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模式PPT课件
合集下载
社会保障基金运作模式比较案例PPT课件

个人有条件减少个人储蓄。
2、完全积累制对个人储蓄的影响
这种强制性储蓄可能会,也可能不会 减少个人的自愿储蓄。取决于强制储蓄和自愿储 蓄之间的替代率的大小。
(四)现收现付制和完全积累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养老金增加对经济的影响 1、现收现付: →增加税收→总消费需求减少→
总的消费支出减少→减少国民收入→减少投资 主要通过税收来进行筹资
气等情况时养老金的支付危机问题。
2.完全积累制(基金制)
本代人对自己收入进行跨时间的分配, 将自己年轻时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积累起来,供退 休后使用,强调自我保障。
典型国家:智利、新加坡、及一些南美、 东欧国家
优点:为自己储蓄,可以提高个人缴费 的积极性;自我保障,不会引起代际冲突。
缺点:不具有再分配功能,且受通货膨 胀、人口老龄化等因素影响,使基金面临较大的 保值增值压力。
美国
男65 女65
瑞士
男65 女62
德国
男65 女65
中国
男60 女55
我国养老金替代率水平偏高,而退休 年龄则偏低,导致养老金支付水平偏高,与经济 发展水平不相适应,不利于建立一体化的社会保 障制度
六、社保基金投资渠道
从国际经验来看,社保基金的投 资必须同时兼顾安全性、盈利性和流动性。
(一)发达国家养老金的投资特点 一是投资渠道多元化。不仅股票、政府
23.
25.9 1.7
7
29. 27. 34.5 3.4 43
7.6 — 9.9 7.8
50. 10. 0.7 —
11.2 33. 9
— 30. 2
11.3 37. 4
0.1 52.
国家 现金、 国债、政 公司 贷款 股票 不动 投资基金 其他
2、完全积累制对个人储蓄的影响
这种强制性储蓄可能会,也可能不会 减少个人的自愿储蓄。取决于强制储蓄和自愿储 蓄之间的替代率的大小。
(四)现收现付制和完全积累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养老金增加对经济的影响 1、现收现付: →增加税收→总消费需求减少→
总的消费支出减少→减少国民收入→减少投资 主要通过税收来进行筹资
气等情况时养老金的支付危机问题。
2.完全积累制(基金制)
本代人对自己收入进行跨时间的分配, 将自己年轻时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积累起来,供退 休后使用,强调自我保障。
典型国家:智利、新加坡、及一些南美、 东欧国家
优点:为自己储蓄,可以提高个人缴费 的积极性;自我保障,不会引起代际冲突。
缺点:不具有再分配功能,且受通货膨 胀、人口老龄化等因素影响,使基金面临较大的 保值增值压力。
美国
男65 女65
瑞士
男65 女62
德国
男65 女65
中国
男60 女55
我国养老金替代率水平偏高,而退休 年龄则偏低,导致养老金支付水平偏高,与经济 发展水平不相适应,不利于建立一体化的社会保 障制度
六、社保基金投资渠道
从国际经验来看,社保基金的投 资必须同时兼顾安全性、盈利性和流动性。
(一)发达国家养老金的投资特点 一是投资渠道多元化。不仅股票、政府
23.
25.9 1.7
7
29. 27. 34.5 3.4 43
7.6 — 9.9 7.8
50. 10. 0.7 —
11.2 33. 9
— 30. 2
11.3 37. 4
0.1 52.
国家 现金、 国债、政 公司 贷款 股票 不动 投资基金 其他
社会保险基金管理 ppt课件

7.收支两条线管理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与财政部门在国有商业银行分别设立基金收入 户、支出户和财政专户,社会保险费征缴收入首先进入收入户,按月 全部转入财政专户;基金支出时,社保机构提出支出用款计划,由财 政部门将所需资金划拨到支出户,由社保机构委托银行、邮储等金融 机构实行社会化发放;结余基金留在财政专户,依据国务院有关规定 投资运营。
社会保险基金管理
2014.10.北京
内容提要:
• 体系概要:基础管理体系、财务管理体系、政策体系 • 基金运行管理 • 基金预算管理 • 问题、调整及对策
一、社保基金管理体系概要
(一)基础管理体系
1.概念 社会保险基金——
是依据法律、法规和规章为劳动者因年老、患病、生育、失业 、伤残、死亡等原因而中断劳动,或部分、全部丧失劳动能力 的情况下,保障其基本生活需要建立的专项基金。
3.结余基金管理
• 基金结余是指基金收支相抵后的期末余额。 • 基金结余除根据财政和劳动保障部门商定的、最高不超过
国家规定预留的支付费用外,全部用于购买国家发行的特 种定向债券和其他种类的国家债券。 • 任何地区、部门、单位和个人不得动用基金结余进行其他 任何形式的直接或间接投资。
——基金当年入不敷出时,按下列顺序解决
工伤保险条例
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劳部 发〔1994〕504号)
6.收付实现制
社会保险基金会计核算基础:收付实现制. 要点:是“见钱记账”,即不论此笔收入或支出是否属于当期发生
,都应记入当期基金收入和支出(与强调“按权益记账”的责权发 生制有根本的不同)。这就要求我们在分析和预测基金收支时, 要注意区分预缴、补缴和预支、补发等不同情况,剔除不可比因 素。
2.基本要求
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模式

(三)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监督与管理
1.全国社保基金的监督与管理 • 社保基金理事会的组织架构
理事大会 理事长
投资决策委员会
专家评审委员会 办 公 厅 规 划 研 究 部 基 金 财 务 部 证 券 投 资 部 境 外 投 资 部 股 权 投 资 部
风险管理委员会
法 规 及 监 管 部
信 息 技 术 部
• 缴费方式是通过征收社会保险费的方法取得社会保障基金 收入。采用缴费方式意味着领取社会保障待遇的前提是缴 纳保险费。强调缴费和受益之间的权利义务的关联是这种 方式本质的特征。 • 缴费方式筹资的优势在于强调了缴费和受益的关联,对参 保人有更强的激励,也不容易加重政府财政负担。 • 缺点在于强制力较弱,在保险费征缴和覆盖面的扩展方面
(四)社会保障基金的平衡
• 社会保险基金主要来自于参保人缴费,因此收支平衡主要 取决于缴费者人数、受益者人数、缴费基数、缴费率和待 遇发放标准。从瞬时平衡角度来看,社会保险基金平衡须 满足如下条件:
b Wt Ntw PN t t
• 上式中 代表缴费率,W 为 t 时刻社会保险费的缴费基数 N , 代表在职缴费者的人数, N 代表待遇受益者的人数 P , 为人均社会保险待遇。 • 社会救助基金、社会福利基金和社会优抚基金主要来自于 政府财政,因而主要通过财政支付来满足基金平衡的要。
2.私营分散管理
• 私营分散管理是指由竞争性、盈利性的私营基金管理机构
管理社会保障基金的模式。
• 优势在于:(1)投资组合分散化,回报率较高。(2)不 同参保人具有不同需求和投资偏好,分散私营管理赋予了 参保人以更多选择权,参保人可在不同管理公司、不同投 资组合以及不同投资策略风格中进行灵活选择;(3)独 立性强。 • 缺点在于:(1)基金管理成本高。(2)无法发挥规模效 应。(3)难以应对系统性风险。
社会保险基金与社会保险预算PPT(共35页)

权利义务关系紧密 固定费率难以应付变化 激励性强,透明度高 管理难度大 能应对老龄化冲击 基金保值增值压力大
部分积 分阶段平衡 累制又有一 定的基金积累。
不能完全避免两种财务 制度的缺陷。
三、社会保险基金给付模式
(一)待遇确定制/给付确定制
( defined benefit,DB)
二、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模式
(一)现收现付制
1、含义: 别称:统筹分摊制、非基金制、纳税制 指导原则:短期横向平衡 以支定收 实质:保险费用的代际转移
具体做法:先做出当年或近几年内某项社会保险制度 所需支付的费用预算,然后按照一定的比例分摊到参 加社会保险的用人单位与个人,当年提取当年支付。
(一)现收现付制
含义:先设定社会保险金为保障一定生活水平需 要达到的替代率,以此来确定社会保险金的标准, 再结合相关因素进行测算,来确定征缴比例。
参保年限、缴费基数、退休前工资水平、社会平 均水平
(二)缴费确定制/贡献确定制
(defined contribution, DC)
含义:结合未来的养老负担、基金的保值增值、 通货膨胀率、企业负担、工资水平等,经过较长 时间测算确定一个缴费比例,存入个人账户,退 休后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② 基金庞大,易受通货膨胀影响,保值增值压力大。 ③ 固定的费率标准难以适应经济的发展变化,对基
金测算要求较高,管理成本高。 ④ 易产生挪用、浪费等问题,对基金的规范管理要
求较高。
(三)部分积累制
1、含义:
别称:混合制 具体做法:测算出当年或近几年保险支出需求的基础上,
按一个高于满足支出需求的费率收缴基金,在满足一定需 要的前提下,适当留出一定的储备未满足的支出需求。
从缴税激励 的角度看
社会保险ppt课件

02
社会保险种类与内容
养老保险
待遇
养老金、离退休金、丧葬抚恤金等。
定义
养老保险是指国家立法强制征集社会保险 费(税),并形成养老基金,当劳动者退 休后支付其退休金的制度。
目的
保障老年人生活、促进社会公平和经济发 展。
缴费来源
个人和企业缴纳。
类型
基本养老保险、补充养老保险、个人储蓄 性养老保险。
医疗保险
通过社会保险制度调节收 入分配,缩小贫富差距。
保障民生福利
通过提高社会保险待遇水 平,保障广大参保人员的 民生福利。
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管
法律法规监管
通过制定和执行社会 保险法律法规,确保 基金的合法使用。
审计监管
通过审计部门对社会 保险基金进行审计, 确保基金的安全和合 规。
社会监督
通过社会监督机制对 社会保险基金进行监 督,确保基金的公开 透明。
社会保险对储蓄的影响
储蓄意愿
社会保险制度通过提供养老、医疗等保障,使得居民对未来的安全预期增加,从 而降低储蓄意愿。
储蓄结构
社会保险制度可以改变居民的储蓄结构,例如,养老保险制度可以使居民为未来 养老进行储蓄,而医疗保险制度可以使居民为未来医疗需求进行储蓄。
社会保险对投资的影响
投资意愿
社会保险制度可以增加居民的安全预期,从而增加他们的投 资意愿。例如,养老保险制度可以使居民愿意投资于长期稳 定的资产,以保障他们在退休后的生活。
府补贴等方式筹集。
02 基金的运营
通过投资、储备等方式进 行运营,确保基金的保值 增值。
04 基金的监管
通过法律法规、审计等方
式进行监管,确保基金的
安全和合法使用。
社会保险基金的使用
社会保险基金管理PPT课件

武汉理工大学
生育保险
——覆盖范围 截至2010年底,全 国参加生育保险人数为12336万人,比上 年末增加1460万人。
——基金收支 2010年,全国生育 保险基金收入160亿元,比上年增长 20.5%。基金支出110亿元,比上年增长 24.5%。年末基金累计结存261亿元。
武汉理工大学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社会保险基金管理
武汉理工大学
整体概述
概况一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概况二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概况三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武汉理工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比上年增长18.7%。年末基金累计结存15365亿元。
——待遇水平 在国家连续六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基础上,按照国 务院部署,从2010年1月1日起,再次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2010年底,
全国企业参保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达到1362元。
——做实个人账户 辽宁、吉林、黑龙江、天津、山西、上海、江苏、浙江、山 东、河南、湖北、湖南、新疆等13个省份开展了做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
武汉理工大学
2010年工伤保险基金
——覆盖范围 截至2010年底,全国 参加工伤保险人数为16161万人(其中农 民工参加工伤保险人数6300万人),比 上年末增加1265万人。 ——基金收支 2010年,全国工伤 保险基金收入285亿元,比上年增长 18.7%;基金支出192亿元, 比上年增长 23.6%。年末基金累计结存479亿元,储 备金结存82亿元。
生育保险
——覆盖范围 截至2010年底,全 国参加生育保险人数为12336万人,比上 年末增加1460万人。
——基金收支 2010年,全国生育 保险基金收入160亿元,比上年增长 20.5%。基金支出110亿元,比上年增长 24.5%。年末基金累计结存261亿元。
武汉理工大学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社会保险基金管理
武汉理工大学
整体概述
概况一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概况二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概况三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武汉理工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比上年增长18.7%。年末基金累计结存15365亿元。
——待遇水平 在国家连续六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基础上,按照国 务院部署,从2010年1月1日起,再次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2010年底,
全国企业参保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达到1362元。
——做实个人账户 辽宁、吉林、黑龙江、天津、山西、上海、江苏、浙江、山 东、河南、湖北、湖南、新疆等13个省份开展了做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
武汉理工大学
2010年工伤保险基金
——覆盖范围 截至2010年底,全国 参加工伤保险人数为16161万人(其中农 民工参加工伤保险人数6300万人),比 上年末增加1265万人。 ——基金收支 2010年,全国工伤 保险基金收入285亿元,比上年增长 18.7%;基金支出192亿元, 比上年增长 23.6%。年末基金累计结存479亿元,储 备金结存82亿元。
第三章社会保障基金课件

• 投资决策委员会
• 由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领导、有关部门负责 人以及理事会专业人员组成。投资决策委员会根 据理事大会审定的投资方针, 通过年度会议、季 度会议或临时会议的方式进行投资决策。
• 风险管理委员会
• 由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领导、有关部门负责 人以及理事会专业人员组成, 也可外聘专家进行 咨询。风险管理委员会通. 过年度会议、季度会议、 31
➢ 根据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共同下达 的指令和确定的方式拨出资金;
➢ 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
29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组织结
构
• 理事大会
• 由理事长、副理事长、理事组成, 负责全国设
保基金的重大战略决策;
• 理事长是理事会的法定代表人和最高负责人;
理事长、副理事长由国务院任命, 理事由国务
• 二、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
• 中央财政预算拨款 • 国有股减持或转持划入资金或股权资产 • 中央财政拨入彩票公益金
• 投资收益
• 经国务院批准的以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
.
8
• 三、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 • 2001.12.13《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暂
行办法》
• 理事会直接投资运营(银行存款与一级市场 购买国债)
配功能、面临投资风险、管理成本
较高。
• 部分积累制筹资模式
.
11
社会保障基金的筹措方式
– 征税方式:强制、公平、快捷,多数国家采用 – 缴(收)费方式:强制+灵活,多用于社会保险 – 强制储蓄方式:对应个人账户,多用于养老保险 – 其他筹措方式:发行彩票、服务收费、社会募捐等 – 讨论:中国社会保障基金筹集应当 – “缴费”方式还是“征税”方式?
• 由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领导、有关部门负责 人以及理事会专业人员组成。投资决策委员会根 据理事大会审定的投资方针, 通过年度会议、季 度会议或临时会议的方式进行投资决策。
• 风险管理委员会
• 由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领导、有关部门负责 人以及理事会专业人员组成, 也可外聘专家进行 咨询。风险管理委员会通. 过年度会议、季度会议、 31
➢ 根据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共同下达 的指令和确定的方式拨出资金;
➢ 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
29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组织结
构
• 理事大会
• 由理事长、副理事长、理事组成, 负责全国设
保基金的重大战略决策;
• 理事长是理事会的法定代表人和最高负责人;
理事长、副理事长由国务院任命, 理事由国务
• 二、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
• 中央财政预算拨款 • 国有股减持或转持划入资金或股权资产 • 中央财政拨入彩票公益金
• 投资收益
• 经国务院批准的以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
.
8
• 三、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 • 2001.12.13《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暂
行办法》
• 理事会直接投资运营(银行存款与一级市场 购买国债)
配功能、面临投资风险、管理成本
较高。
• 部分积累制筹资模式
.
11
社会保障基金的筹措方式
– 征税方式:强制、公平、快捷,多数国家采用 – 缴(收)费方式:强制+灵活,多用于社会保险 – 强制储蓄方式:对应个人账户,多用于养老保险 – 其他筹措方式:发行彩票、服务收费、社会募捐等 – 讨论:中国社会保障基金筹集应当 – “缴费”方式还是“征税”方式?
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模式

确定缴费制即先经过预测确定缴费水平,据以筹集 养老保险基金,基金逐渐积累并获得投资收益,雇 员退休时,以其相应的缴费及投资收益在退休时的 积累额为基础发放养老金。
DC制账户形式 个人账户 记录雇主为雇员的缴费、雇员自己的缴费、帐 户基金投资收益以及帐户支出、管理费用和投 资损失等。 雇员在死亡、退出计划、伤残时可以得到个人 帐户的余额。 集体账户(统筹账户) 不分别记录每个个人的积累,基金投资由代表 雇员利益的团体监督。 在退休后死亡不再有死亡给付,存在风险共担 的收入再分配。
28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29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dc制与db制的一般比较db制dc制财务平衡给付基础指数化机制机制透明度适用性营运成本养老金水平趋势年度以支定收略有节余生命周期内收入再分配退休前工资收入缴费与投资收益累积值工资指数化物价指数化通货膨胀风险一般自担较低激励机制较差较高激励机制较好多为基金制一般认为较低大多认为较高投资收益较高给付水平较高减少
基金制的Pareto效应
P55 高年龄者退休前缴费时间短,给付水平低, 下一代福 利的不减少实际上是靠上一代福利的相对减少来实现的。 Pareto效应不明显。思考?
部分基金制
部分基金制又称部分积累制,是基金制与现收现付制的 结合。根据两方面收支平衡的原则确定社会保险费率, 即当期筹集的社会保险基金一部分用于支付当期的社会 保险金,另一部分留给以后若干期的社会保险金支出, 在满足一定时期(通常为5-10年)支出的前提下,留 有一定的积累金。
妥善处理积累与消费的关系
宏观经济需求大于供给的情况下,较多的积累有利于缓解 求大于供的状况;
在宏观经济供大于求的状况下,较多的积累则不利于经济 的发展。
有利于资源有效配置的原则
DC制账户形式 个人账户 记录雇主为雇员的缴费、雇员自己的缴费、帐 户基金投资收益以及帐户支出、管理费用和投 资损失等。 雇员在死亡、退出计划、伤残时可以得到个人 帐户的余额。 集体账户(统筹账户) 不分别记录每个个人的积累,基金投资由代表 雇员利益的团体监督。 在退休后死亡不再有死亡给付,存在风险共担 的收入再分配。
28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29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dc制与db制的一般比较db制dc制财务平衡给付基础指数化机制机制透明度适用性营运成本养老金水平趋势年度以支定收略有节余生命周期内收入再分配退休前工资收入缴费与投资收益累积值工资指数化物价指数化通货膨胀风险一般自担较低激励机制较差较高激励机制较好多为基金制一般认为较低大多认为较高投资收益较高给付水平较高减少
基金制的Pareto效应
P55 高年龄者退休前缴费时间短,给付水平低, 下一代福 利的不减少实际上是靠上一代福利的相对减少来实现的。 Pareto效应不明显。思考?
部分基金制
部分基金制又称部分积累制,是基金制与现收现付制的 结合。根据两方面收支平衡的原则确定社会保险费率, 即当期筹集的社会保险基金一部分用于支付当期的社会 保险金,另一部分留给以后若干期的社会保险金支出, 在满足一定时期(通常为5-10年)支出的前提下,留 有一定的积累金。
妥善处理积累与消费的关系
宏观经济需求大于供给的情况下,较多的积累有利于缓解 求大于供的状况;
在宏观经济供大于求的状况下,较多的积累则不利于经济 的发展。
有利于资源有效配置的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挤出储蓄:即人们既然可以从公共养老金计划中获 得养老金收益,就可能减少为退休期消费而在工作 时期积累财产的需要,这叫做“资产替代效应”。
挤进储蓄:由于现收现付制提供了较为安全的退休
待遇,可能会诱使人们提前退休。提前退休意味着
工作期的缩短和退休期的延长,这反过来又要求人
9
们在工作期有一个比较高的储蓄率。这叫做“引致
m年给付的现值
bW (1+g)n[1+1 1+ +g r+..+ . ((1 1+ +g r))m m --1 1]12第三章
基金制的理论模型(续)
在工资增长率等于基金收益率时,C=b*(m/n) 【m/n自我负担率】 选择个人账户的前提:基金收益率高于工资增长率 自我负担率(m/n)小于制度赡养率
总和保持平衡。
第三章
妥善处理积累与消费的关系
宏观经济需求大于供给的情况下,较多的积累有利于缓解 求大于供的状况;
在宏观经济供大于求的状况下,较多的积累则不利于经济 的发展。
有利于资源有效配置的原则
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必须权衡资源的投入方向。 社会保险基金是用于抵御风险的。如果我们将风险控制在
R= c工
资
替 [P]*代 制率 度赡 [R]
养
4
率
W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E
第三章
现收现付制的理论模型分析
财务平衡机制:
以支定收,略有结余--避免费率调整过于频繁,防止短 期内经济或其他突发事件可能出现的收支波动。
给付机制大多为DB; 政府单独预算或统一预算(政府集中管理)
再分配本质:代际间再分配
inter-generational redistribution 即正在工作的一代人收入的一部分用于当年已退休一代人
当M/N=D(抚养比);r=g(工资增长率);两者 成本相等。
13
第三章
基金制与现收现付制养老保险成本比较
养老保险成本指提供一定的养老给付所需要的缴 费和管理费用。
现收现付制决定于制度的抚养比,抚养比越高,养 老金制度的成本越高。
基金制的养老金待遇由缴费水平、积累基金的投资 收益率、缴费年数和退休后生存年数决定。
14
第三章
基金制与现收现付制养老保险成本比较
现收现付制的理论模型(原理:以支定收)
当年保费收入=当年养老金给付 收入指标 C=保费率=保费收入/工资总额 给付指标 B=工资替代率=养老金P/社会平均工资W 其它指标 D=制度瞻养率=退休人口R/在职人口E=抚养比
养老金给养 付老 P 总 *退 金 额 休R人P口 R R= c 社会工=资 平总 均W 额 工 *在资 职E人 =W * 口 E
战瓦解;透明度与 激励机制相对有限。
第三章
现收现付制对国民储蓄的影响
Martin Feldstein [1974]:替代效应与退休效应的综 合结果决定储蓄结果,资产效应大于退休效应私人储 蓄减少,反之增加。如果二者相等,国民储蓄不受影 响。其研究结论表明PAYG对私人储蓄有挤出效应( 1929-1971年美国的实证分析)
第三章 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模式
社会保险基金的筹资模式
社会保险基金筹集遵循的总原则
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确保社会保险制度的正常运行的 原则。
横向收支平衡即当期某项社会保障项目所提取的基金总和应与其
所需支付的费用总和保持平衡;纵向平衡即被保险者在享受该项
1
保险待遇期间的所提取的基金总和应与其在投保期间需支付费用
退休效应”。
第三章
现收现付制对国民储蓄的影响
Robert Barro [1978]: 社会保障有可能被个人代际 转移支付所补偿,抵消一部分挤出效应;如果不同的 人都具有相同的偏好、工作岗位、禀赋、税资及社会 保险缴费率,那么退休年龄就不会因为社会保障制度 的引入而受影响。引入遗产动机,认为社会保障对私 人的储蓄的挤出效应为零。
制度密切相关
6
第三章
现收现付制的制度评价
优点 • 制度易建,给付及时。(无基金积累过程) • 无通货膨胀之忧。(年度平衡为基准,保险金 指数调节机制实施方便) • 再分配功能较强。(DB) • 运行成本相对较低
7
第三章
现收现付制的制度评价
缺点
• 现收现付制难以应付人口老龄化的挑战
财务危机:抚养比的变动受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影响
• 现收现付制的收入替代具有刚性。
社会保险计划提供的退休收入与在职期间收入的比率
具有调高不调低的特点;制度给付不低于承诺水平;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经济的发展,给付水平须提高;
退休年龄推迟困难。
• 现收现付制可能诱发代际矛盾。
最早享受者受益,即在机制上表现出明显的付出少而
获益大的再分配特征。人口失衡,制度可能因代际8 之
的养老金支出,收入从工作一代人向退休一代人分配,当 目前正在工作的一代人退休后,其养老金来源于与其5同处 一个时期的正在工作的下一代人的收入。
第三章
现收现付制的理论模型分析
给付机制的两方面决定因素:P/W;R/E
制度正常运行的两个基本前提:工资替代率与制度 赡养率基本稳定
工资替代率具有刚性 赡养率在不同人口结构下具有不稳定性、且与退休
可接受的程度之内,则成本也可以降低。 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取决于社会保险水平的确定。
2
第三章
现收现付制
含义 现收现付制是按照一个较短的时期(通常为一年) 内收支平衡的原则确定费率,筹集社会保险基金,即 本预算期内社会保险费的收入仅仅满足本预算期内的 社会保险金给付的需要。
平衡模型:C=B*D
3
第三章
现收现付制的PARETO效应
现收现付制的养老保险计划是一种代际再分配的计划 ,由于世代的无限延续,总是存在帕累托有效配置可
10
能。
第三章
基金制
基金制的含义
基金制又称基金积累制、完全积累制,是指在任 何时点上累积的社会保险费总和连同投资收益, 能够以现值清偿未来的社会保险金给付需要。
平衡模型:C=B*(M/N)
11
第三章
基金制的理论模型
雇员第一年有供款cW(c为费率,W为起始工资)
工资增长率为g
基金收益率为r,
供款每年以1+g的速度增长 基金积累以1+r的速度复利增长
纳费年数为n年
领取年数为m年,给付率 b
退休基金累积值为:
c[W 1 + (r ) n + ( 1 + g )1 + (r ) n - 1 + .. + ( 1 .+ . g ) n - 1 ( 1 +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