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院建设标准

合集下载

国家二级中医医院标准

国家二级中医医院标准

国家二级中医医院标准中医医院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医疗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规范中医医院的建设和管理,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标准。

本文将详细介绍国家二级中医医院标准。

一、医院管理国家二级中医医院标准要求医院必须具备完善的管理体系。

医院应设立中西医结合的管理团队,由相关管理人员和医疗专家组成。

医院管理团队应负责医院的整体规划、日常运营和质量监控等工作。

此外,医院还应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确保医院的正常运转和患者安全。

二、医疗设备与技术国家二级中医医院标准要求医院必须具备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术。

医院应配备各类中医诊疗设备,如针灸治疗仪、中药煎药机等。

同时,医院还应具备与西医医院相媲美的现代化医疗设备,如影像诊断设备、手术室设备等。

此外,医院还应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开展中医药临床研究和新技术、新疗法的研发。

三、医疗质量与安全国家二级中医医院标准重视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

医院应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医疗活动符合相关法规和规范要求。

医院还应加强医疗风险管理,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权益。

医院应加强职业素养和技能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

四、科室设置与服务范围国家二级中医医院标准规定了医院的科室设置与服务范围。

医院应设立中医内科、中医外科、中医妇科等科室,同时还应有针灸科、推拿科等特色科室。

医院应提供全科医生服务和患者转诊服务,并配备相应的检验、影像和手术室等辅助科室。

医院还应建立健全的预约、挂号、就诊等服务流程,提高患者就诊体验。

五、中药药材管理国家二级中医医院标准对中药药材管理提出了要求。

医院应建立中药库房,对中药药材进行分类、存储和管理。

医院要求中药配方颗粒制剂的质量控制和炮制工艺符合相关标准。

医院还应加强中药饮片的质量监控,确保中药的安全和有效。

综上所述,国家二级中医医院标准对医院的管理、医疗设备与技术、医疗质量与安全、科室设置与服务范围以及中药药材管理等方面都提出了具体要求。

中医医院建设标准

中医医院建设标准

中医医院应合理 规划医疗功能区, 确保医疗流程顺 畅
中医医院应注重 绿化和景观设计, 营造舒适宜人的 就医环境
中医医院应考虑 周边居民的需求, 合理设置停车位 和交通组织
中医医院建设标准 规定,建筑布局应 符合中医医疗特点, 合理规划功能区域。
中医医院的建设应 注重生态环境,绿 化率应达到国家标 准。
中医医院建设 应遵守国家环 保法规,确保 建设过程中对 环境的影响最
小化。
中医医院应建 立环保管理制 度,确保医院 运营过程中的 环保工作得到
有效执行。
中医医院应采 取有效的节能 减排措施,降 低医院的能耗 和排放量,提 高资源利用效
率。
中医医院应加 强医疗废弃物 的管理,确保 医疗废弃物的 安全处置和无
中医医院建设应注重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确保患者的诊疗安全和治疗效 果。
中医医院建设应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具备完善的医疗设施和设备
符合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 规
具备专业的医疗团队和技术 力量
注重医院文化建设,营造良 好的就医环境
中医医院应选择 环境优美、交通 便利、基础设施 完善的地段
国际合作与交流 的加强
引进国际先进技 术与经验
培养国际化中医 药人才
绿色建筑:中医医院建设应 注重绿色建筑理念,降低能 耗和环境影响
政策支持:政府出台相关政 策,鼓励中医医院的可持续 发展
智能化发展:利用现代科技 手段,提高中医医院的诊疗
水平和效率
人才培养:加强中医药人才 的培养,为中医医院的可持
中医医院应根据自身特色和需求,合理配置医疗设备与器械,提高医疗质量和技术水平。
中医医院应建立完善的设备管理制度,对医疗设备与器械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 行和使用安全。

中医医院建设标准

中医医院建设标准

中医医院建设标准中医医院建设标准 (卫办规财发[2008] 122 号 2008 年 6 月21 日)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适应中医药事业发展与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需要, 加强与规范中医医院的建设, 提高工程项目决策与建设的科学管理水平, 充分发挥投资效益, 依据有关法律、法规, 特制定本建设标准。

第二条本建设标准就是为中医医院建设项目科学决策与合理确定项目建设水平所提供的全国统一标准; 就是审批、核准中医医院建设项目的依据; 也就是有关方面编制、审查中医医院建设项目初步设计、监督检查整个建设过程的重要依据。

第三条本建设标准适用于建设规模在 60~500 张病床的综合性中医医院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 ; 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医院、中医专科医院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可按其建设规模大小参照执行。

第四条中医医院的建设必须遵循国家经济建设的有关法律、法规, 贯彻与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人为本、方便病人、因地制宜、实事求就是的原则, 达到布局合理, 功能完善, 分区明确, 为患者营造安全、便捷、舒适、温馨的就医环境。

第五条中医医院的改建、扩建应充分利用原有基础设施, 认真贯彻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从我国国情出发, 结合不同地区的经济条件, 兼顾实用、经济、美观的原则, 突出中医药特色, 弘扬中医药文化。

第六条中医医院的建设, 应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与国中医药条例》的规定, 坚持中西医并重的卫生工作方针, 符合国家与地方有关区域卫生规划与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

第七条中医医院建设应纳入当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 工程投资应统筹安排, 中医医院建设用地应纳入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规划。

第八条中医医院建设项目应统一规划一次建成, 并留有改造与发展余地。

投资确有困难的可统一规划、分期实施。

建设项目经有关部门批准后, 不得随意改动。

第九条中医医院的建设除执行本建设标准外, 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中医医院标准

中医医院标准

中医医院标准中医医院是指以中医药为特色,开展中医诊疗、康复保健、科研教学和国际交流合作的医疗机构。

中医医院标准是指对中医医院建设、管理、服务、质量等方面的要求和规定,是保障中医医院正常运行和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依据。

一、建设标准。

中医医院应当符合国家有关中医医院建设的规定,包括场地选址、建筑设计、设备设施、环境卫生等方面的要求。

建设标准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对中医医院的正常运行和医疗服务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在建设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规划和设计,确保医院的功能布局合理,设施设备先进完善,环境卫生符合卫生标准。

二、管理标准。

中医医院的管理标准包括医院组织架构、人员编制、管理制度、医疗质量管理等方面的要求。

医院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直接关系到医院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因此在管理方面要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保障医院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三、服务标准。

中医医院的服务标准包括医疗服务、护理服务、康复服务、医疗安全等方面的要求。

医院的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就医体验和治疗效果,因此在服务方面要注重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加强患者安全管理,提升护理服务质量,积极开展康复保健工作,提高医院整体服务水平。

四、质量标准。

中医医院的质量标准包括医疗质量、服务质量、管理质量等方面的要求。

医院的整体质量直接关系到医疗安全和患者满意度,因此在质量方面要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加强医疗质量监测和评估,不断改进医疗服务流程,提升医院整体质量水平。

五、发展标准。

中医医院的发展标准包括医院规模、学科建设、科研创新、国际交流等方面的要求。

医院的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因此在发展方面要加强学科建设,提高科研创新能力,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推动医院的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中医医院标准是保障中医医院正常运行和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依据,建设、管理、服务、质量和发展等方面的标准都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只有全面提高中医医院的各项标准,才能更好地满足患者的医疗需求,推动中医医院的健康发展。

中医院基本建设标准

中医院基本建设标准

中医院基本建设标准
中医院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载体,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传播和发展基地。


了更好地提供医疗服务,保障患者的健康,中医院的基本建设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中医院的建筑设计应符合中医药特色。

建筑风格要体现传统文化特色,
可以融入中医药文化元素,如中医典籍的书法艺术、医药图案等。

建筑结构要符合中医院的功能需求,医疗区、门诊区、康复区等功能区域要合理布局,便于患者就医和医护人员工作。

其次,中医院的设施设备应当齐全先进。

中医院的医疗设备应当符合国家标准,能够满足中医诊疗的需求,如中药熬制设备、针灸治疗设备等。

同时,中医院还应当配备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方便医护人员对患者信息和医疗记录进行管理和查询。

另外,中医院的医护人员队伍应当专业化、规范化。

医生、护士等医护人员应
当具备扎实的中医医学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够熟练运用中医诊疗技术。

同时,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和医德医风也应当符合中医文化的精神内涵,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最后,中医院的管理制度应当健全,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中医院应当建
立完善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对医疗行为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医疗安全。

同时,中医院还应当加强对医疗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患者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总之,中医院的基本建设标准直接关系到中医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也关系
到中医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只有建立科学规范的基本建设标准,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医疗服务的需求,推动中医事业的发展。

希望各级中医院能够严格按照基本建设标准进行规范建设,为中医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中医医院建设标准

中医医院建设标准

. .. .中医医院建设标准中医医院建设标准(卫办规财发[2008] 122 号2008 年6 月21 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适应中医药事业发展和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需要,加强和规中医医院的建设,提高工程项目决策与建设的科学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投资效益,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建设标准。

第二条本建设标准是为中医医院建设项目科学决策和合理确定项目建设水平所提供的全国统一标准;是审批、核准中医医院建设项目的依据;也是有关方面编制、审查中医医院建设项目初步设计、监督检查整个建设过程的重要依据。

第三条本建设标准适用于建设规模在60~500 病床的综合性中医医院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医院、中医专科医院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可按其建设规模大小参照执行。

第四条中医医院的建设必须遵循国家经济建设的有关法律、法规,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方便病人、因地制宜、实事的原则,达到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分区明确,为患者营造安全、便捷、舒适、温馨的就医环境。

第五条中医医院的改建、扩建应充分利用原有基础设施,认真贯彻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从我国国情出发,结合不同地区的经济条件,兼顾实用、经济、美观的原则,突出中医药特色,弘扬中医药文化。

i. .w.第六条中医医院的建设,应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国中医药条例》的规定,坚持中西医并重的卫生工作方针,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区域卫生规划和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

第七条中医医院建设应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工程投资应统筹安排,中医医院建设用地应纳入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规划。

第八条中医医院建设项目应统一规划一次建成,并留有改造和发展余地。

投资确有困难的可统一规划、分期实施。

建设项目经有关部门批准后,不得随意改动。

第九条中医医院的建设除执行本建设标准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的规定。

第二章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第十条中医医院的建设规模,应结合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卫生资源、中医医疗服务需求等因素,以拟建中医医院所在地区的区域人口数确定。

县级中医医院建设标准

县级中医医院建设标准

县级中医院建设基本标准一、建设原则第一条统筹规划,填平补齐。

对规划建设的县级中医院,按照本标准和填平补齐的原则,进行房屋建设和设备配置。

第二条完善、提升中医药服务功能,满足基本需求。

结合当地中医药服务需求,在房屋建设和设备配置上,基本满足县中医医院提供中医药医疗、预防、保健等服务和对乡村两级开展中医药业务指导、技术支持以及人员培训的要求。

第三条统一标准,规范建设,突出中医特色。

根据基本标准、覆盖人口及功能定位确定建设规模,做到规模适度,功能适用,装备适宜,经济合理。

二、业务用房建设标准第四条业务用房建设规模,按60平方米/床核定;床位规模原则上按不超过0.25张/每千人口核定。

县级医疗机构床位总数原则上按规划城镇人口2张/每千人口控制。

第五条项目单位预防、保健用房的建筑面积,应按编制内的每位预防保健工作人员20 m2配置。

第六条业务用房新建造价原则上应控制在1000元/m2以内(不含土地及各种取费),具体项目单位根据当地气候、区域环境等因素上下浮动10%—20%;现有业务用房改造造价原则应控制在500元/m2以内。

第七条业务用房面积分配应满足服务功能、业务技术及设备装备的需要,在控制总建筑面积的前提下,各类用房占总建筑面积的比例可根据不同地区和医院的实际需要做适当调整。

使用面积分配应符合表1规定,建筑参数应符合表2规定。

三、建筑要求第八条贯彻适用、经济、美观原则,科学设计、合理布局、整体规划、完善功能、突出中医特色,按照当地经济水平和区域条件合理确定。

第九条建筑材料和结构形式的选择,应符合建筑耐久年限、防火、抗震、防洪、建筑节能、保温隔热及施工等方面的要求。

第十条项目单位的建筑宜采用框架结构,主要业务用房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第十一条在自然通风条件下,室内净高应符合下列规定:诊查室2.8—3.0m,病房3.0—3.2m,医技科室应根据设备需要确定。

第十二条业务用房的首层室内外地面高差,应不小于0.45m。

二级中医医院设置规范

二级中医医院设置规范

二级中医医院设置规范
二级中医医院是指在县级(市辖区)的基础上,应设置有所属科室和住院病床的中医医院,主要功能是为患者提供中医诊疗和治疗服务。

以下是二级中医医院设置的一般规范:
1. 一定的面积和基本设施:二级中医医院应具备一定的建筑面积和基本设施,以满足患者诊疗、住院和康复的需要。

建筑面积通常要求在5000平方米以上。

2.专科科室设置:二级中医医院应设置多个专科科室,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眼科、口腔科、中西医结合科等。

科室的设置应满足患者的需求,并能够提供全面的中医诊疗服务。

3. 医疗技术人员配置:二级中医医院应具备一定数量的医疗技术人员,包括中医医师、中医师、护士等。

医疗技术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职业资格和执业证书。

4. 住院病床设置:二级中医医院应设置一定数量的住院病床,以满足需要住院治疗的患者的需求。

病床数量的设置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5. 医疗设备和药品配置:二级中医医院应配备一定数量的医疗设备和药品,以满足患者的诊疗和治疗需求。

医疗设备的配置应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规定。

6. 院内管理和服务设施:二级中医医院应建立健全的院内管理制度和服务设施,包括医院管理、质量控制、医疗安全等方面的制度和设施。

根据不同地区和国家对医院管理的具体规定,二级中医医院的设置规范可能会有所不同。

以上规范仅供参考,具体设置应根据地方和国家的相关规定执行。

三级中医医院基本标准

三级中医医院基本标准

三级中医医院基本标准三级中医医院是在国家、省级基础上建设起来的综合性医院,是中国传统医学与西医结合的重要医疗机构之一、三级中医医院承担着疑难杂症的诊治、中医传承与研究、中西医结合的临床研究与实践等多方面的职责。

以下是三级中医医院的基本标准。

一、领导机构和管理体系1.设立医院党委、行政领导班子,建立健全完善的医院管理体系;2.设立医院党委办公室,负责党委工作,协调各科室和职能部门的工作;3.设立医院行政机关,并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4.建立医院的决策机构,设立药事委员会、医疗质量与安全委员会等机构。

二、医疗资源和技术设备1.医院拥有一流的中医药专家和医护人员队伍,人员结构合理,技术过硬;2.建设较高水平的各科室,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眼科、耳鼻喉科、针灸推拿科等;3.设立各类诊疗室和特殊检查室,包括CT室、磁共振室、心电图室、中药制剂室等;4.药品供应完善,建立完善的中药材、中成药、中药饮片采购和质量控制体系;5.中医技术设备更新换代要与国际领先水平接轨。

三、研究与教学1.医院设立科研机构,建立科学研究课题,并积极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2.建立中医药学科专业研究队伍,并有一定的中医药教学和培训基地;3.设立中医药研究实验室,进行临床疗效和药效评价;4.注重中医经验的传承和研究,保护和开发中医药文化。

四、临床服务1.提供全科医学、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眼科、耳鼻喉科等综合医疗服务;2.开展中医诊疗、中医内科、中医外科等特色专科门诊;3.注重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医疗服务,通过中医药理疗、中医药康复等手段提高疗效;4.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包括就医指引、康复护理、绿色通道等;5.建立健全的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并接受各级相关部门的监督。

五、科学管理和信息化建设1.建立健全的医院管理制度,包括人事、行政、财务、信息管理等多个方面;2.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医疗信息化建设,实现电子病历、电子处方和电子支付的全面推广;3.建立健全的中医药信息数据库,为临床医疗和科研提供数据支持;4.综合利用现代物流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中医医院建设标准

中医医院建设标准

中医医院建设标准
中医医院建设标准:
1、建筑空间符合中医诊疗规定,建造结构良好,通风采光等条件优越;
2、设备设施齐全,有针灸、按摩、中药、针刀、拔罐、拔火罐等特色诊疗设备;
3、中药材储存条件良好,设有仓库和药房;
4、配备一定数量的高技术人员,拥有良好的中医团队;
5、高技术人员需具备中医药的基本常识,具备良好的临床技能;
6、医院设置质量保证体系,定期做安全检测,各科室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护士管理知识,有必要时经过局部培训;
7、实行质量保证管理,对各科室的护理、诊疗等服务要求进行定期检查;
8、执业医师必须拥有临床技能,执行国家、行业和本院规定的诊疗开放原则;
9、配备临床技术人员,负责中医药的临床开发和诊疗管理;
10、设置医疗信息管理系统,记录各科室的医疗数据,对患者的病历进行跟踪评价;
11、开展中医文化宣传活动,建立健康管理系统,提高护理质量,提供专业的中医诊疗服务。

县级中医院建设基本标准

县级中医院建设基本标准

附件4县级中医院建设基本标准一、建设原则第一条统筹规划,填平补齐。

对规划建设的县级中医院,按照本标准和填平补齐的原则,进行房屋建设和设备配置。

第二条完善、提升中医药服务功能,满足基本需求。

结合当地中医药服务需求,在房屋建设和设备配置上,基本满足县中医医院提供中医药医疗、预防、保健等服务和对乡村两级开展中医药业务指导、技术支持以及人员培训的要求。

第三条统一标准,规范建设,突出中医特色。

根据基本标准、覆盖人口及功能定位确定建设规模,做到规模适度,功能适用,装备适宜,经济合理。

二、业务用房建设标准第四条业务用房建设规模,按60平方米/床核定;床位规模原则上按不超过0.25张/每千人口核定。

县级医疗机构床位总数原则上按规划城镇人口2张/每千人口控制。

第五条项目单位预防、保健用房的建筑面积,应按编制内的每位预防保健工作人员20 m2配置。

第六条业务用房新建造价原则上应控制在1000元/m2以内(不含土地及各种取费),具体项目单位根据当地气候、区域环境等因素上下浮动10%—20%;现有业务用房改造造价原则应控制在500元/m2以内。

第七条业务用房面积分配应满足服务功能、业务技术及设备装备的需要,在控制总建筑面积的前提下,各类用房占总建筑面积的比例可根据不同地区和医院的实际需要做适当调整。

使用面积分配应符合表1规定,建筑参数应符合表2规定。

三、建筑要求第八条贯彻适用、经济、美观原则,科学设计、合理布局、整体规划、完善功能、突出中医特色,按照当地经济水平和区域条件合理确定。

第九条建筑材料和结构形式的选择,应符合建筑耐久年限、防火、抗震、防洪、建筑节能、保温隔热及施工等方面的要求。

第十条项目单位的建筑宜采用框架结构,主要业务用房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第十一条在自然通风条件下,室内净高应符合下列规定:诊查室2.8—3.0m,病房3.0—3.2m,医技科室应根据设备需要确定。

第十二条业务用房的首层室内外地面高差,应不小于0.45m。

中医医院建设标准(2020版修订征求意见稿)

中医医院建设标准(2020版修订征求意见稿)

附件1《中医医院建设标准》(修订征求意见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医院建设标准》编制组《中医医院建设标准》(修订征求意见稿)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 (3)第三章选址与规划布局 (4)第四章建筑面积指标 (6)第五章建筑与装备 (8)第六章医疗设备 (11)第七章相关指标 (12)附录中医医院基本用房及单项用房构成表 (13)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发挥中医药在维护和促进人民健康中的独特作用,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加强中医医院的规范化建设,提高中医医院工程项目决策与建设的科学管理水平,正确掌握建设标准,充分发挥投资效益,推动建设融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和康复于一体的中医药服务体系,制定本建设标准。

第二条本建设标准是为中医医院建设项目科学决策、合理确定建设水平服务的全国统一标准,是编制、评估、审批、核准和全过程监督中医医院建设项目的依据。

第三条本建设标准适用于中医医院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医院、中医专科医院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可参照执行。

第四条中医医院的建设,应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的规定,坚持中西医并重的工作方针,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区域卫生规划和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应适应项目所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正确处理现状与发展、需要与可能的关系。

第五条中医医院的建设应坚持以人为本、绿色安全原则,在中医药传承创新的同时,突出中医药特色,充分考虑使用人群的生理特点及心理需求,提供舒适安静的空间环境,做到功能完善、布局合理、流程科学、规模适宜、装备适度、运行经济、安全卫生、健康智慧。

第六条中医医院的建设,应根据当地城镇总体规划的要求和建设单位的实际情况,从项目全生命周期的运行和投资效率出发,切实做好项目论证等前期工作。

第七条中医医院的建设,应在医院事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统一规划,并留有改造和发展余地,根据具体情况一次或分期实施。

中医医院建设标准

中医医院建设标准

中医医院建设标准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适应中医药事业发展和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需要,加强和规范中医医院的建设,提高工程项目决策与建设的科学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投资效益,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建设标准。

第二条本建设标准是为中医医院建设项目科学决策和合理确定项目建设水平所提供的全国统一标准;是审批、核准中医医院建设项目的依据;也是有关方面编制、审查中医医院建设项目初步设计、监督检查整个建设过程的重要依据。

第三条本建设标准适用于建设规模在60~500张病床的综合性中医医院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医院、中医专科医院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可按其建设规模大小参照执行。

第四条中医医院的建设必须遵循国家经济建设的有关法律、法规,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方便病人、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达到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分区明确,为患者营造安全、便捷、舒适、温馨的就医环境。

第五条中医医院的改建、扩建应充分利用原有基础设施,认真贯彻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从我国国情出发,结合不同地区的经济条件,兼顾实用、经济、美观的原则,突出中医药特色,弘扬中医药文化。

第六条中医医院的建设,应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的规定,坚持中西医并重的卫生工作方针,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区域卫生规划和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

第七条中医医院建设应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工程投资应统筹安排,中医医院建设用地应纳入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规划。

第八条中医医院建设项目应统一规划一次建成,并留有改造和发展余地。

投资确有困难的可统一规划、分期实施。

建设项目经有关部门批准后,不得随意改动。

第九条中医医院的建设除执行本建设标准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第十条中医医院的建设规模,应结合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卫生资源、中医医疗服务需求等因素,以拟建中医医院所在地区的区域人口数确定。

中医院建设标准

中医院建设标准

中医院建设标准中医院建设标准是指根据中医医疗服务的特点和需求,对中医院的建设进行规范和指导的标准。

中医医疗服务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理论体系,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因此中医院的建设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提高中医医疗服务的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医疗服务的需求,制定和遵守中医院建设标准是至关重要的。

一、中医院的建设要符合中医医疗服务的特点和需求。

中医医疗服务具有“辨证施治”、“整体观念”、“防病治未病”等特点,因此中医院的建设要充分考虑中医医疗服务的特点,包括中药房、针灸室、推拿室、中医诊疗室等。

同时,中医院的建设还要考虑到中医医疗服务的需求,包括中医师的培训和发展、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和弘扬等。

二、中医院的建设要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中医医疗服务是我国的传统医学,因此中医院的建设要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包括《中医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

中医院的建设要合理规划、合法建设,确保中医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三、中医院的建设要符合卫生部门的规定。

卫生部门是对医疗机构进行管理和监督的主管部门,中医院的建设要符合卫生部门的规定,包括医疗设备的采购和使用、医疗废物的处理、医疗安全的保障等。

中医院的建设要注重医疗质量和安全,保障患者的权益和利益。

四、中医院的建设要注重人文关怀。

中医医疗服务强调“以人为本”、“治未病”等理念,因此中医院的建设要注重人文关怀,包括医患关系的和谐、医疗环境的舒适、医疗服务的温馨等。

中医院的建设要以患者为中心,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满足患者的需求和期望。

五、中医院的建设要注重科学管理。

中医医疗服务需要科学管理,中医院的建设要注重科学管理,包括人员管理、财务管理、信息管理等。

中医院的建设要注重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化,提高中医医疗服务的管理水平和效率。

总之,中医院建设标准是中医医疗服务的重要保障,中医院的建设要符合中医医疗服务的特点和需求,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符合卫生部门的规定,注重人文关怀,注重科学管理。

中医院建设标准

中医院建设标准

中医院建设标准中医院是指专门从事中医诊疗、预防、康复和中医药科研、教学、传授中医学知识和技能的医疗机构。

中医院建设标准是指中医院建设所需的各项标准,包括建筑标准、设备标准、管理标准等,是保障中医院正常运行和提高中医服务质量的重要保障。

下面将从建筑、设备、管理等方面介绍中医院建设标准。

首先,中医院的建筑标准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建筑面积、空间布局、环境卫生等应满足中医临床诊疗和中药煎煮、制剂等需要。

中医院建筑应注重传统文化特色,建筑风格应体现中医文化的特点,营造出舒适、宁静的就诊环境,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

其次,中医院的设备标准也至关重要。

中医诊疗设备、中药煎煮、制剂设备等应齐全,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中医院还应配备中医诊疗所需的各类诊断设备,以确保中医诊疗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此外,中医院还应具备急救设备和药品,以应对突发疾病和意外事件。

除了建筑和设备标准,中医院的管理标准也是中医院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院应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包括人员管理、财务管理、医疗质量管理等方面。

中医院的医务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中医医师资格,且医德医风良好,能够为患者提供优质的中医诊疗服务。

此外,中医院还应建立完善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加强对医疗质量的监督和评估,确保中医诊疗的科学性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中医院建设标准涉及建筑、设备、管理等多个方面,是中医院建设和运行的重要保障。

只有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建设和管理,才能保障中医院的正常运行,提高中医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中医诊疗服务。

希望各地中医院在建设和管理中能够重视中医院建设标准,不断提升中医服务水平,推动中医事业的发展。

中医医院建设标准与管理规范考评细则

中医医院建设标准与管理规范考评细则
1、严格按照《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批准登记的名称和许可的执业地点、诊疗科目执业,无违规异地执业、超诊疗范围执业。
4
查《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和《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现场查验科室设置,执业地点、诊疗科目不符、异地执业、超诊疗范围执业等,每发现一项扣1分。
2、严格执行《执业医师法》和《母婴保健法》,未聘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诊疗活动,医师持《医师资格证书》和《医师执业证书》两证上岗率达100%,从事母婴保健技术服务的人员,均取得《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实习或试用期医生必须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工作,无虽取得《医师资格证书》,但未经执业注册而从事医师执业活动(非医师行医)的情况。
3
查现场及资料,达不到要求酌情扣分。
2、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和义务。认真完成医疗卫生下乡、支农、对支援贫困地区、组派救灾医疗队等指令性任务和社会公益性活动。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祸患事故紧急救治任务中服从当地及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的统调配。
2
查现场及资料,达不到要求酌情扣分。
中医医院建设标准与管理规范考评细则
综合部分(
一、主要指标(
项目
考评内容
分值
考核评分方法
(一)病床数量(8分)
医院设置的床位总数:一级医院>60张,二级医院>200张,三级医院> 400张。
8
查编制文件,每少10张扣1分,扣完为止(下同)。
(二)建筑要求(12分)
1、平均每床建筑面积:一级医院>60m2,二级医院>70m2,三级医院>80m2。
3
随机抽查一个科室排班表并核对其《医师资格证书》和《医师执业证书》,发现一人无两证扣1分;查医院妇产科医师,发现一人无三证扣1分。

一级中医医院建设标准

一级中医医院建设标准

一级中医医院建设标准
一级中医医院是我国中医药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标准直接关系到医院
的医疗质量、服务水平和管理效能。

为了提高一级中医医院的建设水平,以下是一些建设标准的具体内容。

首先,一级中医医院的建设应符合国家卫生部门颁布的相关规定和标准。

医院
的建筑布局、设施设备、医疗技术、医疗服务等都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保障医院的正常运行和患者的安全。

其次,一级中医医院的建设要充分考虑中医药特色,医院内部的装修风格、医
疗设备的选用、医疗服务的设置等都应体现中医药的特色和传统文化。

医院的环境氛围应该能够给患者带来舒适和愉悦的感受,提高患者的就医体验。

另外,一级中医医院的建设还需要注重人才队伍的建设。

医院要有一支高素质
的中医医疗团队,包括中医医生、护士、技术人员等,他们应该具备扎实的中医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够为患者提供优质的中医医疗服务。

此外,一级中医医院的建设还需注重信息化建设。

医院的信息化系统应该完善,包括电子病历、医疗影像系统、医院管理系统等,这些系统的建设能够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更便捷、高效的就医体验。

最后,一级中医医院的建设还需要注重医院的管理水平。

医院应建立科学的管
理体系,包括医院的组织架构、管理流程、人员培训等,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总之,一级中医医院的建设标准是多方面的,包括医院的硬件设施、软件服务、人才队伍、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水平等。

只有全面提高这些方面的建设水平,才能够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质的中医医疗服务,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中医专科医院基本标准

中医专科医院基本标准

中医专科医院基本标准中医专科医院是指侧重于中医诊疗、中医科研和中医人才培养的医疗机构。

中医专科医院在服务于广大患者的同时,也承担着传承和发扬中医药传统文化的使命。

为了规范中医专科医院的建设和运营,提高中医服务质量,制定了中医专科医院基本标准,以期为中医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医院管理。

中医专科医院应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包括医务、护理、后勤等各个方面的管理制度。

医院领导要具备中医医疗管理和中医科研能力,确保医院的正常运转和中医服务的质量。

二、医疗设施。

中医专科医院应当拥有齐全的中医诊疗设施,包括中药房、针灸室、推拿室等。

此外,还需要配备先进的中医诊断设备,确保医生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科学性和准确性。

三、医疗团队。

中医专科医院的医疗团队应当由具有中医临床经验和扎实中医理论基础的医生组成,同时还需要有一支高水平的护理团队。

医疗团队要注重团队合作,提高医疗服务的整体效能。

四、医疗质量。

中医专科医院应当建立完善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有效和合理。

医院要加强对医疗过程的监控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医疗安全隐患。

五、科研创新。

中医专科医院应当重视中医科研工作,鼓励医生开展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提高中医诊疗水平。

医院还应当积极开展中医药文化传承和创新工作,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六、服务质量。

中医专科医院要以患者为中心,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医院要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提高患者对中医的认知和信任度。

同时,医院还应当注重医患沟通,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七、安全管理。

中医专科医院要加强安全管理工作,确保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医院要建立健全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总之,中医专科医院基本标准的制定,旨在规范和提升中医专科医院的服务质量,推动中医事业的发展。

中医专科医院要严格遵守标准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中医医疗服务。

同时,中医专科医院还要加强与其他医疗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医药事业的蓬勃发展。

二级甲等中医院标准

二级甲等中医院标准

二级甲等中医院标准
二级甲等中医院是我国医疗卫生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标准直接关系到中医院的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

为了提高中医院的建设水平,保障患者的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国家对二级甲等中医院的建设标准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首先,二级甲等中医院的建筑标准要求医院占地面积不少于10亩,建筑面积不少于1.5万平方米。

医院的建筑布局应符合医疗卫生设施规划,各功能区域设置合理,便于患者就医和医护人员工作。

同时,医院的建筑结构要符合防火、防震等安全要求,保障医院的安全运行。

其次,医院的医疗设备要齐全,包括各类诊疗设备、医疗仪器和设施。

医院要配备齐全的中医诊疗设备,保障患者的诊疗需求。

同时,医院还要配备现代化的医学影像设备、实验室设备等,以提高医疗诊断和治疗水平。

另外,医院的医疗服务团队要强大,包括中医医生、护士、技师等医护人员。

医院要建立健全的医疗服务团队,保障患者的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

医疗服务团队要定期进行培训和学术交流,不断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意识。

此外,医院的管理制度要科学规范,包括医院的组织架构、管理制度、医疗质量管理等。

医院要建立健全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医疗安全管理,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医院的管理制度要符合国家相关规定,保障医院的正常运行和患者的合法权益。

总之,二级甲等中医院的建设标准涉及医院的各个方面,包括建筑标准、医疗设备、医疗服务团队和管理制度等。

医院要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建设,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希望各地中医院能够按照标准要求,不断提升自身建设水平,为中医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批准发布中医医院建设标准的通知-建标〔2021〕84号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批准发布中医医院建设标准的通知-建标〔2021〕84号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批准发布中医医院建设标准的通

正文: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批准发布中医医院建设标准的通知
建标〔2021〕84号
各省、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展改革委,直辖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委、发展改革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展改革委,国务院有关部门: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下达2012年建设标准编制项目计划的通知》(建标〔2012〕192号),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编制的《中医医院建设标准》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发布,编号为建标106-2021,自2021年12月1日起施行。

原《中医医院建设标准》(建标106-2008)同时废止。

在中医医院工程项目的审批、核准、设计和建设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国家相关规定,认真执行本建设标准,坚决控制工程造价。

本建设标准的管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具体解释工作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2021年11月17日
——结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中医医院建设标准中医医院建设标准(卫办规财发[2008] 122 号 2008 年 6 月21 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适应中医药事业发展和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需要,加强和规范中医医院的建设,提高工程项目决策与建设的科学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投资效益,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建设标准。

第二条本建设标准是为中医医院建设项目科学决策和合理确定项目建设水平所提供的全国统一标准;是审批、核准中医医院建设项目的依据;也是有关方面编制、审查中医医院建设项目初步设计、监督检查整个建设过程的重要依据。

第三条本建设标准适用于建设规模在 60~500 张病床的综合性中医医院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医院、中医专科医院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可按其建设规模大小参照执行。

第四条中医医院的建设必须遵循国家经济建设的有关法律、法规,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方便病人、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达到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分区明确,为患者营造安全、便捷、舒适、温馨的就医环境。

第五条中医医院的改建、扩建应充分利用原有基础设施,认真贯彻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从我国国情出发,结合不同地区的经济条件,兼顾实用、经济、美观的原则,突出中医药特色,弘扬中医药文化。

第六条中医医院的建设,应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的规定,坚持中西医并重的卫生工作方针,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区域卫生规划和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

第七条中医医院建设应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工程投资应统筹安排,中医医院建设用地应纳入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规划。

第八条中医医院建设项目应统一规划一次建成,并留有改造和发展余地。

投资确有困难的可统一规划、分期实施。

建设项目经有关部门批准后,不得随意改动。

第九条中医医院的建设除执行本建设标准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第十条中医医院的建设规模,应结合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卫生资源、中医医疗服务需求等因素,以拟建中医医院所在地区的区域人口数确定。

每千人口中医床位数宜按 0. 22~0. 27 张床测算。

中医医院建设应立足于改扩建为主,在现有床位能满足正常业务需要的情况下,原则上不宜增加床位。

第十一条中医医院的建设规模,按病床数量,分为 60 床、1 00 床、 200 床、 300 床、 400 床、 500 床六种。

第十二条中医医院的日门(急)诊量宜与所设病床数的3. 5 倍相匹配。

.具有中医专科特色的中医医院日门(急)诊量可按专科实际日门(急)诊量做相应调整。

第十三条中医医院的用房由急诊部、门诊部、住院部、医技科室和药剂科室等基本用房及保障系统、行政管理和院内生活服务等辅助用房组成(见附录一)。

第十四条中医医院中药制剂室、中医传统疗法中心、大型医疗设备等项目的用房应根据需要合理设置,建筑面积单列。

承担科研、教学和实习任务的中医医院,根据其承担的任务量,增加相应的科研和教学等设施用房的建筑面积。

第十五条中医医院配套设施的建设,应坚持社会化服务的原则,尽量利用社会协作条件统筹解决。

第十六条中医医院业务科室设置及病床分配比例,应按照医院规模、工作量和技术人员的实际情况确定。

一般情况下应突出中医重点科室。

第三章建筑面积指标与建筑标准第十七条中医医院的急诊部、门诊部、住院部、医技科室和药剂科室等基本用房及保障系统、行政管理和院内生活服务等辅助用房的床均建筑面积应符合表一的指标。

表一中医医院建筑面积指标(m(上标 2)/床)┏━━━┳━━━━━━━┳━━━━━┳━━━━━┳━━━━━┳━━━━━┳━━━━━┳━━━━━┓ ┃ ┃ 床位┃ 60 ┃ 100 ┃ 200 ┃ 300 ┃ 400 ┃ 500 . . .┃ ┃ 建设┃ ┃ ┃ ┃ ┃ ┃ ┃ ┃ ┃┣━━━━━━━╋━━━━━╋━━━━━╋━━━━━╋━━━━━╋━━━━━╋━━━━━┫ ┃ ┃ 日门(急) 诊┃ ┃ ┃ ┃ ┃ ┃ ┃ ┃ 规模┃ ┃ 210 ┃ 350 ┃ 700 ┃ 1050 ┃ 1400 ┃ 1750┃ ┃ ┃ 人次┃ ┃ ┃ ┃ ┃ ┃ ┃┣━━━┻━━━━━━━╋━━━━━╋━━━━━╋━━━━━╋━━━━━╋━━━━━╋━━━━━┫ ┃ 建筑面积┃ 69-72 ┃ 72-75 ┃ 75-78 ┃ 78-80 ┃ 80-84 ┃84-87 ┃┗━━━━━━━━━━━┻━━━━━┻━━━━━┻━━━━━┻━━━━━┻━━━━━┻━━━━━┛ 注:1 .根据中医医院建设规模、所在地区、结构类型、设计要求等情况选择上限或下限。

2.大于 500 床的中医医院建设,参照 500 床建设标准执行(下同)。

第十八条中医医院基本用房及辅助用房在总建筑面积中的比例关系,见表二。

表二中医医院各种功能用房占总建筑面积的比例(%)┏━━━━━━━┳━━━━━┳━━━━━┳━━━━━┳━━.━━━┳━━━━━┳━━━━━┓ ┃ 床位┃ 60 ┃ 100 ┃ 200 ┃ 300 ┃ 400 ┃ 500 ┃ ┣━━━━━━━╋━━━━━╋━━━━━╋━━━━━╋━━━━━╋━━━━━╋━━━━━┫ ┃ 急诊部┃ 3. 1 ┃ 3. 2 ┃ 3. 2 ┃ 3. 2 ┃ 3. 2 ┃ 3. 3 ┃ ┣━━━━━━━╋━━━━━╋━━━━━╋━━━━━╋━━━━━╋━━━━━╋━━━━━┫ ┃ 门诊部┃ 16. 7 ┃ 17.5 ┃ 18.2 ┃ 18.5 ┃ 18.5 ┃ 19.0 ┃ ┣━━━━━━━╋━━━━━╋━━━━━╋━━━━━╋━━━━━╋━━━━━╋━━━━━┫ ┃ 住院部┃ 29. 2 ┃ 30.5 ┃ 33.0 ┃ 34.5 ┃ 35.5 ┃ 35.7 ┃ ┣━━━━━━━╋━━━━━╋━━━━━╋━━━━━╋━━━━━╋━━━━━╋━━━━━┫ ┃ 医技科室┃ 19. 7 ┃ 17.5 ┃ 17.0 ┃ 16.6 ┃ 16.0 ┃ 16.0 ┃ ┗━━━━━━━┻━━━━━┻━━━━━┻━━━━━┻━━━━━┻━━━━━┻━━━━━┛ 续表┏━━━━━━━━┳━━━━━┳━━━━━┳━━━━━┳━━━━━┳━━━━━┳━━━━━┓ ┃ 床位┃ 60 ┃ 100 ┃ 200 ┃ 300 ┃ 400 ┃ 500 ┃ ┣━━━━━━━━╋━━━━━╋━━━━━╋━━━━━╋━━━━━╋━━━━━╋━━━━━┫ ┃ 药剂科室┃ 13.5 ┃ 12.1 ┃ 9.4 ┃ 8.5 ┃ 8.3 ┃ 8. 0 . . .┃┣━━━━━━━━╋━━━━━╋━━━━━╋━━━━━╋━━━━━╋━━━━━╋━━━━━┫ ┃ 保障系统┃ 10.4 ┃ 10.4 ┃ 10.4 ┃ 10.0 ┃ 9.8 ┃ 9. 0 ┃┣━━━━━━━━╋━━━━━╋━━━━━╋━━━━━╋━━━━━╋━━━━━╋━━━━━┫ ┃ 行政管理┃ 3.7 ┃ 3.8 ┃ 3.8 ┃ 3.7 ┃ 3.7 ┃ 3. 8 ┃┣━━━━━━━━╋━━━━━╋━━━━━╋━━━━━╋━━━━━╋━━━━━╋━━━━━┫ ┃ 院内生活服务┃ 3.7 ┃ 5.0 ┃ 5.0 ┃ 5.0 ┃ 5.0 ┃ 5. 2 ┃ ┗━━━━━━━━┻━━━━━┻━━━━━┻━━━━━┻━━━━━┻━━━━━┻━━━━━┛ 注:1 .使用中,各种功能用房占总建筑面积的比例可根据不同地区和中医医院的实际需要做适当调整。

2.药剂科室未含中药制剂室。

第十九条当日门(急)诊人次与病床数之比值与本建设标准取用值相差较大时,可按每一日门(急)诊人次平均 2m(上标2),调整日门(急)诊部与其他功能用房建筑面积的比例关系。

第二十条中药制剂室、中医传统疗法中心单列项目用房建筑面积指标可参照表三。

.表三中医医院单列项目用房建筑面积指标(m(上标 2))┏━━━━━━┳━━━━━━━━━┳━━━┳━━━━━┳━━━┳━━━━━┳━━━━━━━━┓ ┃ 建设规模┃ ┃ ┃ ┃ ┃ ┃ ┃ ┃ 项目名称┃床位┃ 100 ┃ 200 ┃ 300 ┃ 400 ┃ 500 ┃┣━━━━━━┻━━━━━━━━━╋━━━┻━━━━━╋━━━┻━━━━━╋━━━━━━━━┫ ┃ 中药制剂室┃ 小型 500-600 ┃ 中型800-1200 ┃ 大型2019-2500 ┃┣━━━━━━━━━━━━━━━━╋━━━━━━━━━╋━━━━━━━━━╋━━━━━━━━┫ ┃ 中医传统疗法中心(针灸治疗室、┃ ┃ ┃ ┃ ┃熏蒸治疗室、灸疗法室、足疗区、┃ 350 ┃ 500┃ 650 ┃ ┃ 按摩室、候诊室、医护办公室等中┃ ┃ ┃ ┃ ┃ 医传统治疗室及其他辅助用房)┃ ┃ ┃ ┃┗━━━━━━━━━━━━━━━━┻━━━━━━━━━┻━━━━━━━━━┻━━━━━━━━┛ 第二十一条承担科研、教学和实习任务的中医医院,应以具有高级职称以上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 70%为基数,按每人 30m(上标 2)的标准另行增加科研用房的建筑面积。

中医药院校的附属医院、教学医院和实习医院的教学用房配置,应符合表四的规定。

. . .表四中医医院教学用房建筑面积指标(m(上标 2)/学生)┏━━━━━━┳━━━━━━┳━━━━━━┳━━━━━━┓ ┃ 医院分类┃ 附属医院┃ 教学医院┃ 实习医院┃ ┣━━━━━━╋━━━━━━╋━━━━━━╋━━━━━━┫ ┃ 面积指标┃ 8-10 ┃ 4 ┃ 2. 5 ┃ ┗━━━━━━┻━━━━━━┻━━━━━━┻━━━━━━┛ 注:学生的数量按上级主管部门核定的临床教学班或实习的人数确定。

第二十二条中医医院大型医疗设备单列项目用房建筑面积参照《综合医院建设标准》执行。

第二十三条门诊楼、病房楼、医技楼等主要建筑,宜采用框架结构。

中医医院建筑宜以多层为主,医院改建、扩建用地特别紧张时,可采用高层建筑。

中医医院建筑中的水平或垂直交通宜便捷、顺畅。

第二十四条当中医医院作为抗震防灾的医院时,主要建筑物的抗震要求应按乙类建筑设防。

第二十五条中医医院的建筑节能设计必须严格执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有关的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达到节能、节水、节材的要求。

.第二十六条中医医院 50%以上的病房,应有良好的日照。

门诊部、急诊部和病房应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和天然采光。

第二十七条急诊部、门诊部、住院部、医技科室、药剂科室和实验室等医疗业务用房的室内装修应选用安全、卫生、耐用的材料,并符合下列规定:一、顶棚应便于清扫、防积生;照明宜采用吸顶灯具;二、内墙墙体不应使用易裂、易燃、易潮湿、易腐蚀、不耐碰撞、不易吊挂的材料;有推床(车)通过的门和墙面,应采取防碰撞措施;三、除特殊要求外,有患者通行的楼地面应采用防滑材料铺装;四、所有卫生洁具、洗涤池,应采用耐腐蚀、难沾污、易清洁的建筑配件;五、不应使用易产生粉尘、微粒、纤维性物质的材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