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五年级数学上学期知识点复习汇总新人教版
人教五年级数学上册必背知识点
人教五年级数学上册的必背知识点包括:
1.分数乘法: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基本计算方
法。
2.长方形的面积公式:理解长方形面积的概念,掌握长方形面积
的计算方法。
3.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理解除法的意义,掌握除法的基本计
算方法。
4.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概念,掌握平
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5.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理解三角形面积的概念,掌握三角形面积
的计算方法。
6.梯形的面积公式:理解梯形面积的概念,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
方法。
7.组合图形的面积:理解组合图形面积的概念,掌握组合图形面
积的计算方法。
以上知识点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并能灵活运用。
同时,还需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例如单位换算、小数点移动等。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讲解归纳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知识点一、小数乘整数(利用因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来计算小数乘法)知识点一:1、计算小数加法先把小数点对齐,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2、计算小数乘法末尾对齐,按整数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知识点二:积中小数末尾有0的乘法。
先计算出小数乘整数的乘积后,积的小数末尾出现0 ,要再根据小数的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0。
如:3.60 “0” 应划去知识点三:如果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上小数点。
如0.02×2=0.04 知识点四:计算整数因数末尾有0的小数乘法时,要把整数数位中不是0的最右侧数字与小数的末尾对齐。
思考: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1、小数乘整数中有一个因数是小数,所以积一般来说也是小数。
2 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暑部分末尾如有0可以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0而整数乘法中是不能去掉的。
二、小数乘小数知识点一: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积中就有几位小数。
知识点二:小数乘法的一般计算方法: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给积点上小数点(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输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积的前面用0补足,在点小数点。
知识点三:小数乘法的验算方法1、把因数的位置交换相乘2、用计算器来验算三、积的近似数知识点一:先算出积,然后看要保留数位的下一位,再按四舍五入法求出结果,用约等号表示。
知识点二:如果求得的近似数所求数位的数字是9而后一位数字又大于5需要进1,这是就要依次进一用0占位。
如6.597 保留两位为6.60四、连乘、乘加、乘减知识点一:小数乘法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知识点二:小数的乘加运算与整数的乘加运算顺序相同。
先乘法,后加法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
五、简便运算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计算连乘法时可应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将几位整数的两个数先乘,再乘另一个数,计算一步乘法时,可将接近整十、整百的数拆成整十整百的数和一位数相加减的算式,再应用乘法分配律简算。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复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单元:小数乘法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是,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点上小数点。
需要注意的是,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占位。
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先把小数点对齐,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在计算小数乘法时,末尾对齐,按照整数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如果整数因数末尾有小数乘法时,要把整数数位中不是的最右侧数字与小数因数末尾对齐。
一个数(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求积的近似数有三种方法,分别是四舍五入法、进一法、去尾法。
在计算钱数时,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角。
小数四则运算顺序和整数四则运算顺序是一样的。
只有同级运算,从左到右依次计算;两级都有,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
小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和性质和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相同。
常见乘法计算(敏感数字):25×4=100,125×8=1000.加法的交换律是a+b=b+a,加法的结合律是(a+b)+c=a+(b+c)。
乘法的交换律是a×b=b×a,乘法的结合律是(a×b)×c=a×(b×c),乘法的分配律是(a+b)×c=a×c+b×c或(a-b)×c=a×c-b×c。
减法的性质是,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我们可以减去两个减数的和,或者交换两个减数的位置。
即a-b-c=a-(b+c),a-b-c=a-c-b。
除法的性质是,从一个数里连续除以两个数,我们可以除以两个除数的积,或者交换两个除数的位置。
即a÷b÷c=a÷(b×c),a÷b÷c=a÷c÷b。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单元小数乘法1.小数乘法计算方法: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1)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2)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小数点对齐,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3)计算小数乘法末尾对齐,按整数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4)计算整数因数末尾有0的小数乘法时,要把整数数位中不是0的最右侧数字与小数因数末尾对齐。
2、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3、求积的近似数:先求出积,在根据需要求近似数。
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⑴四舍五入法(常用) ;⑵进一法;⑶去尾法。
后两种多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求近似数中。
4、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分。
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角。
5、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四则运算顺序是一样的。
(只有同级运算,从左到右依次计算;两级都有,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
)6、运算定律和性质:方法1、看(观察算式)2、想(思考能否简便计算)3、做(确定定律按运算律简便计算。
)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同样适用于小数乘法。
常见乘法计算(敏感数字):25×4=100 125×8=1000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最后一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积不变. (a×b)×c=a×(b×c)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或者差)同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或者被减数与减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相加(或者再相减)。
(a+b)×c=a×c+b×c或(a-b)×c=a×c-b×c 减法性质: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我们可以减去两个减数的和,或者交换两个减数的位置。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全)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小数加减法,要先把小数点对齐,然后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知识点一、小数乘整数(利用因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来计算小数乘法)知识点一:1、计算小数加法先把小数点对齐,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2、计算小数乘法末尾对齐,按整数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知识点二:积中小数末尾有0的乘法。
先计算出小数乘整数的乘积后,积的小数末尾出现0 ,要再根据小数的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0。
如:3.60 “0”应划去知识点三:如果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上小数点。
如0.02×2=0.04 知识点四:计算整数因数末尾有0的小数乘法时,要把整数数位中不是0的最右侧数字与小数的末尾对齐。
思考: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1、小数乘整数中有一个因数是小数,所以积一般来说也是小数。
2 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暑部分末尾如有0可以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0而整数乘法中是不能去掉的。
二、小数乘小数知识点一: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积中就有几位小数。
知识点二:小数乘法的一般计算方法: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给积点上小数点(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输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积的前面用0补足,在点小数点。
知识点三:小数乘法的验算方法1、把因数的位置交换相乘2、用计算器来验算三、积的近似数知识点一:先算出积,然后看要保留数位的下一位,再按四舍五入法求出结果,用约等号表示。
知识点二:如果求得的近似数所求数位的数字是9而后一位数字又大于5需要进1,这是就要依次进一用0占位。
如6.597 保留两位为6.60四、连乘、乘加、乘减知识点一:小数乘法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知识点二:小数的乘加运算与整数的乘加运算顺序相同。
先乘法,后加法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
知识点总结(知识点)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小数乘法1、意义:(1)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一个数乘小数: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如:1.5×0.8(整数部分是0)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1.5×1.8(整数部分不是0)就是求1.5的1.8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计算法则计算小数乘法,末位对齐后,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末位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口诀:小数乘法整数算,不同之处积中看。
看好因数小数位,小数点儿积中点。
小数末尾如有0,根据性质把0删。
切记先点再删0,否则错误连成片。
3、验算方法:(注意用原题数字进行验算)(1)可以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进行验算;(2)可以用积除以一个因数等于另一个因数的方法进行验算。
4、积变化的规律:(1)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缩小)n倍,积也跟着扩大(缩小)n倍;一个因数扩大n倍,另一个因数缩小n倍,积不变。
(2)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5、(1)积的近似数:与估算不同,只是根据需要,按“四舍五入”法保留得数一定的小数位数。
(2)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6、小数的四则运算(1)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同级运算从左往右。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的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认识小数:包括小数的读写方法,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小数的性质。
2. 小数乘法:学习小数乘整数、一个数乘小数,以及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和乘法的积的定位规律。
3. 简易方程:初步了解方程的概念,学习用字母表示数,学习简易方程,并解简易方程。
4. 长方体和正方体: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5. 因数与倍数:了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学习求因数和倍数的方法,并探索一些特殊的因数和倍数关系。
6. 分数:学习分数的概念、性质和计算方法,包括分数的基本性质、通分、约分、分数和小数的互化等。
7. 几何初步知识:学习线段、射线和直线的概念和性质,学习角的概念和度量方法,学习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和周长、面积的计算方法。
8. 可能性:初步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学习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以上是五年级数学上册的一些主要知识点,但可能不包含全部内容。
具体的教学内容可能会根据教材版本和地区的要求有所不同。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重点知识点】_及复习
(人教课标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第二单元《小数除法》第三单元 《观察物体》具体内容 重 点 知 识观察物体(一) 1.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站在任一位置都不能同时看到长方体所有的面,最多只能看到它的三个面。
3.辨认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时,可以假设自己是观察者,站在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是什么形状,从而判断给出的图形是从哪个方向看到的。
观察物体(二) 1.从同一角度观察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2.观察两个简单立体图形,要注意两个图形的位置关系。
第四单元 《四简易方程》具体内容 重 点 知 识用字母表示数 1.用字母表示数。
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
数和字母相乘时,省略乘号后,一律将数写在字母前面。
2.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是 a+b=b+a ;加法结合律是 (a+b)+c=a+(b+c); 乘法交换律是 ab=ba ; 乘法结合律是 (ab)c=a(bc);乘法分配律是 (a+b)c=ac+bc 。
3.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及计算公式。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指定的数量,再把字母的取值代入式子中求值,只要在答旬中写出得数即可。
方程的意义 1.方程与等式的区别。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方程一定是等式,而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2.等式的性质。
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解方程1.方程的解与解方程。
“方程的解”是一个数,是使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解方程”是指演算过程。
2.解形如 ±a=b 和 a =b 的方程。
依据等式性质来解此类方程。
解方程时要注意写清步骤,等号对齐。
3.验算。
把未知数的值代人原方程,看等号左边的值是否等于等号右边的值。
稍复杂的方程1.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步骤。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包括但不限于:
1. 小数乘法的意义: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即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一个数乘小数,即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等。
2. 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末位对齐,按整数乘法法则计算,看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末位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若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
3. 简易方程:方程ax±b=c(a,b,c是常数)叫做简易方程。
4. 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方程和算术式不同,算术式是一个式子,它由运算符号和已知数组成,它表示未知数。
方程是一个等式,在方程里的未知数可以参加运算,并且只有当未知数为特定的数值时,方程才成立。
5. 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如果两个方程的解相同,那么这两个方程叫做同解方程。
6. 循环节:如果无限小数的小数点后,从某一位起向右进行到某一位止的一节数字循环出现,首尾衔接,称这种小数为循环小数,这一节数字称为循环节。
把循环小数写成个别项与一个无穷等比数列的和的形式后可以化成一个分数。
如需更全面准确的知识点,建议参考数学课本和教辅资料,也可向有经验的数学教师请教。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必背知识点
五年级上册必背知识点❶小数乘法计算法则:1.2.❷一个乘法算式中,一个数(03×1.2>3一个数(03×0.8<3❸求积的近似数:先求出积,在根据需要求近似数。
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⑴四舍五入法(常用) ;⑵进一法;⑶去尾法。
教材P39,后两种多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求近似数中。
注意:(1)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
(2)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小数点对齐,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3)计算小数乘法末尾对齐,按整数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4)计算整数因数末尾有0的小数乘法时,要把整数数位中不是0的最右侧数字与小数因数末尾对齐。
第二单元位置1、行和列的意义: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
2、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先表示列,再表示行。
用括号把代表列和行的数字或字母括起来,再用逗号隔开。
例如:在方格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用数对(3,5)表示(第三列,第五行)。
第三单元小数除法❶小数除法计算法则:1. 2.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的末尾用;3.然后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4、求商时有时也需要求近似数。
取商的近似数时,保留到哪一位,一定要除到那一位的下一位,然后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近似数。
没有要求时,除不尽的一般保留两位小数。
❷❸商的变化规律:1.2.0除外)3.❹循环小数的记法:(1) 用省略号表示。
写出两个完整的循环节,加省略号。
如:3.55…, 2.0321321…(2)简便记法。
在循环节的首位和末位上加小圆点。
如0.36,2.587❺第五单元 解方程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方程必须满足的条件:必须是等式 必须有未知数,两者缺一不可)。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等式性质一:方程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等式性质二:方程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都是方程。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单园小数乘法1、小数乘整数:@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5×3表示求3个1.5的和的简便运算(或1.5的3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小数乘小数:@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1.5×0.8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或求1.5的0.8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按整数算出积后,小数末尾的0要去掉,也就是把小数化简;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3、规律: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小数四则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跟整数是一样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 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 减法:abc=a(bc)a(bc)=abc@ 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ab)×c=a×cb×c】@ 除法:a÷b÷c=a÷(b×c)a÷(b×c) =a÷b÷c第二单园位置1、数对:由两个数组成,中间用逗号隔开,用括号括起来。
括号里面的数由左至右分别为列数和行数,即“先列后行”。
2、作用:一组数对确定唯一一个点的位置。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教学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单元小数乘法1、小数乘整数: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5×3表示求3个1.5的和的简便运算(或1.5的3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小数乘小数: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1.5×0.8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或求1.5的0.8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按整数算出积后,小数末尾的0要去掉,也就是把小数化简;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3、规律: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小数四则运算规则:(1)有括号先算括号,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运算。
(2)混合计算,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3)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计算。
7、运算定律和性质: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减法:a-b-c=a-(b+c)a-(b+c)=a-b-c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a-b)×c=a×c-b×c】除法:a÷b÷c=a÷(b×c)a÷(b×c) =a÷b÷c第二单元位置1、数对:由两个数组成,中间用逗号隔开,用括号括起来。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知识点汇总(上下册)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知识点汇总(上下册)当我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再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
我们要把读书当作一种乐趣,并自觉把读书和学习结合起来,做到博览、精思、熟读,更好地指导自己的学习,让自己不断成长。
让我们一起到店铺一起学习吧!人教版五年级数学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基本知识点】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也就是说整数被分成了三类:负数、0、正数。
0是负数和正数的分界线,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相对应的正数和负数可以表示一组相反意义的量。
【友情提醒】在看温度计上的温度时,一定要看清楚每一小格是多少度,有时一小格表示2度,有时一小格表示1度。
【经典例题】下面4个数中,最接近0的是( )。
A.-1.5B.-2C.+3D.1.6☆☆☆最接近0的数不是挑其中最大的数,而是看哪个数在数轴上和“0”最接近,应该选“A”。
【第二单元:多边形的面积】【基本知识点】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即S=ah。
这里的“底×高”是指对应的“底”和“高”。
因为平行四边形有两种不同长度的高,分别对应两条不同长度的底,所以,在计算时一定要看清楚对应关系。
例如:如图所示,底BC(或AD)与高AF是对应的,底CD(或AB)与高CE是对应的。
而底BC(或AD)与高CE、底CD(或AB)与高AF是根本没有关系的。
2.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三角形的2倍,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平行四边形的一半。
注意:这里一定要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来拼,两个等底等高的三角形或面积相等的三角形都不一定能拼成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高只能保证面积相等,而面积相等又有无数种情形。
另外,如图所示,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互为底和高。
也就是说如果将AB看作底,那么BC就是高;如果将BC看作底,那么AB 就是高。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全册知识点汇总)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编第一单元小数乘法1、小数乘整数:@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5×3表示求3个1.5的和的简便运算(或1.5的3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小数乘小数:@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1.5×0.8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或求1.5的1.8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按整数算出积后,小数末尾的0要去掉,也就是把小数化简;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3、规律: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小数四则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跟整数是一样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 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 减法:a-b-c=a-(b+c)a-(b+c)=a-b-c@ 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a-b)×c=a×c-b×c】@ 除法:a÷b÷c=a÷(b×c)a÷(b×c) =a÷b÷c第二单元位置1、数对:由两个数组成,中间用逗号隔开,用括号括起来。
括号里面的数由左至右分别为列数和行数,即“先列后行”。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班级:姓名:第一单元小数乘法1.小数乘法计算方法: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1)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2)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小数点对齐,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3)计算小数乘法末尾对齐,按整数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2、乘法的规律: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一个数(0除外)乘等于1的数,积等于原来的数。
3、求积的近似数:先求出积,在根据需要求近似数。
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⑴四舍五入法(常用) ;⑵进一法;⑶去尾法。
后两种多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求近似数中。
4、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分。
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角。
5、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四则运算顺序是一样的。
(只有同级运算,从左到右依次计算;两级都有,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
)6、运算定律和性质:方法:1、看(观察算式)2、想(思考能否简便计算)3、做(确定定律按运算律简便计算。
)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同样适用于小数乘法。
常见乘法计算(好朋友):25×4=100 125×8=1000 24×5=120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乘法交换律: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a×b=b×a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最后一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积不变. (a×b)×c=a×(b×c)乘法分配律:①两个数的和(或者差)同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或者被减数与减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相加(或者再相减)。
(a+b)×c=a×c+b×c②两个数的差同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被减数与减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相减。
2014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集锦第一单元:小数乘法1、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2×5表示5个1.2是多少。
2、一个数乘纯小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几、千分之几……是多少。
如:1.2×0.5表示求1.2的十分之五是多少。
3、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小数乘法,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上小数点。
4、一个数(0除外)乘1,积等于原来的数。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5、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率,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
第三单元:小数除法1、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如:2.4÷1.6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2.4与其中一个因数是1.6,求另一个因数是多少。
2、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如果除到末尾仍有余数,要添0再继续除。
3、被除数比除数大的,商大于1。
被除数比除数小的,商小于1。
4、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数位不够的要添0补足。
再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5、一个数(0除外)除以1,商等于原来的数。
一个数(0除外)除以大于1的数,商比原来的数小。
一个数(0除外)除以小于1的数,商比原来的数大。
6、A除以B=A÷B;A除B=B÷A;A去除B=B÷A;A被B除=A÷B。
7、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8、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
小数部分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人教版_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数学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五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小数乘法1、小数乘整数: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的和的简便运算。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小数乘小数: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1.5×0.8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1.5×1.8就是求1.5的1.8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3、规律: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
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加法:加法交换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减法:减法性质a-b-c=a-(b+c) a-(b-c)=a-b+c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a-b)×c=a×c-b×c】除法:除法性质a÷b÷c=a÷(b×c)第二单元小数除法8、小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如:0.6÷0.3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0.6与其中的一个因数0.3,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知识点归纳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小数乘法1、小数乘整数:与整数的乘法意义相同都是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5×3 表示1.5 的 3 倍是多少或 3 个 1.5 的和是多少2、小数乘小数:与整数的乘法意义不相同,表示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1.5×0.8 就是求1.5 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1.5×1.8 就是求1.5 的1.8 倍是多少。
3、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积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 补足。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 要去掉,把小数化简)注意:(1)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小数点对齐,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2)计算小数乘法末尾对齐,按整数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3)计算整数因数末尾有0 的小数乘法时,要把整数数位中不是0 的最右侧数字与小数因数末尾对齐。
3、规律:一个数(0 除外)乘大于1 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 除外)乘小于 1 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1)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2)含有两级运算的,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3)含有括号的运算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方法:1、看(观察算式)2、想(思考能否简便计算)3、做(确定定律按运算律简便计算。
)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同样适用于小数乘法。
常见乘法计算(敏感数字):25×4=100 125×8=1000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最后一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积不变。
五年级数学上学期知识点复习汇总新人教版
2014 年五年级数学上学期知识点复习汇总(新人教版)第一单元小数乘法1、小数乘整数:意义——求几个同样加数的和的简易运算。
如: 1.5 ×3 表示 1.5 的 3 倍是多少或 3 个 1.5 的和的简易运算。
计算方法:按整数乘法的法例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侧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小数乘小数( P6):计算方法:(1)先依据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点小数点。
(2)点小数点时,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侧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3)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应在前方用 0 补足,再点小数点。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端的 0 要去掉,把小数化简。
3、规律( 1)( P6):一个数( 0 除外)乘大于 1 的数,积比本来的数大;一个数( 0 除外)乘小于 1 的数,积比本来的数小。
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 P11)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5、计算钱数,保存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
保存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小数四则运算次序跟整数是同样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加法:加法互换律: a+b=b+a加法联合律:(a+b)+c=a+(b+c)减法:减法性质: a-b-c=a-(b+c)a-(b-c)=a-b+c乘法:乘法互换律: ab=ba乘法联合律:(ab) c=a (bc)乘法分派律: (a+b) c=ac+bc 【(a-b) c=ac-bc】除法:除法性质: a÷b÷c=a÷(b ×c)第二单元地点1、行和列的意义: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
2、数对能够表示物体的地点,也能够确立物体的地点。
3、数对表示地点的方法:先表示列,再表示行。
用括号把代表列和行的数字或字母括起来,再用逗号分开。
比如:(7,9)表示第7 列,第9 行。
4、两个数对,前一个数同样,说明它们所表示物体地点在同一列上。
如:( 2,4)和( 2,7)都在第 2 列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五年级数学上学期知识点复习汇总(新人教版)第一单元小数乘法1、小数乘整数: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的和的简便运算。
计算方法: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小数乘小数(P6):计算方法:(1)先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点小数点。
(2)点小数点时,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3)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应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
3、规律(1)(P6):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P11)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
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减法:减法性质:a-b-c=a-(b+c) a-(b-c)=a-b+c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 c=a (bc)乘法分配律:(a+b) c=ac+bc【(a-b) c=ac-bc】除法:除法性质:a÷b÷c=a÷(b×c)第二单元位置1、行和列的意义: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
2、数对可以表示物体的位置,也可以确定物体的位置。
3、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先表示列,再表示行。
用括号把代表列和行的数字或字母括起来,再用逗号隔开。
例如:(7,9)表示第7列,第9行。
4、两个数对,前一个数相同,说明它们所表示物体位置在同一列上。
如:(2,4)和(2,7)都在第2 列上。
5、两个数对,后一个数相同,说明它们所表示物体位置在同一行上。
如:(3,6)和(1,6)都在第行上。
6、物体向左、右平移,行数不变,列数减去或加上平移的各数。
物体向上、下平移,列数不变,行数减去或加上平移的各数。
第三单元小数除法8、小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如:0.6÷0.3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0.6与其中的一个因数0.3,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9、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
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
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10、(P29)一个数除以小数的计算方法:(1)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
(2)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的末尾用 0补足);(3)然后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11、(P32)在实际应用中,小数除法所得的商也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数。
求商的近似数时,计算到比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再将最后一位“四舍五入”。
12、除法中的变化规律:①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
(P30 第4题)②被除数大于除数,商大于1;被除数小于除数,商小于1(P27第9题)②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缩小)多少倍,商扩大(缩小)多少倍;③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缩小)多少倍,商缩小(扩大)多少倍。
13、(P33)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循环节: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
如6.3232……的循环节是32.14、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
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整数数有限小数小数无限小数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第四单元观察物体15、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观察长方体或正方体时,从固定位置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第五单元简易方程16、(P54)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
加号、减号、除号以及数与数之间的乘号不能省略。
17、a×a可以写作a·a或a2,a 读作a的平方. 2a表示a+a18、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19、解方程原理:天平平衡。
等式左右两边同时加、减、乘、除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依然成立。
20、10个数量关系式:加法:和=加数+加数一个加数=和-两一个加数减法:差=被减数-减数,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乘法:积=因数×因数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除法:商=被除数÷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除数=被除数÷商21、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都是等式。
22、方程的检验过程:方程左边=…………=方程右边所以,X=…是方程的解。
23、方程的解是一个数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23、公式:长方形的周长= (长+宽)×2 字母公式: C=2(a+b) 【长=周长÷2-宽;宽=周长÷2-长】长方形的面积= 长×宽字母公式: S=ab正方形的周长= 边长×4 字母公式: C=4a正方形的面积= 边长×边长字母公式: S=a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字母公式: S=ah三角形的面积= 底×高÷2 字母公式: S=ah÷2 【底=面积×2÷高;高=面积×2÷底】梯形的面积= (上底+下底)×高÷2 字母公式:S=(a+b)h÷2 【上底=面积×2÷高-下底,下底=面积×2÷高-上底;高=面积×2÷(上底+下底)】24、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剪拼、平移25、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旋转平行四边形可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三角形的底;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高;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三角形的高;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三角形面积的2倍,因为长方形面积=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因为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所以三角形面积=底×高÷226、梯形面积公式推导:旋转27、三角形、梯形的第二种推导方法,自己看书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知道就行。
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梯形的上下底之和;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梯形的高;平行四边形面积等于梯形面积的2倍,因为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所以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28、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
29、长方形框架拉成平行四边形,周长不变,面积变小。
30、组合图形:转化成已学的简单图形,通过加、减进行计算。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33、【身份证号码蕴含的信息和编码的含义】1.公民身份证的意义:公民身份号码是每个公民唯一的、终身不变的身份代码,由公安机关按照公民身份号码国家标准编制的。
2.身份证的作用:居民身份证是公民进行社会活动,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合法权益,证明公民身份的法定证件。
它的作用很多,如:(1)选民登记;(2)户口登记;(3)兵役登记;(4)入学、就业;(5)办事公证事务;(6)办理申请出境手续;(7)办理机动车、船驾驶证和行驶证、非机动车执照……3.身份证号码的分类:身份证号码有15和18位之分。
1985年我国实行居民身份证制度,当时签发的身份证号码是15位的(属于第一代居民身份证),1999年签发的身份证由于年份的扩展(由两位变为四位)和末尾加了校验码,就成了18位(属于第二代居民身份证)。
这两种身份证号码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共存。
(备注:第一代居民身份证或将于2013年1月1号停止使用。
)4.身份证号码的组成。
(1)18位身份证号码的组成:举例: 110102 20050107 151 9前6位第7~14位第15~17位第18位前6位:行政区划代码,其中1、2位数为各省级政府的代码,3、4位数为地、市级政府的代码,5、6位数为县、区级政府代码。
第7~10位为出生年份,11~12位为出生月份,13~14位为出生日期。
第15~17位为顺序号及性别区分,单数为男性分配码,双数为女性分配码。
第18位校验码(识别码)。
(2)15位身份证号码的组成:①1、2位代表申办身份证时户口所在省分(省公安厅)编号;②3、4位代表所在地区(市级公安局)编号;③5、6位代表所在地区的更进一步行政划分(城市中的区,县一级的公安局);④7、8位代表出生年后两位(1901~2000);⑤9、10位代表出生月份;⑥11、12位代表出生日;⑦13、14、15这后三位代表户口所在派出所被分配到的号码段。
(提示:同一省份的公民身份证的前几位数字都相同)(3)字母表示身份证号的组成:AABBCC——所属区域编码YYYY MM DD——出生年月日AABBCCYYYYMMDDNNNC NNN——地区编号及性别区分C——校验码【归纳总结】:居民身份证的号码是按照国家的标准编制的,由18个数字组成;前6位为行政区划分代码,第7至14位为出生日期码,第15至17位为顺序码,第18位为校验码。
倒数第二位的数字用来表示性别,单数表示男,双数表示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