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做一个生态瓶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做一个生态瓶
1、教材内容:本课选自教育科学出版社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六课“做一个生态瓶”。本节
课是前一课的继续,进一步探究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认识生物与生物,生物与
非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在这一课中学生将通过简单
的方案设计来探究生态群落。
2、学情分析:本节课面对的是五年级的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大部分学生的科学常识
缺乏,科学探究能力也较弱。部分家长和某些教师偏重于语数教学,学生没有
太多的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的指导,从而学生
没能很好地从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科学
情感。但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
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正好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
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
的兴趣。上节课已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态群落中生物之间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学生对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有了初步的了解。
3、设计说明:通过创设情境导入视频——美丽的池塘,找出池塘里的生物和非生物,进而引
出生态系统的概念,然后设计建造生态瓶的方案及实际条件制作生态瓶,并坚
持对生态瓶进行管理和观察并做好观察记录。
4、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生物在一定区域内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会形成一个生态群落。(2)、过程与方法:根据设计方案及实际条件制作生态瓶,并坚持对生态瓶进行管理和观察。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与同学讨论学习,认识到相互听取意见、共同协作交流思想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生态群落,能设计一个生态瓶建造方案。
(2)难点:根据设计方案及实际条件制作生态瓶,并坚持对生态瓶进行管理和观察。
教学准备:视频资料、大的饮料瓶6个、自然水、水生生物、泥沙小石子等。
5、教学过程:
一、导入:播放视频——池塘里的生物。
二、认识真正的池塘里的生物环境:
(1)、通过观看视频,讨论池塘里的生物关系。
①、池塘里你看到了哪些东西?
②、水生植物需要哪些生存条件?
③、池塘里的植物为动物提供了哪些帮助?
④、动物为植物的生长做了哪些贡献?
⑤、池塘里的非生物对生物有什么作用?
(2)、概况: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群落。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生态群落。
三、设计生态瓶:
(1)、说明:我们这节课老师要带大家模拟池塘群落建造一个生态瓶,研究其中的关系。(2)、学生讨论:做一个生态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问题提示:
①、生态瓶用的水应该是什么水?
②、瓶子的大小与放入的生物的数量有关系吗?
③、如果要有动物,那它们的食物来源是什么?
④、生物放入的顺序需要考虑吗?
⑤、是否可以贴上标签?
(3)、给每个小组发设计纸,用图文结合法记录下设计方案,注意标出生物和非生物的种类、数量等。
(4)、分享设计成果:学生介绍自己的设计方案,同学们提意见并修改。
四、制作生态瓶:
(1)、说明制作步骤:
①、先在瓶底装入一层淘洗干净的沙(如要加几块小石子也就在这时候放)。
②、装入半瓶自然水域的水。
③、往瓶里种上自己准备的水草。
④、再放入小动物。
⑤、把本组组别做成标签贴在生态瓶的外面。
(2)、根据讨论的设计方案,选择材料完成制作生态瓶。
(3)、小组商量决定生态瓶放置的地方并分工进行管理和观察记录。提醒注意每天观察生态瓶里发生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6、指导教师评点:
教师把教材资源与媒体资源有机地整合运用,开放性、创造性地构建教学过程,以达到实施课程目标。通过学生观看《池塘里的生物》短片,激发了学生积极探索知识的热情。在教师创设性的三次学生探究学习汇报中,学生进一步清晰地知道生物之间互相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在对学生自己“设计制作方案”与“做一个生态瓶”的作品展示及小组互评过程中,学生不仅对影响制作生态瓶的因素有着深刻的了解,而且对所探究的知识进一步得到完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语言表述能力的提高。教师运用这种开放性、创新性的教学理念驾驭课堂组织教学,激发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在制作实验过程中获取完整的知识,从而达到了激发学生对科学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的教学效果。