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炼易筋十二式,排汗祛毒健康养生
易 筋 经 十 二 式
易筋经十二式易筋经是一种以强身壮力为主的锻炼方法,“易”有变易的意思,“筋”指筋脉。
它的主要特点是动静结合,内静以收心调息,外动以强筋壮骨。
易筋经健身之法,首见于《易筋经》,该书据近人考证为明代天台紫凝道人于天启四年(1624年)撰成。
【基本内容和方法】易筋经包括内功和外功两种锻练方法,各有12势。
易筋经内功采用站式,以一定的姿势,借呼吸诱导,逐步加强筋脉和脏腑的功能。
大多数采取静止性用力。
呼吸以舒适自然为宜,不可迸气。
古代相传的易筋经姿式及锻炼法有12势,即韦驮献杵(有3势)、摘星换斗、三盘落地、出爪亮翅、倒拽九牛尾、九鬼拔马刀、青龙探爪、卧虎扑食、打躬势、工尾势等。
易筋经外功注重外壮,《易筋经外经图说》指出:“凡行外壮功夫,须于静处面向东立,静虑凝神,通身不必用力,只须使其气贯两手,若一用力则不能贯两手矣。
每行一式,默数四十九字,接行下式,毋相间断。
行第一式自觉心思法则俱熟,方行第二式。
速者半月,迟者一月,各式俱熟,其力自能贯上头顶。
此炼力炼气,运行易筋脉之法也。
”(一)易筋经内功1.韦驮献杵第一式:立身期正直,环拱手当胸。
气定神皆敛,心澄貌亦恭。
(口诀)自然呼吸,两腿挺膝,两足跟内侧相抵,脚尖外撇,成立正姿式,躯干正直,头顶之百会穴与裆下的长强穴要成一条直线;两掌自然下垂于体侧;目平视,定心凝神;然后双手向前分抬合十,停于胸前膻中穴外,式定后约静立一分钟。
(详解)2.韦驮献杵第二式:足趾拄地,两手平开。
心平气静,目瞪口呆。
接上式;自然呼吸,两掌从胸前向体侧平开,手心朝上,成双臂一字状;同时两足后跟翘起,脚尖着地,两目瞪睛平视;心平气合。
式定约静立半分钟。
3.韦驮献杵第三式:掌托天门目上视,足尖著地立身端。
力周骽胁浑如植,咬紧牙关不放宽。
舌可生津将腭抵,鼻能调息觉心安。
两拳缓缓收回处,用力还将挟重看。
接上式;逆呼吸,两掌分别上抬,至双臂成U字状时,双肘微弯,掌心朝上,尽力上托;同时咬齿,舌抵上腭,气布胸际。
古传内功易筋经十二势
古传内功易筋经十二势作者:来源:《少林与太极》2012年第08期所谓易筋者,非真能将人体之经络取出而换以坚强之筋,犹言练此功夫,日久之后即可使筋骨坚强,胜于未练之时,如脱胎换骨。
易筋者,比喻之辞也,实为练力运气、舒展筋脉之法。
此功练成之后,即能运柔成刚,以御外侮。
虽精气已衰之人,勤习此法,也足以延年祛病。
第一势【练法】先盘膝而坐,以右脚背加于左大腿之上面,更将左脚从右膝外扳起,以左脚背加于右大腿之上面,使两足心皆向上。
此为双盘趺坐法,即寻常打坐,亦多用此法,唯须练习有素,始能自然。
坐时身宜正直,且不能有所依傍,而坐于木板之上。
因棕藤之垫,质软而有弹力,易使人身体偏侧,故不相宜。
两手则紧握双拳,四指屈于内,而以拇指护其外。
两拳放于膝头之上,须纯听其自然,不可稍微用力。
将双睫下垂,眼露一缝,口紧闭,上下牙关相切,舌舔于牙关之内,冥心屏息,全身完全不用丝毫勉强之力,唯将精气神三者,用意想之法,而注于丹田。
在入手之初,决不能立时汇合,唯如此凝思存神,日久自有功效。
【要点】此势在未行功之先,因心中杂念,一时不易完全消灭。
杂念不消,则心神不宁;心神不宁,则精神涣散,行功等于不行,绝不能收到丝毫效果。
故先用此法,消其杂念,然后行功,自无妨碍。
所以,必注想于丹田者,盖以其为内府之中宫也。
第二势【练法】行第一势功夫,大约以一炊时为度,然后更续行第二势。
趺坐如前,两足并不放开,身体亦完全不动,唯两手则将握拳之指,徐徐放开,以舒直为度。
然后,将两臂缓缓从侧旁举起,掌心向上,举至平肩之时,则屈肱内引,由头上抄至后面,同时,翻转手腕,使掌心向前,大指在下,至玉枕穴后面时,两手渐渐接合,十指交叉,而抱持其后头,两手之掌根,适按于耳门穴之上,两臂则成三角形。
抱时不宜有有形之力,头略后仰,胸稍前突。
唯在两手动作之际,躯干各部,不宜稍有震动,心意仍须注在丹田;既抱住头颅之后,略事停顿,即提气上升,意想此一口气,似由丹田而起,经过脐轮,上达心包,而过喉结,直至顶门,而停留片时,再使由顶门向后转下,经玉枕穴由颈椎缘脊而下,过尾闾抄至海底,再转上而回至丹田。
练易筋经12式心得体会(完整版)
练易筋经12式心得体会(完整版)易筋经是古代武术秘笈之一,据传能够强化肌肉和提升身体力量。
经过我长时间的练习和体悟,我对易筋经12式有了一些深入的理解和心得体会。
下面是我对每个式子的个人见解:第一式:开背长势这个式子主要强调的是背部肌肉的拉伸和放松,可以有效改善姿势不良带来的身体不适。
通过深度的舒展和呼吸,我感受到了整个背部肌肉得到了舒张和放松,同时得到了身体的延展。
第二式:踏步架势这个式子强调的是腿部和腹肌的力量和稳定性。
通过踏步和踢腿的动作,我能感受到腿部肌肉的力量锻炼和协调性的提升。
同时,这个式子还能够帮助我提高平衡力和身体的稳定性。
第三式:推掌势这个式子主要练习上肢力量和柔软度。
通过推掌的动作,我感受到了手臂肌肉的紧张和柔韧度的提升。
同时,这个动作还能够有效锻炼核心肌群,提升上半身的稳定性。
第四式:水平横劈水平横劈是一种强调锻炼腰腹部力量和身体的协调性的动作。
通过横劈的动作,我感受到了腰部和腹肌的力量得到了锻炼,同时身体的平衡和协调性得到了提升。
第五式:飞鸟势飞鸟势主要锻炼身体的稳定性和柔软度。
通过模仿飞鸟振翅的动作,我能够感受到肩背肌肉的拉伸和舒展,同时身体的平衡和协调性也得到了提高。
第六式:百架劈手这个式子强调躯干和臂部肌肉的力量和柔软度。
通过练习百架劈手,我感受到上肢和躯干肌肉的力量和柔韧度都得到了锻炼。
同时,这个动作还能够提高上肢和躯干的协调性和稳定性。
第七式:猫踢势猫踢势主要锻炼下肢的力量和爆发力。
通过模仿猫腿踢出的动作,我能够感受到下肢肌肉的力量和协调性得到了提高,同时也让我体验到了自身爆发力的增强。
第八式:虚卧势虚卧势是一种全身肌肉群的综合锻炼。
通过虚卧的姿势,我能够感受到全身肌肉都在得到锻炼,尤其是腰部和腹肌。
第九式:椎尾势椎尾势主要强调腰椎的柔软度和稳定性。
通过椎尾的动作,我感受到腰椎的按摩和舒展,同时还能够提高腰部的协调性和灵活度。
第十式:跌步劲跌步劲主要锻炼下肢和核心肌群的力量和稳定性。
练易筋经12式心得体会
练易筋经12式心得体会----------------------------------最新精选范文公文分享-----欢迎观看-----------------------------------------------练易筋经12式心得体会如果说起我与易筋经结缘,要从两年前(2006年5月)说起,练易筋经12式心得体会。
我今年30岁,人说男人三十而立,应该是精力旺盛的年龄,但是两年前的我感觉身体状况很不好。
我一直以来都有胃痛的毛病,有时候是一阵一阵的,有时候是连续疼痛2-3天,吃过中药,效果甚微。
而且我平时生活习惯也很不规律,我的作息时间一般都是晚睡早起,而且早晨很少吃早饭,这也许就是我落下胃病的原因。
我从事的是IT职业,每天除了坐在电脑前打字,还有就是坐着开会,几乎不做别的,而且我两年前买了车,自从开车后,身体动的更少了。
每天感觉腰都很酸懒,不爱动,而且情绪也很不稳定,经常会有急躁,焦虑,孤独的感觉。
在2006年5月体检后,我发现我的身体状况和前一年比起来明显下降了不少,我感觉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拖着这样的身体,我将来的家庭和事业也会让我疲惫不堪,我真正认识到“身体是本”的道理。
人都说:三十岁前是拿命赚钱,三十岁后是用钱买命。
我现在不想买命,因为我知道一定还有更好的办法,但--------------------------------------------最新精选范文分享--------------谢谢观看------------------------------------------------------------------------最新精选范文公文分享-----欢迎观看-----------------------------------------------那种方法是什么呢,我自己也不知道……偶然的一次机会我下载游戏的时候,下载网站上几个字让我眼前一亮“易筋经天门108式教学下载”,~我第一次听“易筋经”这个词是在金庸的武侠小说里面,是少林的一项绝学,必须有很高的内功修为的人才可以练,而且是少林绝对不轻易外传的一种独门绝技。
易筋经十二式功法
易筋经十二式功法第一式韦驮献杵--韦驮捧杵身体直立如柱,两眼平视半垂帘,头悬如顶天,足立如入地三尺,两手劳宫相对,徐徐升起与肩平,两手劳宫慢慢相合曲肘,双手心相合,置于气会檀中穴处,两足与肩同宽.。
体验评论:“身体直立如柱,头悬如顶天,足立如入地三尺”气力从腰出,下到脚,上必须出于手。
四肢出筋骨随,肾气现。
顶天立地接天地气。
可见这是身体内外气的练习。
这也是天人观念,天地人相合,形正、心正、气正,三正天地气合于身。
“两眼平视半垂帘”放松身心,精神内守,更好释放经络气,发动气机。
“两手劳宫相对,徐徐升起与肩平,两手劳宫慢慢相合曲肘,双手心相合”这个是利用了关键穴位激发感应的原理,目的在于激发气。
劳宫是非常重要的内外气通道。
经络穴位左右合必开其中穴,激发檀中行气。
经常做,两手劳宫与肘都有气在互相吸引与牵扯的感觉,同时檀中穴处与双手心也有相通的体验。
这个的机理在医学上,外经雷公曰:请言心主之经。
岐伯曰:心主之经即包络之府也,又名膻中。
心包经之荣穴在劳宫,募穴在膻中。
就是说劳宫又引通心包经的作用,而心包经之气血是在檀中聚集的,从经络气走向上看,劳宫之部位之气沿着心包路线充实于檀中,这是人体的自然机能。
那么,加强劳宫天部之气,必定增加对心包经从手心到檀中的气血回流,使得心包经的墓穴汇集更多更强的心包气血。
人一身,心主之。
养身,不过养气血。
练习功夫么,也不过强气血。
那么关键是从何处入手? 这个易筋经显然是从主要处开始。
这里也最容易激发,也是养神之处,可以说立足非常巧妙。
也符合黄帝内经的气血论述---气血相依。
何况兼顾了神。
气聚则神足,神是以气和血作为基础,所以很容易体验到气血和精神的关系。
还借助气血最丰富的上肢展开激发导引。
这就是《易筋》入门练习的巧妙之处。
第二式韦驮献杵--横担降龙双手两侧分开,如展翅向上与肩平,掌心向下升降沉浮三运气,引气下丹田,然后地气上升,如青龙丝丝向上。
体验评论:双手两侧分开,如展翅向上与肩平。
(完整word版)易筋经十二式讲解
易筋经十二式第一式韦驮献杵第一式动作一(1)自然站立,两脚并立,全身放松,双手自然放于身体两侧。
脊柱竖立端直,不可弓背弯腰,把两肩尖端处,微微向上略抬三四分高,则脊柱自然笔直,不带一点强硬的意味。
(2)自然站立,左脚踮脚缓慢向左横跨一步,两脚间距约与肩同宽.(3)左脚从脚尖到脚跟慢慢落地站稳,头颈端正,两膝微微屈曲,成开立势。
动作二(1)两臂经身体两侧,由大拇指牵引慢慢向上平举.(2)直至两手抬起与肩同高,掌心相对,指尖向前。
(3)利用手臂的力量,将平举的两掌合实。
动作三、四(1)两臂屈肘,自然向内回收至胸前约一拳停止,两拇指少商穴轻轻接触,指尖向上,两掌根贴合并与两乳之间的膻中穴同高,掌心为空,松肩虚腋;目视前方。
第二式韦陀献杵第二式(1)接上势,合拢的两指尖转向斜前上方约30°,两掌根开始至两指尖慢慢张开,同时由肘尖引领两肘用内劲(而非手劲)慢慢向上提,直至不能向上(指尖向下,掌心向下)。
随后肘尖用力向上抬伸伸展至极。
(2)松肩,松肘伴随两肘尖慢慢放下直至腋位斜下方约30°,同时慢慢平掌。
(3)两手掌从指尖相对慢慢转至指尖平行向前,掌心向下(即阴掌),靠拢平行于地面从胸前与肩同高向前伸直,随后继续向前伸展至极.(4)两手臂水平向外慢慢分开至左右180°成“一字型”,又叫“横担降魔杖”,掌心向下,指尖向外,与肩同高。
(5)五指自然并拢,坐腕立掌,脚趾抓地。
掌心向外,指尖向上,目视前下方.呼吸3-7次,每次呼吸时,两臂用暗劲后挺,胸部挺张,掌根用暗劲向外推,指尖内翘,脚跟微微提起离地.第三式韦陀献杵第三式(1)接上势,平掌。
手腕彻底放松,呈平举状态,掌心向下。
(2)两臂慢慢向前平举,直至收至胸前正前方,水平并拢。
(3)两臂屈肘,自然向内回收至胸前约一拳左右,两手掌尖相对,眼睛看着前下方。
(4)双掌同时开始向外翻转,向上抬至耳垂下,掌心向上,虎口相对,两肘朝外扩展,有微微酸胀感,约与双肩呈水平状态,体正头端。
健身气功易筋经十二式详细教学
健身气功易筋经十二式详细教学易筋经外经注重外壮,《易筋经外经图说》指出:“凡行外壮功夫,须于静处面向东立,静虑凝神,通身不必用力,只须使其气贯两手,若一用力则不能贯两手矣。
每行一式,默数四十九字,接行下式,毋相间断。
行第一式自觉心思法则俱熟,方行第二式。
速者半月,迟者一月,各式俱熟,其力自能贯上头顶。
此炼力炼气,运行易筋脉之法也。
”易筋经共计十二势,其预备式为:两腿开立,头端平,口微闭,调呼吸。
含胸,直腰,蓄腹,松肩,全身自然放松。
第一势:韦驮献杵第一势本势效用:平心静气,安神定志。
对神经衰弱、烦躁失眠有良好的疗效。
动作要领:两臂曲肘,徐徐平举至胸前成抱球势,屈腕立掌,指头向上,掌心相对(10厘米左右距离)。
此动作要求肩、肘、腕在同一平面上,合呼吸酌情做8-20 次。
诀曰:立身期正直,环拱手当胸,气定神皆敛,心澄貌亦恭。
第二势:横担降魔杵本势效用:宽胸理气,疏通血脉,平衡阴阳,改善心肺功能,对共济失调有效果。
动作要领:两足分开,与肩同宽,足掌踏实,两膝微松;两手自胸前徐徐外展,至两侧平举;立掌,掌心向外;吸气时胸部扩张,臂向后挺;呼气时,指尖内翘,掌向外撑。
反复进行8-20 次。
诀曰:足指挂地,两手平开,心平气静,目瞪口呆。
第三势:掌托天门本势效用:调理三焦,激发脏腑之气,引血上行,增加头部血流量,对脑供血不足、低血压、心肺疾病、脾胃虚弱有良好的效果。
动作要领:两脚开立,足尖着地,足跟提起;双手上举高过头顶,掌心向上,两中指相距3厘米;沉肩曲肘,仰头,目观掌背。
舌舐上腭,鼻息调匀。
吸气时,两手用暗劲尽力上托,两腿同时用力下蹬;呼气时,全身放松,两掌向前下翻。
收势时,两掌变拳,拳背向前,上肢用力将两拳缓缓收至腰部,拳心向上,脚跟着地。
诀曰:掌托天门目上观,足尖着地立身端。
力周腿胁浑如植,咬紧牙关不放宽,舌可生津将腭舐,鼻能调息觉心安。
两拳缓缓收回处,用力还将加重看。
第四势:摘星换斗势本势效用:作用于中焦,使肝、胆、脾、胃等器脏受到柔和的自我按摩,增强消化功能,动作要领:右脚稍向右前方移步,与左脚形成斜八字,随势向左微侧;屈膝,提右脚跟,身向下沉,右虚步。
易筋经十二式,最全练法详解(收藏)
易筋经十二式,最全练法详解(收藏)【橙语】虎扑食前俯卧,鹰高飞前低伏,都为蓄势待发。
人在低谷时,需安静努力。
站在高处时,须小心谨慎。
《易筋经》原分上下两卷,为佛家达摩尊者所创造,般刺密谛译师翻译的。
内容包括“静功”与“动功”。
关于静功的练法,历代传授,逐渐失真。
现在留传的动功十二式,系王祖源氏得自嵩山少林寺的东西,与原来的“静功图”、“击技谱”已有些不同。
我曾访问请教过一些前辈,皆无法鉴定其优劣,大体的评论,认为王氏这种选择是精美的。
我根据前辈黄箴老的指导,也曾试练过易筋经的方法,运用起来,全身气脉流注合度,一直未发现过有迟速痞滞的偏倚迹象,证明前辈的批判是正确的。
兹将得自黄箴老传授密义,分条介绍其操作方法如下:一、韦驮献杵第一势(一)口诀:立身期正下,环拱手当胸,气定神皆敛,心澄貌亦恭。
(二)动作姿势1、预备桩功:两脚平行站立,与肩等宽,双膝微屈,两臂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五指自然并拢微屈,两眼平视前方,继而放松,轻轻闭合,眼若垂帘。
心平气和,神能安祥,洗心涤滤,心澄貌恭。
全身自上而下头颈、肩、臂、平、胸、腹、臀、大腿、小腿、脚依次放松,躯体各关节及内脏放松,做到身无紧处,心无杂念,神意内收。
继而再做内观放松,神意内收,导引气血内观泥丸,自觉头脑清新,清莹如晨露。
引气下行,内观咽喉,自觉颈项放松。
引气下行,内观小丹田,自觉心胸开阔,神清气爽。
引气下行,内观脾骨,自觉中焦温涧,胃脘舒适。
引气下行,内观下丹田,自觉命门相火温煦,无气充沛,腹内暖意融之。
引气下行,内观会阴,自觉会阴放松。
引气沿两腿内侧下行,内观涌泉,自觉无限生机自足下涌出。
2、拱手当胸:两臂徐徐前手举,掌心相对与肩等宽,两臂平直,再屈肘,肘节自然向下提坠,两手慢慢内收,距胸约一拳后,两手指尖相叠,拇指轻触,掌心向内。
此时要求沉肩坠时,含胸拔背,气沉丹田,舌抵上腭,面带微笑。
二、韦驮献杵第二势(一)口诀:足趾挂地,两手平开,心平气静,目瞪口呆。
易筋经十二势
易筋经十二势易筋经,又称《易筋洗髓十二势》是中国古代一部以修炼身体和提升武功的功法经典。
易筋经十二势是该经典中重要的拳术套路,通过练习这十二个姿势可以增强身体素质,提高武艺水平。
下面将逐一介绍这十二个姿势以及练习方法。
第一势:巨鹿冲山巨鹿冲山姿势要求腿部半蹲,上体微微前倾,双臂自然下垂。
练习时,双臂前伸,迅速张开,同时用力推手掌,仿佛要推开一座大山。
此姿势主要锻炼腿部和手臂的力量,增强腿部爆发力和上肢力量。
第二势:若耶溯源若耶溯源姿势要求身体保持直立,双臂挥至两侧收与臀部相齐,在踮足的同时做扭腰动作,尽量使腰部扭转幅度增大。
此姿势能帮助调整身体内脏,增加腰部灵活度,提高腰部力量。
第三势:振锥齐顶振锥齐顶姿势要求身体挺直,双臂下垂自然。
练习时,将双臂迅速向上挥起,使双掌呈锥形,用力向上顶起,仿佛要顶翻一座高峰。
此姿势锻炼腰部和上肢的力量,增强起身和爆发力。
第四势:鳌山推突鳌山推突姿势要求身体保持直立,双腿微微张开。
练习时,将双臂微微弯曲,手心朝上,手掌呈拳状。
迅速将双臂向前推出,同时用力用手肘向外推,仿佛要推开一座巨石。
此姿势主要锻炼背部、腰部和手臂的力量,增强推手和攻击力。
第五势:海龙摆尾海龙摆尾姿势要求身体保持直立,双腿微微张开。
练习时,将身体向右侧倾斜,同时将上体向后转动,右手放在腰部后方,左腿跨出,仿佛向右侧摆尾。
然后恢复身体直立,并向左侧做同样的动作。
此姿势能够增加腰部灵活度,提高旋转力和敏捷性。
第六势:北斗摇指北斗摇指姿势要求身体保持直立,双腿并拢。
练习时,将双臂至臀部位置,手掌呈掌心向下,然后将双臂迅速向后摇出,同时用力挥指,仿佛要指向北斗星。
此姿势主要锻炼腿部力量和手部灵活度,增强挥指力。
第七势:猛虎跳涧猛虎跳涧姿势要求身体保持直立,双臂自然下垂。
练习时,将身体向右侧倾斜,同时腿部用力跳跃,手臂迅速向上抬起,仿佛要跳过一条宽阔的山涧。
此姿势能够提高腿部爆发力和跳跃力。
第八势:狮子开喉狮子开喉姿势要求身体保持直立,双手合十置于腰部前方。
超快长气力的功夫十二大劲
超快长气力的功夫十二大劲我国历代著名武术家大多数喜练易筋经,将之作为看家养生功夫。
陈盛甫教授生前所传授的易筋经被武林人士称为地功门绝学之一。
在地功门中又称其为十二大劲功,偏于练力。
习练时配合呼吸,运用内家功法,静中寓动,调节身体内脏机能,练气练力,易筋通脉疏络,意、气、神并行,可达强身健体、祛病延年、增强功力之功效,是不可多得之养生长寿功法。
陈盛甫先生寿近九十时身体仍然健壮,当与习此功有很大关系。
下面是这套秘传地功门十二大劲功法的详细习练法。
预备式——无我无为入定式每日清晨选空气新鲜、环境幽静的场所,面向东方,迎着东升旭日,自然站立,双手自然环抱于丹田处,调整呼吸,全身由头至脚逐节放松,通身不用任何拙力,采用腹式呼吸法,使自己意念集中到丹田。
静气宁神,思想集中,排除一切杂念,使大脑处于一种似觉非觉的安静状态,无我无为,此即为入定式。
待入定约15分钟后,可按照下列程序逐式进行演练。
练习第一式如自我感觉已很纯熟时,方可继续练第二式,依次类推,循序渐进,切不可急于求成。
第一式:按掌由预备式始,左脚向左横迈一步,两腿缓缓分开与肩同宽。
两脚尖朝前微分呈八字形,约成75度角。
双手由丹田处缓缓回收至身体两侧,两臂同时内旋,双掌同时向上翘起,使手臂与手掌间成90度角,掌心向下,掌指朝前,十指可最大限度地向上翘起。
吸气时,双肘微微上提微屈,双掌自然随之向上抬起;呼气时,双掌随臂下沉,自然向下按压,气沉丹田,内劲直贯双掌。
心中默数49次,意念随呼吸而行,且气贯两掌,整个动作须着力而行,一提一按是为一次,自会感觉有一种酥麻之感由掌心到十指尖、虎口、曲池,直达肩井穴。
第二式:翘指接上式,双臂屈肘缓缓上提,至双掌与腰部平行时,拇指指向腰眼,掌心朝下,再将双掌其余四指依次扣于掌心成握拳状,拇指着力上翘49次,意随呼吸而行。
以自觉从虎口合谷穴产生一种酥麻感传至肘部曲池穴为佳。
此式实作起来相当费力,但对于习练劲力、功力亦相当有效。
古传内功易筋经十二势易筋经内功心法全文
古传内功易筋经十二势易筋经内功心法全文易筋经内功心法全文易筋经,是一本强身健体的武术经典,其中包含了古传内功易筋经十二势。
这十二势是通过特定的动作和呼吸方法来锻炼身体的内在力量,从而达到练气、强体、健身的效果。
下面将为大家一一介绍易筋经内功心法的全文。
第一势:势必高勾引人势必高勾引人,是易筋经十二势中的第一式。
这一势通过高举双臂向上拉伸躯干,同时深吸一口气,将气息集中在腹部。
这个动作有助于打通气血循环,并增强背部和手臂的力量。
第二势:产长使大器产长使大器,是易筋经十二势中的第二式。
这一势需双脚分开与肩同宽,然后弯腰向前伸展双臂,尽力触碰脚尖。
这个动作能够拉伸腰部和背部的肌肉,增强骨骼的灵活性,同时还能够调整呼吸,增加肺活量。
第三势:凡感窑洞乃通凡感窑洞乃通,是易筋经十二势中的第三式。
这一势需抱肘微曲,双腿膝稍屈,然后屈腰精通向前,同时深吸一口气,将臀部的力量集中,向下施力。
这个动作能够增强臀部和腿部的力量,提升下半身的灵活性。
第四势:番种今肅大难番种今肃大难,是易筋经十二势中的第四式。
这一势需站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然后双臂向两侧分开,手心向上,同时注视前方。
这个动作能够调整身体的平衡,增强腿部和腰部的力量,并提升专注力。
第五势:立世大势恒殊立世大势恒殊,是易筋经十二势中的第五式。
这一势需双脚并拢,身体挺直,然后双手置于胸前,十指互扣。
这个动作能够强化腿部和背部的力量,改善体姿,增强气血循环。
第六势:罕慢一世根堅罕慢一世根堅,是易筋经十二势中的第六式。
这一势需双腿分开与肩同宽,然后屈膝下蹲,尽量使大腿和小腿呈90度的弯曲。
这个动作能够强化腿部肌肉,增加腿部的力量和耐力。
第七势:完如老實气元完如老實气元,是易筋经十二势中的第七式。
这一势需屈膝下蹲,一手放在胸前,一手置于腰间,同时眼睛注视前方。
这个动作能够增强腿部和腰部的力量,调整呼吸,平衡体内能量。
第八势:炯炯二目恒鑒炯炯二目恒鑒,是易筋经十二势中的第八式。
古代养生_易筋经_十二势_上_
42 〈〈〈 中华养生保健 2008 年 3 期 3 月 1 日出版
舒展大方,注意“守中”部位的开合。
二 、 韦 驮 献 杵 第 二 势 。 拳经:“掌托天门目上观,足 尖著地立身端,力周腿肋浑 如植,咬紧牙关不放宽。”两 脚开立,呈马步桩,两手上 托 意 在 “ 理 三 焦 ”, 三 焦 位 在胸腹,注意“守中”部位 上 下 “ 升 降 ”, 升 吸 气 , 降 呼气。常练此式,可改变上 气不接下气的生理现象。
“ 衙 门 藏 版 ”《 易 筋 经 》 韦 驮 献 杵 共 二
筋经》之“掉尾势”并非收势,凡练功一定 图式,其他版本有三图式,细究之,我之传
要有收势,否则就如只知播种,不懂收获。 承将一、二图式合而为一,故只有二图式。
很多人不知其重要,如果只练功,没有收功, 第一势,拳经:“定心息气,身体立定,两
一 、 韦 驮 献 杵 第 一 势 。韦驮是佛教的
手左右分开,从体侧慢慢放下,与肩平,两 护法金刚,一身正气,显将军相。在汉传佛
手“握固”,依次放松肩、肘、腕、掌、指。 教寺院中,天王殿的弥勒菩萨后,站立一位
收势系由南怀瑾先生亲传,2002 年 6 月 将军手持降魔杵的就是韦驮。
我在香港亲近国学大师南怀谨,南师说,《易
目观天门,牙咬舌抵上腭, 十指用力。”呈平步桩,牙 咬舌抵上腭(注意:不同 于舌舐上腭,下同),属象 形动作,仿鸟。抬头挺胸 “ 守 中 ”, 重 心 前 移 , 两 手 上举,同时吸气,两手放 下曲肘后收,如夹物,同 时呼气还原。
养生逍遥游
zhonghuayangshengbaojian 中华养生保健
国术古本《易筋经》属拳操类柔术,以炼筋壮骨为入门功夫。十二势均可独立习练,以站桩
为基本功。
健身气功易经筋十二式有什么好处
健身气功易经筋十二式有什么好处经筋,大家应该不陌生,是金庸小说当中一种上乘的武功,大家通过小说可以知道,不过在现实当中的易经筋却和小说当中的有着巨大的差别,而且现实当中的易经筋版本也特别多,那么在健身气功易经筋十二式有什么好处?通过下面的介绍,我们一起来进行一下简单的了解,希望对朋友们有帮助。
1预备式调整呼吸(一般为腹式呼吸,逆腹式呼吸两种2韦驮献杵第一势主要作用是敛气定神呼吸顺畅3韦驮献杵第二势主要作用是疏通筋络,改善气血运行4韦驮献杵第三势主要作用是促进全身血液循环,5摘星换斗式是通过掌心的翻转,意念在腰间来达到收敛真气。
锻炼颈、肩、腰部关节,有壮腰健肾的功效。
6到拽九牛尾式通过腰的扭动带动肩胛骨的运转,可锻炼背部改善软组织的血液循环,提高身体的协调能力。
7出爪亮翅式改善呼吸功能,改善全身气血运行。
8九鬼拔马刀式主要改善关节的活动功能。
9三盘落地式主要通过口吐“嗨”音可气沉丹田,增强腰部和下肢的力量,有强腰壮骨的作用。
10 青龙探爪式通过转身左右探爪,可使两肋交叉松紧开合,可改善腰部及下身肌肉的活动功能。
11卧虎捕食式通过前扑,后仰,以及胸部的拓展,可活动关节调和全身气血,从而起到强健腰腿的功效12 打躬式通过脊椎的节节伸展,拔伸来拉伸颈椎,胸椎,脊椎,腰椎。
要求整个过程要保持体松心静。
13 掉尾式通过调和全身气脉,强化背部肌肉的力量,改善脊柱各关节,通过对两肾的拉伸和挤压提高两肾的功能。
14收势将动作所焕发起的真气疏导归位,排出体内滞气,令身体恢复常态。
通过上肢的上抱下引,引真气回归于丹田,调节全身肌肉疏导关节的放松,呼吸自然,最后一次意念回归丹田,全身复原.通过上述的介绍,我们知道了健身气功易经筋十二式有什么好处,这也是一种健身的运动,对于我们身体的调理和强壮有着很好的作用,在平时的时候有好多朋友喜欢练气功,其中易经筋十二式,虽然没有小说当中那么的厉害,可是对养生也很有效果。
易筋经十二式图解(综合版)
后至左侧背部肩胛骨下方,掌心向内。左手掌前按, 蹲,同时两掌心翻转向下按至膝关节外侧,两脚缓缓伸直,同时
肘向后摆,项部用力后仰,身体随势充分向左拧转, 两掌心翻转向上,上托至与肩平,再屈膝下蹲,同时两掌心翻转
目向左视。双手同时撤力,身体转正,两臂呈侧平 举。收势:先深吸气,然后慢慢呼出,两手同时下 落于体侧,收左足,并步直立。以上为左式动作, 右式与左式动作相同,唯方向相反。
• 循序渐进,心脏病及哮喘
• 发作期忌用。注重动静结
• 合,保持精神宁静的状态,
• 全神贯注,呼吸自然和保
• 持气息运动的和谐。
2021/10/10
图3
图4-1
图4-2
4
•
第五式:倒拽九牛尾式
①预备 两足并步直立,头正如顶物,双目平视前方,沉肩垂
肘,胸部内含,背部挺拔,腹部内收,腰部竖直,头顶之百会
• 收势:先深吸气,然后慢慢呼出,两手同时下落于体侧,
后慢慢呼出,同时放下两足及足跟,收左足,并步直立。
收左足,并步直立。
• ③动作要领:两手一字平开与肩平,两足跟提起,足尖着
• ③动作要领及注意事项:沉肩垂肘,脊背舒展,上虚下实, 力,。两膝伸直内夹,提高动作稳定性。
各部肌肉放松,动静结合。体虚者慎练,量力而为,循序 渐进。
穴与裆下的长强穴要成一条直线。双臂自然下垂置于体侧,膝
关节微屈不超过足尖。心平气和,精神内守,神态安宁,呼吸
自然。
• ②动作 右式:右脚跨前一步,成右弓步,同时右掌从体后向 体前变握拳,翻腕上抬,拳心朝上停于面前。左掌顺势变拳, 拳心朝上停于体后,两肘皆微屈;力在双膀,目视右拳。
• 左式:左右手腿势互换,左腿蹬力,身体随之前移,重心落于 右腿,继左脚提起跨前一步,成左弓步,同时左拳从体后向体 前翻抬,右拳从面前向体后翻落,成左式;
中医十二经络养生操
中医十二经络养生操中医十二经络养生操中医十二经络养生操是借鉴我国古老运动八段锦太极拳等动作之上。
又结合俞氏中医的经络学、气功学、穴位学、等学科,经过数年的反复研练形成的一套动作完美,编排科学、具有养生保健,健体长寿之功效的养生奇功。
预备式:双足分开平行站,横距要与肩同宽。
双手下垂要自然,中指轻揉风市穴。
凝神调息垂双目,静默呼吸守丹田。
二十四节自然数,胆络开通肝气舒。
第一式:双手托天理三焦。
功效:通三焦经、心包经,促进全身气血循环,改善各种慢性病症状。
双手交叉小腹前,默数八下掌朝天。
展臂伸颈意托天,双手拨云臂伸展。
缓缓捧在小腹前,曲臂向上抱膻中。
翻掌向下守丹田,凝神调息静脉畅。
第二式:左右弯弓似射雕、功效:通冲带二脉,同时治疗腰、腿、手、臂、眼、头部等疾病。
久做能达到耳聪目明、手脚灵活之功效。
抬掌交叉左胸前,左推右拉似射箭。
左虚右实指朝天,目盯食指气定闲。
收掌交叉右胸前,右推左拉似射箭。
右虚左实指朝天,目盯食指气定闲。
回臂收式掌朝天,臂展腿直是关键。
第三式:调理脾胃单臂举。
功效:使脾胃两经阴阳相合。
增强人体正气。
主治各种脾胃不和之症。
双手重叠掌朝天,右上左下臂捧圆。
右掌旋臂托天去,左掌翻转至髀关。
右下左上掌朝天,左上右下臂捧圆。
左掌旋臂托天去,右掌翻转至髀关。
左下右上掌朝天,吐气向下守丹田。
第四式:五劳七伤往后瞧、功效:舒通肝经、胆经、治疗因劳损引起的腰椎、颈椎疾病。
双手平抬旋肌前,翻掌朝下气定闲。
颈椎左转向后看,缓缓回转面朝前。
吐气落掌回丹田,双手平抬旋肌前。
翻掌朝下气定闲,颈腰右转向后看。
缓缓回转面朝前,吐气落掌回丹田。
第五式:乾坤在手心静正。
功效:通心经、小肠经、治疗心神不安、失眠、忧郁、烦躁等症状。
双腿微曲守丹田,左上右下抱胸前。
头向左转胯向右,头向右转胯向左。
双手互换乾坤转,阴阳平衡人自圆。
第六式:双手攀足固肾腰。
功效:通肾经、膀胱经、坚筋骨、固肾腰、治疗腰酸背困,手脚麻木、腰膝酸软等症状。
武当易筋经,12招让你经脉拉伸延长,排除人体湿寒气,脏腑调和
武当易筋经,12招让你经脉拉伸延长,排除人体湿寒气,脏腑
调和
易筋经,古代传统导引、按摩、吐纳养生功夫,为天台紫凝道人托名达摩所作。
易筋经洗髓经传至少林寺,得到少林高僧再研,以及广泛传播,使其声名远扬,家喻户晓。
易筋经有筋拉一寸,力壮十分,筋长一寸,寿延十年之说。
古传易筋经十二总式:韦陀献杵第一式韦陀献杵第二式韦陀献杵第三式
摘星换斗式第四式倒拽九牛尾第五式出爪亮翅式第六式
九鬼拔刀式第七式三盘落地式第八式青龙探爪式第九式
卧虎扑食式第十式打躬式第十一式工尾式第十二式
易筋经的目的是通过意念导引来实现人体经络的开通运行,伸筋拔骨,吐纳壮气,以达人体筋脉畅通,脏腑调和,驱除疾病,同时外壮气力威勇。
易筋经养生角度,它是通过肢体导引,映射刺激诱导气血的运行和脏腑的调理。
武当:许微含
武当易筋经,12招让你经脉拉伸延长,排除人体湿寒气,脏腑调和。
武当:许微含。
每天练一次《达摩易筋经十二式》,全身经络清洗一次(内附教程)
每天练一次《达摩易筋经十二式》,全身经络清洗一次(内附教程)提到《易筋经》,马上让人联想武侠小说里的最强内功或盖世无双的神功。
其实,《易筋经》是我国古老的中医导引养生经典之一。
早在《黄帝内经·异法方宜论篇第十二》记载着中医五大技术体系,即九针、灸焫、砭石、毒药、导引按跷。
其中,九针、灸焫、砭石、毒药四法为外援法,由外而内,唯独导引是自主的内援法,由内而外。
古本易筋经十二势导引法是中医导引学经典,传承至今已近1500年历史。
“易”者,改变也;“筋”者,指经筋,也就是人体十二经筋;“经”者,通“径”,方法也,亦指经典。
十二势导引法则是与十二经筋相应。
十二经络为人们熟知,经筋系统则是经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二势导引法”与人体十二经筋逐一相应。
通过疏导经筋,影响经络,促进气血循行,从而濡养脏腑,达到固本内壮、扶正祛邪的效果。
古本易筋经十二势导引法将人体的生命基本形态——“升”“降”“出”“入”贯穿始终,通过分筋导引来逐步调节人体十二经筋,上举、下蹲、伸展、开合、屈伸呼吸,其基本作用是伸筋拔骨、吐故纳新,以达到舒筋活络的功效。
“伸筋拔骨”可使肌肉、骨骼、关节、经筋在松紧交替的导引中得到有意识的拉伸、收缩,缓解和调节经筋和神经。
“吐故纳新”则是排浊留清的过程,通过此法迅速将体内浊气排出,同时吸入清新的空气。
如此则气血和畅、头脑清醒,增强对环境的适应力。
练易筋经对哪些人群有好处,好处是什么?对久坐不动,气血两虚,抑郁症,腰颈椎病患者,老年人等,每天花10分钟练习一次易筋经有以下好处:改善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作用是调节全身各器官功能活动、保持人体内部的完整统一,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需要。
易筋经十二式用意念和呼吸动作相结合,促进大脑神经细胞功能更完善,保持神经系统兴奋和抑制协调。
通过练习易筋经十二式可以帮助我们很好的放松身心,坚持练习还具有很好的治病功效,希望大家坚持练习哦。
增强心脏功能,改善循环系统,扩大肺活量心脏病是世界第一号杀手,目前西医对这种疾病还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能预防心脏病,这是因为易筋经十二式不同于其他运动,它动作舒展缓慢,全身肌肉放松,使心脏得到充足供血,但又不会加快心律,加重心脏的负担。
12式古传易筋功(大力功)
12式古传易筋功(大力功)朋友们都知道,武术的外形易练,实质难求,要将功力练上身,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中国武术门派众多,高手林立,打法各异,每人都有自己的特色和风格,但细究其深层,则不难发现,他们的前提都是同样的四个字——功力深厚!那么,功力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功力,它是武术的本质内容,是习武者整体素质的综合体现,从广义而言,一个武术家所具备的所有武术内容都是功力的体现,比如身体的体格,身体攻击武器的定位发力,运动发力,不顺畅状态发力,身法变化的速度、力质,步法的速度、力感、变化的能力以及帮助发力层次,对来力的承接、转化、应激能力,出击的速度,防守的等同能力,攻防的切换、反应能力,本能发挥,突发应变,以一敌多,持械混战等等内容,都是功力的表现,因为如果没有深厚的功力,一切都是虚的,都是无用的;而如果从狭义的角度来说功力,那么,它就仅指人体的实力与发力,在本文中,笔者就先针对实力与发力的功力训练向朋友们系统地进行介绍。
首先,我们从实力的训练开始,众所周知,一个武术家若没有良好的身体实力是不行的,所以,实力的训练就成了一个非常关键的部分,它将伴随着一个武术家的一生。
实力的练习各门各派都不一样,但目的都相同,都是通过练习,强筋坚骨,结实肌肤,内壮五脏,笔者就将百花门的实力修炼法介绍给朋友们(训练实力,一定要远离它的误区,即进行健美式的身体锻炼,这种锻炼对于拳学的训练没有任何好处,只能取得适得其反的反作用,而其它诸如跑步、跳绳、打球、游泳等现代体育方式,对拳学也是有着一定作用的,但不能作为终极的训练手段,它们只能作为辅助,是无法取代与武术技击息息相关的拳学实力训练法的)。
百花武学的实力修炼包括12式古传易筋功、搓把功、倒墙功、撑地式、抖大杆、操重兵械、揉重球等内容,其中抖大杆、操重兵等项目需要有一定的发力基础及冷兵技法方可练习,容以后再作专门介绍,在本期中,我们就先把12式古传易筋功介绍给您。
第一式:韦驮献杵此式共分三个动作,第一动,环抱式:双足开立,双膝弯曲,双臂在胸前合抱,指尖相对,臂弯在135度左右(图1)。
中医保健之易筋经保健十二法
中医保健之易筋经保健十二法预备式预备式身体正直站立,脚尖外撇,两脚与肩同宽。
周身放松,澄心敛神。
两臂自然下垂,紧贴两大腿外侧,下颔微收,两眼半睁半闭。
做三次深呼吸。
韦驮献杵身体正直,两脚跟靠拢,两脚尖外撇,成小八字形。
两臂向前缓缓举起,手心相对,与肩同宽。
举至肩平屈肘成90度角,立掌,同时吸气。
而后缓慢合掌于胸前,同时呼气臆想四肢之气调入胸中,定式后静停一分钟。
橫擔降魔杵接上式,身體不動,兩臂緩緩下落,並逐漸分手。
兩手落到丹田時稍停片刻,再下落時分向兩側,經大腿外側向上成俯掌側平舉,兩腳跟提起。
手臂下落時要意沉丹田,平舉時氣隨手行入掌心。
呼吸自然,心平氣和。
定式後靜停一分鐘。
掌托天门接上式,身体不动,两臂由两侧同时缓缓上举,举至正上方时与肩同宽,此时屈肘翻掌,手心向上,掌指相对,双臂成U字形状,并尽力上托,同时尽力提踵,并咬牙叩齿,舌抵上颚,咽津液下送丹田。
接看两脚跟外开,两臂缓缓下落至侧平举。
下落时由小指到拇指依次弯曲握拳,两脚跟随之下落,手足还原。
两臂由平举向上举时吸气,至托掌时略闭气或自然呼吸。
定式后约静停半分钟。
倒拽九牛尾接上式,左手由上经左侧至左胯外侧,掌心向上,手指内屈,右手由背后伸至肩高时屈肘,变成虚握拳,上体与左腿成一条斜线,与地面约成45度。
右脚向右跨一步,同时向右转体90度成右弓步势,右膝关节弯曲,膝盖不超过脚尖,外形动作似用力拉车状。
呼吸自然,意念两手心。
然后身体左转,左脚向前上一步,左手伸向前,右手伸向后,动作相同,方向相反(右图)。
出爪亮翅接上式,右腿用力蹬地,向前上一步,落于左脚内侧,成立正姿势。
两臂均回收于腰间,拳心朝上。
然后两拳变掌,同时向前推掌,掌心向前,指尖与肩斋平。
向前推掌要重如推山。
推掌时意想推窗望月,返回时五指微张,慢慢收向两胁,意想海水返潮。
反覆七次。
九鬼拔马刀接上式,两臂分开成侧平举,手心向上。
然后右臂屈肘,右手至头后,腰略弯,头略左摆,食指中指第一关节夹住左耳垂,食指微提,中指微下压,并轻轻向右牵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修炼易筋十二式,排汗祛毒健康养生
出汗是人的正常生理反应,也是维持体温恒定的重要环节。
出汗有主动和被动之说,因运动产生的排汗是主动出汗,因为天气、环境、情绪和心理变化造成的出汗为被动出汗。
额头出汗肝阳上亢:如果额头常常出很多汗,中医认为可能是肝阳上亢引起的。
建议你去医院检查一下甲状腺激素分泌是否正常,因为这很可能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剩造成的。
鼻子出汗肺气不足:如果平时鼻子爱出汗,说明你肺气不足,需要调理补气。
从西医理论看,你的免疫力也多半很低,需要提升免疫力。
建议你每天用双手或工具敲打双腿。
其中,重点是多次敲打,并按压双腿的左右两侧,因为这是你身体上肺经分布的部位,通过这样适当的刺激达到调理肺经的目的。
颈部出汗内分泌失调:颈部汗腺分布稀少,所以很少有人颈部会出汗。
如果你的脖子常常出汗,可能与你全身内分泌失调有关。
胸口出汗脾胃失和:如果胸口常出汗,中医说是你的体内脾胃失和。
西医觉得这种情况下,你体内的血液循环多半很慢,氧气运输不顺畅。
腋下出汗汗腺过大腋下分布了很多大汗腺,所以汗液较多。
但如果汗液分泌太过旺盛,多半是你的汗腺直径过大。
如果汗液气味很
大,是因为你的饮食过重,吃了太多葱、蒜、洋葱等食品。
手脚心出汗脾胃湿热:如果你情绪紧张、激动或害怕时,手心或脚心容易出汗,中医觉得你多半是脾失运化、脾胃湿热,而且血虚。
建议每天餐后按摩腹部,先顺时针按摩30圈,再逆时针按摩30圈。
背部出汗阴阳虚弱背部汗腺分布很少,所以背部爱出汗说明你的身体阴阳虚弱,已经极度疲劳。
出汗有度,排湿祛寒。
夏天人体能够自然出汗,这样有利于身体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力。
出汗是一种有效的排毒方式,人体每天分泌出大量代谢物,各种毒素随之产生,体内毒素大量堆积,时间久了就会出现亚健康状态,多出汗可以排除体内的多余毒素和水分,还有助于皮肤代谢,拒绝湿气的烦恼。
虚则寒—>寒则湿—>湿则凝—>凝则瘀—>瘀则堵。
在中医看来,许多疾病都由“寒”引起。
现代人无节制地熬夜、缺少体力活动、过分贪凉饮冷,都是引起寒邪入侵的重要因素。
而且,寒邪容易与湿邪和风邪结伴,形成风寒与寒湿。
中医讲“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意为寒湿更伤身体。
所以当人体因各种原因感觉疲劳时,就可以通过排寒湿和补充阳气及时恢复体力,不要让身体器官在疲劳中变"虚";从而导致寒气进入我们体内。
那么怎样祛寒湿呢?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练习千年养生功法易筋经十二式,易筋十二式对应人体十二经络,讲究动静结合,虚实兼并,刚柔并济,阴阳平衡。
经络联系着人体内脏、四肢、五官、皮肤、肉、筋和骨等,每一条经络通畅,身体才能保持平衡与统一,维持正常的活动。
《黄帝内经》讲:“经脉者,行气血,营阴阳,儒筋骨,利关节,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可以说,经络控制着人体的生老病死。
当经络通畅后,气血就自然在全身运行,而气血则是为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提供营养物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保证。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相辅相成。
所以,气血充盈,才能神志清晰,精力充沛。
修习易筋十二式,有助于平衡阴阳,调和气血,调动体内潜在的机能,以达到舒心平血,益气养肺,和胃健脾,疏筋壮骨,醒脑宁神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