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东北大学法理学考研试题
东大法学《法理学II》考核作业
东⼤法学《法理学II》考核作业东北⼤学继续教育学院法理学II 试卷(作业考核线上) B 卷(共 3 页)⼀、名词解释题(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1.法的规范作⽤法的规范作⽤,法的作⽤的⼀个⽅⾯,“法的社会作⽤”的对称。
法是⼀种制度化的构成物,是调整社会关系的特殊的社会⾏为规范,法本⾝的这种规范性的特征是法区别于其他社会调整形式的特点之⼀。
2.准⽤性规则准⽤性规则指内容本⾝没有规定⼈们具体的⾏为模式,⽽是可以援引或参照其他相应内容规定的规则。
例如,我国商业银⾏法第17条:“商业银⾏的组织形式、组织机构适⽤《中华⼈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规定。
”此规定即属准⽤性规则。
3.客体概念法律关系的客体,⼜称权利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指向的对象。
在现实⽣活中,由于⼈们在物质和精神上的需要是多⽅的,因⽽法律关系的客体也是多种多样的。
4.调整性法律关系调整性法律关系,基于⼈们的合法⾏为⽽产⽣,是指按照法律关系产⽣的依据、执⾏的职能和实现规范的内容不同,可以分为调整性法律关系和保护性法律关系。
5.⽆过错责任⽆过错责任⼜称“⽆过失责任”。
法律责任的⼀种。
⾏为⼈对⾃⼰的⾏为及其所造成的损害在主观上没有过错(故意或过失)的情况下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1、“法律”作为独⽴合成词使⽤,最早出现于(A)A 明末清初B 清末民初C 建国以后D 秦汉以后2、国家创制法的两种主要⽅式是(C)A 制定新法和沿⽤旧法B 制定国内法和参加国际条约C 制定和认可D 制定和解释3、下列选项中属于法的本质属性的是(B)A 法是民族精神的体现B 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C 法是公共意志的体现D 法是神的意志的体现4、从最终决定意义上来说,法的内容是由(B)决定的。
A 政治条件B 经济条件C ⽂化条件D 道德条件5、法的主要内容是(C)A 权利B 义务C 权利和义务D 责任6、根据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下列表述哪⼀项是正确的(B)A 法在本质上是社会成员公共意志的体现B 法既执⾏政治职能,也执⾏社会公共职能C 法最终决定于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国家结构、国际环境等条件D 法不受客观规律的影响7、根据法的创制和表达形式法可以分为(B)A 根本法和普通法B 成⽂法和不成⽂法C ⼀般法和特别法D 实体法和程序法8、最终决定法的因素是(A)A 物质⽣活条件B 政治⼒量对⽐C 国家权⼒性质D 阶级⼒量对⽐9、⼤陆法系国家通常把法律划分为(A)A 公法和私法B 普通法和衡平法C 普通法和成⽂法D 成⽂法和衡平法10、认为法代表着正义和理性,并⾼于实证法的法学流派是(A)A 分析法学派B 社会法学派C ⾃然法学派D 历史法学派三、多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1.村民姚某育有⼀⼦⼀⼥,其妻早逝。
《法理学》试题及答案[1][1].doc
《法理学》试题及答案大学试题及答案2010-01-17 21: 14: 03阅读2588评论1字号:大中小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的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1. 法学的研究对象是()。
A. 社会对象 B.法律书籍C.法律条文D.法律现象 2. 下列不属于封建制法的有( )・A.萨利克法典B.唐律C.教会法大全D.法国民法典 3. 法形成的最终标志是(). A.商品的交换B.国家的形成 4.划分部门法的主要标准是( )・6.原始社会的行为规范主要表现形式是()°7.法律规范属于()。
8.根据宪法规定,国务院各部委有权制定( ).9. 任意性规范和强制性规范是依据( )来对法律规范进行的分类.A.法律调整方式的不同B.是否允许依法自主调整进行C.同个别调整的不同联 系D.法律规则内容是否确定10.下列哪项不属于法的正式解释.( )・A.任意解释B.立法解释C.司法解释D.行政解释 二、不定项选择题(在备选的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不 选都不得分,每小题3分,共15分)1.法律事实分为(C.阶级的出现D.阶级矛盾不可调和A.法律的调整对象C.法律的制定主体B. 法律调整的方法 D.法律的效力 5.大陆法系是以古代( 称. )为基础和以19世纪初法国民法典为传统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各国法律的总 A.罗马法 B.日耳曼法C.印度法D.中国法A.法律B.政策C.习惯D.命令 A.技术规范B.社会规范C.道德规范D.团体规范A.行政法规B.地方性法规C.单行条例D.行政规章B.判决书 4.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A.法律规范的制定B.法律继承C.法律移植D.法律规范的认可 5.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包括()•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5分)1. 法的体系2.法律制裁3.法律寂的权利4. 法系5. 法的创制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1. 简述法的产生的标志.2.简述法律规范的概念和特3. 简述法律关系的概念及其特征.4. 简述违法构成的概念及要件。
法理学试题及答案
《法理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法学的研究对象是()A.社会对象B.法律书籍C.法律条文D.法律现象2.下列不属于封建制法的有()A.萨利克法典B.唐律C.教会法大全D.法国民法典3.法形成的最终标志是()A.商品的交换B.国家的形成C.阶级的出现D.阶级矛盾不可调和4.划分部门法的主要标准是()A.法律的调整对象 B.法律调整的方法C.法律的制定主体 D.法律的效力5.大陆法系是以古代()为基础和以19世纪初法国民法典为传统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各国法律的总称。
A.罗马法B.日耳曼法C.印度法D.中国法6.原始社会的行为规范主要表现形式是()。
A.法律B.政策C.习惯D.命令7.法律规范属于()。
A.技术规范B.社会规范C.道德规范D.团体规范8.根据宪法规定,国务院各部委有权制定()A.行政法规B.地方性法规C.单行条例D.行政规章9.任意性规范和强制性规范是依据()来对法律规范进行的分类。
A.法律调整方式的不同 B.是否允许依法自主调整进行C.同个别调整的不同联系 D.法律规则内容是否确定10.下列哪项不属于法的正式解释。
()。
A.任意解释B.立法解释C.司法解释D.行政解释二、不定项选择题1.法律事实分为()。
A.法律后果B.法律动机C.法律行为D.法律事件2.法的实施的直接目的是()。
A.法的实现B.法的创制C.法学研究D.法律现实3.法的适用的法律文件包括()。
A.契约 B.判决书C.裁定书 D.决定书4.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两种基本形式是()A法律规范的制定B法律继承C法律移植 D法律规范的认可5.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包括()。
A.假定B.处理C.制定D.制裁一、单项选择题。
1、法学上通常所说的法的渊源是指(D)A、历史渊源B.理论渊源C.形式渊源D.效力渊源2、法律意识中的最高层次是( A )A.法律理论B.法律观点C.法律心理D.法律知识3、能够直接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条件或根据称为(D)A.法律关系主体B.法律关系客体C.法律关系内容D.法律事实4、属地原则是指(A)A确立法律对人的效力的原则B确立法对地域效力的原则C确立法的溯及力的原则D确立法的时间效力的原则5、中国第一部较系统的封建法典是(A)A.《法经》B.《秦律》C.《九章律》D.《北齐律》6、行政执法的特点是(A)A.一般具有单方面性B.具有被动性C.不告不理D.稳定性7、“法治”一词的概念是指(A)A.与人治对称B.执法者严明C.法律和制度D.与专制对称8、中国有权监督宪法实施的国家机关是(A)A.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B.国家司法机关C.国家检察机关D.国家行政机关9、属于法的本质属性的是(A)A.阶级性B.公开性C.普遍性D.规范性10、法系划分的标准是(A)A.法的历史传统B.法的历史类型C.法的阶级本质D.法的立法体制11、徒法不足以自行说的是(D)A.法律万能B.法律可有可无C.法律不能自己行走D.法律有局限性12、法律义务是指法律关系主体(D)A.可以自己做出一定的行为B可以要求他人做出一定的行为C可以自己不做出一定的行为D必须做出一定的行为13、社会主义法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共同点是(B)A.规范内容相同B.指导思想相同C.实施方式相同D.表现形式相同14、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是指(D)A.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B.法律规范的制定方式C.法律规范的经济基础D.法律规范由哪些部分构成15、普通法法系国家法律的分类是(B)A.公法和私法B.普通法和衡平法C.普通法和根本法D.普通法和一般法16、命令性规范和禁止性规范可合称为(B)A.授权性规范B.义务性规范C.委托性规范D.准用性规范17、法律编纂是一种(D)A.对原有的规范性文件进行整理B不改变原有规范性法律文件内容C.不是立法活动D.是一种立法活动18、法的关系根源于(D )A.思想社会关系B.人与人的关系C.人与物的关系D.物质生活关系19、我国的司法解释一类是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解释,另一类是(D)A.全国人大的解释B.人大常委会的解释C.人民法院的解释D.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20、世界上保存最古老的成文法是(D)A.习惯法B.条约C.法经D.汉谟拉比法典21、在现代世界各国中,严格责任确定的是(A)A、民事责任的原则B.刑事责任的原则C.违宪责任的原则D.行政责任的原则22、法的本质是指(D)A.法的规范性B.法的表现形式C.法的强制性D.法的阶级性23、党的政策与法律的关系应该是(D)A.互不干涉B.法的权威大于政策C.政策指导法,法制约政策D.法必须服从政策24、社会主义法律秩序是指(D)A.有法可依B.干部守法C.党员守法D.依照社会主义法律的观点建立起来的生产、工作、教学、科研和社会生活秩序25、普通法法系国家的法典主要是(D)A.成文法的汇编B.不成文法的汇编C.判例法的规范化D.成文法的整理26、战后资本主义法制的发展特点表现为(D)A.公法转向私法B.现实主义转向理想主义C.减少法官解释法律的权力D.两大法系逐步靠拢27、法的社会性一般是指(B)A.法是一种社会规范B.法适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具有促进社会前进的作用C.法是人类社会的行为规范D.法对社会的一种影响28、法体现的是(A)A.国家意志B.统治阶级全体成员的意志C.被统治阶级的意志D.执政党的意志29、法与统治阶级的道德的关系是(D)A.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B.相互对立的关系C.法决定道德,道德服从法D.相互渗透、相辅相成30、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D)A.人们的思想B.友情关系C.同学关系D.物、精神财富和行为31、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C)A.宪法B.刑法C.民法D.经济法32、法律关系主体的构成要件是(A)A.具备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B.达到法定的年龄 C.可以自己不做出一定行为的能力D.必须做出一定行为的能力33、民主的意思是(D)A.专指国家的形式B.永恒存在的现象 C.人民管理一切事务D.包括国体和政体两个方面34、社会主义法制的中心环节是(B)A.有法可依B.执法必严C.违法必究D.有法必依35、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是(C)A.自发形成的B.强制灌输的C.自觉培养而成的D.自然赋予的36、根据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划分的同类法律规范的总和称为(D)A.立法体系B.法律体系C.法规体系D.法律部门37、英国的法律属于(D)A.大陆法系B.民法法系C.法典体系D.普通法法系38、实现法的历史类型的更替的根本条件是(B)A.人民群众的觉悟B.社会革命C.先进的理论指导D.物质生活关系变化39、我国的立法体制是指(D)A.立法技术水平B.立法的规划C.立法的分工D.立法权限的划分40、按照法律的创制和适用主体的不同,法律规范划分为(D)A.成文法和不成文法B.一般法与特别法C.根本法与普通法D.国内法和国际法41、法与道德的关系是(D)A.道德是法的一种形式B.法与道德一致C.法与道德无关D.法与统治阶级的道德一致42、拿破仑主持的法典编纂中影响最大的是(B)A.刑法典B.民法典C.宪法典D.商法典43、当代中国法律体现了(D)A.统治阶级的意志B.中国人的意志C.全国人的意志D.全国人民的意志44、关于法的产生、消亡问题的正确看法是(D)A.法自古以来存在B.法是与人类共始终C.法将会永恒存在D.法是随阶级和国家而产生,并随之而消亡45、法的规范性是指(C)法对人的行为的指导作用B法为人们提供了是非标准C法为人们提供了行为模式D法总结和概括了统治阶级的胜利成果46、狭义的法律是由什么机关制定的(A)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B.国务院C.地方权力机关D.国务院各部门47、法律调整的对象有(A)A.行为关系B.思想关系C.意志关系D.同学关系48、对法学研究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方法(D)A.社会调查的方法B.历史考察的方法C.语义分析的方法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49、中国古代将“律”字解释为“均布”,其含义是(A)A.准则B.刑罚C.公平D.正义50、公法与私法的划分来源于(B)A.古希腊B.古罗马C.英国D.美国51、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
95--03年法理+专业A全套考研真题
03前专业A真题法理真题1995年一、选择题(包括单项和多项,每小题3分,共30分)1.加强社会主义立法是( )①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中心环节②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必经途径③共产党的一切政策具体化、条文化的重要保证④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必要条件2.“法令,这是号召人们去做大量事情的指令”,这一科学论断的提出者是( )。
①马克思②恩格斯③列宁‘④毛泽东3,“法律的责任只是惩罚外部的行为”出自法学名著( )。
①《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②《论住宅问题》③《论法的精神》④《德意志意识形态》4.作为法的渊源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包括( )。
①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②民族自治地方权力机关制定的自治条例③省会市、较大市权力机关制定的地方性法规④县级权力机关制定的有约束力的文件5.根据法律对社会关系调整方式的不同,可将法律规范分为( )。
①确定性规范②允许性规范③准用性规范④命令性规范6.社会主义法律关系是一种(:)。
①一般的社会关系②特殊的社会关系③人们之间的互助合作关系④特定的权利义务关系7.适用法律类推的必要条件是( )。
①需要提倡和鼓励的行为②法无明文规定的行为③处理案件时应选择较相类似的条文④一律须报最高人民法院核准8.按照法律解释方式的不同,可将法律解释分为( )。
①司法解释②系统解释③逻辑解释④历史解释9.我国执法机关中有( )①中央人民政府②最高人民法院③地方人民政府④各级人民检察院10.社会主义国家法的主要渊源是( )①宪法②法律③法令④法规二、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35)1.社会主义法的公共职能。
2、法产生的经济根源3.肯定性法律后果的内容。
4.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科学含义。
三、论述题(共35分)1.略论社会主义法治原则(15分) 2.试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法的效益价值。
1996年一、名词解释(每组名词4分,共20分)1.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2.法的形式和法的内容3.审判解释和检察解释4.法律部门和法律体系5.普通法与衡平法二、简答题(共30分)1.简述法律编纂的概念、特征及意义(8分)2.简述法理学研究的对象、范围和目的(10分)3.简述社会主义法的适用的基本要求及各项要求的具体内容。
北大法学考研真题必考知识点归纳系列之法理法
北大法学考研真题必考知识点归纳系列之法理法课时,3小时。
一,考试特点,近三年来,本科目出题比较基础,考察对法理学基本而且重要的知识的掌握,但是不会只考法理本身的古老的问题,而是要结合其它部门法的相关内容,考察有点时事性的题目。
因此在复习的时候,本着一个原则,把重点的基础知识掌握好,并试着与其它部门法相联系着思考。
二,方法上以重点记忆个别知识点为主。
三,复习用书,周旺生《法理学》,人民法院出版社,并同时参考张文显的书。
四,时间安排,在复习每一遍的时候用两天时间就可以。
法的运行尤其是其中的法制与法治。
七,历年真题:2005年考题,1,论述在中国建立判例法制度对法制建设的特殊重大意义(20)2006年考题,1,根据人民法院报去年8月份的一篇文章,关于郑州市中原区人民法院实行先例判决制度改革,结合法理学,来分析自己看法。
如今到河南郑州市中原区法院打官司的当事人,在介入诉讼前可以通过查阅这里的汇编成册的大量先例判决安全,了解自己案件类似的判决结果。
此间法学界人士认为,中原区法院试行的先例判决制度,是推进审判制度改革的重大探索,不仅有利于增加法院审判的透明度和权威性,而且有利于促进司法公正和提高审判效率。
中原区试行的先例判决制度,是指经过某种程序被确认的先例生效判决对本院今后处理同类案件有一定的拘束力,其他合议庭或独任审判人员在处理同一类型案情基本相同的案件时,应当遵循先例作出大体一致辞的判决。
在前期先例判决的制作方面,中原区法院审判委员会或专业小组对判例的类型,程序和实体的处理,判例的形式和内容等进行了严格的审核,确认后严格规范先例判决文书,定期汇编成册,予以公布。
据悉,中原区法院试行先例判决制度一年来,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法官办案更加透明了,法院审判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了,当事人上诉的少了,案件被改判或发还重审现象基本杜绝。
2民主和法治的关系,陪审制度是连接两者的重要点。
请谈谈陪审制度如何在民主与法治之间进行互动。
法大历年考研真题(法理学)
法理学部分2007年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法理学试题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民族自治地方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应报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批准之后生效。
它所体现的监督属于下列哪一种?A、内部监督和事前监督;B、外部监督和事前监督;C、内部监督和事后监督;C、外部监督和事后监督[答案] B[解析] 本题考查法律监督的分类。
依监督主体与客体所处地位和相互关系的不同,可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内部监督是指某个确定的系统内实施的纵向的自我监督,外部监督是指不同系统之间进行的监督。
民族自治地方与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属于不同的系统,故为外部监督。
依监督所处的阶段不同,可分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
民族自治地方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只有在上报后才能生效,属于一种事前监督。
故B正确。
2、《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75条规定:“当事人约定易货交易,转移标的物所有权的,参照买卖合同的有关规定。
”该条表述的法律规则属于下列哪一种?A、准用性规则;B、确定性规则;C、委任性规则;D、义务性规则。
[答案] A[解析] 本题考查法律规则的分类。
依照法律规则的内容是否已经明确规定,无需再引用或参照其他法律规则的内容来确定该规则的内容,可以分为确定性规则、委任性规则和准用性规则。
确定性规则是指法律规则的内容已经明确肯定,无需再援引或参照其他法律规则的内容来确定该规则的内容。
委任性规则是指没有明确行为规则的内容,只是规定了某种概括性的指示,授权或委托某一机关或某一机构加以具体规定的法律规则。
准用性规则是本身没有明确规定具体的内容,但规定可以或应当依照、援用、参照其他规则来使本规则的内容得以明确的规则。
本法条实际上规定了,当事人约定易货交易转移标的物所有权时适用的法律规定,参照其他规则(即买卖合同)的有关规定,属于准用性规则。
3、下列有关“普通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哪一种?A、在法学中,“普通法”是个多义词;B、“普通法”可以与根本法相对称的一种法律C、“普通法”可以与衡平法相对称的一种法律D、在英国,“普通法”是议会制定的一种法律[答案] D[解析] 本题考查对“普通法”的理解。
东北大学《法理学》试题与答案
《法理学》一、单选题1犯罪未得逞是指()A未发生任何结果B未达到犯罪目的C未具备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D未发生行为人所追求的结果我的答案:C2甲、乙、丙三人共同盗窃。
甲负责望风,乙入室盗窃,丙负责接应转运销赃,甲、乙、丙三人的共同犯罪属于( )A简单的共同犯罪B复杂的共同犯罪C必要的共同犯罪D有组织的共同犯罪我的答案:B3通过对犯罪人适用刑罚,强制其参加劳动改造,使其养成自食其力的习惯。
这表明刑罚具有() A教育功能B矫正功能C惩罚功能D威慑功能我的答案:B4甲牵着狗在山坡上闲逛,恰遇平日与己不和的乙,甲即唆使其狗扑咬乙。
乙警告甲,甲继续唆使狗扑咬乙。
乙边抵挡边冲到甲面前,拣起石块将其头部砸伤。
甲见头上流血,慌忙逃走。
乙的行为属于()A紧急避险B正当防卫C防卫过当D对象错误我的答案:B5关于数罪并罚,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甲在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发现漏罪的,应当按照"先并后减"的原则实行数罪并罚B乙在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再犯新罪的,应当按照"先减后并"的原则实行数罪并罚C丙在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再犯新罪,同时又发现漏罪的,应当先将漏罪与原判决的罪实行"先并后减";再对新罪与前一并罚后尚未执行完毕的刑期实行"先减后并"D"先减后并"在一般情况下使犯罪人受到的实际处罚比"先并后减"轻我的答案:D6按照我国刑法的规定,防卫过当要负刑事责任,但()A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B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C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D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我的答案:B7刑法第29条规定:“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这属于()A法定量刑情节B酌定量刑情节C加重情节D弹性量刑情节我的答案:A8甲被同时判处死刑,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和有期徒刑10年,附加剥夺政治权利5年,在执行中应当采取()A吸收原则B限制加重原则C折衷原则D相加原则我的答案:A9甲参加了一黑社会性质组织,在未来得及实施其他犯罪活动前就被公安机关抓获。
法理学历年试卷及答案汇总
全国200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法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021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经济基础决定法意味着( B )A.经济的要求即是法律B.法律没有自己的历史C.法没有相对独立性D.法从经济关系中自动产生2.认为法即人类理性的法学流派是( B )A.神学法学B.自然法学C.社会法学D.分析法学3.法和国家的一般关系是( )4.首先提出“法治应当优于一人之治”的是( C )A.马克思B.孟德斯鸠C.亚里士多德D.韩非子5.法律规则的两个构成部分是行为模式和( )A.行为许可B.法律制裁C.法律后果D.法律责任6.认为法与正义没有关联的法学流派是( C )A.自然法学B.功利主义法学C.分析法学D.儒学7.最终决定法的因素是( )A.国家权力B.物质生活条件C.人类理性D.文化传统8.法治的一般原则从总体上可以概括为( )A.平等原则和自由原则B.实体原则和形式原则C.民主原则和程序原则D.秩序原则和正义原则9.“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说明了( )A.法的阶级性B.法的不确定性C.法的局限性D.法的继承性10.关于民主与法制之间关系的正确表述是( )11.属于民法法系的国家是( )A.英国B.美国C.法国D.印度12.资本主义法制在垄断时期的重要变化之一是( )A.法的社会化B.法的自由化C.法的西方化D.法的本土化13.关于人权的正确表述是( A )A.人权是道德权利和法律权利的结合B.道德权利必须逐步转化为法律权利C.法律权利与道德权利之间没有冲突D.没有法律保障的人权是不存在的14.以下几种说法中,不属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特点的是( C )A.重视道德教化的作用B.重视调解的作用C.重视权利观念D.重视制定法15.按照是否允许主体自行选择行为方式,法律规则可划分为( )A.调控性规则和构成性规则B.强行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C.确定性规则和不确定性规则D.义务性规则和禁止性规则16.由于社会情势的变化而对原有的法律规范作出变更的活动称为( )A.法的创制B.法的认可C.法的修改D.法的废除17.我国法学上通常所说的法的渊源是指法的( D )A.历史渊源B.理论渊源C.政治渊源D.效力渊源18.调整平等主体之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部门法是( )A.刑法B.民法C.经济法D.商法19.与“主义务和从义务”相对应的范畴是( )A.对世权和对人权B.原权利和救济权C.专属权和可移转权D.公权利和私权利20.法律义务表现为法律关系主体( )A.可以自己作出一定行为B.必须作出或不作出一定行为C.可以要求他人作出一定作为D.可以要求他人不作出一定行为21.法律关系的参加者能以自己的行为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资格称为( )A.法律关系的内容B.法律事实C.权利能力D.行为能力22.私权利包括( )A.选举权B.行政权C.立法权D.人身权23.我国现行立法体制是( )A.两级立法体制B.联邦立法体制C.制衡的立法体制D.一元多层次立法体制24.以承担法律责任的程度为标准,法律责任可以分为( )A.个人责任与集体责任B.财产责任与非财产责任C.有限责任与无限责任D.过错责任与无过错责任25.违宪制裁的方式包括( )A.撤销或改变B.撤职或降级C.记过和开除D.罚款和罢免26.国家赔偿的范围包括( )A.行政赔偿和刑事赔偿B.刑事赔偿和民事赔偿C.民事赔偿和行政赔偿D.刑事赔偿、行政赔偿和民事赔偿27.违法行为的构成一般必须有行为人主观上的( )A.故意B.过失C.故意或过失D.故意和过失28.按照我国现行法的规定,凡法律条文本身需要进一步明确界限或作补充规定的( )A.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解释B.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解释C.由最高人民法院解释D.由最高人民检察院解释29.我国法律适用过程中较少使用归纳推理的直接原因是( )A.中国缺少法律推理的传统B.中国法制较为落后C.中国不采用判例法制度D.中国的归纳推理未得到法律的认可30.我国婚姻法规定:“夫妻双方有互相扶助的义务”。
北大法学院03-06综合卷真题北大03-06综合卷真题
A卷不是很准确仅供参考法理1.法的普遍性、明确性与肯定性2.民法法系与普通法系的融合宪法与行政法1.立法权的特征2.简述行政诉讼可诉行为与不可诉行为的范围3.简述行政行为的主要种类刑法1.不作为特征2.正当防卫条件3.案例(略)刑诉1.我国陪审制度特点2.逮捕的证据要求与定罪的证明之间的区别国际法1.国际责任的免除情形2.试述《南极条约》主要内容B卷法理学1,法的普遍性,明确性和肯定性2,民法法系和普通法法系的融合民法学1,简述违约金的性质及其法律适用2,简述债务承担的条件与效力3,案例(记忆版):作家刘某受作协委托,以本地知名人士张某为原形创作小说,在小说创作期间,刘某曾多次采访张某,张某还把自己当年的日记交给刘某参考。
小说出版后,在情节上有张某的初恋情人及二人情感的内容,都属首次公开,张某的妻子女儿也都是首次得知,家庭关系大受影响。
张某因此起诉刘某,认为其侵犯了自己的民事权益。
如果你是法官,请你判断法律责任问题并且提出处理意见。
民事诉讼法学1,民诉中各种审判程序的审判组织形式2,试述我国民事审判程序与民事执行程序之间的关系经济法学1,简述经济法的体系2,简述税法的基本原则3,简述合伙人对合伙企业执行事务享有哪些监督权国际经济法学1,结合我国关于涉外侵权行为法律适用的一般规定,请阐述国际私法对侵权行为之债的法律适用规则以及新的发展2,请试述《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关于卖方权利担保义务的规定3,阐述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中投资与提供合作条件的区别对2003年宪行专业试题和综合试题点评宪法与行政法试题,今年的专业试题相对平易,还是北大的一贯风格,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而且热点问题比较突出一些。
比如在今年10月,在北大法学院举办了一个《行政程序法(试行稿)》研讨会,同时也是北大法学院客座教授资格授予仪式,其实我知道此事也纯属巧合,本人有幸在农园门口看到苏力,正行注目礼时,又看到罗豪才,姜明安等国内行政法学界的大老,一打听才知道有这么个研讨会,赶紧去听,顺道记了点东西,而且复习时也比较重视,所以这道题让我给押准了,呵呵。
2003司考真题
2003司考真题2003年国家司法考试试卷一——(2003-9-20)2003年国家司法考试(试卷一)提示:本试卷为计算机阅读试卷,请将所选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勿在卷面上直接作答。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本部分1—30题,每题1分,共30分。
1.按照摩尔根和恩格斯的研究,下列有关法的产生的表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法的产生意味着在社会成员之间财产关系上出现了“我的”、“你的”之类的观念B.最早出现的法是以文字记录的习惯法C.法的产生经历了从个别调整到规范性调整的过程D.法的产生标志着公力救济代替了私力救济2.有的公园规定:“禁止攀枝摘花。
”此规定从法学的角度看,也可以解释为:不允许无故毁损整株花木。
这一解释属于下列哪一项?A.扩大解释B.文法解释C.目的解释D.历史解释3.根据我国《立法法》的规定,下列哪一项属于地方性法规可以规定的事项?C.《法经》的篇目为秦汉律及以后封建法律所继承并不断发展D.《法经》系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典7.中国清末修订法律馆于1911年8月完成《大清民律草案》。
下列有关该草案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大清民律草案》的结构顺序是:总则、债、物权、亲属、继承B.日本法学家参与了《大清民律草案》的起草工作C.《大清民律草案》的基本思路体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精神D.《大清民律草案》经正式公布,但未及实施,清王朝即告崩溃8.下列有关罗马法复兴运动的表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意大利的波伦亚是罗马法复兴运动的发源地B.14世纪的评论法学派在罗马法复兴运动中起了开创性的作用C.经过罗马法复兴运动,在中世纪后期形成了一个世俗的法学家阶层D.罗马法的复兴构成近代自然法学说的思想来源之一9.根据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下列选项中有关法规“批准”生效的情形哪一个是错误的?A.自治州人大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或自治区的人大常委会批准B.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C.省、直辖市权力机关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D.自治县人大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或自治区的人大常委会批准10.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有关公民基本权利的宪法保护的表述,哪一个是正确的?A.一切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B.宪法规定了对华侨、归侨权益的保护,但没有规定对侨眷权益的保护C.宪法对建立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设施未加以规定D.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和私有财产的继承权规定在宪法“总纲”部分11.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下列选项哪一个是正确的?A.县级以上各级人大选举本级人民法院院长,须报上级人民法院院长提请该级人大常委会批准B.县级以上各级人大罢免本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须报上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提请该级人大常委会批准C.县级以上各级人大罢免本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须报上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提请该级人大常委会批准D.县级以上各级人大选举本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须报上级党委批准12.下列选项中哪一个属于我国增值税的纳税人?A.从事房屋租赁业务的甲公司B.从事服装销售的乙公司C.转让无形资产的丙公司D.从事证券经纪业务的丁公司13.根据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和相关法律的规定,下列哪一种关于诋毁商誉行为的表述是正确的?A.新闻单位被经营者唆使对其他经营者从事诋毁商誉行为的,可与经营者构成共同的不正当竞争行为B.经营者通过新闻发布会形式发布影响其他同业经营者商誉的信息,只要该信息是真实的,不构成诋毁行为C.诋毁行为只能是针对市场上某一特定竞争对手实施的D.经营者对其他竞争者进行诋毁,其主观心态既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14.下列哪一事项所形成的法律关系由劳动法调整?A.甲厂职工陈某操作机器时不慎将参观的客户蒋某致伤,蒋某要求陈某赔偿B.汪某因身高不足1.70米而被乙厂招聘职工时拒绝录用,汪某欲告乙厂C.丙公司与劳务输出公司就30名外派劳务人员达成的协议D.丁公司为其职工购房向银行提供的担保15.甲欲买“全聚德”牌的快餐包装烤鸭,临上火车前误购了商标不同而外包装十分近似的显著标明名称为“仝聚德”的烤鸭,遂向“全聚德”公司投诉。
东北大学考研法理学试题
东北大学考研法理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
1、法律解释
2、法律规则
3、公法与私法
4、法律监督
5、法的实施
6、法律要素
二、简答题(每题10分)
1、我国现行立法程序是什么?
2、什么是法律关系?
3、法律责任的归结和免除是什么?
4、权利与义务的概念及关系是什么?
三、论述题(每题15分)
1、试述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的`区别并予以评析。
2、试述法律与道德在我国政治文明建设中的地位。
四、分析题(对观点进行法理学分析,言之成理,观点准确,逻辑性强,有创新见解。
共50分)
有人说:“民主法制的基础只有首先实现真正的民主,才能有真正的法制”,也有人说:“民主首先需要法制的保障,没有法制保障,民主就会遭到破坏。
”。
法律硕士综合课(法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法律硕士综合课(法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 4. 分析题单项选择题第1-45小题,每小题1分,共45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
1.(2005年真题)马克思指出:“立法者应该把自己看作一个自然科学家,他不是在制造法律,不是在发明法律,而仅仅是在表述法律。
他把精神关系内在规律表现在有意识的现行法律之中。
”这段话表明A.立法者要像自然科学家一样思维和行动B.法律是客观的,立法者在立法时不应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C.立法者要尊重和反映客观规律D.立法者应该把现行法律看作是绝对精神的体现正确答案:C解析:本考点为《考试分析》第七章第二节中的立法的科学性原则。
马克思这句话其实是立法的科学性原则的理论依据之一,科学性原则是指法律的制定必须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总结借鉴与科学预见相结合,故C选项正确;立法活动属于社会科学范畴,不可能完全像自然科学家一样思维和行动,A选项错误;尽管法律是客观的,但是这并不能意味着要否认立法者的主观能动性,B 选项错误——一般而言,马克思主义不可能否认主观能动性的价值,所以否认的说法一般都是错误的;马克思主义认为法律本质上都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体现,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特征之一,而绝对精神的说法是唯心主义的观点,显然不可能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D选项错误。
知识模块:法理学2.(2013年真题)在我国,下列规范性法律文件系统化的活动中,不具有立法性质的是A.法律编纂B.法律清理C.法律汇编D.法典编纂正确答案:C解析: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七章第一节中的立法的概念。
法律编纂、法典编纂都涉及法律的成文化,法律清理则涉及法律的从有到无或者从无到有,这些都会导致法律体系的内容发生变化,即都具有立法性质,而法律汇编只是将已有的法律汇集编订成册,不会导致法律体系的内容发生变化,故本题选C选项。
法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法理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法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 法律制度B. 法律现象C. 法律规范D. 法律思想答案:B2. 法律的基本特征不包括()。
A. 国家制定或认可B. 具有普遍约束力C. 以道德为基础D. 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答案:C3. 法律效力的来源是()。
A. 法律的合理性B. 法律的公正性C. 法律的权威性D. 法律的强制性答案:C4. 法律关系的内容是()。
A. 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B. 法律规范和法律事实C. 法律主体和法律客体D. 法律行为和法律后果答案:A5. 法律解释的目的是()。
A. 解决法律冲突B. 明确法律含义C. 预测法律效果D. 指导法律实践答案:B6. 法律推理的主要形式不包括()。
A. 演绎推理B. 类比推理C. 归纳推理D. 道德推理答案:D7. 法律的效力范围通常包括()。
A. 空间效力、时间效力和对人的效力B. 空间效力、时间效力和对事的效力C. 空间效力、对人的效力和对事的效力D. 时间效力、对人的效力和对事的效力答案:A8. 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不包括()。
A. 假定B. 处理C. 制裁D. 原则答案:D9. 法律的分类中,公法与私法的划分依据是()。
A. 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的性质B. 法律的效力范围C. 法律的制定机关D. 法律的适用对象答案:A10. 法律效力的终止方式不包括()。
A. 法律的废止B. 法律的修改C. 法律的解释D. 法律的宣布失效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法律的基本原则包括()。
A. 法律平等原则B. 法律公正原则C. 法律效益原则D. 法律稳定性原则答案:ABCD12. 法律解释的方法包括()。
A. 文义解释B. 历史解释C. 目的解释D. 比较解释答案:ABCD13. 法律效力的层次包括()。
A. 上位法优于下位法B. 特别法优于一般法C. 新法优于旧法D. 国际法优于国内法答案:ABC14. 法律关系的种类包括()。
法律硕士全国联考综合课法理学真题和答案_1
法律硕士全国联考综合课法理学真题和答案笔者考研考试频道为大家整理的2003年法律硕士全国联考综合课法理学真题及答案,供大家学习参考: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1、把法律归结为神的意志的典型代表人物是()A、柏拉图B、托马斯.阿奎那C、卢梭D、康德【答案】B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法本质问题上的神意论【考点分析】神意论把法律归结为神的意志,其典型代表人物是中世纪经院主义神学家、法学家托马斯•阿奎那。
而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没有关于法本质的具体论述,大体属于早期自然法和城邦法思想;法国思想家、法学家卢梭是理性论的代表,他把法律作为人的意志的体现来阐述,认为“法律乃公意的行为”;康也是理性论的重要代表人物。
故选B。
2、能被称为法律关系客体的是()A、物B、原告C、被告D、未成年人【答案】A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法律关系客体与法律关系主体的概念区别【考点分析】法律关系主体是指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即一定的权利和义务的承担者。
一般都可以划分为权利方和义务方。
分类:(一)自然人自然出生的具有生命活动的个体,通常是指公民、外国人和无国籍人。
(二)法人法律承认其主体资格的自然人团体。
根据法人是否以营利为目的将其分为企业法人和非企业法人。
前者指各种形式的企业;后者包括机关法人、事业法人和社团法人。
另外――法人成立的必要条件a、依法成立b、必要的财产和经费c、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d、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三)国家国家既是国际法的主体又是国内法的主体。
如――国有企业、城市土地所有权。
法律关系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之间权利和义务所指的对象。
是一定利益的法律的表现的形式。
法律关系客体的种类(一)物是可以被人所控制并具有经济价值的客观实体,可以是天然物、生产物;活动物和不活动物。
作为法律关系客体的物,不仅仅应具有物理属性,而且应具有法律属性。
物理意义上的物要成为权利客体,需具有以下条件:(1)物应得到法律的认可;――人类公共之物或危及人类之物以及国家为着某种利益而禁止其流通的物,一般都不能成为私权或公权的客体;(2)物应为人力所控制;(3)应当承担物质利益,具有经济价值;(4)需具有独立性(二)人在法律上,人是人身、人格、人的活动的复合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3年东北大学法理学考研试题
名词解释(共6题,每小题5分,30分)
1、立法
2、法律的当然解释
3、法的效力
4、第二性法律关系
5、法制监督
6、法的形式价值
二、简答题(共5题,每小题10 分,共50 分)
1、简述如何理解法的阶级性与共同性
2、简述作为与法律整体相对应的法的要素,具有哪些特征
3、简述如何理解法律责任的本质属性
4、简述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的关系
5、简述法律移植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三、分析题(共2题,每题15分,共 30分)
1、在某些国家,法律规定对睡觉打鼾的人可判处拘役,请你通过对该事例的评价,谈谈你对法律行为特征的认识
2、在中国,亲属、同学、册友等关系不仅具有情感依托,有时甚至具有资源获取等重要功能,很多人是编织关系的高手,这便形成了具有东方特色的关系型社会。
你认为在中国社会的法治化进程中,关系将居于何种地位
四、论述题(共2题,每题 20分,共 40分)
1、试述法律上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2、结合党的十六大报告,谈谈你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