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中存在哪几种类型的碳化物

合集下载

钢中存在哪几种类型的碳化物

钢中存在哪几种类型的碳化物

1.钢中存在哪几种类型的碳化物?比较它们稳定性的强弱。

碳化物的稳定性对钢的性能及热处理有什么意思?答:分类:复杂点阵结构碳化物、简单点阵碳化物、合金碳化物、合金渗碳体。

性能意义:碳化物稳定性高,可使钢在高温下工作并保持其较高的强度和硬度。

钢的红硬性、热强性好。

相同硬度条件下,碳化物稳定性高的钢可在更高温度下回火,使钢的塑性、韧性更好。

合金钢较相同硬度的碳钢综合力学性能好。

碳化物的稳定性高,在高温和应力作用下不易聚集长大,也不易因原子扩散作用而发生合金元素的再分配。

钢的抗扩散蠕变性能好。

热处理意义:(1)特殊碳化物稳定性高,合金钢奥氏体化的温度要提高、保温时间要延长。

(2)碳化物的稳定性过高,加热时不溶于奥氏体,随后冷却时加速奥氏体的分解,降低钢的淬透性;碳化物的稳定性低,加热时溶于奥氏体中,增大过冷奥氏体的稳定性,提高淬透性。

(3)碳化物的稳定性高,淬火钢的回火稳定性高。

2.合金钢二次硬化现象的本质是什么?对钢的性能有什么影响?答:二次硬化为淬火钢在回火时出现的硬度回升现象,原因是特殊碳化物的弥散强化+二次淬火。

影响:提高热强性,红硬性。

3.低合金高强度钢中的主加合金元素Mn对钢的性能有哪些影响?为什么它会有这些影响?答:锰是A形成元素,能降低A→P转变的温度Ar1,并减缓其转变速度,可细化P,↑钢的强度和硬度。

锰的加入可使Fe-C状态图中“S”点左移,使基体中P数量增多,可使钢在相同含碳量下,P量增多,致使强度不断↑。

锰还能↓钢的韧脆转变温度。

原因:锰属于复杂立方点阵,其点阵类型及原子尺寸与α-Fe相差较大,因而锰的固溶强化效果较强。

4.机器零件用钢中的主加合金元素有哪些?他们的作用?答:主加合金元素:Si、Mn、Cr、Ni、B,作用:分别加入或复合加入钢中,对↑钢的淬透性、↑钢的综合力学性能起主导作用。

5.弹簧钢的成分特点是什么?这样的成分对钢的性能有哪些影响?答:1、中、高碳碳素弹簧钢的含碳量在0.6%~0.9%之间,合金弹簧钢的含碳量一般在0.40%~0.70%之间,以保证高的弹性极限、屈服强度和疲劳强度。

合金元素在钢铁中的存在形式及其影响

合金元素在钢铁中的存在形式及其影响

合金元素在钢铁中的存在形式及其影响一、碳碳是钢铁中的重要元素,它是区分钢铁的主要标志之一。

在决定钢号时,往往注意到碳的含量,碳对钢铁的性能起决定性的作用。

由于碳的存在,才能将钢进行热处理,才能调节和改变其机械性能。

当碳含量在一定范围内时,随着碳含量的增加,钢的硬度和强度得到提高,其塑性韧性下降;反之,则硬度和强度下降,而塑性和韧性提高。

碳在钢铁中的存在形式可分为下列两种:1、化合碳:即碳以化合形态存在。

在钢中主要以铁的碳化物(如Fe3C)和合金元素的碳化物形态存在。

在合金钢中常见的碳化物,如:Mn3C、Cr3C2、WC、W2C、VC、MoC、TiC等,统称为化合碳。

2、游离碳:铁碳固溶体中的碳、无定形碳、石墨碳、退火碳等统称为游离碳。

高碳钢经退火处理时也会有部分游离碳析出。

在铸铁中的碳,除了极少量固溶于铁素体外,常常以游离形态或化合形态,或二者并存的形态存在。

化合碳与游离碳总和称为总碳量。

在分析游离碳较多的铸铁等试样时,应特别注意样品的代表性和均匀性。

游离碳一般不和酸起作用,而化合碳能溶于酸中,借此性质可分离游离碳。

碳化铁容易溶解在各种酸中,并容易被空气所氧化,但是碳化铁不溶于冷的和稀的非氧化性酸(硫酸、盐酸)内,大部分碳化物以黑色或深褐色的沉淀而沉降下来,但是,这种沉淀在氧化剂甚至于在空气中的氧参与下都很易溶解,受到浓硫酸、浓硝酸作用时,碳化铁即被分解而析出不同组分的挥发性碳。

大多数合金元素的碳化物难溶于酸内,为使其完全分解,需采取适当的措施,例如:1、在加热的情况下,将钢样用盐酸或硫酸处理,直至金属部分完全溶解,然后小心加入硝酸使碳化物破坏。

2、钢样内如含有稳定的碳化物时,在用硝酸氧化以前,先行蒸发至开始冒硫酸烟(或蒸发硫磷酸至冒硫酸白烟),然后再仔细地滴加浓硝酸。

3、在钢样中含有极稳定的碳化物,用上述方法不能溶解时,可将钢样用热盐酸、硝酸或盐—硝混合酸处理后,再用高氯酸处理。

在高氯酸蒸发的温度(约200℃)下加热,这时全部碳化物即会分解。

结构材料复习资料

结构材料复习资料

第一章钢的合金化原理一、填空题1、合金元素在钢中的存在形式有以固溶体形式存在、形成强化相、形成非金属夹杂物、以游离态存在。

2、合金钢按用途可分成结构钢、工具钢和特殊性能刚三类。

3、按照与铁的相互作用的特点,合金元素分为 A 形成元素和 F 形成元素。

4、奥氏体形成元素降低A3点,提高A4点。

5、按照与碳相互作用的特点,合金元素分为非碳化物形成元素和碳化物形成元素。

6、所有的合金元素均使S点左移,这意味着合金钢共析点的碳浓度将移向--- 低碳方向,使共析体中的含碳量降低。

7、几乎所有的合金元素(除Co外)均使C曲线向右移动,其结果是降低了钢的临界冷却速度,提高了钢的淬透性。

8、几乎所有的合金元素(除Co、Al外)都使Ms、Mf点降低,因此淬火后相同碳含量的合金钢比碳钢的残余 A 增多,使钢的硬度降低,疲劳抗力下降。

二、名词解释合金元素:为保证获得所要求的组织结构,物理、化学性能而特别添加到钢中的化学元素。

合金钢:在化学成分上特别添加合金元素用以保证一定的生产和加工工艺以及所要求的组织与性能的铁基合金。

奥氏体形成元素:使A3点↓,A4点↑,在较宽的成分范围内,促使奥氏体形成,即扩大了γ相区。

铁素体形成元素:使A3点↑,A4点↓,在较宽的成分范围内,促进铁素体形成,依缩小γ相区的程度又分为两小类。

二次淬火:已淬火的高合金钢中的残余奥氏体在回火冷却中转变为马氏体的现象。

二次硬化:钢在回火时出现的硬度回升现象。

三、问答题1、合金元素在钢中有哪几种存在形式?这些存在形式对钢的性能有什么影响?(1)以溶质形式溶入固溶体,如:溶入铁素体,奥氏体和马氏体中。

(有利)(2)形成强化相,形成碳化物或金属间化合物。

(有利)(3)形成非金属夹杂物,如氧化物(Al2O3、SiO2等),氮化物和硫化物(MnS、FeS等)(有害、尽量减少)(4)以游离态存在,如C以石墨状态存在(一般也有害)元素以哪种形式存在,取决于元素的种类、含量、冶炼方法及热处理工艺等。

地低碳钢中碳化物的形成

地低碳钢中碳化物的形成

地低碳钢中的碳化物主要是通过固溶态碳与铁元素在钢中形成的。

以下是地低碳钢中碳化物形成的基本过程:
1. 固溶态碳:地低碳钢中的固溶态碳通常以间隙原子(interstitial atoms)的形式存在,即碳原子占据了铁晶格的间隙位置。

这些碳原子以固溶的形式弥散在铁基体中。

2. 碳扩散:在高温下,固溶态碳会发生扩散。

当钢材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固溶态碳原子会从高浓度处向低浓度处扩散。

这种扩散过程是热力学驱动的,它追求达到平衡状态并减少自由能。

3. 碳化反应:当固溶态碳原子扩散到铁基体中的特定位置时,它们可以与铁原子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碳化物。

碳化物通常以Fe3C 的形式存在,也被称为渗碳体或水滑石。

4. 细化和析出:形成的碳化物会细化钢材的晶粒,并在晶界和晶内析出。

这些碳化物的析出会影响钢材的力学性能和硬度。

根据碳化物的形态、分布和数量,地低碳钢可以具有不同的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

需要注意的是,碳化物的形成受到钢材的化学成分、热处理条件和冷却速率等因素的影响。

通过调整这些因素,可以控制碳化物
的形成和分布,以达到所需的钢材性能。

此外,碳化物的形成也与碳浓度有关。

地低碳钢中的碳含量较低,因此碳化物的含量通常较少。

而高碳钢则具有更高的碳含量,从而导致更多的碳化物形成。

总体而言,地低碳钢中的碳化物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涉及固溶态碳的扩散和与铁原子的化学反应。

了解碳化物的形成过程有助于我们理解钢材的组织结构和性能,并为钢材的热处理和优化提供依据。

钢材材质成份解析

钢材材质成份解析

钢材材质成份解析一、碳(C):钢中含碳量增加,屈服点和抗拉强度升高,但塑性和冲击性降低,当碳含量超过0.23%时,钢的焊接性能变坏,因此用于焊接的低合金结构钢,含碳量一般不超过0.20%。

碳量高还会降低钢的耐大气腐蚀能力,在露天料场的高碳钢就易锈蚀;此外,碳能增加钢的冷脆性和时效敏感性。

二、硅(Si):在炼钢过程中加硅作为还原剂和脱氧剂,所以镇静钢含有0.15-0.30%的硅。

如果钢中含硅量超过0.50-0.60%,硅就算合金元素。

硅能显著提高钢的弹性极限,屈服点和抗拉强度,故广泛用于作弹簧钢。

在调质结构钢中加入1.0-1.2%的硅,强度可提高15-20%。

硅和钼、钨、铬等结合,有提高抗腐蚀性和抗氧化的作用,可制造耐热钢。

含硅1-4%的低碳钢,具有极高的导磁率,用于电器工业做矽钢片。

硅量增加,会降低钢的焊接性能。

三、锰(Mn):在炼钢过程中,锰是良好的脱氧剂和脱硫剂,一般钢中含锰0.30-0.50%。

在碳素钢中加入0.70%以上时就算“锰钢”,较一般钢量的钢不但有足够的韧性,且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提高钢的淬性,改善钢的热加工性能,如16Mn钢比A3屈服点高40%。

含锰11-14%的钢有极高的耐磨性,用于挖土机铲斗,球磨机衬板等。

锰量增高,减弱钢的抗腐蚀能力,降低焊接性能。

四、磷(P):在一般情况下,磷是钢中有害元素,增加钢的冷脆性,使焊接性能变坏,降低塑性,使冷弯性能变坏。

因此通常要求钢中含磷量小于0.045%,优质钢要求更低些。

五、硫(S):硫在通常情况下也是有害元素。

使钢产生热脆性,降低钢的延展性和韧性,在锻造和轧制时造成裂纹。

硫对焊接性能也不利,降低耐腐蚀性。

所以通常要求硫含量小于0.055%,优质钢要求小于0.040%。

在钢中加入0.08-0.20%的硫,可以改善切削加工性,通常称易切削钢。

六、铬(Cr):在结构钢和工具钢中,铬能显著提高强度、硬度和耐磨性,但同时降低塑性和韧性。

铬又能提高钢的抗氧化性和耐腐蚀性,因而是不锈钢、耐热钢的重要合金元素。

合金钢中碳化物的形成规律

合金钢中碳化物的形成规律

合金钢中碳化物的形成规律哇,合金钢中碳化物的形成规律?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高深?别担心,我来给你解开这个谜团。

首先,让我们从最基础的部分开始聊聊,什么是合金钢。

合金钢,简单来说,就是钢里加了一些其他金属,像是铬、镍这些小伙伴。

就像把巧克力加到牛奶里一样,钢里加入这些金属就能改变它的特性,让它更强、更耐磨。

好啦,合金钢中碳化物的形成,这个话题可是有点复杂。

不过别怕,我们一步步来。

先来说说什么是碳化物。

碳化物,顾名思义,就是碳和其他金属元素结合后的产物。

它们在合金钢里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就像是一个钢铁侠里的小帮手,能增强钢材的硬度和耐磨性。

碳化物的形成就像是做菜时加调料一样,是让合金钢变得更有“味道”的关键步骤。

说到这儿,大家可能会好奇,碳化物到底怎么形成呢?其实这就像是烹饪时的火候问题。

钢在高温下冷却时,碳就会跟其他金属元素结合,形成各种各样的碳化物。

这些碳化物在钢材中分布得越均匀,它的性能就越好。

比如,加入铬、钨等元素时,碳化物会形成钨碳化物或铬碳化物,这些碳化物会提高钢的硬度和耐磨性。

讲到这里,可能大家会觉得碳化物的形成有点像是调配神秘药水,其实它的原理并不复杂。

我们可以把它理解成在钢铁中加入了“魔法成分”,让它变得更加耐用。

合金钢中的碳化物就像是钢铁的“保护神”,它们的存在可以让钢材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仍然保持出色的性能。

要想了解碳化物形成的具体规律,我们还得聊聊温度和成分的关系。

就像做饭时火力过大会让菜烧焦,钢在高温下的冷却速度也会影响碳化物的形成。

如果冷却得太快,碳化物可能会形成得不均匀;如果冷却得太慢,钢材可能会变得过于脆弱。

因此,掌握好冷却的火候是非常重要的。

这就好比烤蛋糕,要掌握好温度和时间,才能做出既松软又美味的蛋糕。

另外,不同的合金元素会影响碳化物的种类和分布。

这就像是制作一款混合饮品时,加入不同的果汁会影响饮品的口感。

比如,铬元素会促进铬碳化物的形成,而钨元素则会增加钨碳化物的数量。

钢中的碳化物

钢中的碳化物

白口铸铁中碳化物的类型根据碳化物的结晶点阵形式,碳化物可分为两大类型:1.简单密排结构的间隙碳化物当r C/r M<0.59时,碳原子处在简单的点阵间隙之间,形成不同于原金属结晶点阵的间隙相。

这类金属元素是Mo、W、V、Ti、Nb、Zr,形成的碳化物有:MC型——WC、VC、TiC、NbC、ZrCM2C型——W2C、Mo2C如果同时存在多种过渡族金属元素,将形成复杂的碳化物。

在满足点阵类型、电化因素和尺寸因素三条件时,其中的金属原子可互相置换,如TiC–VC系形成(Ti、V)C;VC–NbC系形成(Nb、V)C;TiC–ZrC系形成(Ti、Zr)C等。

MC型碳化物中的金属原子M具有面心简单六方结构,其中八面体间隙相都被碳原子占领,所以,M:C=1:1,晶体为NaCl型结构。

M2C碳化物具有密排六方结构,例如:W2C、Mo2C、V2C、Nb2C,碳原子处于四面体的空隙中。

2.复杂密排结构的间隙碳化物当r C/r M>0.59时,碳不可能与金属元素形成简单密排的间隙相,而是形成一种结晶点阵复杂的间隙化合物。

Cr、Mn、Fe的碳化物属于复杂密排结构,其中M23C6、M6C为复杂立方、M7C3为复杂六方、M3C为斜方点阵。

常见到的复杂密排结构的碳化物为M3C型——Fe3C、Mn3C或(Cr、Fe)3C,简称K c;M7C3型——Cr7C3、Mn7C3或(Cr、Fe)7C3,简称K2;M23C6型——Cr23C6、Mn23C6,及三元碳化物Fe21W2C6、Fe21Mo2C6、(Cr、Fe)23C6,简称K1;M6C型——Fe3W3C、Fe4W2C、Fe3Mo3C、Fe4Mo C等三元碳化物。

(1)M3C型碳化物:最常见的是普通白口铸铁中的渗碳体(Fe3C)。

渗碳体的晶体结构为斜方晶格,晶格常数a=0.45144μm,b=0.50787μm,c=0.67287μm。

渗碳体的晶体结构见图1所示。

钢铁中金属元素的溶解方法和作用

钢铁中金属元素的溶解方法和作用
Si
主要以固溶体存在,硅化物有MnSi或FeMnSi;少量以硅酸盐及游离SiO2形式成为非金属夹杂;在高碳钢有少量SiC。
单质硅与HF作用,与其他酸不起作用,能溶解强碱;硅化物能溶解于酸,难溶硅化物需用HNO3-HF或H2SO4-H3PO4溶解。
硅含量高时,溶解过程产生硅酸沉淀,为消除硅酸影响,一是加HF成SiF4其他逸出,二是脱水产生SiO2沉淀滤去。
Fe3P是硬而脆的物质,磷含量高形成Fe3P,增加钢的冷脆敏感性,产生焊接裂纹。钢中磷高于0.1%会发生以上危害。
S
主要以硫化物存在钢中,有大量锰存在时形成MnS和FeS。在钢中分布有偏析。
硫化物一般易溶于酸中,在非氧化性酸中生成硫化氢逸出,在氧化性酸中生成硫酸盐。
硫在化学分析中,通常表现在气体容量法定碳时,必须要考虑良好的脱硫剂,否则会使碳含量结果偏高。
浓硝酸对铁有钝化作用,所以在溶解镍钢时,镍含量低用硝酸(1+3)或盐酸(1+1);含镍高的用硝酸(1+3)。
主要是离子有色对比色有影响。镍的隐蔽剂除氰化物外,很少有与之络合能减少镍离子的颜色隐蔽剂。因此需考虑试样空白或通过分离镍而消除其影响。
使钢具有韧性、防腐抗酸性、高导磁性,使晶粒细化提高淬透性、增加硬度。
钨高时极易水解产生混浊,将其分离较困难,用钨酸形式分离还会有吸附,消除此影响方法有:一是加磷酸、酒石酸或柠檬酸掩蔽,二是冒硫酸或高氯酸烟时钨酸脱水后过滤,三是强碱使钨酸转变为可溶性的钨酸钠。
增加钢的回火稳定性、红硬性、热强性,增加耐磨性。
Al
主要以金属固溶体存在,可以形成AlN, Al2O3,(FeMn)O·Al2O3,CaO·Al2O3和·AlOxNy夹杂物。
N
主要以氮化物如Fe4N,Mn3N2,AlN,BN,TiN,VN,CrN等,只有极少数成为固溶体。

碳化物种类总结

碳化物种类总结

碳化物种类汇总有碳、铁、锰,大多数合金元素(除Ni.CO外)都减缓奥氏体化过程.特别是强碳化物形成元素W,Ti,V等和碳有强的亲和力的元素,强烈地减缓碳在钢中的扩散速度,大大的减慢了奥氏体的形成过程。

一、一般特点:碳化物是钢中的重要组成相之一,碳化物的类型、数量、大小、形状及分布对钢的性能有极重要的影响。

碳化物具有高硬度和脆性,并具有高熔点。

这表明它具有共价键特点;碳化物具有正的电阻温度系数,具有导电特性。

这表明它具有金属键特点;碳化物具有金属键和共价键的特点,以金属键占优。

二、碳化物的结构过渡族金属的碳化物中,金属原子和碳原子可形成简单点阵或复杂点阵结构,金属原子处于点阵结点上,而尺寸较小的碳原子在点阵的间隙位置。

如果金属原子间的间隙足够大,可以容纳碳原子时,碳化物就可以形成简单密排结构。

若这种间隙还不足容纳碳原子时,就得到比简单结构稍有变形的复杂密排结构。

因此过渡族金属的原子半径(γM)和碳原子半径(γC)的比值(γC/γM)决定了可以形成简单密排还是复杂结构的碳化物。

1、当γC/γM <0.59时,形成简单点阵的碳化物(1)形成NaCl型简单立方点阵的碳化物。

MC型碳化物:如VC、NbC、TiC、ZrC等,这种MeC相不具备严格的化学计算成分和化学式,一般形式将是MeC,其中0.5≤C≤1。

碳化物中碳浓度的下降使碳化物硬度下降,点阵常数减小。

(2)形成六方点阵的碳化物如Mo2C、W2C、MoC、WC2、当γC/γM >0.59时, 形成复杂点阵的碳化物(1)复杂立方点阵如Cr23C6, Mn23C6, Fe3W3C, Fe3Mo3C(2)复杂六方点阵如Cr7C3,Mn7C3;(3)正交晶系点阵如Fe3C,Mn3C共晶碳化物是碳化物的一种,一般呈鱼骨状分布,经锻打后可呈网状或链状分布,比较大块,有棱有角的。

二次析出的碳化物一般比较的细小,分布也比较均匀,而且也比较圆整,没有明显的棱角。

金属材料学戴起勋版最全答案

金属材料学戴起勋版最全答案

第一章1.为什么说钢中的S、P杂质元素在一般情况下总是有害的?答:S、P会导致钢的热脆和冷脆,并且容易在晶界偏聚,导致合金钢的第二类高温回火脆性,高温蠕变时的晶界脆断。

S能形成FeS,其熔点为989℃,钢件在大于1000℃的热加工温度时FeS会熔化,所以易产生热脆;P能形成Fe3P,性质硬而脆,在冷加工时产生应力集中,易产生裂纹而形成冷脆。

2.钢中的碳化物按点阵结构分为哪两大类?各有什么特点?答:简单点阵结构和复杂点阵结构简单点阵结构的特点:硬度较高、熔点较高、稳定性较好;复杂点阵结构的特点:硬度较低、熔点较低、稳定性较差。

3.简述合金钢中碳化物形成规律。

答:①当r C/r M>0.59时,形成复杂点阵结构;当r C/r M<0.59时,形成简单点阵结构;②相似者相溶:完全互溶:原子尺寸、电化学因素均相似;有限溶解:一般K都能溶解其它元素,形成复合碳化物。

③N M/N C比值决定了碳化物类型④碳化物稳定性越好,溶解越难,析出难越,聚集长大也越难;⑤强碳化物形成元素优先与碳结合形成碳化物。

4.合金元素对Fe-C相图的S、E点有什么影响?这种影响意味着什么?答:A形成元素均使S、E点向_____移动,F形成元素使S、E点向_____移动。

S点左移意味着_____减小,E点左移意味着出现_______降低。

(左下方;左上方)(共析碳量;莱氏体的C量)5.试述钢在退火态、淬火态及淬火-回火态下,不同合金元素的分布状况。

答:退火态:非碳化物形成元素绝大多数固溶于基体中,而碳化物形成元素视C和本身量多少而定。

优先形成碳化物,余量溶入基体。

淬火态:合金元素的分布与淬火工艺有关。

溶入A体的因素淬火后存在于M、B中或残余A 中,未溶者仍在K中。

回火态:低温回火,置换式合金元素基本上不发生重新分布;>400℃,Me开始重新分布。

非K形成元素仍在基体中,K形成元素逐步进入析出的K中,其程度取决于回火温度和时间。

铁碳化物和碳化铁-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铁碳化物和碳化铁-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铁碳化物和碳化铁-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铁碳化物和碳化铁是两种重要的材料,它们在不同的工业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铁碳化物是由铁与碳元素形成的化合物,而碳化铁则是一种特殊的铁碳化物。

这两种材料的区别在于其晶体结构和物理特性的差异。

铁碳化物通常是由碳原子和铁原子之间稳定的化学键结合而成的。

这种化合物可以以不同的比例存在,从而形成不同类型的铁碳化物,如Fe3C、Fe2C等。

铁碳化物具有高硬度、高抗磨损性和耐腐蚀性能,因此在刀具、轴承和齿轮等领域被广泛应用。

此外,铁碳化物还可以用作催化剂和电磁材料等方面。

碳化铁是一种特殊的铁碳化物,它的晶体结构和化学成分与普通的铁碳化物有所不同。

碳化铁一般由Fe3C和纯铁相组成。

与普通的铁碳化物相比,碳化铁具有更高的硬度和更好的耐磨性能,因此在建筑、采矿和冶金等行业中被广泛使用。

此外,碳化铁还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热导性能,在电子元件和热传导材料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铁碳化物和碳化铁在应用领域上有一些重要的区别。

一方面,铁碳化物多用于机械加工和金属制品生产中,如汽车零部件和工具刀具等。

另一方面,碳化铁主要用于建筑和采矿行业,用于制造耐磨件和耐磨附件等。

此外,铁碳化物与碳化铁在电子和电气领域的应用也有所不同,铁碳化物多用于制造磁性元件,而碳化铁则用于制造导电元件。

总之,铁碳化物和碳化铁是两种重要的材料,它们在不同的工业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深入了解铁碳化物和碳化铁的特点和应用领域,对于优化材料选择和提高工业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

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背景和目的。

首先概述了铁碳化物和碳化铁两个概念,接着给出了整篇文章的结构安排,最后阐述了本文的目的是分析铁碳化物和碳化铁的特点及其在应用领域中的区别。

正文部分将详细介绍铁碳化物和碳化铁的特点。

首先对铁碳化物进行了分析,包括其组成、性质和制备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合金钢中碳化物的形成规律

合金钢中碳化物的形成规律

合金钢中碳化物的形成规律1. 什么是合金钢中的碳化物?合金钢听上去好像是一种超级科技产品,其实它也可以有些有趣。

大家都知道,钢铁是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材料,不论是建筑物还是汽车,钢铁的身影都无处不在。

而合金钢,就是在普通钢里加入一些其他的元素,来改变它的一些特性。

比如说,我们加一点碳、钼、铬,这些神奇的元素就能让钢铁变得更加坚硬、耐磨。

那么,碳化物是什么鬼?简单来说,碳化物就是碳和金属元素结合形成的化合物。

就像是钢铁中混入了一些炭黑,让它的性能发生了大变化。

这些碳化物就像钢铁的“好朋友”,它们帮助钢铁变得更加耐磨,也能提高钢铁的强度。

听起来是不是很神奇?2. 碳化物的形成过程2.1 碳的角色首先,咱们得搞明白碳在这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碳在合金钢中就像是一个调皮的小孩,它在钢铁里四处跑,喜欢和其他金属元素搞小团体。

碳的这个小“爱好”决定了它和合金钢的其他成分发生反应,形成各种各样的碳化物。

就像是不同的小伙伴组合在一起,玩出各种花样的游戏。

2.2 形成的规律那碳化物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这可是一个有趣的过程。

咱们先从温度说起。

合金钢在高温下,碳就更容易和其他金属元素发生反应。

比如说,当你把钢铁加热到一千多度,碳就开始躁动起来,迫不及待地想和钨、钼、铬这些元素搭档,形成不同的碳化物。

这就像是在一场热闹的派对上,碳和其他元素跳起了舞。

然后,还得提到冷却过程。

钢铁在冷却时,碳化物的形成也会受到影响。

如果冷却得很快,碳化物就会有点“急功近利”,形成一些不稳定的结构。

如果冷却得慢一点,碳化物就能好好“沉淀”,形成更稳定的结构。

就像是做饭时急火快炒和慢慢炖煮的区别,最终的“菜”也会有所不同。

3. 碳化物的影响3.1 性能提升好啦,说了这么多,咱们来看看这些碳化物到底能给合金钢带来什么好处。

首先,它们让合金钢变得更加坚硬。

这就像是在原本柔软的豆腐里加入了一些硬币,结果豆腐变得结实了很多。

碳化物能提高钢铁的硬度和耐磨性,使得钢铁在使用过程中更不容易被磨损。

钢材种类及化学成分

钢材种类及化学成分

钢材种类及化学成分钢材是一种广泛应用的金属材料,用于制造各种建筑结构、机械零件、工具以及其他产品。

钢材可以根据其化学成分的不同划分为多种类型。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钢材种类及其化学成分的详细介绍:1. 碳钢(Carbon Steel)碳钢是一种含有碳元素的钢材,其化学成分主要包括碳、硅、锰、磷和硫等元素。

根据碳的含量,碳钢可以进一步分为低碳钢、中碳钢和高碳钢。

不同碳钢的强度和耐用性各不相同,适用于不同的应用领域。

2. 不锈钢(Stainless Steel)不锈钢是一种具有耐腐蚀性的钢材,化学成分主要包括铁、铬、镍和少量的其他元素。

不锈钢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和韧性,广泛应用于制造食品加工设备、化学品容器等领域。

3. 合金钢(Alloy Steel)合金钢是一种添加了其他合金元素的钢材,化学成分包括铬、镍、钼、钒、锰等。

合金钢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用性,常用于制造汽车、飞机、船舶等工业产品。

4. 工具钢(Tool Steel)工具钢是一种专用的钢材,用于制造各种工具和刀具。

其化学成分中含有较高的碳、硅、锰、磷、硫等元素,同时添加了一些特定的合金元素,如钼、钴等。

工具钢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适用于切削、冲压和锻造等工具。

5. 结构钢(Structural Steel)结构钢是一种用于建筑结构的钢材,其化学成分主要包括碳、硅、锰、磷和硫等元素。

结构钢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性,适用于梁、柱、桥梁等建筑结构的制造。

6. 导磁材料(Magnetic Material)导磁材料是一种具有良好导磁性能的钢材,常用于制造电动机、变压器等电子设备。

其化学成分中含有较高的铁、硅和铜等元素。

7. 不磁性钢(Nonmagnetic Steel)不磁性钢是一种具有低磁导率的钢材,化学成分主要包括铁、铬、镍和钼等元素。

不磁性钢广泛应用于制造磁盘驱动器、电子仪器、核磁共振设备等需要抗磁性干扰的领域。

除了上述几种常见的钢材类型外,还有一些其他特殊用途的钢材,如耐热钢、耐酸钢等。

高碳铬轴承钢中碳化物演变及贝氏体相变行为

高碳铬轴承钢中碳化物演变及贝氏体相变行为

高碳铬轴承钢中碳化物演变及贝氏体相变行为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探讨高碳铬轴承钢中碳化物的演变过程以及贝氏体相变行为。

高碳铬轴承钢作为一种重要的工程材料,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装备中,承受着高负荷、高转速和高温等极端工作条件。

因此,了解其内部组织结构的变化,特别是碳化物的演变和贝氏体相变行为,对于优化材料性能、提高使用寿命以及实现机械装备的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高碳铬轴承钢中碳化物的演变过程进行详细分析。

碳化物是高碳铬轴承钢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态、分布和数量对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磨性有着直接影响。

通过研究不同工艺条件下碳化物的形成和演变规律,可以为材料制备和加工提供理论依据。

本文将研究贝氏体相变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贝氏体是高碳铬轴承钢中一种重要的组织结构,其形成和转变过程直接影响着材料的强度和韧性。

通过深入研究贝氏体相变的机理和动力学过程,可以为材料的热处理工艺优化提供指导。

本文还将探讨碳化物演变和贝氏体相变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这两种现象在高碳铬轴承钢中往往同时发生,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将直接影响材料的最终性能。

因此,深入研究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全面理解高碳铬轴承钢的性能和优化材料制备工艺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系统研究高碳铬轴承钢中碳化物的演变和贝氏体相变行为,为材料制备和加工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推动高碳铬轴承钢的性能优化和应用发展。

二、高碳铬轴承钢中碳化物的演变高碳铬轴承钢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重载、高速和高温环境下的金属材料,其优异的机械性能和耐磨性主要得益于其内部碳化物的分布和形态。

碳化物在高碳铬轴承钢中的演变过程是一个复杂且重要的物理和化学过程,直接影响着材料的最终性能。

在高碳铬轴承钢的生产过程中,碳化物的演变主要经历了形成、长大、粗化和溶解等阶段。

在炼钢初期,碳和铬等元素通过合金化反应形成初始的碳化物,这些碳化物在基体中弥散分布,起到强化基体的作用。

随着冶炼过程的进行,碳化物逐渐长大,形成具有一定尺寸的颗粒状结构,这一过程受到温度、时间以及合金元素浓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高速钢主要碳化物类型及特性

高速钢主要碳化物类型及特性

高速钢主要碳化物类型及特性高速钢属莱氏体钢,含有大量合金元素,形成大量一次碳化物和二次碳化物,一次共晶碳化物呈粗大骨骼状或树枝状分布于钢基体。

钢锭虽经轧制和压延,碳化物有一定程度破碎,但碳化物偏析依然严重,沿轧制方向呈带状、全网状、半网状或堆集状分布。

碳化物不均匀度随原材料直径和厚度增大而增加。

共晶碳化物硬而脆且相当稳定,不能用正常热处理方法消除,只有通过锻造才能击碎共晶碳化物,相应热处理配合,才能使合金碳化物呈细、小、匀、圆分布于钢基体,变脆性相为强化相。

新技术新工艺发展日新月异,高速钢不仅是工具钢,也可作模具钢使用,一钢二用,给高速钢在工模具中的广泛应用带来生机和繁荣。

但往往因原材料碳化物未得到改善,影响了工模具质量和使用寿命。

高速钢合金碳化物形貌是产品质量优劣的关键因素。

当碳化物堆集在工模具刃口或模具型腔尖角、筋和凸台部位,切割基体成为应力集中源,导致工模具服役时崩刃、脆性损坏等早期失效。

碳化物不均匀分布造成热加工性能恶化,易锻裂、淬裂和工模具严重畸变等缺陷。

为了大幅度提高高速钢制工模具质量和使用寿命,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合金碳化物形貌,变共晶碳化物脆性相为强化相。

2高速钢主要碳化物类型及特性高速钢包括通用高速钢、高碳高速钢、高碳高钒高速钢、钴高速钢和超硬高速钢等品种,主要有五种类型碳化物。

M3C―――即渗碳体(Fe3C),洛氏硬度65 ̄68HRC,略高于马氏体硬度。

Mn元素可无限固溶于Fe3C中,直至取代Fe,成为Mn3C。

Cr元素有限固溶于Fe3C中,成为(FeCr)3C,促使碳化物细化与均匀化,但需较高加热温度(1050℃ ̄1200℃)才能完全固溶于奥氏体。

W、Mo元素仅微量溶入Fe3C中,V、Ti、Nb等强碳化物形成元素几乎不溶于Fe3C中。

(FeCr)3C型碳化物有较高回火稳定性。

V)23C6型碳化物,维氏硬度1100 ̄2000Hv,是一种铬碳化物,Fe元素可取代30% ̄40%Cr溶入M23C6中,还能少量溶入Mo、W、V等元素。

简述合金钢中碳化物形成规律

简述合金钢中碳化物形成规律

简述合金钢中碳化物形成规律合金钢是指在普通碳钢中加入一定的合金元素,如铬、钼、钒、镍等,以改变钢的性能,提高其硬度、强度、耐磨性、耐腐蚀性等,同时也增加了钢的成本。

在合金钢中,碳化物是一种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形成规律对于钢的性能和应用具有重要的影响。

碳化物是指碳与合金元素形成的化合物,通常以M3C(M表示合金元素)的形式存在。

碳在合金钢中的存在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以固溶体形式存在,即溶解在铁基体中,另一种是以碳化物的形式存在,即与合金元素形成化合物。

合金钢中碳化物的形成规律主要取决于合金元素的种类、含量、加工工艺等因素。

首先,合金元素的种类对于碳化物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铬是常用的合金元素之一,它能够与碳形成Cr7C3和Cr23C6两种不同的碳化物,其中Cr7C3的形成速度较快,但是在高温下容易分解;而Cr23C6则相对稳定,能够在高温下保持较好的稳定性。

钼也是常用的合金元素之一,它能够与碳形成Mo2C和MoC两种不同的碳化物,其中Mo2C的形成速度较快,但是在高温下容易分解;而MoC 则相对稳定,能够在高温下保持较好的稳定性。

因此,在合金钢中选择合适的合金元素种类,能够有效地控制碳化物的形成。

其次,合金元素的含量也对碳化物的形成具有影响。

当合金元素的含量增加时,能够与碳形成化合物的数量也会增加,从而促进碳化物的形成。

但是,如果合金元素的含量过高,就会导致碳化物的数量过多,从而影响钢的韧性和塑性。

因此,在选择合金元素含量时需要考虑其对于钢的性能的影响。

最后,加工工艺也对碳化物的形成具有影响。

在高温下进行加工时,碳化物的形成速度会加快,但是如果加工温度过高,就会导致碳化物的分解,从而影响钢的性能。

因此,在加工工艺中需要控制加工温度,以保证碳化物的形成和钢的性能。

综上所述,合金钢中碳化物的形成规律取决于合金元素的种类、含量和加工工艺等因素。

在设计和制造合金钢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以实现钢的理想性能和应用效果。

钢中的碳化物

钢中的碳化物

白口铸铁中碳化物的类型根据碳化物的结晶点阵形式,碳化物可分为两大类型:1.简单密排结构的间隙碳化物当r C/r M<0.59时,碳原子处在简单的点阵间隙之间,形成不同于原金属结晶点阵的间隙相。

这类金属元素是Mo、W、V、Ti、Nb、Zr,形成的碳化物有:MC型——WC、VC、TiC、NbC、ZrCM2C型——W2C、Mo2C如果同时存在多种过渡族金属元素,将形成复杂的碳化物。

在满足点阵类型、电化因素和尺寸因素三条件时,其中的金属原子可互相置换,如TiC–VC系形成(Ti、V)C;VC–NbC系形成(Nb、V)C;TiC–ZrC系形成(Ti、Zr)C等。

MC型碳化物中的金属原子M具有面心简单六方结构,其中八面体间隙相都被碳原子占领,所以,M:C=1:1,晶体为NaCl型结构。

M2C碳化物具有密排六方结构,例如:W2C、Mo2C、V2C、Nb2C,碳原子处于四面体的空隙中。

2.复杂密排结构的间隙碳化物当r C/r M>0.59时,碳不可能与金属元素形成简单密排的间隙相,而是形成一种结晶点阵复杂的间隙化合物。

Cr、Mn、Fe的碳化物属于复杂密排结构,其中M23C6、M6C为复杂立方、M7C3为复杂六方、M3C为斜方点阵。

常见到的复杂密排结构的碳化物为M3C型——Fe3C、Mn3C或(Cr、Fe)3C,简称K c;M7C3型——Cr7C3、Mn7C3或(Cr、Fe)7C3,简称K2;M23C6型——Cr23C6、Mn23C6,及三元碳化物Fe21W2C6、Fe21Mo2C6、(Cr、Fe)23C6,简称K1;M6C型——Fe3W3C、Fe4W2C、Fe3Mo3C、Fe4Mo C等三元碳化物。

(1)M3C型碳化物:最常见的是普通白口铸铁中的渗碳体(Fe3C)。

渗碳体的晶体结构为斜方晶格,晶格常数a=0.45144μm,b=0.50787μm,c=0.67287μm。

渗碳体的晶体结构见图1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钢中存在哪几种类型的碳化物?比较它们稳定性的强弱。

碳化物的稳定性对钢的性能及
热处理有什么意思?
答:分类:复杂点阵结构碳化物、简单点阵碳化物、合金碳化物、合金渗碳体。

性能意义:碳化物稳定性高,可使钢在高温下工作并保持其较高的强度和硬度。

钢的红硬性、热强性好。

相同硬度条件下,碳化物稳定性高的钢可在更高温度下回火,使钢的塑性、韧性更好。

合金钢较相同硬度的碳钢综合力学性能好。

碳化物的稳定性高,在高温和应力作用下不易聚集长大,也不易因原子扩散作用而发生合金元素的再分配。

钢的抗扩散蠕变性能好。

热处理意义:(1)特殊碳化物稳定性高,合金钢奥氏体化的温度要提高、保温时间要延长。

(2)碳化物的稳定性过高,加热时不溶于奥氏体,随后冷却时加速奥氏体的分解,降低钢的淬透性;碳化物的稳定性低,加热时溶于奥氏体中,增大过冷奥氏体的稳定性,提高淬透性。

(3)碳化物的稳定性高,淬火钢的回火稳定性高。

2.合金钢二次硬化现象的本质是什么?对钢的性能有什么影响?
答:二次硬化为淬火钢在回火时出现的硬度回升现象,原因是特殊碳化物的弥散强化+二次淬火。

影响:提高热强性,红硬性。

3.低合金高强度钢中的主加合金元素Mn对钢的性能有哪些影响?为什么它会有这些影
响?
答:锰是A形成元素,能降低A→P转变的温度Ar1,并减缓其转变速度,可细化P,↑钢的强度和硬度。

锰的加入可使Fe-C状态图中“S”点左移,使基体中P数量增多,可使钢在相同含碳量下,P量增多,致使强度不断↑。

锰还能↓钢的韧脆转变温度。

原因:锰属于复杂立方点阵,其点阵类型及原子尺寸与α-Fe相差较大,因而锰的固溶强化效果较强。

4.机器零件用钢中的主加合金元素有哪些?他们的作用?
答:主加合金元素:Si、Mn、Cr、Ni、B,作用:分别加入或复合加入钢中,对↑钢的淬透性、↑钢的综合力学性能起主导作用。

5.弹簧钢的成分特点是什么?这样的成分对钢的性能有哪些影响?
答:1、中、高碳碳素弹簧钢的含碳量在0.6%~0.9%之间,合金弹簧钢的含碳量一般在0.40%~0.70%之间,以保证高的弹性极限、屈服强度和疲劳强度。

2、加入提高淬透性的元素主加合金元素:Si、Mn;目的:提高淬透性、强化铁素体基体和提高回火稳定性,同时也提高屈强比。

硅对提高钢的弹性极限有明显的效果,但高硅量的钢有石墨化倾向,并在加热时易于脱碳。

锰在钢中易使钢产生过热敏感性。

辅加合金元素:碳化物形成元素Cr、Mo、W、V等,目的:进一步提高淬透性和强度,防止钢在加热时晶粒长大和脱碳,增加回火稳定性及耐热性。

6.调质钢的成分特点是什么?主加合金元素与辅加合金元素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答:1、中碳ωc :(0. 25%~0. 50%)C。

含碳量过低,不易淬硬,回火后强度不够;含碳量过高,材料的塑性、韧性变差。

2、主要加入提高淬透性的元素如Cr、Ni、Mn、Si、B 等,提高淬透性,强化F。

Cr、Mn、B可单独加入,Ni、Si在我国不单独加入,而是复合加入。

3、加入提高回火稳定性和防止第二类回火脆性的元素V、Ti、Mo、W等,能细化晶粒,提高回火稳定性。

Mo、W可以减轻和防止第二类回火脆性,其合适的质量分数约为ωMo=0.15%~0.30%或ωw=0.8%~1.2%。

7.GCr15钢从钢锭到成品,要经过以下几个温度范围的热处理工序,说明每个工序的名称、目的和热处理后的组织。

1150~1200℃;770~810℃;830~860℃;160±5℃;-60℃
答:(1)消偏析,单相A(2)粒状F(3)M(4)消除应力(5)减小A,温度尺寸
8. GCr15钢从钢锭到成品,要经过以下几种热处理工序:(1)扩散退火(2)球化退火(3)淬火(4)回火(5)冷处理。

说明每个工序的温度范围、目的和热处理后的组织。

9.分析低碳马氏体型结构钢的性能特点及应用范围。

答:特点:低碳马氏体经过淬火后的组织:位错板条M+板条相界残余A薄膜+板条内部自回火析出的细小分散的碳化物。

位错板条M:脆性较低而塑韧性足够高;
残余A薄膜:进一步提高韧性;自回火析出的细小分散的碳化物:可实现强度、塑性、韧性的最佳配合。

这是因为固溶强化效应、位错强化效应、晶界强化效应、析出强化效应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范围:低碳M钢适用于在严寒地带室外工作的机件及低温下要求高强度和韧性的机件。

良好的工艺性能如良好的冷加工性、可焊性,较低的热处理脱碳倾向和变形和开裂倾向。

10.普通灰铸铁有哪些性能特点及主要用途?
答:力学性能:抗拉强度较钢低,塑、韧性几乎为零,硬度与同样基体的正火钢接近;但灰铸铁的抗压强度较高。

其他性能:有优良的减震性,高的耐磨、减摩性,良好的切削加工性能;灰铸铁流动性好,收缩率小,具有优良的铸造性。

用途:可作机床床身、底座等耐压零部件;宜于铸造结构复杂或薄壁铸件。

11.球墨铸铁可以进行哪几种类型的淬火回火处理?说明处理后的组织与性能特点。

答:1淬火高温回火:组织:回火S+G球调质后具有比正火高的综合力学性能,可代替部分钢件制造重要的结构零件2淬火低温回火:组织:回火M+少量残余A +G球。

获得很高的硬度和很好的耐磨性,但塑、韧性较差,用于要求高耐磨性的零件3淬火中温回火:组织:回火T + G球。

获得较高的弹性、韧性及良好的耐磨性,用于要求具有一定弹性、耐磨性及热稳定性的零件
12.可锻铸铁可以锻造吗?为什么?它的生产工艺与其它的铸铁相比有什么特点?
答:不可以。

13.白口铸铁和灰口铸铁的组织与性能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14.石墨形态对铸铁性能有什么影响?在生产中如何控制石墨形态?
15.黄铜的力学性能与Zn含量有怎样的关系?为什么要选用H68作枪弹壳?
16.与铝合金相比,镁合金的热处理有哪些特点?
17.工具钢有什么共同的性能要求?不同用途的工具钢各自特殊性能要求是什么?
18.工具钢用钢中的主加合金元素有哪些?他们的主要主要是什么?辅助合金元素有哪些?它们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19.高速钢中合金元素W、Mo、Cr、V各自的作用是什么?
20,高速钢中以Mo代W后,钢的组织和性能有什么特点?
21.高速钢淬火加热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有这些特点?
22.高速钢淬火时为什么要加热到1200度以上?为什么要进行3次560度回火处理?
23.高速钢的热处理有什么特点?
24.Cr12型模具钢有哪几种硬化方法?各有什么特点?
25.分析锤锻模具钢的工作条件、性能要求、成分特点及热处理特点。

26.提高金属抗蚀能力的途径有哪些?
27.产生晶间腐蚀的原因是什么?有哪些方法可以防止晶间腐蚀?
28.奥氏体不锈钢的热处理方法有哪些?
29.为什么碳钢的抗氧化性不高?
30.哪些合金元素可以提高钢的抗氧化性?它们提高钢抗氧化性的机理是什么?
31.有哪几条途径可以提高钢的强热性?
32.高压锅炉管用珠光体型热强钢的成分特点是什么?这样的成分对钢的组织和性能有什么影响?
33.影响低温韧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4.分析深冲压钢的成分特点
35.分析船体用钢的工作条件及材料成分及性能的要求
36核反应堆堆芯包壳材料的主要性能要求有哪些
37.火炮身管材料的成分特点是什么?这些合金元素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38.在ZrO2增韧的陶瓷中,存在几种韧化机理?晶粒尺寸与韧化机理间有何关心?
39.有哪些方法可以提高和改善陶瓷材料的韧性?
40.在ZrO2基陶瓷中,存在几种临界晶粒尺寸?位于不同晶粒尺寸范围内的晶粒各自有什么韧性作用?
41,Cr在高速钢、不锈钢、耐热钢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些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