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经济常识
公务员笔试常识判断
![公务员笔试常识判断](https://img.taocdn.com/s3/m/41343f84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cc.png)
公务员笔试常识判断一、概述公务员笔试常识判断是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的重要一环。
此类题型主要考察考生对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判断能力,以及对相关法律法规的理解。
在考试中,正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对于考生取得好成绩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常见的考点出发,为大家介绍公务员笔试常识判断的相关知识。
二、法律法规知识1. 宪法知识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
在公务员笔试常识判断中,常会涉及到宪法相关的问题。
考生需要掌握宪法的基本原则、国家机构和公民的基本权利等内容。
2. 行政法律知识行政法律是指以规范行政行为为目标的法律规范。
公务员笔试常识判断中,经常会涉及到行政法律的知识。
考生需要了解国家行政机构的组织和职能,以及公务员的权利和义务等方面的内容。
3. 经济法律知识经济法律是指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
在公务员笔试常识判断中,经济法律知识也是常见的考点。
考生需要了解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了解国家对市场行为的调控和监管等方面的内容。
三、社会知识1. 社会发展知识社会发展知识是公务员笔试常识判断中的重要考点之一。
考生需要了解社会的发展趋势,了解社会变革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等方面的内容。
2. 时事热点知识时事热点知识是公务员笔试常识判断中的常见考点。
考生需要关注国内外的重要新闻事件,了解各个领域的最新动态,对于社会热点问题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
四、政治知识1. 政治理论知识政治理论知识是公务员笔试常识判断中的重点考点。
考生需要了解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政权的性质,了解各个政治理论的基本原理等方面的内容。
2. 国际关系知识国际关系知识是公务员笔试常识判断中的常见考点。
考生需要了解国与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关系,了解国际组织的作用和作用范围等内容。
五、其他知识除了上述几个方面的知识外,公务员笔试常识判断还会涉及到其他方面的知识。
比如,地理知识、历史知识、科学技术知识等。
考生需要广泛阅读,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以便在考试中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地市级)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地市级)](https://img.taocdn.com/s3/m/6ae2bc2f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1d.png)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地市级)第一部分常识判断1.从水利部获悉,10日早上8时,大藤峡水利枢纽船闸完成计划性年度检修,顺利恢复通航。
以下关于大藤峡水利枢纽船闸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大藤峡下闸首人字门是世界最高的单级船闸,被誉为"天下第一门"B.大藤峡船闸是广西柳州、来宾等地营运船舶通往珠江三角洲的必经之路C.大藤峡船闸是广东向西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战略支撑D.大藤峡船闸位于西江黄金水道的"咽喉"位置【答案】:C2.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完善矛盾纠纷源头预防、排查预警、多元化解机制A.“千万工程”经验B.“浦江经验”C.“枫桥经验”D.“晋江经验”【答案】:B3.人社部消息,在()城市及地区先行实施的个人养老金制度,目前运行平稳,下一步将推进个人养老金制度全面实施。
A.36个B.35个C.38个D.34个【答案】:A4.市场监管总局5月11日对外发布《网络反不正当竞争暂行规定》,自2024年()起施行。
规定以促进平台经济发展为目标,坚持问题导向,聚焦解决平台经济领域的不正当竞争问题,护航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 16A.9月1日B.10月1日C.8月1日D.12月1日【答案】:A5.2024年5月19日,全国最大的海上光伏项目——()光伏示范项目在江苏连云港开工。
A.田湾7500万千瓦大轻水压堆核电B.中核田湾200万千瓦滩涂C.敦煌5500万千瓦级D.龙滩6000万水轮发电【答案】:B6.要除去烧水壶中的水垢,可选用的试剂是()。
A.食盐水B.小苏打溶液C.烧碱溶液D.醋酸【答案】:D7.属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的文种是()。
A.意见B.纪要C.请示D.议案【答案】:D8.吴某、孟某签订了一份《某某房屋承包租赁合同》,约定吴某将两栋数层高的自有物业承包给孟某代为管理。
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经济常识)模拟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_0
![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经济常识)模拟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_0](https://img.taocdn.com/s3/m/522a37d2ba1aa8114531d9d8.png)
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经济常识)模拟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常识判断常识判断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主体是( )。
A.国家B.企业C.个人D.市场正确答案:B解析:在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的个人劳动不能直接表现为社会劳动,劳动者只能通过各自所在的企业向社会提供劳动,而每个企业的集体劳动只是局部劳动,还不是直接的社会劳动,其社会劳动的性质,只有通过产品的市场交换实现其价值后才得到转化和实现。
因而,劳动者个人收入的高低,不仅取决于劳动者本人的劳动贡献大小,而且还取决于本企业的经营状况。
因此,不同企业的劳动者会出现同工不同酬的情况。
知识模块:经济常识2.各种人才市场应该属于市场中介机构中的( )。
A.半官方性质的中介机构B.行业协会机构C.媒介性机构D.专业性服务机构正确答案:C解析:根据中介行为的性质,可将中介机构分为以下几类:(1)服务性机构。
如证券交易所、黄金交易所、期货市场、批发市场等。
(2)媒介性机构。
如经纪商、代理商、拍卖行、职业介绍所、人才交流中心等。
(3)咨询性机构。
它通过调查研究,为各种市场主体提供信息、咨询和建议。
(4)公证性机构。
如会计、审计、资产评估组织等。
(5)行业性机构。
如行业协会、商会、联合会、消费者协会等。
故本题答案选C。
知识模块:经济常识3.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收入分配是按照( )来进行的。
A.追求最大收入的动机B.各种生产要素在生产中的贡献大小C.价格规律D.按劳分配原则正确答案:B解析: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收入分配是按照各种生产要素在生产中的贡献大小来进行的,追求最大收入的动机会刺激商品生产者不断改进技术,加强经营管理,提高各种生产要素的生产率,从而推动企业不断发展。
知识模块:经济常识4.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变动。
在日常生活中,价格变动对需求量影响较小的一组商品是( )。
A.电视机、食用油、禽蛋B.蔬菜、米面、日用调味品C.金银首饰、液化气、家用摄像机D.海鲜产品、电脑、轿车正确答案:B解析:日用消费品的需求弹性较小,所以价格变动对它们的需求量影响较小。
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知识积累:经济常识
![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知识积累:经济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6b75a071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83.png)
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知识积累:经济常识一、国民经济核算国民经济核算是以整个国民经济或社会再生产为对象的宏观核算。
国民经济核算中最核心的一个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简称为GDP)。
GDP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国国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及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新核算体系在整体结构上把国民经济循环中实物运动和资金运动、经济流量与经济存量紧密联系起来,主要由社会再生产核算表和经济循环账户两部分组成。
具体由五套基本核算表、一套国民经济账户和两张附属表组成。
五套基本核算表包括国内生产总值表、投入产出表、资金流量表、国际收支表和资产负债表;一套国民经济账户,包括经济总体账户、国内机构部门账户和国外部门账户;两张附属表,即自然资源实物量核算表和人口资源与人力资本实物量核算表。
二、总供给与总需求(一)总供给为了保持经济总量平衡,首先必须保持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平衡。
这是保持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的最重要的平衡,是实现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必要条件。
总供给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社会所提供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量,指一个国家全部企业愿意而且能够提供总产出的量。
供给能力取决于一定的制度、技术水平、劳动力的投入量、资本的投入量。
在短期,经济制度、技术水平和资本的投入量基本上是稳定的,可以看作是给定的,这样总供给能力就取决于劳动的投入量即就业量,于是总供给问题就可以归结为就业问题。
总供给由消费、储蓄、政府收入、进口四部分组成。
(二)总需求总需求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社会对最终产品和劳务愿意购买并有支付能力的总需求量。
总需求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支出、出口需求四部分组成。
总需求水平主要取决于自发性的支出、市场利率和价格水平。
总需求随着自发性支出增加、名义货币的供给增加、价格水平的下降而增加。
政府通过中央银行直接控制名义货币供给量,并通过改变政府的购买等影响自发性支出。
(三)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及其调节只有保持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才能保持国民经济总量平衡,实现国民经济良性循环。
行测常识之经济篇
![行测常识之经济篇](https://img.taocdn.com/s3/m/dc57d7df3186bceb19e8bb99.png)
A.挖掘业
B.房地产
C.物流
D.教育培训
参考答案及解析:
1.A【解析】生产全球化改变了国际分工的内容,即使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分工发展为以现代工艺和技术为基础的分工,使垂直型国际分工发展为水平型国际分工。
2.A【解析】通货膨胀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
靠固定工资收入的人会因为物价上涨而降低生活水平。
3.D【解析】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根本区别在于是否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本题中小明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没有滞后,属于流通手段。
4.A【解析】选.西方经济理论将开放经济体的国内产品分为贸易品和非贸易品,非贸易品的价格基本不受国际市场影响,生活中比较常见的非贸易品包括金融服务、运输等。
根据经典汇率决定理论,本币汇率是贸易品和非贸易品之间的相对价格。
在国际市场贸易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本币升值会负向影响到国内市场贸易品价格,非贸易品部门取得相对价格优势,从而使生产要素向非贸易品部门聚集,非贸易品部门得到更快发展。
5.A【解析】第三产业:服务部门、流通部门、提高科技水平和居民素质的部门、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
房地产业不同于单纯的建筑行业,涉及服务和流通各个部门,属于第三产业。
挖掘业是第二产业。
国家公务员行测考试题型
![国家公务员行测考试题型](https://img.taocdn.com/s3/m/69a7c9be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dd.png)
国家公务员行测考试题型国家公务员行测考试题型1、常识判断这一部分主要考查的就是应知应会的内容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和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测查对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基本素质等,涉及了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
2、言语理解与表达这一部分主要考查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的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
具体的内容包括了:主旨归纳、下文推断、细节理解、词句理解、语句排序、态度观点、词句填空、实词填空、虚词填空、成语填空以及篇章阅读题。
3、数量关系主要测查报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
具体包括了:初等数学、工程问题、行程问题、经济利润问题、排列组合、概率、容斥问题、几何问题、最值问题、溶液问题、牛吃草问题、钟表问题、杂题以及数学推理。
4、判断推理主要考查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
主要包括了:图形推理、图形规律(样式、数量、属性规律)、立体图形、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翻译推理、真假判断)、论证结构及方法以及分析与归纳。
5、资料分析主要考查报考者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表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这部分内容通常由统计性的图表、数字及文字材料构成。
主要内容有:统计数据、结构阅读、奇技速算以及其他的一些高频考点等。
公务员申论考试题型1、阅读理解要求全面把握给定资料的内容,准确理解给定资料的含义,准确提炼事实所包含的观点,并揭示所反映的本质问题。
2、综合分析要求对给定资料的全部或部分内容、观点或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多角度地思考资料内容,做出合理的推断或评价。
3、提出和解决问题要求借助自身的实践经验或生活体验,在对给定资料理解并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和界定问题,做出评估或权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措施。
4、文字表达要求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运用说明、陈述、议论等方式,准确规范、简明畅达地表述思想观点。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生回忆版)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生回忆版)](https://img.taocdn.com/s3/m/9b89cd69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63.png)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生回忆版)第一部分常识判断1.国家卫星气象中心消息,()B星正式接替A星,为更多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提供服务。
A.风云四号B.风云五号C.星云四号D.风云三号【答案】:A2.2024年5月12日,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亚洲首艘圆筒型“海上油气加工厂”——“()”在山东青岛离港启运。
A.水木一号B.水星一号C.海星一号D.海葵一号【答案】:D3.以"()"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城市国际传播论坛1月26日在北京举行。
A.推动国际传播,提升城市形象B.数字时代的国际城市创新传播C.新城市叙事,提升国传效能D.互通互融互鉴传播提质增效【答案】:D4.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强调,要壮大乡村人才队伍,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A.强化农业科技人才和农村高技能人才培养使用,完善评价激励机制和保障措施B.推广科技小院模式,鼓励科研院所、高校专家服务农业农村C.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加大乡村本土人才培养,有序引导城市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下乡服务,全面提高农民综合素质1/ 15D.推广医疗卫生人员"县管乡用、乡聘村用",实施教师"轮岗制度"改革【答案】:D5.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关于“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举措包括()。
①加大对重点地区帮扶支持力度②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③落实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④持续深化食物节约各项行动⑤持续加强产业和就业帮扶A.①②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⑤D.①②③⑤【答案】:C6.在行政诉讼中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负有举证责任的是()。
A.谁主张谁举证B.第三人C.原告D.被告【答案】:D7.成语“草木皆兵”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淝水之战B.官渡之战C.长平之战D.赤壁之战【答案】:A8.下列文学作品和作者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A.《白鹿原》——路遥B.《活着》——余华C.《边城》——钱钟书D.《平凡的世界》——陈忠实【答案】:B9.下列建筑名称与古代天文相关的是()。
国考常识备考之十大经济常识
![国考常识备考之十大经济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42df201ceff9aef8951e0607.png)
国考常识备考之十大经济常识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行测职业能力测验》包括五大部分内容: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常识判断和资料分析,主要考察考生是否具有从事公务员职业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潜在能力。
河北华图教育精心整理了国家公务员行测真题及其他公务员笔试资料供考生备考学习。
一年一度国考即将来临,面对常识,考生往往感觉心有余而力不足。
原因其实很简单,在如此宽泛的考试范围下,我们似乎感觉面对常识,再宽的知识面都是不够的。
其实,面对国考常识,我们其实并不需要深入掌握知识点,只需要了解,明白就可以了。
因此,我们将国考常识中涉及较多的经济常识进行总结,帮助大家更好的备考国考。
一、商品使用价值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使用价值是自然属性;价值是社会属性。
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离不开使用价值。
商品生产者要想获得商品的价值就必须让渡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的消费者要想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就必须支付价值。
二、货币商品、货币、纸币的区别与联系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引起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普遍上涨的现象。
反之为通货紧缩。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我国的分配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五、三大产业第一产业:农业(包括林业、牧业、渔业等)。
【国民经济的基础】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包括采掘、制造、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第三产业:服务部门、流通部门、提高科技水平和居民素质的部门、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
六、宏观调控1.含义:国家利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
2.原因:市场经济有自身的弱点: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
3.主要任务:促进经济总量平衡,总需求与总供给基本持平。
公务员笔试试题常识题及答案
![公务员笔试试题常识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5b4f916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5c.png)
公务员笔试试题常识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 我国的根本大法是:A. 宪法B. 民法典C. 刑法D. 行政法答案:A2. 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 国务院C. 最高人民法院D. 中央军事委员会答案:A3. 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中,不包括以下哪一级:A. 省B. 市C. 县D. 乡答案:D4. 我国实行的民族政策是:A. 民族平等B. 民族自治C. 民族同化D. 民族隔离答案:B5.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A.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B. 完全私有制C. 完全公有制D. 混合所有制答案:A6.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答案:B7. 我国的第一大岛是:A. 海南岛B. 台湾岛C. 崇明岛D. 舟山岛答案:B8. 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A. 鄱阳湖B. 洞庭湖C. 太湖D. 青海湖答案:A9. 我国最长的河流是:A. 长江B. 黄河C. 珠江D. 黑龙江答案:A10. 我国最大的沙漠是:A. 塔克拉玛干沙漠B. 戈壁滩C. 巴丹吉林沙漠D. 腾格里沙漠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1. 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包括:A. 造纸术B. 火药C. 指南针D. 印刷术E. 丝绸答案:ABCD12. 我国现行的宪法是:A. 1954年宪法B. 1975年宪法C. 1978年宪法D. 1982年宪法E. 1993年宪法答案:D13. 我国的基本国策包括:A. 计划生育B. 节约资源C. 保护环境D. 男女平等E. 科教兴国答案:ABC14. 我国的主要宗教包括:A. 佛教B. 道教C. 伊斯兰教D. 基督教E. 犹太教答案:ABCD15. 我国的传统节日包括:A. 春节B. 清明节C. 端午节D. 中秋节E. 重阳节答案:ABCDE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16. 我国实行的是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
2021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题解读:经济常识
![2021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题解读:经济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ec2d7fe6866fb84ae55c8d4f.png)
2021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题解读:经济常识1(2005·中央)作为调节社会经济运行的一种重要经济杠杆,提升税率通常将()。
A碧岣哒府的财政收入B币种仆蹲剩有利于防止经济过热C贝碳は费D碧岣咚笆展芾淼男率【答案】B【解析】此题借助拉弗曲线来实行说明,如果当前税率处在拉弗曲线的40%以下的某处,则提升税率,可增加税收;相反,如果当前税率处在拉弗曲线的40%以上的某处,则降低税率,可增加税收。
所以A 和D错误。
C项税率过高只会抵制消费,所以准确答案为B。
2(2005·湖南)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要“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到2003年底,我国有3468家由重点企业改制形成的股份制企业,国家投入资本7710亿元,但全部注册资本却达到了13304亿元。
这表明了推行股份制()。
A蹦芄环糯蠊有资本功能,增加国有经济的控制力B辈焕于国有资本流动重组,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C彼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D笔瞧笠涤得市场竞争优势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的运营方式【答案】A【解析】公有资本通过控股、参股等形式与其他性质的资本组合或融合,不但能有效克服纯国有制、纯公有制存有的上述体制缺陷,而且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其一,通过国有或公有企业吸收外资和国内民间资本进入,推动公有产权的流动和重组,能够优化公有资本配置,提升公有资本运营效率;其二,通过国有或公有企业吸纳其他性质的资本或公有资本进入其他性质企业等交叉持股的方式,改善国有或公有企业的产权结构,从而有利于国有或公有企业在产权多元化的基础上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并真正落实国有或公有资本权益;其三,公有资本参股其他性质的企业,能够依托多元产权架构和富有活力的运营机制增长自身利益,即做到所谓“搭车快行”、“借鸡生蛋”;其四,公有资本和其他性质的资本的融合并以适当形式处于实质性控制地位,有利于凝聚和推动更多的社会资本,从而有效放大公有资本特别是国有资本的辐射功能,提升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提升整个公有经济的竞争力。
公务员考试_常识判断第十三讲:经济2
![公务员考试_常识判断第十三讲:经济2](https://img.taocdn.com/s3/m/c45ebfb027d3240c8547ef04.png)
知识点5:供给一、供给的概念供给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企业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对某种产品愿意销售并能够销售的数量。
二、供给价格弹性供给价格弹性是指一种产品自身价格的变动幅度所引起的供给量的变动幅度,即供给量的变化率与自身价格变化率之比。
供给量对价格反应大就是有弹性的。
知识点6:竞争与垄断一、完全竞争市场:厂商对价格没有任何控制力的市场称完全竞争市场。
二、垄断竞争市场:一个市场中有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种商品的一种市场组织称为垄断市场竞争。
三、寡头垄断市场:指极少数几家厂商控制整个市场的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一种市场组织。
四、完全垄断市场:即整个行业只有一个唯一的一个厂商的市场组织。
【2015江苏】某市几家瓷砖生产企业的产品占据该市市场份额80%,他们磋商后达成协议,统一市场价格并按均价提价15%。
这一行为的实质是:A.提高瓷砖生产企业的经济效益B.寡头垄断市场的价格领导协定C.扩大瓷砖生产企业的市场销售D.完全竞争市场的厂商自我约束答案:B知识点7:收入分配一、我国的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二、按劳分配(一)前提:在公有制范围内;(二)依据:社会以劳动为尺度,包括劳动的质和量两方面(三)内容:向劳动者分配的是个人消费品不是其他产品(四)结果: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例】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多种所有制形式的根本原因是()。
A.商品经济的存在B.物质利益的差别C.生产力状况D.劳动就业的需要答案:C【例】在我国现阶段,不同的国有企业职工,付出同样的劳动,获得的劳动报酬会有所别,这是因为()。
A.贯彻按劳分配会使一部分企业先富起来B.按劳分配和按资分配是结合在一起的C.按劳分配要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D.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与企业的经营成果联系在一起答案:D三、其他分配方式(一)个体劳动者和农村专业户的个人收入。
(二)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方式。
在外资经济和私营经济企业中工作的劳动者得到的工资收入。
公务员常识判断知识点
![公务员常识判断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607a12e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5d.png)
公务员常识判断知识点一、政治常识1. 国家机构的组织和职能- 了解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和国家机构的设置。
- 掌握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职能和相互关系。
2. 宪法和法律基础- 理解宪法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 熟悉国家的基本法律和行政法规。
3. 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掌握党和国家在不同时期的主要方针政策。
- 了解政策的实施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经济常识1. 基本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 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原则和特征。
- 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
2. 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 掌握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和调控政策。
- 了解微观经济的运作机制和市场规律。
3. 财政和税收- 理解财政的职能和作用。
- 熟悉税收制度和税收政策。
三、历史常识1. 中国历史- 掌握中国历史的主要时期和重要事件。
-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人物。
2. 世界历史- 了解世界历史的重要事件和发展趋势。
- 掌握不同历史时期的重要文明和文化交流。
四、地理常识1. 中国地理- 掌握中国的地形、气候、资源分布等基本情况。
- 了解中国的主要河流、山脉和地理特征。
2. 世界地理- 了解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特点和资源。
- 掌握国际地理事务和全球环境问题。
五、科技常识1. 科学技术发展- 掌握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成就。
- 了解当前科技前沿和未来发展趋势。
2. 信息与网络- 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 熟悉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对社会的影响。
六、社会常识1. 社会结构和社会组织- 了解社会的基本结构和社会关系的类型。
- 掌握社会组织的功能和作用。
2. 社会问题和公共政策- 掌握当前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 了解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
七、文化常识1. 文学艺术- 了解中外文学艺术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流派。
- 掌握重要的文学艺术作品和代表人物。
2. 语言文字- 掌握汉语言文字的基本知识和规范用法。
- 了解其他主要语言的特点和使用情况。
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经济常识)模拟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经济常识)模拟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1469857680203d8cf2f247a.png)
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经济常识)模拟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常识判断常识判断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1.下列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
A.GDP的计算包含了伴随经济增长而来的生态与环境变化的影响B.G20峰会的宗旨是推动新兴市场国家之间就实质性问题进行讨论和研究.以寻求合作并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C.“金砖国家”指的是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五个国家D.东盟是指东亚五国为致力于经济一体化建设而建立的区域性国家联盟正确答案:C解析:通常对GDP的定义为: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值。
其计算并未包括对生态与环境变化的影响。
绿色GDP的计算才包含了伴随经济增长而来的生态与环境变化的影响,故A项错误。
G20峰会的宗旨是:推动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之间就实质性问题进行讨论和研究,以寻求合作并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
“金砖国家”是指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将它们的英文起首字母组合起来为BRICS。
D项东盟是东南亚国家区域联盟,不包括东亚五国。
知识模块:经济常识2.在国际金融问题上进行协商与协作,促进国际货币合作;促进国际贸易的扩大和平衡发展:纠正国际收支的失调,而不采取危害本国或国际繁荣的措施.缩短成员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时间,减轻不平衡的程度。
以上是下列哪个国际组织的主要职能?( )A.世界贸易组织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C.世界银行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正确答案:B解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职能是监督汇率和政策协调,提供资金融通。
其宗旨是作为一个常设机构在国际金融问题上进行协商与协作,促进国际货币合作:促进国际贸易的扩大和平衡发展:促进和保持成员国的就业,生产资源的发展和实际收入的高水平;促进国际汇兑的稳定,在成员国之间保持有秩序的汇价安排,防止竞争性的货币贬值;协助成员国在经常项目交易中建立多边支付制度,使其纠正国际收支的失调,而不采取危害本国或国际繁荣的措施,缩短成员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时间,减轻不平衡的程度。
2023年国家公务员行测考试真题2
![2023年国家公务员行测考试真题2](https://img.taocdn.com/s3/m/76f97215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99.png)
2023年国家公务员行测考试真题-副省级一、常识判断1.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下列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解,正确的有几项:①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②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③在物质文明方面超越西方发达国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目标④遵循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共同模式,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基本经验⑤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A.2项B.3项C.4项D.5项2.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的战略安排是分两步走。
关于到二〇三五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下列表述正确的有几项:①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大幅跃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迈上新的大台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②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力争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③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形成新发展格局,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④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基本实现“碳中和”目标、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全面实现⑤把我国建设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A.2项B.3项C.4项D.5项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关于人民民主,下列表述正确的是:①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②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③协商民主是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④党内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体现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4.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A.人民健康是最基本的民生B.就业是人民生活的安全网和社会运行的稳定器C.分配制度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D.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5.习近平经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2年国考公务员考试大纲
![2022年国考公务员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56962dcfdd36a32d7275811d.png)
2022年国考公务员考试大纲一、常识判断1、时事常识2、政治常识3、经济常识4、法律常识5、科技常识6、人文历史7、地理国情8、管理常识9、省(区)情10、生活常识二、言语理解1、阅读理解2、逻辑填空3、语句表达4、成语辨析5、歧义句三、数量关系1、数学运算2、数字推理3、实验设计4、策略制定四、判断推理1、图形推理2、定义判断3、逻辑判断4、类比推理5、科学推理五、资料分析1、简单计算2、基期问题3、现期问题4、增长量型5、增长率型6、比重问题7、平均数问题8、倍数问题9、综合分析10、排序问题常考题型一、数量关系1、工程问题2、行程问题3、利润问题4、排列组合问题5、概率问题6、几何问题7、函数问题8、其他经典题型容斥问题浓度问题方阵问题年龄问题时钟问题最值问题二、言语理解与表达1、逻辑填空分析对关系辨析词语差异2、语句表达语句排序题语句填充题3、阅读理解主旨观点题细节判断题语句理解题推断下文题标题添加题文章阅读三、判断推理1、必然性推理和可能性推理直言命题联言命题和选言命题假言命题削弱型、加强型、结论型解释型、评价型2、图形推理图形的位置性图形的叠加性图形的对称性图形的数量性图形的同一性3、定义判断定义特征分析定义特征归纳定义间关系判断4、类比推理逻辑关系言语关系常识关系四、资料分析1、基期与现期2、百分数与百分点3、利润率4、贡献率与拉动增长5、顺差与逆差6、同比/环比增长7、比重8、倍数与翻番9、平均数10、分量增长率与总量增长率关系11、隔年增长12、平均增长五、常识判断1、政治2、法律宪法监察法刑法民法行政法民诉法与行诉法劳动合同法3、经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4、历史与文化古代重大历史事件近现代重大历史事件古代诗词戏曲小说古代文字与书法古代绘画与音乐外国文学与艺术5、国情与地理自然资源概况主要地理分区地球自转与公转降水与降水类型节气与气候变化世界自然地理之最6、科技与生活前沿信息技术力学基础知识光现象和应用化学物质及其性质化学原理的应用生物基础知识安全基本知识。
经济常识常用术语
![经济常识常用术语](https://img.taocdn.com/s3/m/dd450e23482fb4daa58d4b1a.png)
郁闷之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中经济常识常用术语GDP和GNP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 国内生产总值,英文缩写为GDP ) 和GNP( Gross National Product国民生产总值,英文缩写为GNP) 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指标。
它们都是核算社会生产成果和反映宏观经济的总量指标。
但因其计算口径不同,二者又有所区别。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反映所有常住单位生产活动成果的指标。
所谓常住单位,是指在一国经济领土内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
所谓生产活动包括三次产业在内的所有行业和部门。
在价值形态上它等于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的增加值之和。
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的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实际收到的原始收入(指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等)总和价值。
本国常住者通过在国外投资或到国外工作所获得的收入(称之为从国外得到的要素收入),应计入本国国民生产总值。
而非本国国民在本国领土范围内的投资或工作所获得的收入(称之为支付给国外的要素收入),则不应计入本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中去。
因此,国民生产总值可以用国内生产总值加上本国常住单位从国外得到的净要素收入(从国外得到的要素收入-支付给国外的要素收入)。
更直观地讲,国民生产总值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从国外获得的劳动报酬、投资收益(包括红利、股息和利息等)的净额。
即: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国外净要素收入。
国民生产总值是“收入”的概念。
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之间的主要区别,GDP强调的是创造的增加值,它是“生产”的概念,GNP则强调的是获得的原始收入。
一般讲,各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二者相差数额不大,但如果某国在国外有大量投资和大批劳工的话,则该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往往会大于国内生产总值。
CPI和PPICPI(Consumer Price Index 消费者物价指数,英文缩写为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国考行测申论题型及题量
![国考行测申论题型及题量](https://img.taocdn.com/s3/m/eed4f85c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d2.png)
国考行测申论题型及题量一、行测题型与题量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科目包含五种题型,分别是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
以下是具体的题型和题量:1. 言语理解与表达(1)逻辑填空:20道题目,每道题目0.5分,共计10分。
(2)片段阅读:20道题目,每道题目0.8分,共计16分。
(3)语句表达:5道题目,每道题目0.8分,共计4分。
(4)总题量:45道题目,共计20分。
2. 数量关系(1)数字推理:5道题目,每道题目1分,共计5分。
(2)数学运算:10道题目,每道题目1分,共计10分。
(3)总题量:15道题目,共计15分。
3. 判断推理(1)图形推理:10道题目,每道题目0.6分,共计6分。
(2)类比推理:10道题目,每道题目0.6分,共计6分。
(3)演绎推理:10道题目,每道题目1分,共计10分。
(4)总题量:30道题目,共计22分。
4. 资料分析(1)文字资料:4篇文字资料,每篇资料有5道题目,共计20道题目,每道题目1分,共计20分。
(2)表格资料:4份表格资料,每份资料有5道题目,共计20道题目,每道题目1分,共计20分。
(3)图形资料:4份图形资料,每份资料有5道题目,共计20道题目,每道题目1分,共计20分。
(4)总题量:60道题目,共计60分。
5. 常识判断(1)法律常识:10道题目,每道题目0.5分,共计5分。
(2)政治常识:10道题目,每道题目0.5分,共计5分。
(3)经济常识:10道题目,每道题目0.5分,共计5分。
(4)历史常识:10道题目,每道题目0.5分,共计5分。
(5)文化常识:10道题目,每道题目0.5分,共计5分。
(6)总题量:50道题目,共计25分。
总题量:行测总题量为135道题目,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100分。
二、申论题型与题量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科目包含两种题型:议论文和行政公文。
以下是具体的题型和题量:1. 议论文议论文是申论科目中的必考题型之一,要求考生针对给定的主题或问题进行分析和论述。
国考题型分类
![国考题型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f8feef40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17.png)
国考题型分类
摘要:
一、前言
二、国考题型分类
1.言语理解与表达
2.数量关系
3.判断推理
4.资料分析
5.常识判断
6.涂卡策略
三、总结
正文:
一、前言
国家公务员考试,简称“国考”,是我国选拔公务员的主要途径。
国考题型丰富多样,旨在全面测试考生的综合能力。
为了更好地应对国考,了解题型及其解题方法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国考题型进行分类解析,帮助考生更好地备战国考。
二、国考题型分类
1.言语理解与表达
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考察考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题型包括词语的理解、语句的理解、语义的理解等。
2.数量关系
数量关系主要考察考生的数学运算、逻辑推理和数据处理能力,题型包括数字推理、数学运算等。
3.判断推理
判断推理主要考察考生的逻辑分析、推理和判断能力,题型包括图形推理、类比推理、逻辑判断等。
4.资料分析
资料分析主要考察考生对数据、图表等资料的分析、概括和解释能力,题型包括数据分析、图表阅读等。
5.常识判断
常识判断主要考察考生对社会、科技、文化、生活等领域的基本常识和判断能力,题型包括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6.涂卡策略
涂卡策略主要考察考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答题卡的能力,要求考生合理安排时间,做到快速、准确、有序地完成涂卡。
三、总结
国家公务员考试题型繁多,但万变不离其宗。
只要考生掌握各类题型的解题方法,勤加练习,相信一定能在国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经济常识
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经济常识
经济常识在公务员考试中每年都考,命题人主要青睐于对中国重大经济政策和措施的考查。
教育专家总结其主要有两点:从时间上看,主要涉及改革开放后的经济政策;从政策层面上看,主要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相关内容。
经济学上的新名词,中央的新经济政策及其阐述,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数据、政策等都可能成为考点。
同时这些知识点也都属于时政的范畴,因此中.公教育认为考生切忌置时政内容于不顾,要充分重视时政。
在做题的过程中,有的题目专业性比较强,可能需要运用专业知识,可是对于大
多数非经济专业的考生来说则要旁敲侧击、独辟蹊径来降低考题难度。
用排除法先排除掉迷惑项,再把与我们生活联系密切的选项进行分析,一步步推理来解答。
【例题】在经济衰退时期,有利于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是()。
A.降低税率
B.提高利率
C.缩减财政支出
D.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解析:扩大内需原来是一个专业的经济学名词,选项中的存款准备金率等名词的专业性也比较强,看似无从下手。
可是我们能够从与生活密切相连的利率入手,能
够联想一下,如果利率提高,我们就更愿意把钱存在银行,这样消费会减少,内需难以扩大。
再分析税率,如个人所得税率降低,我们的工资会增加,能用于消费部分的自然也更多,能够起到扩大内需的作用,这样就可快速地得出答案,应选A 项。
一、国民经济核算
国民经济核算是以整个国民经济或社会再生产为对象的宏观核算。
国民经济核算中最核心的一个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简称为GDP)。
GDP指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年)一国国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及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新核算体系在整体结构上把国民经济循环中实物运动和资金运动、经济流量与经济存量紧密联系起来,主要由社会再生产核算表和经济循环账户两部分组成。
具体由五套基本核算表、一套国民经济账户和两张附属表组成。
五套基本核算表包括国内生产总值表、投入产出表、资金流量表、国际收支表和资产负债表;一套国民经济账户,包括经济总体账户、国内机构部门账户和国外部门账户;两张附属表,即自然资源实物量核算表和人口资源与人力资本实物量核算表。
二、总供给与总需求
(一)总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