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卫生经费保障制度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为了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建设健康校园,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条例适用于所有学校的体育工作组织和管理。
第三条基本原则学校体育工作应坚持全面发展、科学管理、个性特长、健康第一的原则。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四条学校体育工作组织学校应设立体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体育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第五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应加强体育教师的培训和专业发展,提高其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
第六条学校体育设施建设学校应配备齐全的体育设施,满足学生体育锻炼和课程需求。
第七条体育工作经费保障学校应保障体育工作所需的经费,合理分配和使用。
第八条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学校应定期进行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体质不良问题。
第三章体育活动开展第九条体育课程设置学校应合理设置体育课程,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第十条体育比赛与表演学校应组织各类体育比赛和表演活动,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
第十一条社团与俱乐部活动学校应鼓励学生参加体育社团和俱乐部活动,培养体育兴趣和特长。
第十二条日常体育锻炼学校应组织学生进行日常体育锻炼,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
学校应组织假期体育活动,满足学生假期锻炼和娱乐需求。
第四章学校体育保障第十四条学生体育保险学校应为学生购买体育保险,保障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安全。
第十五条体育伤病防护学校应加强体育伤病的预防和处置工作,保障学生身体健康。
第十六条体育设施维护学校应做好体育设施的维护工作,保障设施的安全和有效使用。
第五章监督与评估第十七条监督与检查学校应建立体育工作的监督与检查制度,定期对体育工作进行评估。
第十八条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学校应定期对体育工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改进工作。
学校应定期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提交体育工作报告,反映工作进展和问题。
第六章附则第二十条条例的解释本条例由学校体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条例的执行本条例自颁布之日起执行,学校应按照本条例的要求进行体育工作。
学校体育教学基本制度

一、指导思想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学生为主体,以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为核心,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建立健全学校体育教学基本制度,确保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二、组织机构1. 学校体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监督检查等工作。
2. 体育教研组:负责体育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资源、教学质量等方面的具体实施。
3. 体育教师:负责体育课堂教学、课外体育活动、体育竞赛等工作。
三、教学管理1. 体育课程设置: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设置体育课程,确保学生在校期间每天至少参加1小时的体育锻炼。
2. 体育教学计划:体育教师根据课程设置,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教学计划,并报学校体育工作领导小组审批。
3. 教学资源:学校应配备必要的体育器材、场地等资源,确保体育教学顺利进行。
4. 教学质量:建立健全体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定期开展教学质量评估,确保教学质量。
5. 体育教师培训:加强对体育教师的专业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四、课外体育活动1. 课外体育活动: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特长。
2. 体育竞赛: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的体育竞赛,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培养团队精神和拼搏精神。
3. 体育社团:鼓励学生成立体育社团,开展体育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五、体育设施管理1. 体育场地设施:学校应确保体育场地设施的安全、卫生、整洁,满足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的需要。
2. 体育器材管理:建立健全体育器材管理制度,确保器材的完好、安全、高效使用。
六、考核评价1. 体育考核:将体育成绩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引导学生重视体育锻炼。
2. 教师考核:将体育教学工作纳入教师绩效考核,激励教师提高教学质量。
生均公用经费管理制度

生均公用经费管理制度生均公用经费是指用于学生日常生活、学习、锻炼身体以及开展文化、艺术、体育活动等方面的经费。
它的使用情况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需要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以确保生均公用经费的合理使用和管理。
一、经费的保障和使用原则1.经费来源:学校设立专项预算,作为生均公用经费的落实基础,确保其有效的开支,同时还可以采取其他形式确保资金的充足,如募捐、扶贫资助、开展公益活动等。
2.经费的使用原则:公开透明,规范、高效、公正、合理。
公开透明:对每一笔生均公用经费的收入、支出、使用情况,公开公示,以便于学生及其家长对学校的财务情况进行监督,确保公开、透明;规范:所有的收入、支出、管理行为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财务规定、制度和学校的管理规定,确保其规范化;高效:生均公用经费的使用必须保证其高效、高效管理,避免浪费;公正:要依据学生的实际需要进行分配,而不应偏袒少部分人或单纯迎合某些集体或个别,保证公正;合理:生均公用经费的使用应根据实际的需求和经费收入情况,合理分配为前提,合理使用为目的。
对于经费的合理分配,应根据不同类型、不同状态的学生需求,科学合理的分类指导,确保经费使用合理。
二、经费管理的组织机构学校应建立生均公用经费管理的委员会,由校长担任主席,学校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等成员,担任委员。
委员会应确立职责、分工明确、责任明确,确保生均公用经费管理的高效率和稳定性。
三、生均公用经费管理的具体措施1.经费的存放与管理①所有生均公用经费应全部存放在专业的保管机构,统一设立帐户,对帐户实行全程管理。
②生均公用经费的帐户及相关手续的建立和修改,必须经过学校财务部门的同意。
③对于各专业班级、部门必须按月结算,并尽可能地在当月内把生均公用经费的使用清单报送专业管理员或成立专门的管理委员会,由专业委员会审核质量,报学生会审核批准。
2.经费使用的管理①生均公用经费必须用于学生日常生活、学习、锻炼身体以及开展文化、艺术、体育活动等方面。
学校体育体育制度

一、总则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体育技能和团队合作精神,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组织机构1. 成立学校体育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分管校长、总务主任、体育教研组长等担任副组长,具体负责学校体育工作的规划、组织、协调和监督。
2. 体育教研组负责体育教学、训练、竞赛、活动等工作,定期开展体育教研活动,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3. 班主任负责班级体育工作的组织与实施,确保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和效果。
四、体育课程与活动1. 开齐开足体育课程,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确保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锻炼。
2. 丰富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游泳等兴趣小组,提高学生运动技能。
3. 定期举办校运动会、班级运动会等赛事,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
4. 组织学生参加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测试,确保学生达到合格标准。
五、体育器材与设施1. 学校体育器材配备齐全,满足教学、训练、竞赛等需求。
2. 定期检查、维护体育器材,确保安全、有效。
3. 体育场地平整、宽敞,满足学生体育锻炼需求。
六、体育教师队伍建设1. 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2. 定期组织体育教师参加培训、研讨等活动,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3. 鼓励体育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七、体育经费保障1. 学校体育经费纳入年度预算,确保体育工作顺利开展。
2. 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和社会各界对学校体育工作的支持。
3. 加强体育经费的管理和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八、奖惩与考核1. 对在体育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体育制度、造成不良后果的个人和单位进行批评教育,必要时给予处罚。
3. 定期对体育工作进行考核,总结经验,改进不足。
学校体育制度体系包括

一、组织管理制度1. 学校体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校体育工作的全面规划、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事务。
2. 学校体育工作委员会:负责制定学校体育工作计划、实施方案和评估办法,协调各部门开展学校体育工作。
3. 体育教师工作小组:负责体育教师的管理、培训和考核,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二、课程与教学制度1. 体育课程设置: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和学生身心发展需求,合理设置体育课程,确保学生接受全面、系统的体育教育。
2. 体育教学大纲:明确体育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标准,指导教师开展教学活动。
3. 体育课堂教学规范:规范体育课堂教学流程,确保教学质量和安全。
三、课外体育活动制度1. 课外体育活动计划:制定学校课外体育活动计划,包括体育社团、竞赛、运动会等,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2. 体育竞赛制度:建立健全体育竞赛制度,规范竞赛组织、报名、评审和奖励等环节。
3. 体育社团管理制度:规范体育社团的成立、活动、考核和评价,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特长。
四、师资培训与考核制度1. 体育教师培训:定期组织体育教师参加各类培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2. 体育教师考核:建立健全体育教师考核制度,包括教学考核、师德考核和业务考核等方面。
3. 教师职称评定:根据教师工作表现和业绩,开展职称评定工作,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
五、体育设施设备管理制度1. 体育设施设备采购:按照国家规定和学校实际需求,合理采购体育设施设备。
2. 体育设施设备维护:建立健全体育设施设备维护制度,确保设施设备安全、有效运行。
3. 体育场地开放:合理规划体育场地开放时间,满足师生体育锻炼需求。
六、体育经费管理制度1. 体育经费预算:根据学校体育工作需求,合理编制体育经费预算。
2. 体育经费使用:严格按照预算执行,确保体育经费合理、高效使用。
3. 体育经费审计:定期对体育经费使用情况进行审计,确保经费使用合规。
总之,学校体育制度体系是保障学校体育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学校体育发展经费保障机制研究

2 1年 6 Βιβλιοθήκη 01 河 南 教 育 学 院 学报 ( 自然 科 学 版 )
Ju n l f n nI s tt o d c t n ( a rl c n eE io ) o ra o He a tue f u a o N t a S i c d i ni E i u e tn
局 《 于进一 步 加强 学校 体育 工作 , 实提 高学 生 健 康 素质 的意 见 》 关 切 中指 出 : 完 善 学 校体 育 的 保 障机 制 . “ 增 加 学校 体育 工作 的经 费投 入 . 各级 教育 行政 部 门要 加大对 学 校体 育经 费 的投 入 力度 , 学校 公用 经 费要按 一定 的 比例 专项 用 于学校 体 育工 作 . 把农 村 学校体 育 的条 件保 障作 为学 校体 育经 费投 入 的重点 , 入农村 义务 要 纳
教 育保 障新 机制 . ”
加 大对 学 校体 育 的投人 , 强青少 年 体育 工作 , 加 正确 评 价学校 教 育质量 , 实施 素质 教育 、 为 促进 学生 全 面
发 展创 造 良好 条件 , 疑是我 国 学校体 育 在“ 无 十二五 ” 间一项 重 要而 十分 迫切 的任 务. 期
基 金 项 目 : 南 省 教 育 厅 人 文 社 会 科 学 研 究 规 划 项 目( 0 0一G 一13 河 21 H 6)
作者简介 : 吴
健( 9 3 ) 男 , 南郑 州人 , 州大 学 体育 系 副教 授 、 士研 究 生导 师 , 士 , 1 6一 , 河 郑 硕 博 主要 研究 方 向 : 育人 文社 体
Vo . No. 120 2
J n 2 1 u .0 l
学 校体 育发 展 经 费保 障机 制研 究
学校训练经费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学校训练经费的管理和使用,提高训练经费的使用效益,保障学校体育工作的顺利开展,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全校各级各类体育训练项目的经费管理。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合理分配、专款专用、民主管理、严格监督”的原则。
第二章经费来源第四条学校训练经费来源包括:(一)上级财政拨款;(二)学校自筹资金;(三)社会捐赠;(四)其他合法途径筹集的资金。
第三章经费分配第五条学校训练经费分配实行分级管理,按照以下程序进行:(一)学校体育部门根据年度训练计划,制定经费预算方案;(二)学校财务部门对预算方案进行审核,确保预算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三)学校领导审批预算方案,分配训练经费;(四)各训练项目负责人根据预算方案,制定详细的经费使用计划。
第六条经费分配应遵循以下原则:(一)优先保障训练场地、器材、设备等基本设施的建设和维护;(二)合理分配运动员、教练员、工作人员的伙食、住宿、交通、医疗等费用;(三)适当安排竞赛、培训、交流等活动的经费;(四)严格控制招待费、印刷费、宣传费等非必要支出。
第四章经费使用第七条学校训练经费使用应严格执行预算方案,按照以下程序进行:(一)各训练项目负责人根据预算方案,填写《学校训练经费使用申请表》;(二)学校体育部门对申请表进行审核,确保使用合理;(三)学校财务部门对申请表进行审批,并办理报销手续;(四)各训练项目负责人根据报销手续,及时将经费使用情况上报学校体育部门。
第八条经费使用应遵循以下原则:(一)确保经费使用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二)严格执行审批制度,杜绝浪费和挪用;(三)加强成本核算,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第五章监督检查第九条学校设立训练经费监督管理小组,负责对训练经费的管理和使用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条监督检查内容包括:(一)经费预算编制、分配、使用是否符合规定;(二)经费使用是否真实、合法;(三)经费管理是否存在违规违纪行为。
第十一条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学校体育设施经费保障制度

学校体育设施经费保障制度
1. 引言
体育设施在学校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还培养了团队合作和竞争精神。
为了保障学校体育设施的良好运营和维护,制定了本经费保障制度。
2. 经费来源
2.1 学校体育设施经费主要来源于教育部门的拨款。
2.2 另外,学校也将积极争取社会投资和捐赠,用于改善体育设施的建设和升级。
3. 经费分配原则
3.1 经费分配应公平合理,注重满足学生的体育需求。
3.2 优先保障学生体育课程和体育活动的经费需求。
3.3 鼓励学生组织体育活动,开展校际比赛等,经费可适当提供支持。
4. 经费管理与监督
4.1 学校应设立专门的经费管理机构,负责体育设施经费的申请、分配和使用审计。
4.2 学校应建立严格的经费使用制度和监督机制,确保经费使
用的合规性和效益性。
4.3 学校应定期对经费使用进行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5. 经费保障的措施
5.1 学校应加大对体育设施的维护和保养投入,确保设施的正
常使用。
5.2 学校应定期组织巡检,发现问题及时修复,避免事故发生。
5.3 学校应充分利用体育设施,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经费的
最大化效益。
6. 结论
通过制定学校体育设施经费保障制度,可以有效地保障体育设
施的运营和维护,提升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乐趣,推动学
校体育教育的发展。
希望各相关部门和人员共同努力,落实本制度,共同促进学校体育事业的繁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定远县青山学校体育艺术卫生经费
保障制度
1、经费保障制度是学校为体卫艺工作提供必要的经费和物质保障,确保体卫艺工作各项措施贯彻落实的安全管理制度。
2、体育组在年终做好下年体育卫生经费预算并报学校,学校根据各校区情况在年初做好全年体育卫生经费预算,并保障体育卫生改造经费的落实。
3、学校每学年安排一定比例的体卫艺工作专项经费,用于参加区级以上体育、艺术比赛和卫生器械的购置。
4、学校对年度体育艺术卫生工作中成绩突出的个人,给予一定的体育艺术卫生工作专项奖。
5、学校应尽力保证体育艺术卫生工作专项经费逐年增加和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