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写一篇古诗词研究报告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习作8写古诗词研究报告300字200字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习作8写古诗词研究报告300字200字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习作8写古诗词研究报告300字200字古诗研究报告1.希望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研究内容研究结果出自哪首诗(诗题、全诗内容)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酣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qu è),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世! 转朱阁,低绮(q ǐ)户,照无眠。
不该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聚散,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希望人长久,千里共婵(ch án)娟(ju ān)。
作者(朝代、简介等) 苏轼,号东坡居士,是北宋文坛(t án )领袖,他的书法、绘画都很闻名。
诗句意思 希望亲人们健康幸福,远隔千里,共赏这中秋的明月。
写作背景 那一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苏轼与胞弟苏辙别离以后,转眼已七年未得团聚了。
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独特感受 “希望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两句,表达了作者的希望,祝愿大伙儿生活愉快,愿月下的千里人世,共赏美景。
后人常引用这句,以表示怀念宽慰和情谊长在。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习作8写古诗词研究报告300字200字古诗研究报告1.希望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研究内容研究结果 出自哪首诗 (诗题、全诗内容)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酣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què),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世!转朱阁,低绮(qǐ)户,照无眠。
不该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聚散,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希望人长久,千里共婵(chán)娟(juān)。
作者(朝代、简介等)苏轼,号东坡居士,是北宋文坛(tán)领袖,他的书法、绘画都很闻名。
诗句意思希望亲人们健康幸福,远隔千里,共赏这中秋的明月。
古诗研究报告三年级
古诗研究报告三年级1. 引言古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也是中学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学习古诗,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本篇报告旨在对三年级学生对古诗的学习情况进行研究和分析,总结他们在古诗学习中的困难和需求,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2. 调查和分析为了了解三年级学生对古诗的学习情况,我们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
在调查中,我们给学生们提供了若干古诗,并要求他们回答相应的问题,包括对古诗的理解程度、朗诵能力以及对古诗学习的兴趣等。
共有100名学生参与了调查。
2.1 理解程度在对古诗的理解程度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对古诗的意义和主题有一定的理解。
其中,68%的学生表示能够理解古诗的基本含义,但有一些生僻词汇和典故引用的理解仍然存在困难。
2.2 朗诵能力在朗诵能力方面,调查结果显示,有近40%的学生表示能够熟练地朗诵古诗。
然而,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朗诵时存在语调不准确、停顿不自然等问题。
2.3 学习兴趣在对古诗学习的兴趣方面,调查结果显示,有近60%的学生表示对古诗有浓厚的兴趣。
其中,一些学生认为古诗给人以美的享受,有助于培养情感和情操。
3. 学习困难和需求根据调查结果,我们总结了学生在古诗学习中的主要困难和需求,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3.1 困难学生在古诗学习中的主要困难包括:•生僻词汇的理解困难:古诗中常常包含一些生僻词汇,学生对其理解困难,影响对整首古诗的理解;•典故引用的理解困难:古诗中常常引用历史典故,学生对其理解和联系困难;•朗诵技巧的不足:学生在朗诵时存在语调不准确、停顿不自然等问题。
3.2 需求学生在古诗学习中的主要需求包括:•对生僻词汇的解释和讲解:学生希望老师能够对古诗中的生僻词汇进行解释和讲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古诗;•对典故的解释和讲解:学生希望老师能够对古诗中引用的典故进行解释和讲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古诗;•朗诵技巧的培养:学生希望老师能够帮助他们培养朗诵技巧,提高他们的朗诵能力。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教研课题论文开题结题中期研究报告(反思经验交流)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教研课题论文开题结题中期研究报告(反思经验交流)摘要:古诗词已成为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深厚的艺术意境。
通过古诗词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发展情感,为以后学生的学习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因此,教师应从思想上重视教学策略,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通过分析古诗教学的意义和意义,合理提出古诗教学活动,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教学;培养;兴趣引言古诗词是我国灿烂文化遗产的瑰宝,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华,是我国悠久历史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人文教育和语言学习的丰富资源。
它像一杯老酒,滋润着盐硫子孙的血液,又像一块磁铁,凝聚和吸引着民族的灵魂。
背诵古诗词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力,培养学生对语言和写作的兴趣和敏感度,有助于提高诗歌质量。
1小学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在以往的教育过程中,对诗词字义的解释在小学古诗教育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它丰富了学生的古汉语和文学知识,达到了知识教育的目的,古诗词具有极强的韵律美,在古代,许多歌诗都可以用音乐演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方法逐渐消失。
很多老师不知道这一点,所以听配乐不足以背诵和教授古诗词。
背诵应该是教授古诗词的重要方式,在背诵的过程中,可以加深学生对诗歌的认识,加深情感,陶冶情操。
而听音乐往往是文字和音乐的美妙结合,可以引发化学反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背诵古诗词。
目前的教学方法中缺少这两种方法,是目前高中教学方法的一种不足。
2.中国古代诗歌基础教育策略研究2.1播放教育视频从目前来看,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多媒体技术与小学语文古诗教育的融合还不够深入。
多媒体具有很多功能,在古诗教学中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动画和图文展品来教授古诗词。
例如,在诗歌《望庐山瀑布》的教學中,给学生们播放了庐山瀑布的场景,画面精美的组图配合动感的画面,让学生真正领会了《三千飞扬》的壮丽之后,快速学习诗歌中使用的写作和修辞,容易背诵诗歌,让学生觉得理解和掌握诗歌并不难,然后在研究中积极学习古诗,以最佳状态调动和记忆诗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记忆力,必将带来更好的教育效果。
五年级下册语文作文研究报告唐朝
五年级下册语文作文研究报告唐朝全文共6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唐朝真是太神奇了!大家好,我是小明。
今天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我最近研究的重要历史时期——唐朝。
唐朝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一个朝代。
那个时候的中国,不但国力很强大,而且文化发展也超厉害!知道唐朝有多厉害吗?首都长安城当时可是全世界最大最繁华的都市呢!就连很多外国人,都特地从远方赶来游览这座"东方罗马"。
唐朝为什么会这么强盛呢?这都要归功于当时一批很牛的皇帝。
比如说,很多人都听说过的唐太宗李世民,他不但将国家的疆域扩张到最大,而且还推行了许多重要的政策和改革,例如"永徽立制"、"编户齐民"等等,使得国家政治清明,经济欣欣向荣,可谓是一代明君。
另外,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她不光继承了大唐的基业,而且在很多方面都有自己的创举和建树。
比如,她就重视发展科技、鼓励人民实行节育等,这在当时可是很先进的做法呢!除了皇帝们,唐朝还有一大批才华横溢的文人墨客,就像我们现在要背诵的那些诗文一样,好多优美的作品都出自他们之手。
你们知道李白、杜甫这两位诗仙吧?他们就生活在这个时期。
还有很多其他大文豪也都是唐代人物哦。
说到文化艺术,唐朝无疑是辉煌灿烂的。
你看,石窟艺术、陶瓷工艺等,在唐代达到了极高的水准。
而且还有非常精美的乐舞和绘画作品传世。
唐代时期的佛教文化发展也达到了鼎盛时期,佛教曾与道教并驾齐驱,构成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两大支柱哦。
当然啦,唐朝也不是十全十美的,毕竟也是一个由人来统治的王朝。
比如说,有些皇帝作风腐化,导致朝政一落千丈;还有的皇帝则好勇斗狠,大兴伐力,使国家遭受重创。
所以最后,唐朝的统治还是走向了衰落。
不过,即使如此,我们也要感激唐朝这个辉煌的朝代留给我们如此丰富的文化遗产。
像是最初的汉字发明,还有那么多杰出的诗文,以及让人惊叹的艺术珍品,这都是我们中华文明宝贵的组成部分。
所以,我们有责任去了解和珍惜这段璀璨的历史,好好继承和发扬光大这份独特的文化遗产啊!好了,关于唐朝的简单介绍就到这里。
《传统古诗词教学的探究》课题结题报告
《传统古诗词教学的探究》课题结题报告研究背景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其教学在中国教育体系中有着重要地位。
然而,随着现代教育方法的兴起,传统古诗词教学正在面临一些挑战和困扰。
因此,本课题旨在探究传统古诗词教学的现状和发展方向,为改进和提升古诗词教学质量提供有益的思考和建议。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对传统古诗词教学进行深入探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通过这样的研究,可以为古诗词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提供可行性建议,以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综述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梳理相关文献,了解传统古诗词教学的历史发展和现状。
其次,进行实地调研,观察和记录传统古诗词教学的实际情况。
最后,通过对文献和实地调研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得出结论并提出解决策略。
研究内容本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传统古诗词教学的历史回顾和发展概况;2. 传统古诗词教学的教学方法和策略;3. 传统古诗词教学的问题和挑战;4. 对传统古诗词教学的改进和创新建议。
研究成果经过对传统古诗词教学的研究,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 传统古诗词教学应注重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提供多元化的研究途径和资源。
2. 引入现代科技手段,如多媒体教学和在线研究平台,以提升传统古诗词教学的效果。
3. 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欣赏和理解能力,不仅限于背诵和解释。
4. 加强师资队伍的培养和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理念。
结论传统古诗词教学是中华文化的重要传承,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通过改进和创新传统古诗词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可以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实现古诗词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古诗词教学方法研究,李明,2019年- 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与发展,王红,2020年- 传统古诗词教学的实证研究,张晓燕,2021年。
秋天古诗词研究报告
秋天古诗词研究报告秋天古诗词研究报告秋天,是一个令人心旷神怡的季节。
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通过古诗词表达了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
本报告将从古人的视角出发,研究秋天古诗词的表达手法和主题,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和哲理。
首先,秋天古诗词在表达手法上常常采用描绘自然景物的方法。
例如,清代文人袁枚的《秋思》中写道:“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通过描绘银烛秋光和流萤等自然景物,表现了秋天的静谧与凉爽。
另外,唐代文人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中描绘了秋天夜晚的露珠:“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这种描绘手法使读者可以感受到秋天的清凉和宁静。
其次,秋天古诗词的主题多样,既有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唐代文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同时表达了人们追求更高远目标的意愿。
而宋代文人苏轼的《秋词二首》中则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的思考:“自觉年来独上游,闲中怅望子陵秋。
人事堂前柳暗时,历代同兴圣贤某。
”这种对人生的思考使读者更加体味到秋天的深意。
最后,秋天古诗词所蕴含的文化和哲理丰富多样。
例如,唐代文人王维的《山居秋暝》中写道:“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这句诗表达了自然界万物变幻的规律,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现象的敬畏。
而宋代文人陆游的《秋夜将晓图南楼》中写道:“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这句诗则形容了寂静的秋夜中的独特景色,同时也抒发了对过往岁月的追忆和思索。
综上所述,秋天古诗词表达了人们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思考人生哲理,传递了秋天的深意和韵味。
通过研究古诗词中的表达手法、主题以及所蕴含的文化和哲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秋天的美妙之处。
2020年语文作业设计的研究报告
语文作业设计的研究报告【研究背景】作业是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是反馈、调控教学过程的实践活动,也是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运用和亲自体验知识、技能的教育过程。
它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而且有助于形成熟练的技能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但是作业的设计、评改也是长期困扰我们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
在各种学习训练中,语文作业恐怕是最不受师生欢迎。
1.无论是教师布置、批改作业,还是学生做作业,都特别耗时费力。
语文的基础性作业,像抄、写、背等,学生觉得机械又费时,不屑于做;训练思维的作业,像阅读理解、作文等,数量小但思维量大,学生又怕做。
所以,调查下来,语文作业往往是放在最后做的。
而教师批改就更别说了,百来号人,批一项作业都往往动辄一两个小时。
2.语文作业见效慢。
学生做语文作业,感觉他们的付出与收效往往不成正比。
语文知识要靠长期积累,语文能力要靠长期训练,不是突击一两天就能够有所收获的。
而现在的学生比较浮躁,心里想着只要认真完成作业,语文就会有很大的进步。
一旦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值,就心灰意冷。
尤其在当前这种教育局面下,语文本来就处于数、英、物、化的“四面楚歌”中,怎么样运用好语文作业,控制好语文作业的量与质,在课堂之外为语文赢得“一席之地”,让学生真正爱上语文作业、爱上语文课、爱上语文?本学期,我们组对于这一方面进行了一定的研究,有了一些初步的成果。
【设计原则】作业是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提高语文素养;帮助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帮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及独立人格。
基于此我们认为语文作业的设计应注意趣味性、灵活性、开放性。
一.作业设计要有趣味性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愿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已经得到大家的公认。
学生不喜欢作业是因为作业多或者形式千篇一律。
语文作业设计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新颖多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有完成的兴致,并通过教师的评语使学生渴望下次作业。
古诗研修报告总结范文
古诗研修报告总结范文
活动的开展以专业的讲座形式进行,邀请了多位古文学领域的专家学者。
他们不仅对古诗词的艺术特征进行了深入解析,还就如何鉴赏和创作传统诗歌进行了生动指导。
通过专家的点拨,使得每一位参与者都对古典诗词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除了理论学习,本次研修还包括了丰富的实践活动。
参与者们分组进行了诗歌创作、朗诵比赛以及现场即兴吟诗等环节。
这些活动不仅锻炼了大家的创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让每个人都有机会亲身体验诗歌的魅力,从而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古诗文中蕴含的情感与哲理。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活动中设有“名家经典解读”环节,专家们选取了若干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对其背后的历史文化背景、作者情感以及艺术手法进行了细致讲解。
这不仅拓宽了参与者的文化视野,也增强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本次研修的一个亮点是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方式。
通过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展现古诗文的独特魅力,使得学习过程更加直观生动。
技术与传统的结合,为古诗词的学习提供了全新的途径,也为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播开辟了思路。
经过几天的紧张学习与交流,参与者普遍表示受益匪浅。
他们不仅学到了知识,更激发了对古典诗词的热爱之情。
许多人表示,会将这次研修的心得体会运用到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让古诗词的美好影响更多的人。
在总结本次研修活动时,组织者表示,这样的活动非常有助于增强公众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兴趣,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他们还计划将这种模式推广到更多的领域,让更多人能够接触并爱上古诗词。
初中古诗观课报告范文
初中古诗观课报告范文1. 背景介绍今天,我参加了初中古诗观课活动。
该活动主要介绍了唐诗宋词元曲等古代诗歌的基本知识和阅读技巧,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诗和欣赏古诗的美。
2. 活动内容2.1 讲解古诗背景观课活动开始时,老师给我们介绍了古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和背景。
在古代,诗歌文化占有重要地位,它是人民群众表达思想感情、传承文化的重要方式。
唐诗宋词元曲等古代诗歌被誉为“中国文化的瑰宝”,因为它们反映了古代人们的思想精神和生活诗意,具有很高的文学艺术价值和文化历史意义。
2.2 阅读古诗技巧接着,老师讲解了古诗的韵律、韵脚和修辞技巧等知识,教给我们如何正确地朗读古诗、欣赏古诗。
我们注意到每首古诗都有自己的独特韵味和意境,需要仔细品味和体味,才能真正领悟其中的含义和情感。
2.3 课堂体验为了让我们更好地感受古诗的魅力,老师请我们一起朗读诗歌和欣赏诗歌的演绎视频,让我们在互动中体验诗歌的魅力和文化内涵。
我们感受到了古诗的优美与博大精深,被深深的吸引。
3. 感受与收获通过观看这次古诗观课活动,我们深刻认识到古诗的重要性和影响力,感受到了古诗韵味和内涵的独特之处。
同时,我们学会了诗歌的阅读方法和欣赏技巧,从中汲取了文学艺术方面的营养和启迪。
这次活动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增强了我们对祖国文化的自信和自豪感。
通过观看古诗的课程,我们更懂得了传统文化的内涵及其对当前时代的启示,更应该弘扬爱国爱民、崇尚和平的思想精神。
4. 总结总之,这次古诗观课活动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文化视野,拓宽了我们的文化视野和思维视角,是一次难得的文化盛宴。
我们相信,通过持续地学习和欣赏古诗,我们将更加懂得诗歌人文情怀,领略到诗歌内在的、为知识和艺术而服务的性质。
这也是我们应该追求的,不仅能够成长更能够影响周围人,将这种价值观和精神分享给更多的人们。
2020年小学语文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2020年⼩学语⽂课题研究开题报告⼩学语⽂课题研究开题报告⼀、研究背景1.阅读经典:21世纪国际母语课程改⾰的共识20世纪80年代以来,⼀些发达国际和新兴国家⼏乎不约⽽同地发起了⾯向21世纪的教育改⾰,⽽作为核⼼课程之⼀的母语课程,它的改⾰普遍受到所有国家的重视。
阅读是母语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在这次国际化的母语课程改⾰中各国逐渐达成⼀个共识——阅读经典是提⾼学⽣母语素养和民族母语素质的必由之路。
许多国家都将阅读经典列⼊本国课程标准等正式⽂件并作出明确的规定。
如:英国,根据《英国国家课程英语》规定“在第三和第四阶段的课程中,学⽣应阅读以下作品:(1)莎⼠⽐亚的两部戏剧。
(2)主要剧作家的戏剧,如克⾥斯托弗马娄、J.B.普⾥斯特雷、萧伯纳、R.B.要利敦的作品。
(3)1900年以前出版的两部有主要作家写的⼩说,从以下作者中选取:(提供14位作家的名字)。
(4)两部在1900年后出版的,由主要作家写的⾼质量并且是在评论界已享有盛名的作品,如(4位作家的名字)。
(5)1900年前出版的由四位主要诗⼈写的⾼质量作品。
(6)1900年后出版的,在评论界享有盛誉的四位诗⼈的⾼质量作品。
此外,德国巴符州语⽂教学⼤纲分年级分体裁给学⽣列出了国内外众多⽂学家及其作品。
法国则为⾼中学⽣列出每年的“作品清单”。
美国教育部颁布了中学⽣必读书⽬21部,其中美国6部,英国5部,俄国2部,法国1部,德国1部,古希腊4部,古罗马1部和《圣经》。
由此可以看出,阅读经典已成为各国母语课程改⾰的⼀个重要内容。
2.阅读经典:我国现⾏语⽂课程改⾰的重要内容在国际化⽇益加剧、⽂化多元化急剧演变的现代社会背景下,我国启动了新⼀轮基础教育课程改⾰,语⽂课程作为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课程价值定位为“使学⽣能够站在中华⽂化的基础上,具有⾜够的⾃信⼼和独⽴性,在⽂化扩张或冲击中得以创造性地发展”。
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实现这⼀语⽂课程的价值转型?阅读中外经典!使学⽣在阅读中外经典中,“感受中华⽂化的博⼤精深,树⽴民族⾃尊⼼和⾃豪感,获得创造的智慧”,同时,“尊重、借鉴并吸收世界各国、各民族的多种多样的⽂化”。
关于汉字的研究报告写一篇作文
关于汉字的研究报告写一篇作文汉字,这一个个神奇的方块字,就像一群小精灵,在历史的长河中跳跃、舞动,诉说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情感。
我对汉字的热爱,源于一次小小的意外发现。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正在书房里翻找一本旧书,无意间,一本泛黄的线装书从书架上滑落。
我俯身拾起,轻轻拂去封面上的灰尘,几个古朴的大字映入眼帘——。
好奇心作祟,我翻开了这本书,瞬间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古老世界的大门。
那些形态各异的汉字,不再是简单的符号,而是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比如“休”字,一个人靠在一棵大树旁,这不就是在休息嘛!多形象啊。
还有“采”字,上面是一只手,下面是一棵树,手在树上采摘东西,简单明了。
我像是发现了新大陆,兴奋不已,沉浸在汉字的奇妙世界中无法自拔。
再看“家”字,宝盖头下面一个“豕”,豕就是猪的意思。
在古代,人们养猪,有了稳定的生活来源,才有了家。
这让我联想到小时候去农村外婆家,看到猪圈里肥嘟嘟的小猪,它们哼哼唧唧地叫着,那场景真是温馨又有趣。
外婆总是笑着说:“猪养得好,日子才红火。
”原来,一个“家”字,就包含了这么深厚的生活韵味。
又比如“信”字,左边一个“人”,右边一个“言”,意思是人说话要算数,这才是有信用。
想到现在,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有时候变得那么脆弱,随口许下的承诺,转身就忘了,真应该好好学学古人对“信”的理解。
我还发现,汉字的演变也是一部精彩的历史剧。
从甲骨文到金文,再到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每一种字体都有其独特的魅力。
甲骨文像神秘的图腾,刻在龟甲兽骨上,诉说着远古的故事;金文则端庄大气,仿佛是贵族们的徽章;篆书线条优美,宛如翩翩起舞的仙女;隶书扁平稳重,像是一位慈祥的长者;楷书规整严谨,就像站岗的士兵;行书流畅自然,恰似行云流水;草书豪放洒脱,犹如龙飞凤舞。
我曾经参加过一个书法展览,亲眼目睹了各种字体的书法作品。
一幅草书作品让我驻足良久,那笔画如狂风骤雨,又似万马奔腾,看得我心潮澎湃。
而旁边的一幅楷书作品,字字工整,笔笔有力,让我感受到了书法家的沉着与专注。
2020高三作文模拟“中华诗词的恒久魅力和时代价值”演讲稿原题解析及范文
2020高三作文模拟“中华诗词的恒久魅力和时代价值”演讲稿原题解析及范文【作文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4月6日,XXX(XXX)推出59分钟的纪录片《XXX:中国最伟大的诗人》XXX其人其诗第一次以纪录片的方式,被详细介绍给西方世界。
纪录片刚一播出,就引起了广泛关注。
有人说:“读XXX的诗,让人感到来自历史深处的一种温情、XXX与力量。
这次疫情,更让人深刻感受到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
”有人说:“伟大的艺术一定是关于人性的,而关于人性的艺术是没有国界的。
拍的是XXX,说的是人类共通的情感和价值。
”学校要举办一次演讲活动,主题是“中华诗词的恒久魅力和时代价值”,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演讲稿,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符合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详解】此题通过材料考查学生的分析、整合、写作能力。
材料作文一方面要肄业生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另外一方面要肄业生按照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
提炼观点的原则有两个,一是要做到准确,并力求新奇,离材料中心最近的是最佳观点;二是力争所选观点要有话可说、有例可证、有理可议。
【审题】《XXX:中国最伟大的诗人》第一次将XXX放到了世界文学的舞台上,评价其和其诗的价值和意义。
在这部纪录片中,XXX被定义为“中国最伟大的诗人”。
XXX和XXX也第一次被如此详细地的介绍给西方世界。
在以前我们从未想过,我们过去最多在XXX和XXX,或者其他诗人和XXX之间比较。
而该片将XXX和XXX、XXX相提并论,认为他们是同样伟大的世界级的诗人。
这部纪录片告诉我们,XXX不仅是中国史上伟大的诗人,也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
通过这部纪录片,在时隔1000多年的今天,XXX和他的诗歌跨越了国界,走向了更为广阔的世界,我们再度看到了XXX的一生和XXX的精美。
这部纪录片让我们重温XXX的诗,重温XXX的诗中的人格魅力。
古诗词思维进阶教学探索
古诗词思维进阶教学探索摘要:本文以《扬州慢》一课为例,探索思维进阶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学习诗词的思维深度和广度,提升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促进思维的进阶发展,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关键词:古诗词深度学习思维进阶《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明确了“思维发展与提升”是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职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在鉴赏诗词过程中,提供多维的发展空间,巧用多种思维方式,在构建古诗词高效课堂中培养学生深度学习的能力,促进思维的进阶发展,提升思维品质,全面增强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层级问题,从被动到自主,引导思维连接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思维总是在疑问开始,鼓励学生缘疑质难,以疑促思。
但纵观中职诗词教学,往往出现教师问题问了半天,下面却没有回应,学生或一头雾水或注意力根本没在问题上。
原因主要是教师设置的问题学生理解不了或问题本身激发不了学生的兴趣。
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找准问点,选准时机,紧扣教学目标实施问题导向教学。
一首诗的学习或一堂课下来,往往需要很多的问题才能解决教学目标。
这就要求教师从全局考虑,站在整首诗词的高度设计问题,并且要体现层级性,由易到难,由小及大,由浅入深。
以《扬州慢》为例,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设置了三层级问题分别是:①基础性问题是理解《扬州慢·淮左名都》词意。
②鉴赏性问题是词人眼前的扬州是怎样的景象?与他心中昔日的扬州有何不同?③研讨性问题是这首词中最打动你的是哪一句或者哪个字词?理由是什么?这三个问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推动教学层层深入,教学流程简洁清晰,有层次感,突出重难点,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动自主合作探究,进行深度学习。
二、升级诵读,从简单到繁难,培养思维习惯苏轼说:“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诵读是学好古诗词最有效的途径。
通过“解读—品读—悟读”升级诵读,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领悟诗词内容,深入体验作者情感,从而提高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阅读古诗词 调查研究报告
阅读古诗词调查研究报告1. 引言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了古人的智慧和情感。
阅读古诗词不仅可以欣赏其中的美妙之处,更能够深入了解古代社会和人们的生活。
为了探究现代人对古诗词的阅读情况及其影响,本次调查研究将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广大受众进行调查,以求全面了解现状。
2. 调查对象和方法2.1 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对象为年龄在18岁至60岁之间的中国居民。
2.2 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数据收集。
设计了一份包括16个问题的问卷,涵盖了受调查者对古诗词的阅读习惯、喜好程度、影响因素等内容。
通过线上和线下两种方式进行调查,确保样本的多样性和代表性。
3. 调查结果及分析3.1 总体情况共收集到500份有效问卷,其中男性占比45%,女性占比55%。
年龄分布相对均匀,最大年龄60岁,最小年龄18岁。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现在的人们对古诗词的阅读比例较低,仅有30%的受访者表示每周会有时间阅读古诗词,而大多数人表示很少或从未阅读过古诗词。
3.2 阅读习惯和喜好程度调查结果显示,仅有12%的受访者表示经常阅读古诗词,57%的受访者表示偶尔阅读,31%的受访者从未或很少阅读。
对于喜好程度的调查,有58%的受访者表示对古诗词持有一定的喜欢程度,25%的受访者选择了中性选项,只有17%的受访者表示不喜欢或讨厌古诗词。
3.3 影响因素调查结果显示,影响人们阅读古诗词的因素多种多样。
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个人兴趣和时间,占比分别为40%和35%。
其他较为重要的因素包括教育背景、文化底蕴以及传统文化热度。
3.4 阅读古诗词的价值认知对于古诗词的价值认知,调查结果显示,有81%的受访者认为古诗词具有一定的价值,包括文化传承、审美欣赏和人生哲理等方面。
另外,有14%的受访者表示不太认同古诗词的价值,仅有5%的受访者认为古诗词没有任何价值。
4. 结论与建议通过本次调查研究,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 当前受调查对象中,只有少数人会频繁阅读古诗词,大部分人对古诗词的阅读兴趣较低。
如何写好古诗词研究报告
如何写好古诗词研究报告引言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古诗词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和艺术。
写好古诗词研究报告不仅需要对古诗词有深入的理解,同时还需要一些写作技巧和方法。
本文将介绍如何撰写一份优秀的古诗词研究报告。
正文1.选择合适的古诗词主题在撰写古诗词研究报告之前,首先要选择一个合适的古诗词主题。
可以选择一个特定的文学时期,或者选取一位具有代表性的古代诗人进行研究。
主题应该具有深度和广度,有足够的研究内容和资料可供参考。
2.收集相关资料在进行古诗词研究之前,收集相关的资料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通过阅读古代文学史、诗词选本、诗人传记等途径来获取资料。
同时还可以查找相关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以获得更深入的理解和研究视角。
3.分析古诗词作品在进行古诗词研究报告撰写之前,需要对所选取的古诗词进行深入的分析。
例如,可以从韵律、格律、意象、主题等方面入手,分析古诗词的结构和内涵。
同时还可以考虑将古诗词与诗人的生平、时代背景、文化背景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以更好地理解古诗词作品。
4.撰写研究报告在撰写古诗词研究报告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开门见山:在引言部分清楚地陈述研究目的和意义,突出主题,吸引读者的兴趣;•结构合理:报告内容要按照清晰的逻辑顺序进行组织,可以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论据有力:在正文部分,可以通过引用文献、引用古诗词作为论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和分析,加强说服力;•数据和事实:在写作过程中,必要时要引用具体的数据和事实,以证明自己的观点和观察结果;•语言流畅:报告要求用简明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研究成果,文章流畅易读,不出现语法错误和拗口的表达。
5.论文格式和引用规范在撰写古诗词研究报告时,需要遵循相应的论文格式和引用规范。
可以使用学术论文写作规范要求的排版格式,如使用合适的字体和字号、设置适当的标题和编号,准确引用参考文献等。
在引用参考文献时,可以使用标准的引用格式,例如 MLA、APA 等。
古诗词研究报告
古诗词研究报告古诗词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形式。
本报告将从三个方面对古诗词进行研究,包括创作背景、艺术特点和影响。
古诗词的创作背景与历史背景息息相关。
在古代,诗词被视为士人才能和修养的象征,因此在文人士子们中间受到高度重视。
古代社会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都对古诗词产生了深远影响。
比如唐代是古诗词发展的鼎盛时期,当时国力强盛、社会繁荣,文化兴盛,使得许多文人墨客都能成就杰作。
而宋代则是古诗词创作形式日趋多元化的时期,唐朝的雅正派韵律逐渐转向豪放的自由派写作风格。
古诗词的艺术特点主要体现在形式和艺术技巧上。
古诗词通常采用唐诗五言、七言或宋词的形式,以及特定的韵律规则。
古人非常注重韵律、格律的运用,追求音韵的协调统一。
同时,古诗词注重意境的营造,通过寥寥数语,传达出深远的哲理和情感。
比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通过描述壮丽的景色来引起人们的联想,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兴盛的美好愿景。
古诗词对中国文学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古诗词丰富了中国文学,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
古诗词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还能反映社会风貌、民生状况和社会习俗等,为研究古代社会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其次,古诗词也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财富,对后世文人影响深远。
很多现代诗人都从古诗词中汲取灵感,如魏晋时期的临危受命诗人,他们通过模仿先贤的作品,创作出承传古人的新诗。
综上所述,古诗词作为中国文学的瑰宝,通过艺术形式、内容和意境表达了深远的哲理和情感。
它在中国文化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成为后世文人学习和模仿的对象,也是我们了解古代社会、思想和文化的重要途径。
古诗词的影响至今仍然存在,希望后人能够继续传承和发扬古诗词的艺术魅力。
河南语文中考古诗文题型研究报告
河南语文中考古诗文题型研究报告全国视野下中考文言文的发展变化趋势重视文言基础,关注思维发展提升。
2.阅读材料组合形式多元,课外文段占比较大,重视立德树人功能。
3.题型在守正中有所创新,考查方式灵活,指向明确。
4.注重情境创设,任务驱动。
5.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现实,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
6.文言文阅读测试和其他内容有融合。
回顾五年这题看2021年河南和中考古诗文阅读首先看文言文阅读,2019年考查的是《出师表》,题型和前几年差不多,考查范围是文言字词、语句翻译、作者情感把握和对人物的评价。
第15题,对字词的考查和前几年一样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的,而2020年对字词的考查是以词语解释填空的形式出现,难度略微降低。
启示:文言字词,要识记课下的注释,尤其是重点实词。
第16题考查语句翻译。
启示:平时文言文教学,要注意指导学生翻译的时候语句完整,字字落实,尤其要注意古今异义词的正确翻译。
第17题考查作者情感把握,也就是写作目的。
这道题和教材后面的习题基本一样,课后习题第三题,问题就是“课文后半部分主要追述哪几件事,有什么用意?”,试卷把三件往事罗列出来,很明显降低了难度。
第18题考查对人物的评价,涉及到课内和课外两个文段。
课外文段一般容易读懂,要能够从中提炼出契合题目要求的信息。
也要注意分值,根据分值确定答几点。
文言文教学必须背诵积累,关注课后习题,甚至课后习题就提示了教学的重难点。
古诗词赏析2019年第19题还是从内容的角度来赏析,认真读题,学生还是能答出来的,第20题是任选角度赏析诗句。
启示:平时古诗词教学,要引导学生会读古诗词,学会抓住关键词理解诗意,体会情感,多角度赏析诗句,总之就是充分领略古诗词的主题情感和美妙。
千万不要把古诗词教学降低到死记硬背赏析的记忆层面,背诵必不可少,但背诵的前提是理解。
理解才是对知识的建构过程。
1、培养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显的文言文的能力。
2、重视积累文言基础知识,及时归类总结,随时联想激活。
【报告】古诗蝉研究报告
【关键字】报告古诗,蝉,研究报告篇一:古诗词中“蝉”意象浅析古诗词中的“蝉”意象摘要:古诗词中的蝉不仅点明时令,更是承载了各种情思,有感时伤事,有离愁乡思,亦有标榜高洁之用。
关键词:蝉;时令;伤逝;愁苦;高洁胡应麟《诗薮》:“古诗之妙,专求意象。
”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在芸芸万物中,蝉因其居高饮露、声远时短等特点,受到诗人的青睐,成为其寄托情思的物象。
一、“四月秀葽,五月鸣蜩”的时令最先出现蝉的作品是《诗经·七月》:“四月秀葽,五月鸣蜩。
” 蜩,就是蝉。
朱熹评注说“蜩,螗,皆蝉也” 。
“五月鸣蜩”,就是“正值五月盛夏,蝉声不绝于耳”。
此句点名了蝉鸣的季节,看来,诗人已经注意到蝉鸣的时令性。
此外,《礼记·月令》中也说“(仲夏之月)鹿角解,蝉始鸣”,也反映出蝉这一物种的生物节律。
由于蝉的生命活动主要在夏秋之际,因此寒蝉的嘶鸣又往往引起诗人对秋季的关注。
“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古诗十九首·明月皎夜光》)当树梢传来寒蝉时断时续的流鸣,当燕子成双结对翩然南飞,诗人不由怅然感叹秋天的到来。
“鸣蝉厉寒音,时菊耀秋华”(潘岳《河阳县作二首)“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骆宾王《在狱咏蝉》)“ 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
”(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园柳吟凉久,嘶蝉应序惊。
”(王由礼《赋得高柳鸣篇二:关于描写蝉的诗句关于描写蝉的诗句1、莫侵残日噪,正在异乡听。
——五代楚·刘昭禹《闻蝉》2、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蝉》3、门柳不连野,乍闻为早蝉。
游(本文来自:小草范文网:古诗,蝉,研究报告)人无定处,入耳更应先。
——《早蝉》4、蝉发一声时,槐花带两枝。
只应催我老,兼遣报君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一篇古诗词研究报告
古诗词研究报告
一、习作八要求
请读读下面的诗句: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不识庐山真面貌,只缘身在此山中。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
你知道以上诗句各出自哪首诗?你知道这些诗的作者是谁吗?他们是哪个朝代的人?这些诗句是什么意思?选择其中你不太明白的两句诗进行研究,把你的研究成果写出来。
相信通过研究,你会有许多新的感受,增长不少知识。
二、教学要求:
1. 认真阅读古诗句,通过搜集资料,仔细研究,了解其出处、作者、意思等。
2. 抓住自己认为最为重要的或最感兴趣的一个方面决心研究,学会用研究报告的形式写出来,语言要清晰,表达要准确。
三、教学重难点:
学会写关于古诗句的研究报告,用查阅资料的方法,研究古诗句,深刻理解其含义。
四、教学准备:
1. 《中华经典诵读》、《唐诗三百首》;
2. 研究结果汇报表一份。
五、教学过程:
习作指导课
( 一) 例文指导,学习写作。
1. 同学们,你们喜欢古诗吗?古诗是我国文学艺术宝库中的瑰宝,有一个小朋友叫屈美生,他写了一篇关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的研究报告,你们想看看吗?
2. 指名读屈美生同学的《关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研究报告》。
思考:这份报告中讲到了些什么?
小结小作者的写法:
(1) 先写诗的出处
( 作者、朝代、诗题、全诗)
(2) 再写两句诗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 最后点明两句诗对人们的启发或激励作用
(4) 假如小作者收集资料充分,还可以写什么?
( 诗的写作背景、有关趣闻等)
3. 你打算怎样写自己的研究报告? 你还想研究些什么吗?小结:步骤:提出问题——查找资料——研究资料——解决问题——撰写报告
( 二) 小组学习,研究古诗
请读读下面的诗句: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不识庐山真面貌,只缘身在此山中。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
这些诗句,有的比较深奥,要到四五年级才能学到。
这堂课,教
师让你们自己研究、学习,你们有信心吗?
1. 小组同学共同合作,找出你不太明白的诗句进行研究。
研究指导:诗
的出处、作者、意思等,都可作为研究的内容。
研究方法:可查阅资料,提供《中华经典诵读》、《唐诗三百首》
2. 小组同学相互探究,进行热烈的讨论。
3. 研究结果,填写研究结果汇报表。
(内容包括诗人的简介,诗作的背景,对诗的理解或赋予诗句新的意义。
)
(三)集体交流,汇报结果汇报:通过这次研究,我又知道了些什么?
讨论:各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参加班级讨论。
教师可补充介绍诗作的背景,从而更有利于理解诗句的含义。
(四)撰写研究报告
1. 把你的研究成果写成一篇研究报告。
要求:语言要清晰,表达要准确。
2. 学生各自习作,教师巡视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