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财经大学税务硕士考研-税收经济学之第10讲——最优税收理论- 江西财经大学财税学院邱慈孙老师课件
税收学原理笔记 第十章 最优税收
第十章最优税收●10.1最优税收理论概述●最优税收:实质上是从公平和效率的意义上使得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税收,或者说是在社会对公平的期望程度一定的情况下,实现社会公平与经济效率最佳平衡的征税方式。
最优税收理论实际上是对税收效率原则与税收公平原则的综合与深化,它研究的是如何构建能够兼顾效率原则与公平原则的税收制度●10.1.1最优税收理论的产生与发展●10.1.2最优税收理论的基本思想与方法●理想的税收制度,应当能够兼顾效率与公平。
但是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现实中,效率与公平之间都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最优税收理论就是要寻找在政府征税过程中权衡公平与效率的思路和方法,提供让税收扭曲效应或福利损失最小化的途径●最优税收理论的基本方法是,运用个人效用和社会福利的概念,在赋予效率原则和公平原则不同权重的基础上,将这两个原则统一于社会福利标准之中●社会福利概念既可以体现效率原则的要求,也可以反映出公平原则的要求●最优税收实质上是从公平和效率的意义上使得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税收,或者说是在社会对公平的期望程度一定的情况下,实现社会公平与经济效率最佳平衡的征税方式●最优税收理论分析前提假设◼完全竞争市场假设在这个市场上,不存在垄断、外部经济、公共产品、优值品与劣值品、规模收益递增或其他导致市场失效的因素,市场机制能够有效地配置资源◼行政管理能力假设任何税收工具的使用都不受政府行政管理能力的限制,并且行政管理成本是相当低廉的◼标准福利函数假设标准福利函数给定了衡量最优税制的目标,即实现社会福利极大化●即使在上述假设下,政府也不可能不付出任何代价就能筹集到所需的财政收入,这种代价集中体现为税收干扰资源配置产生的经济效率损失,即所谓的“超额负担”。
也就是说,从效率原则的基本内涵来看,绝大部分的税收都不符合最优原则,因为税收在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中加入了一个“税收楔子”●鉴于最优原则是无法实现的,经济学家就开始转用次优原则来研究“最优税收”问题,即致力于寻求一种最优的税收工具,这一工具在能够筹集既定收入量的前提下,产生的超额负担尽可能的小●现代最优税收理论其实就是福利经济学中的次优概念和信息经济学中的信息不对称理论在税收中的具体应用成果,其意义在于为政府制定税收政策和进行税收制度设计时提供一种理想的参照系●最优税收理论主要内容◼应选择怎样的税率结构,才能使商品税的效率损失最小化◼在假定收入体系是建立在所得课税而非商品课税的基础上,如何确定最优的累进或累退程度,以便既实现公平又兼顾效率◼税收制度的征管效率问题●10.2最优商品税●最优商品税:理论研究的是通过商品税取得既定税收收入时,应如何确定应税商品的范围和税率,才能使得政府课征商品税带来的效率损失最小化。
最优所得课税理论
最优所得课税理论1.什么是所得税?所得税又称收益课税,是指以所得额为课税对象的税类.所得课税可以根据纳税人的不同分为对企业课税和对个人课税两大类.所得税是大多数西方国家的主体税种.2.对“所得”的理解国家对法人或个人所得课征的一类税收。
这里的"所得"是一个有争论的概念。
不过,大多数国家所得税法中所指的“所得”,是法人或个人在一定期间内(通常为一年)的劳动、营业、投资或把财产、权利供他人使用而获得的连续性收入中,扣除为取得这些收入所需费用后的余额。
这样概括的“所得”包括两层含义:①指纯所得而不是总所得,即纳税人在一定期间增加的资产(总所得)减去消耗的资产后所得的余额(纯所得)。
②指有连续来源的所得,如工资、利润、利息、租金收入等项,而不是指偶然所得,如继承财产、接受捐赠等收入。
当然,这些收入也是所得,也应纳税,但它们不是正常的、连续的收入,不应征所得税而应征其他相关的税。
不过,有的国家对偶然所得(如获得诺贝尔奖金)也征所得税。
所得税是按纳税人的负担能力课征的,所以通常把所得税列入直接税。
3.最优所得税理论(1)最优所得税理论旨在分析和解决所得课税在公平与效率之间的权衡取舍问题。
谈及所得税问题,我们立即面临有名的“做蛋糕”与“切蛋糕”之间的权衡问题。
一种观点认为,所得税是为满足公平目标而有效实施再分配的手段;另一种观点认为,所得税的课征是对劳动供给和企业精神的一种主要抑制因素,特别是当边际税率随着所得的增加而增加的时候。
最优所得税理论旨在分析和解决所得课税在公平与效率之间的权衡取舍问题。
(2)最优所得税理论的内容:①斯特恩模型斯特恩(Stern,1976)根据一些不同的劳动供给函数、财政收入的需要和公平观点,提出了最优线性所得税模型。
他得出的结论是,线性所得税的最优边际税率随着闲暇和商品之间的替代弹性的减小而增加,随着财政收入的需要和更加公平的评价而增加。
这意味着,人们对减少分配不平等的关注越大,则有关的税率就应越高,这一点是与我们的直觉相符的。
最优税收理论
4.2 最优税收理论的基本方法
• 理想的税制的三个标准
– 税收公平原则 – 税务行政最小成本原则 – 最小负激励效应原则
• 最优税收理论的基本方法
– 运用个人效用和社会福利的概念,在赋予各个标准不同 权重的基础上,将这些标准统一于惟一的标准之中。 – 能够带来最大社会福利水平的税收就是最优税收 最优税收 (optimal tax)。
4.3 最优商品税
• 次优税收(second-best taxation)
–即在保证一定收入规模的前提下,使课税行为 导致的经济扭曲程度最小化 。 –最优税收理论中的“最优”实际上指的是“次 优”。
• 最优商品税设计的两个法则
– 等比例减少法则 –逆弹性法则
• 等比例减少法则
–要使税收的超额负担最小,税率的设置应当使 各种商品的生产以相等的百分比减少。 –公式表示为: dx dx (12.1) dx
4. 最优税收
• • • • • 4.1 最优税收理论的核心 4.2 最优税收理论的基本方法 4.3 最优商品税 4.4 最优所得税 4.5 最优税收理论的政策启示
4.1 最优税收理论的核心
• 最优税收理论的核心在于对税收的公平与 效率原则的内容进行整合,以便能够在公 平与效率的权衡取舍之间选择一个最优的 组合。 • 最优税收理论主要分为两内在的不公平性。
• 对拉姆齐法则的修正
–戴蒙德和米尔利斯率先在最优商品税率决定中 引入公平方面的考虑。 –在需求独立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最优税率不 仅取决于其需求价格的逆弹性,而且取决于它 的收入弹性。 –对于高收入阶层尤其偏好的商品,无论弹性是 否很高,也应确定一个较高的税率;而于低收 入阶层尤其偏好的商品,即使弹性很低,也应 确定一个较低的税率。
最优所得税的理论基础
埃奇沃思模型福利经济学通过效用递减规律来认识累进税率以及累进税率与公平原则之间的关系。
福利经济学认为每个人的经济福利由自身所得到的效用构成,由于效用递减规律的作用,同一件商品和服务对不同的人来说,产生的效用可能不同。
这样,在国民收入既定的情况下,把富人的一部分收入转给穷人,就会增加整个社会的总效用,从而增加一国的经济福利,体现了“分配公平”的原则;而收入的这种由富人到穷人的转移,则需要累进的税率结构才能实现。
1897年,英国经济学家埃奇沃思通过假设累进税率对经济效率和劳动供给没有影响,将效率和公平问题转化为在产出水平一定、取得税收收入一定的约束条件下使社会福利函数取得最大值得问题。
从纯粹公平的角度(采取全然忽略效率的态度),在边际均等牺牲理论的基础上,作出四项假定:(1)社会福利函数是个人效用函数的简单加总,如果用来表示社会中第i个人的效用,那么整个社会的福利为(2)所有个人具有相同的效用函数(3)效用是收入的增函数,且该函数是严格的凹函数,即收入的边际效用递减(4)社会总收入固定不变埃奇沃斯假定累进税对产出(效率)没有影响,从而其所研究的中心问题就转化为在产出水平一定并取得一定的税收收入的约束条件下,使功利主义的社会福利函数取得最大值的问题。
在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目标下,进行最优的收入分配。
根据假设,每个人具有相同的效用函数,且边际效用递减,要实现使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最优分配,就要求每个人的效用相等,也就是每个人具有相同的所得。
最优税制应将富人的收入转移给穷人,实现收入均等。
这样,埃奇沃思模型就意味着一个激进的累进税率结构,即课于高收入者的边际税率可高达100%。
其原理阐述如下:如果设高收入者H税前收入效用为,其应纳税额为。
,因纳税造成的效用牺牲为;低收入者L税前收入效用为,其应纳税额为,因纳税造成的效用牺牲为△。
那么,边际均等牺牲:一△=min{一△,}。
图1 边际均等牺牲原则说明图在图1中,总效用曲线上任意一点的斜率是该点的边际效用MU。
税收原理课件 第四章_最优税收理论(1015)
三.最优税制理论的提出和发展
▪ 而在新增长模型那里,认为促进经济增长的 技术进步是经济内部因素决定的内生变量, 技术进步可归结为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积累 的结果。这样,经济政策就可通过作用于人 力和物质资本的积累而影响到技术进步率, 从而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
14
第二节 最优商品税收理论
一、最优商品税收理论的含义 二、最优商品税收理论的发展
一、最优商品税收理论的含义
(一)等比例规则
▪ 要使税收的额外负担最小,税率的设置应当使各种 商品的生产数量以相等的百分比减少。
▪ 直观意义:征税前人们的消费已经达到帕累托最优, 在偏好相同和不存在收入差距的假设下,只要征税 造成的消费数量等比例下降,征税后消费者损失的
仅仅是因课税而损失的消费额,而没有改变消费者 的选择,就不会造成额外负担。
问题纳入考察视野,表明商品税的效率性目标和公平性目标 难以兼得,在具体税制设计时需要进行权衡。
▪ 斯特恩(Stern,1987)指出即使对需求弹性大的商品课税会产 生较大的额外负担,但为达到社会公平起见,也应当对需求
弹性低的商品征收较低的税收,而对需求弹性较高商品征收 较高的税收。
▪ 戴蒙德和米尔利斯(Diamond and Mirrlees,1971)证明收入
3
本章提要
▪ 最优课税理论的文献主要对如下三个问题进行了研究:
1、直接税与间接税的合理搭配问题;
2、寻找一组特定效率和公平基础上的最优商品税;
3、假定收入体系是以所得课税而非商品课税为基础 的。问题是确定最优累进(或累退)程度,以便既 实现公平又兼顾效率。
▪ 可见,从现实情况出发,最优课税现论研究的核心是
目标 如何设置商品税税率使“效用减小最小”即额外负担最小。
江西财经考研真题答案
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A卷)参考答案财务会计部分(90分)一、名词解释(参考答案)1.重要性:是指在会计处理和财务报告中,对重要的交易、事项及其数据必须严格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不重要或次要的交易、事项及其数据可以适当简化或省略。
这样即可以保证会计信息的有效性,又可以节省财务报告的编制和报告费用。
2.永久性差异:永久性差异是指某一会计期间。
由于会计制度和税法在计算收益、费用或损失时的口径不同,所产生的会计收益与应税收益之间的差异。
这种差异一旦在当期产生,不会在以后各期转回,具有不可逆转性。
3.其他货币资金:此科目主要核算的是企业办理银行本票、银行汇票、信用证、信用卡时交存银行的款项,以及企业为到外地进行临时或零星采购、汇往采购地银行开立采购专户的款项以及企业存入证券公司将用于投资的款项。
4.备抵法:备抵法下企业按期估计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对于估计收不回的应收款项,应借记“资产减值准备”科目,贷记“坏账准备”科目。
实际发生坏账时,借记“坏账准备”,贷记“应收账款”科目。
当坏账收回时,先作确认坏账时的相反分录,将坏账身份“恢复”为应收账款,再作正常的应收账款收回分录。
二、简单题(每小题8分,共计16分)1.简述按我国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应满足的条件。
[答题要点]按我国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1)投资性房地产所在地有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意味着投资性房地产可以在房地产交易市场中直接交易。
(2)企业能够从房地产交易市场上取得同类或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及其他相关信息,从而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作出科学合理的估计。
2.为什么企业应在附注中披露或有事项,或有事项应披露哪些内容?[答题要点]或有事项,是指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其结果须由某些未来事件的发生或不发生才能决定的不确定事项。
常见的或有事项有;商业票据背书转让或贴现、未决诉讼、未决仲裁、债务担保、产品质量保证等。
最优税收的名词解释
最优税收的名词解释引言在现代社会中,税收是政府从个人、家庭和企业等经济主体中征收的一种财政收入。
税收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政府在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方面的开支需求。
然而,税制的设计和实施往往面临着诸多挑战。
最优税收理论试图找到一种最优化的税收政策,以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一、最优税收的定义最优税收是一种经济学的理论观念,指的是在经济体中设定一种税制,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性。
最优税收追求的目标是在满足政府财政需求的同时,尽量减少税收对个人和企业的扭曲影响。
二、税收扭曲效应税收扭曲效应是指税收对经济主体的行为决策产生的影响。
当税收立法不合理或税率过高时,税收可能会导致经济主体的供应和需求决策发生变化,从而影响资源配置和经济增长。
1. 劳动供给扭曲当税收过高时,劳动所得税的增加会降低人们为获得额外收入所愿意提供的工作数量。
这导致劳动供给减少,进而影响生产力和经济增长。
2. 投资决策扭曲税收对企业的投资决策也产生重要影响。
增值税、所得税和资本利得税等税收形式可能削弱企业利润,降低企业投资意愿,从而影响投资规模和经济活动的扩大。
3. 消费行为扭曲消费税和销售税等形式的税收会提高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从而导致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受到扭曲。
高税率可能导致需求下降或迁移到非征税区域,影响市场的效率。
三、最优税收原则为了减少税收对经济的扭曲效应,最优税收理论提出了一些原则,其中包括:1. 税收均衡原则最优税收应当追求税收的公平性,避免过重依赖某个人群或企业实施税收,并通过纳税制度中的激励机制来减少纳税人的抵制行为。
2. 边际税负一致原则边际税负一致原则要求税收在不同经济主体之间具有一致性,确保同样的经济活动承担同样的税负,减少税收带来的产出扭曲。
3. 收入弹性原则最优税收应考虑不同经济主体的收入弹性,避免将过高的税收负担加在相对收入弹性较小的人群身上,防止产生与经济增长不相适应的纳税效应。
四、实践和挑战最优税收理论为政府实施税收政策提供了一种指导思想,但在实践中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税收经济学试卷往年样卷(15793)
税收经济学试卷往年样卷(15793)江西财经⼤学09-10第⼆学期期末考试试卷试卷代码:15793B 授课课时:48 考试⽤时:150分钟课程名称:税收经济学适⽤对象:本科挂牌班试卷命题⼈邱慈孙试卷审核⼈伍云峰⼀、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税收法定主义2.拉姆齐法则3.最低税负制4.税收负担前转5.双率制公司所得税⼆、判断说明题(先判断命题正误,然后说明正确或错误的理由,判断1分,说明1分;判断错误,全题不得分。
每⼩题2分,共20分)1.如果某种商品的供给弹性⼤于需求弹性,则对该种商品课税的负担将主要由消费者负担。
()2.根据税收弹性原则,税收弹性系数越⼤越好。
()3.英国经济学家庇古最早提出“税收超额负担”的概念。
()4.平均税率越⾼,税收的收⼊效应越弱;边际税率越⾼,税收的替代效应越强。
()5.合法性是税收筹划的基本原则,税收筹划与偷逃税的根本区别在于税收筹划减轻税收负担符合税收⽴法意图。
()6.法律性重复征税是基于政府调节经济活动的需要,⽆需消除或避免。
()7.税基式优惠包括免征额、税前加计扣除、亏损跨期结转等⽅式。
()8.按照分类所得税相关理论,对⼯资薪⾦等勤劳所得应当课以较轻的所得税,⽽对股息、利息和租⾦等资本利得则应课以较重的所得税。
()9.根据最优所得税理论,线性所得税的最优税率随着闲暇和商品之间替代弹性的减⼩⽽增加,随着财政收⼊的需要⽽提⾼,随着更加公平的需求⽽增加。
()10.税收对家庭储蓄的收⼊效应,表现为政府课税会减少纳税⼈的可⽀配收⼊,同时会促使纳税⼈相对增加储蓄。
()三、简答题(回答要点,并简明扼要作解释。
每⼩题6分,共30分)1.简述⽡格纳的“四端九项”税收原则。
2.简述⽤财产衡量纳税⼈⽀付能⼒的合理性和缺陷。
3.简述影响税负转嫁的主要因素。
4.如何理解商品税在税收负担上总体上具有累退性?5.请作图并描述税收对劳动⼒供给的收⼊效应、替代效应、收⼊效应⼤于替代效应的净效应。
最优商品税理论
最优商品税理论最优商品税理论概述最优商品税理论主要探讨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政府只能以商品税作为筹集既定收入的工具,怎样的一套商品税才能使超税负担最小化?对此,西方税收理论界有两种答案:一种认为最优商品税是对所有商品征收单一税率的商品税,因为单一税率不影响相对价格,而差别税率会扭曲相对价格。
另一种答案是1927年英国剑桥大学福利经济学家弗兰克·拉姆齐通过严格的数学证明后得出的。
他认为最优商品税具有一套差别税率结构,每种商品税税率的高低与该商品供求的价格弹性成反比,即逆弹性命题。
值得注意的是,拉姆齐的这一结果要求每种商品的弹性相对独立,即一种商品价格的变动不影响其他商品的需求。
但是现实生活中有些商品的需求彼此是相互依赖的。
此外,拉姆齐的分析未将分配目标考虑进去,仅考虑了效率目标。
后来的一些学者将再分配目标也考虑在内,从而扩展了拉姆齐的分析。
最优商品税理论的内容拉姆齐指出:最优税制应当使对每种商品的补偿需求均以税前状态的同等比例下降为标准。
这是拉姆齐法则的标准阐述。
通过对用来推导拉姆齐法则的经济施加进一步的约束,即假定课税商品之间不存在交叉价格效应,威廉·杰克·鲍莫尔(William Jack Baumol)和布莱德福特(Bradford)1970推导出逆弹性法则:比例税率应当与课税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成反比例。
这一法则的政策含义是十分明显的,即生活必需品(因为它们的需求价格弹性很低)应当课以高税,而对奢侈品则课以轻税。
但这样一来,就暴露了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它忽略了收入分配具有内在的不公平性。
为改变拉姆齐法则置分配公平于不顾的境地,理所当然应当对其加以适当的纠正。
彼得·戴蒙德和詹姆斯·米尔利斯(Peter Diamond and James A.Mirrlees,1971)率先在最优商品税率决定中引入公平方面的考虑,并且将拉姆齐法则中的单个家庭经济扩展至多个家庭经济中。
国际税收习题讲解
江西财经大学考试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一、简答题(回答要点,并简明扼要作解释。
每小题6分,共30分)●1,国际税收如何产生●国际税收的形成期(2分)●资本主义社会—19th中叶后●1、资本输出代替商品输出,以投资代替出口。
2、跨国公司出现并得以迅速发展。
●3、政府、企业、个人经济技术交流。
4、以近代直接税为主(个人、公司所得税)●国际税收形成的条件有两个:(1)、收入国际化使其产生的前提条件。
(1分)(2)、所得税制的普遍建立最终促成了国际税收的形成。
(1分)2,经济性国际双重征税是怎样发生和扩大,请画图解释。
●答:(1)、经济渊源同一,是导致对不同跨国纳税人经济性双重征税的根本原因。
(2分)●(2)、随着被同一经济渊源所联系起来的不同跨国纳税人从两层扩展到两层以上,也就势必会出现经济性国际双重征税的外延扩大。
(2分)●如图:●●●●3,利用我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举例说明课题非移动性转移避税。
●客体非移动性避税体现在三方面:●(1)、利用延期的纳税规定(1分)(2)、精心选择国外经营方式(1分)●(3)、利用税收优惠和选择投资经营中的低税点(2分)●例如: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也不乏外商滥用税收优惠的现象。
例如,我国税法规定,生产性的中外合资企业,经营期在10年以上的,从盈利年度起,可享受2年免征3年半征收所的税的优惠。
由于规定的减免期是从盈利年度算起外方就可能千方百计推迟盈利年度的到来,使企业长期在无税负状态下营运。
另一种滥用减免期的做法,是在合资企业税收减免期临近期满时,设法从原企业中分离一部分出去,成立新的合资企业,或转变成为新的合资企业,以谋求享受新的减免优惠(2分)●4,转让定价的动机:●(一)税务动机(财务动机)——出于减轻税负为目的(3分)●1、减轻公司税税负2 、逃避预提所得税●预提所得税:各国对外国公司或个人在本国境内取得的股息、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所征收的一种税。
江西财经大学201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及参考书目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025100金融硕士研究方向:不区分研究方向考试科目:① 101思想政治理论② 204英语二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 303数学三④ 431金融学综合参考书目:① 胡援成:《货币银行学》第四版,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年1月版);② 吕江林:《国际金融》,科学出版社(2010年1月版);③ 蒋屏:《公司理财》,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025200应用统计硕士研究方向:01 经济统计02 金融统计(含保险精算和风险管理)03 应用统计考试科目:① 101思想政治理论② 204英语二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 303数学三④ 432统计学参考书目:① 罗良清、魏和清:《统计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年版);② 梅国平:《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025300税务硕士研究方向:01 税务管理与分析02 企业税务筹划03 税务代理04 税务司法考试科目:① 101思想政治理论② 204英语二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 303数学三④ 433税务专业基础参考书目:① 胡怡建:《税收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及以后版;② 陈荣:《中国税制》,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③ 李青:《税务管理》,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025400国际商务硕士研究方向:01 跨国经营管理02 国际贸易实务03 国际市场营销04 国际投融资考试科目:① 101思想政治理论② 204英语二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 303数学三④ 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参考书目:韩玉军主编《国际商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8月版。
025500保险硕士研究方向:不区分研究方向考试科目:① 101思想政治理论② 204英语二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 303数学三④ 435保险专业基础参考书目:①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版);② 郝演苏:《保险学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税收学原理-第五章 最优税收理论
最优税收理论
13
➢ 最优所得税理论
埃奇沃思超额累进所得税理论 斯特恩线性所得税模型 米尔利斯最优所得税理论
最优税收理论
3
最优商品税收理论
➢ 拉姆塞的开创性贡献(1927):拉姆塞规则
等比例减少规则: 1. 要使税收的额外负担最小,税率的设置应当使各种商品的生产 数量以相同的比例减少。 2. 只要征税造成的消费数量等比例下降,就不会造成额外负担。
最优税收理论
8
最优所得税理论
➢ 斯特恩线性所得税模型
将所得税对劳动供给的影响加以考虑 ,得出 T=﹣G + t*Y
(G代表政府对个人的总额补助, T为税收收入,t为税率, Y表示个人的全部所得。) T≤0时,税收为负值,即可以从政府那里得到补助。
➢ 他还推导出:当所得(劳动)与闲暇间的替代弹 性为0.6,社会福利函数选择以罗尔斯主义为标准, 最优所得税边际税率为19%。
逆弹性规则 (inverse elasticity rule):
对需求弹性大的商品征低税,而对需求弹性小的商品征高税
➢ 直观意义上,商品需求弹性越低,意味着被税收干扰的可 能性小,税收所造成的扭曲性影响就小,从而效率就高。
最优税收理论
4
拉姆塞规则的贡献和缺陷
➢ 是数学中最优化方法应用于经济问题的结果 ,为寻找使 税收额外负担最小化的路径提供了开创性的启示。
最优税收理论
6
最优商品税理论的前沿问题
➢ 商品税只解决效率问题,公平问题通过转移支付, 适当的总额补助等其他途径来解决。但是,总额 补助难以实行。
杨斌《税收学》(第2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详解-最优税收理论【圣才出品】
第5章最优税收理论1.在最优商品税理论体系中,为什么税率要与需求弹性成反比?答:(1)要使税收的额外负担最小,税率的设置应当使各种商品的生产数量以相等的百分比减少。
在同样情况和消费等于生产的进一步假定下,只要消费量等比例变化,那么供应方的生产量也仅仅是等比例变化,不会出现选择决策改变的问题,也不会出现额外负担的增加。
而要达到这样的局面,就必须将税收课于预期需求和供应不受价格变动影响的商品,因此在最优商品税体系中,对各种商品征税的税率应与应税商品的需求弹性成反比,即应对需求弹性大的商品征低税,而对需求弹性小的商品征高税。
可以进一步推论,完全需求无弹性的商品应当承当无穷大的税收。
(2)税率要与需求弹性成反比的直观意义在于:扭曲性影响小的税收,由于其对经济主体的有效率决策干扰小,所以福利损失小,效率高。
而商品需求弹性越低,意味着被税收干扰的可能性小,税收所造成的扭曲性影响就小,从而效率就高,极端情况下是对没有弹性的商品课税,就不会造成效率损失。
所以,在最优商品税理论体系中,税率要与需求弹性成反比。
2.“所谓的等比例规则就是采取全面的、相等税率的从价税,使应税商品价格上升的百分率相等”,这个说法与拉姆塞的思想一致吗?答:(1)不一致。
(2)等比例规则说明整个税制应当使应税商品的生产按照相同的比例减少,而非采取全面的、相等税率的从价税,使应税商品价格上升的百分率相等。
(3)要使税收的额外负担最小,税率的设置应当使各种商品的生产数量以相等的百分比减少。
直观的意义是征税前人们的消费已经达到帕累托最优,已经有一个最优的消费组合,在偏好相同和不存在收入差距的假设下,只要征税造成的消费数量等比例下降,征税后消费者损失的仅仅是因课税而损失的消费额,而没有改变消费者的选择,就不会造成额外负担。
在同样情况和消费等于生产的进一步假定下,只要消费量等比例变化,那么供应方的生产量也仅仅是等比例变化,不会出现选择决策改变的问题,也不会出现额外负担的增加。
江西财经大学税务硕士考研-税收经济学之第12、13讲——税收的微观经济效应-财税学院邱慈孙老师课件
税收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征税 转向
价格涨
减少购买
社会受损
收入效应:征税 购买水平降低 社会受损
可支配收入减少 消费水平下降
第三节 税收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替代效应:对劳动力征税(所得) 劳动和休
闲价格失衡
休闲替代劳动
社会受损
收入效应:征税(对收入)
税收对生产者行为的影响——替代效应
税收对生产者行为的替代效应
生产者所面临的 课税商品的相对价 格发生变化,导致 生产者减少被课税 或重税商品的生产, 而增加无税或轻税 商品的生产,也就 是以无税或轻税商 品行为的影响——收入效应
政府课税使生 产者可支配的 生产要素减少, 从而降低了生 产者的生产能 力,其生产水 平和利润率也 随之下降。
维持生活水平 少休闲
可支配收入减少 增加劳动而减
税收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
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 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
税收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
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 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
税收对劳动供给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劳动供给曲线的 形▪ 状W 。 (1)当劳动者的供给曲线上扬时,课税会使其减少 劳动供给,增加闲暇; (2)当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时,课税会使其增加 劳动供给,减少闲暇。
▪ 二、税收的替代效应(the substitution effect) ▪ 替代效应:是指政府征税改变了一种经济行为相对于另
一种经济行为的相对价格和机会成本,从而引起纳税人 用一种行为替代另一种行为,即税收引起的纳税人在经 济行为间选择的效应。
第一节 税收与生产者行为
▪ 一、税收对生产者的替代效应
家庭储蓄行为的决定因素
3 最优税收理论分析
2021/1/16
15
互补之间的关系。如果能够说明无弹性需求 的商品是闲暇的互补品,那么这两个法则就 不会存在矛盾。
总结而言,拉姆齐法则所讨论的基础是基 于完全竞争市场、单个家庭经济。此后,研 究者逐渐放宽拉姆齐研究的限制条件。戴蒙 德(P. Diamond)和莫里斯(J. Mirrlees) 将拉姆齐法则推广,由单一家庭扩大至多个 不完全相同的家庭。由此得出,税收效率的 要求应当对与闲暇互补的商品征收高税率;公 平要求对穷人购买的商品征收较低的税率。税 收制度的设计应当兼顾效率与公平。
2021/1/16
23
T=-G+Y×t(3-14)
T、G、Y和t代表税收收入、政府一次性总额 补助、个人收入和边际税率,政府一次性总 额补助和税率均为正数。利用图示表示如下:
2021/1/16
24
图3-3 线性税
如图,纵轴表示税收收入,横轴表示个人收入,纳税人收入为0时,他从
政府获得补助G,当纳税人的收入大于0时,每获得1美元所得,他从政
26
在有关最优税收的理论分析中, Vickrey(1947)最早提出了最优收入税的框架, Mirrlees在1971年完善了这个框架,形成了 一般收入税的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结果; Sheshinski在1972年同样完善了这个框架, 形成了一般线性收入税的理论分析。Ebert在 1992年改进了Mirrlees的分析框架,形成了 更一般的理论分析。当能力SH有界时,高收 入者的边际税率为零,即 。
2021/1/16
10
2021/1/16
11
(二) “逆弹性命题”的形成
2021/1/16
12
二、最优商品税的发展
商品税不对劳动所得课征,故一般不会像 所得税那样直接影响劳动供给。然而,若将 闲暇视为一种特殊商品,我们就会发现,由 于一般商品并不把闲暇这种特殊商品作为征 税对象,而闲暇与其他商品之间并不具有弱 可分性,也就是说没有任何商品与闲暇有替 代或互补关系。此时若课征单一商品税,
税收学6最优税制理论
2019/6/9
《税收学》
4
然而,存在公共产品和外部性等市场失灵问题,市场机 制配置资源失效,需要政府干预,公共部门配置资源。 公共部门配置资源如何保证效率?把最优原则推广到公 共经济部门,不影响市场机制运转,纠正市场失灵。 问题是:税收制度能否符合最优原则? 从效率来看,绝大部分税收不符合最优原则,因为税收 在市场有效配置资源的过程中加进了一个“楔子”,即 “税收楔子”(Tax Wedge),使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数 量与生产者愿意提供的数量之间产生差额,造成消费者 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损失,影响消费者和生产者行为, 带来效率损失。
第六章 最优税制理论
2019/6/9
《税收学》
1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最优、次优与最适税制理论 第二节 超额负担理论 第三节 从最适角度比较所得税与商品税
2019/6/9
《税收学》
2
第一节 最优、次优与最适税制理论
一、最优税制理论: 在福利经济学中,“最优原则”( First-best-Principle)的基本含义是 私人部门(市场机制)对经济资源的有 效配置,即“市场配置效率原则”。
2019/6/9
《税收学》
12
所得税之所以优于商品税,原因在于所 得税不会引起消费者商品消费选择的重 新组合,不会因为选择被扭曲而承担超 额负担。
2019/6/9
《税收学》
13
二、税收对工作与闲暇之间选择的影响
在消费者必须支付一定税额的情况下: (1)他宁愿缴纳所得税,而不愿政府对 他所购买的商品征收同样多的税收; (2)与比例所得税相比,他更愿意政府 征收一次总付税。
首优原则,次优原则
首优原则,次优原则税制最优原则是帕累托最优效率在税收领域的延伸。
它是以资源配置的效率性和收入分配的公平性为准则,对构建经济合理的税制体系进行分析的学说。
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教授詹姆斯·米尔利斯和加拿大籍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教授威廉·维克里也因对该理论的形成所做出的重要贡献而共同分享了1996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
理想的最优课税理论是假定政府在建立税收制度和制定税收政策时,掌握着纳税人的完全信息并具有无限的征管能力。
那么,税收制度能否符合最优原则,实现最优课税呢?首先,从信息的角度来看,在现实中,政府对纳税人的能力和课税对象等情况的了解并不完全,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政府只能根据纳税人的收入、支出等可观测到的信息来征税,这就难免产生纳税人经济行为的扭曲。
其次,从征管角度来看,政府的征管能力从来都是有限的。
无限的征管能力和无限的成本是配套的,过高的成本限制了政府的征管能力。
再次,从税收本身的特点来看,绝大部分税收也是不符合最优原则的。
因为税收的征收等于在市场有效配置资源的过程中,加进了一个“楔子”,即“税收楔子”(TaxWedge),使消费者支付的价格与生产者获得的价格发生了分离,产生了消费者剩余损失或生产者剩余损失,进而影响到消费者或生产者的行为。
或者说,因税收楔子的存在,资源的利用不能充分反映消费者与生产者的偏好,也就无法实现最优配置。
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税收的最优原则是不可能实现的。
鉴于最优原则在税制设计中无法实现,20世纪60年代后,西方经济学家把“次优原则”引入税制建设中。
“次优原则”概念最早是由加拿大经济学家李普斯和美国经济学家兰卡斯特提出来的。
这一理论原则论证了市场存在失灵的既定条件下,如何建立能使这些失灵损失达到最小的优化价格条件。
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当代西方财税学界再次对如何最好地筹集财政收入这一传统问题感兴趣时,就把次优原则应用到了税制理论上。
阿特金森、米尔利斯、斯特恩等许多著名经济学家认为,应在维持一定的政府税收收入的前提下,使课税行为所导致的效率损失达到最小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税收经济学
第十讲:最优税收理论
第十讲:最优税收理论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最优税收理论概述 最优商品税 最优所得税 最优税收理论的政策启示
第一节 最优税收理论概述
最优税收(optimal tax)
一、最优税收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二、最优税收理论的基本思想与方法
一、最优税收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续前)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前半期,最优税收理论对 政府可应用的税收工具、税收赖以生存的经济结 构以及税收政策的目标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 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至今,最优税收理论将税收 征管问题以及税收征管对税收政策的制约作用纳 入了研究体系。
二、最优税收理论的基本思想与方法
(二)考虑公平后的情况
研究表明,商品税的效率性目标和公平性目标难 以兼顾,在具体税制设计时需要进行权衡。 斯特恩考虑公平问题时指出,对于高收入阶层尤 其偏好的商品,无论弹性是否很高,也应确定一 个较高的税率;而于低收入阶层尤其偏好的商品 ,即使弹性很低,也应确定一个较低的税率。这 一结论实际上改变了等比例减少原则。 研究表明,在需求独立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最 优税率不仅取决于其需求价格的逆弹性,而且取 决于它的收入弹性。
对拉姆塞法则的修正需要注意的两个问题
——对那些既非富人也非穷人特别偏好的商品, 仍可以遵循拉姆齐法则行事; ——尽管有人辩称商品税无须承担收入分配的职 能,并认为收入分配问题只应由所得税解决, 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现实中确实存在着不少 收入弹性高而价格弹性低的商品(如钻石、名 画、豪宅等),这就提供了通过对这些商品课 税以改进收入分配的可能性。
三、米尔利斯的最优所得税理论
基于米尔利斯(Mirrlees, 1971)模型的重要结 论 ——最优税收结构近似于线性,即边际税率不变 ,所得低于免税水平的人可获得政府的补助; ——边际税率相当低; ——所得税并非缩小收入不平等的有效工具。
米尔利斯最优非线性所得税模型
斯特恩将米尔利斯等人的成果概括出三条结论: 第一,边际税率应在0与1之间; 第二,对最高所得的个人的边际税率应为0;( 假定一个具有最高技能的人挣有最高的税前收入 Y美元,在给定的税率表中边际税率为正。现在 对税率表进行修改,对达到Y以前的收入,边际 税率为正;而对超过Y的收入,边际税率为0。由 于边际劳动小时的报酬提高了,这个人会选择多 工作,实现了帕累托优化。) 第三,如果具有最低工资率的人正在最优状态下 工作,那么对他们的边际税率也应为0。
第三节
最优所得税
一、埃奇沃思超额累进所得税理论 二、斯特恩线性所得税模型 三、米尔利斯的最优所得税理论
一、埃奇沃思超额累进所得税理论
边际牺牲均等说。19世纪末,埃奇沃思( Edgeworth)以边沁主义社会福利学说为基础, 认为最优税收的目标就是使社会福利即个人效用 之和达到最大。他认为,要使社会福利最大,则 应使每个人的收入的边际效用相等。这要求所设 计的税制能使税后收入完全平等。 埃奇沃思的研究表明,所得税要实行多级次高税 率的累进税率,高所得者的边际税率应为100%。
(三)最优商品税的前沿问题
1、由于最优商品税理论没考虑收入再分配功能 ,一些学者放弃了通过商品税体系本身来解决公 平问题的思路,希望商品税只解决效率问题,公 平问题通过其他途径来解决。 其主要设想是在征收统一税率商品税的同时,通 过转移支付、适当的总额补助而达到公平目标。 迪顿和斯特恩认为,为实现公平目标可以采用总 额补助形式,而实现效率目标则可以征收商品税 的方法。
斯特恩最优线性所得税模型
结论 线性所得税的最优边际税率随着闲暇和商品 之间的替代弹性的减小而增加,而随着财政 收入的需要和更加公平的评价而增加。 政策含义 人们对减少分配不平等的关注越大,则有关 的税率就应越高。 最优税率与劳动供给的反应灵敏度、财政收 入的需要和收入分配的价值判断密切相关, 假如能够计算或者确定这些参数值,就可以 计算出最优税率。
最优税收理论的基本思想与方法
最优税收理论的假设前提 完全竞争市场假设 行政管理能力假设 标准福利函数假设 现代最优税收理论是福利经济学中的次优概念和 信息经济学中的信息不对称理论在税收中的具体 应用成果,其意义在于为政府制定税收政策和进 行税收制度设计时提供一种理想的参照系。
最优税收理论的核心
埃奇沃思模型
W U 1 U 2 Un
U
i 1
n
i
埃奇沃斯模型要求所得税制要实行累进程度 很高的税率结构,即应从最高收入一端开始 削减收入,直到达到完全平等。
二、斯特恩线性所得税模型
斯特恩(Stern, 1976)将所得税对劳动供给的 影响加以考虑,并结合负所得税设想,提出了一 种线性所得税模型。即:T=-G+tY. T为税收收入,G为政府对个人的总额补助,t为 税率,Y表示个人的全部所得。
(二)等比例减少法则
(拉姆塞法则,或拉姆齐法则, Ramsey rule)
Hale Waihona Puke 等比例减少法则 ——要使税收的超额负担最小,税率的设置应当 使各种商品的生产以相等的百分比减少。 ——公式表示为:dx1 = dx2 = = dxn
x1 x2 xn
—— dxi 是课税所导致的第 i 种商品生产量的减 少,而 x i 是课税前第 i 种商品的生产量。 ——公式表明,只有在所有商品的边际额外负担 都相同时,征税所产生的总超额负担才会最小 。
最优非线性所得税
最优非线性所得税结论的解读
从社会公平与效率的总体角度来看,非线性 所得税的最优边际税率结构应使高收入段的边际 税率降为零,低收入段的初始税率接近于零,而 中等收入者的边际税率可以适当高一些(边际税 率曲线应呈倒“U”字型)。
第四节
最优税收理论的政策启示
一、需要重新认识所得税的公平功能,并重新探 讨累进性所得税制的合理性。 二、税制改革应综合考虑效率与公平两大目标。 三、如果要在实践中实行最优税收理论所推导的 各种规则,可能需要对财税制度进行大幅度的改 革,但这不太现实。改革过程中可能产生暂时性 的无效率。制度变革之路可能不会一帆风顺。
最优税收理论的基本方法
(一)理想的税制的三个标准
——税收公平原则 ——税务行政最小成本原则 ——最小负激励效应原则
最优税收理论的基本方法
(二)最优税收理论的基本方法
——运用个人效用和社会福利的概念,在赋予各个 标准不同权重的基础上,将这些标准统一于惟一 的标准之中。 ——能够带来最大社会福利水平的税收就是最优税 收。
等比例减少法则
等比例减少法则的政策含义:
——要实现最优商品课税,应当对所有的商品课 征统一的税率,从而尽可能使税收只具有收入 效应而不会产生替代效应。
等比例减少法则的局限性:
——公平的考虑; ——纠正外部性的考虑。
(三)逆弹性法则
逆弹性法则:比例税率应当与课税商品的需求价 格弹性成反比例。 逆弹性法则的政策含义:即生活必需品(因为它 们的需求价格弹性很低)应当课以高税,而对奢 侈品则课以轻税。
本章小结
1、所谓最优税收是指社会对公平的期望程度一 定的情况下,能够实现经济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 最佳平衡的征税方式。 最优税收理论的核心是对税收的公平与效率原则 的内容进行整合,以便在公平与效率的权衡取舍 间寻求一个最优的组合。
本章小结
2、从经济效率角度看,对商品普遍课征的一般 商品税优于对个别商品课征的选择税。但一般商 品税如果课及生活必需品则不符合社会公平的目 标。所以,最优的商品课税应尽可能做到广泛课 征,同时也要对一些基本生活必需品免税。
二、最优商品税理论的发展
(一)科利特——黑格规则 (二)考虑公平后的情况 (三)最优商品税的前沿问题
(一)科利特——黑格规则
科利特和黑格沿着拉姆塞的思路研究了包括闲暇 在内的三种商品的情况,指出在不能对闲暇直接 征税的情况下,可以对另外两种与闲暇存在替代 关系的那种商品(如工作服等劳动的互补品)征 收较低税率的税收,对与闲暇存在互补关系的那 种商品(如游艇)征收较高税率的税收,同样能 让额外负担最小化。
一、最优税收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1927年,英国经济学家拉姆齐发表论文《对税收 理论的贡献》,初步提出了现代意义上最优税收 的分析框架。 1953年,科利特和黑格发表论文《税收的超额负 担及其补偿》,标志着最优税收理论的研究有了 新的发展。 1971年,米尔利斯发表论文《最优所得税理论探 讨》,通过最优所得税问题阐述了其不对称信息 的理论,并提出了计算最优税制函数的方法。
拉姆塞最优商品税的逻辑
——经济状况已经最优; ——税收作为“楔子”在取得收入的同时应不改 变这种状态,不改变原来经济状态的税收就是额 外负担最小的税收; ——要达到此目的的税收只能使需求等比例减少 (等比例减少规则)或需求不因税收而发生变化 (逆弹性规则); ——要做到需求等比例减少或仅对弹性无穷大的 商品课税,只能以获得无穷少量的税收为前提。
二、斯特恩线性所得税模型
斯特恩在严格假定条件下,假定所得(劳动)与 闲暇间的替代弹性为0.6,社会福利函数选择以 罗尔斯主义为标准,即着眼于社会中境况最差者 福利水平的增进,经过研究认为,劳动的供给弹 性越大,边际税率t的值应当越小。 他还计算出要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目标,边际 税率t值应为19%。
(一)最优商品税理论的含义
拉姆塞假定货币的边际效用是常数(忽略分配问 题),经济体系为没有对外贸易时的完全竞争状 态并且生产总是等于消费,私人和社会纯产品总 是相等(即不存在外部性问题,不考虑国家干预 ),税收只是取得一定财政收入而不考虑税收进 行财政支出而产生的影响。 在这些假定前提下,经过数学推导,得出两个重 要结论——等比例规则和逆弹性规则。
最优税收理论就是要寻求在政府征税过程中权衡 公平与效率的思路和方法,提供让税收扭曲性效 应或福利损失最小化的途径。 最优税收理论的基本方法:运用个人效用和社会 福利的概念,在赋予效率原则和公平原则不同权 重的基础上,将两者统一于社会福利标准之中。 最优税收实质上是从公平和效率的意义上使得社 会福利最大化的税收,或者说是在社会对公平的 期望程度一定的情况下,实现社会公平与经济效 率最佳平衡的征税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