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文化传承与保护资料讲解
侗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论文
侗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摘要]侗族文化在服饰、建筑、音乐等方面极具特色,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块瑰宝。
然而,受到外来文化冲击、经济条件制约、民族文化教育缺失、政府职能定位偏差等方面影响,近年来侗族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传承与发展侗族文化需要从合理对待外来文化、大力发展地方经济、重视民族文化教育、反思政府职能定位等方面着手。
[关键词]侗族;文化传承;文化发展一、侗族文化的特征及其文化意义分析(1)服饰文化侗族女性的服饰千姿百态,或款式不同,或装饰部位不同,或图案和工艺不同,或色彩和发型、头帕不同,她们平时穿着便装,讲求实用,盛装时注重装饰审美,朴素与华贵相得益彰。
根据整个侗族妇女服装特点,可将侗族服装分为三种款式,即:紧束型裙装、宽松型裙装和裤装。
侗族又有南侗和北侗之分,南部侗族服饰十分精美,妇女善织绣,侗锦、侗布、挑花、刺绣等手工艺极富特色。
女子穿无领大襟衣,衣襟和袖口镶有精细的马尾绣片,图案以龙凤为主,间以水云纹、花草纹。
下着短式百褶裙,脚登翘头花鞋。
发髻上饰环簪、银钗或戴盘龙舞凤的银冠,佩挂多层银项圈和耳坠、手镯、腰坠等银饰。
侗族的马尾背扇堪称一流绣品,其造型古老、绣工精制,图案严谨,色彩富丽,充分展示出侗族女子的聪慧和高超技艺。
侗族人民大都穿自纺、自织、自染的侗布,喜青、紫、白、蓝色。
黑青色多用于春、秋、冬三季,白色多用于夏季,紫色多用于节日。
讲究色彩配合,通常以一种颜色为主,类比色为副,再用对比性颜色装饰。
主次分明,色调明快而恬静,柔和而娴雅。
侗族服饰是农耕文化的再现。
侗族是古越人的后裔,古越人是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民族。
侗族服饰上有许多纹样图案,主要有谷粒纹、桂花纹、花瓣纹、田螺纹、水车花等纹样,这与农耕经济有着直接的联系。
侗族服饰是侗族族徽标志之一。
鼓楼与服饰是侗族的两大族徽标志,有侗寨就有鼓楼,其标志特征十分明显。
而服饰作为侗族的族徽标志主要是它凝聚着侗族人的精神,增强民族内部团结、统一和为集体生存而拼搏的战斗力。
侗族村寨文化遗产保护路径的探究
侗族村寨文化遗产保护路径的探究侗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广西、湖北、江西等地。
侗族村寨是侗族传统文化的载体,其中包含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如侗族建筑、手工艺品、传统习俗、语言文字等,是我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随着现代化的冲击和社会的发展,侗族村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保护问题。
为了有效保护和传承侗族村寨文化遗产,探索合适的保护路径显得尤为重要。
一、侗族村寨文化遗产的特点侗族村寨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特点,包括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复杂的地域环境、多样化的历史沿革等。
侗族村寨文化遗产蕴含着浓厚的民族文化内涵,如侗族的宗教信仰、婚丧嫁娶、节日习俗等均为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侗族村寨分布在崇山峻岭之间,地理环境多样化,造就了侗族多样而独特的建筑风貌。
侗族村寨历史悠久,保存了大量的古建筑、遗址和传统手工艺品,对侗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化的影响,侗族村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侗族村寨的传统建筑面临着老化和倾圮的风险,部分原始村寨的传统建筑已经严重破损。
现代化的冲击导致了侗族传统文化的消失和边缘化,很多年轻人不再愿意从事传统手工艺、传承传统习俗等活动,传统文化面临着断代的危险。
侗族村寨的地理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山林的开发和环境污染对侗族文化的传承产生了负面影响。
为了有效保护侗族村寨文化遗产,有必要探索合适的保护路径。
加强对侗族村寨文化遗产的调查和研究工作,全面了解侗族村寨的文化遗产资源,包括建筑、手工艺、习俗等,并对其进行科学的分类、整理,建立相应的档案和数据库。
加强传统建筑的保护工作,采取有效措施修缮和维护已有的传统建筑,保护其原貌,确保传统建筑的完好保存。
积极开展侗族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工作,鼓励年轻人学习和传承侗族传统手工艺,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弘扬侗族传统文化。
加强环境保护工作,保护侗族村寨的自然环境,减少对侗族文化传承的负面影响。
为了有效保护侗族村寨文化遗产,一些地方已经开展了一些实践探索。
侗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侗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侗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和传统习俗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和研究。
作为一个传统农耕民族,侗族人民在生活、信仰、风俗等方面都具有自己的特色。
在侗族文化的传承方面,当地政府和民间团体都在积极推动着相关工作。
在语言方面,侗语已经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并且当地的学校也在开设侗语课程。
在音乐、舞蹈等方面,侗族的传统表演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发展。
随着社会的变化,侗族的文化也在不断发展和演变。
在现代化的背景下,侗族文化正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侗族的年轻一代已经接受了更加开放的教育和文化,他们的思想和生活方式与传统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
另一方面,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侗族文化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重视,旅游业也成为了促进侗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总的来说,侗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问题。
我们应该尊重传统,同时也要积极推动文化的发展和进步,让侗族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继续发扬光大。
- 1 -。
关于三江侗族非物质遗产文化传承及发展途径的研究
关于三江侗族非物质遗产文化传承及发展途径的研究三江侗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其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包括语言、歌舞、传统手工艺等多个方面。
但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和社会变迁,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和威胁,如何传承和发展三江侗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围绕三江侗族非物质遗产的传承和发展途径展开研究,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一、三江侗族非物质遗产的特点1. 语言文字三江侗族有着独特丰富的语言文字系统,包括侗文、侗语等,是三江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现代化的冲击,侗族语言文字的使用范围在逐渐减小,导致语言文字传承面临困境。
2. 歌舞三江侗族有着独特多样的歌舞形式,如侗族芦笙、踩竹马、侗戏等,这些传统歌舞形式是侗族文化的瑰宝,但在现代社会,受到了电子音乐、流行文化等因素的冲击,传统歌舞文化逐渐式微。
3. 传统手工艺三江侗族的传统手工艺非常丰富,如侗族织布、刺绣、银饰等,这些手工艺代代相传,但在现代社会,受到了机械化生产、市场需求等因素的影响,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和发展面临挑战。
以上所述,三江侗族的非物质遗产具有丰富多样的特点,但受到现代社会的影响和冲击,传承和发展面临重要挑战。
1. 语言文字传承现状三江侗族的语言文字传承面临严峻挑战,随着现代教育的普及和便利,侗族年轻人更愿意学习汉语和英语,而忽视了侗族语言文字的学习和传承,加之侗语等语言文字学习的难度增加,导致语言文字传承形势严峻。
2. 歌舞传承现状传统歌舞文化在三江侗族中依然有一定的传承和发展,但受到了现代音乐、电视等因素的冲击,形式单一,内容单薄,缺乏创新和生机,传承形势堪忧。
3. 传统手工艺传承现状传统手工艺的传承面临较大的困难,传统手工艺的操作和技术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但在现代社会,年轻人更愿意选择现代化的工作方式,加之传统手工艺市场狭窄,使得传承形势艰难。
以上所述,三江侗族非物质遗产的传承现状并不容乐观,亟须采取措施来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侗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侗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侗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
侗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其独特性和丰富性,为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侗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一个长期而较为艰巨的任务。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侗族文化不断地遭受着外来文化的冲击和侵蚀。
为了保护和传承侗族文化,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设立侗族文化保护区、开展侗族文化研究等,同时侗族人民也在积极地传承和发扬自己的文化。
侗族的许多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歌舞、木偶戏、侗笺字等,都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文化内涵。
其中,侗笺字是侗族文化的象征之一,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文字,被誉为“活化石”。
近年来,随着传承人数的减少,侗笺字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为了保护侗笺字,侗族人民开始开展侗笺字教育和传承工作,这种努力也为侗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侗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需要更加广泛的支持和关注。
在保护侗族文化的过程中,需要尊重侗族人民的文化传统和习惯,同时也需要加强与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推动侗族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的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侗族文化,推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 1 -。
关于三江侗族非物质遗产文化传承及发展途径的研究
关于三江侗族非物质遗产文化传承及发展途径的研究三江侗族是中国一个重要的少数民族,他们有着丰富的非物质遗产文化。
为了传承和发展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有必要进行相关研究。
本文将从三江侗族非物质遗产的特点、传承的方式和发展途径三个方面来进行研究。
三江侗族非物质遗产文化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它具有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制度。
三江侗族以农耕为主要生产方式,形成了独特的土地利用制度和农田水利系统。
他们有着丰富多样的传统民俗活动,如侗族芦笙、葫芦丝等音乐演奏,舞蹈、剧目、传统节日等。
他们拥有独特的口头传统,包括口头文学、口头史诗、谚语等。
传承是非物质遗产文化的关键环节。
对于三江侗族来说,传承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家庭传承,即由父母传给子女。
这是最常见的传承方式,通过日常生活和家庭教育,让子女熟悉和掌握非物质遗产文化。
二是社区传承,即由老一辈的人传给年轻一代。
三江侗族有一种特殊的乡村民居形式——侗族“风雨桥”,是社区传承非物质文化的场所。
三是学校传承,即通过学校教育,将非物质遗产文化传授给学生。
在三江侗族的地区,一些学校设立了特殊教室和课程,专门教授非物质遗产文化。
为了更好地发展三江侗族的非物质遗产文化,有以下几个途径可以考虑:一是科学保护和修复非物质遗产。
在非物质遗产的保护和修复过程中,应采用科学的方法,结合学术研究和现代科技手段,保护和修复非物质遗产的物质和非物质元素。
二是推广非物质遗产的传承方式。
通过各种宣传和教育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到非物质遗产文化的传承中来。
三是挖掘和开发非物质遗产的经济价值。
非物质遗产文化不仅有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还有很大的经济潜力。
可以通过开展非物质遗产文化旅游、文化产品销售等方式,将非物质遗产转化为经济收入。
四是加强培训和教育。
培训和教育是非物质遗产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基础。
可以设立专门的培训机构和课程,为非物质遗产传承者提供必要的技能和知识。
研究三江侗族非物质遗产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途径是非常重要的。
侗族历史文化知识
侗族历史文化知识侗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分布在贵州、湖南、广西等地。
侗族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关于侗族历史和文化的知识。
侗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多年的夏朝时期。
侗族的祖先是古代夏朝的一支部落,经过多次迁徙和融合,形成了现在的侗族。
侗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
侗族的文化特点丰富多样。
侗族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侗台语族,拥有独特的语言体系和语法结构。
侗族的文字传统上主要使用楚辞和楚文两种文字,现在多数侗族人民已经掌握了汉字。
侗族的文学艺术形式丰富多样,有民歌、舞蹈、乐器演奏等。
侗族的民歌通常表达了人民的生活、劳动和情感,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侗族的传统建筑也是其独特的文化表现。
侗族的木楼是侗族人民居住的主要建筑形式。
侗族木楼结构复杂,采用传统的木工技术建造而成,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
侗族木楼的外观造型精美,内部装饰富丽堂皇,展示了侗族人民的智慧和审美能力。
侗族的节日也是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侗族人民有许多传统的节日,如侗族年、芦笙节、板凳节等。
这些节日通常与农耕生产和祭祀活动有关,是侗族人民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方式。
在节日期间,侗族人民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如舞蹈表演、音乐演奏、民俗游戏等,场面热闹非凡。
侗族的饮食文化也有其独特之处。
侗族人民主要以稻米为主食,吃米饭、米粥等。
侗族的传统菜肴口味独特,做法独到,如酸笋炒肉、酸笋炖鱼、炒猪肉等。
侗族还有一种特色的美食——酸肉粉,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
侗族的服饰也是其独特的文化表现。
侗族男女在日常生活中都有自己的传统服饰。
侗族男子通常穿着黑色的长衫,配上白色的长裤和蓝色的披肩。
侗族女子则穿着五颜六色的长衫和裙子,头戴花冠,身上佩戴各种饰品。
以上是对侗族历史文化知识的简要介绍。
侗族以其独特的历史和文化而闻名于世,这些历史文化是侗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我们应该加强对侗族历史文化的研究和传承,使其得以永久保存下去。
关于三江侗族非物质遗产文化传承及发展途径的研究
关于三江侗族非物质遗产文化传承及发展途径的研究三江侗族是中国南方地区一支具有悠久历史、丰富文化的民族。
作为少数民族之一,三江侗族有着独特的生活方式、语言、信仰和文化传统。
有关人士指出,三江侗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不仅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中国文化的重要财富。
因此,对于三江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问题,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保护传统技艺和手工艺制作工艺三江侗族拥有丰富的传统技艺和手工艺制作工艺,如侗族织锦、侗族剪纸、侗族歌舞、侗族乐器制作等。
保护这些传统技艺和手工艺制作工艺,对于传承和弘扬三江侗族文化的意义非常重大。
其中,重点是加强对于传统技艺的保护和传承。
可以通过开设传统技艺和手工艺制作工艺的培训班,培养和传承年轻一代的技艺;同时,也应该积极推行保护知识产权的政策,严厉打击侵犯侗族传统技艺和手工艺制作工艺的侵权行为。
二、加强基础教育和文化教育加强基础教育和文化教育,是保护和传承三江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项重要措施。
需要对年轻一代进行积极的文化教育,让他们了解自己的文化传统和历史,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发扬这些文化遗产。
为此,可以开展文化活动和展览,在学校和社区进行文化教育,让年轻一代亲身体验并了解侗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历史。
三、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现代技术手段是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途径。
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记录、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同时,也可以通过手机App、电视、音像等现代媒介,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播和宣传,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三江侗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政策倡导和鼓励政策倡导和鼓励是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要条件。
政府应该建立相关政策和法规,鼓励和支持侗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同时,也应该加大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金投入,提供经济保障和技术支持,让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变得更加稳定和有保障。
总之,三江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是一项长期性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持续关注。
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实践与探索
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实践与探索侗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与探索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
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语言文字、传统音乐舞蹈、手工艺品、传统节日等多个方面,是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保护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许多侗族地区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践与探索工作。
一、侗族语言文字的传承与保护侗族语言文字是侗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侗族人民传承祖先智慧和丰富民族文化的重要工具。
侗族语言文字受到了汉语的冲击,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受到了较大的挑战。
为了传承和保护侗族语言文字,侗族地区积极开展了相关工作。
通过开办侗族语言文字的学校、举办侗族语言文字的培训班等方式,提高侗族人民对自己语言文字的认识和重视。
还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对侗族语言文字进行数字化,建立了侗族语言文字的数据库,让更多的人可以了解和学习侗族语言文字。
二、侗族传统音乐舞蹈的传承与弘扬侗族的传统音乐舞蹈是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侗族著名的“芦笙”乐器为主要演奏工具,结合侗族独特的舞蹈形式,展现了侗族人民的勤劳朴实和对生活的热爱。
为了传承和弘扬侗族传统音乐舞蹈,侗族地区积极组织开展相关的活动。
举办芦笙音乐比赛、侗族舞蹈表演等活动,吸引了众多侗族青年的参与,让他们能够亲身感受和学习侗族传统音乐舞蹈。
还在学校课程中增加侗族传统音乐舞蹈的教学内容,让更多的孩子能够了解和学习侗族传统文化。
三、侗族手工艺品的传承与振兴侗族手工艺品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民族特色,是侗族人民智慧与勤劳的结晶。
然而随着现代工业品的充斥,侗族手工艺品受到了较大的冲击。
为了传承和振兴侗族手工艺品,侗族地区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组织开展侗族手工艺品的展览和交流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侗族手工艺品的独特魅力。
在乡村开办手工艺品的培训班,培养更多的手工艺人才,传承侗族手工艺品的技艺和工艺。
还利用现代市场手段,将侗族手工艺品进行包装、推广和销售,让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和购买侗族手工艺品。
侗族文化的魅力及其主要内容
侗族文化的魅力及其主要内容侗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湖北和江西等地。
侗族文化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具有独特的魅力。
本文将介绍侗族文化的魅力及其主要内容。
侗族文化的魅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千年历史源远流长侗族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古老民族,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三千年左右。
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侗族秉承着传统文化,塑造了独特的民族特色。
侗族文化源远流长,具有浓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积淀。
二、多元文化交融侗族文化是一个多元文化的交融体系。
侗族地区是多个民族的聚居地区,与汉族、苗族、布依族等多个民族共同生活在一起。
侗族文化吸收了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侗族文化。
侗族音乐、舞蹈、服饰、建筑等方面都融合了多元文化的元素。
三、独特的音乐表演艺术侗族音乐是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侗族音乐以竹琴、侗笛、木鼓等乐器为主要演奏对象,曲调委婉悠扬,节奏变化多样。
侗族音乐多用于宗教、祭祀活动,能使人们身心愉悦,感受到大自然的神秘与魅力。
侗族舞蹈是侗族文化的瑰宝之一,被誉为“活化石”。
侗族舞蹈多以自然景物和生活场景为题材,以舞者的形体、动作和神态来表现。
侗族舞蹈既富有地方特色,又具有广泛的民族共性。
侗族舞蹈形式多样,有蛟龙舞、桃花源舞、花灯舞等,每一种舞蹈都能展现出侗族人民的智慧和艺术才华。
五、独特的建筑风格侗族建筑是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
侗族建筑主要以木结构为主,又兼有土木结构和石木结构,它融合了侗族人民对自然环境的理解和认识。
侗族建筑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以其奇特的形式、优美的线条和精湛的工艺吸引了无数游客的目光。
一、侗族传统宗教侗族信仰主要是以巫术为核心的宗教形态,巫术是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侗族巫术具有起神、驱邪、治病、占卜等多样化的功能,是侗族人民宗教生活的重要体现。
二、侗族服饰侗族的服饰以纺织品为主,主要包括侗族的传统节日服饰和日常服饰。
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跨区域保护、传承和开发初探
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跨区域保护、传承和开发初探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面临着行政区划的制约。
各地的工作重复性大、成本高、效率低,因此需要建立协调工作机构、制定统一规划、协调开展工作,才能更有效地做到保护和传承。
侗族分布集中、集聚性强,但由于人数众多、分布面广,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布特征也因此产生。
侗族聚居区主要分布在黔、湘、桂三省,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布虽相对集中,但并不均衡,呈南强北弱的趋势。
北部方言区的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逐步消失。
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侗族大歌、侗族琵琶歌、侗戏、侗族萨玛节、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等十五项二十七个点,其中“侗族大歌”、“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被列入___“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虽然历史原因及地域因素的影响,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布不均衡,但是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得到全面的保护和传承。
为了淡化行政区划的影响,对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行整体性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
建立协调工作机构、制定统一规划、协调开展工作是有效保护和传承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键。
交通和信息的发展为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跨区域传承、保护和开发提供了可能。
侗族居住区域位于低山丘陵地带,包括雪峰山、苗岭支脉、武陵山、佛顶山、九万大山和越城岭。
过去,山高路远,交通不便,导致三省区侗族村寨间的交往困难。
但是,近年来,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以后,侗乡的交通变得十分便利。
现在,侗族聚居区已经有三个机场、三条铁路干线、两条国道、多条高速公路和铁路在建,同时,侗族地区的信息覆盖面也在迅速增大。
区域经济的合作发展为文化协作提供了经验。
黔、湘、桂侗族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从20世纪80年代的物质贸易为主,发展到至今的共同开发市场、共同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这些合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为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跨区域保护、传承和开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政府部门要充分认识跨区域协作的意义。
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以侗族大歌为例摘要长期以来,由于侗族地区环境的相对闭塞性,使得侗族大歌已近乎原生态的形式传承下来,但是随着现代化、市场经济的发展,侗族大歌与其它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面临着如何保护与传承的难题。
2009年,侗族大歌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开启了侗族大歌保护与传承的新篇章。
但是,这一工作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侗族大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一.何为侗族大歌对于侗族大歌的定义,有狭义和广义两种说法。
“侗族大歌”的名称来自侗族民间合唱歌种“嘎老”的直译,侗语的“嘎”直译成汉语就是“歌”,侗语的“老”汉译意即“大”,也还有“长”和“古老”之意,这是狭义的“侗族大歌”。
广义的“侗族大歌”则是侗族民间合唱曲的总称。
①实际上,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区位格局所受汉族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力、冲击力的大小不同,南部侗族与北部侗族出现了文化的裂痕。
南部侗族的传统文化呈现出稳定型结构,保留有较完整的原生性诸文化因素,而北部侗族却吸收和融入了较多的外部文化。
②因此,本文中的侗族大歌是指盛行于贵州黎平县的双江、铜关、永从、肇兴、水口一带,从江县的龙图、贯洞、小黄等地和增冲、增盈一带的包括多种侗族民间多声部合唱形式的南①张中笑《侗族大歌概说》,见张中笑、杨方刚主编《侗族大歌研究五十年》,贵州出版社,2003年10月第1版,第部侗歌。
①二.侗族大歌的传统传承方式侗族是一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的民族,情感交流、文化传承和民族历史信息的保存,主要靠歌舞文化发挥相关功能。
传统文化的传承任务,绝大多数由歌谣来完成,所谓“树有根,水有源,古老事情有歌篇。
汉人有书记古典,侗家无文靠歌传。
”②侗族人有这样一种观念:饭养生,歌养心。
在侗族人眼里,唱歌不是为了娱乐,也不是卖钱盈利的工具,而是一种生活方式。
他们把唱歌和吃饭一样看成是天经地义,须臾不可离开的事物,唱歌是养心的精神食粮。
在侗乡,年长的教歌,年轻的唱歌,年幼的学歌,由此形成了侗族大歌独特的传承方式。
侗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侗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侗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其悠久的历史以及独特的文化和传统一直以来都是人们所关注和探究的对象。
本文将从侗族文化的背景、传承情况以及发展前景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侗族文化背景侗族是中国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分布在贵州、湖南、广东、江西、云南等多个省份,其文化历史可以追溯至公元前五世纪。
侗族文化在历经多个朝代的变迁和影响后,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特色和文化体系。
传承至今的侗族文化有着人民群众深厚的感情基础和强烈的文化认同感,成为了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侗族文化传承情况侗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侗族群众一直以来所关注和探索的问题。
侗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是各级政府和社会团体高度重视的事项之一。
目前,侗族文化在传承上既有积极发展的情况,也有面临挑战和困难的情况。
一方面,政府在加强侗族文化保护、传承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并制定了一系列保护政策和措施。
侗族群众也在继承和传承侗族文化方面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包括传统歌舞、习俗和语言等方面。
但是,另一方面,现代社会的快速变化和社会文化冲击,对传统的侗族文化和传统观念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和破坏。
同时,城市化和经济发展对农村地区的影响使传统的侗族文化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扬和传承。
三、侗族文化发展前景侗族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发展前景取决于侗族群众的努力和社会各方的支持。
政府应继续制定并放实侗族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政策和措施,加强侗族文化的记录和研究,创建并完善涉及侗族文化的博物馆和展览馆等文化机构。
同时,城市和乡村之间的文化交流和互动也应得到更多的支持,才能更好地推动侗族文化的发展和传承。
总之,侗族文化作为中国的一种文化宝藏,必须得到高度重视。
只有保护、传承和发展好侗族文化,才能更好地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兼容,并推动中国文化的多元发展。
关于三江侗族非物质遗产文化传承及发展途径的研究
关于三江侗族非物质遗产文化传承及发展途径的研究三江侗族是中国著名的少数民族之一,他们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变迁,三江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面临许多挑战。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三江侗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必要进行深入的研究,找出合适的发展途径。
一、三江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三江侗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传统音乐、舞蹈、戏曲、传统手工艺、民间信仰、口述传统和节庆活动等多个方面。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侗族人民的智慧和情感,是他们世代相传的宝贵财富。
侗族的原生态歌舞、木偶戏、侗族芦笙、侗族民居建筑等是三江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形式。
二、三江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在现代社会发展的浪潮中,三江侗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一些消极影响。
传统音乐和戏曲的演出渐渐减少,传统手工艺的制作技艺逐渐失传,民间信仰和节庆活动的传承也面临困难。
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流失和老龄化现象比较严重,相关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亟待加强。
三、三江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困境三江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面临许多困难。
首先是传承人的流失和老龄化问题,许多精通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艺人年事已高,他们的后人或者学生并没有足够的兴趣和机会去学习和传承。
其次是现代社会的冲击,侗族青年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不足,许多年轻人更倾向于追求现代生活方式,这也导致了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受到了冲击。
社会环境的变迁,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冲击,一些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价值逐渐被商业化和虚假化所破坏。
四、三江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发展途径针对三江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面临的困境,有必要探索出合适的发展途径。
首先是加强相关政策的扶持和保护,政府应该制定更为完善的法律法规,为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
其次是推进相关教育和培训工作,通过学校教育和社会培训等途径,加强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技艺传授,培养新的传承人。
论玉屏侗族文化的传承
论玉屏侗族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发展摘要:侗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它历经几千年的风雨历程,铸就了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其中随着历史的演变,逐渐形成了北侗文化和南侗文化体系。
玉屏侗族是北侗文化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贵州省唯一的一个侗族自治县,有贵州“独生子”的美誉。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玉屏侗族文化受到各种外来文化的不断侵蚀,汉化、西化现象十分严重。
基于此,本文结合玉屏的实际情况,就玉屏侗族文化的源流、现状及对策进行探讨。
关键词:侗族文化传承保护发展文化一词起源于拉丁文的动词:“Coleye”,意思是耕作土地,后引申为培养一个人的兴趣、精神和智能。
《现代汉语词典》关于“文化”有着这样的理解,即“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
”包含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等。
玉屏侗族人民在几千年前的历史积淀中,构筑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并形成了独特的侗族文化体系。
然而,进入新世纪后,随着现代经济文化大融合、大发展的日趋加快,玉屏侗族文化受到了各种外来文化的侵蚀,汉化、西化现象十分严重,使玉屏侗族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生存和发展困境。
针对这一问题,如何才能实现玉屏侗族文化的自我保护、完善和发展呢?如何才能走出玉屏侗族文化已淡出人们的视野等等认识的误区呢?笔者就此问题进行了深入实际的调查,并掌握了大量史料。
本文现结合玉屏侗族文化的实际情况进行探讨。
一、玉屏侗族的源流侗族自称为“金”或“干”,汉文史籍记为“仡伶”或“仡イ览”。
由于方音变化,有的地方称为Jaeml、Jeml或Jenl。
从语词来说,自称是一致的。
侗族在不同时期,其称谓也不一致。
据史书记载,今之玉屏等侗族地区,秦称为“黔中蛮”,汉代称为“武陵蛮”或“五溪蛮”,魏晋南北朝称为“僚”,到唐代,在称“僚”的同时又称为“僚浒”或“乌浒”。
自宋以后,这一地区的居民的称谓更为复杂,分别被称为“仡伶”、“仡佬”、“仡イ览”、“仡偻”、苗、瑶等等。
“侗族大歌”的文化传承与保护共6页文档
“侗族大歌”的文化传承与保护一、侗族大歌涵义与分类(一)侗族大歌的名称及涵义侗族大歌,名称取自侗语“嘎老”[Gal Laox ]或“嘎玛”[Gal Mags] 。
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音乐工作者把侗族民间多声歌(合唱歌曲)―“嘎老”,译作“侗族大歌”,一直沿用至今。
对于什么是“嘎老”,尹庐慧在《侗族大歌的文化传承与学习》一文中,根据三个不同范畴的涵义,将其分为广义、狭义以及本义三种。
尹庐慧认为,广义上的“嘎老”,即“侗族大歌”,是侗族所有多声部民歌的统称,具有低音、高音两个声部,有时出现三个以上声部的特征。
狭义上的“嘎老”,是指在特殊礼俗场合,异性歌班在鼓楼里对唱的歌。
本义上的“嘎老”,也叫“鼓楼歌”。
在民间传统中,人们给歌曲分类并非像很多专家那样以“是否多声部”为标准,而是以歌的词义、唱歌的场合、是否有乐器伴奏等等来分类。
在调查中,笔者发现部分专家学者将“鼓楼大歌”划分为“侗族大歌”的一种,其实不然,在黎平侗族大歌又称“鼓楼大歌”,两者并非从属关系。
(二)侗族大歌的分类大歌是侗族多声歌的总称,不同领域的侗人根据大歌的词义、唱歌的场合等来对大歌进行不同的分类。
在黎平,侗族大歌按其风格、旋律、内容、演唱方式及民间习惯分为以下四大类型:1、嘎所(声音大歌)。
这种歌以强调声音的优美、旋律的跌宕为主,以显示旋律为主,歌词一般较为短少。
“嘎所”的旋律多模仿自然界的虫鸣鸟叫、小河流水之声,其标题(题名)常以昆虫鸟兽或季节时令命名,如“嘎俩”《蝉歌》。
2、嘎嘛(柔声大歌)。
这是以抒发男女之间情感为主要内容的大歌歌种,其特点是歌词多,拖腔部分比较短,旋律有的缓慢、婉转,有的节奏轻快、活跃,如《装呆傻》。
3、嘎想(伦理大歌)。
这是一种以劝教戒世为主要内容的大歌歌种。
其音乐旋律起伏不大,主要注重歌词内容的表达,歌词以称颂或讽刺为主要手段。
重要曲目有《父母歌》。
4、嘎吉(叙事大歌)。
这类大歌以展示故事情节和人物对话为主要内容,是侗族曲艺“多声说唱”的一个品种。
侗族文化的魅力及其主要内容
侗族文化的魅力及其主要内容1. 引言1.1 侗族文化的定义侗族文化是指侗族人民所创造的具有独特文化特色和传统的文化体系。
侗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湖南、贵州等省份。
侗族文化包括语言文字、宗教信仰、传统习俗、艺术表现等方面,是侗族人民几千年来生活、生产和传承的历史积淀。
侗族文化展现了侗族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体现了他们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表达。
侗族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多彩的内容和独特魅力,对丰富和弘扬中国文化传统具有重要意义。
侗族文化不仅是侗族人民的精神家园,也是中国文化的宝贵资源,值得我们倍加珍惜和传承。
1.2 侗族文化的重要性侗族文化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侗族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民族特色,对于维护和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具有重要意义。
侗族文化的传统习俗、艺术表现、宗教信仰等方面包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于丰富中国文化的多样性,促进民族民间文化交流具有重要作用。
侗族文化在当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能够促进民族团结、文化交流,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
侗族文化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更在于其对于促进文化多样性、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积极作用。
保护和传承侗族文化,对于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促进各民族文化共融共进,具有深远的意义和重要价值。
2. 正文2.1 侗族文化的历史侗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他们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
侗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据考古学家的研究,侗族的祖先最早是从黄河流域迁徙至岭南地区的。
在史书上,侗族最早的记载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当时侗族居住在湘江、沅江以及珠江流域一带。
后来侗族逐渐形成了稳定的社会组织和文化传统,开始发展出自己的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和生产方式。
在秦汉时期,侗族被汉族政权纳入统一体系,但他们仍然保留了自己的独特特色。
隋唐时期,侗族逐渐走向繁荣,开始建立起了繁盛的政治和经济体系。
论贵州侗族文化的发展与保护
论贵州侗族文化的发展与保护(2010-08-03 12:28:23)转载在当今世界一体化的经济洪流中,民族文化以其自身独有的特色史无前例的占据着一片领空,展现了各个民族博大精深的知识海洋,在经济领域,以民族文化为特色的文化产业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贵州地处四川、湖南、云南、广西之间,在历史上是一个民族流动的大走廊。
东南来的苗瑶族群、南来的百越集团;西北来的氐羌族群、原住的百濮集团;四方八面来的华夏集团在贵州高原交汇融合,形成了今天10多个世居民族和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民族概况我国的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广西三省区,而贵州主要分布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黎平、从江、榕江、天柱、锦屏、三穗、镇远、剑河、岑巩九县,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侗族人口总数为296万,贵州有149万,占全国侗族人数的一半以上。
侗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分南、北部两个方言。
原无文字,沿用汉文,1958年设立了拉丁字母形式的侗文方案。
秦、汉时期,在今广东、广西一带聚居着许多部落,统称之为“骆越”(“百越”的一支)。
魏晋以后,这些部落又被泛称为“僚”。
明代邝露所著的《赤雅》中说,侗族也是属于“僚”的一部分。
现在侗族的分布和属于“百越”系统的壮、水、毛南等民族的住地相邻,语言同属壮侗语族,风俗习惯也有很多相似之处。
侗族可能是由“骆越”的一支发展而成。
侗族经过原始社会发展阶段,于唐代由原始社会直接向封建社会过渡;有的人认为经过奴隶社会发展阶段。
从唐至清,中央王朝在侗族地区建立羁縻州、土司制度,社会处在早期封建社会。
清初实施“改土归流”,清朝对侗族人民进行直接统治,土地日益集中,进入封建地主经济发展阶段。
但是,侗族社会内部某些氏族组织残余,例如以地域为纽带具有部落联盟性质的“合款”,仍普遍存在。
每个氏族或村寨,皆由“长老”或“乡老”主持事务,用习惯法维护社会秩序。
“合款”分大小。
“小款”由若干毗邻村寨组成;“大款”由若干“小款”联合。
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实践与探索
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实践与探索侗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分布在贵州、湖南、江西和广西等地。
侗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他们宝贵的文化财富,对于传承和弘扬侗族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实践和探索,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的方向。
在侗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许多具有代表性的项目。
侗族的织锦技艺是一项传统的手工艺,侗族女性用手工织架织锦,以丰富多彩的花纹和细致的工艺展现了地方文化特色。
织锦技艺的传承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实践,需要传承人具备丰富的经验和技巧。
侗族的歌舞和音乐也是非常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歌舞和音乐,侗族人能够表达情感、分享生活和传承传统价值观。
为了保护和传承侗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些探索和实践已经展开。
侗锦的传承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文化活动。
许多传统技艺的老师和学生在一起学习和实践织锦技艺,通过传带和示范的方式,传授技艺和经验。
这种传承方式能够保证侗族织锦技艺的传承和发展。
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项目也在进行中。
在一些侗族居住的地方,政府和社会组织共同努力,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博物馆。
这些机构为侗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展示和保护的场所,并且开展相关的研究和教育活动,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和学习侗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一些挑战。
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冲击对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很多年轻人更加关注现代文化和流行趋势,忽视了传统的文化价值。
这种文化断层使得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变得更加困难。
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也对侗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造成了压力。
许多传统的手工艺和技艺受到了市场竞争的冲击,很多传统技艺的传承人找不到出路,无法维持生计。
这导致了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消亡的危险。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学校应该加强对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让学生了解和尊重自己的文化,培养传承人和爱好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搜索网站地图|联系我们民族文化研究首页 > 民族文化研究 > 民族文化研究侗族传统节日文化及其传承与保护中国侗族网 2014.08.15[摘要] 侗族传统节日是侗族人民世代传承下来的一笔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不仅是侗族人民在劳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也是侗族人民和自然生态和谐共处的产物。
但是,随着人类现代化进程的逐步加快,侗族传统节日文化受到了多方面的不断影响和全面冲击,使得侗族传统节日文化正面临着被遗忘和淡化的危险。
本文就以黎平侗族传统节日文化为窗口,对其价值和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侗族传统节日文化在多元文化共存的社会里如何的传承与保护,才能永葆其文化特色,唱响本土民族文化的主旋律。
[关键词] 侗族;传统节日;传承保护侗族是一个神奇的民族,如今在这样一个多元文化共同发展的社会背景下,伴随着现代化的浪潮,传统的民族文化正经历着历史的变迁,五千年积淀下来的文化传统也正经受着前所未有的洗礼和考验。
作为民族文化载体的传统节日也不例外,其命运亦岌岌可危。
长期以来,侗族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资源藏于深山人未知,就连许多地道的黎平人也知之甚少,确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之憾。
1.侗族分布状况中国侗族聚居于黔、湘、桂三省交界的毗邻区域,被誉为中国侗乡。
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侗族总人口有296.03万人。
贵州省黎平县就位于这方钟灵毓神奇疆域的中心腹地,其侗乡府级建制历史最早,(始建于明朝永乐十一年[1413]),至今已有595年的历史。
聚居的侗族为全国之最,规模最大,又最有特色,侗族传统文化保存得最为完好,故被誉为“侗乡之都”。
神奇侗乡黎平位于贵州省东南边缘,全县辖25个乡镇,面积4441平方公里,东西宽94公里,南北长112公里,总人口50余万人,其中,侗族人口33.7324万人(2006年黎平县公安局人口年报数据)。
是全国最大的以侗族为主体的民族地区,被称为“中国侗族第一县”。
它的神奇之处,在于以丰富的生态资源、旅游资源、民间文学艺术文化和区位优势,而成为侗乡腹地。
2.侗族主要传统节日及其价值分析民族传统节日是一种具有历史的、文化的、艺术的无形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这种文化遗产称为“Traditional and Folk Culture”、“Intangible Heritage”或“Oral and Intangible Heritage”,我国分别把这些译为“传统与民间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只是目前侗族地区的节日影响力较小,还不被世人知晓和认可,也还没有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
即便如此,侗族的传统节日文化也是一个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侗族人民经过在几千年的劳动过程中积淀下来的一种精神文化,是侗族人民共同创造、共同享受的一种文化,在一个民族中具有不可估量的凝聚力,在本民族区域和本土文化中具有极大的影响力。
2.1侗族主要传统节日黎平侗族特别以节庆活动的丰富多彩而著称全国,每年的节日集会上百次,大的节日集会多达20余次,月月有节,是“百节之乡”。
影响较大的节日主要有:正月的“祭萨节”(侗文:多堂[注音:dangc]),二月的“赶社节”,三月的“花炮”、“摔跤节”(侗文:相白[注音:xangl begx]),四月的“乌饭节”(四月八),五月的“端五节”,六月的“天赐节”,七月的“祭祖”,八月的“赶歌坪”、“芦笙节”(芦笙:侗文为“轮”[注音:lenc]),九月的“鱼冻节”,十月的“祖宗节”;十一月的“平安节”;十二月的“过侗年”。
此外,还有“斗牛节”(侗文:刀国[注音:daos gueec])、“泥人节”(侗文:多玛道神[注音:dos magc daos siinc])、“千三欢聚节”等等。
真是“大节三六九,小节月月有”。
有的节日虽然名称和意义相同,但过节的时间有差异,内容各具特色,目的各有不同。
有的是为了庆贺丰收,有的是为了祈求风调雨顺,有的是为了纪念民族英雄,有的为了宗教活动。
但无论怎样,侗族节庆活动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任何节日都是民俗大展示和歌舞艺术大表演。
一是祭祀共同的祖先“萨”,请求她保佑一方平安,二是回顾六年来的生产生活,就好像是做一次总结;三是对今后的生产和民族发展做一个规划和安排。
2.2 侗族传统节日的价值分析侗族传统节日影响着侗族人民的社会生活、生产的每一个细节,影响着侗族人民的生存状态,它贯穿于侗族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发展的进程,并深深影响着民族的发展,对其价值进行分析,有助于进一步挖掘侗族文化的精华,把握新时期侗族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方向,在经济建设和旅游开发中合理利用和开发侗族传统节日文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2.1 历史价值。
侗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侗族传统节日也伴随着历史走过几千年的历史,它记载着侗族人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生活,凝聚着一个民族的力量及愉悦的心情,表现了侗族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勇敢,是一个极富传奇色彩的民族。
其历史渊源值得探究。
2.2.2 文化价值。
侗族传统节日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文化资源巨大,体现在生活方方面面,如神话、传统文学、音乐、舞蹈、戏曲、艺术、服饰、饮食、建筑、习俗、祭祀等等。
其文化底蕴深厚、古朴、传统、而富传奇色彩,是所有侗族文化的集中体现,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文化意义,它综合了所有的侗族文化价值取向。
2.2.3 艺术价值。
侗族传统节日是侗族人民世代相传下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积侗族歌舞、表演、戏曲、乐器、服饰表演等为一体,具有浓厚的趣味性,是艺术总结的盛会。
节日里的侗族大歌是世界级的精品音乐文化,是无伴奏无指挥多声部的音乐,其声音来自于大自然中的虫鸣鸟叫,在世界民间音乐中,其艺术价值就体现在它自成一体的无伴奏多声部系统,完好的保存了它的原真性;其表演艺术中的每一个动作都源于生活或是某一种劳动动作的体现;表演古朴,道具原始,乐器独特;节日里的服饰精美,服装上的每一个制绣图案都有其象征意义,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2.2.4 旅游价值。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人对民族文化的需求也日益增加,我国少数民族文化旅游成为一种备受青睐的旅游形式。
黎平除了侗族“三宝”(鼓楼、花桥、侗族大歌)吸引海内外的旅游者外,还有神秘、独特、丰富的民族传统节日文化资源,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乡土文化旅游者。
只是侗族传统节日都是以农历计算,而现代的人们只记得阳历,让人们不知道侗族有许多的节日,也不知道在什么时候过的是什么节,如果是宣传工作做到位的情况下,旅游者选择的还是“反璞归真,回归自然”民间特色乡土游,而黎平侗族正是这样的旅游地,这里的侗族节日文化保持着她的原生性和完整性。
由于相对的封闭,受到外界的影响不是很大,这对侗族的传统节日为侗族文化旅游的开发提供了可行性前提条件,使侗族传统节日成为旅游项目而成为可能。
因此,开发侗族传统节日文化对乡土旅游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前景。
3.侗族传统节日所面临的问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生活的不断改善,民族生境和思想观念的变化,以及外来节日文化的入侵,对本民族传统节日的影响也日益突显,所面临的问题是要体现在:3.1 从外部分析3.1.1 传统民族节日的同化。
黎平侗族传统节日文化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不可避免地要和异族节日文化、西方节日文化发生接触和碰撞,然而处于弱势地位的侗族节日文化原有的民族文化特征也正在逐渐消失,独特的民族节日风情开始被淡化,甚至处于被同化和遗忘的危险,主要是受异族节日文化的强势影响。
目前,在我国越来越流行西方的节日,如: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过这些节日的盛行远超过了本民族的传统节日。
因此,侗族传统节日在发展和保护过程中,难免会与异族节日文化发生冲突和摩擦,有些节日被西方节日所取代,主要是在时间上相近节日,使得这部分传统节日趋于被同化的境地。
3.1.2 侗族传统节日的庸俗化。
从历史的根原分析,以往过节时,人们是为了祭祀祖宗、喜庆丰收等,在节日里所展示的是侗族原汁原味的民族风情,人们脸上表现的也是自然的喜悦,自然的微笑和表情,是在没有任何利益驱动下表现节日活动的氛围,但是从眼下看来并非如此。
由于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经济意识在悄然的发生着改变,一种商业和经济意识在慢慢滋生。
因此,使传统的民族节日逐渐走向商品化、庸俗化、激励化。
如今的传统节日溶入了招商引资、项目投资、本地土特产的宣传活动等。
如春节里的“抬官人”,抬的不是对本民族有贡献或有名气的人,而是好奇的游客,每抬一次十至五十元不等;有的活动内容还设置了奖励奖金,完全变成了一种比赛活动,如“斗牛节”里看不到“斗牛”,而是篮球、自行车等体育项目的比赛。
这就失去了节日的原真性;有的任意添加、编造或随意拼凑、断章取义地“包装节日文化,随时随地将本应在特定时间、地点举行的蕴涵丰富的民族节日、庆典舞台化,对民族文化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还有的为了吸引更多游客,在宣传和解说民族传统节日文化时,牵强附会,使民族节日文化失去其淳朴的本色,没有真正展示本民族文化的精髓,而是一味地迎合旅游者的消费趣味和商业的需求。
3.1.3 侗族传统节日文化精神和特征的异化精神异化:侗族的传统节日是祖先们世代相传下来的,每一个节日都有其意义,象征着侗族人民的和谐和美好,凝聚着侗族人民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共建美好家园的愿望。
但在生活日新月异的今天,也无不影响着侗族人的生活习惯,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侗族人的生活方式,节日开始淡化、异化。
过不过节已不重要或是象征性的表示,民族传统节日活动在减少,节日在简单化。
这无凝会使民族节日文化精神发生了变异,民族凝聚力将会消失。
这也会使侗族节日文化失去纯朴的美德,从而使本民族的道德观念发生改变和扭曲。
当一个民族的社会观念开始变化时,其价值观作为民族文化的核心也在发生改变,使得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的精神实质必将发生裂变和异化。
特征异化:在一定地域的侗族传统节日文化,不可能长期处于孤立的状态,它将不可避免地与其它民族节日文化发生接触,受其他民族文化影响,从而使民族特征发生变化,形成新的整合体。
当侗族传统节日文化与其它节日文化相互接触时,特别是在与其它节日文化力量有很大差异时,这种文化势能上的差异,往往会造成强节日文化势能对弱文化势能的巨大影响,其结果是弱势侗族文化势能接受强文化势能民族体的文化,处于力量弱的侗族传统节日文化可能被消灭、后退、萎缩并保留在狭小的特殊环境内。
无论怎样,较强的节日文化都会赋予较弱的节日文化某些特征,也就是说,侗族传统节日文化通过与异族节日文化的相互作用发生实质上的变化,产生民族文化移入现象。
文化势能强大的节日文化会给予侗族节日文化许多特征,当两个节日文化发生接触时,会产生真正的交流,产生民族文化“融汇”,因此,处于弱势的侗族节日文化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