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村的故事

合集下载

图片记录华西村在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变迁史

图片记录华西村在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变迁史

图片记录华西村在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变迁史2008-11-14 10:11:41来源: 新华网华西村原来的面积是0.96平方公里,刚好是国土面积的千万分之一。

在这块土地上,“老书记”吴仁宝苦心经营数十年,造就了一个极具标杆意义的农民乐土——“天下第一村”,吴仁宝本人也藉此成为众人眼中的不老传奇。

如果说当代中国自1978年以来的巨变是一个尚在延续的“大故事”,那么江苏省江阴市的华西村就是其间人们不得不翻看的篇章。

在这个篇章里,它有着足够精彩的曲折和悬念。

一方面,人们艳羡并诧异这个苏南小村庄所取得的非凡经济成就;另一方面,人们更费解于数十年潮起潮落风云变幻中,华西村何以能屹立潮头“红旗”不倒。

这是华西村昔日仅有的一家小商店(1969年5月摄)。

新华社发(陈宝金摄)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改革开放30年来,实现了发展、美丽、幸福“三大变”,从一个以农业为主的村庄,发展成农工商并举、年营业收入达450亿元,户户住别墅,家家有汽车,人均存款超过百万元的“天下第一村”。

目前,大华西村面积达35平方公里、村民3.5万人。

这个眼前富饶美丽的村庄在60年代建村时,面积只有0.96平方公里、人口667人,集体积累1764元,人均分配只有53元。

这组反映华西村历史的照片,再现了这个贫穷落后的小村当时生产、生活的情景,纪录了华西人几十年来艰苦创业,由穷变富、由弱变强的历程。

改革开放30年:在美丽的华西村做幸福的华西人一名女工在华西精毛纺厂工作(10月28日摄)。

华西精毛纺厂现有员工1800余名,形成了年产中高档精纺呢绒8000多个品种的生产能力。

新华社记者王颂摄村民们来自不同地方,但都扎根在了这一片土地——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

这个在1961年只有667人的小村庄,通过组合周边村庄,引进外来人才,今天已发展成为拥有 3.5万村民的“大华西”。

村民们在华西的钢材、纺织、生态农业、旅游业等多种产业中各尽其能,用各自的劳动实现了村集体的共同致富。

案例2-2:天下第一村华西村

案例2-2:天下第一村华西村

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中国网 | 时间:2006 年3 月1 日 | 文章来源:中国网江苏省江阴市华士镇华西村有“天下第一村”之美誉。

如今,华西村家家住400-600平方米的别墅,有100-500万元的存款,有1-3辆小汽车,过上了“实现小康、中康,奔大康”的生活。

2005年,华西村销售收入达307亿元,拥有固定资产超过70亿元。

华西村有自己的艺术团,村里有舞厅、影剧院、篮球场、网球场、游泳馆、体育中心、会议中心、老年活动中心等文化娱乐设施;有大中专以上的人才近300人,有55人有高级职称,年轻人中有会讲英、日、俄等10多种语言。

华西村大绿化面积已达875万平方米,人均287平方米。

华西村还通过了ISO14001国际环境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被誉为“中华环保第一村”。

近年,先后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宾客到访华西村。

华西村不仅帮助中西部地区20多个省市自治区培训县、镇、村基层干部1万多名,带动10多万人脱贫致富,而且先后到宁夏、黑龙江建设了两个“省外华西村”,近年,又率先通过“一分五统”(村企分开,经济统一管理、干部统一使用、劳动力在同等条件统一安排就业、福利统一发放、村建统一规划),将周边16个村纳入华西共同发展。

现在,新的大华西村面积30平方公里,人口3万人。

华西村现有党支部37个,党员1284名。

(本文资料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提供)重大历史变迁中国广播网 2005-12-30 16:39:071957年江阴县撤区并乡后,现华西村地域由原属瓠岱乡改属华墅乡,取名华墅乡第23高级社.吴仁宝任华士乡第23高级社党支部书记。

1958年8月23社与附近的泰清、马桥、立新三个高级社合并,称跃进社,吴仁宝改任跃进社党支部书记。

1961年10月15日华墅人民公社17大队,分为华西(因在华墅人民公社最西边,故名)、前进、向阳、立新4个大队。

吴仁宝任华西大队党支部书记。

1976年10月1日华西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正式对外开放。

华西村简介及其发展历史

华西村简介及其发展历史

华西村简介华西村位于江苏省江阴市区东,华士镇西,华西于1961年建村,最初面积0.96平方公里,人口1500多人。

40多年来,在吴仁宝老书记的带领下,华西人努力发扬“艰苦奋斗,团结归口,服务分配,实绩到位”的华西精神,建设了一个社会主义新农村。

近年来,华西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模范村民委员会”、“全国文明村镇”、“全国文化典范村示范点”、“全国乡镇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乡镇企业先进企业”、“全国大型一档乡镇企业”、“全国乡镇企业科技工业园”等殊荣。

并被国内外各界人士,赞誉为“天下第一村”!华西村,始终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不动摇。

目前,村民家家住400到600平方米的别墅,有100到1000万的资产,有1到3辆小汽车。

2005年,华西实现销售收入307.8亿。

全村还建有塔群、隧道、龙西湖、桥文化、天安门、山海关、世界公园、农民公园、以及百米金塔、千米长龙、万米长廊、万米长城等80多个旅游景点。

自改革开放以来,已接待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宾客来考察、访问。

现在,每年游客接待量在100万人以上。

“个人富了不算富,集体富了才算富;一村富了不算富,全国富了才算富。

”华西富了,坚持做到“三不忘”(不忘国家、不忘集体,不忘左邻右舍及经济欠发达地区)。

2001年6月份以来,通过“一分五统”的方式,将周边16个村纳入华西共同发展。

目前,一个面积超30平方公里;人口超3万人的大华西,人心所向,一呼就应,文明富裕,稳定和谐。

华西村投入资金5.2亿元,搬迁村民2700户,在“山北”建设一个“万亩农林科技示范园区”。

这样,通过“拆老厂房建新厂房,拆老屋基建新公寓房(别墅‘修修补补’)”的方式,节约土地2500亩,建成一个以“粮、果、树、渔”汇聚的生态旅游观光园。

华西村是这样发展起来的华西村的历史2008年10月28日13:26 证券日报华西村的历史——“奠基”四十多年之前,华西村寂寂无名,跟江南大多数村庄一样,河浜纵横,土地高低不平。

华西村与小岗村

华西村与小岗村

华西村与小岗村我国农村改革开放的历程中,华西村和小岗村作为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村庄,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两村在改革浪潮中各自探索前行,以不同的方式展现出新时代的农村发展之路。

华西村,位于四川省,是改革开放初期农村经济改革的一面旗帜。

1978年邓小平提出“亩产千斤”的口号后,华西村的村民们积极响应,开展了一系列的改革探索。

他们建立了股份合作制度,实行集体经营,各户按照土地面积投入不同的股金,并分享相应的经济收益。

这种方式在当时尚属前所未闻,但取得了辉煌的成果。

华西村村民通过实施股份制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现了土地流转和农民增收,成为改革开放初期农村经济改革的典范。

与此同时,小岗村则以个体村民的勇气和创新精神赢得了改革开放的掌声。

1978年,小岗村的18位农民联名向村干部上书,提出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改革方案。

该方案随后得到了中央领导的支持,小岗村成为全国首批试点,并掀起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推行浪潮。

小岗村的改革措施鼓舞了全国各地的农民,掀起了乡村经济改革的新高潮。

小岗村的改革不仅带来了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更为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

时至今日,华西村和小岗村的前进步伐并未停歇。

华西村在做强农业基础的同时,积极拓展第二、第三产业,助推乡村振兴。

小岗村则以新时代的生态环保理念,推动新农业的发展,塑造农村新形象。

两村的成功经验不仅为我国农村改革开放提供了有益借鉴,更激励着千千万万的农民朋友,勇敢前行,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动力。

华西村与小岗村,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名字,一个闪烁着希望的村庄。

他们的历史,是改革开放大潮中波澜壮阔的一页;他们的改革,是中国农村发展道路上的一道光芒。

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两个村庄走出更加辉煌的未来,为中国农村振兴贡献更大力量。

华西村:中国农村的一颗新星

华西村:中国农村的一颗新星

华西村:中国农村的一颗新星作者:暂无来源:《农家之友》 2013年第10期江苏省江阴县华西村位于江阴华士镇西边,1961年建村。

过去的华西村,就像民谣里唱的那样:“高田岗、高田岗,半月无雨苗枯黄;低田塘、低田塘,一场大雨白茫茫…”在半个多世纪的岁月里,华西村人在吴仁宝、吴协恩两任村党委书记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两个文明一齐抓,实现物质精神双丰收。

终于从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江南小村,冉冉升起为中国农村的一颗新星。

如今,华西村已成为一个村强民富,社会和谐,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一个每年都要吸引200多万名国内外游客的生态城。

华西村不仅走上了“艰苦奋斗、团结奋斗、服从分配、实绩到位”的创业道路,而且始终按照“三化三园”(绿化、美化、净化,远看像林园、近看像公园、细看是农民生活在幸福乐园)的建设标准,不断创新提升“五业”(农、工、商、建、游)、“五容”(山容、河容、田容、厂容、村容)、“五子”(票子、房子、车子、孩子、面子),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及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

目前,已经形成了“山南钱庄、山北粮仓、中间天堂”的新格局,真正是“美丽五容赛苏杭,幸福五子胜天堂”。

一是山容,郁郁葱葱,鸟语花香,既成为了特色景点,也吸引了八方来客;二是河容,黄石驳岸,清澈见底,碧波荡漾;三是田容,平整成方,沟渠通畅,交织成网;四是厂容,星罗棋布,绿色园林,节能减排;五是村容,科学规划,整洁划一,白天只见高楼不见村,晚上只见高楼霓虹灯。

2001年以来,华西村通过“一分五统”的方式,帮带周边20个村共同发展,建成了一个面积35平方公里、人口达3.5万人的大华西,组成了一个“有青山、有湖面、有高速公路,有航道、有隧道、有直升机场”的美丽乡村。

作为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大华西村民,也都过上了“基本生活包,老残有依靠,优教不忘小,三守促勤劳,生活环境好,小康步步高”的幸福生活。

2012年,华西实现营业收入524.5亿元。

还在全国村级单位中第一个通过了ISO14001国际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中国第一村(华西村)简析、

中国第一村(华西村)简析、





制度的局限:近乎世袭!
功过是非,难论
探讨与思考!
• 感觉这些村的权钱只归书记“家族所有”,村民只是打工族。
• 每一个掌权者就像是一个小地主,当地都听他的,但是当着种方法得到传承世袭的话谁能保证每一个 都和前任一样睿智楞! • 在就算是当公司的工资和奖金变成股份后如果公司连续几年走下坡路是那就是看着自己的钱贬值啊, 所以在我看来什么多提积累,少分配;少分现金,多参股就是一种强制要求,它是依靠一种个人权威 存在的,而不是依赖与一种可持续的制度,终归会出问题! • 华西村没有新型产业,一直坚持发展钢铁企业(相比现在的大环境,该类产业的发展都很困难,在很 大程度上那类产业多数是依靠政府的扶持,竞争力小)而且很多产业对环境的破坏很严重。
历史的发展(转折):
• 1957年 江阴县撤区并乡后,现华西村地域由原属瓠岱乡改属华墅乡,取名华墅乡第23高级社.吴仁宝任华士乡 第23高级社党支部书记。
• 1969年,吴仁宝顶着风险,偷偷创办小五金厂。到了1978年,这些小五金给华西村带来宝贵的起动资金,华西 村的家底共有固定资产100万元,银行存款100万元,为日后更大的发展奠定的基础。
华西“盛世”
• 这只金牛的规格为长2.3米,宽70厘米, 高1.7米,所谓的一吨,指的就是纯金 重量,并不是整个牛的重量。 据说价值人民币3个亿。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011年10月15日晚,华西村举办庆祝建村50周年大 型文艺晚会,邀请央视著名主持人朱军、朱迅和水均 益担任主持,国内演艺界知名艺人阎维文、毛阿敏、 谭晶、蔡国庆、鲍国安、杨洪基、韩红、黄宏、冯巩 等加盟演出
• 华西集团1996年被农业部评定为全国大型一档乡镇企业,华西获得了“全 国文明村镇”、“全国文化典范村示范点”、“全国乡镇企业思想政治工 作先进单位”、“全国乡镇企业先进企业”、等荣誉称号,并誉为“天下 第一村”。 • 吴仁宝先生眼中的华西:田边绿树成荫,河塘黄石驳岸,工厂整齐清洁, 地面草坪成片,鸟语花香,人人喜气洋洋,初步建成了社会主义现代新家 村,成为江南田园风光旅游中心。或者是“远看像林园,近看像公园,仔 细一看,原来农民生活在乐园”。

《江阴的华西村》高中作文800字

《江阴的华西村》高中作文800字

《江阴的华西村》高中作文800字标题:《江阴的华西村——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范》在江苏无锡,有一个被称作“天下第一村”的地方,那就是位于江阴市的华西村。

这里不仅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缩影,更是我国改革开放伟大成果的生动体现。

华西村,一个曾经贫穷落后的小村庄,如今已经变成了全国乃至全球都闻名的富裕村庄。

这个变化的背后,是华西人锐意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

华西村的发展历程,是一部充满艰辛和挑战的历史。

上世纪60年代,华西村还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贫困村庄。

然而,在党的领导下,华西人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劳精神,积极进行农业生产改革,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最终实现了从贫穷到富裕的转变。

华西村的成功,离不开其独特的经济发展模式。

华西村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既保证了全体村民的利益,又激发了个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同时,华西村还注重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不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使得华西村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

华西村的成功,更在于其坚持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的原则。

华西村的每一项重大决策,都是经过充分讨论和民主表决后做出的,真正体现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这种模式不仅保障了华西村的稳定发展,也为我国农村社会管理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华西村,这个被誉为“天下第一村”的地方,以其独特的发展模式和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成为了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面旗帜。

它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借鉴。

回首过去,华西村经历了风风雨雨,却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念,用实践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和优越性。

展望未来,华西村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迎接新的挑战和机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总的来说,华西村是一个集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文化繁荣于一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学习华西人的精神,积极参与到国家的建设中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天下第一村

天下第一村
曾任江阴县委书记、华西村党委书记等职。现任江苏省政协常委、全国小康村研究会会长、全国“村长”论坛组委会名誉主任、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会副会长,华西集团公司副董事长、副总经理,华西村党、村、企总办主任。
“华西村”A股股票1999年在深圳上市,华西村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全国第一家以村命名的上市公司,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称其为“中国农村一股”。
华西人户户住上了水、电、气配套的别墅楼。村内娱乐、休闲、体育、购物、旅游设施配套齐全,已是一个万人规模的小城镇。江泽民、李鹏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来视察。
全村现有固定资产21亿元,一、二、三产总产值人均300万元,比建村初期人均300元,增了一万倍.
全村没有一个暴发户,也没有一个贫困户,家家都余钱户。家家有人出国旅游,人人就业,安居乐业。美国客人来华西村访问时说:“像这样的社会主义,我们也要!”
高度328米,74层总投资30亿的“黄金酒店”已完工.
华西村“价值三亿元”的一吨重金牛
10月8日,一架直升机从江苏华西村的村机场起飞,据了解,这是华西村现有的2架直升机之一,华西村花费9000万元购买了两架直升机,又花1000多万元修建了停机坪,推出“空中看华西”项目,累计已乘载3600余人。
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亲王和夫人莫尼克公主也在此流连驻足,国务院李鹏总理在此挥笔题词。自1985年起华西村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对第三产业的投入。1989年7月,拥有250套中高档客房的南院宾馆被批准为省旅游局的定点饭店。为让外宾体验华西农家生活,早在1986年起,南院宾馆即应省旅游局和外宾的要求,开放150个家庭接待外宾。
吴仁宝从上世纪六十年代担任华西村的党支部书记,带领全村人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2006年全村实现销售超300亿,2010年超500亿元,每户村民的存款最低600万元--2000万元。

华西村发展历程

华西村发展历程

华西村发展历程
华西村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末,当时村庄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来源,生活条件较为贫困。

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村庄的发展开始迅速起飞。

在1980年代初期,华西村的农民开始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农民们发起设立合作社,共同出资购买农业机械设备,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农产品产量。

这一举措极大地提升了村庄的农业生产水平和农民们的收入水平。

1985年,华西村开始尝试发展农家乐产业,并创建了一家精
心设计的农家小院,为外地游客提供独特的农村体验。

这一举措使得华西村逐渐走上了乡村旅游的发展之路,为村庄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进入21世纪初,华西村进一步加大对旅游业的投资,并引入
大量的民营资本进行开发建设。

通过打造精品民宿、开设农产品直销店等方式,华西村逐渐建立起了一个完整的旅游产业链条。

这使得村庄的经济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居民的收入水平也随之大幅提高。

2015年,华西村被评为中国乡村旅游示范点,并荣获了国家
级农村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的称号。

这一荣誉进一步提升了华西村在乡村旅游领域的声誉,并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

目前,华西村已成为中国乡村旅游的知名品牌,每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和体验乡村生活。

村庄的发展也为周
边村庄提供了借鉴和发展的范例,推动了该地区的乡村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

华西村的发展历程充分展示了农村地区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和乡村旅游业,可以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这一成功经验为其他乡村地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同时也为全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参考。

华西村发展历程范文

华西村发展历程范文

华西村发展历程范文华西村是位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华西街道的一个农村,也是中国开放30年来的一张名片。

下面是华西村发展历程的详细介绍。

1978年,中国开放初期,华西村还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农村。

当时,华西村的农民主要以种地和养殖为生,收入微薄,生活贫困。

村中的基础设施也十分落后,人民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

1980年代初,华西村开始在农民合作组织建设上下功夫,成立了村级组织。

村干部带领村民积极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和农场、农民技术培训等工作,逐渐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1985年,华西村开始大胆尝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农民自愿流转土地经营权。

这一措施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农田得到了更加有效的利用,农民的收入也逐渐增加。

在此期间,华西村还积极引进新技术和品种,推动生产力的提高。

1990年代初,中国农村综合的推进使得华西村有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华西村开始进行农村基础设施的改造,修建了新的道路、供水系统和电网等。

此外,华西村还兴办了小规模农产品加工企业,为农民提供就业机会,提高了他们的收入。

2000年代初,华西村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成都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华西村推动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并通过建立土地流转市场和合作社等机制,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

华西村农民不仅种地,还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了特色农产品,如花椒、茶叶等,并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扩大了销售渠道。

2024年以后,华西村继续探索农村发展的新路径。

村里成立了华西村村民自治委员会,村民通过选举产生代表,参与村务管理和决策。

在环境保护方面,华西村推行垃圾分类和生态修复等措施。

此外,华西村还注重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和消费,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当前,华西村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绿色生态农村示范点和乡村振兴的典范。

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人均收入持续增加。

华西村的发展成就也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和赞誉。

--天下第一村--读后感作文200字_读后感

--天下第一村--读后感作文200字_读后感
>读后感作文200字_读后感
读了>,这篇故事,我就非常佩服吴仁宝爷爷,也很பைடு நூலகம்慕华西村的人。
华西村有天下第一村的美名,华西的成功当然离不开带头人、村党委书记吴仁宝爷爷,1961年,华西大队成立,吴仁宝爷爷被任命为大队书记,他带领全大队干部一干就是17年,就说我们这里的农民,能干到17年时极为少见的,我真是佩服吴仁宝爷爷带领全大队一干就是17年,改革开放,今日的华西已经今非昔比了,家家都是小别墅,家家都有小汽车,就说我们这里的小乡镇的,有小别墅的还真不多,屈指可数,有小汽车的,在街上还能看见一些,华西村全村没有一家亏损,利润最高的有几千万元。天哪这也太吓人了,我们这里种田的,也有亏的时候,利润最高的有几十万元!
如果我也能到华西村去居住,那该多好!

吴仁宝

吴仁宝

《吴仁宝》观后感故事从上世纪60年代的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揭开序幕。

在书记吴仁宝的带领下,华西村人逐步走出了一条具有华西特色的社会主义致富道路。

从开始的“15年规划”平整田地,到下狠心购买大磨盘,再到“顶风”开办小五金工厂,以及后来的分田到户、农副产业两手抓等等,时代的节点为华西人带来的是一次又一次的挑战和机遇,他们凭着自己的劳动和不怕吃苦的精神,在党员老书记吴仁宝的带领下,始终走在时代的前端,最终走出了这条华西道路。

这部电影没有曲折离奇的故事,没有恢宏磅礴的气势,但却像磁铁一样,激起了每位观影党员内心深处的强烈共鸣。

是什么令人如此感动呢?是从这部电影中所体现出来的不屈不挠、自强不息、虚怀若谷、敢为人先的精神。

主人公全心全意为百姓谋利益的民情怀,深深打动了我。

一句“有福民享,有难我当”让我深深感受到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质。

为了华西村的需要,吴仁宝可以置家中4个嗷嗷待哺的孩子于不顾,而捐出米缸中仅剩的大米。

为了救村民的孩子,他背着孩子夜行小路,从农村一直奔到县城医院,终于挽救了孩子性命。

为了安抚一位失去孩子的村民,吴仁宝毅然将自已最疼爱的小儿子送到这位村民的家中……这一幕幕让我热泪盈眶。

对于党的政策,他没有随大流地去做,而在保证大方向不变的情况下,实事求是,结合当地发展现状,另辟蹊径。

大爱无疆,华西富了,吴仁宝还积极带动周边的村落发展。

尽管困难重重,但是吴仁宝始终没有退缩。

他要让更多的人分享到华西致富后的成果,要让天下都知道,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在中国的大地上创造出无数的人间奇迹。

华西村富了,老书记始终坚持不拿村里最高的工资,不住村里最好的房子,他始终身体力行地教育身边的人们“吃水不忘挖井人,富了不忘共产党。

华西村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而应对挑战的根本法宝只有四个字:实事求是!作为基层干部,吴仁宝对实事求是的理解很朴素,叫做“吃透两头”、“两头一致”。

吴仁宝的所谓“吃透两头”,指的是吃透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吃透本地工作实际。

华西村成功的原因

华西村成功的原因
天下第一村
- 华西村

华西村建于1961年,华西村位于江苏省江阴市华士镇,属亚热带气候,气候 温和,四季分明。从2001年开始,华西通过"一分五统"的方式,帮带周边20 个村共同发展,建成了一个面积35平方公里、人口达3.5万人的大华西,组成 了一个"有青山、有湖面、有高速公路,有航道、有隧道、有直升机场"的美丽 乡村。旗下华西集团1996年被农业部评定为全国大型一档乡镇企业,华西获 得了"全国文明村镇"、"全国文化典范村示范点"、"全国乡镇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先进单位"、"全国乡镇企业先进企业"、等荣誉称号,并誉为"天下第一村"



四、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华西人认为“物质精神双富 有,才是真正的富有”。吴仁宝书记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一手抓经济 发展,一手抓以德依法治村,让村民“既富口袋,又富脑袋”。村民 的业余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全体上下始终保持勤于开拓、勇于创新, 不甘守旧,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
五、坚持德孝为先。华西村人重“孝”。从 1979 年起,华西村 就逐步探索农村养老制度,目前凡年满 55 岁的妇女和 60 岁以上的男 子,每月都能领到村里发的退休金。华西的老人们都说:“儿好,女 好,不如华西好”。他们非常关心外地来华西工作的人,不准称他们 “打工仔”、“打工妹”,在政治上、经济上把外来务工者与华西人 同等对待。这也是华西人气旺、事业兴的一个重要方面。

——
三、先进的管理模式
吴仁宝与华西村民坚信“社会主义定能富华西”. (一)共同致富,走共同致富道路,是华西村最大、也是最宝 贵的亮点.二)分配政策 华西村村民每年只可以分得20%的现 金,其余的80%要参股,而且年收入者不满10万元者不参股, 这样的分配政策,加快了企业的资本积累,使得企业能够实 现滚动式发展。 (三)公私结合 华西村虽然以公有制为主体, 但是也有很多私人企业,发展的好的,政府就会扶持,发展 的不好的,就会被市场淘汰,这样,现在的华西,没有一家 亏损的企业,没有一家不盈利的企业。以上就是我探索华西 村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关键在干部。从华西村的发展历程来 看,华西之所以取得今天的成就,主要在于四十五年来, 老村支书记吴仁宝同志带领干部群众开拓进取、艰苦奋 斗,一步一步把华西村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楷模。我 们三阳镇近两年虽然发展较快,但与先进地区相比,还 有不小的差距。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对农村干部的教育 培训,成功移植华西村的经验和模式,解放思想,更新 观念,增强加快发展的能力和素质。

小学三年级作文纪念华西村缅怀伟人激励后人

小学三年级作文纪念华西村缅怀伟人激励后人

纪念华西村缅怀伟人激励后人我生活在中国一个美丽的村庄中,那里有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

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纪念华西村的传统节日。

华西村曾是一片贫瘠之地,但却因为伟人的奋斗而焕发出光彩。

传闻在很久很久以前,华西村因为遭受战乱和自然灾害而变得一片荒芜。

村里的人们无助地看着庄稼枯死,家园破败。

然而,伟人的出现改变了一切。

据说,伟人受到了上天的指引,主动来到了华西村。

他教导村民学习农耕技术、治水技巧和合作精神。

大家懵懵懂懂地开始学习,互相帮助。

伟人还在村庄周围种下了树木,防止沙尘暴的侵袭。

经过几年的努力,华西村焕发出生机,成为了一个富饶幸福的地方。

为了纪念这位伟人和他带给华西村的美好,每年的秋天,我们都会举办一年一度的纪念节日。

这个节日可是热闹非凡,每一个华西村的居民都热情洋溢地参与其中。

在这个节日的早上,村庄里的大孩子们会整理自己的服装,戴上五彩斑斓的花环。

我们会一起走上山,专程去拜访伟人的陵墓。

尽管他已经离开了我们很久,但我们依然感激他的付出和他给我们带来的幸福。

在他的陵墓前,我们会举行庄重的仪式,表达我们无尽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之后,我们会回到村里,继续欢度节日。

村庄里到处都是热闹的气氛,街上挂满了红灯笼,而且家家户户都会制作一些特色的小物件来装饰自己的家。

村庄的广场上摆满了摊位,有各种各样的美食和手工艺品。

我最喜欢的当然是糖葫芦,每年这个时候,我都会兴奋地在人群中找寻我的最爱。

在华西村的纪念节日上,人们也会表演一些传统的艺术节目,如歌舞和戏曲。

我记得有一年,一个小伙子表演了一出非常搞笑的相声,他的表演让全场爆发出热烈的笑声。

这个小伙子才十岁,但他却有着出色的表演天赋,他的表演给了我很多的启发。

华西村的传统节日激励着我们这些小孩子,我们会时刻记住伟人的努力和他给我们带来的美好生活。

我们也明白,只有通过学习和努力,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强大,并为社会作出贡献。

纪念华西村的传统节日是一场盛大的庆典,它让我们铭记历史,感悟人生。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西村的故事
华西村位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郊区,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小村庄。

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华西村的经济状况非常落后,村民们生活贫困,缺
乏基本的生活设施和教育资源。

然而,在1982年,一位名叫陈启宗的村
民回到华西村,带来了一些新的想法和技术。

他开始推广农业科技,教导
村民如何种植高产的水稻和蔬菜。

他还鼓励村民自己创业,开设小型工厂
和企业。

陈启宗的努力逐渐取得了成效,华西村的经济状况开始逐渐改善。

村民们开始有了更多的收入来源,生活条件也得到了改善。

华西村的成功
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前来参观和学习,成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典型案例。

如今,华西村已经成为了一个现代化的小城镇,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
和教育资源。

它也成为了一个旅游胜地,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和体
验当地的文化。

华西村的成功经验也被广泛地应用于其他地区,成为了中
国农村改革的一个重要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