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上册 定滑轮和动滑轮教案 教科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1.5定滑轮和动滑轮》教案含教学反思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1.5定滑轮和动滑轮》教案含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定滑轮和动滑轮》这一课是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的第一单元第五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原理和特点,学会使用滑轮组,并能够用科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定义、工作原理、特点以及使用方法,并通过实验和活动,让学生加深对滑轮的理解和应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课之前,已经学习了简单机械的知识,对杠杆、轮轴等有一定的了解。
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能够发现滑轮的特点和作用,但由于滑轮的抽象性,学生可能对滑轮的工作原理和力的作用有一定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深入理解滑轮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定义、工作原理、特点以及使用方法,学会使用滑轮组。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定义、工作原理、特点以及使用方法。
2.难点:定滑轮和动滑轮工作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滑轮的特点和作用。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滑轮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3.问题驱动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滑轮组、绳子、重物、支架等。
2.学具: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以上实验器材。
3.课件:滑轮的图片、动画、实验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滑轮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滑轮的特点和作用。
2.呈现(10分钟)讲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定义、工作原理、特点以及使用方法,结合动画和实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滑轮的工作原理。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滑轮的特点和作用。
定滑轮和动滑轮教学设计(共3篇)
定滑轮和动滑轮教学设计(共3篇)篇:定滑轮和动滑轮《定滑轮和动滑轮》说课稿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你们好!我说课的课题是《定滑轮和动滑轮》。
我这节课的说课流程是:一说教材二说教法和学法三说过程四说教学预测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定滑轮和动滑轮》是《教育科学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材《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第五课内容。
这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杠杆原理、轮轴省力原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中学生将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这两种机械,并分别通过观察和实验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
这节课也是本单元重要内容之一。
2.【学情分析】:对于农村六年级学生来说,定滑轮的位置较高,比较隐蔽,真正见到过的不多,实际应用中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也常与吊钩组合在一起使用,因此学生对这类机械的感性认识是比较缺乏的。
所以我在课前搜集了一些学生熟悉的滑轮图片,教学中从生活中的升国旗实例出发引出定滑轮,最后又让学生举例说明滑轮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感受到机械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3.【教学目标】:在《科学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根据本课的知识结构和科学研究过程的一般规律,并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本课教学目标如下:(1)科学概念:1.知道定滑轮固定在一个地方,不随物体的移动而移动。
2.知道动滑轮不固定,可以随着重物的移动而移动。
3.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不同。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己设计实验方案来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3)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探究简单机械的兴趣;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在操作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4.【教学重点】: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
5.【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来验证定滑轮不省力,动滑轮省力。
6.【教具学具准备】:滑轮2个,铁支架1个,测力计1支,钩码1盒,细绳子2根二、说教法和学法1.说教学方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根据本课知识特点,以及小学生对实验操作很感兴趣的实际情况,在本课教学中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为“实验法”。
定滑轮和动滑轮教案优秀3篇
定滑轮和动滑轮教案优秀3篇《定滑轮和动滑轮》教案篇一六年级科学《定滑轮和动滑轮》教学设计【教学目标】:①科学探究:1、能够通过观察,描述定滑轮和动滑轮构造上的特点2、会做滑轮的实验,并通过数据分析,解释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
]一三;科学知识:3、知道滑轮的结构特征及分类。
4、知道两种滑轮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5、意识到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发展探究简单机械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滑轮的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来认识其工作原理。
【教学准备】:铁架台、滑轮、钩码、线、测力计、实验计划表【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新课1、谈话:能有机会与同学们共上一节科学课,我感到非常高兴,所以特地为同学准备了一首歌曲,请同学欣赏。
2、播放学校早晨升国旗的过程。
并提问:“升旗的时候,我们的队员是往下拉绳子,为什么国旗就往上升上去了呢?”(学生回答:因为旗杆顶部有一个轮子)3、概念引入: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二、研究旗杆顶部的滑轮1、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做一个定滑轮,模拟升旗的情形,并思考:当我们利用定滑轮提升重物时,需要向什么方向用力?这说明定滑轮有什么作用?2、根据学生回答进行引导“定滑轮是否具有省力作用”(一般情况下,学生已习以为常地认为我们所学的工具都具有省力作用)3、请同学们自行设计研究定滑轮是否能省力的实验方案。
(提供实验设计方案表)要研究的问题定滑轮是否能省力预测是()否()要改变的条件不要改变的条件实验设计(可附图)4、小组合作进行实验,并把实验结果填写在p一三的表格内。
并比较表内数据,发现了什么?5、全班内进行交流汇报。
小结:定滑轮的作用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三、会移动的轮子1、出示塔吊的滑轮图,并问:“这个滑轮是定滑轮吗?”2、认识动滑轮的定义。
3、请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安装一个动滑轮。
教科版科学六上《定滑轮和动滑轮》教学设计2
教科版科学六上《定滑轮和动滑轮》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定滑轮和动滑轮》这一节内容位于教科版科学六上第五单元《机械》的第二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理解它们的实质,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教材以实验探究为主,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途径,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操作和思考能力,对于简单的机械已有初步的认识。
但是,对于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内部结构及其工作原理,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借助实验和图片等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滑轮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能解释它们的工作原理;学会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途径,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学生对机械的认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它们的工作原理。
2.难点:定滑轮和动滑轮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观察和操作滑轮实验,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滑轮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科学探究能力。
3.实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会运用定滑轮和动滑轮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滑轮组、绳子、重物、PPT等。
2.学具:每位学生准备一套滑轮组、绳子、重物等。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PPT,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定滑轮和动滑轮》。
利用PPT中的图片和动画,让学生初步了解滑轮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
2. 呈现(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过程,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滑轮的内部结构。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滑轮是如何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的,并记录下自己的观察和思考。
六年级上科学教案定滑轮和动滑轮_教科版
六年级上科学教案-定滑轮和动滑轮教科版【教学目的】科学概念:知道定滑轮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随着物体的挪动而挪动。
知道动滑轮不固定,可以随着重物的挪动而挪动。
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不一样。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来研究定滑轮是否省力、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开展探究简单机械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滑轮的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来认识其工作原理。
【教学准备】滑轮及支架、钩码、线、测力计、实验记录表【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前面我们认识了两种简单机械:杠杆和轮轴。
今天我们再认识一种简单机械---滑轮。
二、认识滑轮1.让学生仔细观察滑轮,它有什么特点?2.课件出示生活中的滑轮。
三、探究滑轮用力的方向1.探究一:采用绳和一个滑轮将钩码模拟的重物提升到高处,你有什么方法?〔钩码模拟重物〕2.学生操作3.小组展示4.比较两个不同的装置,得出定滑轮和动滑轮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两个装置有什么不同?〔拉力的方向不同;装置不同,一个滑轮不动,一个滑轮随着物体上下挪动〕。
5.老师介绍定滑轮和动滑轮及用力方向我们将这个只能转动不能随着物体上下挪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把这个可以随着物体上下挪动的滑轮叫动滑轮。
〔老师一边演示一边介绍。
〕这两个装置一个是向上拉物体的,一个向下拉物体的。
大家想一想,假如我们不借助滑轮的话,要把物体提上来,我们力的方向是向哪里的?〔向上〕谁让力的方向向下了,是哪一个滑轮?〔定滑轮〕本来我们提升物体是向上的,使用了定滑轮,使我们力的方向向哪里?〔下〕改变了力的方向。
我们来看一下动滑轮和定滑轮终究有哪些区别。
四、探究滑轮的省力情况刚刚我们探究了力的方向,那么力的大小怎样呢?你们用这两种装置提升重物,拉力的大小,感觉有什么不同?拉的时候,谁比较轻松。
1.设计实验:如何知道那种滑轮省力谁能给咱们讲一下,终究怎样做,便能比较出到底是定滑轮用力小还是动滑轮用力小。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5《定滑轮和动滑轮》教科版
5.定滑轮与动滑轮【教材简析】机械指的是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杠杆、滑轮、斜面等都是机械。
在本单元的前面几课学习中,孩子们已经认识了杠杆与轮轴两种机械,本课是在此基础上认识定滑轮与动滑轮两种机械,并将分别通过观察钩码数量和用测力计测量两种方法研究定滑轮与动滑轮的省力情况,同时,本课也为后续的学习《滑轮组》奠定基础。
本课的教学内容共有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旗杆顶部的滑轮(定滑轮)做一个模拟升旗的装置:可以用铁架台做支架,把定滑轮固定在支架顶部,用一根细线当升旗绳,用纸做一面旗帜固定在细线上,当向下拉动绳子时,旗帜就会随着绳子上升。
这里强调通过演示让学生观察、体验这种向下拉绳子而旗帜能够向上升的现象,初步认识定滑轮能改变用力方向的作用。
定滑轮能不能省力呢?鼓励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自主研究定滑轮是否省力。
用铁架台做支架,安好定滑轮,在定滑轮上挂一根绳子,在绳子的两端任意挂上一些钩码,当绳子平衡时,两端的钩码数相同,由此可以说明定滑轮不能省力(请注意滑轮受到的摩擦力不能太大,否则会产生不同数量的钩码也平衡的现象)。
第二部分:会移动的轮子(动滑轮)人们在搬运货物时,常使用一种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来搬运,这种随重物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
动滑轮有什么作用?它和定滑轮有什么不同?这里可以参照研究定滑轮的实验进行,如用铁架台做支架,把绳子的一端固定在支架上,绕过动滑轮向上提(这里可用橡筋或测力计),动滑轮下挂重物。
【学情分析】在前面几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经历了杠杆与轮轴两种机械的学习过程,对机械的学习方法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经历,知道可以用实验的方法来探究机械是否可以省力,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学校里每周都要进行升旗仪式,这是孩子们非常熟悉的生活场景,但是由于定滑轮的位置较高,真正看清的孩子不多,实际应用中动滑轮和定滑轮常组合在一起使用,因而学生对这类机械的感性认识是比较缺乏的。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定滑轮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随着重物的移动而移动。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定滑轮和动滑轮》教案
第五课定滑轮和动滑轮【学习内容】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学习目标】1、知道定滑轮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随着物体的移动而移动。
2、知道动滑轮不固定,可以随着重物的移动而移动。
3、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不相同。
4、通过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来研究定滑轮是否省力、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
5、意识到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发展探究简单机械的兴趣。
【学习重点】认识滑轮的工作原理。
【学习难点】通过实验来认识其工作原理。
【学习准备】铁架台、滑轮、钩码、线、测力计、实验计划表【学法指导】分组实验【知识链接】1.列举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定滑轮和动滑轮。
2.三种杠杆各自的特点?【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出示国庆升旗画面)升旗的时候,我们的国旗手是往下拉绳子,为什么国旗就往上升上去了呢?2、概念引入: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国庆天安门升旗仪式,在庄严、宏大的场面中激起学生爱国热情和学习兴趣,进而引出科学概念。
)二、对子交流前面我们认识了杠杆、轮轴两种简单机械,对于定滑轮你们想知道些什么?学生交流。
三、分组实验(一)探究定滑轮的作用1、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做一个定滑轮,模拟升旗的情形,并思考:当我们利用定滑轮提升重物时,需要向什么方向用力?这说明定滑轮有什么作用?(板书:能改变用力方向)2、根据学生回答进行引导“定滑轮是否具有省力作用”(一般情况下,学生已习以为常地认为我们所学的工具都具有省力作用)3、请同学们自行设计研究定滑轮是否能省力的实验方案。
(提供实验设计方案表)4、小组合作进行实验,并记录下研究的数据。
5、全班内进行交流汇报。
小结:定滑轮的作用是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设计意图:这部分主要通过学生亲身动手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在实验的过程中重视证据的收集,并分析处理,既是对前几课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加以巩固,也是一种提高。
另外,有意识的增加了一个实验方案的设计,为后面如何设计实验方案做一个铺垫。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1.5《定滑轮和动滑轮》教学设计
2、师:那么我们自己来组装一个动滑轮,小组活动。
3、师:那么动滑轮有些什么特点呢?研究动滑轮时,各组学生讨论、制定探究计划,并动手操作。
4、学生动手操作
(1)把绳子的一端固定在支架上。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有好的开头,是上好这一堂课的关键。上课一开始,我首先利展示升旗资料,启发学生对猜想在旗杆的顶上有什么样的装置,从而引出了滑轮的问题,出示滑轮。指导学生认识滑轮的结构。自然而然的进入愉快主动的学习情境,确定了研究活动的方向。】
(二)以实验展开,解决问题、获得新知
【定滑轮的研究】
4.定滑轮是个()。
5.人们在搬运货物时,常使用()来帮助搬运。
二、选择题
1.像旗杆顶部的简单机械是()
A.轮轴
B.定滑轮
C.动滑轮
D.杠杆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定滑轮不省力和不省距离
B.可以靠定滑轮来提升重物
C.测力计能够测量滑轮的省力情况
D.升旗时使用的是定滑轮
3.下列应用了动滑轮的是()
B、当我们向下拉动绳子的时候,挂有物体的那部分绳子会向上移动。
C、说明利用定滑轮,可以改变动力的方向。
3、师提问:
(1)定滑轮还有什么作用呢?
(2)我们发现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那么,定滑轮是不是也有省力的作用呢?
4、学生继续动手实验,填表。
5、师总结定滑轮特点,不省力不费力,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动滑轮的研究】
(四)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阅定滑轮和动滑轮的资料,以达到开阔眼界,感受神奇的目的。
教科版科学六上《定滑轮和动滑轮》参考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上《定滑轮和动滑轮》参考教案一. 教材分析《定滑轮和动滑轮》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六上的一章内容。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原理和特点,以及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力的传递和转换的原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知识基础,对力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滑轮组的概念和原理较为抽象,学生需要通过实验和操作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对于实际生活中的滑轮应用可能了解不多,需要通过实例和图片来帮助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原理和特点,知道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掌握滑轮组的工作原理,提高观察和实验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认识到科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原理和特点。
2.难点: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掌握滑轮组的工作原理。
五. 教学方法本课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滑轮组的工作原理。
通过讨论和交流,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滑轮组模型、实验器材、图片等。
2.学具:实验记录表、笔记本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滑轮应用图片,如吊车、滑轮组等,引导学生思考滑轮的作用和原理。
学生分享对滑轮的了解,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滑轮组模型,向学生讲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原理和特点。
学生通过观察模型,理解滑轮的工作原理。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滑轮组的工作原理。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滑轮组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教师邀请学生分享讨论成果,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教师通过实例讲解滑轮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吊车、电梯等。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1-5《定滑轮和动滑轮》集体备课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1-5《定滑轮和动滑轮》集体备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定滑轮和动滑轮》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通过观察和实验,学生能够了解滑轮的实质,掌握滑轮的使用方法,以及了解滑轮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他们对科学现象有较强的好奇心。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滑轮的概念和原理理解起来较为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耐心引导,用生动的实例和直观的实验帮助学生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滑轮的分类、工作原理和特点;学会使用滑轮,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分析、讨论等方法,探究滑轮的工作原理。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认识科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滑轮的分类、工作原理和特点。
2.难点:滑轮工作原理的深入理解,以及如何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兴趣。
2.实验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动手实验,直观地了解滑轮的工作原理。
3.小组讨论: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滑轮组、绳子、重物、多媒体设备等。
2.学具:笔记本、笔、实验记录表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滑轮小故事引起学生对滑轮的兴趣,然后提出问题:“你们在生活中在哪里见过滑轮?它们有什么作用?”让学生思考滑轮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几种不同类型的滑轮,并简要介绍其特点。
然后通过多媒体演示滑轮的工作原理,让学生初步了解滑轮的分类和作用。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滑轮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滑轮的工作原理。
实验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滑轮的形状、大小、位置等因素对工作效果的影响。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滑轮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教科版科学六上《定滑轮和动滑轮》教案2
教科版科学六上《定滑轮和动滑轮》教案2一. 教材分析《定滑轮和动滑轮》这部分内容位于教科版科学六上第五单元“简单机械”的第二课时。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方法,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和作用,学会使用滑轮组,并能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的介绍,也有实践操作的指导,适合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六年级之前,已经学习过一些关于力学的基础知识,如力的作用、重力等。
他们对这些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缺乏深入的理解。
在观察和操作方面,学生具备一定的实验技能,如使用剪刀、胶带等工具。
此外,学生具备一定的合作意识和能力,能够与同伴一起完成实验和探究任务。
三. 教学目标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和作用。
2.学会使用滑轮组,并能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4.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和作用;滑轮组的应用。
2.难点: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原理;滑轮组的设计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和解决问题。
2.运用“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学习滑轮的知识。
3.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采用“实验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滑轮组、剪刀、胶带、绳子、重物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套滑轮组、剪刀、胶带、绳子、重物等。
3.教学课件:PPT或者黑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滑轮应用实例,如吊车、滑轮包等,引导学生关注滑轮,激发学生对滑轮知识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介绍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和作用。
同时,让学生观察和操作滑轮组,引导学生发现滑轮组的使用可以省力。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亲自动手操作滑轮组,观察和记录滑轮组的工作过程。
第5课 《定滑轮和动滑轮》教学设计(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第5课《定滑轮和动滑轮》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轮轴进一步认识滑轮。
2.认识滑轮的工作原理及在我们日常中生活中的使用。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认识滑轮的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来认识其工作原理。
【教学准备】铁架台、滑轮、钩码、线。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新课1.播放学校早晨升国旗的过程,并提问:“升旗的时候,我们的队员是往下拉绳子,为什么国旗就往上升上去了呢?”(学生回答:因为旗杆顶部有一个轮子)2.概念引入: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二、研究旗杆顶部的滑轮1.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做一个定滑轮,模拟升旗的情形,并思考:当我们利用定滑轮提升重物时,需要向什么方向用力?这说明定滑轮有什么作用?2.根据学生回答进行引导“定滑轮是否具有省力作用”(一般情况下,学生已习以为常地认为我们所学的工具都具有省力作用)3.请同学们自行设计研究定滑轮是否能省力的实验方案。
(提供实验设计方案表)4.小组合作进行实验,并记录下研究的数据。
5.全班内进行交流汇报。
小结:定滑轮的作用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三、会移动的轮子1.出示塔吊的滑轮图,并问:“这个滑轮是定滑轮吗?”2.认识动滑轮的定义。
3.请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安装一个动滑轮。
并思考:“动滑轮有什么作用?”4.在提升重物时,我们需要向什么方向用力?这说明定滑轮能否改变用力方向?5.用测力计研究动滑轮是否具有省力作用。
1)学习使用测力计,认识力的单位:牛顿。
并进行巩固练习,拉出3N、5N 的力。
2)教师示范用测力计测量将重物不通过动滑轮提升时的重力度数;示范用测力计测量将重物通过动滑轮提升时的重力度数。
3)请学生小组合作用测力计按顺序分别测量不同个数(1~5个)的钩码直接提升的重力读数和用动滑轮提升重物的重力读数,并把实验结果填写在P13的表格内。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5 定滑轮和动滑轮|教科版
《定滑轮和动滑轮》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定滑轮和动滑轮是日常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机械,本节课就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活动知道这两种机械的作用。
这节是传统的机械单元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跟前面的杠杆、轮轴相比,难度要小,这种机械没有变形,形式单一,学生容易认识。
在课堂上通过科学实验活动希望帮助学生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机械原理,也将把学生引向滑轮组的探索中。
所以《定滑轮和动滑轮》这节课必须由学生自己去探究,亲自动手实验。
从而进行观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实践操作中获得收获。
二.学情分析这个六年级学生在本单元前面几节课已经认识了杠杆,轮轴两种简单机械,而对于定滑轮应该也是比较熟悉,毕竟旗杆上有,经常可以见到。
但是动滑轮在生活中不多,即使塔吊上的动滑轮也常与吊钩组合在一起,也不易看到,所以学生对这机械的感性认识是比较缺乏的。
所以老师在课前要注意搜集一些滑轮的照片,最好是在学生周围熟悉的,但不太注意的滑轮图片,使学生感觉到它与我们生活的接近。
三、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定滑轮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随着重物的移动而移动。
动滑轮不固定,可以随着重物的移动而移动。
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不相同。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来研究定滑轮是否省力、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发展探究简章机械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五、教学方法实验法、观察法、谈话法、讨论法六、学习方法提出问题→猜想→实验证明→得出结论→应用七、教学准备1、每组学生准备:定滑轮和动滑轮实验材料一盒、钩码一盒、条型盒测力计一个,实验记录单两张。
2、教师准备大一些的演示用的滑轮及学生用的备用品若干。
3、PPT课件。
八、授课班级六年级(1)班九、授课时间一课时十、教学过程(一)以问题开始,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每天早上,我们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上都会升国旗,而我们学校每周一也会有升旗仪式,大家想过没有,升旗时为什么轻轻一拉绳子,旗帜就能升得那么高?2、教师倾听学生的发言,学生思考、推测并回答。
教科版科学六上《定滑轮和动滑轮》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六上《定滑轮和动滑轮》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定滑轮和动滑轮》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原理及其特点。
通过实验和探究,让学生了解滑轮组的使用,能有效改变力的方向,并且在使用时能省力。
教材通过详细的实验步骤和深入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感受和理解科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内容之前,已经学习了简单机械的知识,对杠杆、轮轴等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滑轮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对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区别和特点还不够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探究,理解和掌握滑轮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原理及其特点,能正确使用滑轮组。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科学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原理及其特点。
2.滑轮组的使用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探究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操作中感受和理解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定滑轮、动滑轮、绳子、钩码等。
2.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有趣的滑轮小游戏,引导学生关注滑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提出问题:“你们知道滑轮是什么吗?它有什么作用呢?”让学生思考,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呈现(10分钟)利用PPT展示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图片,让学生初步了解滑轮的外观。
然后通过PPT讲解滑轮的工作原理及其特点,让学生对滑轮有更深入的认识。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每组有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
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记录滑轮的工作过程,体会滑轮的特点。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巩固(5分钟)让学生总结实验心得,分享自己对滑轮的认识。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5.定滑轮和动滑轮-教科版
1.5.定滑轮和动滑轮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定滑轮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随着重物的移动而移动。
2.动滑轮不固定,可以随着重物的移动而移动。
3.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动滑轮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己设计实验方案来研究定滑轮是否省力、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学生探究简单机械的兴趣,在实践操作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2学情分析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定滑轮和动滑轮这两种新的简单机械在平时的生活中真正能见到过的并不多。
在实际的应用中,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使用也常常是组合在一起,与吊钩、塔吊等一起组合使用,因此学生对这类机械的感性认识是比较缺乏的,所以需要老师在课前收集拍摄一些学生熟悉的滑轮图片和视频。
因此本课的教学从模拟的升旗仪式开始引出滑轮,让学生通过对滑轮的观察认识滑轮的结构特点,再让学生通过自己猜测、自己设计实验和亲身探究验证,从而获得对定滑轮和动滑轮作用的认识和了解,让学生从实践操作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3重点难点重点: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
难点:通过自行设计实验、亲自探究验证定滑轮不能省力,动滑轮能省力。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一、创设情境,认识滑轮1.出示自制旗杆,模拟升旗仪式。
(1)师:同学们,我们先来举行一个升起仪式。
(2)生:敬礼!升国旗唱国歌。
【一位学生上台主持】【一位学生上台唱国歌】【全班学生敬礼,老师缓缓升旗】(3)生:升旗仪式到此结束,礼毕。
2.教师提问,引出滑轮。
(1)提问:国旗是怎么升到旗杆顶端的? 预设:拉绳子的一端。
(2)追问:光靠绳子可以吗? 预设:还有滑轮。
3.出示滑轮,引出课题。
(1)师:今天我们又将了解一种新的简单机械——滑轮。
请你仔细观察,它有哪些特点?【出示滑轮】【各小组从抽屉中拿出滑轮进行观察】4.反馈交流,认识滑轮特点。
(1)师:这个滑轮有哪些特点? 预设:有个轮子。
【教师板书】(2)追问:这个轮子会转动吗? 预设:会。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5定滑轮和动滑轮 教科版
用什么装置升国旗?
预设:滑轮
设计意图
由生活中 熟悉的现象引 发学生思考,激 发探究兴趣
1.学生认真观察图片
2.学生认真观看同学演示
预设:力的方向的特点
向相反
3.学生回答问题 2.组织学生演示,引导学生思考同
预设:可以省力、不可以省力、 学升旗时向哪个方向用力,说明
较
己动手实验,验
程
案。
5.学生动手实验,完成实验记 证假设,培养学
5.出示材料,结合材料进一步明确
录单
生的动手能力。
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出示视频,
引导学生认识挂了钩码后平衡了 记录数据。 6.总结定滑轮的作用:定滑轮不能 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问题 猜测
实验 记录
用定滑轮提升重物可以省力吗?
左边钩码 右边钩码 个数/个 个数/个
验方案。 4. 小组实验,完成记录单。
让学生自己设
3.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制定实验方
计实验方案,操
案。
问题 用动滑轮提升重物可以省力吗? 作探究,培养合
猜测
4.出示材料,结合材料进一步明确
直 接 提 升 重 用 动 滑 轮 提 作我们探的究、分析总
物用的力/N 升 重 物 用 的 结发的现 素养。
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播放视频, 实验
机械的作用。本课共有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旗杆顶部的滑轮,第二部分是会移动的滑轮。在课堂上
学生将经历猜测——制定方案——实验——验证的过程,认识到“定滑轮和动滑轮”的机械原理,
也将学生引向滑轮组的探索中。
2.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在本单元前面几节课已经认识了杠杆,轮轴两种简单机械,虽然生活中有很多定滑
轮和动滑轮,但是学生不留心观察也难以发现,所以学生对这机械的感性认识是比较缺乏的。本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科学上册定滑轮和动滑轮教案教科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知道定滑轮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随着物体的移动而移动。
2、知道动滑轮不固定,可以随着重物的移动而移动。
3、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不相同。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来研究定滑轮是否省力、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发展探究简单机械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滑轮的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来认识其工作原理。
【教学准备】
铁架台、滑轮、钩码、线、测力计、实验计划表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
1、播放学校早晨升国旗的过程,并提问:“升旗的时候,我们的队员是往下拉绳子,为什么国旗就往上升上去了呢?”(学生回答:因为旗杆顶部有一个轮子)
2、概念引入: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二、研究旗杆顶部的滑轮
1、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做一个定滑轮,模拟升旗的情形,并思考:当我们利用定滑轮提升重物时,需要向什么方向用力?这说明定滑轮有什么作用?
2、根据学生回答进行引导“定滑轮是否具有省力作用”(一般情况下,学生已习以为常地认为我们所学的工具都具有省力作用)
3、请同学们自行设计研究定滑轮是否能省力的实验方案。
(提供实验设计方案表)要研究的问题定滑轮是否能省力预测是()否()要改变的条件不要改变的条件实验设计(可附图)
4、小组合作进行实验,并记录下研究的数据。
左边钩码个数右边钩码个数定滑轮的状态我们的发现
5、全班内进行交流汇报。
小结:定滑轮的作用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三、会移动的轮子
1、出示塔吊的滑轮图,并问:“这个滑轮是定滑轮吗?”
2、认识动滑轮的定义。
3、请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安装一个动滑轮。
并思考:“动滑轮有什么作用?”
4、在提升重物时,我们需要向什么方向用力?这说明定滑轮能否改变用力方向?
5、用测力计研究动滑轮是否具有省力作用。
(1)学习使用测力计,认识力的单位:牛顿。
并进行巩固练习,拉出3N、5N的力。
(2)教师示范用测力计测量将重物不通过动滑轮提升时的重力度数;示范用测力计测量将重物通过动滑轮提升时的重力度数。
(3)请学生小组合作用测力计按顺序分别测量不同个数
(1~5个)的钩码直接提升的重力读数和用动滑轮提升重物的重力读数,并把实验结果填写在P13的表格内。
并比较表内数据,发现了什么?(4)全班内进行交流动滑轮能否省力?能省多少
力?
四、比较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的不同
五、想一想:
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有这么大的不同,那么我们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定滑轮,什么情况下使用动滑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