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kV-钢管杆-(无冰区)设计说明
钢管杆-(无冰区)设计说明
钢管杆-(无冰区)设计说明1、1气象条件35kV线路是最基本的配电线路,在全国应用最为广泛,其设计气象条件变化较大。
为了简化设计, 根据南方电网五省区的气象条件,结合《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中的典型气象区,考虑到经济性、安全性和通用性,本标准设计最大设计风速采用离地10m高,30年一遇10min平均最大风速,分别取25 m/s、30 m/s和35 m/s;综合考虑南方电网五省区2021年冰灾后工程设计冰厚的取值情况,以及钢管杆在城网使用中的特性,钢管杆的设计不考虑覆冰的工况。
35kV配电线路标准设计共分为A、B、C、D、E、F 、G等7个气象区,钢管杆的标准设计只取其中E、F、G三种气象条件。
具体标准设计气象组合如表1、1-1所示。
表1、1-135kV架空线路标准设计气象条件气象组合条件ABCDEFG大气温度(0C)最高气温40404040404040最低气温-10-10-20-20000最大风速-5-5-5-5202120设计覆冰-5-5-5-5000安装-5-5-10-10555大气过电压15151515151515内部过电压15151515202120年平均气温15151515202120风速(m/s)最大风速25252525253035设计覆冰01515000安装情况00010大气过电压00015内部过电压15151515151518设计覆冰(m m)5102030000冰的密度(g/cm3)0、90、90、90、91、2 导地线1、2、1 导地线截面本次标准设计导线选用LGJ240/30型两种钢芯铝绞线,地线选用铝包钢绞线LBGJ-50-27AC和LBGJ-55-27AC。
240mm2导线的杆塔地线荷载按钢绞线GJ-55考虑,150mm2导线的杆塔地线荷载按钢绞线GJ-50考虑。
本次设计中导线安全系数按10、0考虑,地线安全系数按12、0考虑。
杆塔设计选用钢芯铝绞线及镀锌钢绞线主要数据参数如表1、2-1所示:表1、2-1 设计选用钢芯铝绞线及镀锌钢绞线主要数据参数型号LGJ-150/25LGJ-240/30LBGJ-50-27ACLBGJ-55-27AC构造 (根数直径,mm)铝243、42243、42钢/铝包钢72、6672、6673、0073、20截面积(mm2)铝238、85238、85钢/铝包钢38、9038、9049、4856、30总计277、75277、7549、4856、30直径 (mm)17、1021、609、009、60单位质量 (kg/km)601、0922、2296、30336、10综合弹性系数 (MPa)7600073000线膨胀系数(1/℃)18、910-60、0、0、计算拉断力 (N)541107562048099547201、3 绝缘配合1、3、1 绝缘配合原则依照GB50061-2021《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和DL/T620-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进行绝缘设计,使线路能在工频电压、操作过电压和雷电过电压等各种情况下安全可靠地运行。
35kV铁塔设计总论解析
第七卷35kV架空线路标准设计第一篇总论第1章总论1.1设计依据1.1.1 设计依据性文件南方电网公司关于配网工程标准设计的编制原则和指导意见。
1.1.2 主要设计标准、规程规范GB 50061-2010《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 50009《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545-2010《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技术规范》GB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T16434-1996《高压架空线路和发电厂、变电所环境污区分级及外绝缘选择标准》GB/T 4623-2006《环型混凝土电杆》DL/T5154-2002《架空送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DL/T5130-2001《架空送电线路钢管杆设计技术规定》DL/T5219-2005《架空送电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定》DL/T 620-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 599-1996《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导则》DL/T 621-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Q/CSG 10012-2005《中国南方电网城市配电网技术导则》Q/CSG 10703-2009《110kV及以下配电网装备技术原则》Q/CSG 11501-2008《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抗冰加固技术导则》Q/CSG 11503-2008《中重冰区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技术规定(暂行)》1.2设计内容35kV架空线路标准设计包括杆塔的标准设计、机电组装图及加工图的标准设计。
杆塔的标准设计,即对于不同的杆塔材质、气象条件、导线截面、回路数等条件的组合,设计出一套系列化的标准设计杆塔。
机电组装图及加工图标准设计则包含张力弧垂放线表、金具组装图和接地装置图、铁附件加工图和等径杆加工图。
1.3模块划分及命名原则1.3.1 模块划分原则在本次标准设计中,架空线路针对一定电压等级、材质、气象条件、导线截面和回路数的组合而设计的一系列杆塔称为一个模块;张力弧垂放线表、金具组装图、接地装置图、铁附件加工图和等径杆加工图各为一个模块。
35kV璧大线钢管塔技术条件书
索引号:JS-0035kV璧大线26#-31#迁改工程钢管(杆)塔技术条件书重庆市两江电力设计有限公司签字代表:青岛建鹏钢结构有限公司签字代表:重庆璧山电力实业有限公司签字代表:二零一一年11月中国重庆35kV璧大线26#-31#迁改工程钢管(杆)塔技术条件书批准:审核:校核:编制:1 总则及细则1.1工作范围本技术条件书适用于35kV璧大线26#-31#线路迁改工程。
钢管(杆)塔的采购、设计、制造、试验、包装及供货要求。
钢管(杆)塔需求一览表1.2要求厂家提供的钢管(杆)塔应是全新的、未使用过的杆塔,其原材料采购、杆塔设计、制造和加工工艺,应根据重庆璧山电力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买方)批准的设计图纸、数据和文件。
不能因本图纸和本技术条件书的遗漏、疏忽和不明细而解脱卖方提供第一流钢管(杆)塔质量及服务的责任和义务。
倘若发现有任何疏漏和不明确之处,卖方应及时通知买方,在问题未澄清之前采取任何措施而造成的后果应由卖方自行负责。
1.3标准(1)经重庆璧山电力实业有限公司批准的设计图纸、数据和文件。
(2)除技术条件书所提供的要求之外,卖方应遵循国家标准及有关行业标准的最新版本。
(3)卖方可以推荐国际上接受的其它更高的标准。
这种情况下,应经买方确认,并应提供相关标准中相关部分的中文副本。
1.4度量单位在设计资料、技术条件和图纸等文件中,应使用SI公制单位,但温度应以摄氏度作单位。
1.5供货商资格认证为评价产品质量,供货商在投标文件中应含有下列所需资料,没有这些资料的投标文件将被拒绝。
(1)供货商应具有ISO9000质量认证资格证书。
(2)供货商应有有效的营业执照和生产经营许可证书(3)供货商必须具备设计、制造钢管(杆)塔的能力,其生产的产品至少有100km在110kV线路成功运行三年以上的经验,并提供相应的生产业绩供货证明。
(4)列出近三年内销售用户(特别是110kV和220kV用户线路)的情况表,其中包括工程名称、销售量、日期、购置者全称和详细地址。
35kV 钢管杆 (无冰区)设计说明
第六篇35kV架空线路标准设计(无冰区钢管杆部分)第1章设计说明概述1.1气象条件35kV线路是最基本的配电线路,在全国应用最为广泛,其设计气象条件变化较大。
为了简化设计, 根据南方电网五省区的气象条件,结合《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中的典型气象区,考虑到经济性、安全性和通用性,本标准设计最大设计风速采用离地10m高,30年一遇10min平均最大风速,分别取25 m/s、30 m/s 和35 m/s;综合考虑南方电网五省区2008年冰灾后工程设计冰厚的取值情况,以及钢管杆在城网使用中的特性,钢管杆的设计不考虑覆冰的工况。
35kV配电线路标准设计共分为A、B、C、D、E、F 、G等7个气象区,钢管杆的标准设计只取其中E、F、G 三种气象条件。
具体标准设计气象组合如表1.1-1所示。
表1.1-1 35kV架空线路标准设计气象条件气象组合条件 A B C D E F G大气温度(0C)最高气温40 40 40 40 40 40 40 最低气温-10 -10 -20 -20 0 0 0 最大风速-5 -5 -5 -5 20 20 20 设计覆冰-5 -5 -5 -5 0 0 0 安装-5 -5 -10 -10 5 5 5 大气过电压15 15 15 15 15 15 15 内部过电压15 15 15 15 20 20 20 年平均气温15 15 15 15 20 20 20风速(m/s)最大风速25 25 25 25 25 30 35设计覆冰10 10 15 15 0 0 0安装情况10 10 10 10 10 10 10大气过电压10 10 10 10 10 10 15内部过电压15 15 15 15 15 15 18设计覆冰(m m) 5 10 20 30 0 0 0冰的密度(g/cm3) 0.9 0.9 0.9 0.91. 2 导地线1.2.1导地线截面本次标准设计导线选用LGJ—150/25、LGJ—240/30型两种钢芯铝绞线,地线选用铝包钢绞线LBGJ-50-27AC和LBGJ-55-27AC。
中国南方电网公司 10kV配网标准设计(2011版)
2.4.3 回路数
按混凝土杆和螺栓角钢塔:10mm冰区及以下考虑单 回路和混凝土杆和螺栓角钢塔:10mm冰区及以下考虑单 回路和双回路,其中双回路混凝土杆只考虑直线杆, 20mm冰区只考虑单回路。
本焊接角钢塔:只考虑无冰区的单回路、双回路和 四回路。
钢管杆:无冰区考虑单回路、双回路和四回路, 10mm冰区考虑单回路和双回路,不考虑20mm冰区。
螺栓角钢塔和钢管杆呼高分10m、12m、15m和 18m几种。
2.4.6.6 横担长度
直线混凝土杆采用针式或柱式绝缘子时,横担长度 采用1600和1800mm两种规格;直线混凝土杆采用瓷担 绝缘子时,横担长度采用1180mm。直线混凝土杆垂直排 列横担间距离取800mm。铁塔垂直排列时横担间距离取 1000mm。
• DL/T 599-2005 《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导则》
• DL/T 499 2001 《农村低电压电力技术规程》 • DL/T 601-1996 《架空绝缘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 DL/T 5130 2002 《架空送电线路钢管杆设计技术规程》 • DL/T 5154-2002 《架空送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
• Q/CSG 11501-2008 《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抗冰 加固技术导则》
• GB/T 1179-2008 《圆线同心绞架空导线》 • GB/T 14049-2008 《额定电压10kV架空绝缘电缆》 • GB/T 11779-1983 《铝绞线及钢芯铝绞线》(作费)
2.2设计内容
10kV架空线路标准设计包括杆塔的标准设计和机电 组装图及加工图的标准设计。
CSG-10K-TFJ-01 表示:10kV架空线部分—铁附件加工图-角钢横担加工图。
CSG-10K-DJG-01 表示:10kV架空线部分—等径杆加工图-SM300型门型等 径杆上段加工图。
35kV-110kV输电线路钢管杆通用设计技术要求
35kV-110kV输电线路钢管杆通用设计技术要求说明书(征求意见稿)二〇一〇年六月目录1 总论 (1)1.1 目的和原则 (1)1.2 设计依据 (1)1.2.1 主要规程规范 (1)1.2.2 国家电网公司的有关规定 (2)2 主要设计原则 (2)2.1 设计气象条件 (3)2.2 导线和地线 (3)2.3 绝缘配合及防雷保护 (4)2.4 塔头布置 (8)2.5 联塔金具 (8)2.6 杆塔设计一般规定 (9)2.7 杆塔规划 (9)2.8 杆塔荷载 (10)2.9 杆塔使用材料的原则和要求 (10)附录 1 35~110kV 输电线路钢管杆通用设计主要设计原则及模块划分和编号附录 2 35~110kV 输电线路钢管杆通用设计修订模块主要技术条件附录 3 联塔金具标准件图例附录 4 35~110kV 输电线路钢管杆通用设计模块杆塔规划使用条件附录 5 输电线路通用设计钢管杆制图和构造规定1 总论1.1 目的和原则目前,输电线路设计相关国家标准、行业规范即将颁布实施。
为进一步深化标准化建设,公司组织开展本地区输变电工程通用设计(35~110kV 线路部分)修订和应用工作。
本次修订充分借鉴已有的成果,应用即将颁布执行的新版设计标准,应用“两型三新”、全寿命周期设计、高强钢等新技术、新材料。
为了满足通用设计成果标准化、统一化、规范化的要求,公司颁布制定了《35~110kV 输电线路钢管杆通用设计修订主要设计原则及模块划分和编号》。
1.2 设计依据1.2.1 主要规程规范《110kV~750kV 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2010)《重覆冰区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5440-2009)《高压架空送电线路和发电厂、变电所环境污秽分级及外绝缘选择标准》(GB16434-1996)《圆线同心绞架空导线》(GB/T1179-2008)《铝包钢绞线》(YB/T124-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620-1997)《高海拔污秽地区悬式绝缘子片数选用导则》(DL/T562-1995)《架空送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DL/T5154-2002)《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架空送电线路钢管杆设计技术规定》(DL/T5130-2001)《输电线路铁塔制图和构造规定》(行标报批)《碳素结构钢》(GB/T700-2006)《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2008)《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钉和螺柱》(GB/T3098.1-2000)《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母粗牙螺纹》(GB/T3098.2-2000)《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母细牙螺纹》(GB/T3098.4-2000)1.2.2 国家电网公司的有关规定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试行)》(国家电网生计[2005]400 号);《国家电网公司安全工作规程(线路部分)》(国家电网安监[2009] 664号);《协调统一基建类和生产类标准差异条款(输电线路部分)》(办基建〔2008〕1 号);《国家电网公司新建线路杆塔作业防坠落装置通用技术规定》(试行)(国家电网基建[2010]184 号)。
35kV集电线路施工设计说明书详解
施工图设计第1卷第1册 35kV集电线路设计说明书设计说明书2017年2月说明书目录第1章总的部分1.1 设计依据1.2 设计范围1.3 工程概况1.4 线路路径第2章架空线路部分2.1 气象条件2.2 导线及地线2.3 导、地线防振2.4 绝缘、防雷及接地2.5 导线相序及换位2.6 初伸长处理2.7 对交叉跨越物的处理2.8 施工注意事项第3章电缆部分3.1 设备选型3.2 电缆敷设3.3 电缆两端连接方式3.4 电缆两端接地方式3.5 电缆标志的设置3.6 电缆与其他管道等之间距离3.7 施工注意事项第4章杆塔及基础4.1 杆塔4.2 基础4.3 原材料4.4 防腐、防卸及防松4.5 施工注意事项附表1:全线杆铁塔数量一览表附表2:全线机电材料统计一览表第1章总的部分1.1 设计依据1.1.1 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1.2 本工程设计委托书1.1.3 《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50061-2010)1.1.4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620-1997)1.1.5 《电力金具样本》1.1.6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1.1.7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T50065-2011)1.2 设计范围自19台风机升压箱变起至升压站进线开关柜的35kV集电线路本体设计。
1.3 工程概况1.3.1风机分布及区划。
本工程为、风场共计19台风机。
本期接入风机19台,单机容量1.5MW、5台,单机容量3MW、14台,接线方式采用1机1变的单元接线。
风机出口电压690V,经箱变升至35kV后,经35kV地埋电缆(YJV22-26/35-3×50)至电缆终端塔(杆),与35kV架空线路“T”接。
根据风机分布位置,本工程共建,3回35kV架空线路,具体如下:①A线,带1#、2#、3#、4#、5#、6#、7#共7台风机。
②B线,带8#、9#、10#、11#、12#、13#、14#共7台风机。
35千伏钢管杆长度
35千伏钢管杆长度【原创实用版】目录1.35 千伏钢管杆的概述2.35 千伏钢管杆的长度标准3.35 千伏钢管杆长度的选择因素4.35 千伏钢管杆长度的计算方法5.35 千伏钢管杆长度的注意事项正文【35 千伏钢管杆的概述】35 千伏钢管杆是电力系统中常见的一种杆塔,主要用于支撑和固定35 千伏的高压输电线路。
其结构特点是采用钢管作为杆身,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和抗弯性能,能够承受较大的风压和线荷载。
在我国,35 千伏钢管杆是电力输配电系统中重要的建设材料之一。
【35 千伏钢管杆的长度标准】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的规定,35 千伏钢管杆的长度分为以下几种标准规格:10 米、12 米、15 米、18 米、21 米等。
这些规格主要根据输电线路的跨越距离和地形条件来选择。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条件进行调整。
【35 千伏钢管杆长度的选择因素】在选择 35 千伏钢管杆的长度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输电线路的跨越距离:跨越距离越大,需要的杆塔长度就越长。
2.地形条件:地形复杂的地区,如山区、丘陵地区,需要根据地形地貌选择合适的杆塔长度。
3.设计要求:根据电力系统的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杆塔长度。
4.施工条件: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选择便于安装和运输的杆塔长度。
【35 千伏钢管杆长度的计算方法】计算 35 千伏钢管杆长度的方法通常采用以下公式:杆塔长度 = 跨越距离 + 档距 + 绝缘子串长度 + 接头长度其中,跨越距离是指输电线路两个杆塔之间的距离,档距是指杆塔上的电力线路与地面的垂直距离,绝缘子串长度是指杆塔上绝缘子的长度,接头长度是指电力线路接头的长度。
【35 千伏钢管杆长度的注意事项】在确定 35 千伏钢管杆长度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确保杆塔长度满足输电线路的技术要求,保证输电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杆塔长度,以降低施工难度和工程成本。
3.考虑到输电线路的扩展和改造,预留一定的长度余量。
10kV和35kV配网标准设计2012年版(线路部分)技术规定
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 二〇一一年五月中国南方电网公司10kV 和35kV 配网标准设计2012年版(线路部分)技术规定目录1工作分工 (1)2设计原则 (3)2.135kV架空线路标准设计 (3)2.210kV架空线路标准设计 (11)3杆塔命名原则 (24)3.1多样化杆头命名方式 (24)3.2混凝土杆命名方式 (25)3.3螺栓角钢塔、焊接角钢塔和钢管杆命名方式 (26)4设计成品 (27)4.1卷册目录 (27)4.2混凝土杆使用条件表 (31)4.3杆塔水平综合荷载表 (33)1工作分工《南方电网公司10kV和35kV配网标准设计》(2012年版)线路部分的分工如下:第七卷南方电网配网标准设计-35kV架空线路标准设计Array第八卷南方电网配网标准设计-10kV架空线路标准设计第九卷南方电网配网标准设计-电缆敷设标准设计2设计原则2.135kV架空线路标准设计2.1.1设计气象条件2.2.1.1基本风速根据南方电网五省区的气象条件,结合《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中的典型气象区,考虑到经济性、安全性和通用性,35kV架空线路标准设计最大设计风速采用离地10m高,30年一遇10min平均最大风速,分别取25m/s、30m/s和35m/s。
2.2.1.2覆冰取值综合考虑南方电网五省区2008年冰灾后工程设计冰厚的取值情况,35kV 架空线路标准设计的覆冰取值主要原则如下:最大设计风速为25m/s时:无冰、10mm和20mm;最大设计风速为30m/s时:无冰;最大设计风速为35m/s时:无冰。
根据上述原则,再对其他气象要素进行适当归并,35kV架空线路标准设计的设计气象组合见表2.1。
表2.1 35kV架空线路标准设计气象组合2.1.2 导线和地线根据南方电网五省区电网规划原则,综合考虑现有工程及远期规划中的导线截面选择情况,35kV 架空线路标准设计导线截面和型号按表2.2所示:表2.2 导线标称截面和型号对应推荐使用的各种导线的主要技术参数见表2.3。
2011南方电网典设杆型参考纪要
2011南方电网典设杆型参考纪要本标准设计最大设计风速采用离地10m高,30年一遇10min平均最大风速,分别取25m/s、30m/s和35m/s,海拔高度均按0~2500m考虑;混凝土电杆开裂检验荷载代号:A、B……I、J、K、L、M、N(按由小至大排列);例如:φ190×15m×K;①Z-非预应力混凝土直线杆;YZ-预应力混凝土直线杆;J-转角杆塔;DJ-终端杆塔;②裸导线分为100m和200m两档;双回路分为50m和80m两档;③绝缘导线单、双回路水平档距均为50m;④双回路:直线杆型可采用混凝土杆及管塔,转角耐张及终端杆型均采用管塔。
⑤焊接铁塔共设计单回路、双回路和四回路三种线路铁塔(HE、HF、HG),焊接塔所在场地都为平地或道路旁,铁塔设计全部考虑的是窄基塔,基础根开有600m、800mm、1000mm、1200mm、1500mm这五种。
考虑到焊接塔多用于城网中,本次标准设计焊接塔只考虑裸导线用于档距小于等于100m;绝缘线路档距小于等于50m的线路使用。
⑥运输不便或线路走廊及铁塔根开加工限制,可选用LG42模型双回路螺栓角钢塔(水平档距80m)。
⑦钢管杆均为双回路杆型(GE、GF),水平档距分为50m、100m两档,其中绝缘导线档距为50m、钢芯铝绞线档距为100m。
表1.4-110kV混凝土杆模块及杆型 (无冰区)表1.4-210kV混凝土杆模块及杆型 (无冰区)表1.4-310kV混凝土杆模块及杆型 (无冰区)表1.4-410kV混凝土杆模块及杆型 (无冰区)电网线路原则上均要按架空线规划、设计和建设,控制电缆、特别是严格控制高压电缆使用范围,当路径必须经过以下地区时,可以考虑采用电缆线路:1)技术上难以解决的严重腐蚀地段; 2)易受热带风暴袭击的沿海地区主要城市的重要供电区;3)长距离过海、过江等技术经济比较采用电缆线路比较合适的地段; 4)大城市中心区、高层建筑密集地区、重要的商业繁华路段;5)对供电可靠性有特殊要求,需使用电缆线路供电的重要用户;6)电网结构或运行安全有需要时;7)城市规划和市容环境不能通过架空线,又具备电缆敷设条件的地区;8)重点风景旅游区。
钢管杆设计技术规定
范围本规定规定了钢管杆设计的准则,及提出了制造安装的主要要求。
适用于新建220kV及以下电压等级交直流架空送电线路无拉线钢管杆结构设计。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300—77 焊接用钢丝GB2694—1981 输电线路铁塔制造技术条件GB50061—1997 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700—1988 碳素结构钢GB985—1988 气焊、手工电弧焊及气体保护焊焊缝坡口的基本形式与尺寸 GB986—1988 埋弧焊焊缝坡口的基本形式与尺寸GB3098.1—1982 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钉和螺柱GB/T1591—1994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3098.2—1982 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母GB/T—5117—1995 碳钢焊条GB/T—5118—1995 低合金钢焊条GB/T9793—1997 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热喷涂锌、铝及其合金GBJ17—1988 钢结构设计规范DL/T5092—1999 110~55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646—1998 输电线路钢管杆制造技术条件总则•本规定遵照GB50061、DL/T5092中有关杆塔结构设计的主要原则编制。
•钢管杆设计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用可靠度指标度量钢管杆的可靠度。
在规定的各种荷载组合作用下或变形的限值条件下,满足线路安全运行的要求。
•钢管杆的设计应考虑制造工艺、施工方法(包括运输安装)以及运行维护和环境等因素。
•钢管杆的设计应满足强度、稳定、刚度等方面的要求。
设计采用新理论或新结构型式,当缺乏运行经验时,应经过试验验证。
•在进行钢管杆设计时,除应按本规定执行外,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和电力行业标准有关规定的要求●术语和符号●术语●重冰区(Heavy ice area)设计冰厚为20mm及以上地区。
35kV单杆直线电杆设计(自立式).
前言这次课程设计是普通钢筋混凝土电杆的设计。
根据有关《规程》得到譬如气象、导线、地线的有关参数,再有列表法求得临界档距,用临界温度判定法判断出最大弧垂气象条件。
依据《规程》规定以及此课题的实际因素确定了电杆的呼称高度、导线间的垂直距离、地线支架高度,从而得出了电杆的总高度。
然后再确定七种情况下电杆的荷载,进行杆柱的强度验算及配筋计算,最后确定基础的相关问题。
对我以后的学习与工作都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临界档距;最大弧垂;呼称高度目录前言 (I)1 设计条件和相关参数 (1)1.1 气象条件 (1)1.2 导线和地线的相关参数 (1)1.3 绝缘子的相关参数 (2)1.4 电杆的相关参数 (2)1.5 土的相关参数 (2)2 各种气象条件下的比载计算 (3)2.1 导线比载的计算 (3)2.2 地线比载的计算 (4)3 计算临界档距 (5)3.1 判断控制气象条件 (7)3.2 判断最大弧垂气象 (9)4 电杆外形尺寸的确定 (10)4.1 电杆的总高度 (10)4.2 横担长度的计算 (11)4.3 电杆外形尺寸校验 (12)5 电荷载计算杆 (14)6 电杆杆柱的强度验算及配筋计算 (20)6.1 强度计算 (20)6.2杆柱弯扭计算 (21)6.3 裂缝验算 (21)7心得体会 (23)参考文献 (24)1、设计条件和相关参数1.1气象条件表1.1-1:Ⅱ级典型气象区的气象条件1.2导线和地线的有关参数表1.2-1:LGJ120/25导线参数表1.2-2:GJ-35地线参数1.3绝缘子相关参数表1.3-1绝缘子X-4.5参数1.4电杆的有关参数主杆顶径为φ270mm,电杆的锥度为1/75,壁厚为50mm。
绝缘子串和金具的总重力为324N(3片x-4.5),地线金具重力为90N。
杆柱混凝土等级为C30,离心式制造。
1.5土的相关参数土的状态为粘性土软塑,查《规程》得土的计算容重γs=15kN/m3,计算上拔角α=100,计算内摩擦角β=150,土压力系数m=26kN/m3。
DL/T 5130-2001架空送电线路钢管杆设计技术规定
2211 ICS27.100P62备案号:J132—2001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PDL/T 5130-2001架空送电线路钢管杆设计技术规定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design of steeltransmission pole主编部门:国家电力公司东北电力设计院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批准文号:国经贸电力[2001]997号2001-10-08 发布2002-02-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发布前言根据原电力工业部科学技术司《关于下达1996年制定、制订电力行业标准计划项目(第一批) 的通知》计综[1996]40号,第61项的安排,特制定《架空送电线路钢管杆设计技术规定》,以保证架空送电线路钢管杆结构在设计中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实用、确保质量。
本规定制定了钢管杆设计的准则,提出了对制造和安装的主要要求。
本规定于1996年开始编制,1997年2月完成大纲审查,1999年12月完成送审稿审查。
在编制过程中,主编单位会同各参编单位,对国内钢管杆的设计、制造及运行部门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并做了必要的试验和实测工作。
本规定的实施将对国内钢管杆的规范化设计提供了可靠依据。
本规定由电力行业电力规划设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规定主编单位:国家电力公司东北电力设计院。
参编单位:、国家电力公司华东电力设计院、潍坊长安铁塔股份有限公司、无锡华德兴欣钢杆有限公司。
本规定主要起草人:张春奎、侯中伟、高占奎、魏顺炎、唐国安、李喜来、秦益芬、王军、王世华、任吉华。
本标准委托国家电力公司东北电力设计院负责解释。
目次前言1 范围2 引用标准3 总则4 术语和符号5 荷载6 基本规定7 材料8 钢管构件及连接计算9 构造要求10 制造和安装要求11 基础附录A(标准的附录) 本规定用词说明条文说明1 范围本规定规定了钢管杆设计的准则,及提出了制造安装的主要要求。
钢管杆通用设计说明书
110KV双回路架空线钢管杆通用设计说明书一、设计依据及范围1.设计依据1.2 规程、规范:《110~75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定》(报批稿)《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 5092-1999)《架空送电线路钢管杆设计技术规定》(DL/T5130-2001)《送电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定》(DL/T5219-2005)2.设计内容110KV架空送电线路双回路钢管杆以及与杆型对应的基础、绝缘子串、金具的通用设计及概算编制。
本次通用设计共完成13种杆型的设计,其中悬垂型3种、耐张型10种,详见下表:二、气象条件根据《110~75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定》(报批稿),选取钢管杆线路在各运行状况下的气象参数。
对于最大覆冰的取值,由于钢管杆线路一般都处于平地,故按轻冰区取值。
其它气象参数采用浙江省输电线路设计第Ⅰ气象区参数。
最大风速取V=33m/s,导线覆冰值C=5mm,地线覆冰取值C=10mm。
各设计气象条件组合详见下表:注:上表中基本风速高度均取离地10m、括号内为地线覆冰值三、导地线1.导地线选型根据最近几年来我省110KV线路最常用的导线型号,选择钢管杆通用设计导线型号为LGJ-300/40钢芯铝绞线。
根据《110~75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定》(报批稿)中导地线配合标准且结合“两型三新全寿命”理念,避雷线选用JLB20A-80铝包钢绞线。
2. 导地线主要技术参数及使用最大使用应力3. 设计档距根据钢管杆线路特征,设定导地线使用档距:水平档距Lp=150米,垂直档距Lv=160米,最大档距Lmax=190米。
四、绝缘配合设计1.根据浙江省电力公司文件(浙电生【2008】363号):关于印发《浙江电网污区分布图(2007)执行规定》的通知,通用设计钢管杆线路按《浙江电网污区分布图(2007版)》中的Ⅲ级污秽区设计,导线绝缘水平须满足泄漏比距大于2.8cm/kV的要求。
35kV输电线路典型设计设计条件
1 ZS—2—18直线杆基本设计条件(1)该杆型为海拔1000m以内、设计风速30m/s、覆冰10mm,导线LGJ-240/30(兼LGJ-185/30)钢芯铝绞线的单杆,地线采用GJ—50。
(2)ZS—2-18直线杆的气象条件、杆塔设计条件、底、拉、卡盘选择见表1-1—1、表1-1-2、1—1—3。
表1—1—1 ZS-2—18 直线杆的气象条件序号代表情况温度(℃) 风速(m/s)冰厚(mm)1 高温40 0。
00 0.002 低温-40 0。
00 0.003 覆冰-5 10.00 10.004 大风—5 30.00 0。
005 安装—15 10。
00 0.006 外过15 10.00 0。
007 内过—5 15.00 0.008 年平均-5 5。
00 0.009 校验15 0。
00 0。
00表1—1—2 ZS—2—18直线杆的设计条件杆塔名称呼高(m)水平档距(m)垂直档距((m))允许转角(°)串型ZS-2—18 18 220 25035SDDXSJ-D0201—07、ZS-2-18直线杆一览图注:1.底盘采用DP12,且地基承载力应大于120kpa.2.拉盘采用4×LP12,回填土上拔角应大于20°,埋深为2。
0米。
2 ZM—5—18直线杆基本设计条件(1)该杆型为海拔1000m以内、设计风速30m/s、覆冰10mm,导线LGJ-240/30(兼LGJ-185/30)钢芯铝绞线的双杆,地线采用GJ-50。
(2)ZM-5-18直线杆的气象条件、杆塔设计条件、底、拉、卡盘选择见表2-1—1、表2-1—2、2-1—3。
表2—1—1 ZM—5 -18直线杆的气象条件序号代表情况温度(℃)风速(m/s)冰厚(mm)1 高温40 0.00 0.002 低温-40 0.00 0。
003 覆冰-5 10.00 10。
004 大风-5 30.00 0.005 安装—15 10。
南方电网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抗冰加固技术导则
南方电网 35kV 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抗冰加固技术导则目次前言 III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名词术语 13.1传统冰区 13.1.1轻冰区 13.1.2中冰区 13.1.3重冰区 13.2非传统冰区 13.3设计冰厚 13.4设计冰荷载 13.5微地形地段 23.6分级加固 23.6.1一级线路(线段) 23.6.2二级线路(线段) 23.6.3三级线路(线段) 23.7加固策略 23.7.1保杆保线策略 23.7.2保杆弃线策略 23.8大档距 24加固目标、原则及气象条件 34.1加固目标34.2加固原则34.3覆冰气象条件 35导线 35.1导线排列 35.2导线的验算35.3导线的防震35.4导线安全系数 46杆塔与拉线 46.1杆塔 46.2拉线 47横担与绝缘子 57.1横担 57.2绝缘子 5、/. —L-前言根据南方电网公司抗灾保电总指挥部三号令和公司《关于成立提高电网抗灾保障能力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的通知》(南方电网办 [2008]19 号文)要求,为指导南方电网 35kV 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2008 年抗冰加固工作,特编制本导则本导则与国家现行技术标准相衔接,针对南方电网 2008 年冰雪凝冻灾害造成 35kV 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损害情况,特别增加以下内容:(1 )明确了在非传统冰区范围内的 2008 年冰灾受损线路加固设计的覆冰气象条件要求。
( 2 )规定了此次抗冰加固分级实施的要求。
( 3 )补充了抗冰加固策略的要求。
本导则承研起草单位:广东韶关擎能设计有限公司。
本导则主要起草人:井永辉、张琪、蔡冠中本导则由南方电网公司农电管理部负责解释。
35kV 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抗冰加固技术导则1 范围1.1本导则规定了 35kV 及以下架空线路抗冰加固技术原则。
1.2本导则适用于 2008 年初南方电网公司所属 35kV 及以下因冰灾受损的架空线路的抗冰加固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导则的引用而成为本导则的条款。
钢管杆通用设计说明书
110KV双回路架空线钢管杆通用设计说明书一、设计依据及范围1.设计依据1.2 规程、规范:《110~75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定》(报批稿)《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 5092-1999)《架空送电线路钢管杆设计技术规定》(DL/T5130-2001)《送电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定》(DL/T5219-2005)2.设计内容110KV架空送电线路双回路钢管杆以及与杆型对应的基础、绝缘子串、金具的通用设计及概算编制。
本次通用设计共完成13种杆型的设计,其中悬垂型3种、耐张型10种,详见下表:二、气象条件根据《110~75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定》(报批稿),选取钢管杆线路在各运行状况下的气象参数。
对于最大覆冰的取值,由于钢管杆线路一般都处于平地,故按轻冰区取值。
其它气象参数采用浙江省输电线路设计第Ⅰ气象区参数。
最大风速取V=33m/s,导线覆冰值C=5mm,地线覆冰取值C=10mm。
各设计气象条件组合详见下表:注:上表中基本风速高度均取离地10m、括号内为地线覆冰值三、导地线1.导地线选型根据最近几年来我省110KV线路最常用的导线型号,选择钢管杆通用设计导线型号为LGJ-300/40钢芯铝绞线。
根据《110~75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定》(报批稿)中导地线配合标准且结合“两型三新全寿命”理念,避雷线选用JLB20A-80铝包钢绞线。
2. 导地线主要技术参数及使用最大使用应力3. 设计档距根据钢管杆线路特征,设定导地线使用档距:水平档距Lp=150米,垂直档距Lv=160米,最大档距Lmax=190米。
四、绝缘配合设计1.根据浙江省电力公司文件(浙电生【2008】363号):关于印发《浙江电网污区分布图(2007)执行规定》的通知,通用设计钢管杆线路按《浙江电网污区分布图(2007版)》中的Ⅲ级污秽区设计,导线绝缘水平须满足泄漏比距大于2.8cm/kV的要求。
35kV输电线路典型设计说明(正版最终20130204)
1概述 (1)1.1设计的内容 (1)1.2设计目的 (1)1.3设计原则 (1)235KV典型设计依据 (2)2.1设计依据性文件 (2)2.2主要规程规范 (2)3模块划分 (3)3.1电压等级 (3)3.2线路回路数 (3)3.3地形条件 (3)3.4气象条件 (3)3.5海拔高度 (3)3.6导线 (3)3.7杆塔类型 (3)4主要技术要求及方法 (4)4.1设计气象条件 (4)4.2导线的选择 (4)4.3避雷线选择 (5)4.4拉线选择 (6)4.5底、拉、卡盘的选择 (6)4.6绝缘配合及防雷保护 (6)4.7金具 (9)4.8对地距离及交叉跨越 (10)5杆塔规划及技术要求 (11)5.1砼杆 (11)5.2铁塔 (12)5.3钢管杆 (12)5.3.1钢管杆使用限定条件 (12)5.3.2杆型规划 (12)6主要技术特点 (13)6.1适应性好 (13)6.2安全可靠性高 (13)6.3杆塔系列齐全和使用条件合理 (14)6.4杆塔结构优化 (14)6.5体现了国家电网公司的企业文化特征 (14)6.6充分重视了对环境保护的要求 (14)16.7可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服务 (14)7综合效益分析 (15)7.1安全因素分析 (15)7.2经济效益分析 (15)8典型设计使用总体说明 (15)8.1应用注意事项 (15)8.2典型设计文件 (16)8.3输电线路杆塔标示牌悬挂要求 (16)8.4杆型选用方法 (17)21概述推行输电线路工程典型设计,是公司立足改革发展全局提出的加强电网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实施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细化管理,多、快、好、省建设坚强新疆电网的有效途径。
35kV输电线路工程典型设计对进一步规范线路工程管理,提高线路工程质量,提高城乡供电可靠性,宣传“国家电网”品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实施公司服务“三农”等意义重大。
1.1设计的内容从输电线路的本体造价构成讲,主要由基础、导、地线及杆塔三部分构成。
南方电网35kV架空线路标准设计混凝土杆部分
冰区
导线
杆塔 CGS-35K-SB31-J3X1-13.7 CGS-35K-SB31-J3X2-13.7 CGS-35K-SB31-J3X3-13.7 CGS-35K-SB31-J3X4-13.7 CGS-35K-SB41-Z3XD11-12.95
水平档距/垂直档距
350/525 350/525 350/525 350/525 230/340 200/340 320/480 300/480 400/600 380/600
引导配网工程建设的发展方向。
四、设计要点
电气、土建、杆塔统一,体现南网特色和高效 。
Evaluation only. 深度细化至施工图,直接应用于招标 。 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落实反措、安健环要求,提高可靠性 。 Ltd.
单回路(10mm) 0 ~5°
350/525 350/525 350/525 350/525 230/340 200/340 320/480
1× LGJ150/25 转 角
5° ~25°
25° ~45° 45° ~60°
200 CGS-35K-SB31-J3XD4-12.3 320 300 CGS-35K-SB31-Z3X11-14 400 380 CGS-35K-SB31-Z3X12-20 350
Evaluation only. 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标准设计编制工作组 高 政 二O一一年七月二五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篇35kV架空线路标准设计〔无冰区钢管杆部分〕
第1章设计说明概述
1.1气象条件
35kV线路是最基本的配电线路,在全国应用最为广泛,其设计气象条件变化较大。
为了简化设计, 根据南方电网五省区的气象条件,结合《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标准》中的典型气象区,考虑到经济性、安全性
和通用性,本标准设计最大设计风速采用离地10m高,30年一遇10min平均最大风速,分别取25 m/s、30 m/s 和35 m/s;综合考虑南方电网五省区2008年冰灾后工程设计冰厚的取值情况,以及钢管杆在城网使用中的特性,钢管杆的设计不考虑覆冰的工况。
35kV配电线路标准设计共分为A、B、C、D、E、F 、G等7个气象区,钢管杆的标准设计只取其中E、F、G 三种气象条件。
具体标准设计气象组合如表1.1-1所示。
表1.1-1 35kV架空线路标准设计气象条件
1. 2 导地线
1.2.1导地线截面
本次标准设计导线选用LGJ—150/25、LGJ—240/30型两种钢芯铝绞线,地线选用铝包钢绞线LBGJ-50-27AC 和LBGJ-55-27AC。
240mm2导线的杆塔地线荷载按钢绞线GJ-55考虑,150mm2导线的杆塔地线荷载按钢绞线GJ-50考虑。
本次设计中导线安全系数按10.0考虑,地线安全系数按12.0考虑。
杆塔设计选用钢芯铝绞线及镀锌钢绞线主要数据参数如表1.2-1所示:
表1.2-1 设计选用钢芯铝绞线及镀锌钢绞线主要数据参数
1.3 绝缘配合
1.3.1 绝缘配合原则
依照GB50061-2010《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标准》和DL/T620-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进行绝缘设计,使线路能在工频电压、操作过电压和雷电过电压等各种情况下安全可靠地运行。
在一般35kV线路的绝缘设计上,以防污染设计为主,由于35kV主要用于城郊,大量的线路处于Ⅱ级污秽区,考虑到环境日益恶化的实际情况,对于本次35kV无冰区钢管杆标准设计我们选择处于Ⅲ级污秽区进行绝缘配合设计,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爬电比距不小于3.2㎝/kV〔对应系统额定电压〕,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取上述值1.2倍。
假设线路经过地区污秽程度低于或高于Ⅲ级污秽区程度,在进行绝缘配合设计时,可按实际情况
调整。
1.3.2 绝缘子片数
本标准设计35kV架空线路采用悬式绝缘子,在海拔高度0~2500m范围内导线悬垂串均采用4片146mm高度的悬式绝缘子,导线耐张串采用5片146mm高度的悬式绝缘子。
1.3.3 空气间隙
标准设计的空气间隙完全按照规程的相关规定选择,海拔高度为1000m以下的地区,35kV架空线路带电部分与杆塔构件、拉线、脚钉的最小间隙,在相应的风偏条件下,不小于表1.3-1所列数值。
表1.3-1 空气间隙采用数值
注带电作业对操作人员需停留工作的部位应增加0.3~0.5m。
1.3.4 防雷保护
本次标准设计35kV无冰区钢管杆均按单地线设计,地线对导线的保护角不大于25°。
1.4 间隙圆及金具
1.4.1 间隙圆
绘制各类直线塔的间隙圆图原则如下:
〔1〕绘制间隙圆图时,导线悬垂串长度按单联合成绝缘子串长1000mm计。
选用重量较轻的合成绝缘子计算各工况下的摇摆角,并按下导线和第一个带电金具分别检查塔头的电气间隙。
(2)悬垂串的风偏计算时,风压不均匀系数a取值见表1.4-1。
表1.4-1 风压不均匀系数a值
〔3〕直线杆空气间隙取值,对杆身、下横担上平面均按带电作业距离计算,其余部位按雷电过电压计算。
〔4〕带电部分对杆塔的间隙裕度统一按150mm考虑,带电作业时不考虑该裕度。
〔5〕耐张杆跳线弧垂按不小于0.8m考虑。
1.4.2 金具
直线塔:导线、地线均采用UB挂板。
耐张塔:导线、地线均采用U型挂环;跳线采用U型螺丝。
转角度数大于等于40°时外角侧加装跳线串,跳线串采用单联串。
全部金具采用国家标准金具〔97修订版〕。
1.5 塔头布置
无冰气象区35kV线路钢管杆单回路导线布置方式均采用上字形排列,双回路采用垂直型排列,导地线水平不考虑偏移。
1.6 杆塔规划
按导线排列型式分为单回路上字型和双回路垂直排列,设计风速分为25m/s、30m/s和35m/s,海拔高度分为 0~1000m地区,地形条件主要为平地。
对于同一种使用条件的直线杆、转角杆分别设计了有地线和无地线两种杆型。
转角杆根据角度使用范围划分为1型〔0°~30°〕、2型〔30°~60°〕和3型〔60°~90°〕三种角度系列,根据以上原则,35kV钢管杆各模块见表1.6-1。
表1.6-1 钢管杆模块划分
1.7 使用说明
1.7.1 安装要求
〔1〕杆塔安装应做到构件齐全、螺栓紧固、连接紧密、构件平直、整齐美观。
〔2〕钢管杆组装一般应从下往上进行,严禁强行安装。
〔3〕采用套接方式的钢管杆,应按照DL/T5130—2001《架空送电线路钢管杆设计技术规定》保证其最小套接压力。
〔4〕立杆时,杆身应根据设计数值向受水平力反向侧预偏。
〔5〕施工紧线必须打好临时拉线,并严格控制过牵引力不得大于1.1倍最大使用张力。
1.7.2 塔型选用流程
根据的规格、工程的实际气象条件查找相应的模块和选择相应的塔型。
初步确定塔型后,再根据塔型的设计说明、使用说明按以下要求仔细核对设计参数。
(1)实际工程的水平档距、垂直档距、Kv值、转角度数。
(2)绝缘配置,是否满足实际工程的绝缘配置及串长要求。
(3)塔头间隙。
(4)荷载、基础作用力表。
(5)施工架线方式。
(6)挂线金具形式和挂孔匹配。
1.7.3 GE31和GE41模块选用说明
GE31模块和GF31模块杆塔除设计基本风速分别为25m/s和30m/s不同外,其他气象条件相同,同类别杆塔的设计重量差在3%以内;另一方面,35kV塔头电气间隙受带电作业控制, 25m/s和30m/s塔头布置一致,因此GE31模块杆型可套用GF31模块相应杆型。
同样的,GE41模块杆型可套用GF41模块相应杆型。
GE31模块和GE41模块不再列杆型单线图。
1.7.4命名原则
根据线路的基本情况,选用相应的杆型:
CSG—□□——□□□□——□□□□——□——□
图纸编号
呼称高
转角度数或水平档: 1— 0°~30°或100m
2— 30°~60°
3— 60°~90°
代表档距: 缺省—无地线
D—带地线
挂线方式:1—三角形挂线
4—垂直挂线
塔形:Z—直线
J—转角
回路: 1—单回路
2—双回路
导线:3— LGJ-150/25
4— LGJ-240/30
气象条件:E— v=25m/s b=0
F— v=30m/s b=0
G— v=35m/s b=0
塔形结构:G—钢管杆
分类代码:K—架空线部分
电压等级:35— 35KV
中国南方电网
1.7.5杆塔使用条件折算
本次配网标准设计35kV架空线路杆塔一般按150mm2和240mm2两种截面的导线进行设计。
为提高工程杆塔利用率和降低工程造价指标,在实际工程中使用其它截面的导线时,需将本次标准设计杆塔模块的使用条件进行折算使用。
具体折算的原则如下:
(1)《架空绝缘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 601-1996〕规定了“中、低压架空绝缘线路的档距不宜大
于50m”,本标准设计10kV架空线路绝缘导线杆塔规划的水平档距为50m,故对绝缘导线用杆塔的使用条件无需进行折算。
(2)杆塔使用条件只在同一气象区里折算。
(3)150mm2截面导线用杆塔折算用于95和120mm2截面导线,240mm2截面导线用杆塔折算用于185mm2
截面导线。
(4)转角杆塔只对角度进行折算,折算后角度向下按5的倍数取整。
(5)直线杆塔只对水平档距进行折算,折算后水平档距向下按5的倍数取整。
(6)实际工程设计中,当选用的导线型号与杆塔使用条件折算表中的导线不同时,须进行严格地验算以确
定最终的使用条件。
杆塔使用条件折算表见表1.7-1和1.7-2。
表1.7-1 35kV无冰区直线钢管杆水平档距折算表
表1.7-235kV无冰区耐张钢管杆转角度数折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