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烟云翻译赏析
从译者主体性看《京华烟云》张振玉译本的归化翻译
从译者主体性看《京华烟云》张振玉译本的归化翻译谁是翻译的主体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直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翻译研究开始出现文化转向,长期以来一直被忽略的译者主体性地位才得到初步确立。
《京华烟云》以北京城中的曾、姚、牛三个大家族的兴衰史和三代人的命运为线索,向读者展现了从义和团运动到抗日战争期间高官巨贾和平民百姓的生活兴衰。
它的语言以北京方言为主,带有浓郁的民族和地域特色。
所以要将其译给中国读者看,译者不仅要具有深厚的语言功底,还要在尊重历史事实、忠实原文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创作,也就是要充分发挥译者的主体性。
与其他译本相比,张振玉先生的译本更多的体现了译者的再创造性,这也是选择该译本作为研究对象的主要原因。
本文主要从书名和章节名的翻译、文化和语言特色方面来探究译者主体性在《京华烟云》张振玉译本中的体现。
标签:译者主体性;京华烟云;张振玉译本20世纪七八十年代,翻译研究开始出现文化转向,使得长期以来一直被忽略的译者的主体性地位得到初步确立。
夏贵清(2004:89 - 90)曾说“译者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以及文化和审美创造性。
”本文主要从书名和章节名的翻譯、文化和语言特色方面来探究译者主体性在《京华烟云》张振玉译本中的体现。
1 译者主体性和张振玉及其翻译思想简介1.1 译者主体性。
谁是翻译的主体一直都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直到文化转向的出现,译者主体性的地位才得到確立。
所谓译者主体性主要表现在能动性,受动性和为我性3个方面。
它是译者为达到翻译目的在翻译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
1.2 张振玉及其翻译思想简介。
张振玉是台湾大学教授,著名翻译家,其主要译作有《京华烟云》、《武则天正传》、《中国传奇小说》、《苏东坡传》等。
张振玉翻译了林语堂先生的绝大部分著作,如《京华烟云》、《孔子的智慧》,他还是研究林语堂的专家。
林语堂《京华烟云》文学赏析
当代文学作品鉴赏家国恩怨沁红尘,残灰犹共晚烟飞——林语堂《京华烟云》文学赏析姓名:学号:院系:指导教师:《京华烟云》是著名作家林语堂先生的一本颇有名的书。
它描写了清朝灭亡后,民国时期是北平曾、姚、牛等几个典型的大户人家的恩怨及抗日爆发后的民族情仇,非常逼真的再现了那个时代的生活画卷。
初读林先生名作,约莫在初三年纪。
《京华烟云》是一部好几篇小说联成的长篇小说,但不因此而成一部分散漫无结构的故事,而反为大规模的长篇。
其中有佳话,有哲学,有历史演义,有风俗变迁,有深谈,有闲话,加入剧中人物之喜怒哀乐,包括过渡时代的中国,成为现代的中国的一本伟大小说。
整篇小说说的是北京城里几户富家的少爷小姐们在动荡年代的爱情生活故事。
林先生颇有些有意思的句子,让人看了不禁赞叹,有时候给人似曾相识见红楼的感觉,比如银屏说:我又不是你们家买下的人,总有一天要离开了这里,嫁给平实庄稼户的。
不是很像袭人对宝玉说的一番话吗,巧的是所处的情形也相似。
又比如说到木兰大婚,有四人专管杯盘碗碟,有四人专司迎宾送客,有四人只管....等等,像不像贾府大丧凤姐儿指挥的场景;还说到姚家买下王爷家的花园,连园景都修得像大观园似的,还有“青纱橱”,楼台水榭等等。
对林先生的生平并没有研究,不过借着字里行间猜测莫非林先生也很喜欢《红楼梦》,《京华烟云》里相似的场景是向曹先生致敬来着,不过仅仅猜测而已。
这是我自己在读书时发现的一点乐趣,觉得很有意思。
和《红楼梦》相比,《京华烟云》里的家族关系简单得多,人们之间的心眼也相对少些,没有那些剑拔弩张的气势,通篇都有一种平淡冲和的气息。
小姐们虽然能言善道,不过都有着旧时期女性的温婉贤淑,先生们即使再不长进,也算孝顺听话,就是说,没有什么让人气愤或者怒火中烧的场景和对话,稍嫌沉闷了些,却很能平复心情。
人家说,从一个人写作的风格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性格脾气以及当时的心情,我想是很有道理的,比如看《红楼梦》,就算是最简单的家居生活,也能给人错综复杂的感觉;而林先生的《京华烟云》,即使主人公经历动荡难测的年代,也能活得逍遥自在,颇有得色。
林语堂翻译思想
4.翻译实践
英译汉: 《国民革命外记》 原著者待查。 《女子与知识》 罗素夫人原著。 《易卜生评传及其情书》 布兰地司原著。 《卖花女》(剧本) 萧伯纳原著。 《励志文集》 马尔腾博士原著。
《新的文评》 史宾冈、克罗斋、王尔德等原著。
汉译英: Six Chapters of a Floating Life, by Shen Fu《浮生六 记》,清朝沈复原著。
Five years were to pes burned , at dusk, on the twenty— second day of the first month of the year of the rat一1780.(Shirley M.Black)
诗歌翻译中美的体现
《声声慢》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 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晓来风急?
Slow slow tune So dim,So dark, So dense, So dull, So damp, So dank, So dead. The weather,now warm,now cold, Makes it harder than ever to forget! How can thin wine and bread Serve as protection Against the piercing wind of sunset!
Chuangtse, Translated by Lin Yutang 《英译庄子》。
The Importance of Understanding: Translations from the Chinese 《中国古文小品选译》(又称《古文小品》) 晋朝陶潜等原著。 Nun of Taishan and other Translations 《英译老残游记第
《京华烟云》翻译中“文化还原”现象分析
I 、直译法还原 直译 法是指 “ 用译 语 中的 ‘ 对应 ’词译 出原语 中文化信
起 ,加之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 国的早期殖民影响,英语在世界范 息 ” ,这 在 《 华 烟 云 》 的 翻 译 中较 为 常 见 。 这 种 翻 译 通 常 是 京 围内被更大规模的使用 。在这种背景下,林语堂先生选择英语作 在文 字含义为 东西方共 同认 同的情况下进行 直接 的对应转换 。 为介绍中围的工具是一种具有相当大进步意义的举措,但这同时 在林语堂先牛所著 的英文版 《 京华烟 云》中, 将中国的 “ 医” 太 又对作者跨文化的功底提 ¨了相当苛刻的要求 。 { 转换 的行为,类似 于将汉语 译成英文 ,即作者在心底将本族文
译 》 中对 于翻 译方 法 的 总结 以及 翻 译 尊 崇 文 化 诱 导 等 理 论 ,对 就是说译者通过增词加注等方法 对于 原文 中的某些形象 ( 物象 )
作者 简介 : 金倩 (9 6 0一) 18 .8 ,女 ,汉族 ,甘肃庆 阳人 ,陕西师 范大学外 国语学 院英语语 言文学硕 士研 究生。研 究方 向 : 翻译理
cut oa ” o r t d y 。但在还原时只需翻译 出慈禧 ,即可达意。由此 宗教信仰 问题,绝不可以译为上帝 ,还是要地道的译为 “ 老天 可见 ,译注法的还原只需要将初次转换所添加的外衣剥掉,使 爷 ” 。另 外 将 “ o f c a i t 还 原 为 儒 家 ,“ r e t i k n C nu in s ” F e— h n ig 其 内在重新呈现出来。这里对于本文化的熟知程度是考验译者 T o s ” 还 原 为道 家 ,都非 常具 有 中国传 统 宗教 文化特 色 。 ait
从归化的角度分析《京华烟云》的张振玉译本
从归化的角度分析《京华烟云》的张振玉译本摘要:林语堂的小说《京华烟云》自出版以来便风靡一时,文章从归化的理论角度对林语堂小说《京华烟云》的张振玉译本进行个案研究,该研究回顾了归化翻译策略的历史和特点以及分析了归化在译本中地名及俗语中的个案分析,文章将归化翻译策略与《京华烟云》张振玉译本中的实例相结合,探讨归化翻译策略在翻译中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京华烟云》;归化;张振玉译本《京华烟云》的英译名为:Moment in Peking, 它是一部由林语堂所著的全英文小说,这本小说描述了清朝灭亡以后民国时期北平三大家族——曾家、姚家和牛家的兴衰,生动地再现了那个时代的生活画面。
这部小说是林语堂在1938年8月至1939年8月住在巴黎时用英文所写的,英文名为:Moment in Peking,而京华烟云是由张振玉所译的中文名。
1.归化翻译策略的历史与特点翻译不仅是一种艺术、一门技巧,还是一门科学。
同时,翻译也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
最近几十年,归化与异化一直成为翻译界争论的焦点。
尤金·奈达于1964将传统翻译术语:“直译”和“意译”重新命名为“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
形式对等侧重于信息本身,包括形式和内容,在很大程度上保证的是信息传达的准确性。
而动态对等的基础是奈达所说的“等效原则”,即目的语和源语在效果上达到对等。
他指出,在正确传达信息的前提下,应采用适当的“归化”性手段使译文具有可读性,以利读者的理解和接受,求得“译文文本的读者基本上能以原文读者理解和欣赏原文的方式来理解和欣赏译文文本”(Eugene Nida,1993)。
美籍意大利翻译理论家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于1995年在《译者的隐身》(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A History of Translation)一书中最早正式提出了归化与异化这两个翻译术语。
归化翻译是指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翻译方法,即运用目的语文化易于接受的表达法,使译文更通俗易懂,更适合于目的语读者;异化翻译指以源语文化为归宿的翻译方法,即尽力再现原文的色彩,以便更好地保留源语文化的异国风味。
《京华烟云》英译本赏析
《京华 烟 云 英译 本赏 析
◎韩 慧
(河南机 电高等专科 学校 ,河南 新 乡 453002)
文学作 品不 同于应 用文 、科技 文献 。应用 文体 、 科技 文体 为实用性 的体 裁 ,有其 明确的 目的和具体 的用途 ,而文 学作 品不拘一格 ,很 难限于某 一特殊 的 目的和用途 。文 学的魅 力在于语 言的娴熟运用 ,是人 类语言 智慧的结 晶。文学作 品通 过景 、人 、物 三者 的 描述烘托 主人公 的心理 变化 。景 为气氛 的高低起伏 埋下伏笔 ;物 为人物的发展树 立象征意 义 ;事为故事 的发展奠定基础 。因此 ,文学作 品的翻译不仅要束缚 于原作 的情景模式 ,还要创造 性地再现 原作 的风格 , 是一种背 叛性 的创造 性劳动 。译 作就像一 幅雕刻作 品一样 ,不仅使读 者感受到异 国他 乡的风味 ,还要使 读者读起 来能享受 到语 言 的魅 力 ,使读者 获得和原 作一样 的感受。[’ 文学作 品的翻 译关键在于 精确传 达原作者 的思想情感 。文学作 品不仅能让人 们领略 语言 美 ,而且还可 以使 人们从 中认识 自我 、剖析 自 我 ,并提高 自我 。因此 ,深入探讨 文学作 品的翻译颇 为必 要 。
三 、《京华烟云》译本对 比赏析
京华烟云翻译赏析
对未来文学翻译的展望
深化对源语言文化的理解
提高译者的专业素养
推动翻译技术的创新
促进跨文化交流与理解
为了更好地传达原文的语义和 情感,未来文学翻译需要更加 注重对源语言文化的理解,包 括历史、文化、社会等方面。
文学翻译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 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学素 养、翻译技巧等方面。未来需 要加强对译者的培养和训练, 提高译者的专业素养。
京华烟云翻译赏析
目 录
• 作品背景与作者简介 • 翻译策略与技巧探讨 • 经典片段翻译举例与赏析 • 跨文化视角下的《京华烟云》解读 • 翻译挑战与应对策略 • 总结与展望
01 作品背景与作者简介
林语堂及其文学创作
林语堂(1895-1976),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 译家
作品风格独特,融合中西文化,具有深刻的人文关怀和 哲理思考
翻译技巧的运用与提升
翻译过程中需要运用各种翻译技巧,如增译、减译、转换等,如何恰当运用这些技巧是翻译的关键。
应对策略:不断学习和掌握各种翻译技巧,通过实践和总结,不断提升自己的翻译水平。同时,保持 对原文和译文的敏感性和判断力,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翻译技巧。
06 总结与展望
《京华烟云》翻译成果回顾
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原著内容及主题思想
01
原著为长篇小说,以曾、姚、牛 三大家族为主线,讲述了他们之 间的恩怨情仇和家族兴衰
02
主题思想包括传统与现代的冲突 、家族伦理与个人追求的矛盾、
爱情与责任的抉择等
通过丰富的人物形象和生动的情 节,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 变迁
03
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 对现代社会的反思
应对策略:深入研究原文语言风格, 理解其诗意和修辞手法的运用,通过 模仿和再创造,在译文中尽可能还原 原文的风格。
《京华烟云》选段两个中译本的功能语篇分析
He s o e i a n e a v ie p k a s d a d y t l oc .Ad r si gt e n w y n c m d e sn e l h
—
本质 的研究离不开 把语 篇作 为研究对象 。人们根 据使用语
言时 所 要 实 现 的 功 能选 取 相 应 的语 言 形 式 , 们 通 过 语 篇 来 人 完整 地 系 统地 表述 自己在 纷 繁 的 社 会 活 动 中 的各 种 思 想 , 因
历 了 半个世纪 , 但是 因为这些分析大都 是从不 同的角度 , 不 同的方法且持有不同 的 目的 , 一般认 为, 篇分析在 理论上 语
现两个翻译版本 之间 的区别 , 汉英两种 语言 的不同 , 而给 从
翻译研究带 来一些启示 。
一
和实践上都没有一致 的看法 。语篇分析又 常称 为话 语分析 ,
的角 度 来 研 究 语 言 的学 科 , 翻译 作 出 了独 特 的 贡献 。 而在 为
mare o p e a d h s b te ri d c u l n i r h r—i o n—lw.h s b oh r~i a i r t e n—
lw’w f ,a d h s t re d u he s e s i a ie n i h e a g tr ,h ad:“ s T e—a n,P n— i eh,Afi a f n,a d my d u h e ,e e t h v a p n d r — r e ,P oe n a g tr s v ns a eh p e e e c n l u c u c s in t u a l . ・・ o o d rp ra s e t i q ik s c e so o o r fmi yn y ・Y u w n e e h p
《京华烟云》人名翻译研究
《京华烟云》人名翻译研究作者:于玺来源:《北方文学》2019年第17期摘要:《京华烟云》篇章结构恢宏、涉及文化历史丰富,作者想借助这部小说向西方介绍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
小说中人物众多,人名的翻译对于小说的成功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何通过音译法翻译人名,传播中华文化,这是本文想探究的问题。
关键词:《京华烟云》;音译法;人名;人名翻译;文化翻译一、写作背景介绍《京华烟云》是林语堂在1938年到1939年在巴黎用英文写作的长篇小说。
他原想把《红楼梦》翻译成英文以向西方读者介绍中国之文化,但《红楼梦》反映的中国社会与当时的中国已经相差甚远,且其中涉及的文化因素众多:礼仪、中医、诗词文学等内容,翻译颇具难度,于是林先生尝试仿照《红楼梦》的结构形式完成了《京华烟云》。
小说时间跨度长达半个多世纪,涉及了姚、曾、牛等家族的悲欢纠葛、命运跌宕,画面恢宏、涉及人物、情节之丰富也不言而喻。
二、人名与文化其中由于该著作中涉及的人物众多,如何将人名翻译好、翻译出人名中蕴含的中国文化内涵是对整部外译成功的第一步。
小说中的人名通常是为了体现人物身份、人物性格或者隐喻人物命运,命名手法上作者通常是引用古诗词、谐音寓意等方式。
可见,人名的命名艺术也可称为小说的创作特色,在翻译过程中,要忠实地再现其文化内涵负载,不可省译或者漏译。
在《京华烟云》这部作品中,林语堂先生处理人名翻译主要采取了音译和直译两种方式,音译为主。
其中男性名主要采用中音译的方法;主要女性角色人名采用音译或者音译加注释的方式,次要女性角色采用直译的方式。
三、女性人名翻译正如《红楼梦》有着显著的女性主义视角,对于女性形象的塑造远超男性形象的塑造。
《京华烟云》是以姚家长女姚木兰的命运起伏发展为核心,描述三大家族的兴衰荣辱的。
因此,林先生在女性人名翻译的时候是处理得非常巧妙,方法也更多元,更重要的是借助人名传播了中华文化。
(一)主要女性角色A.原文:Mulan was the name of a Chinese Joan of Arc, celebrated in a well-known poem,who took her father’s place as a gene ral in an army campaign for twelve years without being recognized and then returned to put on rouge and powder and to dress as a woman again.(“木兰”是替父从军女扮男装保家卫国的奇女子花木兰的名字。
《京华烟云》原文和译文比较
《京华烟云》原文和译文比较摘要Moment in Peking 是林语堂先生的英文原文小说,在Moment in Peking 中,语言承载着林语堂向西方读者传播东方文化的重要使命。
而对译本而言,语言又肩负着传达译者思想,吸引读者的艰巨任务。
本文以多元系统理论为依托,针对文化多元系统中语言(词汇、句法和语态) 出发,举例分析张振玉译本和原文比较具有的特征。
关键词:林语堂;Moment in Peking;张振玉一、词汇的原文和译文差别词汇是组成语言形式库的重要元素。
小说Moment in Peking 中的语言千变万化,而词汇作为语言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小说中显得尤为重要。
例1:Then she took a spoon and lifted slice of the heart and some soup from the bowl and tried to feed him, holding the bowl close to him. But he was lying down and headdress was heavy, and she could not do it. Her hand shook with excitement, but barely had he taken a little sip when the soup ran out of his mouth, and she hastily tried to put the bowl down, and the soup was spilled on the new quilts. She set the bowl on the low table, and took a towel from the rack over his head to dry his face and neck and then discovered that her own dress also was spoiled. (173-174) 张振玉译本:她又拿起汤勺儿来,从碗里舀了一片猪心,一点儿汤,把碗端进平亚,想喂他。
浅析《京华烟云》对《红楼梦》的继承发展
浅析《京华烟云》对《红楼梦》的继承发展作者:王馨来源:《青年文学家》2018年第05期[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5-0-01《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峰,自问世以来,对许多作家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张爱玲、林语堂等名家都是忠实的“红迷”,其作品也多有或显性或隐性的对《红楼梦》的模仿借鉴。
林语堂的《京华烟云》,更是被誉为“现代版《红楼梦》”,在人物形象、情节结构、叙事手法、语言特色等方面,都明显带有《红楼梦》的影子,林语堂自己也承认,“在此期间,犹有一事可记者,即读《红楼梦》,故后来写作受《红楼》无形中之熏染,犹有痕迹可寻。
”[1]然而《京华烟云》对《红楼梦》,绝不是东施效颦式的照搬照抄,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新的时代背景的重构,下面以姚体仁与贾宝玉、薛蟠形象的比较为例,探究《京华烟云》对《红楼梦》继承与发展。
一、姚体仁与贾宝玉形象比较姚体仁和贾宝玉,都是旧式大家族中众星捧月的对象,从小衣食无忧,娇生惯养,深得宠爱。
姚体仁和贾宝玉最大的相似之处在于“女清男浊”的观念上,尤其是对待比他们地位低下的丫鬟,姚体仁曾对银屏感叹,“现在拿你、锦儿、乳香、青霞来说,你们都跟我一样聪明伶俐,比我还长得好看,性格也比我好。
我现在是你们的主子,几年之后,你们都嫁了人,谁能管谁呢,我真不懂活着是什么意思。
有时候对我自己说:比方你们几个姑娘生下来就是主子,而我和阿非和我妹妹,都生而为佣人,生活也不会有多大的改变。
”[2]这与贾宝玉爱护姐妹们乃至丫鬟,从不觉自己高人一等的平等观不谋而合,贾宝玉为麝月簏头发、给晴雯渥手等行为也与姚体仁给银屏喂药等行为有异曲同工之妙。
他们生为男儿,却引女性为知己,尤其欣赏聪明水灵的女子,并发自真心的呵护他们。
由此可见,姚体仁与贾宝玉有着相似的女儿观、爱情观,生为贵公子,却都天生有一种纯真的平等观念,并自发地去实践,这是难能可贵的,体现出新旧交替时代民主平等观念在新一代人心中的觉醒,这也是他们性格中最出彩的地方。
林语堂及翻译
On人ce雅I士al玩so赏s之aw用,at却th被e送h给om一e个o满f a身m铜e臭rc的h庸an俗t 商at Yan人g,ch故o而w作tw者o要po发ts感, 叹on说e是o“f b明o珠xw暗o投od”a了n。d o而ne of cyp“repsesar,lspbrefsoerenstwedineto”的h含im义b为y “a vfarileuanbdlefrthoimngsYoufshan butgitvheins two apesolpikleewchaosdtoinngotpaepaprrlescibateeftohreems”,w正in与e.
3
译著
《冥寥子游》 《不亦快哉》 《东坡诗文选》 《幽梦影》 《板桥家书》 《老子的智慧》 《浮生六记》
4
林语堂英译《浮生六记》
《浮生六记》是清朝沈复的自传体散文。 《浮生六记》以作者夫妇生活为主线,赢 余了平凡而又充满情趣的居家生活的浪游 各地的所见所闻。作品描述了作者和妻子 陈芸情投意合,想要过一种布衣蔬食而从 事艺术的生活,由于封建礼教的压迫与贫 困生活的煎熬,终至理想破灭。
14
保留原语文化
余曰:“卿果中道相舍,断无再续之理,况‘曾 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耳。” (沈复《浮生六记》)
“Even if you should leave me half-way like this” I
said, “I shall never marry again. Besides, ‘It is difficult to be water for one who has seen the great seas and difficult to be clouds for one who
张振玉《京华烟云》中译本中文化因素赏析
张振玉《京华烟云》中译本中文化因素赏析一、引言英文原著Moment in Peking是林语堂先生旅居巴黎时所作,写成于1939年。
描述了社会大动荡和历史变迁中几个大家族的荣辱兴衰,如史诗般波澜壮阔,同时又蕴含着极其深刻的文化内涵,是一本译介和弘扬中国文化的经典佳作。
张振玉深为此书作者“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挚爱故国不泥古,乐享生活不流俗。
”的情怀和胸襟所感动,其书名译为“京华烟云”,本身就是归化理论的佳译。
他在翻译过程中有归化、也有异化,既保持其文字精华,赋予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又充分尊重译作读者的理解力和接受力。
二、花—以梅花为代表梅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被赋予深义,具有独特的意象。
如同人早秀先凋的身世之悲,在林语堂原著当中,有一段话是描述曼娘的命运,林语堂先生用梅花来形容曼娘坎坷的一生,可以说是贴切传神。
“The girlhood of Mannia was like the blossoming of the plum flower in cold January,growing on hardened,twist branches without leaves,thriving in the cold air between the end of the winter and the coming of the spring,solitary and without companions,and destined to retire and enjoy its own fragrance and dream its hour away within the hard bark of the branches when the peaches and pears and other spring flowers begin to flower”(p98,外研社,2009年出版)这段文字,十分符合英语用语规范,对于译者来说,这段话很容易理解和领悟,却难于表述。
京华烟云
二·“黄粱一梦醒,繁华尽散时” ——饱含老庄思想
文章一开始写全家要避难时, 文章一开始写全家要避难时,木兰问父亲那些古 玩珠宝的话语,便是典型的老庄理论。——“ 玩珠宝的话语,便是典型的老庄理论。——“福气不 是自外而来的,而是自内而生的。 是自外而来的,而是自内而生的。一个人若想真正的 福气,或是人世间各式各样的福气儿, 福气,或是人世间各式各样的福气儿,必须有享福的 德性,才能持盈保泰。在有福的人面前, 德性,才能持盈保泰。在有福的人面前,一缸清水会 变成雪白的银子;在不该享福的人面前, 变成雪白的银子;在不该享福的人面前,一缸银子也 会变成一缸清水。 会变成一缸清水。”
《京华烟云》自1939年底在美国出版后的 京华烟云》 1939年底在美国出版后的 短短半年之内即行销5万多册, 短短半年之内即行销5万多册,闻名遐迩的美 时代》周刊称其“ 国《时代》周刊称其“极有可能成为关于现 代中国社会现实的经典作品” 代中国社会现实的经典作品”。它的出版影 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读者, 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读者,堪称林语堂对中 国人影响最大的作品之一。 国人影响最大的作品之一。 京华烟云》 《京华烟云》的版本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现代教育出版 太白文艺出版社等。 社、太白文艺出版社等。
一·“琉璃瓦映西山紫,朱红门锁玉泉清” ——映衬特色文化
《京华烟云》中渗透出来浓 京华烟云》 郁的文化氛围。 郁的文化氛围。古色古香的深 红大宅、红木花雕、亭台楼阁, 红大宅、红木花雕、亭台楼阁, 紫檀木家具、屏风、八仙桌, 紫檀木家具、屏风、八仙桌, 还有王府花园。古董、陶瓷、 还有王府花园。古董、陶瓷、 古画、 古画、书法一一展现在读者面 在整部书中,对联、书信、 前。在整部书中,对联、书信、 笔墨纸砚纷纷登场。 笔墨纸砚纷纷登场。再去看每 家书房里满满当当的书籍、 家书房里满满当当的书籍、古 画,点滴中透露出书香门第的 气息。 气息。
京华烟云第一章赏析
物,作品包括小说《京华烟云》《啼笑皆非》。
散文和杂文文集《人生的盛宴》《生活的艺术》 以 及 译 著 《 东 坡 诗 文 选 》《 浮 生 六 记 》 等 。
1966 年定居台湾, 1967 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
研究教授,主持编撰《林语堂当代汉英词典》。 1976年在香港逝世,享年80岁。
张振玉(1916-1998)
译文:谁一看都看得出这位太太是一家之主,三十几岁 年纪,宽肩膀儿,方脸盘儿,微微有点粗壮,说话声音 清脆,一副发号施令的腔调儿。 评析:此句为姚太太的肖像描写,以刻画其精明能干的 性格。“broad-shouldered”与“square-faced”本为形容词, 张巧妙将其转译成名词,再创造性地加上北京方言的儿 化音,不仅凸显了地域文化,也有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
内容简介
《京华烟云》以主人公姚木兰的 命运发展为线索,讲述了北平曾、 姚、牛三大家族从1901年义和团 运动到抗日战争30多年间的悲欢 离合恩怨情仇,并在其中安插了 袁世凯篡国、张勋复辟、直奉大 战、军阀割据、“五四”运动、 “三一八”惨案、“雨丝派”与 “现代评论派”笔战、青年“左” 倾、二战爆发等历史事件,全景 式展现了中国近现代社会风云变 动的历史风貌
The novel has been adapted three times into a tel演:赵雅芝
2005年作为央视纪念 抗战胜利60周年活动 之一 主演:赵薇、陈宝国、 潘粤明、潘虹、胡可、 黄维德、王刚等
2013年由丁仰国、 沈怡执导 主演:李晟、李曼’ 高梓淇等
译文: 在那段日子之前,他的生活,对他的家庭而言, 是乌烟瘴气的一段黑暗日子。他喝酒、赌钱、骑马、击 剑、打拳、玩女人、养歌女、蓄娼妓、浪荡江湖,交结 公卿。 评析: “traveled widely and known the best society”若直译 为“四处游历,知道最好的社会”则不能达到通俗易懂, 译者意译为“浪荡江湖,交结公卿”,姚木兰父亲年轻 时贪酒好色、胆大妄为的形象跃然纸上
京华烟云英汉对照
3. 京华烟云Moment in Peking ——Written by 林语堂, Translated by 张振玉范例欣赏:Moment in Peking(1)——Mannia’s Wedding Day Lin Yutang The next day, May the twenty-fifth, was Mannia’s wedding day. While her mother was getting things ready with the assistance of Coral and Mulan, and they were waiting for the sedan chairs to come at the proper hour, the Tseng house was in a great turmoil. There were a thousand things to prepare for the bride, and red sashes and colored festoons of silk and big lanterns to be hung up, an d the bridegroom’s rooms to be decorated. Everything had to be new, tables, candle stands, wash basins, spittoons, commodes, even the curtains and bedding on Pingya’s bed—practically everything except the bed itself on which he was sleeping. The leeks and mint herbs hung above the door by every family on the Dragon-Boat Festival at the onset of summer, had to be taken down, and red festoons hung in their place above the door and along the door jambs. A disinfection, to drive away evil air, was usually done by burning mint herbs in the house on the Dragon-Boat Festival and children carried beautiful colored silk pendants on their breasts, containing fragrant powder from herbs to ward off disease for the summer, which was the usual season for epidemics. In thi s way Pingya’s room had been fumigated before he was moved in. T he idea now however, was to make as great a change of atmosphere in the sickroom as possible, showing every where the red color of happiness to drive away any lurking evil air.On top of all these preparations, Pingya had taken a turn for the worse. He complained that he could not see clearly, and his bowels would not function. His tongue showed a thick coating, and his limbs were cold while he felt hot inside. His pulse was weak and sluggish. The doctor had to press all three fingers on his wrist to feel the pulse beat, and this was a sign the volume of blood was decreasing. Upon the varied nuances of the pulse beats and their undertones, the yun, the old doctor relied as the modern doctor relies upon the temperature chart; but it was something finely felt, to be recognized only by experience and impossible to state in figures. Although Pingya’s mind was clear, he was too weak to talk, and all morning and afternoon, he lay half-dormant, vaguely conscious that this was his wedding day.(Lin Yutang. Moment in Peking . Beijing: Foreign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5 P117-118)【参考译文】京华烟云(1)——曼娘出嫁的日子第二天,五月二十五日,是曼娘出嫁的日子。
林语堂《京华烟云》的本土意识
林语堂《京华烟云》的本土意识作者:谢文婷来源:《动动画世界·教育技术研究》2012年第04期一、引言落叶归根,万事万物必有其性。
有一种意识它是我们念念不忘的本,即本土意识。
区鉷先生在《加里·斯奈德的本土意识》里指出:“本土意识的核心是民族文化意识,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个人身上又会表现为不同的时代意识和个体意识,包括体现在个体意识(特殊)中的阶级意识(一般)。
”二、林语堂及其作品《京华烟云》的简介林语堂何许人也,集中西文化之大成者,思想家,文学家,幽默大师,翻译家等头衔,光一个就足以让他享誉世界。
林语堂出生在福建龙溪坂仔村一个信仰基督教的家庭,因其父亲是当地教会的一个牧师,所以林语堂自小就被送入教会学校接受西方文化的教育,这自然练就了他娴熟的英语本领。
《京华烟云》是林语堂最喜爱的一部小说之一,他也是因这部小说四次提名诺贝尔文学奖。
此书描述了北平姚、曾、牛三大家族的兴衰沉浮,纵贯义和团运动、民国运动、抗日战争爆发等历史事件,展现了当时的社会各个层面,堪称一部中国旧社会的真实写照。
三、民族文化意识林语堂虽然自小学到大学接受的都是西式教育,可是他在中国这个大环境里成长,中国这方沃土滋润了他的文化底蕴。
1.性别意识读《京华烟云》时,免不了将它与《红楼梦》联系起来,书中不管在人物塑造,还是结构布局,都有《红楼梦》的影子。
根据林如斯(林语堂的长女)的观点,林语堂最初是要英译《红楼梦》的,但因其年代久远,不能给西方人一个现代中国的真实写照。
于是就借鉴了《红楼梦》,比如里面的木兰似湘云,莫愁似宝钗,红玉似黛玉,阿非似宝玉却胜宝玉。
林语堂主张男女平等,对践踏人的尊严,泯灭人性的主体性的封建文化加以抨击。
虽然林语堂给予女性主导地位,但他始终不能摆脱千百年积淀的男性本位意识。
木兰虽是个“前卫”女子,她辨甲骨,赏古玩,写诗词,爬山,逛公园,看电影等,完全一个现代女性的做派。
但是木兰在家听从父亲的,嫁入曾家后听从公公的,总之,“父权”是封建社会形成的家庭观念,即使是在新文化运动后提倡两性平等的中国,也无法超越这个理念,林语堂不能,和林语堂同时代的作家们也不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eing three years Tijen's senior, she was assigned to look after the boy and had done so ever since. 因为比体仁大三岁,就派她照顾体仁,一直 到现在。
Mr. Yao walked away with his heavy “tiger steps.” 姚大爷龙行虎步般走开。
京华烟云
第十一章
“My surname is Hsieh,” said Coral, “and I cannot interfere with affairs of the family.”
珊瑚说:“我姓我的谢,不能够过问您姚家 的事。”
Moreover, she was a simple, happy woman with a simple view of life, and it was unlike her to say such a thing. ……并且她为人没有什么心机,对什么事情也 能看得开,这种话真不像她嘴里说出来的。
Thank you!
He asked me why I didn't want to retire, and I said I had to wait until you returned to hear all the news and that I was not thinking of sleep.
他问我为什么不回屋去睡觉。我说我要等太 太回来,听太太说说婚礼的情形,我又说我 不想睡。
Even if we are girls and sooner or later must leave this family, still it is our own home, and I will not allow a Siamese[1] fighting fish to upset a glass bowl of goldfish!
You have been kind to me and I will serve you till your old age. 您对我是天高地厚,我是要服侍您一辈子的。
Tijen suffered both a strained neck and spiritual torment for days afterward, not knowing exactly what the punishment was for, nor if Coral had told the full story. 体仁的脖子扭伤了,难过了好几天,也不清 楚是为了什么受处罚,也不知道是不是珊瑚 把事情的经过原原本本说了出来。
When the maids were gone. Coral told what had happened. She was having her dinner alone, when the servant said that the young master had returned unwell and was having his food in his own room. She added that Silverscreen(银屏) also had returned and come in by the western side door. 丫鬟都走了之后,珊瑚说出来出了什么事。 她说她正一个人吃晚饭,一个丫鬟说少爷不 舒服,回来了,正在自己屋里吃东西。丫鬟 又说银屏也已经回来,从西边旁门儿到少爷 屋里去了。
[1] Siamese /sai..„mi:z/ adj. (有关) 暹罗的; 泰国的
虽然我们是女孩子,早晚要离开这个家,可 是现在这还是我们的家呀。不能任凭他这么 横行霸道窝儿里横。 It was such a powerful boxer's blow that Tijen staggered and collapsed on the sofa. 那是有武功夫的人的一巴掌,打得体仁摇摇 晃晃,瘫软在沙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