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恨秋怨何其多--中国古代诗歌作家创作心态浅探

合集下载

春怨课件ppt

春怨课件ppt
春怨课件
目录
• 春怨简介 • 春怨的情节分析 • 春怨的艺术特色 • 春怨的影响和评价 • 春怨的启示和思考
01
春怨简介
春怨的背景和意义
春怨的背景
春怨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一首五言绝句,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年间。当时唐朝已 经由盛转衰,社会矛盾日益激化,这首诗就是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映 。
春怨的意义
春怨的主题和思想
主题
春怨的主题是封建社会中女性的悲惨命运,表达了诗人对女性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同情。
思想
春怨的思想是反对封建礼教束缚,追求自由、平等和爱情,呼吁社会关注女性的生存和发展。这首诗通过女性的 视角,揭示了封建社会中女性的悲惨命运,表达了诗人对女性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同情,同时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矛 盾的激化和人民的不满情绪。
细节描写
春怨注重细节描写,通过 对人物、景物等的细腻刻 画,使故事更加生动具体 ,增强了读者的代入感。
伏笔与照应
春怨巧妙地运用伏笔与照 应的叙事技巧,使故事情 节更加跌宕起伏,增加了 故事的悬念和吸引力。
人物塑造和形象描写
个性鲜明
春怨中的人物形象个性鲜明,各具特色,通过对其性格、命运的 深入挖掘,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丰满。
故事中的道德困境让人思考现实 社会中如何面对和解决类似的道
德问题。
人际关系
春怨中的人物关系反映了现实社 会中的人际关系问题,如权力斗
争、亲情矛盾等。
02
春怨的情节分析
情节概述
春怨的情节以一个女性为主人公,她在生活中遭遇了种种不幸,最终在绝望中走向 了自我毁灭。
故事情节以倒叙的方式展开,通过女主角的回忆,逐渐揭示了她的人生经历和心路 历程。
情节中穿插了许多细节描写,展现了女主角内心的挣扎和无助,以及她对命运的无 奈和抗争。

王昌龄《春怨》赏析

王昌龄《春怨》赏析

王昌龄《春怨》赏析王昌龄《春怨》赏析王昌龄《春怨》写的是什么内容呢?大家喜欢这首诗吗?下面一起来欣赏下!春怨王昌龄音书杜绝白狼西,桃李无颜黄鸟啼。

寒雁春深归去尽,出门肠断草萋萋。

作者简介王昌龄(公元698-756年)字少伯,汉族,山西太原人。

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

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

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

被谤谪龙标尉。

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

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

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世称王龙标,有“诗家天子王江宁”之称,存诗一百七十余首,作品有《王昌龄集》。

王昌龄的籍贯,有太原、京兆两说。

《旧唐书》本传云王昌龄为京兆(即唐西京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大概是因为他在《别李浦之京》诗中说:“故园今在霸陵西”,又有《霸上闲居》之作。

唐代许多山西诗人因为洛阳、长安为当时文化中心,多游洛阳、长安,有的甚至多年住于京城,不能因为居住在京城便说他们为京城人。

《河岳英灵集》为唐人殷璠所编著的唐人诗集,载王昌龄为太原人,《唐才子传》也认为王昌龄为太原人。

生平他家境比较贫寒,开元十五年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官汜水尉校书郎),后贬龙标尉,世称“王龙标”。

开元二十二年(734年),王昌龄选博学宏词科,超绝群伦,于是改任汜水县尉,再迁为江宁丞。

开元二十八年(740 年)王昌龄北归,游襄阳,访著名诗人孟浩然。

孟浩然患疽病,快痊愈了,两人见面后非常高兴,孟浩然由于吃了些许海鲜而痈疽复发,竟因此而死,在这时期,王昌龄又结识了大诗人李白,有《巴陵送李十二》诗,还有《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与孟浩然、李白这样当时第一流的诗人相见,对王昌龄来说,自是一大乐事,可惜与孟浩然一见,竟成永诀,与李白相见,又都在贬途。

当时李白正流放夜郎。

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冬,王昌龄离京赴江宁丞任,此时已与名诗人岑参相识,岑参有《送王大昌龄赴江宁》诗,王昌龄也有诗留别。

古代诗人的“悲秋”情怀

古代诗人的“悲秋”情怀

自然的丰富意象形态与人的心灵的丰富情感构成了互感与交融,主体心灵总能在外在物象中找到与其内心情感的对应。

庄子齐物论思想认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物不是纯然外在的客体,物象和人之间存在着心心相印的联系,人的心灵世界和外在物象的感性品质之间构成了一种互相映照、感应的关系。

诗人为了表现哀怨,寂寞的丰富感情,往往要借助丰富的自然意象形态。

1.“悲秋”是诗人诉其哀怨感伤的一种特殊方式诗人表现其哀怨不平之情的方式多种多样,或是比兴寄托抒泄其怀,或是览古、吊古在历史兴亡的感叹之中寓其身世之悲和失意之痛,或是悲秋伤春述其哀愁,或是伤别离愁羁旅而陈情告哀等[5](p101-112)。

宽泛的说,咏古托寄、悲秋伤春等等都属咏怀。

我国地处北温带,四季分明,秋天是气候由热变冷,植物由盛变衰的季节,古代诗人又生活在那个容易感到悲哀的古代社会,所以他们每每感物兴怀,逢秋天而悲寂寞,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刘熙载说:“咏古咏物,隐然只是咏怀。

”即悲秋是诗人诉其哀怨感伤的一种特殊方式,但悲秋之传统并不起自宋玉。

《诗经》中已有由秋天引出的伤悲之声。

《小雅四月》有“秋日凄凄,百卉俱腓。

乱离瘼矣,爰其适归。

”这由秋天引出的就是时代的苦难,但时代的苦难与秋日的悲凉还没有融合在一起。

在屈原的作品中,秋与人的悲伤已有了一定程度的关联,即秋引发、加深和表现诗人的哀伤。

如《九章抽思》“心郁郁之忧思兮,独永叹乎增伤。

思蹇产之不释兮,曼遭夜之方长。

悲秋风之动容兮,何回极之浮浮。

数惟荪之多怒兮,伤余心之忧忧。

”确实能称得上“写秋景入画”“千古言秋之祖”的,还应该推宋玉的《九辩》。

《九辩》首以“悲哉,秋之为气也”发端,次言秋风萧瑟,草木花叶陨落,枝叶枯槁。

这既是对何以悲秋气的进一步发挥,又贯穿了自伤之情。

“坎禀兮,贫士失职而志不平。

”宋玉点出悲秋之由,乃是“贫士失职而志不平”,悲秋实是自悲,将秋天悲凉的画面落实到自身的遭遇和不平。

《九辩》以伤为主,曹丕的《燕歌行》则是以思为主。

《春怨》诗歌赏析

《春怨》诗歌赏析

《春怨》诗歌赏析《春怨》诗歌赏析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肯定对各类诗歌都很熟悉吧,诗歌语言言简义丰,具有凝练和跳跃的特点。

那什么样的诗歌才是好的诗歌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春怨》诗歌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春怨》作者:金昌绪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注解】1、辽西:东北辽宁省等地。

【韵译】快赶走树上的黄莺,别让它在枝头长啼;啼声会惊破我好梦……害我梦不到那辽西。

【评析】在大量优美的唐诗中,金昌绪的《春怨》是特别脍炙人口、广为传诵的名篇之一。

它取材单纯而含蕴丰富,意象生动而语言明快。

引人入胜,耐人寻味,令人一读不忘,百读不厌。

此诗也叫《伊州歌》。

这首诗写一个女子思念她远征在外的丈夫。

诗中没有正面写她是如何思念,而是写她梦中去辽西和征夫相会。

这就从另一个侧面把她的真挚深情有力地表达出来。

但天明莺啼,将好梦惊醒,于是要赶去树上黄莺,“莫教枝上啼”希望把梦一直做下去。

诗的春怨主题反映得十分生动活泼,同时含蓄而有余味。

诗人落笔生花,写出了新意,试不言怨而独深。

一、二句写一位女子拍打树枝,意在赶走树上正啼鸣的黄莺;三、四句用“啼”字紧承前两句,运用顶针手法,点明赶走黄莺的原因:黄莺的啼鸣吵醒了这位女子与守边于辽西的丈夫团聚的美梦。

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黄莺叫,春天到。

黄莺婉转动人的啼叫声非但没有给这位思夫女子带来好心情,反而引起了她的愤怒,为什么?原来这位女子正在做着美梦,她正在梦中与她久别的丈夫团聚。

无奈那可爱又可恼的黄莺太“不懂事”,搅了她的美梦。

虽说“黄粱美梦——一场空”,但对这位过着“牛郎织女”般生活的女子来说,已是“老天有眼”、“皇恩浩荡”,非常难得了。

黄莺,对此刻的这位女子来说,简直是,是可忍,孰不可忍?【点评】“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金昌绪这首《春怨》诗,实际上是“闺怨”诗,他用当时的口语写成,通俗晓畅,琅琅上口,就是当今稍有一点文化的人也不难读懂(当然,理解的深度那又另当别论了)。

古代文人的悲秋情怀

古代文人的悲秋情怀

浅析古代文人的悲秋情怀摘要:“悲秋”一直以来是中国传统文人的情绪主要感怀抒发的寄托与宣泄,也正是在这一寄托与宣泄的影响下“悲秋”也成为中国古典文学最为重要的主题之一。

历朝历代均有大批文人骚客创作以“悲秋”为主题的作品,在这些作品中凝结着作者深深的感时伤怀、悲悯无助的情感。

古代文人的这种悲秋情怀与我国的文化创作传统以及民族集体心理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本文即从这一角度对古代文人的悲秋情怀进行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文人悲秋创作传统民族心理“自古逢秋悲寂寥”,古代文人普遍有悲秋的情怀,也正是在这种情怀的影响和刺激下悲秋成为我国古典文学创作中最为重要的主题之一。

从《诗经·国风·秦风》中“蒹葭”篇中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到屈原《湘夫人》中的“帝子降兮木北渚,目眇眇兮愁乎,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和叶下”;从曹丕《燕歌行》中的“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到柳三变《雨霖铃》中的“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从南唐后主《相见欢》中的“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到纳兰容若《清平乐》中的“将愁不去,秋色行难住。

六曲屏山深院宇,日日风风雨雨”等,悲秋情怀一直萦绕在古代文人的心头。

也正因为此,在我国的古典文学作品中,“悲秋”成为备受文人青睐的永恒创作主题。

但凡有写到秋天景致,抑或在秋天抒发情怀时,古人眼中的秋山秋水、秋草秋木、秋鸟秋虫,乃至于秋风秋月、秋思秋绪都会沾染上或浓或淡的愁苦情思。

所有这一切,都是古人悲秋情怀的表现与抒发。

中国古代文人为何会有如此强烈而鲜明的悲秋情怀呢,对此进行研究我们不难发现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点:1 秋天独有的肃杀萧条的自然环境与氛围一年四季,景色各异。

春天的蓬勃生机,夏天的绚烂热烈,秋天的肃杀萧条,冬天的寒凛落寞,每个季节都有专属于自身的独特景致与氛围。

人们身处不同景致与氛围之中情绪也会因之受到感染。

文人多凄怨,悲剧缘何原

文人多凄怨,悲剧缘何原

文人多凄怨,悲剧缘何原——从辛弃疾的“怀才不遇”说起【摘要】在中国古代,文人常以悲愤凄怨、怀才不遇的形象出现。

伟大的爱国词人辛弃疾便是这些文人中一个突出的典型。

本文试以辛弃疾的创作和人生经历为切入点,分析中国古代文人怀才不遇的悲剧命运及其悲剧产生的原因,进而探讨古今文人的心理差异及其对当今知识分子如何立身处世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辛弃疾;创作;古代文人;怀才不遇我们阅读中国文学经典时,会发现一个鲜明的特点:咏怀型作品占了很大比例。

而且文学家在艺术上的作为越大,所受的苦难越重,他们那光焰千丈长的作品与其深重的人生悲剧往往也更引人注目。

在种种人生悲剧中,“怀才不遇”则是古代文人所遭受的最为常见也最为沉痛的悲剧。

夸张一点说,中国文学史几乎就是一部文人悲剧史:三闾大夫自投汨罗,曹子建七步成诗,陶渊明愤世长隐,谪仙人青天揽月,李后主饮鸩毙命,苏东坡赤壁怀古,宋徽宗身死他乡;还有诸如王实甫、关汉卿、吴承恩、蒲松龄、吴敬梓、曹雪芹等等留下了“千古文章”的大文豪,他们在写下辉煌篇章的同时却又一一写下了自己愤愤不遇的坎坷遭际。

而真正实现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和人生抱负的文人真是少而又少,哪怕是在封建盛世也难以做到真正的人尽其才,如在西汉昌盛时期,也有许多失意文人感叹生不逢时,董仲舒的《士不遇赋》、司马迁的《悲士不遇赋》便生动地揭示了文人们即使身处封建盛世也难以有所作为的悲剧命运;而身处盛唐时期的张九龄进退出处的人生轨迹更从一个侧面“展示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立身处世的苦涩和艰难”[1]。

南宋词人辛弃疾自然也不能超脱出这个命题。

他的词,是其壮志难酬的悲愤呐喊,那种将希望一点一点磨蚀为绝望的心路历程更是令人扼腕。

研究他的创作和人生经历,我们能更好地了解古代文人们所遭受的类似悲剧。

一、“光照日月”的艺术成就与壮志难酬苦作词的“无奈”辛弃疾是南宋词坛上成就最高的词人,他的词内容博大精深,风格雄浑雅健,建立并发展了苏轼所开创的“豪放”词派。

金昌绪《春怨》赏析:思妇情与战祸哀歌

金昌绪《春怨》赏析:思妇情与战祸哀歌

金昌绪《春怨》赏析:思妇情与战祸哀歌《春怨》是唐代诗人金昌绪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这首诗运用层层倒叙的手法,描写一位女子对远征辽西的丈夫的思念。

首句写妇女“打起黄莺”的动作,次句写“打起”的原因是“莫教啼”,三句写“莫教啼”的目的是不使其“惊妾梦”,四句又写“妾梦”是到辽西会见丈夫。

全诗意蕴深刻,构思新巧,独具特色。

一、作品原文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二、译文及注释1、译文我敲打树枝赶走了树上的黄莺,不让它在树枝上不停鸣叫。

它的叫声会惊破我的好梦,不能到辽西与戍守边关的亲人相见。

2、注释辽西:古郡名,在今辽宁省辽河以西地方。

妾:女子的自称。

莫:不。

三、创作背景这首诗大约创作于公元8世纪初期,正值唐朝盛世,国家疆土广大,人民生活相对富足。

然而,边疆战事不断,士兵离家出征成为常态。

金昌绪作为一位文人,敏锐地捕捉到这一现象,并通过诗歌表达了对普通家庭因战争所受痛苦的同情。

四、作品赏析1、文学赏析这首小诗以妍美的生活意象体现幽怨的情思:在一家庭院的树梢头上,有几只爱唱歌的黄莺儿正在欢唱着,突然,住室的门被打开了从里面走出一位红颜少妇,嗔怒地把唱得正欢的黄莺儿赶跑了,口里还喃喃不已地自言自语着。

这就是此诗要描绘的一幅生活画面,春光如此可爱,黄莺儿婉转的歌声又那么悦耳动听,这位少妇为何无心欣赏良辰美景,反而要把黄莺儿赶走。

原来,她的丈夫久戍边疆,遥遥千里,音容杳无,她寂寞惆怅而又无可奈何,只能寄希望于梦中和亲人相见。

此刻,也许她在梦境中正走在去边地的路上,满心欢喜地盼望着和丈夫的会面,不知趣的黄莺儿偏偏在这个时候惊扰了她的美梦,她连这种虚幻的安慰也不能得到,必会把一腔怅恨无端地向着黄莺儿发泄。

五言绝句妙在以小见大,语短意长,这首诗正是如此。

它摄取了一位少妇日常生活中一个饶有趣味的细节,反映了一个重大的社会课题。

诗中所说的辽西,为唐朝东北边境军事要地,据史载,当时在唐朝东北边境上居住着奚、契丹等少数民族,唐王朝和契丹族之间多次发生战争,朝廷曾先后派武攸宜、张守珪等进击契丹人。

浅谈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悲怨美

浅谈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悲怨美

浅谈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悲怨美作者:高敏来源:《名家名作》2018年第01期[摘要]近年来悲怨美成为广大学者在文学创作和研究中的主流,因其不仅在表达情感上更加丰富,而且其个性化的创作手法更具有文学深度,这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进程。

为了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学中悲怨美产生的原因,要从悲怨美基本形式上着手,从而进入对中国古代文学中悲怨美更深层次的研究。

以期能够对中国文学创作产生一定影响,促进中国文学有更多、更好的创作形式。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文学创作形式;悲怨美[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8854(2018)01-0036-01自古以来,文学作品风格和创作方向皆取决于当时的文化环境与心理变化,不仅我国古代文学如此,西方亦然。

在中国古代学者进行文学创作时,其作品中充斥着满满的悲怨情绪,形成该形式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当时文化氛围、文人心理变化和所生活时代的大环境。

对现代学者来说,细致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中悲怨美的创作形式,能够在了解文人心理活动的同时,更好地探析中国文学中悲怨美的发展过程。

一、悲怨美在中国古代文学中表现形式(一)悲怨美的概念及界定范围作为古代文学最主要的感情表达形式之一,“悲”在其中扮演了很重要角色。

而不同文人学者创作的作品中“悲”的含义都有所不同,主要是由于民族和地域文化不同导致的。

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文化土壤,使中国古代文学产生了一种独特的“悲怨美”的情感表达方式。

对于悲怨美可如此理解,“悲”主要是文人学者自身的一种经历或一件事的属性;“怨”则体现出文人学者心中的情感,这种表达方式会加强其深度及在现实中的实际效果。

由此可见,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悲怨美风格在目的性上旨在抒发心中所想,从而进行感情交流,这也正是古往今来中国文人学者进行文学创作时的主要目的与意义。

(二)人与人之间共通的悲剧意识人类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在还没有形成统一文化意识和一定理性认知之时,“悲”的意识就已经成为人类群体的本能之一,但当时是由于离别与死亡等一些不可抗拒因素所引起的情绪上的反应,尚未形成系统的悲剧意识。

中国古诗人诗歌创作多悲秋感秋之原因略析

中国古诗人诗歌创作多悲秋感秋之原因略析

中国古诗人诗歌创作多悲秋感秋之原因略析摘要:本文试对中国古代诗人在进行诗歌创作时为何多悲秋感怀之原因略作分析。

悲秋是古代诗人诗歌创作中常见的主题,当然也有例外情况,不过本文不讨论其他的特殊情况。

这种悲秋现象的出现必定有一定的原因,此文将从心理因素、文化因素、生理因素三方面来对这种现象略作分析。

关键词:古诗;悲秋;原因古诗人以悲秋为主题的诗歌,一般是借秋色、秋景、秋物、秋风、秋声、秋叶等一些具体意象来表达羁旅怀思、感世伤生、老病之哀、家国之痛的感喟。

本来秋天是一个秋高气爽,五谷丰登,万物成熟的季节,这个季节带给人丰收的喜悦以及成熟的饱满感。

那为什么秋天总是引起古代诗人的悲愁?并不是秋天本身是悲愁的,而是人的原因,各种原因使得古代诗人在秋天的季节里面对秋天的诸多景物更容易产生悲愁之感。

一、心理因素诗歌是文学作品基本体裁之一,一切样式的文学作品都是现实生活的反映,诗歌不同于其他文学样式,“它吟咏的是使人最激动的生活事件。

它要求精选生活材料,抓住感受最深、表现力最强的自然景物和生活现象,用极概括的艺术形象达到对现实的审美反映。

”诗人进行诗歌创作必须要一积累获取一定量存在在生活中诸多材料为基础,“从心理学角度看,文学材料的个体获取流程可描述为:首先,外来刺激被眼、耳、鼻、舌、身等感官所接收,并转化为各种神经兴奋模式。

其次,这些模式几乎同时传给感觉缓冲器,即大脑的某个部位。

第三,被留存的信息接着会被转化为一个有意义的符号,进入短期记忆。

第四在短期记忆中,有的信息不经处理就作为精神材料直接流入长期记忆——这些信息往往是刺激强烈,或与本人某种需要、某种经历密切相关的内容;”这些给与诗人强烈刺激、深刻感受的生活材料就会经常不经意地被诗人运用到诗歌创作中,同时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人们在快乐悲伤两种不同感受中常常对悲伤消极的事物情绪反而感受更深刻,能形成强烈的刺激。

秋天季节里的景物多呈现出成熟即将凋零的状态,从一年四季节的范围来看,秋天处于即将逝去的阶段,如同在一个季节的范围里春天里的暮春阶段,从小范围来说古代诗人以伤春为主题的诗作多是以暮春为创作材料,而非初春。

《春怨》全诗原文及鉴赏

《春怨》全诗原文及鉴赏

《春怨》全诗原文及鉴赏《春怨》全诗原文及鉴赏《春怨》是唐代诗人金昌绪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这首诗运用层层倒叙的手法,描写一位女子对远征辽西的丈夫的思念。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春怨》全诗原文及鉴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解题】此诗作年不详。

唐时曾收入顾陶编《唐诗类选》。

题一作《伊州歌》,《乐府诗集》卷七九引《乐苑》云:“《伊州》商调曲,西凉节度盖嘉运所进也。

”诗中用句句相承、环环相扣、层层倒叙的手法,怕惊梦不得到辽西与征人相会,因此不教莺啼,为不教莺啼而把莺打起,则其怨的内容可不言而喻。

全诗颇具民歌风味,自然平易,曲折含蓄。

谢榛《四溟诗话》卷一称此诗“摘一句不成诗”,王世贞《艺苑卮言》卷四云:“不惟语意之高妙而已,其篇法圆紧,中间增一字不得,着一意不得,起结极斩绝,然中自舒缓,无馀法而有馀味。

”沈德潜《唐诗别裁》云:“一气蝉联而下者,以此为法。

”【全诗】《春怨》[唐].金昌绪.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注释】妾:诗中女主人自称。

辽西:唐之辽西有二,一在今北京怀柔县南,一在今锦州以北,辽河西岸,为隋辽西郡所在。

或者辽西为边地之泛称,无须斤斤于具体地名之考释。

【注释】①打起:打走。

②妾:古代妇女对自己的谦称。

③辽西:今辽宁省西部,唐时为边塞之地,此处代指丈夫征戍之地。

【译文】打走了黄莺儿,不教它在枝上鸣啼。

它的啼叫哟!惊破了我的好梦,那梦中我正在辽西。

【导读】这是一个美丽的春天的早晨,树上的黄莺在婉转地啼叫,可是一个少妇却怒气冲冲地要赶走这只黄莺。

这只黄莺哪里知道,正是自己的啼叫惊醒了少妇的美梦,因为在梦里她正与征戍的丈夫相聚在辽西。

这首诗从思想意义上看,只是一首抒写儿女之情的小诗,却有深刻的时代内容,它是一首怀念征人的诗,反映了当时兵役制度下广大人民所承受的痛苦。

这首诗语言生动活泼,具有民歌色彩,章法上与众不同,通篇词意联属,句句相承,环环相扣,通篇只说一事,四句只有一意,却不是一语道破,一目了然,而是层次重叠,极尽曲折之妙,每一句都令人产生一个疑问。

《春怨》读后感

《春怨》读后感

《春怨》读后感
以下是一篇关于《春怨》的读后感:
《春怨》这首诗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春天里的哀怨情绪。

诗中的“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表现了女子对黄莺叫声的厌烦,她试图阻止黄莺的鸣叫,反映出她内心的烦躁和无奈。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则揭示了女子哀怨的原因,她的美梦被黄莺的叫声惊醒,无法到达辽西与心上人相见。

这种对爱情的渴望和无法实现的痛苦,让人感受到她深深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让我体会到了古代女子在爱情中的哀怨和无奈。

她们往往无法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只能将思念和痛苦寄托在诗歌中。

同时,也让我感受到了春天这个美好季节里,人们的情感并不总是欢快的,也可能隐藏着淡淡的忧伤。

通过阅读《春怨》,我对古代诗歌中情感的表达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对人们内心世界的复杂性有了更多的思考。

《春怨》赏析

《春怨》赏析

《春怨》赏析《春怨》赏析1“庭前时有东风入,杨柳千条尽向西。

”的诗意:一阵东风从小院里吹过;千万条柳枝便如同千万缕离情,一条一缕都向西指。

这两句是说,时值春日,苦忆征人,朝夕西望,怨东风多事,吹拂杨柳,千条向西,勾起人的愁思。

不言己之离情万缕,朝夕西望,思绪万千,而曰东风拂柳,条条向西。

情寓景中,构思巧妙,诗家出神入化之笔,乃画家白描烘染之法。

出自刘方平《代春怨》朝日残莺伴妾啼,开帘只见草萋萋。

庭前时有东风入,杨柳千条尽向西。

注尽向西:唐时征战多在西陲。

诗意时至暮春,独守空闺,莺啼声稀稀落落,应和着我的阵阵低泣。

扯起珠帘,扑面央入满眼芳草。

一阵东风从小院里吹过;千万条柳枝便如同千万缕离情,一条一缕都向西指;那迢迢的西陲啊,正是爱人守戍的地方。

赏析《代春怨》是刘方平写的一首代言体的诗,写闺妇思念在西陲戍边的丈夫。

截写了思妇在一个早晨里的所闻所见所思。

写出了她在暮春时节对久戍西疆的丈夫的离惜别绪。

言辞虽无怨字,“怨意”却无形中流露了出来。

“朝日残莺伴妾啼,开帘只见草萋萋。

”“朝日”,犹日日,时俗口语;春暮莺稀,故谓“残莺”。

“朝日”、“残莺”不仅点出暮春之晨的季节,时间,也使人们的想象自然从今晨的镜头回溯昨夜以至整个春天。

阳光八室,晓莺啼愁,又一个恼人的春夜度过了。

“残"字流露出她的迟暮之忧,“伴”字更传达出她的孤凄之感。

时至暮春,独守空闺,自然怨忧满怀,偏偏几只残莺似乎也察知闺中思妇的孤寂,天天来陪伴着她叫个不停,更令人愁肠百结。

愁之无奈,只好拉开窗帘,目之所见,芳草萋萋,碧色天涯。

这无边的春色,既能勾起往日“草色青青送马蹄”的回忆,也可以引起草绿有期,征人难待的悲恨。

眼前所见,心中所思,景、事相连,更惹动无限伤怀。

她只得再次将视线移开。

“庭前时有东风入,杨柳千条尽向西”。

这两句别具匠心。

“时有东风入”为“千条尽向西”之因,在东风的吹拂下,杨柳千条向西摇摆,既写出了眼前景又传递出心中情。

浅谈唐诗宋词中的秋悲春恨

浅谈唐诗宋词中的秋悲春恨

春花秋月何时了——对唐诗宋词中“秋悲春恨”的一点思考徐英颖中国古人有“欢愉之词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的审美直感,在这种审美直感的指引下,中国的古代文学中有着浓厚的悲怨情结,中国古代的优秀作家、优秀散文、韵文创作,几乎无不与悲怨之情联系纽结。

唐诗宋词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两朵奇葩更是围绕着悲怨哀伤之情奏响了中国古代文学的主旋律。

从“举杯浇愁”的天上谪仙,到“怎一个愁字了得”的词苑才女,从“此恨绵绵无绝期”的白居易,到“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柳永,他们宣泄的情感,只有所致因由和轻重分量的不同,在感人的程度和艺术魅力上,却都是共同的无可轩轾。

在阅读众多的有着浓重的悲生怨世之情的作品后,我们可以发现,很多此类作品有着共同的两大主题,即秋悲、春恨,而这两大主题在唐诗宋词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一、秋悲处在农耕社会的古代中国人对季节的变换有着特殊的情感,李白《将进酒》云:“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古人从春荣秋衰的自然景象中,首先感悟到的就是时间的流动、生命的有限。

杜甫五十六岁写了《登高》,“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喟然长叹“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叶黄人老,在萧萧而下的落木中,寄予了一种最深沉的人生悲情。

辛弃疾《水龙吟》写道:“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尽”,以流水之逝而不返,暗示生命年华之消逝不在。

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秋的来临,意味着年已过半,时间不停顿的流逝对人而言就会感慨甚深。

春天充满生气,富有活力,秋天却是一派衰败、零落的景象,秋天往往会在一瞬间唤起人的恐惶和悲伤,以及一种个体的命运感。

秋悲作品的抒情主人公往往都是男子,而所悲之因多是“感士不遇”。

对于中国古代的男子而言,他们毕生有三大追求:修史、娶五大姓女子、金榜提名,而在这三大追求中,事业在他们的心目中所占的地位是最重要的,如果到了晚年,仍然壮志未酬,回首平生,就会百感交集,悲愤难耐。

秋天衰败零落的自然景象正是引发这种悲愤之情的重要媒介。

金昌绪《春怨》原文、赏析、作者表达什么思想情感?

金昌绪《春怨》原文、赏析、作者表达什么思想情感?

金昌绪《春怨》原文、赏析、作者表达什么思想情感?春怨金昌绪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金昌绪,余杭(今浙江杭州市人)。

唐大中(847—859)年间校书郎顾陶编的《唐诗类选》收了他的这首诗,所以可以判断他的这首诗作于公元859年之前。

金昌绪只留下这首诗,但是有了这首诗,他也就可以不朽了。

《千家诗》于此诗作者署盖嘉运,为时过晚,不取。

《春怨》一作《伊州歌》,而《伊州》是唐代流行歌曲之一,其歌词大多写闺怨,这首诗也是这样。

起句中的“打起”就是赶走的意思。

“黄莺”如前所说是春天的候鸟,黄莺啼最富有春天的特点,它们啼叫是为了求偶。

“儿”读“ní”,这样就与“啼”与“西”押韵了。

次句承上写赶走黄莺的目的是不让它啼叫。

“莫教”是不让的意思。

“啼”是黄莺叫的特点。

如宋苏舜钦《雨中闻莺》诗描写道:“娇娭人家小女儿,半啼半语隔花枝。

”本诗前两句写黄莺的啼叫声将女主人吵醒了,所以她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将黄莺儿赶走,也许她还想回到床上重温她的美梦。

三、四两句交代将黄莺儿赶走的原因是黄莺儿吵得女主人不能在梦中到辽西与丈夫见面。

“妾”是古代女子自称的谦词。

“辽西”是辽河以西地区,为唐代边防戍守地区之一。

因为东北地区,除高丽、百济、新罗等国家外,还有契丹、奚、室韦、靺鞨、渤海等少数民族,他们时而内附,时而独立,民族矛盾非常尖锐。

这首诗的构思非常巧妙。

这四句诗确如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卷十九所说是“一气蝉联而下”,显得非常流畅,实际上当中有许多转折,让人产生一个疑问又一个疑问。

照理说人们都很喜欢黄莺儿,为什么女主人起床后的第一件事要将黄莺儿赶走?原来是女主人不让黄莺在枝上啼叫。

照理说黄莺儿的啼叫声很好听,为什么不让它啼叫呢?原来它的啼叫声惊醒了女主人的睡梦。

照理说睡梦被黄莺儿吵醒了是小事一桩,为什么女主人要发这么大的脾气呢?原来女主人的睡梦被吵醒以后,女主人就不能与丈夫在梦中见面了。

细细一想,原来女主人在现实生活中已经很长时间都没有与丈夫见面了,只好求诸梦境。

浅谈李清照前期词的愁怨之美

浅谈李清照前期词的愁怨之美

浅谈李清照前期词的愁怨之美李清照是我国古代众多的女作家中,处于最突出的文学地位。

即使是在基本上由男性作家构成的文学史上,也是一个地位稳定,不可忽视的亮点。

作为一代词宗,她的词不仅笔情浓至,富有感染力,还特别善于锤炼语言,并能以平常的面貌出现表现细微深入的情意。

李清照词之所以具有如此魅力而后人难以超越,是由于她作为文坛上难得一见的女词人,第一个在文学作品中真实地抒发妇女内心世界的种种情感,而这些情感都取材于她的生活轨迹和情感经历。

李清照词的作品风格,也可以依照她一生的经历大致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是在中原的时期、北宋的时期,前期作品多是写她在赵明诚离家外出的离愁别恨,以及一些描写闺中生活和咏物之作,一般都是局限在个人的狭小空间里,而这一个时期她的作品风格充满着愁怨之美。

后期是在江南的时期、南宋的时期,而作重描写了那个时期某些面貌的作品,此期作品则充满了国残家破、未死身零的浓重的悲伤。

本文则只谈李清照前期词的愁怨之美。

李清照之父李格非,官至礼部员外郎,他的文章受知于苏轼,为苏门“后四学士”之一。

生母为宰相王珪之女,早卒,亦擅文藻。

在这样一个学识渊博、文化氛围浓厚的家庭中出身的李清照,从小便热爱读书,受到很好的文化教养,再加上她与生俱来的文学天赋,更为她的文学创作之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另外,虽然在宋代程朱理学派兴起的时期,大力提倡封建礼教,妇女们受到种种的束缚限制,但由于当时士大夫家庭往往都非常注意女儿的教育。

因此,李清照的家庭的氛围也相对比较宽松开明,才能造就了她率真自然的性格和心灵,奠定了其独立自由的文学创造风格。

李清照在宋代诸媛中,自幼聪明好学,少女时代就已经初露了她过人的文学才华。

在这个时期,由于国泰民安,加之优越的家庭环境,个人的心情是无忧无虑的,因此,她的词在这个时期的格调和内容都是欢快,而充满乐趣的。

如比较典型地代表了这一特点的作品《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唐诗解读——金昌绪之《春怨》

唐诗解读——金昌绪之《春怨》

唐诗解读——金昌绪之《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解读:唐自开国后,东北边疆战事不断,成为困扰唐王朝的一大边患。

也因此,在唐诗中留下很多与东北战事有关的诗作,这些诗作主要表现战争给人们带来心灵和情感创伤,表达出对战争的厌恶之情,金昌绪这首诗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短短二十字,不卖弄才情,不雕饰语言,因其发自真情,语言生动活泼,明白如话,叙述了一位青年女子在春光宜人的清晨,此时莺鸣枝头,而自己似醒非醒,欲梦难梦的苦闷,想驱走树上黄莺,好让她梦到在辽西戍边的丈夫,享受片刻贪欢的急切心情。

诗歌以戏剧性的语言开篇——“打起黄莺儿”,似有不近人情之意,紧接着道出缘由——“莫教枝上啼”。

然观者仍不解其背后深意。

黄莺鸣春,本是自然万物之情,天然乐事,何以能让这位女子心生烦躁呢?第三句“啼时惊妾梦”道出了其中的原因。

原来鸟儿不解人意,女子正沉浸在梦中的甜蜜和幸福时,却被鸟儿鸣叫给吵醒。

那位这位女子在梦中梦见了什么,她向往什么,追求什么?这又是该诗的一个悬念,最后一句——“不得到辽西”。

原来自己的爱人在辽西戍边,许久没有回家,这也是青年女子欲诉无人能懂的心事,这也是全诗唯一要诉说的一件情事。

诗人在结构上极曲曲折腾挪之能事,直到最后才将这埋在心底最深沉、最真切的情感抒发出来。

诗人不从正面落笔,而是匠心独运,短智二十字句,却设置了五处悬念,于委婉曲折这中,道出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

诗人这首小诗的构思、立意“非苦意索之”所能及,“真情发为天籁,一句一意,仍一首如一句”,实为五言绝句的最高境界,也对后世文学作品产生了巨大影响。

金昌绪,生卒年均不详,浙江馀杭人,大中以前尚在世。

《全唐诗》仅存诗一首,但却成为千古传唱的名篇。

论金昌绪《春怨》类作品在元散曲中的嬗变

论金昌绪《春怨》类作品在元散曲中的嬗变

论金昌绪《春怨》类作品在元散曲中的嬗变南瑛【摘要】金昌绪的《春怨》,以意象之美丽、构思之精巧、情感表达之含蓄等,成为元代以前同类创作模式作品之翘楚.元散曲中,在保留其基本元素"嗔怨"的前提下,进行了适度的创造性改变.主要表现为意象选择的不同,情感氛围的凄凉孤寂,情节结构的细腻曲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期刊名称】《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7(000)010【总页数】3页(P112-114)【关键词】金昌绪《春怨》;元散曲;嬗变【作者】南瑛【作者单位】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文学与传媒学院,甘肃成县742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7.24金昌绪的《春怨》,是中国古代闺怨文学中的优秀篇章,与其构思相类似的作品,从南朝民歌到元代散曲,大致形成一个系列,有前后相沿的痕迹。

本文分元代之前诗词和元代散曲两部分,对这类作品做一梳理,试图探讨同类题材在不同时代不同文体中的嬗变,从而挖掘其独特的内涵。

所谓“《春怨》类作品”,是指以嗔怪鸣鸟惊破好梦,或啼叫报喜不灵,含蓄地表达出古代女子的思远情怀的一类诗词。

此类作品元代之前可举出四首。

南朝乐府民歌《读曲歌》:打杀长鸣鸡,弹去乌臼鸟,愿得连冥不复曙,一年都一晓。

[1]歌中的“长鸣鸡”、“乌臼鸟”,天黎明时啼唤,原本是其天性使然,但却无意间惊扰了抒情主人公的团圆美梦,因而被无端“嫌恶”,遭到击打。

诗歌正是以对鸣鸟的迁怒为构思的枢纽,通过抒情女子无理而有情的举动,表现其内在的情感波澜。

语言朴素,感情真挚。

无独有偶,敦煌民间词有一首类似之作《鹊踏枝》:叵耐灵鹊多瞒语,送喜何曾有凭据。

几度飞来活捉取,锁上金笼休共语。

比拟好心来送喜,谁知锁我在金笼里。

欲他征夫早归来,腾身却放我向青云里。

[2]词中的鸣鸟意象则是“灵鹊”,即喜鹊。

俗谚有“喜鹊叫,客人到”之说,典籍中亦有记载,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时人之家闻鹊声,皆为喜兆,故谓‘灵鹊报喜’。

春恨和登建康赏心亭对比感悟

春恨和登建康赏心亭对比感悟

春恨和登建康赏心亭对比感悟近日,我读了两篇中国古代文学名篇《春恨》和《登建康赏心亭》。

这两篇作品都以描绘江南风景为主题,但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情感与意境。

通过对比这两篇文章,我深刻感悟到了文学的魅力和人生的哲理。

《春恨》写的是南唐时期文人沈括在离别故地的感伤之情。

文章以“春恨”二字为题,可见作者对故土的思念之情。

文章中描写了作者离开家乡的情景,以及他思念家乡的心情。

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春天的美景,通过描写春天的花草树木、江水和小船,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文章中的每一句话都充满了对家乡的眷恋和对离别的痛苦,读来令人动容。

与之相比,《登建康赏心亭》则展示了登临高处俯瞰江南风景的壮美景象。

文章以“登”字为题,显示了作者对江南景色的向往和追求。

文章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开篇,通过独特的视角和多样的描写手法,展示了江南山水的壮丽和美丽。

作者通过描写山水之间的关系、物象之间的相互作用,表达了自己对江南风景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整篇文章透露出一种豪情壮志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通过对比这两篇文章,我深刻感受到了文学的魅力和人生的哲理。

《春恨》描绘了一个人离别故土的痛苦和思乡之情,反映出人们对家乡的眷恋和对故土的思念。

而《登建康赏心亭》则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反映出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这两篇文章都展示了人们对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的追求,让人感受到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幻。

通过阅读这两篇文章,我也深刻认识到了江南风景的独特魅力。

江南的山水之美,以及其中蕴含的文化底蕴,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江南的春天,花草树木的繁茂,江水的清澈,小船的往来,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

这种美丽让人陶醉,也让人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和向往。

通过对比《春恨》和《登建康赏心亭》这两篇文章,我深刻感悟到了文学的魅力和人生的哲理。

无论是对故土的思念还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都展现了人们对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的追求。

江南的风景,以其独特的魅力和美丽,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生命的不可预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恨秋怨何其多--中国古代诗歌作家创作心态浅探
熊正荣
【期刊名称】《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1(0)4
【摘要】在中国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创作中,"伤春悲秋"是最常见的情景构置模式之一.文章认为:"喜聚不喜散"的独特民族心态,强烈的时间和生命意识,比兴寄托、情景交融的诗学传统是造成"春恨秋怨"弥漫诗坛的重要原因.
【总页数】2页(P65-66)
【作者】熊正荣
【作者单位】淮南师范学院,中文系,安徽,淮南,232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1
【相关文献】
1.乡土中国中的区域文化研究走向浅探——以浙籍当代作家创作为例 [J], 方爱武
2.《聊斋志异》涉仙题材与蒲松龄创作心态浅探 [J], 黄伟
3."憾""恨""怨""悔"词义兴替的历时浅探 [J], 郭外芳
4.无法割舍的“历史”情结——浅探张贤亮新时期小说的基本创作心态 [J], 张明雪
5.曹雪芹悲剧创作心态浅探 [J], 黄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