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三百首】横塘赏析_范成大的诗
【高中古诗词阅读】范成大《横塘(南浦春来绿一川)》阅读答案
【高中古诗词阅读】范成大《横塘(南浦春来绿一川)》阅读答案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 8 分)横塘① 范成大南浦② 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
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
【注】①横塘,旧址在近苏州西南,这是诗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横塘①范成大南浦②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
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
【注】①横塘,旧址在近苏州西南,这是诗人送别朋友的地方。
②南浦,本指水的南边,后来把它作为送别地点的代称。
(1)诗人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4分)(2)你认为这首诗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
(4分)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12.(1)诗人描绘了一幅绿意盎然、恬静幽美、让人流连的春景图。
(2分)作者选取绿川、石桥、朱塔、垂柳、画船这些典型的景物来构图,春天的南浦枝上了绿装,把一条河都染绿了;石桥和朱塔静静地伫立着,河上一只将行的画船停泊在垂柳边,在蒙蒙细雨中显得那么的轻盈和美丽。
(2分)(意思对即可)(2)①借景抒情。
着绿的南浦、静静的石桥和朱塔、如丝的细雨、似线的垂柳、待发的画船,诗人借这些典型的景物,抒发了离别之情。
(2分)②以乐景衬哀情(反衬)。
诗人描绘的景色明艳清丽,但抒发的却是朋友间离别的伤感。
(2分)(若答其它技巧如“以景语作结”等,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意思对即可)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三登乐范成大路转横塘诗歌鉴赏
范成大《三登乐·路辅横塘》的诗歌解析及赏欣一、原文《三登乐·路辅横塘》范成大路辅横塘,风卷地、水肥帆饱。
眼双明、旷怀浩渺。
问菟裘、无恙否,天教重到。
木落雾收,故山更好。
过溪门、休荡桨,恐惊鱼鸟。
算年来、识翁者少。
喜山林、踪迹在,何曾如扫。
归鬓任霜,醉红未老。
二、译文在横塘的大路边,风卷着地上的尘土,雨水浇湿了路面,船帆鼓胀就像要涨破一样。
重新回到故乡,我双眼明亮,心情开阔。
我询问菟裘是否一切安好,老天让我再次来到这里。
树叶飘落,雾气散去,故乡的美景更让人欣喜。
经过小溪的入口,不要摇动船桨,怕惊动了这里的鱼鸟。
回想自己这一生,能理解我的人少之又少。
我喜爱故乡的山林,但我的足迹却经常被人们遗忘。
虽然我已经白发苍苍,但归去的心依然坚定。
三、注释1. “路辅横塘”:“路”指的是横塘的路,“辅”是旁边的意思;“塘”则是池塘。
2. “风卷地、水肥帆饱”:“风卷地”描绘了风刮得厉害的景象,“水肥帆饱”则描绘了雨水多、潮气重,使得船帆鼓胀的情景。
3. “眼双明、旷怀浩渺”:“眼双明”表达了诗人重回故乡的喜悦和开阔的心情,“旷怀浩渺”则表达了心胸开阔,视野广阔的情感。
4. “问菟裘、无恙否,天教重到”:“菟裘”是诗人的故乡,这里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尊重,同时也有对故乡是否安好的询问。
5. “木落雾收,故山更好”:“木落”是树叶掉落,“雾收”是雾气散去,形容环境清朗、清晰;“故山”是故乡的山,这里表达了故乡的山水之美。
6. “过溪门、休荡桨,恐惊鱼鸟”:“过溪门”是指经过小溪的入口,“休荡桨”是不要摇动船桨,这里表达了对故乡生活的尊重和关心。
7. “算年来、识翁者少。
喜山林、踪迹在,何曾如扫”:“算年来”是对过去的回顾,“识翁者少”表达了认识和理解诗人的的人不多,“喜山林”表达了对山林的喜爱,“踪迹在”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满足,“何曾如扫”则表达了对未来充满乐观和期待。
四、诗歌赏析《三登乐·路辅横塘》是南宋诗人范成大晚年退居家乡后所作的一首诗。
横塘(范成大) 优秀教案
横塘【教学目标】1.了解主旨及艺术手法。
2.对相关知识进行梳理和总结。
3.初步掌握鉴赏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通过阅读分析和对历史背景的了解,理解思想感情。
2.难点:通过对一般特征的把握初步掌握鉴赏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诗文原文横塘范成大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
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
1.横塘:在今江苏苏州市西南。
2.南浦:南面水边。
此指送别的地方。
3.石桥:指枫桥,在横塘之北。
4.朱塔:寒山市的塔。
二、作者简介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
平江吴郡(郡治在今江苏吴县)人。
南宋诗人。
他父母早亡,家境贫寒。
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初授户曹,又任监和剂局、处州知府,以起居郎、假资政殿大学士出使金朝,为改变接纳金国诏书礼仪和索取河南“陵寝”地事,慷慨抗节,不畏强暴,几被杀,不辱使命而归,并写成使金日记《揽辔录》。
后历任静江、咸都、建康等地行政长官。
淳熙时,官至参知政事,因与孝宗意见相左,两个月即去职。
晚年隐居故乡石湖。
卒谥文穆。
他与尤袤、杨万里、陆游齐名,号称“中兴四大诗人”。
他从江西派人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
其诗题材广泛,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
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
三、赏析这首诗写送别朋友时的情景,表达了与朋友间的深情。
横塘在江苏省苏州市西南,风景宜人。
前两句为送别之景。
南浦,泛指送别友人的河边。
一川;是为一片,遍地。
朱塔;红色的宝塔。
这两句可以这样理解;春天来了,南浦平披上了绿装,大地焕然一新。
只有石桥、朱塔,不管春夏秋冬,还是老样子。
两依然,朋友乘春光而去,以后只有石桥、朱塔与诗人为伴。
想到这诗人黯然神伤。
后两句是离别之情。
系;拴着。
画船;油漆彩绘之船。
在年年送客的横塘,今又有一条将要离去的画船,在蒙蒙细雨中拴在杨柳上,垂柳轻舟、雨中送客、依依惜别之情更使人伤怀。
《横塘》原文及翻译赏析
《横塘》原文及翻译赏析《横塘》原文及翻译赏析1横塘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
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
古诗简介《横塘》是南宋诗人范成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诗写送别朋友时的情景,表达了与朋友间的深情。
前两句为送别之景,后两句是离别之情。
全诗以抒情之笔写景,通过环境景物描写,烘托离别之情,情景交融,深情缠绵,回味无穷。
翻译/译文春天到来的时候,这满塘的水就绿了,但水上的石桥和水边的红塔旧色依然。
在每年送朋友上路的横塘里,蒙蒙细雨中,即将远行的画船栓在岸边的垂杨柳上。
注释1.横塘:在今江苏苏州市西南。
2.南浦:南面水边。
此指送别的地方,出江淹《别赋》:“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泛指送别之处。
南浦是中国古诗词中以送别之地表达送别之情的重要意像,与之类似的还有专指陆上送别的“长亭”。
3.一川:是为一片,遍地。
4.石桥:指枫桥。
在横塘之北。
5.朱塔:红色的宝塔。
这里指寒山寺的塔。
6.系:拴着。
7.画船:油漆彩绘之船。
赏析/鉴赏这首诗写送别朋友时的情景,表达了与朋友间的深情。
横塘在江苏省苏州市西南,风景宜人。
前两句为送别之景。
南浦,泛指送别友人的河边。
一川;是为一片,遍地。
朱塔;红色的宝塔。
这两句可以这样理解;春天来了,南浦平披上了绿装,大地焕然一新。
只有石桥、朱塔,不管春夏秋冬,还是老样子。
两依然,朋友乘春光而去,以后只有石桥、朱塔与诗人为伴。
想到这诗人黯然神伤。
后两句是离别之情。
系;拴着。
画船;油漆彩绘之船。
在年年送客的横塘,今又有一条将要离去的画船,在蒙蒙细雨中拴在杨柳上,垂柳轻舟、雨中送客、依依惜别之情更使人伤怀。
全诗以抒情之笔写景,通过环境景物描写,烘托离别之情,情景交融,深情缠绵,回味无穷。
这首送别的小诗,写得很别致。
诗题“横塘”就是送别的地方。
横塘在苏州,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所以诗中所写,句句与水相关。
诗首二句写横塘的景色。
春天来到,送别之处,一川绿水,枫桥与寒山寺塔,呈现眼前。
用“南浦”二字,已暗藏送客,而“依然”二字,说明自己不是初到横塘,而是常常到这里来,为下文“年年送客”作引子。
高考古典诗词阅读鉴赏全解《宋词三百首》卷七
高考古典诗词阅读鉴赏全解《宋词三百首》(卷七 南宋词)1.蝶恋花·春涨一篙添水面(范成大)春涨一篙添水面。
芳草鹅儿,绿满微风岸。
画舫夷犹湾百转,横塘塔近依前远。
江国多寒农事晚。
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
秀麦连冈桑叶贱,看看尝面收新茧。
注释:①画舫:彩船。
②夷犹:犹豫迟疑,这里是指船行迟缓。
③横塘:在苏州西南,是个大塘。
④谷雨: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清明之后。
⑤看看:转眼之间,即将之意。
⑥江国:水乡。
⑦寒:指水冷。
1、选出对这首词理解和赏析错误的一项( )A 上阕所写风光是诗人在船上所见,一路好景,透出了生命的温馨与活力。
B 河道曲折,塔似近实远,类似《蒹葭》所写“溯洄从之,道阻且长”的意境。
C 下阕写农事繁重紧张,水稻播种、麦子成熟、采桑收茧,使得百姓不堪重负,D 本词写景细腻,绘形绘色,动静结合,刻画了清新、明净的田园风光,令人陶醉。
2、本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全词都在写词人游春所见,但上片与下片各有侧重,请分析说明。
4、上片的第一句“春涨一篙添水面”写景可谓绝妙,请作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1、C2、对乡村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对淳朴、宁静的农家生活的向往之情(满足感、认同感)。
3、词的上片侧重写乘船游湖所见的水涨草绿、鹅儿戏水,微风拂揽的江南自然春色;词的下片侧重写词人在船上所见的农事:冈下才耕完,冈上秀麦已到了丰收的时候。
4、这是对春天来了,冰雪消融后的河水的描写。
这个句子既写出了水涨起来之后有一篙深,又写出了湖面因涨水而加宽的景象。
而且“一篙添水面”又用了拟人的手法,似乎这河水就因船上的竹篙在水中一划,就被划深划宽似的。
2.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吕本中)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
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
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注释:①满:指月圆。
②亏:指月缺。
1、本词上下两阙分别使用“恨”字开头,有什么好处?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2、本词通俗易懂,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你选取其中两种进行分析。
横塘原文翻译及赏析
横塘原文翻译及赏析横塘原文翻译及赏析横塘原文翻译及赏析1卜算子·烟雨幂横塘烟雨幂横塘,绀色涵清浅。
谁把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江半。
隐几岸乌巾,细葛含风软。
不见柴桑避俗翁,心共孤云远。
翻译朦胧的烟雨笼罩着池塘,天青色的横塘水清澈见底。
是谁用并州这把锋利的剪刀,剪来了吴淞半江水?倚着几案,只见到露出额头的纶巾,细葛布像风一样柔软。
不见隐于柴桑的避俗老人,我的心思和他一样飘渺高远。
注释卜算子:词牌名,又名《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等。
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两仄韵。
幂:覆盖,笼罩。
横塘:泛指池塘。
绀色:天青色,一种深青带红的颜色。
并州:古九州之一,宋代为太原府,治所在今山西太原。
隐几:即靠着几案。
岸:露出额头的戴头巾法。
乌巾:黑头巾,隐者的服饰。
细葛:指用较细的葛布制作的衣服。
柴桑避俗翁:指陶渊明。
陶渊明为柴桑人,故云。
创作背景词人屡次参加科举考试皆不中第,遂以隐士自视。
本首词就是词人为歌咏隐逸生活而作的一首词,以表达其高洁情操和高远志趣。
赏析词的上片描写隐者所处风景如画的环境;下片描述志向高远的隐者形象,体现出词人不为尘俗功利所缚的恬远心性和通脱怀抱。
全词写得空灵隽永,飘逸潇洒。
上片写景,笔意精准利落。
“烟雨幂横塘”历来观点认为语出唐诗人杜甫《秋日荆南送石首薛明府辞满告别奉寄薛尚书颂》“烟雨封巫峡”之句;接下去的“谁把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江半”化用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淞半江水”的句意,心中犹生“他年要补天西北”的快意恩仇。
动词“幂”衬托出水色天青,横塘潋滟的吴松江水。
雾霭浓厚,气势壮阔,使人心静神远,顿生飘飘欲仙之感。
下片一、二句,描写的是隐者的服饰和神态。
不论是用词,还是意境,都是从杜诗演化来的.下片三、四句,“避俗翁”,指陶渊明,陶为柴桑人,故云.杜甫就明明说过“陶潜避俗翁”(《遣兴五首》其三).“孤云”,出自陶诗“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暧暧空中灭,何时见馀晖”(《咏贫士七首》其一).杜诗亦云:“百鸟各相命,孤云无自心”(《西阁二首》其一).杜诗《幽人》又云:“孤云亦群游,神物有所归.”孤云,隐士之喻也.幽人,亦隐士也.陶诗“孤云”喻贫士,贫士亦隐者也.常建《宿王昌龄隐居》诗说得最清楚:“清溪深不测,隐处惟孤云.”“心共孤云远”,“共”字好,“远”字用得更好,物我一体,把隐者高洁的情操和高远的志向生动而形象地表现出来了。
苏州水乡特色的横塘送别图--范成大《横塘》赏读
苏州水乡特色的横塘送别图--范成大《横塘》赏读作者:徐静来源:《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8年第6期摘要:在中国诗坛众多的送别诗中,范成大的七言绝句《横塘》别开生面,描绘了一幅风景秀美、情深意浓的苏州水乡特色的横塘送别图。
诗人的一次横塘送别,引发出千古人生送别的感慨,于是将横塘的石桥朱塔、细雨垂杨诉诸笔端,把深沉的依依惜别之情融入横塘水乡的美丽风光中,借景寓情,以景结情,韵味悠悠,含蓄隽永,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关键词:范成大横塘送别水乡特色审美价值在中国诗坛上,送别诗是一个重要题材。
古人云:“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离情别绪,历来是诗人吟咏的重要内容。
离别时的惆怅伤感本是人之常情,而古代交通不便,行旅多艰,每一次送别或许意味着更长久的分离,再会难期,因此,古人非常重视离别。
对天性敏感的诗人来说,面临分别,心中总会有“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
这“别是一般滋味”的离愁别绪,诗人往往以特殊的离别意象来表达,情景交融,耐人寻味,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在众多的送别诗中,范成大的一首七言绝句《横塘》别开生面,描绘了一幅风景秀美、情深意浓的苏州水乡特色的横塘送别图: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
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谥文穆,吴郡(今苏州)人。
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仕宦生涯三十年,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属南宋重臣之一。
为官勤政爱民,颇有贤名。
晚年辞官回到苏州,居住在风光秀丽的石湖,自号石湖居士。
范成大是南宋最有名的吴地文学家,与陆游、杨万里、尤袤一起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范成大一生做诗一千九百多首,除了其田园诗代表作《四时田园杂兴》组诗和出使金国的七十二首绝句,范成大还写有大量的写景抒怀之作,内容丰富,题材广泛。
其诗广泛学习唐宋诸名家,融会众长自成一体,风格轻巧,清丽精致,温婉含蓄。
《横塘》是一首送别诗,诗题“横塘”就是送别的地方。
横塘原文、翻译及赏析
横塘原文、翻译及赏析横塘原文、翻译及赏析6篇横塘原文、翻译及赏析1版本一青玉案⑴凌波不过横塘路⑵,但目送、芳尘去⑶。
锦瑟华年谁与度⑷?月桥花院⑸,琐窗朱户⑹,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⑺,彩笔新题断肠句⑻。
试问闲情都几许⑼?一川烟草⑽,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⑾。
[2]版本二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
锦瑟华年谁与度?月台花榭,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3]词语注释⑴青玉案:词牌名。
汉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
因取以为调名。
六十七字,前后片各五仄韵。
亦有第五句不用韵者。
⑵凌波:形容女子步态轻盈。
三国魏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⑶芳尘去:指美人已去。
⑷锦瑟华年:指美好的青春时期。
锦瑟:饰有彩纹的瑟。
唐李商隐《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⑸月桥花院:一作“月台花榭”。
月桥:像月亮似的小拱桥。
花院:花木环绕的庭院。
⑹琐窗:雕绘连琐花纹的窗子。
朱户:朱红的大门。
⑺飞:一作“碧”。
冉冉:指云彩缓缓流动。
蘅皋(hénggāo):长着香草的沼泽中的高地。
⑻彩笔:比喻有写作的才华。
《南史江淹传》:“……(淹)尝宿于冶亭,梦一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吾有笔在卿处多年,可以见还。
’淹乃探怀中得五色笔一以授之。
”断肠句:伤感的诗句。
⑼试问:一说“若问”。
闲愁:一说“闲情”。
都几许:总计为多少。
⑽一川:遍地,一片。
⑾梅子黄时雨:江南一带初夏梅熟时多连绵之雨,俗称“梅雨”。
《岁时广记》卷一引《东皋杂录》:“后唐人诗云:‘楝花开后风光好,梅子黄时雨意浓。
’”[3][4]白话译文你步履轻盈却不肯来到横塘,依旧凝望目送你带走了芬芳。
你与谁相伴共度这美好时光?月桥花屋朱门映着美丽花窗,只有春风才知你生活的地方。
碧云飘飘的杜恒洲暮色茫茫,我用彩笔写下这伤心的诗行。
如果要问我的伤心多深多长?就像那一川烟雨笼罩的青草,满城飞絮如同梅子黄时的雨。
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的意思
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的意思“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出自宋朝诗人范成大的作品《横塘》,其古诗全文如下: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
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
【注释】1横塘:在今江苏苏州市西南。
2南浦:南面水边。
此指送别的地方,出江淹《别赋》:“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泛指送别之处。
南浦是中国古诗词中以送别之地表达送别之情的重要意像,与之类似的还有专指陆上送别的“长亭”。
3一川:是为一片,遍地。
4石桥:指枫桥。
在横塘之北。
5朱塔:红色的宝塔。
这里指寒山寺的塔。
6系:拴着。
7画船:油漆彩绘之船。
【翻译】春天来了,南浦边,一道碧绿的河水已经涨满;那横卧河上的枫桥,高耸的寒山寺塔,还是同旧时的模样一般。
我不记得多少年了,每年都在这横塘送客,眼前总是这熟悉的一幕:天下着细雨,杨柳依依,水边停泊着画船。
【赏析】这首送别的小诗,写得很别致。
诗题“横塘”就是送别的地方。
横塘在苏州,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所以诗中所写,句句与水相关。
诗首二句写横塘的景色。
春天来到,送别之处,一川绿水,枫桥与寒山寺塔,呈现眼前。
用“南浦”二字,已暗藏送客,而“依然”二字,说明自己不是初到横塘,而是常常到这里来,为下文“年年送客”作引子。
同时,石桥、朱塔,就在诗中不单是作为景色的点缀,同样是离别的见证物。
范成大另一首《枫桥》诗就这么说:“墙上浮图路旁堠,送人南北管离愁。
”诗中的浮图,就是枫桥边上寒山寺的塔。
诗的结句很蕴藉,“细雨”是点春时,也是写春景,为送别的气氛平添了三分冷清凄凉;“垂杨”即柳树,古人有折柳送别的风俗习惯,依依杨柳,在雨中摇曳着枝条,仿佛在挽留行人,又为送别增添了三分惆怅;“系画船”是写船等着人走,写系,实在又带着催,又为送别加深了三分愁苦。
前三句次第写来,句句连环,被末句带有深刻情感的景语一束,诗便全都活了起来。
怀人诗与送别诗,都喜欢用景物作为衬托,寄存自己的情思。
如唐赵嘏的成名作《江楼感旧》云:“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赏析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赏析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昼出耘田①夜绩麻②,村庄儿女各当家③。
童孙未解④供⑤耕织,也傍⑥桑阴学种瓜。
【作者简介】范成大(1126-1193)南宋诗人。
字致能,又字幼元、友生,号山中居士,又号石湖居士,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
绍兴进士,历任知处州、知静江府兼广南西道经略安抚使、四川制置使、参知政事等职。
曾使金,坚强不屈,几被杀。
晚年退居故乡石湖,卒谥文穆。
其诗题材广泛,与陆游、杨万里、尤袤齐名,称“南宋四大家”。
又工词。
著作颇富,存世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桂海虞衡志》、《吴船录》、《吴郡志》等。
【注释】①耘田:除草。
②绩麻:把麻搓成线。
③各当家:各人都担任一定的工作。
④未解:不懂。
⑤供:从事,参加。
⑥傍:靠近。
【说明】《四时田园杂兴》是南宋诗人范成大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部分,每部分各十二首,共六十首。
诗歌描写了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
【译文】白天在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
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阴下学着种瓜。
【简析】这首诗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首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是说: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线,“绩”是搓的意思。
“耘田”即除草。
初夏,水稻田里秧苗需要除草了。
这是男人们干的活。
“绩麻”是指妇女们在白天干完别的活后,晚上就搓麻线,再织成布。
这句直接写劳动场面。
次句“村庄儿女各当家”,“儿女”即男女,全诗用老农的口气,“儿女”也就是指年轻人。
“当家”指男女都不得闲,各司其事,各管一行。
第三句“童孙未解供耕织”,“童孙”指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
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于是“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就在茂盛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
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却颇有特色。
结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
古诗横塘·南浦春来绿一川翻译赏析
古诗横塘·南浦春来绿一川翻译赏析《横塘·南浦春来绿一川》作者为唐朝文学家范成大。
其古诗全文如下: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
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
【前言】《横塘》是南宋诗人范成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诗写送别朋友时的情景,表达了与朋友间的深情。
前两句为送别之景,后两句是离别之情。
全诗以抒情之笔写景,通过环境景物描写,烘托离别之情,情景交融,深情缠绵,回味无穷。
【注释】1横塘:在今江苏苏州市西南。
2南浦:南面水边。
此指送别的地方,出江淹《别赋》:“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泛指送别之处。
南浦是中国古诗词中以送别之地表达送别之情的重要意像,与之类似的还有专指陆上送别的“长亭”。
3一川:是为一片,遍地。
4石桥:指枫桥。
在横塘之北。
5朱塔:红色的宝塔。
这里指寒山寺的塔。
6系:拴着。
7画船:油漆彩绘之船。
【翻译】春天来了,南浦边,一道碧绿的河水已经涨满;那横卧河上的枫桥,高耸的寒山寺塔,还是同旧时的模样一般。
我不记得多少年了,每年都在这横塘送客,眼前总是这熟悉的一幕:天下着细雨,杨柳依依,水边停泊着画船。
【赏析】这首送别的小诗,写得很别致。
诗题“横塘”就是送别的地方。
横塘在苏州,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所以诗中所写,句句与水相关。
诗首二句写横塘的景色。
春天来到,送别之处,一川绿水,枫桥与寒山寺塔,呈现眼前。
用“南浦”二字,已暗藏送客,而“依然”二字,说明自己不是初到横塘,而是常常到这里来,为下文“年年送客”作引子。
同时,石桥、朱塔,就在诗中不单是作为景色的点缀,同样是离别的见证物。
范成大另一首《枫桥》诗就这么说:“墙上浮图路旁堠,送人南北管离愁。
”诗中的浮图,就是枫桥边上寒山寺的塔。
诗的结句很蕴藉,“细雨”是点春时,也是写春景,为送别的气氛平添了三分冷清凄凉;“垂杨”即柳树,古人有折柳送别的风俗习惯,依依杨柳,在雨中摇曳着枝条,仿佛在挽留行人,又为送别增添了三分惆怅;“系画船”是写船等着人走,写系,实在又带着催,又为送别加深了三分愁苦。
初中古诗阅读《横塘》参考答案
初中古诗阅读《横塘》参考答案
初中古诗阅读《横塘》参考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
(5分)
横塘
(宋范成大)
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
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
(1)请结合全诗说说“依然”一词所蕴涵的情感。
(2分)
(2)请简要赏析末句的表达效果。
(3分)
参考答案:
23.(1)春到横塘,绿满平川,石桥依旧横卧,朱塔依然屹立,可是诗人却要与友人分别了。
“依然”一词,以景物的不变反衬出人事的变化,流露出依依难舍、留恋难分的情味。
(2分,结合内容1分,写出情感1分)(2)末句以景结情(寄情于景、拟人等),写横塘景中与离情别绪相连的细雨、垂杨、画船,细雨如丝,
垂杨似线,画船待发,烘托离别之情。
(或:末句并未用任何离恨相思之词,只是用雨丝风片、垂柳轻舟,象征
依依惜别之情,与开头两句的景物描写融为一体,以抒
情之笔写景,颇具情韵。
)(3分,其中手法1分,表达
效果2分)。
美景如画 词约意丰——范成大《横塘》赏读
美景如画词约意丰——范成大《横塘》赏读
钟尚钧
【期刊名称】《阅读与写作》
【年(卷),期】1998(000)003
【摘要】宋代诗人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别号石湖居士,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
他二十九岁考中进士后,过了三十年的仕宦生活。
晚年去职,归居石湖。
范成大的诗,清丽精致,题材广泛,现实性强。
其田园诗,从多方面描写农民生活,反映农村面貌,尤为人们所称道。
《横塘》这首诗,是他入仕前的作品,是一首
【总页数】2页(P7-8)
【作者】钟尚钧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22
【相关文献】
1.词约意丰句短情长--对《送董邵南游河北序》中一句话的探究 [J], 章月飞
2.藏问于答词约意丰——说贾岛《寻隐者不遇》 [J], 王斌
3.词约意丰文短气长--《送董邵南游河北序》导读 [J], 朱子政
4.赏草原如画美景悟民族团结深情——《草原》教学谈 [J], 萧耀楣
5.也论"逼真与如画"——读《论雅俗共赏》 [J], 甘正气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1横塘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1横塘横塘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
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
古诗简介《横塘》是南宋诗人范成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诗写送别朋友时的情景,表达了与朋友间的深情。
前两句为送别之景,后两句是离别之情。
全诗以抒情之笔写景,通过环境景物描写,烘托离别之情,情景交融,深情缠绵,回味无穷。
翻译/译文春天到来的时候,这满塘的水就绿了,但水上的石桥和水边的红塔旧色依然。
在每年送朋友上路的横塘里,蒙蒙细雨中,即将远行的画船栓在岸边的垂杨柳上。
注释1.横塘:在今江苏苏州市西南。
2.南浦:南面水边。
此指送别的地方,出江淹《别赋》:“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泛指送别之处。
南浦是中国古诗词中以送别之地表达送别之情的重要意像,与之类似的还有专指陆上送别的“长亭”。
3.一川:是为一片,遍地。
4.石桥:指枫桥。
在横塘之北。
5.朱塔:红色的宝塔。
这里指寒山寺的塔。
6.系:拴着。
7.画船:油漆彩绘之船。
赏析/鉴赏这首诗写送别朋友时的情景,表达了与朋友间的深情。
横塘在江苏省苏州市西南,风景宜人。
前两句为送别之景。
南浦,泛指送别友人的河边。
一川;是为一片,遍地。
朱塔;红色的宝塔。
这两句可以这样理解;春天来了,南浦平披上了绿装,大地焕然一新。
只有石桥、朱塔,不管春夏秋冬,还是老样子。
两依然,朋友乘春光而去,以后只有石桥、朱塔与诗人为伴。
想到这诗人黯然神伤。
后两句是离别之情。
系;拴着。
画船;油漆彩绘之船。
在年年送客的横塘,今又有一条将要离去的画船,在蒙蒙细雨中拴在杨柳上,垂柳轻舟、雨中送客、依依惜别之情更使人伤怀。
全诗以抒情之笔写景,通过环境景物描写,烘托离别之情,情景交融,深情缠绵,回味无穷。
这首送别的小诗,写得很别致。
诗题“横塘”就是送别的地方。
横塘在苏州,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所以诗中所写,句句与水相关。
诗首二句写横塘的景色。
春天来到,送别之处,一川绿水,枫桥与寒山寺塔,呈现眼前。
用“南浦”二字,已暗藏送客,而“依然”二字,说明自己不是初到横塘,而是常常到这里来,为下文“年年送客”作引子。
每日背诗:范成大《横塘》,畅游在风景秀丽的山水之间,悠闲又惬意
每日背诗:范成大《横塘》,畅游在风景秀丽的山水之间,悠闲又惬意我一直觉得范成大有点像今天的乡土主播,每天拍拍田园风光,晒晒农村风情,畅游在风景秀丽的山水之间,悠闲又惬意,把生活过成一首诗,令人羡慕。
范成大范成大,字至能,号石湖居士,南宋著名诗人、政治家,苏州人。
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年),六十一岁的南宋诗人范成大搬到了苏州石湖农村的旧居,从此过上了闲适宁静的乡村生活。
在他退隐石湖的十年中,写了许多田园诗,其中以《四时田园杂兴》最为著名。
这组诗共60首七言绝句,每12首为一组,分咏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和冬日的田园生活。
《四时田园杂兴》中有很多成为了脍炙人口的名篇,比如春日田园杂兴里的“柳花深巷午鸡声,桑叶尖新绿未成。
坐睡觉来无一事,满窗晴日看蚕生。
”夏日田园杂兴里的“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等等。
当然,他在退隐石湖的十年间也不是完全的与世隔绝,这期间也有好友来拜访,他们一起写诗唱和,乐享田园生活,今天我们分享的这首《横塘》,就是写朋友来探望他后,他送别朋友时的情景,表达了与朋友间的深情。
横塘横塘范成大〔宋代〕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
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
范成大的这首送别的小诗,写得很别致。
诗题“横塘”就是送别的地方。
横塘,古堤名。
在江苏省苏州吴县西南,宋贺铸《青玉案·横塘路》词:“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
”这里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所以诗中所写,句句与水相关。
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
诗首二句点明了送别的时间和地点。
春天来到,送别之处,一川绿水,水上的石桥和水边的红塔旧色依然。
南浦:南面的水边,也常用称送别之地。
白居易《南浦别》:“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所以首句用“南浦”二字,已暗藏送客,而“依然”二字,说明客人不是初到横塘,而是常常到这里来,为下文“年年送客”作引子。
【古诗文阅读】范成大《横塘》阅读理解及答案
【古诗文阅读】范成大《横塘》阅读理解及答案阅读
这里有一首诗来回答这个问题。
横塘
范成达
南浦①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
在横塘路上送行,细雨和哭泣的白杨正在画船。
[注]①南浦在屈原的《九歌河伯》中有:“子交子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
”在江淹
的《别赋》也有这样的句子:“送君南浦,伤之如何?”于是后人便以南浦来指代水边的
送别之所。
这首诗最后两句的抒情特点是什么?这两句话和前两句之间有什么密切联系?请简要
地欣赏整首诗。
答案
这首诗的最后两句属于直接抒情诗。
“横塘路”和“”表示送行的次数和频率;“横塘”诗人送客的唯一途径;在这首诗中,诗人虽然使用了直接的抒情方式,但他挥动笔墨,不写现在的离别之情,而是写过去的离别经历,为现在的离别之痛增添了更浓的色彩。
《细雨杨树画舟》是用来写我们面前的告别,但告别是由风景所暗示的。
细雨、柳树和彩
绘的小船都象征着离别。
最后一首诗中的所有风景都与前两句“石桥”、“朱塔”、“细雨”、“泣阳”和“画船”相辅相成。
一起,在“绿河”的背景下,多么空灵美丽的画面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三百首】横塘赏析_范成大的诗
南浦春来绿一川,
石桥和朱塔仍然是两座。
年年送客横塘路,
细雨中哭泣的白杨树是一艘画船。
注释
横塘:江苏省吴江县的一条河流。
南浦:送别之地的代名词,泛指送别故土。
还是:勉强的样子。
画船:雕梁画栋的船。
翻译
送别河畔,春草绿满川岸。
河边的石桥和竹塔依然静静地矗立着,没有改变。
每一年都在这横塘送客告别。
细雨很轻,柳树很低。
这就像一条细线把即将离开的画船系在一起。
赏析
这首诗的前两句描述了送别地的景色。
当春天来到横塘,平原被绿色覆盖,石桥横卧,朱塔竖立。
南浦所指的“横塘”揭示了离别的意义。
石桥和竹塔成了分手的见证人。
诗人
仍然用风景来对比人事的变化。
事情是对的,人是错的,这让人有离别的感觉。
第三句直
接写到每年在横塘送客。
“每年”这个词表示送客很频繁。
横塘路春意盎然,但人与人之
间隔阂,寓意着悲伤。
在第四句中,诗人并没有直接表达自己的离别之情,而是描写了横
塘山水中的细雨、哭泣的白杨和画船,这与他的离别之情有着更直接的联系。
细雨如丝,
哭泣的白杨如线,画船已准备就绪。
最后以风景来衬托离别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