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市宏观背景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三门峡市宏观背景分析
一、三门峡基本概况
三门峡市位于河南省西部,河南、山西、陕西三省交界处,是伴随着黄河第一坝——三门峡水利枢纽的建设而崛起的一座新兴城市。三门峡市总面积10475平方千米(根据民政部《简册·2006版》),下辖1个市辖区、3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分别是:湖滨区、义马市、灵宝市、渑池县、陕县和卢氏县,市人民政府驻湖滨区。
二、人口特征
1、人口总量继续保持低速增长趋势
2008年底,全市总人口为2234100人,比2007年增加5200人,增长0.23%,出生人口20219人,出生率为9.05‰,死亡人口10768人,死亡率为4.82‰,自然增长率为4.23‰,人口总量保持低速增长趋势。
2、家庭规模继续缩小,家庭结构不断变化
2008年底全市有家庭户70.0万户,平均每户人数3.42人,比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的户均4.12人,减少0.70人。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的户均3.59人,减少0.17人。从家庭户规模看,1—3人户比重逐年增大,4人以上户比重逐年下降。家庭规模的缩小必然促进家庭结构的变化。从家庭户类别看,一代户的比重呈上升趋势,二代户的比重相对稳定,三代及四代户比重逐渐下降,五代及以上的家庭基本消亡。
3、人口城镇化进程继续加快,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
城镇化水平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工业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近年来,随着全市经济的高速发展,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市镇建设的范围和规划继续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流量大大增加,从而加速了城市化进程,使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调查结果显示:2008年全市城镇人口达到98.1万人,城镇化率达到43.90%,城镇化率比上年提高1.52个百分点,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的32.91%,提高10.99个百分点,年均上升1.37个百分点。在全省18个地市中,城镇化率位居第五。
通过以上资料可以看出,三门峡城镇化速度较快,位居全省第五;人口增长较缓,但是家庭规模变小,结构发生变化,1—3人户比重增大,相对总户数增多,相对应的住房需求就会增加,这些都为房地产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三、三门峡市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1、宏观经济指数分析
(1)、国内生产总值
2007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518.56亿元,比上年增长18.7%,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高4.3个百分点,在全省18个省辖市排名第一。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42.79亿元,比上年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342.00亿元,增长22.7%;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33.77亿元,增长14.2%。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3294元。
2008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654.21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增
幅比全省平均水平高3.0个百分点,在各省辖市中居第一位。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54.77亿元,增长6.7%;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37.94亿元,增长16.7%;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61.50亿元,增长13.7%。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9515元,比2007年增加6314元,比全省平均水平高9922元,仍然位居各省辖市第5位。
2009年第一一季度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35.1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1%,增幅比全省平均水平低3.5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95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92.88亿元,增长0.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7.27亿元,增长10.7%。
可以看出,近两年三门峡市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增幅连续连年名列全省第一,而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今年一季度的增速有所放缓。
(2)、固定资产投资水平
2007年,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91.37亿元,比上年增长27.2%。
2008年,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02.77亿元,比上年增长38.2%。
2009年一季度,全市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0.1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8.6%,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31.5个百分点,比2008年
全年增速34.7%提高13.9个百分点,在全省18个省辖市中排名第2位。
固定资产投资的逐年增加说明了城市化建设的加快,城市化建设之中各项市政配套设施的建设将直接影响到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水平。为应对金融危机,三门峡市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年”活动,必将推动全市房地产行业的发展。
(3)、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社会消费能力水平
2007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710.3元,比上年增长18.1%;;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8007.6元,增长27.0%。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为4571.9元,比上年增长19.6%;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033.0元,增长17.4%;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824.2元,增长19.8%。
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391.76元,比上年增长15.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680.5元,比上年增长16.1%。
2009年第一季度,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797.8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2%;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为1134.2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0%。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增加必然带动消费水平的提高,这对房地产市场来说无疑是好兆头,有住房需求的城镇居民有可能把这部分收入全部消费在购房之上。
2、三门峡城市规划情况
(1)城镇经济分区
1).以渑池城区—义马城区为中心的东部能源、煤化工、铝加工经济区。规划以渑池城区—义马城区为中心城,以张村镇为中心镇。 2).以湖滨城区—陕县城区为主中心,以灵宝城区为副中心的中西部综合经济区。规划以湖滨城区—陕县城区为主中心,以灵宝城区为副中心,以陕县的西张村、观音堂和灵宝市的朱阳、豫灵为中心镇。灵宝市侧重于黄金、果品加工。
(2)城镇空间发展战略
三门峡市空间发展战略重点是:强化发展中西部,加快发展东部,扶持发展西南部。空间发展需要处理好湖滨城区、陕县城区、灵宝城区三者之间的关系。
1).统筹陕-灵盆地的整体空间发展
本规划期内,三门峡的城镇发展格局为“一主、两副、一点”。构建以湖滨城区—陕县城区为主中心、灵宝城区和渑池城区—义马城区为副中心、卢氏城区为一点的城镇空间布局模式。
随着陕县城区的发展壮大,基于统筹陕-灵盆地的整体空间发展的战略举措,2020年后,三门峡的城镇发展格局应向“一主、一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