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间手术麻醉专家共识(2017)
完整版日间手术麻醉专家共识2017
实用标准文案 )2017日间手术麻醉专家共识(953 : 2017-12-13 11:25 :来源:未知 编辑shuangkai 点击 万茹 马正良同马虹 邓小明 朱涛 严敏 李天佐(共执笔人)笔杨承祥 欧阳闵苏 张洁 张铁铮 文(共同执笔人) 周星光(共同执负责人) 周燕丰 郑宏 闻大翔,姚尚龙 徐军美 徐建国 郭曲练( ) 黄文起 黄宇光潘楚雄程智刚 人/共同执笔人 董海龙ambulato 1909年出日间手师最早提术(英格兰James Nicoll 医Interry surgery/day surgery )概念,随着国际日间手术协会(The间手national Association of Ambulatory Surgery ,IAAS )成立,日院时术已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手术管理模式。
日间手术具有明显缩短住优势,间、加快外科床位周转、降低院内感染、提高医疗资源率的使用效术患已得到患者、医护人员及卫生行政部门的关注和肯间手定。
由于日高的者住院时间短、流动性大、周转快,对麻醉及了更理提出围术期管识,为临要求。
因此,有必要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共麻醉专家日间手术 床麻醉提供指导和帮助,以利于日间手的顺利开展。
术念 一、日间手术的概手术,患者入院、手术和出院在1个工作日内完成的(24h )之病情医院开展的门诊手术殊病例。
特由于和急诊手术在医除外师诊所或 需要延期住院,住院时间48h 。
最长不超过平的然而,在日间手术时间界定上,应考虑我国国情及不同医地区疗水。
差异,制定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日间手术模式 件间手术及麻本条的基醉 开 二、展日手术住院件应与设备、设施等条境、 开展日间手术的手术室环具品,以及管理用药及抢救药醉与室一致。
必须配备各类常规麻围术期员应士及相师、手术室护关人医师备成熟的抢救流程。
手术、麻醉科医。
门授及相关部权医院具备相应资质,获得类间手种术 三、日较小、风险相对扰小、手术原则:宜选择对机体生理功能干总的后疼少、术量少和术后并发症)、预计一般手术时间短(不超过3h 出血 术。
湘雅医院日间病房质量与安全管理模式
湘雅医院日间病房质量与安全管理模式摘要:日间手术是国家医改推行的重点任务之一,在我国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探索满足临床质量与安全、行之有效的日间病房管理模式是推广日间手术过程中大型公立医院需要承担的职责。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自2014年6月成立日间手术中心,引入精益思维策略,从夯实日间手术质量和安全入手发展日间手术。
首先是组建、培训专门的日间手术医护团队,建立日间病房与专科之间良性互动的协调和激励机制。
其次是建立一揽子的日间手术管理规范,包括日间手术临床路径、“四位一体”日间手术患者评估准入机制、效率和质量监测体系、出院后不良事件监测和医联体协作体系、日间手术病历书写规范和医生助理制度等。
连续4年日间手术实现零纠纷、零死亡。
2017年日间手术术式超过200个,日间手术量占医院手术室择期手术的比例达18.2%,临床路径入径率达92%以上,全面实施加速康复外科流程。
日间手术爽约率、当天取消率降低至5%以下,延期出院率3.1%,转专科率0.3%,出院后异常情况发生率1.6%,72h急诊就诊率0.2%,7d非计划性再入院率0.2%。
服务区域半径主要为250km,近20%的病人延伸到300km-500km。
日间手术可以使患者的直接医疗费用大幅度下降,下降的比例可以达到30%-45%,出院患者总体满意度达97%。
湘雅医院日间病房运营模式在2017年全国医疗管理工作会议上进行大会交流,近3年接待来自全国各地卫生、医管和医保部门、医院的领导和同行参观60余批次。
关键词:日间手术;精益管理;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医疗效率日间手术作为当今欧美发达国家成熟的医疗模式,源于上世纪70年代,在当时医疗费用快速增长的情况下产生而发展。
随着外科技术尤其是微创技术和加速康复外科的进步,目前日间手术在欧美发达国家占择期手术的比例已超过70%(1, 2)。
2015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发起“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第一次把推广日间手术列入医改的重点任务。
麻醉质量控制专家共识-PPT课件全
患者平稳转运至重症监护室后继续监测生命体征,由麻醉医师和外 科医师分别向重症监护室医师和护士交班后,由重症监护室医师和 护士负责患者的后续治疗与恢复
• 2024/8/31
基本要求
人员资质:从事临床麻醉及相关工作的医护人员应有 相应的资格证、执业证和相关岗位培训的合格证书, 定期考核合格
按照医疗机构的分级,实行相应的麻醉医师资格分级 授权管理制度,并落实到每一位麻醉医师,无超权限 操作情况。定期对麻醉医师执业能力评价和再授权, 并有相关记录
• 2024/8/31
•6
• 2024/8/31
• 14
麻醉科制度与规范建设
重点制度应包括(但不限于):麻醉医师分级授权管理制度、三级 医师负责制度、主麻医师负责制度、麻醉前访视与讨论制度、患者 知情同意制度、麻醉 风险评估制度、麻醉前准备和检查制度、病历 书写规范管理制度、麻醉管理制度、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死亡和疑 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麻醉科院内感染管理制度 、麻醉不良事件 上报制度、人员培训和准入制度、仪器设备维修保养制度、麻醉用 具 消毒保管制度、药械准入制度、新技术和新项目准入制度、药 品管理制度、手术室外 麻醉管理制度、疼痛质量管理制度等
PACU医师和护士继续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监测
患者在离开PACU前,应有麻醉医师进行评估,符合离开PACU条件,由相 关人员负责送离手术室
记录患者在术后恢复阶段的生命体征、阶段性评估情况以及患者进、出 PACU的时间,并作为病历的一部分,与病历共同保存
• 2024/8/31
• 29
麻醉后质量控制
日间手术麻醉专家共识
[1]日间手术( Ambulatory Surgery )的概念最早由英格兰的 Nicoll 医师提出,随着国际日间手术协会 (The InternationalAssociationof AmbulatorySurgery,IAAS) 成立,日间手术已发展成为一种较成熟的手术管理模式。
日间手术具有明显缩短住院时间、 加快床位周转、降低院内感染、提高医疗资源使用效率的优势,已得到患者、医护人员及卫生行政 部门的关注和肯定。
由于日间手术患者住院时间短、流动性大、周转快,对麻醉及围术期管 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有必要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日间手术麻醉专家共识,为临床麻醉提供指导和帮助,有利于日间手术的顺利开展。
一、日间手术的概念日间手术是指患者入院、手术和出院在1个工作日( 24h )之内完成的一种手术模式。
然而,在日间手术时间界定上, 应考虑我国国情及不同地区医疗水平的差异, 由各地区、医院制定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日间手术模式。
二、开展日间手术及麻醉的基本条件开展日间手术的手术室环境、 设备、设施等条件应与住院手术室一致 [1]。
必须配备各类常规麻醉与围术期管理用药及抢救药品,以及具备成熟的抢救流程。
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手术室护士及相关人员应具备相应资质,获得医院及相关部门授权。
三、日间手术的种类总的原则:宜选择对机体生理功能干扰小、手术风险相对较小、手术时间短(一般不超过3h )、预计出血量少和术后并发症少、术后疼痛程度轻及恶心呕吐发生率低的手术。
各医院应综合考虑其医疗场所、 设备条件、 医疗水平及患者情况等多方面因素 [2],在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前提下,选择可开展的日间手术。
四、日间手术患者的选择日间手术不同于传统手术模式, 手术患者应严格筛查 [3,4],以确保患者能安全进行日间手术。
1、适合日间手术及麻醉的患者一般应符合以下条件:(1)ASA Ⅰ或Ⅱ级患者;ASA Ⅲ级患者并存疾病稳定在3个月以上, 经过严格评估及准备, 亦可接受日间手术。
6日间手术麻醉专家共识2017版
日间手术麻醉专家共识(2017)万茹马正良马虹邓小明朱涛严敏天佐(共同执笔人)承祥闵苏洁铁铮欧阳文(共同执笔人)周星光(共同执笔人)周燕丰宏闻大翔,尚龙徐军美徐建国郭曲练(负责人/共同执笔人)黄文起黄宇光董海龙程智刚潘1909年英格兰James Nicoll医师最早提出日间手术(ambulatory surgery/day surgery)概念,随着国际日间手术协会(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Ambulatory Surgery,IAAS)成立,日间手术已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手术管理模式。
日间手术具有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加快外科床位周转、降低院感染、提高医疗资源使用效率的优势,已得到患者、医护人员及卫生行政部门的关注和肯定。
由于日间手术患者住院时间短、流动性大、周转快,对麻醉及围术期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有必要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日间手术麻醉专家共识,为临床麻醉提供指导和帮助,以利于日间手术的顺利开展。
一、日间手术的概念患者入院、手术和出院在1个工作日(24h)之完成的手术,除外在医师诊所或医院开展的门诊手术和急诊手术。
特殊病例由于病情需要延期住院,住院时间最长不超过48h。
然而,在日间手术时间界定上,应考虑我国国情及不同地区医疗水平的差异,制定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日间手术模式。
二、开展日间手术及麻醉的基本条件开展日间手术的手术室环境、设备、设施等条件应与住院手术室一致。
必须配备各类常规麻醉与围术期管理用药及抢救药品,以及具备成熟的抢救流程。
手术医师、麻醉科医师、手术室护士及相关人员应具备相应资质,获得医院及相关部门授权。
三、日间手术种类总的原则:宜选择对机体生理功能干扰小、手术风险相对较小、手术时间短(一般不超过3h)、预计出血量少和术后并发症少、术后疼痛程度轻及恶心呕吐发生率低的手术。
各医院应综合考虑其医疗场所、设备条件、医疗水平及患者情况等多方面因素,在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前提下,选择可开展的日间手术。
26 成人日间手术后镇痛专家共识(2017)
成人日间手术后镇痛专家共识(2017)2017-12-13 06:11 来源:未知编辑:shuangkai 点击: 257田玉科,冯艺,严敏,杨建军,闵苏,俞卫锋,姚尚龙,徐建国(负责人/执笔人),郭曲练,鲍红光一、日间手术后镇痛的必要性日间手术后良好的镇痛,既有助于预防循环和呼吸系统并发症,还可改善术后转归并提高患者满意度,也是保证日间手术平稳进行的必要条件。
手术创伤导致组织受损、炎性介质释放刺激受损或未受损的神经、术中缺血-再灌注损伤等,均是引起术后疼痛的主要原因。
某些需术后功能锻炼的手术有较长时间的术后镇痛需求。
此外,一些药物可能防止术后急性痛转化为慢性痛,也是术后镇痛需要考虑的因素。
二、日间手术后镇痛的原则日间手术后镇痛的原则是: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达到有效的镇痛;无不良反应或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轻微,患者易于耐受;镇痛不妨碍日常活动或功能锻炼的进行;方法简单、实用。
日间手术后镇痛方法的选择应考虑到:疾病和手术的影响(如创伤涉及的神经、放置引流管的粗细等);患者的要求;与麻醉方法的衔接;尽可能对全身各系统、器官功能影响轻微或无影响;方便易行。
超声引导下外周神经阻滞或伤口局麻药浸润和(或)口服对乙酰氨基酚及(或)NSAIDs镇痛是日间手术的基础镇痛方法。
国内也经常采用外周神经阻滞配合激动拮抗类阿片药或对乙酰氨基酚与曲马多(或与羟考酮)组成的合剂。
只在部分重度疼痛患者加用适量口服阿片类药物。
三、日间手术后镇痛要点日间手术后疼痛虽有个体差别,但总体而言,疼痛程度与损伤面积和部位相关。
随着创伤愈合,疼痛逐渐减轻和消失。
日间手术后疼痛一般不超过两天,故离院后只需计划一天的镇痛,以口服镇痛为主。
术前教育可理解镇痛方法及注意事项的患者,如有术后功能锻炼的需要,可采用导管和球囊法行连续外周神经阻滞。
通过外科切口持续给予局麻药或在超声引导下外周神经阻滞,优点在于镇痛作用好且可避免或极大减少全身镇痛药物的应用及其可能副作用,是日间手术后镇痛的基本方法。
日间手术麻醉专家共识
日间手术麻醉专家共识日间手术(Ambulatory Surgery)的概念最早由英格兰的Nicoll医师提出,随着国际日间手术协会(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Ambulatory Surgery,IAAS)成立,日间手术已发展成为一种较成熟的手术管理模式[1]。
日间手术具有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加快床位周转、降低院内感染、提高医疗资源使用效率的优势,已得到患者、医护人员及卫生行政部门的关注和肯定。
由于日间手术患者住院时间短、流动性大、周转快,对麻醉及围术期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有必要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日间手术麻醉专家共识,为临床麻醉提供指导和帮助,有利于日间手术的顺利开展。
一、日间手术的概念日间手术是指患者入院、手术和出院在1个工作日(24h)之内完成的一种手术模式。
然而,在日间手术时间界定上,应考虑我国国情及不同地区医疗水平的差异,由各地区、医院制定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日间手术模式。
二、开展日间手术及麻醉的基本条件开展日间手术的手术室环境、设备、设施等条件应与住院手术室一致[1]。
必须配备各类常规麻醉与围术期管理用药及抢救药品,以及具备成熟的抢救流程。
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手术室护士及相关人员应具备相应资质,获得医院及相关部门授权。
三、日间手术的种类总的原则:宜选择对机体生理功能干扰小、手术风险相对较小、手术时间短(一般不超过3h)、预计出血量少和术后并发症少、术后疼痛程度轻及恶心呕吐发生率低的手术。
各医院应综合考虑其医疗场所、设备条件、医疗水平及患者情况等多方面因素[2],在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前提下,选择可开展的日间手术。
四、日间手术患者的选择日间手术不同于传统手术模式,手术患者应严格筛查[3,4],以确保患者能安全进行日间手术。
1、适合日间手术及麻醉的患者一般应符合以下条件:(1)ASAⅠ或Ⅱ级患者;ASA Ⅲ级患者并存疾病稳定在3个月以上,经过严格评估及准备,亦可接受日间手术。
麻醉科质量控制专家共识完整版
麻醉科质量控制专家共识完整版一、修订说明1.目的二、为不断满足患者就医需求,加速推进麻醉学科服务能力建设,根据国内麻醉学科质量管理工作的积累和现状,结合对学科发展的预判,现对2014版《麻醉科质量控制专家共识》进行修订,为全国麻醉学科顺利开展安全质量管理工作提供依据,以推进麻醉质控工作进一步良性可持续发展。
2.任务来源本共识修订任务来源于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2020年专家共识修订项目。
3.修订组织工作本共识修订由国家麻醉质控中心、CSA常委和CSA麻醉质量管理学组共同完成。
4.修订主要依据《关于印发加强和完善麻醉医疗服务意见的通知》(国卫医发[2018]21号);《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麻醉科医疗服务能力建设指南(试行)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9]884号);麻醉科质量控制专家共识(2014);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麻醉科医师学会联盟(WHO-WFSA):麻醉安全国际标准(2018)。
5.修订原则①立足国内发展现状,兼顾参考国际标准;②考虑到国内区域发展差异化特点,提出不同等级要求;③在2014版《麻醉科质量控制专家共识》基础上修订,增加修订说明及涉及传染病防控等内容;④本共识与21号文件、884号文件相关要求保持一致性;⑤本共识主要针对麻醉科质量管理的体系建设和基本安全要求,有关质量控制的核心指标和技术规范的质量控制不在此共识中表述。
6.适用范围本共识适用于具有麻醉科建制的各级医疗机构(包括公立及非公立医疗机构),其他开展麻醉学科业务但尚未形成麻醉科建制的医疗机构参照执行。
7.共识要求的层级表述①高度推荐:为确保患者安全的最低要求标准,任一医疗机构的麻醉科均应达到该要求。
②推荐:尽可能创造条件满足,尤其是三级医疗机构麻醉科。
③建议:是相对较高层级的要求,为大型医院麻醉科应该达到的标准。
二、基本要求(一)总体要求1.麻醉科临床业务范围麻醉科临床业务范围涉及临床麻醉、重症监护治疗、疼痛诊疗、急救复苏等门(急)诊和住院服务(推荐)。
乳腺外科日间手术中国专家共识
乳腺外科日间手术中国专家共识近年来,乳腺外科日间手术在国内逐渐普及,越来越多的患者和医生开始认识到其优势和意义。
本文将介绍乳腺外科日间手术的特点和意义,以及中国专家在手术操作规范和流程方面的共识。
乳腺外科日间手术是指患者在入院前完成术前检查和评估,手术当天住院进行手术,术后恢复一段时间便可出院的手术方式。
与传统的住院手术相比,日间手术具有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医院床位周转率等优势,同时也不会影响手术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在乳腺外科领域,日间手术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乳腺疾病是女性高发的疾病之一,而日间手术可以减轻医院负担,为更多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另一方面,乳腺外科手术往往比较简单,患者术后恢复较快,适合进行日间手术治疗。
中国专家在乳腺外科日间手术操作规范和流程方面达成了以下共识:患者需在入院前完成必要的术前检查和评估,包括病史、体检、影像学检查等,以排除手术禁忌症和评估手术风险。
手术当天,患者需携带相关证件和术前检查报告前往医院办理住院手续,并进行必要的术前准备。
手术应在具备条件的手术室进行,并由经验丰富的乳腺外科医生主刀。
手术操作应遵循无菌原则,确保手术部位清洁、无损伤。
术后患者需进行一定时间的康复和观察,以确保手术部位无明显出血、感染等并发症。
在医生评估患者恢复良好后,方可出院。
出院后,患者需按照医生建议进行康复训练和复查,以促进手术部位的愈合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乳腺外科日间手术具有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和提高医院床位周转率等优势,同时也不会影响手术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中国专家在乳腺外科日间手术操作规范和流程方面达成了相关共识,为推动乳腺外科日间手术的普及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未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民群众需求的不断提高,相信乳腺外科日间手术将会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该共识指出,疼痛是胸外科围手术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有着极大的影响。
为了有效缓解患者疼痛,专家们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
10 麻醉后监测治疗专家共识(2017版)
麻醉后监测治疗专家共识(2017)邓小明朱涛李天佐李伟彥李金宝严敏张卫杨承祥姚尚龙胡浩郑宏郭曲练(负责人/执笔人)黄文起黄宇光董海龙在麻醉恢复过程中,由于麻醉的作用和手术创伤的影响,患者易出现生理功能紊乱,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的生命,需要加强监测和治疗。
麻醉后监测治疗的主要任务是监测治疗全麻后苏醒的患者、镇静镇痛术后或麻醉手术后全身情况尚未稳定的患者,保障患者在麻醉恢复期间的安全,改进麻醉后监护质量,以改善预后。
本专家共识不作为强制性标准,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或部分采用。
一、麻醉后监测治疗麻醉后监测治疗是指对住院或非住院患者在麻醉或镇静镇痛下实施外科手术或诊断性、介入检查或治疗,在麻醉苏醒和恢复期以观察和处理麻醉和手术后早期并发症为重点的医疗活动。
二、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 PACU)PACU是现代医院麻醉科的独立医疗单元。
它具有以下特点:①靠近手术室或其它实施麻醉或镇静镇痛的医疗场所,以缩短手术后病情不稳定患者的转运时间。
②需配备专业人员及相关医疗仪器设备。
③为刚结束麻醉和手术的患者在转入普通病房、特护病房或ICU、直接出院回家前提供监测与治疗。
在没有设置独立PACU的医院和某些医疗单位,所有接受麻醉或镇静镇痛的患者都应该在指定区域由接受过专业训练的医护人员进行麻醉后监测治疗。
三、PACU的功能1.麻醉后患者的苏醒和早期恢复;2.术后早期治疗,包括麻醉和手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现和治疗;3.改善患者情况,以利于其在ICU、特护病房或普通病房的进一步治疗;4.评估和决定患者转入ICU、特护病房、普通病房或直接出院回家的指征和时间;5.特殊情况下(如需要紧急再次手术)对患者状况进行术前处理和准备。
四、PACU的管理和人员职责PACU由麻醉科管理,应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责,应制定明确的患者转入、转出标准与流程。
医护人员在合作的基础上,应该明确各自的专业范围和职责。
成人日间手术加速康复外科麻醉管理专家共识
• (1)术后镇痛药物首选口服用药,尽量避免肌注给药;
• (2)预防性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NSAIDs;
• (3)弱阿片类药物主要用于轻、中度急性疼痛的治疗,强阿片类药物可用于中、 重度疼痛治疗,对于内脏痛明显的患者可考虑使用κ受体激动剂;
• (4)推荐加巴喷丁、普瑞巴林、氯胺酮、利多卡因、右美托咪定等作为多模式镇 痛的一部分;
评估患者是否存在低体温风险,监测并记录体温,
保持患者温暖直至安全转运至手术间。对于全麻
手术麻醉时间>30 min的患者,术中进行体温
监测并予主动保温至患者体温≥36 ℃。术中、加温冲洗液等。术后监测、记录并维持
患者体温≥36 ℃。
2 术中
• 2.5 鼻胃管及导尿管留置的管理 • 【建议】 • 日间手术不常规放置鼻胃管及导尿管。 • 证据级别:高 • 推荐级别:强烈推荐
• 择期手术中不推荐常规留置鼻胃管减压。与 放置鼻胃管相比,未放置鼻胃管的患者术后胃肠 功能恢复更快。导尿管的留置不仅影响患者活动, 同时增加尿路感染几率。日间手术患者术中不推 荐常规放置导尿管。
3 术后
• 3.1 疼痛管理 • 【建议】 • 采用多模式镇痛策略。 • 证据级别:高 • 推荐级别:强烈推荐
炸、脂肪及肉类食物;2 h可口服无渣清亮饮品。 • 证据级别:中 • 推荐级别:一般性推荐
• 术前的代谢准备有助于改善患者饥饿、烦躁等不 适症状,降低胰岛素抵抗,维持机体正氮平衡。 术前6 h可进食淀粉类固体食物,但不包括油炸、 脂肪及肉类食物,术前2 h可口服清流质食物。 术前2~4 h口服12.5%含碳水化合物的饮品 (≤400 ml)可降低围手术期胰岛素抵抗的发生 率(糖尿病患者除外),对于有胃排空延迟或胃 肠梗阻的患者,需延长饮时间。超声技术可用于 评估患者胃容量。
麻醉镇静专家共识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二) 镇静水平评估方法 1. 警觉/镇静观察评分
(observer’s assessment of alertness/sedation; OAA/S评分,表2 ) OAA/S评分是临床镇静评分中有代表 性的一种镇静评分方法,OAA/S评分主 要是通过对患者进行声音指令和触觉干 扰指令来评价患者的镇静深度。
精品课件
一、区域麻醉镇静的定义及目的
区域麻醉镇静是指通过应用镇静药、麻醉性镇痛药和全身麻醉药以及 相关技术,消除或减轻患者在接受区域麻醉操作或手术过程中的疼痛 、紧张、焦虑等主观痛苦和不适感。区域麻醉镇静的类型包括从最小 程度的镇静到深度镇静。 大部分患者对区域麻醉的手术/操作有紧张、焦虑和恐惧心理,手术/ 操作过程中易发生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心律失常,甚至诱发心绞痛 、心肌梗死、脑卒中或心搏骤停等严重并发症。少数患者不能耐受或 配合完成区域麻醉操作和手术进行,从而使麻醉医师无法进行区域麻 醉或手术医师无法进行手术。区域麻醉下的镇静目的是消除或减轻患 者的焦虑和不适,从而增强患者对于区域麻醉操作和手术的耐受性和 满意度,最大限度地降低其在围术期中发生损伤和意外的风险,为麻 醉和手术/操作创造最佳的诊疗条件。
精品课件
四、麻醉前访视与评估
在进行区域麻醉操作镇静前,麻醉医师需要充分做好麻醉前评估。 1.麻醉前评估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重点判别
患者是否存在困难气道;是否存在未控制的高血压、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等可 能导致围术期严重心血管事件的情况;是否有阻塞性睡眠性呼吸暂停、急性上 呼吸道感染、肥胖、哮喘、吸烟和未禁食等可能导致围术期严重呼吸系统事件 的情况;
小儿手术室外麻醉镇静专家共识(2017版)
小儿手术室外麻醉/镇静专家共识(2017版)编者上官王宁,尹宁,左云霞,冯春,刘金柱,李超(共同执笔人)杨狄,连庆泉,邹小华,宋兴荣(负责人/共同执笔人)张马忠,张建敏,周期,姜丽华,康荣田,蓝雨雁,叶茂随着门诊手术、各种有创或无创检查和治疗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患者需要在手术室外接受麻醉/镇静。
这些需要接受手术室外麻醉的领域包括无痛胃肠镜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介入诊断/治疗、超声影像检查等。
儿童是特殊的医疗群体,即使在进行一些成人能配合的无创无痛检查(如心脏彩超、磁共振检查和神经电生理检查等)时,也会因为害怕、哭闹而无法配合完成检查。
因此,小儿手术室外麻醉/镇静所涉及的范围更为广泛。
我国目前开展小儿手术室外麻醉/镇静的医疗单位日渐增多,迫切需要新的指南或专家共识。
因此,在广泛查询国内外最新文献和征求小儿麻醉医护人员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形成2017版小儿手术室外麻醉/镇静专家共识,以便规范其实施条件、操作流程以及相关并发症的防治等,利于我国小儿手术室外麻醉/镇静的安全开展和推广。
一、小儿手术室外麻醉/镇静的种类和特点手术室外麻醉/镇静主要指在手术室以外的场所,为接受手术、诊断性检查或治疗性操作的患者所实施的麻醉/镇静。
小儿手术室外麻醉/镇静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影像学检查心脏彩超、磁共振(MRI)检查、CT检查、特殊B超检查(眼部、髋关节、血管等)等。
2.功能检查听力检查、眼科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诱发电位、脑电图检查)、肺功能检查等。
3.穿刺性检查蛛网膜下隙穿刺、骨髓穿刺等。
4.内镜检查:胃肠镜检查术、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膀胱镜检查术等。
5.介入检查和治疗心导管检查及治疗、呼吸病介入治疗、血管造影、局部硬化治疗和经动脉血管栓塞治疗等。
6.小儿门诊手术外科手术(如包皮环切、疝囊高位结扎术、小清创缝合、体表小肿物切除、组织活检、马蹄足石膏外固定)、口腔手术(舌系带松解、补牙、拔牙)、眼科手术(霰粒肿切除术、外眼拆线术)、耳鼻喉科手术(鼻腔异物取出术、耳道异物取出术、腺样体消融术、扁桃体消融术)等。
成人日间手术后镇痛专家共识
国内常用的镇痛制剂为氨酚羟考酮(每片含对乙酰氨基酚375mg+羟考酮5mg)和 氨酚曲马多(每片含对乙酰氨基酚375mg+曲马多50mg),复方口服镇痛药起效
常较单一药物为快,作用强度增加(相加或协同作用),常见的副作用为恶心呕 吐。
局部用药
8%利多卡因贴剂广泛应用于带状疱疹的创面,可发挥镇痛作用;应用于 体表美容手术时,也有良好的镇痛作用。
对乙酰氨基酚镇痛相对较安全,价廉,耐受性好,不刺激胃黏膜,不影响血小板功 能和肾功能。对乙酰氨基酚与NSAIDs、曲马多、阿片类药物联合使用具有镇痛的相加或 协同作用。除对乙酰氨基酚、萘丁美酮等极少数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力不高外,NSAIDs 大多为高血浆蛋白结合力药物。为避免竞争性与血浆蛋白结合,不应同时使用两种不同 的NSAIDs药物。
口服或静脉全身给药既可单独使用也可联合其他类镇痛药,还可以作为局麻药伤 口浸润或外周神经阻滞镇痛不足的补充。肌肉注射用药因局部疼痛和药物吸收变异度 大,不建议使用。
全身镇痛药物
对乙酰氨基酚和(或)NSAIDs药物
是日间手术镇痛的基本用药。对中小手术已可单独镇痛,大手术时必须采用多模式 镇痛的方法。
对乙酰氨基酚375mg,2~3次/d曲马多5mg,2~3次/d
给药途径 口服、静脉 口服 口服、静脉 静脉 口服、静脉 口服 静脉 口服
口服
阿片类药物
阿片类药物全身给药后作用于各器官细胞的阿片受体,常伴有恶心呕吐、 过度镇静、便秘、尿潴留、瘙痒、呼吸抑制、免疫力下降等副作用,原则上 不用于日间手术后镇痛。
激动拮抗类或部分激动类阿片类药物,如布托啡诺、地佐辛等镇痛和副 作用均有天花板效应。如与NSAIDs药物配合实施多模式镇痛,可明显减低阿 片类药物的剂量和副作用,可用于中度疼痛的日间手术后镇痛。鉴于此类药 物均为注射剂型,仅限于院内使用。
(完整版)日间手术麻醉专家共识(2017)
日间手术麻醉专家共识(2017)万茹马正良马虹邓小明朱涛严敏李天佐(共同执笔人)杨承祥闵苏张洁张铁铮欧阳文(共同执笔人)周星光(共同执笔人)周燕丰郑宏闻大翔,姚尚龙徐军美徐建国郭曲练(负责人/共同执笔人)黄文起黄宇光董海龙程智刚潘楚雄1909年英格兰James Nicoll医师最早提出日间手术(ambulato ry surgery/day surgery)概念,随着国际日间手术协会(The Inter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Ambulatory Surgery,IAAS)成立,日间手术已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手术管理模式。
日间手术具有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加快外科床位周转、降低院内感染、提高医疗资源使用效率的优势,已得到患者、医护人员及卫生行政部门的关注和肯定。
由于日间手术患者住院时间短、流动性大、周转快,对麻醉及围术期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有必要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日间手术麻醉专家共识,为临床麻醉提供指导和帮助,以利于日间手术的顺利开展。
一、日间手术的概念患者入院、手术和出院在1个工作日(24h)之内完成的手术,除外在医师诊所或医院开展的门诊手术和急诊手术。
特殊病例由于病情需要延期住院,住院时间最长不超过48h。
然而,在日间手术时间界定上,应考虑我国国情及不同地区医疗水平的差异,制定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日间手术模式。
二、开展日间手术及麻醉的基本条件开展日间手术的手术室环境、设备、设施等条件应与住院手术室一致。
必须配备各类常规麻醉与围术期管理用药及抢救药品,以及具备成熟的抢救流程。
手术医师、麻醉科医师、手术室护士及相关人员应具备相应资质,获得医院及相关部门授权。
三、日间手术种类总的原则:宜选择对机体生理功能干扰小、手术风险相对较小、手术时间短(一般不超过3h)、预计出血量少和术后并发症少、术后疼痛程度轻及恶心呕吐发生率低的手术。
各医院应综合考虑其医疗场所、设备条件、医疗水平及患者情况等多方面因素,在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前提下,选择可开展的日间手术。
日间手术麻醉管理规范
日间手术麻醉管理规范日间手术,对减轻政府、社会和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医院的运转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而现代麻醉学的发展,麻醉技术和新药的不断推广应用,也使日间手术麻醉成为可能。
为配合瑞金医院日间手术的开展,更好地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保护患者的利益,规范日间手术的麻醉管理,特制定如下规范。
一、日间手术的病人选择标准日间手术的患者一般要求身体状况较好,没有合并症,或者有慢性疾病但控制较好、病情稳定,具体要求如下:1、ASA Ⅰ~Ⅱ,神志清楚;2、年龄不小于18岁,不大于65岁;3、预计手术时间不大于2小时;4、实验室检验报告和相关辅助检查(影像学、超声等)报告无异常;5、无以下禁忌:(1)恶性高热患者;(2)复杂的病理性肥胖或复杂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3)急性吸毒患者;(4)手术当天无陪同或监护者。
6、对于其他具有明显困难气道的患者,如张口困难、颞颌关节炎、颈颞颌部活动受限等也需慎重。
有研究表明年龄>65岁的患者日间手术术后死亡率、术中出现并发症、术后转到住院病房、出现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升高。
二、日间手术麻醉前评估和准备1、术前访视有效的术前评估,有助于发现患者异常,提前进行合适的处理,从而避免取消或延期手术,减少围术期内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
术前评估的同时对患者进行宣教,有助于取得患者的信任,减轻患者的焦虑,让患者更好地配合手术。
术前访视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外科疾病、并存的内科疾患、体格检查、必要的辅助检查结果。
具体评估内容可参照住院患者的评估。
对于日间手术麻醉前评估,尤其要注意辨别出患者术中可能出现的特殊麻醉问题,包括困难气道、恶性高热易感者、过敏体质、肥胖症、血液系统疾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以及胃肠反流性疾病等。
2、术前准备术前检查的内容应根据患者病情和手术方式、麻醉方法选择,与住院患者必需的检查项目一致。
各项化验检查均应在手术前完成,若检查后患者病情发生变化,建议术前复查能反映病情变化的相关项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间手术麻醉专家共识(2017)2017-12-13 11:25 来源:未知编辑:shuangkai 点击: 953万茹马正良马虹邓小明朱涛严敏李天佐(共同执笔人)杨承祥闵苏张洁张铁铮欧阳文(共同执笔人)周星光(共同执笔人)周燕丰郑宏闻大翔,姚尚龙徐军美徐建国郭曲练(负责人/共同执笔人)黄文起黄宇光董海龙程智刚潘楚雄1909年英格兰James Nicoll医师最早提出日间手术(ambulato ry surgery/day surgery)概念,随着国际日间手术协会(The Inter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Ambulatory Surgery,IAAS)成立,日间手术已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手术管理模式。
日间手术具有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加快外科床位周转、降低院内感染、提高医疗资源使用效率的优势,已得到患者、医护人员及卫生行政部门的关注和肯定。
由于日间手术患者住院时间短、流动性大、周转快,对麻醉及围术期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有必要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日间手术麻醉专家共识,为临床麻醉提供指导和帮助,以利于日间手术的顺利开展。
一、日间手术的概念患者入院、手术和出院在1个工作日(24h)之内完成的手术,除外在医师诊所或医院开展的门诊手术和急诊手术。
特殊病例由于病情需要延期住院,住院时间最长不超过48h。
然而,在日间手术时间界定上,应考虑我国国情及不同地区医疗水平的差异,制定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日间手术模式。
二、开展日间手术及麻醉的基本条件开展日间手术的手术室环境、设备、设施等条件应与住院手术室一致。
必须配备各类常规麻醉与围术期管理用药及抢救药品,以及具备成熟的抢救流程。
手术医师、麻醉科医师、手术室护士及相关人员应具备相应资质,获得医院及相关部门授权。
三、日间手术种类总的原则:宜选择对机体生理功能干扰小、手术风险相对较小、手术时间短(一般不超过3h)、预计出血量少和术后并发症少、术后疼痛程度轻及恶心呕吐发生率低的手术。
各医院应综合考虑其医疗场所、设备条件、医疗水平及患者情况等多方面因素,在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前提下,选择可开展的日间手术。
2015年中国日间手术合作联盟首批推荐56个适宜日间手术的术种。
四、日间手术患者的选择日间手术不同于传统手术模式,手术患者应严格筛查,以确保患者能安全地接受日间手术。
1.适合日间手术与麻醉的患者一般应符合以下条件:(1)ASAⅠ-Ⅱ级患者;ASA Ⅲ级患者并存疾病稳定在3个月以上,经过严格评估及准备,亦可接受日间手术;(2)年龄:一般建议选择1岁以上至65岁以下的患者。
但是,年龄本身不单纯作为日间手术的限定因素,65岁以上的高龄患者能否进行日间手术,应结合手术大小﹑部位﹑患者自身情况﹑麻醉方式﹑合并症严重程度和控制情况综合判断;(3)预计患者术中及麻醉状态下生理机能变化小;(4)预计患者术后呼吸道梗阻、剧烈疼痛及严重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发生率低。
2.下列情况不建议行日间手术与麻醉:(1)全身状况不稳定的ASAⅢ级-Ⅳ级患者;(2)高危婴儿或早产儿;(3)估计术中失血多和手术较大的患者;(4)因潜在或已并存的疾病可能会导致术中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如恶性高热家族史,过敏体质者等);(5)近期出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未愈者、哮喘发作及持续状态;(6)困难气道;(7)估计术后呼吸功能恢复时间长的病态肥胖或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根据ASA推荐使用STOP-BANG筛查工具,见表1);(8)吸毒﹑滥用药物者;(9)心理障碍、精神疾病及不配合的患者;(10)患者离院后24h无成人陪护。
表1 阻塞性呼吸睡眠综合征术前STOP-BANG筛查诊断注:各条目回答“是”者计1分,“否”者计0分;OSAS风险增高:≥3分;中至重度OSAS风险:≥6分五、麻醉前评估与准备充分的术前评估是保障患者安全不可缺少的措施。
由于日间手术患者手术当日来医院,麻醉科医师与患者接触时间短,故应建立专门的术前麻醉评估门诊(anesthesia preoperative evaluation clinic,APEC),既有利于保证患者的安全,也可避免因评估及准备不足导致手术延期或取消,同时还能减轻患者对手术麻醉的焦虑。
1.评估方法原则上日间手术患者术前需到麻醉门诊就诊,进行评估及准备,对于病情较复杂者尤为重要。
手术当日麻醉科医师应于手术开始前与患者进行面对面直接沟通和评估。
2.评估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
具体评估内容参照住院患者的评估。
对于日间手术麻醉前评估,尤其要注意辨别出患者术中可能出现的特殊麻醉问题,包括困难气道、恶性高热易感者、过敏体质、肥胖症、血液系统疾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以及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等。
3.术前检查及准备术前检查的内容应根据患者病情和手术方式、麻醉方法选择,与住院患者必需的检查项目一致。
各项化验检查均应在手术前完成,若检查后患者病情发生变化,建议术前复查能反映病情变化的相关项目。
对于有并存疾病的患者,在仔细评估病情的基础上安排合理的术前准备,必要时和相关学科医师共同制定术前准备方案并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以增加患者对麻醉手术的耐受性和安全性。
4.术前须知及用药术前常规禁食﹑禁饮﹑戒烟。
推荐参照ASA术前禁食规定:术前8小时禁食固体食物,术前至少2小时禁止摄取清亮液体。
做好患者的术前宣教以及咨询工作,同时履行告知义务,签署手术﹑麻醉知情同意书。
原则上不需要麻醉前用药。
对明显焦虑、迷走张力偏高等患者可酌情用药。
六、麻醉选择及术中监测1.日间手术常用的麻醉方式麻醉方式的选择需考虑手术和患者两方面因素,应选择既能满足手术需求,又有利于患者术后快速恢复的麻醉方式。
(1)监测下的麻醉管理(monitored anesthesia care,MAC):MAC一般指在局麻手术中,由麻醉科医师实施镇静或(和)镇痛,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诊断和处理MAC中的临床问题。
其主要目的是保证患者术中的安全、舒适、满意。
(2)局部浸润和区域阻滞:采用局部浸润和区域阻滞麻醉,除满足手术需要,还可减少全麻术后常见的副作用(如恶心、呕吐、眩晕、乏力等)。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技术的不断完善,为日间手术神经阻滞的开展提供了保障,建议尽可能采用。
用稀释的局麻药在手术部位局部浸润是减少术中阿片类镇痛药剂量和减轻术后疼痛最简便﹑安全的方法,有利于日间手术患者术后早期出院。
蛛网膜下腔阻滞由于起效快﹑麻醉效果确切,是下肢和会阴部手术通常选用的麻醉方法,但应注意其可能出现腰麻后头痛不适。
硬膜外阻滞可能出现阻滞不完善、术后行走受限和排尿困难等情况,用于日间手术时需掌控好用药时机和药物种类。
蛛网膜下腔阻滞和硬膜外麻醉都可能引起尿潴留,患者需下肢感觉运动功能完全恢复后方能回家,椎管内感染及出血等并发症可能在术后数日内才发生,故日间手术一般不优先选用这两种麻醉方式。
(3)全身麻醉:全身麻醉是应用最广泛的日间手术麻醉方法。
1)靶控输注技术、静吸复合麻醉、麻醉深度监测以及肌松监测在全身麻醉管理中的合理应用,有利于日间手术患者术毕快速苏醒。
气道管理一般可选择气管插管、喉罩、口咽通气道维持呼吸道的通畅。
喉罩作为一种声门上的通气装置,是介于气管导管和面罩之间的一种特殊人工气道,术中可保留自主呼吸,可行机械通气,特别适用于日间手术麻醉。
与气管插管相比,应用喉罩可适当减少麻醉药用量,可在不使用肌松药的情况下顺利置入,有利于加快术后肌力恢复和患者苏醒,降低诱导和苏醒期血流动力学的剧烈波动,避免了肌松药和拮抗药的过多使用。
但需要注意,喉罩不能完全隔离气道和食管,可能发生误吸,对于饱胃﹑呕吐﹑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不宜使用。
2)麻醉药物的选择总的选择原则:选择起效迅速﹑消除快﹑作用时间短、镇痛镇静效果好、心肺功能影响轻微、无明显副作用和不适感的药物。
多主张采用速效、短效、舒适的药物。
临床上,丙泊酚、依托咪酯、瑞芬太尼、七氟烷和地氟烷等全麻药物,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短﹑恢复迅速﹑无蓄积等优点,特别适用于日间手术。
丙泊酚能减少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苏醒质量高,已成为目前日间手术应用最广的静脉麻醉药。
而且,靶控输注技术的发展使得静脉麻醉药使用更精确,可控性更好。
依托咪酯除起效快、作用时间短和恢复迅速外,最显著的特点是对循环功能影响小,呼吸抑制作用也较轻。
瑞芬太尼是新型超短时效阿片类镇痛药,消除迅速,但术后疼痛的发生时间也相对较早,故应根据手术进程适当联合使用其他镇痛药物。
短效镇痛药阿芬太尼较芬太尼作用持续时间短,亦适用于短时手术的麻醉,但长时间输注后维持时间可能迅速延长。
吸入麻醉药如七氟烷因具有容易调节麻醉深度、术中易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的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面罩吸入诱导以及术中麻醉维持,尤其适用于小儿麻醉;地氟烷作为短效吸入麻醉药,苏醒快,有利于日间手术麻醉。
肌肉松弛药使用应根据手术情况选择,对于短时间的浅表手术,一般不需要使用肌肉松弛药,需要完成气管内插管或在手术中需要肌松时可根据情况选择中、短效的肌肉松弛药。
2.术中监测日间手术患者所需的监测项目应与住院手术患者基本一致。
常规监测项目包括:心电图﹑无创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全麻时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条件允许时还可进行神经肌肉功能及麻醉深度的监测,其余监测项目可根据患者及术中具体情况采用。
七、麻醉后管理1.麻醉恢复患者恢复可分为三个过程:早期恢复(第一阶段),即从麻醉药物停止使用到保护性反射及运动功能恢复。
此阶段通常在麻醉后恢复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PACU)进行,监测患者意识、活动、呼吸、心电图、血压、氧合状态等,至改良Aldrete评分(见表2)达到离开PACU的标准。
中期恢复(第二阶段),由PACU转入日间手术病房(ambulato ry surgery unit,ASU)或普通病房进行,至达到离院标准时结束。
此阶段应继续观察患者各项生理功能的恢复及外科情况。
后期恢复(第三阶段):患者离院后,在家中完全恢复。
表2 改良Aldrete评分注:总分为10分,9分或9分以上可以离开PACU。
2.术后镇痛术后疼痛是导致患者延迟出院的主要因素,有效的疼痛管理是促进患者尽早康复的重要措施。
术前评估时应告知患者术后疼痛的可能程度和持续时间。
术后应及时评估疼痛(附1),如果疼痛NRS评分>3分,应及时治疗。
术后建议采用多模式镇痛方法,原则上以口服、局部镇痛为主,包括切口局部浸润和区域阻滞,并联合使用NSAIDs药物(表3),必要时辅助小剂量的阿片类药物。
具体可参照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成人术后疼痛处理专家共识(2017)》。
表3. 常用非甾体类抗炎药附1 疼痛评估方法(1)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一条长100mm的标尺,一端标示“无痛”,另一端标示“最剧烈的疼痛”,根据疼痛的强度标定相应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