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哲练习答案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习题含答案第六章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党和国家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是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B.社会主义的本质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D. “三个有利于”标准.中共十五大第一次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A.基本路线B.基本纲领C.基本方针D.基本原那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主要的特点是A.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B.商品经济不兴旺C.社会主义法制不健全D,生产力不兴旺2.邓小平说:“现在我们虽说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
”这是指A.我国还不具备搞社会主义的条件B.我国实际上还处于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C.我们搞的社会主义事实上是在补资本主义的课D.我国的生产力不兴旺,还没有摆脱贫困5.21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的A.向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过渡的时期B.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迅速开展的时期C.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最好时期D.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6.坚持四项基本原那么是A.立国之本B.强国之路C.执政之基D.力量之源7,坚持四项基本原那么,坚持改革开放,都是为了更好地A.解放生产力和开展生产力B.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C.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A.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起始阶段.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兴旺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C.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阶段D.从社会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阶段8.经济建设是全党和全国工作的中心,从根本上说,是由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C.中国开展所面临的国际环境决定的D.党的方针政策决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级的历史任务,是逐步摆脱不兴旺状态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B.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C.实现社会主义经济市场化D.到达兴旺国家水平9.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是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坚持四项基本原那么C.坚持改革开放D.开展市场经济.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是A.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B. “三个有利于”C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D.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10.从社会性质上看,我国社会已经是A.前资本主义社会B.资本主义社会C.新民主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从社会开展程度上看,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处于A.准备阶段B.建成阶段C.初级阶段D,高级阶段.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是党的基本路线的A.展开B.组成局部C.中心内容D.概括.从所有制结构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本质区别在于A,存在多种所有制经济 B.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的补充C.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 D.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确实立1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跨度是指A.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我国到达中等兴旺国家水平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不可逾越的,这主要取决于A.市场经济的不可逾越性B.生产力开展的不可逾越性C.生产关系开展的不可逾越性D.文化传统的不可逾越性12.坚持四项基本原那么,最核心的是坚持A.社会主义道路B.共产党的领导C.人民民主专政D.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B.改革开放不动摇C.四项基本原那么不动摇D.自力更生不动摇13.在社会主义思想开展史上,最早提出社会主义开展阶段问题的是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斯大林14.四项基本原那么为经济建设提供了A.政治保证B.组织保证C.物质保证 D.开展动力15.要正确处理好社会主义经济开展中的速度与效益的关系,就必须A.把开展速度放在首位,速度越快越好16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速度问题无关紧要C.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较快的开展速度D.在保证高速度的前提下,可以放弃经济效益.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点是在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B.对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C.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D.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以后17.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的奋斗目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六章 习题及答案
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一、单项选择题1 .除我国之外,哪个国家也提出了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A .苏联B .南斯拉夫C .越南D .古巴2 .美苏冷战全面展开的标志是()A .马歇尔计划B .杜鲁门主义C .两大阵营的形成D .丘吉尔的铁幕演说3 .两极终结的标志是()A .东欧剧变B .苏联解体C .第三世界的崛起D .中国的强大4 .社会主义各个阶段的划分最终应以()A .生产力的发展为标准B .生产关系为标准C .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程度为标准D .以阶级斗争为标准5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A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B .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C .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D .马克思主义的指导6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A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B .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C .坚持党的领导D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7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A .进行阶级斗争B .改革生产资料所有制C .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D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8 .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在于()A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B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C .巩固共产党的领导D .镇压资产阶级的反抗9 .民主社会主义的实质是()A .发达国家的社会主义B .改良的资本主义C .社会主义不同模式的一种D .社会主义的最佳模式10 .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原则是()A .集体领导B .理论联系实际C .实事求是D .民主集中制11 .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根本目的是()A .改变无产阶级及其他劳动群众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B .彻底打碎旧的资产阶级国家机器C .解放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D .实现共产主义12 .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
提出这一著名论断的是()A .马克思B .恩格斯C .列宁D .斯大林13 .列宁得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结论依据是()A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B .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C .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规律D .无产阶级是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的原理14 .下列说法中,观点错误的是()A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当今正处在低潮时期B .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C .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过程D .社会主义在若干国家的严重挫折改变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15.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主要依据是()A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尖锐化B .个别企业有组织的生产与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C .现代无产阶级的日益壮大D .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16 .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是()A .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B .建立革命的统一战线C .人民群众的革命积极性的极大提高D .国家政权问题17 .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问题是()A .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问题B .农民问题C .武装斗争问题D .国家政权问题18 .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最具决定意义的是()A .经济斗争B .政治斗争C .理论斗争D .议会斗争19 .实现社会主义的必要政治前提是()A .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B .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C .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D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20 .马列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学说的核心内容是()A .党的路线和组织原则问题B .党的战略和策略问题C .党的性质和奋斗目标D .党的领导地位和作用问题21 .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B )A .空想社会主义的学说B . 19 世纪初期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C .空想平均共产主义D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22 .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依据是()A .空想社会主义学说B .德国古典哲学C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D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23 .社会主义实现由空想到科学发展的标志是( A )A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 . “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建立C .空想社会主义理想的破灭D .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24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具体途径是()A .通过改革和革命实现的B .通过对人民群众的教育和灌输实现的C .实践D .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实现的25 .马克思说:“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这说明()A .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唯一形式B .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主要的基本形式C .暴力革命与和平发展互相排斥D .暴力革命与和平发展可以相互取代26 .列宁对关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学说的重大贡献是(C )A .提出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 .提出了新经济政策C .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一国或数国取得胜利的理论D .提出了利用国家资本主义过渡社会主义的理论27 .民主的根本性质最终取决于()A .由谁来进行统治B .其经济基础的性质C .统治阶级如何来进行统治D .是不是全民的民主28 .在理论上第一次将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称为社会主义的是()A .马克思B .恩格斯C .列宁D .斯大林29 .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是()A .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B .唯物史观C .无产阶级专政D .国家政权30 .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就是()A .无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B .要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到无阶级社会C .镇压敌对阶级的反抗和破坏活动D .领导和组织社会主义建设31 .无产阶级专政的目标是()A .不断巩固、发展无产阶级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B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C .要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到无阶级社会D .防止国外敌人的侵略和颠覆,支持世界人民的革命斗争32.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其根本原因是由于()A.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具有较高的精神文明B. 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决定的C. 它是以高度社会化的资本主义大生产作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前提的D.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可以在旧社会的内部孕育生长起来[单项选择题答案]1.C2.B3.B4.A5.C6.C7.D8.A9.B 10.D 11.C 12.C 13.B 14.D 15.D 16.A 17.D 18.B 19.D 20.D 21.B 22.C 23.A 24.D 25.B 26.C 27.A 28.A29.A 30.A 31.C 32.B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哪个国家建立过社会主义()A. 南斯拉夫B. 罗马尼亚C. 奥地利D. 匈牙利2. 科学社会主义的功绩是()A. 对资本主义的弊病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猛烈的抨击B. 揭示了资本主义灭亡、社会主义胜利的客观规律C. 对未来社会作出了天才的设想D. 找到了变革社会的革命力量3.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是()A. 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形式B. 坚持按劳分配的标准C.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D.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4.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是()A. 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B. 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C. 我国正处于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新时期D. 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5. 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特征有()A. 剥削制度的消灭和在生产资料所有制上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B. 按劳分配C.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 实行无产阶级专政6.社会主义建设的几种主要模式是(0A. 苏联模式B. 南斯拉夫模式C.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D. 民主社会主义模式7 .社会主义实现模式多样化的原因在于()A .政治经济文化水平的发展不同B .历史传统不同C .指导思想不同D .地域环境不同8 .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必须具备的条件是()A .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B .夺取国家政权C .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D .建立无产阶级政权9 .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文化不发达国家首先进入社会主义是()A .帝国主义时代历史发展的必然B .帝国主义时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必然表现C .资本主义新变化带来的必然结果D .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矛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生作用的必然结果10 .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主要是()A .政治领导B .组织领导C .思想领导D .集体领导11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A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C .坚持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D .坚持改革开放12 .民主社会主义的主要理论观点包括()A .攻击和反对共产主义B .反对暴力革命、主张和平步人社会主义C .主张搞三权分立、多党制D .主张搞以私有制为主体的混合经济13 .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其原因在于()A .它们的领导力量是一样的B .它们的阶级基础是一样的C .它们的内容是一样的D .它们的形式是一样的14 .列宁指出的具备革命形势的主要特征是()A .被压迫阶级的贫苦和灾难超乎寻常的加剧B .统治阶级遭受危机,不可能照旧不变地维持自己的统治C .多数工人充分认识到革命的必要性,并且抱有为革命牺牲的决心D .建立了无产阶级政党巧.1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一些新变化,主要有()A .发生了新的科技革命B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为国际垄断资本主义C .阶级结构出现了新变化D .经济结构出现了新变化16 .科学社会主义主要理论来源是()A . 18 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学说B . 19 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学说C .德国古典哲学D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17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斗争的基本形式有()A .经济斗争B .政治斗争C .文化斗争D .思想斗争18 .《共产党宣言》提出的无产阶级取得政治统治以后的任务是()A .用革命的暴力镇压资产阶级的反抗B .一步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彻底消灭私有制C .把全部生产资料集中在国家手中,使国家有计划地组织生产D .大力发展生产力,尽快增加生产力的总量19 .无产阶级之所以能承担起推翻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历史使命的原因是()A .无产阶级是先进的阶级B .无产阶级是最革命的阶级C .无产阶级是受剥削受压迫最重的阶级D .无产阶级是最强大的阶级20 .无产阶级要建立自己的政党必须具备的条件是()A .有一定数量的无产阶级B .工人运动的一定发展C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和指导D .加强各国无产阶级之间的联合21 .社会主义发展史的两次飞跃()A .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发展B .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到空想平均共产主义的发展C .空想平均共产主义到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D .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22. 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A. 16-17世纪早期科学社会主义B. 18世纪空想平均共产主义C. 19世纪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D. 不成熟、不科学的空想社会主义23. 空想社会主义不是一个科学的思想体系,是因为(0A. 它只是对资本主义罪恶进行了天才的诅咒B. 它没有揭示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原因C. 它没有找到建设新社会所依靠的阶级力量D. 它没有找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24. 之所以说无产阶级革命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A. 是因为无产阶级革命是彻底消灭一切私有制的革命B. 是因为无产阶级革命是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和阶级统治的革命C. 是因为无产阶级革命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革命D. 是因为无产阶级革命是不断前进的历史过程25. 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形式的基本观点()A. 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唯一形式B. 暴力革命是主要的基本形式C. 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争取革命的和平发展D. 无产阶级革命有暴力和和平两种形式26. 无产阶级政党选择革命形式和道路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是()A. 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唯一形式原则B. 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本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C. 由各国共产党自己决定、反对国际组织发号施令的原则D. 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争取和平发展原则27. 马克思对阶级斗争学说的新贡献是()A. 发现了社会上的阶级斗争,提出了阶级斗争学说B. 提出了人类社会史就是阶级斗争史学说C. 发现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存在只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D. 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28. 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基本特征包括()A. 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国家B. 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是大多数人享有民主而只对少数人实行专政的国家C., 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代表和维护着无产阶级和最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D. 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历史任务是为消灭阶级和使国家走向消亡创造条件29. 列宁的“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的理论内容是指()A. 社会主义将在比较落后的国家首先取得胜利B. 社会主义将首先在一个或几个国家取得胜利,而其余的国家在一段时间内将仍然是资产阶级或资产阶级以前的国家C. 社会主义将在资本主义统治的薄弱环节首先取得胜利D. 帝国主义时代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将是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然后波浪式地发展为全世界的胜利30.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所作的最简要最明确的表述。
马哲第六章至第七章练习题2
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一、单项选择题(在下面各题的选项中,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1项,并将代表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干的括号内。
)1.在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政治学2.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是()A.德国古典哲学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 法国复辟时期的历史学D.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3.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是()A.俄国共产党B.中国共产党C.共产主义者同盟D.法国共产党4.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是()A.《资本论》的发表B.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成立C.巴黎公社的工人起义D.《共产党宣言》的发表5.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可以首先在一个或几个国家取得胜利理论的是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斯大林6.斯大林提出了()A.社会主义同时胜利理论B.社会主义一国首先胜利理论C.反法西斯战争理论D.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理论7.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形成的标志是()A.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的确立B.农业集体化方针的确立C.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D.1936年通过的苏联新宪法8.无产阶级革命的基本形式是()A.政治斗争B.思想斗争C.经济斗争D.暴力革命9.“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
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这一著名论断出自于:A.《人权宣言》B.《独立宣言》C.《共产党宣言》D.《资本论》10.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是()A.阶级统治B.工农联盟C.消灭阶级D.无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11.社会主义民主的实质是()A.人民当家作主B.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C.目的和手段的统一D.全体人民享受广泛的民主权利12.马克思恩格斯对经济全球化的最初表达是()A.世界市场B.世界消费C.世界交往D.世界历史13.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走向垄断阶段,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即()A.帝国主义时代B.无产阶级革命时代C.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D.和平与发展的时代14.构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是()A.社会主义政治制度B.社会主义经济制度C.社会主义文化制度D.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有机统一15.社会主义具有不可抗拒的生命力就在于()A.社会主义的优越性B.社会主义的成功和辉煌C.社会主义是新生事物D.社会主义适应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16.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A.全面改造旧社会B.发展生产力C.维护无产阶级的国家政权D.实现向无阶级社会的过渡17.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战略和策略的基本原则和出发点是()A.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B.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C.为工人阶级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在当前斗争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D.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参考答案:1.C 2.D 3.C 4.D 5.C 6.D 7.D 8.D 9.C 10.D 11.A 12.D 13.C 14.D 15.D 16.D 17.C]二、多项选择题(在下面各题的选项中,请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并将代表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马克思主义哲学习题第六章
第六章社会的基本结构与文明进步一、单项选择题1.在社会生活中,上层建筑对于社会发展作用的性质取决于A. 国家政权的阶级属性 B.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C. 社会意识形态的性质 D.社会生产力的性质答案B2.阶级产生的直接原因是A.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暴力掠夺 B.社会产品的分配不均C.剩余产品的出现 D.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形成答案D3.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A.劳动工具的状况B.劳动者的素质C.劳动对象的广度和深度D.劳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答案A4.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B.人与人的物质利益关系 C.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 D.分工协作关系答案 B5. 先进生产力的集申体现和主要标志是A. 劳动者B. 劳动对象C. 科学技术D. 管理方式答案C6. 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A. 劳动者B. 劳动对象C. 科学技术D. 管理方式答案C7、生产的社会条件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是A.政治法律制度B.生产关系C.历史文化传统D.伦理道德规范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1.马克思对阶级斗争学说的新贡献是A.发现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存在B.指出阶级斗争的长期性C.论证了阶级的存在与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D.说明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E.说明无产阶级专政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答案BCD2.在下列社会现象中,属于上层建筑的有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B.政治法律制度C.国家政权D.社会意识形态E.社会风俗习惯答案BCD三、辨析题1、在文化对一个国家存在和发展的作用问题上,有一种说法:“欲灭一国,先灭其文化”。
答案要点:文化是包括人们的风俗习惯、行为规范以及各种意识形态在内的复合体,是人类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的总称。
文化在社会生活中具有多方面的功能。
文化是人与人之间联系和交往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它具有维护和巩固特定社会制度,调控并保持其正常运转的功能。
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六章问题详解
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六章问题详解第六章6.1.社会的基本结构是(ABC)。
A.社会的经济结构B.社会的政治结构C.社会的意识结构D.生产力系统结构E.生产关系体系结构6.2.依据生产关系性质划分的五种社会形态包括(AB)。
A.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B.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C.自然经济社会D.商品经济社会、产品经济社会E.信息社会6.3.技术社会形态包括(CDE)。
A.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B.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C.渔猎社会、农业社会D.工业社会E.信息社会6.4.构成生产力系统的四类因素是(ABCD)。
A.独立的实体性因素B.运筹性的综合因素C.渗透性因素D.准备性因素E.生产资料因素6.5.生产关系的内容包括(ABC)。
A.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B.产品的交换以及分配方式C.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D.人与自然的关系E.物质生产过程中各种关系的总和6.6.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对象包括(BD)。
A.纳入生产过程的劳动资料B.纳入生产过程没有经过加工的自然物C.进入生产过程从事劳动实践的劳动者D.经过加工的原材料E.自然界的一切物质实体6.7.生产关系的基本类型有(AB)。
A.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B.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C.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D.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E.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6.8.国家的职能是由(BE)。
A.民族的特点决定的B.国家的本质决定的C.统治阶级的愿望决定的D.文化传统决定的E.国体决定的6.9.社会心理是(ABDE)。
A.初级形式的社会意识B.自发状态的社会意识C.无阶级性的社会意识D.不系统的社会意识E.表现在人们情感、习俗中的社会意识6.10.群体意识和个人意识的关系表现为(CDE)。
A.群体意识具有社会性、个人意识不具有社会性B.群体意识不存在于个人意识之中C.个人意识是意识的个性特征,群体意识是意识的共性特征D.个人意识受着群体意识的制约E.群体意识和个人意识可以相互转化6.11.社会意识具有复杂结构,主要包括(ACE)。
(6)--第六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观试卷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六章试题及参考答案(A卷)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24分)1. “万物有灵”的自然观[答案要点] 这种自然观认为,世界是一个有生命的、渗透着灵魂的、不断生长着的有机体,世界中的万事万物都是从这个有机体中生长出来的。
由于这种自然观把一切自然事物产生的原因都归为某种带有灵魂的有机体,因而它又被称为“万物有灵”的自然观。
2. 外部自然[答案要点] 所谓外部自然,是指在人之外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界。
3. 自然的人化[答案要点] 所谓自然的人化,是指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运用自己的本质力量去利用和改造各种自然物质,使自然界按照人的尺度和目的发生变化,使自然界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打上人的意志的印记。
4. 人化自然[答案要点] 所谓人化自然,就是已经同人类发生联系、经过人类实践活动的不同程度的改造、这样那样地打上了人类活动印记的那部分自然。
5. 天然自然[答案要点]无论是人类产生以前的自然界还是人类产生以后仍处于人类活动范围以外的自然界,都属于尚未纳入到人类生产实践和社会历史之中的那部分自然界,我们将其统称为“自在自然”或“天然自然”。
6. 全球性的生态危机[答案要点] 伴随着机器大工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和资本主义的世界性扩张,当代的实践活动呈现出一种全球化的态势,世界上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和国家的人们已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生态问题已不再是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个别问题,而是演变成了一种全球性的问题,它已对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故被人们称为全球性的生态危机。
7. 生态伦理学[答案要点] 生态伦理学致力于改变人类以往的错误观念,努力确立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的生态意识,强调人类只能在自然系统的生态平衡所许可的范围内与自然界进行有节制的物质能量交换,要求人们自觉地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适宜生存的自然环境。
8. 绿色科技运动[答案要点] 绿色科技运动则致力于开发一种可保持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科学技术体系,强调发展清洁生产技术和无污染的绿色产品,倡导文明适度的消费和生活方式。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六章练习及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六章练习及参考答案第六章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以莫尔的《乌托邦》、康帕内拉的《太阳城》,和闵采尔的“千载太平之国”为主要代表的属哪个阶段的空想社会主义A A.16—17世纪早期空想社会主义B.18世纪空想平均共产主义C.19世纪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D.不成熟、不科学的空想社会主义2、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功绩是CA.对过去社会作出了天才的反省B.揭示了资本主义灭亡、社会主义胜利的客观规律C.对资本主义的弊病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猛烈的抨击D.找到了变革社会的革命力量3、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依据是CA.空想社会主义学说B.德国古典哲学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D.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4、(B)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A.《德意志意识形态》B.《共产党宣言》C.《共产主义原理》D.《资本论》5、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具体途径是DA.通过改革和革命实现的B.通过对人民群众的教育和灌输实现的C.实践D.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实现的6、马克思说:“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这说明BA.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唯一形式B.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主要的基本形式C.暴力革命与和平发展互相排斥D.暴力革命与和平发展可以相互取代7、列宁对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重大贡献是CA.提出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提出了新经济政策C.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一国或数国取得胜利的理论D.提出了利用国家资本主义过渡社会主义的理论8、在理论上第一次将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称为社会主义的是C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斯大林9、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其根本原因是由于BA.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具有较高的精神文明B.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的C.它是以高度社会化的资本主义大生产作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前提的D.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可以在旧社会的内部孕育生长起来10、美苏冷战全面展开的标志是AA.两大阵营的形成B.杜鲁门主义C.马歇尔计划D.丘吉尔的铁幕演说11、两极终结的标志是BA.两德统一B.苏联解体C.第三世界的崛起D.中国的强大12、列宁得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结论依据是BA.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B.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C.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规律C.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规律D.无产阶级是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的原理13、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主要依据是DA.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尖锐化B.个别企业有组织的生产与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C.现代无产阶级的日益壮大D.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14、下面哪项不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模式DA.苏联模式B.南斯拉夫模式C.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D.民主社会主义模式15、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标志是AA.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B.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成立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D.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成立16、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是BA.唯物史观B.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C.无产阶级专政D.国家政权17、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最具决定意义的是AA.经济斗争B.政治斗争C.理论斗争D.议会斗争18、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是AA.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B.建立革命的统一战线C.人民群众的革命积极性的极大提高D.国家政权问题19、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DA.进行阶级斗争B.改革生产资料所有制C.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D.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20、(C )是社会主义自我完善的根本途径A.革命B.民主C.改革D.文明二、多项选择题(下列选项中至少有二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正有确答案,答对的得2分,少答的或多答的得0分,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属于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的有ABD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力B.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C.对个人消费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制度D.建立人民政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2、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必然呈现多样性的特点的原因有ABCA.各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社会注意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B.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重要条件C.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现实原因D.社会主义作为新生事物,其成长不会一帆风顺3、下面那些因素决定了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发展ABDA.社会主义作为新生事物,其成长不会一帆风顺B.社会主义社会是作为一个过程而发展的,人们对它的认识也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C.经济全球化对于社会主义的发展既有机遇又有挑战D.社会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4、下面关于社会主义改革的有BCDA.要坚持革命的正确方向B.要选择正确的改革方式和步骤C.要妥善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D.有利于促进现阶段生产力的发展5、下面那些表明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团结统一的党ABCDA.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B.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团结统一的党C.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有坚强纪律和战斗精神的党D.马克思主义政党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6、20世纪的社会主义制度对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是BCDA.社会主义开始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发挥出历史作用B.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及其在经济、政治、外交、军事上的影响,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C.社会主义力量坚定地支持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普写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新篇章D.社会主义在当代引导着世界人民的前进方向7、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有ABA.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是由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B.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并不违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C.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原因D.高度社会化的资本主义大生产作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前提8、下列有关无产阶级专政的说法正确的有ABCDA.无产阶级专政思想的诞生,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体系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B.无产阶级专政是人类社会国家发展史上的伟大飞跃,它是人类社会先进的新型国家政权C.无产阶级专政是以工农联盟为阶级基础的国家政权D.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要消灭剥削、消除阶级,进到无阶级社会9、下列有关社会主义民主正确说法的有ABCDA.社会主义民主首先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B.社会主义民主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C.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D.建设高度的民主需要一个历史过程10、无产阶级革命是迄今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是不同于以往一切革命的最新类型的革命,这是因为ABCD A.无产阶级革命是彻底消灭一切私有制、代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的革命B.无产阶级革命是要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和阶级统治的革命C.无产阶级革命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D.无产阶级革命是不断前进的历史过程11、无产阶级革命的形式是BCA.发展B.暴力C.和平D.合作12、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的尝试是ADA.巴黎工人起义B.武装起义C.里昂工人起义D.巴黎公社13、列宁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大体上经历的时期是ABCDA.进一步巩固苏维埃政权时期B.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时期即战时共产主义时期C.由战时共产主义转变为新经济政策时期D.由新经济政策时期转变为稳定时期14、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弊端有ABCDA.集中过多B.管得过死C.否定市场的作用D.严重束缚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15、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最深刻的教训是BCDA.放弃了民主社会主义道路,放弃了无产阶级专政B.放弃了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放弃了马克思列宁主义C.结果使得已经相当严重的经济、政治、社会、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D.最终酿成了制度剧变、国家解体的历史悲剧16、《共产党宣言》发表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是ABCA.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形成B.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C.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树立了一面旗帜D.社会主义可以在一国首先胜利1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ABCDA.打破了资本主义体系在世界上的独霸局面B.有力地支援了亚非拉地区的民族解放斗争,加速了世界殖民主义体系的崩溃C.为战后世界和平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D.显示了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证明社会主义是人类发展的必由之路18、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新认识是ABC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B.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化C.最终达到共同富裕D.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19、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基于对社会主义的新认识,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关于科学发展观的正确认识的有ABCDA.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B.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C.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D.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20、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应遵循的基本原则ABDA.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B.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C.可以跨越式发展D.必须充分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三、判断题(只判断对或错,每小题2分,共20分)1、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文化还比较落后,因此在各项工作中都要把效益摆在第一位。
第六章练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考试练习及答案
3、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局限性为 A.没有找到变革社会的革命力量 A.没有找到变革社会的革命力量 B.宣扬天才论和英雄史观 B.宣扬天才论和英雄史观 C.对未来社会作出了天才的设想 C.对未来社会作出了天才的设想 D.主张通过示范、说教、呼吁等手段来改 D.主张通过示范 说教、 主张通过示范、 造社会 E.以理性为基础构建和谐社会 E.以理性为基础构建和谐社会 ABDE
7、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 A.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A.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B.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B.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C.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 C.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 D.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D.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C
8、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 列宁说: 没有革命的理论, 革命的运动” 革命的运动”,这句话应理解为 A.革命理论是革命运动的基础 A.革命理论是革命运动的基础 B.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最终的决定作 B.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最终的决定作 用 C.革命运动是由革命理论派生的 C.革命运动是由革命理论派生的 D.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D.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D
8、社会主义制度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伟大 贡献在于 A.削弱了资本主义的统治基础 A.削弱了资本主义的统治基础 B.遏制了霸权主义在全世界的扩张 B.遏制了霸权主义在全世界的扩张 C.支持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 C.支持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 D.改变了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 D.改变了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 E.引导着世界人民的前进方向 E.引导着世界人民的前进方向 ABCE
多项选择题
1、无产阶级革命是不同以往一切革命的新类型, 无产阶级革命是不同以往一切革命的新类型, 这是因为 A.它是最广泛、最彻底的革命 A.它是最广泛 它是最广泛、 B.它是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 B.它是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 C.它是消灭私有制、代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的革 C.它是消灭私有制 它是消灭私有制、 命 D.它是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根本目标的革命 D.它是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根本目标的革命 E.它是以暴力革命为基本形式的革命 E.它是以暴力革命为基本形式的革命 ABCD
马哲第六章
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标志是(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建立C.空想社会主义理想的破灭D.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2.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 )A.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B.实行无产阶级专政C.巩固共产党的领导D.镇压资产阶级的反抗3.无产阶级革命之所以能取得胜利,其根本保证是(A.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B.取得国家政权C.人民群众的革命积极性的极大提高D.建立革命统一战线4.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是( )A.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B.国家政权C.生产资料公有制D.唯物史观5.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就是( )A.无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B.要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到无阶级社会C.镇压敌对阶级的反抗和破坏活动D.领导和组织社会主义建设[单项选择题答案]1.A2..A3.A4.A5.A2、 多项选择题1.空想社会主义者( )A.对资本主义的弊病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猛烈的抨击B.揭示了资本主义灭亡的客观必然性C.对未来社会作出了天才的设想D.发现了变革社会的革命力量E.要求埋葬资本主义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有( )A.消灭了剥削制度并建立起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体系B.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C.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在政治上实行无产阶级专政E.实行改革开改的政策3.从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有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B.夺取了资产阶级的国家政权C.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D.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政府E.生产力高度发达4.人民民主专政实际上就是无产阶级专政,原因是它们的( )A.领导力量是相同的B.阶级基础是相同的C.内容是相同的D.形式是相同的E.指导思想是相同的5.无产阶级革命是不同于以往一切革命的最新类型的革命,因为()A.无产阶级革命是彻底消灭一切私有制的革命B.无产阶级革命是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和阶级统治的革命C.无产阶级革命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革命D.无产阶级革命是不断前进的历史过程E.无产阶级革命是为所有人谋福利的运动[多项选择题答案]1.ACE2.ABCD3.ABCD4.ABCDE5.ABD三、辨析题1.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因为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社会历史观基本上是唯物主义的。
马哲模拟题及参考答案6
第六章模拟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30道,每道1分)1、生产关系变革的根源是:A、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B、新的生产关系已经出现C、人们进行自觉的革命活动D、先进思想理论的形成2、腐朽的生产关系迟早要发生革命性的变革,因为:A、人们对于理想社会的企盼B、人们具有自觉的能动性C、先进的生产关系已经出现D、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3、生产方式是: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B、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C、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的统一D、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的统一4、经济基础是指:A、一定历史阶段生产力的总和B、一定历史阶段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C、一定历史阶段科学技术与生产管理的总和D、一定历史阶段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5、上层建筑是指:A、社会经济制度B、社会的科学技术C、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以及相应的社会意识形态D、社会的生产关系6、一定的上层建筑由两部分组成:A、政治法律制度和军队警察等武装力量B、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C、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D、政权和政治法律制度及其设施7、上层建筑的核心是A、政治法律思想B、道德观念C、宗教信仰D、国家政权8、在社会生活中,如果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这表明:A、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符合B、上层建筑直接影响了生产力C、上层建筑是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D、国家政权成了上层建筑的核心9、直接决定社会形态的性质的是:A、生产力B、生产关系C、上层建筑D、科学技术10、区分社会制度的根本性质是:A、生产力的发展水平B、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C、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性质D、国家政权的性质11、“蒸汽、电力和自动纺织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郎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这一论断的含义是:A、科技革命是对统治阶级的极大威胁B、科技革命对变革社会制度具有直接、决定作用C、滥用科技革命的成果会对人类造成“危险”D、科技革命导致社会政治革命12、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是因为A、生产力是第一性的,生产关系是第二性的B、自然关系决定分配关系C、生产力是内容,生产关系是形式D、自然关系决定社会关系★1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是:A、某些社会发展的共有规律B、只对资本主义社会发生作用的规律C、在一切社会中都起作用的规律D、社会主义社会特有的规律★14、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的性质决定于:A、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B、它是否同自己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相适应C、它是否反映统治经济的利益D、它是否有利于公有制的巩固和发展★15、社会基本矛盾是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B、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C、生产和消费的矛盾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16、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最终原因是:A、生产关系的发展B、生产力的发展C、上层建筑的发展D、经济基础的发展17、人类全部社会关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A、血缘关系B、思想关系C、生产关系D、法律关系18、社会分裂为阶级的根本原因是:A、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实行暴力统治的结果B、出现了剩余产品和所有制的结果C、产品分配不公的结果D、在生产中出现了指挥者和执行者的结果19、列宁关于阶级的定义表明,阶级是个:A、经济范畴B、政治范畴C、文化范畴D、社会意识范畴20、阶级的实质是:A、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专政B、人们的社会分工和地位不同C、一个集团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D、阶级压迫的工具21、划分阶级的依据是:A、人们在特定经济结构中的特定地位B、人们在特定历史阶段的特定政治态度C、人们在特定经济关系中所形成的思想D、人们之间的政治法律思想22、阶级斗争的根源是:A、阶级在政治态度上的根本对立B、阶级在思想观点上的根本对立C、不同阶级在经济利益上的根本对立D、阶级的社会分工不同23、我国的国民经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而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这说明:A、生产关系的任何变化都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B、生产关系的变化决定着生产力的发展C、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D、有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也具有决定作用★24、社会革命的根本问题是:A、建立革命政党B、夺取国家政权C、创立革命理论D、发展社会生产力25、社会革命的根源是:A、人口太多B、少数英雄任务组织的暴动C、阶级斗争D、社会基本矛盾及其激化26、社会改革的实质是A、推翻原有的社会制度B、就是推翻旧统治阶级的政权C、不改变社会制度,只对社会的某些体制进行改善和革新D、推翻原社会的一切成果27、在社会革命中具有决定意义的环节是:A、政治革命B、思想革命C、技术革命D、文化革命28、当前我国的改革也是一场革命,是指通过改革A、改变社会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B、根本变革社会的政治制度C、同一切传统观点彻底决裂D、根本变革社会经济制度29、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A、人是社会活动的主体B、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C、社会意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用D、社会运动是受偶然性支配的30、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其根本原因是A、人民群众占人口的大多数B、人民群众有无穷的智慧C、人民群众的活动总是合理的D、人民群众是社会生产力的承担者二、多项选择题(20道,每道1分)1、落后的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起阻碍作用表现在:A、使生产力的发展遭到显著破坏B、使生产发展完全陷入停滞状态C、消灭生产力中的积极因素D、把潜在的生产力变为现实的生产力E、使生产力的发展不可能达到可能有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的表现是:A、生产力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B、生产力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变化方向C、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产生及其发展方向只能其影响作用D、生产关系不能长久的落后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E、不能人为地、随意地改变生产关系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A、为我们提供了正确认识探索历史发展根源的一把钥匙B、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础C、运用这一规律才能深刻认识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性和必要性D、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体制的理论依据E、是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直接的理论依据4、社会形态与技术社会形态的关系是:A、社会形态以生产关系的性质为标志,技术社会形态以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为划分标准B、马克思曾经将二者统一起来用以说明社会形态的更替C、技术社会形态是以生产关系为基本标志的社会形态的物质技术基础D、社会形态受社会基本矛盾制约,它与技术社会形态不完全一致E、有什么社会形态就有什么技术社会形态,二者完全等同★5、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主要表现为:A、上层建筑不能先于经济基础而建立B、上层建筑的变化引起经济基础的变化C、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发展D、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E、经济基础必须在上层建筑的保护下才能产生6、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之所以构成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因为它们:A、概括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B、贯穿了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C、包括了一切社会现象D、形成了整个社会的最基本的结构E、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7、“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这句话揭示了:A、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C、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的顺序性D、物质生产的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E、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8、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生产力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的时候,它是绝对不会灭亡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六章练习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章节练习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A.进行阶级斗争B.改革生产资料所有制C.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D.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答案:D解析: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2.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在于( )A.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B.建立无产阶级专政C.巩固共产党的领导D.镇压资产阶级的反抗答案:A解析: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在于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3.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原则是( )A.集体领导B.理论联系实际C.实事求是D.民主集中制答案:D解析: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4.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
提出这一著名论断的是( )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斯大林答案:C解析:列宁得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结论。
5.列宁得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结论依据是( )A.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B.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C.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规律D.无产阶级是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的原理答案:B解析:列宁得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结论依据是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
6.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是( )A.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B.建立革命的统一战线C.人民群众的革命积极性的极大提高D.国家政权问题答案:A解析: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是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7.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问题是( )A.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问题B.农民问题C.武装斗争问题D.国家政权问题答案:D解析:国家政权问题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问题。
8.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空想社会主义的学说B.19世纪初期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C.空想平均共产主义D.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答案:B解析: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19世纪初期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
马克思哲学基本原理-第六章习题答案
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答案]1.C 2.B 3.B 4.A 5.C 6.C 7.D 8.A 9.B 10.D 11.C 12.C 13.B 14.D 15.D 16.A 17.D 18.B 19.D20.D二、[多项选择题答案]1. ABD 2. AC 3. CD 4. BD 5. ABCD 6. ABC 7. ABD 8. ABCD9. DCD 10. ABC三、判断题1、错误2、错误、3、错误4、错误5、正确四、材料分析题[参考答案](1)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问题,是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思想中一个首要的基本问题。
马克思恿格斯对这个问题的论证,主要是从历史考察、现实分析和价值判断等三个方面展开的。
从历史考察来看,社会主义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屉的客观规律。
人类社会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社会主义作为一个更高级的社会形态,它的产生,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所决定的。
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必然要引起生产关系的变化;生产关系的变化.必然要导致整个社会的变革。
人类社会各个形态的依次交替,都体现了这样的规律。
除此之外,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前一个社会形态发展,也都为后一个社会形态的产生奠定着基础,创造着条件。
由此可以看到,封建社会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条件,资本主义的发展也为社会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新的条件。
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的母体,它创造的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孕育出的新社会因素,形成的世界性普遍交往,带来的思想观念的解放,使社会主义的产生有了必要的经济文化基础。
从现实分析来说,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的必然走向。
资本主义生产与以往一切生产活动相比,有一个显著不同的特点,这就是生产的社会化。
马克思恩格斯看到,生产的社会化已经使生产资料成为劳动者共同使用的生产资料,生产过程开始实行统一的组织和管理,产晶面向社会的需要。
但生产资料以及劳动成果却依然掌控在私人手里,这就造成了资本对劳动的剥削,产生阶级对立。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6章在线测试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地理环境是( )。
A 、划分社会经济形态的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6章在线测试及答案B 、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因素C 、社会制度变革的决定力量D 、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6章在线测试及答案2、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作用主要是通过( )。
A 、人们的思想观念来实现的B 、国家的有关政策和法律来实《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6章在线测试及答案现的C 、民族习惯和民族信仰来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6章在线测试及答案的D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来实现的3、经济社会形态( )。
A 、是直接或间接地以生产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6章在线测试及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6章在线测试及答案性质划分B 、是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程度划分C 、是以如何进行产品分配划分D 、是以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6章在线测试及答案划分4、社会存在( )。
A 、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的总《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6章在线测试及答案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6章在线测试及答案B 、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C 、是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6章在线测试及答案总和D 、就是指社会环境5、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表现在( )。
A 、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6章在线测试及答案条件《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6章在线测试及答案B 、它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C 、它是与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无《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6章在线测试及答案关的因素D 、它是引起社会制度变革的根本原因。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六章习题及答案
D.历史辩证法观点
4.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是(本题难度系数为 08)()
A.生产力水平的不同
B.先进文化的不同
C.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D.文明水平的不同
5.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本题难度系数为 08)()
A.在任何社会都受历史条件制约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六章习题及答案
第 6 章 社会发展的规律和历史的创造者
一、选择题Ⅰ,即单项选择题(每题 1 分):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 最符合题意的。
1.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共同之处是(本题难度系数为 07)()
A.客观性 B.历史性
C.能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D.随机性
10.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本题难度系数为 075)()
A.改革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环节
B.改革是历史的火车头
C.改革是被压迫者被剥削者的盛大节日
D.改革是一种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量变
1234567891011 下一页
D.人的活动都体现社会规律
7.邓小平同志指出,“改革也是一场革命”。这是指(本题难度系数为 08)()
A.改革是社会形态的质变
B.改革是社会制度的深刻变革
C.改革是解决所有社会矛盾的唯一途径
D.改革是社会制度的质变
8.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因此历史发展的方向是由人自觉选定的。这 是(本题难度系数为 07)()
2.阶级社会中,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环节是(本题难度系数为 075)()
A.社会革命 B.阶级斗争
C.改革 D.生产力发展
3.“历史活动中,英雄人物是剧作者,人民群众是剧中人”,这是(本题难度 系数为 08)()
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六章 练习题
第六章一、多项选择题1.无产阶级革命是不同以往一切革命的最新类型的革命,这是因为( ) A.它是最广泛、最彻底的革命B.它是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C.它是消灭私有制、代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的革命D.它是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根本目标的革命E.它是以暴力革命为基本形式的革命2.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功绩是( )。
A.对资本主义的弊病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猛烈的抨击B.揭示了资本主义灭亡、社会主义胜利的客观规律C.对未来社会做出了天才的设想D.找到了变革社会的革命力量E.主张通过阶级斗争来实现社会的改造3.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局限性为( )。
A.没有找到变革社会的革命力量B.宣言天才论和英雄史观C.对未来社会做出了天才的设想D.主张通过示范、说教、呼吁等手段来改造社会E.以理性为基础构建理想社会4.下列属于社会主义国家的有( )。
A.中国 B.朝鲜 C.老挝 D.越南 E.古巴5.社会主义民主是( )。
A.人民当家作主 B.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C.目的和手段的统一 D.为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服务的E.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一个重要体现6.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有( )。
A.公有制为主体 B.按劳分配 C.共同富裕 D.实行无产阶级专政 E.依法治国7.社会主义模式多样化的原因在于( )。
A.政治经济文化水平的发展不同 B.历史传统不同 C.指导思想不同D.地域环境不同 E.生产力状况不同8.社会主义制度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伟大贡献在于( )。
A.削弱了资本主义的统治基础 B.遏制了霸权主义在全世界的扩张C.支持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 D.改变了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E.引导着世界人民的前进方向9.无产阶级要建立自己的政党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
A.有一定数量的无产阶级B.工人运动的一定发展C.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和指导D.加强各国无产阶级之间的联合E.社会化大生产的充分发展10.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长期性原因包括( )。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六章题
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一、单项选择题(在下面各题的选项中,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1项,并将代表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括号内。
)1.在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政治学2.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是()A.德国古典哲学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法国复辟时期的历史学D.英法空想社会主义3.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是()A.俄国共产党 B.中国共产党 C.共产主义者同盟 D.法国共产党4.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是()A.《资本论》的发表B.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成立C.巴黎公社的工人起义D.《共产党宣言》的发表5.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可以首先在一个或几个国家取得胜利理论的是A.马克思 B.恩格斯C.列宁 D.斯大林6.斯大林提出了()A.社会主义同时胜利理论 B.社会主义一国首先胜利理论C.反法西斯战争理论D.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理论6.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形成的标志是()A.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的确立B.农业集体化方针的确立C.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D.1936年通过的苏联新宪法7.无产阶级革命的基本形式是()A.政治斗争 B.思想斗争 C.经济斗争 D.暴力革命8.“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
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这一著名论断出自于:A.《人权宣言》B.《独立宣言》C.《共产党宣言》D.《资本论》9.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是()A.阶级统治B.工农联盟C.消灭阶级D.无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10.社会主义民主的实质是()A.人民当家作主B.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C.目的和手段的统一D.全体人民享受广泛的民主权利11.马克思恩格斯对经济全球化的最初表达是()A.世界市场B.世界消费C.世界交往D.世界历史12.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走向垄断阶段,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即()A.帝国主义时代B.无产阶级革命时代C.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D.和平与发展的时代13.构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是()A.社会主义政治制度B.社会主义经济制度C.社会主义文化制度D.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有机统一14.社会主义具有不可抗拒的生命力就在于()A.社会主义的优越性B.社会主义的成功和辉煌C.社会主义是新生事物D.社会主义适应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15.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A.全面改造旧社会B.发展生产力C.维护无产阶级的国家政权D.实现向无阶级社会的过渡16.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战略和策略的基本原则和出发点是()A.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B.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C.为工人阶级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在当前斗争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D.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参考答案:1.C 2.D 3.C 4.D 5.C 6.B 7.D 8.C 9.D 10.A 11.D 12.C 13.D 14.D 15.D 16.C]二、多项选择题(在下面各题的选项中,请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并将代表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六章-社会基本结构-随堂练习-试题和答案
第六章社会底子布局随堂操练提交截止时间:2021-06-15 23:59:59当前页有10 题,你已做10 题,已提交10 题,此中答对10 题。
1. ( 单项选择题)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联系的不雅观点和开展的不雅观点B、否认的不雅观点C、矛盾的不雅观点D、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不雅观点4aa663675677c2b30A答题: A. B. C. D. 〔已提交〕2. ( 单项选择题) “城门掉火,殃及池鱼〞说明〔〕。
A、任何事物和现象都是彼此联系的B、任何事物和现象都是彼此孤立的C、任何事物和现象之间的联系是主不雅观随意的D、事物之间是互不影响的4aa663675677c2b30A答题: A. B. C. D. 〔已提交〕3. ( 单项选择题)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不合的焦点是〔〕。
A、是否成认事物的内部布局性B、是否成认事物的量变C、是否成认事物开展的底子原因在于事物内在的矛盾性D、是否成认事物的相对静止4aa663675677c2b30C答题: A. B. C. D. 〔已提交〕4. ( 单项选择题) 唯物辩证法所理解的联系是指〔〕。
A、各种事物和现象之间没有确定的边界,一切都是“亦此亦彼〞B、每一事物和现象都同其他事物和现象相区别C、彼此区此外事物和现象彼此都是孤立的D、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处于彼此影响、彼此作用和彼此制约之中D答题: A. B. C. D. 〔已提交〕5. ( 单项选择题) 事物开展的底子动力是〔〕。
A、事物的相对性B、事物的内在矛盾性C、事物的变化D、人的自觉能动性4aa663675677c2b30B答题: A. B. C. D. 〔已提交〕6. ( 单项选择题) 矛盾是反映〔〕。
A、事物之间互相对立,互相排斥、互相否认关系的范畴B、对立面之间互相联系、互相转化关系的范畴C、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和同一及其关系的底子哲学范畴D、主体和客体之间互相对立的范畴4aa663675677c2b30C答题: A. B. C. D. 〔已提交〕7. ( 单项选择题) 有人认为矛盾不过是个命题或判断,它只存在于不正确的思维中,这种不雅观点的本色是否认了矛盾的〔〕。
马哲第六章[小编推荐]
马哲第六章[小编推荐]第一篇:马哲第六章[小编推荐]单项选择题1、生产力所体现的关系是()A、人和人的关系B、物和物的关系C、人和物的关系D、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关系2、生产力的客观性在于()A、它是构成生产关系的根本形式B、它是人们在生产中结成的物质关系C、它是一种人们不能选择的既得的物质力量D、它的实体就是客观自然物3、生产力中起主导作用的要素是()A、劳动者B、劳动资料C、劳动对象D、生产工具4、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A、劳动技能B、科学技术C、生产管理D、生产工具。
5、劳动者是指()A、有思想有理想的个人B、从事一定活动的人C、有特殊技能的青年人和老年人D、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并从事生产的人6、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因为()A、科学技术是构成生产力的最重要的独立要素B、科学技术能把生产力诸要素结合起来构成现实的生产力C、科学技术是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D、科学技术渗透到生产力诸要素中,并且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7、科学技术是()A、直接的生产力B、现实的生产力C、知识形态的生产力D、生产力的基本要素8、生产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A、血缘关系B、政治关系C、经济关系D、思想关系9、在生产关系诸方面中,最基本的、决定的方面是()A、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B、产品的分配形式C、人们的不同消费关系D、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10、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指()A、生活资料归谁所有B、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归谁所有C、在生产过程中有无剥削D、谁占有别人的劳动11、经济结构是指多种生产关系的总和,这个“总和”是指()A、社会中现有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B、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和各环节的总和C、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和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D、生产资料和生产工具的总和12、区分社会经济形态的基本标准是()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统一的程度B、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C、如何进行产品分配D、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13、区分生产关系基本类型的标志是()A、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或方面的相互联系B、产品的分配形式C、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D、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14、经济基础是指()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B、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的总和C、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D、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15、上层建筑是指()A、社会的经济制度B、与一定社会生产发展相适合的科学技术C、社会生产关系D、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应的制度和设施16、一定的上层建筑由两部分组成,即()A、政治法律制度与军队警察等武装力量B、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C、政权和政治法律制度及其设施D、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17、上层建筑的根本性质取决于()A、经济基础B、政治制度C、国家政权D、意识形态18、上层建筑的核心是()A、意识形态B、政治法律思想C、国家政权D、生产资料所有制19、我国上层建筑的核心是()A、社会主义的政治法律观点B、共产主义思想道德C、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D、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20、国家在本质上是()A、调和阶级矛盾的机关B、阶级统治的暴力机关C、全体居民共同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机关D、独立于阶级之外的第三种社会力量21、国家权力的主要成分是()A、政权形式B、武装力量C、上层建筑D、意识形态22、区分国家类型和本质的根据是()A、人口多少B、领土大小C、何种国体D、何种政体23、最直接、最集中地反映经济结构的意识形态是()A、哲学B、艺术C、政治和法律思想D、宗教24、全部意识形态的核心是()A、哲学B、道德C、宗教D、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多项选择题1、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包括()A、劳动者B、劳动的分工与协作C、劳动资料D、劳动对象E、科学技术2、生产工具是劳动资料中最主要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因为(A、它是生产力发展的物质尺度B、它是生产力中的“骨骼”和“肌肉” C、它决定着劳动资料其他因素的发展状况D、它是社会发展中划分经济时代的物质标志E、它在人们改造劳动对象的过程中发挥直接的作用3、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关系是()A、科学是物质形态的直接生产力)B、技术是自然科学在生产中的应用即直接生产力C、科学是知识形态的一般社会生产力D、科学技术中包含着生产力E、科学技术渗透到生产力基本要素中转化为直接生产力4、生产力的客观性在于()A、它是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的物质力量B、它是前人实践活动的客观结果C、它是当代人的实践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出发点D、构成生产力的诸要素是物质的、客观的E、它是一种纯粹的自然力量5、生产力各基本要素在生产中的地位在于()A、劳动对象是进行生产的前提B、劳动资料是进行生产的手段C、劳动者在生产力中占主导地位D、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E、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动力6、生产关系的内容包括()A、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B、物质生产过程中各种关系的总和C、人和自然的关系D、产品分配形式以及由此决定的消费关系E、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交换关系7、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着()A、生产关系的性质B、生产的发展水平C、产品的分配形式D、人们不同的物质利益关系E、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不同地位和相互关系8、等级是()A、由法律规定或认可的具有一定特权和专利的社会集团B、按照地位、身份、门第、职业对社会成员所进行的划分C、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特有的社会现象D、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现象E、一个政治法律范畴9、阶层是()A、与阶级相同的范畴B、同一阶级内部按照财产状况划分的若干层次C、按照特定的标准把各阶级的部分成员组合起来而构成的社会集团D、同一阶级中因社会地位或谋生方式的不同而区分开来的社会集团E、与阶级既相互联系又不能相互代替的社会特殊部分10、在上层建筑中()A、政治最直接地反映经济基础B、艺术最直接地反映经济基础C、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D、宗教和道德最直接地反映经济基础E、国家政权是核心部分11、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的关系是()A、它们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并为其服务的B、国家政权是一切上层建筑的核心C、政治上层建筑是依据思想上层建筑的要求建立起来的D、政治上层建筑及其设施是现存的存在被思想上层建筑所反映E、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为经济服务的方式和手段不同12、国家是()A、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B、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权力机关C、阶级统治的工具D、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暴力机关E、统治阶级用来维护本阶级根本利益的工具13、国家的职能是()A、镇压被统治阶级的反抗B、协调各阶级的利益C、组织调节、干预经济生活D、把阶级斗争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E、防御外来的侵略和颠覆14、观念结构相对独立性的表现是()A、观念结构的变化发展与经济结构变化发展不一定完全同步B、观念结构和社会发展水平之间的不平衡性C、观念结构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D、各种社会意识形式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E、观念结构对经济结构以及政治结构具有能动的反作用15、艺术的特点和社会作用是()A、用生动的形象反映社会生活B、通过美的感染力影响人的思想感情和社会生活C、通过艺术的美达到教育的目的D、利用美的感染力使人们认识自然和社会E、艺术形象、艺术美和艺术感染力可以给人们快乐16、道德的特点和作用()A、一种靠社会舆论、人的信念、习惯传统和教育起作用的精神力量B、不同社会有不同的道德观念C、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道德观念D、不同的社会和不同的阶级的道德具有某种继承性E、任何道德都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17、下列哪些精神产品是对经济基础最集中最直接的反映()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C、《三国演义》D、《论人民民主专政》E、《圣经》18、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文化()A、具有维护和巩固这种社会制度的功能B、具有调控并保持其正常运转的功能C、具有传承知识的功能D、具有教化的功能E、消解社会和人的活动的功能19、思想、政治、经济三者的关系是()A、经济是基础B、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C、思想既反映经济又反映政治D、三者平行发展E、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20、国体和政体的关系是()A、国体决定政体B、政体服务于国体C、同一国体可以有不同的政体D、同一政体可以为不同的国体服务E、国体和政体相互决定单项选择题答案1、D2、C3、A4、D5、D6、D7、C8、C9、D10、B11、B12、B13、D14、D15、D16、D17、A18、C19、C 20、B21、B22、C23、C24、D多项选择题答案1、A C D2、A B C D E3、B C E4、A B C D5、A B C6、A D E7、A C D E8、A B C E9、B C D E10、A C E11、A B C D E12、A B C D E13、A C D E14、A B C D E15、A B C D E16、A B C D E 1719、A B C E、A B D 1820、A B C D、A B C D第二篇:马哲收获《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收获对于理工科出身的我,从高二开始就不再学政治,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只是知道它主张唯物论,只是听过辩证法这个词,但对其内涵并不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9、阶级分析方法是( B ) Leabharlann A、研究和分析整个社会历史的根本方法
B、研究和分析阶级社会历史的根本方法
C、研究和分析社会主义社会历史现象的根本方法
D、研究社会政治现象的根本方法
40、社会革命的主要形式是( B )
A、议会斗争 B、暴力革命
C、和平转变 D、自然过渡
A.直立行走 B.抽象思维 C.制造劳动工具 D.语言的产生
56、理解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A)
A.生产关系的发展史 B.社会意识的发展史
C.生产劳动的发展史 D.阶级斗争的发展史
57、决定社会面貌的基本因素是(B)
27、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作用的性质,取决于( B )
A、是否代表劳动人民的利益
B、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C、它和经济基础矛盾的性质
D、它本身内部矛盾的性质
28、政治上层建筑中的物质设施属于社会的( C )
A、政治关系 B、纯粹的观念形态
C、思想的物质附属物 D、经济关系
第六章 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
一、 单项选择
1、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 C )
A、劳动者 B、劳动对象 C、科学技术 D、管理方式
2、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 B )
A、人与自然的关系 B、人与人的物质利益关系
A、生产工具的落后,从而表明了生产工具这一物质要素的决定作用
B、生产者素质低下,说明了人的因素在生产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C、地理环境恶劣,说明了地理条件对生产力发展的支配作用
D、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状况,表明了生产关系的反作用
12、生产关系的存在和发展根源于( D )
A、社会的思想关系 B、社会的上层建筑
41、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C )
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B、人民内部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矛盾
42、人民群众的主体是( D )
A、体力劳动者 B、各个时代的进步阶级
C、进步的知识分子 D、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
B、上层建筑的进步可以决定经济基础发展的根本方向
C、经济基础发展的总趋势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
D、经济发展的规律是可以改变的
24、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这两对社会基本矛盾的关系是( D )
A、前者和后者互相决定相制约
B、前者和后者并行不悖
C、以后者为基础,推动前者矛盾的解决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状况 B、人们头脑中的传统观点
C、科学文化水平 D、人们的生活水平
48、人民群众的生活与文艺创作的关系是( A )
A、人民群众的生活是文艺创作的源泉
B、人民群众的生活等于文艺作品
C、人民群众的生活都是文艺创作的典型
D、人民群众的生活高于文艺作品
49、承认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有( C )
B、人民群众有无穷的智慧
C、人民群众的活动总是合理的
D、人民群众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理者
54、历史上杰出人物的产生( C )
A、纯粹是偶然的 B、有的是偶然的,有的是必然的
C、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统一 D、纯粹必然性
55、人类最终从动物界分化出来的根本标志是( C )
C、社会的民主程度 D、社会生产力
13、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中( A )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B、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互相决定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互不决定
13、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是( C )
A、政党的领导 B、正确思想路线
6、引起阶级对斗争的根本原因是( B )
A、政治上的对立 B、经济上的对立
C、思想上的对立 D、文化上的对立
7、改革也是一场革命,这是指( C )
A、改革是否定社会的一切 B、改革是社会形态的质变
C、改革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D、改革是解决社会阶级矛盾的唯一途径
A、社会主义社会折上层建筑具有生产力的作用
B、在社会主义社会,上层建筑是无所不能的
C、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是非常完善的
D、上层建筑反作用的大小是和社会历史条件在一起的
2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这说明( A )
A、先进的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能动的反作用
C、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
D、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
52、“英雄人物的活动是理解历史活动的基本线索”是( A )
A、唯物史观的观点
B、唯心史观的观点
C、历史主义的观点
D、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都能接受的观点
53、人民群众之所以是历史的创造者,最根本的原因在于( D )
A、人民群众占人口的大多数
C、社会生产力 D、生产关系
14、构成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只能是( D )
A、社会现存的各生产关系 B、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
C、代表社会进步方向的生产关系 D、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
15、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先于它的经济基础而产生,这一事实表明( A )
A、这是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辩证发展一般规律的特殊表现
43、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就是坚信(C )
A、群众的意见总是正确的
B、群众都有高度的共产主义觉悟
C、群众自己解放自己
D、群众运动都是合理的
44、所谓杰出的历史人物是指( D )
A、各阶级的领袖人物
B、统治阶级的政治代表人物
C、同情劳动人民的历史人物
D、对社会历史发展起促进作用的历史人物
C、统治阶级内部政权的更替
D、反动阶级对革命政权的篡夺
37、社会革命的根本问题是( D )
A、武装斗争问题 B、民主自由问题
C、国家政权问题 D、阶级斗争问题
38、阶级的实质是( B )
A、一个集团对另一个集团的统治
B、一个集团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C、一个集团占有另一个集团生产资料
D、以前者为基础,两者互相制约,互相作用
25、社会基本矛盾是( D )
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
B、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
C、生产和消费的矛盾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26、区分社会的依据主要是( D )
A、社会的阶级关系 B、生产力发展水平
C、产品分配形式 D、建立在一定生产力水平之上的经济基础
B、小资产阶级狂热性的产生
C、超越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阶段,应该补课
D、社会发展规律的正常表现
33、阶级产生的根源是( C )
A、原始氏族之间战争和相互掠夺的结果
B、公社内部产品分配不均的结果
C、出现剩余产品和私有制的结果
D、生产中出现了指挥者和执行者的结果
34、列宁关于阶级的定义表明,阶级是( A )
A、国家政权的阶级属性 B、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C、社会意识形态的性质 D、社会生产力的性质
5、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是( C )
A、对立统一规律 B、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的规律
C、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态的规律
D、阶级斗争的规律
C、一切社会的上层建筑的变化都是同经济基础变化同步的
D、社会中的一切经济基础成分都决定着社会上层建筑性质
21、在物质关系和思想关系中,上层建筑属于( A )
A、思想关系 B、物质关系
C、经济关系 D、财产关系
22、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上层建筑的能动作用表现行尤为突出( D )
8、历史发展的总的合力是人民群众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 C )
A、不包括普遍个人的意志 B、包括所有人的意志
C、不包括杰出人物的意志 D、合力是个抽象
9、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最终原因是( A )
A、生产关系的发展 B、生产力的发展
C、上层建筑的发展 D、经济基础的发展
B、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辩证发展规律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
C、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
D、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相互决定的
16、上层建筑的根本性质决定于( A )
A、经济基础 B、政治制度
C、国家政权 D、意识形态
17、一定的社会上层建筑由两部分组成,即( D )
D、任何上层建筑现象都可以从经济基础中找到根基
19、上层建筑的反作用的直接根源存在于( D )
A、生产力中 B、生产方式中
C、社会形态中 D、经济基础中
20、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就是说( B )
A、一切社会的上层建筑都要它的经济基础建立后才能产生
B、一切社会的上层建筑都根源于经济基础
45、“任何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都不能超出他们所处历史所许可的范围”这种看法是( D )
A、宿命论观点 B、机械论观点
C、历史循环论观点 D、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46、“英雄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历史”这个观点的实质( A )
A、历史唯物主义 B、历史唯心主义
C、历史主义 D、自然主义
47、人民群众对历史的创造作用总是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其根本的条件是指( A )
A、经济范畴 B、政治范畴
C、文化范畴 D、社会意识范畴
35、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革命是指( D )
A、最终动力 B、根本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