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证型表解
中医内科学学习笔记
中医内科学笔记中医内科学证型表解一、感冒-解表达邪证型治法代表方药1. 风寒证辛温解表,宣肺散寒葱豉汤或荆防败毒散2. 风热证辛凉解表,清肺透邪银翘散3. 暑湿证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4. 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5. 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二、咳嗽-宣肺散邪证型治法代表方药1. 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咳散2. 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化痰桑菊饮3. 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肺止咳桑杏汤4. 痰湿蕴肺健脾燥湿、化痰止咳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5. 痰热郁肺清热化痰,肃肺止咳清金化痰汤6. 肝火犯肺清肺平肝、顺气降火黄芩泻白散合黛蛤散7. 肺阴亏耗养阴清热、润肺止咳沙参麦冬汤三、哮病-发时治标,平时治本证型治法代表方药1寒哮温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2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1. 发作期3)浊哮化浊除痰、降气平喘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4)风哮疏风宣肺、化痰平喘华盖散1)肺虚证补肺固卫玉屏风散2. 缓解期2)脾虚证健脾化痰六君子汤3)肾虚证补肾摄钠金匮肾气丸、七味都气丸四、喘证-实喘治在肺,祛邪利气,虚喘治在肺肾,以肾为主,培补摄纳证型治法代表方药1)风寒袭肺宣肺散寒麻黄汤2)表寒里热宣肺泄热麻杏石甘汤3)痰热郁肺清泄痰热桑白皮汤1.实喘4)痰浊阻肺化痰降气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5)肝气乘肺开郁降气平喘五磨饮子6)水凌心肺温阳利水,泻壅平喘真武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1)肺虚补肺益气养阴生脉散合补肺汤2.虚喘2)肾虚补肾纳气肾阳虚金匮肾气丸、参蛤散3.喘脱扶阳固脱,镇摄肾气参附汤加紫石英,灵磁石,沉香,蛤蚧五、肺痈-清热解毒,化瘀排脓证型治法代表方药 1. 初期清肺解表银翘散中医内科学笔记2. 成痈期清肺化瘀消痈千金苇茎汤合如金解毒散3. 溃脓期解毒排脓加味桔梗汤4. 恢复期养阴补肺沙参清肺汤、桔梗杏仁煎六、肺痨-补虚培元,治痨杀虫证型治法代表方药1)肺阴亏损滋阴润肺,清热杀虫月华丸2)阴虚火旺补益肝肾,滋阴降火,百合固金丸合秦艽鳖甲散3)气阴耗伤养阴润肺,益气养阴保真汤4)阴阳两虚滋阴补阳补天大造丸七、肺胀-有侧重地选用扶正与祛邪的不同治则证型治法代表方药1)外寒里饮温肺散寒,涤痰降逆小青龙汤2)痰浊阻肺化痰降逆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3)痰热郁肺清肺化痰,降逆平喘越婢加半夏汤4)痰蒙神窍涤痰、开窍、熄风涤痰汤5)肺肾气虚补肺纳肾、降气平喘平喘固本汤、补肺汤6)阳虚水泛温肾健脾、化饮利水真武汤合五苓散八、痰饮-温阳化饮证型治法代表方药1)饮停于胃和中蠲饮小半夏加茯苓汤1.痰饮2)饮邪化热清热逐饮甘遂半夏汤3)饮留于肠攻逐水饮已椒苈黄丸1)邪停胸肺和解少阳,宣利枢机柴枳半夏汤2)饮停胸胁攻逐水饮十枣汤控涎丹2.悬饮3)气滞络痹理气和络香附旋覆花汤4)阴虚内热滋阴清热泻白散、沙参麦气汤温肺化饮小青龙汤3.支饮小青龙汤4.溢饮解表化饮九、心悸证型治法代表方药1)心虚胆怯镇惊定志、养心安神安神定志丸加琥珀磁石朱砂2) 心脾两虚补血养心,益气安神归脾汤3)肝肾阴亏滋补肝肾,养心安神一贯煎合酸枣仁汤加山萸肉4)心阳不振温补心阳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5)水气凌心振奋心阳,化气利水苓桂术甘汤6)血瘀气滞活血化瘀、理气通络桃仁红花煎7)痰浊阻滞理气化痰,宁心安神导痰汤8)邪毒犯心清热解毒,益气养阴银翘散或生脉散中医内科学笔记十、心痛-祛邪治标,扶正固本 “补,通”证型治法代表方药1)心血瘀阻活血化瘀,通脉止痛血府逐瘀汤2)痰浊内阻通阳泄浊,豁痰开结瓜蒌薤白半夏汤3)阴寒凝滞辛温通阳,开痹散寒瓜蒌薤白白酒汤加枳实、桂枝、附子、丹参、檀香4)气阴两虚益气养阴,活血通络生脉散和人参养营汤5)心肾阴虚滋阴益肾,养心安神左归饮6)心肾阳虚益气壮阳,温络止痛参附汤和右归饮十一、不寐-补虚泻实,调整阴阳证型治法代表方药1)心脾两虚补养心脾、以生气血归脾汤2)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养心安神黄莲阿胶汤、朱砂安神丸3)心胆气虚益气镇惊、安神定志安神定志丸4)痰热内扰化痰清热、和中安神温胆汤5)肝郁化火疏肝泻热、佐以安神龙胆泻肝汤十二、汗证-虚者补之,脱者固之,实者泄之,热者清之,寒者热之证型治法代表方药1)营卫不和调和营卫桂枝汤2)肺气虚衰益气固表玉屏风散3)心肾亏虚益气温阳保元汤或芪附汤自汗4)热郁于内清泄里热竹叶石膏汤1)心血不足补血养心归脾汤盗汗3)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当归六黄汤脱汗益气回阳固脱参附汤加味黄汗清热利湿茵陈五苓散十三、血症证型治法代表方药1)热邪犯肺清肺泄热,凉血止血桑菊饮2)肝火上炎清肝泻火,凉血止血栀子清肝汤3)胃热炽盛清胃泻火,凉血止血玉女煎鼻衄4)气血亏虚益气摄血归脾汤1)胃火内炽清胃泻火,凉血止血加味清胃散齿衄2)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凉血止血知柏地黄丸合茜根散1)燥热犯肺清热润肺、宁络止血桑杏汤2)肝火犯肺清肝泻肺、凉血止血黛蛤散合泻白散1.咳血3)阴虚肺热滋阴润肺、降火止血百合固金丸1)胃中积热清胃泻火、化瘀止血泻心汤合十灰散2)肝火犯胃清肝泻火、凉血止血龙胆泻肝汤2.吐血3)气虚血溢益气摄血归脾汤1)肠道湿热清热利湿,凉血止血地榆散3.便血2)脾胃虚寒温阳健脾,养血止血黄土汤中医内科学笔记1)下焦热盛清热泻火、凉血止血小蓟饮子2)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凉血止血知柏地黄丸3)脾不统血补脾益气生血归脾汤3.尿血4)肾气不固补益肾气,固摄止血无比山药丸1)热盛迫血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清营汤2)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宁络止血茜根散4.紫癜3)气不摄血补脾益气摄血归脾汤十四、痴呆证型治法代表方药1)髓海不足补肾益髓,填精养神七福饮2)气血亏虚益气养血,安神宁志归脾汤3)痰浊蒙窍健脾化浊,豁痰开窍洗心汤4)瘀血内阻活血化瘀,通络开窍通窍活血汤5)心肝火旺清热泻火,安神定志黄连解毒汤十五、厥证十六、痫病证型治法代表方药1. 阳痫急以开窍醒神,继以泄热涤痰熄风黄连解毒汤合定痫丸发作期2.阴痫温阳除痫,顺气定痫五生饮合二陈汤1.脾虚痰盛健脾化痰六君子汤2.肝火痰热清肝泻火,化痰宁心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休止期 3.肝肾阴虚滋养肝肾大补元煎十七、癫狂(略)十八、胃痛证型治法代表方药1)胃气壅滞理气和胃止痛香苏散2)肝胃气滞疏肝理气、和胃止痛柴胡疏肝散3)胃中蕴热清胃泻热、和中止痛泻心汤合金铃子散4)肝胃蕴热清肝泻热、和胃止痛化肝煎5)瘀血阻滞理气活血、化瘀止痛失笑散合丹参饮6)胃阴不足益胃生津止痛益胃汤合芍药甘草汤7)脾胃虚寒温中健脾、黄芪建中汤证型治法代表方药1)实证顺气开郁五磨饮子 1.气厥2)虚证补气回阳四味回阳饮 1)实证活血顺气通瘀煎 2.血厥2)虚证补养气血独参汤 ,继用人参养营汤3)痰厥行气豁痰导痰汤4)食厥消食和中盐汤探吐,神术散合保和丸5)暑厥开窍醒神,清暑益气牛黄清心丸,紫雪丹,继用白虎加人参汤,清暑益气汤中医内科学笔记十九、痞满-苦辛开降,理气消痞证型治法代表方药1)邪热内陷泻热消痞,和胃开结大黄黄连泻心汤加味2)饮食积滞消食导滞,行气除痞保和丸3)痰湿内阻除湿化痰,理气宽中平胃散和二陈汤4)肝郁气滞疏肝解郁,理气消痞四逆散合越鞠丸5)脾胃虚弱补气健脾,升清降浊补中益气汤二十、呕吐二十一、呃逆二十二、噎嗝证型治法代表方药1)痰气交阻开郁、化痰、润燥启膈散 2)津亏热结滋养津液、泻热散结五汁安中饮3)瘀血内阻破结行瘀、滋阴养血通幽汤4)气虚阳微温补脾肾,益气回阳补气运脾汤,右归丸二十三、腹痛证型治法代表方药1)寒邪内阻温里散寒、理气止痛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2)湿热壅滞通腑泄热大承气汤3)中虚脏寒温中补虚、缓急止痛小建中汤4)气滞血瘀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柴胡疏肝散、少腹逐瘀汤二十四、泄泻证型治法代表方药1)外邪犯胃疏邪解表、芳香化浊藿香正气散2)饮食停滞消食化滞、和胃降逆保和丸 3)痰饮内阻温化痰饮、和胃降逆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实证4)肝气犯胃疏肝和胃、降逆止呕半夏厚朴汤合左金丸 5)脾胃虚寒温中健脾、和胃降逆理中丸虚证6)胃阴不足滋养胃阴,降逆止呕麦门冬汤证型治法代表方药1)胃中寒冷温中散寒、降逆止呕丁香散 2)胃火上逆清热和胃、降逆止呕竹叶石膏汤 3)气滞痰阻顺气降逆旋复代赭石汤4)脾胃阳虚温补脾胃、和中降逆理中汤加丁香,白豆蔻5)胃阴不足益气养阴、和胃止呃益胃汤证型治法代表方药1)寒湿泄泻芳香化湿,疏表散寒藿香正气散2)湿热泄泻清热利湿葛根黄芩黄连汤中医内科学笔记二十五、痢疾-初痢宜通,久痢宜涩,赤重者用血药,白重者重用气药。
中医内科学证型表解(详细)
脾气虚弱
补中益气,健脾升阳
补中益气汤
寒热错杂
温中补虚,清热燥湿
乌梅丸
瘀血内阻
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膈下逐瘀汤
3.8泄泻
证型
治法
代表方药
暴泻
寒湿内盛
散寒化湿
藿香正气散
湿热伤中
清热利湿
葛根芩连汤
食滞肠胃
消食导滞
保和丸
久泻
脾胃虚弱
健脾益气,化湿止泻
参苓白朮散
肾阳虚衰
温补脾肾,固涩止泻
四神丸
肝气乘脾
抑肝扶脾
黄芪建中汤
黄疸消退后
气滞血瘀
活血化瘀,疏肝理气
逍遥散合鳖甲煎丸
湿热留恋
清热利湿
茵陈四苓散
肝脾不调
调和肝脾,理气助运
柴胡疏肝散、归芍六君子汤
4.3积聚
证型
治法
代表方药
积证
气滞血瘀
理气消积,活血散瘀
柴胡疏肝散合失笑散
瘀血内结
祛瘀软坚,扶正健脾
膈下逐瘀汤
正虚瘀结
补益气血,活血化瘀
八珍汤合化积丸
聚证
肝气郁结
少腹逐瘀汤
中虚脏寒
温中补虚,缓急止痛
小建中汤
3.7痢疾-初痢宜通,久痢宜涩,赤重者用血药,白重者重用气药。
证型
治法
代表方药
湿热痢
清热解毒、调气行血
芍药汤
疫毒痢
清热凉血解毒
白头翁汤合芍药汤
寒湿痢
温化寒湿
胃苓汤
阴虚痢
养阴清肠
驻车丸
虚寒痢
温补脾肾、收涩固脱
桃花汤合真人养脏汤
休息痢
发作期
温中清肠、调气化滞
中医内科学最精简表格整理
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
湿热壅滞
泻热通腑 行气导滞
大承气汤+/枳实导滞丸
饮食积滞
消食导滞 理气止痛
枳实导滞丸
肝郁气滞
疏肝解郁 理气止痛
木香顺气散
瘀血内停
活血化瘀 和络止痛
少腹逐瘀汤
虚
中虚脏寒
温中补虚缓急止痛
大建中汤 或 小建中汤
7.泄泻
证型
治法
代表方
暴泻
寒湿内盛
芳香化湿解表散寒
藿香正气散
清热解毒 通络达邪
黄连解毒汤
5.癫狂
证型
治法
代表方
癫证
痰气郁结
疏肝解郁 化痰醒神
逍遥散合涤痰汤
气虚痰结
益气健脾涤痰宣窍
四君子汤合涤痰汤
心脾两虚
健脾养心解郁安神
养心汤合越鞠丸
狂证
痰火扰神
镇心涤痰 清肝泻火
生铁落饮
火盛伤阴
滋阴降火安神定志
二阴煎合 琥珀养心丹
痰热郁结
豁痰化瘀调畅气血
癫狂梦醒汤
6.痫证
证型
2.胸痹
证型
治法
代表方
实证
心血瘀阻
活血化瘀 通脉止痛
血府逐瘀汤
气滞心胸
疏肝理气 活血通络
柴胡疏肝散
痰浊闭阻
通阳泄浊 豁痰宣痹
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
寒凝心脉
辛温散寒 宣通心阳
枳实薤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
虚证
气阴两虚
益气养阴 活血通脉
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
心肾阴虚
滋阴清火 养心和络
天王补心丹合炙甘草汤
心肾阳虚
虚喘
肺虚证
补肺益气
中内证型
中医内科学证型表解一、感冒-解表达邪二、咳嗽-宣肺散邪三、哮病-发时治标,平时治本四、喘证实喘治在肺,祛邪利气,虚喘治在肺肾,以肾为主,培补摄纳五、肺痈-清热解毒,化瘀排脓六、肺痨-补虚培元,抗痨杀虫七、肺胀-有侧重地选用扶正与祛邪的不同治则八、肺痿-补肺生津一、心悸本虚(气、血、阴、阳)标实(痰火、瘀血、水饮)二、胸痹-祛邪治标,扶正固本“补,通”三、不寐-补虚泻实,调整阴阳多寐健忘四、癫狂急则治其表缓则治其本五、痫病六、痴呆治标:开郁逐痰活血通窍平肝泻火治本:补虚扶正充髓养脑七、厥证发作时:急回厥醒神缓解后:调治气血一、胃痛理气和胃止痛吐酸嘈杂二、痞满-调理脾胃升降、行气除痞消满三、呕吐和胃降逆四、噎嗝五、呃逆理气和胃、降逆平呃六、腹痛通七、泄泻运脾化湿八、痢疾-初痢宜通,久痢宜涩,赤重者用血药,白重者重用气药。
九、霍乱芳香泄浊、化湿和中十、便秘–通下十一、虫证一、胁痛二、黄疸化湿邪、利小便、使邪有出路三、积聚四、鼓胀五、头痛六、眩晕七、中风滋补肝肾潜阳降逆平肝熄风清火豁痰活血通络3八、瘿病理气化痰、消瘿散结九、疟疾祛邪截疟一、水肿-“去菀陈垄”、“开鬼门”、“洁净府”二、淋证-实则清利,虚则补益尿浊三、癃闭-六腑以通为用、实证宜清湿热散瘀结利气机而通利水道;虚证宜补脾肾助气化使气化得行小便自通。
关格攻补兼施、标本兼顾四、遗精- 补虚泻实实证以清泄为主,虚证以补肾固涩为主阳痿五、耳鸣耳聋一、郁病-调畅气机,怡情易性二、血证三、痰饮-温化四、消渴-养阴生津,清热润燥五、自汗盗汗六、内伤发热实火宜泻虚火宜补七、虚劳-补益八、癌症扶正祛邪攻补兼施一、痹证-祛风散寒除湿清热舒经通络二、痉证外感祛邪内伤扶正三、痿证虚证补虚扶正实证祛邪和络四、颤证清热化痰息风滋补肝肾益气养血调补阴阳兼以息风通络五、腰痛-虚者以补肾壮腰为主,兼调养气血;实者祛邪活络为要。
中医医院内科证型整理加快速记忆口诀.docx
中医内科学肺系病证类型证型治法舌脉方药感冒:寒荆热银署新加,阴葳气参寒热解风寒束表辛温解表苔薄白,脉浮紧荆防达表汤、荆防败毒散感风热犯表辛凉解表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浮数银翘散、葱豉桔梗汤冒暑湿伤表清暑祛湿解表苔薄黄而腻,脉濡数新加香薷饮气虚感冒益气解表舌淡苔白,脉浮无力参苏饮阴虚感冒滋阴解表舌红少苔,脉细数加减葳蕤汤咳嗽:寒三热菊燥桑杏,湿陈热清肝火泻,肺阴沙咳嗽平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苔薄白,脉浮或浮紧三拗汤合止嗽散外感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止咳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桑菊饮舌红少津,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或咳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桑杏汤小数嗽痰湿蕴肺燥湿化痰,理气止咳苔白腻,脉濡滑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内伤痰热郁肺清热肃肺,豁痰止咳舌红,苔薄黄腻,脉滑数清金化痰汤肝火犯肺清肝泻肺,顺气降火苔薄黄少津,脉弦数加减泻白散合黛蛤散肺阴亏耗滋阴润肺,化痰止咳舌红少苔,脉细数沙参麦冬汤哮证:哮冷射干热定喘,寒包青石风痰亲,肺脾六君肾生地寒(冷)哮温肺散寒,化痰平喘苔白滑,脉弦紧或浮紧射干麻黄汤、小青龙汤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滑定喘汤、越婢加半夏汤哮发作期寒包热哮解表散寒,清热化痰舌尖边红,苔白腻罩黄,脉弦紧小青龙加石膏汤、厚朴麻黄汤病风痰哮祛风涤痰,降气平喘苔厚腻,脉滑实三子养亲汤虚哮补肺纳肾,降气化痰舌淡,脉沈细平喘固本汤缓解期肺脾气虚健脾益气,补土生金舌淡苔薄白,脉细弱六君子汤肺肾两虚补肺益肾舌红少苔,脉细数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喘证:喘寒麻黄里热石,热桑浊陈气闭五,肺虚生脉肾虚匮,正虚喘脱参附锡。
风寒壅肺宣肺散寒苔薄白而滑,脉浮紧麻黄汤合华盖散表寒肺热解表清里,化痰平喘舌红,苔薄白或黄,脉浮数或滑麻杏石甘汤喘实喘痰热郁肺清热化痰,宣肺平喘舌红,苔黄或腻,脉滑数桑白皮汤痰浊阻肺祛痰降逆,宣肺平喘苔白厚腻,脉滑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证肺气郁痹开郁降气平喘苔薄,脉弦五磨饮子肺气虚耗补肺益气养阴舌淡红或舌红苔剥,脉软弱或细数生脉散合补肺汤虚喘肾虚不纳补肾纳气舌红少津,脉细数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正虚喘脱扶阳固脱,镇摄肾气参附汤送服黑锡丹初期疏风清热,清肺化痰舌苔薄黄,脉浮数而滑银翘散加减肺成痈期清肺解毒,化瘀消痈苔黄腻,脉滑数千金苇茎汤合如金解毒散痈溃脓期排脓解毒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数实加味桔梗汤恢复期清养补肺舌红或淡红,苔薄,脉细或细数无力沙参清肺汤或桔梗杏仁煎肺痨:阴月火合保真造肺阴亏损滋阴润肺舌边尖红,苔薄白,脉细数月华丸肺虚火灼肺滋阴降火舌干而红,苔薄黄而剥,脉细数百合固金汤合秦艽鳖甲散痨气阴耗伤益气养阴舌光淡,边有齿痕,苔薄,脉细弱而数保真汤、参苓白朮散阴阳虚损滋阴补阳舌光淡隐紫少津,苔黄而剥,脉微细补天大造丸而数或虚大无力痰浊壅肺化痰降气,健脾益肺舌暗,苔薄腻或浊腻,脉小滑苏子降气汤合三子养亲汤痰热郁肺清肺化痰,降逆平喘舌边尖红,苔黄或黄腻,脉数或滑数越婢加半夏汤、桑白皮汤肺痰蒙神窍涤痰,开窍,熄风舌暗红或淡紫,苔白腻或黄腻,脉细涤痰汤胀滑数阳虚水泛温肾健脾,化饮利水舌胖黯,苔白滑,脉沈细真武汤合五苓散肺肾气虚补肺纳肾,降气平喘舌淡或黯紫,脉沈细数无力或结代平喘固本汤合补肺汤肺虚热滋阴清热,润肺生津舌红而干,脉虚数麦门冬汤合清燥救肺汤痿虚寒温肺益气舌淡,脉虚弱甘草干姜汤或生姜甘草汤心系病证类型证型治法舌脉方药心悸胸痹真心痛不寐健忘多寐癫证癫狂狂证痫病痴呆气厥厥证血厥痰厥心悸:悸怯定志虚归脾,阴天阳桂凌苓桂,淤桃痰火黄连温心虚胆怯镇惊定志,养心安神苔薄白,脉细略数或细弦安神定志丸心血不足补血养心,益气安神舌淡红,脉细弱归脾汤阴虚火旺滋阴清火,养心安神舌红少津,少苔或无苔,脉细数天王补心丹、朱砂安神丸心阳不振温补心阳,安神定悸舌淡苔白,脉虚弱或沈细无力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参附汤水饮凌心温阳利水,宁心安神舌淡苔滑,脉弦滑或沈细而滑苓桂朮甘汤瘀阻心脉活血化瘀,理气通络舌紫黯或有瘀斑,脉涩或结或代桃仁红花煎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痰火扰心清热化痰,宁心安神舌红,苔黄腻,脉弦滑黄连温胆汤胸痹:胸痹淤府气滞柴,浊括寒枳气阴脉,心肾阴天阳参右心血瘀阻活血化瘀,通脉止痛舌紫黯有瘀斑,苔薄,脉沈涩血府逐瘀汤气滞心胸疏肝理气,活血通络苔薄或薄腻,脉细弦柴胡疏肝散痰浊闭阻通阳泄浊,豁痰宣痹舌胖大有齿痕,苔浊腻,脉滑栝蒌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寒凝心脉辛温通阳,开痹散寒苔白,脉沈细枳实薤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心肾阴虚滋阴清火,养心和络舌红少津或有紫斑,脉细带数或促代天王补心丹合炙甘草汤气阴两虚益气养阴,活血通络舌淡红边有齿痕,脉细弱无力或结代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心肾阳虚温补阳气,振奋心阳舌淡胖或紫黯,脉沈细迟参附汤合右归饮气虚血瘀益气活血,通脉止痛舌体胖大,边有有齿痕,舌黯淡或有保元汤合血府逐瘀汤瘀点瘀斑,苔薄白,脉弦细无力寒凝心脉温补心阳,散寒通脉舌淡黯,苔白腻,脉沈无力,迟缓或当归四逆汤结代正虚阳脱回阳救逆,益气固脱脉数疾无力或脉微欲绝四逆加人参汤不寐:不寐郁龙痰热温,心肾不交六交泰,心胆安神心脾归。
中医内科学证型(整理)
病名首见北宋《仁斋直指方-诸风》。
元朱丹溪提出辛温、辛凉治法;明清感冒与伤风互称。
病机:外感六淫,卫表不和治疗原则:解表达邪风寒束表:风寒外束,卫阳被郁,腠理闭塞,肺气不宣。
辛温解表。
荆防达表汤/荆防败毒散。
风热犯表:风热犯表,热郁肌腠,卫表失和,肺失清肃。
辛凉解表。
银翘散/葱豉桔梗汤。
暑湿伤表:暑湿伤表,表卫不和,肺气不清。
清暑祛湿解表。
新加香薷饮。
气虚感冒:素体气虚,卫外不固,风邪承袭。
益气解表。
参苏饮。
阴虚感冒:阴亏津少,外受风热,表卫失和。
滋阴解表。
加减葳蕤汤。
阳虚外感:再造散)刘河间提出咳与嗽有别。
素问:由皮毛先受邪气而致。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外感咳嗽宣肺散邪为主;内伤咳嗽祛邪扶正,标本兼治。
《内经》咳嗽的病位在肺。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景岳全书》外感、内伤病因:外感六淫、内邪干肺病变主脏在肺,与肝脾有关,久则及肾(一)外感咳嗽:风寒袭肺:风寒袭肺,肺气失宣。
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三坳汤/止嗽散。
风热犯肺:风热犯肺,肺失清肃。
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桑菊饮。
风燥伤肺:风燥伤肺,肺失清润。
疏风清肺,润燥止咳。
桑杏汤。
(凉燥杏苏散)(二)内伤咳嗽:痰湿蕴肺:脾湿生痰,上渍于肺,壅遏肺气。
燥湿化痰,理气止咳。
二陈平胃散+三子养亲汤。
痰热郁肺:痰热壅肺,肺失肃降。
清热肃肺,豁痰止咳。
清金化痰汤。
肝火犯肺:肝郁化火,上逆侮肺。
清肺泻肝,顺气降火。
黛蛤散(肝)合加减泻白散(肺)。
肺阴亏耗:肺阴亏虚,虚热内灼,肺失润降。
滋阴润肺,化痰止咳。
沙参麦冬汤。
三:哮病朱丹溪首创哮喘病名,“未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急”;《金匮要略》咳而上气,喉中水鸣声,射干麻黄汤主之。
明虞抟医学正传区别哮与喘。
病因:外邪、饮食、情志、体虚治疗原则:发时治标,平时治本(一)发作期:痰气搏结,阻与气道,肺失宣降冷哮:寒痰伏肺,遇感触发,痰升气阻,肺失宣畅。
宣肺散寒,化痰平喘。
射干麻黄汤/小青龙汤。
热哮:痰热蕴肺,壅阻气道,肺失清肃。
《中医内科学》图表归纳(针药并用版)
中医内科学第一章肺系病证第一节感冒【概念】感冒,俗称伤风,是感受触冒风邪或时行病毒,引起肺卫功能失调,出现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等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外感病。
【病因病机】气候突变┐┌寒皮毛卫表不和寒温失常┼─风邪外袭─挟┼热────→侵袭肺卫────→感冒劳累过度┤└暑湿↑口鼻肺失宣肃平素体虚┘时行病毒────┘归纳:┬发病:与人体正气强弱、卫气调节功能密切相关├病因:六淫邪气、时行之邪├病机:卫表失和,肺失宣肃(肺卫功能失调)├病位:肺卫└病性:表证、实证【诊断】┬临床表现:┬初起多见鼻咽和卫表症状,如鼻咽痒而不适、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等│└鼻涕开始为清水样,2-3日后鼻涕变稠,继而发热、咳嗽、咽痛、肢节酸痛等└发病特点:四时皆有,但以冬、春季多见。
病程较短,3-7日即可痊愈,普通感冒多不传变【鉴别】【辨证论治】一、辨证要点┬气虚──反复感冒├阳虚──“老怕伤寒,少怕痨”├阴虚──阴虚内热└血虚──近期失血病史二、治则解表宣肺┬风寒证──辛温解表├风热证──辛凉解表├暑湿杂感──清暑祛湿解表└体虚外感──扶正解表三、分型论治┬头痛:+太阳、印堂├鼻塞、流涕:+上星、迎香└咽喉肿痛:+少商、商阳(点刺放血)第二节咳嗽【概念】咳嗽是由六淫外邪侵袭肺系,或脏腑功能失调,内伤及肺,肺气不清,失于宣降,肺气上逆,冲击气道,发出咳声或伴有咳痰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症。
《医宗金鉴》:“有声曰咳,有痰嗽,声痰俱有咳嗽名”《黄帝内经》:“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病因病机】或兼表证┌寒┐肺卫不强肺失宣肃↗┌外感─风邪─┼热┼──────────────────→肺────→咳嗽│└燥┘皮毛口鼻↑上↑木↑上↑肺↑上↑肺肺气上逆↘兼│反┌脾伤→脾失健运→痰湿内生─┤蕴│火│干│不│逆│失或兼它脏疾患夹│复│↘↓│于│刑│于│主│于│宣││痰热内郁──┘肺│金│肺│气│肺│肃│├肝伤→肝火上炎───────┘││││└内伤┼肺伤→肺阴亏耗────┬→虚火灼津成痰┘│││├肾伤→肾精不足┬肾阴不足┴┐││││└肾阳不足─┴→纳气无权───┘│││↘阳虚水泛───────┘│└心伤→不主血脉─────→肺不能朝百脉──────┘归纳:┬病因┬外感六淫│└内邪干肺├病机:邪犯于肺,肺失宣肃,肺气上逆├病位:┬在肺│└与肝脾密切相关,久病伤及心肾├病性:虚、实└病理因素:内伤痰火,痰有寒热,火分虚实┬外感──六淫实邪│┌痰┬寒痰└内伤┤└热痰└火┬实火└虚火【诊断】┬临床表现:咳逆有声,或伴咽痒咯痰│┬外感咳嗽,起病较急,可伴有寒热等表证│└内伤咳嗽,病程较长,咳而伴喘└辅助检查:┬血常规:急性期┬周围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目↑├听诊:可闻及┬双肺呼吸音增粗│└或伴有散在干湿性啰音└X线胸片:正常或肺纹理增粗【鉴别】1、咳嗽与咳喘【辨证论治】一、辨证要点1、辨外感、内伤3、辨咳嗽的特点二、治则┬外感咳嗽——祛邪利肺└内伤咳嗽─┬本虚者:扶正补虚(健脾、养肺、补肾)└标实者:祛邪止咳(化痰、降气)三、分型论治基本处方:肺俞、膻中、天突、列缺┬胸痛:+内关├胁痛:+支沟、阳陵泉├咽喉干痒:+照海└痰中带血:+孔最第三节哮证【概念】哮病,是由于宿痰伏肺,遇诱因或感受外邪引触以致痰阻气道,肺失肃降,气道挛急所致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以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为临床特征。
中医内科学学习笔记
中医内科学学习笔记中医内科学笔记中医内科学证型表解一、感冒-___证型:1.风寒证2.风热证3.暑湿证4.气虚感冒5.阴虚感冒治法:1.疏风散寒、宣肺止咳2.疏风清热、宣肺化痰3.清暑祛湿解表4.健脾燥湿、化痰止咳5.清热化痰,肃肺止咳6.清肺平肝、顺气降火7.养阴清热、润肺止咳代表方药:三拗汤合止咳散、桑菊饮、桑杏汤、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清金化痰汤、黄芩泻白散合黛蛤散、沙参麦冬汤二、咳嗽-宣肺散邪证型:1.风寒袭肺2.风热犯肺3.___伤肺4.痰湿蕴肺5.痰热郁肺6.肝火犯肺7.肺阴亏耗治法:1.___解表,宣肺散寒2.辛凉解表,清肺透邪3.清肺化痰,润肺止咳4.健脾化痰,化痰止咳5.清热化痰,肃肺止咳6.清肺平肝,顺气降火7.养阴清热,润肺止咳代表方药:葱豉汤或荆防败毒散、银翘散、新加香薷饮、参苏饮、加减葳蕤汤三、哮病-发时治标,平时治本证型:1.___2.热哮3.浊哮4.___治法:1.温肺散寒、化痰平喘2.清热宣肺、化痰定喘3.化浊除痰、降气平喘4.疏风宣肺、化痰平喘5.补肺固卫6.健脾化痰7.补肾摄钠代表方药:射干麻黄汤、定喘汤、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华盖散、玉屏风散、六君子汤、金匮肾气丸、七味都气丸四、喘证-实喘治在肺,祛邪利气,虚喘治在肺肾,以肾为主,培补摄纳证型:1.风寒袭肺2.表寒里热3.实喘4.痰热郁肺5.痰浊阻肺6.肝气乘肺7.水凌心肺2.虚喘3.喘脱1.肺虚2.肾虚治法:1.宣肺散寒2.宣肺泄热3.清泄痰热4.化痰降气5.开郁降气平喘6.温阳利水,泻壅平喘7.补肺益气养阴8.补肾纳气肾阳虚9.扶阳固脱,镇摄肾气代表方药:麻黄汤、麻杏石甘汤、桑白皮汤、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五磨饮子、真武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生脉散合补肺汤、金匮肾气丸、参蛤散、参附汤加紫石英、灵磁石、沉香、蛤蚧五、肺痈-清热解毒,化瘀排脓证型:1.初期2.成痈期3.溃脓期4.恢复期治法:1.清肺解表2.清肺化瘀消痈3.解毒排脓4.养阴补肺代表方药:银翘散、千金苇茎汤合如金解毒散、加味桔梗汤、沙参清肺汤、桔梗杏仁煎六、肺痨-补虚培元,治痨杀虫证型:1.肺阴亏损2.阴虚火旺3.气阴耗伤4.阴阳两虚治法:1.滋阴润肺,清热杀虫2.补益肝肾,滋阴降火3.养阴润肺,益气养阴4.滋阴补阳代表方药:月华丸、百合固金丸合秦艽鳖甲散、保真汤、补天大造丸、金匮肾气丸七、肺胀-有侧重地选用扶正与祛邪的不同治则治法:1.扶正祛邪代表方药:不确定,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中医内科学》图表归纳(针药并用版)
3、辨咳嗽的特点
时间、节律 咳嗽白天多于夜间——外感咳嗽 早晨咳嗽,阵发加剧,痰出咳减——痰湿、痰热咳嗽
中医考研资源
3
09 针推分享
《中医内科学》图表归纳(针药并用版)
午后、黄昏加重,或夜间加重——肺燥阴虚 咳声洪亮有力——实证 咳而声低气怯——虚证 性质、声音 咳声嘶哑——燥咳 咳声重浊痰多——风寒、痰湿咳嗽 咳声粗浊或嗄哑——风热、痰热咳嗽 咳声短促——肺燥阴虚 饮食肥甘生冷加重者——痰湿 加重与缓解因素 情志郁怒加重者——气火 劳累、受凉加重者——痰湿、虚寒 咳而少痰——燥热、气火、阴虚 痰多——湿痰、痰热、虚寒 痰白稀薄——属风、属寒 痰黄而稠——属热 色、质、量、味 咯吐血痰——肺热、阴虚 脓血相兼——痰热瘀结成痈 咳嗽,咯吐粉红色泡沫样痰,咳而气喘,呼吸困难——心肺阳虚,气不主血 咯痰有热腥味,或腥臭气——痰热 味甜——痰湿;味咸——肾虚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风寒、风热
恶寒 表寒证 表热证 重 轻 发热 轻 重 汗 无汗 有汗或少汗 咽喉 发痒或无症状 红肿热痛 舌脉 苔薄白,脉浮紧 苔薄黄,脉浮数
2、辨体质 ┬气虚──反复感冒 ├阳虚──“老怕伤寒,少怕痨” ├阴虚──阴虚内热 └血虚──近期失血病史 二、治则 解表宣肺 ┬风寒证──辛温解表 ├风热证──辛凉解表 ├暑湿杂感──清暑祛湿解表 └体虚外感──扶正解表 中医考研资源 1 09 针推分享
咳嗽 咳喘 咳嗽为主要症状,不伴喘促 咳而伴喘,常因咳嗽反复发作,因咳致喘,以咳喘并作为特点
2、不同疾病中的咳嗽
哮和喘均兼有咳嗽,但各以哮、喘为其主要临床表现 哮以声响言,以发作时喉中哮鸣有声为主要临床特征 哮喘 喘以气息言,以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为主要临床特征 哮病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独立疾病,喘证则并发于多种急慢性疾病过程中 哮必兼喘,而喘未必兼哮 肺胀 兼有咳嗽、咳痰,但有久患咳、喘、哮等病史,以胸部膨满,咳喘上气,烦躁心慌,甚至面色紫暗, 肢体浮肿等为主要表现。病程长,缠绵难愈。 咳嗽为其四大主症之一,以干咳,或痰中带血,或咳血痰为特征,常伴有低热、盗汗、形体消瘦。 X 线胸部检查能确定病灶所在。 常以咳嗽咳血为主要症状,多发于 40 岁以上的吸烟男性,咳嗽多为刺激性呛咳,病情发展迅速, 呈恶液质,肺部 X 线检查及痰细胞学检查有助于确诊。
中医内科学证型表解(详细)
中医内科学证型表解一、【肺系病证】
1.3哮病–发时治标,平时治本
1.4喘证–实喘治在肺,祛邪利气,虚喘治在肺肾,以肾为主,培补摄纳
1.7肺痨–补虚培元,治痨杀虫
二、【心系病证】
2.4不寐–补虚泻实,调整阴阳
2.5痴呆
三、【脾胃病证】
3.4呃逆
3.5噎膈
3.7痢疾–初痢宜通,久痢宜涩,赤重者用血药,白重者重用气药。
四、【肝胆病证】
4.4鼓胀
4.7中风
五、【肾系病证】
5.2淋证–虚则补益,实则清利
5.3癃闭–六腑以通为用
实证治宜清湿热,散瘀结,利气机而通利水道;
5.4关格–治主当缓,治客当急
5.5阳痿–补肾疏肝,健脾益气,行气活血
六、【气血津液病证】
6.2血证–治气、治血、治火
6.3痰饮–温阳化饮
6.6汗证–虚者补之,实者泄之,脱者固之,寒者热之,热者清之
6.9癌病–扶正袪邪,攻补兼施
七、【肢体经络病证】
7.5腰痛–虚者以补肾壮腰为主,兼调养气血;实者祛邪活络为要。
新版中医内科学常见证型
1.感冒:风寒束表:辛温解表——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加减风热犯表:辛凉解表——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加减暑湿伤表: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加减虚体感冒: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加减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化裁2.咳嗽(一)外感咳嗽: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加减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桑杏汤加减(二)内伤咳嗽:痰湿蕴肺: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加减痰热郁肺:清热肃肺,豁痰止咳——清金化痰汤加减肝火犯肺:清热泻肝,顺气降火——黛哈散合加减泻白散加减肺阴亏耗:滋阴润肺,化痰止咳——沙参麦冬汤加减3.哮病(一)发作期:冷哮证:宣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或小青龙汤加减热哮证: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或越婢加半夏汤加减寒包热哮证:解表散寒,清化痰热——小青龙加石膏汤或厚朴麻黄汤加减风痰哮证: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加味虚哮证:补肺纳肾,降气化痰——平喘固本汤加减喘脱危证:补肺纳肾,扶正固脱——回阳急救汤合生脉散加减(二)缓解期:肺脾气虚:健脾益气,补土生金——六君子汤加减肺肾两虚:补肺益肾——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加减4.喘证(一)实喘:风寒壅肺:宣肺散寒——麻黄汤合华盖散加减表寒肺热:解表清里,化痰平喘——麻杏石甘汤加减痰热郁肺:清热化痰,宣肺平喘——桑白皮汤加减痰浊阻肺:祛痰降逆,宣肺平喘——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肺气郁痹:开郁降气平喘——五磨饮子加减(二)虚喘:肺气虚耗:补肺益气养阴——生脉散合补肺汤加减肾虚不纳:补肾纳气——金匮肾气丸合参哈散加减正虚喘脱:扶阳固脱,镇摄肾气——参附汤送服黑锡丹,配合蛤蚧粉5.肺痈初期:疏风散热,清肺化痰——银翘散加减成痈期:清肺解毒,化瘀消痈——千金苇茎汤合如金解毒散加减溃脓期:排脓解毒——加味桔梗汤加减恢复期:清养补肺——沙参清肺汤或桔梗杏仁煎加减6.肺痨肺阴亏损:滋阴润肺——月华丸加减虚火灼肺:滋阴降火——百合固金汤合秦艽鳖甲散加减气阴耗伤:益气养阴——保真汤或参苓白术散加减阴阳虚损:滋阴补阳——补天大造丸加减7.肺胀痰浊壅肺:化痰降气,健脾益肺——苏子降气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痰热郁肺:清肺化痰,降逆平喘——越婢加半夏汤或桑白皮汤加减痰蒙神窍:涤痰、开窍、息风——涤痰汤加减阳虚水泛:温肾健脾,化饮利水——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减肺肾气虚:补肺纳肾,降气平喘——平喘固本汤合补肺汤加减8.肺痿虚热:滋阴清热,润肺生津——麦门冬汤合清燥救肺汤加减虚寒:温肺益气——甘草干姜汤或生姜甘草汤加减9.心悸心虚胆怯:镇惊定志,养心安神——安神定志丸加减心血不足:补血养心,益气安神——归脾汤加减阴虚火旺:滋阴清火,养心安神——天王补心丹合朱砂安神丸加减心阳不振:温补心阳,安神定悸——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参附汤加减水饮凌心:振奋心阳,化气行水,宁心安神——苓桂术甘汤加减瘀阻心脉:活血化瘀,理气通络——桃仁红花煎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痰火扰心:清热化痰,宁心安神——黄连温胆汤加减10.胸痹心血瘀阻:活血化瘀,通脉止痛——血府逐瘀汤加减气滞心胸:疏肝理气,活血通络——柴胡疏肝散加减痰浊闭阻:通阳泄浊,豁痰宣痹——栝楼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加减寒凝心脉:辛温散寒,宣通心阳——枳实薤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加减气阴两虚:益气养阴,活血通脉——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加减心肾阴虚:滋阴清火,养心与络——天王补心丹合炙甘草汤加减心肾阳虚:温补阳气,振奋心阳——参附汤合右归饮加减真心痛气虚血瘀:益气活血,通脉止痛——保元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寒凝心脉:温补心阳,散寒通脉——当归四逆汤加味正虚阳脱:回阳救逆,益气固脱——四逆加人参汤加减11.不寐肝火扰心:疏肝泻火,镇心安神——龙胆泻肝汤加减痰热扰心:清化痰热,与中安神——黄连温胆汤加减心脾两虚:补益心脾,养血安神——归脾汤加减心肾不交:滋阴降火,交通心肾——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加减心胆气虚:益气镇惊,安神定志——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加减健忘心脾不足:补益心脾——归脾汤加减肾精亏耗:填精补髓——河车大造丸加减痰浊扰心:化痰宁心——温胆汤加减血瘀痹阻:活血化瘀——血府逐瘀汤加减多寐湿胜困脾:燥湿健脾,醒神开窍——平胃散加减瘀血阻滞:活血通络——通窍活血汤加减脾气虚弱:健脾益气——香砂六君子汤加减阳气虚衰:益气温阳——附子理中丸合人参益气汤加减12.癫狂颠证:痰气郁结:理气解郁,化痰醒神——逍遥散合顺气导痰汤加减心脾两虚:健脾益气,养心安神——养心汤合越鞠丸加减狂证:痰火扰神:清心泻火,涤痰醒神——生铁落饮加减痰热瘀结:豁痰化瘀,调畅气血——癫狂梦醒汤加减火盛阴伤:育阴潜阳,交通心肾——二阴煎合琥珀养心丹加减13.癎病风痰闭阻:涤痰息风,开窍定癎——定癎丸加减痰火扰神:清热泻火,化痰开窍——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加减瘀阻脑络:活血化瘀,息风通络——通窍活血汤加减心脾两虚:补益气血,健脾宁心——六君子汤合归脾汤加减心肾亏虚:补益心肾,潜阳安神——左归丸合天王补心丹加减14.痴呆髓海不足:补肾益髓,填精养神——七福饮加减脾肾两虚:补肾健脾,益气生精——还少丹加减痰浊蒙窍:豁痰开窍,健脾化浊——涤痰汤加减瘀血内阻:活血化瘀,开窍醒脑——通窍活血汤加减15.厥证气厥:实证:开窍、顺气、解郁——通关散合五磨饮子加减虚证:补气、回阳、醒神——生脉注射液、参附注射液、四味回阳饮血厥:实证:平肝潜阳,理气通瘀——羚角钩藤汤或通瘀煎加减虚证:补养气血——急用独参汤灌服,继服人参养营汤痰厥:行气豁痰——导痰汤加减16.胃痛寒邪客胃:温胃散寒,行气止痛——香苏散合良附丸加减饮食伤胃:消食导滞,与胃止痛——保与丸加减肝气犯胃: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柴胡疏肝散加减湿热中阻:清化湿热,理气与胃——清中汤加减瘀血停胃:化瘀通络,理气与胃——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减胃阴亏耗:养阴益胃,与中止痛——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加减脾胃虚寒:温中健脾,与胃止痛——黄芪建中汤加减吐酸热证:清泄肝火,与胃降逆——左金丸加味寒证:温中散寒,与胃制酸——香砂六君子汤加味嘈杂胃热证:清热化痰与中——温胆汤加味胃虚证:健脾益胃与中——四君子汤加味血虚证:益气养血与中——归脾汤17.痞满实痞:饮食内停:消食与胃,行气消痞——保与丸加减痰湿中阻:除湿化痰,理气与中——二陈平胃汤加减湿热阻胃:清热化湿,与胃消痞——泻心汤合连朴饮加减肝胃不与:疏肝解郁,与胃消痞——越鞠丸合枳术丸加减虚痞:脾胃虚弱:补气健脾,升清降浊——补中益气汤加减胃阴不足:养阴益胃,调中消痞——益胃汤加减18.呕吐实证:外邪犯胃:疏邪解表,化浊与中——藿香正气散加减食滞内停:消食化滞,与胃降逆——保与丸加减痰饮内阻:温中化饮,与胃降逆——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肝气犯胃:疏肝理气,与胃降逆——四七汤加减虚证:脾胃气虚:健脾益气,与胃降逆——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脾胃阳虚:温中健脾,与胃降逆——理中汤加减胃阴不足:滋养胃阴,降逆止呕——麦门冬汤加减19.噎膈痰气交阻:开郁化痰,润燥降气——启膈散加减瘀血内结:滋阴养血,破血行瘀——通幽汤加减津亏热结:滋阴养血,润燥生津——沙参麦冬汤加减气虚阳微:温补脾肾——补气运脾汤加减反胃脾胃虚寒:温中健脾,降气与胃——丁香透膈散加减20.呃逆胃中寒冷:温中散寒,降逆止呃——丁香散加减胃火上逆:清胃泄热,降逆止呃——竹叶石膏汤加减气机郁滞:顺气解郁,与胃降逆——五磨饮子加减脾胃阳虚:温补脾胃止呃——理中丸加减胃阴不足:养胃生津,降逆止呃——益胃汤合橘皮竹茹汤加减21.腹痛寒邪内阻:散寒温里,理气止痛——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加减湿热壅滞:泄热通腑,行气导滞——大承气汤加减饮食积滞:消食导滞,理气止痛——枳实导滞丸加减肝郁气滞: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柴胡疏肝散加减瘀血内停:活血化瘀,与络止痛——少腹逐瘀汤加减中虚脏寒:温中补虚,缓急止痛——小建中汤加减22.泄泻(一)暴泻:寒湿内盛:芳香化湿,解表散寒——藿香正气散加减湿热伤中:清热燥湿,分利止泻——葛根芩连汤加减食滞肠胃:消食导滞,与中止泻——保与丸加减(二)久泻:脾胃虚弱:健脾益气,化湿止泻——参苓白术散加减肾阳虚衰:温肾健脾,固涩止泻——四神丸加减肝气乘脾:抑肝扶脾——痛泻要方加减23.痢疾湿热痢:清肠化湿,调气与血——芍药汤加减疫毒痢:清热解毒,凉血除积——白头翁汤合芍药汤加减寒湿痢:温中燥湿,调气与血——不换金正气散加减阴虚痢:养阴与营,清肠化湿——黄连阿胶汤合驻车丸加减虚寒痢:温补脾肾,收涩固脱——桃花汤合真人养脏汤加减休息痢:温中清肠,调气化滞——连理汤加减24.便秘(一)实秘:热秘:泻热导滞,润肠通便——麻子仁丸加减气秘:顺气导滞——六磨汤加减冷秘:温里散寒,通便止痛——温脾汤合半硫丸加减(二)虚秘:气虚秘:益气润肠——黄芪汤加减血虚秘:养血润燥——润肠丸加减阴虚秘:滋阴通便——增液汤加减阳虚秘:温阳通便——济川煎加减25.胁痛肝郁气滞:疏肝理气——柴胡疏肝散加减肝胆湿热:清热利湿——龙胆泻肝汤加减瘀血阻络:祛瘀通络——血府逐瘀汤或复元活血汤加减肝络失养:养阴柔肝——一贯煎加减26.黄疸(一)阳黄:热重于湿:清热通腑,利湿退黄——茵陈蒿汤加减湿重于热:利湿化浊运脾,佐以清热——茵陈五苓散合甘露消毒丹加减胆腑郁热:疏肝泄热,利胆退黄——大柴胡汤加减疫毒炽盛(急黄):清热解毒,凉血开窍——《千金》犀角散加味(二)阴黄:寒湿阻遏:温中化湿,健脾与胃——茵陈术附汤加减脾虚湿滞:健脾养血,利湿退黄——黄芪建中汤加减(三)黄疸消退后的调治:湿热留恋:清热利湿——茵陈四苓散加减肝脾不调:调与肝脾,理气助运——柴胡疏肝散或归芍六君子汤加减气滞血瘀:疏肝理气,活血化瘀——逍遥散合鳖甲煎丸萎黄:调理脾胃,益气补血——黄芪建中汤或人参养营汤27.积聚(一)聚证:肝气郁结:疏肝解郁,行气散结——逍遥散、木香顺气散加减食滞痰阻:理气化痰,导滞散结——六磨汤为主方(二)积证:气滞血阻:理气消积,活血散瘀——柴胡疏肝散合失笑散加减瘀血内结:祛瘀软坚,佐以扶正健脾——膈下逐瘀汤合六君子汤加减正虚瘀结:补益气血,活血化瘀——八珍汤合化积丸加减28.鼓胀气滞湿阻:疏肝理气,运脾利湿——柴胡疏肝散合胃苓汤加减水湿困脾:温中健脾,行气利水——实脾饮加减水热蕴结:清热利湿,攻下逐水——中满分消丸合茵陈蒿汤加减瘀结水留:活血化瘀,行气利水——调营饮加减阳虚水盛:温补脾肾,化气利水——附子理苓汤或济生肾气丸加减阴虚水停:滋肾柔肝,养阴利水——六味地黄丸合一贯煎加减29.头痛(一)外感头痛:风寒头痛:疏散风寒止痛——川芎茶调散加减风热头痛:疏风清热与络——芎芷石膏汤加减风湿头痛:祛风胜湿通窍——羌活胜湿汤加减(二)内伤头痛:肝阳头痛:平肝潜阳息风——天麻钩藤饮加减血虚头痛:养血滋阴,与络止痛——加味四物汤加减痰浊头痛:健脾燥湿,化痰降逆——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肾虚头痛:养阴补肾,填精生髓——大补元煎加减瘀血头痛:活血化瘀,通窍止痛——通窍活血汤加减30.眩晕肝阳上亢:平肝潜阳,清火息风——天麻钩藤饮加减气血亏虚:补益气血,调养心脾——归脾汤加减肾精不足:滋养肝肾,益精填髓——左归丸加减痰湿中阻:化痰祛湿,健脾与胃——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瘀血阻窍:祛瘀生新,活血通窍——通窍活血汤加减31.中风(一)中经络:风痰入络:祛风化痰通络——真方白丸子加减风阳上扰:平肝潜阳,活血通络——天麻钩藤饮加减阴虚风动:滋阴潜阳,息风通络——鎭肝息风汤加减(二)中脏腑:闭证:痰热腑实:通腑泄热,息风化痰——桃仁承气汤加减痰火瘀闭:息风清火,豁痰开窍——羚角钩藤汤加减痰浊瘀闭:化痰息风,宣郁开窍——涤痰汤加减脱证(阴竭阳亡):回阳救阴,益气固脱——参附汤合生脉散加味(三)恢复期:风痰瘀阻:搜风化痰,行瘀通络——解语丹加减气虚络瘀:益气养血,化瘀通络——补阳还五汤肝肾亏虚:滋养肝肾——左归丸合地黄饮子加减32.瘿病气郁痰阻:理气舒郁,化痰消瘿——四海舒郁丸痰结血瘀:理气活血,化痰消瘿——海藻玉壶汤肝火旺盛:清肝泻火,消瘿散结——栀子清肝汤合消瘰丸加减心肝阴虚:滋阴降火,宁心柔肝——天王补心丹或一贯煎加减33.疟疾正疟:祛邪截疟,与解表里——柴胡截疟饮或截疟七宝饮加减温疟:清热解表,与解祛邪——白虎加桂枝汤或白虎加人参汤加减寒疟:与解表里,温阳达邪——柴胡桂枝干姜汤合截疟七宝饮加减瘴疟:热瘴:解毒除瘴,清热保津——清瘴汤加减冷瘴:解毒除瘴,芳化湿浊——加味不换金正气散加减劳疟:益气养血,扶正祛邪——何人饮加减34.水肿阳水:风水相搏:疏风清热,宣肺行气——越婢加术汤加减湿毒浸淫:宣肺解毒,利湿消肿——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水湿浸渍:运脾化湿,通阳利水——五皮饮合胃苓汤加减湿热壅盛:分利湿热——疏凿饮子加减阴水:脾阳虚衰:健脾温阳利水——实脾饮加减肾阳衰微:温肾助阳,化气行水——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加减瘀水互结:活血祛瘀,化气行水——桃红四物汤合五苓散35.淋证热淋:清热利湿通淋——八正散加减石淋:清热利湿,排石通淋——石韦散加减血淋:清热通淋,凉血止血——小蓟饮子加减气淋:理气疏导,通淋利尿——沉香散加减膏淋:清热利湿,分清泄浊——程氏萆薢分清饮加减劳淋:补脾益肾——无比山药丸加减尿浊湿热下注:清热利湿,分清泄浊——程氏萆薢分清饮加减脾虚气陷:健脾益气,升清固摄——补中益气汤加减肾虚不固:肾阴虚:滋阴益肾——知柏地黄丸加减肾阳虚:温肾固摄——鹿茸固涩丸加减36.癃闭膀胱湿热:清利湿热,通利小便——八正散加减肺热壅盛:清泄肺热,通利水道——清肺饮加减肝郁气滞:疏利气机,通利小便——沉香散加减浊瘀阻塞:行瘀散结,通利水道——代抵当丸加减脾气不升:升清降浊,化气行水——补中益气汤合春泽汤加减肾阳衰惫:温补肾阳,化气利水——济生肾气丸加减关格脾肾阳虚,湿浊内蕴:温补脾肾,化湿降浊——温脾汤合吴茱萸汤加减肝肾阴虚,肝风内动:滋补肝肾,平肝息风——杞菊地黄丸合羚角钩藤汤加减肾气衰微,邪陷心包:温阳固涩,豁痰开窍——急用参附汤合苏合香丸,继用涤痰汤37.阳痿命门火衰:温肾壮阳——赞育丸加减心脾亏虚:补益心脾——归脾汤加减肝郁不舒:疏肝解郁——逍遥散加减惊恐伤肾:益肾宁神——启阳娱心丹加减湿热下注:清利湿热——龙胆泻肝汤加减38.遗精君相火旺:清心泄肝——黄连清心饮合三才封髓丹加减湿热下注:清热利湿——程氏萆薢分清饮加减劳伤心脾:调补心脾,益气摄精——妙香散加减肾气不固:补肾固精——金锁固精丸加减早泄肝经湿热:清泻肝经湿热——龙胆泻肝汤加减阴虚火旺:滋阴降火——知柏地黄丸加减、心脾亏损:补益心脾——归脾汤加减肾气不固:益肾固精——金匮肾气丸加减39.郁证肝气郁结:疏肝解郁,理气畅中——柴胡疏肝散加减气郁化火:疏肝解郁,清肝泻火——丹栀逍遥散加减痰气郁结:行气开郁,化痰散结——半夏厚朴汤加减心神失养:甘润缓急,养心安神——甘麦大枣汤加减心脾两虚:健脾养心,补益气血——归脾汤加减心肾阴虚:滋养心肾——天王补心丹合六味地黄丸加减(一)鼻衄:热邪犯肺:清泄肺热,凉血止血——桑菊饮加减胃热炽盛:清胃泻火,凉血止血——玉女煎加减肝火上炎:清肝泻火,凉血止血——龙胆泻肝汤加减气血亏虚:补气摄血——归脾汤加减(二)齿衄:胃火炽盛:清胃泻火,凉血止血——加味清胃散合泻心汤加减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凉血止血——六味地黄丸合茜根散加减、(三)咳血:燥热伤肺:清热润肺,宁络止血——桑杏汤加减肝火犯肺:清肝泻火,凉血止血——泻白散合黛蛤散加减阴虚肺热:滋阴润肺,宁络止血——百合固金汤加减(四)吐血:胃热壅盛:清胃泻火,化瘀止血——泻心汤合十灰散加减肝火犯胃:泻肝清胃,凉血止血——龙胆泻肝汤加减气虚血溢:健脾益气摄血——归脾汤加减(五)便血:肠道湿热:清化湿热,凉血止血——地榆散合槐角丸加减气虚不摄:益气摄血——归脾汤加减脾胃虚寒:健脾温中,养血止血——黄土汤加减(六)尿血:下焦湿热:清热利湿,凉血止血——小蓟饮子加减肾虚火旺:滋阴降火,凉血止血——知柏地黄丸加减脾不统血:补中健脾,益气摄血——归脾汤加减肾气不固:补益肾气,固摄止血——无比山药丸加减(七)紫斑:血热妄行: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十灰散加减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宁络止血——茜根散加减气不摄血:补气摄血——归脾汤加减40.痰饮(一)痰饮:脾阳虚弱:温脾化饮——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加减饮留胃肠:攻下逐水——甘遂半夏汤或己椒苈黄丸加减(二)悬饮:邪犯胸肺:与解宣利——柴枳半夏汤加减饮停胸胁:泻肺祛饮——椒目瓜蒌汤合十枣汤或控涎丹加减络气不与:理气与络——香附旋覆花汤加减阴虚内热:滋阴清热——沙参麦冬汤合泻白散加减(三)溢饮:表寒里饮:发表化饮——小青龙汤加减(四)支饮:寒饮伏肺:宣肺化饮——小青龙汤加减脾肾阳虚:温脾补肾,以化水饮——金匮肾气丸合苓桂术甘汤加减41.消渴(一)上消:肺热津伤:清热润肺,生津止渴——消渴方加减(二)中消:胃热炽盛:清胃泻火,养阴增液——玉女煎加减气阴亏虚:益气健脾,生津止渴——七味白术散加减(三)下消:肾阴亏虚:滋阴固肾——六味地黄丸加减阴阳两虚:滋阴温阳,补肾固涩——金匮肾气丸加减42.自汗、盗汗肺卫不固:益气固表——桂枝加黄芪汤或玉屏风散加减心血不足:养血补心——归脾汤加减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当归六黄汤加减邪热郁蒸:清肝泄热,化湿与营——龙胆泻肝汤加减43.内伤发热阴虚发热:滋阴清热——清骨散加减血虚发热:益气养血——归脾汤加减气虚发热:益气健脾,甘温除热——补中益气汤加减阳虚发热:温补阳气,引火归原——金匮肾气丸加减气郁发热:疏肝理气,解郁泻热——丹栀逍遥散加减痰湿郁热:燥湿化痰,清热与中——黄连温胆汤合中与汤加减血瘀发热:活血化瘀——血府逐瘀汤加减44.虚劳(一)气虚:肺气虚:补益肺气——补肺汤加减心气虚:益气养心——七福饮加减脾气虚:健脾益气——加味四君子汤加减肾气虚:益气补肾——大补元煎加减(二)血虚:心血虚:养血宁心——养心汤加减肝血虚:补血养肝——四物汤加减(三)阴虚:肺阴虚:养阴润肺——沙参麦冬汤加减心阴虚:滋阴养心——天王补心丹加减脾胃阴虚:养阴与胃——益胃汤加减肝阴虚:滋养肝阴——补肝汤加减肾阴虚:滋补肾阴——左归丸加减(四)阳虚:心阳虚:益气温阳——保元汤加减脾阳虚:温中健脾——附子理中汤加减肾阳虚:温补肾阳——右归丸加减45.肥胖胃热滞脾:清胃泻火,佐以消导——小承气汤合保与丸加减痰湿内盛:燥湿化痰,理气消痞——导痰汤加减脾虚不运:健脾益气,渗利水湿——参苓白术散合防己黄芪汤加减脾肾阳虚:温补脾肾,利水化饮——真武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46.癌病(一)脑瘤:痰瘀阻窍:息风化痰,祛瘀通窍——通窍活血汤加减风毒上扰:平肝潜阳,清热解毒——天麻钩藤饮合黄连解毒汤加减阴虚风动:滋阴潜阳息风——大定风珠加减(二)肺癌:瘀阻肺络:行气活血,散瘀消结——血府逐瘀汤加减痰湿蕴肺:健脾燥湿,行气祛痰——二陈汤合栝楼薤白半夏汤加减阴虚毒热:养阴清热,解毒散结——沙参麦冬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气阴两虚:益气养阴——生脉散合百合固金汤加减(三)肝癌:肝气郁结:疏肝健脾,活血化瘀——柴胡疏肝散加减气滞血瘀:行气活血,化瘀消积——复元活血汤加减湿热聚毒:清热利胆,泻火解毒——茵陈蒿汤加减肝阴亏虚:养血柔肝,凉血解毒——一贯煎加减(四)大肠癌:湿热郁毒:清热利湿,化瘀解毒——槐角丸加减瘀毒内阻: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膈下逐瘀汤加减脾肾双亏:温阳益精——大补元煎加减肝肾阴虚:滋肾养肝——知柏地黄丸加减(五)肾癌、膀胱癌:湿热蕴毒:清热利湿,解毒通淋——八正散或龙胆泻肝汤加减瘀血内阻:活血化瘀,理气散结——桃红四物汤加减脾肾两虚:健脾益肾,软坚散结——大补元煎加减阴虚内热:滋阴清热,化瘀止痛——知柏47.痹证风寒湿痹:行痹:祛风通络,散寒除湿——防风汤加减痛痹:散寒通络,祛风除湿——乌头汤加减着痹:除湿通络,祛风散寒——薏苡仁汤加减风湿热痹:清热通络,祛风除湿——白虎加桂枝汤合宣痹汤加减痰瘀痹阻:化痰行瘀,蠲痹通络——双合汤加减肝肾亏虚:培补肝肾,舒筋止痛——独活寄生汤加减48.痉证邪壅经络:祛风散寒,燥湿与营——羌活胜湿汤加减肝经湿盛:清肝潜阳,息风镇痉——羚角钩藤汤加减阳明热盛:清泻胃热,增液承气汤加减心营热盛:清心透营,开窍止痉——清营汤加减痰浊阻滞:豁痰开窍,息风止痉——导痰汤加减阴血亏虚:滋阴养血,息风止痉——四物汤合大定风珠加减49.痿证肺热津伤:清热润燥,养阴生津——清燥救肺汤加减湿热浸淫:清热利湿,通利经脉——加味二妙散加减脾胃虚弱:补中益气,健脾升清——参苓白术散合补中益气汤加减肝肾亏损:补益肝肾,滋阴清热——虎潜丸加减脉络瘀阻:益气养营,活血行瘀——圣愈汤合补阳还五汤加减50.颤证风阳内动:镇肝息风,舒筋止颤——天麻钩藤饮合镇肝息风汤加减痰热风动:清热化痰,平肝息风——导痰汤合羚角钩藤汤加减气血亏虚:益气养血,濡养筋脉——人参养荣汤加减髓海不足:填精补髓,育阴息风——龟鹿二仙膏与大定风珠加减阳气虚衰:补肾助阳,温煦筋脉——地黄饮子加减51.腰痛寒湿腰痛:散寒行湿,温经通络——甘姜苓术汤加减湿热腰痛:清热利湿,舒筋止痛——四妙丸加减瘀血腰痛: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身痛逐瘀汤加减肾虚腰痛:(1)肾阴虚:滋补肾阴,濡养筋脉——左归丸加减(2)肾阳虚:补肾壮阳,温煦经脉——右归丸加减。
广中医中医内科学表格完美打印版
广中医中医内科学表格完美打印版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中医内科学表格【本表根据最新“十三五”(人卫第3版)教材精校整理完成,完美打印,所有表格不跨页!】一、肺系1、感冒-解表达邪2、咳嗽-宣肺散邪3、哮病-发时治标,平时治本8、肺萎——补肺生津《金匮要略》4、喘证-实喘治在肺,祛邪利气;虚喘治在肺肾,以肾为主,培补摄纳5、肺痈-清热解毒,化瘀排脓《金匮要略》6、肺痨-补虚培元,治痨杀虫7、肺胀-虚实为纲,扶正祛邪二、心系1、心悸-虚:补气、养血、滋阴、温阳/实:祛痰、化饮、清火、行瘀2、胸痹心痛-先治其标,后治其本【首见】《五十二病方》3、心衰-权衡缓急,补虚泻实。
(活血化瘀法贯穿全程)4、厥证—醒神回厥三、脑系1、头痛-外感:疏风祛邪/内伤:虚—益气升清,滋阴补血;实:平肝、化痰、化瘀2、眩晕-虚补实泻,调整阴阳3、中风-中经络:平肝熄风,化痰祛瘀通络。
中脏腑:醒神开窍。
4、痴呆—《景岳全书》5、癫狂—调整阴阳(《内经》)6、痫病-急则开窍醒神以治其标;缓则祛邪补虚以治其本四、脾胃系1、胃痛-理气、和胃、止痛2、痞满-调理脾胃升降,行气消痞消满3、呕吐—和胃降逆4、呃逆Array-理气和胃、降逆平呃5、腹痛-通6、泄泻-运脾化湿7、便秘―通下(实秘:祛邪/虚秘:养正)五、肝胆系1、胁痛-疏肝、和络、止痛2、黄疸-祛湿利小便3、积聚4、鼓胀-攻补兼施5、瘿病-养阴清热,解郁化痰六、肾系1、水肿-“去菀陈垄”、“开鬼门”、“洁净府”→发汗+利尿2、淋证-实则清利,虚则补益3、癃闭-“腑以通为用”。
实:清湿热,散瘀结,利气机而通利水道;虚:补脾肾,助气化,使气化得行,小便自通。
4、阳痿—实:疏肝、清热利湿/虚:益神宁神、健脾养心、温肾填精、滋阴养精七、气血津液1、郁证-理气开郁,调畅气机2、血证-治火,治气,治血3、痰饮-温阳化饮(“当以温药和之”)4、消渴-养阴生津,清热润燥5、自汗盗汗-虚:益气养阴,固表止汗;实:清肝泻热,化湿和营6、内伤发热-实火宜清,虚火宜补7、虚劳-补益八、肢体经络1、痹证-祛邪通络2、痿病-扶正祛邪,慎用风药3、腰痛-虚:补肾固本/实:祛邪通络(外邪)+活血祛瘀、通络止痛(跌仆)。
中医内科学分证论治表
分证论治
证型
心血不足 阴虚火旺 心阳不振证 水饮凌心 心血瘀阻 痰火扰心
治法
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滋阴清火,养心安神 温补心阳,安神定悸 振奋心阳,化气利水 活血化瘀,理气通络 清热化痰,宁心安神 胸痹 归脾汤
方药
黄连阿胶汤;天王补心丹;朱砂安神丸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苓桂术甘汤 桃仁红花煎 黄连温胆汤
芳香化湿,解表散寒 清热利湿 消食导滞 健脾益气 温补脾肾,固涩止泻 抑肝扶脾 痢疾
藿香正气散 葛根黄芩黄连汤 保和丸 参苓白术散 四神丸 痛泻药方
湿热痢疾 疫毒痢疾 寒湿痢疾 阴虚痢疾 虚寒痢疾 休息痢疾
清肠化湿,解毒,调气行血 清热,解毒,凉血 温中燥湿,调气和血 养阴清肠 温补脾肾,收涩固脱 温中清肠,调气化滞 腹痛
分证论治
证型
瘀血阻窍
治法
祛瘀生新,通窍活络 中风 通窍活血汤
方药
风痰瘀血,痹阻脉络 肝阳上亢,风火上扰 痰热腑实,风痰上扰 气虚血瘀 阴虚风动 痰热内闭清窍证(阳闭) 痰湿蒙塞心神(阴闭)
活血化瘀,化痰通络 平肝泻火通络 化痰通腑 益气活血,扶正驱邪 滋养肝肾,潜阳熄风 清热化痰,醒神开窍 温阳化痰,醒神开窍分证论治证型湿蕴结证 肝阴不足证治法
清热化湿,理气通络 滋阴柔肝,养血通络 黄疸 龙胆泻肝汤 一贯煎
方药
湿热兼表 热重于湿 阳黄 湿重于热 胆腑郁热 疫毒发黄 阴黄 寒湿证 脾虚证
清热化湿,佐以解表 清热利湿,佐以通腑 除湿化浊,泻热退黄 泻热化湿,利胆退黄 清热解毒,凉血开窍 温中化湿,健脾和胃 补养气血,健脾退黄 积聚
积证
气结血淤 正虚瘀结
气滞湿阻 寒湿困脾 湿热蕴结证 肝脾血瘀证 脾肾阳虚 肝肾阴虚 鼓胀出血 鼓胀神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内科学证型表解
第一单元肺系病证
祛邪利肺,扶正补虚。
-发时治标,平时治本
病因病机:
外邪侵袭,触动伏痰。
病因:
外邪侵袭、饮食、体虚
病后。
病位:肺,与脾肾密切。
病理:痰为主。
发作时病理:
痰气相搏,气道被阻。
四、喘证-实喘治在肺,
祛邪利气,虚喘治在肺肾脾,
以肾为主,培补摄纳
病机:肺气上逆,宣降
或气无所主,肾失摄纳。
病因:外邪侵袭、饮食不
情志所伤、劳
病位:肺、肾,涉及肝脾。
五、肺痈-清热解毒,化瘀
病位:头窍,病变脏腑:肝脾肾。
病理:风、火、痰、瘀。
虚
首辨:脏腑。
病因:内伤积损、劳欲过
度、饮食、情志伤、气虚邪
中。
病机:阴阳失调,气血
逆乱,上犯于脑,风(肝风、
外风)、火(肝火、心火)、
痰(风痰、湿痰)、气(气逆、
气滞)、血(血瘀)、虚(血
虚、阴虚)
病位:心脑,与肝脾肾相
关。
病理基础:肝肾阴虚,
气血虚少
病理因素:风、火、痰、
瘀。
首辨:中经络、中脏腑。
十四(2)、瘿病理气化
痰,消瘿散结
病因:情志内伤,饮食及水
土失宜体质因素。
病机:气滞、痰凝、血瘀壅结
颈前
颈前喉结两旁结块肿大为特
征。
首见于《诸病源候论·瘿候》。
,
火旺与阴伤及病情的轻重
初期:理气解郁、畅达神
病因:七情内伤饮食失节先天不足。
病机:癫为痰气郁结,蒙蔽神机;狂为痰火上扰,神明失主。
病变:心肝,涉及脾胃,久伤肾。
病理:气、痰、火、瘀。
脑-五脏关主责心肝久首伤心脾继肝
痴呆-开郁逐痰、活血通窍、平肝泻火
脾胃病证
-理气和胃止痛
-调理脾胃升降,行气除痞消满
病因:外邪犯胃、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病后体虚。
病机:胃失和降,胃气上逆。
病位:胃,与肝脾有关。
辨虚实。
二十一、噎嗝-理气开郁、化痰消瘀、滋阴养血润燥
病因:饮食不节、七情内伤、久病年老。
病机:脾胃肝肾功能失调,导致津枯血燥,气郁、痰阻、血瘀互结,而致食管干涩,(津亏热结)
-理气和胃,降逆止呃
(膈)脏腑在胃,与肝脾肺肾有关。
-“通”字立法,审证求因、标本兼
阳手足阳明冲任带
二十四、泄泻-运脾化湿。
病因: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不调、病后
病机:脾虚湿盛,致肠道功能失司。
病位:(肠)主病脏腑脾,与肝肾相关。
病理:湿。
首辨:暴泻久泻。
再辨寒热、虚实、证候特征。
二十五、痢疾-初痢宜通,久痢宜涩,赤重者用
病因:外感时邪、饮食不节(洁)。
病机:邪滞于肠,气血壅滞,肠道传化失司,
脂络受伤,腐败化为脓血。
病位:肠,与脾胃相关,可涉及肾。
病理:湿热疫毒。
辨久暴,察虚实,识寒热,辨气血。
二十六、便秘–通下
第五单元肝胆病证
病理:湿邪、热邪、
寒邪、疫毒、气滞、
淤血,以湿邪为主。
辨证:阴黄、阳黄。
二十九、积聚-积
证:消散、消补兼施、
养正除积。
病因:情志失调、饮
食所伤、感受寒邪、病后
所致。
病因有:寒邪、湿热、
痰浊、食滞、虫积。
病机:
气机阻滞,瘀血内结。
聚证:气滞为主;积
证:血瘀为主。
病位:肝脾。
病理因
素:气滞、血瘀。
病理:血证、黄疸、
鼓胀。
首辨:在气在血。
据气、血、水的偏盛:
三十四、癃闭-实证治宜清湿热,散瘀结,利气机而通利水道;虚证治宜补脾肾,助气化,使气化得行,小便自
2)、关格(脾肾—心肾肝
第七单元气血津液病证
三十五、郁证-理气开郁,
调畅气机,怡情易性
病因:情志失调、体质因
素。
病机:肝失疏泄、脾失健
运、
-治火、治气、治血。
-虚者补之,脱者固之,实者泄辨阴阳虚实。
四十、内伤发热
病因:久病体虚、饮食劳倦、情志失调、外伤出血。
病机:实证病机:气、血、湿等郁结,壅遏化热。
虚证:气血阴阳亏虚。
总属:脏腑功能失调,阴阳失调。
辨虚实、辨轻重。
病因:情志内伤、体虚劳倦、亡血失津、饮食不节。
病机:气机突然逆乱,升降乖戾,气血阴阳不相顺接。
病变:心肝,涉及脾肾。
辨病因、虚实、气血。
四十四、痹证 -祛邪通络、缓急止痛
病因:外因感受风寒湿邪、感受风湿热邪;内因劳逸不当、久病体虚。
病机:邪气痹阻经脉。
(风、寒、湿、热、痰、瘀等关节、肌肉,经络闭阻,
2)痉证
实夹杂,以虚为主。
外感多因实致虚,内伤则虚中夹实。
治则:益气回阳救阴,急固其本。
诊断;起病急骤,每见于久病体虚,亡血脱液,暴吐暴泻,热毒内陷,严重烧伤者。
扶正固脱
六(五十三)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1脱离中毒现场
2清除尚未吸收的毒物1)催吐2)洗胃3)导泻4)灌肠
3促进已吸收毒物的排出1:利尿2)供氧3)血液净化
4选用特效解毒药
金属中毒依地酸钙钠,二硫丙醇,二硫丙磺钠,二硫基丁二酸
高铁血红蛋白血证亚甲蓝
氰化物中毒亚硝酸盐-硫代硫酸钠疗法
有机磷农药中毒阿托品,解磷定
中枢神经抵制剂纳洛酮,氟马西尼
五(五十一)急性有机磷中毒
根据其作用部位,可出现
M样作用1. 毒蕈碱样症状这组症状出现最早,主要是副交感神经末梢兴奋所致,类似毒蕈碱作用,表现为平滑肌痉挛和腺体分泌增加。
临床表现先有恶心、呕吐、腹痛、多汗、尚有流泪、流涕、流涎、腹泻、尿频、大小便失禁、心跳减慢和瞳孔缩小。
支气管痉挛和分泌物增加、咳嗽、气急,严重患者出现肺水肿。
N样作用2. 烟碱样症状乙酰胆碱在横纹肌神经肌肉接头处过度蓄积和刺激,使面、眼睑、舌、四肢和全身横纹肌发生肌纤维颤动,甚至全身肌肉强直性痉挛。
患者常有全身紧束和压迫感,而后发生肌力减退和瘫痪。
呼吸肌麻痹引起周围性呼吸衰竭。
诊断要点:1有机磷接触史2临床表现:有大蒜样臭味,瞳孔缩小,肌肉震擅,流涎,大汗,气促甚至神昏。
西医处理:一常规处理1脱离污染源2催吐3洗胃
二药物处理阿托品,解磷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