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人人重视课改,个个参与课改”之风已经形成。

下面就几年来我校所开展的工作和取得的实效总结如下:一、新课改实施背景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因此,课程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是纯粹主观意志的产物,而是人们对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所作的主观反应。

因此,新课程改革是客观发展的需要。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同时代发展的要求和肩负的历史重任之间还存在着巨大的反差。

集体表现在:第一,固有的知识本位、学科本位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所产生的危害影响至深,这与时代对人的要求形成了极大的反差。

第二,传统的应试教育势力强大,素质教育不能真正得到落实。

第三,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同时代发展的需求不能完全适应;第四,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第五,课程内容存在着“繁、难、偏、旧”的状况;第六,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难以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第七,学生死记硬背、题海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第八,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业成绩和甄别、选拔的功能;第八,课程管理强调统一,致使课程难以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

这些问题的存在,以及它们对实施素质教育的制约及产生的不良影响,都足以说明推进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针对性。

我校的课程改革就是针对以上弊端,适应当前教育发展的趋势,落实各级素质教育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来开展的。

二、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与举措(一)适应课改要求,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创建农村品牌学校先进的教育思想是一个学校发展的灵魂,一个先进的理念可以改变一个学校,为此,我们确立了“为成功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创建山区农村小学品牌学校。

马头镇一中课改先进单位经验材料

马头镇一中课改先进单位经验材料

马头镇一中课程改革经验材料近年来,马头镇一中在太康县教体局和太康县教研室的指导和支持下,认真探索,大胆实践,投入大量精力推进新课程改革工作。

通过几年来的实践,我校的课程改革工作顺利推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产生了一些困惑,同时,也引发了一些思考,主要做法如下:一、进行新课程改革通识培训,领导专家引领马头镇一中高度重视课程改革。

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把课程改革作为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点工作,成立课程教学改革领导小组,实行校长负责制,分工负责,齐抓共管。

根据市、县教育行政部门有关文件精神,马头镇一中成立学校课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可操作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师资通识培训实施计划。

学校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有组织、有计划地认真组织实施。

重视通识培训的过程管理,每次集中培训学习,以制度保证培训效果。

学校课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人员每人1-2个专题,结合我校实际,就新课程的理念、新课程实施的策略、新课程中老师的角色、新课程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新课程的教与学等作专题讲座。

各学科教学骨干、教研组长也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了专题报告。

同时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撰写教学后记、新理念教学案例分析、叙述自己的教学故事,进行教学反思等活动,将新课程通识培训引向纵深。

二、学科新课程标准培训。

建立学科课程标准培训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由冯培振校长亲自挂帅,刘中启副校长为副组长,统一部署培训工作,召开动员会、培训领导小组专题会、总结表彰会等。

组员由教务主任王玉兰和各学科教研组长组成,负责课程标准培训工作的具体落实和资料收集。

通过教研组开展集体学习,利用空余时间开展自主学习,并撰写学习笔记。

实行专家引领,多次邀请县教研室教研员来校就课标教材编排进行解读,继续加强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并在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教师之间的交流和点评。

三、课程实施操作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全面动员,全员参与课改领导小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对新课程改革方案进行科学、合理规划,制定了新课程改革实施规划、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校本培训制度、领导干部听课、研讨制度等。

先进学校事迹材料

先进学校事迹材料

先进学校事迹材料一、教育教学改革方面。

我校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模式,不断推进课程改革和教学方法创新。

我们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内容方面,我们注重跨学科融合,推动各学科之间的互相渗透,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在教学方法上,我们注重多元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二、学生素质培养方面。

我校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注重学术成绩,更注重学生的品德修养和社会实践能力。

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如文艺汇演、志愿者活动、科技创新竞赛等,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提升综合素质。

同时,我们还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关注学生的心理成长,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三、师资队伍建设方面。

我校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我们注重教师的教学能力培养和专业发展,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各类教育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提升他们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同时,我们还注重激励教师,建立了多种激励机制,激励教师积极投入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四、学校管理与服务方面。

我校高度重视学校管理与服务工作,不断优化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效率。

我们建立了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和规范的管理流程,加强对学生和教师的关爱和服务,营造了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

同时,我们还注重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建立了家校合作机制,加强家校互动,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以上就是我校在教育教学改革和学生素质培养方面的先进事迹材料。

我们将继续不懈努力,不断探索创新,为学校的发展贡献力量,为学生的成长助力。

感谢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关心!。

“课改先进校” 材料

“课改先进校” 材料

花开敦中别样红——敦好初中课堂教学改革事迹材料敦好初中现有24个教学班,学生1401人,教职工90人。

学校崇尚“尊重人、赏识人、成就人”的育人理念,我校从2012年9月践行新的教学模式——“五导五学”,扎实开展课改实践活动,一年来我校在课改路上且行且远,花开别样红:教师的教学观念转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高了,学校的教学研究氛围更浓了,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了,新课改给我们带来了新理念、新方法、新尝试、新探索。

一、课堂教学改革的整体规划(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指导思想: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指针,在现代教育思想和新课程理论指导下,培养全面发展的中学生。

总体目标是:以课标为依据,有效整合教学资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疑问为主轴、训练为主线,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促使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趣、学习能力和整体素质提升,构建“五导五学”高效互动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课堂教学模式规划:导预疑学:导学案引领——明确目标•课前热身导问探学:导学案引领——问题引领•探究学习导法乐学:导学案引领——授人以渔•快乐学习导评测学:导学案引领——题萃测评•堂堂过关导思拓学:导学案引领——趣题激难•延伸拓展归根到底:“五导五学”教学模式实际上是一个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导预疑学)带着问题(导思拓学)走出课堂的教学模式。

(三)、课程改革实施步骤:1、筹备启动(2012年3月~2012年8月):成立课堂教学改革领导小组;派人外出考察学习,结合本校实际,研究制定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2、全面探索(2012年9月~2013年2月):实行集体备课,推行“五导五学”高效互动课堂教学模式;开展课型的研讨课活动,改进和优化我校的课堂教学。

3、总结提升(2013年3月~2013年7月):完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开展课堂教学改革调研,发布学校课堂教学诊测报告(现已经有两期),总结经验,表彰先进,分析不足,明确下步课改努力的方向。

省义务教育深化课程改革先进学校申报材料(已通过)

省义务教育深化课程改革先进学校申报材料(已通过)

省义务教育深化课程改革先进学校申报材料(已通过)某某某义务教育课程深化改革先进学校一、学校基本概况某某某市实验小学建于1913年,始称某某某公学堂,距今已走过百年历程。

学校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工97人,大专以上学历94人,学生1720人,教学班40个。

多年来,我校认真贯彻教育部、省市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文件精神,坚持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坚守“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逐步形成了“育人为本德为先,质量为根生为主,特色为翼书为源”的办学理念,打造“浸书香墨色,育时代新人”的校园文化,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二、课改工作思路学校课程改革基本思路是“完善课程体系、加强课程建设、立足课堂教学、强化实践活动、评价促进发展”,积极实施和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改主要做法(一)构建“书韵”课程体系,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基础聚焦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需要有完善的课程体系。

我们赋予“书韵”新的内涵:彰显书法特色、浸润书海墨香、描绘美好童年、师生和谐雅韵。

于是,从德、智、美、体、创等五个方面,对国家、地方、校本课程进行了统筹整合,形成“书韵”课程体系。

(架构图另附)“书韵”课程体系以“书韵”为主线,分为“启智类课程、实践类课程、运动类课程、艺术类课程”四大领域,通过“以书养德、以书启智、以书健体、以书审美、以书研创”等五个途径,培养“尚礼明德、自主善学、开放创新、健康乐群、气质高雅”的全面发展的人。

(二)扎实推进课程实施,是深化课程改革的保障1.“三位一体”,实现德育目标我校根据《小学德育纲要》和《中共中央关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立足本校实际,建立了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模式。

坚持课程育人。

我校构建了三级德育课程体系,开发德育校本课程,培养学生守纪律、讲文明、懂规则、有责任。

使文明、和谐、友善、诚信等价值观,在行为养成中逐渐沉淀为稳定的人格。

古城小学 课改先进单位汇报材料

古城小学  课改先进单位汇报材料

倾注满腔热情谱写课改新篇-------- 课改先进单位汇报材料伊川县平等乡古城小学 2012-03-21倾注满腔热情谱写课改新篇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的工作重点;教师素质的高低,是学校发展的关键。

教师的思想,决定教育的方向。

为了让教育适应时代的要求,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我校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2011年3月31日,全县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工作会议上,我校被定为第二批课改学校,有幸成为一百所课改学校中的一员。

回首一年课改路,有投入,有收获。

一、建全机制,强化管理,推进课改1.建立课改领导小组组长:白腾召副组长:秦七义组员:孙利芳白晓伟康富果杨俊晓白会霞王为娜李晓玲白爱钦亢俊辉郎俊晓杨梅芳白顺霞黄谦白红伟2.制定课改计划,确定课改模式。

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制定课改计划。

借鉴第一批课改实验学校的先进经验,确立好自己的模式。

通过研读了第一批课改实验学校的《模式、做法、体会》,通过对比、分析,确定“二五四”模式我校课改模式。

3.加强宣传,推进课改为营造浓厚的课改氛围,学校制作了课改横幅8条,课改理念标语3条,班级誓言3幅,课改模式版面1幅,粉刷墙壁制文化长廊。

确立了3-6年级、二一班为课改实验班。

建立课改办公室、专项配备办公桌等设施。

二、抓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素质。

1 、明确思路,突出理念。

教师素质的提高。

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作,必须做到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工作。

因此我校确立了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遵循学校发展规律和教师发展成长规律,以全面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为重点,突出两个理念,一是以学校为本的理念,二是以教师为本的理念,根据学校、教师、学生的发展需要,融学习、实践、研究为一体,采取“在实践中发展,在发展中提升,在提升中成长”的策略,注重教学、教研、培训相结合,自我探究与专业引领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主动参与,不断完善自我,教学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理论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专业有了进一步发展,教师队伍建设走上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有效地促进了学校可持续发展。

初中课改示范校汇报材料

初中课改示范校汇报材料

初中课改示范校汇报材料第一篇:初中课改示范校汇报材料初中课程改革示范校汇报材料一、学校概况概况——多年来,我校秉承:“育人成长,科学发展,争创一流,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

坚持“以德立校,以法治校,以理兴校,以情扬校”的管理宗旨,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

二、课改思路:先试点、后推进自2001年我们就在课改这条路上慢行。

特别是2010年10月去丹东凤城六中参观学习后,进一步明晰了思路,坚定了信心。

根据局里的要求,借鉴凤城六中的经验,结合我校实际,决定在我校七年级1、2两个班进行试点。

经过3个月的实践后,在七年级14个教学班全面启动。

2011年暑假开学,新的七年级进入课改;2012年暑假开学,新的七年级也进行课改;先是班级试点,再年级推进,通过两年半的时间,迈三步全校进入课改。

采取的方针是:循序渐进、逐步改革。

现在我校课改进入完善深化阶段,结合“语文主题学习”活动的开展,把课程改革与语文主题学习整合,带动其它学科,由教教材向用教材教的方向转变。

启动过程中出现了三方面的问题:一是教师的阻力;二是社会的压力;三是需要投入的精力与财力。

面对这三个问题,我们采取的措施是:课改的主旨就是改教师、改教法、先统一行动、再统一思想,按照课堂新模式,强制推进,先统一模式,再关注内容。

第二个问题是和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先请孩子在本校读书的教师听课,再请部分学生家长听课,我们做讲解,他们做宣传,进行减压。

第三个问题是采取领导成员深入一线,特别是校长一定亲历亲为,克服困难加大投入,解决好精力和财力的问题。

三、课改目的理念课改的目的是:发展学生,提高素质,提升质量。

课改的理念是:先学后教,分组合作,展示指导。

四、课改具体做法具体做了三项工作1、学案的准备学案的准备:主备人拿出手稿,集体讨论补充修改,最后定稿印发,提前4—8周。

学案的要求,将教师的教案、学生的作业、部分课外习题统编成学案,将教的方案变成学的方案,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

高级中学课改先进材料

高级中学课改先进材料

高级中学课改先进材料淮阳第一高级中学,位于XX市东20千米的羲皇故都淮阳。

XX年建校,XX年被评为省示范性高中。

现有在校高中学生一万多人。

新课程改革已经在河南推行四年了,而周口是一个经济相对掉队的地域,教育基础薄弱,因此教育者所承担的责任和压力也就显得超级大,课改的路子走起来超级难。

可是,市教育局多次就课改工作提出建议和要求,我县教体局教研室也就新课程改革进行了强力推动。

XX年举行XX县青年教师综合技术大赛;XX年举行高中教师优质课评比;XX年又举行XX县“同课异构”优质课大赛,这些活动不断推动新课改的深切发展。

淮阳一高也在这场变革的洪流中,经历了由困惑到学习、由学习到仿照、由仿照到创新的进程。

凤凰涅磐,浴火重生,当咱们完成了从思想到实践、从形态到内涵的完整演变以后,才发现咱们竟然达到了一个较高的境界,淮阳一高就是在不断“嬗变”中完成了品味的提升和质量的提高。

一、课改动力之“变”——学生的终身需要成为办学的目标。

以前谈课改,最大的隐忧是“升学率”,最大的动力仍是升学率。

究其原因,就是办学目标的浅薄和低微,所以每次课改碰到升学率质疑的时候,最终的选择老是先把课改放一放。

现在,咱们课改的动力变了,由升学率转变为咱们的办学梦想,这个梦想就是“十年要办一所勤学校”。

咱们给“勤学校”的概念是:理念先进、质量卓越、教师幸福、学生快乐、全面发展、特色鲜明。

咱们以为,若是还像传统课堂那样,教师把榨取学生的时间当做获取成绩的宝贝,学生把课堂当做消磨青春岁月的炼狱,那么永远也不可能走出教育的怪圈。

为了实现咱们的梦想,咱们把落实新课程、实施新课改、实施我校的“一教一名一品”当做立校之本。

咱们深知,梦想是实践课改的动力之源,而课改则是实现办学梦想的必由之路,因此在课改的进程中可以有眼泪和抱怨,但绝不能有怀疑和畏缩。

二、课堂模式之“变”——课堂成为激情学习的乐园。

传统的课堂由教师一人独霸,固然,它也曾带给教师许多尊贵和成绩,但从今天来看,课堂仅仅教给学生知识,已是一种超级低层次的追求。

区课改先进校材料

区课改先进校材料

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众所周知,优异的教学成绩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基石。

没有好的教学质量,就谈不上学校的建设和发展。

在初中校建设工程实施的3年间,杨宋中学在区教委等上级部门的正确指导下,牢牢抓住办学质量这条主线,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杨中人在教学这块主阵地上辛勤地播撒着,收获着。

一、找准教育瓶颈,明确课改方向杨宋中学是一所普通的农村中学,教育信息相对闭塞,家长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如何能提高农村中学学生素质,成为摆在2006年新一届领导班子面前的重要课题。

班子成员在校长的带领下,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亲临课堂听课、督学,深刻认识到:提高质量的关键在于课堂上要最大限度发挥孩子们的潜能,并认真审视了我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有相当一部分老师的教学观念传统陈旧,教学本质上仍以灌输为主,致使学生思维能力开发不充分,学习兴趣激发不到位,学习效果不甚理想。

(2)课堂上老师滔滔不绝的讲,学生被动的听,课堂气氛沉闷,师生很难产生共鸣和交流。

致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厌学、不学现象严重。

(3)有些教师的教学还达不到“堂堂清”,当然就更谈不上“日日清”、“周周清”了。

致使一些学生学习问题积累太多,成功体验太少,慢慢失去了学习兴趣,成为学差生。

找准了教育的“瓶颈”,一场以转变教师观念为基础,以研究构建主义理论和洋思、杜郎口教学经验为重点,以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为中心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改革在杨宋中学拉开了帷幕。

二、践行课改模式,探索高效课堂“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说起来容易,怎样才能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我们着重做了以下几件事:1、更新理念。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校书记、校长先后4次带领教师前往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探访、学习,回来后及时召开干部会、职代会、教师会对改革方案进行充分讨论;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深入学习研讨课堂改革方案;利用假日对教师进行全面深入的培训,大家通过看录像,听报告,做交流,分析利弊最后达成共识:教育质量不是单靠教师的努力就行了,教师要想办法,出点子,只有让学生动起来,才是师生学习的两情相悦,才有质量可言,才有学生的发展可言!为了赢得学生及家长的支持,学校又分别召开学生会、家长会,讲明改革的必要性,讲清新课堂的特点,新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应当如何积极参与,家长应该如何配合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体推进课改,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课程改革先进学校验收汇报材料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首先我代表平阴县栾湾小学的全体师生对各位领导到我校检查指导学校课程改革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平阴县栾湾小学地处经济繁华、交通便利的济南市平阴县安城乡南栾湾村。

学校服务于周围14个行政村,1.5万余群众;学校教学设施先进,可容纳12个教学班500余名学生。

2010学年开设教学班12个,学生460人,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教职工43人,学历达标率为100%,其中,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达35人,本专科以上学历37人,学校领导班子全部为专科以上学历。

学校占地面积13080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32平方米。

现有教学楼一幢建筑面积1712平方米,与栾湾中学合用实验楼一栋,生均校舍使用面积4平方米。

校园建设以“绿色、人文、向上”为主题,以“和谐发展”为中心。

高配置的微机室、多媒体教室、充足的师生藏书、高标准的仪器实验设备、齐全的音体美器材设施、先进的远程教育网络系统,为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学校以“一切为了孩子的自主自由发展服务”为办学宗旨,以“让更多的农村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为每个孩子幸福的一生奠定最坚实的基础”为办学理念,以“办特色学校,育创新人才”为办学目标。

在“天天向上”校园精神的引领下,全校师生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求是发展。

作为乡镇小学中心校,学校以教科研为龙头,以校本课程开发为促进,积极实施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工作;积极推进“一体化”建设,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促使辖区各校办学水平的均衡发展。

现将我校课改工作的一些具体做法作如下汇报:一、成立课改领导小组,研究课改思路我校有一个年轻、充满活力,具有拼搏创新精神的领导班子,也有一支专业技术精湛、团结求实,乐于投入到课改浪潮中的教师队伍。

当新课程教育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时,我们抓住机遇,积极行动起来,立刻成立我校课改领导小组,现以郭军校长为领头人,以赵鹏、朱传辉、江伟、孙淑慧等市、县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排头兵,加盟到课改研究中去,课改小组成员学习研究课改理论,明确课改思路,制定课改方案。

二、重视观念的改变,加强教师的培训我校利用多种形式对教师进行培训,如:集中学习研讨、教师自学、交流探究、案例分析,使教师在参与、互动中进一步理解课改理念、目标、精神。

教师们对课程改革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他们态度积极,思变求变,认真学习新课程通识培训教材,了解领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理念、目标和结构,新课程与教学改革、新课程管理和课程资源开发、新课程与考试评价改革、新课程与教师专业化成长等有关理论。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新课程的“专家辅导讲座”光盘,组织全体教师进行收看。

结合本校教研活动,联系教学实际,认真进行反思,组织教师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交流探究,更好地学习领会和掌握新课程。

通过集中培训、专家辅导与自我研修后,要求每位教师撰写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教学研究性文章或心得体会。

每学年我们还组织教师按课改推进进行学科培训,做到不培训不上岗。

用理论武装了自己的教师们走进了新的课堂,但繁忙的教学工作之余,他们并未放松对课改新理论的学习、钻研、探讨。

教师们从学校互联网中,从学校图书馆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期刊上,广泛收集课改实验信息,博采众长,并在集体备课中进行交流,资源共享,共同提高。

三、整体推进教学行为,整体推进教学行为改革,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的全部领导都参与了课改整体推进工作的研究,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科研主任、德育、工会、少先队等领导及负责人亲自参与课改工作。

学校以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为主旋律,组织教师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我校间周一次业务学习或教研活动,定期进行集体备课,特别是在组织老师们参与区片教研“一体化”教研活动中,积极组织课改实验,老师们通过“一二三三”教学模式的不断研究与积极探讨,在交流中取长补短,使课堂模式进一步优化、完善。

各学科的课堂教学模式努力以“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当堂达标”的课改理念,在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大方向下,老师们进行了细节研究,如:自主学习方法的指导,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指导,小组长的职责培训,自主邀请课模式的研究等工作。

在实施过程中,老师们不断研究、总结、提高,环节运用成型,师生地位得到了根本的转变,教师由单纯的讲授主体变成了点拨、指导、矫正主体。

对模式进行了优化提炼,统一整合各老师的经验,基本形成了科学、高效、有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

四、聚焦课堂,开创课堂教学新局面课堂是教师展示教育教学艺术魅力的平台,是学生投入学习活动的阵地。

新的课程呼唤新的课堂,新的课堂应该出现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

为此,学校领导班子纷纷走进课堂,去倾听、去观察每一节课的利与弊,去了解教师是否能用新的教育理念去诠释新的教材,去对待每一位学生;去体察学生是否能适应新的课堂,关注他们的学习方式,洞悉他们真正的学习需求。

听课后,学校的领导班子和各教研组教师一起评课、研讨,对课堂教学中的成功之处加以推广,对不足之处进行整改,让每位教师在探索中提高。

为了更好地促进课堂教学改革,更好地引领教改导向,我校坚持开展示范教学活动,由市、县级骨干教师进行公示范教学,力求推陈出新,既为年轻的课改教师提供一个学习的平台,又为教学改革提供一个研究个案,营造浓厚的课改氛围,为我校广大教师教学水平又上一个台阶起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我校课堂教学景观全面改变,培养了一批骨干教师,其中朱传辉、江伟、张爱红、孙淑慧四位老师获县“学科带头人”称号,另有19位老师获县骨干教师称号。

五整体推进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素质我校以课改为载体,全面推进各项工作,首先加强少先队组织的德育工作职能,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抓好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与心理素质的培养。

开展文明班级的常规评比,坚持周周评,月月评,营造出一个个良好的班级,进而形成一个良好的校风。

其次,大力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制定整体活动方案,认真贯彻落实“每天活动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思想,开展人人参与、个个争先的集体体育运动;以“达标争优、强健体魄”为目标,坚持体育课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保证学生平均每天至少有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掀起校园青春健身活动的热潮,形成生动活泼、生机勃勃、生龙活虎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第三,我校启动中长期发展规划的运作机制,把学校建设成“优良育人天地”,“向课堂要质量,以课改求发展”是提高学校办学质量的关键。

我们栾湾小学借新课改的东风,热情高涨,信心十足,积极投身于课改工作中,实施课改以来,我们学校教师全员参与,课改小组进行了多方面的培训和研究。

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学生有很大的变化,表现在:1、语文课上,孩子们能在25——30分钟之内完成一篇新课文的原生态阅读,98%的孩子基本上能读通课文,99%的孩子能认读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能听写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生词,99%的孩子能积累课文中四字词语和优美短语,93%的孩子能在文中批注感受最深的句段,并写下自己的感言。

2、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成果展示激励办法,学生课堂上发言积极性明显增强,发言率大大提高,95%的孩子能在小组内主动交流,90%的孩子能在班内主动交流,据统计,一周下来,一个孩子一次都不发言的人基本没有。

部分同学以前真有“打死我也不说话“的劲儿,通过课改,现在的孩子们发言积极,大胆,课堂效率大大增强。

3、小组展示积极主动、流畅生动,有深度、有个性,组与组之间在交流的过程中碰撞生成自然,针对性强,能在交流中敢于和老师、同学辩论,敢于向老师、同学提出疑问。

能利用自己在课外获得的信息证明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能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

4、学习习惯有明显改进,以前的教学方法,教师只要不布置任务,学生不知道做些什么,现在只要教师培训好组长,利用好组长,很多课外内容不需要老师亲自参与,现在我校各班的小组长基本能明确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督导、组织、示范、帮助等职责。

各班能充分利用小组长对作业和练习组织讲评、批改、收集上交老师审查,自觉完成学案的评定、收集、上交等事务。

5、学生能力得到全面提高,课改实验前后学生的学业成绩有了明显提升,学生参加各种活动获奖的人次和等级都有明显的提高,近年来,我校学生在市县组织的各级各类活动,如:县运动会、县篮球、足球、乒乓球、县学生绘画、合唱、舞蹈、科技、征文等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学校科技小组连续两年代表县参加市学生科技大赛均取得优异成绩,2008年学校舞蹈队参加市小学生舞蹈比赛,获得乡镇小学唯一的一等奖,受到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六、狠抓养成教育,促学校特色发展近年来,我校在抓好常规管理,做好常规工作的同时,重点做好以下工作:1、加强学生自主化管理,大力开展了以“养成教育”为主的学生行为习惯的教育活动,每班同学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定岗定责,责任到人。

2、组织实施了丰富多彩的学校课程“开心课堂”。

学校组织成立了英语、篮球、足球、计算机、书法(低、高)、乒乓球、羽毛球、象棋、绘画、音乐、舞蹈、手工、十字绣、中国结等十五个“开心课程”,发展学生的爱好特长。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孩子们学得快乐,学得轻松,做到了劳逸结合,张弛有度。

3、学校开展好习惯伴我行为主题的教育活动。

通过从预习、写字、观察、思考等方面进行专题培训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4、我校又以“创建和谐学校,营造书香校园”活动为契机,对广大师生进行良好读书习惯的教育,使学生从小养成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培养了学生自立、自理、自信、自强的能力。

我们所做的这一切,为孩子们营造了一个和谐、优美、温馨、舒适的学习、生活、活动环境,使每个孩子都能在这里健康、快乐地成长,全面、科学地发展。

七、改革评价机制,促进师生个体发展我校加大改革力度,改革评价机制,提出了“多一把尺子衡量学生”的口号,遵照“评价目标全面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结果个性化”的原则,构建适合我校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多维评价模式。

我们采用了成长记录册、行为养成和班级学习目标评价、学习日记、教师观察日记、访谈记录、调查问卷等质性的评价方法。

年段各班召开家长会议,教师与家长沟通交流,要求家长与教师密切合作,共同关注、评价学生在学校、在家里各方面实践操作、收获所得、成长记录、特长展示等,把孩子成长中的每一个印迹都记入他的成长记录册里。

教师定期考察学生的成长状况,给予真实评价,并及时再反馈给每位家长,表扬其长处,指出其不足,明确共同努力目标。

我校特别关注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针对我校学生大多为农村孩子,父母打工者多的实际情况,学校定期对不同年段的学生进行谈心调查,然后汇总统计,及时反馈,再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以便更全面,更科学地评价每一个学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