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高年级微型日记研究》小课题研究方案 精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高年级微型日记研究》小课题研

究方案

一、小课题研究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微型”主要是就日记选材的角度小,内容单纯这一层面而言,并非单纯地指每篇日记写作字数的少。既然是“日记”,也就规定了选材的时间范围,练习的频次。微型日记可详可略、可长可短;选材尽可能的小,也可以相对大,只要能够把要说的话讲清楚就好。每次日记的时间尽量控制在15 分钟左右。这样对课业负担不会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学生也能愉快接受,从而能保证课题实验研究的顺利开展。而日记的长期坚持性,就能有效地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积极的影响。虽然一般意义的“日记”是需要每天一记的,但是微型日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主选择记录的时间和频率,以避免加大孩子们的课业负担,影响记录的热情。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如果自主延长写日记的时间也说明他们有倾吐的热情,同时习作能力在提高,更是一种收获。

二、小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的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小学高年段学生在写文章方面的要求: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新课程的实施已普及全国各地,但纵观目前小学生作文现状,却不容乐观。由于学生不明白写作目的,缺乏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不能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积累写作素材。因而习作时,很多学生觉得无话可说,为了完成任务模仿作文选的选材,句子东拼西凑,久而久之就喜欢“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别人的思想”,却没有表达自己的思想。特别是农村高年级的学生,他们的语言积淀少,不懂得观察生活。一但掌握了一定的习作技巧,更喜欢天马行空、浮想联翩。写出的作文大多虚假空洞,新意不够,缺乏童真,即使有许

多华丽的词藻的堆积,真情实感无处依存。文章华而不实,读之无味。习作教学,着实成了语文老师的一块心病。

为此,作为农村基层学校的语文老师,我们有责任反思我们的作文教学,如何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之下,尽快找到一条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学途径,是迫在眉睫的任务。

(二)研究的意义:

叶圣陶先生这样说:“习作的根源在于自身的生活。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的流个不歇。”充实的生活积累是学生写日记的起点和源泉。一个人真正的习作,第一要紧的是发现。发现的过程是积累素材、观察生活、体会生活的过程。然后才是对材料的筛选、剪裁、整理和习作。正如一篇文章的教学,我们要先确定“教什么”再研究“怎么教”的问题是一致的。习作教学首先要解决的不是“如何写”的问题,“写什么”才是习作教学的关键问题。俗语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习作的“米”才是大事。文章的“米”从何来?当然是从生活中来。微型日记可以提醒学生到生活中去发现。每当他们面对日记本整理当天生活的过程就是他们找“米”的过程。“米”的质量决定了饭的味道。哪位“巧妇”都愿意成就喷香的饭,他们会为此在生活中提醒自己随时关注生活,随时发现习作的“优质米”,长此以往便形成一种观察习惯,他们会发现“习作之米”无处不在;甚至有可能成为一种爱好,在“寻米之旅” 中体会到生活的快乐、习作的快乐。

写日记是一件长期的、艰苦的劳动,但微型日记简易可行,只要教师能够把握得当,日记将会为孩子们带来莫大的愉悦感,也会让老师成为孩子们的贴心人。一旦孩子们对日记产生了兴趣,它必将成为启迪、挖掘习作才能的一种启动力,也必将成为能够为孩子们富有的精神家园。日记将是孩子自己的人生“史记”。

因此我们提出“小学高年级微型日记的研究”课题。之所以把研究对象定位在高年级,是因为相对中低年级他们的各方面能力都有一定基础,能够缩短研究周期,可以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看到研究成效。而且高年级学生处在九年义务教育第三个学段,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处在青春期的初始阶段,更需要沟通和交流。鉴于大部分孩子的共性特点:逆反、执拗,有话不愿意对家人讲,而

与孩子们朝夕相处的教师应该是他们不错的倾诉对象。提出微型日记研究课题时机成熟。这时的日记既是学习任务的一部分,也是心灵成长的一部分。既是积累习作材料的一种途径,也是缓解压力的有效方式。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三、小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叶圣陶的生活教育理论。生活如源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练习生活,挖掘素材,寻找可以记录的点。这些可写之处平日的生活。让微型日记成为我手写我心的一种倾吐,让他们在教师的引领之下把生活中的点滴变成文字记录下来,积攒下来,使得生活成为习作的活水之源。

2.杜威的“教育即生活”与“学校即社会”的理论。杜威指出:“生活就是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没有教育即不能生活。所以我们可以说,教育即生活。”在他看来,教育应该给儿童提供保证生长或充分的生活的条件。同时,学校应该把现实的社会生活简化起来,缩小到一个雏形的状态,学校必须呈现儿童现在的社会生活,用微型日记展示出一个丰富多彩的儿童世界。

3.苏霍姆林斯基“被认可”的教育理论。一个人不仅在认识世界,而且在认识自我的时候,就能形成兴趣。没有这种自我肯定的体验,就不可能有对知识的真正兴趣。”教师和学生,尤其是学生,当他们在微型日记的习作中不断获得自我肯定的时候,才会对习作产生真正的兴趣。

4.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理论。无限相信学生与老师的能力;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让师生与人类崇高精神对话。

5、《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有关“习作”部分的部分表述:“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四、小课题研究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一)研究的目标:

(1)消除学生惧怕习作的心理,明确写作目的,激发学生写作的内驱力。

(2)培养观察习惯,学习观察方法。

(3)学生的习作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很大提高。

(4)形成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教学策略。

(二)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激发学生写日记的兴趣,使学生乐写是我们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2、改进指导方法。

(1)选材,学生在习作中最大的困难就是不知道写什么。因此,我们要指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人、事、物、景,让他们懂得观察事物的方法,懂得积累素材。并通过各种活动来丰富学生的生活,使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事可叙,有景可摹。倡导写“想象日记”,让学生接触大自然中花草、树木、青山、绿水、虫鱼、鸟兽、日月、星辰,自由地对宇宙发问,与万物为友,激活学生的创作思维。

(2)写作方法的指导。在学生畅所欲言的基础上,老师需做一些方法的指导,如:如何把握重点,把重点内容写具体,审题、立意、构思、开头、结尾等方法指导。

(3)评价。及时把握学生写作的动态,写富有启发性、针对性、鼓励性的“爱心评语”来与学生沟通。重表扬,以激励学生写作的兴趣。高年级引导学生自批、互批,在修改中分享感受、沟通见解,提高写作水平。

3、通过日记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引导学生学做真人,完善学生的人格:(1)、记日记,以美滋润心灵。

(2)、记日记,以美启迪智慧。

(3)、记日记,以美强健体魄。

(4)、记日记,以美提高悟性。

(5)、记日记,以美激发创新。

五、研究对象与范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