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卢梭《爱弥儿》二
《爱弥儿》读书笔记(第二卷)
《爱弥儿》读书笔记(第二卷)在第二卷中,那主要是讲了儿童期。
当孩子开始会说话后,他们哭的时候就会少一些,这种进步是很自然的:从语言代替了另一种语言,让他们能够用语言说出他们所受的痛苦,只要不是痛得不能用语言形容的时候,他们为什么要用哭来表示呢?所以如果他们哭个不停的话,那就要怪周围的人。
孩子是根据信号可以感觉的效果来判断其意义对他们来说没有其他一成不变的意思,因此无论一个孩子受了什么样的创痛,当他独自一个人的时候,除非他希望别人听见他哭,他是很少哭的。
当我们受伤的时候,使我们感到痛苦的并不是所受的伤而是恐惧的心情。
孩子们正该是在这样的年龄开始学习勇敢精神,在毫不畏惧地忍受轻微痛苦的过程中,就会渐渐学会如何忍受更大的痛苦了。
有些人用各种各样的东西把孩子围起来,预防他受到任何伤害,以致他在长大以后一有痛苦便不能对付,没有勇气也没有经验,只要刺痛一下便以为就要死了,看见自己流一滴血便晕过去。
另外一种进步使孩子们觉得哭泣是没有那么必要的,这种进步就是他们的体力的增长。
由于他们能够依靠自己,所以就不用经常地求助于人,有了体力他们运用体力的智慧也跟着发展起来,这正是第2个阶段开始了他的个人生活;在这个时候他也意识到了自己记忆是自己的感觉,延续到他一生的每一个时刻。
应该从这个时候开始把它看作一个有思想的人。
怀着一颗慈悲的心去爱护儿童,帮他们做游戏,使他们快乐,培养他们可爱的本能。
让天真烂漫的童年,享受那稍纵即逝的时光。
这是孩子们极其珍贵的时光。
不要剥夺大自然,赋予孩子们短暂的童年。
让他们感受到童年的快乐,就要让他们去享受大自然赋予的权利。
在万物的秩序中人类有它的地位,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应当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作孩子。
真实的世界是有限的,想象的世界则没有止境。
我们既不能扩大一个世界,但是另一个世界因为正是由于他们之间唯一的差别,还产生了使我们感到极为烦恼的种种痛苦。
凡是体力超过需要的,即便是一只昆虫也是很强的,凡是需要超过体力的,即使是一只象、是一头狮子或者是一个战胜者、是一个英雄、是一个神,也很弱的。
《爱弥儿》读书心得体会范文大全
《爱弥儿》读书心得体会范文大全《爱弥儿》读书心得体会23篇我们有一些启发后,不妨将其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让自己铭记于心,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
那么问题来了,应该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整理的《爱弥儿》读书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爱弥儿》读书心得体会1在《爱弥儿》这部作品原序中,作者有着这样的一句话:我们身患一种能够治好的病;我们生来是向善的,如果我们愿意改正,我们就得到自然的帮忙。
思考社会教育中有关这方面的一些问题,我们必须能感受很多作为教育者应当具备一些基本观念与思想。
教师务必受过教育,才能教育他的学生,才能担负起为社会发展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历史职责。
一个好教师就应具有哪些品质,人们对这个问题是讨论了很多的。
人天生具有自我实现和向善的倾向,只有带给适宜的环境和社会,人性就能向善、美的方向发展,人总是追求自我完善的。
我们的每个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教师就应关注每一位学生在内的全班所有的学生,教师不仅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
教师就应成为学生的“精神教练”,教师也不再是过去的“道德说教者”“道德偶像”,而是学生健康心理、健康品德的促进者、催化剂,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适、自我选取。
遵循自然,跟着它给你画出的道路前进。
它在继续不断地锻炼孩子;它用各种各样的考验来磨砺他们的性情;它教他们从小就明白什么是烦恼和痛苦。
这就提示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要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的主体性包括: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
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要力求做到以下几点: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要尊重学生的.感受;教育活动中,要给学生留有选取的余地,并尊重学生的选取;教育中要个性鼓励学生的创造性。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使学生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
良好的师生关系有赖于师生双方的共同努力。
教师在师生关系建立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起着主导作用。
2024年《爱弥儿》读书心得体会总结观后感样本(4篇)
2024年《爱弥儿》读书心得体会总结观后感样本《爱弥儿》是法国杰出启蒙思想家卢梭的里程碑式作品,作为首部以小说形式呈现的教育名著,它于____年撰写完成,并于____年在荷兰阿姆斯特丹首次出版。
该书的问世,在法国及西欧部分资产阶级国家引起了广泛轰动,其影响力深远而重大。
卢梭在书中,借助虚构的教育对象爱弥儿,深刻批判了封建教育制度,并系统地阐述了他的资产阶级教育理念。
卢梭的教育思想根植于其自然人性论的哲学基础。
他坚信人生而自由平等,这一天赋权利在自然状态下得以充分展现。
随着文明的演进,不平等、特权与奴役现象逐渐浮现,人性的纯真与自由遭受侵蚀。
为矫正这一偏颇,卢梭倡导对儿童实施顺应自然成长规律的“自然教育”,旨在培育适应资产阶级理性社会的新型人才。
卢梭所倡导的自然教育,核心在于遵循自然法则,促进个体身心的自由发展。
他强调生活与实践作为教育的主要途径,提倡实物教学与直观教学法,鼓励儿童通过亲身体验与感官认知,自主获取知识。
与此相辅相成的,他还主张将劳动教育、自由平等博爱的价值观融入教育体系,使儿童掌握生存技能,提前培养自我管理与体能运用的能力,同时保持纯朴自然的生活习惯。
全书结构严谨,共分为五卷,卢梭依据儿童成长的阶段性特征,详细阐述了针对不同年龄层次儿童的教育原则、内容及方法。
从体育教育、感官教育、智育教育、道德教育到爱情教育,卢梭的教育设计呈现出循序渐进、逐步深化的特点。
尽管这种分阶段教育的构想具有显著进步意义,但将德、智、体教育截然分割施教的做法,其科学性仍有待商榷。
2024年《爱弥儿》读书心得体会总结观后感样本(二)"天赋"这一议题,在书中通过一个意味深长的小故事得到了生动的阐述。
我深感此故事之精妙,特此分享。
某日黄昏,一位智者携其子与其师至空旷之地漫步,彼时,天空中有儿童嬉戏放风筝之景。
智者边走边向稚子发问:“风筝之影现于地,而风筝本身又在何方?”孩童未及抬头,便脱口而出:“在大路之上空翱翔。
初中生《爱弥儿》读后感500字8篇
初中生《爱弥儿》读后感500字8篇全书反映了自然主义教育思想,阐述性善论。
其思想对后世许多教育家都有启发和影响。
该书在西方教育史上首次系统提出了新的儿童教育观,从而在教育史上掀起了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
下面是由我给大家带来的初中生《爱弥儿》读后感500字,一起来看看吧!初中生《爱弥儿》读后感500字1刚开始读《爱弥儿》这本书的时候,我始终有一种冲动——恨不得把全部关于具体教育内容的东西用笔划出来。
它所宣扬的自然的教育是那么的符合自然的天性!可是越划越觉得不对劲,读完上卷的时候,我觉察自己越来越反对他对爱弥儿的教育了。
甚至于读下卷的时候,我觉察卢梭始终在干预爱弥儿,而不是指引。
他选择的教育对象我也有一些疑问:他所教育的爱弥儿,不是针对全部的人,缘由是“穷人是不需要受么教育的,他的环境的教育是强迫的,他不行能受其他的教育。
”他的学生爱弥儿必需是来自于温带的`土地富有的地方,家里富有,但却是个孤儿,而且只服从于“我”,谁也不能把他们分开。
我搞不懂,他为什么确定要让爱弥儿是个孤儿?父爱和母爱不是十分重要的么?假如不能有父母的话,他还不如去孤儿院领一个回来教呢!哪一个富人,或者哪一个人情愿让自己的孩子只听从别人的话呢?他说爱弥儿就是一个一般人,他要教的也是一个一般的孩子。
这样人们才能比较他所教的孩子和社会上其他的方式教出来的孩子有什么不同。
在我看来,爱弥儿的一般也就是在确定意义上的一般。
既然他教育的目的是培育一个资产阶级新人,他的教育必定会带有确定的阶级局限性。
在此不必多说。
他主见教育的环境在乡下。
乡下清爽的空气、质朴的人们、与大自然的亲近……都是实施教育的有利条件,的确。
可是乡下也会有一些弊端,比方孤陋寡闻,但这和法国当时城市的污秽和混乱相比要好得多。
初中生《爱弥儿》读后感500字2《爱弥儿》卢梭的著作之一,这是卢梭关于教育的论述的著作。
书中通过一个虚拟的人物“爱弥儿”来表达对教育方方面面的看法。
书中是爱弥儿的导师,爱弥儿出生在富贵家庭,但是他是孤儿,从小就用导师带。
《爱弥儿》读后感
《爱弥儿》读后感《爱弥儿》读后感(15篇)《爱弥儿》读后感1卢梭认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
他在《爱弥儿》开篇第一句就说:“出自造物主手中的东西都是好的,一到人手里就变坏了”。
他在《爱弥儿》中系统阐述了性善间题,认为教育应顺应天性的发展,而且惟有顺应天性发展才是上策。
在他看来,人类脱离自然状态以后,便进人了丧失人的自然本性的充满猜疑、冲突、贪婪、野蛮社会状态。
所以,他在爱弥尔的早期教育上,提倡去乡村,去那种安宁、祥和的地方。
在他看来,自然的秩序没有不和谐美妙,处于自然状态中的人根本没有“你我”之分;他们有欲望,但只限于欲求力所能及的东西,从无非份之念;他们有强烈的自我保存的本能,但从不因此而损害他人的自我保存。
他们的理智是健全的,情感是平静的。
他们强烈的自爱倾向转化成怜悯同情之心,这时,人与人之间没有敌视、仇恨的存在,当然也就没有相斗乃至战争。
卢梭认为,教育应该顺应儿童成长和心理发育的自然法则,促进儿童身心的全面发展,使他们的各种器官和能力都得到健康的生长,从而成为一个与自然相一致的名副其实的人。
在他看来,教育是一门艺术,它必须把自然、人为和事物这三种教育协调配合。
而人的器官和能力的自由内在发展是自然的教育,学习利用这一种器官和能力发展是人的教育,从周围事物经验中获得的是事物的教育。
所以必须使事物教育和人为教育适应于自然教育,应使一个人的教育适应他这个人的天性,而不是适应他本身以外的东西。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目标—自然人。
卢梭的自然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即完全自由成长、身心调和发达、能自食其力、不受传统束缚、能够适应社会生活的一代新人。
卢梭的自然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自然人,他不被欲念、偏见、权力所指引,而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心去想、用理智去判断、不为其他因素所控制。
这也正是卢梭倡导教育要遵循“自然”原则的根据。
接下来,我就来谈谈卢梭的“自然”教育原则。
其次,自然教育还要求“遵循自然,跟着它给你画出的道路前进”,即“按照孩子的成长和人心的自然发展而进行教育”,使儿童的本能、天性得到发展,合乎自然地成长为一个知道如何做人的人。
爱弥儿读书笔记 (2)
什么是正确的教育——读书笔记之《爱弥儿》“正确的教育是我们的幸福,而错误的教育是我们的痛苦和泪水,也是我们对社会和民族犯下的罪过!”“罪过”,很沉重的一个词,久久浮现在我的脑海。
在本书中,卢梭通过其虚构的小说主人公爱弥尔从出生到成人的教育历程,系统地阐述了他的“自然教育理论”。
他的教育是建立在“人性本善”的基础上的。
开篇他便讲到,“凡是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
”人们破坏自然之态,随意改变、扭曲其天性,颠倒一切,但是,卢梭又指出,“在目前的情况下,如果没有这样的裁剪,人类的处境可能会更糟一些。
”我们可以把他说的裁剪看作是教育,即使人生下来便是善的,但并不代表他天生就是一个有用的社会人,一个幸福的人。
因此,教育是必要的,一直到现在,教育仍然是人类社会不可忽视的。
但教育目的在于培养自然人,顺应儿童的本性,让他们的身心自由发展。
卢梭分了五卷来描述爱弥儿不同时期的教育。
在第一卷中,他着重论述对两岁以前的婴儿如何进行体育教育,使儿童能自然发展,给孩子多些真正的自由。
在本卷中,卢梭提出了教育的意义,“生活,这就是我要教给他的技能。
从我的门下出去,我承认,他既不是文官,也不是武人,也不是僧侣,他首先是一个人:一个人应该怎样做人,他就知道怎样做人,他在紧急关头,而且不论对谁,都能做到做人的本分。
”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培育人,让学生学会做人,做一个大写的人。
但这只是教育对于社会的意义,教育的另一个意义应该使其成为一个幸福的人。
是的,教育是需要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但假如生活在社会的人都不会感到幸福,那这样的社会又有什么意义呢!卢梭这样的一句话更坚定了我的信念“热情可以弥补才能的不足”,我很愿意相信这句话,才能多不多没关系,重要的是有热情,有能力使其获得更多的才能,帮助其成为幸福的人。
在此,他也为老师提出了一些要求,“一个好老师最为根本的品质就是,他绝不是一个可以被雇佣的人,有些职业是如何的高尚,以致一个人如果是为了金钱而从事这些职业的话,那么表明他们不配从事这些职业。
《爱弥儿》的心得(优秀10篇)
《爱弥儿》的心得(优秀10篇)《爱弥儿》的心得篇1《爱弥儿》还是一部关于人性教育的作品,卢梭在书中指出,收获幸福是开展教育活动的唯一目标。
他提倡自主教学,教师应一边传授知识,一边激发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习自主性,从要我学顺利过渡到我要学。
在该部作品中,绝不损害别人的思想给我的感受最为深刻,而这也是在向读者渗透道德教育,无论在个人成长的任何时期,都应严格坚守这一教训,与人为善,不允许损害他人利益。
卢梭主张儿童的教育应顺应自然,以儿童为本位。
他在《爱弥尔》中开宗明义地说,“一切出于自然的创造者皆好,一经人手却变坏了。
”卢梭认为教育遵循自然,顺应孩子的天性,不要对孩子横加干涉,把成人的思维强加在孩子身上,应该让孩子自由自在地成长。
而社会对孩子任何的干涉,都会使孩子觉得不自由,不平等,甚至产生罪恶;任何违背自然的教育方式,都会导致孩子的畸形发展,产生严重的后果。
因此,卢梭极力主张:在儿童的理解力尚未发达之前,要让儿童远离社会,回归自然,到自然环境中去看、去听,不接受世俗的影响。
卢梭认为,儿童并不是可以任意塑造和填充的容器,不是白板,而是有其固定法则的“自然的存在”。
因此他主张教育应遵循儿童的自然本性,按照儿童自然发展的程序分阶段进行。
而在他之前的英国大哲学家洛克曾主张,儿童就像一块白板,教育者可以任凭自己的意愿采用任何方式去塑造儿童。
在这种儿童观下,教育就是重复训练,儿童被当作一个容器,由成人随意填充。
这种儿童教育观对教育的`影响十分巨大。
在当今学前教育实际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这种影响。
其实上述儿童教育误区的例子也是洛克教育观的流毒。
作为一名教师,我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自然教育观的重要性,充分挖掘孩子的天赋,让孩子的心贴近自然,让孩子在自由的空气中成长。
《爱弥儿》的心得篇2卢梭认为,教育应该顺应儿童成长和心理发育的自然法则,促进儿童身心的全面发展,使他们的各种器官和能力都得到健康的生长,从而成为一个与自然相一致的名副其实的人。
精读卢梭《爱弥儿》五
感 谢 聆 听 !
成人化的活动并不适合
3
通过活动和游戏锻炼能力
1、放风筝学会手眼协调,抽陀螺锻炼体力; 2、 运动锻炼协调能力; 3、孩子的手脚有和大人一样的协调能力; 4、钢琴和舞蹈; 5、一切都是游戏,应该都是玩儿;
6、如果一定要抓住一切机会教会孩子学这个学那个,要是 做成了,孩子就肯定会觉得受到了束缚,感到生气和厌烦。
7、食物应该作为一种奖励吗?
8、当他们要摆脱你的监督的时候,他们就会把自己吃到吐。 (吕底亚人)
嗅觉先于味觉
6
嗅觉的重要性
1、 嗅觉是一种充满想象的感觉,它增强了神经的活力; 2、 爱好的能力基础,感觉是否迟钝来源于此; 3、嗅觉在童年时期不易过分活动,孩子的嗅觉迟钝原因在于他们 的连接能力; 4、明白嗅觉和味觉的关系很重要,口腔中有相应的通道(香甜掩 盖药物);
康德的觉醒是 : 学问再好,方 向不是帮别人,就是卖弄。口才再 好,不懂尊重别人,就是自卑,因 为害怕自己的学问得不到炫耀,害 怕别人强过自己,于是将朋友、爱 人、家人、同事,都当作征服的对 象。你都对,那又怎样?
绘画是画得像吗?
1
如何让孩子学习绘画?
1、临摹和复制; 2、 比例的感知能力; 3、对自然之美的鉴赏能力; 4、金边框和黑色的框(得到简朴的框为荣); 5、对美的认知脑
1、 第六感即是认知或观念;
2、 衡量知识的多少就是那些观念的数量;
3、那些关联的正确性、明晰度都有助于我们思想的精确度; 4、人类理性——将那些观念相互比较的艺术;
5、理性或理智就是几个简单观念联合在一起形成的复杂的观念;
感官的体验和认知是形成第六感的基础
信任建立的基础
海德爵士——有个风筝投下的影子,风筝在哪里呢? 在大陆的上空。 没错,那条大路在我们和太阳之间!
卢梭《爱弥儿》读后感,不少于2000字
卢梭《爱弥儿》读后感,不少于2000字示例文章篇一:《读〈爱弥儿〉有感》哇,最近我读了卢梭的《爱弥儿》,这可真是一本超级有趣又让我想了好多好多的书呢!《爱弥儿》里讲的是一个叫爱弥儿的小男孩成长的故事。
卢梭就像一个超级智慧的老师,在书里一步一步地告诉我们怎么去教育爱弥儿,让他成为一个健康、善良、聪明又独立的人。
我刚翻开这本书的时候,心里就想,这会是一个怎样的教育故事呢?就好像我打开了一个神秘的宝盒,不知道里面装着什么宝贝。
书里一开始就说,要让孩子自然地成长,就像小树苗一样,不能老是把它绑得紧紧的。
我就想啊,我们平时在学校里,有时候老师管得可严了,是不是就像把小树苗绑得太紧了呢?比如说,我们课间休息的时候,老师有时候会规定只能在很小的范围里活动,这是不是就有点不自然呢?我跟我的小伙伴小明就讨论过这个事儿。
我对小明说:“你看,爱弥儿要是在咱们学校,他肯定不喜欢课间只能在那么点地方玩。
”小明就说:“是啊,我也想能在操场上到处跑呢。
”书里还说,要根据孩子不同的年龄阶段来教育。
这就好比做菜,不同的菜要在不同的时间放不同的调料才能做出美味。
对于小孩子,卢梭说不能给他们讲那些很深奥的大道理,就像不能给小娃娃吃硬邦邦的骨头一样。
我们小孩子的脑袋就像一个小口袋,只能装得下适合我们这个年龄的东西。
我记得有一次,我爸爸跟我讲股票的事儿,我听得一头雾水,就像在听外星语一样。
我就跟爸爸说:“爸爸,你说的这些我根本听不懂,就像你给我看一本全是生字的书一样。
”爸爸听了之后,就再也不在我面前讲那些复杂的股票的事儿了。
这就是卢梭说的,要给孩子合适的知识嘛。
爱弥儿在成长的过程中,他去接触大自然。
卢梭说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
我特别同意这一点呢!我每次去公园玩,看到那些花花草草,就觉得特别开心。
有一次,我和我的小伙伴小红一起去公园观察昆虫。
我们看到一只小蚂蚁在搬一块很大的面包屑,小红就说:“你看这小蚂蚁多厉害啊,这么小就能搬这么大的东西。
卢梭的《爱弥儿》读后感
卢梭的《爱弥儿》读后感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
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作者精心整理的卢梭的《爱弥儿》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卢梭的《爱弥儿》读后感1《爱弥儿》是一本教育名著。
让我开拓了在教育方面的视野。
卢梭的教育思想是从他的自然哲学观点出发的。
他认为人生来是自由的、平等的;在自然状态下,人人都享受着这一天赋的权利,只是在人类进入文明状态之后,才出现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特权和奴役现象,从而使人失掉了自己的本性。
这种思想贯穿于整本爱弥儿中,例如第一卷开头他这样写道:“出自造物主手的东西,都是好多,而一旦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
”类似的句子不胜枚举。
他所提出的改变这种不合理状况的方法是对儿童进行适应自然发展过程的“自然教育”。
所谓“自然教育”,就是要服从自然的永恒法则,听任人的身心自由发展。
他这样主张教爱弥儿唱歌:“声音要唱得准,唱得稳,唱得柔和而响亮;他的耳朵要听得出牌子和韵调;但是,做到这一点就够了,不要有过多的要求。
拟声音乐和舞台音乐是不适宜于在他那样的年纪时唱的;我甚至不希望他唱歌词,如果他要唱的话,我就尽量拿适合于他年纪的有趣的歌词给他唱,而且歌词的意思也要像他的思想那样简单。
”我个人极欣赏这段话,而想起自己曾在听一些孩子用稚嫩的声音唱流行歌曲时的鼓掌,真是脸红啊!相信卢梭是不愿意听到那些含混其辞的天真童音的,这与他所推崇的“自然”太相悖了。
在《爱弥儿》中,字里行间都透露着作者对“自由”的渴求,因此特别强调教育应以天性为师,而不以人为师,应使教育对象成为天性所造就的人,而不是人所造就的人。
以今人的眼光看,这些思想不免有其局限性:“自然”也是要受到拘束的,如果“听任人的身心自由发展”,儿童是无法学到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的。
但瑕不掩瑜,卢梭以平等博爱的心怀教育他的.爱弥儿,这个假想的孤儿幸福地生活在不被强迫的自由世界。
但愿,我们的每一个学生都是幸福的“爱弥儿”。
精读卢梭《爱弥儿》一
婚姻走向自由,婚外情增多, 战争影响女人的生活,女性 文字内容 自由让女人们沉浸于沙龙、 Please replace text, 文字内容 click add relevant Please replace text, 宴会而忽略了养育下一代的 headline, modify the click add relevant text content, also can 职责。 headline, modify the
想象出来的爱弥儿
爱弥儿是一个想象出来的孩子
他在《忏悔录》中说:“在这里,我只想说明我的错误在于:由于我自己无力 抚养我的孩子,因而把他们交给国家去教育,让他们成为工人或农民,而不成 为游民或者追逐钱财的人。我当时这样做,还以为我做的是一个公民和父亲应 该做的事,我把我自己看做是柏拉图的书中描写的共和国的一分子。…… 由于 我这样做,他们才没有遭到他们的父亲的这种命运,才没有因为我迫不得已而 抛弃他们,使他们很有可能沦落到我如此穷困潦倒的境地。”“我觉得这个办 法非常好,既合情合理又合法。”
copy your content to this directly. text content, also can copy your content to this directly.
卢梭的宗教观
——卢梭的宗教观是自然 神论,认为上帝是宇宙的自然规律的 化身,反对盲目愚昧的宗教迷信。他 不是无神论者,但接近无神论。
逃避“父亲的身份” 《理想国》的影响 生活的困境
爱弥儿是一个想象出来的孩子
儿童也都公有,父母不知自己的子女,子女也不认识自己的父母。男 人和女人共同受教育,同吃同住,没有任何私产。婚姻由国家安排, 最好的男人应该与最好的女人结合在一起,而最坏的男人应该与最坏 的女人结合在一起。最好的男女的下一代必须被哺养成人,最坏的男 女的下一代则不予养育。结婚人数的多寡,由统治者秘密安排,要保 护适当的公民人口,使城邦不致过大或过小。生下来有先天缺陷的孩 子,将被秘密地处理掉。
《爱弥儿》读后感范文5篇
《爱弥儿》读后感《爱弥儿》读后感范文5篇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爱弥儿》读后感范文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爱弥儿》读后感范文5篇1读完了第二本书《爱弥儿》,又一次了解了卢梭的教育思想。
能够在那个时代有如此的思想觉悟实在不易!《爱弥儿》是法国思想家卢梭的代表作。
卢梭是一个自学成才的思想家,卢梭从自身成长的经历告诉人们,真正的教育应当是什么样子。
爱弥儿是他假想的学生,一个他要真心教育、成就的学生。
卢梭认为,对人的教育可以分为三种:人的教育、物的教育、事的教育。
只有三种教育的有效结合才可以说得上真正的教育。
按现代教育的观点就是,教师、家长等人的教育、客观环境的熏陶和学生自身的观察、思考。
卢梭也认为,教育中存在着别有用心的教育,存在着试图把人教育成某些人奴隶的教育,这要值得我们警醒。
教育要先把人培养成为人,让他懂得人的权利,人生而自由和平等,谁比谁也不高贵,谁比谁也不低贱,人首先要做一个身体和心理健康的自由人。
高兴就是高兴,不高兴就是不高兴,该哭就哭,该乐就乐。
压抑孩子的自然需要,压抑人的自然需要是违背教育道德的。
不承认人的自然需要的合法性的,一定是伪道德,一定是欺骗性的道德。
卢梭认为要培养人的感受美的能力,道德、技术、艺术无不是自然界中美的化身,在人的一生中追求事业、家庭和人生价值的成功过程,就是追求美的过程,人是不断追求完美的、打造完美的。
教育的重要目的,还在于能够使人善于比较各种关系,在比较中抓住要害关系。
总的感觉,人生真正的学习是四十岁以后的事情,才能够看懂一些过来人的真实体会和感受,才懂得一些道理的珍贵。
记得上大学时,教心理学的老师让大家读读这本书,但怎么也读不进去。
今读爱弥儿,一下子就吸引住了,感觉心有灵犀,卢梭的想法与现代社会教育理论竟有很多不谋而合之处,不得不佩服啊!《爱弥儿》读后感范文5篇2《爱弥儿》是一本不寻常的教育著作,开篇的第一句就让人觉得这是蕴涵着深邃哲理和沸腾感情的文化结晶。
精读卢梭《爱弥儿》二
爱弥儿种豆苗!
13Leabharlann 财产观念的建立1、权利和责任的颠倒; 2、规定哪些玩具、物品是他的是无用的; 3、种植——播种的时候就占领了这块土地; (这是属于你的——劳动、努力、时间、投入) 4、财产的观念如何自然而然地回溯到通过劳动站有成为 第一个占有者的权利的。这种方法简单而且容易理解。
1、儿童教育最重要的原则就是要浪费时间。 2、在儿童时期没有养成思想的习惯,将使他们从此以后一 生都没有思想的能力。 3、当一位母亲不是不关心孩子,而是过度关心孩子时,她 就会从另一条相反的道路偏离自然。她往往会把孩子变成自 己的偶像。
斗智斗勇——其实就是换位思考!
10
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思考
假如你刚对你的学生或孩子进行了一番教训,现在 请你听一听他所讲的话,让他说,让他问,让他怎么想 就怎么说,马上你就会惊奇的发现,在他心中你讲的那 番道理变了多少神奇的模样,他几乎是说的乱七八糟、 颠三倒四,让你忍不住生气,有时候还提出一些你意想 不到的反问让你痛心,弄得你哑口无言。这时候,假如 他发现像你这样一个爱讲话的人一下子变得沉默起来, 他将会作何感想呢?要是万一他还占了上风,并且懂得 他超过了你,今后就不要再提什么教育了,因为从这个 时候起,他不但不受你的教育,还会经常性的找你的茬。
判断他是否真的需要,不 要教他服从于人,也不要教他 奴役别人。
06
如何拒绝?
讲道理要谨慎
07
讲 道 理 正 确 吗?
良好教育的优异成绩是造就 一个理性的人,但却不能用 理性去教育孩子。把目的当 成了手段。
老师:你不应该那么做。 孩子:为什么我不应该这么做啊! 老师:因为你那样做是错的。 孩子:错的,什么是错的! 老师:别人不许你做的就是错的。 孩子:为什么别人不许做的就是错的? 老师:你违反了就要受到惩罚。 孩子:我会在没有人看的时候这样做。 老师:我们会看着你的。 孩子:那我藏起来做。 老师:我们会问你在干什么?
爱弥儿第二卷读书笔记
爱弥儿第二卷读书笔记爱弥儿第二卷读书笔记爱弥儿第二卷读书笔记《爱弥儿》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篇关于人类天性的哲学论文,致力于探讨关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政治和哲学问题;特别是个人如何在不可避免趋于堕落的社会中保持天性中的善良。
卢梭描写爱弥儿和他的家庭教师的故事,以说明如何教育出一个理想的公民。
卢梭(1712――1778)是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出生于瑞士日内瓦一个钟表匠的家庭,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
卢梭的教育论著《爱弥儿》影响深远,其他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忏悔录》等,都在社会上激起了巨大反响。
18世纪中叶,在法国兴起了一场影响深远的思想启蒙教育运动,奏响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前奏曲。
在这一运动中,以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斓侣藓桶尔维修等为代表的启蒙思想家,从不同的角度揭露并抨击了封建制度和教会统治的黑暗,提倡以理性的思想取代迷信盲从,以编纂百科全书为武器,宣扬新知识、新思想,探索建立资本主义社会思想、方法和途径,这种思想启蒙运动为自然教育思想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而卢梭的《爱弥儿》的问世,标志着自然教育思想的最终形成。
卢梭曾经当任过短暂的教师职务,这简短的教育实践引起了卢梭对教育问题的浓厚兴趣,从此他观察思考,遂于1762年完成了他构思20年、撰写3年的教育名著《爱弥儿》。
有人将卢梭誉为教育上的“哥白尼”,久闻《爱弥儿》文笔异常优美,感染力极大,对其充满了期待。
在翻开这本书籍之前,这么一位伟大的人物撰写的巨著应该需要意志来啃,甚至还需要翻阅一些文献来辅助才能读得懂,不想,从第一页起,从字里行间之中,从始至终都好像是与一位睿智的、崇尚自然的,极其随和而对待儿童生命的成长又极其严谨的老者交谈,他是那么深情地讲解,犹如山峦叠翠的森林中潺潺流淌的清泉在浸润你的心田,给了深深的启迪。
爱弥儿是谁?“爱弥儿”是十八世纪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卢梭所“孕育”的一个集“哲学、教育、文学”三位于一体的天才“孩子”。
《爱弥儿》(第二卷)学习笔记
《爱弥儿》学习笔记第二卷卢梭在这一卷里论述对儿童的感官教育。
在那个年代,他就这样明白地告诉了我们教育幼儿的好办法,即:不溺爱幼儿,要放开手脚让幼儿到自然中去磨练,在磨练中增强感官体验,让幼儿充分享受天真烂漫、“始终是喜笑颜开、性情恬静的童年”。
当下我们的家长,甚至学校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与卢梭在这一卷中的论述相去甚远。
“不论一个孩子受了什么样的创痛,当他独自一个人的时候,除非他希望别人听见他在哭,他是很少哭的。
”P69“如果他摔倒了,如果他头上碰肿了,如果他鼻子出血了,如果他的手指戳伤了,我不但不惊惶地急忙走到他的身边,反而安详地站在那里,至少也要捱些进修才走过去。
伤痛已经发生了,他就必须忍受;我匆匆忙忙的样子,反而使他更加害怕,更加觉得疼痛。
其实,当我们受伤的时候,使我们感到痛苦的,并不是所受的伤,而是恐惧的心情。
……他正该在这样的年龄开始学习勇敢的精神,在毫不畏惧的忍受轻微痛苦的过程中,他就会渐渐学到如何忍受更大的痛苦了。
”P70“我非但不小心谨慎地预防爱弥儿受什么伤,而且,要是他一点伤都不受,不尝一尝痛苦就长大的话,我反而会感到非常苦恼的。
忍受痛苦,是他应该学习的头一件事情,也是他最需要知道的事情。
”P70“我不但不让他呆在空气污浊的屋子里,反而每天都把他带到草地上去。
在那里,让他跑,让他玩,让他每天跌一百次,这样反而好些,他可以更快地学会自己爬起来。
”P71“有了体力,他们运用体力的智慧也跟着发展起来。
正是在这第二个阶段开始了他个人的生活;在这个时候,他也意识他自己。
记忆力使自我的感觉延续到他一生的每一个时刻;他真正地成为一个人,成为他自己,因此,他已经有为福还是为祸的能力了。
应该从这里开始把他看作一个有心思的人了。
”P72“当我们看到野蛮的教育为了不可靠的将来而牺牲现在,使孩子受各种各样的束缚,它为了替他在遥远的地方他永远也享受不到的所谓的幸福,就先把他弄得那么可怜。
即使说这种教育在它的目的的方面是合理的,然而当我看见那些不幸的孩子补置于不可容忍的束缚之中,硬要他们像服苦役的囚徒似的继续不断地工作,我怎么不感到愤慨,怎能不断定这种做法对他们没有一点好处?欢乐的岁月是在哭泣、惩罚、恐吓和奴役中度过的。
卢梭《爱弥儿》自然的教育(第一、二卷分析阅读)from 解惑书铺
➢ 开始架构“爱弥儿”。
• 注意:让·雅克,在爱弥儿的教育过程中承担的是 父亲的角色。爱弥儿所有的教育都有让·雅克这一 父亲的参与。
• A 初步提出了母亲的责任:给孩子的灵魂安上栅栏。
• B 教育人要从婴儿开始:需要力量、帮助、判断的 能力 教育。
• 自然的教育
• 人的教育
• 事物的教育
自然的教育 人的教育 事物的教育
定义
人能否决定
才能和内在 完全不能。 器官的发展。
别人教我们 能够真正加 如何利用这 以控制(假 种发展。 定的)。
• A 参与教育的双方
• 1、爱弥儿教育中:老师的要求(4)、学生的要 求(4)。P34-36
•
师生关系。
B教育的具体过程
(对于学生的身体教育,老师应该遵循的原则):身体的发展 遵 循自然
说 “序”
• 1、本书的主题:“教育人的事业”;采用自然的 方法。
• 2、卢梭对本书的一种评价:“一个空想家对教育 的幻想”。
• 3、教育计划需考虑的因素: • (1)“计划要绝对的好”。【对卢梭而言:教育
方法适合于人(人的心)。】
• (2)“实行起来要容易”。
目录
• 第一卷:着重论述对两岁以前的婴儿如何进行体 育教育,使儿童能自然发展。
批判现实; 说明如何做
逻辑 体系
第一部分
1
•
A BC D
2.1
•
(递进)
《爱弥儿》2
4.我们要晓得简朴、给孩子玩的玩具不要是奢侈的。银的,金 的和珊瑚的,切割 的小水金片、铃铛这些东西一样也用不着。 5.事实上,当孩子受伤时,使他们觉得痛苦的不是受伤本身,而 是害怕的心情。 6.不要一味地想着为了孩子以后生活得更好而要求孩子加倍的学习 ,刻苦的训练,苛求、恐吓以及奴役他们。我们不要剥夺大自然给 予孩子的短暂时光,让他们尽情去享受。无论在什么时候上帝来召 唤他们,你们都不要使他们未尝到生命的乐趣就死了。 7教育是随生命的开始而开始的,孩子出生伊始,就 已经成为一个学生,但他不是老师的学生,而是 大自然的学生。
一个人 是有意识和情感的。我国现实中种种不顾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做法仍在社 会、家庭、学校频频出现,特别是在应试教育之下。如今的儿童,为了打好升学基础, 承受着沉重的学习负担。
专业:小学教育 班级:2011级1班
学号:201141340116
姓名:郭俊芳
• 让· 雅克· 卢梭(1712~ 1778),法国启蒙运动思 想家﹑哲学家﹑教育家﹑ 文学家。出生于日内瓦一 个正统加尔文派信徒之家, 父亲是钟表匠,卢梭婴儿 时代丧母,由姑母抚养。 16岁时由于不堪师傅的虐 待逃离日内瓦,开始了长 期的流浪生活,曾走遍瑞 士,到过法国许多地方, 从事过各种职业,如仆役 ﹑私人秘书﹑家庭教师和 乐谱抄写员等。1778年7 月2日,已患“逼害性心 理分裂症”的卢梭在巴黎 东北面的阿蒙农维拉去世, 死时穷困潦倒,死前被马 车撞翻,又被狗扑伤践踏。
观点:教育就应该有教无类,断言身体不健康的人对社会是一无用处的未免 太过于武断了。如果莎莉文老师当初也和卢梭这般想就不会有后来的海伦,我们 也无缘拜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样发人深省触人心弦的好书。
文中经典句子
• • • • • • • • • • • 1小孩不应被襁褓包裹着,不应用各式各样的 衣服和带子将他捆扎起来,连位子都无法挪 动,使他无法呼吸。 2母亲要承担起哺育婴儿的责任,而不是为了 保持身材不走形,就将婴儿交给了雇佣的保姆 3孩子由粗铜事理而不学无术的父亲抚养,也 许比世界上最能干的老师培养也许还好些。 我们发现呻吟憔悴的动物没有呻吟憔悴的人多 烦躁、恐惧、焦虑,尤其是药物,坑害了多少 人。其实这些疾病是不至于将他们害死的, 只要过一段时间就能够好起来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斗智斗勇——其实就是换位思考!
10
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思考
假如你刚对你的学生或孩子进行了一番教训,现在 请你听一听他所讲的话,让他说,让他问,让他怎么想 就怎么说,马上你就会惊奇的发现,在他心中你讲的那 番道理变了多少神奇的模样,他几乎是说的乱七八糟、 颠三倒四,让你忍不住生气,有时候还提出一些你意想 不到的反问让你痛心,弄得你哑口无言。这时候,假如 他发现像你这样一个爱讲话的人一下子变得沉默起来, 他将会作何感想呢?要是万一他还占了上风,并且懂得 他超过了你,今后就不要再提什么教育了,因为从这个 时候起,他不但不受你的教育,还会经常性的找你的茬。
孩子:那我就撒个谎。
老师:你不应该撒谎。 孩子:为什么我不应该撒谎? 老师:因为撒谎是错的。
当你努力想劝说你的学生相信你讲的那些道理时,其实 在你所谓的说服中往往就已经夹杂了暴力与威胁,更糟糕的 是,也许还掺杂了阿谀和奉承。装着被道理说服的样子,但 按照别人的意图办事总是很痛苦的,所以一有机会,他们就 会悄悄地放纵自己,按照自己的意图去玩去娱乐,一旦被发 现,就时刻准备认错,以免吃到更大的苦头。
1、我们不应该为了惩罚孩子而去惩罚孩子,应当让他们 感到之所以有这些惩罚,是自己不良行为的必然后果; 2、建立基础的契约精神。
不要因为撒谎而教训他们, 也不要完全因为孩子撒谎而惩 罚他们。
12
孩子是怎样被迫说谎的?
撒谎
撒谎的原因和办法
1、撒谎不是天性,是由服从法则决定的;
撒谎的后果
1、说真话也不会有人相信; 2、即使没有做什么错事,也会被指责;
让Hale Waihona Puke 识和体验去帮助他们!11坏事的转 化
就是这样,当这个顽皮的孩子在搞破坏的时候……
你不要生气,只需要冷淡地对他说:“这些窗子是我 的,是我花精力安装在这里的,我不能经常让他们坏掉”。
你就将他关在一间没有窗子的黑屋里,意想不到 的行为会使他呼天喊地,谁也别去理他。
请替换文 字内容
打坏窗户
派个人去暗示他可以与你定一个条约,依照这个 请替换文 字内容 条约,你还他自由,而今后他再也不能打你的窗子。 他叫人去请你看他,你到他那里,他向你提出这个条约,你立刻就接 受,同时对他说:“这个想法非常好,对我们两个人都有好处,你为什么 早没想到呢”。接下来,也不需要让他承诺一定要遵守自己的诺言,你只 需要兴高采烈地去拥抱他,并且立刻将他带到他的房间去,好像这个条约 立即生效且神圣不可侵犯一样。
2、当我们受伤的时候,使我们觉得痛苦的,并不 是受伤本身,而是害怕的心情。
3、孩子应当在这个年龄开始学习勇敢,在无所畏 惧地忍受轻微痛苦的过程中,他就逐渐学会怎样 去忍受更大的痛苦了。
01
儿童从忍受不危及生命的小 痛苦开始锻炼和成长。
我们的痛苦产生于我们愿望
02
稍纵即逝的童年, 最重要的是快乐!
1、教育不应该是野蛮的,为了不可靠的将来牺牲现在,将 那些可怜的孩子置于无法容忍的束缚之中; 2、将放纵与自由混为一谈、竟将娇惯的儿童与快乐的儿童 混为一谈; 3、 在万物的秩序中,人类有他的位置;在人生的秩序中, 童年也有它的位置,应当将成人当成是成人,将孩子当成是 孩子;
法国文学家和政治家夏多布里昂说: “人人必读的书在全世界也许只有五六本,《爱弥儿》 就是其中之一……这本书在现代欧洲引发了一场彻底的革 命。”自从这本书出版以来,法国的教育完全变了样。
感谢聆听 !
后果二
后果三
02 让他在他的意志和你的
意志之间摇摆不定 。
不要为了叫他改变他不喜欢的事情而同他讲道理,因为往 往在不愉快的事情中谈论道理,只会使他感到道理是令人厌烦 的东西,使他还无法懂得道理的心从小就对道理产生怀疑。
请不要使用各种各样口头的教训,应当 让他们从经验中获得教训;
不要动不动就对他们施加惩罚,因为他 们还不清楚他们错是错在什么地方;
卢梭《爱弥儿》 (第二卷—1)
卢梭的遗体如今仍被摆放在法国 的先贤祠中,他的棺木外形也设计成 为乡村小寺庙模样。从正面看,庙门 微微开启,从门缝里伸出一只手来, 手中擎着一支熊熊燃烧的火炬。人们 在乎只是那火炬,至于那只手的美丑, 又何必在意呢?
如何对待儿童的哭闹?
1、哭其实就是一种信号,孩子是根据信号产生的 效果来判断其意义的。
爱弥儿种豆苗!
13
财产观念的建立
1、权利和责任的颠倒; 2、规定哪些玩具、物品是他的是无用的; 3、种植——播种的时候就占领了这块土地; (这是属于你的——劳动、努力、时间、投入) 4、财产的观念如何自然而然地回溯到通过劳动站有成为 第一个占有者的权利的。这种方法简单而且容易理解。
1、儿童教育最重要的原则就是要浪费时间。 2、在儿童时期没有养成思想的习惯,将使他们从此以后一 生都没有思想的能力。 3、当一位母亲不是不关心孩子,而是过度关心孩子时,她 就会从另一条相反的道路偏离自然。她往往会把孩子变成自 己的偶像。
给孩子他需要的而不是他要求的
05
越变越柔弱的孩子
1、成人有更多的愿望,小孩有更多的幻想,大自然用父母 的爱来弥补小孩的这种缺陷,但实际生活中父母的爱经常有 误用; 2、 孩子慢慢长大,因为某些方面体力、智力、能力的跟不 上,很多愿望就都变成了幻想,想象和现实的差距让他们在 虚拟的世界中寻求刺激; 3、父母给的东西从根本上就远离了孩子的需求,反而使孩 子显得更加柔弱,于是欲望就随着他们的柔弱成倍的增加。
你觉得是用道理将他说服了,实际上是因为他们被你说的厌烦和害怕了。这样
一来,会产生怎样的后果呢?
他们会选择使用虚伪和撒谎的方式,惯于用表 面的行动来掩盖内心真正的动机,不断的欺骗 你,使你无法掌握它们真正的性格,一有机会 就用空洞的话来对你进行搪塞。道理是讲给成 年人听的。
后果一
因为幼年时期就被讲了一堆他们似懂非 懂的理论,从而就使他们养成了一种习 惯:玩弄字眼,自以为自己同老师一样高 明,所有的事情总爱争辩,总不服气。
减少那些超过我们能力的欲望, 只有在欲望和能力两者当中获得充分 平衡的时候,心灵才能够保持宁静, 人才能在其真正的位置上发现自我。
03
我们的痛苦正是产生于我 们愿望和能力的不相称。
就自然的状态来说成人可以满足 自己的需要,而小孩更多的是满足不 了自己需求之后的哭叫、抓狂。
04
我们不仅没有减轻孩子的柔弱 程度,反而使他越来越柔弱了。
判断他是否真的需要,不 要教他服从于人,也不要教他 奴役别人。
06
如何拒绝?
讲道理要谨慎
07
讲 道 理 正 确 吗?
良好教育的优异成绩是造就 一个理性的人,但却不能用 理性去教育孩子。把目的当 成了手段。
老师:你不应该那么做。 孩子:为什么我不应该这么做啊! 老师:因为你那样做是错的。 孩子:错的,什么是错的! 老师:别人不许你做的就是错的。 孩子:为什么别人不许做的就是错的? 老师:你违反了就要受到惩罚。 孩子:我会在没有人看的时候这样做。 老师:我们会看着你的。 孩子:那我藏起来做。 老师:我们会问你在干什么?
09
做好自己有多么重要
1、在孩子还无意识的时候,你就要从赢得他们的心着手做 起; 2、你为人要公正、善良,你不光是要布施,慈善的行动往 往比金钱更能消除人们的痛苦,你爱别人,别人才会爱你, 你帮助别人,别人才会帮助你; 3、假如孩子第一次看到了邻居冲动的情绪,这会对他产生 巨大的影响。(“我的好邻居,你生病了,我会替你感到非 常难过的”) 4、教师的威信将直接影响着教育实施的全过程。
2、避免惩罚和责骂; 3、孩子做出承诺没有兑现并不是撒谎,而是为了摆脱当 下的困难; 4、孩子没有想象能力把自己投射到未来之中; 5、教孩子说实话也许你就是在教他们说谎的艺术。 6、承诺的负担过重,就会让他忽略或者蔑视承诺;
撒谎的种类
1、关乎既成事实; 2、关乎未来的责任和义务。
7、减少撒谎最好的办法就是适度控制你对他的要求。
不要让他们直接就说请原谅我,因为他 们还不知道自己哪里冒犯了你。
08
强压的后果
1、你越想用各种桎梏束缚你的学生或孩子,结果 越会适得其反,他们在你面前越受到拘束,在你看 不到的地方就闹的越凶; 2、有节制的自由,要学会他弱你强; 3、一个孩子是不明白他的调皮处处碰壁的原因。
在担任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之前,请你自 己一定要做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