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访李政道博士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7课访李政道博士课件粤教版必修5

其次,作者虽问了不少问题,但每个问题都是明确单一的, 且不同的问题采用了不同的语调和句式。如前五个问题是 直接发问,而后面几个问题却大多用了选择问句,且用了 “可不可以这样说”等委婉的语调。
编后语
听课不仅要动脑,还要动口。这样,上课就能够主动接受和吸收知识,把被动的听课变成了一种积极、互动的活动。这对提高我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口头 表达能力,以及考试时回答主观题很有帮助的。实践证明,凡积极举手发言的学生,学习进步特别快。上课的动口,主要有以下几个方式:
自己集中注意力。 第四,回答问题。 上课时积极回答问题是吸收知识的有效途径。课堂上回答问题要主动大胆。回答时要先?”,并先在头脑中理一理思路,想好回答时,先答什么,后答什么。老师对你的回答做出点评和讲解,指出大家都应该注意的问题和标准答案时 你一定要仔细听讲,从中发现哪些是应当记住和掌握的。
第一,复述。 课本上和老师讲的内容,有些往往非常专业和生硬,不好理解和记忆,我们听课时要试着用自己的话把这些知识说一说。有时用自己的话可能要啰嗦
一些,那不要紧,只要明白即可。 第二,朗读。 老师要求大家朗读课文、单词时一定要出声地读出来。 第三,提问。 听课时,对经过自己思考过但未听懂的问题可以及时举手请教,对老师的讲解,同学的回答,有不同看法的,也可以提出疑问。这种方法也可以保证
4.从这篇访谈中,你能够总结出作为一个真正的科 学家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吗?请简要分析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热爱祖国,献身科学。“以他独特的影响力
为中国科技发展乃至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他 说“工作对我来说跟呼吸一样”。
问题二 通过李博士的回忆,你认为毛主席和他的观 点有不一致之处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粤教版-语文-高二粤教版必修5学案 第2单元第7课访李政道博士

第7课访李政道博士本课话题——天才一、从课本中积累“‘天才’加了一个‘天’字就虚了,当然做这类的工作总得要有才能,还要得到很好的培养,总体上研究的环境要好,并具备很强的分析能力。
”二、从历史中积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神童方仲永,这样一个在任何人看来都会拥有光明前景的天才,由于自己放弃了努力,再加上家长的误导,落到最后“泯然众人”的地步,着实可悲。
看来,是天才不一定就能成功,能成功的也不一定就是天才。
三、从名言中积累1.我哪里是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了。
——鲁迅2.没有某些发狂的劲头,就没有天才。
——塞涅卡3.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
——卡莱尔4.天才就是长期劳动的结果。
——牛顿一、作者简介闵捷,《北京青年报》特约记者。
1959年应征入伍,历任辽宁师院中文系进修班学员,北海舰队创作室副主任、主任、某艇政委。
著有长篇小说《风云岛》《桅影》《旅顺口人》,中篇小说《海神阿修罗》《海底》,长篇报告文学《在倾斜的版图上》。
二、背景回放与大师们对话2001年12月10日,是诺贝尔奖设立100周年纪念日。
为此,北京青年报社与《发现·图形科普》杂志社联合推出了大型采访活动——到诺贝尔奖获得者所在国家或地区,与大师们面对面访谈。
《北京青年报》每周以3个整版的篇幅刊登了所有的报道。
本文即为这次系列人物专访《与诺贝尔大师面对面》的节选。
本文是记者2001年10月12日,在北京中关村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对李政道博士作的专访。
一、读准字音(一)单音字(1)斑斓.(l án ) (2)模拟.(n ǐ) (3)洗漱.(sh ù) (4)纸簿.(b ù) (5)倾.斜(q īn ɡ) (6)华裔.(y ì) (二)多音字1.组词辨析法(1)缪绸缪(m óu 姓缪(Mi ào(2)落大大落落(lu ō落地(lu ò 2.语境辨析法(3)爸爸给他买了一身小警服,他穿在身上,反复模.(m ó)仿警察的执法模.(m ú)样,很是逗人。
访李政道博士课件粤教版必修

二、字形辨识 bān斑 驳陆离 1. bān班 门弄斧 漱口 shù 咳sò u嗽 i濑 3.浅là 水tǎ 獭 i籁 俱寂 万là shāo稍 微 5.树shāo 梢 剑qià o鞘
nɡ倡 导 chà 2. nɡ唱 歌 chà
2006年6月,李政道把《今日物理》封面采用的那份
手稿的复印件,以及他近期有关中微子研究的手稿,也是
复印件,镶在了镜框里,郑重送给温家宝总理。 这大概是温总理收到的最宝贵的礼物之一了。事后, 他对别人说,这两份手稿,“代表着一位物理学家一生奋 斗不息的精神。不管是从事理论物理,还是从事实验物理,
没有这种甘于寂寞、无私奉献的精神成不了才。”
[读人物·知人知情]
一、人物档案
闵捷,《北京青年报》特约记者。
二、人物轶事 李政道已80多岁高龄了,但仍然没有停止研究工作, 每天进行物理演算。他的方式是“随时工作”,累了睡上 两三个小时,然后起来接着做,有时甚至拔掉家里的电话
线,专心于物理推演。他每天仍要“生产”出几十页手稿。
仅2006年一年,他就在学术期刊上发表了6篇学术论文,研
究的都是理论物理界的前沿问题,如黑洞、暗物
质、中微子等。生命不息,奉献不止,是一个人的最 高境界。古人说,人生有涯而学无涯。人生有涯而奉
献无涯,更是难能可贵。李政道一辈子从事物理研究,
为人类科技进步殚精竭虑,活到老,干到老,不知老 之将至,精神可贵,高山仰止。
李政道说他的生活中没多少娱乐,但“我没觉得什字音认读 (一)单音字 1.斑斓 ( lán) . 4.洗漱 (shù) .
2.纸簿 ( bù ) . 5.华裔 ( yì ) .
3.倾 斜( qīnɡ ) . 6.模拟 (nǐ ) .
高中语文 7 访李政道博士备课资料 粤教版必修5 教案

备课资料一、神童博士李政道李政道和杨振宁曾荣获1957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是基于他们在1956年提出的“李—杨假说”——在基本粒子的弱相互作用中宇称可能是不守恒的,这被另一位华裔女物理学家吴健雄(1912~1997)用实验所证实,从而推翻了过去在物理学界被奉为金科玉律的宇称守恒定律,为人类在探索微观世界的道路上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1997年5月30日,李政道在的一次演讲中这样说道:“在物理学中,宇称守恒意味着左跟右是对称的。
假如有两个系统,开始时互为对方的镜象,就是说它们的动态是完全一样的,只是左跟右不一样。
宇称守恒是指,除了左右不一样以外,它们以后的发展应该完全一样。
1956年,我和杨振宇在理论上建议了宇称不守恒。
1957年,吴健雄的实验结果表明宇称守恒的观点与自然现象是不符合的。
”1926年11月25日,李政道诞生于某某。
他自幼酷爱读书,整天手不释卷,连上卫生间都带着书看,有时手纸没带,书却从未忘带。
抗日战争时期,他辗转到大西南求学,一路上把衣服丢得精光,但书却一本未丢,反而一次比一次多。
1946年,20岁的李政道到美国留学,当时他只有大二的学历,但经过严格的考试,竟然被芝加哥大学研究生院录取。
3年后便以“有特殊见解和成就”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辩,被誉为“神童博士”,其时年仅23岁。
在科学上早熟的李政道,30岁时便升任著名的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他亲自体会到科学人才必须从小培养,因而在1974年5月30日会见主席时,建议在中国科技大学开设少年班,他的建议被采纳。
1979年,他去某某访问时去科大少年班看望了同学们,并题词:“青出于蓝,后继有人。
”李政道关心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他建议设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他建议建立博士后制度,他建议建造正负电子对撞机,他建议成立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和近代物理中心……这些建议都一一得以实现。
1985年7月16日,会见李政道时,对他说:“谢谢你,考虑了这么多重要的问题,提了这么多好的意见。
李政道博士的故事

李政道博士的故事李政道博士是一位著名的数学家,其主要研究领域是代数几何学。
他于1946年出生于台湾,自幼便表现出对数学的兴趣和天赋。
以下是李政道博士的一些故事和成就:1. 小学时期就表现出卓越的数学天赋,曾在三年级时解出高年级难题,被老师惊叹。
2. 1963年进入台湾大学数学系学习,1967年获得学士学位,随后前往美国深造。
3. 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师从代数几何学大师Alexander Grothendieck。
4. 1977年,李政道博士在《Crelle's Journal》上发表了他的博士论文,题为“Supersingular abelian varieties over $\mathbb{Z}$[1/p]”。
5. 1987年,李政道博士受聘于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担任数学教授,成为该学院第一位非白人教授。
6. 1994年,李政道博士获得菲尔兹奖(Fields Medal),成为首位获得该奖项的华人数学家。
7. 2003年,李政道博士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奖章(National Medal of Science),以表彰他在数学上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8. 除了在数学上的成就,李政道博士还是一位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学者。
他曾经主张数学教育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而不是单纯的应试训练。
9. 李政道博士曾经说过:“数学家不是被称为“神童”时决定要成为数学家的,而是在上学期间感到数学兴趣,并愈来愈感到兴趣的人最有可能成为数学家。
”李政道博士以其深厚的数学功底和杰出的研究成果,为数学界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他的一生充满了奋斗和探索的精神,不仅为华人在国际数学领域树立了声望,也向年轻学子证明了只要有梦想和努力,就能成为伟大的数学家。
2012版高中语文课时讲练通配套课件:2.7、8《访李政道博士 甘地被刺》(粤教版·必修5)

如归的斗争精神的象征”看出来。
参考答案:甘地是印度民族主义运动和国大党领袖。他既 是印度的国父,也是印度最伟大的政治领袖,他带领国家 迈向独立,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人们尊称他为“圣雄”。 甘地被刺后,成千上万的人走上大街,悼念他们的领袖。 消息传到孟买,立即爆发了骚乱,印度教徒向穆斯林发动 攻击。人们担心失去了“圣雄”,无人能控制民众的狂热, 整个印度将会陷入混乱。
刺的时间、方式等主干信息,接下来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
叙述甘地被刺事件的来龙去脉及其巨大影响。倒叙的作用
是能造成悬念,增强文章的吸引力,使文章引人入胜。分 析这样安排的效果应围绕这个作用并结合具体的内容及新 闻的特点来谈。 参考答案:采用了倒叙的手法。先在第2、3两段中补充交 代了关于甘地被刺的时间、方式等主干信息,接下来按照 时间的先后顺序,叙述甘地被刺事件的来龙去脉及其巨大 影响。
《访李政道博士》 1.理解文章脉络,感悟李政道博士的科学精神。 2.学习访谈的技巧和访谈的一些基本知识,掌握访谈三要 素及常用的提问方式。 《甘地被刺》 1.进一步掌握新闻的文体特点和主要表现手法。
2.体会印度人民对甘地的深厚感情,感受甘地的伟大人格。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李政道
1957年,31岁的李政道与杨振宁一起, 因提出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原理而获
如来佛的手里,它看到五根柱子,但是怎么跳也跳不出去”
闵捷《访李政道博士》在线阅读

闵捷《访李政道博士》在线阅读7、访李政道博士闵捷作为诺贝尔奖获得者和世界著名的华人科学家,李政道博士多年来与中国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并以他独特的影响力为中国科技发展乃至现代建设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10 月12 日,秋天里典型的凉爽天气,我从市中心匆匆赶往位于中关村的高等科技中心。
高等科技中心位于物理所的四层,采访安排在一间大会议室里,墙上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引起了我的注意。
仔细观看,原来是一幅精美的双面绣,是根据模拟宇宙大爆炸的实验图片创作的。
下面是李政道先生的题诗:“问君家何处,来自混沌初。
”等了一会儿,李政道先生来了。
记者:您在获诺贝尔奖后的演说中,给瑞典的大学生们讲了一个孙悟空的故事,您还记得当时的情景吗?李政道:记得。
我先把背景讲一下。
诺贝尔奖到今年是设立了100 周年,它有相当长久的历史。
颁奖典礼拿奖的顺序是,物理排在第一位,化学第二位,然后是生物、医学、文学。
经济学奖和和平奖是后来加的。
1957 年12 月10 日颁奖那天,正是瑞典大学传统上学期结束的日子,学生们到我们宴会的地方来庆祝、唱歌。
以往这个时候是由文学奖得主代表所有得奖者来回答问题,但是那天学生们指名要我来讲,因为他们觉得我看上去和他们年纪差不多。
那年文学奖的得主是加缪,CAMUS,是法国的一位作家,写得非常好。
我就给学生们讲了一个《西游记》里的故事:孙悟空觉得自己神通广大,结果它落在如来佛的手里,他看到五根棍子,但是怎么跳也跳不出去。
这正好像我们做科学的人掌握在自然界的手里一样,我们觉得自己对科学的了解广而且深,可相对来说,与科学的真理还相差很远。
记者:最初您和杨振宁提出宇称不守恒是一个相当大胆的假设,这种创新意识正是我们今天所一再倡导的。
44 年后,您以当代物理学界大师级人物的身份,如何评价这种创新意识在科研中的意义?李政道:创新不光是要胆子大,科学的发展还必须要有坚实的根基。
宇称守恒定律也是有它的根基的,是前人用实验证明了的。
高中语文 2.7 访李政道博士课件 粤教版必修5

3.通过李政道博士的回忆,你认为毛主席和他的观点有不一致之处的根本 原因是什么?
提示:毛主席是政治家、革命家,他所涉及的领域和经历都不同于李政道博 士,毛主席自己也说他一生经历的都是动荡,认为动是重要的,而且他年轻时研 究科学的时间不多,所以两人观点有不统一之处,这是必然的。
整合你的思路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7 访李政 道博士
李政道博士是诺贝尔奖获得者,是一位真正的科学家。他谦逊平和,他勤勉努力, 他脚踏实地,他勇于创新,他坦然面对功利,他甘为科学献身。学习本文,要了解 访谈的有关知识,学习李政道博士的优秀品质。
帮助你知人论世
闵捷:《北京青年报》特约记者。 2002 年 12 月 10 日,是诺贝尔奖设立 100 周年纪念日。《北京青年报》与 《发现图形科普》杂志社联合推出了大型采访活动——到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所 在国家或地区,与大师们面对面访谈。本篇课文是《北京青年报》特约记者闵 捷对李政道博士的采访。
点评:在某些人的眼里艺术和科学好像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其实这种观 点是错误的。李政道博士用这两句话形象而深刻地说明了科学与艺术的关系: 科学和艺术有相通的地方,艺术是创新的动力,创新是科学的灵魂,艺术中蕴涵 着科学的因子,科学从大的方面来说就是宇宙的艺术。这两句话生动形象,也正 如本文一开始记者描写李政道博士所在的北京中关村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四楼会议室的壁画,艺术能反映科学的现象和规律,科学也就成了艺术的内容和 表现对象。
词语 辉 huáng huáng 恐 huáng 论 国 jí 慰 jiè
易错字 煌 惶 遑 籍 藉
3.解词义 混沌:形容糊里糊涂、无知无识的样子。 色彩斑斓:颜色灿烂多彩。 欢欣鼓舞:形容非常高兴振奋。 4.辨用法 (1)乃至 甚至 ①作为诺贝尔奖获得者和世界著名的华人科学家,李政道博士多年来与中 国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并以他独特的影响力为中国科技发展乃至现代化建设作 出了重大的贡献。 ②2011 年 1 月 6 日,在广州联合举办的“重铸竞争力”城市观点中国行 2010 年度论坛中,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淮指出,部分房价上涨过快城市的地方 政府有权根据需要在一段时间内决定限购甚至禁购。
2019-2020学年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讲义:第7课 访李政道博士 Word版含答案

第7课访李政道博士诗海拾贝绵谷回寄蔡氏昆仲罗隐一年两度锦江游,前值东风后值秋。
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
山牵别恨和肠断,水带离声入梦流。
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
【赏析】诗题中的“蔡氏昆仲”,是罗隐游锦江时认识的两兄弟。
在罗隐离开锦江,经过绵州回到绵谷以后,蔡氏兄弟还在成都。
这首诗追忆昔游,抒发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首联以赋体叙事,字里行间流露喜悦之情。
两个“值”字,蕴含际此春秋佳日之意。
这两句所携带的感情,直灌全篇。
颔联具体写锦江游踪,极写所见之美,写景之笔濡染着浓烈的感情色彩。
“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深得锦江美景的神韵,是全诗中最富有诗意的句子。
颈联写告别锦江山水的离愁别恨,极言别去之难。
末联又因寄书蔡氏兄弟之便,再次抒发对锦江的留恋之情。
整首诗感情真挚,形象新颖,结构严整工巧,堪称是一件精雕细琢、玲珑剔透的艺术精品。
语林撷英诗歌欣赏科教薪传风气先,学究造化每谦谦。
细推物理开生面,更报承平享大年。
——(佚名)寿李政道80岁生日诗祝贺中华青年,博采科学精华,士当为国争光,后辈必能居上!——李政道寄语博士后藏头诗李政道名言集锦1.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
它们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
2.能正确地提出问题就是迈出了创新的第一步。
3.越是难以解决的问题就越是挑战。
4.要创新,需学问,只学答,非学问,问愈透,创更新。
作者卡片姓名闵捷主要成就《北京青年报》特约记者代表作品《中国文化寻求与世界的平视》《迎接党的十六大召开——城市化未来的路怎么走》背景呈现2002年12月10日,是诺贝尔奖设立100周年纪念日。
《北京青年报》与《发现图形科普》杂志社联合推出了大型采访活动——到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所在国家或地区,与大师们面对面访谈。
本篇课文是《北京青年报》特约记者闵捷对李政道博士的采访。
知识链接访谈访谈,又称访问法或谈话法。
是一种研究性谈话,指通过与被访者的口头交流来收集资料的研究方法。
高中语文 第7课《访李政道博士》课件 粤教版必修5

课文导读
•快速浏览课文,看本文作者和李政道 博士“访”“谈”了哪几个问题? 5.科学家的人文情怀,科学与艺术的 关系 6.荣获诺贝尔奖的最重要因素
7.一生最辉煌的时刻 8.本土科学家何时能获诺贝尔奖
课文导读
•通过概括上述八个问题,或者从访谈 内容中能够体味到一个真正的科学家 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吗? 虚怀若谷 献身科学
给下列字注音
dùn miù 混沌 加缪 chèn 对称
chēng 称呼
shù 洗漱
hùn 混沌
yì 华裔
bù 拍纸簿
mó 模仿 mú 模样
hún
混水摸鱼
课文导读
•快速浏览课文,看本文作者和李政道 博士“访”“谈”了哪几个问题? 1.获奖后对瑞典大学生讲孙悟空故事 2.创新意识在科研中的意义 3.与毛主席讨论“对称平衡”时的情 景 4.“中美联合招考物理研究计划”对 中国科学发展的意义
第7课 访李政道博士
李政道 (Tsung-Dao Lee)
全校级教授, 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李政道与杨振宁
接受毛泽东主席会见 (1974年5月30日)
陪同邓小平视察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 (1988年10月24日)
与江泽民总书记在一起
关于李政道
出生时间地点 1926年11月24日,中国上海 学历 1943-44 中国贵州省,浙江大学 (由于战争,浙江大学从浙江迁往贵州) 1945 中国云南省昆明,西南联合大学 (由从北京南迁的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及 从天津南迁的南开大学组成) 1946-49 美国芝加哥大学,1950年获博士学 位
关于李政道
获奖情况
1957 诺贝尔物理奖 1957 爱因斯坦科学奖 1969 法国国家学院布埃德奖章 1977 法国国家学院布埃德奖章 接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79 伽利略奖章 (1957年12月10日) 1986 意大利 Nhomakorabea高骑士勋章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7课 访李政道博士课件 粤教版必修5

链 接
再逐渐深入李政道艰深的科学思辨。而且李政道所讲的孙
悟空的故事(gùshì)与采访的主题有关。
第二十四页,共30页。
(5)李政道博士在谈到他获奖的最重要因素时,不承认自己是天才, 也否定了是“幸运”,而肯定自己做这方面的工作有能力,且要得到 很好的培养,有好的研究环境,自己具备很强的分析(fēnxī)能力。你 觉得李博士说得有道理吗?为什么?
章(1979)、意大利共和国最高骑士勋章(1986)、埃·马诺瑞那爱瑞奇
科学和平奖(1994)等。他是美国艺术和科学院院士(1959)、美国国家
科学院院士(1964)、意大利林琴科学院院士(1986)。
栏
李政道教授关于(guāny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定律以及其他 目
一些对称性不守恒的发现,是极为重要的划时代贡献,为此,李政道
6月获博士学位。1953-1960年历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助理教授、
副教授、教授,1960-1963年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教授,1984年 栏
至今任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目 链
接
第六页,共30页。
李 政 道 教 授 曾 获 : 诺 贝 尔 物 理 学 奖 (1957) 、 爱 因 斯 坦 科 学 奖
(1957)、法国国立学院布德埃奖章(1969、1977)、伽利略·伽利莱奖
目 链 接
第二十三页,共30页。
(4) 记 者 以 李 政 道 在 诺 贝 尔 奖 颁 奖 晚 会 上 讲 孙 悟 空 的 故 事 (gùshì)作为第一个问题提问有何巧妙之处?
答案:访谈是访谈者与专家互动的过程,李政道在诺贝尔 奖颁奖晚会上讲孙悟空的故事(gùshì)颇为有趣,这样便于
栏 目
创造轻松的采访情景,深入浅出,访谈充分展开主题之后,
【优化方案】2012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第7课访李政道博士精品课件 粤教版必修5

●随堂练笔
请你运用比喻论证的写法,以“奋斗”为
话题,写一段150左右的文字。
素材积累 1.课内素材开发 这篇访谈录介绍了李博士对中国科技发展和现代 化建设作出的重大贡献及其在物理学领域的突出 成就,展现了李博士虚怀若谷的人格魅力和献身 科学的崇高精神,李博士的谈话,使人们认识到 作为科学家应具有的素质和能力。 [适用话题] 这则材料适用于“内因和外因”“天才”“奋 斗”“责任”“正确对待成功”等相关话题。
第7课
访李政道博士
பைடு நூலகம் 诗海探珠
绵谷回寄蔡氏昆仲 罗 隐 一年两度锦江游, 前值东风后值秋。 芳草有情皆碍马, 好云无处不遮楼。 山将别恨和肠断, 水带离声入梦流。 今日因君试回首, 淡烟乔木隔绵州。
【赏析】诗题中的“蔡氏昆仲”,是罗隐游锦 江时认识的两兄弟。在罗隐离开锦江,经过绵 州回到绵谷以后,蔡氏兄弟还在成都。这首诗 追忆昔游,抒发对友人的怀念之情。首联以赋 体叙事,字里行间流露喜悦之情。两个“值” 字,蕴含际此春秋佳日之意。这两句所携带的 感情,直灌全篇。颔联具体写锦江游踪,极写 所见之美,写景之笔濡染着浓烈的感情色彩。 “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深得 锦江美景的神韵,是全诗中最富有诗意的句子。 颈联写告别锦江山水的离愁别恨,极言别去之
贝多芬豪迈地宣称:“我的王国在天空!”“当 黄昏来临,我满怀着惊奇感,注视着天空,坠入 沉思。一群闪闪发光的天体在那儿旋转运行,永 无停息,那就是我们称之为世界和太阳的天体; 此时此刻,我神游魂驰,精神超越了那些距我们 亿万公里的群星,一直向那万物之源奔去……渐 渐地,我试着把那团激情转化为音响……打开心 坎的东西,必定来自天空!”
【提示】 这是李政道博士对记者的提问“如何 评价这种创新意识在科研中的意义”而作的回答。 创新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灵魂,是当今我们这 个时代所极力提倡和追求的。这句话,不仅告诫 我们需要有胆量,更需要有“坚实的根基”。这 “根基”是科学家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是不怕 困难、勇于攀登的科学勇气,更重要的是要脚踏 实地、扎扎实实地去工作、去研究。科学是实实 在在的学问,来不得半点虚假的东西,任何蛮干 和空想不但不能促进科学的发展,还将有害于科 学的发展。这是我们必须牢牢记住的。
2020最新粤教版高二语文必修5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一单元 走近经济
2020最新粤教版高二语文必修5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2020最新粤教版高二语文必修5 电子课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04页 0006页 0008页 0051页 0053页 0095页 0097页 0139页 0141页 0143页 0145页 0172页 0199页 0248页
第一单元 走近经济 2 规则和信用:市场经济的法制基石和道德基石(林其 第二单元 新闻 5 “神五”载人航天飞行新闻两篇 英雄潇洒走苍穹(节选)(冯春梅 刘程) 7 访李政道博士(闵捷) 表达交流活动 到新闻视窗“亮相” 第三单元 戏剧 10 哈姆莱特(节选)(莎士比亚) 12 长亭送别(王实甫) 表达交流活动 粉墨登场乐一回 第四单元 文言文(3) 15 陈情表(李密) 17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19 报任安书(节选)(司马迁)
粤教版-语文-高二-备课素材 李政道简介

高中-语文-精心校对-打印版
李政道简介
李政道,1926年11月25日生于上海,江苏苏州人,哥伦比亚大学全校级教授,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因在宇称不守恒、李模型、相对论性重离子碰撞(RHIC)物理、和非拓扑孤立子场论等领域的贡献闻名。
1957年,与杨振宁一起,因发现弱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79年到1989年的十年内,共派出了915位研究生,并得到美方资助。
1985年,他又倡导成立了中国博士后流动站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并担任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顾问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名誉理事长。
1986年,他争取到意大利的经费,在中国科学院的支持下,创立了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CCAST)并担任主任。
其后,成立了在浙江大学的浙江近代物理中心和在复旦大学的李政道实验物理中心。
2018年4月7日,担任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名誉所长。
2004年任RIKEN-BNL研究中心名誉主任。
2006年至今任北京大学高能物理研究中心主任。
2016年获得“2015中华文化人物”荣誉。
打印版。
2021-2022年高中语文 7.访李政道博士课前预习 粤教版必修5

2021-2022年高中语文 7.访李政道博士课前预习粤教版必修5积土成山1.基础字词(1)识读字音洗漱.(shù) 纸簿.(bù) 华裔.(yì)(2)识别字形(括号内为别字)一幅.画(副)混.沌(浑)落座.(坐)稍.微(梢)(3)分辨词义情景·情境“情景”指具体场合的景象,对象多是感人场面、动人景色等。
“情境”指境地、境况,如“欢乐陶醉的情境”。
简单·简练相同点:都有“不啰唆”之意。
不同点:“简单”多指结构、头绪、经历、做事等不啰唆,如“简单从事”。
“简练”指措词简要、精练,如“这段文字十分简练”。
成就·成绩“成就”指重大事情,它常受“伟大、重要、巨大”等词修饰,如“很有成就”。
“成绩”一般指工作、学习、体育等的收获,如“学习成绩”。
接受·接收“接受”指对事物接纳而不拒绝,如“接受新任务”。
“接收”指收受,接纳,如“接收信号”“接收新会员”。
逐步·逐渐二者都表示渐进,指程度或数量依次慢慢地增减,都可以用于人或一切事物,都是副词。
不同的是:“逐步”指一步一步地发展,有很明显的阶段性,多用于人的有计划的努力,不能修饰形容词,如“他们决心统筹安排,因地制宜,逐步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
“逐渐”没有明显的阶段性,多用于事物变化,它可以修饰形容词,如“春天来了,天气逐渐暖和了”。
狭义·狭隘“狭义”指范围比较狭窄的定义(跟“广义”相对),如“‘本土’的概念是很狭义的”。
“狭隘”指(心胸、气量、见识等)局限在一个狭小2.精彩句段李政道:记得。
我先把背景讲一下。
诺贝尔奖到今年已经设立了100周年,它有相当长久的历史。
颁奖典礼拿奖的顺序是,物理排在第一位,化学第二位,然后是生物、医学、文学。
经济学奖和和平奖是后来加的。
1957年12月10日颁奖那天,正是瑞典大学传统上的学期结束的日子,学生们到我们举行宴会的地方来庆祝、唱歌。
语文ⅴ粤教版第7课(访李政道博士)精品资料

③神通广大:指无所不能的力量,今指特别高明的本领。
【斑斓 斑驳】 斑斓:灿烂多彩。 斑驳:一种颜色中杂有其他颜色。 例:①三千多幅少儿美术作品把深圳画院陈列厅装扮成了 色彩斑斓 ____的世界。 ②巨大的岩石被百年岁月侵蚀成斑驳 ____的色彩。
【倡导 倡议】
倡导:带头提倡。 倡议:首先提出的主张;首先建议,发起。
【探究整理】这次访谈,紧扣“诺贝尔”、“华人”、“科 学”,使人们认识到作为科学家应具有的素质和能力,并解答 了存在于大多数中国人心中的普遍的几个疑问。巧妙发问,把
握住了主题,是这篇采访成功的最主要的原因。提问具体来说
有以下几个特点:①抓住有意义的问题发问。记者自始至终扣 住采访主题发问,让被访者在回答中尽量减少题外话。②积极
语文ⅴ粤教版第7课(访李政道 博士)精品资料
2
1.字音识记 (1)单音字 lá n ) 斑斓 ( . 华裔 ( yì ) . n ) 混沌 ( dù .
洗漱 ( shù ) .
纸簿 ( bù ) .
(2)多音字
chè n mó mú
chēng
3
2.字形识别
缪 谬 煌 精 粳 旌 漱 嗽
惶
徨
3.词语积累 ①混沌:A.我国传说中指宇宙形成以前模糊一团的景象。B. 形容糊里糊涂、无知无识的样子。 ②色彩斑斓:形容色彩错杂灿烂的样子。
奖。国人纷纷将这两次获奖形容为中国人的骄傲,并
再次提出让中国的科学家冲击诺贝尔奖的口号。我们 应如何看待中国人的诺贝尔奖情结呢?
14
的发展作出了极大努力。他是世界著名的美籍华人科学家。
要点一:把握访谈内容 1.李政道博士如何评价创新意识在科研中的意义?
【探究整理】创新要建立在坚实根基之上,创新不光要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访李政道博士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物访谈的特点及技巧;理解文中词语的含义。
2.把握全文信息,准确理解访谈核心;研究重点语句,理解访谈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
研究重点词句,理解访谈内容;把握课文特点,了解访谈技巧。
教具:多媒体。
一、导入
李政道
(Tsung-Dao Lee)
美国物理学家。
1926年11月25日生于中国上海市,原籍江苏苏州。
1944-1946年先后就读于浙江大学、西南联合大学。
1946年入美国芝加哥大学物理系研究院学习,1950年6月获哲学博士学位。
1953-1960年历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1960-1963年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教授,1964年至今任哥伦比亚大学费米物理教,1984年至今任哥伦比亚大学“大学教授”。
李政道教授曾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57)、爱因斯坦科学奖(1957)、法国国立学院布德埃奖章(1969, 1977)、伽利略·伽利莱奖章(1979)、意大利共和国最高骑士勋章(1986)、埃. 马诺瑞那爱瑞奇科学和平奖(1994) 等。
他是美国艺术和科学院院士(1959)、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64)、意大利林琴科学院院士(1986)和台湾“中央研”院士(1957)。
李政道教授关于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定律以及其一些对称性不恒的发现,是极为重要的划时代贡献,为此,李政道教授和杨振宁教授共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自幼酷爱读书,整天手不释卷,连上卫生间都带着书看,有时手纸没带,书却从未忘带。
抗战争时期,他辗转到大西南求学,一路上把衣服丢得精光,但书却一本未丢,反而一次比一次多。
1946年,20岁的李政道到美国留学,当时他只有大二的学历,但经过严格的考试,竟然被芝加哥大学研究生院录取。
3年后便以“有特殊见解和成就”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辨,被誉为“神童博士”,其时年仅23岁。
在科学上早熟的李政道,1956年30岁时便升任著名的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获奖
1957 诺贝尔物理奖
1957 爱因斯坦科学奖
1969 法国国家学院G. Bude奖章
1977 法国国家学院G. Bude奖章
1979 伽利略奖章
1986 意大利最高骑士勋章
1994 和平科学奖
1995 中国国际合作奖
1997 命名3443小行星为李政道星
1997 纽约市科学奖
1999 教皇保罗奖章
1999 意大利政府内政部奖章
2000 纽约科学院奖
•名誉学位
•1958 普林斯顿大学科学博士
•1969 香港中文大学文学博士
•1978 纽约市立大学科学博士
•1982 意大利比萨,高等师范学院物理学博士
•1984 Bard学院科学博士
•1985 北京大学科学博士
•1986 美国Drexel大学文学博士
•1988 意大利Bologna大学科学博士
•1990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科学博士1991 美国Adelphi大学科学博士1992 日本筑波大学科学博士•1994 美国洛克菲勒大学科学博士
•工作简历
•1950 芝加哥大学天文系助理研究员1950-51 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助理研究员和讲师1951-53 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成员1953-55 哥伦比亚大学助理教授1955-56 哥伦比亚大学副教授1956-60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1960-62 哥伦比亚大学兼职教授1960-63 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教授1962-63 哥伦比亚大学访问教授1963-64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1964-84 哥伦比亚大学费米物理讲座教授1984- 哥伦比亚大学全校级教授1986- 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CCAST, WL)主任1986- 北京现代物理中心主任(北京大学)1988- 浙江现代物理中心主任(浙江大学)1997-2003 RIKEN-BNL研究中心主任2004- RIKEN-BNL研究中心名誉主任
二、整体感知:
这是一篇访谈录,记者依次向李博士问了一些问题,都是什么内容的?依次列出。
1、(1-4)用孙悟空的故事类比说明人类对科学的真理的了解还相差很远。
2、(5-6)评价创新意识在科研中的意义。
3、(7-8)回忆与毛主席谈论“对称就是平衡”问题时的情形。
4、(9-10)评价“中美联合招考物理研究计划”对中国科学发展的意义。
5、(11-13)谈科学家的人文情怀以及科学与艺术的关系。
6、(14-15)谈自己获诺贝尔奖的最重要的因素。
7、(16-17)谈自己一生最辉煌的时刻。
8、(18-23)谈本土科学家何时能获诺贝尔奖问题。
三、问题探究:
认真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小组同学相互讨论.
1、李政道博士如何评价创新意识在科研中的意义?
2、李政道博士怎样评价“中美联合招考物理研究计划”对中国科学发展的意义?
3、李政道博士如何看待他获奖的最重要的因素?
4、李博士对“本土科学家什么时候能够获得诺贝尔奖”的回答意在说明什么问题?
5、通过李博士的回忆,你认为毛主席和他的观点有不一致之处的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问题1:创新要建立在坚实根基之上,创新不光要大胆,还要具备分析的能力。
问题2:李博士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列举了两个人才数字,举了一个人才特例,从而说明这一计划为中国培养了一批人才。
问题3:他不承认自己是“天才”,但他肯定自己做这方面工作有才能,且要得到很好的培养,有好的研究环境,自己具备很强的分析能力,也就否认了是“幸运”。
问题4:针对这个问题记者和李博士有三问三答,李博士通过萨拉姆的事例和自己自身经历,说明科学家国籍不重要,获得诺贝尔奖不是目的,实质是说明科学无国界、科学本身是目的。
问题5:毛主席是政治家、革命家,它所涉及的领域和经历都不同于李博士,毛主席自己也说他一生经历的都是动荡,认为动是重要的。
而且他年轻时念科学的时间不多,所以两个人的观点有不统一之处,这是必然的。
问题6:李政道所讲的孙悟空的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这是什么样的说理方法?
故事说明了:我们所了解的科学知识还很少,就像孙悟空对于”七十二般变化”这种本领的认知与拥有一样,真正的科学真理恰似无边的佛法,还有很多很多是我们所尚未了解的.说理方法是:比喻说理法.
问题7:仔细阅读李政道博士的“答”语,你能体会一个真正的科学家应该具备哪些素质么?
李政道博士认为一个真正的科学家应有谦逊、创新、平和、博而专、勤勉、坦然面对功利、为科学献身的素质。
四.小结全文:
这篇访谈录向人们介绍了李博士对中国科技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作出的重大贡献及其在物理学领域的突出成就,展现了李博士虚怀若谷的人性魅力和献身科学的崇高精神.李博士的谈话,使人们认识到作为科学家应具有的素质和能力,并解答了存在于大多数中国人心中的普遍的几个疑问,视角新颖,见解独到,使人们对于科学、科学家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
参照本单元的《访谈的技巧》,看看作者主要运用什么提问方式?如果让你继续采访,你想问什么?如何问?
作者主要采用直问的方式。
采访还有趣问、推问、旁问、追问等方式。
若继续发问,可根据自己最想向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大师询问什么问题,大胆发问。
也可问一些业余爱好、身体锻炼情况等以休闲为主的简短问题。
要懂得根据访谈主题的需要,结合访谈时的语境,灵活运用多种访谈方式。
五、作业.
教师节快要到了,请你运用人物通讯的写法,采访自己身边的一位优秀教师,写成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人物通讯。
要学习运用适当的多种表现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