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在大塘肚苏区的革命斗争

合集下载

长征中共史之重要节点

长征中共史之重要节点

长征中共史之重要节点在中共历史中,长征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事件。

长征是中共第一次全面的战略撤退,也是一次艰苦的远征。

这场长征在中共党史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不仅是中国共产党戮力推进中国革命的标志,也是中国革命成功的转折点。

本文将分析长征期间几个重要节点,并探讨它们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影响。

一、中央红军撤离江西苏区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在毛泽东的领导下从江西苏区开始了长征。

长征的起点就是中央红军撤离江西苏区。

这个节点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面临的艰难局势。

中央红军撤离江西苏区是受到了敌人的长期围剿和侵袭,同时也是中共中央根据革命形势作出的战略调整的结果。

这个重要节点对中共党史具有深远的影响,使中央红军从一个苏区迁移到另一个苏区,确保了中共的生存和发展,为后续的长征创造了条件。

二、巍峨的井冈山井冈山是中国共产党的发源地,也是中国革命的摇篮。

在长征中,井冈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节点。

井冈山的地理位置使得中央红军得以在当地建立根据地,对抗国民党的进攻。

井冈山地区的党组织、军队和人民群众紧密结合,形成了一个巩固的革命阵地。

这个节点对中共党史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困境中寻求出路的决心和智慧,为长征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三、瑞金会议的召开在长征中,中央红军经过艰苦的远征,终于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瑞金。

在瑞金,中共中央召开了重要的瑞金会议。

这个会议是中央红军在长征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它的召开对中共党史和中国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瑞金会议对于中央红军来说意味着重新凝聚力量、整顿纪律,并制定了新的斗争策略和方针。

瑞金会议是中共中央作出的一个勇敢决策,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长征途中取得的重大成果。

四、遵义会议的召开遵义会议是中共历史上一个至关重要的节点。

在遵义会议上,毛泽东取得了对中共中央实权的掌控,并确立了他的军事指挥地位。

这个节点是中共在长征途中的一个转折点,也是中国革命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中央苏区的反腐败斗争

中央苏区的反腐败斗争

中央苏区的反腐败斗争作者:何立波来源:《检察风云》2008年第09期在漫长的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

同时,为了适应恶劣的战争环境,改善自身建设,从胜利走向胜利,中国共产党人从来没有放松另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反腐败斗争。

在中央苏区,反腐败斗争深入持久,卓有成效。

这充分表明我党从建立政权之始,便具有惩治腐败,并与腐败行为斗争到底的决心和能力。

苏区反腐有法可依中国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领导的反腐败斗争由来已久。

早在1929年召开的古田会议,就提出了反腐败,指出必须纠正党内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克服官僚主义等不良现象,密切党群关系。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瑞金成立,毛泽东当选为政府主席。

在临时中央政府下面,成立了中央工农检察部,在它的监督之下,苏维埃政府成为“空前的真正的廉洁政府”,而各级苏维埃工作人员,可以说是历史上最廉洁奉公的政府官员。

工农检察部的工作,在部长何叔衡的领导下开展起来。

工农检察部的人员有七八十名,下设控告局和突击队。

突击队可以公开突击检查任何苏维埃机关、国家企业和合作社,以揭露该机关或企业的贪污浪费等官僚腐化现象,也可以扮作普通工农群众,去机关请求解决某些问题,以测试该机关对工农的态度和工作效率。

控告局设有调查员,他们每天到各个控告箱去收取控告信,然后根据群众的控告,调查核实。

1932年2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发布通令,中央苏区反腐败斗争拉开帷幕。

1933年12月15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下发了由主席毛泽东、副主席项英签发的《关于惩治贪污浪费行为》的第26号训令。

这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我党颁布的第一个反腐败法令。

训令规定,凡苏维埃机关、国营企业及公共团体工作人员,贪污公款在500元以上者,处以死刑;贪污公款300元以上500元以下者,处以2年以上5年以下监禁。

这些法律的颁布,使苏区的反腐败斗争有法可依,健康发展。

第15课《梅岭三章》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

第15课《梅岭三章》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
这两句虚写,以奇特的想象,形象地表 明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至死不渝的心迹。
今天我将上断头台,心里想些什么呢?身经百战才创立了这番事
业。这次(如果我死了,就)去阴间招集牺牲的同志,用十万大军消
灭凶恶残暴的敌人。(回首征程——过去)
追怀往昔,表达了创业未成、死而不已的豪情壮志,表现了革命
者视死如归的气概和除恶务尽的决心。
字词清单
yán
阎罗
jīnɡ
旌旗
jié
捷报
mǎnɡ
丛莽
xuè
血雨腥风
泉台: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也指“阴间”。 旌旗:旗帜的总称。诗中借指军士。 血雨腥风:血溅得像下雨一样,风里带有腥气,形容残酷屠杀 的景象。 取义成仁:即“舍生取义”“杀身成仁”。为了成全仁义,不 惜牺牲生命。诗中指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而勇于牺 牲。取,选取。成,成全、实现。
新课导入
一柱天南百战身,将军本色是诗人。 ——郭沫若
诗中的“将军”所指何人? 陈毅元帅
15、梅岭三章
陈毅
梅岭,点明诗歌写作的地点。三章,即三首,交代了 组诗的数量。这三首诗形式上可以独立成篇,内容上却是 一个整体,每首诗各有侧重。
学习目标
1、了解诗人及诗歌的写作背景,结合注释阅读小序理解诗歌 内容。 2、品味诗句的艺术感染力,体会全诗的意蕴内涵。 3、关注诗歌中的意象,体会诗人炽烈的情感和豪壮的情怀。
2、圈画三首诗中的意象并分类,分析其内涵及情感。
泉台、烽烟、 血雨腥风 斩阎罗的十万 旌旗、纸钱
捷报、自由花
概括革命征程的艰辛 表达不屈的革命意志 表达革命必胜的信念
英勇无畏 视死如归 坚定乐观
三、赏读诗歌,感悟诗情
1、找出诗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品析其表达效果。

川陕革命根据地斗争史

川陕革命根据地斗争史

川陕革命根据地斗争史毛泽东同志对川陕苏区的评价“川陕苏区在争取苏维埃新中国的伟大斗争中具有非常巨大的作用和意义。

这使蒋介石和四川军阀都不得不在红四方面军的胜利面前发抖起来。

”“川陕苏区是全国第二大区域。

”川陕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1932年12月战略转移到四川、陕西边界地区,在川陕边区党组织和广大劳动群众的配合支持下建立的一块苏维埃区域。

“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第二个大区域。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李先念、徐向前、廖承志、许世友等在创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艰苦岁月中立下了卓越的不朽的功勋,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红四方面军的广大指战员和川陕的党组织及勤劳勇敢的川陕苏区人民,对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历史,是党史、军史和新民主主义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开辟新区1932年6月,蒋介石置民族存亡于不顾,调集50多万兵力,对红军发动了第4次“围剿”。

十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主力实行战略转移,由鄂豫皖根据地出发,经鄂豫边境,战胜敌人围、追、堵、截,12月初到达陕南,随即翻秦岭、渡汉水、越巴山,18日胜利进入川北。

月余时间就解放了通江、巴中、南江三座县城及大部土地。

12月29日在通江成立了川陕省临时革命委员会,把通江东北、巴水上游(大通江河)划为赤北县,通江县改为赤江县,通江北部及小通江河流域和南江东部划为红江县,巴南二地划为巴中县(设在清江渡)、南江县,巴中县城为直辖特别市。

五县一市的苏维埃政府和县委于1933年2月初相继成立。

1933年2月7日,红军在通江召开五县一市党团员代表大会,到会60余人,代表地方党员200余人,成立了川陕省委,书记袁克服,组织部长余洪远,宣传部长刘瑞龙(当时未到职),妇女部长姚一善,秘书长吴永康。

在川陕省委领导下,同月中旬,在通江召开了川陕省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到会代表120名,选举熊国炳为主席,正式成立了川陕省苏维埃政府。

宁都苏区红色故事

宁都苏区红色故事

宁都苏区红色故事
宁都苏区是中国革命历史上一段令人难忘的红色时期。

在这片土地上,党的领
导下的农民起义军开展了顽强的斗争,建立了人民政权,实现了土地革命。

宁都苏区的红色故事源于1927年,当时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者毛泽东发动了中
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武装起义——南昌起义。

随后,毛泽东带领一支农民起义军进入宁都地区,开始了为期两年的游击战争。

在游击战争中,宁都苏区的党组织秘密地发展壮大,组织起了广大的群众。


众在党的指导下,开展了土地革命,平分了土地,解放了农民。

此举大大提高了农民的觉悟和斗争性,使他们成为革命的中坚力量。

同时,宁都苏区的红色故事还有许多英雄事迹。

在一次次战斗中,宁都苏区的
革命战士们英勇奋斗,坚决抗击国民党军队。

他们不畏艰难困苦,勇往直前,为了革命事业甚至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

宁都苏区的红色故事还与红军长征密不可分。

在长征途中,红军经过了宁都苏区。

当时,红军受到了当地人民的热情款待和支持。

这种无私的援助在红军长征的困难时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宁都苏区红色故事的意义在于,它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力量和人民的英勇
斗争精神。

它告诉我们,只有经过长期的斗争和牺牲,才能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

它也提醒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宁都苏区的红色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宁都苏区的红色故事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座丰碑,它铭刻了革命先烈的英勇
事迹,也激励着我们继续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我们要牢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绝密使命》观后感心得体会范例五篇

《绝密使命》观后感心得体会范例五篇

《绝密使命》观后感心得体会范例五篇在剧中看到了共产党员:遇险不退、遇难不避、遇死不畏,前仆后继,勇于献身的精神。

下面是由本文库为大家整理的"《绝密使命》观后感心得体会范例五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绝密使命》观后感心得体会范例五篇【一】这是一条隐秘的战线,没有剑影刀光、战火硝烟,却谍影重重、杀机四伏;它虽隐秘,却长达3000公里,输送物资、传送情报、护送干部,实现党中央机关从上海到中央苏区战略转移。

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背后,是忠诚、智慧和奉献。

这是一个什么传奇故事呢?《绝密使命》是中宣部和国家广电总局作为"理想照耀中国--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电视剧展播"重点剧目。

该电视剧讲述了以梅州市大埔县交通员蔡雨青为人物原型所塑造的男主角潘雨青,和其他交通员一起,在长达3000公里的红色交通线上输送物资、传送情报、护送干部的故事,讴歌了潘雨青、邹叔宝等无名英雄,用"忠诚"和"信仰"再现了当年红色交通员们在白色恐怖的环境下遇险不退、遇难不避、遇死不畏、机智勇敢的战斗场景,讴歌了交通员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事业的赤胆忠心。

《绝密使命》是对福建闽西红色文化的整体性挖掘、系统性梳理、系列性开发、连续性创作。

今晚是《绝密使命》的首播,大家在教室中共同观看第一集。

国共交战期间,共产党急需建立地下交通线负责传输情报、输送物资和转移伤员,党员邹作仁提议成立伯公凹站交通线并担任站长。

前两集可谓画龙点睛,交代了交通线的由来,展现了共产党人在国民党疯狂的搜查和捕杀下,每一名地下工作者为心中的信仰抛头颅洒热血的伟大精神。

观影结束后,大家仍意犹未尽,下集预告更是吊足了胃口,纷纷表示被剧情圈粉。

小人物大格局、小站点大风云、小故事大智慧。

这部剧揭秘被毛泽东称为"红色血脉"的中央红色交通线上的隐秘故事,讲述了交通员们忠于职守、前赴后继、勇于献身的感人事迹,展现了这条"摧不垮、打不烂的地下航线"上熠熠生辉的忠诚精神。

从中我学习到要不负时代重托,要不畏艰难、不怕牺牲,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

仁化董塘暴动打响粤北湘南暴动第一枪

仁化董塘暴动打响粤北湘南暴动第一枪

仁化董塘暴动打响粤北湘南暴动第一枪作者:徐宝来徐诚林来源:《红广角》 2014年第9期(湖南)徐宝来(广东)徐诚林湘南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失败后发动和领导的一系列武装起义中一次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武装起义。

目前,党史、军史界将湘南宜章年关暴动定为打响湘南起义的第一枪。

笔者认为,打响湘南起义第一枪的应是粤北董塘暴动。

一、董塘暴动:粤北湘南暴动第一枪1927年广州发生“4.15”惨案后,粤北仁化一片白色恐怖。

国民党反动派勾结地主豪绅实施“清党”行动。

大地主豪绅谢梅生乘农民自卫军主力北上讨蒋之机,纠集反动武装300多人向农民协会发起疯狂进攻,大肆逮捕、杀害共产党员、农运骨干和革命群众,焚烧第五区13个村庄。

仁化革命运动转入低潮。

11月下旬,朱德率领南昌起义军余部千里转战,到达汝城,派出第十二支队滕铁生等10人先期到达仁化董塘,与第五区农协执委邹耀胜接头,深入农村,宣传发动农民,继续起来革命。

从此,仁化的共产党员、农运骨干和农民自卫军逐步恢复了活动。

12月10日,朱德率部由汝城、经仁化城口到董塘墟。

根据朱德的意见,当晚在董塘区农会领导人刘泰丰的泰丰店召开第五区农民协会、农民自卫军骨干会议,参加会议的有蔡卓文、廖汉忠、刘振平、邹耀胜、黄梅林、李载基、李翠基、江云山、刘泰丰和十二支队的滕铁生等。

朱德传达了党的八七会议和刚刚结束的汝城会议精神:要广泛发动群众,坚决镇压地主豪绅,农民要暴动,要打倒国民党反动派,实行土地革命,耕者有其田。

会议决定当晚秘密行动,一举逮捕了土豪劣绅33人。

次日,在禾坪岗召开万人群众大会,公审后枪决罪大恶极者谭学云等24人,大快人心,深得民心。

朱德在大会发表讲话,振奋人心。

董塘老大爷谭学苟激动地跑向朱德,拉着朱德的手说:“共产党真好,感谢王青天(朱德当时改名王楷),为我们穷人除了大害!”国民党当局对此惊恐万状,于1928年1月7日派大军前往仁化会剿。

“顷据昨日韶关抵省友人陈某说称:共党分子于本月5号扰占仁化县,大举劫掠,情形极为凄惨。

中共反腐第一案:邓小平苏区打老虎

中共反腐第一案:邓小平苏区打老虎

中共反腐第一案:邓小平苏区打老虎作者:来源:《读天下》2014年第11期1932年5月9日,一声清脆的枪响划过江西瑞金城西的田野和山冈,震撼了整个苏区。

这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后第一声反腐败的枪响,而这第一个被判处死刑的贪官,就是叶坪村苏维埃政府主席谢步升。

在漫长的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

同时,为了适应恶劣的战争环境,改善自身建设,从胜利走向胜利,中国共产党人从来没有放松另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反腐败斗争。

苏区反腐有法可依中国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领导的反腐败斗争由来已久。

早在1929年召开的古田会议,就提出了反腐败,指出必须纠正党内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克服官僚主义等不良现象,密切党群关系。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瑞金成立,毛泽东当选为政府主席。

在临时中央政府下面,成立了中央工农检察部。

它犹如一把利剑,在它的监督之下,苏维埃政府成为“空前的真正的廉洁政府”,而各级苏维埃工作人员,可以说是历史上最廉洁奉公的政府官员。

工农检察部的工作,在部长何叔衡的领导下开展起来。

工农检察部的人员有七八十名,下设控告局和突击队。

突击队可以公开突击去检查任何苏维埃机关、国家企业和合作社,以揭露该机关或企业的贪污浪费及一切官僚腐化的现象,也可以扮作普通工农群众,去机关请求解决某些问题,以测试该机关对工农的态度和工作效率。

控告局设有调查员,他们每天到各个控告箱去收取控告信,然后根据群众的控告,调查核实。

1932年2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发布通令,中央苏区反腐败斗争拉开帷幕。

1933年12月15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下发了由主席毛泽东、副主席项英签发的《关于惩治贪污浪费行为》的第26号训令。

这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我党颁布的第一个反腐败法令。

训令规定,凡苏维埃机关、国营企业及公共团体工作人员,贪污公款在500元以上者,处以死刑;贪污公款300元以上500元以下者,处以2年以上5年以下监禁。

发生在陕南的红色革命故事

发生在陕南的红色革命故事

发生在陕南的红色革命故事(原创版3篇)目录(篇1)一、介绍陕南地区的历史背景和红色革命故事的背景二、概括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主题三、分析故事的主题和意义正文(篇1)陕南地区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地区之一,这里曾经发生过许多红色革命故事。

其中,发生在陕南的红色革命故事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

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叫做王震的革命家如何在陕南地区进行革命斗争,最终成功地推翻了国民党统治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1927年,当时中国正处在大革命的高潮期。

然而,国民党反动派却开始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进行残酷的镇压。

王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了他革命生涯的。

他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民运动,并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

在1927年年底,王震被派往陕南地区进行革命斗争。

他深入农村,发动农民群众,组织农民协会,开展农民运动。

在他的带领下,陕南地区的农民运动蓬勃发展,革命力量不断壮大。

1928年,王震领导了陕南地区的农民起义。

他率领起义军攻占了多个县城,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势力。

在起义军的影响下,更多的农民加入到革命队伍中来,革命力量得到了空前的壮大。

1935年,王震率领的起义军与红军主力会师,成立了红二十六军。

王震担任军长,率领部队参加了长征。

在长征途中,王震率领部队进行了多次战斗,为红军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发生在陕南的红色革命故事是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故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坚定的信仰和勇气,就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和挑战。

目录(篇2)一、介绍陕南地区的历史背景和红色革命故事的重要性二、概括陕南红色革命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主题三、分析陕南红色革命故事的历史意义和价值正文(篇2)一、陕南地区的历史背景和红色革命故事的重要性陕南地区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这里曾经发生过许多激动人心的红色革命故事。

这些故事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象征。

陕南红色革命故事的重要性在于它们记录了中国人民为了自由和民主而进行的英勇斗争,表达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口述史料搜集、整理与研究的价值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口述史料搜集、整理与研究的价值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Aug.2020/No.4八一精神与红色文化研究(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八一精神研究中心主办丿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口述史料搜集、整理与硏究的价值夏慧,汪季石(黄冈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黄冈438000)摘要: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口述史料的搜集、整理与研究始自于上世纪40年代,其时至今经历了四个阶段,党的领导者、革命前辈和几代学人倾注了大量心血#然而作为史学研究的基础材料、革命文化的重要载体,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口述史料搜集、整理与研究工作还需继续进一步开展,才能发挥其文献价值、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关键词: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口述史料;价值中图分类号:K2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854X(2020)04-0038-08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口述史料搜集、整理与研究概况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鄂豫皖三省边界的大别山地区创建的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习近平指出,鄂豫皖苏区根据地是我们党的重要建党基地叫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历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根据地军民英勇奋斗十年,举行过“黄麻起义”等著名武装斗争,创建了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红四方面军等多支红军主力队伍,培养出众多党政干部和革命将领,于中国革命探路、创党、建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党史、中国近现代革命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口述史料的搜集、整理与研究始自于上世纪40年代,其时至今,对口述史料的搜集、整理与研究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上世纪40年代。

当时,中共中央领导机关在延安,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一些干部在党的“七大”召开前到了延安。

党的领导者自革命开始起就很重视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在延安时期利用休息时间开会座谈,组织人写材料,于是一些在今天被视为口述史料在当时则是座谈发言的记录就产生了。

其中如1944年7月郑位三和戴季英在“鄂豫皖苏区红军历史座谈会”上的发言,初次讲述了1927年冬至1930年春党在在鄂豫皖苏区的活动与发展及苏区红军的斗争;还有1945年徐向前和倪志亮回忆鄂豫皖苏区红军历史时,简略写下了1930年春至1932年秋鄂豫皖苏区建军和战迹经过$这一时期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口述史料的获得数量不多,并非专门性地搜集,由于还处于战争年代,也谈不上有组织地整理与研究。

永恒的初心,赣南苏区红色故事

永恒的初心,赣南苏区红色故事

永恒的初心,赣南苏区红色故事永恒的初心,是一个红色的潮汐,涌动在赣南苏区的大地上。

红色故事,源自那个激荡着革命火种的时代。

在青山绿水间,毛泽东等革命先烈在赣南深山创建了第一个红色政权——赣南苏区。

这个苏区成为中国革命的策源地,培育出久经沙场的红军战士,书写了惊天动地的胜利篇章。

赣南苏区的红色故事承载着无数的牺牲与壮丽。

在人民共和国的初心中,这些故事从未被忘却。

那些无畏的革命者在枪林弹雨中坚持斗争,他们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用生命诠释着初心的宝贵。

他们跋山涉水,走过溪流湖泊,浸透了鲜血和汗水,向着胜利的礼炮前进。

在赣南苏区,这片红土地上,红军的步伐响彻云霄。

他们战胜了恶劣的环境、敌强我弱的局面,坚守革命信仰,坚守初心。

这些红色的故事,成为英勇斗争的见证,也成为我们永不停歇的动力。

红色故事,不仅仅是一个时代的回忆,更是对信仰的铭记。

这是一部庄严的史诗,记录着英雄们的传奇。

他们的初心,是为了追求真理与正义,为了实现人民的幸福与解放。

正是因为他们不屈不挠地坚持下去,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赣南苏区的红色故事还在不断延续着。

这片土地上涌动着新的创造力和活力,人民对初心的追求从未停歇。

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激励着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永恒的初心,犹如苏区的光芒,照亮着我们前行的路。

让我们铭
记那些红色故事,牢记那些英雄的名字,将初心永远镶在胸前,为实现更加美好的明天而不懈奋斗。

中国大唐的红色革命故事

中国大唐的红色革命故事

中国大唐的红色革命故事《中国大唐的红色革命故事》嘿,朋友!今天来跟您唠唠中国大唐的那些红色革命故事。

您知道吗?在革命的洪流中,大唐可有着不少英勇的身影。

曾经有那么一群大唐人,他们心怀坚定的信念,为了理想和正义,毫不犹豫地投身到革命的浪潮中。

有一位叫李大哥的工人,他在大唐的工厂里辛勤劳作,可生活却异常艰苦。

当革命的号角吹响,他第一个站出来,带领工友们为争取自己的权益而斗争。

他们不怕压迫,不怕威胁,用自己的力量向不公平说“不”。

还有一位年轻的姑娘,叫小芳。

别看她年纪小,胆子可大着呢!她在大唐的街头巷尾,宣传革命思想,发动群众。

她那充满激情的演讲,让无数人热血沸腾,纷纷加入到革命的队伍中来。

在那个艰难的岁月里,大唐的人们相互扶持,共同前行。

他们没有先进的武器,没有充足的物资,但他们有一颗火热的心,有一股不屈的精神。

记得有一次,敌人前来围剿,大唐的革命志士们毫不退缩。

他们利用熟悉的地形,与敌人巧妙周旋。

虽然过程充满了危险,但他们始终坚信,正义必将战胜邪恶。

经过漫长的斗争,大唐终于迎来了胜利的曙光。

那些曾经为革命付出的人们,成为了大家心中的英雄。

他们的故事,也被一代又一代的大唐人传颂着。

朋友,这就是中国大唐的红色革命故事,是不是很让人敬佩?《中国大唐的红色革命故事》亲,来听我讲讲中国大唐的红色革命故事哈!大唐这片土地上,曾经燃烧着革命的熊熊烈火。

有好多感人至深的事儿,让咱心里头热乎乎的。

比如说,有个姓张的大叔,他本来就是个普通的农民,在大唐的田地里辛苦耕种,却总是吃不饱穿不暖。

后来接触到了革命的思想,他一下子就明白了,要改变这命运,就得起来反抗。

于是,张大叔拉上村里的一帮兄弟,成立了个小小的革命队伍。

他们没有钱买枪,就自己动手做土炮、土枪。

哪怕武器简陋,可他们的勇气一点儿都不弱。

还有个从大唐走出去的大学生,叫小王。

他在城里读书,接触到了先进的思想,就毅然回到家乡,投身革命。

他给大家讲外面的世界,讲革命的道理,让大家明白了为啥要革命,怎么革命。

从党史角度解读《菩萨蛮·大柏地》

从党史角度解读《菩萨蛮·大柏地》

从党史角度解读《菩萨蛮·大柏地》作者:曹春荣来源:《党史文苑·纪实版》 2017年第11期毛泽东生前曾倡导文艺创作要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他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填就的《菩萨蛮·大柏地》一词,就堪称运用这一创作方法的经典之作。

在不足50字的篇幅中,既有对大柏地战斗撼人心魄的纪实性叙述,又有对自然景色摇曳多姿的艺术性描摹;既有对往事的追念,又有对前途的期许。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作者竟说这首词其实是表露了“郁闷”的心情。

这真叫人颇费猜度。

不过,只要我们联系相关的中共党史、苏区史来解读,倒也不难解得个中况味。

一词作标明的写作时间是“1933年夏”,有论者据以推定是毛泽东“因搞调查研究、领导中央苏区的查田运动而重到大柏地。

置身于旧日的战场,他抚今追昔,回忆四年半以前的那一次鏖战,写下了这首对于革命战争的热情颂歌”。

这一段对该词写作背景进行阐释的文字,顾及了写作时间,却忽略了毛泽东当初的心情——郁闷。

中央苏区的查田运动,以往一直被说成是博古中央为推行“左”倾错误路线、反对毛泽东的土地革命路线而发动的。

笔者曾依据大量的文献、报刊及口述资料,对这个问题作较全面、系统的辨析,认为毛泽东和博古中央在查田一事上,并无太多的原则、策略分歧,而且毛泽东还是策划者与力行者。

事实上,早在1933年2月,毛泽东就通过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驻地叶坪乡的深入调查研究,逐步形成了开展查田运动的判断与决心,并于当年3月责成中央土地部副部长王观澜带队,在叶坪乡进行查田试点。

毛泽东亲自指导,使查田试点成效显著。

是年6 月1日,毛泽东以主席职领衔发布《中央政府关于查田运动的训令》;6 月2日,博古中央作出《苏区中央局关于查田运动的决议》。

中央苏区的查田运动由此全面铺开。

6月中、下旬,中央苏区八县区以上苏维埃负责人查田运动大会,以及八县贫农团代表大会(时称第二个查田运动大会),先后在叶坪“一苏大”会址召开。

回忆在大塘肚苏区的革命斗争

回忆在大塘肚苏区的革命斗争

回忆在大塘肚苏区的革命斗争钟德清大塘肚位于龙川东部的边沿。

地处龙川赤光、龙母和兴宁大坪、罗岗四个圩镇的中心。

五十多年前,这里是国民党鞭长莫及的一个穷山村。

全村有240多户,500多人,但百分之九十民户都受兴宁白云村和罗口李布村、坪下村几家大户地主的残酷剥削,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

一、革命根据地的创建1928年以前,大坪青年共产党员罗屏汉思想进步,胸怀壮志,对我影响很大。

1928年寒假,兴宁县神光山革命暴动钱,罗屏汉一次约罗文彩、罗柏松、罗雨汉、罗已兰、周炽根和我等7个学友,漏夜到大坪街外柯树凹六合店,组织学习《共产党宣言》,宣讲俄国十月革命胜利,朱毛上井冈山闹革命的故事,以及揭露蒋介石反动卖国,屠杀工农的罪恶。

下半夜还杀了一个公鸡,八个人在“马克思精神不死”的红纸条幅钱,歃血为盟,宣誓革命。

不就,罗屏汉借探亲访友为名,复来大塘肚我家住下,白天潜心学习马列,晚上走村窜户宣传革命,物色先进分子。

不久串联了钟展云、钟左良、钟兆华、钟声发、钟木生、钟大明和我等一批苦大仇深的青年,在水口耀兴店里听罗屏汉宣讲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和揭露国民党反动统治的黑暗。

于是大塘肚涌现出一批革命骨干,推动了革命的发展。

在群众奋起斗争中,叶卓、郑美、黄瑞和燧良、罗文彩、罗柏松等同志陆续起来和罗屏汉、刘光夏、陈锦华汇合在一起,把革命浪潮很快从大塘肚扩展到附近的罗底下、横江、桥背、岐岭、上下畲、马布、慕道、园田、径口和兴宁的二架笔、三架笔、黄沙塘、双头山、潘洞等二十多个村庄。

二、乡农民协会的成立和根据地的巩固1928年3月间,东江特委指派罗屏汉、刘光夏、蓝胜青、陈锦华、胡燧良专责筹建大塘肚根据地。

同年10月16日,在大塘肚举行300多人集会,宣布大塘乡农协会主席,钟大明、钟兆华、钟左良、钟展云、钟声发、钟木生为委员。

乡农民协会成立不久,就采取行动。

我们一是放手发送群众抗租抗债,把矛头对准封建地主阶级,庄严宣布将停交租谷抽百分之三十归农会,百分之七十佃农所有。

红军对川陕苏区开发的历史启示

红军对川陕苏区开发的历史启示

红军对川陕苏区开发的历史启示
毕瑛涛
【期刊名称】《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2(012)003
【摘要】文章认为,一部川陕苏区的革命史,就是一部红军对川陕苏区全面开发的奋斗史.有几个方面的历史经验值得汲取:红色理论的传播是川陕苏区建立和开发的前提;追求苏区社会的全面发展是川陕苏区开发的主要内容;关于结合部的属性认定;关于川陕苏区的区位定性.
【总页数】4页(P6-9)
【作者】毕瑛涛
【作者单位】达州市委党校,党史党建室,四川,达州,63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69.5
【相关文献】
1.论川陕苏区公共信息传播的历史经验——以红军石刻标语为例 [J], 孙和平
2.川陕苏区红色城市历史文化开发对策研究——兼论"红军精神"与"川陕苏区精神" [J], 林莉
3.川陕苏区共青团工作的历史经验与现实启示 [J], 刘一博;张兆涵;刘涵
4.川陕苏区共青团工作的历史经验与现实启示 [J], 刘一博;张兆涵;刘涵
5.中国共产党领导川陕苏区卫生防疫工作的历史考察与经验启示 [J], 陈君锋;徐江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931年:金戈铁马从头阅

1931年:金戈铁马从头阅

钩沉 大阅兵1931年:金戈铁马从头阅◎本刊记者 余玮东和红四军前委决定以赣南、闽西20余县为范围,发动群众进行苏维埃政权割据,并以此与湘赣边界之割据区域相连接,日后又提出了“争取江西,同时兼及闽西、浙西”的战略,从而为中央苏区的开辟确立了明确的指导思想,拉开了创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序幕。

此后,赣西南、闽西的革命斗争如火如荼地向前发展。

1930年3月,赣西南苏维埃政府、闽西苏维埃政府相继成立。

1930年上半年,中国工农红军利用蒋(介石)、阎(锡山)、冯(玉祥)战争的有利时机发展到10万人,红色政权也更扩大。

10月,军阀大战结束后,蒋介石纠集国民党杂牌军10万余兵力,由国民党江西省1931年11月7日,是一个在中国革命史上与中国工农红军史上极富意义的一天。

这天,由工农兵当家作主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即将在世界的东方诞生,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瑞金隆重召开。

为庆祝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在瑞金城外的叶坪村举行了隆重的阅兵典礼。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工农政府主席、第九路军总司令鲁涤平担任国民党陆海空军总司令南昌行营主任,张辉瓒为前线总指挥,采取“长驱直入”和“分进合击”的战略,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大规模“围剿”。

红军第一方面军约4万人,在毛泽东亲自指挥下,采取诱敌深入、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主力由新喻、清江一带东渡赣江,转到樟树、抚州以南地区,实行战略退却,依靠根据地优越条件反攻歼敌,粉碎“围剿”。

12月27日,反“围剿”战争开始。

红军以1个团钳制东面源头、洛口、头陂等地之敌,以小部兵力钳制西面进攻约溪之敌,主力于30日分路向龙冈之敌发起猛攻,昼夜激战,俘国民党总指挥张辉瓒以下9000人。

后在东韶地区又将国民党第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劳苦大众当家作主的新型国家,是中国共产党建立人民政权的探索和尝试,可以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次伟大预演。

当年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是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雏形,这里是共和国的摇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忆在大塘肚苏区的革命斗争
钟德清
大塘肚位于龙川东部的边沿。

地处龙川赤光、龙母和兴宁大坪、罗岗四个圩镇的中心。

五十多年前,这里是国民党鞭长莫及的一个穷山村。

全村有240多户,500多人,但百分之九十民户都受兴宁白云村和罗口李布村、坪下村几家大户地主的残酷剥削,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

一、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1928年以前,大坪青年共产党员罗屏汉思想进步,胸怀壮志,对我影响很大。

1928年寒假,兴宁县神光山革命暴动钱,罗屏汉一次约罗文彩、罗柏松、罗雨汉、罗已兰、周炽根和我等7个学友,漏夜到大坪街外柯树凹六合店,组织学习《共产党宣言》,宣讲俄国十月革命胜利,朱毛上井冈山闹革命的故事,以及揭露蒋介石反动卖国,屠杀工农的罪恶。

下半夜还杀了一个公鸡,八个人在“马克思精神不死”的红纸条幅钱,歃血为盟,宣誓革命。

不就,罗屏汉借探亲访友为名,复来大塘肚我家住下,白天潜心学习马列,晚上走村窜户宣传革命,物色先进分子。

不久串联了钟展云、钟左良、钟兆华、钟声发、钟木生、钟大明和我等一批苦大仇深的青年,在水口耀兴店里听罗屏汉宣讲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和揭露国民党反动统治的黑暗。

于是大塘肚涌现出一批革命骨干,推动了革命的发展。

在群众奋起斗争中,叶卓、郑美、黄瑞和燧良、罗文彩、罗柏松等同志陆续起来和罗屏汉、刘光夏、陈锦华汇合在一起,把革命浪潮很快从大塘肚扩展到附近的罗底下、横江、桥背、岐岭、上下畲、马布、慕道、园田、径口和兴宁的二架笔、三架笔、黄沙塘、双头山、潘洞等二十多个村庄。

二、乡农民协会的成立和根据地的巩固
1928年3月间,东江特委指派罗屏汉、刘光夏、蓝胜青、陈锦华、胡燧良专责筹建大塘肚根据地。

同年10月16日,在大塘肚举行300多人集会,宣布大塘乡农协会主席,钟大明、钟兆华、钟左良、钟展云、钟声发、钟木生为委员。

乡农民协会成立不久,就采取行动。

我们一是放手发送群众抗租抗债,把矛头对准封建地主阶级,庄严宣布将停交租谷抽百分之三十归农会,百分之七十佃农所有。

邻近几十个村庄的群众看到大塘肚穷人大翻身,都争相组织农会,开展抗租废债斗争;二是收缴枪械,扩充武装队伍。

首先在刘光夏指导下,乘夜由乡农协干部分头征集民枪一批,配给赤卫队。

其实,组织武装人员23名,扮成小商贩,由罗屏汉、罗柏松带领奇袭大坪,缴获民团枪弹一批,击毙当地大恶霸3名,队伍撤回大塘肚,再乘胜收缴罗口民团枪弹,成立东江游击队。

再其次,指派罗浮地下党员刘卓中组织县游击队,区联队30余人,星夜赶去把驻警电话线剪断,等候天亮开店门,齐头突击,以枪胁迫三家老板共交出长枪21支,子弹一大批;三是捉地顽、打反动、锄内奸。

乡农协、游击队的建立,敌人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罗口反动乡长吴宜林的胞兄吴桥林,狗仗主人势,带领一个小分队民团于兴龙交通要道老虎石设卡勒索过往客商,并从事刺探我游击队活动的情况,妄图把刚发起了的红色武装加以消灭。

为了割掉这个毒瘤,东江游击队大队派骆达才率领一个小分队于1928年11月间一举击毙吴林桥,砸碎其关卡。

12月上旬,罗屏汉率队赶回大坪老家将其坚决反共的胞叔罗越仪,格杀于家中。

1929年大年初一,将查有实据的不法土顽钟金秀、坐探骆二妹(女)、钟初成、盗偷农会稻谷的变质分子钟大湖和破坏马布农会的曾天飞等五名坏蛋抓来开宣判会,处以极刑。

由于乡农民协会不断采取革命措施,大塘肚根据地逐渐得到了巩固和发展。

从1929年初起,陆续建立了龙川县临时革命委员会,龙川县游击大队,赤龙铁区联队。

三、五兴龙县苏维埃政府的建立和游击战争的发展
1929年1月,叶卓陪同东江特委巡视员刘琴西并会同罗屏汉、刘光夏、陈锦华等在大塘肚四周深山老林进行勘察,然后往兴宁的二架笔、三架笔,双头山勘察。

他们回到大塘肚总部驻地后,又与曾不凡、潘火昌、蔡梅祥、罗二妹、古汉忠、郑美、曾彪等一批五兴龙骨干,集议巩固大塘肚革命根据地,发展游击战争的大计。

三月初,在刘琴西亲临指导下,召集五兴龙三县80多名工农兵代表于大塘肚开会,通过成立闽粤赣边五兴龙苏维埃政府,推举曾不凡为县苏主席,潘火昌为副主席,罗屏汉,刘文彩,胡燧良、蓝胜青、古汉忠为常务委员。

五兴龙县苏政府成立不久,相应建立五兴龙县游击总部,为开辟新区,加快游击战争步伐,于3月底开了一次县苏政府人员、区委、区联队、乡农协以上干部会议,部署把游击战火引向西北部,实现与江西中央联成一片。

为了实施这一宏伟计划,刘琴西号召三县党政军人员要执行“工作忙时细心些;遇到问题冷静些;了解问题全面些”等十条守则。

1929年3月。

大塘肚乡农协按五兴龙县苏政府的部署,实行土地改革,没收封建地主的土地,计口分田等配给无地少地农民。

在做法上,以原耕地为基础,抽多补少,抽肥补瘦,以近就远,方便耕作的原则,分配给十六岁以上的男妇每口七升种子田,十五岁以下的每口五升种子田,张榜公布,造册存档(此份分田册现存于龙川县博物馆)。

1929年8月,为巩固土改胜利果实,发展游击战争,得到特委古大存的赞助,由古汉忠负责雇请五华40多名铁匠工人,在沥底油房下建起有14座炉的兵工厂,日夜锻造枪械,翻造子弹,计划进军老隆、佗城,实现龙川一片红。

1929年9月底,由特委统一指挥五兴龙平寻的游击大队配合东江西红军分路攻打萝岗反革命武装陈尧古部。

五兴龙县游击大队,赤龙铁区联队,大塘肚罗底下、上下畲等村赤卫队共800多人集中大塘尾,由大队长罗柏松指挥进击。

当前队冲至齐公径,即遭敌人伏击,牺牲战士钟展云、钟声发、重兆洪等数名,全部便撤回了大塘肚。

不久,县苏政府接上级通知,将县大队、区联队和各村部分赤卫常备队,拉去平远大信政变后,大部分指战员拨入二十一军五十团第一营,开往江西投入开辟粤赣边新区的战争。

四、反“围剿”战争的失利
五兴龙县苏政府的建立,像一把尖刀插入粤赣边反动统治的心脏,刺痛了县内外的敌人。

从1929年6月至1930年冬,敌人对大塘肚苏区反复“围剿”,妄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其手段的残忍,战斗的激烈,人民群众受祸之深,是难以想象的。

但是经受过共产党教养的大塘肚军民,统一于先游击队总部的指挥,拿起土枪土炮、刀枪剑戟,男女老少齐出动,开展“围剿”与“反围剿”战争,多次打退装备精良的敌人侵犯。

在一年多时间里,大塘肚革命根据地经历大小战斗24次,其中上千敌人的侵犯达5次。

1929年6月,龙川反动县警大队长蔡雷鸣,纠集赤光区,龙母区、罗口乡反动团警四百余人窜犯大塘肚,我县区游击队、村赤卫队300余人在县大队长罗柏松、区联队长郑强的指挥下,并得到妇女和小孩呐喊助威,分兵抢占了水口对峙两座山头,与敌人激战五天五夜,终因我军武器差,欠缺弹药,被迫掩护群众车上高山密林。

计牺牲赤龙铁区宣委吴联芳,赤卫队员钟大伦、钟大凌3名,被烧房屋八座,抢走耕牛16条,财物一大批,苏区军民遭此大劫,毫不气馁。

反动武装刚一退出,立即组织军民扑灭焰火,砍竹木、搭临时草房,安排好无家可归群众,继续准备投入战斗。

1929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农历),家家户户正准备忙于过春节的当儿,罗口乡反动地主、民团头目吴子韩探悉游击大队、区联队、部分赤卫队员去了大信接受整编,后方空虚,便纠合龙母、赤光区和罗口乡反动团警200多名,突然闯进大塘肚,纵兵大肆抢掠和烧杀,全村群众走避山头,过年无米可炊,嗷嗷待哺。

特委指派叶卓带工作组十余名深入深山老林慰问,动员群众下山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积极备战。

春节后不久,区联队一部分指战员奉命从大信赶回大塘肚,会同大塘肚、罗底下、横江、
桥背、上下畲、歧岭等村赤卫队500人,于白天袭击了罗口反动民团投资吴子韩家,我们抄了其家,破了其仓,分了其粮。

1930年10月初,大塘肚军民全力支持开辟新区,发展游击战争。

为了扩大经济收入来源,渡过难关,县总部组织短枪队分别把甘陂恶霸地主邹梦鳌、萝岗大地主袁跛手的孙,新田土顽刁亚煌等几个抓获关在大塘肚山寮里,迫其交枪交款。

反动县长经过一番策划,指令警大队长蔡雷鸣纠合龙川、兴宁、五华、平远、和平等县反革命武装1800多名,实行所谓五县大“会剿”,兵分三路攻入大塘肚。

敌人进村纵兵奸淫抢掠两天。

敌人还扛来风车放火烧屋,致损失惨重。

党中央获悉大塘肚苏区数遭敌人严重破坏,极为关切。

来年4月间,派古柏专程慰问受害军民,并视察看工作。

古柏做了一次报告,强调一个革命干部要过好五关:政治关、思想关、社会关、生活关、家庭关。

临别时还挥毫赋诗一首:已经革命掀高潮,要有坚贞不屈挠。

任你飘摇多挫折,中流矗立阻波涛。

风餐夜宿多欢爱,弹林枪雨莫惧劳。

故土家乡休恋念,与民团结共同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