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基础(卫生事业管理)

合集下载

卫生事业管理

卫生事业管理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管理:就是创造并保持一种环境,使组织(群体)中成员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潜能,为实现组织(群体)的崇高目标努力奋斗的过程。

2.卫生事业:是国家和社会在防治疾病、保护和增进居民健康方面所采取措施的综合。

3.卫生事业管理是研究卫生事业发展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用管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探索如何通过最佳卫生服务把卫生资源和科学技术进行合理分配并及时提供给全体居民,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健康的一门应用学科。

四、简答题1.管理的基本职能:有计划工作、组织工作、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工作。

计划工作是全部管理职能中最基本的一个职能,也是组织中各级管理人员的一个基本职责,它与其它四个职能有着密切的联系。

计划工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计划工作指编制计划、实施计划和检查评价计划的全部过程。

狭义的计划工作则仅仅指计划的制定过程;计划工作是事先决定做什么,如何做,在哪儿做,什么时候做和由谁做。

组织工作是指设计合理的组织结构,并使组织结构有效地运转起来,为成功地实现既定目标而采取行动的全过程。

人员配备是对各种人员进行恰当而有效地选择、任用、培训和考评的过程。

其目的是为了配备合适的人员去充实组织机构中所规定的各项职务,以保证组织活动的正常进行,进而实现组织的既定目标。

指导与领导工作就是对组织内每个成员(个体)和全体成员(群体)的行为进行引导和施加影响的活动过程。

领导工作主要涉及激励、领导模式(风格)和方法。

控制工作是指为了确保组织的目标以及为此而拟订的计划能得以实现,各级主管人员根据事先确定的标准或根据发展的需要而重新拟订的标准,对下级的工作进行衡量、测量和评价,并在出现偏差时进行纠正。

2.卫生事业的特点:(1)卫生事业是增进居民健康、防治疾病、提高民族质量的服务性行业,服务性行业的关键是质量,而卫生服务质量不容易建立统一的标准;(2)卫生事业的服务对象是整个人群,即不仅包括病人,也包括正常人和二者之间的人;(3)卫生事业政策体现了社会和政府的责任,国家和政府有责任保证国民享有基本的卫生保健,其政策是责任的具体体现;(4)卫生服务的垄断性,由于卫生医疗服务的特殊性,决定了居民对卫生服务的没有选择性。

(完整版)《卫生事业管理学》知识点

(完整版)《卫生事业管理学》知识点

《卫生事业管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知识点整理第一章绪论1、卫生系统的概念;卫生系统是所有以促进、恢复和维护健康为目的的,致力于开展卫生活动的组织、机构和资源。

2、文化环境对卫生事业影响的体现在哪三个方面?社会整体价值观、医务人员的行医理念、人群的健康期望。

3、卫生系统的功能有哪些?①提供卫生服务;②提供医疗保障,具体包括筹资,建立资金池,分配资金以购买服务;③资源筹措,具体包括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④管理,即卫生系统作为管家,管理资金、分配权力,并且对人群赋予他们的期望作出应答。

4、卫生系统的的三大目标是什么?1.改善健康2.提高卫生系统反应性3.分担疾病经济风险确保筹资公平性5、卫生事业的概念;指国家和社会为防治疾病,维护和促进人群健康有条理、有规模的从事所有社会服务的总和6、卫生事业管理的概念;P10是以防治疾病,维护和促进人群健康为目的,国家和社会采取的所有管理事务7、卫生事业管理的手段有哪些?P13①法律手段②行政手段③经济手段④项目管理手段8、卫生事业管理学研究的内容和方法有哪些?P16内容:1.卫生事业管理的理论2.卫生事业的管理体制3.卫生事业的运行机制4.卫生事业管理的方法。

方法:定性研究方法有,观察法,访谈法,专题小组讨论,选题小组讨论,文献分析法德尔菲法,专题小组讨论法,swot分析法,利益相关者分析,政策研究情景分析,循证政策分析。

定量研究方数据收集过程中常用:定量研究方法,主要有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和分层抽样;数据分析过程中常用的定量研究方法主要有统计学的分析方法(卡方检验,方差分析,路径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相关和回归分析)、投入——产出分析预测法、关键路径法。

9、卫生事业管理的主体和客体;P12主体:包括政府、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及政府其他相关部门(如发展改革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卫生监督部门);社会其他管理者,如行业协会、学会等社会团体等。

卫生事业管理学基本概念

卫生事业管理学基本概念

卫生事业管理学第一章1、卫生事业的性质:我国的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1)具有公益性(2)政府要实行一定的福利政策2、新时期我国卫生工作方针: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第二章1、管理学的概念:管理是指在特定环境下,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等活动,协调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等资源,以期待更好的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基本职能:(1)计划(2)组织(3)控制(4)激励(5)领导第三章1、定性研究的概念定性研究是探究性研究的一种主要方法,它依赖于研究者个人的直觉和哲学的思辨思想,然后根据主观经验判断,相应的提出一些看法,最终用演绎的方法对自己的设想进行验证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强调一种对整体的宏观把握与哲学思辨的观念。

2、定性研究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2)访谈法(3)专题小组讨论(4)选题小组讨论(5)文献分析(内容分析法,二次分析法)(6)德尔菲法3、SWOT分析法:(1)SWOT分析法又称态势分析法,是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主要内部优势(S)劣势(W),机会(O)和威胁(T)等。

(2)用途运用SWOT分析法,可以对研究对象所处的情景进行全面、系统、准确的研究,从而根据研究结果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计划以及对策等。

SWOT分析法主要用于对卫生事业管理领域内的相关研究主体存在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分析,在分析时,应把所有的内部因素集中在一起,然后用外部力量对这些因素进行评估。

4、定量研究的概念定量研究是运用概率论以及统计学原理对社会中的一些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和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变化等方面进行的研究。

5、定量研究的主要方法:(1)投入—产出分析预测法(2)关键路径/临床路径(3)卫生事业管理的督导与评估第四章1、卫生组织体系的概念卫生组织体系是狭义的健康组织体系,包括直接提供卫生服务的组织,如医疗机构、预防保健组织等,具有直接管理卫生职能的卫生行政组织,以及卫生、第三方组织等2、卫生组织体系的构成:(1)卫生行政组织(2)卫生服务组织(3)第三方组织按城乡分:(1)在城市,卫生组织体系指的是城市卫生服务网络(2)在农村,是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3、卫生行政组织体系设置:(1)卫生部(2)省、直辖市、自治区卫生厅(3)地区、省辖市、自治州、盟卫生局(4)县、县级市、区、旗卫生局4、我国城乡卫生服务体系的特点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特点:(1)卫生服务层级为社区卫生机构和综合性卫生机构两个层级(2)社区卫生服务的功能被称之为“六位一体即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康复及计划生育督导我国乡村卫生服务体系的特点:(1)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由县及县以下卫生组织机构构成,形成“三级卫生保健网,即县医院、卫生防疫站、幼健院等单位是中心、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组卫生室(所)为基础的三级结构,服务面覆盖占中国人口80%的农村地区.(2)县级卫生机构承担农村预防保健、基本医疗、基层转诊、急救以及基层卫生人员的培训及业务职责、乡(镇)卫生院以公共卫生服务为主,综合提供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等服务,受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委托承担公共卫生管理职能。

卫生事业管理学

卫生事业管理学

卫生事业管理学卫生事业管理学是一门涉及卫生领域中卫生服务的规划、组织、协调、管理和监控的学科。

它不仅包含着卫生事业本身的特征,同时有着广泛的管理学理论基础,聚焦于在各种卫生组织中对人力、物力、财务和信息的管理。

卫生事业管理学囊括了卫生领域中对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医疗卫生资源、卫生政策等方面进行管理的知识框架。

通过对卫生事业的组织管理,这一学科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得以显现,并通过在卫生体系中引入科学、系统化管理的方法和理念来改进卫生领域中卫生服务的质量、安全、效率。

卫生事业的管理者需要拥有广泛的专业知识,包括政策学、组织学、规划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和卫生法律等,以便在日常的工作中做出适当的决策。

卫生管理员应当具备卫生领域的专业背景,但并不是手握着病历本的临床医生,而是负责规划、协调、监管和管理这些病历本的管理层面的专业人士。

卫生事业管理学的研究重心在于:1.卫生事业的组织管理:包括卫生组织的构建、规划、组织设计、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财务管理和信息管理等各个方面的管理。

2.卫生政策制定和执行:研究卫生政策制定的程序和原则以及卫生政策执行的监测和评估,用于指导卫生政策的实施。

3.卫生服务的质量管理:研究卫生服务过程和结果的监测和评估,并制定出改进卫生服务质量的策略和措施。

4.卫生资源管理:研究卫生资源的分配、配置和使用,以及对卫生系统需要进行的人员培训和发展等卫生资源管理的方面。

卫生事业管理学的发展历程,起始于对卫生服务质量管理的关注,随着卫生系统的广阔和多样化相应地很快被扩展到了管理、政策制定、资源管理和卫生信息服务的领域。

近年来,卫生事业管理学也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发挥着作用,例如卫生投资、创新管理、信息技术等领域。

从全球范围来看,卫生事业管理学的规范和课程设置存在着分歧,但共同具有的目标便是为了能够提升卫生服务质量,以此达到更好促进社会福利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最终目标。

总之,卫生事业管理学是一个应用广泛、领域辽阔而受到关注的领域,而卫生事业治理的成功需要在全方位的管理方法和应用来支持。

卫生事业管理学

卫生事业管理学

卫生事业管理学卫生事业管理学卫生事业管理学是现代管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侧重于卫生事业的组织、管理、运营和发展等方面的问题。

它关注的是如何在现实社会中有效地管理卫生事业,以达到优化卫生服务、提高卫生水平、维护人民健康的目的。

卫生事业管理学的重要性卫生事业是关系到人民健康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得到重视。

它不仅影响着国家和地方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同时也关系着每个人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因此需要专业化的管理来提高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卫生事业管理学的任务卫生事业管理学的任务是开展系统研究,探索卫生事业的管理规律,发展卫生事业管理理论和方法,为卫生事业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来说,卫生事业管理学需要完成以下四项任务:第一,卫生事业的组织管理:包括卫生服务机构的组织架构设计、管理制度设计、财政预算管理和人员管理等方面。

第二,卫生服务的运营管理:包括卫生服务的规划、定位、收费标准、服务范围、服务方式等方面,以提高卫生服务的效果和满意度。

第三,卫生服务的质量管理:包括服务质量管理、卫生制度执行情况、卫生设施服务情况以及重大疾病的防治等方面,以确保卫生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第四,卫生事业的战略发展管理:包括卫生事业的战略规划、组织机构发展、卫生技术创新,以及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等方面,以确保卫生服务的长远发展。

卫生事业管理学的主要内容卫生事业管理学包括以下内容:第一,卫生服务机构的组织管理:卫生服务机构的组织架构、管理体制设计,财务预算管理、人员管理等各方面。

需要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保证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第二,卫生服务的规划和定位:需要根据国家和地方司法的要求,制定卫生服务的规划和定位,清晰明确服务范围和服务时限,以达到政策要求和民众期望。

第三,卫生服务的评估和监管:对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效果进行评估,保证服务的有效率和满意度。

同时制定科学的监管措施,对卫生服务机构的行为进行规范。

第四,卫生服务的市场化运营:建立卫生服务的市场化运营模式,采取价格激励政策,引导市场竞争,以提高卫生服务的质量效果和服务满意度。

《卫生事业管理学》知识点

《卫生事业管理学》知识点

《卫生事业管理学》知识点卫生事业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主要研究卫生事业的组织、管理和运营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

卫生事业管理学的核心内容包括卫生管理理论、卫生政策、卫生经济学、卫生法律、卫生规划、卫生统计学等。

下面是对《卫生事业管理学》的一些知识点进行详细介绍。

一、卫生管理理论卫生管理理论主要研究卫生机构的组织、管理和运营等方面的理论,包括卫生管理的基本原理、管理思想和方法等。

其中,卫生管理的基本原理包括卫生管理的目标、原则、任务和职能等;管理思想包括科学管理、人本管理、全过程管理等;管理方法包括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等。

二、卫生政策卫生政策主要研究卫生事业发展的总体方向和政府对卫生事业的管理和干预措施。

卫生政策的核心内容包括卫生事业发展的目标、原则、策略和政府的职能等。

其中,卫生事业发展的目标主要包括提高卫生服务水平、促进公平和公正、保障人民健康等;卫生政策的政府职能主要包括卫生监管、卫生投资和卫生资源配置等。

三、卫生经济学卫生经济学主要研究卫生资源的配置、卫生服务的供给和需求、卫生成本与效益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

卫生经济学的核心内容包括卫生资源的经济性、卫生服务的市场化、卫生成本与效益的评估等。

其中,卫生资源的经济性主要包括卫生资源的稀缺性、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卫生资源的效益最大化等;卫生服务的市场化主要包括卫生服务的价格、收费方式和市场竞争等;卫生成本与效益的评估主要包括成本分析、效益评价和经济评估等。

四、卫生法律卫生法律主要研究卫生事业的法律规范和法律责任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

卫生法律的核心内容包括卫生法律制度、卫生法规和卫生法律责任等。

其中,卫生法律制度主要包括卫生法律的组织体系、法律规范的制度和卫生法律的体系等;卫生法规主要包括卫生法律的法规层级、法律责任的内容和卫生法律的适用范围等;卫生法律责任主要包括卫生违法责任、卫生事故责任和卫生侵权责任等。

五、卫生规划卫生规划主要研究卫生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分项规划和实施方案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

卫生事业管理

卫生事业管理

卫生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是指对卫生事业进行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监督和评价的过程。

卫生事业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障人民健康的基础条件之一。

卫生事业管理在保护和提升人民健康水平、推进卫生领域的发展和改革、建设健康中国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卫生事业管理的内容包括卫生法规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卫生资源的配置和管理、卫生服务的提供和监督、卫生事故的应急处理、卫生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卫生宣传教育的开展等。

卫生事业管理的目标是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提高卫生服务质量,促进人民健康。

卫生事业管理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卫生事业管理是实现卫生领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通过科学合理的卫生资源配置和优化卫生服务体系,可以提高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可负担性和可持续性,满足人民对健康的需求,推动卫生事业的全面发展。

其次,卫生事业管理是维护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保障。

通过加强卫生监督、提高卫生服务质量,可以控制疾病的传播,预防和减少卫生意外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再次,卫生事业管理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支撑。

在当前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慢性病负担不断增加的背景下,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离不开科学合理的卫生事业管理,以提升人民健康素质和延长健康寿命。

最后,卫生事业管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通过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卫生知识和意识,形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实现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然而,卫生事业管理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方面,卫生资源分布不均衡、卫生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卫生监督不力等问题仍然存在。

另一方面,卫生管理体制和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卫生管理人才缺乏,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加强卫生事业管理。

首先,加强卫生法规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建立科学合理的卫生管理制度和机制。

其次,加强卫生资源的整合和共享,优化卫生服务体系和布局。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介绍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介绍

海南医学院管理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介绍一、专业概况学科门类:管理学专业名称: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方向)专业代码: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标准学制:四年,高中起点普通高等教育二、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一定的医学和预防医学基础知识,扎实的现代公共管理知识、卫生管理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较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以及较强的人际交流能力,能够适应我国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医药卫生管理专门人才,能够在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医疗卫生事业单位、高校、科研机构和其他公共事业单位从事行政管理以及教学科研工作。

三、主干学科管理学、经济学、医学。

四、主干课程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基础、卫生事业管理学、社会医学、医院管理学、卫生经济学、卫生统计学、卫生政策学、卫生服务评价、医患关系管理、基础医学综合、临床医学概论、旅游医学与健康、医疗事故与纠纷处理共14门。

五、交流与合作公共管理(卫生事业管理学)专业教研室与海南医院评鉴暨医院质量监管中心、上海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医院管理教研室,美国、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等国的相关机构及院校保持着密切学术交流合作关系,学院的优秀的毕业生通过学院的推荐前往美国、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等国深造和进修。

六、就业前景与毕业去向主要就业单位为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各级医院、疾病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妇幼保健院等卫生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工作,也可在科研部门、大专院校等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

优秀毕业生可推荐考研、出国继续深造。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教育计划(2009版)学科门类:管理学专业名称: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方向)专业代码: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标准学制:四年,高中起点普通高等教育二、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现代公共管理知识、卫生管理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较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以及较强的人际交流能力,能够适应我国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医药卫生管理专门人才,能够在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医疗卫生事业单位、高校、科研机构和其他公共事业单位从事行政管理以及教学科研工作。

《卫生事业管理》学习指导书

《卫生事业管理》学习指导书

《卫生事业管理》学习指导书一、课程说明卫生事业管理是研究卫生事业发展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用管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探索如何通过最佳卫生服务把卫生资源和科学技术进行合理分配并及时提供给全体居民,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健康的一门应用学科。

本课程主要介绍卫生事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资源管理、系统管理、国外卫生事业管理以及卫生改革与发展等内容。

课程具有知识框架较完整,内容较充实的特点,适合预防医学、卫生事业管理、医学信息管理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专科生使用。

课程学习以课件内容为主,同时辅以指定的教材。

二、教学大纲第一章管理学基础掌握管理和主管人员的概念;管理的基本职能。

熟悉管理的本质;管理的基本原理。

了解管理的目的;管理的性质;主管人员应具备的能力和所需的个性特征。

第二章卫生事业管理绪论掌握卫生事业管理的有关概念;影响卫生事业发展的因素。

熟悉卫生事业特点;卫生事业管理的研究方法;我国卫生事业的性质;我国新时期的卫生工作方针。

了解卫生事业管理的目的和内容;我国卫生事业所面临的主要社会矛盾;我国卫生事业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沿革;卫生事业管理的相关学科。

第三章卫生政策掌握公共政策的基本理论,包括公共政策的研究对象、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公共政策的特点和公共政策的基本功能等;卫生政策的基本概念。

熟悉公共政策的类型;卫生政策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畴;我国卫生基本政策。

了解政策、公共政策的含义;我国具体的卫生改革政策与卫生经济政策。

第四章卫生组织掌握卫生组织的概念和构成;卫生服务组织的概念和特征;我国农村卫生工作的地位和农村基层卫生的三大法宝。

熟悉公共行政组织的概念、构成要素和特征;我国卫生服务组织体系;我国城市卫生服务组织的分类;我国农村三级医疗保健网的构成。

了解组织有关的知识,包括组织的概念、组织的特点和要素、组织工作的概念、组织工作内容、组织管理的内容等;公共行政组织的设计原则;我国卫生行政组织的设置和体系;我国卫生服务组织的有关变革情况。

卫生事业管理学重点知识点整理及简答题

卫生事业管理学重点知识点整理及简答题

第一章绪论一、卫生事业1、卫生事业:是指为增进人民健康所采取的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的总和,这些组织和活动以追求社会效益为目的,由政府领导并提供必要的经费补助。

2、卫生事业是一项社会事业;卫生事业具一定公益性质;目的是增进社会成员健康。

二、卫生事业的特点:1政府在卫生事业中发挥主导作用2卫生事业以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为目的3卫生事业服务全体人民4 卫生事业的系统性和复杂性三、中国卫生事业的性质:社会公益事业;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需要政府、市场、社会发挥作用。

四、卫生事业管理1、概念:是政府根据卫生事业的规律和特点,以保障和增进人民健康为目的,通过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将最佳卫生服务提供给全体居民,对卫生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的过程。

2、卫生事业管理的主体:政府和政府相关部门3、卫生事业管理的客体:①卫生组织体系;②卫生系统活动;③社会卫生措施4、五、卫生事业管理学的定义1、卫生事业管理学是研究卫生事业发展规律的学科。

研究卫生事业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与国情相适应的卫生政策研究与正确的卫生政策相适应的组织管理与工作方法研究我国及世界各国卫生事业管理的经验2、学科特点:综合性、理论性、实践性强,是一门多学科理论、方法和直至相交叉的应用型学科。

3、相关学科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社会学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卫生经济学卫生法学公共政策学财务管理学4、管理的本质:协调第三章卫生规划一、卫生规划,是一种按卫生事业的客观规律确定卫生事业的发展目标、速度和规模,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提高卫生事业整体效益和效率的科学计划方法。

二、区域卫生规划1、概念:区域卫生规划是在一个特定的区域范围内,根据其经济发展、人口结构、地理环境、卫生与疾病状况、不同人群的需求等多方面因素,来确定区域卫生发展方向、发展模式与发展目标,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合理布局不同层次、不同功能、不同规模的卫生机构,使卫生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平衡,形成区域卫生的整体发展。

卫生事业管理学重点内容

卫生事业管理学重点内容

第一章:绪论1、公共管理:是政府公共部门、非营利组织等社会公共组织为建立与维持公共秩序、实现和保护公共利益的目的,运用政治的、法律的、经济的和管理的理论与方法,依法制定与执行公共政策、管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的活动。

2、卫生事业管理:是政府为履行公共事务管理职能,在防治疾病、保护和增进人们健康方面所采取的措施的综合,包括制定卫生政策、筹集和分配资源、建立卫生服务组织、健全卫生保障制度、提供基本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协调社会各方在内的一系列管理活动。

3、卫生管理学:是卫生事业管理学的简称,是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卫生事业发展规律,从而指导卫生事业管理实践的学科。

4、卫生管理学研究的内容:1)研究卫生事业管理中具有指导性的问题2)研究政府在公共卫生事务中的主要职能和这些子系统的管理3)研究卫生事业各职能领域带有共性的问题5、卫生管理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方法。

定性研究是关于事物性质的研究,是依赖于研究者个人对事物的认知和经验判断,确定被研究对象是否具有某种性质,或某一现象变化过程和变化原因。

常用的定性研究方法有专家法(特尔菲法、头脑风暴法、专题小组讨论、选题小组讨论)、观察法(参与式和非参与式)、访谈法(结构式访谈、无结构式访谈)、文献分析等。

定量研究是运用数学和统计学方法对所收集到各种数据资料进行分析,通过数量特征来表现社会卫生事物关系和事物发展的研究。

常用的定量研究方法有调查研究方法(抽样调查、典型调查)、实验研究法(单项实验研究和综合实验研究)、分析研究法。

第二章:中国卫生事业概述1、我国卫生事业的性质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

2、中国卫生事业发展的基本特征:1)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大大降低了传染病的危害。

2)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城市居民健康状况得到显著改善。

3)适应外部环境的变革,初步健全了卫生服务体系。

4)重视中医药的地位与作用,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建设。

卫生事业管理学重点超全

卫生事业管理学重点超全

卫生事业管理学重点超全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卫生事业一、卫生事业的概念1.卫生事业是指为增进人民健康所采取的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的总和,这些组织和活动以追求社会效益为主要目的,由政府领导并提供必要的经费补助2.卫生行业是指卫生服务机构的总称,包括与医疗预防保健服务直接相关的组织机构(医院、CDC),也包括与医疗保健服务存在间接关联的组织机构(医学研究机构)二、卫生事业的性质1997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我国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

1、卫生事业是社会公益事业2、政府对卫生事业实行一定福利政策三、卫生事业的特点1、政府在卫生事业的主导作用(设计卫生制度和政策并管理、提供资源上的帮助)2、卫生事业以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提高民族素质为目的3、卫生事业服务全体人民4、卫生事业具有系统性和复杂性四、卫生事业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1、卫生事业是健康的保证2、卫生事业是保持和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基础3、卫生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辅相成4、卫生事业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第二节卫生事业管理一、卫生事业管理的概念卫生事业管理是指政府根据卫生事业的规律和特点,以保障和增进人民健康为目的,对卫生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的过程。

卫生事业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最大限度地保持和促进人民的健康,主要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发挥卫生资源的作用,建立和保持整个卫生系统的高质量和高效率,保持社会各阶层在卫生筹资和健康状况上的公平性。

(一)、卫生事业管理的主体卫生事业管理的主体是政府,具体由政府的卫生行政部门及相关部门负责管理。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社会资本不断进入卫生服务领域在政府与企业之外,以各种非盈利组织为主要形式的卫生服务组织成为重要部分。

(二)、卫生事业管理的过程1、计划2、组织3、控制(卫生服务质量管理、卫生系统绩效评价)(三)、卫生事业管理的客体1、卫生组织体系:卫生机构及其相关机构;卫生人员及其相关人员2、卫生系统活动医疗服务管理、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基层卫生服务管理医疗保障制度、基本药物制度3、社会卫生措施卫生筹资、卫生支付、卫生组织、卫生规制、卫生行为(四)、卫生事业管理的主要内容1、卫生人力资源管理2、卫生信息管理3、药品管理4、中医药管理5、医学教育和科技管理二、卫生事业管理的方式1.计划方式2.法律方式3.经济方式4.行政方式5.项目方式三、我国的卫生工作方针1、20世纪50年代的四大原则: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2、20世纪80-90年代初的卫生工作方针预防为主、城乡兼顾、中西药结合3、新时期的卫生工作方针: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四位一体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四、我国卫生事业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一)、我国卫生事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1.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2.重大传染病防治取得了明显进展3.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4.基本医疗保险体系建设不断完善5.妇女儿童卫生保健水平进一步提高6.卫生法制化建设深入推进7.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正式启动,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二)、卫生工作面临着严重的挑战1.人民健康需求发生变化,对健全医疗卫生体系并发挥其功能提出新要求人口老龄化加速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不断增加(多样化和层次化)疾病谱发生明显改变2.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求对医疗卫生体系进行有效的制度安排公共卫生体系仍不健全“看病难、看病贵”仍为问题焦点,促发体制改革健全医疗保障体系仍任重道远药品供应体系尚需优化3.突发事件频发,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仍不完善第三节卫生事业管理学一、卫生事业管理学的定义卫生事业管理学是研究卫生事业发展规律的学科。

《卫生事业管理学》课程笔记

《卫生事业管理学》课程笔记

《卫生事业管理学》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一、卫生事业1. 定义:卫生事业是指国家和社会为了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采取各种措施预防和治疗疾病,改善卫生条件,促进健康的一系列活动。

2. 特点:(1)公益性:卫生事业以保障人民群众健康为宗旨,具有明显的公益性。

(2)全民性:卫生事业涉及全体国民,不分年龄、性别、地域、民族。

(3)多样性:卫生事业包括预防、医疗、康复、保健、计划生育等多个方面。

(4)系统性:卫生事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等多个领域。

3. 重要性:(1)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卫生事业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

(2)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健康的人力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3)维护社会稳定:卫生事业的发展有助于减少疾病负担,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二、卫生事业管理1. 定义:卫生事业管理是指运用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对卫生事业的发展进行规划、组织、协调、控制和监督,以实现卫生事业目标的过程。

2. 内涵:(1)管理主体:政府、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和个人。

(2)管理客体:卫生政策、卫生资源、卫生服务、卫生人力等。

(3)管理目标:提高卫生事业服务质量和效率,保障人民群众健康。

3. 职能:(1)规划:制定卫生事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任务和措施。

(2)组织:建立和完善卫生服务体系,优化卫生资源配置。

(3)协调:协调各方利益,促进卫生事业协同发展。

(4)控制:监督卫生政策执行,确保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5)监督:对卫生事业各项工作进行监督,提高管理效能。

三、我国卫生事业取得的成就与面临的挑战1. 成就:(1)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实现全民医保,减轻人民群众就医负担。

(2)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改善服务质量。

(3)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有效应对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4)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卫生事业发展活力。

2. 面临的挑战:(1)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不均:城乡、区域之间卫生资源差距较大。

卫生事业管理学重点内容

卫生事业管理学重点内容

第一章:绪论1、公共管理:是政府公共部门、非营利组织等社会公共组织为建立与维持公共秩序、实现和保护公共利益的目的,运用政治的、法律的、经济的和管理的理论与方法,依法制定与执行公共政策、管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的活动。

2、卫生事业管理:是政府为履行公共事务管理职能,在防治疾病、保护和增进人们健康方面所采取的措施的综合,包括制定卫生政策、筹集和分配资源、建立卫生服务组织、健全卫生保障制度、提供基本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协调社会各方在内的一系列管理活动。

3、卫生管理学:是卫生事业管理学的简称,是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卫生事业发展规律,从而指导卫生事业管理实践的学科。

4、卫生管理学研究的内容:1)研究卫生事业管理中具有指导性的问题2)研究政府在公共卫生事务中的主要职能和这些子系统的管理3)研究卫生事业各职能领域带有共性的问题5、卫生管理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方法。

定性研究是关于事物性质的研究,是依赖于研究者个人对事物的认知和经验判断,确定被研究对象是否具有某种性质,或某一现象变化过程和变化原因。

常用的定性研究方法有专家法(特尔菲法、头脑风暴法、专题小组讨论、选题小组讨论)、观察法(参与式和非参与式)、访谈法(结构式访谈、无结构式访谈)、文献分析等。

定量研究是运用数学和统计学方法对所收集到各种数据资料进行分析,通过数量特征来表现社会卫生事物关系和事物发展的研究。

常用的定量研究方法有调查研究方法(抽样调查、典型调查)、实验研究法(单项实验研究和综合实验研究)、分析研究法。

第二章:中国卫生事业概述1、我国卫生事业的性质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

2、中国卫生事业发展的基本特征:1)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大大降低了传染病的危害。

2)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城市居民健康状况得到显著改善。

3)适应外部环境的变革,初步健全了卫生服务体系。

4)重视中医药的地位与作用,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建设。

卫生事业管理(学习资料)

卫生事业管理(学习资料)

1.卫生项目管理:运用知识、技能、方法与工具,为满足或超越项目各利益相关者对项目的要求与期望所开展的项目组织、计划、领导、协调和控制活动。

2.卫生项目成本:是在卫生项目实施过程中所消耗的资源和劳动,一般包括人工成本、设备成本(购买、租赁、折旧成本)、顾问成本(各种咨询和专家服务费用)、其他成本(如差旅费、住宿费、餐饮费等)和不可预见的费用(为预防项目变更的管理储备)。

3.卫生事业:指为增进人民健康所采取的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的总和,这些组织和活动以追求社会效益为目的,由政府领导并提供必要的经费补助。

卫生事业是国家和社会在防治疾病、保护和增进居民健康方面所采取措施的综合。

4.卫生项目:一个卫生组织为实现既定目标,在一定的时间、人员和其他资源的约束下,所开展的有一定独特性的、一次性的工作。

5.卫生事业管理:指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及有关行政部门根据卫生事业的规律和特点,将卫生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及时合理地提供给全体人民,并对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的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进行管理。

6.激励:是指人类活动的一种内心状态,它具有加强和激发动机,推动并引导行为使之朝向预定目标的作用。

7.领导:是在一定的社会组织或群体内,为实现组织预定目标,领导者运用其法定权力和自身影响力影响被领导者的行为,并将其导向组织目标的过程。

8.控制:是指组织在动态变化的环境中,为确保实现既定的目标而进行的检查、监督、纠偏等管理活动。

9.目标管理:是一种程序和过程,它使组织中的上级与下级一起商定组织的共同目标,并决定上下级的责任和分目标,且把这些目标作为经营、评估和奖励每个单位与个人贡献的标准。

10.决策:是指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从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

11.计划:是对未来行为方案的一种说明,包括目标、实现目标的方法与途径、实现目标的时间、由谁实现目标等内容。

12.管理方法:是指管理者为实现组织目标,组织和协调管理要素的工作方式、途径或手段。

卫生事业管理学和卫生事业管理

卫生事业管理学和卫生事业管理

卫生事业管理学和卫生事业管理
卫生事业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卫生事业组织、管理和运作的学科,它主要涉及卫生政策、卫生规划、卫生经济、卫生信息管理等方面。

卫生事业管理学的目的是提高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保障人民健康,促进社会发展。

卫生事业管理是实践卫生事业管理学知识和技术的过程。

卫生事业管理的核心是卫生服务的提供,包括医疗保健服务、预防保健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等。

卫生事业管理旨在协调卫生资源,优化卫生服务流程,提高卫生服务质量,保障人民健康,促进社会进步。

卫生事业管理学和卫生事业管理密不可分,卫生事业管理学为卫生事业管理提供了理论和方法的支持,卫生事业管理是卫生事业管理学的实践应用。

卫生事业管理学为卫生事业管理提供了科学的规划和管理思路,卫生事业管理则是将这些理论和方法应用到具体的卫生服务中,推动卫生服务的不断改进和发展。

综上所述,卫生事业管理学和卫生事业管理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关系。

卫生事业管理学为卫生事业管理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科学方法,卫生事业管理则是将这些理论和方法应用到实践中,推动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 1 -。

卫生事业管理学

卫生事业管理学

卫生事业管理学卫生事业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卫生事业组织、管理和政策的学科,旨在提高卫生事业的管理能力和卫生状况的水平,保障民众身体健康。

卫生事业管理的范围广泛,涉及卫生政策、卫生资源管理、卫生组织管理、卫生经济学等多个方面。

在实践中,卫生事业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要求管理者有扎实的医学、管理、经济等基础知识,同时还需要具备卫生事业的专业知识和宏观管理思维。

本文将从卫生事业管理的概念、现状以及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启发和帮助。

一、卫生事业管理的概念卫生事业管理是指为实现卫生事业目标而进行卫生资源管理、卫生组织管理、卫生政策制定和卫生经济管理等一系列的管理活动。

它以卫生事业为对象,运用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组织、领导、规划、协调、控制等手段,实现卫生事业目标,维护和促进人民身体健康。

卫生事业的管理,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多方面的因素。

卫生事业的管理需要涉及到政府、医疗机构、医生、护士、患者、医药企业等众多社会力量。

(2)普及性和必要性。

卫生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问题,卫生事业的发展和管理是每个国家都必须重视的。

(3)综合性。

在卫生管理上,需要考虑到许多因素,包括人口、医疗技术、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

(4)资源有限性。

尽管卫生资源的需求是无限的,但资源本身是有限的,卫生事业管理需要充分考虑资源的分配与利用问题。

二、卫生事业管理的现状目前,全球各国对卫生事业的管理都有不同的做法和经验,但卫生事业管理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2.1 卫生资源的缺乏和不均衡卫生资源的缺乏和不均衡是当前许多国家共同存在的问题。

在发展中国家,卫生资源相对缺乏,人均医疗服务水平低,一些地区甚至缺乏基本的卫生设施。

而在发达国家,卫生资源丰富,但资源分配不均衡,一些地区的卫生资源过剩,而另一些地区则缺乏。

2.2 卫生政策的缺乏和落实不到位卫生政策制定是卫生事业管理的重要环节,但在一些国家中,卫生政策制定不够科学合理,或者政策制定后未能贯彻执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系统原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项涉及面广、难度大的社会系统工程系统原理的特征:目的性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一个系统通常只有一个总目的到2011年,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城乡居民,制度初步建立,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得到普及,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取得突破,明显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到2020年,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基本建立。

普遍建立比较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比较健全的医疗保障体系,比较规范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比较科学的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多元办医格局,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基本适应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卫生需求,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

系统的全局性特征:1.完善医药卫生四大体系,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形成四位一体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四大体系相辅相成,配套建设,协调发展。

2.完善体制机制,保障医药卫生体系有效规范运转:完善医药卫生的管理、运行、投入、价格、监管体制机制,加强科技与人才、信息、法制建设,保障医药卫生体系有效规范运转。

3.着力抓好五项重点改革,力争近期取得明显成效: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

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

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系统原理的动态性观点。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以来,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覆盖城乡的医药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形成,疾病防治能力不断增强,医疗保障覆盖人口逐步扩大,卫生科技水平迅速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明显改善,居民主要健康指标处于前列。

尤其是抗击非典取得重大胜利以来,各级政府投入加大,公共卫生、农村医疗卫生和城市社区卫生发展加快,和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打下了良好基础。

从现在到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医药卫生工作任务繁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改善医药卫生服务将会有更高的要求。

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变化和生态环境变化等,都给医药卫生工作带来一系列新的严峻挑战。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加快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是实现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途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系统原理的开放性观点借鉴国际有益经验:1.美国“有管理的竞争”理论对我国的启示:继续扩大社会医疗保险的覆盖面。

创新支付方式与完善监督机制。

)构建医保经办机构的竞争机制。

)建立和健全医疗保险协商谈判机制。

2.荷兰,英国,美国三个国家30多年的医改历程体现了共同的方向:在筹资和医疗卫生体制的宏观管理上,发挥政府的组织领导功能,而在医疗卫生的实际生产和微观管理过程中,政府放手和退出,并且都在不同程度上实践了有管理的竞争理论。

我国应当借鉴这些国家的经验,并以有管理的竞争为目标,开展我国的卫生事业改革与建设。

在医保体系层面,在继续扩大医保覆盖面的同时,应当着眼于建立、健全医疗保险与医疗服务提供者的协商谈判机制,探索更为有效、合理的医保支付方式,增强医疗保险机构对医疗服务提供者的影响力和监督能力; 在医疗服务提供体系层面,应当着眼于政府推出微观管理,让医院成为真正主体,构建公立医院间、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间公平竞争的环境,破除医生流动的障碍,构建医疗服务质量监管体系等方面。

人本原理1.刘延东:医改要让百姓和医务人员都满意在医疗机构调研时,刘延东来到患者中间,问得最多的一句话是:现在看病方不方便,感觉贵不贵?她还亲切地询问医务人员收入有没有提高,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她说,经过4年医改,基层的医疗卫生设施有了很大改进。

我们要在巩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医改。

医改要取得成功,不仅要让国家、患者满意,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也要充分地调动起来。

2.上海基本医疗将不设户籍门槛家庭医生全覆盖:未来上海基本医疗服务将不再设置户籍门槛,从而实现所有常住人口全覆盖。

在此基础上,市卫生局将试点建立以区域为单位覆盖全市的医疗联合体。

在试点阶段,居民与医疗联合体实行“软签约”,市民在签约的联合体就医,可以享受到就医优惠,如每年享受一次免费的专家健康咨询;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约到上级医院的专家门诊;享受优先便捷的转诊通道等。

2.新医改对乡村医生待遇与保障的影响随着医改的推进, 相关措施为解决乡村医生待遇保障问题提供了契机, 同时也带来新的挑战。

( 1)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推进。

根据医改文件, 村卫生室和乡镇卫生院共同承担农村地区9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政府对乡村医生提供的公共卫生服务提供合理补助。

截至2009年4月, 全国已有23个省(区、市)制定了乡村医生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政策,这项措施的实施肯定乡村医生工作的社会公益性, 肯定了他们的贡献, 为解决乡村医生待遇问题提供了突破口。

但由于补助方式、标准、来源、配套措施的不同, 在实施过程中一些地区也出现了补助水平偏低、与乡村医生劳动不成正比, 补助无法落实到村等问题。

( 2)药品零差率的实施。

通常情况下, 药品收入会占到乡村医生全部收入的60% ~ 90%,但是随着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和药品零差价在农村地区的逐步推广, 这部分重要收入来源将被砍掉3在当前医改背景下, 各地各级政府积极采取措施, 探索解决乡村医生待遇保障问题。

在全国23个制定了乡村医生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政策的省(区、市)中, 北京、江苏、青海等7个省(区、市) 以考核评价为基础, 补助标准高于3 000元/人/年, 这将有利于解决乡村医生的收入偏低问题。

同时, 为保证村级补助的到位, 江苏省最新文件要求∀对乡村医生承担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按照不低于当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总额的30% 给予合理补助#。

在补偿药品零差率销售对村级卫生机构的影响方面,目前江苏、河北等7个省(区)在医改配套文件中明确了乡村医生或村卫生室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经费补助的具体方案, 补助方法包括对乡村医生给予定额补助、按行政村给予定额补助、根据户籍人口核定给予补助、核定收支差额4种方式。

养老保险方面, 北京、江苏等地根据自身特点对乡村医生养老模式进行探索, 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借鉴经验。

北京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中人过渡#的方式, 将乡村医生养老保险的政府补助政策与北京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相衔接, 使乡村医生养老保障问题得以解决; 在此模式中, 通过按执业年限给予财政补贴的方式, 体现政府对乡村医生贡献的肯定。

江苏将乡村医生以灵活就业人员的身份纳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县级财政承担其用人单位的角色, 承担筹资总额的12% , 同时使其获得与城镇就业群体同样的保障水平;在养老保险金补缴方面, 通过允许达到退休年龄后继续延缴, 直至缴足15年的方法, 解决一次性补缴所造成的巨大经济负担。

通过上述措施, 为乡村医生提供适宜的收入和养老保障,使乡村医生安心为广大农村居民提供卫生服务。

管理道德1.建立管理道德准则和决策规则医师协会出台中国医师道德准则(征求意见稿):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凌锋就向透露,中国医师协会将出台这样一部准则。

凌锋评价说,“这将是中国医生职业上的圣经。

每一位医生每一天都要按照道德准则,自我对照,内心自省。

”事实上,组织起草《中国医师道德准则》是中国医师协会的2 013年度十件大事之一。

据《医师报》报道,中国医师协会于2013年10月17日正式成立了“医和”道德建设专项基金,旨在加强医师职业道德建设,围绕宣传贯彻《中国医师宣言》开展医师职业精神教育,弘扬大医精神。

从加强行业自律入手,组织起草《中国医师道德准则》,对医师的职业行为进行规范,并把严重违背医师职业道德的行为列入“黑名单”。

2.开展独立的社会审计和监察审计署点名顶风违规单位卫计委名列其中3.道德引领领导者的四层境界,领导者的第四层境界是人格魅力,他们强调自身的修为,往往以身作则。

这样的领导者是下属的楷模,下属因为你的为人而由衷地敬重你。

社会责任1.医药企业具有特殊性,其产品与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危、身体健康息息相关,因此,医药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显得尤为重要。

2014中国医药行业社会责任论坛以主题演讲和圆桌论坛的形式展开,通过媒体传播、公众监督,引导医药企业的社会责任担当。

为全面掌握医药企业对当前对企业社会责任理念(CSR)的认知、实践状况,南方周末针对中国医药行业的上市公司进行了“2014中国医药行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调研”活动,通过企业的公开年报,并与第三方数据公司、专业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机构以及高校进行合作,评选出“2014中国医药行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优秀企业”,并希望据此唤起民众和医药企业对于整体医药行业CSR的关注。

2.医院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医院不能只看经济效益,更要注重社会效益,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在杭州市第六人民医院,从院长到普通员工,这个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为方便群众就医,市六医院推出了双休日专家门诊、夏日早门诊、免费为病人煎药等服务。

门诊还为病人夏天提供茶水,冬天提供热水专冲热水袋,提供专门用于存放盐水的柜子。

门诊输液室还实行24小时输液制,医院开专门开通护肝咨询热线,开通以来已接受咨询3万余人次,极大地方便一些边工作边治病的肝病病人。

医院逐步完善了网站,建立网上挂号、咨询等,并引进“掌上医院”系统,该系统主要是通过手机或电脑以短信的形式把病人与医院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医院将成为病人有力的后台,拨拨手机,医院信息就呈现在病人的掌上。

2006年初在杭州市率先开设爱心门诊与惠民病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