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教学大纲(医学类)
2024版《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含氮杂环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氧化还原反 应等
含氮杂环化合物的物理性质
沸点、熔点、溶解度等
08
糖类化合物
单糖
定义与结构
单糖是不能再水解的糖类,如葡 萄糖、果糖等;它们具有醛基或
酮基,以及多个羟基。
物理性质
单糖通常为无色晶体,易溶于水, 有甜味。
化学性质
单糖可以发生氧化、还原、酯化、 醚化等反应;它们还可以与蛋白质、 脂质等生物分子发生相互作用。
过氧化物等。
输入 物标理性题质
醚类化合物通常具有较低的沸点和较好的溶解性。它 们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但易溶于有机溶剂。
定义与分类
化学性质
醚类化合物在有机合成、溶剂、麻醉剂等方面有广泛 的应用。例如,乙醚是一种常用的有机溶剂和麻醉剂,
也是制备其他有机化合物的重要原料。
用途
醚类化合物的化学性质相对稳定,但易发生开环聚合、 氧化等反应。其中,开环聚合反应是醚类化合物在特 定条件下发生的重要反应之一。
硫醇、硫酚、硫醚
01
硫醇
硫醇是一类含有硫氢基(-SH)的有机化合物,具有类似于醇的性质,
但更易被氧化。硫醇在有机合成和药物制备中有一定的应用。
02
硫酚
硫酚是含有硫氢基的芳香族化合物,其性质与酚类化合物相似,但具有
更强的还原性和亲核性。硫酚在染料、医药和农药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03
硫醚
硫醚是含有硫醚键(-S-)的有机化合物,性质与醚类化合物相似,
但具有更高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硫醚在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和
功能性材料等方面有重要的应用。
05
醛、酮、醌类化合物
醛类化合物
医用化学基础教学大纲(详情)
医用化学基础教学大纲(详情)医用化学基础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医用化学基础课程时长:18周授课学期:大三上学期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医用化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等,为后续医学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授课内容:主题1:有机化学基础内容1.1: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1.2:官能团与反应性1.3:有机化合物的命名与合成主题2:无机化学基础内容2.1:溶液与电解质溶液2.2:酸碱平衡与缓冲溶液2.3:氧化还原反应与电极电势主题3:分析化学基础内容3.1:分析化学的基本原理3.2:滴定分析法与称量分析法3.3:分光光度法与色谱法教学方法:讲授、实验、讨论课、习题课等。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实验室等。
评估方法:作业、实验报告、考试、课堂表现等。
建议教材: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等相关教材。
课程评估:课程评估主要包括平时作业、实验报告、考试成绩等方面。
考试包括笔试和实验操作,旨在考查学生对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平时作业和实验报告则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中医文化学教学大纲中医文化学教学大纲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1.课程名称中医文化学2.所属学科医学类——中医学、中国文化、世界文化3.课程类型必修课(48学时,2学分)4.学科专业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根据教育部的教育精神和要求,结合中医学专业的教学要求,以中医文化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重点,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掌握中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并能在社会、经济、文化、人口和健康领域从事与中医相关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5.授课学期与学时分配第1-2周:导论(4学时);学科前沿(4学时)第3-8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与中医(8学时);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8学时)第9-16周:中医药学发展简史(8学时);中医药典籍选读(8学时)第17-20周:中医药文化案例分析(8学时);中医药文化应用(8学时)6.授课对象中医学专业学生7.适用对象中医学专业学生8.学分要求本课程2学分,共48学时。
化学制药专业有机化学教学大纲
化学制药专业有机化学教学大纲一、课程介绍本课程是化学制药专业的有机化学教学,旨在为化学制药专业学生提供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并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律、反应机理和合成方法。
本课程还将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为其日后从事化学制药领域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了解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分类。
2.熟悉有机化学的实验操作方法,掌握有机合成实验的常用技术和仪器。
3.理解有机反应的机理,掌握有机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规律。
4.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律,能够正确命名和解读有机化合物的名字。
5.掌握有机合成的基本方法,能够根据反应条件设计有机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6.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研究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内容和进度安排1.有机化学基础知识–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有机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规律2.有机化学实验技术–常用有机合成实验技术和仪器设备的使用–有机实验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和操作规范3.有机反应机理–有机反应的机理和速率控制因素–相关的反应类型和典型实例4.有机合成方法–常用的有机合成方法和策略–有机合成路线的设计和优化5.实验课程–有机化学实验的设计和操作–实验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四、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1.教学方法–理论授课:通过讲解、讨论和案例分析等方式,向学生传授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原理。
–实验操作:通过有机合成实验训练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践技能。
–研究性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有机化学的科研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研究能力。
2.评价方式–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
–实验成绩:根据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报告的完成情况评价。
–考试成绩:通过期末考试对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评价。
–科研成果: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的申请和成果的发表,作为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依据。
《医用化学》教学大纲(完整版)
《医用化学》教学大纲(完整版)《医用化学》教学大纲《医用化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医用化学是医学院校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无机及有机化学,涵盖了医学化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实验技能。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医学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为后续医学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课程要求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化学理论和实验技能,包括无机和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验方法。
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数学、物理和生物学基础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
三、教学内容与目标要求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无机和有机化学两大部分,具体内容如下:无机化学部分:1.溶液和胶体溶液2.电解质溶液3.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4.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5.配位化合物有机化学部分:1.烃的性质和命名2.醇和酚的性质和命名3.醛和酮的性质和命名4.酸和碱的性质和命名5.碳水化合物的性质和命名6.脂类和氨基酸的性质和命名7.蛋白质的性质和命名8.核酸的性质和命名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掌握无机和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能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医学领域中的相关问题。
学生需要具备数学、物理和生物学基础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视频和动画等形式展示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同时,教师采用课堂讲解、课堂讨论和学生实验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
五、课程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法包括平时作业、实验报告、期末考试和实验操作等环节。
平时作业主要考察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实验报告主要考察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应用能力;期末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无机和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的掌握情况;实验操作主要考察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应用能力。
评估标准包括学生的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报告质量和期末考试成绩等方面。
医药化学基础教学大纲医药化学基础教学大纲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有机化学(II)-1,2》教学大纲
《有机化学(II)-1,2》(药物化学专业)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 中、英文): 有机化学Ⅱ-1[Organic Chemistry Ⅱ-1]有机化学Ⅱ-2[Organic Chemistry Ⅱ-2]课程号( 代码) :,课程类别: 类级平台课程,必修课学时:64+48学分:4+3先修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基本面向:药物化学专业二、教学目的及要求有机化学与药学渊源深厚。
该课程要求药物化学专业的学生系统地、扎实地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律,为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继续深造,为将来利用有机化学,服务药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通过有机化学的教学,把有机化学与药学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强对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
在学习该课程时学生要着重掌握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命名、物理性质、光谱性质、常用制备方法和用途。
紧紧抓住结构与性能的关系,深入理解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典型反应的规律,机理,立体化学。
三、教学内容1 前言(4学时)基本要求:一、了解有机化学的发展史、主要任务和学习方法;二、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特点、分类和反应类型;三、了解共价健的本质,掌握共价健的属性,熟悉利用键能数据推算反应的焓变;四、掌握下述名词术语:有机化学;同分异构现象;分子间作用力;Van der walls 力;官能团1-1 有机化学的由来和发展1-2 有机化合物的特点:分子结构和组成(同分异构现象,结构的表示方法);理化性质1-3 共价键的键参数:键能、键长、键角;键的极性与诱导效应;键的可极化性1-4 共价键的断裂方式与有机反应的类型1-5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1-6 学习有机化学的目的和学习方法2 烷烃和环烷烃(6学时)基本要求:一、了解烷烃的物理性质,掌握烷烃的命名规则。
二、掌握构象的表示方法和典型的构象ap, sp, sc, ac 的稳定性分析;三、了解饱和碳原子的sp 3 杂化轨道与烷基自由基的sp 2 杂化轨道的形成与构型;四、着重掌握烷烃的自由基取代反应(卤代反应)的基本规律(区域选择性)和反应机理(自由基反应),五、弄清下列概念:同系列与同分异构;构造异构与链异构;T.S 与活泼中间体;扭转张力与Van der Walls 张力;Newman 投影式与透视式;活性与选择性;Baeyer 张力;船式与椅式构象2-1 烷烃的同系列与同分异构现象(键异构)2-2 烷烃和命名:习惯命名;系统命名(采用1980 年中国化学会有机化学命名原则)衍生物命名与俗名2-3 烷烃的结构:CH 4 的正四面体结构与sp 3 杂化轨道;烷烃的构象2-4 烷烃的物理性质2-5 烷烃的反应:烷烃的卤代反应(CH 4 的氯代反应及自由基反应历程);卤代反应中卤素的活性与选择性;氧化反应(燃烧与部分氧化);热裂反应2-6 烷烃自由基的立体化学(sp 2 杂化)2-7 环烷烃的分类、异构与命名2-8 环烷烃的物理性质2-9 环烷烃的化学反应2-10 拜尔张力学说与近代观点2-11 环烷烃的构象(环丙烷、环己烷及其衍生物、十氢萘)3 立体化学- 对映异构(6学时)基本要求:一、掌握对称因素与手性的关系;二、掌握Fischer 投影式的书写规则,并能熟练地掌握R/S 的命名法,正确地判断手性中心的构型;三、弄清下列概念:对映异构体和非对映异构体;手性和旋光性;旋光度与比旋光度;内消旋体和外消旋体;手性与对称因素,手性中心与手性分子;赤式与苏式;外消旋化与内消旋化3-1 手性现象3-2 平面偏振光与物质的光活性:平面偏振光;物质的光活性;旋光度与比旋光度3-3 手性与对称因素(对称面、心、轴,更迭对称轴)3-4 手性分子构型表示方法与命名结构表示法(透视式与投影式)命名(R 、S ,赤式与苏式,次序规则)3-5 含两个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3-6 含三个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3-7 其它手性分子4 卤代烃(8学时)基本要求:一、重点掌握卤代烃的三类反应:亲核取代、消去反应与活泼金属的反应以及前两类反应的极端历程的描述和特征(动力学特征、立体化学特征等);二、掌握影响S N 1 ,S N 2 ,E1 ,E2 历程的影响因素及其规律(判断反应的历程);三、熟练掌握消去反应的规律——Saytzev 烯和Hofman 烯;四、熟练掌握Grignard 试剂的制备和应用,了解RLi ,R 2 CuLi ,RNa 等的形成与应用;五、掌握下述概念:亲核剂;溶剂解;氢解;Walden 转化;两可离子;邻基参与与邻位促进4-1 卤代烃的分类、异构与命名4-2 卤代烃的化学反应一.亲核取代反应:碳亲核剂的反应;氧亲核剂的反应;氯亲核剂的反应硫亲核剂的反应;卤亲核剂的反应二.卤代烷SN 反应的历程和立体化学(S N 1 、S N 2 )三.影响SN 反应的因素:R 的结构;L 离去基团;Nu 的亲核性;溶剂四.芳卤的SN 反应(Meisenheimer 络合物,苯炔历程)五.卤代烃的消去反应:β- 消去的历程(E1 ,E2 ,E1cb )影响因素;定向规律六.卤代烷与金属的反应:格氏试剂及其反应;类格氏试剂及其反应七.卤代烃的还原八.多卤代烃与α- 消去反应九.分子内的SN 反应与邻基参与5 烯烃(10学时)基本要求:一、掌握烯烃和环烷烃的顺反异构现象和E/Z 命名法;二、掌握烯烃的各类反应,重点掌握其反应规律及离子型亲电加成反应的历程;三、了解环烷烃的性质和构象,掌握环丙烷和环已烷的构象及其理论解释;四、掌握下述概念:Markovnikov 规则与过氧化物效应;立体选择性反应与立体与一性反应;亲电剂;亲电反应;氢化热与燃烧热;5-1 烯的结构5-2 烯烃的异构与命名:烯烃的异构(位置、顺反异构);命名(Z 、E 命名法)5-3 烯烃的物理性质5-4 烯烃的化学反应;烯烃与卤素的加成反应与亲电加成反应的历程[ 立体选择性] 与立体专一性;烯烃与无机酸的亲电加成反应(Markovnikov 规则);烯烃与H 2 O 的反应;烯烃与HOX 的反应;烯烃的聚合反应;硼氢化一氧化反应;溶剂汞化一去汞化反应;烯烃的还原与氧化反应;烯烃的自由基加成反应;烯烃的α-H 反应5-5 烯烃的制备;醇脱水(Saytzev 规律)和卤代烃脱HX (Hofmann 规律)6 炔烃与二烯烃(6学时)基本要求:一、掌握炔烃的亲电加成反应、氧化还原和炔氢的反应,了解亲核加成、聚合反应等;二、掌握共轭二烯的亲电加成反应规律和共轭二烯的Diels-Alder 反应;三、掌握下述概念:共轭效应与诱导效应;双烯组分与亲双烯组分;乙烯基化反应与乙炔基化反应;速度控制与平衡控制;1 ,2- 加成与共轭加成6-1 炔烃的结构、异构和命名6-2 炔烃的化学反应:加成反应(亲电加成);炔烃与含活泼氢化物反应(亲核加成、乙烯基化);氧化与还原反应(Lindlar 催化剂);炔氢的反应(酸性、亲核取代、乙炔基化反应);乙炔的聚合反应6-3 炔烃的制备6-4 二烯烃的分类与多烯烃的命名6-5 共轭二烯烃的结构与π、π共轭效应6-6 其它类型的共轭效应(P- π、P-P 、σ- π、σ-P )6-7 共轭二烯烃的反应:与H 2 和HX 的反应(动力学和热力学控制反应)加H 2 ;游离基加成反应;Diels-Alder 反应;聚合反应6-8 共轭二烯烃的制备7 芳烃(8学时)基本要求:一、掌握苯系芳烃的亲电取代反应类型(卤代;硝化;磺化;付一克烷化与酰化)、历程和定位规则,能充分利用电子效应和共振论来解释其规律;二、掌握侧链上的氧化与卤代反应规律,了解芳环被催化氢化,催化氧化,Birch 还原的规律;三、掌握萘及一取代萘的亲电取代反应和蒽、菲的特性;四、掌握Huckel 规律与芳香性判断;五、掌握下述概念和人名反应:共振论和Kekule 结构;活化基与钝化基;邻对位定位基与间位定位基;同位素效应;空间效应;Friedel-Crafts 烷化和酰化;Clemensen 还原;Haworth 合成法7-1 芳烃的分类和命名7-2 苯的结构:苯的特性与Kekule 结构;苯结构的描述(MO 和共振论)7-3 苯系芳烃的亲电取代反应的反应历程:卤代;硝化;磺化;付一克烷化与酰化7-4 芳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则及其应用:定位规律及理论解释;苯二元取代物再取代的定位规律;定位规律的应用7-5 氧化(苯环上氧化,侧链氧化)7-6 游离基反应(环的加成,侧链卤代)7-7 萘的结构与衍生物的命名7-8 萘的化学反应;亲电取代(定位规则);氧化与还原7-9 蒽、菲的特性7-10 致癌烃7-11 非苯芳烃:芳香性的条件(Huckel 规则);几个典型碳环非苯芳香族化合物(环丙烯正离子,环戊二烯负离子,环庚三烯正离子,篮烃,杯烯、轮烯)8 醇、醚(6学时)基本要求:一、了解醇、醚的结构的共性、命名与物理性质及一些主要合成法;二、掌握醇的亲核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规律,了解醇氧化和掌握邻二醇的特性;三、掌握不对称醚的醚键断裂规律和酸碱作用下的环醚开环规律;四、弄清下述试剂与反应的体质:Lucas 试剂;Sarett 试剂;Oppenmer 氧化法;Williamenson 醚合成;Pinacol 重排;Wagner-meerwein 重排;Fries 重排8-1 醇的分类和命名8-2 醇的结构与物理性质8-3 醇的化学性质:酸性、碱性、亲核性(与R-X 反应,与ROH 反应,与RCOOH 反应,与TsCl 和无机酰卤反应,与CS 2 反应)与无机酸反应;消去反应;醇的氧化8-4 邻二醇的特性(氧化与重排)8-5 醇的制备8-7 醚(分类,命名,反应,制备)8-8 硫醇和硫醚:命名;物理性质;化学性质9 醛、酮(8学时)基本要求:一、重点掌握羧基上的各种亲核加成反应的规律及历程,注意Cram 规则的立体化学问题;二、掌握醛、酮的α-H 的反应历程;三、了解插烯原理,掌握α、β- 不饱和醛酮的共轭加成规律及意义;四、搞清下列名称反应:Aldol 反应;Claisen-Schmidt 缩合;Mamich 反应;Wittig 反应;Baeyer-Villiger 反应;Wolff-Kisher- 黄鸣龙反应;Michael 反应;Robinson 反应;Cannizzaro 反应9-1 醛酮的分类与命名9-2 醛酮羰基上的亲核加成反应——加HCN 、NaHSO 3 ,有机金属化合物,H 2 O ,LiAlH 4 ,NaBH 4 ,PCl 5 等和立体化学;与氨及氨衍生物的反应(肟、腙、缩氨脲),与醇的加成缩合反应——半缩醛(酮)、缩醛(酮)的生成,醛(酮)的Wittig 反应、Mannich 反应、安息香缩合;9-3 醛酮α-H 的反应:酮- 烯醇互变,卤代与卤仿反应,aldol 反应;9-4 醛酮的氧化与还原:醛酮的一般氧化,Baeyer-Villiger 氧化和Riley 氧化;Cannizzaro反应;还原成醇(催化氢化和金属氢化物和金属还原);还原成烃基(Clemensen 还原,Wolff-Kisher- 黄鸣龙还原)9-5 醛、酮、的制备9-6 不饱和醛、酮(插烯原理与共轭加成)10 酚、醌(4学时)基本要求:一、掌握酚的结构、反应和制备方法;二、掌握醌的结构特征和对体醌的基本反应;三、弄清Reimer-Tiemann 反应;Kolbe 反应;10-1 酚的结构和命名10-2 酚的化学反应(酸性,氧上的烷化与酰化,显色反应,芳环上的反氧化与还原,10-3 酚的制备(磺化法、氯苯水解法、异丙苯法等)10-4 醌的分类与命名10-5 对苯醌的反应10-6 醌的制备11 羧酸及取代羧酸(6学时)基本要求:一、重点掌握羧酸羰基碳上的亲核取代反应,熟悉取代羧酸的特性;二、了解羧酸的结构对酸性的影响,羧酸的脱酸与还原反应,羧酸的α-H 的反应;三、适当的掌握卤代酸、酚酸、醇酸的特有反应。
有机化学(2)教学大纲
《有机化学(二)》课程简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40061中文名称:《有机化学》(二)英文名称:Organic chemistry授课专业:化工、轻工及临床医学各专业总学时:99 理论课 57学时实验课 42 学时学分: 5.5 上机课时:预修课程:无机化学课程内容: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合成、应用,以及有关问题的学科。
工科类有机化学(包含有机化学实验)是化工、轻工类各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有机化学内容有比较系统和比较全面的了解,为后继课程的学习和进一步掌握新的科学技术成就打下必要的基础。
有机化学理论教学内容包括:1.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2.各类有机化合物的主要合成方法。
3.各类有机物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4.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及其初步理论基础,有机化学基本反应类型和重要的反应历程。
5.各种功能团的特性和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变的规律。
———————————————————————————————————————————————《有机化学》(二)课程教学大纲授课专业:化工、轻工及临床医学各专业总学时数:99 理论课 57 学时,实验课 42 学时总学分:5.5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有机化学是化工、轻工类及临床医学各专业一门必修的化学基础课程。
本课程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合成以及与此相关的理论问题。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学习无机化学的基础上,比较系统地获得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实验技能及学习有机化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为进一步学好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坚实基础,也使学生能根据今后工作的需要,进一步学习和钻研与本专业发展密切相关的有机化学方面知识。
二、理论课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第一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2学时)要求深刻理解和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征;有机化合物中的共价键;有机化合物的酸碱概念。
要求一般理解和掌握的内容有: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有机化合物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有机化学教学大纲
有机化学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性质、任务及与相关课程的关系有机化学是医科类药学专业专科层次统设必修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在学习无机化学的基础上主要学习和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与医药有关的重要有机化合物的用途,使学生掌握有机化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基本操作技能,为学习生物化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等后续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本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电大的教育对象以成人为主,培养目标是大专层次的应用型人才,教学内容以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为主,注意能力的培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达到以下要求:1、掌握常见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能根据要求正确书写名称和结构式。
2、掌握简单的结构理论,能运用所学知识初步认识简单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3、理解与医药有关的化合物的性质、来源及用途。
4、能运用化合物官能团的性质,提出简单有机化合物的鉴别、分离、纯制方法。
5、理解有机化学实验的一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
三、教学方法及教学形式建议本课程主要讲授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命名、性质、典型的反应机理以及与医药有关的重要化合物,理论部分的内容分散到各有关章节讲授,复杂的反应机理尽量简化或少讲。
实验的安排最好与课程讲授内容同步,即结合讲授内容安排相关实验,既训练基本操作,又能巩固课堂上所学知识。
不具备实验条件的教学班,也可待课程讲授全部结束后再集中安排实验。
四、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教学内容分三个层次要求:掌握、理解(能)、了解。
在考核中,掌握的内容约占总分的60-70%,理解的内容约占30-20%,了解的内容约占10%。
第二部分多媒体教材一体化总体设计初步方案一、学时分配本课程总课内学时99,5.5学分。
其中,理论教学72学时,实验27学时。
一学期开设。
二、多种媒体教材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本课程主要选择四种媒体:文字教材(包括主教材、学习指导内容和实验内容)、录象教材、VBI及网上教学。
以文字教材为主要媒体,录象教材只讲授重点、难点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是对文字教材的强化和补充;VBI主要是阶段总结辅导及总复习;网上主要为典型例题解析、答疑、讨论等。
《有机化学》教学大纲
探讨原子经济性反应在绿色合成中的应用 ,如加成反应、重排反应等。
绿色溶剂与无溶剂反应
催化剂的回收与再利用
介绍绿色溶剂(如水、离子液体等)和无 溶剂反应在绿色合成中的应用。
探讨催化剂的回收与再利用在绿色合成中的 重要性,以及相关的技术和方法。
08
实验技能培养与实践环节
实验安全知识普及
实验室安全规章制度
芳香烃的结构和性质
掌握芳香烃的分类、通式和命名;理 解芳香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了 解芳香烃的亲电取代反应、氧化反应 和还原反应等。
卤代烃结构和性质
卤代烷的结构和性质
掌握卤代烷的通式、同分异构现象;理解卤代烷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了解卤 代烷的亲核取代反应、消除反应和还原反应等。
卤代烯烃和卤代芳烃的结构和性质
3
醚的结构和性质
包括醚的命名、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如裂解、 氧化等反应)以及醚的制备和应用。
醛、酮结构和性质
醛的结构和性质
包括醛的命名、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如氧化、还原等反应 )以及醛的制备和应用。
酮的结构和性质
包括酮的命名、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如加成、氧化等反应 )以及酮的制备和应用。
羧酸及其衍生物结构和性质
研究范围
包括烃类及其衍生物的结构与性 质、有机合成方法、有机反应机 理、天然产物化学等。
教学目标与要求
01
02
03
知识目标
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 、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了解有机化学的研究前沿 和最新进展。
能力目标
具备分析和解决有机化学 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所 学知识进行有机合成设计 和实验操作。
性质。
烯烃的结构和性质
掌握烯烃的通式、同分异构现象 ;理解烯烃的顺反异构和共轭二 烯烃的结构;了解烯烃的物理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机化学教学大纲(执行大纲)(供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麻醉学、医学检验、影像学专业使用)化学教研室2012、7一、前言课程性质: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及其专业方向、口腔医学、麻醉学、医学检验、影像、基础医学专业必修课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加强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麻醉学、医学检验、影像、基础医学专业的有机化学知识,帮助学生认识到有机化学知识的重要性,掌握以上专业医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有机化学知识。
基本内容:包括两部分:理论授课部分、实验授课部分。
理论授课部分包括:绪论、烷烃和环烷烃、烯烃和炔烃、芳香烃、立体化学基础:手性分子、卤代烃、醇硫醇酚、醚和环氧化合物、醛和酮、羧酸和取代羧酸、羧酸衍生物、胺和生物碱、芳香杂环化合物、糖类、脂类、氨基酸多胎和蛋白质、核酸、代谢途径中的辅酶。
实验授课部分包括有机物的合成、分离(色谱分离等)、性质、测定物理量、模型作业等。
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应使学生系统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通过实验教学应使学生掌握有关的化学基本操作技能,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正确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整个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性)教学方式:课堂教学采用“带着问题学”的方法,讨论与讲课相结合。
教学用书:吕以仙主编《有机化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08、6开课学期:秋季教学时数分配:本课程总学时数为84学时,其中理论54学时(机动4学时);实验30学时,具体分配见各章安排。
学分:4二、每一章节的教学大纲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使学生掌握学习有机化学必需的基本知识。
教学内容: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学的概念。
有机化学与医学的关系。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共价键(共价键理论、共价键参数、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分子轨道理论、共振结构、分子间作用力)。
有机酸碱理论、研究有机化合物的步骤与方法。
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的表示方法。
有机物的反应类型。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教学方式:讲授、讨论复习与思考题:现代价键理论的要点是什么?第二章烷烃和环烷烃目的要求:使学生掌握烷烃的异构现象(构造异构、构象异构、等基本理论)和命名方法、重要性质。
掌握环烷烃的结构特点、命名方法及化学性质。
掌握环烷烃结构与稳定性之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烷烃:烷烃的结构:烷烃的化学键(SP3杂化、CH4的形成、σ键的形成及特点)。
烷烃的通式和同系列。
碳原子和氢原子的类型。
烷烃的命名:普通命名法、系统命名法。
烷基的命名烷烃的同分异构现象:构造异构、构象异构(构象的概念,乙烷和正丁烷的构象)。
烷烃的性质:烷烃的物理性质。
烷烃的化学性质(稳定性、卤代反应及机制、自由基的构型及稳定性)。
生物体中的自由基反应环烷烃:环烷烃的分类和命名。
环烷烃的化学性质。
环烷烃的结构与稳定性(环烷烃的稳定性与环大小的关系、环烷烃的立体异构:顺反异构、构象异构,环己烷的构象,a键与e键,翻环作用、一取代、二取代环己烷的构象)。
教学方式:讲授、讨论复习与思考题:环己烷的构象有哪些?写出乙烷卤代的过程第三章烯烃和炔烃目的要求:使学生掌握烯烃、炔烃的异构现象(构造异构、构象异构、顺反异构等基本理论)和命名方法、重要性质。
教学内容:烯烃:烯烃的结构(SP2杂化、π键的形成及特点、乙烯的形成)。
烯烃的同分异构现象:构造异构、顺反异构(顺反异构产生的条件、顺反异构体的命名:顺反法、Z/E法)。
次序规则烯烃的命名。
诱导效应(+I和-I效应)。
烯烃的化学性质:加成反应(加氢、加卤素、加卤化氢、加硫酸、加水、不对称加成)、氧化反应。
马氏加成规则。
烯烃亲电加成反应机制。
反马氏加成规则。
二烯烃:二烯烃的结构类型。
二烯烃的命名法。
1,3-丁二烯的结构。
共轭体系和共轭效应(共轭π键、π-π共轭、p-π共轭、σ-π超共轭、σ-P超共轭)。
共轭二烯烃的性质:1,3-丁二烯的加成反应。
烯烃聚合物、天然存在的共轭烯烃。
炔烃:炔烃的结构(SP杂化、乙炔的形成)、炔烃的同分异构现象和命名(烯烃炔烃中的官能团异构)。
炔烃的化学性质(加成、氧化、炔烃的酸性——炔化物的生成)。
教学方式:讲授、讨论复习与思考题:共轭效应的特点?第四章芳香烃目的要求:使学生掌握单环芳烃亲电取代机制、取代定位规律、Hückel(休克尔)规则。
教学内容:芳香烃:苯型芳烃的分类。
苯的结构。
苯同系物的异构现象和命名方法。
单环芳烃的化学性质(卤代、硝化、磺化、烷基化、加成、氧化、苯侧链烃基的氧化和卤代反应)。
苯环亲电取代的机制、苯环取代的定位效应。
稠环芳烃:萘的结构和性质(卤代、硝化、磺化、烷基化、加成、氧化)。
蒽、菲的分子结构和性质。
环戊烷并氢化菲的骨架式。
致癌芳香烃。
Hückel规则:Hückel规则、重要的非苯型芳香烃。
富勒烯教学方式:讲授、讨论复习与思考题:芳香烃的取代反应与烷烃的取代反应有何不同?第五章立体化学基础:手性分子目的要求:使学生掌握对映异构的概念;D/L、R/S等命名方法;分子的对称因素;旋光性与分子结构的关系;手性、手性分子、左旋体、右旋体、外消旋体、内消旋体、对映体、非对映体等概念。
教学内容:立体异构的概念和分类。
对映异构:对映异构、对映异构体的概念。
偏光、旋光性、旋光性物质。
旋光度、比旋光度。
左旋体、右旋体。
分子的手性和对称性(手性、对称因素)。
Fischer投影式。
含一个手性碳化合物的对映异构、外消旋体。
对映体构型的D/L命名法及R/S命名法。
含一个以上不同手性碳化合物的对映异构及非对映体。
含两个相同手性碳化合物的对映异构及内消旋体。
对映体的性质。
外消旋体的拆分。
无手性碳原子的对映体,手性分子的形成和生物作用,手性药。
教学方式:讲授、讨论复习与思考题:手性、对映体、内消旋、外消旋等概念的含义?第六章卤代烃目的要求:使学生掌握卤代烃的一些重要化学性质及S N1、S N2、E1、E2反应的机制。
教学内容:卤代烃的概念、分类、命名。
卤代烃的性质:卤代烷的亲核取代反应、消除反应;不饱和卤代烃的取代反应;卤代烃与金属反应。
S N1、S N2、E1、E2反应的机制。
影响S N和E反应机制的因素,取代与消除反应的竞争性。
重要的卤代烃(有机氟化物)。
教学方式:讲授、讨论复习与思考题:1、举例说明卤代烷的结构特点、亲核试剂的结构特点及亲核取代反应。
2、S N1、S N2;E1、E2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第七章醇、硫醇、酚目的要求:使学生掌握醇、硫醇、酚的主要化学性质、有关反应机制。
并认识与医学有关的重要代表物。
教学内容:醇、硫醇、酚的概念和通式。
醇的结构、分类、命名。
醇的物理性质(分子间氢键)。
醇的化学性质:和金属钠的反应、卤代反应、脱水反应、和无机含氧酸的酯化反应、氧化反应、多元醇的特殊反应。
醇的卤代反应的亲核取代机制。
和医学有关的重要代表物:甲醇、乙醇硫醇:结构和命名、化学性质:弱酸性、与重金属反应、氧化反应。
二甲基亚砜酚:酚的分类、命名。
酚的结构和化学性质:弱酸性、氧化反应、苯环上的取代反应(硝化、溴代)、和FeCl3反应。
和医学有关的重要酚:苯酚、甲酚、苯二酚、水杨酸。
教学方式:讲授、讨论复习与思考题:叔醇在酸性条件下可脱水成烯。
若使用K2Cr2O7的酸性水溶液作氧化剂,为什么可观察到叔醇的假氧化现象?第八章醚和环氧化合物目的要求:使学生掌握醚和环氧化合物的重要化学性质、有关反应机制。
教学内容:醚:结构、分类、命名。
醚的性质:稳定性、金盐的羊形成、和HI的作用、过氧化物的形成。
醚的应用、冠醚。
环氧化合物:环氧化合物的结构和命名、开环反应及机制。
教学方式:讲授、讨论复习与思考题:为什么苯甲醚与热的氢碘酸反应得到碘甲烷和苯酚,而不是甲醇和碘苯?第九章醛和酮目的要求:使学生掌握醛、酮的主要化学性质、亲核加成反应机制。
教学内容:醛、酮的结构和命名。
醛、酮的化学性质:亲核加成反应(加氢氰酸、加水和醇、加格氏试剂、加氨的衍生物)α—碳及α—氢的反应(醇醛缩合、酮式和烯醇式互变异构、卤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银镜反应、和Fehling试剂反应、催化加氢、在金属氢化物作用下的还原反应、克莱门森还原法。
醛酮亲核加成反应机制。
重要的醛酮:甲醛教学方式:讲授、讨论复习与思考题:醛酮的鉴别方法有哪些?第十章羧酸和取代羧酸目的要求:使学生掌握羧酸及取代羧酸的结构与化学性质以及和医学有关的重要化合物。
教学内容:羧酸:结构、分类、命名。
羧酸的物理性质。
羧酸的化学性质:酸性、羧酸衍生物的生成(-OH的取代)、二元酸(乙二酸和丙二酸)的受热反应。
脂肪酸的生物学意义。
羟基酸:分类、命名、羟基酸的化学性质(醇酸的酸性、脱水、氧化,酚酸的脱羧反应)。
重要的羟基酸:乳酸、苹果酸、酒石酸、柠檬酸。
水杨酸、乙酰水杨酸、水杨酸甲酯、没食子酸。
酮酸:结构和命名。
化学性质(酸性、α-酮酸脱羧、β-酮酸脱羧)。
重要的酮酸:酮体、前列腺素。
教学方式:讲授、讨论复习与思考题:按酸性由强到弱排序:1、乙酸、甲酸、苯甲酸、丙酸、戊酸2、苯甲酸、o-硝基苯甲酸、p-硝基苯甲酸、m-硝基苯甲酸第十一章羧酸衍生物目的要求:使学生掌握羧酸衍生物的结构与化学性质以及和医学有关的重要化合物。
羧酸衍生物:结构和命名。
酰基。
羧酸衍生物的化学性质:亲核取代(水解、醇解、氨解)及其机制、酯缩合反应。
重要的羧酸衍生物:β-内酰胺抗生素、碳酸衍生物(氨基甲酸酯、脲、胍、丙二酰脲)、尼龙和聚酯。
教学方式:讲授、讨论复习与思考题:鉴别:1、丁酮、乙酸乙酯、β-丁酮酸、丁酰胺2、乙酰胺、乙酐、甲酸甲酯、乙酰溴第十二章胺和生物碱目的要求:使学生掌握含氮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主要化学性质。
了解生物碱的临床应用教学内容:胺:分类、命名、结构、化学性质(碱性、烃基化、酰化反应、磺酰化反应、与HNO2反应、芳香胺的亲电取代反应)、季铵盐和季铵碱。
重要的胺:生源胺(多巴胺、5-羟基色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乙酰胆碱)和苯丙胺类。
重氮盐和偶氮化合物:重氮盐的制备和结构、重氮盐的性质(重氮基被取代、偶联反应)生物碱:生物碱的概念及临床应用、生物碱的通性、重要的生物碱(吗啡、可待因、海洛因)。
自学教学方式:讲授、讨论复习与思考题:试解释为什么7-氨基-2-萘酚在不同pH值时发生偶联反应的位置会不同。
pH=59第十三章有机波谱学基础目的要求:了解三谱。
主要是了解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的基本知识及其在有机结构测定中的应用。
内容:三谱的概念吸收光谱的一般原理。
紫外光谱:基本概念。
电子跃迁和吸收谱带。
在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红外光谱:基本概念。
分子振动的类型(伸缩振动、弯曲振动)。
峰数、峰位、峰强。
主要区段和特征峰。
解析和应用。
核磁共振:核的自旋和共振。
电子屏蔽效应。
NMR的主要参数(化学位移值δ,峰面积——积分高度、峰的裂分和偶合常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