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道关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道关怀:人文与科学的交汇与缺失

(2010-04-22 23:04:12)

与人聊天时聊到了文理的话题,对面发来的是无奈的长叹:“学文的最悲哀了,学理的还有一技之长,我们就感觉啥都没学会,自己会做的都是别人能做的。”若放眼于当下,这的确是个令人“沮丧”的事实,所谓的“文科”与“理科”之分让两者的前途是如此的泾渭分明。作为一名前途灰暗的“文科”生,我不否认理科是一块较之于文科更好的敲门砖,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而言,理科也更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但真理是,这只是一块进入社会后能够混饭吃的初级学问,若是要更上一层楼,文科有着无可比拟的优点。为什么众多优秀的理科大学都毫无例外地标榜自己的“人文素养”?这是因为对于塑造一个真正健全的人来说,人文学科是枢纽部分;或者说,对于一个不仅限于混饭吃,而真正能成为社会栋梁之材的人,文科都会无一例外地成为其成功与发展的奠基石。如果众多以理科见长的高等学府来说,缺失了人文精神,培养的出来的会是怎样的“人”?

这的确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看过一篇《谁是史怀哲》的文章,当一名教授在医科大学演讲时,提及20世纪颇有名的医师史怀哲,但面对的却是无数迷茫的双眼。而事实是,获得过诺贝尔奖,集音乐家、哲学家、宗教家与医师的所有涵养于一身的史怀哲,他把一生的最重要的时光献给了一个完全缺乏医疗设施的非洲小国,因为他把解决别人的痛苦看成是一件“神圣”的事;而文章的文眼是:“只有健全的人才能帮助别人。”(周志文《谁是史怀哲》,刊于南方周末)“健全的人”这四个字眼再也普通不过,但却有几人能真正做到?所谓健全之人,不仅在于有能够生存于世,博得蜗角虚名的本领,更在于有完整的人文素养与高尚的人文关怀;而后面这一项,却是最容易忽视,也是大多数人最缺为失的“人”的组成部分。试看当下医学界,有几人能拥有史怀哲一般作为医师神圣的普世情操?的确,我们有华益慰、钟南山、陈晓兰,但这恐怕只是一种在令人恐惧的黑暗下唯一可以寻找的到的可怜的慰藉了。

作为中国教育难得掀起的一场全民风暴,关于文理分科争辩的激烈程度自不消说。作为一名学生,我打心底愿意维持当下的状况,而作为一位公民,我并不认为所谓的“文理”两科应该硬生生地割裂开,因为纵然在形式在大相径庭,但从学科根本的精神上来说,文与理本就是一体。爱迪生说过:“我的人生哲学是工作,我要揭示大自然的奥妙,为人类造福。”富兰克林亦云:“我们在享受着他人的发明给我们带来的巨大益处,我们也必须乐于用自己

的发明去为他人服务”。这些科学发自内心的心声,与儒家道统的“修齐治平”却是何其相似!

文与理本就是一体,抛开纷繁冗杂、迥然相异的外表,人文与科学永远都是殊途同归:它们的精神内涵都聚集在了对于世界与人文的关怀上,无论是文史时政,还是数理化生,只有拥有一颗近乎于神圣的普世情操之心,才能作为一个“健全的人”去从事他们的事业,再而才能论及其中差别,否则一个连基本的“人道关怀”都不具备的人,又谈何去立己之身,再而帮助别人?而作为言传身教的教育,却将这本是一体的精神硬生生地割裂成两半,再根据不同浅显的表象极为可笑地将其区分为“文”与“理”,这无论从本源还是结果看,都是一个荒谬的错误。在社会拜金主义浪潮的冲击下,其造成的结果就是,作为直接造福于社会的科学学科,已然彻底沦为混饭吃的工具,早已和科学原本的精髓精神背道而驰;给予个人社会以重要指导的人文学科,被蔑视成为低效率的生存手段,成为了对社会唯唯诺诺、点头哈腰的附庸品,这是何其令人痛心神伤的结果!

人文精神被割裂的社会,造就了人格被割裂的人,人文与科学中共生共存的人道关怀精神,该是我们最应以悼念及追寻之物。但作为大范围的社会背景,由物欲横流的社会所引发的教育其其他问题,再而涉及各方面令人遗憾的缺陷,却又是我们只能暂时望而兴叹的彼岸了。

文明的镣铐

(2010-04-17 17:04)

清明回家,在饭桌在偶遇一位操着不纯正汉语、生于香港长于美国的美籍华人,于是乎一桌子人像传教士一般争先恐后地向其灌输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听的这位“外国友人”一愣一愣,连连称是。按说着等展现本国文明的时机着实不容错过,但我却总觉得有些难以启齿;当言及我们名曰为“博大精深”的中华中华时,除却由衷的自信与自豪外,更触动我内心的却是五千年文明中带来的那份难为人知的落寞与酸楚。

和所有人一样,对中华文明多多少少的敬仰是每个炎黄子孙共同的精神纽带,而对于热衷于文史而更能触碰到华夏文明的方方面面及思想精髓的我来说,对于浩浩汤汤五千年所沉淀下来浩瀚的精神财富,更有一种执着而近乎狂热的崇拜感。诚然,我们拥有一脉相承延续千年而不衰的古国血统,有卷帙浩繁无出其右的典籍史料,有“天雨粟,夜鬼哭”的汉字,有惊天动地的古代科技,有“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睥睨天下之盛,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儒家道统——我们有得天独厚引以为傲的基础与资本。但最近不得不让我思考的是,空前绝后的中华文明到底给我们这个民族带来了什么?自豪?自信?高人一等的快感?睥睨天下的资本?恐怕不尽然。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对于我们来说定然不陌生,在废卷而叹之时,我们不如来细细咀嚼这个意味隽永的标题。所谓文化苦旅,其着重表达的是“一场以文化为主题的‘艰苦的旅行’”,还是“一次在旅行中感受‘苦涩的文化’的历程”?将心比心,不言而喻。当伫立于敦煌,面对文物流失的残酷现实,我们是否乐意去凸显敦煌学的深邃?当徘徊于圆明园与大明宫的遗址,面对文明标杆的消失,我们是否有心情去遐想这残垣断壁后所代表的极致辉煌?当沉浸于科技的鼎盛,面对当下没落难以抬头科技文化,我们是否希冀于放大四大发明给予世界的文明曙光?

文化苦旅为之苦的不是旅,而是文化。面对受尽折磨与趋于没落的文明,我们真的很难有勇气去自豪地褒扬它曾经的辉煌。这是一种隐性的枷锁,是一种先辈与时间在五光十色的表面下,带给世世代代不易察觉的沉重的镣铐。

面对美国,我们乐此不疲于讥讽其没历史没文化,我们随手拈来的家居摆设,端坐的椅子,翻看的书本,其年龄都能轻松远胜一个国家的历史;的确,区区两百载的文明坐标与浩浩五千年的文明成果来比,不过弹指一挥间而已。但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后起之秀的风头早已盖过了古老的文明,国家实力与历史文明的对比着实让人有些尴尬。或许经济的对比不足以说明一切,鹿死谁手也尚未可知,但如果一个沧桑文明下的子民过的是糟糠不厌食不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