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史 官学

合集下载

中国教育史上之私学与官学

中国教育史上之私学与官学

中国教育史上之私学与官学所谓“官学”,就是由政府机关提倡之学问,由政府主办的学校中之学问;所谓“私学”,即学者自己私人向社会传道讲堂,私家开门授徒,私人设立学校所成之学问。

官学主要是为满足从政府观点看来所需之学,而私学则是为满足一般社会之需要,与学者个人在学术上继往开来、承先启后的要求而有。

从西方学术教育史上看:希腊之哲人讲学都是私学。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之学院,亦是私人设立的学校。

在中国,夏、商、周之学校初皆属于政府,用以教贵族的子弟。

故从中国教育史上看,似先有官学。

从先秦诸子起,即渐有私家讲学。

中国教育史上,凡新兴的有朝气的学术与教育,初皆是私学。

但私学盛行到某一阶段、某种程度时,它便由政府要求成为官学。

私学一旦成为官学,官府用它来考试,学术只成功名利禄之途,而讲学的人,亦非真心诚意的讲学。

政府所能注意到的学术,只是合政府之现实需要的。

真正的学者与教育家,更加知道对全社会之历史文化之过去未来负责。

故只以政府所需要之学术教育为标准,必失去教育学术之理想性。

学术教育必须有由私人在社会提倡传播者,才能有活力有朝气,私学为官学之领导,而当其化为官学后,即趋于衰落。

北京大学之学术曾占有的地位很高,那是赖其中之教授私人所办的杂志《新青年》、《新潮》等对广大社会的影响。

东南大学所办的杂志《学衡》也是私人资格来办的。

但当杂志和创办杂志的这批人变成政治力量时,便失去了生气与活力,私学必当为官学之领导。

数千年之中国教育学术史看来,官学衰时,私学继起,以振兴。

“教育必生根于社会”、“必尊重私学精神,学术教育乃有活力”。

中华教育史之振兴需要私学,需要自由之气息。

引领世界社会之历史文化,不能重蹈私学化为官学的覆辙。

中国古代的官学与私学

中国古代的官学与私学

第二章中国古代教育制度第一节中国古代官学中国古代官学教育是指中央朝廷直接举办和管辖的、旨在培养各种统治人才的学校系统。

中央官学的产生和发展,是同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相适应、并为之服务的。

一、中央官学教育:(一)中央官学的产生、发展和衰落:是同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的发展变化相适应并为其服务的。

虽有西周“学在官府”之说,但由朝廷设立中央官学正式创始于汉朝。

魏晋南北朝时期政局纷乱,官学时兴时废.及至唐朝,中央官学繁盛制度完备,发展到顶峰。

南宋以后官学逐渐走下坡路.封建社会后期,中央官学逐渐衰败,实际上成了科举制度的附庸,名存实亡.清末,中国古代官学完全被西方的学堂和学校教育所取代。

(二)中央官学教育可分为下列几种类型:1、最高学府——太学和国子监:汉代特别重视发展官学,重点是太学。

自汉武帝元朔五年(公无前124)创太学设置博士弟子50名,至成帝时增至3000人,最多时增至3万余人。

汉代太学规模之宏大,世界罕见。

隋文帝设国子寺,炀帝时改名国子监,是中国设立专门教育管理机构之始,一直延续到清代。

太学和国子监是封建王朝培养人才的主要场所,在办学育人、繁荣学术、发展科举取士等方面,都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在中国和世界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2、专科学校:东汉末年创立的鸿都门学,南朝的史学、儒学、玄学,唐宋明三代分别创办的书学、算学、律学、医学、画学、武学等,都属于培养某种专门人才而设立的专门学校。

此外,还有研究科学、玄学,如唐朝咒禁学(注:属医学,学习道教、佛教、的治病方法,达到“以咒禁祓除邪魅”的医疗效果,以巫术为医术也是一个奇怪的现象)、崇玄学(唐统治者尊崇道教,从中央到地方均设立崇玄学,习《道德经》、《庄子》、《列子》等道家经典著作),都属于特殊的专门学校。

3、贵族学校:东汉的四姓小候学,唐朝的弘文馆,宋代的宗学、诸王官学及内小学,明代的宗学,清代的旗学、宗学等等,都属于以贵族子弟为教育对象的贵族学校. 4、短期学校:在封建社会中央官学系统中,有少数学校,既不是高等学府,又不属于专科学校,更不是贵族学校,而是君王或执政大臣暂时开设时间短促无制度系统的学校,故称为短期学校。

KC311教育学笔记中国教育史-18清朝的教育

KC311教育学笔记中国教育史-18清朝的教育

清朝的教育(清初--鸦片战争)一、文教政策:兴文教,崇经术,以开太平1.崇尚儒学,提倡程朱理学2.广兴学校,严订学规3.软硬兼施,加强控制二、中央官学1.国子监(1)监生历事+积分法+分斋教学(2)管理监事大臣(3)分校:南学(4)讲学:辟雍(最早,西周,天子的大学;宋朝,三次兴学的太学的外舍;清国子学讲学场所)2.宗学,觉罗学:贵胄学校3.算学、俄罗斯文官三、地方官学1.府州县卫学(六等黜陟法)(1)六等黜陟法简介:清朝的地方官学,生员定级考试制度(2)内容:①考试成绩分为六个等级,不同等级对应不同奖惩②动态管理(3)意义:积极性,质量,创新2.社学,义学(少数民族优异者),井学(云南北疆地区)四、官学特点1.重八旗子弟教育2.六等黜陟法3.俄罗斯文官五、清朝的私学(书院)1.总体:沉寂-复苏,总体官学化倾向2.类型:(1)理学(2)制艺(3)博习经史辞章(诂经精舍和学海堂)(4)经世致用(漳南书院)3.诂经精舍和学海堂(1)简介:清朝时期,阮元,宗旨:追求汉代的考据学说(2)特点:①以励品学非以弋功名,只做学问,不问科举②各用所长(教师聘用),因材施教(学生)③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刊刻师生的研究成果(3)意义:①优良传统②改变书院官学化③促进学校文化发展4.漳南书院(颜元)(1)教育实践1:创办了漳南书院,清,经世致用(2)简介:颜元创办,经世致用(3)教育实践2:对传统教育的批判①批判传统教育严重脱离实际②批判义利对立观:利需符合义③抨击八股取士(4)教育目的:培养实德实才之人(品德高尚+有真才实学的经世致用人才)①通才:什么都会②专才:某一方面(5)教育内容:真学,实学。

六艺教育:托古改制六斋:文事斋:礼乐书数天地武备:兵法,战法经史:十三经艺能:水、工、火理学:程朱理学帖括:八股最后二者目的:应时制,招生评价:自然科学+军事+经史礼乐;分科设教:近代课程设置萌芽(6)教育方法:习行①联系实际,反对静坐②目的:反对程朱,不利于人才,不利于健康③意义:重大革新六、选士制度:科举制1.科举成为国家抡才大典(311,翻译科)2.舞弊丛生,积重难返3.学校教育成为科举的附庸七、教育思想1.黄宗羲(1)天下为主,君为客(2)学校职能:公其非是于学校,学校议政①简介:黄宗羲关于学校职能的说法②内涵:1)学校:培养人才+议论国家政事2)目的:学校议政,逐步天下人普遍议政,之后改变君主一人决断③实践:讲学+议政;寺观,庵堂变成书院、小学④评价:体现了国家决策民主化的愿望,近代议会思想的萌芽(3)教育内容:广泛使用(4)教学思想:力学致知、学贵实用、学贵独创(5)论教师:提升教师地位与宰相平等;教师议政2.王夫之(超纲)(1)教育的作用①治国之本:教育发展受制于政治、经济②教育作用:性日生日成--继善成性(2)教学思想①因人而进②施之有序③学思相资以为功(3)德育①人与不可灭---节欲②立志,自得(自觉),力行(4)教师:主导作用①教师必恒其教事②明人者必自明③正言、正行、正教3.颜元(同上)。

教育学之中国古代教育史

教育学之中国古代教育史

第一章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教育的形成一、学校萌芽的传说(一)教育的起源(原始教育活动:身教、言传)(二)学校的萌芽(教育是和人类社会同时出现的社会活动)原因:①教育的分化;②文字的产生二、西周的教育制度(一)“学在官府”(学术官守)★特点:官师不分、政教合一。

重视道德教育,明人伦是核心(二)国学与乡学国学是专门为奴隶主贵族子弟设立的,郊外六乡行政区中的地方学校统称为乡学。

(三)大学与小学天子的大学:辟雍、东序、成均、瞽(谷)宗、上痒。

诸侯的大学:泮宫(四)家庭教育教以初步的礼仪。

7岁开始男女有别。

三、“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中心是礼、乐。

“六艺”起源于夏代。

既重思想道德,又重文化知识;既重传统文化,又重实用技能;既重军事,又重戒备;既重礼仪规范,又要重内心情感修养。

第二章私人讲学兴起与传统教育思想的奠基一、私人讲学的兴起与诸子百家私学的发展(一)私人讲学兴起的原因:1.官学的衰废(天下动乱、旧有的教育失去了价值)2.学术的扩散与下移3.新兴的士阶层的出现(二)私人讲学兴起的意义★1.私学冲破了西周以来学在官府、学校教育为官府所垄断的局面,打破了政教合一、官师合一的旧官学教育体制,使教育成为一种独立的活动。

2.私学扩大了教育对象。

3.私学使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得到了新的发展。

4.私学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促进了先秦教育理论的发展(三)诸子百家私学的发展二、齐国的稷下学宫(一)稷下学宫的性质:1.是一所有官家举办而由四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

2.是一所集讲学、著述、育才活动为一体并兼有咨议作用的高等学府。

(二)稷下学宫的特点:★1.尊师重道,待遇优厚。

2.不治而议论。

3.学术自由、兼容并包。

4.学无常师。

5.管理规范(制定了历史上第一个学生守则——《弟子职》)(三)稷下学宫的历史意义:1.促进了战国时期学术思想的发展。

2.显示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独立性和创造精神。

3.创造了一个出色的教育典范。

中国教育史-官学发展之示意图

中国教育史-官学发展之示意图

中国教育史-官学发展之⽰意图中国教育史——官学的发展进程【机构⽰意图】⼀、秦汉时期秦朝: ? 政府机关设置“学室”,由吏对⼦弟进⾏教训。

(以吏为师) ?汉朝:⼆、魏晋南北朝官学(时兴时废)1、三国时期魏(官学设置,基本继承汉制)蜀国的学校教育中央官学太学鸿都门学宫邸学地⽅官学郡国--学县道⾢--校乡--庠聚--序太学地⽅官学律学(曹魏在教育制度上的新发展)太学刘备吴国的学校教育:⽴国学,按古制置学官,设五经博⼠(蜀吴简略) 2、两晋时期西晋两晋的地⽅官学两晋时期地⽅官学的兴衰主要依赖地⽅长官。

朝廷虽然偶或颁发诏令,要求地⽅兴学,但在中央官学都奄奄⼀息的年代,地⽅兴学更是形同空⽂。

⼗六国的学校教育(⼤多沿袭魏晋的教育模式,并⽆多⼤独特性)3、南朝的学校教育宋朝的学校教育州学太学(魏的基础上加以整顿和重建)国⼦学(最⼤特点就是创办了旨在培养⾼级贵族⼦弟的国⼦学)中央官学设“四馆”兴复国⼦学⽞学馆史学馆⽂学馆儒学馆齐朝的学校教育:国学即国⼦学的发展与衰退梁朝的学校教育地⽅官学:梁武帝时期曾派遣博⼠祭酒分赴州郡⽴学,如荆州办起州学陈朝的学校教育:国⼦学(建制上多因袭梁超)梁、陈的专科教育主要是律学,陈沿梁朝设置胄⼦律博⼠,属廷尉。

4、北朝的学校教育北魏⽴“总明观”(东观)中央官学五馆(儒、道、⽞、⼠、阴阳)集雅馆国⼦学⼠林馆律学中央官学道武帝初:⽴太学天兴⼆年:增国⼦太学⽣次年:撰成《众⽂经》,为太学教材明元帝:改国⼦学为中书学(北魏的特创)太武帝:另起太学于城东孝⽂帝太和九年,⽂明太后:建皇宗学(北魏⾸创)太和⼗年,改中书学为国⼦学北齐北齐实际上只设国⼦⼀学,学⽣数⼗⼈,⽽且学官徒有虚名。

北周北朝的中央官学与南朝⼀样设有专门学校,如都设置律学博⼠;北魏、北周还没有书学,以教授书⽣;北周设⽴算学,学⽣称算法⽣。

北朝地⽅官学远较南朝发达,主要表现在统治者对地⽅设学的重视和学制的完备。

北魏太和⼆⼗年,⽴国⼦、太学、四门⼩学孝明帝:修缮国学国⼦学国⼦寺(学制上的贡献,隋唐因袭)太学四门学中央官学中央官学太学明帝宇⽂毓:麟趾学(⽂学教育)武帝天和⼆年:露门学(虎门学,⼩学性质)献⽂帝:州郡⽴学地⽅官学⼤郡次郡中郡下郡孝⽂帝:设有乡党之学通道观北魏的州郡学制虽然完备,但在总的教学实效很可疑北齐北周,地⽅官学曾设置,州县有学⽣,各县视其⼤⼩都设有相当品秩的县学博⼠。

中国教育史1

中国教育史1

中国古代教育(一)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教育的形成1.学校萌芽的传说神话起源说生物起源说——(法)勒图尔诺心理起源说——(美)孟禄劳动起源说——(俄罗斯的教育研究者对恩格斯马克思想总结所提出)原始时期的教育经历两个阶段:一是原始人群阶段,人类的教育明产生,仅是不成然的维形二是是氏族公社阶段,教育得到发展,它的特点较为显著。

能体现原始社会教育的本质,氏族公社末期,在教下出现了阶级差别,将向阶级社会的教育过渡。

原始社会的教有以氏族公社阶段的教育为代表,第一,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氏族公社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公社或员为了适应社会生活和集体生产劳动的需要,为了身心发展的需要,接受教育训练。

集体的社会性的教育活动是为了培养合格的氏族成员,人人都具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

第二,以生活经验为教育内容,包容多种方面。

不仅要学习制造生产工具的经验,还要学习公共生活的规范,接受原始的艺术教育和原始的宗教教育第三,教育活动在生产生活中进行。

教育是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进行的,直接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第四,教育的手段局服于言传身教。

有声语言作为氏族成员之间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也成为进行教育的重要手段。

凡是生产,生活经验的传授,公共生活规范的培养,都是利用口耳相传,并始合实际动作的示范和模仿来进行的。

第五,男女教育有区别,根源在于分正:由于男女生理、体质的差异,男的劳动侧重于狩猎、农耕、放授,女的劳动倒重于采集、科植、家务、纺织。

第六,教育还没有支口的场所和专职人员,由于教育还没有从生产和生活中分化出来,多数的教育活动是分散进行的,随时随地开展教育性活动。

负责教育的是有生产生活经验长者为师,知识经验的传授,还不是从事教育的专职人员。

到了氏族公社的末期,由于社会条件的变化,教育发生重要的变化,出现了学校萌芽,旧的特点超了消失,新的特点正在产生。

原始社会的教育,不可避免地向阶级社会的教育方向转变。

《中国教育史》名词解释

《中国教育史》名词解释

《中国教育史》名词解释1、学在官府:是夏、商和西周时期教育管理体制的共同特点。

学在官府又称“学术官守”,即教育机构设立于官府之中,学术被官方所垄断,民间无学。

主要表现为政教合一、官师一体。

2、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是战国时期东方的文化教育中心,也是诸子百家学术争鸣的中心场所,因其建于齐国都城临淄的稷门之下而得名。

作为一种教育机构,虽是齐国官办,但实际上是由许多私学组成,是一所官私合营的自由联合体,综合发展了春秋以来私学的长处。

3、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是西周时期的主要教育内容,体现出西周时期的教育兼有知识和能力要求的特点。

4、农与工肆之人:出自《墨子·尚贤上》,在墨子看来,只要是有才能的人,不管出身多么微贱,国家都应该起用和重用他。

他反对血统门第世袭的“任人唯亲”的举官制度。

墨家基于“农与工肆之人”的平民化立场,强调了人格平等,提出了一种无差别、无等级的古代平等观;针对儒家“仁爱”和“唯上智与下愚不移”的人文观,响亮地提出了“官无常贵而民无常贱”的平等观,主张应当从“农与工肆之人”中培养名符其实的“兼士”来治理国家;从“农与工肆之人”的意愿与要求出发,坚持推行“有教无类”、“有道相教”的古典平民教育观。

5、素丝说:是关于人性的学说,是战国时期墨翟的教育观点之一。

以素丝和染丝为喻来说明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

6、三纲领:明德、新民、至善;7、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8、《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认为是战国末期思孟学派的著作,是中国教育史上和世界教育史上一部最早、最完整的教育学专著。

《学记》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述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学制与学年,教育教学的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学生之间的关系。

《学记》中的很多观点对现今的教育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9、太学:中国古代的中央官学,始设于汉代,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

中国教育史第四章

中国教育史第四章

第四章封建国家教育体制的完备第一节魏晋南北朝官学的改革一、西晋的中央官学西晋在继续兴办太学之外,还创办了一所旨在培养贵族子弟的国子学。

这是我国古代在太学之外,另外设立一所传授同样内容的中央官学的开始,也是西晋教育制度的一个主要特点。

国子学的设立是为了满足士族阶级享有教育特权,严格士庶之别的愿望。

国子学的设置,使中央官学多样化,等级性更明显。

二、南朝宋的中央官学南朝宋文帝当政的元嘉时期,官学教育出现了暂时的繁荣。

文帝征召名儒,先后设立了儒学馆、玄学馆、史学馆、文学馆,四馆并列,各就其专业招收学生进行教学、研究。

泰始六年(470年),宋明帝以国学既废,诏立总明观(亦称东观),置祭酒,设儒、道、文、史四科,每科置博士。

总明观并不是纯粹的教学机构,而是藏书、研究、教学三位一体的机关。

总明观的四科虽与元嘉时期的四馆分科相同,但它以总明观作为总的领导机构,在管理上更加完善,也使原来四个单科性质的大学发展成在多科性大学中实行分科教授的制度。

三、北魏的中央官学北魏明元帝时(409—423年)改国子学为中书学,中书学属中书省管辖,学内设中书博士以教授中书学生。

中书学名称是北魏的特创,太和十年(486年),改中书学为国子学。

为强调皇族的教育,北魏还建起了黄宗学。

黄宗学亦为北魏首创。

附:泰始:????(265年十二月-274年)是西晋皇帝晋武帝司马炎的第一个年号,共计10年。

这也是西晋的第一个年号。

北魏明元帝:拓跋嗣(392年-423年),北魏的第二任皇帝,鲜卑族人。

拓跋嗣文武双全,在位期间,勤政爱民,拓展疆土,励精图治,在北魏历史中处于承上启下的枢纽地位。

第二节隋唐学校教育体系的完备一、文教政策的探索与稳定隋唐时期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文教政策和调整,文教政策呈现出阶段性的变化。

在儒学德治思想的主导下,隋唐在开国之初都曾实行崇儒兴学的政策,作为推行教化的根本;又兼利用佛教和道教,作为控制民众思想的工具;积极发展科举,作为选拔人才、改进吏治的重要途径;提倡民间办学,听任私学发展,以补充官学。

中国教育史 官学

中国教育史   官学

官学中国古代最早的官学几乎是与国家同时产生的。

据文献记载,早在夏商时期,即开始创办了正式的官办学校,这些学校开始传授语言文字、数学、天文、历法等方面的知识。

到了西周,官办学校开始完备并自成系统。

西周官学分中央“国学”和地方“乡学”两级。

国学按年龄程度又可分为大学与小学,大学又分天子所设的大学“辟雍”和诸侯所设大学“泮宫”。

辟雍规模很大,由“成均、上庠、辟雍、东序、瞽宗”等五学构成,传授不同的科目。

乡学则是只按地方行政区设立,有塾、庠、序、校的类型。

西周国学的教学内容是礼、乐、射、御、书、数的“六艺”。

“六艺”之教包括了西周贵族所必须具备的文化修养各种知识技能。

在国学中传授“六艺”之学的教师由文官担任,据《礼记》《周礼》记载,西周的教官主要有大司乐、大乐正、小乐正、大师、小师、大胥、小胥、师、执礼者、典书者等,这些人中大多是不同等级的典司礼乐的职官。

由于他们本人即拥有“六艺”的丰富知识和技能,故而能将其直接传授给前来学习的贵族子弟。

汉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官学制度的确立时期。

自汉武帝创太学之后,官学制度开始走向完备。

汉代官学也分中央和地方两大类。

中央官学中有大学程度的太学,还有专科学校性质的鸿都门学。

地方官学则有学、校、庠、序等。

汉代“独尊儒术”,各级官学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

太学的教师称博士,由精通经学的学者担任。

汉武帝时在太学内设五经博士,博士只须精通一经或一经中的某一家,实行分科施教。

地方官学的教学内容也是儒家经学,由经师教学。

汉以后,官学又有进一步演变和发展,尤其是中国封建社会最繁荣的唐朝,不仅在政治经济方面十分强盛,学校教育也十分发达,成为官学制度最完备的时期。

像汉代一样,唐代官学也分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

但是,唐代官学的教学科目更丰富、学校种类也更多。

如在中央官学中,有专修儒经的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广文馆学,还有律学、算学、书学等大学性质的专科学校。

另还有关于医学、卜筮、天文历法、兽医、校书等职官性专科学校。

中国教育史第二章

中国教育史第二章


㈡关于教育的对象“有教无类”(名解) 主张打破少数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 断,扩大受教育的对象,使那些愿意学习 而在经济上和时间上又允许的人都能入学, 不论贫富,贵贱以及“国别”,都可有受 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㈢关于教育目的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名解) 主张把入仕与学习紧密联系起来。有官职 的人应该是受过教育并继续学习的人;受 过教育的人应该得到一定的官职。教育就 是要培养这样的治国安民的贤能之士。



㈢学思并重(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 殆) 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乱而不明,只思考不 学习就会空乏而不实。 这项原则主要是解决学习与思考,或掌握 知识与发展思维的矛盾。



㈣由博返约(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见识多,思路广,对事物的理解就会深刻而全面, 解决问题就会左右逢源;能够“一以贯之”,就 能以简驭繁,触类旁通。 这项原则主要解决教学的广度与深度的矛盾,或 者说解决知识的广博与专一的矛盾。 上述四项主要原则都是侧重在教学方面的,而且 是涉及教学过程中几个基本规律的,它们之间的 关系密切联系,不能孤立地强调某一项原则。
第二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
第一节 官学的衰落和私学的兴起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发生大变革的时期,是奴隶主 向封建制度转变的过度时期,其在文化教育上的主要标志 是“官学衰落,私学兴起。” 一、私学兴起的原因 1、官学的衰落 ⑴世袭制度造成贵族不重教育。奴隶主贵族在政治上没落, 丧失了进取精神,迷恋于腐朽奢侈的生活,失掉了学习的王室、诸侯都在忙于 战争,社会动乱,无暇顾及学校。“乱世则学校不修”、 “天子失官,学在四夷”





中国古代官学的发展

中国古代官学的发展

中国古代官学的发展自古以来,中国一直以进士制度为核心的官学教育体系是中国古代教育的代表。

中国古代官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这一制度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下面将从官学的起源、发展和影响等方面来探讨中国古代官学的发展。

在秦朝时期,开始出现了严格的选拔制度。

秦始皇将国家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重臣、中臣和少臣。

重臣即君主级别,中臣是下级官员,少臣则是普通百姓。

官员的选拔主要依据是个人的能力和品德。

这一制度的引入加强了官员选拔的严格性和公正性,推动了中国官学的发展。

汉朝时期,官学进一步发展。

官学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注重儒学的教育。

儒学是中国古代的主要学派之一,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古代官学教育的核心。

根据儒家教育的原则,官学的教育内容主要包括经史子集和礼乐等。

此外,官学还注重实践,官员在官学中学习办事的方式和方法,以提高他们的行政能力。

隋唐时期,官学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隋文帝时设立了国子监,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官学。

国子监成为了中国官学的代表,它不仅是官员选拔和培养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学者研究和交流的中心。

随后,唐代的修国子学制度相当完善。

在唐朝时期,国子监成为了中国最高学府,拥有众多儒学大师和学者。

他们为国子监增添了荣光,推动了中国古代官学的进一步发展。

宋代时期,官学的培养目标开始发生了变化。

在北宋时期,科举制度被正式建立,将科举合并到官学体系中。

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官员,取得功名。

这种选拔方式为中国官学的发展带来了更大的变革,科举制度成为了中国古代官学的核心制度。

元明清时期,官学逐渐衰落。

元代时期,科举考试分为三级,每级考试的范围和内容有所调整。

明代时期,科举制度经历了一系列的。

清代时期,科举制度得到了巩固,但官学的地位开始逐渐下降。

科举制度的刚性规定和内外门槛的设立,对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制约。

同时,西方列强的入侵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也加速了官学的衰落。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官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它是中国古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教育史概括

中国教育史概括

中国教育史概括中国教育史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

中国教育史涵盖了从古代到近现代的整个教育历程,展示了中国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和特点。

一、古代教育古代中国的教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私学,标志着中国教育的诞生。

私学的发展为后来的官学和书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古代中国的教育注重德、智、体、美四个方面的培养,强调学生应该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广博的知识储备、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审美情趣。

在官学方面,古代中国设立了太学、国子监等教育机构,以培养官员和士人为主要目标。

太学和国子监的教育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同时也教授其他学科,如数学、天文、医学等。

在书院方面,古代中国建立了许多著名书院,如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等,这些书院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培养领袖人才为目标。

二、近现代教育近现代中国的教育经历了多次变革和发展。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接触西方文化,西方教育理念也开始传入中国。

洋务运动时期,中国开始引入西方的科学技术教育,建立了许多新式学堂,培养了一批技术人才。

戊戌变法时期,中国开始倡导西方的民主、科学思想,提倡新式教育,建立了许多新式学校。

辛亥革命后,中国开始建立现代教育体系。

1915年,蔡元培担任教育总长后,提出了“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即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育。

同时,中国的大学也开始进行改革和发展。

三、现代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的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

在教育管理方面,实行了中央和地方分级管理的体制。

在教育内容方面,加强了科学技术的教育,同时也注重了人文社会科学的教育。

在高等教育方面,实行了大学改革和院系调整,建立了许多新的大学和研究机构。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教育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提出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新的教育体制。

中国教育史名词解释

中国教育史名词解释

第一章名词解释:1、学在官府学在官府是对西周教育制度的高度概括,也是我国奴隶社会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主要体现在:①礼不下庶人,学术和教育为王宫及各级政府把持,礼器也全由官府掌握,民间没有条件举行学术活动,更无学校。

②官师不分,学校设在官府之中,官吏既是教育官员,也是学校教师。

③政教合一,教育机构与行政机构不分,教育与行政合一。

2、六艺是西周官学的基本教育内容,即礼、乐、射、御、书、数,有“大艺”、“小艺”之分,书、数是小艺,主要是小学课程,礼、乐、射、御,作为大艺,是大学的课程。

汉代以后也把经孔子整理并作为教材的《诗》、《书》、《礼》、《易》、《乐》、《春秋》称为“六艺”。

3、明人伦“明人伦”是孟子提出的学校教育的目的,所谓“明人伦”就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后世也称为“五伦”。

孟子着眼于处理好五种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其目的在于维护上下尊卑的社会秩序和道德观念。

4、虚壹而静:是荀子提出主张培养的学习态度,强调学习要专心有恒。

虚,即虚心,就是不要先入为主;壹,即专心,不要一心二用,也不以已有的知识或见解排斥对新知识或见解的研究和掌握;静,即静心,不能用胡思乱想或情感的冲动来扰乱人的理智和正常的思维活动。

5、三纲领八条目:这是南宋朱熹归纳出来的《大学》中所提出的关于大学教育的纲领和目标。

所谓“三纲领”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体现了儒家修已治人的理想目标。

所谓“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个步骤。

实际上前五条都是修身的原则措施,后三条是修身的扩展和递进,先到国家,再到国,再到整个世界。

6、豫时孙摩:这是《学记》总结出的四条重要教学原则。

“豫”是预防性原则,要求事先估计到可能会产生的不良倾向,采取预防措施;“时”是指及时施教原则,掌握学习的最佳时机,适时而学,适时而教:“孙”是指循序渐进原则,教学要遵循一定的顺序进行;“摩”是指学习观摩原则,学习中要相互观摩,取长补短。

中国教育史04

中国教育史04

周宣王时的《师嫠(lí)(guǐ)》中也有一 段话:“才(在)昔先王小学,女(汝)敏可事, 既命女(汝)(gēng)乃且(祖)考嗣小辅。” 这段铭文不但证明王室设有贵胄小学,而且也证 明了古籍文献中关于少傅和乐官记载的真实性。 据郭沫若考证:“小辅当读少傅”。
再结合《大戴礼记·保傅》:“及太子少长知 妃(配)色,则入于小学,小者所学之宫 也。……古者年八岁而出就外舍,学小艺焉,履 小节焉。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说明这类小学属宫廷的贵胄小学,其学生是王太 子、公卿太子、大夫元士的嫡子等。
《大戴礼记·保傅》说:“昔者周成王幼,在 襁褓之中,召公为太保,周公为太傅,太公为太 师。保,保其身体;傅,傅之德义;师,道之教 训。此三公之职也。于是为置三少,皆上大夫也, 曰少保、少傅、少师。是与太子宴者也。”三公 既有分工,又紧密合作。三少协助三公共同辅佐 天子,教喻太子。后来西周官制逐渐分化,师保 便成为太子导师的专称,执政的辅宰之臣则别以 卿士名之。从职官的分化,也可以说明最初的师 保是官师合一的职务。
据《周礼·地官司徒》,西周小学强调的是德 行教育,重视以道德来教育贵族子弟。《礼记·内 则》说:“十年出就外傅,居宿于外,学书计。 衣不帛襦裤。礼帅初,朝夕学幼仪,请肄简谅。 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学射御。”这 里有礼仪、乐舞、射箭、驾车、书法、计算等等, 教学内容比较全面,这说明西周小学强调的是贵 族道德行为准则的培养和社会生活知识技能的训 练。
除辟雍、泮宫之外,西周还有其它的大学。 《礼记·王制》所说养国老的“东胶”,《礼 记·文王世子》所说的“东序”、“瞽宗”、“上 庠”等,都是大学。“
(三)西周的乡学
设在王都的小学、大学,总称之为国学,即 中央官学。设在王都郊外六乡行政区中的地方学 校,总称之为乡学,即地方官学。据《礼记·学记》 载,西周的乡学是“家有塾,党有庠,术(遂) 有序。”《周礼》又说:“乡有庠,州有序,党 有校,闾有塾。”《孟子》仅说:“周曰庠。”

中国教育史——书院教育的官学化趋势

中国教育史——书院教育的官学化趋势

(三)书院的经费来源:
• 书院举行祭祀活动和供养师生的经费来源主要靠学田。 早在五代南唐时期,李便割善田数十顷赐给白鹿洞作学田。 书院将学田租给附近的农民耕种,收其租赁作为师生给养。 这一做法为以后各 代所效仿。书院学田的来源主要有两个 方面:一是民间捐送,各朝代都有民间热心教育着拨田给 书院的例子,民间书院于此受惠最多。二是地方官府赠送, 宋代朝廷向地方官学赐学田几成为定制,书院也受惠其中。 以致当时有“掌教有官,育士有田”的说法。学田制得确 立,不仅为书院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物质基础,而且演化 成中国古代一种特殊的地租形式。 • 元代以后,由于书院日益官学化,书院的经费来源便 有所扩大。官府支付的经费也成为书院经费的一大来源。
第五节 书院教育的官学化趋势
(一)书院的组织

作为教育机构的书院,起源于私人讲学。从孔墨私学, 经稷下学宫、精舍或精庐,到书院 代表着 我国私学的发 展 不同阶段。而书院是中国古代私学的最高表现形式。其 组织结构直接受到私学传统和佛教禅林两种因素的影响。 • 书院实行山长负责制是由书院的性质所决定的。书院 的宗旨以发扬学术为重,以探明圣贤之学为真旨,务收修 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功效。实行山长负责制可以突出山长 得学术作用,可以少受学术以外因素的干扰,可以强化书 院的教育功能。 • 一些规模较大的书院还设有副山长、副讲、副教等职, 以协助山长。以后又逐渐增设了其他管理人员,主要由书 院学生充任。从总体看,书院的管理结构较为简单,行政 首脑与学术专家集于山长一身,有利于按学术研究的规律
(四)书院的官学化
• 所谓书院的官学化,是指封建统治者意欲削弱和改变 书院自由讲学的性质,通过加强对书院经费、师资、招生 乃至教育宗旨、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管理和控制,力图将其 纳入国家教育机制得运行轨道。 • 宋代是书院兴盛之时,南宋又胜于北宋。这时期书院 多是私人设立,也有得到官府资助的。 • 元代建立后,为了缓和民族矛盾,争取和笼络知识分 子,崇奉理学,元代统治者对书院采取了承认、提倡和加 强控制的政策,积极使之纳入官学化的轨道。 • 明代初期,统治者热衷于官学教育,对书院采取了漠 视的态度,导致明初书院冷寂无闻。直至明中期王守仁、 湛若水力倡讲学,促进了明代书院的复兴。

陕师大中国教育史名词解释

陕师大中国教育史名词解释

《中国教育史》名词解释:1、辟雍官学名。

原为西周天子为教育贵族子弟设立的大学。

取四周有水,形如璧环为名。

其学有五,南为成均,为习乐之处;北为上痒,为习书算之处;东为东序,为习射之处;西为瞽宗,为演礼之处;中为辟雍。

其中以辟雍为最尊,故统之2、及门弟子亲身前往教师处受教的则称为“及门弟子”或“授业弟子”3、学田是我国封建社会书院或地方官学拥有的资以维持办学的田产,是其办学经费的重要来源。

学田在宋代开始盛行,一般由官府赐予书院或地方官学,尤其是一些著名的书院一般都拥有数量较多的学田。

4、《学记》《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认为是战国末期思孟学派乐正克的著作,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和世界教育史上一部最早、最完整的教育学专著,对先秦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作了全面的总结和概括,论述了教育作用、目的和任务,以及教育制度、教学内容、原则和方法以及教师及师生关系,对有关教育学的基本问题都有精辟的论述,奠定了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5、“有教无类”是孔子的办学方针,它规定了孔子办私学的教育对象,其基本含义是,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受教育,扩大受教育的对象,使那些愿意学习而在学力、经济条件和时间上又允许的人,都可有受教育的权力和机会。

这一教育主张顺应了社会历史进步潮流,打破了少数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

扩大了受教育的范围,符合教育事业的发展趋势。

6、诸子百家指先秦至汉初各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

后用作当时各学派的总称,泛指学派众多,习惯上就是指“九流十家”,即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六家,加上纵横家、杂家、农家,合称“九流”,再加上小说家则称为“十家”。

7、“三、百、千”指《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8、苏湖教法是北宋教育家胡瑗在苏州、湖州讲学时采用的一种教学及教学管理方法,其主要做法是:设立经义斋和治事斋,根据学生专长和爱好分斋而教。

它创立了中国教育史上最早的分科教学和学科的必修、选修制度。

9、熹平石经也称《石经》.汉灵帝嘉平四年(公元175年),蔡邕等建议在太学建立正定的六经标准文字,以免贻识后学,为此而立。

中国教育史知识点总结

中国教育史知识点总结

中国教育史知识点总结一、先秦时期的教育- 1.1 官学与私学:在周朝,教育主要由官府控制,形成了“学在官府”的局面。

同时,私学也开始出现,如孔子的讲学。

- 1.2 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是当时教育的主要内容,旨在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

二、秦汉时期的教育- 2.1 秦朝的法家教育:秦朝推行法家思想,重视法律教育和农业技术教育。

- 2.2 汉朝的太学:汉武帝时期设立太学,成为国家培养官僚的主要机构。

同时,儒家经典成为教育的核心内容。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 3.1 私立学校的兴起:这一时期,私立学校逐渐发展,成为教育的重要力量。

- 3.2 儒家经典的注释与讲学:学者们注重对儒家经典的研究和注释,讲学活动盛行。

四、隋唐时期的教育- 4.1 科举制度的确立:隋唐时期,科举制度逐渐完善,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对教育内容和方法产生了深远影响。

- 4.2 教育内容的扩展:除了儒家经典,佛教、道教等宗教文化也成为教育的一部分。

五、宋元明清时期的教育- 5.1 科举制度的完善与发展:这一时期,科举制度更加完善,成为教育的中心。

- 5.2 书院的兴起:书院成为学术研究和教育的重要场所,如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等。

- 5.3 教育内容的多元化:除了传统的儒、释、道教育,还出现了实学、西学等新的教育内容。

六、近现代教育的变革- 6.1 晚清的教育改革: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晚清开始进行教育改革,设立新式学堂,引进西方科学知识。

- 6.2 民国时期的教育制度:民国成立后,教育制度进一步西化,实行普及教育,推广新文化运动。

- 6.3 新中国的教育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教育事业得到空前的发展,实施义务教育,普及高等教育,推动教育现代化。

七、当代教育的特点- 7.1 教育法制化:教育法律法规不断完善,确保教育的公平与公正。

- 7.2 教育信息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手段和内容日益现代化,远程教育和网络教育成为新趋势。

中国教育史 官学

中国教育史   官学

官学中国古代最早的官学几乎是与国家同时产生的。

据文献记载,早在夏商时期,即开始创办了正式的官办学校,这些学校开始传授语言文字、数学、天文、历法等方面的知识。

到了西周,官办学校开始完备并自成系统。

西周官学分中央“国学”和地方“乡学”两级。

国学按年龄程度又可分为大学与小学,大学又分天子所设的大学“辟雍”和诸侯所设大学“泮宫”。

辟雍规模很大,由“成均、上庠、辟雍、东序、瞽宗”等五学构成,传授不同的科目。

乡学则是只按地方行政区设立,有塾、庠、序、校的类型。

西周国学的教学内容是礼、乐、射、御、书、数的“六艺”。

“六艺”之教包括了西周贵族所必须具备的文化修养各种知识技能。

在国学中传授“六艺”之学的教师由文官担任,据《礼记》《周礼》记载,西周的教官主要有大司乐、大乐正、小乐正、大师、小师、大胥、小胥、师、执礼者、典书者等,这些人中大多是不同等级的典司礼乐的职官。

由于他们本人即拥有“六艺”的丰富知识和技能,故而能将其直接传授给前来学习的贵族子弟。

汉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官学制度的确立时期。

自汉武帝创太学之后,官学制度开始走向完备。

汉代官学也分中央和地方两大类。

中央官学中有大学程度的太学,还有专科学校性质的鸿都门学。

地方官学则有学、校、庠、序等。

汉代“独尊儒术”,各级官学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

太学的教师称博士,由精通经学的学者担任。

汉武帝时在太学内设五经博士,博士只须精通一经或一经中的某一家,实行分科施教。

地方官学的教学内容也是儒家经学,由经师教学。

汉以后,官学又有进一步演变和发展,尤其是中国封建社会最繁荣的唐朝,不仅在政治经济方面十分强盛,学校教育也十分发达,成为官学制度最完备的时期。

像汉代一样,唐代官学也分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

但是,唐代官学的教学科目更丰富、学校种类也更多。

如在中央官学中,有专修儒经的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广文馆学,还有律学、算学、书学等大学性质的专科学校。

另还有关于医学、卜筮、天文历法、兽医、校书等职官性专科学校。

中国教育史名词解释

中国教育史名词解释

1、辟雍:官学名。

原为西周天子为教育贵族子弟设立的大学。

取四周有水,形如璧环为名。

其学有五,南为成均,为习乐之处;北为上痒,为习书算之处;东为东序,为习射之处;西为瞽宗,为演礼之处;中为辟雍。

其中以辟雍为最尊,故统之2、文翁兴学:汉景帝时期,蜀郡太守文翁到达成都后,深感蜀地地方偏僻,文化落后,有蛮夷之风,便选择属下聪颖吏员数十人,到京师学习,学成以后回到蜀郡,根据学绩情况给予不同的官职。

与此同时,他在成都设立学官,招收弟子,学成者逶以一定的官职。

儒家思想很快在蜀地发展起来,改变了当地的风俗,,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文翁兴学在汉武帝时得到了推广。

3、不愤不启: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愤:心里想弄明白而还不明白。

启:启发。

指不到学生们想弄明白而还没有弄明白时,不去启发他。

这是孔子的教学方法。

4、分斋教学法:是胡瑗在主持湖州教学时创立的一种新的教学制度,其主要内容是在学校内分设经义斋何治事斋。

经义斋是学习儒家主义,以培养较高的统治人才为目标,分设治兵,治民,水利,算数等学科,以培养某一方面有专长的技术管理人才。

在中国教学制度发展史上,分斋教学法第一次开了主修和副修制度的先声。

使其他学科也取得了与儒家经学的同等地位,在当时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5、癸卯学制:中国近代第一个政府法令公布实施的学制、1903 年清政府大臣张百熙、荣庆、张之洞依日本学制拟定《奏定学堂章程》,亦称《癸卯学制》。

它规定的立学宗旨是”无论何等学堂,均以患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为基。

俾学生之术亦归于纯正,而后以西学其知识,练其技能,务其他日成才,各适实用。

6、太守三学法: 是北宋王安石改革太学体制中创立的教学管理方法。

即: 太学生员按等差分隶于外舍、内舍、上舍。

学员依学业程度,定期考试,依次升舍。

初入学为外舍生,每年经内舍试,按名额升内舍,内舍生则经上舍试按名额升入上舍。

上舍生按等级可取得科举考试的相应资格,其上等生可相当于科举及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官学中国古代最早的官学几乎是与国家同时产生的。

据文献记载,早在夏商时期,即开始创办了正式的官办学校,这些学校开始传授语言文字、数学、天文、历法等方面的知识。

到了西周,官办学校开始完备并自成系统。

西周官学分中央“国学”和地方“乡学”两级。

国学按年龄程度又可分为大学与小学,大学又分天子所设的大学“辟雍”和诸侯所设大学“泮宫”。

辟雍规模很大,由“成均、上庠、辟雍、东序、瞽宗”等五学构成,传授不同的科目。

乡学则是只按地方行政区设立,有塾、庠、序、校的类型。

西周国学的教学内容是礼、乐、射、御、书、数的“六艺”。

“六艺”之教包括了西周贵族所必须具备的文化修养各种知识技能。

在国学中传授“六艺”之学的教师由文官担任,据《礼记》《周礼》记载,西周的教官主要有大司乐、大乐正、小乐正、大师、小师、大胥、小胥、师、执礼者、典书者等,这些人中大多是不同等级的典司礼乐的职官。

由于他们本人即拥有“六艺”的丰富知识和技能,故而能将其直接传授给前来学习的贵族子弟。

汉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官学制度的确立时期。

自汉武帝创太学之后,官学制度开始走向完备。

汉代官学也分中央和地方两大类。

中央官学中有大学程度的太学,还有专科学校性质的鸿都门学。

地方官学则有学、校、庠、序等。

汉代“独尊儒术”,各级官学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

太学的教师称博士,由精通经学的学者担任。

汉武帝时在太学内设五经博士,博士只须精通一经或一经中的某一家,实行分科施教。

地方官学的教学内容也是儒家经学,由经师教学。

汉以后,官学又有进一步演变和发展,尤其是中国封建社会最繁荣的唐朝,不仅在政治经济方面十分强盛,学校教育也十分发达,成为官学制度最完备的时期。

像汉代一样,唐代官学也分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

但是,唐代官学的教学科目更丰富、学校种类也更多。

如在中央官学中,有专修儒经的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广文馆学,还有律学、算学、书学等大学性质的专科学校。

另还有关于医学、卜筮、天文历法、兽医、校书等职官性专科学校。

地方官方除专修儒经的学校外,还有医学、玄学方面的专科学校。

唐代官学的专职教师称博士、助教和直讲。

在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就学的学生,专修儒经;专科学校的学生则主要学本专业的知识,兼修儒经。

如本学专科学生得读《国语》《说文》《字林》《三苍》《尔雅》等书。

宋明以来,官学制度又有进一步演变和发展。

首先,学校的类型有了增加。

宋代新增武学与画学。

元代的地方官学增设诸路阴阳学,分设天文、历算、三式、测验、漏刻、阴阳、司辰等科目,这对科技教育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元代所创的社学,对传播农耕科技知识和其他文化知识也有积极作用。

其次,官学的教学内容又有增加。

南宋以后,“四书”成为更加重要的基本教材。

另外要求增读文史等内容,包括学习《通鉴》《史记》《汉书》及韩文、楚辞等。

但是,宋明以后的官学也呈现衰败的局面,特别是明清以后,由于科举制度和各级官学传习八股时文,使官学的名誉扫地,反而是原来作为私学兴起的书院有了蓬勃的发展。

官学系统成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教育教学的社会组织形式。

在研究、传授各种知识技能,传播学术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历史作用。

中国古代地方官学摘要纠错编辑摘要中国古代地方官学:又称乡学,学宫。

指中国古代社会历代官府,按照地方行政区划,在地方所办的学校。

地方官学的设立,或由国家制定出地方官学制度,或由地方官吏重视教育在其治所设置学校学校,经费皆来源于官府。

封建王朝的地方官学及其中央官学,共同构成中国古代社会最主要的官学教育制度。

中国地方官学成为儒学教官的衙署所在主要担负承传孔儒文化、施行礼乐教化的职能,也是地方官学师生祭孔、奏乐、习礼之处。

中国古代地方官学-产生年代据史料记载,中国最早的学校产生于夏朝,不过那时的学校与现代意义上不同,是养老、习武兼教育的场所。

“夏后氏之学在上痒”“序,夏后氏之序也”“夏曰校”孟子解释到:“痒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

”到了西周时期初步具有了学制系统,分为国学与乡学两大系统。

国学为中央官学,乡学为地方官学。

中国古代(从西周到清末)基本上一直沿用此学制。

中国古代地方官学指中国古代社会历代官府,按照地方行政区划,在地方所办的学校。

地方官学的设立,或由国家制定出地方官学制度,或由地方官吏重视教育在其治所设置学校,学校经费皆来源于官府。

封建王朝的地方官学及其中央官学,共同构成中国古代社会最主要的官学教育制度。

中国古代地方官学,早在西周时期就有“乡学”之设的传说。

《周礼》称:“乡有庠,州有序,党有校,闾有塾”。

《礼记•学记》称:“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

但是此种“乡学”仅有“教化”的意义,从严格意义来讲,古代地方官学,则是自汉代开始设立的。

中国古代地方官学-发展历史近代著名历史学家夏曾佑指出:“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

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

”(《中国古代史》)孔子思想和儒学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自汉代“独尊儒术”以后,成为历代官方哲学,孔子被尊为“文宣王”、“王”和“万世师表”。

孔子文化圈很早就辐射到了东南亚和欧美各国,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历代学宫担负弘扬孔儒之学、承传中华民族这份珍贵文化遗产的重任。

学宫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伴随着古代学校制度的产生发展而不断演进。

学宫一词最早见之于战国时期的“稷下学宫”。

它由田齐所创设,是战国时期唯一的高等学府,也是当时的教育与学术中心。

它名师荟萃,百家争鸣,对繁荣当时的学术起了很大的作用。

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封孔子为文宣王,因称孔庙为文庙、文宣王庙。

唐以后,历代学宫就成了地方官学祭孔习礼之地。

故旧称之为古代各府县的孔庙(文庙),成为儒学教官的衙署所在,是地方中国古代地方官学官学师生祭孔、奏乐、习礼之处。

有些朝代史书称学宫为学舍、学堂,为“诸生诵论”之所。

可见,学宫乃是地方官学的泛称,《汉书•何武传》、《三国志•魏•杜畿传》即有此类记载。

尽管对于学宫的性质(是为地方官学,抑地方官学师生祭孔习礼之所?)仍有争议,但学宫担负承传孔儒文化、施行礼乐教化的职能,这一点上教育史界则是认同的。

事实上,学宫(孔庙、文庙)已成为地方官学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诸生祭孔尊孔、习礼修乐之所。

中国地方官学从两汉时期开始,经历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辽金时期、元朝时期的发展,在明朝时期达到鼎盛,于清朝结束古代学制。

中国古代地方官学-两汉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地方官学,自汉代开始设立。

两汉时代,地方行政制度是封建的王国与中央直辖的郡相立并行。

郡国以下各属若干县、道、邑。

汉景帝末年(公元前2世纪中期),蜀郡(今四川)郡守文翁,重视教化,在成都建立学宫,招下县子弟为学宫弟子,汉武帝对于文翁设学之举甚为赞许,乃下诏,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

汉代地方教育实自文翁为始。

自此以后,有些郡开始设置学官,如昭帝时有的郡设“文学校官”,宣帝时有的郡设有“郡文学官”。

但在当时所设,不过是一郡儒者集会的场所,而学制尚未建立,亦未曾普及于各县邑。

直到平帝元始三年(公元3年),始建立了地方学校制度,并规定:郡国曰学,县、道、邑、侯国曰校,乡曰庠,聚曰序,校、学置经师1人。

序、庠置孝经师1人。

所习内容为儒家“五经”。

东汉时期,由于地方官吏多系儒者,对于修缮学宫,提倡兴学比较重视,因而郡国学校得以普遍建立,官学和私学交织发展,形成了“学校如林,庠序盈门”的景象。

中国古代地方官学-魏晋时期自汉末建安以来,经魏、晋南北朝,长达约400年间,国家经常处于战乱、分裂与种种矛盾之中,造成官学或兴或废的状态。

地方官学较之中央官学更为衰废。

汉末曹操掌政后,也曾令郡国各修文学,规定凡县满500户置校官,选择本地地主阶级子弟入学。

魏、蜀、吴三国,都曾设有地方官学,但均设置时间不长。

两晋时期,地方官学有所倡设。

但由于中央屡经改变,大权在地方,地方学校主要是由镇守各地的长官自动开办的。

最著名的是征西将军庾亮在武昌兴学的事,他选置学官,立讲舍,规定凡是参佐大将的子弟全都入学学习,他自己的子女也都去接受教育。

并批准了他所属的临川、临贺两郡修复学校的请求。

东晋时期的北方各国,也崇儒立学,有的亦设有地方学校。

南北朝时期,曾分遣博士、祭酒到州郡去立学,重要的地区如交州、荆州、晋平等地都有兴学的记载。

北朝地方教育较南朝发达。

特别是鲜卑族北魏立国后,为了加速其从原始社会向封建制的过渡,迫切需要汉族士人的辅助,因此采取崇儒政策,重视开办各级学校,培养统治人才。

献文帝(466)时制定了地方官学制度,此制规定:大郡立博士2人,助教4人,学生100人;次郡立博士2人,助教2人,学生80人;中郡立博士1人,助教2人,学生60人;下郡立博士1人,助教1人,学生40人。

明确规定博士和助教的资格为“博士取博关经典,世履忠清,堪为人师者,年限四十以上。

助教亦与博士同,年限三十以上。

若道业夙成,才任教授,不拘年齿”。

学生的资格为“郡中清望,人行修谨,堪循名教者”,但又要“先尽高门,次及中第”。

这是为了满足汉族的士族需要而定的。

中国古代地方官学-隋唐时期所学知识隋代国家重归统一,但由于立国较短,虽隋文帝、隋炀帝皆设庠序郡县之学,但实际上“空有建学之名,而无弘道之实”。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盛世”时期,教育事业也随之空前发展,特别是唐代前期,贞观、开元年代官学繁盛,中叶自天宝后即告衰废。

唐代地方行政区划,在贞观时分为十道,开元时分为十五道,每一道统辖若干府或州,每一府或州统辖若干县。

地方官学除在府州和县设有由长史管辖的“儒学”外,还设有直辖于太医署的府州“医学”,直辖于中央礼部下的词部的府州“崇玄学”。

唐代地方官学制度,据《唐六典》载,京都学生80人,大、中都督府学和上州学各60人,下都督府学和中州学各50人,下州学40人。

县学也根据京县和上、中、下县学生名额从50~20人不等。

各学均配备博士、助教若干人,依学生数而定,学生满60人设博士1人、助教2人,学生50以内设博士、助教各1人。

府州医学自贞观三年(629)始设,置医药博士及学生若干人。

崇玄学于开元二十九年(741)设立。

府州县学的学生,一般系下级官吏及庶民子弟,所习内容虽以“九经”为主,但要求较低,只要达到通一经或“未通经,精神聪悟,有文词史学者”,即可毕业,升入中央官学之四门学。

地方官学学生在校除习“九经”正业外,还须兼习吉凶礼,凡地方公私方面,有举行吉凶仪式时,即令学生前往演礼,礼毕返校。

崇玄学生徒令习《道德经》及《庄子》、《列子》等。

中国古代地方官学-宋辽金时期宋代地方行政区划为路、州(府、军、监)、县三级。

每一路管辖若干州或若干府、军、监;每一州(府、军、监)各管辖若干县。

州治常设,府、军、监则为特殊设置。

但地方官学只有州(府、军、监)学和县学两级。

宋代地方官学于仁宗庆历四年(1044)开始设立,诏诸州府军监立学,学者200人以上允许设置县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