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说课稿

合集下载

关于高中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案范文教学设计

关于高中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案范文教学设计

关于高中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精选教案范文教学设计第一章:畜牧业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畜牧业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分类。

2. 掌握畜牧业在农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3. 理解畜牧业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内容:1. 畜牧业的定义及发展历程。

2. 畜牧业的分类:家畜畜牧业、家禽畜牧业、野生动物畜牧业。

3. 畜牧业在农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4. 畜牧业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畜牧业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分类。

2. 讨论法:探讨畜牧业在农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3. 案例分析法:分析畜牧业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畜牧业的定义和发展历程的掌握情况。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畜牧业在农业中地位和作用的理解。

3. 案例分析报告:检查学生对畜牧业与人类生活关系的研究。

第二章:畜牧业生产技术教学目标:1. 掌握畜牧业生产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了解畜牧业生产中的饲养管理、繁殖技术和疫病防治。

3. 理解畜牧业生产技术对畜牧业发展的影响。

教学内容:1. 畜牧业生产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饲养管理技术:饲料配置、饲养环境控制、饲养密度调节。

3. 繁殖技术:选种选配、人工授精、胚胎移植。

4. 疫病防治技术:疫病预防、疫苗接种、药物治疗。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畜牧业生产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实践操作法:演示饲养管理、繁殖技术和疫病防治的具体操作。

3. 案例分析法:分析畜牧业生产技术对畜牧业发展的影响。

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畜牧业生产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掌握情况。

2. 实践操作考核:评估学生对饲养管理、繁殖技术和疫病防治的运用能力。

3. 案例分析报告:检查学生对畜牧业生产技术对畜牧业发展影响的理解。

第三章:畜牧业经济管理教学目标:1. 了解畜牧业经济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掌握畜牧业生产成本核算、市场分析和风险管理。

3. 理解畜牧业经济管理对畜牧业发展的作用。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大牧场放牧业》说课课件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大牧场放牧业》说课课件


3
教学方法
本节课以“发现我国畜牧业面临的问题— 考察潘帕斯大牧场放牧业—经验模式借鉴论 证”为主线来设臵问题,引导学生以自主学 习、合作探究的形式对案例进行分析并达成 目标。
4
教学过程
1
2
新课引入 大牧场放 牧业考察
发现问题,提出考察任务 考察潘帕斯地区大牧场放牧业
3 4
调查问卷
大牧场放牧业发展经验借鉴论证会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第(1)课时
郑州市第七中学 王祎君
阅读我国畜牧业发展调查报告,说出我国 四大牧区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畜牧业发展情况报告》 据统计,目前我国大多数省区的天然草 地都存在着超载过度放牧问题。内蒙古现 有的载畜量为适宜载畜量的114.6%,新疆为 101.1%,西藏为116.1%,青海为109.8%,甘肃 为120%。草地上放牧牲畜数量过多,牲畜 对植物采食过于频繁,将导致植被衰退, 进一步发展将导致草地退化甚至是荒漠化。 达成学习目标1
要求: 1.时间6分钟; 2.边讨论,边总结; 3.每个小组选派代表展示考察成果。 。
考察成果展示
考察成果展示
阿根廷潘帕斯地区大牧场放牧业考察资料
阿根廷潘帕斯牧牛业的分布
世界三大黑土分布图
南美洲地形分布图 南美洲气候类型分布图 阿根廷潘帕斯地区气候资料统计表(布宜诺斯艾利斯)
自然条件: 1.潘帕斯地区属于亚热带季 风性湿润气候,气候温暖湿 润,适合牧草生长,冬季温 和,夏季温暖,一年四季均 可放牧,多优质草场; 2.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坦广 阔; 3.黑土广布,土壤肥沃,有 利于牧草生长; 4.拉普拉塔河和巴拉那河流 经潘帕斯草原区,靠近河流, 水源充足。
考察成果展示

关于高中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案范文教学设计

关于高中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案范文教学设计

关于高中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精选教案范文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的概念及其特点。

掌握畜牧业的发展条件、生产活动和技术手段。

分析不同地域畜牧业的发展差异及影响因素。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图表解读和实地考察等方法,培养学生对畜牧业地域类型的认识。

运用比较研究、归纳总结等方法,探讨畜牧业发展的规律和问题。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畜牧业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对农业科学的热爱。

培养学生尊重自然、珍惜资源、关爱生态环境的观念。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的概念及其特点。

2. 畜牧业的发展条件、生产活动和技术手段。

3. 不同地域畜牧业的发展差异及影响因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的概念及其特点。

畜牧业的发展条件、生产活动和技术手段。

不同地域畜牧业的发展差异及影响因素。

2. 教学难点:畜牧业发展条件的分析与判断。

畜牧业技术手段的创新与运用。

影响畜牧业发展的综合因素分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畜牧业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畜牧业的兴趣和好奇心。

提问:“什么是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它有什么特点?”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的概念及其特点。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畜牧业的发展条件、生产活动和技术手段。

3. 课堂讲解:老师讲解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的概念及其特点。

老师通过案例分析,讲解畜牧业的发展条件、生产活动和技术手段。

老师引导学生分析不同地域畜牧业的发展差异及影响因素。

4. 互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思考和观点。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互动交流。

5. 总结提升:老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学生进行课堂小结,梳理所学知识。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的说课稿范文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的说课稿范文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的说课稿范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的说课稿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的说课稿1一、说课标●课标要求:1、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2、结合实例说明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课标解读:本节主要目的是根据地形和气候特点,让学生分析出大牧场放牧业和畜牧业的的形成原因、特点和区位因素,让学生理解自然条件是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条件。

但是科技、交通等人文条件越来越明显地可以改变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

二、说教材● 首先谈一下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

1、本节在前面学习了《农业的区位选择》和“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两种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之后,学习这节课。

本节与上一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在内容的安排上是并列关系。

从宏观上看,本节既是《农业的区位选择》的加深和升华,又是与上节知识的对比和参照。

2、“乳畜业”在老教材中是以小字展示的。

在新教材中,本节与“大牧场放牧业”并列,在教材中的地位得到提升。

另外,我认为,这种农业类型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让同学们学习了解,是很有必要的。

●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两种农业地域类型及其分布。

2、通过学习大牧场放牧业,学会分析农业区位因素,提高读图分析能力。

3、掌握大牧场放牧业在经营方式、商品化、专业化、经济效益等方面的特点。

4、了解西欧乳畜业的形成因素。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利用地图、数据表格、文字等资料,学会归纳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的区位条件。

2、把西欧乳畜业和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作比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自然条件是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条件,人类必须顺应自然、尊重自然规律,才能实现“人地和谐”。

关于高中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案范文教学设计

关于高中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案范文教学设计

关于高中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精选教案范文教学设计第一章:畜牧业基础知识1.1 畜牧业的定义和分类畜牧业的定义畜牧业的分类:家畜畜牧业、野生动物畜牧业、特种动物畜牧业1.2 畜牧业的发展历程传统畜牧业与现代畜牧业的比较我国畜牧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第二章:畜牧业与农业地域类型2.1 畜牧业与农业地域类型的关系畜牧业对农业地域类型的影响农业地域类型对畜牧业的适应性2.2 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案例分析我国四大畜牧业基地的特点和优势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的可持续发展策略第三章:畜牧业技术与管理3.1 畜牧业关键技术介绍饲料配制技术繁殖技术疫病防治技术3.2 畜牧业管理方法探讨畜牧业生产管理畜牧业市场管理畜牧业环境保护与管理第四章:畜牧业的经济效益与市场分析4.1 畜牧业经济效益分析畜牧业的直接经济效益畜牧业的间接经济效益4.2 畜牧业市场分析畜牧业市场的现状和趋势畜牧业市场的竞争格局和机会第五章:畜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5.1 畜牧业科技创新的趋势生物技术在畜牧业中的应用信息化技术在畜牧业管理中的应用5.2 畜牧业产业化的趋势畜牧业产业化的内涵和特点畜牧业产业化的实践与启示第六章:畜牧业的区域差异与协调发展6.1 畜牧业区域差异分析地理环境对畜牧业区域差异的影响资源禀赋与畜牧业区域差异6.2 畜牧业区域协调发展策略资源优化配置与畜牧业区域协调发展畜牧业产业链的整合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七章:畜牧业政策法规与产业支持7.1 畜牧业政策法规概述我国畜牧业政策法规的发展历程现行畜牧业政策法规的主要内容7.2 畜牧业产业支持政策与措施财政支持政策金融支持政策技术支持政策第八章: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8.1 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8.2 畜牧业环境保护策略粪便处理与资源化利用饲料添加剂与环境友好型畜牧业畜牧业生产过程中的节能减排第九章:畜牧业的社会责任与伦理道德9.1 畜牧业社会责任的含义与内容保障产品质量与食品安全关注动物福利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保障牧民权益与促进就业9.2 畜牧业伦理道德的探讨畜牧业伦理道德的重要性畜牧业伦理道德的实践与挑战第十章:案例分析与实践探索10.1 国内外畜牧业发展成功案例分析国外畜牧业发展成功案例我国畜牧业发展成功案例10.2 畜牧业实践探索与启示创新技术与模式的推广与应用畜牧业产业园区的建设与运营畜牧业小镇的发展与规划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畜牧业基础知识:这部分内容是对畜牧业的定义、分类和发展历程的介绍,是理解后续内容的基础。

3.3《以畜牧业为主农业地域类型》导学案含教学反思设计说课稿案例人教版2017版必修2地理

3.3《以畜牧业为主农业地域类型》导学案含教学反思设计说课稿案例人教版2017版必修2地理

第三节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种类白音锡勒牧场创立于1950 年 10 月 1 日,是锡林郭勒大草原上第一个国营牧场。

建场之初,全场仅有 20 名职工, 1 022 头〔只〕大小牲畜,而1999 年全场人口到达了 1 万多人,牲畜252 248头〔只〕。

牲畜的增加,加重了草场的压力。

1950 年,每头〔只〕牲畜平均占有天然草地350 公顷, 50 年后,每只牲畜占有天然草地不到 1.5 公顷。

致使这一牧场草地退化,沙化严重,草地再生能力减弱,草场生态失衡。

思虑:是什么原因致使白音锡勒牧场的退化?答案:点拨:白音锡勒牧场草场严重超载,过分放牧致使草场退化。

一、大牧场放牧业1.特点面向 ______、 __________ 大、 ________ 程度高。

2.分布(1〕牧牛国家:美国、 ________ 。

(2〕牧羊国家: __________ 、南非。

3.成因大面积 ____________ 天气区,这些地域草场广阔,合适放牧牲畜。

4.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古诗“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绘的是我国什么地方的农业生产景观?它与大牧场放牧业有何差异?二、乳畜业1.特点面向 __________ 的商品化、集约化畜牧业地域种类。

2.生产对象及产品对象主若是 ______,产品是 ______________ 。

3.主要分布区____________ 周围地域、______、中欧,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

4.西欧乳畜业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 1〕饲料因素。

(2〕______ 因素。

读教材图、图、表,可解析得出西欧乳畜业的区位条件,以下表所示。

区位因素区位优势西欧地形以平原为主,土层深邃,土壤肥沃,有利于牧草和饲料作物的生长饲料因素西欧以温带海洋性天气为主,天气温凉、湿润,多雨多雾,日照少,不利于谷物的成熟,但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市场因素西欧经济兴隆,城市化水平高,人们形成了以肉奶等高脂肪、高热量食品为主的饮食习惯,乳畜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大答案:一、 1.市场生产规模专业化2.〔 1〕阿根廷〔 2〕澳大利亚3.干旱、半干旱4.〔 1〕地广人稀海港〔 2〕划区轮牧打机井良种牛牛群病害思虑谈论点拨:我国内蒙古草原牧区。

人教版地理必修二3.3《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说课稿

人教版地理必修二3.3《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说课稿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必修二第三章第三节,它是对第一节内容的深化和拓展,与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是并列关系。

对于本节课,课标的要求有两条:1.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2.结合实例说明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完成课标要求,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如下:教学重点:1.理解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两类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因素。

2.利用图表资料分析农业区位因素的能力。

教学难点: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与西欧乳畜业的区位条件的比较。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确定了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目标1.用案例说明大牧场放牧业形成的区位因素和特点,2.读图分析西欧乳畜业形成的区位因素,运用资料归纳乳畜业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区位因素的分析,学会归纳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

2.把西欧乳畜业和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作比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自然条件是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条件,人类必须尊重自然规律,才能天人合一。

而人文条件也越来越大地影响到农业的区位选择,事物是发展的,不能用静止的观点看待问题。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采取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对比法,采用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学生采取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资料和地图二.教学思路:1、由于学生通过必修1的学习,已经有一定区位分析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利用课本案例及活动题,结合一些补充资料、图表等,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讨论等方式分析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

2、在归纳出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之后,再向学生提出“阿根廷的大牧场放牧业如何扩大生产?”的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3、在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的基础上,通过基本相同的思路,以西欧为例分析乳畜业。

4、最后,归纳总结对比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的基本概况。

关于高中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案范文教学设计

关于高中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案范文教学设计

本文主要介绍高中农业地域类型精选教案范文教学设计中的畜牧业课程内容。

针对高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科特点,本文结合多种教学策略,探究畜牧业的相关知识和技术,旨在提高学生的农业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中国畜牧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2.掌握畜牧业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

3.理解畜牧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能够分析和解决畜牧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2.掌握畜牧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

3.理解畜牧业产品营销和品牌建设的重要性。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畜牧业行业的认知和关注。

2.增强学生对农村生态环境和畜牧业发展的责任感。

3.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和学生实际需求,我们将畜牧业课程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畜牧业概述本章主要讲解畜牧业的定义、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引导学生了解畜牧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和意义。

2.畜禽分类和品种本章主要探究畜禽的基本分类和品种特点,引导学生了解畜禽的生长发育和生理特征,为后续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的学习打下基础。

3.畜牧生产技术本章主要介绍畜牧生产中的饲养、养殖、繁殖和保健等方面的技术和方法,引导学生了解畜牧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和解决方法,培养学生的技能和实践能力。

4.畜牧品牌营销本章主要介绍畜牧品牌的建设、营销和推广策略,引导学生了解畜牧业发展中的市场需求和品牌建设情况,增强学生的品牌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策略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积极性,我们采取以下教学策略:1.案例教学法通过引入具体、实际的例子,让学生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畜牧业的概念、原理和应用,增加学生实际操作经验。

例如,通过展示当地养殖场的经营状况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学习饲养、养殖、繁殖和保健的技术和方法。

2.项目研究法通过针对畜牧业发展实际问题的调查和研究,让学生深入分析和解决畜牧业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增强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

例如,通过让学生分析当地受到疫情影响的畜牧场的经营管理情况,提出优化方案和技术指导,提升学生的管理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高中地理《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案

高中地理《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案

高中地理《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掌握狩猎型畜牧业和牧牛型、放牧型畜牧业的区别和特点。

3.了解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在我国以及世界上的分布特点。

二、教学内容:1.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的基本概念。

2.狩猎型畜牧业和牧牛型、放牧型畜牧业的区别和特点。

3.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在我国以及世界上的分布特点。

三、教学重点:1.区分狩猎型畜牧业和牧牛型、放牧型畜牧业。

2.掌握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在我国和世界上的分布特点。

三、教学难点:1.理解狩猎型畜牧业和牧牛型、放牧型畜牧业的特点及其地理环境条件。

2.分析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的发展趋势及对环境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等方式,让学生能够初步了解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2.知识讲解(1)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的基本概念。

教师可以通过PPT或板书等方式,讲解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是指以畜牧业为生产和生活的主要方式的农业区域,同时介绍畜牧业与农牧业的关系。

(2)狩猎型畜牧业和牧牛型、放牧型畜牧业的区别和特点。

教师可以以PPT或板书等形式,进行比较,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畜牧业的特点和地理环境条件,并说明其适应性和局限性。

(3)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在我国以及世界上的分布特点。

教师可以运用地图或PPT展示,呈现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在我国和世界上的分布特点。

同时,解释其中的主要因素,并与学生一起探讨。

3.案例分析教师可以适当提供一些案例,让学生分析其地理环境和产业发展的因素,探究其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4.思考问题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例如:(1)为什么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常常存在生态问题?(2)畜牧业在不同地区的发展有什么不同,其原因是什么?(3)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的发展与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有什么关系?五、教学评价:1.课堂回答问题: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回答。

关于高中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案范文教学设计

关于高中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案范文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畜牧业的概念及其在农业地域类型中的重要性;(2)掌握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如气候、地形、饲料资源等;(3)了解不同地区的畜牧业特点及其对当地经济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实例,提高学生对畜牧业的认识;(2)运用比较法,分析不同地区畜牧业的发展差异;(3)运用图表分析法,了解畜牧业在农业地域类型中的地位。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畜牧业的兴趣,提高学生关注农业问题的意识;(2)培养学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感;(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服务家乡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畜牧业的概念及其在农业地域类型中的地位;(2)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3)不同地区畜牧业的特点及其对当地经济的影响。

2. 教学难点:(1)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在实际中的应用;(2)不同地区畜牧业特点的分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畜牧业相关的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畜牧业;(2)学生分享对畜牧业的认识,教师总结并板书课题。

2. 自主学习:(1)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畜牧业的概念及其在农业地域类型中的地位;(2)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如气候、地形、饲料资源等;(2)学生通过实例分析,掌握畜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4. 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不同地区畜牧业的特点及其对当地经济的影响;(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5. 案例分析:(1)教师展示不同地区畜牧业的案例,如内蒙古、新疆等;(2)学生分析案例,了解畜牧业在农业地域类型中的多样性。

四、课后作业1. 复习所学内容,整理课堂笔记;2. 完成课后练习题;3. 收集有关畜牧业的资料,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了解教学效果,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教学水平。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质量。

高中地理说课稿——第三章第三节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高中地理说课稿——第三章第三节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高中地理说课稿——第三章第三节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一.说教材::教材简析: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三节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课标要求: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形成条件。

本节课标解读:1.说明大牧场放牧业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及特点;2.说出乳蓄业的分布范围,说明乳蓄业的形成条件及特点。

内容地位与作用:本节共分为2部分内容“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使用2课时完成教学。

两部分内容都以案例的形式开展。

大牧场放牧业以潘帕斯草原为例,重点通过读图分析,掌握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因素,教学中应注意对大牧场放牧业区位因素的相关分析不要孤立的看待,自然因素是基础,人文经济因素是条件,科技进步(包括交通状况和草场条件的改善)是“催化剂”。

乳畜业,以西欧乳畜业为例,重点掌握产品种类和分布特点,这里理解欧洲乳畜业的形成条件是关键。

乳畜业的规模与城市的发展水平和当地的饮食有很大的关系。

选取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达到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的目的。

知识与技能:1.用案例说明大牧场放牧业形成的区位因素和特点。

2.读图从自然条件、社会条件等多个角度分析西欧乳畜业的形成条件,运用资料归纳乳畜业的特点。

3.对比分析西欧乳畜业和潘帕斯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

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运用农业区位因素分析,评价某一地区的农业选择。

培养从众多的自然和人文地理影响因素中综合分析,并抓住主要因素的地理综合思维能力,从而正确认识人类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因地制宜,合理发展农业生产的观念和科学的人生观念。

2.借鉴世界状况,探究中国国情寻找发展对策,为我国农业服务。

1.大牧场放牧业的特点和发展条件。

2.西欧乳畜业的形成和基本特点。

二.说教法:讲述法、案例分析法、问题拓展法、启发式读图分析法。

电脑平台、有关图片和录像。

2课时三.说学法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利用已学知识,分析农业区位因素,进而认识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通过读图分析以及案例分析,掌握大牧场放牧业的分布和区位因素,学习乳蓄业的分布和区位因素,并将两者进行对比,巩固对两种农业类型的认识和理解。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课标教案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课标教案

一、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课标精品教案二、课时安排:1课时(45分钟)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畜牧业的概念及其在农业中的地位。

2. 使学生掌握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3. 培养学生分析、比较不同地域畜牧业的特点的能力。

4. 提高学生对我国畜牧业地域类型的认识。

四、教学内容:1. 畜牧业的定义及其特点2. 影响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3. 我国畜牧业的主要地域类型4. 畜牧业在农业经济中的作用5. 案例分析:典型畜牧业地域类型介绍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畜牧业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畜牧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畜牧业的定义、特点及影响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3.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我国畜牧业的主要地域类型,分享各自的成果。

4.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典型畜牧业地域类型的案例,如内蒙古草原、青藏高原等,引导学生分析其特点及形成原因。

5. 知识拓展:介绍畜牧业在农业经济中的作用,以及我国畜牧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畜牧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7. 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课后搜集其他典型畜牧业地域类型的资料,进行比较分析。

8. 板书设计:畜牧业地域类型定义:以畜牧业为主导的农业地域特点:气候条件适宜草原资源丰富畜牧业生产方式独特影响因素:自然因素:气候、地形、草原资源等社会经济因素:政策、市场需求、技术等我国主要畜牧业地域类型:内蒙古草原青藏高原新疆牧区其他地区六、教学评价:1. 知识性评价: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批改等方式,检查学生对畜牧业概念、特点、影响因素和地域类型的掌握程度。

2. 技能性评价: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比较分析等方面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作业完成等环节的表现,了解学生对畜牧业的关注程度和环保意识。

七、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畜牧业地域类型的形成和发展。

高中地理说课稿——第三章第三节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高中地理说课稿——第三章第三节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高中地理说课稿——第三章第三节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一.说教材:【教材分析】:教材简析: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三节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课标要求: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形成条件。

本节课标解读:1.说明大牧场放牧业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及特点;2.说出乳蓄业的分布范围,说明乳蓄业的形成条件及特点。

内容地位与作用:本节共分为2部分内容“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使用2课时完成教学。

两部分内容都以案例的形式开展。

大牧场放牧业以潘帕斯草原为例,重点通过读图分析,掌握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因素,教学中应注意对大牧场放牧业区位因素的相关分析不要孤立的看待,自然因素是基础,人文经济因素是条件,科技进步(包括交通状况和草场条件的改善)是“催化剂”。

乳畜业,以西欧乳畜业为例,重点掌握产品种类和分布特点,这里理解欧洲乳畜业的形成条件是关键。

乳畜业的规模与城市的发展水平和当地的饮食有很大的关系。

选取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达到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的目的。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用案例说明大牧场放牧业形成的区位因素和特点。

2.读图从自然条件、社会条件等多个角度分析西欧乳畜业的形成条件,运用资料归纳乳畜业的特点。

3.对比分析西欧乳畜业和潘帕斯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

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运用农业区位因素分析,评价某一地区的农业选择。

培养从众多的自然和人文地理影响因素中综合分析,并抓住主要因素的地理综合思维能力,从而正确认识人类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因地制宜,合理发展农业生产的观念和科学的人生观念。

2.借鉴世界状况,探究中国国情寻找发展对策,为我国农业服务。

【教学重点与难点】1.大牧场放牧业的特点和发展条件。

2.西欧乳畜业的形成和基本特点。

二.说教法:【教学方法】讲述法、案例分析法、问题拓展法、启发式读图分析法。

【教学媒体】电脑平台、有关图片和录像。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两种农业地域类型及其分布。

2.通过学习大牧场放牧业,学会分析农业区位因素,训练读图分析能力。

3.掌握大牧场放牧业在经营方式、商品化、专业化、经济效益等方面的特点。

4.了解西欧乳畜业的形成因素。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区位因素的分析,学会归纳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

2.把西欧乳畜业和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作比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自然条件是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条件,人类必须尊重自然规律,才能天人合一。

2.人文条件也越来越大地影响到农业区位的选择,事物是发展的,不能用静止的观点看待问题。

教学重点1.理解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两类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因素。

2.利用图表资料分析农业区位因素的能力。

教学难点西欧乳畜业与阿根廷潘帕斯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的比较。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资料和地图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新课导入]师:通过前面两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世界上两种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

在世界上有些地方,由于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的原因,人们从事的农业地域类型不是种植业,而是畜牧业。

在这一节内容的学习中,我们就将认识两种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

这节课我们先来认识——(板书)一、大牧场放牧业师:从这一农业地域类型的名称来看,请同学们说一说这是一种怎样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在哪些国家?(出示世界地形图、气候类型图)生:这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在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国。

师:对。

请说一说为什么大牧场放牧业主要分布在上述这些国家。

生:因为这些国家有大面积的干旱、半干旱气候区。

这些地区植被稀疏,不适宜种植业的发展,只能用于放牧牲畜。

师:上述国家在放牧牲畜的种类上有什么差别?生:在美国、阿根廷的大牧场上,牧牛占重要地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必修二第三章第三节,它是对第一节内容
的深化和拓展,与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是并列关系。

对于本节课,课标的要求有两条:
1.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2.结合实例说明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
影响。

为了更好地完成课标要求,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
点和难点如下:
教学重点:
1.理解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两类农业地域类型
的区位因素。

2.利用图表资料分析农业区位因素的能力。

教学难点: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与西欧
乳畜业的区位条件的比较。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确定了本节课的三维教学
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用案例说明大牧场放牧业形成的区位因素和特点, 2.读图分析西欧乳畜业形成的区位因素,运用资料
归纳乳畜业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区位因素的分析,学会归纳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

2.把西欧乳畜业和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作比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自然条件是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条件,人类
必须尊重自然规律,才能天人合一。

而人文条件也越来
越大地影响到农业的区位选择,事物是发展的,不能用
静止的观点看待问题。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采取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对比法,采用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学生采取自主学习法,
合作学习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资料和地图
二.教学思路:
1、由于学生通过必修1的学习,已经有一定区位分析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利用课本案例及活
动题,结合一些补充资料、图表等,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讨论等方式分析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

2、在归纳出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之后,再向学
生提出“阿根廷的大牧场放牧业如何扩大生产?”的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3、在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的基础上,通过基本相同
的思路,以西欧为例分析乳畜业。

4、最后,归纳总结对比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的基
本概况。

5、拓展深化:⑴我国内蒙古、新疆等地能否采用潘
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生产模式?
⑵我国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发展乳畜业的区位因素
是什么?
三.教学过程
包括新课导入、新课学习、课堂小结、当堂检测、
课后作业五个环节。

【新课导入】采取视频短片导入:(播放录像)阿
根廷的潘帕斯草原
【新课学习】提出问题,进行新课学习请大家阅
读案例4自主学习完成,以下三个问题。

问题: 1、为什么这些国家可以发展大牧场放牧业呢?
2、大牧场放牧业有什么特点?
3、大牧场放牧业形成的区位条件是什么?
板书:1、分布地区(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
根廷、南非等国)。

2、特点: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商品率高。

3、区位条件:①气候温暖、草类茂盛;②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③距海港近、水陆交通便利。

投影图3.15和图3.16,完成活动题前两个问题
提问过渡:阿根廷的大牧场放牧业可以获得什么产品呢?(牛肉及其制品)
那么分布在大城市周围的牧场又可以获得什么产品呢?(牛奶为主)——承上启下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乳畜业。

板书:二、乳畜业
讲述:按照分析大牧场放牧业的思路,按照预先分好的小组,合作讨论,完成下面的问题,学习乳畜业提问题:1.乳畜业产品的种类有哪些?(牛奶及其制品) 2.乳畜业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呢?
板书:1、产品种类 2、主要分布地区
3.根据图3.19,3.20完成P52活动1和2。

4.列表比较西欧乳畜业与阿根廷潘帕斯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

气候草场生产对象交通市场西欧乳畜业温带海洋性气候多汁牧草奶牛城市交通接近市场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温带大陆性气候草场质量好肉牛远洋航行远离市场
板书:3、区位条件:气候温凉、潮湿、适宜多汁牧草生长;城市化水平高,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
4、主要特点: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集约化程度高、多分布在大城市周围。

德育渗透:
提问:乳牛能不能分布在城市河流上游?(不能)从答案中引出城市环境问题。

问题拓展:⑴我国内蒙古、新疆等地能否采用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生产模式?
⑵我国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发展乳畜业的区位因素是什么?
【课堂小结】
【当堂检测】5个选择题。

1.影响乳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是()
A.地形和地灌B.市场和饲料供应 C.饮食习惯和交通运输D.农业机械和政策
2.下列农业地域类型中,产品全部供出口的是() A.安哥拉的咖啡种植业B.东南亚的水稻种植业C.阿根廷的牧牛业D.丹麦的乳畜业
3.下列国家分别是世界上最大商品谷物生产国和牛肉出口国的是()
A.美国和阿根廷B.俄罗斯和丹麦 C.加
拿大和澳大利亚D.中国和新西兰
4.下列有关西欧乳畜农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农场规模以大型为主 B.农场主要为农民所有 C.农场生产机械化程度不高D.农场大部分种植小麦和玉米
5.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混合农业的显著优点是()
A.农场成为一个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B.小麦的耕作活动和牧羊活动在一年[增]��同时进行
C.种植小麦和牧羊不受市场因素的影响D.家庭式农场规模虽然不大,但机械化水平很高
【课后作业】:
(问题探究)到超市作一个有关奶制品的调查,分别找到奶酪、黄油等奶制品,普通袋装牛奶的包装袋,阅读保质期、产地等信息,试比较市场上常见的奶制品、袋装鲜奶的产地分布是否与你所学的知识一致。

超市里有没有来自很远地方生产的奶制品?如果有,说明了什么因素对乳畜业市场区位的影响越来越明显了?写一篇小文章作为成果展示。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