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导论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学导论重点
生物演化论
Evolution:饰变中的演替
痕迹器官:
同源器官:具有不同的功能和外部形态,却具有相同的基本结构的器官。
拉马克提出用进废退,获得性状等理论;认为演化有向复杂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和环境的影响力两种动力。
生命是蛋白体的存在方式,具有新陈代谢,繁殖,遗传等特征。
原始生命的特征:
1.具有脂双层膜围成的与环境隔开的含水囊泡。
2.囊泡内有多种核酸、蛋白质,糖类大分子。
3.能选择性地从环境中吸纳食物。
4.利用食物的分解,复制自身一部分起核心作用的大分子。
5.囊泡因大分子增多而生长,繁殖。
达尔文认为:决定生物演化的因素是遗传的变异和选择,认为获得性状可以遗传。
现代达尔文主义认为:决定生物演化的因素是突变(包括重组)、选择、隔离。获得性状不能遗传。
变异:一定变异:环境引起的体质或机能的变异,不能遗传。
不定变异:相同环境条件下发生的彼此不同,能够遗传。
变异的原因:突变、重组、畸变。
基因突变:是某一基因内部发生了化学性质的变化,与原来基因形成对性关系。
突变体:由于基因突变而表现突变性状的细胞或个体。
基因突变在演化中的意义:为生物演化提供有生存价值的材料
为生物演化提供丰富的材料。
自然选择:适合环境条件的生物被保留下来,不适合的被淘汰。
性选择:同性个体间为争取与异性交配而发生竞争,是自然选择的一种特殊形式。
自然选择的类型:稳定性选择,前进性选择。
选择的实质:定向改变群体的基因频率。
遗传和变异的交互作用是演化的动力。
适合度:一个生物能够生存并把他的基因传给下一代的相对能力。
适应:生物适应环境而形成一定特性和性状的现象。
适应的普遍性: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适应在进化中的作用:个体数目增加,分布区扩大,物种的进化。
适应的起源:条件:要有遗传的变异;环境的变化;具有生存价值的变异
方式:遗传基础先发生变化;环境先发生变化
物种的形成:自然选择以微小的变异为原始材料,通过生存斗争,保存积累有利变异,经过许多时代,形成新的生物类型。
现代达尔文主义物种的形成: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
隔离分为异地隔离:异地分布的群体之间,直接的基因交换发生障碍。
生殖隔离:由于群体间在基因型上所造成的差异而使基因交换受到限制。
物种形成在生物演化中的意义
1.生物谱系进化的起点
2.为演化的不可逆性奠定了基础
3.为演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中性学说:
1.突变大多是中性的,它不影响核酸和蛋白质的功能,对生物个体的生存既无害处也无好处。
2.中性突变通过随机的遗传漂变在群体里固定下来,在分子进化水平上自然选择不起作用。
3.进化的速率由中性突变的速率决定,也就是由核酸和氨基酸的置换率所决定。
中性学说的意义:
1.中性学说应用了分子生物学的技术和数学方法,打破了不同物种之间不能进行杂交实验的局限性,可以对不同物种的同源蛋白质氨基酸顺序和基因进行比较,并计算出分子演化的过程和速度。
2.在表现性上也不能完全否定中性学说的作用。
中性学说的难题:
1.无法解释物种的形成。
2.无法解释表现型水平上的演化。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的几个层次
1.生物多样性:代表物种演化和生态适应
2.基因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广义-所有生物遗传信息的总和;狭义:种内不同群体之间或一个群体内不同个体之间遗传变异的总和。
3.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圈内生境、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及其过程变化。
境观多样性
植物分类的形态学基础:上位子房下位花……
自然分类法:体现植物之间亲缘关系的分类方法。
共有祖征
共有衍征
双名法:Oryza sativa L. var. glutinosa Matsum 糯稻
分类学种=形态学种:以形态性状作为分类的主要依据加上地理分布和生化指标。
群体和种群,大种和小种
好种:无论是形态还是生殖隔离上都有明显的特征。
亚种subspecies:种内的类群,形态上有区别,分布上、生态上或季节上有隔离。
变种variety:一个种有形态变异,变异比较稳定,它的分布范围也比亚种小的多。
变形form:有形态变异,但看不出有一定的分布区,是零星分布的个体。
同形种与半同形种
半种,化学种(形态上不明显或根本无区别,但化学成分有明显差异的)。
二界分类:植物,动物。
五界分类:植物界,动物界,真菌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
三界分类:真细菌、古细菌和原核生物。
生物类别植物动物
细胞构造有细胞壁无细胞壁
营养方式大多数自养异养
生长和大多数植物生长各器官在胚胎内
器官和发育连续进行,完全形成,生长、发生可连续不断产生发育主要是体积方式新器官和新组织增大与个体成熟
植物类别
1.藻类植物:具有叶绿素、营光能自养型生活的无根茎叶分化,无维管束、无胚的叶状体植物,其营养细胞都有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作用,一般生活在水中。
2.地衣植物:真菌和藻类的共生物。
3.苔藓植物:是一类结构比较简单的小型高等植物,仅包含茎和叶两部分,是孢子植物。
高等植物:1有根茎叶的分化
2生殖器官多细胞
3受精卵发育成胚
4.蕨类植物:1.与苔藓植物相比,都有颈卵器和精子器,受精需要水
2.具独立的配子体和孢子体。
3.蕨类植物有根,有维管束,因而长得高大。
真蕨类植物形态:不定根,根状茎,叶柄,叶轴,鱼片,小羽片,羽轴,裂片,小羽轴,主脉
5.裸子植物:1.种子裸露
2.种子的胚有两个或多个子叶
3.胚乳很丰富
4.大部分有颈卵器
5.花粉萌发产生花粉管
6.有些类型的精子有环生鞭毛(如苏铁、银杏)
7.孢子体多为乔木,有次生生长
8.配子体寄生在孢子体上
裸子植物的生活史:孢子体(从胚开始)和配子体(大孢子叶球和小孢子叶球)世代交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