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知识点完整版
高一交通运输知识点总结
![高一交通运输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74ff8cd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cb.png)
高一交通运输知识点总结交通运输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
在交通运输领域,有许多知识点需要我们了解,包括不同的交通工具、交通规则、交通管理等等。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全面总结高一学生应该了解的交通运输知识点。
一、交通运输基础知识1. 交通工具交通工具包括陆上交通工具、水上交通工具和空中交通工具。
陆上交通工具包括汽车、火车、自行车、电动车等,水上交通工具包括船舶、轮船等,空中交通工具包括飞机、直升机等。
了解不同交通工具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出行。
2. 交通规则交通规则是保障交通安全和顺畅的重要法规,它包括交通信号、交通标志、交通手势等,还有行车纪律、交通礼仪等内容。
学生们需要了解并遵守这些交通规则,以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3. 交通安全常识交通安全常识包括交通事故的原因和防范措施、急救知识、交通安全用品的使用方法等。
学生们需要了解这些知识,以应对突发情况,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4. 交通管理交通管理是保障交通秩序的重要手段,它包括交通信号灯的设置、交通警察的管理、交通拥堵治理等内容。
了解交通管理的原则和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支持交通管理工作。
二、道路交通知识1. 驾驶技能驾驶技能是学习驾驶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包括车辆操作技能、道路驾驶技能、交通意识等内容。
学生们如果有驾驶需求,需要通过正规的驾校学习和考试,获取驾驶证后才能上路驾驶。
2. 驾驶安全驾驶安全是每个驾驶者都应该重视的问题,包括不酒驾、不疲劳驾驶、安全速度、车辆检查等。
学生们需要了解这些驾驶安全常识,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3. 行人交通安全行人交通安全同样重要,包括过马路注意事项、交通信号规定、避让车辆等行为规范。
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这些行人交通安全常识,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随意横穿马路。
4. 自行车交通安全自行车交通安全也是需要我们重视的问题,包括佩戴头盔、行车道规定、避让行人等。
交通运输系统知识点总结
![交通运输系统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895932d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6d.png)
交通运输系统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经济发展、社会交流和个人生活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因此,了解交通运输系统的知识对于个人和社会都非常重要。
本文将对交通运输系统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分析。
一、交通运输系统的类型交通运输系统可以分为陆上交通运输、水上交通运输和空中交通运输三种类型。
1. 陆上交通运输陆上交通运输主要包括道路运输和铁路运输。
道路运输是指通过公路(包括高速公路、普通公路等)进行货物和人员的运输,主要包括汽车运输、客运和货运。
铁路运输是指通过铁路进行货物和人员的运输,是一种快捷、安全、环保的交通方式。
2. 水上交通运输水上交通运输主要包括海运和内河运输。
海运是指通过海洋进行货物和人员的运输,内河运输是指通过内河进行货物和人员的运输。
水上交通运输具有运力大、节约能源等优点,是国际贸易和旅游业的重要交通方式。
3. 空中交通运输空中交通运输是指通过航空进行货物和人员的运输,主要包括民航和货运航空。
航空运输具有速度快、航程远、运力大等优点,是国际旅游业和国际贸易的重要交通方式。
二、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初级阶段、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段。
1. 初级阶段初级阶段的交通运输系统主要以人力、畜力为动力,交通方式简单,运输工具简陋,交通能力有限,交通费用高,交通运输效率低。
2. 发展阶段发展阶段的交通运输系统主要以蒸汽机、燃油机为动力,交通方式多样化,运输工具和设备逐渐现代化,交通能力增加,交通费用降低,交通运输效率提高。
3. 成熟阶段成熟阶段的交通运输系统主要以电力、核能为动力,交通方式高度发达,运输工具和设备高度现代化,交通能力达到最大,交通费用低廉,交通运输效率极高。
交通运输系统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促进经济发展交通运输系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促进全国生产要素的有序流动,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推动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2. 保障国家安全交通运输系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它能够保障国家的物资供给,人员运输,军队部署等,是国家的重要基础设施。
交通运输学期末复习要点
![交通运输学期末复习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3ee271826bec0975f465e2bd.png)
交通运输学期末复习一、名词解释1、运输活动是使各种载运工具(火车、汽车、船舶、飞机和管道),使运输对象(货物或旅客)实现地理位置上的转移。
运输规模指运量和周转量。
2、运输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水平下,社会经济活动在货物与旅客位移方面具有支付能力的需要。
3、公路运输又称城乡道路运输,是使汽车和其他运输工具在城乡道路上从事旅客和货物的运输。
4、高速公路具有4个或4个以上车道,设有中央分隔带,全部立体交叉并具有完善的交通安全设施与管理设施、服务设施、全部控制出入,专供汽车分道高速行驶的公路。
5、铁路运输是指利用机车、车辆等技术设备沿铺设轨道运行的运输方式。
6、水路运输简称水运,是指利用船舶、排筏和其他浮运工具,在江、河、湖泊、人工水道及海洋上,完成旅客与货物运送的运输方式。
7、班轮运输又称定期船运输。
它是指固定船舶按照公布的船期表在固定航线和固定港口间运行的运输组织形式。
从事班轮运输的船舶称为班轮。
8、不定期船是指船舶运营者在市场上寻求机会,不固定航线和挂靠港口,没有预定的船期表和费率,仅以签订租船合同从事某一具体航线或航次的船舶。
9、班机运输是在固定航线上的固定起落站按预先计划规定时间进行定期航行的飞机。
10、集中托运是指航空货运代理公司将若干批单独发运到同一方向的货物,组成一整批向航空公司办理货运手续的运输组织方式。
11、管道运输是使用管道输送流体货物的一种运输方式,所输送的货物主要是油品、天然气、煤浆以及其他矿浆。
12、管道生产管理是指管道运行过程中利用技术首段对管道运输实行统一指挥和调度,以保证管道作死最优化状态下长期安全二平稳运行,从而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的生产组织工作。
它包括管道输送计划管理、管道输送技术管理、管道输送设备管理和管道线路管理,前两项是生产管理的中心。
13、管道运行管理是指用制定管道运行计划的方法,以及运用管道运行状况分析和调度等手段,充分发挥管道和设备的输送效率,实现管道安全、平稳、经济的最优化运行,是管道生产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
道路运输安全知识点总结
![道路运输安全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6731d93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ed.png)
道路运输安全知识点总结作为交通运输的一种重要方式,道路运输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由于道路运输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因此道路运输安全至关重要。
为了保障道路运输的安全,必须加强安全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行车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一、交通事故的危害1、人身伤亡:交通事故可能导致行车人员和乘客受伤甚至死亡,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的悲痛和损失。
2、财产损失:交通事故造成车辆和财产的损毁,给车主和保险公司带来经济负担,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3、交通拥堵:交通事故导致道路堵塞,影响交通运输效率,给交通管理带来压力,同时也影响市民的日常出行。
二、安全行车知识1、遵守交通法规:驾驶人员必须遵守交通法规,尊重交通信号,不得超速、闯红灯等危险行为。
2、安全距离:车辆行驶时要保持安全距离,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及时刹车避险。
3、车辆维护:定期对车辆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车辆的性能和安全。
4、驾驶技能:驾驶人员应具备良好的驾驶技能,包括正确的变道、超车、控制车速等技能。
5、气候和路况:根据气候和路况合理安排行车速度,并配备相应的安全装备。
6、夜间行车:夜间行车要注意灯光使用和疲劳驾驶,保证行车的安全。
7、安全的停车和起步:停车和起步时要选择安全的地点和时机,避免造成交通阻塞和事故。
8、应急措施:遇到紧急情况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包括紧急刹车、躲避等。
三、常见交通事故类型1、碰撞事故:包括追尾、侧面碰撞、正面碰撞等不同类型的碰撞事故。
2、侧翻事故:车辆侧翻可能因为过弯速度过快或重心不稳造成。
3、撞人事故:车辆撞人可能由于行人违规穿越马路或车辆不减速等原因造成。
4、追尾事故:由于跟车距离不够或者不注意前方行车情况导致的事故。
5、刹车故障:刹车故障可能导致车辆无法减速或者无法停车的情况。
6、疲劳驾驶事故:由于驾驶人员疲劳驾驶导致的事故。
7、酒驾事故:由于酒后驾驶导致的事故。
四、交通事故的防范措施1、宣传教育:加强交通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交通运输工程学——核心考点
![交通运输工程学——核心考点](https://img.taocdn.com/s3/m/7bdc7480e2bd960590c677d8.png)
交通运输工程学——核心考点1.运输业的主要特点1)运输生产是在流通过程中进行的。
2)实现产品的转移。
3)生产过程中,劳动工具(运输工具)和劳动对象(客、货)是同时运动的,产品在过程中同时被消耗掉。
4)运输过程要由多种运输方式共同完成。
5)虽装备不同,但生产的产品是同一产品,对社会具有同样的效用。
2.货物流通过程基本的三种模式:(1)铁路(公路)为主干货物流通模式(2)航空为主干货物流通模式(3)水运为主干货物流通模式3.综合运输体系的定义各种运输方式在社会化的运输范围内和统一的运输过程中,按其技术经济特点组成分工协作、有机结合、连接贯通、布局合理的交通运输综合体。
4.发展综合运输体系应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宜铁则铁,宜公则公,宜水则水,宜空则空。
5.综合运输体系的设备构成1)固定设备子系统:线路、港站的土木建筑及相关技术设备2)移动设备子系统:各种运输方式采用的载运工具6.运输枢纽的含义运输枢纽是在两条或两条以上运输线路的交汇、衔接处形成的,具有运输组织、中转、装卸、仓储、信息服务及其他辅助功能的综合性设施。
7.综合运输规划综合运输规划: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对交通运输系统进行总体战略部署,即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从当地具体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出发,通过综合平衡和多方案的比较,确定交通运输发展方向和地域空间分布。
8.各种运输方式的协调发展1)货物流向流量和运输线路的协调。
2)地区间各种运输方式的协调。
3)各种运输方式设备能力的协调。
4)各种运输方式组织工作的协调。
5)运价与运输费用的协调9.、公路运输系统的组成及基本功能公路运输系统由基础设施和运输工具两部分组成,前者主要包括公路及其附属设施,站、场及其附属设施,公路交通控制与管理设施等。
公路运输基本功能1.通过功能是指在干线上完成大批量运输。
送达功能,又称“集散”功能,是指为通过性运输2.承担客货集散任务的运输。
10.公路运输的特点1)空间上的灵活性,可实现门到门运输。
交通运输工程学知识点
![交通运输工程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f915a726529647d26285296.png)
第1章绪论1。
1。
1交通运输的要素构成(了解):1.载运工具 2。
站场 3。
线路4。
交通控制和管理系统 5.设施管理系统 6.信息管理系统1。
1。
2 交通运输方式的构成(重点)1.铁路运输:适于长距离运输大宗货物,也适宜承担中长途旅客运输。
2。
公路运输:在中短途运输中的效果比较突出。
3.水路运输:适合担负时间要求不太强的大宗、廉价货物的中长距离的运输4.航空运输:适宜担负各大城市之间和国际间的快速客运以及期刊邮件等对时效性要求高和昂贵精密急需货物的运输.5。
管道运输:非常适宜流体能源(天然气、原油等)的运输。
注:结合后面几章还介绍了五种运输方式的优缺点【09年10年均考过】1。
1。
3五种运输方式的综合评价(p4表格)(了解)1.2.3 交通运输的发展趋势【10年考过】1。
专门化{运输工具专门化、运输方式专门化}2。
大型化 3.高速化4。
环保化 5.智能化1.3。
1性质和特点1。
交通运输系统的性质:(1)交通运输系统对于国民经济系统具有基础性(2)对空间、低于、时间具有较强依附性,即不可挪动性(3)对社会和经济系统的贡献具有间接性和隐蔽性(4)交通运输系统内部各种运输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可替代性2。
交通运输业的生产特点(p11了解)(1)运输生产是在流通过程中完成的。
(2)运输生产过程不改变劳动对象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形态,只改变运输对象的空间位置,并不创造新产品。
(3)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是同时运动的,它创造的产品不具有物质实体,并在运输生产中被消耗掉。
(4)运输产品计量的特殊性。
(5)交通运输的劳动对象十分庞杂。
1.3.2 (阅读理解记忆)1.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P12)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结构之一。
运输业和各个国民经济部门有着紧密联系,两者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
2。
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P13)(1)交通运输是实现流通的物质手段(2)交通运输时开发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生产力合理布局和调整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纽带。
(完整版)《交通运输工程学》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交通运输工程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40d0d5928ea81c759f57813.png)
第一部分填空题1. 交通运输具有运输工具、运输服务费用和运动这三个要素。
2. 反映运输能力时间运用状况的指标是完好率,反映车辆使用强度的衡量指标是平均车日行程,反映燃料消耗水平的指数是百公里油耗。
3. 铁路车站按技术作业性质可分为中间站、区段站、编组站。
4. 按船舶营运组织形式不同,水路运输可分为定期船运输、不定期船运输、专用船运输。
5. 航线配船包括单线多船型、多线单船型和多线多船型3种情况。
6. 从事航空货物运输的主体主要有:航空公司、航空货运公司。
7. 运输管道常按所输送的物品不同而分为:原油管道、成品油管道、天然气管道和固体料浆管道。
8. 运输管道按用途不同又可分为集输管道、输油(气)管道和配油(气)管道。
9. 海上集装箱运输的装卸方法因集装箱船而异,可有下列3种方式:吊上吊下型、驶进驶出型、浮上浮下型。
10. 公路集装箱运输方式一般有以下4种:汽车货运方式、全拖车方式、半拖车方式、双拖车合并方式。
11. 在路网形态结构中,最常见、最基本的路网形态结构是网格式、无环放射式及有环放射式3种。
12. 消除冲突点的交通组织有以下3种方式:环形交叉、渠化交通、交通管制。
13. 城市交通需求发展预测包括城市社会经济发展预测、城市客运交通发展预测及城市货运交通发展预测三大部分。
14. GIS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计算机及其附属设备;地理数据库及其数据操作、分析功能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各种制图输出工具及其他输出设备。
15. GPS系统由空间卫星系统、地面控制系统和用户接收系统3部分组成。
第二部分简答题一.4种运输方式的优缺点?公路运输:运用灵活,载运量小,“门到门”的直达运输,全运程速度快,原始投资少,安全性差,环境污染严重。
铁路运输:优:牵引力大,输送能力强;运行速度快;运输成本低;环境污染小;适应性强;行驶具有自动控制性;有效使用土地。
缺:资本密集。
固定资产庞大和需要大量的资金和金属;始发与终到作业时间长和短途运输平均成本高;货损较高;营运缺乏弹性;设备庞大不易维修,且战时容易遭受破坏。
交通运输行业基础知识
![交通运输行业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7378d20a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e2.png)
交通运输行业基础知识引言交通运输行业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货物和人员的快速、安全、高效的运输任务。
本文将介绍交通运输行业的基础知识,包括各种交通工具、交通管理、交通规则等方面。
交通工具交通工具是指用于运送货物或人员的设备或载体,主要分为陆上交通工具、水上交通工具和空中交通工具三类。
陆上交通工具陆上交通工具是指在陆地上行驶的交通工具,包括汽车、摩托车、火车、自行车等。
•汽车:汽车是一种以内燃机为动力的交通工具,常见的有轿车、卡车、客车等。
汽车具备高速、灵活、承载能力大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城市交通和长途运输。
•摩托车:摩托车是一种两轮或三轮的机动车辆,具有高速、灵活的特点,适合于短途出行。
•火车:火车是一种通过轨道行驶的陆上交通工具,主要用于长途旅行和货物运输。
火车具备大运量、低能耗的优势。
•自行车:自行车是一种人力驱动的交通工具,适用于短途出行和运动。
水上交通工具水上交通工具是指在水上或水下行驶的交通工具,主要包括船舶和潜水艇。
•船舶:船舶是一种通过水中的浮力实现运动的交通工具,分为商船、客船、军舰等。
船舶可以承载大量货物和乘客,是海上运输的主要方式。
•潜水艇:潜水艇是一种能够在水下航行的交通工具,主要用于海底探测、军事侦察等领域。
空中交通工具空中交通工具是指在空中飞行的交通工具,主要包括飞机和直升机。
•飞机:飞机是一种能够在大气中飞行的交通工具,分为商用飞机、军用飞机等类型。
飞机具备飞行速度快、承载能力高的特点,广泛应用于长途旅行和货物运输。
•直升机:直升机是一种可以垂直起降的飞行器,适用于狭窄的空间和短距离的运输需求。
直升机具备灵活机动的特点,常用于医疗救援、警察行动等领域。
交通管理交通管理是指对交通流进行组织、引导和控制,以保证交通安全和交通效率。
交通信号灯交通信号灯是交通管理中常用的工具之一,用于指示交通参与者的行为。
•红灯:表示禁止通行,车辆需停车等待。
•绿灯:表示允许通行,车辆可以继续行驶。
交通运输学考试重点
![交通运输学考试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dda2b4f5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b1.png)
第一章1.运输:指借助交通网络及其设施和运载工具,通过一定的组织管理技术,实现人与物空间位移的一种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2.运输的四要素:交通网络及其设施、运载工具、组织管理技术和运输对象;3.交通:指通过一定的组织管理技术,实现运载工具在交通网络上流动的一种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4.交通三要素:交通网络及其设施、运载工具和组织管理技术;5.交通与运输关系:反映的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同一事物是指运载工具在交通线网上的流动;两个方面是交通关心的是运载工具的流动情况,运输关心的是流动中运载运载工具上的运载情况;6.交通运输:运载工具在交通线网上流动和运载工具上运载人员与物资在两地之间位移这一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的总称;交通运输业的产品在一定的时间期限内,利用一种或多种交通运输工具,实现顾客所需要的人与物的空间位移;交通运输也可定义为:以交通网络及设施和运载工具为依托,以现代联合运输组织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便捷、安全、高效和经济为目标,通过一种或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协调配合,组织实现客货运输过程的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当运输过程通过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协调配合组织实现时,也可以称之为综合运输;7.交通运输业的经济意义——P13第二章1.三论:物质生产部门论、第三产业论、基础设施论;2.交通运输业特性:1社会公益性,2形成能力和投资回收周期长,3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地域性及其级差收益,4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在工业化初期和中期的先导作用;3.基于交通运输业公共产品与外部性的进一步认识——P194.基于网络型产业的新认识——P205.交通运输业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既包括在时间、空间、数量上相适应,也包括在服务质量上相适应;6.当得知一种交通运输资源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和部门使用的数量后,就明确了交通运输资源的状态以上三要素缺一不可7.资源配置模式理论:优先发展论、同步发展论、压力论、运输与经济的交替优先增长理论——需要分清各个理论判断8.同步发展论中纳克斯“温和的”平衡增长理论和斯特利顿“完善”的平衡增长理论之间侧重点、条件和方法不同,但最终目的是大规模地促进基础设施产业的资本形成;9.交通运输业发展归纳为:超前型,同步型,滞后型;10.演变曲线——P2511.交通运输外部性:交通运输活动所产生的外部性,有时也指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及其在建设中的外部性;12.正的外部性:在社会收益大于私人收益的情况下的活动;13.交通运输外部性的内部化是指交通运输的外部影响纳入市场的过程;外部成本内部化的方法有市场和政府干预两种;第三章1.交通运输的构成要素:1运载工具,2通路,3场站,4动力,5通信,6经营管理人员和经营机构;第四章1.船舶的运行组织:是指航行企业根据已揽取到或即将揽取到的运输对象和航运企业控制的运力情况,综合考虑船舶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及与其他运输方式的协调配合,对船舶生产活动所作出的全面计划与安排;2.商船运输生产的基本单元是航次;按惯例,客船、货船或驳船“自上次航次终点港卸完所载货物或下完旅客时起,至本航次终点港卸完所载货物或下完旅客时止,记为本航次的时间;”航次时间是由航行时间、停泊时间以及其他时间组成;在这三项时间里完成基本作业和辅助作业两类作业;3.船舶运输组织的形式:1航线形式在固定港之间,2航次形式仅为完成某个任务;4.班轮运输又称定期船运输,它是指固定船舶按照公布的船期表在固定航线和固定港口间运行的运输组织形式;保证班期是班轮运输组织的核心工作;5.班轮船期表的制定:1往返航次时间计算,2航线配船数计算,3航线发船间隔的计算,4到发时间计算与调整,——P566.光船租船的特征是:船舶出租人只提供一艘空船,合同期一般较长;承租人负责配备船员、任命船长,并负担船员的工资及伙食费等;承租人负责船舶调度和安排营运,并负担一切营运费用;租金按船舶的装载能力和租期长短计算;7.定期租船的特征:船舶出租人负责配备船员、负担船员工资、伙食费等;承租人负责船舶调度和营运组织工作;航次费用,如燃油费、港口费等均由承租人负担;租金按船舶的装载能力和租期长短计算;8.航次租船的特征是:船舶出租人负责运输组织工作,并负担船舶的运营费、燃料费、港口费等;按装载货物的数量或按船舶总载质量吨位及航线或航程计收运费;9.航次租船的主要依据是航次经济性;10.船舶封存的经济条件:1当船舶营运亏损额<船舶封存成本,应继续营运;2当船舶营运亏损额=船舶封存成本,视其他情况而定;3当船舶营运亏损额>舶封存成本,应停航封存;11.港口企业装卸组织过程:按其程序可划分为:组织准备过程、基本装卸过程核心过程、辅助生产过程和生产服务过程4个阶段;12.港口的作业工序:1舱底作业工序,2起落舱作业工序,3水平搬运作业工序,4车内作业工序,5库内作业程序;13.港口装卸组织的基本原则:1连续性,2协调性,3均衡性,4经济性,港口管理由生产型转为经营型的重要标志;14.港口月度生产计划包括:1港口月度吞吐量计划,2港口月度装卸工作计划,3港口月度生产作业计划最基本也是最具体的计划15.明白货客运周转量,计算单位为货运周转量吨海里,客运周转量人海里;换算周转量,1个铺位运客=1t货物,3个客位运客=1t货物;16.船舶在册时间t册:一定时期内航运企业所拥有船舶的营运时间和非营运时间之和;17.停泊时间t停:因各种原因在港口和途中的全部停泊时间,包括生产性停泊时间、非生产性停泊时间和其他原因停泊时间;18.非生产性停泊时间的区别;生产性停泊时间:船舶在运输过程中,为完成客货运输任务所必需的停泊时间,包括上下旅客、装卸作业、熏舱、洗舱、检验,以及补给供应,港内必要的移泊作业时间;非生产性停泊时间:运输生产过程中非必需的停泊时间,包括等候联检、等候引航员、等候潮水、等候码头泊位、等候工作、等候货物、等候调度命令,以及发生机械故障、处理货差货损、因船货衔接不好造成移泊等引起的停泊时间;19.港口作业评价指标:1吞吐量指标,2装卸作业指标;20.装卸自然吨与吞吐量之间最大的差别在于水路与水路中转货物,在港口进行换装作业时,每一装卸自然吨计算为2t吞吐量;21.例1——P74,例2——P7922.港口通过能力有理论通过能力、营运通过能力和后备通过能力;港口理论通过能力是指港口在一定时期通常是一年内,在港口设施和劳动力为一定时,在一定的组织管理条件下,最大限度利用港口各生产要素所能装卸的一定结构的货物的自然吨数;港口营运通过能力是指港口在一定时期通常是一年内,在港口设施和劳动力为一定时,在一定的组织管理条件下,港口各生产要素在得到合理程度的利用时所能装卸的一定结构的货物的自然吨数;两种通过能力的区别在于生产要素的不同利用程度;第五章1.铁路客流分类及旅客列车种类:客流分为直通、管内和市郊3种客流;直通客流旅行距离较长,购票早,进候车室早,送客亲友多,要求列车服务标准高,注重舒适度;管内客流旅行距离较短,旅客注重便捷,其他要求较随意;市郊客流主要是通勤职工、通学学生和去城镇赶集的商贩,旅客乘车距离短,要求列车密度高,时刻适宜,旅客注重列车准点、便捷;2.为区别不同方向、不同种类、不同区段和不同时刻的列车,需要为每一列车编定一个标识码,这就是车次;为维护运输秩序和保证车次码的规范化,铁道部规定全路向北京、支线向干线或指定方向为止为上行方向的车次,均编为双数车次;反之为下行方向,编为下行车次;3.票价制订的方法可以有里程比例制、递远递减制、区域制和均一制4种,一般采用递远递减制目前我国铁路采用这种方法4.旅客票价由基本票价和保险费两部分组成;普通硬座票价是旅客票价的基础,其他各种票价均以此为基础加成或减成计算;5.铁路货物运输的种类:按照我国铁路技术装备条件,现行的货物运输种类分为整车和集装箱两类;铁路货物运输以批为单位;一批是铁路承运货物、计收运费、交付货物或处理事故的单位;6.铁路货物运输的基本作业:1货物发送作业,包括托运人向作为承运人的发站申报运输要求,提交货物运单,进货,缴费,与发站共同完成承运手续;发站受理托运人的运输要求,审查货物运单,验收货物及其运输包装,收费,与托运人共同完成承运手续;2货物运输途中作业,包括重车运行及途中的货物常规交接与检查、特殊作业及异常情况的处理;3货物到达作业,包括收货人向作为承运人的到站查询、缴费、领货、接受货物运单,与到站共同完成交付手续;到站作为承运人向收货人发出到货通知、货物催领通知,接收到货查询、收费、交货、交单、与收货人共同完成交付收货手续;7.铁路货物运输合同具有特殊的合同主体,该特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合同的一方当事人是固定的,即必须是铁路运输企业;二是合同的主体不限于铁路运输企业和托运人双方,经常出现第三方,即收货人;因此,合同往往约定三方面的权利义务关系;8.货物运到期限:是铁路货物运输合同的重要内容,是对铁路运输企业的要求和约束,也是对托运人或收货人合法权益的保护;9.我国铁路货物运到期限由货物发送期间、货物运输期间和特殊作业时间3部分组成;现行规定为1货物发送期间为1日;2货物运输期间:运价里程每250km或未满250km为1日;安快运办理的整车货物,运价里程每500km或未满500km为1日;3特殊作业时间:需要途中加冰的货物,每加冰1次,另加1日;运价里程超过250km的1吨型、5吨型集装箱货物,另加2日,超过1000km的加3日;整车分卸货物,每增加1个分卸站,另加1日;准、米轨直通运输的整车货物,因需在接轨站换装而另加1日;10.1件货物>2t,体积>3立方米,长度>9m,零担危险货物另加2天;11.铁路运输列车编组计划由列车编组计划和货物列车编组计划两部分组成;12.铁路运输旅客列车编组计划是用以规定旅客列车开行方案及旅客列车编组内容的技术文件,其中旅客列车开行方案是指规定旅客列车运行区段、列车种类及其开行对数的计划;13.制定铁路旅客列车运行线路网络的目标应该是:1旅客列车运行径路必须与主要客流方向一致,以满足旅客乘车旅行的需要;2尽可能以直达运输的方式组织旅客运输,在一定客流结构条件下,使旅客换乘总次数最少,或吸引直达客流量为最大;3使旅客列车运行线路客流分布较为均匀,以充分发挥铁路运输设备的运输能力;4尽可能按最合理径路布设旅客列车运行线路,使旅客乘车旅行总时间最短;14.编组固定包含3层含义:一是每对列车的编组辆数固定;二是每对列车的编组结构固定;三是每对列车的车辆及顺序固定;15.旅客列车编组一般应包括软、硬座席车,软、硬卧铺车及餐车;16.在确定装车地直达列车编组计划时,必须考虑以下条件;1货源充足,流向集中;2装卸车站或企业专用线有足够的货位、场库设备、装卸设备及装卸能力;3空车供应有保证;4直达列车在运行途中是否需要变更质量标准,有无合适的车流补轴;5临近编组站的设备特点及编组作业能力利用情况;17.组织空车直达列车最适宜的地点是有大量卸车的卸车站;例:送往石油装车站的空车直达列车由空罐车组成,送往煤矿装车站的空车由空敞车组成;18.读懂:图车流NB—D组成情况示意图;——P11619.例题5—1、5—2、5—3这题很可能考20.分组列车中包含有两个及以上的车组,其中到达列车终到站的远程车组作为最基本车组,到达沿途技术站的近程车组称为补轴车组;21.列车运行图意义:是铁路组织运输生产和产品供应销售的综合计划,又是铁路运输生产联结厂矿企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纽带;22.运行图有三个格式,二分格,横轴以2min为单位用细竖线加以划分,10分格和小时格用较粗的竖线表示主要在编制新运行图时使用,十分格,横轴以10min为单位用细竖线加以划分,半小时格用虚线表示,小时格用较粗的竖线表示主要供列车调度员在日常调度指挥工作中编制调度调整计划和绘制实际运行图时使用,小时格运行图,以1h为单位主要在编制旅客列车方案图和机车周转图时使用;23.列车运行图的分类:1按适用范围分类,铁路内部使用的列车运行图、社会公众使用的列车运行图;2按照区间正线数分类,单线运行图、双线运行图、单双线运行图;3按照列车运行速度的分类,平行运行图、非平行运行图;4按照上下行方向列车数分类,成对运行图、非成对运行图;5按照同方向列车运行方式分类,连发运行图、追踪运行图24.列车区间运行时分的四种情况——P12625.会车间隔时间:在单线区段,自列车到达或通过车站时起,至由该站向同一区间发出另一对向列车时止的最小间隔时间;26.铁路通过能力:有3个常用的通过能力概念,即现有通过能力、需要通过能力和设计通过能力;在现有技术设备和现行形车组织方法条件下,铁路各种固定设备可能达到的通过能力称为现有通过能力;为了适应一定时期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对客货运输的需求,铁路各种固定设备所应具有的通过能力,称为需要通过能力;预计铁路固定设备修建后或现有设备技术改造后所能实现的通过能力,称为设计通过能力;第六章1.在我国,公路按行政等级可分为:国家级公路、省级公路、县级公路和乡级公路简称国道、省道、县道、乡道及专用公路五个等级;2.公路的技术等级根据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可分为以下五个等级:1高速公路,2一级公路,3二级公路,4三级公路,5四级公路;3.设计小时交通量:是确定公路等级、评价公路运行状态和服务水平的重要参数;公路设计小时交通量宜采用年第30位小时的交通量;4.汽车型号:由拼音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组成,包括首部、中部和尾部三部分;5.公路通过能力是指在通常的道路、交通条件和人为度量标准下,在一定的时段内道路某断面可以通过的最大车辆数;通行能力分为三种:1基本通行能力,2容许通行能力,3设计通行能力;6.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以密度作为主要指标进行服务水平分级,其相应的服务水平与运行状态,一级为自由流,二级为稳定流上限,三级为稳定流下限,四级为饱和流;二、三、四级公路以车辆延误率作为服务水平分级的重要指标;7.公路交通流要素:速度、交通量、交通密度;8.设计通行能力:指要求道路承担的通行能力,它不仅与道路条件和交通条件有关,还要考虑设计要求;9.以二级服务水平作为高速公路通行能力的设计依据;10.运次:通常将包括准备、装载及装卸几个工作环节在内的一个循环的运输过程称为运次;11.货运车辆的行驶路线可分为3种类型即往复式行驶路线、环形式行驶路线、汇集式行驶路线;往复式行驶路线又可分为单程有载往复式、回程部分有载往复式、双程有载往复式3种形式;12.图上作业法——P17913.定挂运输:指汽车列车在完成运行和装卸作业后,汽车或牵引车与全挂车或半挂车一般不予分离的定车定挂组织形式;14.甩挂运输:指载货汽车牵引车按照预定的计划,在某个装卸作业地点甩下挂车并挂上指定的挂车后,继续运行的拖挂运输组织形式;15.甩挂运输的基本原理:一辆汽车配备三辆全挂车,当汽车列车在甲地装货后行驶到达乙地时,摘下重挂,集中力量将主车卸车,然后挂上已预先卸妥的全挂车返回甲地;与此同时,乙地进行摘下挂车的卸车作业;汽车列车再返回甲地时,摘下在乙地挂上的空挂车,集中力量完成主车的装车作业,然后挂上已预先装妥的挂车继续行驶;同时,甲地进行摘下挂车装车作业;16.甩挂运输主要采用以下四种形式,1一线两点、两端甩挂,2循环甩挂,3一线多点、沿途甩挂,4多线一点、轮流拖带;能从图中判断出形式来17.驾驶员工作制度:1单人驾驶制;车辆的利用率最低,且驾驶员长期脱离固定住所,生活和休息不够安定舒适;但这种工作制度可以完全实现定车、定人管理,便于对驾驶员进行考核;2双人驾驶制;可大大缩短车辆的周转时间,提高车辆的有效利用程度和货物运送速度;缺点是驾驶员在行驶的汽车上休息不方便,驾驶员比较劳累,且需配备两名驾驶员;3换班驾驶制;同时具有单人驾驶制和双人驾驶制的优点,因此是经常采用的一种工作制度;18.分段行驶法的工作形势:分为短路段行驶法和长路段行驶法;短路段行驶法宜采用单人驾驶制;长路段行驶法宜采用换班驾驶制;第七章1.在发达国家,城市居民的主要出行方式为步行、公共交通及私人小轿车;我国居民的主要出行方式为步行、公共交通和自行车主体;2.运输能力的提高3途径:1修建新线,2增加行车密度最基本,3增加列车定员;3.我国城市道路可分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4类;1快速路完全为交通功能服务,是解决城市长距离、快速交通的主要道路;快速路入口应采用全控制或部分控制;快速路与快速路相交时,必须采用立体交叉;2主干路以交通功能为主;主干路上的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应分道行驶;平面交叉口间距以800—1200m为宜;主干道不宜设置公共建筑物出入口;3次干路是城市区域性的交通干道,为区域交通集散服务,配合主干路组成道路网,起到广泛连接城市各部分和集散的作用;4支路为联系个居住小区的道路,解决地区内交通,直接与两侧建筑物出入口相接,以服务功能为主;支路应满足公共交通线路行驶的要求;4.立体交叉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跨线桥、匝道、出入口、变速车道;5.交通管理的演变和发展:1传统交通管理阶段,2交通系统管理阶段TSM,3交通需求管理阶段TDM,4智能交通系统ITS;6.城市交通拥堵的原因:1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速度远远跟不上交通需求增长速度,城市交通设施运输能力不能满足需求而造成交通拥堵;2城市交通管理设施落后,管理水平不高,城市交通结构不合理,现有道路交通设施的运输能力得不到充分利用而加重了交通拥堵;7.降低交通负荷的途径:1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交通网络的承载能力,以达到降低交通负荷的目的;2交通管理;、8.交通管理分为:交通行政管理、交通执法管理、交通运行管理;交通行政管理是最高层次的交通管理;9.节点交通管理策略:1交叉口控制方式;2交叉口管理方式;3交叉口转向限制;10.调度形式:1正班式和加班式,2双向式和单相式,3全程式和区间式,4全站式和大站式;其中正班、双向、全程和全站式是全日线运行必备的基本形式,其他的调度形式全都是从中派生出来的;根据实际情况还派生出高峰跨线联运车、套路线的定时定点特约班车、机动车等调度形式,以适应不同客流的需求;11.线路的重要运营环节:1出场车管理首要环节;2早晚高峰管理;3交接班管理管理环节,交接班地点的位置是在线路的1/3处位置,大部分线路选择在终点站交接班;4进场车管理;12.智能交通系统: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信传输技术、电子控制及计算机处理技术等综合运用于整个交通运输管理体系;。
高考地理知识点--中国的交通运输
![高考地理知识点--中国的交通运输](https://img.taocdn.com/s3/m/b1827192aaea998fcd220e0b.png)
高考地理知识点--中国的交通运输1.我国的铁路干线——“五纵三横”:“五纵”——①京哈—京广线、②京沪线、③京九线、④焦柳线、⑤宝成—成昆线;“三横”——①京包—包兰线、②陇海—兰新线、③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沪昆线)。
2.山西煤炭外运铁路:①大秦线(大同—秦皇岛);②神黄线(陕西神木—河北黄骅港);③焦兖日线(河南焦作—山东兖州—山东日照市)。
3.长江成为“黄金水道”(水运价值巨大)的条件——A、自然条件:①长江流程长,支流多,流域面积广,径流量大,通航里程长,并构成纵横广阔的水运网;②全年无结冰期,四季可通航。
B、社会经济条件:①长江流域资源丰富,人口众多,工农业发达,经济腹地宽广,客货运输量大;②长江自西向东入海,与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焦柳线等多条铁路及京杭运河相交,既沟通内地和沿海,有联系了南北广大地区。
③长江航运与铁路运输相比,具有运量大、投资省、成本低等优点。
4.我国的海洋运输:可以分为沿海航线和远洋航线两类。
沿海航线可以分为以大连、上海为中心的北方沿海航区和以广州为中心的南方沿海航区;远洋航线按其航向又分为东行、西行、南行、北行航线,可通达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5.我国部分交通运输之最:①我国最长的铁路——京九线;②我国跨越省级行政区最多的铁路——京九线;③我国经过省级行政中心最多的铁路——京广线;④我国最大的铁路枢纽——北京;⑤我国最大的海港——上海;⑥我国纬度最高的不冻港——秦皇岛港;⑦我国最大的能源输出港——秦皇岛港;⑧我国通航里程最长的河流——长江。
6.交通线建设的区位因素或意义:⑴经济因素:①合理布局交通网,包括:缓解交通压力,激活整个路网,增加出海通道,结束无此交通方式的历史,加强与区外的联系,等等。
②促进沿线经济发展,包括:促进资源开发,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带动沿线其他产业的发展,等。
⑵政治或社会因素:包括巩固国防,加强民族团结,扶贫,维持某地的长期稳定与繁荣,等。
中考地理专题复习——交通运输(知识点+练习)
![中考地理专题复习——交通运输(知识点+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afe74ed576eeaeaad1f33025.png)
中考地理专题复习——交通运输(知识点+练习)1人们形象地把交通运输比喻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公路运输、铁路运输、管道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等2.我国交通运输网特点:东部稠密,西部稀疏。
在各种各种交通运输线中,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
纵横交错的铁路线构成全国交通运输网的骨架。
3.铁路干线——熟记“三横五纵”P91图东西向和南北向的干线南北向:京沪线、京九线、京哈—京广线、焦柳线、宝成—成昆线东西向: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4.交通运输枢纽——若干条交通运输线交叉处(人流、货流量都很大)重要铁枢纽:北京、郑州、徐州、株洲、成都和兰州(经过的铁路线)分为单一交通枢纽和综合交通枢纽6、选择运输方式要考虑的因素:(1)客运:要考虑人所拥有的经济情况、时间长短、出行目的、所到目的地、出发点与目的地间的距离及各运输方式的价格、速度快慢。
(2)货运:要考虑货物本身性质及运货量、运输距离、目的地位置、运输工具的特点等。
总之,无论是运人还是运货,在选择运输方式时,都要考虑交通工具的特点、运输距离、时间、运输目的、运输的人或物本身情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如:贵重或急需的货物且数量不大的,多由航空运送;易死亡变质的活物、鲜货,短程可由公路运送,远程而又数量大的可用铁路上的专用车;大宗笨重的货物,远距离运输,尽可能利用水运或铁路运输。
【时事热点】2009年11月22日,铁道部公布《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最新调整方案:计划铁路建设投资总规模12年内将突破5万亿元,新增4万多公里营业里程。
规划新增部分线路:向塘—莆田(福州)、合肥—福州、乐山—贵阳—广州、昆明—南宁—广州、西安—汉中—绵阳、乌鲁木齐—哈密—兰州、喀什—和田、嘉峪关—策克、安康—张家界、上海—南通、广州—茂名—湛江、青岛—连云港—盐城以及中俄、中蒙等对外铁路通道。
【考点分析】1.中国的铁路网(主要铁路线、铁路枢纽)2.五种交通运输方式对比及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3.新增铁路线的起止地区以及对沿线地区的影响。
八年级交通运输知识点免费
![八年级交通运输知识点免费](https://img.taocdn.com/s3/m/b1506efb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a6.png)
八年级交通运输知识点免费八年级交通运输知识点交通运输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每个人而言,了解交通运输的相关知识,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加顺畅地出行,更可以提高我们的交通安全意识。
下面,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八年级交通运输知识点的相关内容。
一、交通信号灯交通信号灯,即红绿灯,是指放置在路口或交叉路口上对车辆行驶进行控制的交通设施。
交通信号灯分为红灯、黄灯和绿灯三种,其中,红灯表示禁止通行、黄灯表示警示、绿灯表示允许通行。
使用交通信号灯时,行驶的车辆应按照灯光的指示进行驾驶。
若绿灯亮起,车辆可以通行,但需要确保安全;若红灯亮起,则应当停车等待绿灯;若黄灯亮起,则表明即将变红,车辆需减速慢行。
二、行人过马路行人是道路交通中的弱势群体,因此在穿越马路时,需要格外小心。
行人需要在斑马线或者人行天桥等设施处通过马路,避免在机动车道内直接穿行。
在斑马线或人行天桥处通过马路时,行人需要注意交通信号灯的指示,确保绿灯亮起时再开始穿越。
此外,行人需要避免在斑马线上停留或玩耍,以免给其他车辆和行人带来不必要的安全隐患。
三、汽车安全带汽车安全带是一种保护驾驶员和乘客安全的装置,它能够在车辆发生碰撞时起到缓冲和保护的作用。
因此,驾驶员和乘客在行驶时要始终系好安全带。
使用汽车安全带时,应当将安全带穿过身体的肩部和腰部,确保紧贴身体且没有松弛的地方。
如果汽车遇到碰撞时,安全带会承受车辆的撞击力,从而保护驾驶员和乘客的安全。
四、交通礼让交通礼让是指行驶车辆和行人在道路上互相谦让,保持交通畅通和安全的行为。
在行驶中,有时候我们需要将道路让给其他车辆或行人,以免发生交通事故。
在行驶中,如果遇到其他车辆或行人需要通过时,应当主动减速让行,并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如果遇到行人穿行马路,更应该尽量让行。
通过正确的交通礼让行为,可以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保障交通安全。
综上所述,了解交通运输的相关知识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都是十分必要的,只有掌握相关知识,才能在出行中更加安全有序。
交通运输法规概述部分的知识要点
![交通运输法规概述部分的知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496b2040e518964bcf847c93.png)
第一章交通运输法概述1交通运输概述1.1交通运输的概念交通运输是人类社会生产、经济、生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它在衔接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以及保证人们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的联系交往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交通运输业是指由各种运输方式所组成的专门从事运输业务的各类型企业的总称。
现代交通运输业包括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管道运输五种基本运输方式。
国内旅客运输主要以铁路、公路运输为主要运输方式,航空客运呈快速发展的趋势,水路客运占有的市场份额较小;国内货物运输以铁路、水运、公路为主要运输方式,管道运输和航空运输占有很小的比重。
国际货物运输主要是国际贸易物资运输,通常又被称为国际贸易运输,即对外贸易运输,简称外贸运输。
国际货物运输的主要方式,主要包括:①水上运输。
又可分为内河运输和海上运输;②陆上运输。
又可分为铁路运输和公路运输;③航空运输;④邮政运输;⑤集装箱运输;⑥国际多式联运;⑦管道运输等。
1.2交通运输业的特点交通运输业作为一个特殊的产业部门,在我国被列入第三产业的流通部门。
运输业的产品,对旅客运输来说,是人的位移,并以运输的旅客人数(客运量)和人公里数(旅客周转量)为计量单位;对货物运输来说,是物的位移,并以运输的货物吨数(货运量)和货物吨公里数(货物周转量)为计量单位。
交通运输业按其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生产过程和产品属性与其他产业部门相比有比较大的区别,其主要特点有:⑴运输生产是在流通过程中进行的。
运输活动是生产过程的组成部分,就整个社会生产过程而言,运输生产是在流通领域内继续进行的生产过程。
⑵运输生产过程不会改变劳动对象的理化属性和形态,而只改变运输对象(旅客、货物)的空间位置。
对旅客来说,其产品直接被人们所消费;对货物运输来说,它把价值追加到所运输的货物身上。
⑶在运输生产过程中,劳动工具(运输工具)和劳动对象(客货)是同时运动的,它创造的产品(客、货在空间上的位移)不具有物质实体,并在运输生产过程中同时被消费掉,因此,运输产品既不能储备,也不能调拨,只能在运输能力上保有后备,以满足运输量的波动和特殊的运输需要。
道路运输知识内容
![道路运输知识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0d653d24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81.png)
道路运输知识内容**一、道路运输的基本概念**1. **定义与范畴**- 道路运输是在公路上借助一定的运输工具,实现旅客或货物空间位移的生产活动。
它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包括城市内部的短途客运,如公交车、出租车运输;城市与城市、地区与地区之间的长途客运,像长途大巴的运营;以及各种货物的公路运输,小到快递包裹的配送,大到大型工程设备的长途转运。
2. **道路运输系统的组成部分**- **运输基础设施**- 道路是道路运输的基础载体。
包括不同等级的公路,如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等。
高速公路具有全封闭、车速快、车道多等特点,为长途快速运输提供了便利;而低等级公路则更多地服务于本地及周边地区的短途运输和支线连接。
- 公路的附属设施也至关重要,如交通标志(包括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示标志等),它们为驾驶员提供了关于路况、限速、行驶方向等重要信息;交通标线则明确了车道划分、车辆行驶轨迹等;还有服务区、停车区,为驾驶员和乘客提供休息、加油、餐饮等服务,保证了运输过程的持续性。
- **运输工具**- 在客运方面,有多种类型的车辆。
公交车一般按照固定的线路和站点运行,座位数量较多且有站立区域,以满足城市居民日常出行需求;长途客车则注重乘客的舒适性,座位宽敞,配备有空调、电视等设施,以应对较长时间的旅程。
- 在货运方面,车辆种类更加多样化。
轻型货车适用于城市内部小件货物的配送,具有灵活性强的特点;重型货车则用于运输大量的货物,如建筑材料、煤炭等,其载重量大,但对道路条件和驾驶技术要求较高。
特种运输车辆,如罐式车用于运输液体或气体货物(如石油、天然气等),冷藏车用于运输易腐货物(如生鲜食品等),它们都具有特殊的结构和设备,以满足特定货物的运输需求。
- **运输参与者**- 驾驶员是道路运输的核心参与者之一。
他们需要具备合法的驾驶资格,掌握熟练的驾驶技能,熟悉交通法规和安全知识。
一个合格的驾驶员不仅要能够安全地操控车辆,还需要具备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如恶劣天气下的驾驶、车辆故障时的应急处理等。
交通运输专业基础知识
![交通运输专业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58d2c12c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12.png)
交通运输专业基础知识
交通运输是一个涵盖了广泛领域的综合性学科,涉及到工程、经济、管理、社会和环境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一些交通运输专业的基础知识:
运输方式与特点:了解和比较不同运输方式(如公路、铁路、水路、航空和管道)的技术和经济特点,包括它们的运输能力、速度、成本、适用范围等。
交通工程基础:交通流理论和交通工程设计是交通运输的核心。
这包括交通流的基本特性、交通工程设计和优化,以及交通设施(如道路、桥梁、车站等)的设计和建设。
运输规划:运输规划是实现有效和高效运输的关键。
它涉及到对运输需求的分析和预测,以及根据这些需求制定合理的运输策略和计划。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物流和供应链管理是交通运输的重要应用领域。
这包括物品的包装、运输、仓储、配送等环节的管理,以及如何通过优化供应链来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
交通经济学:交通经济学是研究交通运输活动及其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关系的学科。
它涉及到交通项目的投资、建设、运营和管理的经济分析。
环境与可持续性:随着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交通运输对环境的影响和可持续性发展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这包括减少运输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以及探索可持续的交通方式和能源。
交通政策和法规:了解国家和地方层面的交通政策和法规,以及它们对交通运输发展的影响。
信息技术在交通运输中的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其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这包括智能交通系统、电子支付、大数据分析等。
交通运输学知识点整理-
![交通运输学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cbc5db30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16.png)
交通运输学知识点整理-第0章4:交通运输各种方式生产要素**具有劳动技能的人们。
劳动工具:交通线路、车、船和飞机等载运工具及其他主要技术装备。
劳动对象:货物和旅客。
创造产品:客、货位移。
旅客运输:客运量:旅客人数旅客周转量:人公里数货物运输:货运量:货物吨数货物周转量:吨公里数5:汽车安全玻璃夹胶玻璃钢化玻璃6:货运、客运驾驶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第九章规定,从事客运经营的驾驶人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1):取得相应的机动车驾驶证(2):年龄不超过60岁(3):3年内无重大以上交通责任事故记录(4):经设区的市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对有关客运法律法规、机动车维修和旅客急救基本知识考试合格。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从事货运经营的驾驶人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⑴取得相应的机动车驾驶证;⑵年龄不超过60周岁;⑶经设区的市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对有关货运法律法规、机动车维修和货物装载保管基本知识考试合格。
2: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征***3:综合运输系统一是物质基础:具有一定技术装备的综合运输网及其结合部系统。
要求:系统布局要合理协调,运输环节要相互衔接,技术装备要成龙配套,运输网络要四通八达。
二是综合运输生产系统:各种运输方式的联合运输系统。
实现:运输高效率,经济高效益,服务高质量。
三是综合运输组织、管理和协调系统:系统要有利于宏观管理、统筹规划和组织协作。
5:对人类的影响8532 5自由度的简化模型***噪声,震动的影响振动污染:影响人的舒适性;影响货物的货损货差。
噪声污染:噪声污染危害人体健康;噪声污染危害建筑材料。
8:综合运输体系的结构形式并联结构:各运输子系统间为一个并联关系。
在区域面积大、经济发达国家或区域。
串联结构:各运输子系统间为一个串联关系。
可能是两种、三种、四种或五种。
串并联结构:各运输子系统间即有串联又有并联关系。
一个国家或地区交通子系统的组成结构,大多数为串并联关系。
知识梳理交通运输业
![知识梳理交通运输业](https://img.taocdn.com/s3/m/1b3cc1c4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a5.png)
知识梳理(47)-交通运输业
点击看大图
版权所有,仅供线下教学参考
一、发展的先行官
1. 概念:交通运输业是指利用各种运输工具,促使客、货沿特定路线实现空间位移的生产部门。
2. 作用:是联结产业之间、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纽带作用。
二、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及特点
三、中国的主要铁路干线
中国重要的铁路枢纽
四、中国的内河航运和海洋运输
点击下图,熊老师编写,必是精品
▼
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要考虑运送货物的性质(如食品、矿产),还要考虑距离的远近、时间是否紧迫、运费的高低、交通运输条件是否满足等,综合考虑,选择最优方案。
我国刚刚通车的格库铁路(青海省格尔木-新疆库尔勒),修建过程中,与东部平原地区对比,面临哪些突出困难呢?
利用碎片时间备考,这本小册子值得拥有。
▼
200个左右的初中地理知识简答题答案尽在此《初中地理知识掌中宝》,再也不愁答题不规范了。
点击下图了解此书:
请在留言处给出答案。
1.读图判断数码所代表的运输方式,管道运输除外。
2.读图下图可知,数码与铁路名称对应正确的是。
A. ①兰新线
B.②陇海线
C. ③京广线
D.④京沪线
3.我国西部地区交通密度小的原因,说法错误的是
A.地形复杂,修建难度大
B.地广人稀,运输需求量小
C.经济发展相对落后,需巨大经济投入
D.交通密度大,不利于当地民族团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通运输工程学复习思考题一:基础题(选择,填空,改错)(对后面题目没提到但是书上画到的内容的补充!)1:交通运输要素的构成:交通控制和管理系统(交通信号,交通标志,交通规则);信息管理系统(通信,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建立的为现代化运输服务的系统):2:交通运输的发展趋势:专门化;大型化;高速化;环保化;智能化。
3:运输产品整体概念的三个层次:核心产品;形式产品;附加产品。
4:运输市场的含义:1)运输市场是运输劳务交换的产所:运输市场是实现旅客和货物空间位移的场所;2)是运输交换关系的总和;3)是运输市场劳务现实和潜在的需要者的集合。
5:社会系统分析三个要素:社会经济系统;运输服务系统,交通活动系统。
6:交通现况调查:1)交通量调查;2)起讫点调查(OD);3)运输量调查;4)公交运营及线路客流调查(了解乘客分布规律,平均乘距,平均乘行时间和公交车平均载客量,为公交线网规划提供依据)。
7:公路运输规划调查的四个统计量:客运量;客运周转量;货运量;货运周转量。
8:交通需求预测的四阶段法:交通量的产生;交通的分布;交通方式划分;交通量分配。
9:交通量预测模型:回归分析法;弹性指数法;指数平滑法。
10:完好率:完好车日除以总车日。
反映运输能力时间状况指标。
平均行车日程:衡量车辆使用程度的标准,一定时间内车辆总行程除以同一时间车辆工作日。
长途运输:200KM以上。
11:路线设计:1)高速公路不得低于15KM;1,2,3级公路不得低于10KM;2)公路设计:①:平面设计(道路中线投影到平面的几何形状和尺寸,直线,曲线等)②:纵断面设计;③:横断面设计:1:车道宽度;2:中间带宽度;3:路肩;4:视距;5:交叉。
12:汽车的主动安全性:指汽车本身防止或者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可能。
汽车的被动安全性:发生事故后,汽车本身减少人员所受伤害程度和货物损害程度的性能。
13:交通流运行状态的指标:速度;交通量;交通密度。
14:高峰小时系数PHF:高峰小时内交通量和该小时内流量最大的15分钟的流量的比值。
15:运输直达行驶法要求:驾驶员每经过4小时需休息一次(半小时)。
16:运输的安全质量特征:安全方便性;安全可靠性;安全防护性。
17:综合运输的发展趋势:1)客运快速化;2)货运物流化;3)综合运输智能化;4)一体化运输;5)绿色交通技术。
18:铁路车站的分类:中间站;区段站;编组站(后两个成为技术站)。
区段站以中转列车的办理为主,编组站办理各类列车的业务。
19:铁路系统的组成:1)铁路车站;2)铁道线和轨道;3)铁路机车;4)铁路信号与;列车自动控制系统。
20:水路运输的组成:1)船舶;2)港口水域;3)港口路上设施;4)助航设备。
21:民用飞机性能指标:速度性能;爬升性能;续航性能;起降性能(起飞高度,滑行距离,着陆速度,路滑速度)。
22:综合运输组织的概念:从客观出发,从微观入手,利用现有运输网络,在一定管理体制协调下,通过各种运输方式的运输的配合和各个运输环节的协作,实现高效运转,客货合理流动的过程。
23:综合运输组织的构成:1)客货源系统;2)基本生产组织系统;3)生产辅助服务系统。
24:综合运输组织的内容和程序:1)线路和载运工具组织;2)作业组织:①:货运作业组织:装卸,搬运,存放和运送。
②:旅客运输组织:候车和运送组织:3)商务组织。
25:多式联运的运输组织方式:衔接式联运和协作式联运。
26:船舶运输的装货方法:吊上吊下法;驶进驶出法;浮上浮下型。
27:赔偿责任形式:1)责任分担制;2)同一责任制;3)网状责任制;4)统一赔偿责任制。
28: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的货运事故处理:1)索赔和理赔工作的多重性;2)赔偿标准的差异性;3)对隐藏损害的处理。
29:多式联运的信息化:1)货物移动;2)货物信息的流动。
30:国际多式联运单证:1)进出口运输所需和办理相关运输业务的单证(交货单,场务收据等);2)向港岸监督部门申报使用的单证。
31:多式联运保险业务:1)货物运输险;2)集装箱保险;3)运输责任险。
32:线路网络之间基本关系:交通线之间交叉,即两线之间有一个交换站。
交叉一般为:十字形,X型,Y型,T型。
33:常见路网结构:网格式;五环放射式;有环放射式。
34:交通道路负荷分析:1)路段饱和度分析;2)交叉口饱和度分析。
35:城市交通需求预测:1)经济发展预测;2)客运交通需求预测(居民出行产生,吸引,生成,分布,结构的预测);3)货运交通需求预测。
36:城市交通管理模式:1)节点交通管理;2)干线交通管理;3)区域交通管理。
37:出租车运行模式:定线定站,定线不定站,不定线不定站。
二:名词解释1、交通运输系统:一定空间范围内由几种运输方式,技术设备,按照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政治,经济和国防等社会运输组成的运输路线和运输枢纽的综合体。
2、起讫点调查(简称OD调查):在某一起点到某一终点之间调查人和车的出行方向,以了解其发生,终止,获得车种,载合类型,交通方向和交通量等资料的方法。
3、汽车制动距离:汽车从制动生效到完全停止这段时间内行驶的距离叫做制动距离。
4、综合运输:将各种运输方式组合使用的运输方式。
(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管道5、运输市场主体:运输市场行为的发出者或者单位,或指监护运输劳务进入市场并发生市场变换关系的当事人。
6、多式联运收货人:一般指有权提取货物的人,多式联运单持有人(国际上),合同中记名的收货人(国内)。
7、交通饱和度:分配交通量和设计通行能力的比值。
4、水路运输:一种使用船舶通过各种水道运送货物和旅客的运输方式。
5、货物全程运输:货物从其起运抵到最终目的地的完整运输过程。
6、节点交通管理:指以交通节点为管理范围,通过采用一系列管理规则及硬件设备控制来优化利用交通节点时空资源,提高交通节点通过能力的交通管理措施。
7、高峰小时交通量(PHT):全天交通量最大的一小时和高峰小时,该小时内的交通量。
8、目视助航设施:指在机场及其附近地区为驾驶员操纵飞机起飞,着陆,滑翔提供目视引导信号设置的设施,一般包括航灯光,标志和标志物。
9、多式联运发货人:指本人或者以其名义或其代表与多式联运经营人订立多式联运合同的任何人。
或指以本人或以其名义或其代表按多式联运合同将货物交给多式联运经营人的人。
10、交通负荷分析:指分析网络中交叉口,路段的机动车及非机动车饱和度。
11、小客车停车视距:小客车行驶时,目高1.2M,物高0.1M时,驾驶员自看到前方障碍物时起,至障碍物前能安全停车所需的最短距离。
12、汽车燃料消耗量:规定装载状态下,单位行驶距离消耗的燃料量。
(L/100KM)13、铁路运输:使用铁路列车运送货物和乘客的一种运输方式。
14、飞行航线:飞机在一定方向上沿着规定地球表面飞行,连接两个或者几个城市,进行运输业务的航空交通线。
15、运输市场客体:运输市场主体之间发生经济关系的媒介物,或指运输市场主体之间发生交换关系的物质载体。
16、会车视距:两车对向行驶在同一车道上及时制动所必需的最短距离。
17、多式联运契约承运人:指与货方订立运输合同的人,在多式联运中指与发货人订立多式联运合同的人。
18、运输需求:运输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在不同运输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运输产品数量。
19、超车视距:在双车道公路上,当目高1-2M,物高1-2M,后车超越前车过程中,从开始驶离原车道到可见对向来车并且超车后安全驶回原车道所需最短距离。
20、公路通行能力(公路容量):指通常道路条件,交通条件和人为度量标准下,在一定时段内(双车道取1H)道路某断面可以通过的最大车辆数。
21、远洋运输:除沿海运输以外的所有海上运输。
22、协作式联运:一般是指为了保证指令性计划调拨运输,重点物资和国防,抢险,救灾等急需物资的运输。
23、多式联运实际承运人:实际完成运输的承运人。
多式联运中指与多式联运经营人订立且完成全程运输的各区段运输合同,并实际完成承担者。
24、信号灯周期长度:指各个行车方向完成一组色灯变换所需时间,等于红灯时间加上绿灯时间在加上黄灯时间。
25、运输需求弹性:指影响运输需求的要素发生一定范围的变化之后,运输需求对其反应的灵敏程度。
26、平面交叉:各个相交道路中心线在同一高度相交的道路交叉口。
27、基本通行能力:指公路和交通都处于理想状态下,由技术性能相同的一种标准车,以最小车头间距连续行驶的理想交通流。
28、沿海运输:利用船舶在我国沿海区域港口之间的运输活动。
29、衔接式联运:一般指由一个联运企业综合组织的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的运输工具的连续运输。
或者由一个联运企业综合组织的以统一运输工具,但由多家经营的两程或者两程以上的30、信号灯绿信比:某一方向通行效率的指标,等于一个相位内有效通行时间与周期的长度之比。
31、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相关当事人按照协议或规定,用约定的标准,编排有关的数据,通过信息网路传输业务来往的信息,实质是通过约定商业数据表示方法,实现数据在网络间的交换和自动处理。
32、运输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影响运输需求的要素在一定范围内的变化后,运输需求对其反应的灵敏程度。
33、立体交叉:交叉道路的中心线在不同高度相交时的道路交叉口。
34、容许通行能力:公路所能承受的最大交通量,即修正各种非理想条件后得到的可能通行能力。
35、内河运输:使用船舶,排筏或者其他浮运设备在江,河,湖泊,水库及人工水道之上进行的运输活动。
36、多式联运的概念:所式联运是联运经营人根据单一的联运合同,使用两种或者以上运输方式,负责将货物从指定地点运至交付地点的运输。
37、国际多式联运经营人:指经营国际多式联运的企业或者机构,是全程运输的组织者,负责完成或组织完成多式联运合同规定的货物全程运输。
38、地理信息系统(GIS):以地理坐标为骨干的信息系统,是对以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空间,地理位置有关的信息系统的统称。
39、运输服务的公共性:指运输服务在广泛的社会范围内与广大群众均有利害关系的特性。
40、汽车容载量:载客车辆包括座位数和站立乘客数。
载货车为车辆最大的装载质量。
41、设计通行能力:指一定服务水平下要求道路所具有的通行能力。
42、航空运输:使用航空器运送人员,行李,货物和邮件的一种运输方式。
43、多式联运经营人:指其本人或通过代表订立多式联运合同的任何人,他是事主,而不是发货人的代理或者代表,也不是承运人的代表或者代理,但是具有履行合同的责任。
44、国际多式联运:国际多式联运,是按照多式联运合同,已至少两种总不同的运输方式,由多式联运经营人将货物从一国境内接收货物地点运至另一国境指定交货的地点的运输形式。
45、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指服务于城市顾客运输,通常以电力为主,轮轨运作方式为特征的车辆或者列车与轨道等各种相关设施的综合46、交通量:单位时间内通过一条车道或者道路上某一点或者断面的车量总数(Q=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