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

一、培养目标

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必须贯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思想,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具体要求如下:

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培养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科研作风,具有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能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2.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熟悉自己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国内外新进展,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严谨的治学态度,诚挚的合作精神和勇于创新的进取精神,具有独立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并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3.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

4.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

二、学制及培养年限

我校博士研究生的学制为3年,提前攻博研究生博士阶段学制4年。培养年限不得低于3年,不得超过6年。原则上用半学年完成学位课、必修课的课程学习,保证有2学年完成博士学位论文。

三、培养方式和方法

1. 博士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与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指导小组由3-5名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组成。指导小组的任务是:指定博士生的培养计划;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检查课程学习和论文工作情况。明确导师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第一责任人。

2. 博士生的培养,以自学、科学研究为主,重点培养独立的和创造性的研究工作能力。导师应编写或指定主要参考书,学习方式灵活多样,可采用专题讲授、自学讨论或自学加导师辅导等。

3. 提倡联合培养博士生,与校外科研单位或高等院校横向合作,相互取长补短,发挥优势,以本校为主,聘请校外专家作为指导教师成员,联合培养博士生,争取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以利提高培养质量。

四、课程设置

博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所修学分的总和应不少于15学分,其中学位课为9~11学分。具体要求见各学科专业培养方案。

(一)课程体系

1.学位课(9~11学分)

(1)公共学位课(5学分):现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2学分),英语(3学分)(2)学科基础课(2~4学分)

(3)专业必修课(2~4学)

学位课程共4~5门,均为考试课程。学位课必须采用课堂授课的方式进行。

2.必修课(3~5学分)

(1)必修环节课(3学分):研究生班讨论(2学分),学术活动1学分

(2)专业必修课(0~2学分)

研究生班讨论(2学分):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选题,广泛查阅国内外资料,撰写综述报告,制作多媒体,并在本研究方向或课题组范围内进行报告。

学术活动:研究生应积极参加各类学术报告活动。在读期间在导师指导下出席各类学术报告会5次以上,并作学术交流报告2次以上,可记学分1分。各学科可结合自身实际,对本学科的学术活动提出更高的要求。

专业必修课主要是专题课程,可采用研究生研讨与教师讲授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学习。提倡采用英语进行组织、交流和讨论。

必修课要求2~3门。

3.选修课(0~4学分)

(1)方向选修课(0~4学分)

(2)一般选修课(0~4学分)

选修课原则上总共不超过5门。

方向选修课为各专业根据研究方向特点开设的课程。某一研究方向的必修课可为另一方向的选修课。相近学科专业应避免重复设课的现象。

相近专业开设的课程,如需选修,应列入一般选修课。研究生可根据学位论文选题或个人学习计划的需要从其它专业设置的博士生课程或硕士生阶段课程中选择1~2门作为一般选修课来学习。跨专业选课原则上不超过4学分。

4.补修课程

对缺少本学科硕士层次专业基础的博士研究生,一般应在导师指导下补修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学位课和必修课2~3门。只记学时和成绩,不计学分。

(二)课程学时

培养方案中每门学位课一般为2~3学分,必修、选修课一般为1~2学分。每学分对应于讲课18~20学时,或实验36~40学时。

(三)课程考核

1. 课程学习必须通过考试或考查,成绩合格方可获得学分。考核及成绩评定办法

参照《四川农业大学研究生课程考核和成绩管理的暂行规定》。

2. 国家重点学科专业原则上要求学位课达到70~75分方为合格,其它专业原则上要求学位课到达70分为合格。必修课、选修课一般要求达到60分为合格。

3. 博士生英语课程成绩评定按照《四川农业大学研究生英语课程管理办法》执行。

五、中期考核

博士研究生的中期考核一般安排在第二学期,学位论文工作开始之前。考核内容包括:①思想政治表现、品德与科学作风;②基础理论课与专业课掌握的深度与广度;③科学研究的能力等。综合考试是中期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考核小组由本学科的3~5名高级职称人员组成,考核形式为笔试加口试,成绩分优秀、良好、不合格。中期考核最终评议结果分为合格、不合格,其中合格人员中可评出少数为优秀。通过中期考核的博士生方可进入博士论文阶段,不合格者应中止学习。考核步骤和方法参照《四川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中期考核有关规定》。

六、学位论文工作

(一)目的和要求

学位论文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博士研究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和从事科学研究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使研究生的综合业务素质在系统的科学研究中得到全面提高。开题报告、中期考核和论文答辩是博士生学位论文工作阶段的必要环节。博士学位论文集中反映博士生的知识能力及有无创造性的研究成果。博士生应在广泛阅读文献资料,充分掌握所研究专题的现状和趋向的基础上,独立提出研究题目,拟定研究计划,认真进行实验研究,写出具有创见性的学术论文。通过研究论文的设计、实施、总结、论文写作等全过程,培养博士生的创新意识、独立研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题目确定

学位论文的选题一般应结合本学科的研究方向和科研项目,鼓励面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选择应用型课题。确定学位论文工作的内容和工作量时应全面考虑博士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工作能力和培养年限等方面的特点。

(三)开题报告

博士研究生在广泛查阅文献基础上独立提出开题报告,在规定范围内宣读开题报告,广泛听取意见,拟订和修订论文研究计划及其实施方案,经导师同意后才能进行试验。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一般应于第二学期内完成。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为:课题来源及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和发展情况及分析;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案及进度安排,预期达到的目标及创新性;为完成课题已具备和所需的条件和经费;预计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解决的措施;主要参考文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