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工作流管理系统
财务管理数字化提升方案

财务管理数字化提升方案第1章数字化转型的战略规划 (4)1.1 财务管理数字化的重要性 (4)1.2 制定数字化转型战略 (4)1.3 数字化战略与业务目标的融合 (4)第2章财务管理信息化基础建设 (5)2.1 信息化基础设施优化 (5)2.1.1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5)2.1.2 服务器与存储设备 (5)2.1.3 终端设备 (5)2.2 数据仓库与大数据平台 (5)2.2.1 数据仓库建设 (5)2.2.2 大数据平台建设 (5)2.3 云计算与财务管理 (6)2.3.1 云服务选择 (6)2.3.2 财务管理云平台建设 (6)2.3.3 云安全与合规 (6)第3章数据治理与数据标准化 (6)3.1 数据治理体系构建 (6)3.1.1 数据治理组织架构 (6)3.1.2 数据治理政策与流程 (6)3.1.3 数据治理工具与平台 (7)3.2 数据标准化与质量管理 (7)3.2.1 数据标准化 (7)3.2.2 数据质量管理 (7)3.2.3 数据字典与元数据管理 (7)3.3 数据安全与合规性 (7)3.3.1 数据安全策略 (7)3.3.2 数据合规性管理 (7)3.3.3 数据隐私保护 (7)第4章财务流程优化与自动化 (7)4.1 财务流程梳理与诊断 (8)4.1.1 分析现有财务流程:对现有财务流程进行全面梳理,识别关键环节、冗余环节和风险点。
(8)4.1.2 流程瓶颈分析:找出影响财务流程效率的瓶颈问题,如数据采集、处理、审核等环节。
(8)4.1.3 流程优化方向:针对诊断出的问题,提出流程优化方向,如简化流程、规范操作、提高数据准确性等。
(8)4.2 流程自动化工具选择 (8)4.2.1 会计软件:选择具有良好兼容性、扩展性和易用性的会计软件,如金蝶、用友等。
(8)4.2.2 电子发票管理系统:采用电子发票管理系统,实现发票的自动开具、认证和归档。
(8)4.2.3 数据采集与清洗工具:选用高效的数据采集与清洗工具,提高数据质量和处理速度。
软件工程 第5章--RUP统一开发过程

(3) 制品(Artifact)
制品是过程生产、修改或使用的一种信息。制 品可分为输入制品和输出制品。
在面向对象设计中,制品被当作活动的参数。 制品有多种可能的形式,如:
模型 : 如用例模型或设计模型; 模型元素 : 如类、用例或子系统; 文档 : 如一个业务用例或体系结构文档; 源代码; 可执行文件。
13
a) 核心工作流
在 RUP 中共有 9 个核心过程工作流。它们将 所有工作人员和活动进行逻辑分组。
核心过程工作流分为 6 个核心工程工作流和 3 个核心支持工作流。
核心工程工作流有:业务建模工作流、需求 工作流、分析和设计工作流、实现工作流、 测试工作流、实施工作流。
核心支持工作流有:项目管理工作流、配置 和变更管理工作流、环境工作流。
11
Iteration Plan Storyboard
Use Case Model Project Measurements User-Interface Prototype
Developer Test
Iteration Assessment
Business Goal Test Environment Configuration
场景的系统大致轮廓; 估计整个项目需要的成本和时间; 评估风险,即分析不确定性的原因;
31
制品
a) 构想文档:有关项目核心需求、关键特 性和主要限制的构想。
b) 用例模型调查:包括所有在此阶段可确 定的用例和参与者。
c) 初期的项目术语。 d) 初始的业务用例:包括业务环境、是否
成功的评价标准、经济预测。 e) 早期的风险评估。 f) 项目计划:表明阶段和迭代。
内部发布 小里程碑
第1个外部发布 (如Beta版本)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笔记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1.生产与运作管理概述生产与运作管理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通过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按照市场需求和企业经营目标,进行产品或服务的生产活动。
它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营效果和市场竞争力。
内容:包括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运行和改进,具体涵盖产品和服务的选择、生产运作系统布局、质量管控、成本控制以及生产过程的规划与控制。
目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保证产品质量、满足市场需求、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2.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发展历程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发展经历了从手工作坊到工业革命,再到现代生产方式的转变,逐步形成了科学管理体系。
产生背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传统的生产方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促进了生产运作管理理论的发展。
发展过程:从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到福特的流水线生产模式,再到丰田的精益生产和敏捷制造,生产与运作管理不断适应时代变化,推动生产效率的提升。
现代特征:现代生产运作管理强调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资源配置,实施精细化管理和绿色生产,以适应全球化竞争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3.生产运作的分类根据产品形态和生产组织方式的不同,生产运作可以分为制造性生产和服务性生产。
制造性生产:指通过物理或化学作用,将原材料转化为新产品的过程,如汽车制造、电子产品组装等。
服务性生产:指不通过物质产品的转化,直接为顾客提供所需服务的过程,如餐饮服务、金融服务等。
4.生产过程组织生产过程组织是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基础,涉及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和时间组织两个方面。
空间组织:主要解决生产设施的布局问题,包括工厂布局、设备布置、工作站设置等,目的是实现高效、安全和舒适的工作环境。
时间组织:主要解决生产活动的时序安排问题,包括作业计划、流程控制、交货期管理等,目的是确保生产的及时性和连续性。
第二章企业战略和生产与运作战略1.企业战略和战略管理概述基本概念:企业战略是企业为了实现其长期目标,通过对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分析,制定的一系列行动计划。
知识管理,随堂练习2020秋华工答案

知识管理,随堂练习2020秋华工答案知识管理第1章知识管理概述1.(判断题)知识管理最后的目的是获得自身想要的价值或竞争力。
答题:对.错.(已提交)参考答案:√问题解析:2.(判断题)企业经常收到的会计、人事或工程图表中很少会隐含重要的信息。
答题:对.错.(已提交)参考答案:×问题解析:3.(判断题)知识管理,指的就是对各类文档和书面材料的管理。
答题:对.错.(已提交)参考答案:×问题解析:4.(判断题)对于企业而言,知识管理与金钱之间可以直接划等号。
答题:对.错.(已提交)参考答案:×问题解析:5.(判断题)知识管理在21世?不是组织成功的“必要条件”.答题:对.错.(已提交)参考答案:×问题解析:6.(判断题)数据是指对客观事实或人、事、时、地、物的记录。
答题:对.错.(已提交)参考答案:√问题解析:7.(判断题)信息通过分析、推理、抽象化可以转化为知识。
答题:对.错.(已提交)参考答案:√问题解析:8.(判断题)知识的一大特点是知识利用的报酬率逐步递减.答题:对.错.(已提交)参考谜底:×问题解析:第2章知识的基本规律1.(单选题)关于知识界说的认识,错误的是:A.知识包括一些事实、信念、观点、观念、判断、期望,但方法论与实用知识等属于经验范围,不属于知识.B.知识是人类对数据及信息的一种逻辑推理,其可以提升人类的工作、决策、问题及解决研究的绩效.C.知识包括一切人类认为是正确而且真实的洞察力、经验与程序等,可以用来指导人类的思考、行为与沟通.D.知识是“存在于人类心智的一些事实及原则,必须是经过人类心智的认知与研究而获得,是一种对事实的了解、一种知觉、一种熟悉的程度”.答题:XXX.(已提交)参考答案:A问题解析:2.(单选题)以下属于隐性知识的是:A,电视机使用手册.B,中学数学课本.C.羽毛球杀球技巧.D,广州市交通地图答题:XXX.(已提交)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3.(判断题)组织利用战略方式模拟的方法创造知识,目的是利用过去环境变化的模拟,来了解及创造出未来能够有效地对应策略与知识。
工作流在电信EIAC系统中的应用(提交版)

中山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工作流在电信EIAC系统中的研究与应用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n Telecom's EIAC System学位申请人:冯光学导师姓名及职称:胡赟副教授专业名称:软件工程院、系(所):软件学院答辩委员会主席:委员:二零零九年五月论文题目:工作流在电信EIAC系统中的应用专业:软件工程硕士生:冯光学指导教师:胡赟副教授摘要工作流技术是是当今一项飞速发展的技术,它最基本的特性就是能够结合人工和机器的行为,特别是能够与应用程序和工具进行交互,根据一系列过程规则,文档、信息或任务,能够在不同的执行者之间进行传递与执行,从而完成业务过程的自动化处理。
工作流技术从出现到现在,已逐渐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通过工作流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企业业务流程建模、业务过程管理与集成;帮助企业根据管理需要,定制、固化自己的管理流程,并在运作过程中,不断优化完善,促进企业由职能导向到流程导向的管理变革,提高管理效益。
本文详细介绍了工作流在一站式企业信息应用中心(Enterprise Information Application Center,简称EIAC)的实现及应用情况。
在分析总结EIAC流程应用需求基础上,结合对工作流理论的研究,设计并实现出功能全面、扩展性强、配置灵活的工作流管理系统,从而很好地支持电信MSS (Management Support System,简称MSS)办公及应用,促进了组织变革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工作流,工作流管理系统,工作流模型,流程,OATitle:The Application on Telecom's EIAC SystemMajor:Software EngineeringName:Feng GuangxueSupervisor:Associate professor Hu YunABSTRACTToday workflow technology is a rapidly developmental technology,and the most basic characteristic of the wokrflow technology is the capability that could combine th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the behavior of the machines. Especially,according to a series of procedure rules,documents,information or missions which are transfered and executed among different executors, the workflow technology can interact with applications and tools to complete the business process automatically. Since the workflow technology come forth, it has been playing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With the appliance of the workflow technology, people can implement enterprises' Business Process Modeling , Business Process Managing and Intergrating , help enterprises to customize and comfirm their Manage Process according to their managing requirement. Optimizing and consummating the Manage Process during the execution constantly advance enterprises to transform their management from function oriented to process oriented to increase the managing benefit.This artile introduce the implement and appliance of the workflow technology in the EIAC_OA System in details.The author design and complete a Workflow Management System with full function , easy expansibility , flexible configuration based on analysing the requirement of the Unicom OA Process and the research of the workflow theory .The system can support the China Telecom MSS(short for Mangagement Support System) better , expedite the organization evolution and managing capability.Key words workflow、Workflow Management System、Porcess、OA Workflow Model、OA目录第1章引言 (1)1.1项目背景 (1)1.2项目目标 (2)1.3本文的主要工作 (4)1.4论文的基本框架 (4)第2章工作流理论研究 (5)2.1工作流概述 (5)2.2工作流模型分析 (6)2.3工作流管理系统 (12)第3章工作流总体设计 (20)3.1架构设计原则 (20)3.2工作流主要处理流程 (21)3.3系统架构 (22)3.4工作流执行服务详解 (28)第4章系统实现 (38)4.1系统数据结构设计 (38)4.2工作流服务详细设计 (45)第5章工作流应用 (53)5.1流程建模 (53)5.2流程控制方式 (54)5.3流程配置 (59)5.4流程表单 (64)5.5流程运转 (65)5.6流程管控 (65)第6章总结 (68)6.1EIAC 工作流优势 (68)6.2EIAC工作流不足之处 (70)参考文献 (71)图表列表 (73)第1章引言1.1项目背景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中国加入WTO,中国电信市场的政府管制力度将越来越弱,市场更加开放,竞争更加激烈。
2019浙大远程物流供与应链管理在线作业参考答案

您的本次作业分数为:98分判断题1.【第3章】根据运输方式的运营特征管道的运输能力高于其他的运输方式。
∙正确错误判断题2.【第3章】根据运输方式的运营特征公路的可靠性低于水路。
∙正确错误判断题3.【第3章】一种货物的存储和保管方法是按产品的特性和大小进行分类存储称为定位存储法。
∙正确错误判断题4.【第3章】集合包装技术是将一定数量的包装物集中在一起运输素所以增加了运输成本。
∙正确错误判断题5.【第3章】根据运输方式的运营特征水路运输的可得性高于铁路。
∙正确错误判断题6.【第3章】集装箱作业法是装卸和搬运的重要手段,但它只能用于远洋轮的运输。
∙正确错误判断题7.【第3章】铁路与公路相比具有运输能力大,成本低并且运输距离长。
∙正确错误判断题8.【第3章】公路运输中减少物流的空载返程是降低物流成本的有效方法。
∙正确错误判断题9.【第3章】根据运输方式的运营特征公路运输的可得性高于铁路。
∙正确错误判断题10.【第3章】根据运输方式的运营特征航空运输的可靠性低于公路。
∙正确错误判断题11.【第4章】运输管理一个重要作用是利用规模经济原理将装运规模扩大,使单位重量的运输成本降低。
∙正确错误判断题12.【第4章】在一般企业的会计业务中物流成本只反应出一小部分。
∙正确错误判断题13.【第4章】库存的合理存储量是保证在补充货物运到前,满足正常的生产或销售的需求。
∙正确错误判断题14.【第4章】供应商给予采购商的采购数量折扣主要是考虑促销的角度,而和物流成本无关。
∙正确错误判断题15.【第4章】货物到目的地的价格由一个基地点的基本价格和从基地点到目的地的运输成本组成的定价方法为单一区域定价。
∙正确错误判断题16.【第4章】当企业提供给客户的服务水平超过客户的期望时,客户的需求会增加,但成本上升,收益也会降低。
∙正确错误判断题17.【第4章】制造业中通常可以从库存和运输两个方面进行物流总成本分析。
∙正确错误判断题18.【第4章】物流服务的基本内容包括:可得性、作业完成和可靠性。
《电子政务》形考(含答案)

第一部分分章练习第一章绪论一、单选题:1、()是中国电子政务的雏形.( D )A金桥工程 B金关工程 C金卡工程 D三金工程2、()标志着电子政务在中国正式起步。
( D )A三金工程 B网络技术的应用 C办公自动化和信息化 D政府上网工程3、电子政务产生的时间:( D )A 20世纪80年代初B 20世纪80年代中期C 20世纪80年代末期D 20世纪90年代二、多选题:1、电子政务的特点是:( ABCD )A以信息技术为工具 B以政府数据为中心C以业务应用为动力 D以便民服务为目的。
2、电子政务发展的阶段有:( ABCD )A起步阶段 B政府与用户单向互动阶段C政府与用户双向互动阶段 D网上处理事务阶段三、名词解释:1、电子政务:是政府机构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将其内外部的管理和服务职能进行无缝集成,在政府机构精简、工作流程优化、政府资源整合、政府部门重组之后通过政府网站将大量频繁的行政管理和日常食物按设定的程序在网上实施,打破时间空间和部门分割的制约,全方位的为社会以及自身提供一体化的规范、高效、优质、透明、符合国际惯例的管理和服务。
2、办公自动化:是指利用现代化办公设备、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老代替办公人员的手工作业.3、电子政府:是指政府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不同的信息基础设施,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以时代的方式对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和公众提供信息服务,它是一种政府服务体系。
四、简答题:1、发展电子政务的意义有哪些?①行政人员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完成以前治理、体能无法完成的工作;②可以缩减甚至取消中间层次,见胡政府运作环节和程序,降低成本;③可以扩大政府政策的影响;④可以防止信息垄断,保证下级政府或组织跟好的执行上级政府和组织的决策;⑤为人民提供便利,密切政府与公众的联系;⑥可以减少企业行为的盲目性,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国际服务的窗口。
五、论述题:试从国内外公共管理信息化发展状况分析我国发展电子政务的意义.P1-17发展状况:先简单大概一下:美国、日本、德国等以及中国的的情况.意义:①行政人员可以突破时空限制,完成以前没法完成的工作;②可以缩减甚至取消中间管理层,简化行政运作环节和程序;③树立新的形象,扩大政府影响;④防止信息垄断和黑箱操作;⑤为人们提供便利服务。
电子政务第5章223951

专用术语和百分比必须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外,其他用汉字书写。 • 6.章节序数一般按下列顺序排列:一//(一)//1//(1) 。 • 7.不要滥用简称。年月日、人名、地名、文件名称、事物名称等,一
表 某产品的统计资料
年份 需求量Y 1 59190 2 65450 3 62360 4 64700 5 67400 6 64440 7 68000 8 72400 9 75710 10 70680
价格X1(元) 收入X2(元)
23.56
76200
24.44
91200
32.07
106700
32.46
111600
关键因素:通信、协作、协调 • 要回答问题: • 业务过程是什么 • 怎么做 • 由谁来做 • 做得怎样
• 5.典型案例:网上并联审批 • 奥派软件:第7章 行政审批系统
①项目申报、业务咨询,领取表格
②表格填写,材料准备、报送
公
批结果查询
传统行政审批业务流程
审 批 部 门
上访信由机要室直接转信访办处 理
分流模式
表示组织中角色之间的一 对多的送达
不需要条件约束的送达:通知; 满足某些条件的送达;机要室所 收文件、资料按行政系统和党的 系统分别处理。
合流模式 回流模式
表示组织中角色之间的多 对一的送达
机关之间的会签
表示组织中的活动点之问 形成的回路
文稿的驳回
奥派软件
般不要简称。
• 文书材料常见的问题:
• 主送上级的同时又抄送下级的请示 • 文体明显错误 • 违背法律和政策规定 • 与现行有效文件的规定相抵触、一文数事 • 多头主送、没标或标错密级、滥抄滥送 • 数量、时间、空间概念表达不规范 • 语句带有歧义、篇幅过于冗长、滥用简称、错别字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章 工作流管理系统 内容提要1、 工作流的概念2、 工作流模式3、 工作流建模4、 工作流管理系统5、 迁移工作流第1节 工作流的概念 1 定义国际工作流管理联盟(Workflow Management Coalition )定义:工作流是①业务过程的全部或部分自动化,②在此过程中,文档、信息或者任务按照一定的过程规则流转,③实现组织成员间的协调工作以期达到业务的整体目标。
例:基本特征:分布式处理,多行为主体协同,同步或异步操作 2 分类a 、按照业务流程的特征分类①办公型工作流 结构化流程,步骤和规则是事先定义的,流程可重复和可预测。
(Administrative ) -----例如公文流转、项目审批②即席(Ad Hoc ) 重复性不强或没有重复,有关参数事先无法确定,可能发生意外型工作流 -----例如会议发言流程③交互型工作流 主要由参与者交互执行,可能包括循环流和反向流。
-----例如实时协同编辑、协同设计④生产型工作流 大规模和复杂异构的执行环境,包含各类任务、人员和组织。
(Production) -----例如ERP 、CIMS 、电子商务、协同产品商务、信贷和保险b 、按照文档载体支撑技术的分类✓ 邮件型工作流:基于电子邮件传递,松散耦合模式,适用于办公和即席型工作流 特点:文档实际流转✓ 数据库型工作流:紧耦合模式,过程执行=数据库访问和处理。
适用于生产型工作流 特点:数据存储于中央数据库共享,按权限分块操作—加锁 c 、按照流程驱动方式的分类✓ 数据驱动型工作流系统:数据驱动任务,任务完成产生新数据,新数据传递启动后继任务。
流程结构化程度高,相对固定发文流程✓事件驱动型工作流系统:事件驱动任务,任务完成产生新事件,新事件传递启动后继任务。
流程灵活3 工作流概念实体及关系基本特征:自顶向下,有严格的工作流模式、层次结构和操作步骤工作流执行由工作流管理引擎负责第2 节工作流模式一基本控制模式5种:顺序、并行分叉、同步、排它选择、简单合并1、条件/无条件顺序(Sequence)✓描述: 在同一流程中,一个任务只有在另一任务完成后才能被激活。
✓同义词:顺序路由,串行路由。
✓例:购物流程中,任务“发送账单”只能在任务“发送货物”之后执行。
2、并行分叉(Parallel Split/ AND-Split)✓描述:单进程分成可并行执行的多进程,并行进程可以同时执行或以任何顺序执行,但必须都执行。
✓ 同义词 与分支,并行路由,与分叉。
✓ 例 购物流程中,任务“付款”的执行,使得任务“商品配送”和“通知客户”可以并行执行。
✓ 实现方法a) 显式“与”分叉:工作流引擎提供路由选择节点。
b) 隐式“与”分叉:工作流引擎不提供路由选择结构,每个转移都有相关的转移条件,所有相关条件为真。
3、同步(Synchronization/AND-join )✓ 描述 并行进程汇聚成一个单进程,同步(等待)多个前驱进程的输出。
如果只有任务A 执行完毕,同步器将不作处理,而是等待任务B 终止。
✓ 同义词 与结合,结合,同步。
✓ 例 “保险索赔”在“核定条款”和“估算实际损伤”后才能计算。
✓ 实现方法a) 工作流引擎提供显式同步结构。
同步器具有多个入口,只有一个出口。
b) 通过对多入口的任务定义特殊的开始条件实现同步。
4、排他选择(Exclusive Choice )✓ 描述 基于数据或判定,从多个分支路径中只选定一个路径。
✓ 同义词 异或分叉,条件路径,开关,决议。
✓ 例 任务“计算赔偿金”的后继是任务“支付赔偿金”和“联系顾客”中的任一个。
✓ 实现方法a) 工作流引擎提供显式结构实现。
b) 流程设计者选择转移条件。
5、简单合并(Simple Merge )✓ 描述 可选分支聚合而不同步,“合并”在任一输入为真时触发。
✓ 同义词 异或连接,,异步连接,合并。
✓ 例 任务“存档索赔”在任务“支付赔偿金”和“联系顾客”任一完成之后使能。
二 高级分支和同步模式5种:多路选择、多路合并、路径鉴别、M 并N 、同步连接。
1、多重选择(✓ 描述 基于数据或判定,选择一个或多个分支。
✓ 同义词 条件路径,选择,或分叉。
✓ 例任务evaluate_damage 之后执行任务contact_fire_department 或contact_insurance_company ,至少其中之一被执行,也可能两者都被执行。
2、多路合并(Multiple Merge )✓ 描述 并行分支无同步合并。
合并对于每条流入的分支都响应一次(即,图中D 将被实例化两次)。
(比较:简单合并中前件为可选分支)。
✓ 例 并行任务audit_application 及process_application 都后接任务close_case 。
3、路径鉴别器(Discriminator )✓ 描述 无同步合并,合并仅响应一个前驱任务从任务D 被激活之时起,等待所有剩余流入分支的完成并“忽略”它们。
一旦所有的流入分支都完成,鉴别器使自己复位,以便再次触发。
✓ 例 论文评审。
如果第一个评价为负,提示作者不必等待第二个评价。
✓ 实现方法 采用取消任务模式。
只要路径鉴别器后接任务的第一个实例被创建, 仍未完成的分支任务可取消。
Task D 执行后:i 如果B 未完成,则撤消B ii 如果C 未完成,则撤消C● AND 表示前件为并行分支,合并对前件逐一响应4、M 中选N 合并(N-out-of-M Join )✓ 描述 从M 个流入线程中同步N 个线程,合并响应多个前驱任务M 条并行路径聚合到一点,只要其中N 条路径完成则激活后续任务,所有其它剩余路径的完成都被忽略。
所有流入分支都被触发后,该合并使自己复位,以便可被再次触发。
(类似路径鉴别器)✓ 同义词 部分合并,鉴别器,定制合并。
✓ 例 一篇论文送给三个审阅者。
收到两个评审后继续处理论文,第三个评审将被忽略。
5、同步连接(Synchronizing Join )● 不规定前驱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A 、B 可为并行流或可选流✓ 描述 同时具有同步并发流及合并可选流的功能。
多条路径聚合成一个线程,若多于一条路径触发,则活动线程需同步。
若仅有一条路径触发,则可选分支收敛,无需同步。
✓ 问题 如何决定何时同步,何时合并。
同步可选流可能导致死锁,合并并发流可能导致OR -join 结构的直接后继任务的多重执行。
✓ 实现方法a) 工作流引擎实现。
若一个同步合并后接一个OR-split ,该 OR-split 可触发多于一条流出转移,不必等到运行时方知同步是否应该发生。
b) 若工作流引擎未实现本模式,则通常的作法是避免明显地使用可能触发多条流出转移的OR-split ,而代之以一个AND-splits 和XOR-splits 的联合。
三 结构化模式2种:任意循环、隐含终止1、任意循环(Arbitrary Cycles )✓ 描述 在流程中,一个或多个任务可被重复执行,允许多入口多出口。
✓ 同义词 循环(loop ), 叠代(iterate), 周期(cycle )。
✓ 实现方法任意循环可通过辅助变量或节点复制转换成结构化循环(单入口、单出口)。
2、隐式终止(Implicit Termination)✓描述流程中无活动任务,且无其它任务可被激活 (流程并非死锁)。
✓问题大多数工作流系统当流程到达一个显性的Final节点时终止流程,任何当前正在运行的任务在流程终止时都将被取消,这可能干扰最终用户。
某些工作流引擎在子流程无任务时隐式结束子流程。
✓实现方法将模型转换成仅有一个终止节点的等价模型。
注:一个包含多实例及隐性终止的模型很难转换成显性终止的模型。
四多实例调用模式4种:设计时已知数目、数目在运行的某刻才能确定、数目无法确知、多实例要求同步。
1、设计时已知实例数目✓描述一个任务被激活多次,实例的个数在设计时已知。
✓例危险材料的申请单要求三次不同的审批。
✓实现方法一个简单的方法是在模型中复制该任务,使用并行执行模式。
2、运行时才知实例数目✓描述给定任务的实例数在指定情形下是一变量,在运行期的某个阶段才已知。
✓例论文评审流程中,任务review_paper被实例化几次取决于论文的内容、受托人的可用性,以及作者的信任度。
✓实现方法a)若存在可能的最大实例数,则用XOR-split选择可能出现的实例数,并触发相应的AND-split。
每一可能出现的实例数对应一个带基数的AND-split。
●实例数≤3的解:XOR分别选择1、2或3个实例缺点:模型变得庞大且复杂。
b)工作流引擎提供一个特殊结构,实例化给定数量的实例。
例如MQSeries/Workflow 中的Bundle 。
使用Bundle结构的解c)利用叠代串行地激活任务的实例。
假设A 后接B 的n个实例,再后接 C:每一个B 的实例后接一个XOR-split,用来确定需要另一B 的实例或者执行C 。
3、无预知实例数目✓描述任务实例化的WHILE循环实例数设计时不知,并且实例被创建之前的任何阶段都无法预知。
✓例100台计算机的订单,供货商数目未知,每一供货商交付的计算机数量未知,因之,交付的总数事先未知。
每次交货后,比较已交付的总数和需求数量来确定是否还有下次交易。
✓实现方法a)利用循环和并行分叉结构,需要工作流引擎支持多实例。
b)创建子流程(subprocess 或subflow ),从主流程中分离且并行执行。
例如, VisualWorkflow 支持Release 结构、I-Flow 支持Chained Process Node.。
c) 若工作流支持孵化子流程, 则可调用子流程——作为流程中任务的一部分。
运行时已知实例数的多实例模式,期望的路径行为通过使其有序执行支持。
4、要求同步的多实例✓ 描述 一个任务的所有实例都完成后才能启动另一任务。
✓ 例预订旅行时,若行程涉及多个航班,则任务book_flight 被执行多次。
只有所有预订完成, 发票才能送往客户。
✓ 实现方法a) 若实例数 (或最大实例数) 设计时已知,那么通过复制任务及使用基本的同步模式可实现多实例的同步。
b) 若工作流语言支持多实例与除非所有任务完成不终止流程的分解, 那么将流程中包含循环生成多实例的子流程放入分解块中,只有任务的所有实例完成后,才能继续执行块。
c) MQSeries/Workflow 的 Bundle 结构可用于同步运行时实例数已知的所有实例。
d) 采用外部触发器,只有任务的每一实例都完成,然后才发送事件。
主流程中应有另一任务等待发送的事件,此任务只有在收到每一实例的所有事件后才能完成。
五 基于状态的模式3种:延期选择、交叉并行路由 、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