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十年一剑全息汤》笔记
一位自学中医的买书录
一位自学中医的买书录我买了许多有关《伤寒论》的书,迄今为止我觉得最有用的是这几位的书,对我的用方思路起到了关键作用,提供给大家参考。
一、郑钦安(真正的伤寒大师和有专长的宗师)《郑钦安医书阐释》:有关阴阳的判断,各种症状的讲解补充(主要是三阴症)是很好的内容,这部分内容大家一定要详看,多看。
一般来说,市面上对某种症状老是治不好的,换个思路来一用就灵。
二、张锡纯(对本草经有实际验证的临床实战家)《中药亲试记》:觉得张氏最好的部分是在这本书,其他《伤寒论讲义》和《屡试屡效方》仅初看)三、胡希恕(真正的伤寒大师和有专长的宗师)《张仲景用方解析》《百年传承---胡希恕那本》,另其《伤寒论讲稿录音》那本还没买:六经辨证的思路直接影响我对疾病症状的判断和讲解。
四、李可(真正的伤寒大师和临床实战家)《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一个是破格救心汤的使用;二是用量上遵守汉代量度;三是一日内连续进攻的思路都深深影响了我。
这本书我也是一看再看,越是碰到危症我越是信任这本书,因为这是中国目前绝无仅有的专门碰大症的书,非常有价值。
五、黄煌(真正的伤寒大家和有专长的宗师,当前最有能力普及经方的代表性人物)《中医十大类方》《经方的魅力》《50味药证》《药证与经方》《经方沙龙第一期》《经方一百首》(还没买到):每一本书都有价值,建议每一个学中医的人都从黄师的书开始看起,最容易入仲景门且可以直接实践,对初学者的信心有极大的提升作用,而且有此“沙龙论坛”作为普及经方的阵地,所以说黄师是当今最有能力普及经方的人。
黄师对体质学说的研究树立了自己专长的方向,历史上没有哪位医者能象黄师那样把体质讲得那么明白。
六、陈瑞春《伤寒实践论》和《陈瑞春论伤寒》:提供自已伤寒用方的经验,值得借鉴。
七、张存悌《中医火神派探讨》和《中医火神派医案全解》:对火神派的用方思路作了很好的总结。
八、闫云科《临证实验录》:都是经方治病,值得借鉴。
九、余国俊《名医师承讲记》两本书:对经方使用部分有很好的借鉴作用,非经方部分只粗略看,因为不容易总结。
薛振声著《十年一剑全息汤》
薛振声著《十年一剑全息汤》在30多年的行医生涯中,薛振声(江苏邳州炮车中心卫生院)从自己亲手诊治的上万例疑难病症中感悟到:可以把疑难病症的成千上万种病因化繁为简,分为五大类:风寒类、痰凝停滞类、湿困类、水停类、血热血瘀类。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疑难病症的病因并不是单纯的某种,而往往是这五大类病因相互交织、影响和并存。
那么,能否找到这五大类病因的整体治疗方法呢?薛振声经过20年的临床试验,发现:治疗风寒类证,可以使用桂枝汤;治疗痰凝停滞类证,可以使用枳实薤白桂枝汤;治疗湿困类证,可以使用平胃散;治疗水停类证,可以使用五苓散;治疗血热、血瘀类证,可以使用生地、丹皮。
——再加上整体治疗、和解少阳的小柴胡汤(只选用最关键的柴胡、甘草两味药),那么,这些方剂或中药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能够整体辨证施治的“全息汤”基础方:柴胡12g桂枝10g白芍10g瓜蒌10g薤白10g枳实10g苍术10g陈皮10g 厚朴10g 白术10g茯苓10g猪苓10g泽泻12g生地10g丹皮10g甘草10g生姜10g大枣10g(歌诀:五苓平胃桂枝凑,丹地柴枳薤瓜蒌)据薛振声本人介绍,他运用以“整体辩证+传统辩证”为特点的全息汤加减进行治疗,比前半生单纯运用传统辩证提高疗效20%-30%,临床把握性大大增强,尤其是:药物的副作用大大降低。
全息汤基础方内科症状加减法:1.发热。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温病、伤寒、内伤、杂病,不分风寒、风热、气虚、阳虚,不分高热、低热、恶寒发热、只热不寒、寒热往来,日晡潮热、五心烦热等,一概予全息汤基础方,个别高热脉洪、面红舌赤、烦渴引饮者加石膏15~30g,知母10g(白虎汤意)。
其余按症加减。
2.低温。
指体温在36℃以下,伴全身不适者。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个别自汗淋漓者加附子10g(桂枝附子汤意)。
其余按症加减。
3.自汗。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气虚、阳虚、营卫不和、阳明热炽、暑气伤阳等,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重者加黄芪、牡蛎各12g;自汗淋漓者加附子10g,龙骨、牡蛎各12g,其余按症加减。
武功秘籍文案简短
武功秘籍文案简短
1. 掌握九阳真气,尽得无敌身法,操控天地之力!
2. 引领真武之道,悟透招式精髓,独步江湖!
3. 揭开《无影剑谱》,瞬息千刃刀临,敌手无从躲避!
4. 窥探《太极心法》,宛若行云流水,守得一身轻松自在!
5. 啸傲九天,《独孤九剑》仙剑奇舞,敌人纷纷尘土!
6. 看破迷雾,《易筋经秘录》皮肉刀削如墨,强身健体!
7. 移形换位,《龙象神掌》震破山河,掌控胜负之轮!
8. 图破境界,《紫霞秘籍》仙霞缭绕,领悟仙魔之间!
9. 治愈巫术,《九花仙法》花开遍地,倾心百魅!
10. 红尘独步,《七伤拳谱》伤害叠加,拳挡千军!。
有感与薛振声老先生的《全息汤》
有感与薛振声老先生的《全息汤》好久前在书店看到薛老先生的《十年一剑全息汤》,因为一直受惠于张颖清先生的《生物全息论》和《生物全息诊疗法》,认为可能是谁发扬了张的学说,并且出之以方药。
很兴奋,心想又一个张仲景出现了,因为张仲景第一个把黄帝内经的基础理论落实于临床系统处方。
可是,翻开书,并不是想象的那样,所以稍微翻一下,没怎么措意。
心里想这么多年全息够了,附庸风雅之辈太多。
近来与恩师田景灿先生话题所及,不觉聊到薛老先生的“全息汤”,不料恩师欣赏有加,我的心目中,恩师是唯一真正读懂张先生并加以完善和超越的人,所以就不得不重新审视,另眼相看了。
抽了一个空子,去书店找出来仔细阅读,竟有十分意外的收获。
汇报如下:1, 突破了脏腑划分局限,从全局着眼。
2, 突破了辨证论治,找出脏腑相关性及主要矛盾。
3, 认为人体病态的有序性相似于门捷律夫元素周期表。
4, 认定少阳经有决定性意义。
5, 看出伤寒论复方的价值6, 以小柴胡汤为基本方结合胃与膀胱汤药,着眼点在“腑”。
薛老先生是让我想起来曹刿的那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个普通的乡村医生走到这么深,其人后所下的功夫和独立思考的精神不言而喻。
薛先生是一个非常善于学习研究的务实的人,他的优秀的科学思维从“全息汤”中清晰可辨。
然而薛老先生是一个非常谦虚谨慎的人,他不止一次申明全息汤并不是绝对完善的终极真理。
假如我们一味的不肯独立思考而不肯补充一两句薛老先生不尽完善之处,那不仅是对他本人的不尊重,更是对科学和患者健康的不负责。
1,“全息汤”想法的尝试,古已有之,只是说法不一样,略举如下:张仲景格外垂青的“桂枝汤”“小柴胡汤”,李东垣的“补中益气汤”,王隐君的礞石滚痰丸,朱丹溪申论发挥的“四君子汤”“四物汤”“二陈汤”“越鞠丸”魏玉横的“一贯煎”,钱乙的六味地黄丸,赵养葵重点申论发挥的“逍遥丸”,“六味丸”“八味丸”“十补丸”张景岳的新方八阵,今人喜用的温胆汤等等。
其中赵养葵重点申论发挥的“逍遥丸”与薛老先生的思路有相近处。
薛振声对(全息汤)的进一步阐释
十年一剑中医路1系统疗法是辨证施治的继承和发展书中曾提到辨证施治的局限与不足,在各论中介绍各种疾病的治疗时,也把传统辨证施治和系统疗法对应并列。
有的读者来信说,系统疗法执简驭繁,疗效可靠,可以取代辨证施治。
系统疗法与辨证施治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先说辨证施治。
撇开辞书和教材的定义,辨证就是分析疾病,施治就是治疗疾病。
中医分析和治疗疾病,必然应用中医理论和方法,故又称辨证论治。
宽泛地说:应用中医理论和方法来分析治疗疾病,皆可称为辨证施治。
把辨证施治概念化、模式化,不利于中医的普及推广和发展。
辨证施治是随着中医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不是固定不变的。
自从张仲景创立了六经辨证,历代都有发展。
至明清时代出现的八纲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其中有些论著并不以辨证施治标榜。
后人均将其纳入辨证施治系统。
例如《医林改错》,认为以前的理论方法都是错的,凡病皆有瘀血,应活血化瘀,自创了一系列活血化瘀方剂。
其言论虽偏激,但验之临床,用之得当确有良效。
近代人已把其理论和方法纳入辨证施治系统。
现在,辨证施治内容没有重大发展,形式却逐步固定下来,笔者称这种形式为分型辨治。
即把某一疾病,根据其临床主要表现,分成若干类型,符合某型,即按该型遣方用药。
这种形式,可综合应用前人的理论、方法、经验,但本身没有独立完整的理论支撑。
其条块分割的方式方法,不易全面准确地反应疾病各种错综复杂的表现之间内在联系,因而临床中,有时不能准确决断,或以偏概全,或顾此失彼,使疗效大打折扣。
拙著中提到的辨证施治的局限与不足,主要指这种分型辨治。
当然,分型辨治是现在中医普遍使用的方法,有其优点,不能全面否定,只是有待改进。
笔者在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吸收前人各种辨证施治的营养,并尽力克服其局限与不足,创了疾病的整体观和中药系统疗法。
总的看,其仍属辨证施治体系,是传统辨证施治的继承和发展。
系统疗法是传统辨证施治的继承。
可从两方面说明。
第一,系统疗法是传统辨证施治孕育而成。
薛振声全息汤
10g、猪苓10g 泽泻12g 生地10g 丹皮10g 法夏10g 苏叶10g 防风10g
三仙各12g 龙牡各12g 甘草10g 大枣10g 生姜10g 服2剂后,各种症状
基本消失。至今,每当发作不适,即来服中药,少则2剂,多则4-6剂,可基
自诉每天清晨肠鸣腹痛,即起身大便,每次饭后还要大便,日3-5次。大便稀
薄,或带黏液,泻后痛减,喝酒或吃辛辣生冷后加重。常有心烦、胸闷、多梦、
头晕、肩重、疲乏等症状。处方:柴胡12g 白芍10g 桂枝10g、蒌皮10g 薤
白10g 枳实10g 苍术10g 陈皮10g 川朴10g 白术10g 茯苓10g、猪苓10g
5.身酸懒。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脾虚湿困、气血两虚等,一般予全息汤
基础方。如出现纳差、腹泻、浮肿、黄疸等症状,按相应症状加减。
6.身痛。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风、寒、湿等,一般予全息基础方。痛重,
自汗或恶寒者加附子10g;肩背痛甚者合羌活胜湿汤(羌活、独活、藁本、蔓荆
皮10g 黄连8g 吴茱萸4g 法夏10g 苏叶10g 曲麦各12g 龙牡各12g 甘
草10g 大枣10g 生姜10g 服药1剂即觉全身舒适,2剂服完,病去大半,又
服2剂,症状消失,完全缓解。
冠心病:
袁某,男,62岁,农民商贩。初诊时间:1998年8月5日。查出冠心病已1年。
3.自汗。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气虚、阳虚、营卫不和、阳明热炽、暑气
伤阳等,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重者加黄芪、牡蛎各12g;自汗淋漓者加附子10g,
龙骨、牡蛎各12g,其余按症加减。
刀谱一到第十页语录
刀谱一到第十页语录
1.刀法并不是万能的,但是在合适的时候,它却是最好的武器。
2. 一把好的刀,不仅是一件武器,更是一件艺术品。
3. 刀的精髓在于“以快制快”,只有快速反击,才能在战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4. 好刀和好马一样,都是战场上的生命线。
5. 刀术的核心在于身法、手法和心法的完美结合。
6. 刀术并不是简单的挥舞,而是需要精湛的技巧和深入的修炼。
7. 刀谱传承千年,每一代刀客都有着自己的刀法心得,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进步。
8. 刀客要有冷静的头脑和敏捷的身手,只有如此,才能在激烈的战斗中立于不败之地。
9. 刀客对于刀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着他的战斗力和生存能力。
10. 刀谱中的每一个语录,都蕴含着刀术的精华,只有经过实践,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 1 -。
十年一剑全息汤
十年一剑全息汤薛振声在30多年的行医生涯中,薛振声从自己亲手诊治的上万例疑难病症中感悟到:可以把疑难病症的成千上万种病因化繁为简,分为五大类:风寒类、痰凝停滞类、湿困类、水停类、血热血瘀类。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疑难病症的病因并不是单纯的某种,而往往是这五大类病因相互交织、影响和并存。
那么,能否找到这五大类病因的整体治疗方法呢?薛振声经过20年的临床试验,发现:治疗风寒类证,可以使用桂枝汤;治疗痰凝停滞类证,可以使用枳实薤白桂枝汤;治疗湿困类证,可以使用平胃散;治疗水停类证,可以使用五苓散;治疗血热、血瘀类证,可以使用生地、丹皮。
再加上整体治疗、和解少阳的小柴胡汤(只选用最关键的柴胡、甘草两味药),那么,这些方剂或中药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能够整体辨证施治的“全息汤”基础方:柴胡12g 桂枝10g 白芍10g 瓜蒌10g 薤白10g 枳实10g 苍术10g 陈皮10g 厚朴10g 白术10g 茯苓10g 猪苓10g 泽泻12g 生地10g 丹皮10g 甘草10g 生姜10g 大枣10g上述组合看起来并不复杂,但在临床上却花费了薛振声20多年。
中医历史上,也有医家在研究用综合方剂来进行整体辨证治疗。
但是,一付综合方剂绝非把数类单项治疗方剂“叠加、组合”起来那么简单。
因为各个方剂之间互相影响,非常容易顾此失彼、干扰药效。
这需要思想上的大胆设想、临床上的小心验证。
——经过对自己上万例临床病例的前后对比,薛振声发现:采用“整体辩证+传统辩证”治疗疑难病症,确实比“传统辨证”疗效更好,而且失误更少、容易掌握。
以一个固定的处方来应付千变万化的疾病,显然是行不通的。
薛振声认为:全息汤的基础方提供了对疑难疾病“共性”的治疗方法,对于特定疾病的“个性”,还要按照传统辩证的方法,对全息汤基础方进行加减。
——为方便广大读者,他也根据几十年的临床经验,撰写了“全息汤基础方加减法”,比如,发热:一概予全息汤基础方,个别高热脉洪、面红舌赤、烦渴引饮者加石膏15-30g,知母10g (白虎汤意)。
剑谱一到第十页语录
剑谱一到第十页语录剑术一直是中国武术中最为重要的一项,而《剑谱一》是中国武术中最为著名的剑术典籍之一。
这部典籍记载了许多古代剑术大师的经验和智慧,对于剑术爱好者来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宝典。
在这本典籍中,第一到第十页是十分重要的一页,因为这些页码中记载了许多重要的语录,下面我们就来一一解析。
第一页:“剑者,气之精也,心之使也,意之官也,神之居也,形之仪也。
”这句话是《剑谱一》中的开篇之语,意思是说剑是气的精华,是心灵的驱使,是意识的主宰,是神的寄托,是身体的表现。
第二页:“剑之所向,心之所向。
”这句话告诉我们,剑术的精髓在于心,只有心中有坚定的信念和目标,才能够使剑法更加精湛。
第三页:“剑道之道,人道之道,天道之道。
”这句话告诉我们,剑术不仅是一种武术技能,更是一种修炼自我的方式。
剑道之道就是人道之道,人道之道就是天道之道,只有在这种修炼中,才能够达到真正的境界。
第四页:“剑法三要:剑气、剑形、剑意。
”这句话告诉我们,剑术的技巧不仅在于剑法的形态,更在于剑气、剑形和剑意的运用。
剑气是指剑术中的内功,剑形是指剑法的形态和姿势,剑意则是指剑术的心法和精神状态。
第五页:“剑之用法,有三种:一曰攻,二曰守,三曰化。
”这句话告诉我们,剑术的运用分为攻击、防御和化解三种。
攻击是指对敌人进行攻击,守是指自身的防御,化则是指将敌人的攻击转化为自己的攻击。
第六页:“剑之用法,有三种:一曰快,二曰准,三曰狠。
”这句话告诉我们,剑术的运用需要快、准、狠三种特点。
快是指攻击的速度要快,准是指攻击的准确度要高,狠则是指攻击的力度要足。
第七页:“剑之用法,有三种:一曰远,二曰近,三曰中。
”这句话告诉我们,剑术的运用需要在远、近、中三种距离上进行。
远是指攻击距离远,近是指攻击距离近,中则是指攻击距离适中。
第八页:“剑法之妙,在于心不在剑。
”这句话告诉我们,剑术的精髓不在于剑法的技巧,而在于心的状态。
只有在心态平和、专注的情况下,才能够发挥出剑术的最高境界。
《十年一剑全息汤》薛振声可打印版
十年一剑全息汤薛振声在30 多年的行医生涯中,薛振声从自己亲手诊治的上万例疑难病症中感悟到:可以把疑难病症的成千上万种病因化繁为简,分为五大类:风寒类、痰凝停滞类、湿困类、水停类、血热血瘀类。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疑难病症的病因并不是单纯的某种,而往往是这五大类病因相互交织、影响和并存。
那么,能否找到这五大类病因的整体治疗方法呢?薛振声经过20 年的临床试验,发现:治疗风寒类证,可以使用桂枝汤;治疗痰凝停滞类证,可以使用枳实薤白桂枝汤;治疗湿困类证,可以使用平胃散;治疗水停类证,可以使用五苓散;治疗血热、血瘀类证,可以使用生地、丹皮。
再加上整体治疗、和解少阳的小柴胡汤(只选用最关键的柴胡、甘草两味药),那么,这些方剂或中药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能够整体辨证施治的“全息汤”基础方:柴胡12g 桂枝10g 白芍10g 瓜蒌10g 薤白10g 枳实10g 苍术10g 陈皮10g 厚朴10g 白术10g 茯苓10g 猪苓10g 泽泻12g 生地10g 丹皮10g 甘草10g 生姜10g 大枣10g 上述组合看起来并不复杂,但在临床上却花费了薛振声20 多年。
中医历史上,也有医家在研究用综合方剂来进行整体辨证治疗。
但是,一付综合方剂绝非把数类单项治疗方剂“叠加、组合”起来那么简单。
因为各个方剂之间互相影响,非常容易顾此失彼、干扰药效。
这需要思想上的大胆设想、临床上的小心验证。
——经过对自己上万例临床病例的前后对比,薛振声发现:采用“整体辩证+传统辩证”治疗疑难病症,确实比“传统辨证” 疗效更好,而且失误更少、容易掌握。
以一个固定的处方来应付千变万化的疾病,显然是行不通的。
薛振声认为:全息汤的基础方提供了对疑难疾病“共性”的治疗方法,对于特定疾病的“个性” ,还要按照传统辩证的方法,对全息汤基础方进行加减。
——为方便广大读者,他也根据几十年的临床经验,撰写了“全息汤基础方加减法” ,比如,发热:一概予全息汤基础方,个别高热脉洪、面红舌赤、烦渴引饮者加石膏15-30g,知母10g(白虎汤意)。
创立人薛振声老大夫谈“十年一剑全息汤”
(包括六经)、表里虚实寒热、卫气营血、三焦等,如果
中医理论必须高度概括与简化,这是社会发展的要求。
”这些教诲,对我一生读书、临床、探索都有重要影响。
仍属整体疾病。故严格地说,
发病原因不同、重点部位不同、症状表现不同、
有的简单,有的复杂,有的明显,有的隐蔽,植物,一些
12g、甘草 10g、大枣 10g、生姜10g。一般服药2~
剂后,症状应显著好转,如未痊愈,需继续服药者,应根
还须加金钱草、海金沙等。肝癌除按加减法加减外,
《十年一
二日阳明,三日少阳;温病,卫之后方言气,
而是与里证紧密联系共同存在,不是指疾病的初起阶段,
为了论述上焦证、中焦证、下焦证,还必须对“三焦”
“上焦”指胸腔,包括心和心包(含脑)、肺及其联
(含胰)
(肝本位居中焦,但其病理多表现于下焦,
故从古义);“下焦”是指腹腔下部,
(含睾丸)、肝、膀胱、大肠、小肠、女子胞(包括妇女
经过加减后,处方应为:柴胡 12g、白芍 12g、
10g、蒌仁 10g、薤白10g、枳实10g、苍术10g、陈
10g、川朴 10g、白术10g、茯苓10g、猪苓10g、泽泻 12g、
12g、丹皮10g、法夏 10g、苏叶10g、当归10g、川
10g、川楝子10g、元胡10g、地榆 12g、三仙各 12g、
10g、厚朴10g、白术10g、茯苓10g、猪苓10g、泽
12g、生地10g、丹皮10g、甘草 10g、生姜10g、大枣 10g。
调和营卫、开胸化痰、化湿运脾、利水清血等多种功能。
改善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
第一,小柴胡汤均用原方,限制了其机动灵活性;第二,
心烦胸闷、经前乳胀、恶心纳差、倦怠乏力、
059_夏天心得
另外一个例子是一本叫魔力小仙妻的书。
之前,魔力小仙妻成绩一直不太好。
后来,我帮作者更名为,极品仙妻爱上我。
有了这样有吸引力的名字,在加上作者的内容比较好,现在本书的成绩已经有望冲入全站订阅前20.
战灵:化丹成气,战气贯通全身,自由流动,可以点对点运用到拳,脚,甚至背,肩等处,攻防威力大增。(之前都是战诀修炼,这个时候则要修炼一门名为引导 术的功法,促进战气在体内的灵动程度。这个时候龙尊的天龙引导术再一次发挥出了极大的功效,主角身上的战气可以准确的发散到任何一个点,战力大增。)
战魂:开启第二状态,得知天地之间有灵火存在,可以锻造魂魄,增加战力点。战魂可以修炼,以灵火炼化,共记四级,每级十星,炼到圆满可以增加40点战力。
性格特征:性情坚韧,修炼刻苦,能忍受常人不能忍受的苦难。
处事风格:对待亲人兄弟绝对的照顾,对待伤害自己亲人和兄弟的人绝不姑息,追到天涯海角也要杀死仇敌。
就这样简单的一列,一个优秀的男主就出来了。
另外PS一句,我印象之中所有主角名字叫夏天的书,都火了。
下面讲一下构架细节之中的最后一个点儿,体系构架。
比如
第一男主,影影文,长相猥琐,行事风格猥琐,穿着打扮猥琐,修炼的功法猥琐。
主要金手指,嘲讽之脸,看到他的人只觉得腰膝酸软,四肢无力,头晕目眩。
第一男配:优兰,主角的好兄弟,修炼天赋一般,但是与主角情同兄弟,之后可以借由优兰被欺负,引发主角与XX大**此内容屏蔽**的争斗,连带出热血剧情。
一个文不是光有剧情就可以开始了,为了避免写到十几万字,几十万字,甚至上百万字之后内容一片混乱,头脑里各种线条思路完全无法理清,在动笔之前,或者写作的过程之中,我们就要不断的去整理这些东西。
《黄帝内经》的感悟系列
《黄帝内经》的感悟系列读《黄帝内经》是大一的这个暑假,我们作为中南大学临床八年制的学生,这算是科研训练老师给我们布置的一项任务,初读《黄帝内经》,觉得它很无味,全是古文一两天之后还没看完三页,就放在了那里。
一个月后,再次拿起《黄帝内经》,整理心情,一个人静静的品读,终于发现了其中的乐趣。
它让我对养生有了全新的理解,我在了解中医养生知识的同时,更感叹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黄帝内经》分为灵枢和素问两部分,中国最著名、最古老的中医典籍之一,也是一本包罗万象的书籍,它不像西医书籍那样去讲解生理病理的专业知识,它只是帮助我们去认识自己的身体,帮助我们认知日常生活中的玄妙,告诉我们什么是坏的生活习性,什么是好的生活习性,最重要的核心就是告诉我们怎么不生病,怎么顺应春夏秋冬的自然规律。
也就是我们的老祖宗带给我们的财富。
很多人认为,讲健康是老年人的事情,养生更是老年人的事情。
年轻人觉得自己现在熬熬夜,饿饿肚子,吹吹冷风是小事,可是他们不知道,他们所认为的这些小事便为他们老来以后的身体留下了疾病的隐患。
我的奶奶就是一个例子,奶奶年轻时举得自己身体好,出去做工吹吹风淋淋雨没什么大事,现在风湿一直缠着奶奶,每当吹风下雨疾病发作疼痛难忍。
所以现在的我们也不要觉得这些事情都是小事,等到疾病发作,后悔莫及。
作为当代大学生,熬夜是每个大学生都有的事情,早则十一点晚则转钟四五点甚至是通宵不眠,似乎都为大大小小的事情牵绊着,我们也不乏看到学生熬夜猝死的新闻,睡眠作为身体调节的时间,是每天都必不可少的,如果失眠时间太少将减少你的身体排毒的时间,所以,我们作为大学生应当有适合规律的睡眠时间,为将来的工作打下牢固的身体基础。
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古人规律生活,起居有常,所以很多都是百岁乃去。
我想着都是现在所报导的百岁老人的长寿秘诀吧。
徐文兵老师经络腧穴气象课堂记录
�关有桩站 跟是不是知不外另�面方一是思意有课�倦困得觉没然居�早大个起上早�位穴找学着忙又 讲听又。象印深加�手动己自�位穴些这到找上身的桌同在是就� ”穴点“相互还家大�外另 。远太题离于至不总�在律规的结总师老徐 有是但�效功的位穴些这住记有没我然虽。思意有常非�景背化文有�例病有�事故小有解 讲的位穴些这听上课�等等等等”门神“ 、 ”藏神“ 、 ”墟灵“ 、 ”封神“ 、 ”神本“ 、 ”庭神“有还 。位穴的上脉督是也�气提可还�神会精聚可� ”会之神百“义思名见�会百 。梦多疗治可�刺斜微� �11UD�位穴个一十第脉督�道神 。健保能还�救急能既�灸艾以可�刺针能不� �8NR�位穴个八第脉任�阙神 。错不果效�想回边图画边是其尤 �上得跟还课听以所 �记笔堂课的次上了习复体大我下课 。位穴的关有 ”神“ 跟讲在都间时余 其�习复行进行循脉经学所前以对家大领带先师老徐�思意有很也》象气穴腧络经《的次这 �吧会体慢慢中程过的练习在要能可觉感的他其。觉感的乎 热些有也像好脚和手�热发背后得觉�儿会一了站。持坚再持坚己自迫强�余之动感�势姿 正纠家大为自亲一逐师老马。来下不持坚乎几�苦辛很得觉桩站次初以所�态状勤不体四是 全完前以我于由�领要本基的功桩些一了授教师老马�来下接。地投体五地服佩经已�始开 式正没还” �呐人高“ 。理道番一有另是却�功武释解来用师老马听天今但�过背也前以些这 ” 。上处弱柔�下处强坚。折则强木�灭则强兵以是•• •• 。徒之生者弱柔�徒之死者强坚故•• •• 。稿枯也死其�脆柔也生之木草物万•• •• 。强坚也死其�弱柔也生之人“•• 。已不叹惊服佩我令�理有条有、章成口出� 》经德道《是 就来上�理拳些一了讲先师老马。同不所有人之武练中象印跟�生风笑谈�朗硬体身�铄矍 神精�目善眉慈师老琦世马 。识见少不了长又者好爱医中个这我令�桩站的时小一了加前课 讲六第》象气穴腧络经《——在神如神敬 �力努同共而康健了为们我让�吗码密组这得记还�们学同的班络经 ”41 44 32 90 72 76 91 90 12 54 02 11“
《十年一剑全息汤》
《十年一剑全息汤》《十年一剑全息汤》中医的真正宝藏是中药。
中医是一门经验学科(其实医学都是经验学科),能够流传下来的中药、中药方剂必定有其独到疗效,否则它早就被人扔进垃圾桶了。
而现代中医发展的迫切任务是用科学的方法找出中药组方的真正有效成分,找出令人信服的科学依据来让中医药造福人类。
而我知道,不少人在从事这个工作,他们才是真正了解中医、尊重中医的人,他们才配谈中医。
中药系统疗法根据中医理论,疾病具有整体性,治疗疾病当然应针对整体。
以中药组方(即全息汤基础方)系统调整整体功能,同时对重点局部进行重点治疗(详见以下加减法),这就是中药系统疗法。
系统疗法要研究和解决的是疾病的共性,即各种疾病对人体影响的共同规律,以及通过系统调整整体功能来治疗各种疾病。
系统疗法也重视疾病的个性,并认真加以解决。
怎样进行系统治疗呢?疾病整体性的形成和治疗的关键在少阳,包括足少阳胆、手少阳三焦。
古代有关论述甚多,经典著作对其他脏腑的论述从没有像胆和三焦提高到如此高的程度,说明胆和三焦对人体的生理和病理有全局性决定性作用。
《伤寒论》对少阳证症状记述有:口苦,咽干,目眩,两耳无所闻,目赤,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热入血室等等。
可明显看出包括表证、上焦证、中焦证、下焦证、血分证各个方面。
既然少阳是疾病整体性的关键,治疗自然首先应和解少阳,首选小柴胡汤。
从原著加减可以看出,小柴胡汤中保持不变者只有柴胡、甘草二味,其余皆为按症而设。
和解少阳的基本用意为升阳、理气、和中,兼顾他症。
系统疗法以和解少阳为轴线,取小柴胡汤基础药:柴胡、甘草。
系统疗法的轴线确立后,其他层面则可依次展开。
表证最基本的特征是风寒。
治疗表证首选桂枝汤。
此方不仅可治发热、恶寒、头痛、身痛等表证,对上焦证心阳不振、寒邪郁肺、中焦证脾胃虚寒、下焦证小腹冷痛、二便不调,血分证血瘀等都有重要作用。
十年一剑全息方(全息汤)
十年一剑全息方(全息汤)61.黄带。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湿热、气虚等,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合易黄汤(山药、芡实各12g,黄柏、白果、车前子各10g);色微黄,气味恶浊者加当归、栀子各10g,阴痒者冉加黄柏、木通各10g。
其余按症加减。
62.赤带。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湿热、气郁、血瘀、虚寒、虚热等,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重生地用量至12g,再加当归、香附、阿胶、黄柏、牛膝、黑豆各10g(清肝止淋汤意)。
其余按症加减。
63.五色带。
此多为恶性病。
不分气郁、湿热、阴虚、虚寒等,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当归、川芎各10g,半枝莲、白花蛇舌草、蜀羊泉各12~15g,体弱者加党参、黄芪各10~12g。
其余按症加减。
64.妊娠呕吐。
不分胃寒、胃热、痰湿、胃阴不足等,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半夏、苏叶各10g。
其余按症加减。
65.妊娠腹痛。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血虚、血瘀、湿热、气虚、气滞、虚寒等,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重白芍用量至12g,再加当归、川芎各10g,痛连少腹者加川楝子、元胡各10g。
其余按症加减。
66.妊娠出血。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气虚、血虚、血热、肝火、症痼、肾虚等,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重生地用量至12g,再加地榆12g;兼腹痛者合胶艾汤(阿胶、艾叶、当归、川芎各10g);兼腰痛者合寿胎丸(菟丝子、桑寄生、川断、阿胶各10g),或加杜仲10g。
其余按症加减。
67.妊娠浮肿。
不分肾虚、脾虚、气滞等,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兼见心绪不宁或子痫者加龙骨、牡蛎各12g。
其余按症加减。
68.产后腹痛。
不分血虚、血瘀、寒凝等,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重白芍用量至12g,再加当归、川芎各10g(当归芍药散意),痛连少腹者再加川楝子、元胡各10g(金铃子散)。
其余按症加减。
69.产后出血不止。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气虚、血瘀、血热、阴虚等,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重生地用量至12g,兼腹痛者合生化汤(当归、川芎、炮姜、桃仁各10g);多日淋漓不净者按崩漏治疗。
(2)藏剑书生的学医日记
(2)藏剑书生的学医日记这是以前在白术上的,拿来做置顶※味道这个东西,我想,在理解的时候,我们可以这样想,并不是辣椒本性就是辣的,而是它里面的物质进入到人体,我们的机体会对这些物质产生强烈的反应,对这一类引起我们强烈的机体运动,使我们发热发痛、机能亢奋的这一类东西——本来其实是我们自身对其产生的反应——我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就把我们身体对它的这种反应叫做辣——不是它本身辣,而是这种反应叫做辣。
同理,有的东西我们的身体对其刺激的反应就是想要赶紧把它弄走,它使我们代谢的机能加快,我们的大脑就对之反应就为苦味,所以不要把辣与刺激性看成是因果关系,他们其实是同时作用,甚至可以说是果因关系,因为人受刺激,才把受刺激的这种集中反应称作辣。
人体疾病的治愈来自于其自身的调节能力(割破了我们给缝上,最终还是人自己长好的),我们能做的仅仅是刺激人体失常的地方,使之受刺激之后变得亢奋,所以我们研究药物,其实就是研究它们的刺激作用——刺激的部位与使人体机能改变的方向。
药品具有刺激人吸收的作用还是具有刺激人排泄的作用,就决定了他们的味道,所以味道是药品功能的标志。
它们刺激性的方向偏于沉降还是升达,他们刺激性的部位偏于从胃向体表四肢还是从上焦跑到小便,则依赖于它的性温还是性凉,还有他们本身的质地,石头抑或草木,紧密还是疏松。
而这些药物的寒热温凉,则来源于它们的产地、生长环境,所以我想,其实对于一味药来说,我们更应该从它的性味来入手,来研究它们对人体的刺激,而那些“宣肺平喘,利尿消肿”之类的,是个衍生出来的结果,既然衍生,这些功能就多了去了,于是后世因为麻黄“发表出汗”,而又因为辛味可以散,所以说麻黄是味辛的,我想其实是本末倒置了,性温质轻的东西,走皮而外散,所以说麻黄能发表,因为是苦的,所以能泄水,因为质地较轻,所以从皮表出,这样解释岂不比硬说麻黄味道辣好得多么。
有效成分就更之作作参考吧,因为它的刺激性——性味,就是它药物成分作用的集中体现。
任应秋中医入门七讲读后感
任应秋中医入门七讲读后感一、打开中医新世界的大门。
以前我总觉得中医是一种充满神秘色彩的古老医术,什么阴阳五行、经络气血,就像一团迷雾笼罩着。
但是任先生的这七讲,就像一阵清风,吹散了不少迷雾。
他从中医的历史开始讲起,这让我了解到中医可不是突然冒出来的,那可是经过了千百年的传承和发展,是无数前辈智慧的结晶。
就好比一棵大树,它的根扎得极深,枝干蔓延得极广,有着深厚的底蕴。
二、深入浅出的理论讲解。
讲到中医理论的时候,任先生那可真是妙啊。
他没有上来就堆砌那些晦涩难懂的术语,而是用非常通俗易懂的例子来解释阴阳五行。
比如说,他把阴阳比作白天和黑夜,这一下子就让我理解了阴阳是一种相对又相互依存的关系。
五行也一样,就像大自然里的五种元素,它们之间相生相克,维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
这就好比一个团队,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角色,相互配合又相互制约,这样团队才能正常运转。
经络气血这些概念也不再那么抽象了,就像城市里的交通网络,气血就是在这些道路上运行的车辆和行人,一旦哪里堵塞了,就会出现问题。
三、中医的学习之道。
在讲中医学习的时候,任先生就像一位严师又像一位知心朋友。
他强调学习中医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就像盖房子得先打好地基一样。
不能急于求成,那些经典著作就像武功秘籍一样,得慢慢研读,细细品味。
而且要注重实践,光看书可不行,还得在临床上去摸爬滚打。
这让我想到那些武侠小说里的大侠,都是经过无数次的实战才能成为高手的。
中医也是如此,在不断的看病治病过程中积累经验,才能真正掌握中医的精髓。
四、文化与中医的交融。
任先生还提到中医和中国传统文化是分不开的。
中医里的很多思想都体现了中国人的哲学观和价值观。
比如“仁心仁术”,医生要有一颗善良的心,这不仅仅是医术的问题,更是一种道德的要求。
这就像中医这棵大树,文化就是它生长的土壤,肥沃的土壤才能孕育出茁壮成长的大树。
从中医里我仿佛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它蕴含着中国人对自然、对生命的理解和尊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十年一剑全息汤(薛振声)》笔记
1、为了更好地认识疾病的整体性,必须重新认识以前中医关于疾病传变方式的论述。
人体患病时,出现各种症状,这些症状处于动态变化之中,有轻有重,有先有后。
古人认识疾病处于早期阶段,当然首先注意突出症状,而这些突出症状的出现,往往有先有后,这就使古人认为疾病的传变;速度缓慢,层次分明。
如伤寒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温病,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先上焦,再中焦,后下焦等等。
这些论述;当时对辨证施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经验的积累、认识的深化,现在可以完全证实人体患病时,全身反应同时出现,而且存在于疾病全过程。
患病时出现的症状,确实有轻重先后等等不同,但那只是程度不同,或有些症状暴露明显,有些症状比较隐蔽而已,并无本质上的差别。
只有突破前人关于传变的理论,整体观和系统疗法才能在理论上成立。
疾病的传变理论:
涛注:
1、任应秋在《病机临证分析》中讲19条时就总结过“病因”不外三端:第一为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
第二为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
第三为饮食劳伤。
我以为可从
2、神志致病在这里没有作出交代。
2、中药系统疗法
涛注:
1、“风寒与血热的对立统一”完成了逻辑上的要求,进一步的解释详见《薛振声对全息汤的进一步阐释》。
2、“神志”一项仍没有交代,对“病因”三端之一,不能简单归类于上焦就成了。
3、系统疗法基础方:
柴胡12g 甘草10g——小柴胡汤意
桂枝10g 白芍10g 生姜10g 大枣10g ——桂枝汤意
瓜蒌10g 薤白10g 枳实10g 厚朴10g ——枳实薤白桂枝汤意
苍术10g 陈皮10g ——平胃散意
白术10g 茯苓10g 猪苓10g 泽泻12g ——五苓散意
生地10g 丹皮10g——血热、血瘀
4、对系统疗法应用各方剂的详解
小柴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