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云南普洱古茶园管理技术探讨 罗学伟

合集下载

茶园管理技术培训课件

茶园管理技术培训课件

茶园管理技术培训课件茶园管理技术培训课件茶叶是中国传统的饮品之一,也是中国的重要农产品之一。

茶园的管理对于提高茶叶的质量和产量至关重要。

为了帮助茶园管理者提升管理水平,本课件将介绍一些茶园管理技术。

一、茶园的选址和土壤管理茶园的选址是茶叶产量和质量的基础。

首先要选择适宜的地理环境,如海拔、气候、降雨量等。

其次,要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方。

在茶园建设之前,需要对土壤进行测试,了解土壤的酸碱度、养分含量等指标,以便合理施肥和调整土壤pH值。

二、茶树的栽植和修剪茶树的栽植是茶园管理的关键环节。

在栽植茶树之前,需要对茶树进行苗木选择和繁殖。

选择健康、生长良好的茶树苗,并采用适宜的繁殖方法,如播种、扦插等。

在栽植过程中,要注意栽植的深度和间距,以保证茶树的生长和通风。

茶树的修剪是茶园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

修剪可以促进茶树的分枝和茂盛生长,同时也有利于茶叶的采摘和产量的提高。

在修剪时,要注意保持茶树的主干和分枝的平衡,避免过度修剪导致茶树生长不良。

三、茶园的病虫害防治茶园的病虫害防治是茶园管理的重要内容。

茶叶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如茶蚜、茶红蜘蛛、茶叶病毒等。

为了防治病虫害,可以采取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方法。

生物防治可以利用天敌和有益微生物来控制病虫害的数量;物理防治可以利用防虫网、陷阱等设施来阻止病虫害的入侵;化学防治可以使用农药来杀灭病虫害。

在使用化学农药时,要根据病虫害的种类和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农药,并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施药。

四、茶园的施肥和灌溉茶园的施肥是保证茶树生长和茶叶质量的重要环节。

茶树对养分的需求较高,因此需要定期施肥。

施肥时要根据土壤测试结果和茶树的生长阶段选择合适的肥料和施肥量。

常用的肥料有有机肥、复合肥和矿质肥等。

此外,还可以使用叶面肥来补充茶树的养分需求。

灌溉是茶园管理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茶树对水分的需求较高,特别是在生长旺盛的时期。

因此,要确保茶园的灌溉充足,但也要避免过度灌溉导致根部缺氧。

云南省景洪市茶园土壤肥力诊断与评价

云南省景洪市茶园土壤肥力诊断与评价
促进肥力平衡 。
关键词 : 茶园 ; 土壤肥力 ; 内梅 罗 指 数 ; 景 洪 市
中图分类号: ¥ 5 7 1 . 1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2 — 2 4 8 1 ( 2 0 1 6 ) 1 0 — 1 6 5 9 — 0 5
S o i l Fe r t i l i t y Di a g n o s i s a n d Ev a l u a t i o n o f Te a Ga r d e n i n J i n g h o n g o f Yu n n a n P r o v i n c e
t h e i n t e g r a t e d s o i l f e r t i l i t y w a s e v lu a a t e d b y Ne me r o w i n d e x . Th e r e s u l t s i n d i c a t e d t h a t t h e s o i l p H w a s d o mi n a t e d b y a c i d i c , a n d t h e s o i l p H v lu a e u n d e r 4 . 5 a c c o u n t f o r 9 6 . 6 7 %. T h e t e a g a r d e n s o i l n u t r i e n t wa s u n b a l a n c e d . S o i l o r g a n i c ma t t e r a n d t o t a l N w e r e r e l a t i v e l y r i c h .
8 6 . 6 8 %的茶园有机质达到 I 级茶 园肥 力指 标 , 所有 茶园土壤的氮素水平达 到 I级 ; 大多数茶 园土壤有效磷 、 有 效

有机种植对茶园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与多样性的影响

有机种植对茶园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与多样性的影响

茶叶科学 2024,44(2):246~260Journal of Tea Science 有机种植对茶园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与多样性的影响严钰萧1,周大鹏1,杨艳芬1,谢瑾1,吕才有1,杨广容1,文勤枢2*1. 云南农业大学茶学院,云南昆明 650201;2. 德宏州茶叶技术推广站,云南芒市 678400摘要:为揭示有机种植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以云南省勐腊县3座代表性古茶山(蛮砖、易武、攸乐)的古茶园、现代茶园、橡胶园、荒地4种类型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Illumina MiSeq PE300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其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分析有机种植及种植年限对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与多样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有机种植可促进土壤有机质积累和氮磷钾养分含量提高。

3座茶山土壤细菌共有运算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OTU)数目为381个,其中,易武荒地特有OTU最多(293个),蛮砖橡胶园特有OTU最少(28个);而真菌共有OTU数目仅为24个,蛮砖古茶园特有OTU最多(337个),易武现代茶园特有OTU最少(55个)。

细菌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达5.88~6.62,明显高于真菌的2.71~4.30。

茶园土壤优势细菌和真菌门与非茶园土壤基本相似,但酸微菌目(Acidimicrobiales)、慢生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Varibacter属、黄色杆菌科(Xanthobacteraceae)、硝化螺菌属(Nitrospira)、Bryobacter 属、Acidibacter属、浮霉菌科(Planctomycetaceae)等在不同茶山和土地利用方式间的相对丰度差异显著;与荒地和橡胶园相比,茶园土壤真菌群落的毛壳菌科(Chaetomiaceae)、青霉菌属(Penicillium)、镰刀菌属(Fusarium)、木霉属(Trichoderma)、被孢霉属(Mortierella)、伞菌目(Agaricales)和散囊菌纲(Eurotiomycetes)等的相对丰度较高。

浅谈普洱市低产茶园改造技术措施

浅谈普洱市低产茶园改造技术措施

单一 , 茶 园生 物 多样 性 削 弱 和 经 济林 抗 自然 灾 害 和 病虫 害 能力 差 。建 园时未 深 翻改 土 、 施 有机 肥料 , 种
植后 肥 培管 理条 件 又差 , 因而 造成 土层 浅薄 板结 、 肥
度在 3 7 6 m~ 3 3 0 6 m 之 间 。 由 于 地 处 北 回归 线 附 近, 因此受 地形 、 海拔 影 响 , 垂 直气 候 特点 明显 , 全市
中图分类号 : ¥ 5 7 1 . 1 文 献标 识 码 : B
普洱 市位 于云 南省 西南 部 , 辖 1区 9县 , 全 市 面 积4 5 3 8 5 k m , 是云南 省 面积 最大 的一个 地 区。普洱
市境 内群 山起 伏 , 全区山地面积 占 9 8 . 3 , 海 拔 高
山 东 林业 科 技
2 0 1 3年 第 1 期
总 2 0 4期
S HA N D O NG F O R E S T R Y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N O L O G Y
2 0 1 3 . N o . 1
文章编 号: 1 0 0 2 —2 7 2 4 ( 2 0 1 3 ) 0 1 —0 0 8 9 —0 3
1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缺 株 断 行 严 重
年 降雨 量 1 1 0 0 ~2 7 8 0 mm, 负 氧离 子 含 量 在 七 级 以 上, 享 有“ 绿 海 明珠 ” 、 “ 天 然氧 吧 ” 之美誉 。 由于特 殊 的地 理 位 置 和 气候 特 点 , 普 洱 市成 为 世界上 最早 种 茶、 制茶、 饮茶、 卖茶 的地 方 , 有 近
生 态效 益 降低 , 经济效 益 得不 到 突显 。 为此 , 本 文 对普 洱市 茶 园低产 的原 因进 行分 析 ,

论云南澜沧邦崴古茶树的发现考察论及其文物价值与世界茶树原产地问题

论云南澜沧邦崴古茶树的发现考察论及其文物价值与世界茶树原产地问题

,


的国 际 茶文 化 科研 学 术 交 流 活 动 这是 一 个前 所未有 的创举 思 茅边 疆各族 人 民 为此 而 深 受鼓舞 笔者从 事 文 物 工 作 又 承 蒙 国 内外 学 术 界 和 思 茅 地 委 行 署领 导 的 信 任 承 担 了上 述 两个 研 讨 会 筹 委会 执 行 秘 书 的 任 务
0 人 位 专 家和 代 表 共 4 6 人 其中领 导 小组成 员 1
,
。 、 、 、 、 、 、 、




“ ,
思 茅行 署潘 政 扬 专 员 和 云 南 省 茶 叶学 会魏 谋 城理 事 长 澜


沧 拉枯族 自治 县人 民 政府 张忠 德 县 长 出席 并 主 持 了会议
笔 者 作 为 会议领 导 小组成 员参 加 了这次 考 察 论 证 工
、 、 。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
威古 茶 树 的 发现 考察 论 证 及 其文 物价值 与世 界茶树 原 产地 问 题 作一些粗 浅 探 讨
者指 正

不 妥 之 处 望各 地 专 家 学
,
一 澜沧 邦 威 古茶 树 的 发现 及 考察论证
邦威古 茶 树 千余 年来 历经 风雨 沧桑 以 顽 强 的 生 命 力 挺 然 屹 立 在 海 拨
,
,
茶 树 芽 叶 枝 梢 的特 点 是 野 生 型 与 栽 培 型 间 的过 渡 类 型 属 古茶树 可 直 接 利 用 多 数 专家估算 在 千 年 左 右
, ,

,
,
,

关 于 澜 沧 邦威古茶 树 的 树 龄

古茶园栽培管理技术措施

古茶园栽培管理技术措施

古茶园栽培管理技术措施古茶园远离城市,空气清新,生态条件良好,光照和湿度适宜,昼夜温差较大,有利于茶树内含物质的形成和积累,使古茶树得以保持其优良品质,是制作滇红茶和普洱茶的优质原料。

古树茶作为一种纯天然产品,也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茶叶市场上,古茶树加工制作的茶叶价格是现代茶园生产茶叶的几倍甚至几十倍,有的高达上百倍,并呈现出供不应求的趋势,形成了特有的古茶山经济。

临沧古树茶不仅为农民带来了较高的经济收入,也造就了冰岛、惜归、白莺山、曼岗等较为知名的古茶山古树茶品牌,成为临沧茶叶生产中的一个亮点,在临沧茶产业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古茶园目前存在问题临沧现在有栽培古茶园11万亩。

古树茶使古茶山的茶农获得了丰厚的经济收入,受益后的茶农在古茶园的管理上投入了更多的时间、精力和农资等成本。

但由于缺乏科学的管理技术,很多茶农实施的管理措施和结果却适得其反,有的不利于古茶园的可持续发展,有的不利于茶叶优良品质的形成。

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古茶园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古茶园的生态系统是自古茶园种植以来茶树长期与多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共生,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形成生物多样性,构成了光、热、水、气等要素最佳配置的生态系统。

古茶园作为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具有自我维持的稳定机制,生物多样性对茶树病虫害有自我控制能力,枯枝落叶腐烂后提高了腐殖质和土壤肥力,排除了人为的干预即营养物质的供给和病虫害防治,是古茶园长期维持良好茶叶品质原因之一。

由于临沧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古茶园周边的森林遭到破坏,从临沧市古茶园整体状况看,古茶园的生态环境与原生态环境相比呈退化趋势:大多数的古茶山、古茶园周边森林和茶园内树木减少,有的茶农甚至挖古茶树卖,使古茶园失去了生物多样性,导致古茶园成为单一的纯茶园,严重破坏了茶园的生态系统。

茶树是耐阴植物,喜散射光,适度的遮阴有利于茶树生长和优良品质的形成。

由于茶农不懂得茶树的光生态原理,以为清除茶园中遮阴树可以增加茶树的光照使茶园萌发的更好,临沧古茶园大部分遮荫树被茶农、砍伐或环状拨皮致死,这样使茶树和茶园空隙的土壤完全裸露在日光下,导致茶园温度整体增加,蒸发量大,干季茶园易造成干旱,雨季造成水土流失,茶园生长环境恶劣,使茶树生长势衰弱,直射光也不利于茶树生长和优良茶叶品质形成。

普洱市古茶树资源保护条例实施细则(2024修正)

普洱市古茶树资源保护条例实施细则(2024修正)

普洱市古茶树资源保护条例实施细则(2024修正) 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普洱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4.06.28•【字号】普洱市人民政府令第3号•【施行日期】2024.06.28•【效力等级】地方政府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森林资源正文普洱市古茶树资源保护条例实施细则(2021年11月30日普洱市人民政府令第1号公布根据2023年3月21日《普洱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普洱市古茶树资源保护条例实施细则〉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24年6月11日《普洱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普洱市古茶树资源保护条例实施细则〉的决定》第二次修正)第一条根据《云南省古茶树保护条例》《普洱市古茶树资源保护条例》,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古茶树资源保护、管理、研究和利用等活动,应当遵守本实施细则。

第三条本实施细则所称古茶树资源保护是指对生长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的野生型茶树、过渡型茶树和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栽培型茶树,以及由古茶树和其他物种、环境形成的古茶园、古茶林、野生茶树群落等采取的保护行动和措施。

古茶树、古茶园、古茶林、野生茶树群落由市林业和草原行政部门进行认定。

第四条林业和草原行政部门负责古茶树资源的保护、管理、研究和利用工作,履行下列职责:(一)宣传、执行古茶树资源保护法律法规;(二)编制古茶树资源保护专项规划,报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三)制定古茶树资源普查方案并组织实施;(四)古茶树资源认定;(五)古茶树资源保护标识牌制作和挂立;(六)古茶树树龄认定;(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发展改革、公安、财政、自然资源和规划、生态环境、住房城乡建设、农业农村、文化和旅游、市场监管、茶业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古茶树资源保护工作。

第五条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完善古茶树资源保护补偿机制,对依法开展建设建(构)筑物和旅游开发、科学研究等活动,造成古茶树资源损失的,进行补偿。

云南省生态茶园发展建设情况及对策

云南省生态茶园发展建设情况及对策

20云南省生态茶园发展建设情况及对策李云娜1 汪云刚1 包云秀1 李隆伟2 曲 浩1 张艳梅1 解星云1(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云南省茶学重点实验室 云南勐海 6662012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 云南昆明 650205)生态茶园并非仅指“生态环境”,而是运用生态学原理,以茶树为核心,因地制宜地利用光、热、水、土、气等生态条件,合理配置茶园生态系统,提高太阳能和生物能的利用率,促进茶园生态系统内物质循环和能量利用,较大地提高生产能力,同时使园区生态有利于调控茶树病虫害,为实现茶园生态无公害治理打下基础。

云南茶园经历了从原始茶园到现代茶园、从原始的半野生状态到集约栽培基地茶园的转变。

20 世纪中低产茶园改造,整体提高了云南茶园的茶叶生产水平,特别是加强立体生态茶园建设,给云南茶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随着生态茶园概念的提出,相关试验研究与推广工作的不断深入,云南茶叶生产逐渐进入了重生态、论品质、讲效益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阶段。

一、生态茶园的要求及优势(一) 生态茶园的要求已有研究表明,生态茶园需具备如下要求[1]:第一,生态茶园需以茶叶生产为主体,多种生物成分以及成员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实现茶园各结构稳定和平衡。

第二,生态茶园需在充分利用地力和阳光的基础上,快速实现能量转化和物质积累,提高茶园产出。

第三,生态茶园需通过食物链来达到减少化学农药使用,实现物理防治,确保茶叶质量无公害。

第四,生态茶园需具有丰富的有机质和丰富的土壤微生物,形成稳定持续的土壤基础。

第五,生态茶园需具有调节地区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功能。

(二)生态茶园的的优势生态茶园与纯茶园相比,不管是在茶叶生产成分方面,还是在茶园经济效应、茶园生物多样性、茶叶质量等方面都存在诸多比较优势。

1. 有利于提高茶叶品质通过表 1 可知,生态茶园茶叶茶多酚比例普遍低于纯茶园,但是茶叶氨基酸比例、水浸出物比例都明显高于纯茶园。

基金项目:本文受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资助项目(CARS-23)西双版纳综合实验站的资助。

宁洱县低产茶园有机化改造技术

宁洱县低产茶园有机化改造技术
I43 生 态 效 益 ..
人 员 ,生 产技 术 含量 不 高 ;二 是 树势 衰 老 。低 产茶 园 因 管理 不 善 和 投 入 不 足 ,造 成 树 势 衰 老 ,产 出率 低 ;
i 是群 体 结构 紊乱 。2 0世 纪 7 0年代 的种 子 直播 茶 园
和 8 0年 代 的育 苗移 栽 和 净 种 种植 茶 园 ,未从 根 本 上
排 灌 系 统 ,并 对 行 道 林 、防 护 林 进 行 综 合 治 理 。 过
于 零 星 分 散 的 茶 园 ,应 根 据 农 业 生 产 的 整 体 规 划 . 确 定 适 宜 的 地 段 进 行 改 造 ,使 之 较 为 集 中 成 片 ,便
于 管理 。
22 改 造茶 树群 体 结构 .
根 据 宁 洱 县 土 壤状 况 ,肥 料 配 比按 氮 : : 21 磷 钾: ::
05投 入 ,每公 顷 施纯 氮 3 5 4 0k 、磷 肥 175 2 5 . 7 ~ 5 g 8 .— 2
种 。 同时进 行 品种 搭 配 ,主栽 品种 约 占 7 % ,便 于调 0
节茶 叶 丰产 期 的劳力 冲 突。
植 换 种 ,重 新规 划 与 重建 。改植 换 种 时 .要 按 照新 建
缺行 :对 于单位 面积 内丛 数较少 ,无一定 株行距或行 向 不 合理 的 ,重新规 划 ,并 “ 以新代 老 ” ,即暂时 保 留老
茶丛 ,重新规划 种植新茶 ,待新植 茶树成 长后 ,再将 老 茶丛挖 除 。补植 一般用 2年生 的大茶苗补植 。时 间一 般 在 7月至 8月进行 ,补植后培土灌水保苗 。 23 品种选 择 .
适 当调整茶 树种 植密 度 ,使茶 园个体 与群 体协 调 。 未 老先衰 的茶树 ,除断行外 ,主要是 补缺 ;树龄 小 、每 行株 数过多 的茶园可进行 问除 。丛式种植 的茶 园 ,单位 面 积丛数较 多 。丛距 、行 向合理 的 .可按 原有丛距 补齐

大数据时代普洱茶的营销策略分析

大数据时代普洱茶的营销策略分析
. A开l始l成立Ri相g关h的ts茶叶R研e究se机r构v遥ed.
在我国袁普洱茶主要盛产于云南的西双版纳尧临沧尧普洱等 地遥 其主要讲究冲泡的技巧与品饮艺术袁其发展至今袁饮用方法 已得到极大丰富袁既可以清饮袁也可以混饮遥 普洱茶以茶香持久 独特为著名袁其滋味浓醇袁经久耐泡遥 普洱茶的发展历程也大致 经过三个阶段院自由发展阶段尧普洱茶阶段尧现代普洱茶阶段遥自 由发展阶段其主要在唐宋时期袁大多处于散收状态曰普洱茶阶段 则在明清时期袁受当时政治的影响最大曰现代普洱茶阶段主要处 于清末以来袁传统的普洱茶随着加工技术的改进袁其次生产品更 加多元化袁并开始逐渐被新兴茶区取代遥
充分利用大数据袁建设茶品牌袁提升普洱茶的知名度与宣传 力度遥 普洱茶作为传统名茶袁相对于其他茶而言袁其在消费者心 中的知名度较高袁但消费者对普洱茶的文化尧种植等方面存在认 知度不高的现象袁对于其品牌建设认可度也相对不高遥 在大数据 时代下袁生产商要积极掌握消费者的需求尧普洱茶的市场销售信 息袁充分认识到市场需求的变化袁及时调整普洱茶等茶的市场营 销策略袁以适应市场发展需求遥 如可以利用数据平台发起网上问 卷袁制作宣传广告渊包括普洱茶冲泡技巧尧茶叶所含的成分以及 具有的保健效果尧茶叶的制作工艺等冤袁通过数据平台具有的优 势增强消费者对普洱茶的了解袁 并将其作为树立普洱茶核心竞 争力的重要支撑遥 但在宣传尧销售过程中袁要加强防假冒伪劣宣 传袁避免误导消费者遥
采用多种营销方式并重袁多管齐下袁利用大数据平台拓宽市 场营销途径遥 当前地方政府以及茶企业为延伸普洱茶的产业链袁 开始通过多种形式宣传茶尧销售茶遥 他们联合举办大型相关的文 艺活动进行茶文化推广宣传袁提高普洱茶的知名度与文化底蕴遥 茶企业除了电子商务平台的宣传袁 还定期举办老客户返利回馈 等促销手段袁改变普洱茶产品的包装以及推出新的产品袁在留住 老客户的同时吸引新客户进行消费遥 随着我国建设文化强国战 略的深入发展袁中国的茶文化也逐渐走向国际市场遥 面对国外消 费者的特定需求及消费水平袁 普洱茶的市场营销需要借助大数 据进行合理规划袁提升普洱茶在国际的知名度遥

云南普洱茶的文案提纲主题

云南普洱茶的文案提纲主题

云南普洱茶的文案提纲主题
1. 悠久历史:探索云南普洱茶的丰富历史与传统
- 描述普洱茶的起源、传统制作方法和历史意义
- 引用相关历史故事和传说,唤起读者对普洱茶源远流长的兴趣
2. 古老茶树:赞美云南普洱茶古树的珍贵之处
- 阐述云南普洱茶古树的特点和独特之处
- 探索古树茶的生态环境和生长特点
- 强调古树茶的珍贵性和稀缺性,印证其独特风味和价值
3. 传承与创新:普洱茶的制作工艺与工匠精神
- 探讨普洱茶的制作工艺和关键步骤
- 引用茶叶制作工匠的故事,赞美他们对传统工艺的传承和创新
- 强调制作工艺对普洱茶质量和口感的影响,引发读者的品味欲望4. 唯美风景:品味普洱茶的同时,领略云南美景
- 描述云南的自然风光和普洱茶产区的地理环境
- 结合茶园和山水景色的描写,创造诗意的画面感
- 通过把握普洱茶与环境的契合,传达出一种和谐、平静的美好情感5. 健康新选择:普洱茶的营养与健康价值
- 分析普洱茶的化学成分和保健效果
- 引用研究或专家观点,阐述普洱茶对健康的益处
- 提供普洱茶品饮的建议,让读者了解如何享受茶的健康之道
6. 礼品佳品:云南普洱茶作为送礼之选的优势
- 引述普洱茶作为礼品的历史渊源
- 描述普洱茶作为礼物的独特之处和符号意义
- 强调普洱茶的品质和包装设计,以及其适合各种场合的送礼特点
注意事项:
- 结合任务名称,以简洁有力的语言进行描述,突出主题
- 避免过多的专业术语和长篇大论,保持内容简洁易懂
- 通过描写、举例和引述等手法,提高文章的吸引力和可信度
- 注意语言的流畅性和连贯性,确保回复的内容符合文案提纲的要求。

茶园先进经验交流材料分享

茶园先进经验交流材料分享

茶园先进经验交流材料分享茶园先进经验是指在茶叶种植、管理和加工过程中,一些具有创新性、高效性和可复制性的经验和做法。

通过交流和分享这些先进经验,可以促进茶叶产业的发展和提升茶农的收益。

一、茶园基地建设方面的先进经验1. 种植优质茶树品种: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茶树品种,并通过良好的育苗技术和园艺管理,使茶树健康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

2. 合理安排茶树的生长空间:优化茶树间距和栽植密度,提高茶树的采摘效率和光合作用效益。

3. 生物多样性保护:在茶园周边建设绿化带,种植花草树木,吸引益虫和鸟类,控制茶园内的害虫和病害。

4. 水资源管理:通过建设水窖和灌溉系统,合理利用雨水和地下水资源,提高茶园的抗旱能力和水分利用效率。

5. 全程监测和智能化管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实施全程监测和智能化管理,包括土壤水分、肥料施用、病虫害监测等,提高管理效率和茶叶的品质。

二、茶园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1. 土壤改良和合理施肥:根据土壤检测结果,进行土壤改良和调整肥料配比,提供茶树所需的养分,提高茶叶的品质和产量。

2. 病虫害综合防控:通过定期巡视和监测,及时发现和防治茶树的病虫害,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如合理使用生物农药、轮作和间作等,降低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

3. 微生物菌肥的应用:在茶叶种植中适度引入微生物菌肥,促进土壤生态系统的恢复和提升茶叶的品质和产量。

4. 精细化管理和劳动力培训:对茶园的采摘、修剪、包装等环节进行精细化管理,提高劳动力的技能和素质,提高茶叶的品质和降低生产成本。

5. 农药残留监测体系建立:建立农药残留监测体系,加强对茶叶农药残留的监管,确保茶叶的质量和安全。

三、茶叶加工和质量控制方面的先进经验1. 先进的加工设备和工艺:引进先进的茶叶加工设备,采用科学合理的工艺流程,保证茶叶加工的速度和品质。

2. 茶叶质量检测和控制:建立茶叶质量检测和控制体系,包括对茶叶外观、气味、口感等指标的评估,确保茶叶的品质达到标准。

云南省茶产业考察与学习谄议

云南省茶产业考察与学习谄议

云南省茶产业考察与学习谄议罗列万【摘要】云南是我国产茶大省,云南省及普洱市、勐海县近年来在茶产业推进集约化规模化经营、龙头企业带动、强化特色优势茶类、全面拓开市场与多民族茶文化传承等方面成效显著;并在茶产业管理机构高效推进、集团型大企业的培育、重视市场推广方式方法、注重种质资源专业化保护与利用以及利用多民族茶文化特色助推茶产业等方面值得浙江借鉴学习.%Yunnan is a big province of tea growing, among which Pu'er City and Menghai County achieved great advances in comprehensively opening market and multi ethnic tea cultural heritage areas by promoting intensive management of tea industry, raising leading enterprises and strengthening characteristic tea products.【期刊名称】《茶叶》【年(卷),期】2017(043)001【总页数】4页(P32-35)【关键词】云南;茶叶产业发展经验;借鉴学习【作者】罗列万【作者单位】浙江省种植业管理局,杭州 3100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71.1为学习兄弟省茶产业发展中的做法,本人有幸跟随浙江省农业厅专程考察团对云南省及普洱市、勐海县的茶叶产业等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考察,现将考察情况陈述如下。

考察组一行第一站来了普洱市郊由龙生茶业有限公司管理的普洱茶树良种场万亩生态茶园,参观了建于生态茶园的十里木结构步道、考察了树茶花间作茶园、听取了茶园生态保护的主要做法。

第二站考察了离市区半小时车程位于普洱市南屏镇整碗村的云南省中等规模新型生产、经营型茶叶企业代表普洱祖祥高山茶园有限公司,实地踏看了平均海拔在1500米左右开发于1998年的2500亩左右有机茶园,参观了半手工制作大叶毛峰茶加工现场,考察了2014年投资9800万人民币,按食品生产标准建设的全新厂房和部分连续化加工机械从我省引进的全新生产线设备,以及普洱茶专用贮藏存放车间等。

云南大叶种茶园管理技术

云南大叶种茶园管理技术

云南大叶种茶园管理技术
云南大叶种茶园管理技术涉及多个方面,包括茶园设计、土地准备、种植技术、施肥、灌溉和病虫害防治等。

以下是几个关键方面的介绍:
1. 茶园设计:合理的茶园设计应考虑土壤属性、气候环境、地形地貌和降雨情况等因素。

一般而言,茶园最好选在海拔800-1200米、年均气温15-20℃、年降雨量1000-1500毫米左右的地区。

同时,茶园应尽量选择南北走向,以利于充分利用阳光。

2. 土地准备:进行土地准备前,应彻底清除杂草、杂树和病虫害,然后进行耕地、平整地面等工作。

对于土壤质地较重的地区,还需要进行排水处理。

3. 种植技术:选择优质的大叶种茶苗进行种植,并注意种植密度。

一般而言,云南大叶种茶园的密度为1.5-2万株/公顷。

同时,还应注意茶树的修剪、病虫害防治等问题。

4. 施肥:云南大叶种茶园的肥料应以有机肥为主,如禽畜粪、腐熟堆肥等。

同时,还应根据土壤特点和茶树生长需要进行合理的化肥施用。

5. 灌溉:根据降雨情况,云南大叶种茶园可采用雨水收集、灌溉等方式进行供水。

灌溉时应注意水质和水量,避免引起土壤盐碱化等问题。

6. 病虫害防治:茶园的病虫害防治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

常见的病虫害有茶小黑茶蝉、茶翅小卷蛾、茶圆盾蚧等,可采用生物防治、
化学防治等手段进行防治。

以上是云南大叶种茶园管理技术的一些关键方面介绍。

在实际操作中,还需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低产茶园改造探讨

低产茶园改造探讨

农艺学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第2期云南省茶树栽培历史悠久,茶类繁多,品种优良。

云南大叶种茶是我国最优良的红绿茶品种之一,产量高、品质好,闻名全国。

茶和咖啡、可可是世界上三大无酒精天然饮品,其商品性很强。

现在茶已从单纯饮用发展到旅游、食品、医药、化工、建材等行业,茶的综合利用得到广泛开发,市场前景看好。

茶叶是云南省山区主要的经济作物,茶叶生产是山区各族人民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之一。

发展茶叶生产可以发挥山区资源优势,突出特色,更好的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地区经济。

云南省现阶段茶叶生产中,平均单产比较低,低产茶园面积比重较大。

对低产茶园进行改造是发展茶叶生产的重要措施,有巨大的增产潜力和良好的经济效益。

1改造低产茶园的必要性(1)发展茶叶生产,主要依靠扩大种植面积和规模,以及提高单产和品质。

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茶叶生产得到长足发展主要依靠的就是扩大种植面积。

近年来,随着国家退耕还林、林地管理使用等林业政策措施的实施,以及核桃、梨等经济林果业的发展,山区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采取新垦或利用耕地新建茶园扩大种植面积的空间很小。

要进一步发展茶叶生产,只能依靠提高茶叶单产和品质,通过对低产茶园的改造,采取集约化经营,科学管理,提高产量和品质,从而达到发展茶叶生产的目的[1-2]。

(2)茶树的个体发育过程遵循幼年—青年—壮年—老年的发展规律。

栽培生产的茶园一般有经济价值的时间为40~60年。

随着树龄的增长,在多年采摘与修剪的条件下,茶树生理机能逐渐衰退而产量降低,现在的高产茶园,几年后也将衰退为低产茶园,也将进行改造,故低产茶园改造是茶叶种植生产中常规性的生产手段。

现阶段,云南省茶叶生产中,低产茶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茶叶产量的快速提高。

根据云南省茶叶协会2007年的不完全统计,全省种植茶叶28.07万hm 2,其茶叶总产量17.2万t ,平均产量613.5kg/hm 2,即大约有50%的茶园产量都在750kg/hm 2以下,亟需改造。

云南古茶园栽培管理技术研究

云南古茶园栽培管理技术研究

云南古茶园栽培管理技术研究刘德和;殷丽琼;宋维希;肖星;夏锐【期刊名称】《湖南农业科学》【年(卷),期】2013(000)011【摘要】云南是中国古茶树分布面积最大的省份,由于不合理开发等因素导致了古茶树树势的迅速衰退,茶叶产量和品质的下降,严重制约了古茶山茶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生态系统构建、土壤管理、树冠管理、病虫害控制、寄生(附生)植物清除等方面提出了古茶园的栽培技术措施.【总页数】3页(P12-14)【作者】刘德和;殷丽琼;宋维希;肖星;夏锐【作者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云南勐海666201;云南省茶树种质资源创新与配套栽培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云南勐海66620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云南勐海666201;云南省茶树种质资源创新与配套栽培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云南勐海66620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云南勐海666201;云南省茶树种质资源创新与配套栽培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云南勐海66620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云南勐海666201;云南省茶树种质资源创新与配套栽培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云南勐海66620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云南勐海666201;云南省茶树种质资源创新与配套栽培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云南勐海6662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71.1【相关文献】1.云南古茶园和现代茶园土壤养分与茶叶品质成分关系的研究 [J], 杨广容;王秀青;谢瑾;吕才有;李永梅2.云南保塘古茶园有机栽培技术研究 [J], 殷丽琼;段志芬;刘德和;玉香甩3.云南某县台地茶园和古树茶园土壤重金属元素调查与评价 [J], 曾沛艺;和淑娟;黄宇;耿庆钰;吴见珣;刘艳4.不同栽培管理措施对云南古茶园土壤养分的影响 [J], 殷丽琼;刘德和;刘军;王平盛;杨兴荣5.普洱古茶园历史变迁与保护研究——以云南普洱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为例 [J], 曹茂;蔡晓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景东县古茶树保护与开发利用探讨

景东县古茶树保护与开发利用探讨

景东县古茶树保护与开发利用探讨者跃达【期刊名称】《中国茶叶》【年(卷),期】2017(039)010【总页数】2页(P12-13)【作者】者跃达【作者单位】云南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生物科技服务中心,676299【正文语种】中文古茶树资源在长期的自然演化中形成,是先民们栽培管理下生存下来的最珍贵的自然遗产,具有不可再生性、不可替代性和遗传多样性。

古茶树资源在研究茶树起源、演化,进行种质创新,提升茶产业,打造普洱品牌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价值,同时也是生物资源大市的一个重要标志之一。

云南普洱市景东县古茶园总面积为1724公顷。

如何保护(管理)、开发利用古茶树迫在眉睫,笔者通过参加普洱市景东县古茶树资源普查工作,近期又对全县13个乡(镇)古茶园状况进行调研,提出管理措施和开发利用途径。

古茶树是指分布于天然林中的野生古茶树及其群落,半驯化的人工栽培的野生茶树和人工栽培的百年以上的古茶园(林)。

景东县古茶树多属于人工栽培的百年以上的古茶树。

古茶山又称古茶园,一般指栽培百年以上的茶园,多为群体品种,茶树呈零星状态、无蓬面、树势较衰老。

景东县古茶山可划分为老仓福德古茶山、金鼎古茶山、漫湾古茶山、御笔古茶山、哀牢山西坡古茶山共五大茶山,总面积为1724公顷。

主要分布在无量山东坡的安定镇的迤仓、中仓、外仓、河底、民福村和文龙镇的邦崴、邦迈、义昌等村,彝族聚居区,海拔在1600~2100米,降雨量1280~1390毫米,平均气温11.6~14.6℃,古茶山面积463公顷,呈块状分布,有性群体种,茶园多在村寨边。

主要分布在无量山西坡的林街乡岩头、龙洞、箐头、丁帕、清河以及景福镇的金鸡林、公平、岔河、勐令村等,彝族聚居区,海拔1800~2000米,气温10.6~14.6℃,降雨量1292~1413毫米,古茶山面积320公顷,呈零星块状分布,有性群体种。

主要分布在无量山西坡的漫湾镇的漫湾、安召、温竹等村,彝族的混居区,海拔1700~2300米,气温13.6~14.6℃,降雨量1291~1307毫米,古茶山面积205公顷,呈零星块状分布,有性群体种。

云南大叶茶建园及苗期管理技术

云南大叶茶建园及苗期管理技术

云南大叶茶建园及苗期管理技术
陶仕科;王兴华
【期刊名称】《中国茶叶》
【年(卷),期】2009(031)002
【摘要】一、园地选择与规划茶树是多年生作物,收获年限长达30~40年,所以在种植前必须对当地的气候、土壤和地形条件等进行全面了解,并制定规划。

园地选择应满足以下条件。

【总页数】2页(P22-23)
【作者】陶仕科;王兴华
【作者单位】云南省普洱茶树良种场,665000;云南省普洱茶树良种场,665000【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
【相关文献】
1.南江大叶茶栽培管理技术下 [J], 何焕周;张孔平
2.桃源大叶茶标准化栽培与管理技术 [J], 龚华春;赵志英
3.云南大叶茶建园及栽培管理技术 [J], 姚福芝
4.基于EST-SSR标记的云南大叶茶资源遗专多样性分析 [J], 尚卫琼;刘本英;毕晓清;段志芬;杨毅坚;李友勇;成浩;刘杰;杨兴荣;杨盛美;矣兵
5.云南大叶茶新材料儿茶素组分含量季节变化分析 [J], 周玉忠;陈林波;田易萍;杨方慧;朱兴正;陈玫;罗琼仙;陈春林;邓少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普洱古茶园的新问题

普洱古茶园的新问题

普洱古茶园的新问题
毛亚楠
【期刊名称】《方圆》
【年(卷),期】2018(000)030
【摘要】历史上的普洱茶,有着跌宕起伏的命运.明清时期,茶马古道兴起,普洱茶随之兴起;清末民初,列强入侵,国家饱经坎坷,普洱茶也在战乱中衰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搭上了经济发展的高速车,普洱茶再次焕发生机.【总页数】6页(P10-15)
【作者】毛亚楠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普洱市现代茶园与古茶园土壤养分状况分析 [J], 高菲菲;李家华;赵平
2.普洱市澜沧县古茶园茶叶品与生长环境关系分析 [J], 谭佳吉
3.云南普洱古茶园散发千年魅力 [J], 本刊编辑部(整理)
4.云南省古树普洱茶收藏研究会成立三年打造百个标准古茶园 [J], 仲然
5.普洱古茶园历史变迁与保护研究——以云南普洱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为例 [J], 曹茂;蔡晓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云南普洱古茶园管理技术探讨罗学伟
发表时间:2018-03-20T16:29:58.987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35期作者:罗学伟[导读] 摘要:茶叶是云南省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

澜沧县惠民镇农业服务中心云南普洱 665622 摘要:茶叶是云南省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

云南省普洱市在整个云南茶叶生产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普洱市地处云南西南部,常年气候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良好的生态环境给茶树的生长造就了有利的条件,因此普洱市分布着云南省现存面积最大的古茶园,近年来,由于古树茶的经济价值日益凸显,各界人士对古茶树的关注与日俱增,古茶园是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的典型例子,是一个持久
的生态系统,茶叶内含物质丰富。

本文就云南普洱古茶园管理技术进行探讨探讨。

关键词:云南普洱;古茶园;管理 1云南普洱古茶园管理存在的问题 1.1耕作不科学
多数古茶园都是种植在山地,茶农每年都会进行1到2次的茶园中耕,认为松土后茶叶会萌发的好和多。

古茶园密度小,茶地间隙土壤裸露面大,易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甚至有的古茶树根部裸露在外面,威胁到古茶树的正常生长和生命,造成产量下降,品质也会受到影响。

1.2施肥不合理
由于施肥方法不当,其结果一是茶树不能有效的吸收养分,二是有些甚至危及茶树生命。

大部分茶农都不惜选择肥力比较充足的山羊粪作为追肥,并把上好的肥料追施在茶树根颈处,而不是茶树吸收根所分布的区域,茶树不但不能有效的吸收到养分,反而羊粪下地和土壤接触自然发酵产生的热量,增加了在炎热天气中的土壤小区域温度,致使茶树体温严重失衡,茶树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严重的会导致茶树死亡。

1.3树冠修剪不当
古茶树修剪一直是古茶园管理中的一项重要措施,但是很多古茶园修剪不合理。

前几年古茶园存在修剪过度,即很多茶农认为砍一枝发几枝,还有就是茶树太高不利于采摘,砍矮了便于采摘,破坏了古茶树原有树型。

1.4茶叶采摘过度
近几年来,古树茶茶价大幅上涨,茶农采摘时,受利益驱使,不坚持标准采,也不按所制茶类需要进行合理采摘。

大部分采摘采用扭采、揪采、拽采,带马蹄采摘,有的甚至是掠夺性采摘。

不良的采摘导致茶树的着叶数太少,叶面积指数太低,光合效率低,致使茶树生产性能降低,造成茶树树势衰弱,影响古茶园茶叶产量和品质。

2云南普洱古茶园管理
2.1土壤管理
2.1.1耕作
土壤肥沃松软、覆盖率高的茶园,实行免耕;肥力低下、土壤板结、茶树衰老的古茶园,可实行深耕促进根系的再生,增强根系的吸收能力,恢复树势,深耕时间在1O月份;对水土流失严重,根系裸露的古茶园要及时培土。

2.1.2除草
大多数古茶园森林覆盖率较低,特别是茶树植株较少的古茶园,土壤裸露,杂草极易滋生。

杂草不仅与茶树争水抢肥,而且是茶树病虫害的传播媒介。

因此,全年可进行1至2次除草,采用小型背负式除草机除草或人工除草,除草最好在春季(春茶采摘结束后)、冬季进行。

2.1.3铺草
铺草是我国农业的一项传统栽培措施,具有防止土壤冲刷,减少杂草生长,保蓄水分,稳定土壤温度,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养分等作用。

古茶园铺草,特别是对坡度大、土壤长期裸露、水土流失严重的古茶园铺草,可起到一举多得的功效。

铺草材料最好就地解决,可采用茶园内杂草、枯枝落叶,也可割附近山草,还可采用稻草、玉米秸秆等外来覆盖物。

铺草厚度一般在10cm左右,太薄会影响效果。

古茶园铺草要持续不间断的进行,待上次草料腐烂后再铺上新的草料,让土壤始终处在覆盖的状态下,使土壤结构得到改善,土层变得疏松,养分得到较大提高。

2.1.4施肥
近年来,由于古树茶叶价格不断上涨,部分茶农为了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实行了强采。

掠夺性采摘不仅带走了大量营养物质,而且茶树自身的光合产物积累减少,营养物质的输出大于积累,若不及时加以补充,将造成古茶树树势的迅速衰退,甚至因营养供给不足而最终死亡。

森林覆盖率高、落叶较多、腐殖层厚、土壤疏松、肥力高的茶园,可以不施肥,尽量减少人为因素对茶园生态系统的破坏。

但茶树生长势弱、土壤贫瘠、有机质及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含量低的茶园,则应采取适当的施肥措施。

古茶园可以施用有机肥,如有机肥、绿肥等,禁止使用化学肥料。

古茶园全年一般可施肥2次以上,分别在5月中下旬和10月至11月,施肥量:有机肥5kg/株。

施肥方法:以树干为中心,在树冠覆盖边缘垂直的地面开环形施肥沟,施肥沟深30cm左右,施后盖土。

提倡使用生物(如蚯蚓等)、作物秸秆覆盖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2.2树冠管理
2.2.1及时修剪,促进生长
古茶树由于树龄较大,每年都会产生一些枯枝、弱枝、病虫枝,需要及时加以剪除,以减少养分的消耗和病虫害的发生,促进新枝的萌发,恢复树势。

修剪在5月中下旬进行,剪后进入雨季较容易形成新枝。

较细小的树枝,可以用小枝剪剪除;较粗大的枯枝、病枝,可用手锯锯除。

不要用砍刀等工具砍伐代替修剪,以免造成茶枝撕裂,影响茶树的生长。

修剪枝叶可结合茶园耕作,使其埋入土中,既可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又可增加土壤肥力。

2.2.2合理采摘,采养结合
正确处理采摘与养树的矛盾,既要保持一定的产量,又要兼顾养树。

杜绝不留叶的掠夺性采摘法。

夏茶价格相对较低,可以采取只采春茶和秋茶,留养夏梢的采养措施,让古茶树休养生息;采摘春茶和秋茶时按照以养为主,以采为辅的原则,待新梢长至一芽3、4叶,采摘顶部的一芽1-3叶,留下基部的1片叶,保留一定数量的新生叶片,以利茶树进行光合作用,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2.3病虫害控制
古茶园尽量杜绝使用化学农药和化学除草剂,即使使用,也要在国家相关规定范围之内,使用生物农药。

2.3.1农业防治
采用农业技术措施减少和防治茶树病虫草害是有机操作的基本要求,如及时采摘和修剪茶树可改变病虫生长的适应环境条件,并把部分病虫枝叶带出茶园;适时锄草与耕作可减少那些与杂草、土壤发生联系的病虫为害,还可减少杂草与茶树争肥、争水和争光等不利因素的发生。

适当间作也可增加茶园生态系统生物的多样性,减轻病虫为害;合理施肥可改善茶树营养条件,提高茶树抗病虫的能力。

2.3.2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和使用生物农药(包括植物制剂和微生物农药)防治茶树病虫害。

生态茶园首先要求加强天敌保护,提高天敌对害虫的自然控制能力;同时,通过人工大量繁殖、释放天敌和病原微生物,如绒茧蜂、赤眼蜂、草蛉、食虫瓢虫、蜘蛛、苏云金杆菌(Bt)、白僵菌和茶尺蠖病毒等。

目前,已经成功研制出了防紫外线茶尺蠖多角体病毒、Bt及其混合制剂,并已在有机茶园大规模推广应用,对茶尺蠖、茶毛虫、黑毒蛾和茶蚕等害虫具有明显的防治效果。

对于生物农药来说,除了有机农业生产标准中列出可以使用的生物制剂以外,其他商品性的生物农药必须经颁证机构认证或认可后才能在生态茶园使用。

还可利用农事活动,如调节土壤、田间小气候,控制有害生物及其天敌种群的消长;合理施肥,提高作物的抗病虫能力;灌溉、排水改变田间环境条件,部分杀死土壤中害虫。

2.3.3物理防治
利用各种物理因子、人工或器械防治害虫,包括人工捕杀和灯光诱杀、性外激素诱杀,破坏害虫的正常生理活动,改变病虫适于生存的环境条件等方法,降低害虫密度。

3结语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保健意识的增强,安全无污染的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古树茶叶作为一种地道的天然产品,也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

因此,做好古茶园的管理工作,不仅为农民带来了较高的经济收入,也造就了班章茶、易武茶、景迈茶等较为知名的古树茶品牌,成为云南茶叶生产中的一个亮点,在云南茶产业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夏秋茶园防旱抗旱高产技术[J].曹涤环.农村实用技术.2017(08)
[2]多功能茶园管理机节能高效作业技术研究[J].肖宏儒,梅松,丁文芹,宋志禹,任彩红,韩余.中国农机化学报.2013(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