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科普知识
新能源车主须知的充电安全知识
新能源车主须知的充电安全知识新能源汽车低碳环保,加之多地实行新能源汽车不限行,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成为越来越多人的“代步工具”,其消防安全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所以,大家要对电动汽车起火前的警示有更深入的了解,遭遇可能发生的事故时做到科学冷静应对。
一、新能源汽车起火时该怎么做?1.快速撤离事故现场。
新能源汽车使用时,若发现出现大量白汽,要尽快撤离,确保安全。
2.保持距离。
扑救新能源汽车火灾时,应保持距离,谨防触电。
3.谨防中毒。
新能源汽车发生火灾后,会产生大量氰化氢、氟化氢等有毒气体,谨防中毒。
二、新能源汽车充电安全贴士1. 避免在高温暴晒后立即充电。
车辆经过高温暴晒后,电源箱温度会攀升,电池温度上升,如果立即进行充电,有可能会加速车内线路老化、损坏,引发起火。
用车完毕后,不要立即进行充电,最好将车辆静置一段时间,让动力电池充分散热后再充电。
2. 雷雨天要避免露天充电。
若发生雷击,极有可能击中充电线,进而产生巨大电流和电压,造成电池的损坏。
雷雨天要检查充电枪是否被雨水浸泡过,枪内是否有积水或杂物,将枪头内擦拭干净再使用。
充电枪在插入或拔出车载充电插座时,一定要使用雨具遮挡,避免雨水溅入充电枪和车载充电插座内。
3. 充电时要避免加重电荷负载。
要尽量避免在充电时使用车内电器,如使用空调。
采用慢充模式进行充电,可以使用车内电器,不过会耗费电量,导致充电时间再度延长;采用快速充电模式,严禁使用车内电器,因为快充模式是通过增大电流来实现的,而这时如果使用车内电器,很可能因电流过大导致电器受损。
4. 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充电桩进行充电,避免在车内放置易燃易爆物。
用户要学会合理安全充电、放电,避免过度充电、过度放电或者充电不足等情况。
在充电时禁止将易燃易爆等液体放置车内,以免发生爆炸事件。
5.不要在充电插座塑料口盖打开的状态下关闭充电口盖板。
6.不要用力拉或扭转充电电缆。
7.不要使充电设备承受撞击。
8.不要把充电设备放在靠近加热器或其他热源的地方。
新能源科普知识的宣传
新能源科普知识的宣传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
以下是一些建议:
1. 线上宣传:利用互联网平台,如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发布新能源相关内容,如新技术、新产品、行业动态等。
同时开设专题页面,定期更新相关文章和资讯,吸引更多人关注、学习和了解新能源。
2. 线下推广:
* 举办主题讲座:邀请相关专家学者或行业领袖来进行主题演讲或分享交流会,介绍新能源技术应用与前景等内容。
* 开展科普活动:在公园、商场等人流密集的地方设置科普展板或现场演示设施,向市民介绍清洁能源的原理、应用及优势。
* 开展义工活动:组织志愿者到社区居民中进行宣传教育,并分发宣传资料和小礼品,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新能源知晓率。
3. 合作推广:与学校、企业、科研机构等合作,共同开展新能源科普活动。
例如,在学校开设新能源课程,在企业进行新能源技术培训,在科研机构举办新能源学术研讨会等。
4. 媒体宣传: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宣传新能源科普知识。
例如,在报纸上开设新能源专栏,在电视上播放新能源科普节目,在广播上播出新能源相关新闻等。
5. 展览宣传:通过举办新能源展览会、技术研讨会等,集中展示新能源技术成果和产品,吸引更多人关注和了解新能源。
总之,新能源科普知识的宣传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配合,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各界共同参与。
通过不断加强宣传力度和广度,提高公众对新能源的认识和接受程度,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和普及。
新能源科普了解能源转型的基础
新能源科普了解能源转型的基础新能源科普:了解能源转型的基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新能源作为未来能源发展的方向正逐渐被人们所重视。
掌握新能源相关知识,并了解能源转型的基础,对于我们参与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通过科普的方式,系统介绍新能源的概念、种类以及未来发展前景,帮助读者全面了解新能源,并认识到能源转型的必要性。
一、概述能源是指能够进行物质和能量转化的物质或者现象,是社会发展和人类生存所必需的基础资源。
然而,传统的能源形式,如化石能源(石油、煤炭、天然气等)的不可再生性、高碳排放和资源枯竭等问题,迫使我们转向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二、新能源类型1. 太阳能太阳能是指通过太阳辐射释放的能量,包括太阳光和太阳辐射能。
太阳能是一种非常广泛和充足的资源,可以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将其转变为电能,用于发电、供暖和照明等方面。
2. 风能风能是指通过风的动能进行转换的一种能源形式。
通过风能发电机可以将风能转换为电能。
在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大规模的风电场可以提供可再生的电力,并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3. 水能水能是指水的重力、动能和压力等形式的能量,通过水力发电站将其转化为机械能和电能。
水能是一种可再生的绿色能源,主要包括水坝发电、潮汐能、波浪能等形式。
4. 生物质能生物质能是指从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生物体中获得的能量资源。
通过生物质能源的利用,如生物质发电和生物质燃料的生产,可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需求,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
5. 地热能地热能是指地球内部的热能。
通过地热发电厂可以利用地热资源产生电能。
地热能是一种可再生的能源,并且几乎无排放。
三、能源转型的必要性1. 环境保护传统能源的开采和利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和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转向新能源可以减少对空气、土壤和水资源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2. 能源安全传统能源主要依赖于进口,存在能源供应的不稳定性和安全隐患。
而新能源多样化、分散化的特点可以降低对进口能源的依赖,提高国家的能源安全性。
科普知识—能源
科普知识——能源小林子能源,我们很形象的认识就是一种资源,对我们人类有用。
的确如此,能源对我们人类是有很大的用处,这是我们不可否认的事实。
我们知道,能源也称能量资源或能源资源,能源可以按不同的分类。
按属性分类有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两种。
可再生能源有:太阳能、地热、水能、风能、生物能、海洋能等;不可再生能源有:煤、石油、天然气、核能等。
按其形成和来源分类有: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如:太阳能、煤、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生物能等;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如:核能、地热能;天体引力能,如:潮汐能。
按开发利用状况分类:常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水能、生物能;新能源,如:核能、地热、海洋能、太阳能、早期、风能。
按转换传递过程分类:一次能源,直接来自自然界的能源。
如:煤、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核能、海洋能、生物能;二次能源,如:沼气、汽油、柴油、焦炭、煤气、蒸汽、火电、水电、核电、太阳能发电、潮汐发电、波浪发电等。
其实以上这些只是按不同的分类而已,但基本上还是相同的能源摆了。
我们对这些也都比较熟悉了,都懂,只是都不说出来而已。
上面说到能源对我们人类有很大的好处,这说明能源对我们有很大的重要性。
能源就是人类用来维持生存活动的能量来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能源也就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经济利益。
有的人就开发能源而成为富翁,可以说这是一个让人致富的好途径,成本低,利润高,的确挺诱人的。
我们传统使用的能源有太阳和柴火提供的热力,以及江河流水的动力。
现在我们常用的能源主要来自化石燃料,但这种资源在地球上的存量是有限的,并正日渐枯竭。
因此,我们有需要开发其它种类的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等。
正如大家可以从不同的媒体信息了解到,如果我们不改变目前使用能源的某些习惯,各类有限的主要化石能源都会很快用尽。
这样发展下去,在缺乏能源的情况下,社会经济和我们的生活都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因此,我们必须要更加珍惜和充份地利用现有的能源资源。
新能源汽车科普知识分享作文
新能源汽车科普知识分享作文英文回答:What is a New Energy Vehicle (NEV)?A new energy vehicle (NEV), also known as an electric vehicle (EV), is a vehicle that uses one or more electric motors as its primary source of propulsion. NEVs are powered by electricity stored in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and they do not produce tailpipe emissions.Types of NEVs.There are three main types of NEVs:Battery electric vehicles (BEVs) are the most common type of NEV. They are powered by electricity stored in batteries, and they do not have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s (PHEVs) have both an electric motor and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They can be plugged in to recharge their batteries, and they can also run on gasoline.Fuel cell vehicles (FCVs) are powered by hydrogen fuel cells. Hydrogen fuel cells produce electricity through a chemical reaction between hydrogen and oxygen, and they do not produce tailpipe emissions.Benefits of NEVs.NEVs offer a number of benefits over traditional gasoline-powered vehicles, including:Reduced emissions: NEVs do not produce tailpipe emissions, which helps to improve air quality.Lower operating costs: Electricity is cheaper than gasoline, so NEVs can save you money on fuel costs.Reduced maintenance costs: NEVs have fewer movingparts than gasoline-powered vehicles, so they require less maintenance.Improved performance: Electric motors provide instant torque, which gives NEVs better acceleration and responsiveness.Challenges of NEVs.NEVs also face some challenges, including:Limited range: The range of NEVs is limited by the capacity of their batteries.Long charging times: It takes several hours to fully charge an NEV battery.Lack of charging infrastructure: There is a lack of charging stations for NEVs, especially in rural areas.The Future of NEVs.NEVs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popular as the world moves towards a more sustainable future. Governments around the world are offering incentives to encourage the adoption of NEVs, and automakers are investing heavily in the development of new NEV models. It is expected that NEVswill play a major role in the transportation sector in the years to come.中文回答:什么是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科普普及绿色能源知识
新能源科普普及绿色能源知识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传统化石能源的使用不可避免地给环境和人类带来了许多问题。
为了保护地球和人类未来的生存环境,国际社会开始逐步转向使用绿色能源。
新能源作为绿色能源的代表,具有很高的环境可持续性和发展潜力,对于实现全球能源转型和减少碳排放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向大家介绍新能源的分类以及与绿色能源相关的知识。
一、新能源的分类新能源是指在自然界中持续存在,并能够持续供给人类使用的能源。
根据能源的来源和转化方式,新能源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太阳能:太阳能是指利用太阳辐射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源的能源形式。
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热能利用等都属于太阳能的利用方式。
2.风能:风能是指利用风的动力来产生电能或机械能的能源形式。
风力发电是目前最常见的风能利用方式。
3.水能:水能是指利用水的动力来产生电能或机械能的能源形式。
水力发电是水能的主要利用方式。
4.生物质能:生物质能是指利用植物、动物等有机物质来产生热能或发电的能源形式。
生物质发电、生物质燃料等都属于生物质能的利用方式。
二、绿色能源的优势相比传统化石能源,绿色能源具有以下几个优势:1.环保:绿色能源的利用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更小。
使用绿色能源可以减少大气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和减缓气候变化。
2.可再生性:绿色能源主要来自太阳、风、水、植物等自然资源,这些资源是可以再生的,因此绿色能源具有很高的可持续性和发展潜力。
3.能源安全:传统化石能源的储量有限,并且集中在少数国家和地区。
而绿色能源的分布更广泛,从而降低了对于特定能源供应的依赖,提高了能源的安全性。
4.经济性: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进步,绿色能源的成本越来越低,逐渐具备了与传统能源竞争的能力。
绿色能源的利用可以降低能源成本,促进经济发展。
三、绿色能源的应用绿色能源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1.电力领域:太阳能光伏发电、风力发电、水力发电等绿色能源成为了电力供应的重要来源。
新能源电动汽车科普小知识集合
新能源电动汽车科普小知识电动汽车传动装置的作用是将电动机的驱动转矩传给汽车的驱动轴,当采用电动轮驱动时,传动装置的多数部件常常可以忽略。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能源电动汽车科普小知识,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1、什么是电动汽车续驶里程?续驶里程是指电动汽车一次充满电后的最多行驶里程。
续驶里程主要取决于带电量和百公里耗电量。
现阶段,纯电动汽车百公里耗电量平均为15度。
市场上销售的部分车型,如北汽E150EV满载电量约为25.6度,一次充电可行驶160公里;比亚迪E6满载电量约为60度,一次充电可行驶300公里;特斯拉Model S满载电量约为85度,一次充电可行驶480公里。
2、电动汽车特点电动汽车具有零排放、低噪音、加速性能好、怠速零能耗等特点,性能优势逐渐凸显。
电动汽车初期加速能力,从0到50公里时速用时6.6秒,大约和1.6升排量的汽油车相当。
在城市拥堵情况下,汽油车怠速油耗远远超过行驶时的油耗。
电动汽车在怠速情况下,耗电为零,适合城市工况下使用。
3、你需要什么样的.电动汽车?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出行需求,续驶里程,基础设施布局。
据统计,北京单车日平均行驶里程为46公里,现阶段,市场上的车型一次充电可行驶200公里左右,加上正逐渐部局基础设施,完全能满足城市日常出行需求,企业提供的商业优惠租赁将解除您出行之忧。
4、电动汽车使用成本低从经济的角度看,通常一辆1.6升排量的汽油车,上下班高峰的百公里油耗达9升左右,花费为9升×7.75元/升(92号汽油价格)=69.75元。
而一辆相同排量和电动车的百公里耗电约为15度,花费仅为15×0.831元/度=12.5元,电动汽车的使用费用只有汽油车的五分之一。
幼儿园新能源科普教育教案 幼儿园科普
幼儿园新能源科普教育教案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新能源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为了提高幼儿对新能源的认识和了解,我们设计了一套幼儿园新能源科普教育教案,希望能够在幼儿的心灵中埋下对新能源的种子,让他们从小学会珍惜资源,保护环境。
一、教学目标1. 认识新能源的概念,了解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常见新能源的来源和特点。
2. 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让他们认识到新能源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3. 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节能减排的活动,培养他们对新能源的热爱与兴趣。
二、教学内容1. 什么是新能源- 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向幼儿介绍新能源的概念,让他们初步了解新能源是指可再生、清洁且不会耗尽的能源。
2. 太阳能- 通过展示太阳能电池板,让幼儿了解太阳能是如何被转化成电能的,同时也告诉他们太阳能作为绿色能源的重要性。
3. 风能- 制作小风车的手工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风能的利用方式,让他们了解风能的来源和利用方法。
4. 地热能- 观看地热能的相关视频和图片,让幼儿了解地热能是如何从地底获取的,以及如何利用地热发电。
5. 新能源的意义- 通过故事、游戏等形式,向幼儿传达新能源对环境保护的意义,引导他们爱护地球,保护环境。
三、教学方法1. 观察法- 让幼儿通过观察太阳能电板、风车、地热能装置等实物,了解新能源的形态和利用方式。
2. 实践法- 借助手工制作、游戏等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新能源,并在动手操作中增强对新能源的记忆和理解。
3. 讲解法- 通过老师的讲解和解说,让幼儿了解新能源相关的知识,并引导他们积极参与交流和探讨。
四、教学活动1. 观察太阳能电池板和风车,让幼儿了解太阳能和风能的收集方式和利用特点。
2. 制作小风车,让幼儿亲身体验风能的利用方式。
3. 观看有关新能源的视频和图片,引发幼儿对新能源的兴趣和好奇心。
五、教学评价1. 通过幼儿的实际表现和回答问题的情况,评估他们对新能源的认识和了解程度。
2. 观察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和参与程度,评价他们对新能源的兴趣和接受程度。
锂电池、燃料电池知识科普
锂电池、燃料电池知识科普当前,新能源动力电池主要分锂电池和燃料电池两大类。
蓄电池包括铅酸蓄电池、镍基电池、钠硫电池、锂电池、空气电池等,主流常见的是铅酸蓄电池和锂电池。
燃料电池包括碱性燃料电池(AFC)、磷酸燃料电池(PAFC)、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MCFC)、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
锂电池和燃料电池的最大区别在于两者的工作本质不一样。
锂电池是一个储能装置,通过可逆的电化学反应实现电能的存储和释放,它必须储能再放能,完全依赖于外部能量的供应,如果外部能量是非环保的,那么锂电也就是非环保的电力,因此就有了纯电动汽车只不过是污染的二次转移之说,因为其电能主要来自于以火力发电为主的电网。
燃料电池无需储能,是一个电能生产装置,它通过电催化反应将燃料中的化学能转换成电能释放出来,工作方式跟内燃机比较类似。
换句话说,锂电池的能源转换为电能到化学能再到电能,而燃料电池则是直接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
从能源转化的角度,燃料电池无疑是相对锂电池更高级的发展层次。
(一)蓄电池(1)铅酸蓄电池铅酸蓄电池的极板是由铅和铅的氧化物构成,电解液是硫酸的水溶液,常见的铅酸蓄电池分三类:普通蓄电池、干荷蓄电池和免维护蓄电池。
铅酸蓄电池的发展历史长久,具有供电电压稳定、价格便宜的优点。
但是相比于锂电池,铅酸蓄电池有着能量密度低,使用寿命短,充电时间长,体积大等缺点。
此外,铅酸蓄电池中存在着大量的铅,在废弃后若处理不当,将对环境产生污染。
(2)锂离子电池常见的锂离子电池有三类,分别是磷酸铁锂电池、钴酸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
可充电锂离子电池是目前手机、笔记本电脑等数码产品中应用最广泛的电池。
相比于铅酸蓄电池,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大,重量轻,使用寿命长,充放电效率高等优点,是作为电动汽车动力电源的选择之一。
但是,锂电池的制造成本高,充电要求很高,要保证终止电压精度在±1%之内,在使用过程中不可过充、过放,会损坏电池的容量及寿命。
新能源发电科普
新能源发电科普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探索新能源的利用。
新能源是指那些不依赖传统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而是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来发电的能源形式。
太阳能是目前最为流行的新能源之一。
太阳能光伏发电就是利用光伏电池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的过程。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由光伏电池板、逆变器和电池组成。
光伏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直流电,逆变器将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电池则储存电能以供夜间使用。
太阳能光伏发电具有无噪音、无污染、维护费用低等优点,但受天气影响较大。
风能发电是利用风能驱动风力发电机产生电能的过程。
风力发电机由风轮、转轴、发电机、控制系统等组成。
风轮被风力推动旋转,转轴带动发电机发电。
风能发电具有环保、可再生、产生的电能成本低等优点,但地理环境、气象条件对电量影响较大。
水能发电是利用水的动能或水压能转化成电能的过程。
水能发电分为水力发电和潮汐发电两种形式。
水力发电是利用水流或落差驱动涡轮机旋转发电,潮汐发电则是利用海水涨潮落潮时的差异产生的水流驱动涡轮机发电。
水能发电具有经济、环保、可再生等优点,但需要具备水资源和地形等条件。
生物质能发电是利用植物、动物等的有机物质发酵产生气体,然后利用气体驱动发电机发电的过程。
生物质能发电具有可再生、环保、可以处理生活垃圾等优点,但需要大量的有机物质作为原料。
综上所述,新能源发电具有环保、可再生、经济等优点,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和不足之处。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相信新能源发电将会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科普:新能源技术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应用
新能源技术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应用一、引言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能源需求不断增加,而传统的化石能源资源日益枯竭,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同时,由于化石能源的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加剧了全球气候变化的问题。
因此,发展新能源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重要方向,对于应对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的挑战具有重要意义。
二、新能源技术的定义和发展新能源技术是指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以及核能等非传统能源进行发电、供热等能源转换的先进技术。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的发展,新能源技术已经逐渐成熟,并开始在能源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太阳能是新能源技术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其利用方式包括光伏发电、光热利用等。
太阳能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了全球范围内增长最快的能源之一。
风能是一种广泛分布且可再生的能源,风力发电技术已经逐渐成熟,并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
此外,地热能、海洋能等新能源技术也正在得到不断发展和应用。
三、可再生能源的定义和应用可再生能源,顾名思义,是那些在合理的时间范围内能够自然恢复的能源资源。
它们源于自然,无污染,且几乎无穷无尽。
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等。
相较于传统的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具有许多优势,例如它们是环保的,不会产生温室气体,不会耗尽,以及具有可持续性。
可再生能源的定义可再生能源主要分为两大类:非水电可再生能源和水电。
非水电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而水电则是由江河湖海的水位差产生的水力发电。
每种类型的可再生能源都有其独特的优点和应用领域。
可再生能源的应用领域和现状可再生能源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主要包括电力、交通、建筑等。
在电力领域,可再生能源可以通过并网发电和分布式发电等方式进行应用。
在交通领域,可再生能源可以通过使用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方式进行应用。
在建筑领域,可再生能源可以通过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地源热泵等方式进行应用。
新能源科普知识
新能源科普知识太阳能简介太阳能是太阳内部连续不断的核聚变反应过程产生的能量。
地球轨道上的平均太阳辐射强度为1367kw/m2。
地球赤道的周长为40000km,从而可计算出,地球获得的能量可达173,000TW。
在海平面上的标准峰值强度为1kw/m2,地球表面某一点24h的年平均辐射强度为0.20kw/m2,相当于有102,000TW 的能量,人类依赖这些能量维持生存,其中包括所有其他形式的可再生能源(地热能资源除外)虽然太阳能资源总量相当于现在人类所利用的能源的一万多倍,但太阳能的能量密度低,而且它因地而异,因时而变,这是开发利用太阳能面临的主要问题。
太阳能的这些特点会使它在整个综合能源体系中的作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太阳是一个巨大、久远、无尽的能源。
尽管太阳辐射到地球大气层的能量仅为其总辐射能量(约为3.75×1026W)的22亿分之一,但已高达173,000TW,也就是说太阳每秒钟照射到地球上的能量就相当于500万吨煤。
下图是地球上的能流图。
从图上可以看出,地球上的风能、水能、海洋温差能、波浪能和生物质能以及部分潮汐能都是来源于太阳;即使是地球上的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气等)从根本上说也是远古以来贮存下来的太阳能,所以广义的太阳能所包括的范围非常大,狭义的太阳能则限于太阳辐射能的光热、光电和光化学的直接转换。
太阳能既是一次能源,又是可再生能源。
它资源丰富,既可免费使用,又无需运输,对环境无任何污染。
但太阳能也有两个主要缺点:一是能流密度低;二是其强度受各种因素(季节、地点、气候等)的影响不能维持常量。
这两大缺点大大限制了太阳能的有效利用。
人类对太阳能的利用有着悠久的历史。
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就知道利用钢制四面镜聚焦太阳光来点火;利用太阳能来干燥农副产品。
发展到现代,太阳能的利用已日益广泛,它包括太阳能的光热利用,太阳能的光电利用和太阳能的光化学利用等。
光的性质与充分利用光是由波长范围很广的电磁波组成的,主要波长范围是150~4000纳米(nm),其中人眼可见光的波长在380~760纳米之间,可见光谱中根据波长的不同又可分为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的光。
新能源科普知识竞赛题 .doc
新能源科普知识竞赛题判断题(请在括号内填入“√”或“×”,每题2分)()1、天然气是由沉积的有机质或油、煤和油页岩,经微生物降解和热解作用形成的。
()2、对天然气最早的记述,是我国古代的《天工开物》。
()3、由于大气污染,英国伦敦曾被称为“雾都”。
()4、我国能源品种结构和地理分布不均,煤炭主要产地在东南地区。
()5、地球大气层中的水蒸气、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温室气体和玻璃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具有“保温”作用。
()6、家电待机状态下,不会消耗电力。
()7、1839年,贝克勒尔发现光照能使半导体材料的不同部位之间产生电位差,这就是“光伏效应”。
()8、使用太阳能必须考虑到蓄能问题,以便设备能够持续工作。
()9、海洋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积的50%。
()10、三峡工程具有全球泄洪能力最大的泄洪闸,其最大泄洪能力为10万立方米/秒。
()11、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地球表面各地区温度差异很大,由温差产生的大气压力差引起大气的对流运动,形成风。
因此风能也是太阳能的转化。
()12、所谓扬场就是利用风力吹掉谷物、豆类中的壳和尘土,分离出干净的子粒。
()13、温泉的热能来自于太阳能。
()14、地球包括地壳、地幔、地核,火山喷发出的岩浆就来自于地壳中的软流圈。
()15、我国目前尚未开展可控核聚变的试验。
()16、由于无法分解和降解,核废料的处理至今仍然困扰着科学家们。
()17、最早出现的人力车是独轮车,中国最早的独轮车在三国时就出现了,传说周瑜制造的“木牛流马”就是一种独轮木板车。
()18、秸秆煤是用人工方法制造的人造煤,把废弃的秸秆、野草、锯末等植物切成碎末,经过充分发酵,压制成块,再经过晾晒风干,就能得到表面乌黑的人造煤块。
()19、智能电网最重要的特征是其“自愈”能力,即遇到故障时,无需干预即可自动隔离故障、回复电网运行。
()20、世界上第一座核反应堆建立于1942年。
单选题(请在括号内填入正确的答案,每题2分)()1、人类开发和利用能源有着漫长的历史,大约在________开始使用煤。
新能源与能源科普
新能源与能源科普能源在现代社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支撑着我们的生活和经济的运转。
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新能源逐渐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将对新能源及相关能源科普知识进行介绍,旨在加深大家对新能源的了解。
一、能源概述能源是指可用于生产、运输、照明、供暖和动力等各个领域的任何物质或现象。
它可以分为传统能源和新能源两大类。
传统能源主要包括化石能源(石油、天然气、煤炭)、核能等。
这些能源在过去几十年被广泛使用,但随之而来的碳排放和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
新能源是指使用新兴技术开发或者具有较低环境污染的能源形式。
如风能、太阳能、水能、地热能等。
二、新能源的分类及特点1. 风能风能是指利用风的动力来进行发电和运动的能源形式。
其特点是可再生、清洁、广泛分布。
风能的开发利用,可以减少传统能源的消耗,降低环境污染。
2. 太阳能太阳能是指利用太阳辐射产生的能量进行热能或电能转换的能源形式。
太阳能的优点在于广泛、长期、环境友好。
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可以满足家庭、工业、交通等各个领域的能源需求。
3. 水能水能是指利用水流、海潮或落差产生的能量进行发电或其他用途的能源形式。
水能具有充分、稳定、可控等特点,是世界上广泛应用的一种新能源形式。
4. 地热能地热能是指利用地壳内部的热能进行发电和供暖的能源形式。
地热能的优点在于持久、可再生。
通过地下水循环利用地热能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三、新能源的应用现状新能源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 新能源发电能力的提升随着技术的发展,新能源发电能力逐年提升。
例如,风力发电机组和太阳能光伏板的效率得到了大幅提高,斯堪的纳维亚等国家已能够实现大部分用电量的风力或太阳能供应。
2. 新能源在交通领域的应用电动汽车是新能源在交通领域的重要代表。
电动汽车具有零排放、低噪音等优点,在解决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小学生新能源科普
小学生新能源科普随着人类对地球资源的不断开采,能源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
对于小学生来说,了解新能源的科学知识,不仅有助于拓展视野,还能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本文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小学生们介绍新能源的种类、特点和优势,以及相关的科技知识。
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能源。
能源就是用来做功的天然资源,它包括化石能源、核能、生物质能、水能、风能、潮汐能等。
这些能源的来源各有不同,但它们都被地球上的自然力量所驱动,为我们的生产生活提供动力。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新能源的特点和优势。
新能源是指从可再生资源中获得的能源,它与传统的化石能源相比,具有以下特点和优势:1、可再生:新能源源于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如风、阳光、水等,因此它是可持续的能源。
2、清洁环保:新能源在使用过程中不产生有害物质,对环境友好。
3、节能减排:新能源能有效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4、经济实惠: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规模化应用,新能源的成本逐渐降低,成为更具竞争力的能源。
为了让小朋友更好地理解新能源,我们通过以下实例来深入讲解:1、太阳能:太阳是一个巨大的能量来源。
我们可以利用太阳能为家庭提供电力,或者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用于生活热水。
这种新能源不仅清洁环保,而且节能省钱。
2、风能:风力发电是一种环保的能源。
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可以将风力转化为电能,为城市提供电力。
3、水能:水力发电是一种可再生的能源。
利用水流和水位差等水力资源,我们可以建设水力发电站,为社区提供电力。
除了上述实例,还有许多与新能源相关的科技知识值得小学生们了解。
例如,电动汽车是一种利用电能驱动的汽车,它不仅节能减排,而且具有更高的效率。
此外,智能电网技术能够更好地管理和分配电力资源,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总之,了解新能源科普知识对小学生来说意义重大。
通过了解新能源的种类、特点和优势,以及相关的科技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新能源在解决能源问题、促进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新能源科普知识讲座
新能源科普知识讲座尊敬的各位听众,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带来一场关于新能源的科普知识讲座。
新能源是指能够替代传统能源并对环境污染较小的能源,它是人类应对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重要选择。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新能源。
新能源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等。
这些能源的共同特点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并且在利用过程中几乎没有对环境造成污染。
相比之下,传统能源如煤炭、石油等不仅资源有限,而且在燃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对气候和环境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太阳能。
太阳能是指利用太阳辐射能转化为电能或热能的一种能源。
在光伏发电中,太阳能通过太阳能电池板转化为电能,可以广泛应用于家庭和工业领域。
在太阳能热利用中,太阳能通过集热器转化为热能,可以用于供暖、热水等方面。
太阳能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特点,而且不会产生任何污染,是一种非常可靠和环保的能源。
接下来是风能。
风能是指利用风的动能转化为电能的一种能源。
风能发电通过风机叶片的旋转来驱动发电机发电,可以用于城市和农村的电力供应。
风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而且无需燃料,不会产生污染。
但是,由于风能发电受风速和风向的限制,需要选择合适的地点进行建设。
水能是一种广泛利用的新能源。
水能主要包括水力发电和潮汐能。
水力发电是利用水流的动能转化为电能的一种方式,可以通过大坝和水轮机来实现。
潮汐能则是利用海洋潮汐的涨落来驱动涡轮发电机发电。
水力发电和潮汐能发电都具有稳定可靠、能源丰富的特点,且不会产生污染。
最后是生物质能。
生物质能是指利用植物、动物等生物质材料转化为能源的一种方式。
生物质能主要包括生物质发电和生物质燃料。
生物质发电是将生物质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化为电能,可以利用农作物秸秆、木材等作为燃料。
生物质燃料则是将生物质转化为液体或气体燃料,可以用于代替传统石油燃料。
生物质能具有可再生、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优点,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能源。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可以看出新能源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对环境友好等优点。
新能源科普问题
新能源科普问题
新能源的定义:新能源是指除了传统的化石能源以外的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潮汐能、生物质能等。
这些能源资源在地球上储量丰富,且对环境影响较小,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
新能源的利用方式:新能源的利用方式多种多样,包括太阳能光伏发电、风力发电、水力发电、潮汐能发电等。
此外,新能源还可以用于供热、制冷、燃料等多个领域。
新能源的优势:新能源相对于传统能源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新能源储量丰富,可再生,且分布广泛,不会像化石能源那样耗尽。
其次,新能源对环境影响较小,特别是相对于化石能源的排放物而言。
最后,新能源技术不断发展,成本逐渐降低,使得其在经济上也更具竞争力。
新能源的发展现状和前景: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各国政府都在大力推动新能源的发展。
目前,太阳能和风能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降低,新能源将在全球能源结构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做出重要贡献。
新能源的并网与储存:随着新能源的大规模并网发电,电网稳定性和储能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
目前,许多国家都在研究和发展各种储能技术,如电池、超级电容、飞轮等,以解决新能源发电的不稳定性和间歇性问题,以及满足电网调峰和应急供电的需求。
同时,智能电网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以更好地整合和优化各种能源资源,提高电网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幼儿园新能源探索者:环保科普知识教学案例
幼儿园新能源探索者:环保科普知识教学案例一、引言在当下环境日益恶化的情况下,环保科普知识的教育变得尤为重要。
而在幼儿园阶段,教育者对于环保知识的灌输尤为关键。
本文将介绍幼儿园新能源探索者这一环保科普知识教学案例,通过对新能源的探索和认知,引导幼儿从小树立环保意识,培养环保习惯。
二、新能源概念普及为了开始这一环保科普知识教学案例,首先需要向幼儿普及新能源的概念。
新能源是指能更新生产的能源,常见的新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等。
这些新能源是对传统能源的补充和替代,具有环保、可持续等特点。
在幼儿园阶段,可以通过贴近幼儿的生活、玩具等示例,生动形象地呈现新能源的概念,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三、新能源实践探索在幼儿园新能源探索者的环境中,可以设置一些观察点和实践活动,引导幼儿实地感受新能源的应用和好处。
比如安排太阳能发电小实验、风车模型制作、水力发电演示等活动,让幼儿从实践中体会到新能源的应用实际效果,增强对新能源的认知和理解。
四、教育案例分析通过这一幼儿园新能源探索者的环保教学案例,可以发现幼儿在活动中愿意亲自动手,主动参与到环保科普知识的学习中。
他们在探索新能源的过程中,能够主动提出问题、发表观点,展现出对环保科普知识的浓厚兴趣。
而在教育者的引导下,幼儿还能够从探索中发现新能源的重要性,并开始树立环保意识和习惯。
五、总结与展望通过上述案例分析,可以得出幼儿园新能源探索者这一环保科普知识教学案例的有效性。
通过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运用具体的实践活动,可以让幼儿在探索中学习,从而更深入地理解新能源的概念和应用。
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可以继续拓展类似的教学案例,引导幼儿从小树立环保意识和习惯,为未来的环保事业培养更多的“新能源探索者”。
六、个人观点对于幼儿园新能源探索者这一环保科普知识教学案例,我认为其在幼儿环保教育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对环保知识的认知和理解将对其未来的行为和价值观产生深远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能源科普知识太阳能简介太阳能是太阳内部连续不断的核聚变反应过程产生的能量。
地球轨道上的平均太阳辐射强度为1367kw/m2。
地球赤道的周长为40000km,从而可计算出,地球获得的能量可达173,000TW.在海平面上的标准峰值强度为1kw/m2,地球表面某一点24h的年平均辐射强度为0.20kw/m2,相当于有102,000TW 的能量,人类依赖这些能量维持生存,其中包括所有其他形式的可再生能源(地热能资源除外)虽然太阳能资源总量相当于现在人类所利用的能源的一万多倍,但太阳能的能量密度低,而且它因地而异,因时而变,这是开发利用太阳能面临的主要问题.太阳能的这些特点会使它在整个综合能源体系中的作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太阳是一个巨大、久远、无尽的能源。
尽管太阳辐射到地球大气层的能量仅为其总辐射能量(约为3。
75×1026W)的22亿分之一,但已高达173,000TW,也就是说太阳每秒钟照射到地球上的能量就相当于500万吨煤。
下图是地球上的能流图。
从图上可以看出,地球上的风能、水能、海洋温差能、波浪能和生物质能以及部分潮汐能都是来源于太阳;即使是地球上的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气等)从根本上说也是远古以来贮存下来的太阳能,所以广义的太阳能所包括的范围非常大,狭义的太阳能则限于太阳辐射能的光热、光电和光化学的直接转换。
太阳能既是一次能源,又是可再生能源。
它资源丰富,既可免费使用,又无需运输,对环境无任何污染.但太阳能也有两个主要缺点:一是能流密度低;二是其强度受各种因素(季节、地点、气候等)的影响不能维持常量。
这两大缺点大大限制了太阳能的有效利用。
人类对太阳能的利用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就知道利用钢制四面镜聚焦太阳光来点火;利用太阳能来干燥农副产品。
发展到现代,太阳能的利用已日益广泛,它包括太阳能的光热利用,太阳能的光电利用和太阳能的光化学利用等.光的性质与充分利用光是由波长范围很广的电磁波组成的,主要波长范围是150~4000纳米(nm),其中人眼可见光的波长在380~760纳米之间,可见光谱中根据波长的不同又可分为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的光。
波长小于380纳米的是紫外光,波长大于760纳米的是红外光,红外光和紫外光都是不可见光。
在全部太阳辐射中,红外光约占50~60%,紫外光约占1%,其余的是可见光部分。
由于波长越长,增热效应越大,所以红外光可以产生大量的热,地表热量基本上就是由红外光能所产生的。
紫外光对生物和人有杀伤和致癌作用,但它在穿过大气层时,波长短于290纳米的部分将被臭氧层中的臭氧吸收,只有波长在290~380纳米之间的紫外光才能到达地球表面。
在高山和高原地区,紫外光的作用比较强烈。
那么,”在全部太阳辐射中,红外光约占50~60%,紫外光约占1%,”,其余的是可见光部分如果利用起来热量不是更大.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太阳能发电分光热发电和光伏发电,光热发电前已阐述.不论产销量、发展速度和发展前景、光热发电都赶不上光伏发电。
可能因光伏发电普及较广而接触光热发电较少,通常民间所说的太阳能发电往往指的就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简称光电。
光伏发电是根据光生伏打效应原理,利用太阳电池将太阳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不论是独立使用还是并网发电,光伏发电系统主要由太阳电池板(组件)、控制器和逆变器三大部分组成,它们主要由电子元器件构成,不涉及机械部件,所以,光伏发电设备极为精炼,可靠稳定寿命长、安装维护简便.理论上讲,光伏发电技术可以用于任何需要电源的场合,上至航天器,下至家用电源,大到兆瓦级电站,小到玩具,光伏电源可以无处不在。
目前,光伏发电产品主要用于三大方面:一是为无电场合提供电源,主要为广大无电地区居民生活生产提供电力,还有微波中继电源等,另外,还包括一些移动电源和备用电源;二是太阳能日用电子产品,如各类太阳能充电器、太阳能路灯和太阳能草地厂各种灯具等;三是并网发电,这在发达国家己经大面积推广实施。
我国并网发电还未起步,不过,2008年北京"绿色奥运”部分用电将会由太阳能发电和风力发电提供.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最基本元件是太阳电池(片),有单晶硅、多晶硅、非晶硅和薄膜电池等。
目前,单晶和多晶电池用量最大,非晶电池用于一些小系统和计算器辅助电源等.国产晶体硅电池效率在10-13%左右,国外同类产品效率约12-14%.由一个或多个太阳电池片组成的太阳能电池板称为光伏组件。
2002年全球太阳电池和光伏组件产量约600MW,其中日本占45%,美国25%,欧洲约22%。
日本是光伏产业发展最快的因家,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超过了美国,2001年世界10大太阳电池生产厂,日本就有4家,分别是夏普。
京都陶瓷、三洋和三菱。
欧美发达国家大都制订了"阳光计划”,并采取措施鼓励居民安装太阳能发电系统,比如部分赠款、无息贷款和"种子基金”等,并以高出普通电价几倍的价格购买居民家中多余的太阳能电量。
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近几年发展较快,但总体规模较小,2002年太阳电池产量约SMW,累计装机容量达25MW,不到世界的1%,为配合西部大开发,我国政府实施了”阳光计划"、"乘风计划”和”光明工程”等,利用太阳能发电和风力发电为解决西部广大无电地区农牧民生活生产用电,这一工程配套资金20多亿人民币。
我国光伏发电产品的市场主要在西部,另有部分产品出日,如组件、小系统和日用太阳能电子产品等。
由于国内太阳能电池晶片产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许多厂家进日大量电池片封装组件。
在光伏产业方面,深圳占有部分江山,产品加工能力、产品质量和销量在国内外都有一定的影响。
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使之扩大规模发展成为产业群,进而成为深圳的一个经济增长点。
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增长迅速,不仅因为它是具有许多优点的清洁能源,一个更诱人的动因是,在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的过程中,太阳电池组件比太阳能热水器与建筑更有亲合力.太阳电池组件不仅可以作为能源设备,还可作为屋面和墙面材料,既供电节能,又节省了建材,国外己有非常好的案例.因此,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与建筑结合方面,将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前途无限.【风能】风是地球上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由太阳辐射热引起的.太阳照射到地球表面,地球表面各处受热不同,产生温差,从而引起大气的对流运动形成风。
据估计到达地球的太阳能中虽然只有大约2%转化为风能,但其总量仍是十分可观的。
全球的风能约为2.74X109MW,其中可利用的风能为2X107MW,比地球上可开发利用的水能总量还要大10倍.人类利用风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但数千年来,风能技术发展缓慢,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但自1973年世界石油危机以来,在常规能源告急和全球生态环境恶化的双重压力下,风能作为新能源的一部分才重新有了长足的发展.风能作为一种无污染和可再生的新能源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特别是对沿海岛屿,交通不便的边远山区,地广人稀的草原牧场,以及远离电网和近期内电网还难以达到的农村、边疆,作为解决生产和生活能源的一种可靠途径,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即使在发达国家,风能作为一种高效清洁的新能源也日益受到重视.我国风能利用现状1.风力提水机(1)行业现状.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风能资源较丰富,年平均风速为4m/s。
这些地区乡镇工业发展迅速,用电量较大,常规能源贫乏,部分电网通达的地方缺电也较严重。
为满足农田灌溉、水产养殖和盐场制盐等低扬程大流量提水作业的需要,当地用户已在使用一些低扬程风力提水装置。
如福建省莆田地区利用风力提水制盐,天津市郊区利用风能排咸和育苗,山东省新泰市的风力-空气泵农田灌溉等,都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在上述地区推广应用风力提水机组,对农业、渔业和副业生产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我国内陆风能资源较好的区域,如内蒙古北部、甘肃和青海等地的年平均风速为4~6 m/s,3~20 m/s的风速累计4000~5000h/年。
这里是广大的草原特区,人口分散,难通电网。
利用深井风力提水机组为牧民和牲畜提供饮水或进行小面积草场灌溉,对于改善当地牧民的生活、生产条件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此外,甘肃、新疆北部及松花江下游也属于风能丰富区,适合发展风力提水。
(2)产品类型.在风力提水机组的产品品种上,我国已基本形成南方型低扬程大流量风力提水机组和北方型高扬程小流量风力提水机组两大系列,约有十几种产品型号.经过严格的生产考核运行和多年的实际应用,这些机组的产品质量基本可靠,有些机组的水平达到或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近年来,我国低扬程风力提水机组已出口到斯里兰卡和马来西亚等国家。
因此,我国现有的风力提水机产品可以在国内外逐步推广使用。
(3)发展趋势。
今后我国对风力提水机的需求仍将逐步增加,预测发展趋势如下。
黑龙江三江平原旱田改水田需要扬程5m、流量大于30m3/h的风力提水机组,根据市场需求预测,如果该机型2005年研制成功,到2010年可发展1500台。
河北和山东等省的平原地区需要扬程15~30m的小型户用风力提水机组,到2010年可发展1500台.东南沿海地区盐场制盐、农田排灌和水产养殖需要低扬程大流量风力提水机组,到2010年可发展1500台。
内蒙古、青海和甘肃等省区需要高扬程小流量的风力提水机组为草原特区提供人畜饮用水和小面积草场灌溉用水,到2010年可发展1500台。
从风力提水机组分类上讲,主要产品和技术的发展趋势:①低扬程大流量风力提水机多采用旋转式水泵,用于提取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
②高扬程小流量风力提水机多采用往复式水泵,用于提取深层地下水。
③风力提水机—微滴灌系统。
④风力机-空气泵提水机组。
⑤风力发展机—电泵提水系统.2。
小型风力发电机(1)行业现状.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初就把小型风力发电作为实现农村电气化的措施之一,主要研制、开发和示范应用小型充电用风力发电机,供农民一家一户使用.目前,1 kw 以下的机组技术已经成熟并进行大量的推广,形成了年产1万台的生产能力。
近10年来,每年国内销售5000~8000台,100余台出口国外.目前可批量生产100、150、200、300和500w及1、2、5和10 kw的小型风力发电机,年生产能力为3万台以上,销售量最大的是100~300w 的产品.在电网不能通达的偏远地区,约60万居民利用风能实现电气化.截至1999年,我国累计生产小型风力发电机组18 。
57万台,居世界第一。
(2)发展趋势.①功率由小变大。
户用机组从50、100w增大到300、500w,以满足彩电、冰箱和洗衣机等用电器的需要.②由一户一台扩大到联网供电。
采用功率较大的机组或几台小型机组并联为几户或一个村庄供电.③由单一风力发电发展到多能互补,即”风力—光伏"互补、"风力机—柴油机"互补和”风力-光伏—柴油”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