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体育与健康课件-第3节投掷|人教版
小学体育《投掷》水平一第三课时教案

场地器材
沙包,横绳
教学反思
2、三人一组,轮流自抛自接
3、2-3人一组,互相打对方掉在地上的沙包
4、规定距离内,看谁夹甩沙包次数最少
基本部分
28分钟
一、持轻物投过二至三米高的横绳
动作方法:同上手持轻物掷远,距离横绳六米远,投过前面的横绳
教材重点:挥臂动作正确
教材难点:出手角度适当
二、上手持轻物掷远
动作方法:侧对投掷方向,双脚开立,右手持投掷物向后引伸。投出时右脚蹬地转体挥臂将投掷物向前上方投出。
教材重点:站位正确,投掷臂后伸。
教学难点:蹬地转,挥臂过肩将物投出。
组织:横队在标志线后列队
教法:
1、跟教师分解练习徒手侧向掷远动作
2、教师示范
3、分组轮流练习(比较自己投过哪条横绳时投得最远)
4、选择自己投得远的那条横绳练习
5、试试从横绳下面投过沙包能投远吗?
6、小组讨论怎样投得远
要求:遵守秩序,按顺序听哨声练习
小学体育与健康课时计划
水平(一)
教学
内容
1、持轻物投过二至三米高的横绳2、持轻物掷远(上手)
教学
目标
认知目标:弄清投掷臂与前出脚的关系,知道远度的算法
技能目标:学会正确的站立和挥臂方法,能较协调的完成上手持轻物投掷动作
情感目标:服从指挥,遵守课堂纪律,按顺序投掷或捡回小物件
部分
时间
教学内容
练习
数量
组织教法与要求
组织:四列横队,沿线站好
教法:
1、学习“工”字站位法
2、观察练习,互相观察纠错。
3、分组纠正(针对各种错误组织纠错练习)
4、自测远度等级
要求:发现错误,积极改正
《体育与健康》第三章

第一节 职业实用性体能训练概述
三、职业体能训练的内容
在开展职业体能训练时,需针对职业工种的具体特点选择适合的体育项目。下面按工作时 的身体姿势、职业种类及职业体能要求进行分类阐述,如表3-2~表3-4所示。
职业类型 坐姿类
职业示例
表3-2 按工作时的身体姿势进行分类的职业体能训练内容
工作特征
体能的特殊要求
(一)与职业有关的身体素质
与职业体能有关的身体素质包括身体组成、肌肉力量、肌 肉耐力、柔韧性、心肺耐力和灵敏性等。
(二)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是指个体在心理过程、个性心理等方面所具有 的基本特征和品质,即一个人在思想和行为上表现出来的比较 稳定的心理倾向、特征和能动性。
第一节 职业实用性体能训练概述
二、开展职业体能训练的基本任务和意义
攀爬梯子练习、肋木练习、爬绳练习、沿窄木行走、 负重练习、对抗练习、跳跃练习等
生产装配工等
要求发展动作的快速性、准确性、灵敏性和协 30 m跑、跳远、支撑跳跃、篮球运动、排球运动、
调性
足球运动、滑雪等
安装工、调整工、修 要求发展手指动作的准确性和灵巧性,上肢、 利用哑铃、实心球、体操凳和肋木等进行练习,练习
吊汽业机车车械司司驾机机驶、、员拖建等拉筑机和手农、要肢的求协发调展性一、般上耐肢力和、肩快带速肌反肉应的能静力力、性上耐肢力和下
利用体操棒、实心球、哑铃等进行练习,篮球加速运 球、听信号急停、左右手同时运球训练,听信号蹲踞 式、站立式起跑训练等
木油漆工工、、瓦采工石、工粉等刷工、要身爬楼求 的梯发 稳、展 定爬肩 性绳带 和、和 灵爬下 敏竿肢 性和肌,跳肉以跃的及中静在保力高持性空平耐和衡力特的定、能地上力点半
综合 操作类
中职(新课标)《体育与健康》 02 田径

第 24 页
四、基本技术
跳高
跳远
第 25 页
(一)跳高
背越式跳高技术
过杆
落地
起跳
助跑
第 26 页
助跑
起跳点
动作要领:
① 直线助跑一般为4~5步加速跑,两腿后蹬和前摆的幅度较大, 身体重心较高,动作轻松、自然、有弹性。
② 弧线助跑一般为4~5步,助跑时身体略向圆心倾斜,脚落地 时由脚跟过渡到前脚掌,摆臂与弯道途中跑相似。倒数第二步, 步幅稍大,用全脚掌着地;最后一步稍小,速度较快,准备起跳。
第 13 页
终点跑
距离一般为终点线前15~20 m。
动作要领:
① 上体前倾,两臂用力加速摆动,大腿抬高向前 迈步,频率加快。
② 距终点线约一步时,上体急速前倾,用胸部或 肩部触压终点线,跑过终点。
第 14 页
(二)中长跑
起跑
(1)“各就位” 两腿前后开立,有力脚在前,全 脚掌着地,脚尖紧靠起跑线后沿,后 脚脚尖着地;上体前倾,两膝弯曲; 有力脚异侧臂置于体前,同侧臂放于 体侧;身体重心落于前脚,目视前下 方3~5 m处,保持稳定姿势。
第 31 页
起跳 从助跑最后一步摆动腿后蹬开始,至起跳腿蹬离地面结束。
动作要领:
① 助跑最后一步,摆动腿用力蹬地,使身体尽快向起跳板方向 运动。起跳腿快速前摆,大腿积极下压,踏上起跳板,由脚跟过 渡到全脚掌着地。 ② 起跳腿着地瞬间,髋、膝、踝关节被迫弯曲缓冲;同时,身 体重心前移,起跳腿快速用力蹬伸,摆动腿大腿积极向前上方摆 至水平位置,小腿自然下垂。 ③ 起跳腿同侧臂屈肘向身体前上方摆动,异侧臂屈肘向体侧摆 动,提肩、拔腰,向上顶头。
第 22 页
三、比赛规则 (一)跳高比赛规则
体育与健康《飞盘反手投掷》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星际探险”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本节课是以《体育课程标准》为依据,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立足于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进步与提高,使每个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
此课将“情境导学·任务驱动”教学教学模式有效实施,并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通过教学内容、情境创设、教学过程、教学器材、教师语言的创新使用,让学生通过各种游戏,来有效发展自身体能,同时注重学生的规则意识、合作意识、探究意识、团队意识等,让课堂教学体现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评价方面,将发挥评价的激励与诊断功能,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进步,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促进全面和谐发展。
二、教材分析投掷是小学阶段重点教学内容之一,但是在以往所接触的教学中,绝大多数是以单手肩上或双手前抛教学为主。
而本课所采取的飞盘教学属于反手投掷类项目,通过学习可以在增强学生的上肢力量及反手投掷能力,并提高学生的协调、灵敏素质。
同时培养学生不怕挫折,克服困难的自信心和勇气。
三、学情分析水平二(三年级)学生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在身体的协调性等方面还需要继续提高。
特别是飞盘课本身就对孩子们有着非常大的吸引力,在学习中都有跃跃欲试的兴趣。
在学习中安排练习的难度要适中,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这样更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目标1.初步学习反手掷飞盘及双手接飞盘技术动作。
2.发展学生的身体的灵敏性以及身体的协调性和空间意识。
3.培养学生规则意识、公民责任感并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协作能力。
五、重难点教学重点:飞盘出手时的平稳性教学难点:接飞盘时机的把握六、教学过程设计思路(一)启动阶段通过创设“星际旅行”的情境开启本课,学生通过学习在 X 星球四种问候方式(两臂抬平击掌、握手后原地转一圈、弓箭步前进并相互击掌、双脚跳双手击掌)来起到热身的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身体的灵敏性及身体的协调性。
(二)储备阶段通过“飞碟驾驶”、“星际交流”情境的创设,帮助学生能够初步的操控飞盘,并学习反手投飞盘及双手接飞盘技术动作,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反手投掷能力及对空间感知能力与时机的把握能力;通过两人对传练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规则的制定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投掷轻物说课稿

投掷轻物说课稿投掷轻物说课稿1设计与指导思想:这是一节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的体育实践课。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学习方式、教学环境、等因素的设置,通过一些简单易行、贴近生活、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发现,学会创新,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教材分析:投掷是一个传统项目,它不仅对学生的生理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它也是从劳动人民的劳动实践中总结得出的一项体育活动,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
新课标中对投掷项目的安排是根据学生的年龄以及生理水平的不同,从而安排了不同要求的投掷。
水平一中学生的投掷要求是学会简单的'自然挥臂的动作,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二年级的学生,他们活泼好动,注意力的指向性延续时间不长,喜欢在户外做游戏和玩耍,认知和技能尚处于中低水平,团结协作意识不强。
但学习新知识的速度,模仿能力强,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具备一定的探索知识,自主创新的能力。
本堂课中的主要内容正面持轻物投掷与游戏———就是将体育课堂还原到生活中,将学生最熟悉的纸飞机带进课堂,用一个纸飞机贯穿整堂课,既简单,又趣味十足。
学习重点是:投掷动作中的动作连贯与协调。
学习难点是:全身的协调用力与手部的鞭打动作。
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们活泼好动,注意力的指向性延续时间不长,喜欢在户外做游戏和玩耍,认知和技能尚处于中低水平,团结协作意识不强。
但学习新知识的速度,模仿能力强,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具备一定的探索知识,自主创新的能力。
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让学生能在活动中展示自我。
2、让学生初步掌握肩上投掷的正确挥臂动作,提高投掷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精神,并对学生进行他人的尊重与关心情感教育。
教法学法:教法上遵循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用自主学习手段,以直观式、诱导式进行教学,让学生观看、模仿,从教师的讲解到学生自主练习,逐渐增加练习的难度。
学法上采用小群体分散练习形式,加上教师的共同参与,提倡互助互学,在学习过程中,教师的不断讲解和示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运动与健康ppt课件

象。
可编辑课件PPT
16
美国《纽约邮报》曾 惊叹道:“奥巴马的身 材就像詹姆斯·邦德的一 样健美!”除了给自己 制定了近乎苛刻的健身 计划,奥巴马在饮食上 也非常注意,他从来不 吃汉堡包和炸薯片。无 论是今天夏天访问柏林 期间还是在夏威夷度假, 奥巴马都不会忘记在健 身房里锻炼身体。
可编辑课件PPT
可编辑课件PPT
6
长期来,许多同学对运动的期望很高,以 至于被一些夸大的说法所误导。然而,当这 些期望落空后,他们会彻底放弃运动。而运 动本应带给他们的好处,也由于他们轻易放 弃而从身边溜走。
你可能偶尔参加几次班级或学校组织的体
育运动或体育比赛,这不会让你的健康有什
么彻底改变,也没法让你强烈地感受到运动
可编辑课件PPT
3
说到身体健康这个问题,“预防胜于治疗” 是绝对的真理。每天当我们盘算要不要锻炼、 该吃什么喝什么、要不要控制体重、要不要 抽烟、该如何应对压力的时候,我们也正在 决定要不要让自己得心脏病、中风、糖尿病、 多种癌症以及其他一些慢性病。对于我们当 中的许多人来说,改变几个重要的生活习惯 就能极大减少患病风险,还能提高我们的生 活质量。
17
奥巴马每天的锻炼计划是这样的:
在开始一天的工作之前,奥巴马大约要花
上半个小时到45分钟的时间在健身房里度过。
他的臂力最多可以举起90公斤的重量,而双
手各拿一个16至22公斤的哑铃,可以交替屈
伸30次。在柏林的时候,他曾经拿着32公斤
的哑铃,左右臂都完成了10次屈伸。另外,
他还做仰卧起坐锻炼腹部肌肉、骑自行车增
(一)运动能改善你心血管健康
据美国斯坦福大学预防医学研究中心研究 表明:运动会显著降低冠心病的发生----冠 心病是多数突发性心脏病的肇因。过去十年
人教版体育与健康(3-4年级)第2节《跳跃》ppt课件1

跳跃----体验弹跳课的设计与说明一、指导思想以实施课程标准为宗旨,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科学的预设艺术的生成”为蓝本,以学生身心发展为中心,通过有效的教学与自主合作学习来达成教学目标。
针对水平二(三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利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一脚蹬地起跳,越过一定的高度的技能,激发学习兴趣。
在不断体验进步和成功的过程,使每个学生在身体、心理、技能、情感等方面得到有效锻炼。
二、教材分析本课教材“一脚蹬地起跳,越过一定的高度”是小学三年级第一学期跳跃----体验弹跳单元第5课时内容。
本教材着重培养学生助跑几步后一脚起跳后屈膝腾跃一定高度或双腿前伸越过一定高度横绳并轻巧双脚落地的意识及能力。
通过本教材的教学,进一步发展学生身体的灵巧性和动作的协调性,增强学生的下肢力量及弹跳能力。
通过本教材及本单元前面几课时的学习,让学生对下学期学好蹲踞式跳远充满信心。
三、学情分析小学三年级学生属于水平二学段,他们活泼好动,注意力的指向性较弱,他们对体育活动有广泛兴趣,喜欢学习运动技巧,表现欲望比较强。
因此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灵活安排多样的跳法练习,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公平竞争的气氛,留给学生一定的活动空间,让学生自由学练,在观察思考中得到启示,得到锻炼。
多表扬,少批评和指责。
同时让学生组合在团队,有效的激发团队精神,培养合作意识,有益于各层次学生得到提高。
使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得到成功感,给学生带来学会了的愉快,成功了的喜悦,获胜了的开心和自豪。
让他们不仅身体得到锻炼,而且更多的掌握有关跳跃的相关知识和科学锻炼方法。
四、教学目标1.通过学练让学生基本掌握单跳双落的动作技能。
2.培养助跑几步一脚起跳后屈膝腾空越过一定高度横绳并轻巧双脚落地的意识及能力。
3.提高跑、跳动作的协调性、灵巧性,增强学生的下肢力量及弹跳力。
4.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并在练习和游戏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五、教学内容1.跳跃:一脚蹬地起跳,越过一定的高度。
人教版体育与健康三年级下册第3节《投掷》教学设计

人教版体育与健康三年级下册第3节《投掷》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体育与健康三年级下册的第三节《投掷》课程。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学习投掷的基本技巧,包括投掷的角度、力量和准确性。
教材通过简单的投掷游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投掷的基本技巧,培养学生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运动能力和协调性。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投掷技巧的掌握还不够熟练,需要教师的耐心指导和反复练习。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投掷的基本技巧,包括投掷的角度、力量和准确性。
2.培养学生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投掷的角度、力量和准确性。
2.教学难点:投掷技巧的掌握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投掷动作,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和掌握投掷技巧。
2.实践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反复练习投掷,提高投掷技巧。
3.游戏法:通过投掷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器材:投掷器材(如投掷圈、球等)、测量工具、音响设备。
2.场地:学校操场或体育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以轻松愉快的语言引导学生进入课堂,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内容和目标。
同时,检查学生的器材准备情况。
2.呈现(5分钟)教师通过示范投掷动作,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和掌握投掷技巧。
示范过程中,教师讲解投掷的关键要点,如投掷角度、用力顺序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按照教师的要求,在投掷器材上进行投掷练习。
练习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并给予鼓励。
4.巩固(5分钟)学生进行投掷比赛,检验自己掌握投掷技巧的情况。
教师记录比赛结果,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
5.拓展(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投掷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所学的投掷技巧。
游戏过程中,教师注意观察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投掷技巧的重要性。
体育与健康教学课件(第7章)田径

第七章 田径
11
7.3 奔跑
4. 终点跑 终点跑是全程跑的最后一段。任务是尽力保持途中跑的高速度跑过终点。
5. 弯道跑技术
从直道进入弯道跑时,身体应有意识地向内倾斜,加大右腿的蹬地力量和摆动幅度,右臂亦相应 地加大摆动的力量和幅度,有利于迅速从直道跑进弯道。弯道跑中,身体应向圆心方向倾斜。
第七章 田径
注意事项: (1)练习应注意循序渐进 , 掌握适宜的运动量。 (2)练习应持之以恒。 (3) 速度练习是始终贯穿于中长跑训练中的主线。
第七章 田径
15
7.4 跳跃
一、动作方法
助跑:一般采用 12 ~ 16 步助跑。 起跳:上板快;摆臂摆腿快;蹬伸起跳快。 腾空: (1)起跳腾空后放下摆动腿,膝关节放松,大小腿向后摆。(2)
第七章 田径
14
7.3 奔跑
二)中长跑
(三)练习方法
一般耐力练习:耐力通常是衡量身体健康水平高低的一个标志。一般耐力的练习方法有 : ①定 时跑,强度较小的越野跑和爬山。②球类活动(如结合中长跑的特点,采用人盯人的方法进行 篮球和足球比赛)。③滑冰、滑雪和其他体力练习。
专项耐力练习:专项耐力练习一般安排在有比赛(或考试)的前阶段进行。应有计划、有节奏 地重点发展专项耐力、速度感和跑的节奏的方法:①较长距离的反复跑(如 800 米,1000 米 等)。②变速跑(80 米快跑 +120 米慢跑)。③越野跑。④配合定期的检查跑与参加接近专 项、专项和超专项的比赛。
是几个人互相配合,密切合作对培养集体主义精神有积极意义。
第七章 田径
6
7.2 田径运动的分类
二)田赛项目 跳跃项目包括跳高、撑杆跳高、跳远和三级跳远。
投掷项目包括推铅球、掷铁饼、掷链球和掷标枪。
人教版体育与健康三年级下册第3节《投掷》说课稿

人教版体育与健康三年级下册第3节《投掷》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投掷》是人教版体育与健康三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投掷的基本技巧和动作要领。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投掷的基本动作,提高投掷能力,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材中包含了投掷的动作要领、投掷技巧、投掷比赛等内容,旨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投掷技能,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水平。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运动基础,对投掷运动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投掷技巧和动作要领方面还存在不足,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得到提高。
此外,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竞争意识也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投掷的基本动作和技巧,提高投掷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分组练习和比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竞争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增强自信心,培养克服困难的意志。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投掷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2.教学难点:投掷动作的连贯性和准确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示范法、分组练习法、比赛法等。
2.教学手段:投掷器材、教学视频、图片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趣味小游戏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基本技能学习:讲解投掷的动作要领,示范动作,学生分组练习。
3.技巧讲解与实践:讲解投掷技巧,学生分组练习,教师指导。
4.比赛:分组进行投掷比赛,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和团队协作能力。
5.总结与反思: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总结课堂教学,布置课后练习。
七. 说板书设计投掷动作要领:1.站位:双脚分开,与肩同宽。
2.握球:用手掌托住球,手指紧握球体。
3.投掷:上体向前倾斜,用力甩臂,将球投出。
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投掷技巧和动作要领的掌握程度。
2.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竞争意识的培养。
九. 说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确保教学效果。
乒乓球课件

六、乒乓球基本理论
(1)乒乓球握拍法
• 乒乓球握拍方法分直拍握法和横拍握法两种,不同的握法
各有其优点,从而产生各种不同的打法。
•
一、 直拍握法 直拍握法的特点是正反手都用球拍的同
一拍面击球,出手快,正手攻球快速有力,攻斜、直线球
时,拍面变化不大,对手难于判断。
• 二、 横拍握拍法 横拍握拍法的特点是正反手攻球力量大,
指导思想:
• 以“健康第一”的思想为指导,学生全面发展为基准点,依 据《体育新课程标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挖掘学生学习 潜力,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在掌握技能的同时,培养 相关能力品质,促进学生运动健康。教学中通过“反口令” 、“蜘蛛行”游戏穿针引线、整合教学资源、优化教学互动 、互助的情感体验、细化教学评价等,诸多有效策略相互穿 插、互为辅助,使课堂教学人文、本真而高效 。
自主学练、探究实践— 学会体验、动态生成
导学穿插、互为渗透。教学中,导、学有机穿 插,互为渗透,互为提升。自主学练部分,队列变 换行进间向左(右)转走动作要领的获得是通过师 生从原地、原地踏步、齐步走接向左(右)转走及 若干次导学互换、思维碰撞、层层递进后形成的, 其间模仿、评价、动作迁移、对比分析等层层深入 。课堂教学轻说教、重生成, 还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 同时又不放松对课堂效率的 追求。
攻削球时握法变化小,反手攻球容易发力也便于拉弧圈;
但正反手交替击球时,需变换击球拍面,攻斜、直线时调
节拍形的幅度大,易被对方识破
七、乒乓球基本理论
• (一) 无论哪种握法,握拍都不应过紧或过松。过紧会使 手腕僵硬,影响发力时的手腕动作,过松则影响击球力量 和击球的准确性。
• (二) 握拍不宜太浅。直握时,食指和拇指构成的钳形 不能过大或过小,以免影响手腕动作的灵活性。
人教版体育与健康三至四年级《1.原地投掷沙包(或垒球)》教学设计4

人教版体育与健康三至四年级《1.原地投掷沙包(或垒球)》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原地投掷沙包(或垒球)是人教版体育与健康课程三年级至四年级的一篇教材。
本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是让学生掌握投掷的基本技巧,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投掷能力,培养学生勇敢、自信、合作的品质。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至四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他们善于模仿,合作意识较强。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投掷技巧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教学中给予个别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原地投掷沙包(或垒球)的基本技巧。
2.培养学生勇敢、自信、合作的品质。
3.提高学生的投掷能力,达到课程标准要求。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投掷时的动作要领和投掷技巧。
2.教学难点:投掷时的力度控制和投掷角度。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或优秀学生示范正确的投掷动作,让学生模仿。
2.练习法:分组练习,让学生反复投掷,掌握技巧。
3.比赛法:设置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4.反馈法:教师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导学生改进投掷动作。
六. 教学准备1.器材:沙包或垒球、投掷区域、安全区域。
2.场地:宽敞的操场或体育馆。
3.教学PPT或海报。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简单的热身活动,引导学生进入状态。
例如,让学生围绕操场慢跑两圈,做一些关节活动,如颈部、肩部、腰部、膝关节等。
2.呈现(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原地投掷沙包(或垒球)的动作要领,通过PPT或海报展示正确的投掷姿势和动作。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为四组,每组轮流进行投掷练习。
教师在旁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
每组练习时间为2分钟,共进行5轮。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为两组,进行投掷比赛。
教师观察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反馈。
比赛时间为5分钟,结束后教师总结优点和不足。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一些投掷相关的游戏,如“抓沙包接力”、“沙包投准”等。
让学生在游戏中提高投掷能力。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学生的表现,表扬优秀学生,鼓励表现不足的学生。
人教版体育与健康第3节《软式排球》word教学参考

人教版体育与健康第3节《软式排球》word教学参考一、软式排球运动的技术概述1、软式排球技术概念:软式排球由柔软的橡胶制成,球的重量在210克左右,周长66厘米,在玩耍时,可采纳排球技术和多样化击球动作,它由“软排游戏”和“软排竞赛”两大类组成。
2、软式排球技术的特点:◆因其球体柔软、重量轻、气压小,因此可不能挫伤手指,有安全感;◆击出的球飞行速度较皮制排球慢,因此不易落地,玩起来趣味性强;◆软式排球规则以及场地都比较简单,具有专门强的可操作性。
3、软式排球技术的分类软式排球技术依照不同的技术特点和运用方法等,可分成六大类。
二、预备姿势与移动软式排球预备姿势的特点是:由于软式排球,球速较慢,因此运动中的预备姿势一样采纳重心比6人制排球稍高的稍蹲预备姿势,躯体重心稍靠前,肌肉保持一定的紧张度。
预备姿势依照躯体重心的高低可分为:稍蹲预备姿势、半蹲预备姿势两种。
稍蹲预备姿势一样用于来球速度较慢、弧度较高的传球、垫球或击球前的助跑。
半蹲预备姿势要紧运用于防守和拦网。
预备姿势与移动作用:预备姿势是完成各种技术动作的预先预备时期。
有预备’则可应对各种复杂情形,把握主动权。
预备姿势合理,思想预备充分,不仅对移动和完成技术动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且也直截了当阻碍着排球技术的把握和运用。
移动要紧是调整人与球的距离,以便保持接球的正确位置。
移动在排球竞赛中是极其重要的,起动的及时与否,步法的熟练程度与准确性都直截了当阻碍着接球的好坏,防守的成败和战术组成的质量。
专门是为了缩短攻、防的转化过程,适应快速战术的需要,移动就更有其决定性的意义。
预备姿势与移动分类:预备姿势依照躯体重心的高低可分为:稍蹲预备姿势、半蹲预备姿势(一)预备姿势动作方法1、稍蹲淮备姿势技术动作方法:两脚前后或平行开立,两脚间距比肩稍宽,脚尖朝前或适当内收,两膝微内扣,躯体重心稍低、靠前,膝关节保持一定的屈曲,两臂放松,肘关节自然下垂,双手置于腹前,凝视来球,两脚微动,全身处于待发状态2、半蹲预备姿势技术动作方法:两脚前后或平行开立,比肩稍宽,脚尖朝前或适当内收,两膝关节屈曲程度大,两肩的投影线超过膝部,膝部的投影线落在脚尖前,脚跟稍提起,上体前倾,重心靠前,膝关节保持一定的屈曲,两臂放松,肘关节自然下垂,双手置于腹前,凝视来球,两脚微动,全身处于待发状态预备姿势重点难点:(1)脚跟稍提起,两脚尖稍内收,膝关节保持一定的屈曲,便于向各个方向进行快速有力的蹬地。
人教版体育与健康第3节《营养不良与肥胖》word教案

人教版体育与健康第3节《营养不良与肥胖》word教案松林店中心学校祁晓庚【指导思想与理论基础】最新一期“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在中国青青年中,营养不良与超重肥胖同时存在。
营养不良与肥胖成为儿童健康的两大威逼。
为了学生躯体健康,我们应正确教诲学生良好的生活和饮食适应。
【教学活动背景分析】四年级学生正处在躯体发育的重要时期,受家庭环境阻碍生活环境和饮食适应正时刻阻碍着学生的健康。
班级中的学生大部分躯体比较健康,但也有部分学生有明显的营养不良和肥胖的现象。
通过全班集体交流讨论,学生自主归纳营养不良与肥胖的危害和缘故。
【教学活动目标】1、了解什么是营养不良与肥胖。
2、了解肥胖和营养不良的危害。
3、了解造成肥胖和营养不良的缘故。
【描述本活动最适合的教学对象年龄及参加者数量】小学四年级25人【教学活动材料清单】问答卷每人一张【教学活动步骤】一、填写问卷,引入课题。
1、学生依照自身实际情形填写问答卷。
(课前每人发一张问答卷)2、全班交流问答卷结果,教师初步了解学生的饮食认识和适应。
3、引入课题目前,肥胖和营养不良是威逼儿童健康的两大营养问题。
什么缘故会产生肥胖和营养不良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如何预防营养不良与肥胖症。
营养不良与肥胖(板书课题)二、你明白吗?1、什么是营养不良?(出示图片)教师简述什么是营养不良:营养不良是因食物营养未达到膳食供给量标准,机体的消化、吸取、利用功能障碍或因生理、生活、劳动、病理等缘故对营养消耗过多所引起的一种慢性营养缺乏性疾病。
2、营养不良有什么危害?学生自主阅读资料了解营养不良的危害。
儿童长期的营养不良,专门是5岁以下儿童的营养不良,不但阻碍体格发育,而且阻碍智力发育,还可造成全身各系统功能紊乱,免疫功能低下,易患多种疾病,也会对以后的劳动生产力造成极大的负面阻碍,有研究说明在儿童2岁前发生的生长迟缓将会对他的整个一生发生阻碍。
全国5岁以下中、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为18.0%,其中生长迟缓率为9.9% 、低体重率为5.9%及消瘦率为2.2%。
体育双手头上投实心球优质教案(精选2

体育双手头上投实心球优质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体育与健康课程教材第四章“投掷”部分,具体为第3节“双手头上投实心球”。
详细内容包括:双手头上投实心球的动作要领、投掷时的呼吸方法、投掷角度和力量的掌握、投掷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双手头上投实心球的基本动作要领,提高投掷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提高集体荣誉感。
3. 培养学生勇敢、自信、坚韧的品质,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投掷时的角度、力量和呼吸方法的掌握。
教学重点:双手头上投实心球的动作要领和投掷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实心球、教学视频、测量工具。
学具:实心球、防护用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投掷游戏,让学生感受投掷的乐趣。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才能投得更远?2. 讲解与示范(10分钟)讲解双手头上投实心球的动作要领、呼吸方法、投掷角度和力量。
示范动作,让学生跟随示范进行练习。
3.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例题,分析实心球投掷中的常见问题。
解答学生疑问,强调动作要领。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投掷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纠正错误动作。
5. 小组竞赛(1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竞赛,激发学生积极性。
评选出投掷最远的小组,给予表扬。
教师点评学生表现,强调注意事项。
六、板书设计1. 双手头上投实心球的动作要领2. 投掷时的呼吸方法和角度3. 投掷力量的掌握4. 投掷安全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本节课所学,思考如何在投掷实心球时提高投掷距离。
2. 答案: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调整呼吸、保持投掷角度和力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的投掷能力有所提高,但部分学生动作不够规范,需要在下节课继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让学生了解其他投掷项目的技巧,如标枪、铁饼等,拓宽知识面。
三年级体育单元教学教案(跑跳掷理论教学)

一、跑——体验速度单元教学计划单元学习目标:1、运动参与:愿意参加跑与游戏的活动。
2、运动技能:能做出站立式起跑和快速跑的基本动作,并能在游戏中使用。
3、身体健康:发展奔跑能力和动作灵敏性。
4、心理健康:在跑步与游戏活动中表现出较高的热情。
5、社会适应:能体验到个人在跑步与游戏活动时的快乐感受。
单元第( 6 )学时学习目标:(1)在让距追逐跑的练习中,提高直线跑的速度。
(2)在游戏中,能保持身体平衡。
学习内容:(1)跑:50 米快速跑。
(2)游戏: 穿过小树林。
单元第(7 )学时学习目标:(1)考核时能全力以赴,发挥最好水平,争取比以前有进步(2) 以胜不骄,败不馁的态度面对考核结果。
学习内容:跑:50 米快速跑(考核)。
二、跳跃——体验弹跳单元教学计划单元学习目标:6、运动参与:愿意参加跳远与游戏的活动。
7、运动技能:能做出各种跳跃动作与练习,为学习蹲踞式跳远打下基础。
8、身体健康:能在练习与游戏中发展跳跃能力。
9、心理健康:在跳跃与游戏活动中表现出较高的热情。
10、社会适应:能体验到与同伴进行跳跃与游戏活动时的快乐感受。
单元第( 1 )学时学习目标:(1) 愿意参加跳跃与游戏的活动(2) 能做出双脚连续跳上跳下的动作学习内容:跳跃: 双脚连续跳上跳下游戏: 前跳追圈接力单元第( 2 )学时学习目标:(1)在练习与跳流星游戏中,表现出较高的热情 (2) 发展蹲跳起的能力学习内容:跳跃: 蹲跳起 游戏: 跳流星教法:(1)运用示范和正误对比法,着重演示用前脚掌蹬地跳起,蹬地时两腿蹬直的方法,并让学生知道这样做的道理。
(2 )组织学生进行分组练习,巡视中对学生进行评价并提示: 在做出前脚掌蹬地跳起,蹬地时两腿蹬直的基础上,逐步提高频率,加快速度。
(3 )组织学生自己选择方法练习,提示小组同伴之间相互观察并交流,要求动作能连贯协调。
应尽可能选择泥地或草地进行练习;器材牢固,高度适宜,课前要检查。
(4 )教师讲解游戏的规则与方法,并请学生协助示范游戏的动作,组织学生分组尝试练习。
三年级体育与健康上体育课的服装要求人教版

授课年级:三年级 授课内容:
1.上体育课的服装要求 2.游戏:击鼓传花
一、上体育课的服装要求:
• 1.上下衣要求: • 尽量穿宽松的衣服,如穿运动
服、弹性较大、柔软的服装。
一、上体育课的服装要求:
• 1.上下衣要求: • 不能穿: • 紧身、太小或太大的衣服、牛仔服或者没有弹
性的服装。
一、上体育课的服装要求:
• 1.上下衣要求: • 不能穿戴: • 帽子、手套、围巾、耳套。
一、上体育课的服装要求:
• 2.鞋子要求: • 尽量穿运动鞋或运动网鞋。
一、上体育课的服装要求:
• 2.鞋子要求: • 最好不要穿: • 高跟鞋、皮鞋、凉鞋、拖鞋、靴子等。
一、上体育课的服装要求:
• 2.鞋子要求: • 最好不要穿:皮鞋、凉鞋、拖鞋、靴子
鼓停为止。此时花在谁手中(或其座位前),
谁就上台表演节目(唱歌、跳舞、说笑话;或
回答问题等);如果花在两人手中,则两人可
通过猜拳或其它方式决定负者。
让我们一起来放松吧~
小结:
• 一、上体育课的服装要求:
• 1.上下衣要求: • 尽量穿宽松的衣服,如穿运动服、弹性较大、柔软的服装。
• 2.鞋子要求: • 尽量穿运动鞋或运动网鞋。
等。
一、上体育课的服装要求:
• 2.鞋子要求: • 最好不要穿:皮鞋、凉鞋、拖鞋、靴子
等。
一、上体育课的服装要求:
• 2.鞋子要求: • 最好不要穿:皮鞋、凉鞋、拖鞋、• 3.要求:饰物的佩带 • 为了体育课的安全,在上体育课前,同学
们将身上佩戴物品尽量取下来。
一、上体育课的服装要求:
• 3.要求:饰物的佩带 • 不要佩戴:红领巾、钥匙、公交卡、胸
实用的实心球教案

实用的实心球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体育与健康》教材第四章“投掷”部分的第3节“实心球投掷”。
具体内容包括实心球的握球方法、投掷姿势、用力顺序、投掷角度等,着重分析实心球投掷的基本技术要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实心球的基本投掷技巧,提高投掷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运动兴趣。
3. 增强学生的上肢、腰腹部力量,提高身体素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实心球的用力顺序和投掷角度的掌握。
重点:实心球的握球方法、投掷姿势和基本技术要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实心球、教学视频、测量工具。
学具:实心球、练习衣物、毛巾。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热身活动,如慢跑、拉伸等。
邀请学生示范实心球投掷,了解学生的基本技能水平。
2. 理论知识讲解(10分钟)介绍实心球的握球方法、投掷姿势、用力顺序和投掷角度等。
结合教学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实心球投掷的技术要领。
3. 技能训练(10分钟)分组练习,学生之间相互指导、纠正。
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的不足进行个别指导。
4. 例题讲解(5分钟)指出实心球投掷中常见的问题,如用力不当、投掷角度不合适等。
分析问题原因,提出解决方法。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进行实心球投掷练习,教师观察、指导。
设置投掷距离目标,鼓励学生挑战自我。
学生反馈学习心得,提出改进意见。
六、板书设计1. 实心球投掷技术要领握球方法:双手握球,掌心相对,手指自然分开。
投掷姿势:双脚前后开立,前脚尖指向投掷方向。
用力顺序:从下至上,依次为腿部、腰部、上肢。
投掷角度:45度左右。
2. 实心球投掷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实心球投掷动作练习。
答案:分组进行实心球投掷练习,每人至少完成10次投掷,记录最远距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较高,但在实心球投掷技巧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用力顺序不当、投掷角度不合适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版
2020/9/3
准备部分: (约8分钟)
• 师生问好,检查服装。 • 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 • 宣布课的内容:投准与小游戏 • 学习目标:
掌握投掷的基本要领 ,提高掷准能力。
准备活动:
1、“S形”慢跑。 、徒手操:
× × × × 〇〇〇〇 × × × × 〇〇〇〇 × × × × 〇〇〇〇 × × × × 〇〇〇〇 × × × × 〇〇〇〇 × × × × 〇〇〇〇
掷准游戏:
一、沙包掷中活动靶游戏
△
1、请同学们听口令变换成圆形队:1、2小组 ,3、4小组,5、6小组,7、8小组各自为单 位2、跑每成个一圆个形圆队形请队4。名同学站在圆中当“活动△靶 ”。 3、每个圆形队4个沙包,掷中队中央的学生 后,掷中的学生站在圆中当活动靶,被掷中 的学生站在圆形队中参加掷中游戏。
△
基本部分:
× ××× 〇〇〇〇
掷准游戏:
× ××× 〇〇〇〇 × ××× 〇〇〇〇 × ××× 〇〇〇〇
一、沙包掷中固定靶游戏
× ××× 〇〇〇〇 × ××× 〇〇〇〇
△
小组第一个学生站在准备线
后,听哨声开始,先拿回沙包后
返回到投掷线后,听口令掷准,
掷出后站在队尾,下一个同学做
准备。
基本部分:
△
头部运动、扩胸运动、
肩臂运动、体转运动、
活动手脚碗。
基本部分:(约28分钟)
投掷掷准学习
一、徒手练习 1、教师示范。 2、学习分解动作。 3、动作要领口诀:
两脚前后开立 绕臂屈肘上肩 自然挥臂出手
× × × × 〇 〇 〇〇 × × × × 〇〇〇〇 × × × × 〇〇〇〇 × × × × 〇〇〇〇 × × × × 〇〇〇〇 × × × × 〇〇〇〇
结束部分:(约4分钟)
1、听《感恩的心》做放松。 × × × × 〇 〇 〇 〇
× × × × 〇〇〇〇
× × × × 〇〇〇〇
2、课后小结。
× × × × 〇〇〇〇 × × × × 〇〇〇〇
× × × × 〇〇〇〇
3、回收器材。
△
4、师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