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提醒】电解质平衡知识

合集下载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知识点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知识点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知识点一、电解质、非电解质1、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实例:酸、碱、盐、活泼金属氧化物、水。

2、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实例:大多数有机物、酸性氧化物、氨气等。

①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均指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

②电解质必须是自身能直接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的化合物。

如:SO2、CO2则不是。

③条件:水溶液或融化状态:对于电解质来说,只须满足一个条件即可,而对非电解质则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④难溶性化合物不一定就是弱电解质。

例如:BaSO4 、AgCl 难溶于水,导电性差,但由于它们的溶解度太小,测不出(或难测)其水溶液的导电性,但它们溶解的部分是完全电离的,所以它们是电解质。

⑤酸、碱、盐、金属氧化物和水都是电解质(特殊:盐酸是电解质溶液)。

蔗糖、酒精为非电解质。

二、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1、强电解质: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几乎完全电离的电解质。

2、弱电解质: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只有部分电离的电解质。

电解质的强弱与其溶解度有何关系?①电解质的强弱与化学键有关,但不由化学键类型决定。

强电解质含有离子键或强极性键,但含有强极性键的不一定都是强电解质,如H2O、HF等都是弱电解质。

②电解质的强弱与溶解度无关。

如BaSO4、CaCO3等③电解质的强弱与溶液的导电能力没有必然联系。

说明离子化合物在熔融或溶于水时离子键被破坏,电离产生了自由移动的离子而导电;共价化合物只有在溶于水时才能导电.因此,可通过使一个化合物处于熔融状态时能否导电的实验来判定该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还是离子化合物。

电解质的强弱与其水溶液的导电能力有何关系?3、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和导电能力①电解质不一定导电(如NaCl晶体、无水醋酸),导电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石墨),非电解质不导电,但不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非电解质;②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强弱决定于溶液离子浓度大小,浓度越大,导电性越强。

【新提醒】电解质平衡知识

【新提醒】电解质平衡知识

【新提醒】电解质平衡知识新提醒】电解质平衡知识电解质平衡--- 电解质平衡概念的提出随着对畜禽营养代谢理论和日粮平衡技术的深入研究,在充分考虑日粮能量蛋白平衡、氨基酸平衡(理想蛋白模式)和钙磷平衡后,日粮离子平衡的重要性逐渐得到了研究者的重视。

离子平衡( ion balance )的研究必然涉及到对动物机体酸碱平衡( acid-bace balance)和电解质平衡(dietary electrolyte balance,即dEB)的分析研究。

电解质平衡可以影响机体的酸碱平衡;同时酸碱平衡状态也可以对电解质的平衡产生影响。

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使用机体电解质平衡来反映体内的酸碱平衡。

二者具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常将它们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统称为离子平衡。

研究表明,日粮的离子平衡水平与动物的采食量、氨基酸的代谢等有密切的关系。

在家禽方面,离子平衡直接影响家禽的腿病、腹水症、猝死综合症正、蛋壳质量等。

此外,离子平衡还与奶牛产乳热、仔猪断奶后腹泻、高温条件下动物的代谢性疾病有关。

同时,动物体具备酶系统适宜的微环境来调节机体细胞代谢并维持正常的功能。

在离子平衡中,酸碱平衡是指动物体的体液pH 值维持在一个较为衡定的范围内,动物体内具有保持体液质子浓度衡定的趋势。

一般来说,正常细胞外液的pH 值在7.40±0.05 范围内,其极限的范围是7.0~7.7 之间。

而电解质平衡是指动物摄入的水及各种无机盐类,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同时又不断的排出一定水和电解质,使动物体内各种体液之间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

Mongin (1981)研究报道,当日粮电解质平衡dEB(Na+K-Cl )偏离250mEq/kg 日粮时,就会导致动物体内酸碱平衡偏离正常值,其pH 值偏离正常的范围,酶的催化效率发生改变。

在体内,细胞结构和功能等均受到体液pH 值的影响,其中由于酶蛋白的结构特点,受其影响最大。

不同的代谢酶都有其最佳的pH 值要求,只有pH 值处于最适值时,才具有最好的催化活性。

外科护理知识点总结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病人的护理

外科护理知识点总结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病人的护理

第二章酸碱平衡失调第一节人体正常体液平衡1.体液组成及其分布。

体液占体重:男性60% 女性50% 婴幼儿:70~80%细胞外液:Na+为主,细胞内液K+为主细胞外液:血浆5% 组织间液15%正常人体平均每日摄入水分摄入量2500ml排出量2500ml,非显性失水(隐形失水):皮肤蒸发+呼吸蒸发:800ml。

2.电解质平衡:维持体液电解质平衡的主要电解质为Na+ 和K+①钠的功能: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及神经肌肉的兴奋性,Na+通过小肠吸收,经尿液排出. 血清钠浓度为135~145mmol/L。

(多进多排,少进少排,不进不排。

)②钾功能:维持细胞的正常代谢、维持细胞内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平衡衡、增加神经肌肉的应激性、抑制心肌收缩。

钾主要来自于含钾的食物,K+经消化道吸收,80%经肾脏排泄。

血清钾浓度为3.5~5.5mmol/L。

(多进多排,少进少排,不进也排。

)3.正常体液PH值;7.35~7.45。

4.体液的缓冲系统是体液调节酸碱平衡最迅速的以HCO3−和H2CO3为主要缓冲对(20:1)肺的呼吸和肾的排泄也有调节作用。

第二节水钠代谢紊乱1.病因和临床表现(1)等渗性缺水:指水和钠成比例丧失,血清钠低于135-150mmol/L,最常见。

病因:①消化液急性丧失,如大量呕吐和肠瘘、肠梗阻等;②体液急性丧失,如急性腹膜炎、大面积烧伤早期等。

临床表现:等渗性缺水病人出现恶心、呕吐、厌食、口唇干燥、眼窝凹陷、皮肤弹性降低和少尿等症状(2)低渗性缺水:水和钠同时丢失,失钠多于失水,血清钠低于135mmol/L病因:①胃肠道消化液持续性丢失(胃肠减压);2等渗性体液丢失;3长期使用排钠利尿剂。

临床表现:一般无口渴感,因缺钠出现疲乏、头晕、软弱无力,恶心呕叶、表情淡漠、胖肠肌痉挛性疼痛较明显。

早期尿量正常或略增多。

(3)高渗性缺水:水和钠同时丢失,失水多于失钠,血清钠高于150mmo/L。

病因:①水分摄入不足,如长期禁食,2水分丧失过多,如大面积烧伤暴露疗法、高热大量出汗、血糖未控制致高渗性利尿等。

电解质的平衡

电解质的平衡

五、水和钠氯代谢的调节、钾、氯代谢水和钠、的调节的调节水、电解质的平衡,受神经系统和某些激素的调节,而这种调节又主要是通过神经特别是一些激素对肾处理水和电解质的影响而得以实现的。

渴感的作用(一)渴感的作用下丘脑视上核侧面有口渴中枢。

使这个中枢兴奋的主要剌激是血浆晶体渗透压的升高,因为这可使口渴中枢的神经细胞脱水而引起渴感。

渴则思饮寻水,饮水后血浆渗透压回降,渴感乃消失。

此外有效血容量的减少和血管紧张素Ⅱ的增多也可以引起渴感。

(二)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抗利尿激素(antidiuretic hormone,ADH)主要是下丘脑视上核神经细胞所分泌并在神经垂体贮存的激素。

ADH能提高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从而使水的重吸收增加(图5-1)。

促使ADH释放的主要剌激是血浆晶体渗透压的增高和循环血量的减少。

当机体失去大量水分而使血浆晶体渗透压增高时,便可剌激下丘脑视上核或其周围区的渗透压感受器而使ADH释放增多……血量过多时,可剌激左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的容量感受器。

反射性地引起ADH释放减少,结果引起利尿而使血量回降。

反之,……此外,动脉血压升高可通过剌激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而反射性地抑制AKH 的释放;疼痛剌激和情绪紧张可使ADH释放增多;血管紧张素Ⅰ增多也可剌激ADH的分泌。

(三)醛固酮的作用醛固酮的作用醛固酮(aldosterone)是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分泌的盐皮质激素。

醛固酮的主要作用是促进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主动重吸收,同时通过Na+、-K+和Na+- H+交换而促进K+和H+的排出,所以说醛固酮有排钾、排氢、保钠的作用。

随着Na+主动重吸收的增加,Cl-和水的重吸收也增多,可见醛固酮也有保水作用(图5-2)。

醛固酮的分泌主要受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和血浆Na+、K+浓度的调节。

当失血等原因使血容量减少,动脉血压降低时,肾入球小动脉管壁的牵张感受器就因入球小动脉血压下降和血容量减少而受到剌激,近球细胞的肾素分泌乃增多。

饮食中的电解质平衡

饮食中的电解质平衡

饮食中的电解质平衡电解质是指那些在水中能够解离成离子的化合物,它们对维持人体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电解质包括钠、钾、钙、镁、氯、重碳酸根和磷等,这些元素在体内参与各种生化反应,调节水分平衡,支持神经传导和肌肉收缩等功能。

饮食中电解质的适当平衡非常重要,因为失衡可能导致一系列健康问题。

本文将探讨电解质的种类、功能,及其在饮食中的维持方式。

电解质的种类与功能钠钠是人体内最 abundant 的电解质,大约70%的钠储存在体液中。

钠的主要功能包括:维持血压:钠能够影响血液容量,从而影响血压。

水分平衡:钠的浓度决定了细胞外液中的水分分布。

神经传导:神经细胞通过钠和钾离子的交换来产生神经信号。

适量的钠通常来自于食盐以及加工食品,但现代饮食中过多摄入钠会增加高血压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钾钾主要存在于细胞内,其浓度是细胞外液中的30倍。

其重要功能包括:维护细胞膜的电位:参与神经信号传递与肌肉收缩。

调节心脏功能:足够的钾可以帮助预防心律不齐。

促进代谢:影响体内酶的活动与代谢过程。

富含钾的食物包括香蕉、橙子、土豆、酸奶和豆类等。

钙钙不仅是骨骼和牙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多种生理过程的重要参与者:支持骨骼健康:钙是矿化骨骼和牙齿的重要元素。

参与肌肉收缩:没有足够的钙,肌肉无法正常收缩。

促进血液凝固:钙在多个凝血路径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乳制品、绿叶蔬菜和鱼类都是丰富的钙来源。

镁镁对能量生成和蛋白质合成有重要作用,其主要功能包括:支持300多种酶的活性:参与体内代谢过程。

调节神经信号传递与肌肉收缩:保持神经系统稳定。

有助于骨骼密度:与钙共同作用,以促进骨骼健康。

镁丰富的食物有坚果、种子、全谷物和深绿色蔬菜等。

氯氯常与钠结合形成食盐,它主要负责:维持酸碱平衡:帮助调节体内PH值。

促进消化:作为胃酸的一部分,有助于消化食物。

氯一般通过正常饮食摄取,特别是盐的摄入。

饮食中的电解质平衡要维持适当的电解质平衡,应该关注以下几点:合理选择食物不同食品中所含丰富的电解质种类,将直接影响我们的健康。

人体电解质平衡

人体电解质平衡

人体电解质平衡人体电解质平衡是人体组织细胞内外环境的重要特征,是保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因素。

由于电解质的不平衡可能引起生理和代谢功能的紊乱,有时会引起严重的疾病。

因此,了解人体内外电解质的平衡以及可能导致电解质不平衡的因素,对促进人体健康和预防疾病有重要意义。

电解质是指能在液体中析出成离子的营养物质,它们可以水解为正和负离子。

主要的人体电解质有钠、钙、磷、氯等。

机体液体,如血液、淋巴液、胆汁、肠液、尿液、汗液等,都具有独特的电解质组成,互相保持一定的平衡,这种平衡称为“电解质平衡”。

电解质平衡的维持是由机体激素、肾脏和其他器官来调节的。

机体内外电解质的移动性受到肾脏的调节,肾脏的调节是通过分泌激素以及变动毛细血管通透性等方式来完成的。

机体外电解质主要来源于饮食。

主要的体外电解质包括钠、钾、氯、磷等,其中最重要的是钠和钾。

每天饮食中摄入的电解质必须与机体需要的量保持平衡,才能使机体保持正常的生理活动。

人体电解质不平衡有很多原因,如感染、过量热量、持久性缺水、口腔机械性分离、新陈代谢障碍、营养不良、长时间卧床、肾功能衰竭等。

当电解质失去平衡时,会引起机体功能的紊乱,有时甚至会引起疾病。

比如:耐钠症会导致血压增高、肾衰竭和心力衰竭;高血钙和低血镁会导致低血糖、低血压;高血钾可导致心率失常和心力衰竭等。

为了预防电解质失去平衡所引起的疾病,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 饮食要搭配合理,避免过量摄取钠类和磷类食物;2. 避免长期住院,最好多到野外散步以促进正常的生理功能;3. 避免熬夜,注意充足的睡眠;4. 定期检查血液电解质,及时发现电解质紊乱,及时根据医嘱就诊。

电解质平衡

电解质平衡

电解质平衡是指体液中各个电解质的浓度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体液中的电解质有许多种,如钠、钾、氯、钙、镁等,它们在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中起到重要作用。

人体内的电解质平衡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主要受到神经系统和某些激素的调节。

这些调节主要通过肾脏处理水和电解质的影响来实现。

肾脏通过调节尿液的排泄,可以控制体内电解质的浓度和平衡。

此外,肾脏还可以通过重吸收和排泄电解质来调节体液的渗透压。

电解质平衡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例如,钠离子和钾离子是维持细胞内外液渗透压平衡的主要无机盐离子。

正常人体细胞内、外液渗透压基本相等,由此维持细胞内、外液水的动态平衡。

此外,钠离子、钾离子、氯离子和钙离子等对于维持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和正常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如果电解质发生紊乱,会导致一系列的生理问题。

例如,钠离子的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细胞的稳定性,导致神经肌肉兴奋性的改变,最终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

钾离子的浓度异常也会导致心脏节律紊乱。

氯离子的平衡紊乱可能会导致酸碱平衡失调,影响肾脏的正常功能。

钙离子的平衡异常会影响神经肌肉的兴奋传导。

饮食也是维持正常电解质平衡的重要因素。

不同食物中含有不同的电解质,合理的膳食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电解质。

例如,含钠较高的食物有盐、海鲜等;含钾较高的食物有香蕉、土豆等;含钙较高的食物有奶制品、豆类等。

合理的饮食结构可以保证电解质的摄入和平衡。

总之,电解质平衡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条件之一。

高中化学电解质知识点_化学电解质基本知识

高中化学电解质知识点_化学电解质基本知识

⾼中化学电解质知识点_化学电解质基本知识 化学让我们在⽣活中避免了许多危险的反应,⾼中化学电解质知识你们知道那些呢?下⾯是店铺为⼤家整理的⾼中⾼中化学电解质知识点,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中化学电解质知识点:酸、碱、盐是电解质 (1)电解质与⾮电解质 在⽔溶液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称为电解质;在⽔溶液和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称为⾮电解质。

说明: ①电解质和⾮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电解质。

②电离是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前提。

③能导电的物质不⼀定是电解质,如⽯墨等;电解质本⾝不⼀定能导电,如⾷盐晶体。

④有些化合物的⽔溶液能导电,但因为这些化合物在⽔中或熔化状态下本⾝不能电离,故也不是电解质.如SO2、SO3、NH3、CO2等,它们的⽔溶液都能导电,是因为跟⽔反应⽣成了电解质,它们本⾝都不是电解质。

⑤电解质溶液中,阳离⼦所带正电荷总数与阴离⼦所带负电荷总数是相等的,故显电中性,称电荷守恒。

⾼中化学电解质知识点:酸式盐的电离 ①强酸的酸式盐在熔化和溶解条件下的电离⽅程式不同 熔化:NaHSO4 === Na+ + HSO4— 溶解:NaHSO4 === Na+ + H+ + SO42— ②弱酸的酸式盐受热易分解,⼀般没有熔化状态,在溶解中电离时强中有弱 溶液中:NaHCO3 === Na+ + HCO3— HCO3— H+ + CO32— Al3+ + 3OH— H+ + HCO3— HCO3— H+ + HSO3— HSO3—H+ + H2PO4— H2PO42— H+ + CO32— H+ + SO32— H+ +HPO42— HPO42— ⾼中化学电解质知识点:酸、碱、盐的电离 (1)电离的概念:物质溶解于⽔或熔化时,离解成⾃由移动的离⼦的过程称为电离。

注意:电离的条件是在⽔的作⽤下或受热熔化,绝不能认为是通电。

(2)酸、碱、盐 +电离时⽣成的阳离⼦全部是H的化合物称为酸; -电离时⽣成的阴离⼦全部是OH的化合物称为碱; 电离时⽣成的阳离⼦是⾦属阳离⼦(或NH4+离⼦)、阴离⼦全部是酸根离⼦的化合物称为盐。

运动生理学知识:电解质平衡在运动中的作用

运动生理学知识:电解质平衡在运动中的作用

运动生理学知识:电解质平衡在运动中的作用运动生理学知识:电解质平衡在运动中的作用随着健身热的兴起,人们越来越注重体育锻炼的身体效益。

然而人们通常忽视的是身体的电解质平衡。

电解质是人体内维持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它们在运动中的平衡程度影响着身体的稳定状态。

本文将介绍电解质平衡在运动中的作用,以及容易出现的电解质失衡问题。

为什么电解质平衡对运动很重要?电解质是身体内的荷电离子,包括钠、钾、钙、镁和氯等元素。

身体在运动时会产生大量汗水,其中含有大量的电解质。

例如,在高强度的有氧运动中,每小时可以流失大约1-2升水分,电解质的损失也相当多。

因此,在运动中,特别是在高强度运动时,电解质平衡特别重要。

电解质对人体内各种生理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钠、钾、钙等阳离子可以影响神经和肌肉的收缩水平,影响微观电位,使得神经和肌肉的运动功能正常。

不平衡的电解质比例可能导致肌肉抽搐、稳定性丧失、体力下降甚至是晕厥。

困扰运动者的电解质问题1.钠原地不动钠是肌肉器官活跃时的关键成分,它参与了骨骼肌、心脏和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

电解质缺乏可能导致肌肉肌无力、神经紊乱以及生理系统不稳定等问题。

因此,当钠的摄入不能保证足够时,就有可能会导致体力不支、疲劳、不安全定、抽搐、恶心等症状。

2.钾顶住压力钾是人体肌肉收缩的关键离子,适量的钾可以稳定心脏、控制血压等。

如果没有充足的钾元素,就可能导致虚弱、运动抽筋、不规则心律等问题。

3.氯来稳定体内环境氯是机体内稳定负电荷的主要元素,参与了人体内外的离子平衡控制,同时起到平衡体内酸碱度的作用。

当体内液体过多或体内的离子浓度与血液不平衡时,就有可能导致水肿、呕吐、脱水、恶心等症状。

如何保持电解质平衡?1.饮食适当的饮食可以使身体内的电解质平衡,例如多吃些富含钾、钠、镁的食物,如香蕉、烤土豆、痕蜜等食物。

也可以适当的喝些电解质饮料,平衡身体内的电解质失衡问题。

2.补充在运动中,身体容易流失大量的水分和电解质元素,因此在运动前和运动期间适当补水和补吸收电解质的物质是十分必要的。

电解质平衡ppt课件

电解质平衡ppt课件

精选课件ppt
6
体液分布特点
年龄较小者所含体液比例较大 肌肉组织含水多,占体重男性60%,脂肪组织 含水少,女性占体重55% 女性和肥胖者对缺水耐受力差,男性和相对瘦 弱者对缺水耐受力较强。
精选课件ppt
7
渗透压概念
那种只能由溶剂分子通过而溶质分子不通过的 隔膜叫做半透膜。半透膜是渗透压存在的基本 条件之一。
精选课件ppt
27
高钠血症临床表现
自由水的丢失大于钠的丢失,脱水征早于血容 量不足;
最主要症状口渴;
脑细胞皱缩引起CNS功能紊乱:意识不清、神经 肌肉高兴奋性、癫痫、昏迷或死亡。文献报道 死后尸检有蛛网膜下腔出血和静脉栓塞。
精选课件ppt
28
高钠血症临床治疗
补充水是治疗的主要目的、5%GS但不要太快 ;低血容量者补充0.9%NaCl+胶体
水与电解质紊乱
精选课件ppt
1
前言
水和电解质是维持生命基本物质的组成部分 人体新陈代谢主要是在细胞内进行,离不开水 水的容量、分布及电解质浓度由人体调节控制 细胞内、外体液的容量、电解质浓度、渗透压
等维持在一定的范围内→水与电解质的平衡。
精选课件ppt
2
前言
这种平衡是细胞正常代谢、维持人体生命、维持 各脏器生理功能所必需的条件。 平衡被手术、创伤、感染等侵袭或错误的治疗破 坏,无能力调节或失代偿的时,发生水与电解质 紊乱。这种紊乱威胁生命主要因素。 讨论和处理水与电解质平衡紊乱问题,不能脱离
腺癌、淋巴肉瘤、网状细胞肉瘤、十二指肠癌 、何杰金病、胸腺瘤等也可引起SIADH。 肺部 感染如肺结核、肺炎等有时也可引起SIADH, 可能由于肺组织合成与释放AVP;
精选课件ppt

【高中化学】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高中化学】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高中化学】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电解质的溶解平衡高中化学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知识点总结:1.沉淀溶解平衡的本质⑴容易溶电解质的熔化均衡在一定重要条件下,当沉淀与溶解的速度相等时,便达到固体难溶电解质与溶液中离子间的平衡状态。

例如:baso4(s)ba2+(aq)+so42-(aq)⑵溶度积:在一定温度下,在难溶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幂之乘积为一常数,称为溶度积常数,简称溶度积。

用符号ksp表示。

对于ambn型电解质来说,溶度积的公式就是:ksp=[an+]m[bm+]n①溶度积与溶解度的关系溶度积和溶解度都可以则表示物质的溶解能力,溶度积的大小与溶解度有关,它充分反映了物质的溶解能力。

②溶度积规则,可以判断溶液中沉淀的生成和溶解。

③离子内积qc与溶度积ksp的区别与联系某难溶电解质的溶液中任一情况下有关离子浓度的乘积qc当qc当qc=ksp时,为饱和溶液;当qc>ksp时,为过饱和溶液。

点击查看:高中化学知识点2.介绍结晶转变的原理⑴沉淀的生成:可通过调节溶液ph或加入某些沉淀剂。

⑵结晶的熔化:①生成弱电解质。

如生成弱酸、弱碱、水或微溶气体使沉淀溶解。

难溶物的ksp越大、生成的弱电解质越弱,沉淀越易溶解。

如cus、hgs、as2s3等ksp太小即使加入浓盐酸也不能有效降低s2-的浓度使其溶解。

②出现水解还原成反应,即为利用出现水解还原成反应减少电解质离子浓度的方法并使结晶熔化。

③生成难电离的配离子,指利用络合反应降低电解质离子浓度的方法使沉淀溶解。

⑶结晶的转变:把一种容易溶电解质转变为另一种容易溶电解质的过程叫做结晶的转变。

在含有沉淀的溶液中加入另一种沉淀剂,使其与溶液中某一离子结合成更难溶的物质,引起一种沉淀转变成另一种沉淀。

例如:caso4(s)+na2co3=caco3(s)+na2so43.溶度积和溶解度的联系与差别①与溶解度概念应用领域范围相同,kspθ只用以则表示容易溶电解质的溶解度;②kspθ不受离子浓度的影响,而溶解度则不同。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知识点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知识点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知识点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一.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1.溶解度:在一左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符号:S,单位:g,公式:S二(m Wm MJ ) XIOOg2.不同物质在水中溶解度差别很大,从溶解度角度,可将物质进行如下分类:3.绝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明显,个别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二、沉淀溶解平衡1.溶解平衡的建立讲固态物质溶于水中时,一方而,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分子或离子脱离固体表而进入水中,这一过程叫溶解过程:另一方而,溶液中的分子或离子又在未溶解的固体表面聚集成晶体,这一过程叫结晶过程。

当这两个相反过程速率相等时,物质的溶解达到最大限度,形成饱和溶液,达到溶解平衡状态。

溶质溶解的过程是一个可逆过程:固体溶质T溶解溶液中的溶质T结晶jn "溶解 > "结品-> 固体溶解V溶解=%品T溶解平衡 "細I结品T晶体析岀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知识点3)意义:反应了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对于阴阳离子个数比相同的电解质,Ksp数值越大,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越强。

4)影响因素: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而与沉淀的疑和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无关。

四. 影响沉淀溶解平衡的因素1)内因:难溶电解质本身的性质2)外因:①浓度:加水稀释,沉淀溶解平衡向溶解的方向移动②温度:多数难溶性电解质溶解于水是吸热的,所以升高温度,沉淀溶解平衡向溶解的方向移动。

③同离子效应:向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相同的离子,使平衡向沉淀方向移动。

④其他:向体系中加入可与体系中某些离子反应生成更难溶或气体的离子,使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

五. 溶度积规则1、通过比较溶度积Ksp与溶液中有关离子的离子积Qc的相对大小,可以判断难溶电解质在给左条件下沉淀能否生成或溶解。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知识点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知识点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知识点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是指在水溶液中,电解质分子部分离解为离子,并且离子和未离子之间的反应达到平衡的过程。

弱电解质在溶液中的电离程度相对较低,因此离子与未离子之间的平衡反应更加显著。

下面是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的几个重要知识点:1.电离方程式HA⇌H++A-这个方程式表示了HA分子在水中部分离解产生H+离子和A-离子。

2.平衡常数平衡常数(K)描述了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之间的关系。

对于弱电解质的电离反应,可以使用离子质量浓度或者摩尔浓度来表示。

例如对于上述的电离反应,平衡常数K可以计算为:K=[H+][A-]/[HA]其中[H+],[A-],和[HA]分别代表H+离子、A-离子和HA分子的浓度。

3.离子积离子积是离子浓度的乘积。

对于上述电离反应,离子积可以表示为:离子积=[H+][A-]离子积是一个测量电离反应进行程度的指标。

值得注意的是,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中,离子积通常比平衡常数小得多。

4.改变电离程度的因素5.pH值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直接关系到水溶液的pH值。

水溶液的pH值是表征溶液中H+离子浓度的一个指标。

对于弱酸来说,更多的H+离子会使溶液的pH值降低,因此溶液越酸。

反之,如果被添加到溶液中的溶质可以与H+离子结合形成HA分子,那么会降低H+离子浓度,使得溶液的pH值升高,溶液会变得更碱性。

总结: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是指在水溶液中电解质分子部分离解为离子,并且离子和未离子之间的反应达到平衡的过程。

这个平衡过程可以用电离方程式来表示,并且有一个平衡常数和离子积。

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可以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浓度、温度、溶液中其他物质的存在以及溶解度等。

在水溶液中,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直接关系到溶液的pH值。

化学反应中的电解质酸碱平衡

化学反应中的电解质酸碱平衡

化学反应中的电解质酸碱平衡化学反应中的电解质酸碱平衡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在化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介绍电解质、酸碱的概念及其在化学反应中的平衡作用。

一、电解质的概念电解质是指在溶液中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化合物。

根据电解质的溶解程度,可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强电解质完全离解为离子,如酸、碱和盐等;而弱电解质只有一小部分分子能够离解为离子。

电解质的溶液可导电,因为其中存在着能够移动的离子。

二、酸碱的概念酸碱是化学中常见的物质性质,其定义有多种。

最广泛接受的是布朗斯特酸碱理论,即酸是能够给出H+离子的物质,碱是能够接受H+离子的物质。

酸碱反应是指酸和碱相互作用、互相转化的化学过程。

常见的酸有盐酸(HCl)、硫酸(H2SO4)等,常见的碱有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钾(KOH)等。

三、化学反应中的电解质酸碱平衡在化学反应中,电解质酸碱平衡是调节反应进行的重要因素之一。

平衡反应中,酸和碱之间的相对浓度决定了反应的平衡位置。

平衡常数Kc用于描述平衡反应的平衡程度,其值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浓度相关。

在化学反应中,酸碱的平衡还受溶液中的离子强度影响。

离子强度是指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和电荷的乘积之和。

高离子强度会抑制酸碱的离解,降低溶液的电导率。

此外,温度也对电解质酸碱平衡有影响。

一般来说,温度升高会导致酸碱反应的平衡向右移动,增加产物的生成。

四、电解质酸碱平衡的应用电解质酸碱平衡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意义。

在化学分析中,通过酸碱滴定反应可以确定未知物质的浓度和化学特性。

酸碱中和反应也是化学工业中的常见反应类型,用于制备盐、酸和碱等化学品。

此外,电解质酸碱平衡还在生理学和环境科学等领域有重要应用。

人体内许多重要生理过程都依赖于电解质酸碱平衡的调节。

例如,人体细胞内外的酸碱平衡对于细胞代谢和酶活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环境中的酸雨和碱性废水对大气和水体的污染也与酸碱平衡密切相关。

总结:电解质酸碱平衡在化学反应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化学反应中的电解质平衡

化学反应中的电解质平衡

化学反应中的电解质平衡化学反应是一种通过各种反应方式来改变物质的性质和组成的过程。

在化学反应中,电解质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电离成离子的物质。

在化学反应中,电解质的平衡对于反应的进行和结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电解质的定义与分类电解质是指能够在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电离成离子的物质。

根据电离度的强弱,电解质可以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1. 强电解质:强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可以完全电离的物质。

常见的强电解质包括无机酸、无机碱和盐类等。

2. 弱电解质:弱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只能部分电离的物质。

常见的弱电解质包括有机酸、有机碱和少数无机盐等。

二、电解质平衡与化学反应在化学反应中,电解质的平衡对于反应速率和产物生成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平衡是指物质的输入和输出处于动态的均衡状态。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与电解质平衡相关的化学反应。

1. 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水的反应。

在中和反应中,酸和碱的电解质平衡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当盐酸和氢氧化钠中和反应时,盐酸完全电离产生H+离子,而氢氧化钠也完全电离产生OH-离子。

在反应过程中,H+和OH-离子结合生成水,并且所有产生的离子都参与到电解质平衡中。

2.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的氧化态和还原态发生转化的反应。

在这种反应中,电解质的平衡起着关键的作用。

例如,当铁发生氧化反应生成Fe2+离子时,它失去了电子。

与此同时,还原剂将电子转移给铁,从而形成了电解质平衡。

3. 沉淀反应:沉淀反应是指在溶液中两种溶质反应生成沉淀物的反应。

在沉淀反应中,电解质的平衡也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当硫酸钙和硫酸银在溶液中反应产生硫酸钡沉淀时,钙离子和银离子通过电离产生的SO4^2-离子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同时维持着电解质平衡。

三、影响电解质平衡的因素在化学反应中,电解质平衡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1. 温度:温度的变化会影响电解质平衡,例如在酸碱中和反应中,反应速率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导致电解质的平衡被破坏。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知识点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知识点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考点一: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一、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1.电离平衡的建立在一定条件(如温度、浓度等)下,当弱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结合成弱电解质分子的速率相等时,电离过程就达到平衡。

平衡建立过程如图所示。

2.电离平衡的特征二、影响电离平衡的外界条件1.温度:温度升高,电离平衡向右移动,电离程度增大。

2.浓度:稀释溶液,电离平衡向右移动,电离程度增大。

3.同离子效应:加入与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电离平衡向左移动,电离程度减小。

4.加入能反应的物质:电离平衡向右移动,电离程度增大。

三、实例分析以CH 3COOH CH 3COO -+H +ΔH >0为例:名师点拨(1)电离平衡右移,电解质分子的浓度不一定减小,离子的浓度也不一定增大。

例如:对于CH 3COOHCH 3COO -+H +平衡后,加入冰醋酸,c (CH 3COOH)增大,平衡右移,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再次平衡时,c (CH 3COOH)比原平衡时大;加水稀释或加少量NaOH 固体,都会引起平衡右移,但c (CH 3COOH)、c (H +)都比原平衡时要小。

(2)稀释弱电解质溶液时,并非所有粒子浓度都减小。

例如:HA 溶液稀释时,c (HA)、c (H +)、c (A -)均减小(参与平衡建立的微粒),但c (OH -)会增大。

考 点 二 电离平衡常数一、表达式1.对于一元弱酸HA :HAH ++A -,电离平衡常数K =c (H +)·c (A -)c (HA )。

2.对于一元弱碱BOH :BOHB ++OH -,电离平衡常数K =c (B +)·c (OH -)c (BOH )。

二、特点1.电离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因电离是吸热过程,所以升温,K 值增大。

2.多元弱酸的各级电离平衡常数的大小关系是K 1≫K 2≫K 3≫…,故其酸性取决于第一步。

三、意义K 越大―→越易电离―→酸(碱)性越强名师点拨(1)电离平衡常数与化学平衡常数一样,只与温度有关,与其他条件无关。

电解质平衡

电解质平衡

电解质平衡一.定义:人体无机物与部分以电解质形式存在的有机物统称为电解质主要介绍:钾 potassium 钠 sodium 氯 chloride钙 calcium 磷 phosphorus 镁 magnesium二. 电解质的测定:火焰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离子选择电极法滴定法比色法三.生理作用:维持体液渗透压与酸碱平衡维持神经肌肉的正常兴奋性激素与酶的组成成分或酶的激动剂四.电解质平衡1.与外界的平衡入:钠: 8-15 g/day钾: 2-4 g/day出:钠:尿排主要;粪排少量(吐,泻时大量);汗排少钾:尿排 92% ;粪排 8% ;汗排少2.体内的平衡肾保钠>保钾∴机体易发生低血钾机体有〝钾库〞(细胞中)∴测定血钾浓度时应避免溶血◆等电性阳离子=阴离子◆等渗性血浆=组织间液=胞内液(mosm/L)◆不对称性胞外阳离子 Na 阴离子 Cl,HCO3胞内阳离子 K 阴离子 HPO4,PRO◆AG (anion gap)AG = 可变阳离子 - 可变阴离子正常AG = 10-18 mmol/L3.平衡的调节☐食物☐尿排激素-醛固酮-保钠排钾4.参考范围血清参考值:钾 3.5-5.3mmol/L 总钙 2.1-2.6mmol/L钠 135-145mmol/L 离子钙 1.12-1.23mmol/L氯 96-106mmol/L 磷 1.0-1.6mmol/L镁 0.7-1.1mmol/L尿液参考值:钾 25-100mmol/L/d (随进食量而异)钠 130-260mmol/L/d氯 100-250mmol/d磷 16-42mmol/L脑脊液参考值:钾 2.5-3.2mmol/L氯 120-130mmol/L钙 1.12-1.37mmol/L磷 0.39-0.68mmol/L镁 1.2-1.5mmol/L5.平衡的紊乱高钾 >5.5 mmol/L过量输液,输入久存的库血;运动过度,组织坏死,溶血,缺氧,酸中毒,休克等使细胞内钾的移出;肾功能不全少尿或无尿,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如Addison 病,长期使用储钾利尿剂使钾的排泄障碍症状:腹痛,抽搐,停搏(舒张期)高钠 >150mmol/L食入过多,伴肾功能失常;过量输入碳酸氢钠;透析液比例失调;水分减少或丢失过多,如尿崩症,大量出汗,呕吐,腹泻;ALD分泌过多,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库欣综合症,原醛;脑外伤,垂体肿瘤等产生脑性高钠血症症状:胞内脱水高氯 >110 mmol/L摄入过多,补充大量生理盐水;排泄减少,如急性肾小球肾炎无尿者,-充血性心力衰竭;高渗脱水,高钠血症;过度换气的呼吸性碱中毒,HCO3减少,氯代偿性升高低钾 <3.5 mmol/L食入不足,严重的感染,败血症,消耗性疾病,术后禁食;肾丢失增加,如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长期使用强利尿剂;胃肠道丢失;大面积出汗与烫伤;碱中毒,胰岛素治疗时钾向细胞内转移症状:腹胀,四肢无力,停搏(收缩期)低钠 <130 mmol/L食入过少;呕吐,腹泻,肠胆造瘘;大量出汗后补水,皮肤大面积烧伤,血浆大量渗出;大量浆膜腔积液引流;酸中度时钠从细胞外液转移至细胞内;ALD分泌过少,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高渗葡萄糖和酮体产生渗透性利尿,抑制了钠的重吸收;反复使用利尿剂症状:胞内水肿,脑水肿低氯 <90 mmol/L摄入不足;胃腸丢失增加;反复使用利尿剂抑制了氯的重吸收;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如Addison 病;酸中毒时氯向细胞内转移;水分过-增加,氯重吸收减多造成稀释性低血氯;呼吸性酸中毒时肾重吸收HCO3少高钙摄入过多,肠道过量吸收;溶骨作用增强,如甲旁亢,甲亢,变形性骨病,转移性骨癌,急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Burkitt淋巴瘤等;肾功能不全使钙的排泄减少;婴儿原发性高钙血症低钙摄入不足,吸收不良;严重的乳糜泻;成骨作用增加,如甲旁减,甲亢术后;阻塞性黄疸,佝偻病,软骨病等可使维生素D吸收障碍,导致钙吸收不良;急慢性肾衰,肾病综合症,低蛋白血症,肾小管性酸中毒;妊娠;坏死性胰腺炎高磷甲旁减,甲减;肾功能不全致排泄障碍;维生素D过多使钙磷吸收增加;肢端肥大症,多发性骨髓瘤,骨折愈合期,Addison 病,急性肝坏死,粒细胞白血病等低磷摄入不足或吸收不良;长期服用含铝的制酸剂;呕吐,腹泻,血液透析,肾小管性酸中毒,Fanconi综合症,急性痛风等使磷的丢失增加;胰岛素与葡萄糖注射时糖利用增加,使磷转移至细胞内;酒精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甲旁亢,妊娠6.脑脊液中的电解质:钾:较血清低;脑或脊髓肿瘤时,轻度减低;低钾血症时低;新生儿产伤时显著升高氯: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时显著降低;化脓性脑膜炎是偶低;增高见于高渗状态钙: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脑外伤等升高;低血钙,手足抽搐症,破伤风等降低磷:化脓性脑膜炎,脑出血,多发性硬化症,脊髓肿瘤等升高;结核性脑膜炎恶化期减低镁:浓度高于血浆镁;降低多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炎症,缺血性脑血管病五.微量元素生理功能:✓抗氧化作用✓酶的组成成分或激动剂✓重要的载体与电子传递系统✓激素与维生素的合成✓影响免疫系统与生长发育✓影响核酸代谢酸碱平衡一.定义酸碱平衡是指机体将氢离子浓度维持在一个狭窄范围,习惯以氢离子活度的负对数PH来表示,即将动脉血浆PH维持在7.35-7.45范围内以维持内环境的稳定称为酸碱平衡。

电解质平衡

电解质平衡

8/18/2013
• AG增高: (1)代谢性酸中毒 (2)尿毒症 (3)大量使用阴离子药物 AG减低: (1)低蛋白血症 (2)代谢性碱中毒 (3)多发性骨髓瘤 (4)高镁血症、高钙血症 (5)锂中毒
8/18/2013
Thank You!
Na+

44%在细胞外液中,为140mmol/L 20%存在血及组织细胞,10mmol/L其余分 布在骨骼中。
8/18/2013
• Cl是细胞外液中主要的阴离子

Cl8/18/2013
细胞外液,血清主要阴离子103mmol/L
红细胞内49-54mmol/L 组织细胞内
• K+是细胞内液的主要阳离子 • 正常人体内含钾约为50mmol/Kg
8/18/2013
• (1)低钾血症: 原因

摄入不足 丢失过多 分布异常
临床表现:室上性心动过速、心传导阻滞、 室性期外收缩和室性心动过速、心跳停止 于收缩期 血钾低于2.0mmol/L可有明显的肌肉坏死
8/18/2013
• (2)高钾血症: 原因

摄入过多 排泄障碍 分布异常 血液浓缩
临床表现:神经及肌肉连接处的兴奋性抑 制,心内传导阻滞、心跳变慢及心律不 齐 ,引起循环机能衰竭和纤维性颤动,最后 心脏停跳于舒张期。
低蛋白血症脱水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肾小管重吸收增强呼吸性碱中毒摄入过多4302013决定性方法参考方法常规方法重量分析法中子活化法火焰光度法ise酶动力学法同位素稀释质谱法中子活化法火焰光度法ise酶动力学法4302013火焰法原理
电解质平衡
电解质平衡
一、 体液中的电解质以及生理作用
二、电解质的测定方法
8/18/201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提醒】电解质平衡知识电解质平衡---电解质平衡概念的提出随着对畜禽营养代谢理论和日粮平衡技术的深入研究,在充分考虑日粮能量蛋白平衡、氨基酸平衡(理想蛋白模式)和钙磷平衡后,日粮离子平衡的重要性逐渐得到了研究者的重视。

离子平衡( ion balance )的研究必然涉及到对动物机体酸碱平衡( acid-bace balance)和电解质平衡( dietary electrolyte balance ,即dEB )的分析研究。

电解质平衡可以影响机体的酸碱平衡;同时酸碱平衡状态也可以对电解质的平衡产生影响。

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使用机体电解质平衡来反映体内的酸碱平衡。

二者具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常将它们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统称为离子平衡。

研究表明,日粮的离子平衡水平与动物的采食量、氨基酸的代谢等有密切的关系。

在家禽方面,离子平衡直接影响家禽的腿病、腹水症、猝死综合症正、蛋壳质量等。

此外,离子平衡还与奶牛产乳热、仔猪断奶后腹泻、高温条件下动物的代谢性疾病有关。

同时,动物体具备酶系统适宜的微环境来调节机体细胞代谢并维持正常的功能。

在离子平衡中,酸碱平衡是指动物体的体液pH 值维持在个较为衡定的范围内,动物体内具有保持体液质子浓度衡定围内,其极限的范围是7.0~7.7 之间。

而电解质平衡是指动物摄入的水及各种无机盐类,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同时又不断的排出一定水和电解质,使动物体内各种体液之间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

Mongin (1981)研究报道,当日粮电解质平衡dEB(Na+K-Cl )偏离250mEq/kg 日粮时,就会导致动物体内酸碱平衡偏离正常值,其pH 值偏离正常的范围,酶的催化效率发生改变。

在体内,细胞结构和功能等均受到体液pH 值的影响,其中由于酶蛋白的结构特点,受其影响最大。

不同的代谢酶都有其最佳的pH 值要求,只有pH 值处于最适值时,才具有最好的催化活性。

pH 值偏离最适值时,酶的活性都会急剧下降。

由此可见,电解质平衡主要通过对体内酸碱平衡的影响而发挥作用,而酸碱平衡状态又是通过对体内酶的微环境的pH 值影响改变机体的营养代谢,同时体内某些酶又以电解质离子如:K+、Na+、Ca2+、Mg2+ 等作为辅酶,电解质是酶正常的催化活性不可缺少的成分。

的趋势。

一般来说,正常细胞外液的pH 值在7.40±0.05 范很早以来,科研工作者就认识到,日粮离子水平及其平衡值的变化,都可以改变体内的酸碱平衡状态,影响动物的生长和生产。

Shohl 和Sato (1923)最早提出了矿物元素相互关系对酸碱平衡状态的影响。

Shohl (1939)认为,维持正常的酸碱平衡需要将机体多余的阴阳离子排出体外。

他由此推断,无论是摄入过多的阴离子还是阳离子,都会导致体内酸碱平衡的失调。

为了验证这一假说,营养学家做了大量的科学试验,而早期的研究都集中在鸡和猪的生产。

Leach(1979)和Mongin (1980)总结了这方面的相关资料,认为,动物体要维持其体内的酸碱平衡,摄入的致酸物质应该和排泄的酸性物质的量相等;而且发现净酸的摄入量与日粮的阴阳离子含量有关;其中的单价常量元素如Na、K 和Cl 被确认为对机体酸碱平衡最具有影响力的元素。

Stewart(1983)提出了强离子差理论,这一理论认为:正负离子的净摄入量会使动物体内的酸碱平衡发生偏离,偏离的程度取决于摄入体内的正负离子总量。

因此,日粮中可吸收正负离子的当量浓度的差值决定了动物体内的酸碱平衡的代谢状况。

因此,当摄入的可吸收阴离子占主导时,动物机体就会处在一种酸性的环境中;当摄入的可吸收阳离子占主导时,体液就会偏碱性。

电解质平衡的表达方式为了描述阴阳离子的关系,以便于对其进行研究,Mongin (1980)建议用下面的公式来估计净酸的摄入量:mEq(Na+K-Cl)/100gDM (公式1-1 ) 这一公式后来被称为日粮的阴阳离子平衡(dietary cation-anion balance;Tucker 等,1988)或日粮的电解质平衡( dietary electrolyte balance ;West 等,1991 )。

为了避免从字面上误解公式,以至认为日粮的阴阳离子是相互平衡的,Sanchez和Beede (1991)将公式改称为日粮的阴阳离子差(dietary cation-anion difference 或DCAD ),其完整的公式为:mEq[(Na+K+Ca+Mg)-(Cl+S+P)]/100gDM (公式1-2)即日粮中每千克或每100 克干物质所含主要阳离子Na++K++Ca2++Mg2+ )的毫摩尔数与主要阴离子Cl-+S2-+PO43- )毫摩尔之差。

公式1-2 中的多价离子由于其生物学利用率问题,在实际中的应用很少。

不同的研究者根据动物体内代谢机制的不同,对研究对象进行一定程度的简化。

在非反刍动物的研究上,就常用到公式1 - 1 。

而在反刍动物中,由于需要考虑日粮中的S,因此常用下面的公式:mEq[(Na+K)-(Cl+S)]/100gDM (公式1-3)在使用以上公式进行研究时, 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DCAD的计算:为了准确计算日粮的DCAD 浓度,必须将日粮中各种离子的浓度转化为克当量浓度,转换的公式如下:meq/100 g=离子的毫克数x离子的化合价/离子的原子量含钠0.1%的日粮,其钠离子的克当量浓度为:meq Na=100mg x1/23=4.3meq Na其余的离子克当量浓度同理计算,然后再求和,计算日粮的DCAD 值;(2)注意DCAD 的单位:目前的资料中单位有的采DCAD用每100g DM,而有的却采用每lOOOg DM。

因此,在进行试验研究时, 一定要注意采用的单位及其一致性, 避免出错。

电解质平衡与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的关系与营养物质消化率:饲粮电解质平衡可影响饲粮中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一般认为在低K 或低DCAD 水平的日粮中,提高日粮DCAD 水平可提高营养物质消化率(Hhaydon等1990b, Patience等1987a, Monghan 等1984,Wondra 等1995)。

推测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日粮电解质平衡改变了肠道pH 和钠离子浓度,影响消化酶及Na+-K +-ATP 酶的活性,间接影响到养分的消化率。

对氨基酸代谢的影响缓解赖氨酸-精氨酸拮抗作用。

氨基酸代谢受饲粮电解质平衡影响很大。

日粮电解质平衡可明显影响氨基酸和精氨酸之间的拮抗作用。

在赖氨酸与精氨酸的拮抗中,高赖氨酸增加精氨酸酶的活性,从而增加精氨酸的分解代谢。

当日粮赖氨酸水平过高时,添加钠和钾可以降低肾脏精氨酸酶的活性,提高肌肉蛋白合成以及降低细菌尿酶活性(Stutz 等, 1972)。

提高日粮钾含量还可以显著提高肝脏赖氨酸原酶的活性,并提高赖氨酸分解代谢率250%(Austic 等,1977;Scott 和Austic ,1978)。

钾和钠离子将是日粮中缓解赖氨酸-精氨酸拮抗最有效的金属阳离子。

节约赖氨酸效应。

当日粮蛋白质水平过低和赖氨酸缺乏且色氨酸较低时,添加矿物质阳离子钾或钠盐,可提高动物生长速度,这种现象称之为钾或钠的赖氨酸节约效应。

推测其机理可能是钾或钠的代谢盐促进了赖氨酸的吸收。

般认为,随日粮电解质平衡的提高,猪对日粮氮的总利用率提高。

原因是钾能刺激蛋白质合成;提高电解质平衡能减少尿氮排出;电解质通过调节体液pH 影响氨基酸的转运和吸收。

对动物健康的影响日粮电解质平衡对骨骼的钙化有影响。

鸡缺钾时,骨骼钙化不全,这可能是由于低钾导致酸碱平衡失常和细胞内酸中毒所引起的。

饲粮中氯化物含量过高会降低骨中灰分含量。

饲粮中钠、钾水平影响肉鸡胫骨发育不良(TD)的发生率,饲粮钙、氯水平也与TD 的发生率有关。

饲粮中钙、钠或钾含量升高,TD 发生率下降。

当饲粮钠水平较低时,只有同时提高钾与氯的含量才能降低TD的发生率。

另外,Lilburn等(1989)报道,当饲粮氯水平较高(0.36%)时,饲粮中高水平(0.65%)的有效磷,会导致肉用仔鸡TD 发生率的显著增加。

随着饲粮dEB值从-200mEq/kg增至400mEq/kg , TD发生率就从>20% 降至V 3%。

日粮电解质平衡对奶牛的产乳热(或分娩瘫痪)具有明显的影响。

由于牧草来源饲料的阳离子含量都比较高,通常奶日粮DCAD 都较高。

有试验显示,当日粮DCAD 在499mEq/kg 时,产乳热发生率高达47.4%;在该日粮中加入阴离子,使dEB 值降至-172mEq/kg ,产乳热发生率便降至零。

当日粮钙水平更高时,预防产乳热的效果更好。

饲粮电解质平衡对动物生产性能的影响在动物体内过酸或过碱的情况下,大多数代谢过程不是用于产品生产,而是用于酸碱的平衡的调节,为了使动物获得正常的生长发育和最佳的生产性能,必须保证饲粮较佳的电解质平衡.表3列举了一些研究所得出的最适dEB 值。

表3 畜禽的最适饲粮电解质平衡值mEq/kg适最dEB 值* 资料来源250 Austic 和Calvert(1981)230-300 宋育等(1995)200-300 冷向军和王康宁(1999)250 Mongin(1980)250-300 Johnsont 等(1985)干奶牛-150- -100 Byer(1991)泌乳牛324 West 等(1991)350-400 Senchez等(1992)注:*dEB mEq/kg ) =NA++K+-CL -Patience 等(1987)观察到,给猪饲喂过量阴离子的饲粮(dEB为-85 mEq/kg )时,生长速度下降。

当饲粮的dEB 在0~341 mEq/kg 范围内时,猪的生产性能列明显差别。

在赖氨酸不足的生长猪饲粮中,如果dEB 值低(68 mEq/kg ),猪日增重低。

原因可能是赖氨酸不足,机体蛋白质合成减少,饲粮中大部分含硫氨基酸因而未用于蛋白质合成而被氧化分解,产生较多的核酸。

在赖氨酸不足的饲料中添加NaHCO3 提高dEB 值后,猪的生长速度升高。

对于鸡,饲粮dEB值过低(V 180 mEq/kg = 或过高(>300mEq/kg),都会导致仔鸡增重减慢。

另外Karunajeewa 等报道,当饲粮中钠、钾、氯满足肉鸡最低需要量时,dEB 值在150-300 mEq/kg 范围内,对1-21 日龄肉鸡的生长速度,不产生明显的影响。

饲粮电解质平衡对蛋壳质量可产生影响。

蛋壳形成是一个产酸的过程。

子宫粘膜细胞分泌HCO3-和Ca2+到壳腺管腔形成蛋壳时,H+便转入血浆,使血液PH降低,酸碱平衡发生变化。

Stevenson 报道,饲粮dEB 保龄球在137-245 mEq/kg范围内不影响产蛋性能,但当饲粮dEB 值过低(68 mEq/kg)或过高(296 mEq/kg )时,蛋壳变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