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样品制备技术
红外光谱分析实验中的样品制备与测量技巧
红外光谱分析实验中的样品制备与测量技巧红外光谱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分析技术,可以用于研究物质的结构和化学成分。
在进行红外光谱分析时,样品制备和测量技巧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探讨红外光谱分析实验中的样品制备和测量技巧,并提供一些建议和注意事项。
一、样品制备技巧1.样品选择在进行红外光谱分析前,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样品。
对于固体样品,可以将其粉碎成细粉或制备成透明的薄片。
对于液体样品,可以直接使用或将其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
对于气体样品,可以使用适当的气体容器进行采集和存储。
2.样品处理有时,样品可能包含大量杂质或干扰物,这会影响红外光谱的测量结果。
因此,在进行红外光谱分析前,通常需要对样品进行处理。
例如,可以通过萃取、净化、稀释等方法来去除杂质或干扰物。
此外,还可以通过调整样品的pH值或控制温度来提高红外光谱的准确性。
3.样品制备对于固体样品,可以使用几种方法进行制备。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将样品与适量的幅术级KBr混合,并加压制备成透明的片状样品。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多数固体物质。
对于液体样品,可以利用透明的红外吸收盘或压敏盘将其制备成薄膜。
此外,还可以使用气体流通或薄层法制备特定类型的样品。
二、测量技巧1. 样品容器在进行红外光谱分析时,选择合适的样品容器非常重要。
透明度好且具有平坦表面的容器是理想的选择,因为它们能够提供准确且重现性好的光谱结果。
常用的样品容器有红外吸收盘、红外气体电池和红外液体盘等。
根据样品性质和所需的测量模式选择适当的样品容器。
2. 光谱采集条件在进行红外光谱测量时,应注意采集条件。
选择恰当的光学路径长度和光谱范围能够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此外,还应调整红外光源的强度和光谱仪的分辨率,并消除光源和样品之间的任何漂移或干扰。
3. 测量环境在进行红外光谱测量时,测量环境也需要注意。
最好将测量仪器放置在无尘、低挥发性和恒温的环境中,以防止干扰和误差的产生。
避免触碰样品或样品容器,因为这可能会引入外界污染。
分析样品制备技术课后答案
分析样品制备技术课后答案一、选择题1.分样器的作用是() [单选题] *A)破碎样品B)分解样品C)缩分样品(正确答案)D)掺合样品2.欲采集固体非均匀物料,已知该物料中最大颗粒直径为20mm,若取K=0.06,则最低采集量应为() [单选题] *A)24kg(正确答案)B)1.2kgC)1.44kgD)0.072kg3.能用过量NaOH溶液分离的混合离子是() [单选题] *A) Pb2+,Al3+B) Fe3+,Mn2+C) Al3+,Ni2+(正确答案)D) Co2+,Ni2+4.萃取过程的本质可表达为() [单选题] *A) 被萃取物质形成离子缔合物的过程B) 被萃取物质形成螯合物的过程C) 被萃取物质在两相中分配的过程D) 将被萃取物由亲水性转变为疏水性的过程(正确答案)5.当萃取体系的相比R=Vw/Vo=2,D=100时,萃取百分率E(%)为() [单选题] *A) 33.3B) 83.3C) 98.0(正确答案)D) 99.86.含0.025g Fe3+的强酸溶液,用乙醚萃取时,已知其分配比为99,则等体积萃取一次后,水相中残存Fe3+量为() [单选题] *A) 2.5mgB) 0.25mg(正确答案)C) 0.025mgD) 0.50mg7.离子交换树脂的交换容量决定于树脂的() [单选题] *A) 酸碱性B) 网状结构C) 分子量大小D) 活性基团的数目(正确答案)8. 离子交换树脂的交联度决定于() [单选题] *A) 离子交换树脂活性基团的数目B) 树脂中所含交联剂的量(正确答案)C) 离子交换树脂的交换容量D) 离子交换树脂的亲合力9.下列树脂属于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的是() [单选题] *A)RN(CH3)3OH(正确答案)B)RNH3OHC)RNH2(CH3)OHD)RNH(CH3)2OH10.用一定浓度的HCl洗脱富集于阳离子交换树脂柱上的Ca2+、Na+和Cr3+,洗脱顺序为() [单选题] *A) Cr3+、Ca2+、Na+B) Na+、Ca2+、Cr3+(正确答案)C) Ca2+、Na+、Cr3+D) Cr3+、Na+、Ca2+11.在分析实验中,可以用()来进行物质的定性鉴定。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样品制备方法和技术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样品制备方法和技术气相色谱-质谱(GC-MS)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学、环境科学等领域。
它通过将样品中的化合物分离,然后对这些化合物进行质谱分析,以确定它们的化学结构。
以下将详细介绍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样品的制备方法和技术。
一、样品制备在进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之前,需要对样品进行适当的制备。
通常包括以下步骤:1.样品收集:根据分析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容器和收集方法,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和无污染。
2.样品处理:根据样品的性质和目标化合物,选择适当的处理方法,如萃取、浓缩、净化等,以提取和分析目标化合物。
3.样品衍生化:对于一些不易挥发或不易电离的化合物,需要进行衍生化处理,以提高其挥发性和电离能力。
4.样品注入:将处理后的样品注入到气相色谱-质谱系统中进行分析。
二、色谱条件优化气相色谱是GC-MS分析中的关键部分,需要通过优化色谱条件以提高分析的分离效果和灵敏度。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优化方法:1.选择合适的色谱柱:根据目标化合物的性质和类型,选择适合的色谱柱,以提高分离效果。
2.调整柱温:通过调整柱温,可以改善样品的分离效果和色谱峰的形状。
3.调整载气流速:通过调整载气流速,可以控制样品的分离速度和灵敏度。
4.调整分流比:通过调整分流比,可以控制样品的进样量,从而影响色谱峰的形状和灵敏度。
三、质谱条件优化质谱是GC-MS分析中的另一个关键部分,需要通过优化质谱条件以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优化方法:1.选择合适的离子源:根据目标化合物的性质和类型,选择适合的离子源,以提高电离效率和灵敏度。
2.调整离子源温度:通过调整离子源温度,可以控制样品的电离效率和质谱峰的形状。
3.调整传输线温度:通过调整传输线温度,可以改善样品的离解效果和质谱峰的形状。
4.调整碰撞能量:通过调整碰撞能量,可以控制样品的离解方式和灵敏度。
5.调整扫描方式:通过调整扫描方式,可以控制质谱图的分辨率和质量范围。
药物分析 分析样品的制备——有机破坏法
凯氏定氮法 应用范围
• 含氮有机药物的含量测定
酸破坏法——凯氏定氮法 半微量法仪器装置
凯氏烧瓶
酸破坏法——凯氏定氮法
操作法 供试品: 半微量法: 1.0~2.0mg 消解: 溶液成澄明的绿色, 继 续加热30分钟 蒸馏: 40%氢氧化钠碱化, 水 蒸气蒸馏
• 吸收与滴定: 2%硼酸溶液吸收, 硫酸滴定液 (0.05mol/L)滴定, 甲基红-溴甲酚绿指示剂(灰紫色)
分析样品的制备 ——有机破坏法
1
有机破坏法
将药物的有机结构经高温氧化分解为二
氧化碳和水, 而有机结合的特征元素原子
转化为可溶性无机物的过程。
适用于结合牢固的含金属、卤
特点
素、氮、硫、磷等元素有机药物
分析时样品的制备
分类
根据分解剂的不同, 有机破坏法 包括酸破坏法、碱破坏法和氧瓶 燃烧法
1.酸破坏法(湿法) 硫酸为分解剂; 氧化剂(硝酸/高氯酸/过氧化氢)辅助分
讨论: 关键步骤: 消解 试剂作用: 硫酸-消解剂; 硫酸钾-提高沸点; 硫酸铜-催化剂; 硼酸-固氮(NH3·H3BO3) 示例: 扑米酮的含量测定
本品约0.2g,精密称定,照氮测定法测定;每1ml硫酸滴 定液(0.05mol/L)相当于10.91mg的扑米酮(C12H14N2O2)
2. 碱破坏法(干法/高温) 原理与操作法 含待测元素的有机药物与分解剂混合后经高温炽灼灰化, 待测元素转化为可溶性无机盐 分解剂: 金素氧化物、氢氧化物或盐 辅助分解剂: 无水碳酸钠、氢氧化钙等 适用范围 主要用于含卤素或含硫药物的鉴别 亦用于含磷药物含量测定
装置
• 铂丝: φ1mm;2/3瓶高
• 氧瓶: 硬质玻璃(石英玻璃)
• 10~20mg 500ml
气相色谱仪中样品制备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气相色谱仪中样品制备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气相色谱仪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学、环境科学、食品科学等领域的分析仪器,具有高分辨率、高灵敏度、高重复性等优点。
而样品制备技术则是保证气相色谱分析结果准确可靠的一个重要环节。
因此,研究和应用气相色谱仪中的样品制备技术一直是科研工作者们的关注焦点。
一、气相色谱分析的基本步骤在进行气相色谱分析之前,需要先进行样品制备。
一般来说,样品制备包括样品采集、前处理、分离和纯化等步骤。
其中样品前处理环节包括样品提取、样品清洗、样品浓缩等。
接下来,气相色谱分析的基本步骤如下:1. 注射样品:将经过提取、清洗、浓缩的样品通过一个自动进样器注入气相色谱仪柱内。
2. 柱温程序升温:通过加热柱子,挥发样品中的揮發性成分使其冲出分离柱,从而实现其升温分离。
3. 分离成分:通过柱子的不同弯曲程度进行分离,获得每种物质的峰形谱图。
4. 识别成分:根据每种物质的峰形谱图,可以通过库的对照来确定样品当中成分的种类。
5. 定量:通过样品中每种成分的峰值面积占据总峰面积的比值来计算每种成分在样品中的含量。
二、结合化学反应增强气相色谱分析的灵敏性在实际应用中,往往需要更高的灵敏度来检测样品中极少量的化合物。
此时,可以结合化学反应增强气相色谱分析的灵敏性。
例如,通过加入化学试剂对目标分子进行化学反应或使用共聚反应剂对非极性化合物进行增敏化。
此外,还可以通过改变气相色谱仪的工作条件,如增大柱子长度和缩短柱子直径等,来减少峰形的超重叠。
同时,还可以利用双柱联机、质谱联机等方法提高分离效果和灵敏度。
三、常用的气相色谱样品制备方法1. 液-液萃取法:将待测样品和萃取溶液混合后进行反复摇晃或搅拌后充分混合,最后剥离两个不同相的溶液,即可获得待分析物在水相中的浸提液。
2. 固相萃取法:将待测样品经固定化的装置上进行直接萃取,根据待分析物吸附性质的不同可分为正六烷、芳烃、环境、高分子等几种类型。
3. 熔融萃取法:通过将待测样品加热至高温,使具有挥发性的成分挥发出来,然后采用气相色谱分析。
样品的采集与制备—气体样品的采集和制备(分析制样技术课件)
可代表采样时段的平均浓度。 更能反映大气污染的真实情况。
02 浓缩采样法
采样方法 溶液吸收法
分析制样技术
滤纸和滤膜阻留法
固体吸附剂阻留法
02 浓缩采样法
分析制样技术
采样方法
原理
适用条件
特点
常见种类
溶液吸收法 滤纸和滤膜阻留法
被测组分经气液界 面浓缩于吸收液中
机械阻留 吸附等方式
气态或蒸汽态 及某些气溶胶状态
分析制样技术
气体样品采集设备
气体样品采集设备采样连接顺序
分析制样技术
空气 采样器
采集器 气体流量计
空气采样仪器,又称为空气采样器,是 指以一定的流量采集空气样品的仪器。
采气动力
采样设备
吸气器 抽气泵
采气 动力
收集器 气体流量计 抽气动力
专用 采样器
分析制样技术
气体 流量计
孔口流量计 皂膜流量计
②
采样必须在正常工 作状态和环境下进 行,避免人为因素 的影响。
分析制样技术
③
采样时, 每个采样点 都要平行采样,采集 平行样品,必须满足 相同条件:即同一台 采样器,两进气口相 距5~10cm,同时采 集两份样品。
02 工作场所采样点的选择
分析制样技术
03
室内空气样品采样点的选择
03 室内空气样品采样点的选择
(1)采样点选择的原则
原则
①
采样点应避开通风道和通风口,离 墙壁距离应大于0.5 m。
②
采样点高度原则上与人的呼吸带高 度一致,相对高度0.5~1.5 m。
分析制样技术
03 室内空气样品采样点的选择
(2)采样点的数目
分析制样技术
分析样品的制备培训课件
分析样品的制备
48
b. 样品的准备
取样品适量,精密称定后按规定 方法包裹,固定于铂丝下端的网内或 螺旋处。
分析样品的制备
49
固体样品:用剪裁成一定形状的无灰 滤纸包裹
液体样品:装于用透明胶纸和无灰滤 纸做成的纸袋
软膏类: 包裹在不含被测成分的蜡 油纸中,再用无灰滤纸将 蜡油纸包包裹在里边
分析样品的制备
1000mL
≥0.6~0.7g 2000mL或特殊结构
分析样品的制备
44
正确选用燃烧瓶的目的在于:
样品能在足够的氧气中燃烧分解 完全;有利于将燃烧分解产物较快地 吸收到吸收液中;防止爆炸的可能。
测定含氟有机药物时,用石英制 燃烧瓶。
分析样品的制备
45
(2)燃烧分解操作
a. 燃烧瓶燃烧前的准备
用洗液洗净后,按各药品项下的规 定加入吸收液,并将瓶口用水湿润小心 急速地通入氧气1min,立即用表面皿覆 盖瓶口。
分析样品的制备
29
液(0.1mol/L)滴定。终点时黄色沉淀变 为绿色。每1mL硝酸银滴定液(0.1mol/L) 相当于19.031mg的C11H12 I 3NO2。
分析样品的制备
30
三、有机破坏法
含金属、卤素、氮、硫、磷等有机
药物结构中的待测原子与碳原子结合牢
固者,用水解或氧化还原法也难以将待
CHO
OHC
COO
COO
葡萄糖酸锑钠 分析样品的制备
15
有机金属药物: 金属原子直接与 碳原子以共价键相
连,结合比较牢固。
如:卡巴胂、醋酸苯汞、汞撒利
分析样品的制备
16
HgOCOCH3
卡巴胂
醋酸苯汞
光谱分析实验中的样品制备技巧
光谱分析实验中的样品制备技巧光谱分析是一种重要的实验技术,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环境等领域。
在进行光谱分析实验时,样品的制备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本文将从样品制备的角度,探讨光谱分析实验中的样品制备技巧。
1. 样品的选择与处理在进行光谱分析实验前,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样品。
样品的选择应根据实验的目的和要求进行,例如,若要研究某种化合物的光谱特性,则需要选取含有该化合物的样品。
在选择样品时,还需考虑样品的纯度和稳定性,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对于固体样品,常见的处理方法包括研磨、筛选和干燥。
研磨可以使固体样品颗粒细化,提高样品的均匀性和反应活性。
筛选可以去除固体样品中的杂质和颗粒不均匀的部分。
干燥则是为了去除固体样品中的水分,以避免实验中的干扰。
对于液体样品,常见的处理方法包括稀释、过滤和浓缩。
稀释可以调整液体样品的浓度,以适应实验要求。
过滤可以去除液体样品中的固体颗粒和杂质。
浓缩则是为了提高液体样品中目标物质的浓度,以增强实验的检测灵敏度。
2. 样品的溶解与配制在进行光谱分析实验时,有时需要将固体样品溶解成液体样品,或者将液体样品进行配制。
样品的溶解和配制过程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选择合适的溶剂。
溶剂的选择应考虑与样品的相容性和溶解度。
对于有机化合物,常用的溶剂有乙醇、丙酮、甲醇等。
对于无机化合物,常用的溶剂有水、酸、碱等。
溶剂的纯度也需要保证,以避免实验中的干扰。
其次,控制溶液的浓度。
溶液的浓度应根据实验要求进行调整,过高或过低的浓度都可能影响实验结果。
在配制溶液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稀释或浓缩,以得到所需的浓度。
最后,注意样品的稳定性。
有些样品在溶解或配制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化学反应或分解,从而影响实验结果。
在处理样品时,应注意控制温度、pH值和反应时间,以保证样品的稳定性。
3. 样品的处理与保存在光谱分析实验中,样品的处理和保存也是十分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样品处理和保存的技巧。
首先,避免样品受到污染。
化学分析样品制备
化学分析样品制备化学分析是一种常见的实验方法,用于确定物质的成分和性质。
在进行化学分析前,我们需要制备合适的样品,以确保分析结果准确可靠。
本文将介绍化学分析样品制备的一些常用方法。
一、固体样品制备1. 研磨法:将固体样品研磨成细粉末,以增加样品与试剂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可使用研钵、研钉等工具进行研磨,注意避免样品受潮。
2. 熔融法:对于难熔的固体样品,可采用熔融法。
将样品加热至熔点,使其变为液体状态,然后冷却后得到固体样品。
这种方法适用于高熔点的样品。
3. 气相法:某些固体样品在常温下难以分析,可通过气相法将其转化为气体样品。
如将固体样品加热至升华点,将其直接转化为气体状态。
二、液体样品制备1. 溶液制备:将固体样品加入溶剂中,搅拌或加热溶解,得到溶液样品。
溶解时应控制溶剂的用量和浓度,避免过浓或过稀的溶液对分析结果产生影响。
2. 蒸发法:对于含溶质浓度较低的液体样品,可采用蒸发法进行浓缩。
将样品加热,使溶剂蒸发,留下溶质浓缩的样品。
注意控制温度,避免样品的损失或分解。
三、气体样品制备1. 气体采样:直接收集空气中的气体样品。
可使用玻璃净化棉、活性炭等材料吸附空气中的气体,然后进行分析。
2. 气相法:将液体或固体样品加热至升华点,使其直接转化为气体状态。
或将溶液样品加入适当的容器中,通过加热或通入惰性气体使其挥发,得到气体样品。
四、有机样品制备1. 溶剂提取法:将固体样品与适当的溶剂混合,振荡或加热搅拌,使样品中的有机成分溶解于溶剂中,然后通过滤液或离心分离。
2. 蒸馏法:对于液体样品中含有不同挥发性的有机化合物,可采用蒸馏法进行分离。
通过加热使样品挥发,并在不同温度下收集不同组分。
综上所述,化学分析样品制备是确保分析结果准确可靠的关键步骤之一。
根据不同的样品性质和分析要求,选择合适的制备方法非常重要。
在制备过程中,需要注意操作规范,控制温度、溶剂用量等因素,以保证样品的质量和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掌握化学技术实验中样品制备与提取技巧
掌握化学技术实验中样品制备与提取技巧化学技术实验中样品的制备与提取技巧是进行准确实验分析的基础。
本文将从样品的选择、制备与提取技巧、注意事项等方面展开讨论。
一、样品的选择在进行化学技术实验前,首先需要明确要研究的目标物质是什么。
根据目标物质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样品进行制备。
样品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如果选择的是固体样品,需要将其研磨成细粉末,以增加接触面积,便于反应进行。
液体样品可以直接用量筒或移液管进行提取,而气体样品则需要使用气体收集器。
二、样品的制备与提取技巧1. 固体样品的制备与提取对于固体样品,首先需要将其研磨成细粉末,使用研磨杵和研钵进行研磨。
研磨后的固体样品可以通过溶解、浸泡、萃取等方法进行提取。
溶解是将固体样品溶解于适当的溶剂中,制备溶液。
浸泡是将固体样品直接浸泡在溶剂中,待一定时间后收集溶液。
萃取是将固体样品与萃取剂混合,通过萃取剂与目标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将目标物质提取出来。
2. 液体样品的提取对于液体样品,可以使用离心机进行离心分离、挥发物吹扫、萃取等方法进行提取。
离心分离是利用样品中各组分的密度差异,通过离心作用将它们分离开来。
挥发物吹扫是将液体样品放入挥发性溶剂中,然后利用气流将目标物质吹扫到收集器中。
萃取是将液体样品与萃取剂混合,通过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将目标物质提取出来。
3. 气体样品的提取对于气体样品,可以使用吸附剂、膜分离等方法进行提取。
吸附剂可以选择有选择性吸附目标气体的材料,将气体吸附到材料表面。
膜分离是通过选择性透过性较好的膜,将目标气体从混合气体中分离出来。
三、注意事项在进行样品制备与提取实验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样品的处理应该避免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如尘埃、湿气等。
尽量在无尘、干燥的环境下进行实验。
2. 样品的制备过程中应该避免交叉污染,使用干净的容器和仪器,严格控制实验条件。
3. 在进行固体样品研磨时,应该控制研磨的时间和力度,避免过度研磨造成样品的损失和污染。
材料分析实验的样品制备
材料分析实验的样品制备材料分析实验是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对材料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其成分、结构和性质,为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基础。
然而,在进行材料分析之前,必须进行样品制备,以确保样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本文将探讨常见的材料分析实验的样品制备方法。
一、样品的选择与处理在进行材料分析实验之前,我们需要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样品。
样品可以是天然材料,如矿石、矿砂、岩石等,也可以是人工合成材料,如陶瓷、合金等。
选择样品时,必须考虑到其所需分析的目标和要求,确保所选样品具有代表性。
对于涉及到液态材料或溶液的分析实验,我们需要对样品进行一定的处理。
比如,对于需要测定某种元素含量的实验,我们可以通过溶解样品,然后用酸溶液进行处理,使得所需元素的离子在溶液中稳定存在。
二、样品的制备与制备方法1. 样品的机械制备:机械制备是材料样品制备的常见方法之一。
对于固态材料,我们可以通过切割、研磨和抛光等方法制备样品。
切割可以使用机械切割工具,如锯片,将大块材料切割成所需尺寸的样品。
研磨可以使用砂纸、砂轮等磨具进行,以获得所需的样品表面粗糙度和光洁度。
抛光则是利用纳米级磨料和抛光液进行,以去除研磨过程中留下的划痕和砂粒。
2. 样品的化学制备:除了机械制备外,化学制备也是样品制备的重要方法之一。
对于一些复杂的样品,例如复合材料或多相材料,利用化学制备可以得到更加准确和可靠的样品。
化学制备的方法包括溶胶-凝胶法、沉淀法、共沉淀法等。
例如,在溶胶-凝胶法中,通过溶解所需的化学品,形成胶体溶液;然后通过凝胶化、干燥和烧结等步骤,制备得到凝胶体,最终得到所需的样品。
3. 样品的纳米制备:随着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于纳米级样品的制备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纳米级样品的制备需要考虑到粒子尺寸、形貌和分散性等因素。
常见的纳米制备方法包括磁控溅射、溶胶凝胶法和球磨法等。
磁控溅射通过将靶材置于磁场中,利用磁场中的离子束击打靶材表面,从而得到纳米级的样品。
ebsd样品制备方法
ebsd样品制备方法
EBSD是一种常用的金相显微镜技术,用于分析晶体结构和取向。
EBSD样品制备是该技术成功应用的关键步骤之一。
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EBSD样品制备方法。
1. 机械打磨法:将样品用磨粒逐渐打磨,使其表面变得平整。
然后用氧化铝或硅砂进行最后一次打磨,使表面光洁度达到要求。
2. 电解抛光法:将样品浸泡在电解液中,通过电解去除表面杂质和氧化物,使其表面平整光洁。
3. 机械抛光法:使用金刚石磨片或抛光布对样品进行抛光,使其表面光洁度达到要求。
4. 酸洗法:对样品进行酸洗处理,去除表面氧化物和其他杂质,使其表面更加透明。
5. 离子束蚀刻法:使用离子束蚀刻机对样品进行蚀刻,使其表面平整,去除表面杂质和氧化物。
以上是常见的EBSD样品制备方法,根据不同的样品类型和分析要求,可以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制备。
制备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样品的清洁和稳定性,以确保最终获得准确可靠的EBSD分析结果。
- 1 -。
化学分析的样品制备
化学分析的样品制备化学分析是研究化学物质组成和性质的重要方法,而样品制备是进行化学分析的前提和基础。
样品制备的目标是从复杂的样品中提取所需的分析物质,并确保分析结果准确可靠。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化学分析样品制备方法,包括溶剂萃取、固相萃取和溶胶-凝胶技术。
1. 溶剂萃取溶剂萃取是一种将待分析的物质从样品中萃取出来的方法,常用于有机化合物的分离提取。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不同化合物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差异,使目标物质从样品中转移到溶剂中。
溶剂萃取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1 选择合适的溶剂根据目标物质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溶剂。
常用的溶剂包括水、有机溶剂如乙醚、二氯甲烷、醇类等。
需考虑到目标物质的溶解度、挥发性和化学稳定性等因素。
1.2 样品预处理将待分析样品进行必要的预处理,去除干扰物质,提高目标物质的提取效率。
如固体样品可进行研磨、粉碎等处理,液体样品可通过稀释或调整pH值等方式。
1.3 萃取操作将样品与适量溶剂充分混合,通常采用摇床振荡、超声波萃取等方式提高混合效果。
随后进行相分离,待目标物质转移到有机相,即可分离收集有机相进行进一步分析。
2. 固相萃取固相萃取是一种以固体吸附剂为介质,将目标物质从样品中吸附、富集的技术。
其操作简便、效率高,适用于各种样品类型。
固相萃取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2.1 选择合适的固体吸附剂根据目标物质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固体吸附剂。
常用的固体吸附剂包括活性炭、硅胶、分子筛等。
需考虑到目标物质的亲疏水性、分子大小等特性。
2.2 样品处理根据样品类型进行必要的样品预处理,如调整pH值、稀释等。
有机溶剂中的样品通常需进行浓缩。
2.3 固相萃取操作将样品与固体吸附剂充分混合,使目标物质在固相上吸附富集,其它干扰物质被去除。
随后用适当的溶剂洗脱目标物质,获得洗脱液进行进一步分析。
3. 溶胶-凝胶技术溶胶-凝胶技术是将目标物质通过溶胶形成凝胶状固体,进而进行分离和提取的技术。
其操作简单且适用于多种溶液。
样品的采集与制备—认识样品采集(分析制样技术课件)
01
样品的采取与制备流程
01 样品的采取与制备流程
制定采样方案
确定采样工具
采样 实 施 采 样
咨询
填单
交接
查验
制样 留样
分析制样技术
粉碎 筛分 混匀 缩分 分类
保存
处理
02
采样场景
02 采样场景
分析制样技术
环境样品
食品样品
化工商品
地球岩矿
03
采样定义
03 采样定义
分析制样技术
采样是从待测的原始物料中取得具有代表性的分析试样的过程。
分析制样技术
(4)样品采集针对性
样品采集要针对性的采集有问题的典型样品,而不能用均匀的样品代表。
疑似污染食品监测
尽可能的采集接近污染源的食品或污染部分。
应采集确实未被污染的同种食品样品以做空 白试验或对照试验。
采样的方法必须与分析目的保持一致
采样方案设计
01
采样与抽样
01 采样与抽样
分析制样技术
将24.4进为25,即应选取25桶。
03 抽样方案设计
(2)抽样单元位置的确定
分析制样技术
随机抽取 利用随机数骰子
利用随机数表
利用电子随机数抽样器
采样注意事项
采样注意事项
分析制样技术
(1)采样工具的准备
不同环境与物料所需 采样工具不相同。 具有特别要求,特别 采样部位,需要特殊 的专用采样工具。
(2)采样点位置 针对不同样品,有专门布点法
(例如:对角线法、网格法等)
(3)采样的质量 根据样品的状态与数量以及测试方
法来确定的。
02 采样方案设计
分析制样技术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技术—样品制备技术
2、液态样品制备技术
(1) 沸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低易挥发的样品:液体池法,样品可溶于CS2 或CCl4等无强吸收的溶液中。
(2) 高沸点的样品:液膜法(夹于两空白盐片之间)。 (3) 黏度大的样品:涂片法(涂于空白盐片表面)。
3、固态样品制备技术 (1)KBr 压片法
•
在红外灯下,取1~2 mg 试样在玛瑙研钵中磨细后加
体石蜡后继续研磨,直至呈均匀的糨糊状,将混合物放在盐 片上,放在仪器中测定。
(3)薄膜法 薄膜的厚度为10μm~100μm,且厚薄均匀。对于一些
熔点低、熔融时不分解、不产生化学变化的样品可做熔融涂 膜;对于热塑性聚合物,可将样品放在模具中加热至软化点 以上或熔融后再加压力做热压成膜(如聚乙烯薄膜)。
样品制备技术
一、对试样的要求
* 试样应为“纯物质”(>98%),通常在分析前,样品需 要纯化;
* 试样不含有水(水可产生红外吸收且可侵蚀盐窗); * 试样浓度或厚度应适当,以使T在合适范围。
二、样品的制备 1、气态样品制备技术
气态样品可在玻璃气 槽内进行测定,它的两端 粘有红外透光的NaCl或 KBr窗片。先将气槽抽真 空,再将试样注入。
100~200 mg 已干燥磨细的光谱纯KBr 粉末,充分混合并
研磨至均匀至小于2μm 。将研磨好的混合物均匀地放入
模具中,在压片机上用10MPa 左右的压力压制均匀透明薄
片。KBr压片法可用于固体粉末和结晶样品的分析。易吸
水、潮解的样品不宜用此方法。
压片磨具
HY-12压片机
(2)糊膏法 把干燥的固体样品放入玛瑙研钵中充分研细,滴几滴液
化学分析技术中的样品制备和分析方法
化学分析技术中的样品制备和分析方法化学分析技术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科学技术,它可以帮助人们对各种物质进行分析和检测,以确定其成分和性质。
在化学分析技术中,样品制备和分析方法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从样品制备和分析方法两个方面来探讨化学分析技术。
1.样品制备方法样品制备是化学分析技术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
它的目的是把来自自然界或实验环境中的复杂物质拆分成单纯的成分,从而方便后续的分析和检测。
常用的样品制备方法包括萃取、溶解、干燥、浓缩、纯化等。
萃取法:萃取是利用化学分析中物质之间不同的亲和力,通过一定的萃取剂将需要分离的成分提取出来的方法。
常用的萃取剂有有机溶剂、水、酸、碱等。
萃取通常分为固液萃取和液液萃取两种方式。
溶解法:溶解是利用化学分析中物质溶解度不同的性质,将需要分离的成分溶解在不同的溶液中,然后通过溶液的分离得到目标物质。
溶解常用的溶剂有水、乙醇、苯、石油醚等。
干燥法:干燥是将样品去除水分或其他挥发性物质的方法。
常用的干燥方法有自然干燥、加热干燥、真空干燥等。
浓缩法:浓缩是将无机物、有机物或混合物中的溶液蒸发,在得到高浓度的溶液的过程。
常用的浓缩方法有旋转蒸发、气流浓缩、真空浓缩等。
纯化法:纯化是指将混杂在一起的多种物质,通过一系列物理或化学操作从中分离出单一所需物质的方法。
常见的纯化方法有结晶、再结晶、凝胶过滤、离子交换柱等。
2.分析方法样品制备完成后,就需要进行分析。
分析方法是化学分析技术的第二步,它可以帮助人们快速、准确地分析样品成分和性质。
常见的分析方法包括化学分析法、物理分析法、光谱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等。
化学分析法:化学分析法是通过化学反应,从中得出物质的成分和性质。
常用的化学分析方法有滴定法、重量法、气体分析法、比色法等。
物理分析法:物理分析法是利用物理现象来分析物质的成分和性质。
常用的物理分析方法有动态光散射法、粘度测定法、偏振光测定法等。
光谱分析法:光谱分析法是通过物质对辐射产生的谱线、带谱或连续谱,推断物质成分和性质的一种方法。
样品处理分离技术—样品的富集(分析制样技术课件)
样
品 的 前 处
预 处 理
理
样品前处理的目标
分析制样技术
样品前处理的目标
将待测样品通过各种方法处理成适合的状态,以满足后期的检测需要。
处理前
需提前了解样品的状态
气态样品 固态样品 液态样品
样品前处理的目标
在前处理方案制订时
前处理技术
改变样品状态
分析制样技术
满足检测需要
富集技术
浓度发生改变
达到最佳检测浓度
作用
用来分离高沸点物质 或在常压蒸馏未达到 沸点受热分解的物质。02 减Biblioteka 蒸馏法旋转仪器
蒸
发
器
原理
旋转烧瓶 冷凝器
溶剂接收瓶 真空设备
加热源
在烧瓶缓缓转动时,液体在瓶壁展开成 膜,并在减压和加热的条件下迅速蒸发。
分析制样技术
03
气流吹蒸法
03 气流吹蒸法
定义
利用空气或氮气流将溶剂带出样品,一般在加热 条件下进行。
分离技术
环境条件发生改变
去除干扰组分对待测组分的影响
样品前处理的目标
分析制样技术
制订方案 准备玻璃仪器 准备样品与试剂 准备设备仪器
样
品
的
分
分
离 样品处理 离
准 分离技术 与
备
富
集
处
理
蒸馏分离富 萃取分离 沉淀分离
离子交换分离
样品前处理的目标
样品前处理过程中
如经提取和纯化后的样 品溶液体积较大,其中 被测成分的浓度往往较 低,无法直接测定。
待检测组分从大量基体物 质中集中到较少的溶液中。 提高待测组分的浓度。
样品前处理的目标
分析制样技术
药物分析中的新型样品制备方法
药物分析中的新型样品制备方法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药物研究领域的深入,药物分析方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需求。
其中,样品制备方法在药物分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新型样品制备方法,以满足药物分析领域对高效、准确的分析方法的需求。
1. 液相萃取(Liquid-liquid extraction)液相萃取是一种常用的样品制备方法,它通过将待分析的化合物从样品中萃取出来。
传统的液相萃取方法通常需要大量有机溶剂并且效率较低。
然而,新型液相萃取方法采用新型萃取剂或改进工艺,能够提高提取效率并减少有机溶剂的使用量,从而更加环保和高效。
例如,固相微萃取(SPME)技术结合气相色谱或质谱仪器,能够实现对生物样品中微量分析物的快速提取和分析。
这种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无需溶剂、分离效果好等优点,已经在药物分析中得到广泛应用。
2. 固相萃取(Solid-phase extraction)固相萃取是一种将待分析化合物从样品中选择性地吸附到固定相上,然后通过洗脱得到的萃取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去除样品中的干扰物质,从而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传统的固相萃取方法使用固定相填充柱进行分离,操作繁琐且易出现柱堵塞等问题。
然而,新型固相萃取方法采用新型吸附材料或改进柱设计,解决了传统方法的局限性。
例如,固相微萃取技术结合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在线分析,能够快速提取和分离药物样品中的目标成分。
这种方法具有提取效率高、分离效果好、操作简单等优点,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药物代谢研究和药物残留分析等方面。
3. 固相微萃取(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固相微萃取是一种将待分析化合物从样品中选择性地吸附到固定相上,并通过热解析或洗脱得到的萃取方法。
相比于传统的固相萃取方法,固相微萃取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分析、样品消耗少等特点。
近年来,随着纳米材料的发展,纳米固相微萃取技术逐渐崭露头角。
这种方法利用纳米材料的高比表面积和吸附能力,能够实现对药物样品中微量成分的高效分离和富集。
ftir光谱样品制备
ftir光谱样品制备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是一种用于分析样品化学结构的技术,通过检测样品吸收的红外光的频率和强度来确定分子的振动模式和官能团。
在进行FTIR 光谱分析之前,需要对样品进行适当的制备,以确保获得准确可靠的光谱数据。
以下是一般的FTIR 光谱样品制备步骤:
1. 选择合适的样品:FTIR 光谱适用于分析固体、液体和气体样品。
确保选择的样品适合于光谱分析,并符合仪器的要求。
2. 确保样品的纯度:在进行光谱分析之前,确保样品是纯净的,没有杂质或污染物。
如果样品中存在杂质,可能会干扰光谱结果的解释。
3. 样品的尺寸和形状:对于固体样品,通常需要将其研磨成细粉或切成小块,以确保足够的表面积与红外光相互作用。
对于液体样品,可以使用光谱池或液体样品支架。
4. 样品的浓度:根据样品的性质和分析需求,选择适当的浓度进行测量。
对于高浓度样品,可能需要进行稀释以避免光谱的饱和。
5. 干燥处理:如果样品含有水分,需要进行干燥处理以去除水分对光谱的干扰。
可以使用干燥剂或真空干燥器进行干燥。
6. 均匀化处理:确保样品在光谱测量前是均匀的。
对于固体样品,可以将其混合或研磨以获得均匀的分布。
7. 背景测量:在进行样品测量之前,通常需要进行背景测量。
将空的光谱池或无样品的支架放入仪器中,进行背景光谱的采集。
具体的样品制备方法可能因样品的性质和分析需求而有所不同。
在进行FTIR 光谱分析之前,最好参考相关的实验手册或咨询专业人士,以获得针对特定样品的最佳制备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样品制备技术
1.化学信息获取的三个部分样品前处理,测定,数据后处理
2.样品预(前)处理包括取样、分解、分离富集
3.分离富集目的 1.消去干扰组分 2.对于痕量元素浓缩富集
4.分析试样:对被测组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必须从总体中抽取能正确代表原来的总体样品,进行实际分析操作的样品。
5.取样:由总体样品中抽取分析试样(具有代表性的试样)的操作
6.误差传递公式以及各符号代表的含义,和总精密度受哪一个控制
7.气溶胶分为:固态分散性气溶胶、固态凝聚性气溶胶、液态分散性气溶胶、液态凝聚性气溶胶
8.气体样品采样方法:
1.以大量空气通过液体吸附剂或固体吸附剂,将有害物质吸收或阻流,使原来空气中浓度很小的物质得到浓缩(抽气法,测量结果表示采集时间内平均浓度)
2.当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较高,或测定方法的灵敏度高,只需采集不易被吸收的有害物质(真空瓶法/置换法/静电沉降/扩散管法,测量结果为空气中瞬时浓度)
9.吸附剂类型液体吸附剂:水,有机溶剂
固体吸附剂:颗粒状吸收剂,纤维状吸收剂,活性炭,硅胶,素陶瓷10.吸附作用物理吸附:分子间作用力,吸附能力弱,容易在物理作用影响下使吸附物质脱落
化学吸附:化学亲合力作用,吸附能力强,不易在物理作用下破坏
11.怎么样选择收集器及吸收剂 1.测定物存在状态2.待测物理化性质 3.测定方法的灵敏度 4.现场条件
12.布点要求是为了获取代表性的水样
13.采样量:根据待测物在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和测定方法的灵敏度
14.采样技术:1.取表层水:距水面10—15cm以内的水
2.一定深度水:绝缘式采水器
3.泉水、井水:涌水口取样15.采样及贮样容器(杂质引入方式)
液态中微量组分易被吸附在容器表面或容器表面上的物质进入溶液
1.从容器渗入水样中的杂质(测含金属水样用塑料容器)
2.被测组分被容器吸附(玻璃、聚乙烯吸收金属离子,塑料吸收有机物、油)
3.待测物与容器直接反应
16.水样品类型
1.瞬时样品:水体组成较长时间内一定
2.混合样品:同一采样点不同时间瞬时样品混合
3.综合样品:同一时间不同采样点混合样品
17.水样储存
1.生物因素:细菌,藻类及其它生物体的新陈代谢会消耗水中的某些组分,亦会产生新的组分,还可能改变某些组分的性质
2.化学因素:水样中的某些组分可能发生化学反应,从而改变其含量、性质
3.物理因素:光照,温度,静置,震动,敞开或密闭,容器材料18.水样保存的目的、方法:
目的:减慢生物或微生物作用,降低化合物、络合物水解,避免分解,减少挥发与容器吸附损失
方法:1.冷藏:低温,暗处,减少物理化学性质变化速率,也可放入隔热箱,冷藏不能长期保存2.加入保存剂:加入化学剂可固定水样中某些待测组分,加酸可减低金属离子被容器吸附,加酸或碱可抑制微生物作用,所有保存及不适于悬浮物
19.缩分公式 Q≥2nKD2 Q:原始试样重(kg) 2:缩分常数 n:缩分次数 D颗粒最大直径 K:矿石系数
20.灰分:煤在彻底燃烧后所剩下的残渣
煤样取样数目有其内在灰分即本身化学性质确定,不同于其他样品根据物理因素(粒度)来确定取样数目。
21.洗煤:将原煤中的杂质剔除或将优质煤和劣质煤分类的工艺
22.试样分解目的 1.使固体试样中的待测组分转化为可分析的化学形式 2.破坏样品中的有机物
23.样品分解方法
1.稀释法:不用分解式样的直接测定法,主要基于天然流体稀释比例取决于元素含量,检测限,样品复杂度
优点:1.不需要化学处理 2.不引入污染
缺点:灵敏度损失,不能消除无机、有机干扰
2.原子光谱法:不要求是真溶液,涉及离子浓度用电分析化学
3.提取法:用化学试剂直接从试样中提取待测组分,化学形态分析、转换时原有形式不变,真实地反映待测组分在样品中实际存在形式
优点:简便安全,操作强度低缺点:适用生物试样分解,有机物存在有影响,部分元素提取率不高,分析结果偏低
4.干灰化法:高温下的分解,有机物燃尽,升温不宜过快
误差来源:1.挥发损失 2.喷溅损失 3.灰分与容器反映 4.待测组分未完全溶出
5.熔融分解法:在高温下固体试样与熔剂间的固相反应,将试样转化成可溶于水、酸的化合物,用于无法用酸式分解法分解不完全的试样,熔剂要求过量,但这样会带来污染,干扰测定,不能痕量分析
6.湿式分解法:用酸、碱、水溶液分解样品,以无机酸为分解剂,于高温常压下进行优点:试剂干扰小,操作简单,使用温度低,对容器腐蚀小缺点:对样品分解能力差,易造成元素挥发
24.如何选择分析方法
1.所选方法是否会导致被测组分丢失
2.能否将被测组分完全转化为可分析的形式
3.所用试剂是否与容器反应
4.是否对后续测定产生干扰
5.可否方便的除去所用试剂
25.湿式分解法基本原理借助化学反应使固体试样转化为溶液的分解方法
优点:应用范围广,干扰小,无机组分挥发损失小(或者除氢以外不引入阳离子)
缺点:空白值高,劳动强度大,安全性差(或者对矿物,氧化物分解能力差)
26.无机酸纯化方法
等压蒸馏:对挥发性酸有用,把挥发性酸与高纯水放入烧杯密闭在一个大容器,置于室温下,纯酸蒸汽进入水中
亚沸蒸馏:石英亚沸蒸馏器,低于沸点温度蒸发冷凝制取高纯酸27.无机酸选择标准 1.有效地将被测组分转化为可分析的形式
2.被测组分不应被吸附,挥发性损失小
3.试剂与容器不反应
4.对后续测定无影响
5.能方便除去所用试剂
28.样品分解过程中误差来源
1.由于大气,所使用的试剂及容器材料造成的影响
2.在分解过程中待测元素的挥发,吸附于容器壁上或与容器反应
3.样品分解不完全,待测组分没有完全转化为可分析的形式29.消除误差来源
1.所用试剂量少而纯,液体试剂最好先用亚沸蒸馏器再次提纯,以降低本底值
2.样品与容器接触面积越小越好
3.使用纯而惰性的容器材料
4.使用密闭分解装置
30.干灰化法实质,适用于分解什么样品?
高温下的氧化分解,使有机物燃尽,待测物保存在干灰中
不适用于金属元素微量分析,对于难以用湿式分解法分解或分解时间过长的试样,用干灰化法
31.干灰化法的两种灰化方法:直接灰化和加辅助剂灰化
32.灰化的基本操作步骤
1.干燥:分解之前的步骤,原则是试样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高的
温度,长时间减压干燥,对于挥发性的溶剂应在水浴上蒸发除去
2.炭化:在电热板或本生灯上小火加热,使之慢慢炭化,温度在200—300℃,温度过高有机物燃烧太快,造成挥发性损失
3.灰化:炭化后的样品放到冷的马弗炉中,缓慢升温,温度通常在500—550℃
4.浸取:灰化后的灰分一般可用水或烯酸溶解,对于某些难溶灰分,用浓盐酸或硝酸溶解,再用水稀释
33.等离子体低温灰化法
原理:用高频将低压下的氧激发,使含原子态氧的等离子体接触样品,在低温下缓慢氧化,除去有机物
优点:1.挥发性损失小 2.不发生金属沾污,残渣与容器之间发生反应几率小,回收率高缺点:分解时间长
34.熔融分解法实质
高温下固体试样与熔剂间发生多相反应,使原试样转化为可溶于水或酸的化合物
优点:几乎可以分解自然界中所有样品,特别是矿物
缺点:常带入大量的坩埚材料以及大量容易污染,不适于痕量检测常用溶剂:1.碱性溶剂:常用的有碱金属硫酸盐,硼酸盐,氢氧化物(碱性熔剂能让样品挥发性小,万能熔剂:Na2CO3,四硼酸钠,过氧化钠,氢氧化钠)
2.酸性熔剂:常用的有硫酸氢盐,焦硫酸盐,酸性氧化物,氟硼酸盐,铵盐
3.氧化性熔剂
4.非氧化性熔剂
35.烧结分解与熔融分解有什么不同
烧结反映把熔剂量限制在最低,严格控制分解温度,反应后得到的产物易溶于无机酸的疏松烧结快,或者被测组分易被水提取出来。
烧结属于固相反应:固态温度低于其熔点或单个组分离解温度,没有气相或液相也能反应
36.酸的种类
1.氧化性酸:硝酸:分解金属状元素,有机物
高氯酸:加热有强氧化能力,对有机物分解更好用,但使用不安全硫酸:稀的易溶解金属,浓的不易溶解金属,本身无氧化性,但脱水性强,促进氧化能力提高,易碳化有机物
2.非氧化性酸:盐酸:对金属及氧化物有好的溶解能力
氢氟酸:主要用于硅酸及其化合物分解,本身易挥发36.混酸的优点
1.充分利用混酸中每一种酸的优点
2.借助混合物的形式以改善试样分解速度、效率
3.利用混酸沸点的升高这一特性使低沸点酸的氧化性增强
4.利用混酸中一种酸的脱水性
37.举出混酸的例子
硝酸—高氯酸硫酸—高氯酸硝酸—硫酸
硝酸—双氧水硝酸—盐酸硝酸—硫酸—高氯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