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说中的佛学思想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引言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金庸共写了十五部武侠小说。除了《越女剑》是以春秋末年吴越争雄为背景,其他十四部的背景都在宋元明清这四个朝代,时间上有很好的衔接。由朝代更替,种族争斗,思想碰撞这些矛盾来展开故事,更容易吸引读者。在这些争斗当中,杀戮无处不在,所以,在特定的人物身上会展现出来的一些佛性。此时,佛学思想就像一盏明灯,指引着茫然不知所归的人们。
2. 佛学思想的具体体现
金庸先生将佛学融入小说的时候,并不是生搬硬套,而是融入到人物的个性,人物的武功,事情的发展中去。
2.1 放下执念皆是空
《天龙八部》中,少林寺铜镜上刻有《金刚经》四句偈语:“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世事都是虚幻的,应该放下对世事表象的执念,体悟人生的真谛。
佛法无边,扫地僧以佛法化解慕容博与萧远山之间的恩怨,一掌“打死”慕容博后,对萧远山说:“慕容少侠倘若打死了你,你儿子势必又要杀慕容少侠为你报仇,如此怨怨相报,何时方了?不如天下的罪业都归我罢!”然后又“打死”萧远山,此处亦是“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思想呈现。让两位到鬼门关走了一遭之后,慕容博感叹:“庶民如尘土,帝王亦如尘土。大燕不复国是空,复国亦空。”萧远山也了解了冤冤相报何时了的含义。双双大彻大悟,放下多年的执念,遁入空门。
2.2 迷途知返得解脱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每个人都会有迷惘的时候,只要能幡然醒悟,一切都还未迟,回头总是有岸的。苦海是自己选择的,所以自己得面对;回头亦是自己选择的,当然也得自己来顿悟。
《射雕英雄传》中的铁掌帮帮主裘千仞,可以说是坏事做尽,在众侠要对其处以极刑时,一灯大师救了他,让他皈依佛门,在一灯大师的点化下:“冤冤相报,何时方了?手中屠刀,何时方抛?”他终于开悟。伤害瑛姑孩子的事情,始终萦绕他心头,后来在临终之际,在一灯大师的帮主下,得见瑛姑忏悔过错,圆满解脱,安然而逝。
2.3 舍得同为欣然由
人们在生活当中往往看重的是“得”,谈论得最多的也是某个人的“得”,以至于思想会逐渐倾向于“得”。《地藏经》说:“舍一得万报。舍与,即在耕耘无量福田;贪得,就是透支有限福报。”舍就是得,舍得本来就是同一个抽象的概念,就如同一个茶杯的正面和反面一样。
鸠摩智一生痴迷武学,瞻仰过少林七十二绝技,后来甚至还想借得六脉神剑剑谱一观。最后走火入魔,幸得段誉吸去功力方得包住性命,正如扫地僧所说,“大轮明王原是我佛门弟子,精研佛法,记诵明辨,当世无双,但如不存慈悲布施,普渡众生之念,虽然典籍淹通,妙辩无碍,却终不能消解修习这些上乘武功时所钟的戾气。”后来鸠摩智领悟到了舍得的真谛,觉得自己没有了武功还更轻松自在了。
2.4 佛魔只在一念间
《倚天屠龙记》中一场人间惨祸使原本人品与武功俱佳的谢逊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谢逊师父成昆假装醉酒,奸污其妻杀死其子。为了复仇,谢逊以成昆之名肆意杀戮,希望激得成昆现身。被复仇之火团团围住的谢逊,因为个人恩怨荼毒了整个江湖,将自己所受之苦数倍加之于无辜的江湖人士身上,自己则变为江湖人人闻之色变的大魔头。
之后他被囚少林寺,日夜受佛经感化,幡然醒悟对自己之前所做之事忏悔不已,面对张无忌的相救,他说:“我这一个多月来,在这地牢中每日听着三位高僧诵经念佛,听着山下寺中传来的晨钟暮鼓,回思往事,你义父手上染了这许多无辜之人的鲜血,实是百死难赎。唉,诸般恶因罪孽,我比成昆作得更多。好孩子,你别管我,自己下山去吧。”又说:“杨左使、殷大哥、无忌孩儿,我谢逊双手染满血迹,早已死有余孤。今日你们为救我而来,与少林寺三位高僧争斗,若是双方再有损伤,谢逊更是罪上加罪。无忌孩儿,你快快率同本教兄弟,退出少林寺去。否则我立时自绝经脉,以免多增罪孽。”第三次,张无忌联手周芷若再战三僧,苦战之下张无忌魔由心生渐入危境,谢逊在地牢中诵念《金刚经》:“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张无忌顿时犹如醍醐灌顶心魔得消。
后来他与成昆当面了断前仇旧恨,照道理他该一刀杀了成昆为家人报仇,可他此刻已经心中有佛,于是放下屠刀。放下二字在这里看似容易,实则谢逊一路走来却掺着血泪,从血海深仇到四大皆空,立地成佛谈何容易。止恶修善乃安身立命之道,通过忏悔,赎罪,谢逊不仅在慈悲佛法中获得心灵的依托,也重新寻回内心的宁静与祥和。
3. 金庸小说中佛学的现实意义
金庸小说中的佛学道理旨在劝教大众“放下自在”,“放下”二字尤为重要,佛说人生有八苦,通俗的说就是:生、老、病、死、爱别离、恨悠远、求不得、放不下。这“放下”二字写写容易,要做到实在是难,放下你拥有的,放下你执着的,放下你喜欢的,放下你憎恶的……放下即自在。有些人常常颂佛道经,求佛能度自己到一片乐土,其实佛法从不度人,佛法只是一盏灯,照亮前往彼岸的路,人唯有自度。
所以人需要自觉自悟,才能在自己生命终结的时候不再悔恨,生命才能升华。金庸先生笔下不仅仅是在给人们讲述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故事,而是在其中蕴含着意味深长的佛理。在抓住读者兴趣的同时,借佛法来阐明道理,点化世人,让更多的读者接受到正能量。金庸先生之意为,佛法生于人心。人若无心向佛,纵使遍览佛家经典,佛心不存焉。佛心是一种人生态度,并不是出家人才能拥有,用一颗慈悲、淡然的心去对待自己的生命,对待周边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