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蝉(法布尔)优秀教学设计
19法布尔《蝉》教案
《蝉》(法布尔)教学目标(一)学习本文作者为了获得第一手材料,锲而不舍的工作精神,以及全面、细致、深入的观察方法。
(二)学习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加强说明生动性的写作方法。
(三)理解作者在动物世界的描述中所寄寓的生活哲理。
教学过程一、古诗导入:出示古诗《蝉》的诗文。
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不过,这个谜语可有点难,是一首诗,请同学们自己先来读一读,猜猜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垂穗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学生自读,指名猜。
——蝉师:有没有人知道这是谁的诗?(虞世南)让我们一起来有感情地读一读这首诗,生齐读古诗。
师:世界上有一个著名的昆虫学家也写了一篇关于《蝉》的文章,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他。
2、作者简介:法布尔:出生于法国南部圣雷翁村一户农家,童年在乡间与花草虫鸟一起度过。
由于贫穷,他连中学也无法正常读完,但他坚持自学,一生中先后取得了数学学士学位、自然科学学士学位和自然科学博士学位。
1880年,他终于有了一间实验室——一款荒芜不毛但却是矢车菊和膜翅目昆虫钟爱的土地,他风趣地称之为“荒石园”。
在余生的35年中,法布尔就一直居住在“荒石园”里,一边进行观察和实验,一边整理前半生研究昆虫的观察笔记、实验记录、科学札记等资料,完成了《昆虫记》这部著作。
1915年,92岁的法布尔在他钟爱的昆虫陪伴下,静静地长眠于“荒石园”。
他被国人誉为“昆虫世界的维吉尔”。
而《蝉》这篇课文就是改编自《昆虫记》。
法布尔通过自己的努力不但成就了自己,而且还给我们留下了一笔非常宝贵的知识财富。
三、总体感知文章1、师: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昆虫记》,去看一看法布尔眼中的《蝉》究竟是什么样的?请同学们打开书,自己先去读一读,注意,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并思考:法布尔从哪几方面向我们介绍了蝉?学生读文章,思考问题。
学生回答问题:两方面——蝉的地穴、蝉的卵。
归纳:全文自然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蝉的地穴”介绍蝉从幼虫到成虫的生长过程。
蝉法布尔教学设计一等奖
《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蝉的特点及蝉的习性,积累文中的生字词。
2.学习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方法,品味文中准确生动的语言,体会文章科学性与文学性兼顾的特点。
3.理解作者对昆虫的感情,感受文中蕴含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热爱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梳理蝉的生长过程,了解蝉的生活习性。
(2)品味文章生动准确的语言,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写作技巧。
2.教学难点:(1)体会文章蕴含的科学精神,理解作者对蝉的情感。
(2)学习文章将科学性与文学性相结合的写作特点。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展示蝉的图片或播放蝉的鸣叫声,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昆虫吗?(明确:蝉)2.讲述:蝉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昆虫,它的叫声清脆悦耳。
今天,我们将跟随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脚步,一起去探寻蝉的世界。
二、作者及作品简介1.介绍作者法布尔:法布尔(1823-1915),法国昆虫学家,动物行为学家,文学家。
他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著有《昆虫记》这部被誉为“科学与诗的完美结合”的巨著。
2.简要介绍《昆虫记》:《昆虫记》又叫《昆虫物语》,是一部十大卷的巨著,不仅是文学巨著,也是科学百科。
在书中,作者以人性观虫性,将专业知识与人生感悟融于一体。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展示生字词:金蜣、涂墁、臃肿、罅隙、纳、轧扁、孵化、鳍、跳蚤、车辙、黏土、扒掘、喧嚣、钹、寻觅。
请学生朗读,教师纠正读音。
按每行4个词语进行讲解:金蜣、纳、孵化、寻觅:这些词语与蝉的生长过程或生活习性有关,金蜣和纳是蝉的天敌或食物,孵化是蝉的生长阶段,寻觅体现了蝉的活动。
涂墁、罅隙、车辙、黏土:这些词语描述了蝉的生活环境,涂墁和车辙可能与蝉的栖息地有关,罅隙和黏土是蝉可能出现的地方。
臃肿、轧扁、鳍、跳蚤:臃肿形容蝉的外形,轧扁和跳蚤可能与蝉面临的危险有关,鳍是蝉身体的一部分。
蝉的教学设计优秀8篇
蝉的教学设计优秀8篇《蝉》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零落断续收敛宽恕短暂。
2、学习本文欲扬先抑的写法。
能力目标1、培养学习的阅读能力。
2、结合本文学习写作理论知识,提高写作能力。
德育目标体会生命的真谛:虽然生命短暂弱小,但可以通过奋斗使她的意义和价值得以体现。
教学重点:通过蝉的一生体会生命的意义。
教学难点:欲扬先抑,托物寓意的写法。
教学方法:朗读法,启发式教具准备:录音机,朗读带,图片。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生命是多彩的朝霞,映照着广阔的大地;生命是智慧的火花,点缀着灿烂的星空;生命是美丽的鲜花,装扮着绚丽的人生……生命真是一个奇迹。
一枝从淤泥里长出的夏荷,竟开出雪一样洁白纯净的花儿;一粒细细黑黑的萤火虫,竟能在茫茫黑夜里发出星星般闪亮的光;一株微不足道的小草竟开出像海洋一样湛蓝的花;一只毫不起眼的鸟儿,在树头唱出远胜小提琴的夜曲;一条柔软无骨的蚯蚓,居然能在坚实的土地里如鱼在水中似得自由遨游。
在夏天里不断聒噪着的蝉,海边一枚小小的贝壳,都会引起我们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和思索……其实我们不必感叹为什么奇迹不会发生在我们身上,因为我们本身就是个奇迹,能活了这么长时间,长了这么大,更是一种奇迹。
活着是一种幸福,只要活下来,那就是一种无比的幸福。
所以要珍惜现在,把握好每一分每一秒。
下面我说四个谜语:唱歌不用嘴,声音真清脆,嘴尖像根锥,专吸树枝水说鸟不是鸟,躲在树上叫。
自吹啥都懂,其实全不晓一肚子没学问,开口闭口知道,瞧瞧这小家伙,实在真是骄傲天热爬上树梢,总爱大喊大叫,明明啥也不懂,偏说知道知道学生回答(蝉)对,是蝉,大家知道蝉分哪些吗?蝉,古称蜩(tiao)、蚱蝉等,俗名“知了”、爬树猴。
蝉遍布全世界,已知品种有3000余种之多。
蝉的一生有四个阶段,即卵、幼虫、拟蛹和成虫。
雌蝉通常于7~8月份产卵于孔,幼虫孵化后会随树枝或自造细丝落到地面入土中,幼虫在地下生活的时间很长,最短也要2年左右,一般要过4~5年,长的要经过12~13年,甚至更长时间。
教学设计 蝉 法布尔
教学设计蝉法布尔教学设计:观察蝉一、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蝉的生活现象,了解蝉的外部特征和生活习性。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科学实验的能力。
3. 培养学生保护和爱护自然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蝉的外部特征:观察蝉的身体颜色、形状、前翅、后翅等特征。
2. 蝉的生活习性:观察蝉的栖息地、叫声、趟、食性等。
三、教学过程:前期准备:1. 教师准备一些宽口瓶子,放置一些树枝或竹竿作为蝉的栖息点。
2. 教师准备一些蝉,并将其放置在瓶子中。
引导观察:1. 教师将瓶子放在一个明亮的地方,带上学生观察蝉的外部特征。
2. 学生观察蝉的身体颜色、形状、前翅、后翅等特征,并记录下来。
3. 引导学生发现蝉的身体特征是否有变化,比如蛹壳残留等。
探究蝉的生活习性:1. 学生观察蝉的栖息地,比如树枝、树叶、树皮等。
2. 学生观察蝉的叫声、趟、食性等生活习性。
可以在不同时间段观察,比如早上、中午、下午等。
实施实验:1. 学生可以选择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蝉进行观察实验。
2. 学生可以观察蝉的生活习性,比如观察蝉的叫声、趟、食性等。
3. 学生可以记录下实验中的观察结果,并进行描述和总结。
讨论和总结:1. 学生将自己观察到的蝉的特征和生活习性与其他同学进行讨论。
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蝉的外部特征和生活习性。
3. 教师介绍蝉的生态环境及重要性,引导学生保护自然的意识。
四、教学评价:1. 学生的观察记录和实验结果是否准确。
2. 学生对蝉的外部特征和生活习性是否了解。
3. 学生的讨论和总结是否具有合理性。
五、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进行更多蝉的观察实验,进一步了解蝉的生活。
2. 学生可以将观察结果制作成海报或小册子,展示给其他同学。
初中语文蝉法布尔教案
初中语文蝉法布尔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昆虫记》及其对蝉的研究,通过阅读课文,把握蝉的生活习性及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蝉的生活习性,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观念,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蝉的生活习性及特点。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蝉的生活习性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准备:教材、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
2.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与蝉相关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蝉的生活习性及特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互相交流。
三、合作探讨(15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通过合作的方式,深入分析蝉的生活习性。
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讲解(15分钟)1. 教师针对蝉的生活习性及特点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 讲解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蝉与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五、课堂实践(10分钟)1. 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谈谈自己对蝉的生活习性的理解。
2. 学生之间互相交流,教师点评并总结。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简要回顾,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2. 提醒学生关注生态环境,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七、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根据课堂学习,总结蝉的生活习性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2. 写一篇关于蝉的观察日记,记录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对蝉的观察和理解。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课堂讲解和课堂实践等环节,让学生深入了解蝉的生活习性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热爱自然。
19.法布尔《蝉》(公开课教学设计ppt)
4.第11段,运用了一系列的动词, 试品析其好处。
这一段是动作描写,用拟人的修 辞手法说蝉“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 用了一连串动词,如“腾跃”“翻 转”“倒悬”“伸直”“张开”“钩住” 等等,把蝉从壳中脱出的艰难过程具体、 生动、准确地写了出来。
第三部分(12-24)
1.第12段“它选择最小的枝,像枯草或 铅笔那样粗细,而起往往是向上翘 起”“往往”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往往”一词表示大多数情况如此, 但不排除个别情况,说明蝉大多时候找 向上翘起的树枝,但也有例外,如果去 掉的话说明只有找到向上翘起的树枝蝉 才会产卵,与原意不符,体现不出说明 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喧嚣: 声音杂乱,不清静。 无动于衷: 心里一点也不感动,毫不动心。
一、整体感知、理清写作思路
1.法布尔从哪些方面介绍了蝉?
蝉的地穴、蝉的卵 2.蝉是从哪里来的? 蝉的幼虫是从阳光曝晒的道路上的 小圆孔里爬出来的。
文章结构
考察蝉的季节和居住环境中蝉的情况 洞口 1 幼虫 地穴出口
(幼虫) 蝉的 地穴
2.“大多数掘地昆虫,例如金蜣,窠 外面总有一座土堆。”这句话运用了 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这句话运用作比较、举例子的 说明方法,将“蝉”的地穴与“金 蜣”的地穴相比较,说明“蝉”的 地穴周围一点土都没有的特点,使 读者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
3.“其实,它干起活来简直像矿 工或铁路工程师”。这句话用了 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把蝉比作矿工或铁路工程师,生 动形象地说明了蝉的聪明,自然 而亲切。
一、给下面的字注音
轧 yā 鳍 qí xiān
恶劣
纤维
联结 jié 黏土 lián 寻觅 mì 喧嚣 Xuān xiāo 懒洋洋
读写结合,让说明文教学变得生动有趣——《蝉》(法布尔)教学设计
读写结合,让说明文教学变得生动有趣——《蝉》(法布尔)教学
设计
一、课程目标
1. 让学生能够理解法布尔的《蝉》的内容;
2.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
4. 通过本课程,让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文学知识,以及文学分析技能;
二、课程内容
1. 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阅读《蝉》,并且给学生提供一些指导,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文章内容;
2. 接下来,教师可以让学生按照一定的模板,进行文章的梳理和分析,以便于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文章内容;
3. 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就文章的内容,进行讨论,让学生能够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批判思维能力;
4. 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文章的书写,以便于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文章的内容。
三、课程安排
1. 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蝉》,并且给学生提供一些指导;
2. 分析:让学生按照一定的模板,进行文章的梳理和分析;
3. 讨论:让学生就文章的内容,进行讨论;
4. 书写: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文章的书写。
四、教学方法
1. 问答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内容;
2. 讨论法:让学生就文章的内容,进行讨论,以便于学生能够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批判思想。
《蝉》教学设计
《蝉》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积累文中的生字词,了解作者法布尔及《昆虫记》。
学习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来介绍蝉的生长过程。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品味文中准确、生动、有趣的语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法布尔坚持不懈的科研精神,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梳理蝉从产卵到幼虫出土的生长过程。
体会本文生动有趣的语言特点。
2、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之情。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炎热的夏天,当我们听到一声声蝉鸣时,是否想过蝉是怎样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呢?今天,就让我们跟随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脚步,一起去探寻蝉的奥秘。
(板书课题:蝉)(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检查预习,积累字词请学生朗读生字词,教师正音。
解释重点词语的含义,如“蚋”“臃肿”“罅隙”等。
2、了解作者及作品法布尔(1823—1915),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文学家。
他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吉尔”。
代表作有《昆虫记》。
《昆虫记》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也是一部科学百科。
在书中,法布尔用生动的文字,讲述了各种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繁衍和死亡,记录了它们在昆虫王国的漫游历程。
3、默读课文,思考问题本文围绕蝉主要介绍了哪些内容?蝉的生长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三)精读课文,深入探究1、蝉的产卵请学生朗读描写蝉产卵的段落,思考:蝉是如何选择产卵的地点的?作者是怎样描写蝉产卵的过程的?(引导学生从动作、细节等方面进行分析)2、蝉卵的孵化蝉卵孵化需要多长时间?蝉卵孵化后的幼虫是如何活动的?3、蝉的幼虫蝉的幼虫在地下生活的时间有多长?幼虫在地下是如何获取食物和生长的?4、蝉的出土蝉的幼虫是怎样出土的?出土后的蝉会经历哪些变化?(四)品味语言,感受魅力1、本文的语言生动有趣,请找出文中你认为生动有趣的语句,并进行赏析。
法布尔《蝉》教案
法布尔《蝉》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蝉》的基本内容,把握蝉的生活习性和生命周期。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3)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了解蝉的生活习性。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整理信息的方法,深入了解蝉的生命周期。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尊重生命的意识。
(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思考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蝉》的基本内容。
(2)蝉的生活习性和生命周期。
(3)生字词的掌握。
2. 教学难点:(1)蝉的生命周期及生态习性的理解。
(2)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运用查阅资料、整理信息的方法,深入了解蝉。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蝉》的朗读录音。
(2)蝉的相关图片、视频资料。
(3)生字词卡片。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蝉》。
(2)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学习内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视频资料,引导学生了解蝉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环境。
(2)播放课文《蝉》的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蝉》,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书写。
(2)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了解蝉的生活习性和生命周期,并在笔记本上做好记录。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通过查阅资料、整理信息的方法,深入了解蝉的生命周期。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蝉》。
2. 运用所学生字词,写一篇关于蝉的短文。
3. 观察身边的昆虫,了解它们的生态习性,下一节课分享。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评估: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巩固学习成果。
《蝉》教案优秀8篇
《蝉》教案优秀8篇《蝉》教案篇一一、教学目的:1、学习通过细致观察,用拟人等文艺性手法和准确明晰的语言,说明一种动物生长过程和生活习性的方法。
2、培养细致观察事物的兴趣和习惯。
3、理解作者在动物世界的描述中所寄寓的生活哲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拟人等文艺手法的运用。
2、难点:本文所寄寓的生活哲理。
三、教学时数:自读课文一课时四、教学步骤:预习思考题:1、画出本文的结构示意图。
2、找出本文的修辞手法。
字词正音:蜣qiāng(屎壳郎) 窠kē(鸟兽做的窝) 墁màn(用砖或石块铺地面)纤xiān(细小)蚋ruì(小昆虫,体长两三毫米,头小,色黑,胸背隆起,吸人和牲畜的血液)鳍qí(鱼类的运动器官) 曝pù(晒)词语补释:喧嚣:声音杂乱,不清静。
匹敌:(qǐ)对等,相称。
罅隙:缝隙。
腾跃:跳跃。
开合自如:分开收拢不受阻碍。
倒楣:遭遇不好。
(也作倒霉)无动于衷:心里一点也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
作者简介:让亨法布尔被誉为“昆虫世界的荷马”,他的传世杰作《昆虫记》是一部十大卷的巨著。
作者用富有诗意的文艺笔调向人们展示出一个绚丽多姿,光怪陆离的昆虫世界。
这与作者长期接触大自然和喜爱文学,酷爱诗歌分不开。
少年时期的法布尔家境贫苦,为了帮助贴补家用,便担当起给人放鸭的劳动。
正是在与大自然的长期接触中,少年法布尔爱上了昆虫研究这一行。
由于他对各种昆虫的精细的持久的观察,他笔下的昆虫故事都显得多生动有趣,而且还带上了他对社会和人生的观察的烙印,使他的作品更富有深刻的意义。
par 《昆虫记蝉》共有“蝉和蚁”、“蝉的地穴”、“蝉的音乐”、“蝉的卵”四部分。
作者用生动活泼、风趣形象的语言,详细阐明了蝉的生活习性,具体介绍了蝉从卵到幼虫,从幼虫到成虫的生长过程。
课本节选自第二、四部分。
本文属科学小品,是介绍动物生态的说明文。
写作特点:一、说明中兼用文艺笔调,对所要说的事物进行具体描绘。
八上19《蝉》教学设计
19蝉【课标要求】1.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
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
2.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3.阅读科技作品,还应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教学目标】1.学习法布尔为了获得第一手材料,锲而不舍的工作精神以及他全面、细致深入的观察方法。
2.学习法布尔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措施】重难点:学习法布尔全面、细致深入的观察方法、写作手法以及锲而不舍的工作精神。
突破措施:引导学生略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再细读课文,从写作手法的角度体会作者细致观察的具体做法,从而体会作者锲而不舍的精神。
【课时安排】1【教学准备】学生:课前利用工具书解决字词,了解法布尔并阅读《昆虫记》。
教师:多媒体课件,备课本,课本。
【教材分析】本文是法国著名作家法布尔《昆虫记》中的一部分,这是一部引人入胜的科普散文集,它以生动有趣的文笔,向人们展现出一个绚丽多彩的昆虫世界,《昆虫记蝉》共有“蝉和蚁”、“蝉的地穴”、“蝉的音乐”、“蝉的卵”四部分。
作者详细阐明了蝉的生活习性,具体介绍了蝉从卵到幼虫,从幼虫到成虫的生长过程。
课本节选自第二、四部分。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初步掌握了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如精读、略读的结合,因此我强调课前预习,课上以学生阅读、讨论、感悟为主,教师适当地引导、点拨,帮助学生完成重难点的突破。
【导学设计】1.利用工具书解决文中的生字生词和重点词,进行积累。
2.浏览《昆虫记》中写蝉的部分,搜集有关法布尔的知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读过《昆虫记》了,谁记得书中写蝉的部分介绍了关于蝉的哪些知识?(学生自由回答)对,写了《昆虫记蝉》共有“蝉和蚁”、“蝉的地穴”、“蝉的音乐”、“蝉的卵”四部分。
作者详细阐明了蝉的生活习性,具体介绍了蝉从卵到幼虫,从幼虫到成虫的生长过程。
初二《蝉》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初二《蝉》教学设计篇6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了解关于蝉的知识。
3、知道作者通过哪些方法知道蝉的知识?4、默读课文,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1、理解课文,了解关于蝉的知识。
2、知道作者通过哪些方法知道蝉的知识。
课时划分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读通课文,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教具准备1、搜集蝉的资料和图片。
2、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介绍蝉1、教师板书课题,学生读题目。
2、学生展示搜集到的图片和资料,并说明从哪里通过什么方式得到的。
3、导入新课:你们找到的资料可真多。
今天,我们就来读读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知道蝉的知识的。
二、提纲导入,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照下面的要求,先在小组内学习课文。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
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说说你从课文中知道了哪些关于蝉的知识。
三、检查生字新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检查生字新词。
(1)教师出示本课的生字新词,指名读一读,教师强调。
(2)教师再出示本课的生字词语,学生读一读,读中巩固生字的认读和书写。
2、大家一起朗读课文,在读中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
3、指名分段读课文,说说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4、说说哪几个自然段合起来介绍关于蝉的哪些知识。
第一段(第1至3自然段)写作者小时候通过捉蝉,了解蝉的叫声响亮的原因。
第二段(第4至6自然段)写作者通过捉蝉的游戏知道蝉的幼虫是什么样子。
第三段(第7至9自然段)写作者通过读书,知道更多蝉的知识,了解蝉的一生。
第四段(第10段)写作者对蝉的描绘和称赞。
四、学习课文第一部分1、学生默读课文第1至3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蝉叫声响亮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怎么知道的?2、指名反馈。
(1)“蝉噪林逾静。
鸟鸣山更幽”。
蝉的叫声使树林更加宁静,鸟叫声使山谷更加幽静。
法布尔《蝉》学案(共3课时)
法布尔《蝉》学案(共3课时)课题:19、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积累重要的音词义,了解法布尔及《昆虫记》相关知识。
2.理清文章思路,概括文段内容。
过程与方法掌握文艺性说明文的文体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作者葆有纯真爱心,潜心观察、科学记录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1.理清文章思路,概括文段内容。
2.掌握文艺性说明文的文体特点。
3.学习作者葆有纯真爱心潜心观察、科学记录的精神。
教学设计: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二、检查预习,积累字词义,作家作品。
1.读准字音,准确写字形,牢记词义。
①字音暴晒(bàoshài)金蜣(qiāng)窠(kē)隧道(suìdào)地穴(dìxué)黏土(niántǔ)涂墁(tú)刹那(chànà)纤弱(xiānruò)臃肿(yōngzhǒng)罅隙(xiàxì)轧(yà)蚋(ruì)鳍(qí)车辙(chēzhé)钹(bó)跳蚤(tiàozǎo)②重要词语。
刹那:极短的时间;一念之间。
纤弱:纤细柔弱。
臃肿:肌肉肿胀或者物体粗大笨重。
抵御:全力抵抗入侵之敌。
掠夺:抢劫,夺取。
无动于衷:指心里一点也没有触动,一点也不动心。
开合自如:自如:不受阻碍和拘束。
打开闭合不受拘束,形容按照自己的意愿办事。
欢愉:欢乐愉快。
寻觅:寻求;寻找,探索。
2.作者作品。
法布尔(1823—1915)法国昆虫学家。
法布尔一生最大兴趣,尽在于探索生命世界的真面目,发现自然界蕴含着的科学真理。
正因为他热爱真理所以他撰写《昆虫记》时,一贯“准确记述观察得到的事实,既不添加什么,也不忽略什么”。
法布尔的心中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和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他以人性观照虫性,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婚恋、繁衍和死亡无不渗透着人文关怀;并以虫性反观社会人生,睿智的哲思跃然纸上。
法布尔《蝉》(公开课教学设计课件.
法布尔《蝉》(公开课教学设计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法布尔的《蝉》。
教材章节为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课。
本节课将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蝉的生长过程,以及蝉与土壤、气候等环境因素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理解蝉的生长过程,了解蝉与土壤、气候等环境因素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难点:学会生字词,理解蝉的生长过程,以及蝉与土壤、气候等环境因素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文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文文本、生字词卡片、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播放蝉的生长过程的视频,引起学生对蝉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欲望。
2. 自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体会蝉的生长过程。
3. 学习生字词: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生字词,学生跟读,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4. 理解课文内容:教师通过PPT展示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蝉的生长过程,以及蝉与土壤、气候等环境因素的关系。
5. 随堂练习:教师出题,学生现场作答,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6.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讨论蝉的生长过程,以及蝉与土壤、气候等环境因素的关系。
8. 感情朗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蝉的生长过程。
六、板书设计蝉的生长过程卵——幼虫——成虫蝉与土壤、气候等环境因素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根据课文内容,画出蝉的生长过程图。
3. 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写一段关于蝉的生长过程的话。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学生对蝉的生长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生字词,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但在小组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下次课可以尝试采用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拓展延伸:学生可以课后收集更多关于蝉的资料,了解蝉的生活习性,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观察与思考。
部编版八年级上19蝉法布尔(全国一等奖)
作业布置
讨论有关练习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理解:思路:鉴赏:
一、(1):蝉鸣 点题 1.思路清晰
二、(2):厌烦 承接 2.结构完整
三、(3-6):生命 转换 3.欲扬先抑
四、(7):宽恕 结论 4.托物言志
课后反思
答:三部分。
第一部分(1),第二部分(2-6),第三部分(7)。
2.问:第二部分先讲对蝉声的厌烦,再讲对蝉的理解,这样可分哪几部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答:二部分,第二段为一部分,后面为一个部分。
3.问:这样课文可以分四个部分,各是什么意思?
(方式:先给时间让学生思考再做讨论总结)
答:第一部分(1):蝉鸣;
第二部分(2):厌烦;
《蝉》教学设计
课题
蝉
课型
自读课
教学目标
1.积累:零落 断续 收敛 宽恕。
2.学习本文欲扬先抑的写法。
3.培养学习的阅读能力。
4.结合本文学习写作理论知识,提高写作能力。
5.体会生命的真谛:虽然生命短暂弱小,但可以通过奋斗使她的意义和价值得以体现。
重点
体会生命的真谛:虽然生命短暂弱小,但可以通过奋斗使她的意义和价值得以体现。
难点
欲扬先抑,托物寓意的写法。
教学用具
录音机,朗读带
教学环节
说 明
二次备课
复习
上节课生字词
新课导入
一、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新的一课——蝉。
课 程 讲 授
二、作者:
小思,原名卢玮銮,香港作家。
三、朗读:
1.跟录音朗读一遍课文。
法布尔《蝉》教案
法布尔《蝉》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理解课文介绍的关于蝉的鲜为人知的科学知识。
2.体会作者所说的“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月阳光下的享乐”所包含的感情。
3.学习本文生动活泼、轻松诙谐、充满情趣的语言。
(二)教学重点:1.学习本文作者为了获得第一手材料,锲而不舍的工作精神,以及全面、细致、深入的观察方法。
2.学习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地说明事物特征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在对动物世界的描述中所寄寓的生活哲理。
(四)课时安排:2课时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探索自然界的奥秘,认识生存和进化的规律,维护生态平衡,建立与自然相和谐的新文明是我们的使命。
今天我们来学习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蝉》,试着对蝉这种昆虫有个更加全面的认识。
(二)作者介绍:法布尔(1823-1915),法国生物学家、昆虫学家、文学家。
身为现在昆虫学与动物行为学的先驱,法布尔以膜翅目、鞘翅目、直翅目的研究而闻名,雨果称他为“昆虫界的荷马”。
作品有《昆虫记》《阿维尼翁的动物》《橄榄树上的伞菌》等。
(三)写作背景介绍:法布尔买下了塞里尼昂的荒石园,并一直居住到逝世。
这是一块不毛之地,但却是昆虫钟爱的土地,除了可供家人居住外,那儿还有他的书房、工作室和试验场,能让他安静的集中精力思考,全身心的投入到各种观察与实验中去,可以说这是他一直以来梦寐以求的天地。
就是在这儿,法布尔一边进行观察和实验,一边整理前半生研究昆虫的观察笔记、实验记录和科学札记,完成了《昆虫记》的后九卷。
(四)字词积累:1.语音金蜣巷道臃肿涂墁徘徊皮鞘纤维喧嚣媲美2.语义臃肿:形容身体或衣着过分肥大,转动不灵。
小心谨慎:形容言行慎重,不敢疏忽。
小心,留心。
庞然大物:指高达笨重的东西。
现也用来形容表面上很强大实际上很虚荣的事物。
庞然,高达的样子。
灭顶之灾:指被水淹死。
比喻毁灭性的灾难。
灭顶,水漫过头顶。
无动于衷:心里一点儿也没有触动。
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
第19课《蝉》教案
19.蝉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生字词以及法布尔和《昆虫记》的相关文学常识。
2、掌握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加强说明生动性的写作方法。
3、学习本文作者为了获得第一手材料,锲而不舍的工作精神,以及全面、细致、深入的观察方法。
理解作者在动物世界的描述中所寄寓的生活哲理。
教学重点1、让学生掌握本课生字词以及法布尔和《昆虫记》的相关文学常识。
2、让学生学习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加强说明生动性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了解作者,理清说明思路,概括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品味语言,学习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加强说明生动性的写作方法。
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同学们,在新学期开学之前,我们刚刚度过了一个炎热烦闷的夏天。
每到夏天,在某个不经意的午后,我们可以若隐若现地听到窗外知了的鸣叫,它仿佛在提醒着我们夏天的炎热,增加我们的烦闷感。
那么有谁知道知了,也就是蝉的生长过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蝉的课文。
二、自主预习1、作者介绍法布尔(1823—1915),法国昆虫学家。
法布尔童年时代就迷上了大自然中的花草虫鸟。
他在不足19岁时就立志研究昆虫,后来靠自学获得了自然科学硕士、博士学位。
他一生不知疲倦地从事着独具特色的昆虫学研究,完成了《昆虫记》这部著作,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昆虫世界的维吉尔”。
《昆虫记》不仅真实地记录昆虫的生活,还透过昆虫的生活折射出人类世界。
法国剧作家罗斯丹评价法布尔说:“这个大学者像哲学家一般的去思考,像艺术家一般的去观察,像诗人一般的去感受和表达。
”2、背景资料法布尔买下了塞里尼昂的荒石园,并一直居住到逝世。
这是一块不毛之地,但却是昆虫钟爱的土地,除了可供家人居住外,那儿还有他的书房、工作室和试验场,能让他安静地集中精力思考,全身心地投入到各种观察与实验中去,可以说这是他一直以来梦寐以求的天地。
就是在这儿,法布尔一边进行观察和实验,一边整理前半生研究昆虫的观察笔记、实验记录和科学札记,完成了《昆虫记》的后九卷。
语文《蝉》教案6篇
语文《蝉》教案6篇《蝉》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了解蝉的外形特征和习性。
2、对蝉有探究兴趣,能用语言表达自己对蝉的认识。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蝉的特征。
4、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蝉若干只、蝉的鸣叫声。
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用录音机放蝉的鸣叫声,请幼儿听一听、猜一猜这是什么东西的叫声?二、引导幼儿观察蝉。
1、教师出示蝉,引导幼儿讨论:蝉是什么样子的?2、引导幼儿观察:蝉的头上有什么?嘴是什么样子的?背上有什么?身体下面有什么?肚子是什么样子的?3、小结:蝉的身体是黑褐色的。
头上有一对复眼,一对短短的触角,嘴像针,是一根空心的管子。
背上有两对薄而透明的翅膀。
身体下面有三对足。
肚子是一节一节的。
4、讨论:蝉能发出怎样的声音?这种声音是从哪里发出来的?(雄蝉在夏天发出“知了、知了”的声音,这种声音是蝉的翅膀振动发出的。
)三、了解蝉的生活习性。
讨论:蝉生活在哪里?吃什么?(蝉生活在树上,靠吸树枝里的汁生活,所以它危害树木,是害虫。
)教学反思:我明白“只有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去获取,学生才能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
但蝉脱壳那一段实在太难想象了!要是有录像参照,可能还好点儿,通过真实观察,再来看语言文字是怎么再现的。
蝉的教学设计篇二教学目标: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到、很、想、名、本、领、知、识,永”等9个生字,重点读准“本领”一词的音。
2.能借助汉语拼音正确朗读课文,基本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
3.能根据提示说清课文的大致内容。
教学技术与学习资源应用:媒体课件、田字格卡纸、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一、拼音引入,揭示课题1.板书音节:chán,指名拼读。
2.板书:蝉,结合字形简单介绍“蝉”。
师:蝉是一种昆虫,所以左边是个虫字旁(板书:虫)。
右边是个“单” (板书),合起来就是蝉。
这是一个形声字,虫字旁表义,单表音。
《蝉》教学设计思路 法布尔蝉教学设计
《蝉》教学设计思路法布尔蝉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蝉》是法国作家法布尔的著名小说之一。
它讲述了一位流亡法国的中国留学生的故事,通过对主人公内心的思考和感悟,展现了对于个人命运、家国情怀以及人性的探索。
本次教学设计旨在通过阅读《蝉》这部小说,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法布尔和《蝉》的背景知识,了解小说的主要内容和结构;2.了解小说中所呈现的主题和人物形象,分析小说的意义和价值;3.培养学生的阅读和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4.通过小组讨论和写作,培养学生的合作与创新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安排1. 导入(10分钟)介绍法布尔和《蝉》的背景知识,以激发学生对小说的兴趣。
可以通过讲述法布尔的成长经历和他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以及小说中的故事情节,让学生对小说的内容和主题有初步了解。
2. 探究小说的主题(20分钟)二选其一:a.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小说中的主题(如人生意义、家国情怀等)进行讨论,探究小说的主要观点和思想。
b.小组PPT展示:让学生根据自己对小说的理解,制作PPT来展示小说中的主题和人物形象,并简要解释其意义和价值。
3. 文学鉴赏与感悟(30分钟)通过解读小说中的精彩语言和形象描写,引导学生感受文学艺术的魅力,并思考其中所蕴含的人性和情感。
可以引导学生回答以下问题:•小说中的语言特点如何体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小说中的形象描写有何特色,给你的联想是什么?•小说中的情节和结构如何帮助表达主题和意义?4. 跨文化交流(20分钟)与学生一起探讨中国文化和法国文化之间的异同,并引导学生思考《蝉》中中国留学生的命运与心理变化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影响。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小说中的情节,加深对文化差异的理解。
5. 小组写作活动(3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小说中的情节或人物形象,进行创作。
可以要求学生写一篇续写或者是改编小说情节的短篇故事,也可以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小说人物的心理描写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蝉(法布尔)
教学目标:
1.概括课文内容,理清说明思路。
2.品析文章语言,理解文艺性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3.感受法布尔对生命的尊重和对世间万物的关爱,体会他认真严谨的研究态度和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学情分析:
学生在小学阶段接触过说明性文章,学习本课前已经学习了《中国石拱桥》和《苏州园林》,基本上掌握了常见的说明方法和说明顺序。
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习了圈点批注法,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得到了初步培养,八年级还需要进一步巩固提升。
大部分学生在生活中见过蝉的成虫或蝉蜕,但对蝉的具体成长过程不够了解。
本课的学习有利于学生丰富蝉的知识,激发科学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品析词句,体会文艺性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2.难点:感受法布尔对生命的尊重和对世间万物的关爱,体会他认真严谨的研究态度和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课前,学生在学案指导下完成自主学习;教师检查学案,汇总学生问题,微调教学内容;师生搜集关于法布尔和蝉的课外资源。
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上课前老师先请大家看一幅图片,谁还记得这是小学学过的哪篇课文的插图?(《蟋蟀的住宅》)作者是谁?(法布尔)出自哪部名著呢?(《昆虫记》)。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选自《昆虫记》的文章——《蝉》。
【活动一】借图理文,感知内容
1.思考:围绕两个小标题,借助思维导图梳理文章内容。
说一说各部分分别介绍了蝉哪些方面的习性?
学生分组交流,推选代表利用投影进行班内展示。
教师展示有关蝉成长过程的图片。
2.思考: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进行说明的?
明确:第一部分“蝉的地穴”采用由外到内再到外的顺序。
第二部分“蝉的卵”采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
全文采用对事物的观察进程顺序。
3.思考:按一般说明文的写作顺序,介绍一种昆虫的生长过程时,先从卵到幼虫,再从幼虫到成虫。
这篇文章却打破常规,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写作顺序?
明确:一方面蝉在地穴的生活不为一般人了解,这样写不落俗套,容易引起读者兴趣。
更主要的是,蝉的幼虫生涯占了它生命的大部分时间,这样安排说明顺序旨在突出蝉的生长艰难,“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赞颂生命的意义。
教师提示学生:科学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蝉的幼虫通常会在土中待上3年、5年,更长一些的达到17年。
这些数字一般为质数,这是因为质数的因数少,蝉在钻出泥土时可以防止和其它蝉类一起钻出,争夺领土、食物。
【活动二】对比阅读,理解写法
教师出示“百度百科”中介绍蝉的说明性文字。
请学生运用圈点批注法,比较课文与这段文
字语言风格的不同。
学生分组讨论,班内交流,师生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文艺性说明文的特点:“说明文”特点,“文艺化”笔调。
“说明文”特点: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运用恰当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文艺化”笔调:运用拟人、比喻、对比等文学笔法;除说明外,还运用了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语言生动传神,轻松活泼,充满感情色彩。
【活动三】内外结合,感悟精神
结合课文内容和课外资料谈一谈,你感受到法布尔怎样的研究态度和科学精神?学生圈点课文相关语句并做出分析。
教师补充课外资料,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学生畅谈本课学习收获。
【布置作业】
1.《昆虫记·蝉》分为“蝉和蚁”“蝉的地穴”“蝉的音乐”“蝉的卵”四部分。
课本节选自第二、四部分。
课外继续阅读有关蝉另外两部分。
2.制定计划,阅读《昆虫记》,进一步了解神奇的昆虫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