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员管理制度
小学校级运动员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我校体育工作,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竞技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校正式注册的校级运动员。
第三条学校设立校级运动员管理领导小组,负责校级运动员的选拔、培养、管理及考核工作。
第二章选拔与注册第四条校级运动员的选拔原则:1. 选拔过程公开、公平、公正;2. 选拔标准以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技能、潜力及兴趣爱好为依据;3. 鼓励各年级、各班级积极参与,发掘优秀运动员。
第五条选拔程序:1. 各年级、各班级推荐;2. 学校体育部门组织选拔;3. 学校体育部门对选拔结果进行审核;4. 通过审核的学生,由学校体育部门进行注册。
第六条注册要求:1. 学生本人自愿申请;2. 学生家长同意并签字;3. 学生需提供相关运动成绩证明。
第三章培养与管理第七条培养目标:1.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2. 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4. 培养学生的竞技水平。
第八条培养措施:1. 定期组织训练,确保训练质量;2. 安排专业教练进行指导;3. 参加各级各类体育比赛,积累比赛经验;4. 鼓励学生参加体育俱乐部活动。
第九条管理制度:1. 严格遵守学校纪律,服从教练安排;2. 认真参加训练,不迟到、不早退;3.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4. 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
第四章考核与奖惩第十条考核内容:1. 训练出勤率;2. 训练质量;3. 比赛成绩;4. 综合表现。
第十一条考核方式:1. 定期考核;2. 比赛成绩;3. 教练评价;4. 同学评价。
第十二条奖惩措施:1. 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彰和奖励;2. 对违反纪律的学生给予批评教育和处罚;3. 对积极参加训练和比赛的学生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五章附则第十三条本制度由学校体育部门负责解释。
第十四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通过本制度的实施,我校将进一步加强校级运动员的管理,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为学校的体育事业贡献力量。
运动员日常管理制度范本
一、总则为了规范运动员的日常行为,提高运动员的自律意识,保障运动员的健康成长,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参加本单位的所有运动员。
三、管理制度1.作息时间(1)运动员应按时参加作息时间表规定的作息时间,不得擅自更改。
(2)运动员应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确保身体和心理状态良好。
(3)运动员应遵守作息时间表,不得迟到、早退。
2.训练纪律(1)运动员应按时参加训练,不得无故缺勤。
(2)运动员应遵守训练纪律,听从教练员指挥,尊重队友。
(3)运动员应保持训练场地的整洁,爱护训练器材。
(4)运动员应积极参加训练,努力提高自己的竞技水平。
3.饮食管理(1)运动员应合理膳食,保证营养均衡。
(2)运动员应按时用餐,不得随意更改用餐时间。
(3)运动员应遵守饮食卫生规定,防止食物中毒。
4.个人卫生(1)运动员应保持个人卫生,每天洗澡,勤换衣物。
(2)运动员应保持训练场地的整洁,不得乱扔垃圾。
(3)运动员应爱护公共设施,不得随意损坏。
5.安全教育(1)运动员应提高安全意识,遵守训练和比赛的安全规定。
(2)运动员应服从教练员的安全指导,不得擅自进行危险动作。
(3)运动员应掌握基本急救知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6.奖惩制度(1)运动员表现优秀,成绩突出,给予表扬和奖励。
(2)运动员违反本制度,给予批评教育,情节严重者,给予处罚。
四、附则1.本制度由运动员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五、具体措施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运动员对制度的认识。
2.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确保制度执行到位。
3.定期对运动员进行考核,了解制度执行情况。
4.设立举报电话,鼓励运动员积极参与制度监督。
5.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和完善制度。
通过以上制度的实施,旨在培养运动员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管理运动员的规章制度
管理运动员的规章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运动员的行为,保障运动员的权益,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制订本规章制度。
二、组织架构1. 运动员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运动员管理制度,监督运动员行为规范,处理运动员违规事件。
2. 运动员主管部门:负责具体实施运动员管理制度,协助运动员管理委员会履行职责。
三、入队资格1. 年龄要求:运动员年龄在18岁以上,身体健康,有一定的体育运动基础。
2. 体能测试:运动员需要通过体能测试,包括身体素质、技术水平等方面。
3. 体检:运动员需要定期进行体检,确保身体健康,消除潜在的健康风险。
四、训练计划1. 训练内容:根据运动员的特点和目标制定适合的训练计划,包括体能训练、技术训练、心理训练等。
2. 训练安排:安排专业教练进行指导,确保训练内容科学有效。
3. 训练规律:按时按量完成训练任务,不能擅自调整训练计划。
五、比赛规定1. 参赛资格:符合参赛规定,具备参赛资格的运动员才能参加比赛。
2. 战前准备:比赛前进行充分准备,包括身体状态调整、心理状态调整等。
3. 比赛表现:遵守比赛规则,积极配合裁判,尊重对手,不得出现不端行为。
六、纪律要求1. 行为规范:运动员要严格遵守队纪队规,不得违反规章制度。
2. 社会形象:在公共场合要注意形象,言行举止得体,不得损害运动员的形象。
3. 集体荣誉:珍惜团队荣誉,不得出现自私行为,影响团队氛围。
七、处罚措施1. 警告:对于轻微违规行为,可以给予口头警告。
2. 罚款:对于较严重违规行为,可以处以罚款。
3. 暂停训练:对于严重违规行为,可以暂停训练资格,直至复职为止。
八、管理制度的完善1. 定期评估:定期对管理制度进行评估,及时修订完善。
2. 不断学习:不断学习运动员管理的新理念、新方法,提高管理水平。
3. 倡导文明:积极倡导文明比赛,文明观赛,维护良好的运动健康环境。
本规章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如有不符或不明之处,由运动员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
希望全体运动员遵守本规章制度,以正当合法方式参与体育运动,提高自身竞技水平,为国家争光。
运动员管理制度
运动员管理制度运动员是体育事业发展的核心力量,他们的表现和成就不仅关乎个人荣誉,也代表着团队、地区甚至国家的形象。
为了培养优秀的运动员,提高运动水平,保障运动员的权益,建立科学、合理、完善的运动员管理制度至关重要。
一、运动员选拔制度1、制定明确的选拔标准根据不同项目的特点和要求,确定身体素质、技术能力、心理素质、运动天赋等方面的具体指标。
考虑运动员的年龄、发展潜力和运动经验等因素。
2、广泛的选材渠道与学校、体育俱乐部、业余体校等建立合作关系,发现有潜力的苗子。
举办选拔赛、训练营等活动,吸引更多人才参与。
3、公正公平的选拔程序成立专业的选拔团队,包括教练、专家和相关管理人员。
对选拔过程进行监督,确保不存在暗箱操作和不公平现象。
二、运动员训练制度1、个性化训练计划根据运动员的身体状况、技术水平和比赛目标,制定专属的训练计划。
定期评估训练效果,及时调整训练内容和强度。
2、科学的训练方法融合先进的训练理念和技术,包括体能训练、技术训练、战术训练和心理训练等。
注重训练的系统性和连贯性,避免盲目训练和过度训练。
3、训练设施和资源保障提供优质的训练场地、器材和设备,满足训练需求。
配备专业的康复医疗团队,及时处理运动员的伤病问题。
三、运动员竞赛制度1、合理安排比赛根据运动员的训练进度和状态,选择合适的比赛项目和级别。
避免比赛过于频繁或间隔过长,影响运动员的竞技状态。
2、竞赛准备工作组织赛前集训,进行针对性的战术演练和心理辅导。
做好后勤保障,确保运动员在比赛期间的饮食、住宿和交通等方面得到妥善安排。
3、赛后总结与反馈对比赛进行全面总结,分析运动员的表现和存在的问题。
将比赛经验反馈到训练中,不断改进训练方法和策略。
四、运动员生活管理制度1、饮食管理制定科学的饮食计划,保证运动员摄入足够的营养和能量。
严格控制食品的质量和安全,避免误食违禁物品。
2、作息管理规定合理的作息时间,保证运动员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不吸烟、不酗酒等。
运动员训练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确保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的安全,提高训练效果,维护运动员的身心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二、安全教育培训1. 定期对运动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运动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 新入队运动员必须接受安全教育培训,合格后方可参加训练。
三、训练场地与器材1. 训练场地应保持平整、清洁,符合相关安全标准。
2. 训练器材应定期检查、维护,确保其安全性能。
3. 运动员在使用训练器材前,应了解器材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四、训练组织与实施1. 训练前,教练员应组织运动员进行热身活动,预防运动损伤。
2. 训练过程中,教练员应密切关注运动员的身体健康状况,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采取措施。
3. 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应严格遵守训练纪律,服从教练员指挥。
4. 训练过程中,运动员应穿戴合适的运动装备,确保安全。
五、安全措施1. 设置安全警戒线,明确训练区域,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2. 训练时,教练员应配备足够的安全员,负责现场安全监控。
3. 运动员参加比赛或训练前,应进行身体检查,确保身体状况符合要求。
4. 运动员参加比赛或训练时,应遵守比赛规则和训练纪律。
六、事故处理1. 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发生意外伤害,应立即停止训练,及时救治。
2. 运动员发生意外伤害,教练员应立即向学校领导报告,并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
3. 运动员因训练受伤,学校应提供必要的医疗救治和康复指导。
七、责任追究1. 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违反安全规定,造成自身或他人伤害的,应承担相应责任。
2. 教练员、安全员在训练过程中未履行职责,导致运动员受伤的,应承担相应责任。
3. 学校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疏漏,导致运动员受伤的,学校应承担相应责任。
八、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学校体育部门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
高等学校运动员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高等学校运动员的管理,提高运动员的综合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高等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高等学校中从事体育竞技活动的运动员。
第三条高等学校运动员管理制度应遵循以下原则:1. 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注重运动员的思想政治教育;2. 坚持科学训练,提高运动技术水平;3. 坚持公平公正,保障运动员的合法权益;4. 坚持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相结合,促进运动员学业进步。
第二章组织与管理第四条高等学校成立运动员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运动员管理的全面工作。
第五条运动员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事务的组织实施。
第六条运动员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的职责:1. 制定和实施运动员管理制度;2. 组织运动员的选拔、培养和输送;3. 监督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4. 调查处理运动员违纪违规行为;5. 组织开展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
第七条运动员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责:1. 负责运动员的日常管理;2. 组织运动员参加各类体育竞赛;3. 协调运动员与其他部门的关系;4. 收集、整理运动员的各类信息;5. 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三章运动员选拔与培养第八条运动员选拔应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通过体育特长生招生、选拔赛等方式进行。
第九条运动员培养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 思想政治教育:加强运动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运动员的政治觉悟和道德品质;2. 科学训练:根据运动员的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提高运动技术水平;3. 学业辅导:为运动员提供学业辅导,确保运动员顺利完成学业;4. 心理健康教育:关注运动员的心理健康,提供心理咨询服务;5. 法制教育:加强对运动员的法制教育,提高运动员的法律意识。
第四章运动员训练与比赛第十条运动员训练应遵循以下原则:1. 科学性:根据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技术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2. 严谨性:严格执行训练计划,确保训练质量;3. 安全性:注重运动员的训练安全,预防运动损伤。
运动员安全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了确保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的安全,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运动员的安全意识,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各级各类体育组织的运动员,包括专业运动员、业余运动员和体育院校学生。
三、组织机构1. 成立运动员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运动员安全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2. 运动员安全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运动员安全管理工作。
四、安全管理措施1. 安全教育培训(1)对运动员进行安全知识、安全技能的培训,提高运动员的安全意识。
(2)定期组织安全知识竞赛,检验运动员的安全知识掌握情况。
2. 训练场所安全管理(1)确保训练场所设施完好,符合安全标准。
(2)对训练场所进行定期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3)加强训练场所的消防、电气、器材等安全管理。
3. 比赛安全管理(1)比赛前对场地、器材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比赛环境安全。
(2)比赛期间,加强对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等人员的安全管理。
(3)比赛结束后,对比赛场地进行清理,消除安全隐患。
4. 伤病预防与处理(1)加强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提高运动员的体质和抗病能力。
(2)定期对运动员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伤病。
(3)运动员发生伤病时,及时进行救治,确保伤病得到妥善处理。
5. 应急处置(1)建立健全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置流程。
(2)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3)发生安全事故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确保运动员的生命安全。
五、责任追究1. 运动员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运动员安全管理的全面工作,对安全管理工作负总责。
2. 运动员安全管理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安全管理工作,对安全管理工作负直接责任。
3. 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等人员违反安全规定,造成安全事故的,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运动员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有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之处,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运动员管理规章制度
运动员管理规章制度第一条运动员注册与管理1.1 运动员注册1.1.1 运动员需向所属运动协会或组织机构进行注册。
1.1.2 注册时,运动员需提供个人身份证明、健康证明以及相关技术能力证明等文件。
1.1.3 注册后,运动员将获得注册证明和注册编号。
1.2 运动员档案管理1.2.1 每位注册运动员都将有一个个人档案,档案中包含运动员的个人信息、比赛记录、荣誉证书等。
1.2.2 运动员个人档案由所属运动协会或组织机构进行管理,保证档案的真实性和安全性。
1.2.3 运动员个人档案应及时更新,包括新的比赛成绩、退役信息等。
第二条训练与参赛管理2.1 训练管理2.1.1 运动员需按时参加训练,不得擅自缺席。
2.1.2 运动员在训练期间需服从教练的指导和安排。
2.1.3 如运动员因故无法参加训练,需提前请假,并得到批准。
2.2 参赛管理2.2.1 运动员需按照比赛计划和安排参加比赛。
2.2.2 运动员参赛前需进行合理的备战准备,包括体能训练、技术训练等。
2.2.3 运动员在比赛中需严格遵守比赛规则和纪律,不得违规行为。
第三条身体健康管理3.1 健康证明3.1.1 运动员注册时需提供有效的健康证明。
3.1.2 每年定期检查运动员的健康状况,确保其身体状况良好。
3.2 伤病管理3.2.1 运动员如因伤病无法参加训练或比赛,需及时向所属运动协会或组织机构报告,并提供相关医学证明。
3.2.2 运动员伤愈后需经过医生评估并获得批准,方可恢复训练和比赛。
第四条行为规范4.1 遵守纪律4.1.1 运动员应始终保持良好的行为举止,遵守职业道德和运动纪律。
4.1.2 运动员不得参与非法赌博、违法犯罪等行为。
4.2 公众形象4.2.1 运动员在公众场合代表运动协会或组织机构时,需注意形象及言行举止。
4.2.2 运动员需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并热心为社会做出贡献。
第五条惩罚与奖励5.1 违规行为处罚5.1.1 对于违反运动员管理规章制度的行为,将根据情节轻重进行处罚,包括警告、罚款、暂停或取消参赛资格等。
运动员队伍管理制度范本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运动员队伍的管理,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培养运动员的道德品质,确保运动训练和比赛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参加本单位的运动员。
第三条运动员队伍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公平、公正、公开原则;(二)严格、规范、高效原则;(三)全面发展、注重素质原则。
第二章运动员选拔与注册第四条运动员选拔应依据国家体育总局和地方体育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选拔标准。
第五条运动员选拔程序:(一)报名:运动员本人或推荐人向本单位提出报名申请;(二)审核:由选拔委员会对报名运动员进行审核;(三)测试:对符合条件的运动员进行技术、体能等测试;(四)公示:对测试合格的运动员进行公示;(五)注册:公示无异议后,办理注册手续。
第三章运动员训练与竞赛第六条运动员训练应按照训练计划进行,确保训练质量。
第七条运动员训练时间:(一)周一至周五,每天上午、下午各一次;(二)周末及节假日,根据实际情况安排训练。
第八条运动员竞赛:(一)积极参加上级体育主管部门组织的比赛;(二)参加本单位的内部比赛;(三)根据需要,选派优秀运动员参加邀请赛、锦标赛等。
第四章运动员纪律与考核第九条运动员应遵守以下纪律:(一)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维护社会公德;(二)服从教练员和管理人员的安排,积极参加训练和比赛;(三)团结互助,尊敬师长,爱护队友;(四)保持良好的精神风貌,树立良好的运动员形象。
第十条运动员考核:(一)考核内容:运动员的思想政治表现、训练态度、技术能力、竞赛成绩等;(二)考核方式:平时考核、年度考核、竞赛考核;(三)考核结果:根据考核结果,对运动员进行奖惩。
第五章运动员奖惩第十一条运动员奖励:(一)对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运动员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二)对在训练中表现突出的运动员给予表彰和奖励;(三)对在单位内外活动中表现良好的运动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十二条运动员惩罚:(一)对违反纪律的运动员给予警告、记过、降级、停训等处分;(二)对在比赛中严重违规的运动员给予禁赛、取消参赛资格等处分;(三)对触犯法律的运动员,依法予以处理。
学校运动员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学校运动员的管理,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运动员,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校参加各级各类体育竞赛的运动员。
第三条学校运动员管理制度坚持以下原则:1. 德育为先,全面发展;2. 公平竞争,严格管理;3. 严格选拔,科学训练;4. 激励与约束并重,确保运动员身心健康。
第二章运动员选拔与注册第四条运动员选拔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通过学校体育部门组织的选拔测试,择优录取。
第五条运动员注册程序如下:1. 运动员提交个人申请;2. 体育部门审核运动员资格;3. 学校审批注册;4. 运动员签订《学校运动员注册协议》。
第三章运动员训练与竞赛第六条学校设立专门的训练基地,为运动员提供良好的训练条件。
第七条运动员训练应按照科学化、系统化的原则进行,确保训练质量。
第八条运动员参加竞赛,需按照学校规定的时间、地点、项目参加。
第九条运动员在竞赛中应遵守比赛规则,服从裁判,维护学校形象。
第十条学校鼓励运动员参加国内外高水平竞赛,提高竞技水平。
第四章运动员管理与考核第十一条学校设立运动员管理办公室,负责运动员的日常管理。
第十二条运动员管理办公室的主要职责:1. 负责运动员的注册、训练、竞赛等日常管理工作;2. 对运动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运动员的思想道德素质;3. 对运动员进行业务技能培训,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4. 对运动员进行身心健康教育,确保运动员的身心健康。
第十三条学校对运动员实行年度考核制度,考核内容包括:1. 思想政治表现;2. 训练出勤率;3. 训练成绩;4. 竞赛成绩;5. 身体健康状况。
第五章运动员待遇与保障第十四条学校为运动员提供以下待遇:1. 保障运动员的基本生活费用;2. 提供必要的营养、医疗、保健等保障;3. 为运动员提供良好的训练、竞赛条件;4. 对取得优异成绩的运动员给予物质奖励。
第十五条学校为运动员提供以下保障:1. 为运动员提供法律援助;2. 为运动员提供心理咨询;3. 为运动员提供职业规划指导。
运动员生活管理规章制度
运动员生活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运动员的管理,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确保运动员的身体健康和心理稳定,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运动员生活管理规章制度适用于各级各类运动队的运动员。
第三条运动员应当遵守《体育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运动队的管理制度,尊重教练、队医、管理人员和队友。
第四条运动员应具备良好的体育道德和职业操守,要有爱岗敬业、团结协作、诚实守信、自律自强的精神。
第五条运动员应当自觉爱护集体荣誉,保护自己的形象和声誉。
第六条运动员应当严格遵守训练计划和比赛安排,不得擅自违背。
第七条运动员应当关注自身的营养、休息和身体健康,保持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竞技状态。
第八条运动员应当遵循公平竞争、光明磊落的原则,不得参与任何违规行为。
第九条运动员应当做好心理调适工作,保持良好的心态,正确对待胜负。
第十条运动员应当积极参加队内和队外的比赛、训练等活动。
第二章训练管理第十一条运动员应当自觉遵守训练计划,认真完成每一项训练任务。
第十二条运动员应当服从教练的指挥和要求,不得擅自调整训练内容和强度。
第十三条运动员应当定期接受身体检查和体能测试,确保身体健康。
第十四条运动员应当注意训练前后的营养补充和充分休息,保持良好的体能状态。
第十五条运动员应当积极配合队医对伤病的治疗和康复工作。
第十六条运动员在训练中应当严格遵守纪律,不得逃避训练或者拖延时间。
第十七条运动员应当尊重队友和教练,在训练中要团结协作,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第十八条运动员应当遵守训练场所的秩序,保持训练场馆的清洁和整洁。
第三章比赛管理第十九条运动员应当尊重裁判和对手,遵守比赛规则,不得有违规行为。
第二十条运动员应当集中注意力,全力以赴参加比赛,争取最好的成绩。
第二十一条运动员应当严格遵守比赛安排和时间要求,不得迟到早退。
第二十二条运动员应当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和专注度,不得在比赛中分心或者太过紧张。
第二十三条运动员应当尊重胜利和失败,正确对待比赛结果,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运动会人员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运动会顺利进行,维护运动会秩序,保障运动员、工作人员和观众的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参加本运动会的所有人员,包括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工作人员和观众。
第三条运动会人员应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学校规章制度和本制度的相关规定。
第二章运动员管理第四条运动员报名:1. 运动员需按照规定的报名时间和程序进行报名,报名时需提交相关证明材料。
2. 报名时需填写报名表,并签署责任书。
3. 运动员需参加体检,符合参赛条件的方可报名。
第五条运动员参赛:1. 运动员需遵守比赛规则,服从裁判员判决。
2. 运动员在比赛中不得使用任何违规手段,一经发现,取消比赛资格。
3. 运动员需在比赛前做好热身准备,确保比赛安全。
第六条运动员纪律:1. 运动员需遵守纪律,不得擅自离场、聚众闹事。
2. 运动员需保持良好的精神风貌,不得出现不文明行为。
3. 运动员需尊重裁判员、教练员和其他工作人员。
第三章教练员管理第七条教练员职责:1. 负责运动员的选拔、训练和比赛指导。
2. 严格遵守比赛规则,指导运动员合法参赛。
3. 负责运动员的思想教育和心理辅导。
第八条教练员纪律:1. 教练员需遵守纪律,不得擅自离场、聚众闹事。
2. 教练员需尊重裁判员、运动员和其他工作人员。
第四章裁判员管理第九条裁判员职责:1. 严格遵守比赛规则,公正、公平地执行比赛。
2. 及时发现和处理比赛中出现的违规行为。
3. 为运动员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第十条裁判员纪律:1. 裁判员需遵守纪律,不得擅自离场、聚众闹事。
2. 裁判员需保持公正、公平的态度,不得偏袒任何一方。
3. 裁判员需尊重运动员、教练员和其他工作人员。
第五章工作人员管理第十一条工作人员职责:1. 负责运动会场地、器材的布置和检查。
2. 负责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的接待和服务。
3. 负责运动会的组织和协调工作。
第十二条工作人员纪律:1. 工作人员需遵守纪律,不得擅自离场、聚众闹事。
运动员职责与管理制度
运动员职责与管理制度一、引言运动员是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为国家和民族荣誉而奋斗,在各类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然而,作为一名专业运动员,不仅仅要具备出色的体育技能,更需要具备优秀的职业素养和管理意识。
因此,建立和完善运动员职责与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二、运动员的职责1. 严格遵守训练计划运动员应该严格按照教练或团队训练计划进行训练,保持良好的训练状态。
在训练期间,应该持之以恒地进行技术和体能的训练,不得擅自放弃或违反训练计划。
只有通过坚持不懈的训练,才能在比赛中取得好的成绩。
2. 遵守纪律运动员应该遵守队内和赛场的纪律,不得偷懒、旷训或擅自离队,不得在比赛中使用违规药物或违规行为,不得参与不良行为。
只有严格遵守纪律,才能保持整个团队的稳定和统一。
3. 注重自身形象运动员是代表国家和团队形象的重要人员,他们应该注重自身形象和外表仪表,保持良好的仪表仪容,言行举止得体得体。
只有具备良好的形象,才能赢得更多的支持和认可。
4. 保持良好体育精神运动员应该保持良好的体育精神,包括团结协作、拼搏奋进、克服困难和良好的竞争意识。
只有具备良好的体育精神,才能战胜对手,取得优异的成绩。
5. 培养自主意识运动员应该培养自主意识,包括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调节和自我发展。
只有具备自主意识,才能更好地适应训练和比赛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三、运动员的管理制度1. 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团队应该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包括技术培训、体能培训、心理培训和营养培训等多方面的培训。
只有通过全面系统的培训,才能提高运动员的整体水平。
2. 建立健全的考核评价制度团队应该建立健全的考核评价制度,对运动员的训练状态、技术水平、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竞技成绩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只有通过科学严格的考核评价制度,才能及时调整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计划。
3. 加强心理辅导与疏导团队应该加强心理辅导与疏导,认真研究和分析运动员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求,通过专业的心理辅导,帮助运动员排除各类困扰和烦恼,提高心理适应能力。
运动员管理规章制度
运动员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运动员的行为和管理,确保运动员的健康和发挥潜力,特制订本管理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所有参加本俱乐部及其他相关赛事的运动员。
所有运动员必须遵守本规章制度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三条运动员应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和规定,遵守道德规范,不得从事违法犯罪活动。
第四条运动员应尊重领导、教练员、裁判员和队友,确保团队合作和团结。
第五条运动员应该保持良好的训练状态,严格遵守训练计划和要求。
第六条运动员应该保持良好的体育精神,积极参加比赛,争取良好的成绩。
第七条运动员应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过度劳累和休息不足。
第八条运动员应该尊重裁判员的判决和决定,不得有不良情绪表现。
第二章管理机构第九条运动员管理由俱乐部管理委员会负责,设立运动员管理部门具体负责运动员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十条运动员管理部门根据俱乐部的发展需求和实际情况,制定运动员的选拔、培训和考核标准。
第十一条运动员管理部门应负责运动员的训练计划、比赛安排和赛前准备工作。
第十二条运动员管理部门应定期进行运动员的身体体能测试和心理测评,根据测试结果对运动员进行个性化训练安排。
第十三条运动员管理部门应加强对运动员的心理健康管理,及时解决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的心理问题。
第十四条运动员管理部门应建立运动员档案,定期对运动员的表现和成绩进行评估,为俱乐部提供专业建议。
第三章奖惩措施第十五条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表现突出、取得好成绩的,俱乐部将给予奖励,如奖金、表彰等。
第十六条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违反规章制度的,俱乐部将给予惩罚,如停训、罚款等。
第十七条对于严重违规的运动员,俱乐部有权终止与其的合作关系,并保留法律追究的权利。
第四章附件第十八条本规章制度的解释权归俱乐部所有,如有争议,由俱乐部管理委员会最终解释。
学校运动队运动员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加强学校运动队的管理,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1. 学校成立运动队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和实施运动队管理制度,协调各部门工作。
2. 运动队管理委员会下设教练组、后勤保障组、医务组、宣传报道组等机构。
三、运动员选拔与注册1. 运动员选拔:根据国家体育总局和省体育局的相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情况,通过公开选拔、推荐、考核等方式选拔运动员。
2. 运动员注册:运动员注册需符合以下条件:(1)具有我校正式学籍的在校学生;(2)身体健康,无重大疾病史;(3)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体育精神;(4)自愿参加学校运动队。
四、运动员培训与管理1. 培训内容:包括技术训练、体能训练、战术训练、心理训练等。
2. 训练时间:运动员每周训练不少于12小时,具体训练时间由教练组根据运动员情况安排。
3. 运动员纪律:运动员必须遵守以下纪律:(1)按时参加训练和比赛;(2)服从教练安排,认真完成训练任务;(3)爱护运动器材,保持训练场地的整洁;(4)尊重对手,遵守比赛规则,发扬体育精神。
五、竞赛与奖励1. 运动员参加校内、校外比赛,需提前向运动队管理委员会报备。
2. 运动员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学校将给予表彰和奖励。
3. 运动员违反比赛规则或造成不良影响,学校将给予处罚。
六、经费保障1. 学校设立运动队专项经费,用于运动员训练、比赛、器材购置等方面。
2. 运动员参加比赛所需费用,由学校承担。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学校运动队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
3. 运动员有义务遵守本制度,如有违反,将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运动员日常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运动员的日常管理,提高运动员的纪律性、自律性和综合素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团队精神,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校所有运动员,包括各运动队的队员和教练员。
三、管理制度1. 出勤制度(1)运动员应按时参加训练和比赛,不得无故缺席、迟到或早退。
(2)因特殊原因无法参加训练或比赛,应提前向教练员请假,并说明原因。
(3)请假需经教练员批准,未经批准擅自缺席者,按旷课处理。
2. 训练纪律(1)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应遵守教练员的安排,服从指挥。
(2)训练期间,运动员应穿着运动服、运动鞋,保持训练场地的整洁。
(3)运动员应按时完成训练任务,不得擅自离开训练场地。
(4)训练过程中,运动员应注重安全,防止发生意外伤害。
3. 比赛纪律(1)运动员在比赛中,应遵守比赛规则,尊重对手,体现公平竞争精神。
(2)运动员应团结协作,发扬团队精神,为学校争光。
(3)比赛结束后,运动员应主动与对手握手,表示感谢。
4. 生活纪律(1)运动员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
(2)运动员应遵守宿舍管理规定,保持宿舍整洁。
(3)运动员应自觉抵制不良风气,不吸烟、不喝酒、不赌博。
(4)运动员应爱护公共财物,不随意损坏、丢弃。
5. 学习纪律(1)运动员应认真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2)运动员应按时参加课堂学习,不得旷课。
(3)运动员应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6. 奖惩制度(1)对表现优秀的运动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2)对违反纪律的运动员,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记过、停训等处罚。
四、监督与执行1. 学校成立运动员日常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制度的监督和执行。
2. 教练员负责对运动员的日常管理,定期向领导小组汇报运动员的纪律情况。
3. 运动员本人应自觉遵守本制度,如有违反,将按照规定进行处理。
五、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制度由学校体育部门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由学校体育部门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
运动员岗位管理制度范本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运动员岗位管理,提高运动员队伍的整体素质,确保训练、比赛、学习等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校全体运动员。
第三条运动员岗位管理制度应遵循以下原则:1. 严格管理,奖惩分明;2. 保障运动员权益,关心运动员成长;3. 提高运动员竞技水平,为学校争光。
第二章岗位职责第四条运动员应认真履行以下职责:1.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学校规章制度和运动员行为规范;2. 积极参加训练,努力提高个人运动技能;3. 服从教练安排,认真完成训练任务;4. 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积极参加比赛;5. 认真学习,提高文化素养;6. 关心集体,团结同学,互相帮助;7. 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弘扬体育精神。
第五条运动员在比赛中应做到:1. 认真对待每场比赛,奋力拼搏,体现当代运动员的精神风貌;2. 团结友爱,关心集体,严于律己,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3. 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道德、守纪律;4. 尊重对手,遵守比赛规则,维护比赛秩序;5. 不吸烟、不喝酒,衣着整洁大方,自觉抵制不良风气。
第三章训练管理第六条运动员应按时参加训练,不得无故缺席或迟到。
第七条运动员因伤病不能参加训练,需提前向教练员请假,并附上医生证明。
第八条运动员在训练中应遵守以下规定:1. 认真听取教练员的讲解,掌握训练技巧;2. 严格遵守训练纪律,服从教练员安排;3. 认真完成训练任务,不断提高个人技能;4. 训练时注意安全,防止运动伤害;5. 训练结束后,认真整理训练器材。
第四章学习管理第九条运动员应认真履行学习义务,按时参加文化课学习。
第十条运动员应遵守课堂纪律,尊敬师长,团结同学。
第十一条运动员应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提高综合素质。
第五章奖惩制度第十二条运动员表现优秀,可给予以下奖励:1. 表扬信、奖状;2. 优秀运动员称号;3. 优先推荐参加各类比赛、培训等活动。
第十三条运动员违反本制度,将给予以下处罚:1. 口头警告;2. 记过;3. 通报批评;4. 降级、停训;5. 开除运动员资格。
高等学校运动员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高等学校运动员管理,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保障运动员的合法权益,促进高校体育事业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高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校)招收和培养的运动员。
第三条高校运动员管理制度应遵循以下原则:1. 公平公正原则:对运动员的管理工作公平、公正,保障运动员的合法权益;2. 全面发展原则:注重运动员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3. 激励与约束并重原则:通过激励措施调动运动员的积极性,同时强化纪律约束,确保运动员的行为规范;4. 科研与实践相结合原则:将科研成果应用于运动员训练,提高训练效果。
第二章运动员选拔与录取第四条高校运动员选拔应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选拔程序如下:1. 资格审查:审查运动员的基本条件,包括年龄、学历、运动成绩等;2. 技术测试:对运动员进行技术、战术、体能等方面的测试;3. 综合评价:结合运动员的德、智、体、美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4. 录取:根据综合评价结果,确定录取名单。
第五条高校运动员录取后,应签订《高等学校运动员培养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三章运动员培养与训练第六条高校应设立专门的运动员管理部门,负责运动员的培养和训练工作。
第七条运动员训练应遵循以下要求:1. 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确保运动员的身心健康发展;2. 采取科学训练方法,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3. 注重运动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运动员的团队精神和拼搏精神;4. 加强运动员的康复和医疗保健工作,预防运动损伤。
第八条高校应定期举办各类体育比赛,为运动员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
第四章运动员竞赛与奖励第九条高校运动员参加国内外比赛,应严格遵守比赛规则和纪律。
第十条高校对取得优异成绩的运动员给予以下奖励:1. 物质奖励:根据运动员的竞赛成绩,给予一定的奖金或奖品;2. 精神奖励:对取得优异成绩的运动员给予表彰和荣誉;3. 学业奖励:对运动员在学业和训练中取得优异成绩的,给予相应的学分奖励。
运动员管理制度_运动员训练管理制度3篇
运动员管理制度_运动员训练管理制度3篇运动员训练管理制度范本一、为了维护田径队的声誉,使我校体育高考成绩更上一层楼,学生在高考体育加试中取得好成绩,考上理想的大学。
在抓文化课的基础上,狠抓运动成绩,培养体育高考人才,培训骨干、真抓实干、特定下列训练制度:1、运动员训练时要求端正训练态度,训练中要求积极、刻苦、自觉,有病有事要及时请假。
2、讲文明,讲礼貌,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自觉维护良好的田径队精神面貌。
3、遵守训练纪律,服从教练员安排,不迟到、不早退。
4、全面提高运动员身体素质,争取学习、训练、思想、作风等全面发展。
力争更好成绩,为我校争光。
5、训练中要做到虚心好学、互帮互助、克服缺点、爱护器材等,保持服装整洁、端庄。
二、对于违反纪律的惩罚:1、训练迟到者10分钟以内的罚蛙跳100m。
超过20每分钟加跳200m。
2、抽烟、喝酒被抓者罚跑800m一个。
3、旷课一次800m一个,两次蛙跳400m,三次不来停训一周,三次以上者开除训练队。
希望队员们自觉遵守以上条列,执行时间20某某年9月12日。
1:运动员必须努力学加强训练,争取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以提高个人的全面素质和班级荣誉!2:运动员必须服从教练员的要求,努力训练。
3:诚实做人,吃苦耐劳,认真训练。
4:遵守运动场规章制度,爱护场内设施,服从工作人员管理,自觉训练。
一、考勤方面:不旷课,不迟到早退(以馆内钟为准,应换好服装在场地集合)。
事假和病假应提前向教练员请假,事后补假无效,将按旷课处理。
1、旷课:罚款10元,篮球场中速跑20圈或相应体罚。
2、迟到:5分钟内:篮球场中速跑10圈或相应体罚;5分钟至10分钟:篮球场中速跑20圈或相应体罚;10分钟以上按旷课处理。
3、事假:个人的事假累计两次:篮球场中速跑20圈或相应体罚公假:需拿盖着学院章的辅导员假条二、训练比赛方面:1、训练态度不认真,嘻笑打闹的将受到批评,屡次出现将受到相应体罚。
2、训练中以各种理由偷懒的将受到相应体罚。
学校管理制度之运动员
学校管理制度之运动员一、运动员选拔1. 运动员选拔范围学校运动员选拔范围包括学校的学生以及老师,鼓励广泛参与各项体育运动,提高学校的体育水平。
2. 运动员选拔标准学校对参与各项体育运动的学生和老师进行选拔,选拔标准主要包括身体素质、专业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
选拔通过身体素质测试、技能考核和表现评定等方式进行。
二、运动员管理1. 运动员登记学校对参加各项体育运动的学生和老师进行登记管理,详细记录运动员的基本信息、技能水平、训练情况等内容,便于管理和统计。
2. 运动员培训学校为运动员提供专业的培训课程,包括技能训练、体能训练、心理训练等方面的课程,以提高运动员的综合素质和表现。
3. 运动员考核学校对运动员进行定期考核,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技能水平和比赛成绩等方面进行评定,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提高运动员的水平和竞技能力。
三、运动员激励1. 奖励制度学校对运动员的成绩和表现进行奖励,包括奖金、奖品、荣誉证书等形式,激励运动员取得更好的成绩和表现。
2. 表彰制度学校对在体育比赛中表现优秀的运动员进行表彰,包括校级荣誉称号、鼓励金、奖牌等形式,提高运动员的积极性和进取心。
四、运动员纪律1. 遵守比赛规则学校要求运动员在参加各项体育比赛中,严格遵守比赛规则和裁判指令,维护比赛的公平公正和体育道德。
2. 遵守训练计划学校制定专业的训练计划,要求运动员按时参加训练,严格遵守教练指导,保证训练质量和效果。
五、运动员保障1. 安全保障学校建立健全的安全保障制度,保障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的安全,包括场地设施的安全、急救措施的完备等方面。
2. 医疗保障学校为运动员提供专业的体育医疗保健服务,包括体育损伤的治疗、康复等方面,保障运动员的身体健康。
六、运动员退出1. 自愿退出学校尊重运动员的个人意愿,对于自愿退出体育运动的运动员,给予理解和支持,安排好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事宜。
2. 强制退出对于不适合从事体育运动的运动员,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强制退出,保护运动员的身体健康和个人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运动员训练管理制度
田径队训练是小学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对实现运动员的自身价值、扩大学校影响、提高学校知名度、带动全民健身都发挥着积极作用。
同时,它也从不同层面反映了一个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的整体面貌。
因此,各个学校对田径队训练和比赛都相当重视。
针对如何训练和管理好田径队运动员,特制定以下管理制度。
一、认清学校体育训练体教结合的趋势是进行田径队训练管理的前提
目前,在学校教育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前提下,在学校体育逐步走向俱乐部的环境影响下,田径队训练已是各个小学必不可少的一项体育工作,它受到各级领导的充分重视。
在这样的形势之下,我们每一位教练员都面临着更大的考验和挑战。
运动员是田径队的一部分,他们大都是从普通同学中挑选出来的,具备了一些项目很好的运动素质,进入田径队后,肩负着学习和训练的双重任务。
同时,学校培养这些运动员的目的不是想他们都成为专业运动员,而是要把教育和体育有机的结合起来,使他们既能受到文化知识的教育,又能够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在田径领域实现自己的价值,为学校争得荣誉。
二、加强运动员自身的教育和管理
1、运动员的思想教育
做好小学田径队员的思想教育工作是训练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关系到一支队伍整体的精神面貌和训练的效果。
⑴对运动员进行训练目的、意义的教育。
队里有些运动员由于训练目的不明确,是带着玩的心理或是出出风头的虚荣心进入田径队,在训练中自由散漫、吃不起苦,两天打鱼、三天晒网,干扰正常训练,给集体带来不利影响。
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教练员要及时找运动员谈心,了解他们的思想,因势利导地启发他们树立起正确的目标。
⑵帮助运动员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
有些运动员认为训练是为我们教练员和学校,取得了荣誉都是教练员和学校的。
教练员发现运动员有这种思想问题时,应及时的纠正指导。
告诉他们训练不是为了教练和学校,而是为了他们自己。
获得了荣誉也是为自己将来取得竞争胜利增加了砝码。
同时要让队员们知道自己进入田径队是来之不易的,全校这么多学生就选了你们几个,应该好好珍惜。
学校为你们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应该好好地把握。
⑶运用有效的精神激励。
在训练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加强运动员的精神激励,经常和他们讲讲刘翔、王军霞等优秀运动员的事迹,利用空余时间组织队员观看女排比赛获胜的录像,激发他们要有远大的目标和集体荣誉感,这样有利于挖掘运动员的内在潜力。
⑷做好运动员的文明道德教育。
我们培养学生运动员的目的首先是要他们学会做人,然后才能谈训练。
在中小学田径队里难免会有一些语言举止不文明的运动员,对于这些运动员我们教练员应时刻关注,对他们进行严厉的批评教育,屡教不改者可开除出队。
只有这样才能树立田径队在全校师生心目中的地位。
运动员才能成为同学们崇拜的偶像和学习的榜样。
2、严格实行训练队管理制度
严格实行训练管理制度是整个田径训练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保证训练工作正常进行而且对运动员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首先运动员要有正确的导向,应该使他们懂得言行的准则、严明的组织纪律。
懂得哪些应该做,哪些是不应该做的。
对于那些经常无故旷课、缺课、迟到、训练自行其事的运动员,教练员应该及时批评指导,详细了解他们的思想及原因,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尽量避免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以免伤害运动员的自尊心。
其次,教练员更应该严格实行制度,如训练不迟到、早退,不轻易放弃一节训练课,不论刮风下雨都提前到达训练场。
这样才能在运动云心目中树立一个好的榜样,才有利于训练工作的顺利进行。
3、处理好运动员学习和训练的关系
学生运动员他们的首要任务是学习,其次才是训练。
作为教练员必须帮助运动员正确处理好学习和训练的关系,让他们做到学习和训练两不误。
⑴合理安排训练时间。
利用每星期的课外活动时间及周末空闲时间进行训练,再在两个假期安排训练时间,保证学生训练的系统性
⑵要让运动员学会怎样合理安排训练和学习时间,每次训练队员要抓紧时间,不能拖拖拉拉,教练员也要会掌握训练时间,课紧少练,课松多练,让学生以学习为重,不能因训练而耽误学习。
⑶教练员要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经常和班主任老师及家长联系沟通,对学习成绩下降的运动员及时进行帮助,如发现运动员成绩下降后要及时找家长和老师帮助他分析成绩下降的原因,及时进行帮助和辅导,必要时可暂停该运动员训练和比赛,直到成绩恢复。
⑷对因参加比赛而影响学习的队员进行及时补课,以免耽误学习。
三、加强运动员训练和比赛的管理
1、运动训练过程的管理
⑴制定运动训练目标。
训练目标是运动训练的起点和归宿,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目标是比赛取得成功的关键。
这就要求教练员有很强的业务和决策能力,建立一套全面、细致、科学、合理的目标体系,使其协调、统一、层次清楚。
⑵及时处理突发事件。
在训练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突发事件,为此作为教练员应及时果断处理,了解事件情况,分析事件原因,找出解决方法,以免影响运动员的学习和训练。
⑶提供必要的政策和物质保障。
在训练过程中教练员要为运动员提供必须的政策和物质保障。
如奖励政策,训练条件以及后勤保障,这样才能提高运动员训练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同时能够吸引更多有运动潜力的学生加入田径队。
2、重视比赛管理工作
比赛是检验训练最有效的方法。
通过比赛使运动员发扬一种奋发向上、顽强拼搏、永不言弃的精神。
同时,给运动员一个展现自我,实现自身价值的舞台。
因此,教练员必须充分重视比赛的管理工作。
赛前,开好准备会,根据各个项目的特点考虑在比赛中有可能出现的情况,如何应对,如何与教练和队员沟通,明确方法。
赛中,教练员要时刻关注运动员的一举一动,运动员也要用预定的方法与教练员沟通,以便教练员作出判断,调整比赛计划。
赛后,教练员和运动员要及时地进行总结和奖励。
对比赛
中没有预料的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找出问题所在,并有针对性的落实到平时的训练中去。
四、加强教练员自身管理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练员必须加强自身管理,才能提高训练的效果。
1、树立良好形象,提高训练效率。
教练员是运动员的直接领导者。
教练员的一言一行,运动员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对他们产生
潜移默化的影响。
因此教练员必须以身作则,身正为范,树立良好形象,这样才能受到运动员的尊重和爱戴,才能够带动全队的言行,才能够去深入细致的有的放矢地做队员的思想工作,从而有效地提高训练效果。
2、加强教练员自身的业务学习,提高训练质量。
首先,教练员利用课余时间多学习、多钻研,利用网络查阅国内外最新的信息资料,把先进的训练方法手段引入到训练实践中。
其次,可以带领学生观摩专业队训练,吸收宝贵的训练经验。
最后,教练员之间要经常对训练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会诊”,真正作到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小学田径队训练是一个长期、系统、辛苦的教育教学过程,只有教练员认真做好每个田径队运动员的思想工作,学校制定明确的制度和提供必要的后勤保障,加强教练员自身的管理,这样学校的田径队训练才能取得另人满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