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新闻教学中深化的路径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下的《电视新闻采写》教学改革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下的《电视新闻采写》教学改革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下的《电视新闻采写》教学改革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具体应用,是对新闻报道、新闻传播及其规律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以人民为中心,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追求目标,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舆论导向和信息传播,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发展的重要理论指导。

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各种新闻教学也在不断进行改革,其中《电视新闻采写》教学也在不断进行改革,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在《电视新闻采写》的教学中,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导意义体现得尤为重要。

通过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导,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和把握新闻报道的政治属性、社会属性和历史属性,能够更好地理解新闻报道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更好地激发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对《电视新闻采写》教学进行改革,必须要紧密结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使之成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贯穿以此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闻人才。

要进行课程内容的更新和改进。

教学内容要在新闻报道、新闻传播和新闻评论等方面融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内容,强调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新闻报道中的重要性和指导意义。

也要结合时事热点和社会现实,针对重大新闻事件进行深入解读和分析,引导学生理性客观地看待新闻,发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论优势,加深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解和应用。

要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探索。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交流、团队合作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新闻采写实践,提高他们的新闻写作水平和创作能力,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批判性写作能力。

还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资源建设。

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学术研讨,提高他们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增强他们的教学力量和水平。

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如多媒体教学、互联网资源等,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下的新闻传播史论与实践教学模式改革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下的新闻传播史论与实践教学模式改革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下的新闻传播史论与实践教学模式改革随着国家对新闻传播事业的不断发展和重视,新闻传播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新闻传播理论的基础,对新闻传播史论和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思考。

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论指导、新闻传播史论教学模式和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三个方面展开探讨,旨在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闻传播教育体系。

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具体运用,是对新闻传播活动的规律和规范的总体认识和理论总结。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贯穿于新闻传播理论和实践之中的,它要求新闻传播从业者在报道新闻、评论新闻时,在新闻传播史的研究和教学中都要深入贯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在新闻传播史论教学中,传统上的教学模式往往采用纵貫式的历史叙述,强调历史事件的发展和演变,忽视了历史背后的思想理论和社会经济背景。

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强调历史的辩证性和社会性,要求学生在学习新闻传播史的过程中要把历史事件与当时的社会思潮、政治动态、经济形势结合起来综合分析,当学生能够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去看待历史,他们对历史的认识就能更深刻、更全面。

在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方面,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提出,新闻传播教育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现实中进行新闻报道、管理、评论等实践,从而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真正掌握新闻传播的核心技能和方法。

二、新闻传播史论教学模式改革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下的新闻传播史论教学模式改革,必须多角度地立足于新闻传播史的学科属性特点、社会背景和学生群体的需求特点,让学生了解新闻传播史的发展变化和社会意义,拓展思维,推动实践。

首先要充分发挥教科书和教学大纲的作用,加强新闻传播史基础知识的教学。

提倡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深入研究历史事件并进行分析,使他们对历史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还应该注重互动式教学法的应用,通过讲座、讨论、实践等方式,构建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模式,促进思想交流,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和认识新闻传播史。

新闻工作者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新闻工作者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新闻工作者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培训学习心得体会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培训学习心得体会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新闻工作者必备的理论基础,对于提高新闻报道质量和思想政治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我前段时间参加了一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培训学习,通过深入学习和思考,使我对新闻报道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下面,我将分享一下我的学习心得体会。

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要求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强调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对新闻报道的客观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提出了明确要求。

首先,新闻报道要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避免主观色彩的干扰,真实还原事实。

其次,新闻报道要具备完整性,不应当片面夸大或省略重要信息,要从多个角度客观全面地呈现问题。

同时,新闻报道的及时性也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要求的重要方面,要求新闻工作者对重大事件进行及时报道,以满足公众对信息的需求。

二、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认为,新闻工作者应当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这是提高新闻报道质量的重要保证。

在培训学习中,我们学习到了广大新闻工作者应当牢记自己的党性、职业道德和责任使命,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只有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为指导,坚持正确的思想路线,才能在新闻报道中传递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正确的舆论导向。

三、深化对新闻业内问题的思考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要求新闻工作者要关注新闻业内存在的问题,并积极进行改革和创新。

在培训学习中,我们对新闻行业存在的乱象和困境进行了深入探讨,让我对新闻行业的发展和变革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我认识到,新闻工作者要不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知识水平,努力做到学以致用,用新闻报道的方式引导社会进步,塑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四、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强调新闻工作者要具备较强的采访和写作能力。

在培训学习中,我们进行了大量的实践训练,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实地采访和新闻报道的写作实践,我更加熟悉了新闻报道的流程和要求,并提高了自己的写作水平。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下的《电视新闻采写》教学改革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下的《电视新闻采写》教学改革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下的《电视新闻采写》教学改革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作为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电视新闻采写教学也需要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

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导下,电视新闻采写教学应当更加注重新闻事业的社会逻辑,为学生提供更加贴近社会实际、具有现实意义的学习内容,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新闻报道的本质和要求。

本文将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下的《电视新闻采写》教学改革进行探讨。

一、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的指导下形成的。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强调新闻事业是一种社会性的公共服务,其价值目标是服务人民、传播真相、促进社会进步。

在电视新闻采写教学中,需要深入贯彻这一理论观点,使学生深刻理解新闻的社会属性和社会责任,使之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和忠实传播者。

二、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该更加注重贴近社会实际和社会需求。

电视新闻采写教学应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等内容纳入教学大纲,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大事、民生问题、社会热点等,培养学生对社会的敏锐观察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使他们能够胸怀祖国、关心人民、服务社会。

三、实践教学在电视新闻采写教学中,实践教学是至关重要的。

学校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亲身体验新闻报道的全过程,使他们在实践中锻炼观察力、思考力和创作力,培养他们具备从本地到全球的视野,在新闻报道中反映社会矛盾和问题,为社会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四、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是教学工作的重要支撑,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引导,使教师具备与时俱进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从而能够更好地指导和帮助学生进行电视新闻采写工作。

学校还应该积极邀请业界资深从业人员担任客座讲师,借助其丰富的行业经验和最新的行业资讯,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新闻行业的实际情况和需求。

五、评价体系建设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评价体系的建设同样至关重要。

新媒体时代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

新媒体时代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

新媒体时代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 慈兆庆 冯雯莉摘 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新闻传播活动规律的总看法,后经中国共产党新闻宣传理论的建构和实践检验而日臻成熟。

在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始终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与时俱进。

本文分析新媒体时代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时代价值及挑战,浅谈新媒体时代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媒体;价值;挑战;路径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时代价值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所具有的时代价值日益凸显。

(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新闻工作者基本职业规范的“标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新闻工作者的从业之基、成才之魂、立身之本,是新闻从业者从事新闻工作必须要具备的基本理论素养,是检验新闻工作者的行为是否符合职业规范的重要标尺。

近年来,新闻失实、新闻侵权、新闻敲诈等失范行为众多,突破了职业道德底线,动摇了新闻业安身立命的根基,损害了媒体的公信力。

不少学者将其归因于新闻从业者背弃了新闻职业道德。

解决这些问题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来约束新闻媒体和新闻从业者的行为,因此对于新闻从业者来说,不仅现阶段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更应该让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成为终生职业教育的重要部分。

(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舆论引导与社会共识的“方向盘”舆论代表着人心向背,对于大众思想和行为起着重要作用和影响。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发挥媒体作用来引导社会舆论。

如今,自媒体迅速崛起,网络舆论“倒逼甚至抗衡主流媒体舆论”,使得传统的主流媒体影响力被削弱,舆论引导面临诸多挑战。

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致力于健全舆论引导机制,能够强化舆论正向引导,创设良好的舆论环境。

究其原因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始终坚持党性、主体性、发展性、示范性、协调性等原则,有着丰富的科学内涵,这充分说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引导舆论上的前瞻性和科学性。

想要强化舆论引导并形成社会共识,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论强化、舆论引导,形成社会共识,以促进社会健康发展。

全面提升新闻采编综合素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培训的根本途径

全面提升新闻采编综合素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培训的根本途径

论坛Forum全面提升新闻采编综合素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培训的根本途径□ 文/刘梓良一、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科学内涵1.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建立在新闻宣传工作规律上的系统观如果说一个理论是科学的,那么,它首先必然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新闻导向规律的论述:“报纸的最大的好处,就是它每日都能干预运动,能够成为运动的喉舌。

”(马克思、恩格斯《〈新莱茵报·政治经济评论〉出版启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新闻事实规律的论述:新闻记者应当“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

(马克思《〈莱比锡总汇报〉的查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新闻受众规律的论述:报纸“生活在人民当中,它真诚地和人民共患难、同甘苦、齐爱憎。

”(马克思《摩塞尔记者的辩护》)事实证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导地位和它具有的强大的生命力,不但体现在它是指导无产阶级新闻实践的理论武器,更在于它是建立在新闻宣传规律基础上的科学系统观。

2.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体现时代发展要求的与时俱进观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之所以是科学的理论,不仅在于它完全符合新闻的固有属性和基本规律,而且也是随着社会和新闻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

在新闻导向规律的探索上,从延安时期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提出的“党性、群众性、战斗性和组织性”的新闻导向原则,到江泽民同志提出“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再到胡锦涛同志强调“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一定要坚持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作为新闻宣传工作的根本指针,为丰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导向内涵,注入了新的思想和生命力。

在新闻事实规律的认识上,由强调客观事实的真实,到追求本质的“真实”,再到“努力使新闻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不仅进一步深化了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而且对于提高新闻的思想深度、增强理论穿透力和说服力,有着重要的认识意义。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一、引言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理论体系,建立在对社会历史的分析和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研究之上。

它提供了一种深刻的对社会发展和社会变革的认识,被视为解决社会问题和实现社会进步的重要思想资源。

在当前媒体环境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被广泛地运用于新闻报道中,以更好地为社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服务。

本文旨在分析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场景和具体实践。

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概念及特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指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上,对新闻活动特征和规律进行深入研究的一种理论。

它认为新闻是社会的产物,在展现事实的同时还蕴含着深刻的社会意义,是一种特殊的声音文化符号。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其他新闻观念相比,最主要的特点在于它具有突出的社会学理论特征,强调新闻事实的社会性、阶级性与历史性,对于新闻工作者进行思想观念的更新和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

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1.坚持立场,强化社会责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认为新闻报道应该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和严格的职业道德,把社会责任摆在首位。

在新闻报道过程中,需要以最客观的态度和较为公正的立场来呈现事实。

同时,在呈现事实的同时还要寻求深层次的社会意义与价值,为读者提供真实的信息,帮助读者了解社会现实,认识社会责任,从而让社会各界更好地理解事实真相。

2.注重社会性,深入挖掘根源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也希望新闻报道能够从更深层次的社会性出发,去挖掘根源。

在新闻报道中,需要强化深层次的社会意义,深入解剖问题的本质原因,找出深层次的规律,帮助读者尽快从表面情况中深层次理解问题,把社会问题深层次的根源解剖清楚,为社会提供更为全面和精确的基础性信息。

3.坚持阶级性,加强批判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认为新闻报道需要呈现事实并找出问题根源的同时,也要强化阶级性,强化批判精神。

从阶级的角度出发,看待社会问题,坚决批判社会不良现象和错误观念,让读者更好地了解事实情况和根源问题,增强社会正义感,促进社会进步。

浅析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的指导意义

浅析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的指导意义

浅析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的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新闻媒体和新闻事业的认识和观点。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肩负着更为重要的使命和责任,需要在更高的层次上认识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进一步提高新闻舆论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第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真实性和客观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新闻应该客观真实地反映客观存在的事实,不应该歪曲事实,更不应该捏造事实。

新闻工作者应该严格遵循新闻事实真实性原则,坚持事实真相,切实承担起对社会公众负责任的职业操守。

在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要紧密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增强新闻报道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第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注重社会效益。

马克思主义认为,新闻传播是服务于人民、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应当强调社会效益。

在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引导公众正确理解和认识国家大政方针、政策和社会热点问题,不断增强公众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入人心。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强调发挥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

马克思主义认为,新闻媒体是公共利益的代言人和监督者,应当对社会各方面权力进行监督,为民众打造一个公平、公正的舆论空间。

在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加强对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舆论监督,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

第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强调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

马克思主义认为,新闻工作者应当具备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善于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深刻分析问题,不断探索新闻报道的形式和手段,提高新闻报道的深度和广度。

在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要培养新闻工作者的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引导他们站在时代前沿,关注时事热点和社会问题,努力提高新闻报道的深度和品质。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有效提升舆论引导力

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有效提升舆论引导力

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有效提升舆论引导力作者:李丰华来源:《东方教育》2018年第22期摘要: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的角度出发探讨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产生的科学基础、基本内涵,以及在当下社会转型期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中国社会主义新闻舆论工作的灵魂,是新闻舆论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

提升当下中国新闻的舆论引导力,关键就在于牢牢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舆论引导;舆论控制舆论引导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重要内容,被作为新闻报道的重要策略。

新的历史时期重温马克思运筹帷幄的“舆论观”,对我们当前如何做好党的新闻宣传工作,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有效提升舆论引导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舆论引导力的界定与关键变量1.舆论引导力的内涵舆论是在人们对公共事务的不断讨论、观点碰撞、意见整合中形成的。

因此,这其中不免会有个体或组织力图对舆论的形成和发展施加影响、进行干预。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舆论引导。

2.舆论引导力的关键变量由于舆论引导包含着对舆论进程进行某种“控制”的含义,所以有人就会认为它和现代民主的基本准则相冲突,甚至把它和文化专制联系起来。

其实这是对舆论引导的一个极大的误解。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第一,舆论本身是在引导中形成的,没有引导就没有舆论。

任何社会舆论的形成,都会大致经过以下阶段:由社会矛盾、社会问题引发各种议论;个人意见通过沟通与议论圈而得到扩展;偶然事件的激发;意见领袖的引领;个人分散的意见得到整合,一定数量追随者产生,标志着一种社会舆论正式生成。

[1]所以,舆论形成过程本身必然会有“意见领袖”对分散、自发的公众议论的引领,而充当“意见领袖”的有时是个人,有时是政党或其他社会组织,很多的时候是被称作“舆论机关”的媒体。

舆论本身不可能在不“导”中形成,问题只是谁“导”了舆论。

第二,需要通过舆论引导克服舆论中的非理性因素。

舆论常常具有感性化、情绪化的特点和盲从等社会心理机制。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创新思路研究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创新思路研究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创新思路研究发布时间:2021-10-29T06:37:24.723Z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16期(上)作者:许媛媛[导读]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我国新闻舆论工作的指导思想,许媛媛通辽日报社内蒙古通辽市028000摘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我国新闻舆论工作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是我国高等院校新闻传播教育的核心内容。

本文详细探讨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创新思路。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创新对新闻舆论工作来说,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已成为当代中国新闻人才培养中极其重要的核心内容,旨在培养新闻舆论工作者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为指导来从事新闻工作。

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形成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充实、完善、创新、发展的过程。

马克思和恩格斯作为创立者和奠基者提出并深刻阐述了一系列基本理论和观点,多年来其间经历了以列宁为代表的俄国布尔什维克党人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断继承、创新和发展的长期过程,逐步形成了科学、系统的理论体系。

二、目标创新:价值塑造、理论建构、情感培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旨在“育人”,在于塑造个体的价值观,简单告诉学生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远远不够,关键是让学生能真正理解和接受,做到“入脑”“入心”,从而发自内心地去认可和贯彻。

根据当代青年新闻观形成规律,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实践中看,当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应超越简单的知识传授,要从价值塑造、理论建构和情感培养目标入手,引导当代青年接近并接受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价值塑造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根本性问题。

马克思主义以人的解放为最高目标,以人的最高本质为理论立足点。

与西方新闻实践与理论中的资本中心主义、媒介中心主义和“去政治化”的专业主义等不同的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强调的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突出新闻舆论工作鲜明的政治属性,并将之作为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

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中,应将新闻的政治性和专业性紧密结合起来,不可偏废任一方面。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体系“五维”路径创新研究——基于接受理论的视角与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体系“五维”路径创新研究——基于接受理论的视角与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体系“五维”路径创新研究——基于接受理论的视角与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作者:欧勤扬赖黎捷来源:《传播与版权》 2021年第7期欧勤扬,赖黎捷[摘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新闻活动的基本规律,是构建中国特色新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原则。

在当前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以及世界媒介格局发生巨变的背景下,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高校转变教育理念,也需要高校从包括教育目标、课程内容体系、实践教学环节等为核心的教学体系层面进行创新。

本文从接受理论的视角出发,结合当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教学与研究现状,以及建设《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一流课程思政的实践经验,探索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体系的“五维”创新路径。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接受理论;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基金项目]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课题“接受理论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体系的创新与实践”(编号:2019-GX-338)阶段性成果;重庆师范大学课程思政类一流课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编号:SZ202002)阶段性成果;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市级重点项目“‘卓越新闻人才’计划背景下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思政改革与实践”(项目编号:201016S)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欧勤扬(1985—),男,重庆奉节人,重庆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讲师;赖黎捷(1975—),女,重庆璧山人,重庆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教授。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新闻舆论工作的灵魂,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发展的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

党的十八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多次研究有关问题,并做出重要部署。

2016年2月19日,习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要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

”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中,高校新闻传播院系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新闻院系教学方向和教学质量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新闻舆论工作队伍的素质。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融入新闻教学的探索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融入新闻教学的探索
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融入新闻教学的重要作用 新闻教学是一个培养专业人才的教学过程。新 闻教学的理念决定着新闻人才培养的先进性。新闻 教学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效配合,以马克 思主义新闻观的动态发展引导学生关注媒介生态的 变化,抓住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的重心具有重要意义。 (一)增强新闻人的党性修养 新闻事业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 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新闻也体现其意识形态属性, 往往一个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政治思想和国家政治制 度对这个社会的新闻活动具有指导和制约作用。政 治体制是新闻体制的决定性因素,新闻体制是政治 体制的一个方面。我国的新闻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传播媒介是中国共
2018年 10月 第 40卷第 5期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Yan’anUniversity(SocialSciencesEdition)
Oct.2018 Vol40 No5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融入新闻教学的探索
甄东霞
(延安大学 文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
摘 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我国新闻事业的重要指导思想在新闻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新 闻教学有着紧密的关系,它是新闻教学的指导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做好新闻工作的根本保证。马克思主义新闻 观融入新闻教学,能够促使新闻人才坚持党性原则,确立服务人民的新闻观与传播观,培养新闻人才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意 识。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创新性、人民性融入新闻专业课堂,以新闻专业课程为基点形成教学辐射,可有效加强新闻专业 人才培养的动态机能。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我国新闻事业的重要指导 思想在新闻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马克思主义新闻 观是一个动态发展型理论,它也是我国新闻事业发展 的旗帜。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动态发展与媒体的创新 形成互动关系,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融入新闻教学是将 媒体动态及社会实践引入新闻专业课堂的有效方法。

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切实增强新闻把关意识

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切实增强新闻把关意识

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切实增强新闻把关意识作者:王炜来源:《声屏世界》 2014年第1期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伴随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新闻战线面临着许多新挑战新考验,新闻工作者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牢固树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牢掌握宣传思想工作的话语权,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切实增强新闻把关意识,提高新闻宣传的质量和水平。

确保舆论导向正确,是新闻工作者的首要问题。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是坚持新闻工作党性原则的要求,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

舆论导向是一个综合的、全面的系统工程。

在这个系统中,“把关人”肩负着重要职责。

新闻宣传的“把关人”既是新闻和服务的组织者、传播者,又是新闻和资讯的解读者:新闻宣传的把关,不仅要把政治关,还要把事实关、价值关、知识关、服务关、文化关、质量关等。

在这诸多方面,同样存在着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弘扬什么,淡化什么,引导什么,警示什么。

在新闻实践中,要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

守土尽责,因此,把好新闻宣传中的政治关、事实关、质量关尤其重要。

一、把好政治关。

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宣传思想工作必须遵循的重要方针。

坚持党性,站稳政治立场:坚持人民性,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本,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群众爱看的不一定是好新闻,群众不爱看的一定不是好新闻。

在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后,有媒体报道“全国总人口为13.39亿”,另有媒体报道“全国人口为13.7亿”。

究其原因,个别媒体把全国这一概念混同于大陆,而把港澳台排除在外,这就是新闻实践中的政治关没把住。

二、把牢事实关。

马克思指出,“要用事实描述事实,不要用希望来描述事实”。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田聪明同志在新华社狠抓作风建设,把反对“客里空”作为重点,强调领导不能做“戈尔洛夫”。

新时代应用型高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创新路径探析

新时代应用型高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创新路径探析

新时代应用型高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创新路径探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深入推进,新时代对高校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具体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在应用型高校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与实际新闻工作脱节等方面,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新时代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应用型高校急需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进行创新改革,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新时代背景下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不仅要继续深化对传统理论的理解,更要紧密结合时事热点和新闻实践,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原理,提高其新闻素养和专业能力。

在这一背景下,本文将探讨新时代应用型高校如何创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的路径,以期为高校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1.2 研究意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新闻观念和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新时代背景下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解和应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探讨新时代应用型高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的创新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研究《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的创新路径,可以提升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社会变革和信息化时代的挑战。

通过创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可以促进教育体制改革和教学方法创新,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和教育水平。

研究《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的创新路径,有助于传承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优秀传统,推动新闻舆论工作的有效开展,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和弘扬。

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对于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和提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指导意义。

2. 正文2.1 新时代背景下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当前新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新闻领域的具体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创新路径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创新路径

|RADIO &TV JOURNAL 2021.5场的投入预算。

数字媒体蓬勃兴起后,广告主在数字媒体上的预算支出基本呈现逐年增长态势。

CTR 发布的《2020中国广告主营销趋势调查报告》显示,广告主在选择所投放的数字媒体时,最看重平台规模及其转化、导流能力。

而“品牌强国工程”以“国家品牌计划”为依托,借助央视强大的实力背书,为入选品牌量身定制品牌宣传片《品牌人物》和《品牌故事》,将品牌主张精准传达给目标受众,特别是消费能力不容小觑的下线市场,有效地实现了行业品牌向民族品牌的积极跃升,取得市场份额和品牌价值的双赢。

以郎酒品牌为例,在短短3分钟的品牌宣传片中,郎酒借助总台强劲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在CCTV-1、CCTV-2、CCTV-3、CCTV-9、CCTV-10、CCTV-11、CCTV-17等频道全天候多时段滚动播放,通过“生在赤水河”“长在天宝峰”“养在陶坛库”“藏在天宝洞”四个片段向全国亿万观众展现出其高品质、高服务、高匠心的品牌特质,奠定了郎酒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高端定位。

(三)助力民生,用心诠释“品牌行动”企业不仅是商品的制造者,更关系着全社会的喜怒哀乐。

当下,越来越多的品牌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营销方案,转而聚焦社会热点议题,试图弱化品牌自身的实用功能价值,强化与消费者的情感联结,从公益营销的角度为品牌的长足发展寻求新的机遇。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总台CCTV-2《经济信息联播》栏目联合“品牌强国工程”入选企业推出“品牌强国行动”系列报道,集中展示了入选企业第一时间响应中央号召、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实践。

这些行动既彰显了大国品牌的社会责任感,也突出了入选企业的文化价值内涵,使消费者在观看节目的过程中强化对品牌的价值认同。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在瞬息万变的全球市场,本土广告品牌要想真正实现高质量“走出去”,离不开整合传播渠道,服务升级,开拓创新。

唯有如此,中国品牌才会在新的时代焕发新的生机。

新时代应用型高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创新路径探析

新时代应用型高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创新路径探析

新时代应用型高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创新路径探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代,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新时代应用型高校的教育教学模式也正在不断创新发展。

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观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意识和理论观念的重要课程之一。

在当前信息爆炸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的新闻观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亟需创新。

本文旨在探讨新时代应用型高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的创新路径,希望通过对现状的分析、内容的深入探讨和案例的分析,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一些启示和参考。

【字数:215】1.2 问题提出当前,新时代应用型高校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境。

在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模式下,学生普遍存在着对“西方化”思想的迷信,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理解。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信息的爆炸式增长,如何培养学生正确的新闻观和价值观,已成为当前教育界急需解决的问题。

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融入应用型高校课程体系,如何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和内容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如何引导学生在新闻传播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察和分析,这些问题亟待深入探讨和研究。

本文将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讨论,旨在探索新时代应用型高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的创新路径,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深入发展。

1.3 研究意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在新时代应用型高校的开设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的新闻观念已经无法适应当下社会的发展需求,因此有必要引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这一理论来指导新闻传播实践。

应用型高校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阵地,拥有广泛的学生群体,通过开设《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新闻观,培养批判性思维和传播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对于提升应用型高校的教学水平和学科建设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可以为学校教学改革和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深入探讨新时代应用型高校开设《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的意义和价值,对于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新闻史教学中的体现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新闻史教学中的体现
么 帮 助 ?笔 者 以为 . 对 新 闻史 的学 习 不 能仅 只是 囿于 对史 学知 识 的了解 , 而 应 该 是 从 历 史 中总 结 规 律 、用 理 论 指
导实践 。
理 论 的一 个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是马克思 、 恩格 斯关 于新 闻传 播 的理论 体 系 . 是
会 上 ,党 中央 明 确 提 出 了 在 意 识 形 态
领 域 中 要 坚 持 马 克 思 主 义 的 指 导 地 位 , 并 指 出 马 克 思 主 义要 进入 课 堂 。马 克 思 主 义 新 闻 观 是 指 导 中 国 新 闻 实 践
史 发 展 的清 晰 脉 络 , 也 无 法 理 解 为 什 么

Th e Mar x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新闻史教学中的体现
◎蒯 琚
当今 社会 教 育 的本 质 不 是 传 授 知 识 或 技 巧 .
而 应 该 是 给 予 正 确 的 观念 和指 导 思 想 .
史 论这两个方面 , 如果说 史实是躯体 ,
到 该课 程 的 特点 。
( 一) 史 实为基 本 点 , 还 原 新 闻 史
的 本 质
在 目前 以 就 业 为 导 向 的 教 学 大 环
于 新 闻传 播 、 宣 传 工 作 的 论 述 所 体 现
的 思 想 。[ ] 马 克 思 主 义 新 闻 观 是 马 克 思 主 义
“ 理论 只要 说 服人 , 就 能 掌 握 群 众; 而理论只要彻 底 , 就 能 说 服 人 。 所 谓彻底 , 就 是 抓 住 事 物 的根 本 。” 目 在 新
的影 响 .而 媒 介 从 业 者 有 什 么 样 的新
闻 观 则 直 接 决 定 着 媒 介 信 息 的 质 量 与 呈 现 方 式 。2 0 0 4年 中央 十 六 届 四 中全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方法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方法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方法说实话《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方法这事,我一开始也是瞎摸索。

我试过传统的那种满堂灌式教学,我在讲台上一直讲,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产生背景,到各种概念的阐述。

但我发现学生们听得那叫一个昏昏欲睡啊,就像你给人家强行喂饭,人家根本不想吃。

这可不行,这就是一个失败的教训。

后来呢,我想那就让学生参与进来吧。

我开始采用案例分析法。

我找了很多关于国际国内的新闻事件,比如说新华社的一些报道实践啦,还有西方那些不实报道的例子。

拿这些例子,我让学生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论去分析这些新闻里面体现的价值导向、真实性原则啥的。

这时候学生们有了兴趣,就像给他们打开了一扇窗,能让他们看到原来抽象的理论可以这样用。

但是呢,这有个问题就是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基础弱一点的同学完全不知所措。

再之后啊,我又加入了小组讨论这个环节。

我把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案例,然后再派代表发言。

在这之中,我看那些比较踊跃的小组,成员之间互相交流,还会据理力争,这就表明他们就在琢磨这些事情了。

对于那些不太说话的小组我就下去引导他们,就像一个老农到地里给那些长得不好的苗额外施肥浇水一样。

还有啊,我发现情境模拟很不错。

我设定一些新闻工作中的情境,比如面对一个突发事件,要求学生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角度去模拟采访报道。

这时候学生们就像小演员一样,你能看到他们努力地把自己代入角色,思考如何在这种情况下遵循新闻观的各种要求。

我现在觉得呢,在教学的时候,这些方法肯定得混合着来。

而且老师得随时总结和点评,不然学生们就可能跑偏了。

我还不确定这个方法组合是不是就已经很完美了。

但是目前来看,这样能让学生有更多的参与感和主动性。

另外我想对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一些经典原著的阅读指导也很重要,就像练武要先练基本功一样。

我接下来打算增加原著精读环节,让学生分组去阅读某一部原著,然后进行解读分享。

这样的话可以让学生从根源上理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深刻内涵。

总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就得不断尝试各种方法,让这个理论在学生心里扎下根。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进高校的路径探究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进高校的路径探究

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马克思、恩格斯到习近平)关于新闻传播活动,新闻信息产生、流通、消费及其规律的观点体系”①。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历经几代共产党人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理论与实践洗礼,现在依然指导着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成为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理论依据。

新闻学不仅是一门学科,而且具有政治属性,新闻工作作为“社会公器”直接影响着主流意识形态。

中国共产党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提出了“报纸是阶级斗争的工具”的著名论断,新时代习近平新闻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一脉相承,是其中国化的重要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闻作为一门科学,与政治的关系很密切”,要把新闻舆论工作看作是“党的政治优势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指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②。

近年来,微博大V、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数量激增,逐步积累了一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但这些媒体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不乏一些不实的言论,甚至进行别有用心的煽动,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大学生接受了高等教育,是社会中具有较高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的群体,他们既是新闻舆论的主体也是客体,既是受众也是传者,他们每时每刻都在接受庞杂的新闻信息,这些信息也在冲击着他们的判断力。

因而在大学生中树立起科学的新闻观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能使大学生具有辨别新闻内容的真实性、新闻来源的可靠性和新闻立场的正确性之能力,这是判断他们能否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标准。

“新闻舆论工作是意识形态领域的经常性工作,舆论生态直接关系意识形态领域的大环境。

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壮大正能量,就能不断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最大限度地鼓舞士气、振奋精神,赢得意识形态领域的总体主动。

”③因此,在我国高校中深入推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学习势在必行。

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进高校的理论构成高校思想政治课是我国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平台,大学在校生是我国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对象,通过高校的思想政治课程给新闻学专业以外的在校学生贯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通过选修课及相关实践活动来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是一种积极而又可行的尝试。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探析——以《新闻理论》课程优化教学为例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探析——以《新闻理论》课程优化教学为例

收稿日期:2019-09-02基金项目:南阳师范学院2019年《新闻学原理》“课程思政”建设项目;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一般课题:“全媒体时代卓越新闻人才培养研究”((2019)-JKFHYB-0164)。

作者简介:李乐,女,南阳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探析———以《新闻理论》课程优化教学为例李 乐(南阳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河南南阳473061)摘 要:《新闻理论》课程是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学生的基础理论课程,是最基础、最重要的观念学习和教育,需要围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不断进行教学优化。

在教学内容上,要确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主体地位;在教材的选用上,要强调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新闻理论体系的有机结合;在文献阅读方面,要注重与时俱进,与当下的社会实践和新闻实际相联系;在教学方法上,更要坚持效果导向,让学生在潜移默化过程中接受、内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闻理论》课程;教学优化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0)01-0005-03 新闻工作是一项理论性、操作性都很强的工作,很多学生只看到了新闻工作动态的一面,认为外出调研、出镜采访、摄影摄像、后期剪辑就是新闻工作的全部,因此常常出现重视实验课,轻视理论课的情况。

然而,新闻工作中出现的错误、偏差,甚至敲诈、勒索等一些极端问题,归根结底都是因为没有树立正确的新闻观。

《新闻理论》课程旨在传播正确的新闻观,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分析各种新闻现象,提高新闻理论素质和业务能力。

为了优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学效果,教师需要通盘考虑,不仅要从宏观上明确教学目标,而且要在教学细节上进行规范和引导。

一、优化教学内容,确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主体地位 《新闻理论》课程要确保学生树立正确的新闻观念、提高学生的新闻业务能力,需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明确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主体地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新闻教学中深化的路径作者:贺倩
来源:《教育界·高等教育》2019年第07期
【摘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是新闻教学的重要内容,如何在教学中坚持和深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一直是新闻教学的重中之重。

文章重点探索了深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的路径,并探讨了新闻教学中的强化路径、内化路径、外化路径是深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闻教学;路径
【基金项目】2018年浙江农林大学校级课堂教学改革项目“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新闻教学中的深化”(KGBA18037)的研究成果。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新闻理论的灵魂,也是新闻教学的核心。

因此,可从强化、内化、外化三个路径着力,把深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育落在实处。

一、强化路径
强化要求在新闻理论教学中强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育,强化路径是指坚持深化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途径。

(一)彰显党性原则
党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精髓,指的是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在从事新闻活动时必须遵守所属阶级或政党所规定的各项行为准则[1]。

但近些年,新闻教学中为顺应新媒体的发展,把时间和精力更多投入到技术操作上,相对减少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论授课,甚至出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过时了等错误观点。

如果学生对党性原则的理解模糊,甚至把西方的价值观当作行为准则,则会使新闻事业误入歧途。

新闻教学中彰显党性原则从三个方面展开。

一是加强理论阐述。

阐述中摆明立场,纠正一些错误看法,透彻讲解,强调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对新闻工作的重要性和指导性,引导学生理解党性原则的要求,自觉地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接受党的领导。

二是案例教学。

以热点事件切入,通过深入地分析,令人信服地彰显党性原则的指导性。

这要求教师了解业界动向,收集资料,精心选择有针对性、时效性与典型性的案例。

三是引入辩论,充实教学内容。

让学生以辩论赛的形式开展讨论,去伪存真,辨别是非,铭记党性原则,成为一名有原则的人。

(二)坚持人民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